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西奥多·罗斯福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宋蕾[1](2020)在《美国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发展历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始于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任时,到富兰克林·罗斯福任总统时又有所发展。两次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呈现出一定的递进关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环保意识的萌发及环保运动的开展,同时也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一些启示。
徐立特[2](2020)在《美国海军的崛起:思想、战略与行动(1882-1945)》文中研究指明从开启“新海军”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海军经历了从籍籍无名到世界第一的巨大转变。这一发展历程固然会受到美国优越的自然禀赋、经济实力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力、国内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人才优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也离不开海军思想、海军战略、海军建设与海军行动四位一体的相互配合与推动。海军思想是美国海上力量发展的智力资源与潜在动力;海军战略是海军思想在实践中的反映,作为美国海权推进的总体规划,是美国海军发展运筹帷幄的关键因素;海军建设和海军行动检验、强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海军思想与海军战略,体现了美国海军独霸全球的实践路径。第1章海军思想:从华盛顿到马汉海军思想是美国海上力量发展的智力资源与潜在动力。尤其是马汉的海军思想,甫一出世便风靡全球,成为各大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强心剂。马汉海权思想的横空出世并不是偶然的,从华盛顿、亚当斯与杰斐逊,到西奥多·罗斯福时期,海军建设随着国家发展目标的转型而强化升级,海军思想也围绕着美国的军事扩张与海外商业发展战略演进而不断更新。到马汉时代,他成功地整合了海军历史与海上战争经验的特有规律——尽管这些规律有不少是片面的和不充分的,但依旧比较成功地在海权与大国实力增长之间建立起正向联系。在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与瓜分世界的进程中,体现了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时期国际社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马汉的海权思想在空间-制海权-商业扩张-海外基地之间构建了话语体系,就海权思想而言,是比较完整的,并且存在着不断自我修补的余地,其影响力直至今日依然发挥着效力。第2章海军战略:从西奥多·罗斯福到富兰克林·罗斯福海军战略是海军思想在实践中的反映,作为美国海权推进的总体规划,是美国海军发展运筹帷幄的关键因素。在不同历史时期,美国海军战略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而不断演进。西奥多·罗斯福在其整个总统任期内,都以将美国海军建设成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强大海军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伍德罗·威尔逊的海军战略不似罗斯福那样明显和激进,他反复强调的是公海航行自由,为全球性自由贸易的推进提供必要条件。以海洋自由为口号,以商船和护航舰队为手段,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向交战双方供应战争物资,提升美国经济实力。同时,受战争双方不断扩张海军的影响,威尔逊政府提出了建立“最强大海军”的目标。作为协约国一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迅速将海军战略由攻势制海战略转变为防御制海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岌岌可危的战争威胁面前,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实行中立战略,保存了美国海军实力。罗斯福认为美国将不可避免地卷入战争,而要想取得胜利,必须采取“控制海洋”战略。参战后,在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军事压力面前,出于对国家利益与战场态势的考虑,罗斯福采取了“大西洋优先”战略,把重心放在欧洲,进行跨大西洋航道护航,在太平洋战场采取灵活太平洋战略,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政策。同时,罗斯福继续坚持海权战略,拒绝了派遣远征军参加大陆作战的主张。这些战略的实施,对调配战争资源、保障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第3章海军建设:从新海军到《两洋海军法案》在1882-1945年的这段时期内,美国历届政府的决策者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对海军发展寄予厚望。19世纪80-90年代,新海军建设成为美国海军发展的显要标志,美国海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造舰高峰。西奥多·罗斯福是热忱的大海军主义者,他不仅为海军建设提出计划、建议并为之游说国会,还亲自在海军战争学院召开舰船设计会议,就建造新舰的设计方案出谋划策。在海军建设上,威尔逊不仅关注到美国可以从海军扩建计划中获取大量利益,还观察到包括日本、英国在内的列强正掀起不可抑制的海军扩建热潮,于是迅速确立起两洋战略,两洋战略配合巴拿马运河的开通,美国海军战略又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进一步推动了美国海军建设。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并没有阻止任何海军强国的扩军步伐。处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更是把壮大海军作为增加就业、刺激经济的有效手段,这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提出的工业复兴海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顺应海上作战形式的变化,大力推进航空母舰建设,成为美国海军夺取制海权的重要保障。第4章海军行动:从美西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世纪末以来,美国海军从一支孤立主义海军发展为全球性海军,并确立起在全球海域的支配地位,这一过程是伴随着美国海军行动展开的。美西战争是美国海军对外扩张的开端,战争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利益与殖民权益,激发了美国的扩张野心。此后,即便有时会变换形式,但美国本土之外的对外扩张之路就此开启。