我区解决再就业问题的对策

我区解决再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破解我区再就业难题 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暴占杰[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张超[2](2020)在《泰安市泰山区社区网格化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良好的社会治理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网格化治理模式作为当前一种被广泛推广的社会治理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泰山区在社区网格化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准确定位这些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对于加快泰山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借鉴社会治理、精细化管理等理论,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认真研究了泰山区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总结了泰山区在网格化治理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深入挖掘了当前泰山区网格化模式在实际运转中的问题:主体建设方面,网格整合难度大、领导力不足、主体单一;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信息孤岛效应依然存在;网格员队伍能力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针对相关问题,通过分析原因,对比北京东城区、佛山南海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做法,在加强主体建设、优化信息化平台、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有效解决现有问题。同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其他具有相似基础条件的城区提供借鉴。

张晨瑶[3](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俞佳宁[4](2020)在《常州市新北区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工业用地的高效利用引起了土地界各层次全方位的探讨和反思。作为常州市的工业优势发展区域,在高质量发展的潮流中,新北区已经面临诸多发展瓶颈,例如规划空间不足、低效用地再开发困难和土地亩产效益偏低等问题。因此,探索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破除工业用地无效供给,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是破解新北区发展面临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所在。首先,本研究梳理了政策起源,对工业用地绩效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国内外学界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掌握了学理意义上的知识,进而从概念和理论中整合出与本研究相关的论点。其次,本研究以常州市新北区为研究区,采用文献研究、调查分析、深入访谈等方法,从利用情况、失衡问题、体制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的制度壁垒、隐形障碍等制约因素,结合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典型城市的9位土地部门管理者访谈记录,从准入门槛、价格修正、政务公开、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完善常州市新北区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的对策建议。最后,从公共管理学的视角对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的设计理念进行反思结语,实证分析了新北区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设计,可以有效破除新北区内的工业用地无效供给,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期望依托本研究,在未来构建出一套更适合新北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企业和谐稳定政策机制。该论文有图6幅,表17个,参考文献70篇。

杨庆睿[5](2019)在《章丘区流动商贩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及其治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流动商贩既是一项经济问题也是一项社会问题,流动商贩的产生、发展与变迁,更是城镇化进程中现代商业和服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点和热点问题。一方面流动商贩在某种意义上,规避了高租金、高税收给城市小商品经营者带来的高成本压力,为活跃城市市场经济、拓宽城市社会就业渠道,便利社区群众生活购物提供了一定的渠道。但是从小商贩的规范化发展角度来说,城市流动商贩也的的确确给城市交通管理、环境整治带来了不少的难题,近些年来出现的城市执法过程中暴力执法等事件也多数存在于城市管理者同流动商贩的冲突之中。可以说流动商贩既有利也有弊,目前对于城市流动商贩的治理多是从单一的政府一元治理的角度切入如何完善城市执法监管体系,加强城市政府的执法力量建设,重在“堵住”流动商贩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乱象,而不是从疏导的角度切入对流动商贩的政策引导,逐渐将流动商贩带来的城市交通、环境等治理难题通过城市流动商贩、社区、执法部门、消费者之间的多元合作模式,以促进流动商贩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本文将站在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视角下,从探讨流动商贩治理的多中心化着手,以章丘区流动商贩治理为案例背景,以问卷调研和实地考察的方式,描述当前章丘区流动商贩经营的现状,深入分析当前章丘区流动商贩治理过程中出现的短板和不足,并分析形成这种短板和不足的原因,最终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索性的提出相对应的决策思路,从而为下一步改善流动商贩治理提供积极有力的借鉴,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并提供下一步可能的研究思路。

孙博[6](2019)在《特色小镇建设:东北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研究 ——以辽阳市弓长岭区为例》文中指出建国以来,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老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建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东北地区资源丰富,以资源为基础建立许多资源型城市和城镇而兴盛。因为我国的国情及经济体制等因素,资源型城镇的产业结构模式比较单一,城乡发展失调,就发展前景来说,城乡发展的情况很可能会继续失衡下去。而且,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在转变当中,但仍然有着很高的资源需求,这将更进一步加大资源型城镇经济总量的加大,导致更严重的城乡失衡。随着20世纪的到来,这些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和城镇进入了资源开采的中后期,暴露了许多问题:资源型城市和城镇产业种类单一、缺少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群及缺乏合理的产业结构等。伴随着自然资源的逐渐枯竭,资源型城市和城镇赖以生存的资源产业逐渐衰落,滋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经济衰退,失业职工逐渐增多,城市和城镇将面临巨大的困境。