美国迟至1917年才决定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一方,在战争中,检验了美国海军的建设成果,验证了美国海军战略,也推动了美国海军的军事变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汉所倡导的美国海权优势得以尽显,美国彻底冲破了孤立主义的束缚,在大西洋战场与太平洋战场两线作战,在大西洋实行反潜战,在太平洋实行潜艇战,并顺应海军军事变革需要,建立快速航母战斗群。第二次世界大战充分体现了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对海军力量的支撑作用。美国的海军行动,实践并超越了马汉的海权理论,推动了海军作战战术的革新,通过对战争的参与,美国海军深刻体会到并践行了以航空母舰为作战核心取代以战列舰为作战核心的海军军事变革。这些海军行动为二战后美国海军独霸全球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思想基础。第5章海洋、海军与海权:历史与启示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它既是地理意义上的,也是经济意义上的,还是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尤其是在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与大国竞争中,海洋的战略意义日渐凸显。在大国竞争过程中,海军的意义不言而喻,在影响海军建设的诸因素中,自然条件与经济禀赋、新兴技术与军事变革、国家战略与外部环境相对突出,大国海军的崛起通常离不开这些因素的支撑。自马汉创立现代海权理论以来,海权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瞩目的焦点问题,也上升为很多国家的国家战略。海权论固然符合其提出时期的时代需求,在西方强国崛起过程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海权论也有其时代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其理论的自身局限性及其霸权本质上。
何岸[3](2020)在《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主题为: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以这个主题为核心,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作为资源极为缺乏的岛国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为何忽视了极其重要的海上交通线保护,从而导致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以一系列灾难性的失败而告终?由于研究主题属于战略研究领域中关于战争失败的研究范围,所以本文根据战争失败研究的代表性着作《军事灾难:战争失败的剖析》一书提出的导致战争失败的“军事灾难”产生的基本理论框架来加以分析,首先确认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属于战争失败中的典型“军事灾难”,而这种“军事灾难”的产生绝非单一因素所导致。其次,分别从纵向层次与横向领域两个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与分析。其中,纵向的研究主要分为国家、军队、战区/舰队、部队四个层次,分别对应战略研究中的大战略、战略、战役、战术四个层次。横向的研究则分为政治、军事、组织、敌人四大领域,并按照这四个领域依次探寻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原因。最后,根据导致其失败的政治、军事、组织、敌人四大原因,总结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教训,及其对于当今海洋战略的启示。
李勤霞[4](2020)在《美国联邦政府的矿区环境治理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梳理美国联邦政府的矿区环境治理政策演变历程,厘清美国联邦政府环境治理政策演变的原因。在美国政府的矿区环境治理政策史上,联邦政府对矿区环境的治理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世纪中期到进步主义时代,第二阶段是从进步主义时代到新政时期,第三阶段是新政时期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第四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在某些时期,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但联邦政府的环境治理权力一直在逐渐扩大,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时代,国会针对不同环境问题通过了一系列立法,为现代环境治理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9世纪,美国丰富的矿藏资源为少数人创造了巨额财富,但是人们集体忽视了采矿业对环境所带来的破坏与影响,各州关于矿区的法律对环境问题也缺乏明显的关注。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到了19世纪末期,美国的精英阶层开始关注资源保护和荒野保护,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与法律的颁布,美国政府开始介入矿区的环境治理,联邦政府开始初步干预自然资源的保护问题,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实施了一系列自然资源保护政策。新政时期由于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内阁队伍热衷于自然保护,环境保护在国家议程中一直居于重要的地位,新政与采矿业的关系十分密切,联邦政府的监管为州和地方政府树立了典范。二战期间,联邦政府以战争的名义关闭了非必要的矿产开发,由此产生了一套新的秩序,即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政府在采矿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邦政府环境治理权力的扩大主要是通过国会立法实现的,1969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是美国环境保护立法的顶点,这一法律使华盛顿介入了大大小小的采矿作业,此后,国会的其他立法也进一步规范和影响了采矿行动,尼克松总统的环保政策带来了美国历史上的“环保十年”。80年代以后,在新保守主义改革的影响下,政府更加重视减少国家干预,鼓励采矿业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环保运动团体不断壮大,公民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总的来说,美国矿区环境的治理隶属于美国环境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矿区的环境治理政策与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始终紧密关联,可以说,这些政策既是政府自上而下广泛干预的结果,也是民众自下而上积极参与的成果,其中不但包括针对各种环境问题的具体立法,还包括联邦政府运用权力开发、改造、控制自然环境的所有政策。在矿区的环境治理过程中,广泛的公共参与是基础,政府在其中则居于主导地位,而政府与民间力量诸如环保组织的合作,可以更好的推进政府的公共治理职能。因此,美国政府的矿区环境治理过程也是联邦政府对环境事务的干预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管理方式不断创新的过程。