如何解决东北地区日益严重的发展问题是我国政府一直以来致力解决的重要课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是在严峻的形式下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东北地区应该抓住机遇,确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发,激活创新活力,找到一条切实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资源型城市面临的转型问题,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资源型城镇由于规模较小,发展滞后,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本文的着眼点与依托资源而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镇,特别是进入资源开采后期的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的发展道路研究。目前,资源型城镇正在受到资源枯竭的困境,部分城镇资源已经被确认为资源枯竭型城镇,暴露了严重的经济衰退、社会福利降低、生态威胁、员工就业等一系列问题。资源型城镇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级的难题,我国也正在面临这样的问题,东北地区尤其如此。资源的开发不是一个无限持续的过程,应遵循相应的产业生命周期,在相应的周期内进行合理的产业转型升级,可以有效的、科学的改善甚至解决资源型城镇目前的困境。资源枯竭型城镇的困境尤其严峻,更需要亟待解决。资源型城镇是地方经济、文化、行政、流通和信息的核心区域,可以放射性的覆盖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成为充分服务于社会经济的中心城镇。同时,资源型城镇产业发展主要依赖于对资源的开发,是基础资源产业发展的核心基地。我国正在加快城镇化进程,而对于资源型城镇的转型和发展又是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资源型城镇固然存在许多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问题,但同时也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拥有庞大奇数的资源型城镇,在粗狂的开采过程中,由于较低的技术水平,造成了自然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诸多历史遗留问题。所以,对于资源型城镇的转型发展问题,不单单只是经济问题、建设问题,而是一个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问题,包括了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这也是资源型城镇转型的难点。关于资源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将会是今后资源型城镇转型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我国,研究资源型城镇发展的问题最主要是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上,立足本地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的研究。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形势,特色小镇模式作为我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探索形式,具有促进城乡生活一体化,助推产业转型,突出城镇核心竞争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城镇振兴发展的重大意义。本文以东北资源枯竭型城镇的转型为研究目标,以建设特色小镇为研究模式,分析资源枯竭型城镇的几种转型模式和特色小镇建设模式,研究特色小镇导向下的东北资源枯竭型城镇的转型模式及其逻辑关系。选取辽阳市弓长岭区的特色小镇建设为例,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关注该区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并以该区为基础探讨特色小镇助推东北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的对策。

苏国峰[7](2018)在《沈阳市大东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民尤其是分布在城市周边的农民的大量农用土地被政府以行政方式征用,由此衍生出大量的失地农民。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角度来看,失地农民既与城市居民不同,又不同于传统的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民,他们逐渐成为了区别于农民和市民的边缘化群体,成为了“种田无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员”。就业问题是民生之源,也是失地农民面临的最重要、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是确保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一环。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大力发展,从国家到地方都陆续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城乡统筹、加快产城融合、集约利用土地、城乡和谐发展、打造生态宜居生活环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其宗旨是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思想转变、身份转变、行业转变的现实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和创新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动能茁壮成长,由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对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何如妥善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乃至其长远生计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以及政府施政的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以沈阳市大东区为研究区,以大东区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依据地租地价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和公共就业服务理论,运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等方法,阐述大东区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并归纳总结出当前大东区失地农民就业存在实际就业率低,就业面窄;缺少就业保障、失业风险较高等问题。通过实践调研所得数据分析得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机制不健全;失地农民自身创业能力、外部服务均存在缺陷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职、业培训链条,增加就业机会;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创造良好就业环境;健全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机制等解决对策和建议。