尽管有些地区永远无法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但在联邦政府介入美国矿区的环境治理之后,美国的矿区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毛兴满[5](2019)在《杨斯顿钢铁扣押案评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总统行政权的范围始终是个模糊的问题,宪法文本、政治理论和司法判例都没能清晰地界定这一问题。1952年,在杨斯顿钢铁厂案判决中,最高法院宣布杜鲁门总统扣押全国钢铁产业的行政命令无效,这可能是最高法院总统权力案件中最着名的案件。面对20世纪初以来强总统模式的逐步兴起,杨斯顿案拉开了新一轮司法约束的序幕。这起钢铁扣押案可能会让人感觉到这个判决所代表的是什么和它说的是什么之间的存在极大的差异。也就是说,该案作为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的辩护具有巨大的修辞和象征意义。然而,作为一个理论问题,很难理解为什么该案件占据这一地位。这一判决留下了一个关于行政权的重大问题:总统是否可以在没有国会行动、甚至违反国会法案的紧急情况下,声称拥有非文本性的宪法权力。杨斯顿案的判决到底说了什么?是否明确的回答了关于总统行政权范围的问题?该案在法院审查行政行为的历史上为什么能占据里程碑地位?该案的意义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该案又有哪些局限?我们如何理解和克服这些局限?本文试图通过梳理该案的来龙去脉,分析其判决意见,探讨该案的所确立的规则和影响,对于我们理解美国总统行政权的范围能够提供一些思考。本文第一章探讨了美国宪法文本和历史当中的总统权力及其发展,从文本的模糊性和理论的多样性角度发现总统行政权争议的制度空间。第二章主要梳理这场钢铁扣押案发生的背景及案情,分析了该案的争议焦点,重点围绕最高法院判决意见的观点与分歧展开。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展开分析了杨斯顿案在总统权力的司法审查中的理论贡献与局限。一方面,介绍了该案在方法论和象征意义上的历史地位;另一方面分析了该案的理论意义,揭示其内在的局限性并给出解释。最后进行简要地总结。本文认为,钢铁扣押案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它的象征意义,即彰显了法院得以审查和制约行政部门滥用职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杰克逊法官的协同意见的理论意义,法院和评论员都认为这是该案中最具权威性的意见。然而就司法理论而言,这种意见并不能确定地限制总统权力主张,因为它既认识到限制总统行为的重要性,又为法院维护可疑的总统行为提供了现成的途径。杨斯顿案没能发展出一套系统清晰的判例原则也许和司法审查制度的本身的困难有关,其表面的无力恰恰可能是一种司法谦逊的自觉。面对日益强大而难以束缚的总统,要想驯服总统的权力似乎需要突破传统的三权模式,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再造权力制衡的机制。
李鸿美[6](2019)在《西部观念、环境认知与美国公共土地制度的演进(1862~1935)》文中研究表明美国的公共土地是指所有权、处理权和管辖权归联邦政府的土地。在早期美国历史上,通过东部各州的土地让渡和领土扩张,公共土地的规模日趋庞大。公共土地问题贯穿着美国的发展进程,既见证了美国的历史,又承载着美国的未来。公共土地制度是指国会通过一系列土地法令形成的有关公共土地所有、占有、支配、开发、利用及其保护的体系,对美国经济、政治、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1862~1935年是美国公共土地制度的重要转型期,这段时间是美国根据西部自然条件不断对公共土地制度进行调整并逐渐走向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历史阶段。怀着将西部荒野改造成世界花园的观念,1862年《宅地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以吸引移民鼓励定居为导向的公共土地制度的确立。由于当时美国社会对西部的自然环境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该法令试图将适合东部的土地制度强加于西部的自然生态系统,因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不仅引发了土地投机的泛滥,而且造成严重的资源破坏。此后几十年的时间内,国会不断对其做出调整以适应西部的自然状况。本文以美国社会对西部环境认知的变化为切入点,探讨美国如何改革公共土地制度以应对西部独特而复杂的自然环境。首先,国会根据西部干旱的气候状况对公共土地制度进行了调整。当美国社会意识到西部干旱的自然特征之时,一些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主张以赠予公共土地的方式鼓励植树造林,以期改变西部的干旱气候,从而推动了《植树法》的颁布。然而,法令最终的失败使美国社会逐渐认识到西部地区干旱气候无法改变的环境现实。鉴于此,为适应西部干旱的自然条件,鼓励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的发展,国会先后通过了《荒漠土地法》、《凯里法》、《国家垦务法》和《扩大宅地法》等土地法令。其次,国会根据西部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实施公共土地的分类利用。西部自然资源的多样性造就了公共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伐木业、采矿业和畜牧业在不同地区逐渐发展起来,而《宅地法》这部以促进农业定居为目的的土地法令显然不符合这些行业发展的土地需求。鉴于此,国会针对蕴含丰富矿产资源的公共土地颁布了《综合采矿法》,针对森林资源丰富的公共土地出台了《木石法》,针对牧场资源丰富的公共土地实施《畜牧宅地法》。再次,公共土地制度实现了从重视土地开发到注重自然资源保护的转型。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日渐萎缩的自然资源和满目疮痍的环境破坏,美国社会的自然观念发生了重要转变。受其影响,美国公共土地制度出现了自然资源保护的转向,逐渐确立了国有森林体系、国家公园体系以及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体系。为加强对矿业用地和畜牧用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国会通过了《矿地租赁法》和《泰勒畜牧法》,从而使此前矿产资源和畜牧资源肆意开采的局面有所改观。美国通过公共土地制度的一系列改革,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了当今公共土地的基本格局。其中,美国社会对西部环境认知的变化是土地制度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美国拥有广袤的公共土地,且掌握着可以改变自然环境的先进技术手段,但只有尊重土地的自然属性,才能获得持续长久的繁荣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叶红[7](2019)在《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研究(1933-1940)》文中指出由于美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殖民者踏入北美大陆开始,形成了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观,不断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随着西进运动的不断深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对自然造成的破坏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保护运动和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兴起,最终引发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环保运动的高潮。