张霄宇[8](2017)在《成都市新都区新农村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新都区全面贯彻落实成都市“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的新型卫星城、全面建设“六个新都”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都区虽已经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是针对新都本地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还较欠缺,本文以期通过总结新都区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分析新都区新农村建设的特点、规律,找准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新都区城乡差距,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成都“新三最”城市、确保成都市新都区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政策支撑。本文首先总结了新都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系统分析了新都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区域特征,总结出了新都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经验,系统阐述了“漫花庄园模式”、“花香果居模式”、“玲珑锦苑模式”等新都区关于三农问题的探索模式。同时阐明了新都区今后五年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并结合目标与任务找准了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定量分析及釆用类比分析的方法,在分析比较发达国家与我国国情、农情存在差异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国内以及美国、日本、法国农村建设的特点,借鉴其成功经验,结合新都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特点,对它们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好思路、好做法进行消化吸收并加以创新,以他山之石,攻新都区新农村建设之玉。系统阐述了加快推进新都区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及措施,包括总体思路、应坚持的原则及对策措施,如建立机制保障、坚持科学规划,建设特色乡村、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等。

白茫洋[9](2017)在《青白江区分流人员安置问题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转型升级中分流人员安置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其目的是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其主要内容是充分合理利用各类生产要素资源,依靠各产业部门的协调和调整,为社会提供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以及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等。具体来讲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用服务的意识来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主动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适应社会发展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从而实现整个地区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自2013年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的批复》(国函[2013]46号)和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4]85号)的精神,四川共有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内江、乐山、宜宾8个市和成都市青白江区入列,也就是四川省确定的8市1区搬迁改造重点。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青白江区传统产业受环境资源约束、产业结构老化、接续性产业发展不足、发展方式转变缓慢等因素的限制,产值、效益连续下滑,发展日益困难。川化56年建厂,历时58年,停产分流职工;攀成钢58年建厂,历时57年,关停大部分厂区,分流职工。两家国有企业累计分流富余人员11578名,并直接导致劳务公司及依附于川化集团和攀成钢公司生存的部分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裁员倒闭、歇业关门,共产生登记失业人员6702名。加上受全国经济下行因素影响的其他登记失业人员,人数已接近2万人,严重影响到了本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取青白江区分流人员安置问题这一案例进行研究。本文从青白江区分流人员安置的现状出发,对其发生的背景和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案例的背景、存在的问题和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对案例成功的关键性要素分析。关键性要素主要有以下三个:分流人员的社会保障;分流人员的培训就业;分流人员的延伸管理。通过对以上三个关键要素的逐一分析,论证青白江区分流人员安置过程中成功的做法是否正确。通过对案例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最终总结出青白江区分流人员安置问题这一案例中的成功要素,对于其他地区和企业进行分流安置工作具有普遍的实际借鉴意义和启示。

金德谷[10](2016)在《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党中央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事关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在边疆民族地区先后推出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计划”、“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或发展工程,同时出台了与国家战略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到边疆民族地区投资兴业,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筹集了资金。国家和地方政府从财政收入中投入资金,推动建设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加快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当前,学界从经济学、税收学等学科研究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成果较多,却较少从民族学视角入手,分析和讨论税收如何促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个案,在实地田野调查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考察税收在促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此外,在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笔者还将重点关注边民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民族关系状况。本文认为,税收对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促进作用。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通常凭借两种途径: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的税收政策,使之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发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是税收收入作为国家资源再分配的工具,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等领域的动力来源和物质支撑,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凭借税收的途径促进了边疆民族的发展,增强了边民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推动并构建了和谐的民族关系。除绪论外,本文共分六个章节。在本文绪论部分,笔者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相关概念和理论以及田野调查点概况。