在此背景下,1916年,《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法》(Act to Establish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出台,美国的国家公园体系初步建立。1916-1933年是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国家公园体系所获成就傲人,但仍然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到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签署了两条行政命令,全国性的国家公园体系正式形成。1933-1940年,伴随着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环保运动的浪潮和罗斯福新政,国家公园体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扩张。本文重在梳理这一时期美国国家公园体系极大发展的思想根源和社会背景,以及国家公园管理局、民间资源保护队、公共工程管理局、土木工程署等部门在国家公园体系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此来分析国家公园体系带来的影响,涵盖了资源保护、经济恢复、历史保护、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对二战后美国的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都有深远意义。
李彦[8](2018)在《西奥多·罗斯福的“公正施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经历着从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巨大变化。伴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国家面貌,社会问题也与日剧增,如政治腐败、贫富悬殊、劳资冲突严重、工人处境艰难、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等等,美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自由放任主义曾在很长的时间内对美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由放任主义已经不合时宜,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反而成为制约美国进一步发展的桎梏,美国社会发展需要政府有所作为,西奥多·罗斯福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采取国家干预的手段,以社会公正作为“公正施政”的目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不仅使美国走出困境,而且成为美国进入现代社会的重要一步,他的政府所实施的政策,也被此后历届美国政府所秉承。伍德罗·威尔逊的“新自由”,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林登·约翰逊的“伟大社会”以及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的中产阶级政策都受到“新国家主义”的影响,将“新国家主义”的一些主张应用于施政过程中。“公正施政”也对美国宪政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使得美国总统和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得到空前扩大,促进了美国政府高效运行。它也促使美国公众的国家意识得以苏醒,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对自身权利的争取和维护意识提高,并且也成为美国民主进程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东民[9](2018)在《西奥多·罗斯福政府对德政策研究》文中提出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是美国第26任总统(1901-1909)。他在1901年3月就任副总统时,已经是一位着名的政治家了。6个月后,由于麦金莱总统遇刺,不到43岁的罗斯福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在自己的总统生涯中,罗斯福实行了不同于以往政府的强势外交政策。这一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开始了从孤立主义到扩张主义的转变,美国开始作为一个世界强国投身于国际政治舞台。德国在这一时期实行全面扩张的“世界政策”,德国与美国同为后发的帝国主义国家,因而产生了一系列外交上的交集。本文除去绪论,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先总述西奥多·罗斯福政府对德政策的背景。19世纪后期的美国由于经济发展的刺激,资本界和思想界兴起一股扩张主义的思潮,西奥多·罗斯福本人是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他大力倡导美国进行海外扩张。同一时期的美德关系则从带着温情的友好转变为带着摩擦的怀疑,原因是两国间的经贸冲突和海外扩张的矛盾。本文的第二部分是第二、三、四三个章节,作为主干。第二章探讨了美国在拉美对德国的强硬政策,这种政策使德国认识到了美国扞卫门罗主义的坚定决心。最终的结果是美国通过在委内瑞拉危机中的强硬态度,以及在“豹号事件”中对巴西的有力支持,打消了德国对拉美的野心,巩固了门罗主义的权威。第三章通过分析阿尔赫西拉斯会议,探讨了美国在欧洲抑制德国的均势外交政策。美国在这场会议中,并没有付出任何东西,却实现了联英、扶法、抑德的外交目标,帮助英国维持了欧洲均势,也维护了自己的长远利益。第四章分析了美国在远东与德国的合作与疏远。罗斯福时时刻刻坚守美国国家利益,一旦察觉到与德国的合作有可能将美国拉入列强间利益的纠纷,就迅速疏远德国。最后一个部分是本文最后一章,是全文的总结。本部分先是评析了西奥多·罗斯福政府的对德政策对两国关系的影响。然后,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后,笔者认为西奥多·罗斯福政府的对德政策总体上反映了美国对德国抱有一种不信任和警惕的态度,根源在于德国咄咄逼人的“世界政策”,使美国认为德国或早或晚必定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这种态度又适时地促进了英美两国的谅解,因为有了共同的敌人。纵观西奥多·罗斯福政府的对德政策,可以说表现地冷静客观,巧妙地维护了美国的国家利益。笔者认为,分析西奥多·罗斯福时期对德政策对于研究大国崛起过程中如何处理与其他新兴国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龙春生[10](2018)在《西奥多·罗斯福的海军强制外交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开始走向海外扩张道路。美国在进行了西进运动、工业革命、进步主义运动之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大增,逐渐跃居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美国迫切希望获得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政治地位,在此国际国内背景的需求下,美国也开始走向海外扩张的道路,以谋求美国的国家利益和政治夙愿,而这时西奥多·罗斯福便登上了历史舞台。西奥多·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为年轻的总统,他有着自身独特的个性、才能和魄力,他从小就对海军有着一种独特的情怀。他大力推行“大海军”政策,对海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了一支强大的美国海军,并使其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大棒”,成功处理了一系列的外交事件和冲突,从根本上将美国的发展轨迹从内部发展转向对外参与国际对话,为美国的海权强国之路和世界霸权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20世纪70年代,着名学者亚历山大·L·乔治将“强制外交政策”这一术语用于现代国际关系词典之中,本文将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海外扩张为历史大背景,以美国海军和强制外交政策为主线,以西奥多·罗斯福的海军强制外交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一些具体历史事件来阐明西奥多·罗斯福一直大力主张发展海军,将海军作为美国强制外交的主要手段来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安全,以不同的视角来审视西奥多·罗斯福、海军以及美国的外交政策。
二、浅析西奥多·罗斯福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西奥多·罗斯福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发展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然资源保护运动的源起——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任期内 |
二、美国自然资源保护运动的发展——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任期内 |
三、两次自然资源保护运动的比较与评价 |
(一)两次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呈现出一定的递进性 |
(二)评价两次自然资源保护运动 |
1.两次自然资源保护运动效果比较显着。 |
2.功利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 |
四、结 语 |
(2)美国海军的崛起:思想、战略与行动(1882-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的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状况 |
2.1 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
2.2 国外学者的研究状况 |
3.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
4.1 论文结构 |
4.2 创新之处 |
第1章 海军思想:从华盛顿到马汉 |
1.1 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的美国海军思想 |
1.1.1 乔治·华盛顿与汉密尔顿的大陆海军 |
1.1.2 约翰·亚当斯与本杰明·斯托德特的国防海军 |
1.1.3 杰斐逊的炮艇海军 |
1.1.4 19世纪前期的“海军第一”思想与新技术海军 |
1.1.5 19世纪中期的商业扩张海军 |
1.2 马汉的海权论思想 |
1.2.1 海权论的提出 |
1.2.2 海权论的核心内容 |
1.2.3 马汉海权思想的影响 |
1.3 后马汉时代的美国海权思想 |
第2章 海军战略:从西奥多·罗斯福到富兰克林·罗斯福 |
2.1 西奥多·罗斯福前后的海军战略(1865-1913) |
2.1.1 南北战争结束后的贸易劫掠海军战略 |
2.1.2 西奥多·罗斯福的“第二强大海军”战略 |
2.2 伍德罗·威尔逊时期的海军战略(1913-1921) |
2.2.1 “海洋自由”的主张 |
2.2.2 “最强大海军”的目标 |
2.2.3 一战期间的美国海军战略 |
2.3 后威尔逊时期海军战略的延续与调整(1921-1933) |
2.4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海军战略(1933-1945) |
2.4.1 “工业复兴”海军与中立战略 |
2.4.2 “大西洋优先”“欧洲第一”战略 |
2.4.3 不宣而战的大西洋战略与防御为主的灵活太平洋战略 |
第3章 海军建设:从新海军到《两洋海军法案》 |
3.1 蒸汽铁甲舰船时代与远洋攻击能力的起步 |
3.1.1 旧海军”的遗产 |
3.1.2 新海军建设的准备阶段 |
3.1.3 “海权”战略与新海军建设 |
3.2 西奥多·罗斯福的海军改革计划 |
3.2.1 建造全重型火炮战列舰 |
3.2.2 新兴海军舰船技术与新式武器的应用 |
3.2.3 转向太平洋:“大白舰队”的远航与太平洋防御 |
3.2.4 巴拿马运河的地缘优势 |
3.3 塔夫脱时期的海军建设 |
3.4 威尔逊的海军扩军计划与最强海军目标 |
3.4.1 威尔逊的海军扩军计划 |
3.4.2 战略转移与“橙色”计划的修订 |
3.4.3 海军航空兵与航空母舰建设 |
3.5 紧急战备状态与《两洋海军法案》 |
第4章 海军行动:从美西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
4.1 美西战争的里程碑意义 |
4.1.1 战争的缘起 |
4.1.2 马尼拉湾海战 |
4.1.3 圣地亚哥海战 |
4.1.4 扩张野心的激发 |
4.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海军行动 |
4.2.1 潜艇破交战 |
4.2.2 全面护航行动 |
4.2.3 对德反潜战 |
4.2.4 美国海军的胜利:原因及影响 |
4.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全方位海战 |
4.3.1 太平洋战场 |
4.3.2 大西洋战场 |
4.3.3 马汉海权思想在二战中的实践与超越 |
第5章 海洋、海军与海权:历史与启示 |
5.1 海洋的属性:地理、贸易与权势 |
5.1.1 地理意义上的海洋 |
5.1.2 海洋性生产方式 |
5.1.3 国家权势延伸与辐射的通道:地缘政治中的海洋 |
5.2 影响海军崛起的因素 |
5.2.1 自然条件与经济禀赋 |
5.2.2 新兴技术与军事变革 |
5.2.3 国家战略与外部环境 |
5.3 海权的多层次性与统一性 |
5.3.1 马汉海权论的灼见与局限 |
5.3.2 海权的结构:多层次性与统一性 |
5.4 美国海上霸权兴起的决胜之道:历史与启示 |
5.4.1 传统海权的目标与症结 |
5.4.2 规律与特例:英、美海权崛起的比较 |
5.4.3 美国海权兴起之路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3)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任务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任务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对象的选定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战争失败研究 |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 |