第一章为“满洲里市税收概况”。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简述满洲里市征税的历史,此后,运用税收学的分析方法对当前满洲里市国税和地税数据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状况。比如运用宏观税负分析,得出满洲里的税负在合理区间运行;运用税收弹性分析,表明满洲里的税收增长要快于经济增长。从税种结构来看,满洲里的税收主要来源包括营业税、增值税等;从产业结构来看,满洲里税收来源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而从企业经济类型来看,满洲里税收来源囊括了国有企业和股份公司。在本章的后半部分,笔者还借助个案访谈材料,对满洲里市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税收情况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状况进行比较,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税收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影响。在第二章中,重点探讨了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核心,那么,税收如何促进满洲里的经济发展?本章以税收三大支柱:对外贸易、旅游业和工业为主要分析对象,同时分析了税收对满洲里畜牧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发展。对外贸易在满洲里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为满洲里财政收入贡献占60%。国家出台的《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在边疆民族地区鼓励发展边境贸易,对边境小额贸易企业采取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政策,之后调整为财政转移支付,扶持边贸企业发展。此外,对边民互市规定货值范围内的生活用品采取免关税的政策,激活了边贸市场,促进满洲里对外贸易的发展。旅游业是满洲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将西部地区旅游景点和景区经营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税收优惠政策范围,享受企业所得税15%的优惠政策,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政策,比如对农家乐、牧户游等旅游项目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对旅游包机业务返还50%的营业税优惠政策,促进了满洲里的旅游业发展。工业发展是满洲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满洲里市政府根据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税收政策制定了鼓励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工业发展减免企业所得税,企业设备抵扣税收等,促进了满洲里的工业发展。2005年1月,内蒙古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了牧业税,这对满洲里的畜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调整营业税的起征点方面,满洲里市政府从2009年的5000元提高到2011年的2万元,鼓励各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从而促进满洲里批发零售业的发展。总体而言,满洲里市的各项税收政策和措施,较快地促进了满洲里市的经济发展。在第三章中,笔者主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关系。当税收收入纳入财政收入之后,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的途径,把税收资金(财政收人)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的重点项目和城市建设、民族教育和医疗卫生发展、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边民生活质量提高及文化发展。根据每年财政投入社会建设的资金分析,满洲里政府在社会各领域建设的资金投入是逐年增加的,而且重视民生事业发展,2013年,其民生领域的支出甚至占到财政总支出近40%。在社会保障与就业领域,满洲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从2004年的130元提高到2014年的540元。同时当地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在就业方面,国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失业人员,享受税收抵扣,促进当地失业人员再就业。2004年到2014年满洲里的城镇失业率维持在4%左右,反映了满洲里就业发展良好。边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反映满洲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提高,可支配收入从2009年到2014年提高了1.67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从2005年到2014年提高了4.53倍。此外,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建设文化基础设施,举办节庆活动,出台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满洲里的文化发展。在第四章中,重点从当地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出发,探讨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关系。少数民族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上。政府通过投入财政资金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鼓励少数民族孕妇去医院住院生产,满洲里市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较快。此外,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到满洲里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到满洲里就业,这样外来少数民族的流入,带来满洲里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通过1990年、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笔者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满洲里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原因。在生计方式变迁方面,历史上满洲里牧区的少数民族主要从事游牧生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到满洲里发展,提供较好的工资待遇,很多牧民放弃游牧生计,选择到城市企业工作。国家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商家发展民族服饰,不仅弘扬了民族文化,还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增收。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少数民族重大节日活动,比如蒙古族祭敖包、回族古尔邦节等节日屠宰牲畜免除屠宰税,之后又逐步取消了屠宰税,这对少数民族饮食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此外,在住房方面,政府财政投入建设公租房、廉租房,对少数民族棚户区改造,及其购买第一套住房享受契税低税率优惠,带来了少数民族住房的发展。在交通方面,政府投资修巷道、硬化道路,方便少数民族出行。这些措施提升了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使得当地的民族关系得以和谐发展。第五章主要讨论边疆、税收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税收促进满洲里整体的社会发展,边民受益,从而增强了边民国家认同。