三、研究综述小结与既有研究的不足 |
第四节 核心论点、研究架构与研究方法 |
一、核心论点 |
二、研究架构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价值与论文结构 |
一、论文价值 |
二、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海上交通线与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概况 |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基本情况 |
一、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分布 |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构成 |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特点 |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战争的影响 |
一、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重要性 |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日本战争经济的影响 |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日军作战能力的影响 |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概述 |
一、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1-1942 |
二、太平洋战争中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2-1943 |
三、太平洋战争后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3-1944 |
四、太平洋战争末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4-1945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政治原因 |
第一节 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因素:日本的地缘环境、国家角色定位以及国家战略与政策取向 |
一、地缘政治与海上交通线 |
二、近代日本的地缘环境与国家角色定位 |
三、近代日本的国家战略与政策取向 |
四、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国际政治因素:近代日本同盟体系的转换及其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一、同盟体系与海上交通线 |
二、近代日本同盟体系的演进与转换 |
三、国际政治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军保交作战失败的军事原因 |
第一节 海军战略因素:日本海军战略理论的僵化及其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一、海军战略理论中的海上交通线 |
二、海上交通线保护在日本海军战略理论中的角色与地位 |
三、日本海军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的研究及其影响:以无限制潜艇战为中心 |
四、海军战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海军战术因素:日本海军反潜护航战术的缺陷 |
一、海军战术与海上交通线保护 |
二、战时日本海军反潜护航战术的演变与缺陷 |
三、海军战术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三节 海军情报因素:日本海军反潜护航作战中的情报战失败 |
一、海军情报与海上交通线保护 |
二、日本海军反潜护航作战中的情报战失败 |
三、海军情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组织原因 |
第一节 国家组织因素:政府与军部之间无法有效协调 |
一、统帅权独立与军政二元化体制 |
二、政府与军部分立 |
三、国家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军队组织因素:陆海军之间无法有效协调 |
一、军政与军令并立 |
二、陆军与海军对立 |
三、军队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三节 海军组织因素:海军各单位之间无法有效协凋 |
一、海军省与军令部 |
二、舰队与镇守府 |
三、海上护卫总司令部 |
四、海军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对手原因 |
第一节 误判因素:战前美国海军对无限制潜艇战的态度与日本海军的误判 |
一、无限制潜艇战与国际法 |
二、战前美国海军对日战略——以无限制潜艇战为中心 |
三、误判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误导因素: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误导 |
一、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 |
二、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误导 |
三、误导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三节 打击因素: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打击 |
一、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 |
二、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打击 |
三、打击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凡例 |
附录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运输船队的名称与类型 |
参考文献 |
(4)美国联邦政府的矿区环境治理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美国矿产资源的开发 |
第一节 殖民地时期以来美国的土地政策 |
第二节 19世纪采矿业的发展 |
一、行业发展的典型——加利福尼亚淘金热 |
二、促进行业发展的积极因素 |
第三节 《1872年采矿法》的颁布 |
第二章 矿产资源过度开发对环境的破坏 |
第一节 生态破坏 |
一、对地形地貌的破坏 |
二、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
三、植被覆盖率的降低 |
第二节 环境污染 |
第三节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第三章 美国矿区环境治理的政策演变 |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政府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一、吉福德·平肖的资源保护主义思想 |