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比邻国呈现出更好的发展态势,这也增强我国边民对于自己国家的认同。在日常生活中,边民对于未来生活的选择往往有着非常理性的认知,“用脚投票”选择他们认为税收环境、发展环境更好的国家发展。在不同场域中,不管是少数民族、汉族的民族区分,还是中国人、蒙古人、俄罗斯人的国籍区分,边民往往会选择那种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身份来认同。在本文最后一个部分,笔者对税收在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思考。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讨论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税收功能、特点和影响,分析满洲里税收与经济的数量关系,分析税收杠杆与满洲里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内在关联,以及税收杠杆与国家统筹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讨论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税收如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

二、破解我区再就业难题 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破解我区再就业难题 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2.1.1 贫困的定义
        2.1.2 贫困的标准
        2.1.3 贫困的分类
        2.1.4 扶贫的内涵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3.2 实践基础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2)泰安市泰山区社区网格化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0.3.1 研究目的
        0.3.2 研究方法
        0.3.3 研究思路
        0.3.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1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社区网格
        1.1.2 社区网格化治理
    1.2 相关理论基础
        1.2.1 治理理论
        1.2.2 精细化管理理论
2 泰山区网格化治理概况
    2.1 实施社区网格化治理的背景
        2.1.1 泰山区网格化治理的基础
        2.1.2 社会治理面临的困难
    2.2 泰山区网格化治理的主要做法
        2.2.1 加强阵地建设
        2.2.2 明确职责任务
        2.2.3 规范事件处置流程
        2.2.4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2.2.5 强化科技应用
    2.3 泰山区网格化治理成效
        2.3.1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加主动、更加及时
        2.3.2 联系群众更加紧密
        2.3.3 管理责任更明确,治理更具成效
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泰山区社区网格化治理的现存问题
        3.1.1 治理主体建设亟需加强
        3.1.2 信息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
        3.1.3 队伍建设还有待完善
    3.2 泰山区社区网格化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重发展轻治理的理念还未有效转变
        3.2.2 多元主体参与共治意识不强,机制保障不健全
        3.2.3 培训成长机制不健全,导致网格员能力不足
        3.2.4 宣传不到位
4 国内经验借鉴
    4.1 各地模式
        4.1.1 北京东城区模式
        4.1.2 佛山市南海区模式
        4.1.3 青岛西海岸新区模式
    4.2 对泰山区的启示
        4.2.1 要坚持以人为本
        4.2.2 要创新体制机制
        4.2.3 要注重社会协同
5 完善泰山区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主体建设,推动多元共治
        5.1.1 加强治理体制建设,提升领导力
        5.1.2 引导多方力量参与治理,提高治理合力
    5.2 完善信息化平台,提高技术支撑力
        5.2.1 要整合信息资源
        5.2.2 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更新体系
        5.2.3 要分层级赋予权限
        5.2.4 要开发考勤管理子系统
        5.2.5 要完善居民使用信息平台路径
    5.3 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提供充足人力
        5.3.1 优化队伍结构
        5.3.2 加强培训,提升业务能力
    5.4 健全相关法规制度,提高治理规范力
        5.4.1 完善网格员管理制度
        5.4.2 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运行机制
    5.5 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共治凝聚力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ppendix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2.2.1 国家顶层设计
        2.2.2 地方政策规划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3.3 沈阳经济区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3.4 哈长城市群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4)常州市新北区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文献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研究难点和研究创新点
2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阐释
3 新北区在尝试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新北区概况
    3.2 工业用地利用现状中存在的失衡问题
    3.3 工业用地潜力释放中存在的疲弱问题
    3.4 工业用地导向管理中存在的能动低下问题
4 制约新北区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的主要因素
    4.1 现存制度中存在的不可抗因素
    4.2 执行制度中存在的隐形障碍因素
    4.3 参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多重思索与尝试
5 完善新北区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的相关对策
    5.1 国内部分城市的典型经验及借鉴
    5.2 提高新北区工业用地差别化准入门槛
    5.3 研究新北区差别化供应价格修正梯度
    5.4 净化新北区差别化供应信息公开环境
    5.5 规范新北区差别化供后评价与监督机制
    5.6 实现新北区差别化供应全生命周期管理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章丘区流动商贩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及其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研究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流动商贩的含义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2 公共组织理论
        2.2.3 善治理论
3.章丘区流动商贩群体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调查方法与样本情况
        3.1.1 调查方法
        3.1.2 调查样本情况
    3.2 流动商贩群体行为特征分析
        3.2.1 群体构成
        3.2.2 流动商贩经营
        3.2.3 流动商贩管理
        3.2.4 流动商贩收入
    3.3 市民对流动摊贩的看法
        3.3.1 购物行为现状
        3.3.2 对流动商贩带来影响的看法
    3.4 影响流动商贩行为因素分析
        3.4.1 执法不严,监督渠道不畅
        3.4.2 法律不健全,权威性较低
        3.4.3 选用执法人员的制度不完善
        3.4.4 设施不健全导致群众对流动摊点有需求
        3.4.5 流动经营满足弱势群体生存需要
4.章丘区流动商贩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4.1 相关法制不健全
    4.2 流动商贩管理模式落后
    4.3 政府应采取的措施不得力
    4.4 城市流动摊贩治理理念滞后
    4.5 参与及监督机制不完善
        4.5.1 公众的参与权受到限制
        4.5.2 监督机制不完善
5.提升章丘区流动商贩治理效果的对策
    5.1 完善城市流动摊贩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5.1.1 完善城管执法的法律法规
        5.1.2 建立维护流动摊贩合法权益的专项法规
    5.2 加强城管执法部门建设
        5.2.1 规范城管执法程序
        5.2.2 创新城管执法方式
        5.2.3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5.3 开辟参与渠道完善监督机制
        5.3.1 开辟公众参与渠道
        5.3.2 完善监督机制
    5.4 加大对流动摊贩的扶持力度
        5.4.1 实行疏堵结合管理
        5.4.2 鼓励并引导合法经营
        5.4.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章丘区流动商贩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录B 章丘区居民对于流动商贩规范的认知

(6)特色小镇建设:东北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研究 ——以辽阳市弓长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资源型城镇转型研究综述
        1.2.2 特色小镇建设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2 关键概念阐述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
        2.1.2 特色小镇建设
    2.2 理论基础
        2.2.1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中国特色城镇化理论
3 特色小镇建设与东北资源枯竭型城镇的转型模式分析
    3.1 东北资源枯竭型城镇的转型模式
        3.1.1 东北资源枯竭型城镇基本情况
        3.1.2 东北资源枯竭型城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1.3 东北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的模式分析
    3.2 特色小镇建设模式分析
        3.2.1 特色小镇的发展类型
        3.2.2 建设特色小镇的意义
    3.3 特色小镇导向下东北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模式分析
4 特色小镇导向下东北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的逻辑关系
    4.1 特色小镇与东北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的互动关系
        4.1.1 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发展
        4.1.2 产业转型实现城镇化建设
        4.1.3 建设合理体制机制
        4.1.4 实现城乡一体战略政策
    4.2 特色小镇建设对东北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的价值分析
        4.2.1 特色小镇是打造新型城镇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4.2.2 特色小镇是连接城乡,实现一二三产业交融的中心地
        4.2.3 特色小镇是展现城镇文化的重要手段
    4.3 东北资源枯竭型型城镇建设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4.3.1 优化产业结构
        4.3.2 选择适合产业转型模式和发展新型产业
        4.3.3 制度创新推动城镇经济转型
        4.3.4 政策支持和援助
5 弓长岭区特色小镇建设的案例分析
    5.1 弓长岭区历史概况、现状及问题
        5.1.1 弓长岭区历史概况及现状
        5.1.2 弓长岭区经济衰退造成的问题
    5.2 弓长岭区建设特色小镇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5.2.1 弓长岭区建设特色小镇采取的措施
        5.2.2 弓长岭区建设特色小镇成效
    5.3 弓长岭区建设特色小镇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
        5.3.1 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
        5.3.2 经济总量不足的问题
        5.3.3 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问题
        5.3.4 转型创新发展意识不强的问题
6 特色小镇助推东北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的对策建议
    6.1 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
    6.2 科学做好布局
        6.2.1 做好特色小镇的合理布局
        6.2.2 特色产业融入规划设计
        6.2.3 统筹产业、居住、环境的空间布局
    6.3 推进特色产业链集聚发展
        6.3.1 树立特色产业立镇理念
        6.3.2 确定特色产业为立镇基础
        6.3.3 围绕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链集群
        6.3.4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6.4 完善保障机制
        6.4.1 完善投融资体制
        6.4.2 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
    6.5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沈阳市大东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目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动态
        (二) 国外研究动态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三、研究方法
        (一) 实地调查法
        (二) 文献研究法
    四、创新点
        (一) 提出了要有效利用现有条件,完善失地农民职业培训链条的观点
        (二) 提出了健全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机制核心在于完善其社会保障体系的观点
第二章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相关理论概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 失地农民
        (二) 失地农民就业
    二、理论基础
        (一) 人力资本理论
        (二) 可持续生计理论
        (三) 公共就业服务理论