二、以开发为前提的矿区保护 |
第二节 新政时期政府对采矿业的关注 |
一、20世纪30年代保护项目的提出 |
二、矿区复垦法的首创 |
第三节 以立法为主要形式的矿区环境治理 |
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环保政策 |
二、《露天采矿管理与复垦法》的颁布 |
第四节 新保守主义对采矿业的影响 |
一、新保守派对环保的反对 |
二、联邦政府对采矿活动的鼓励 |
第四章 美国矿区环境治理评价 |
第一节 政府如何参与环境决策 |
第二节 影响矿区环境治理的因素 |
一、采矿业内部的自我调节 |
二、公民价值观的转变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 |
三、采矿业在政府决策中的位置 |
第三节 美国矿区环境治理过程中的挑战与经验 |
一、政府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二、美国矿区环境治理的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杨斯顿钢铁扣押案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及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本文框架 |
第一章 文本与历史当中的总统权力 |
第一节 模糊的宪法 |
一、宪法文本中的行政权 |
二、政治理论中的行政权 |
三、宪法模糊处理的原因及其影响 |
第二节 早期司法审查的原则 |
一、雷托案(1804) |
二、奥罗诺案(1812) |
第三节 总统领导权模式的兴起 |
一、进步运动和总统权力的变化 |
二、西奥多·罗斯福的开拓性应对 |
三、罗斯福新政与总统领导权模式的成型 |
第二章 杨斯顿案的判决与总统权力的范围 |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案情发展 |
一、劳资纠纷与价格控制 |
二、扣押的先例 |
三、法律环境的变化与扣押决定的作出 |
第二节 案件争议焦点 |
一、如何理解涉案的国会立法 |
二、以往的扣押立法能否支持总统 |
三、行政惯例能否正当化行政权力 |
第三节 最高法院判决意见的分歧 |
第三章 杨斯顿钢铁扣押案的贡献和局限 |
第一节 方法论和象征意义上的杨斯顿案 |
一、解决分权案件的功能性方法 |
二、司法约束的象征与修辞意义 |
第二节 杨斯顿案的理论意义 |
一、如何解释国会法案的授权 |
二、如何推断国会隐含的意图 |
第三节 重审杰克逊框架 |
一、杰克逊框架的理论局限 |
二、传统司法审查理论的辩护 |
三、新分权理论的解释和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6)西部观念、环境认知与美国公共土地制度的演进(1862~193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美国早期公共土地制度 |
第一节 美国公共土地的由来 |
一、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公共土地 |
二、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公共土地 |
第二节 公共土地出售制度的形成 |
一、公共土地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西部土地出售法》的颁布 |
三、财政危机笼罩下的《1796年土地法令》 |
第三节 公共土地出售制度的演变 |
一、土地出售单位面积的不断缩小 |
二、土地出售价格的逐渐降低 |
三、优先购买权制度的确立 |
第二章 免费宅地制度的确立及其困境 |
第一节 西部观念与《宅地法》的思想渊源 |
一、“美洲大沙漠”观念的流行 |
二、“世界花园”神话的建构 |
三、美国西部的农业帝国理想 |
第二节 免费宅地制度的确立 |
一、公共土地制度指导思想的转变 |
二、公共土地免费分配政策的发轫 |
三、《宅地法》的出台 |
第三节 《宅地法》的制度缺陷 |
一、西部气候与《宅地法》的相悖 |
二、土地分类利用思想的缺失 |
第三章 干旱问题与公共土地制度的调整 |
第一节 大平原开发与《植树法》的兴废 |
一、“雨随树至”假说的提出 |
二、改造大平原的气候环境与《植树法》的出台 |
三、大平原的环境现实与《植树法》实施的困境 |
四、《植树法》的废除 |
第二节 水利灌溉与公共土地制度改革 |
一、水利灌溉主张的提出 |
二、《荒漠土地法》的颁布 |
三、美国社会的西部气候与灌溉观念 |
四、从《凯里法》到《国家垦务法》 |
第三节 旱作农业与《宅地法》的调整 |
一、旱作农业的兴起 |
二、《扩大宅地法》的颁布 |
第四章 公共土地的分类开发与利用 |
第一节 公共矿地开发制度的确立 |
一、远西部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 |
二、美国国内围绕矿地开发制度的讨论 |
三、采矿业的发展与矿地开发制度的确立 |
第二节 公共林地开发制度的确立 |
一、公共土地上的森林滥伐 |
二、森林保护思潮与公共土地制度改革的倡议 |
三、太平洋沿岸林地出售制度的确立 |
四、西部山区木材利用制度的确立 |
第三节 公共草地利用制度的确立 |
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与美国社会对畜牧业的传统观念 |
二、公共土地制度与西部畜牧业的兴衰 |
三、美国国内围绕草地利用制度的争执 |
四、社会观念的转变与《畜牧宅地法》的颁布 |
第五章 公共土地制度的自然资源保护转向 |
第一节 公共土地保护制度的发轫 |
一、森林资源保护思潮的高涨 |
二、《森林保护法》的颁布 |
三、森林保护区的建立 |
四、西部各州的抗议浪潮 |
第二节 公共土地保护制度的发展 |
一、国有森林体系的形成 |
二、国家公园体系的建立 |
三、野生动物保护体系的雏形 |
第三节 公共土地保护制度的完善 |
一、矿产资源保护的兴起 |
二、矿业用地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
三、畜牧资源保护的兴起 |
四、畜牧用地的有序利用与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研究(1933-194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 |
(一)重点 |
(二)主要难点和解决方法 |
(三)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环境观念变化与国家公园建设 |
第一节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环保思想的发展 |
一、自然资源保护思想形成 |
二、自然保护主义运动 |
第二节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及国家公园体系建设 |
一、自然资源保护运动 |
二、“国家公园”概念提出及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933-1940 年的美国国家公园体系 |
第一节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结构及影响的扩大 |
一、1933 年行政命令与国家公园管理局职权范围的扩大 |
二、美国国家公园与历史文物保护 |
三、《1936年公园、景观廊道及娱乐区研究法案》与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社会效应 |
第二节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基层管理组织建设 |
一、民间资源保护队的建立与活动 |
二、公共工程管理局的建立与活动 |