第三章 大东区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分析
    一、大东区失地农民基本情况
    二、大东区失地农民就业情况
        (一) 就业岗位情况
        (二) 工资待遇情况
        (三) 工作时间情况
    三、大东区失地农民就业特点
        (一) 就业岗位以体力为主
        (二) 工资待遇普遍较低
        (三) 工作时间普遍较长
第四章 大东区失地农民就业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大东区失地农民就业存在问题
        (一) 实际就业率低,就业面窄
        (二) 就业起点较低,收入逆增长情况严重
        (三) 缺少就业保障,失业风险较高
        (四) 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积极性不高
    二、大东区失地农民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失地农民人力资本弱势,缺乏专业技能
        (二) 失地农民传统就业观念强势,就业信心不足
        (三) 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机制不健全
        (四) 失地农民自身创业能力、外部服务均存在缺陷
第五章 大东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解决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职业培训链条,增加就业机会
        (一) 以区域内职业技术院校为依托,加强失地农民专业技能培训
        (二) 以区域重点产业为基础,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三) 以区域人力资源发布平台为载体,加大失地农民就业岗位宣传
    二、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创造良好就业环境
        (一) 强化就业服务,减少失地农民就业阻力
        (二) 制定鼓励政策,鼓励企业招录失地农民
    三、健全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机制
        (一) 加大失地农民就业保障财政投入
        (二) 建立失地农民失业补偿和救助机制
        (三) 将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四、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一) 拓展失地农民创业筹资渠道,破除创业资金制约
        (二) 建立失地农民创业绿色通道,降低创业准入门槛
        (三) 构建失地农民创业服务平台,提高创业成功率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大东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8)成都市新都区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1.2.1 国内关于新农村建设理论的研究动态
        1.2.2 国外关于农村发展和建设研究动态
        1.2.3 关于新农村建设内容和重点的研究综述
        1.2.4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途径的研究综述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及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理论
    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2.2 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2.2.1 城乡二元经济转变理论
        2.2.2 城乡联系理论
        2.2.3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2.2.4 统筹城乡理论
        2.2.5 科学发展观理论
3 新都区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及现状
    3.1 新都区破解“三农”问题的探索
        3.1.1 漫花庄园模式——“土地业主承包集中开发”模式
        3.1.2 花香果居模式——土地特色经营+村容整治模式
        3.1.3 玲珑锦苑模式——农民新村集中建设模式
        3.1.4 新都区新农村建设模式经验总结
    3.2 新都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3.2.1 新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历程
        3.2.2 新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效
    3.3 新都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3.3.1 优化了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了现代农业
        3.3.2 加快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
        3.3.3 加快了全产业链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3.3.4 推进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
4 新都区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新农村的资金缺口较大,区县投入差异大
    4.2 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
    4.3 产业缺规模,特色不明显
    4.4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权益保护机制尚需完善
    4.5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
    4.6 新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堪忧
    4.7 农民的主体地位没有落实
    4.8 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仍需创新
5 国外农村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5.1 美国:以大农业为基础的农村发展模式
        5.1.1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各地优势
        5.1.2 美国发达的农业产业化体
        5.1.3 美国农业对新都区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5.2 日本:小型精耕细作化的衣村发展模式
        5.2.1 生产模式先进、管理细致
        5.2.2 精细而专业化分工
        5.2.3 重视农业教育事业和农业科研技术的推广
    5.3 法国:土地、劳动力适中型的农村发展模式
        5.3.1 进行农业制度变革
        5.3.2 高度重视政府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5.3.3 促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
6 加快推进成都市新都区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6.1 总体思路
    6.2 对策措施
        6.2.1 建立相应机制保障,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6.2.2 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实现共同富裕
        6.2.3 坚持科学规划,建设特色乡村
        6.2.4 强化产业发展,促进产村相融
        6.2.5 强化新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6.2.6 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6.2.7 扎实抓好新村文化保护和文明村风培育
        6.2.8 整合资金,合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9)青白江区分流人员安置问题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分流人员安置问题的提出和依据
        1.1.2 分流人员安置问题的意义和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分流人员安置问题研究现状
        1.2.2 国外分流人员安置问题研究现状
    1.3 理论基础
        1.3.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1.3.2 新公共服务理论
        1.3.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1.4 相关概念
        1.4.1 转型升级
        1.4.2 分流人员安置
        1.4.3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青白江区分流人员安置问题案例描述
    2.1 青白江区分流人员安置现状
        2.1.1 青白江区转型升级情况概述
        2.1.2 青白江区分流人员安置目标
    2.2 青白江区分流人员安置面临的问题
        2.2.1 分流人员的安置保障
        2.2.1.1 分流人员的协调安置难度较大
        2.2.1.2 分流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2.2.1.3 分流人员的调查摸底难以准确
        2.2.2 分流人员的就业矛盾
        2.2.2.1 分流人员的收入矛盾凸显
        2.2.2.2 分流人员的社会短板明显
        2.2.3 分流人员的后续管理
        2.2.3.1 分流人员的分布集中
        2.2.3.2 分流人员的观望心态
第三章 青白江区分流人员的社会保障
    3.1 分流前期的主动介入
        3.1.1 分流前期的充分准备
        3.1.2 分流前期的预案制定
        3.1.3 分流前期的宣传引导
    3.2 分流中期的入厂办理
        3.2.1 分流人员的档案接收
        3.2.2 分流人员的失业金办理
        3.2.3 分流人员的社保转移
    3.3 分流后期的调查协调
        3.3.1 分流人员的需求调查
        3.3.2 分流人员的个案协调
第四章 青白江区分流人员的培训就业
    4.1 组织分流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
        4.1.1 分流人员参加技能培训
        4.1.2 分流人员参加创业培训
    4.2 拓宽渠道促进分流人员再就业
        4.2.1 举办招聘会促进分流人员再就业
        4.2.2 拓展基层岗位促进分流人员再就业
        4.2.3 鼓励引导部分分流人员实现创业
第五章 青白江区分流人员的延伸管理
    5.1 分流人员的动态应急管理
        5.1.1 分流人员的失业动态监测
        5.1.2 分流人员的矛盾及时化解
    5.2 分流人员的公共服务延伸
        5.2.1 分流人员的服务平台建设
        5.2.2 分流人员的社区精细管理
第六章 青白江区分流人员安置的启示
    6.1 政府公共管理启示
        6.1.1 政府主动介入
        6.1.2 政府后续政策
    6.2 分流人员的心理引导
        6.2.1 引导分流人员主动转变观念
        6.2.2 引导分流人员积极适应发展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相关概念和理论
    第四节 田野调查点的概况
第一章 满洲里市税收概况
    第一节 满洲里税收史简述
    第二节 满洲里市的地税
    第三节 满洲里市的国税
    第四节 不同历史时期的满洲里市税收对比分析
    第五节 地税、国税的财政贡献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第二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第一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发展
    第二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
    第三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工业发展
    第四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畜牧业、批发零售业发展
    第五节 税收与扶持民族企业发展
第三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
    第一节 税收促进边疆城市重点项目建设
    第二节 税收支持民族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第三节 税收稳定民族地区城市社会保障与就业
    第四节 税收保障边民生活质量提高与文化发展
第四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事业发展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生计变迁
    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发展
    第三节 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发展
    第四节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
第五章 边疆、税收与国家认同
    第一节 边民互动中的国家认同
    第二节 税收环境与“用脚投票”
    第三节 民族关系、身份认同与家园选择
第六章 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税收的功能、特点及影响
    第二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四节 税收杠杆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第五节 税收杠杆与国家统筹建设
    第六节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税收与边疆城市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破解我区再就业难题 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泰安市泰山区社区网格化治理研究[D]. 张超.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5)
  • [3]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4]常州市新北区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应研究[D]. 俞佳宁.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章丘区流动商贩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 杨庆睿.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3)
  • [6]特色小镇建设:东北资源枯竭型城镇转型研究 ——以辽阳市弓长岭区为例[D]. 孙博.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7)
  • [7]沈阳市大东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D]. 苏国峰. 东北大学, 2018(02)
  • [8]成都市新都区新农村建设研究[D]. 张霄宇.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2)
  • [9]青白江区分流人员安置问题的案例研究[D]. 白茫洋.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 [10]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D]. 金德谷.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我区解决再就业问题的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