三、土木工程署与公共事业振兴署的建立与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33-1940 年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特点及影响 |
第一节 20 世纪30 年代的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发展的特点 |
一、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发展迅速 |
二、美国国家公园体系保护范围从自然资源扩展到历史人文资源 |
第二节 20 世纪30 年代的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发展的影响 |
一、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社会影响 |
二、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对二战后美国国家公园发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西奥多·罗斯福的“公正施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问题说明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自由放任主义思潮引发的弊端 |
第一节 美国自由放任主义的发展 |
第二节 自由放任主义成为美国社会发展的桎梏 |
第三节 自由放任主义受到挑战 |
第二章 西奥多·罗斯福“公正施政”的核心思想 |
第一节 “新国家主义”的形成 |
第二节 “新国家主义”的内涵 |
第三章 罗斯福“公正施政”的主要内容(一) |
第一节 经济机会的平等 |
第二节 生存权利的平等 |
第三节 社会财富的公正分配 |
第四章 罗斯福“公正施政”的主要内容(二) |
第一节 个人发展机会的公平 |
第二节 公平享有自然资源 |
第五章 罗斯福“公正施政”的历史作用 |
第一节 唤醒了公众的国家意识 |
第二节 促使美国宪政发生变化 |
第三节 “公正施政”成为现代美国的政治路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西奥多·罗斯福政府对德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西奥多·罗斯福政府对德政策的背景 |
(一) 美国扩张主义思潮的兴起 |
(二) 19世纪后期的美德关系 |
二、西奥多·罗斯福政府在拉美排挤德国 |
(一) 德国对拉美的渗透 |
(二) 美国在委内瑞拉危机中打击德国野心 |
(三) 美国利用“豹号事件”巩固优势 |
三、西奥多·罗斯福政府在欧洲抑制德国 |
(一) 阿尔赫西拉斯会议的缘起 |
(二) 美国迫使德国接受“四原则” |
四、西奥多·罗斯福政府在远东与德国的合作与疏远 |
(一) 两国在日俄战争中的合作 |
(二) 美国拒绝中德美联盟方案 |
五、西奥多·罗斯福政府的对德政策评析 |
(一) 体现了美国外交的转折 |
(二) 促进了英美关系的友好 |
(三) 反映了美国对德国的警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西奥多·罗斯福的海军强制外交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西奥多·罗斯福的海军强制外交政策产生的背景 |
一 国内背景 |
(一)西进运动的完成 |
(二)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加剧 |
(三)美国进步主义运动正在开展 |
(四)西奥多·罗斯福的个人因素 |
二 国际背景 |
(一) 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到垄断阶段 |
(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
(三) 海外扩张思潮兴盛,列强之间进行海军竞赛 |
三 理论起源 |
(一) 特纳边疆学说 |
(二) 马汉的“海权论” |
(三) 西沃德的太平洋帝国构想 |
(四)“新天定命运论”与“门罗主义” |
(五) 海军至上主义与大海军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西奥多·罗斯福海军强制外交政策的内容和形式 |
一 西奥多·罗斯福海军强制外交政策的内容 |
(一) 强制外交的概念 |
(二) 强制外交的主要手段——海军 |
二 西奥多·罗斯福海军强制外交政策的主要表现形式 |
(一) 对外海军援助 |
(二) 第三方调解 |
(三) 海军威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奥多·罗斯福海军强制外交政策的实践 |
一 强大的海军与 1902——1903 年的委内瑞拉危机 |
二 巴拿马革命与海军的灵活运用 |
三 摩洛哥人质事件与海军强制外交政策的巧用 |
四 调停日俄战争与海军缔造和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奥多·罗斯福海军强制外交政策的影响 |
一 西奥多·罗斯福海军强制外交政策的有效性 |
(一) 促进了“美国世纪”的诞生 |
(二) 有助于美国确立世界海洋优势和海洋霸权地位 |
(三) 优化了美国的外交方式,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 |
(四) 有利于罗斯福推论的形成,促进了罗斯福的伟大成功 |
二 西奥多·罗斯福海军强制外交政策的局限性 |
(一)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不公平性 |
(二)带有明显的民族优越感,不利于美国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 |
(三)加深了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
本章小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档案资料及数据库 |
二 英文着作 |
三 英文期刊文章 |
四 中文着作及译着 |
五 中文期刊文章及硕博论文 |
致谢 |
四、浅析西奥多·罗斯福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发展历程[J]. 宋蕾. 阴山学刊, 2020(06)
- [2]美国海军的崛起:思想、战略与行动(1882-1945)[D]. 徐立特. 吉林大学, 2020(03)
- [3]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D]. 何岸. 北京大学, 2020(03)
- [4]美国联邦政府的矿区环境治理政策研究[D]. 李勤霞. 西南大学, 2020(01)
- [5]杨斯顿钢铁扣押案评述[D]. 毛兴满.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6]西部观念、环境认知与美国公共土地制度的演进(1862~1935)[D]. 李鸿美. 南开大学, 2019(05)
- [7]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研究(1933-1940)[D]. 叶红.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8]西奥多·罗斯福的“公正施政”研究[D]. 李彦.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9]西奥多·罗斯福政府对德政策研究[D]. 文东民.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10]西奥多·罗斯福的海军强制外交政策研究[D]. 龙春生.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