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高校开放式图书馆的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崔楠[1](2021)在《健康需求下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今天高校校园大规模快速建设忽视了学生对校园景观的健康需求;满足学生健康需求的高质量的校园外部空间景观有益于学生健康的积极发展,改善学生亚健康状况;政府文件表明应重点开展健康校园建设,但目前基于健康视角下的校园景观设计评价研究较少。本文以学生群体和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从学生对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的健康需求出发,运用综合评价分析法对学生健康需求下大学校园外部空间健康景观特征及校园景观现状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有益于学生健康的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设计策略。第一、二章是理论研究部分;通过对与问题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性梳理与阐述,涉及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发展、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对人健康的影响机制、校园景观环境使用后评价、人的行为需求与环境等,用以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三章是对学生的健康需求及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现状特点调研;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线下访谈、扎根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解读学生对于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的使用上的健康需求和利用方式;运用空间句法结合实地观察,分析大学新老校区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的现状特征及问题。第四章运用综合评价法对学生健康需求下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特征进行评价研究;将实地调研、已有的理论研究与专家评价相结合构建健康景观特征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相关性分析等得到可以用来预判大学校园健康外部空间景观视觉质量建设水平的评价模型公式,从而更加客观的反映校园景观现状特征与问题;第五章针对评价研究结果,提出大学校园健康外部空间景观设计通则和设计策略,并对西安培华学院长安校区校园进行设计应用。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明确学生对校园外部空间景观使用上的健康需求,包含生理健康需求层面、心理健康需求层面、社会健康需求层面。二、发现校园景观存在影响学生健康、不满足学生健康需求的景观现状问题。三、构建大学生健康需求下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特征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分析得出各健康景观特征因子对景观视觉质量评价的影响的权重。四、提出大学校园健康外部空间景观设计原则和策略。
郭睿坤[2](2021)在《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邯郸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发展迅速,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承担着书籍的收藏、借阅和为广大市民提供阅览空间的功能,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当下,在我国部分图书馆建筑的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中,存在对于读者阅读行为和心理的因素考虑较少,对公共图书馆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关注不足等方面还有所欠缺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针对这一现象,对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进行研究:调查比对了三个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实例,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和实地调研的总结,找出了其中对环境心理学考虑不足的部分;通过将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与室内设计相融合,分析出图书馆室内设计对读者使用行为的影响;通过研究环境心理学中的环境知觉、环境认知、空间行为和场景与场所的相关理论,总结出室内环境中对学习行为有促进作用的设计元素;通过对各个设计元素的综合讨论,得出对读者的阅读行为起到积极作用的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最后根据以上的理论,以邯郸图书馆为例,对公共图书馆的室内公共空间提出相关设计策略,并对未来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相结合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展望。
黄山[3](2020)在《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进程加剧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程度。大学校园在大规模、高速度的建设浪潮之后,数量逐渐饱和,转向追求高品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学校园逐渐改变低密度的粗放开发建设模式,呈现出集约化发展趋势。大学校园往高密度、集约化发展而增加建筑空间容量时,尽管尝试腾出更多室外用地,但仍会因为上升的使用人数相对地降低人均外部交往空间面积及其环境品质。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场所性和开放性是不能被替代的。因此处理好集约型大学校园中外部交往空间与整体校园空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本文侧重关注集约型大学校园和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这两个主干方向的交集。研究通过设计原则、设计目标、设计策略等几个方面对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进行探析,以期为相关项目提出设计参考依据。本文界定了集约型大学外部交往空间的概念,即指在大学校园的用地红线范围之内,围护建筑室内的结构以外的经有意规划营造的承担交往行为发生的室外及半室外空间。概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对集约化相关理论、集约型大学校园的特点及空间布局进行研究。分析了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主要使用人群的户外行为及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厘清了其构成要素和类型,并总结了与交往行为相关的空间因素和空间层次。通过资料收集和案例研究,总结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设计影响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场地选址和校园规模。依据上述研究基础,进一步总结设计该空间时应遵循整体性、集约性、开放性和人性化原则。分析出目前我国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存有空间布局不合理、人均资源不足、使用率低下和环境质量受限的现状问题。在设计原则的指导下根据现状问题提出从整体集约到提升空间活力的一系列设计目标。以设计目标为导向对集约型大学校园典型案例的外部交往空间设计进行进一步对比分析。从空间布局、空间立体化、功能复合化以及空间环境优化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策略。通过整体规划的集约、空间资源的拓展、空间效率的提升以及空间交往活力的激发而营造出利于学生学习、生活、交往、活动的校园空间环境,并实现高密度环境下校园空间高效率、高质量的追求。结合实践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古镇口园区,验证设计策略在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实践中的运用。结果表明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策略基本符合集约型大学实践的设计需求。灵活组合策略在设计中可较为高效、有针对性地处理问题。
黄一[4](2020)在《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随着高校图书馆自身的老化与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加,社会整体技术水平快速发展,部分建成较久的高校图书馆已无法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需求,故高校图书馆的改扩建行为是其延续寿命和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而在高校图书馆改扩建中,新旧部分之间的关系处理与整合手段是决定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的成败与否的关键问题。而我国学术界对于此问题的研究仍未臻圆满,故本文通过对文献与案例的总结与归纳,提出了新旧部分整合的各类模式以及高校图书馆改扩建中的普遍原则与具体策略,以期对高校图书馆在今后的改扩建设计中提供一定参考借鉴。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对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的研究现状、研究背景与改扩建动因进行分析,对应文中的第一章与第二章。基于对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的研究现状和背景的研究明确了研究方向与框架,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发展与改扩建的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总结出了高校图书馆的改扩建的实质内容与本质动力,并提出了这些动因作用到高校图书馆改扩建中的结果。第二部分是对高校图书馆改扩建模式与改扩建原则的提出。通过对优秀案例的研究,分析各高校图书馆在改扩建中采取的模式,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三大类共十种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的模式;在通过对各类案例主要注重方面与成功点,进行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原则的提炼。通过对模式与原则的提出,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分类方式与指导思想。第三部分则对新旧馆舍内外融汇整合的模式与具体整合设计策略的重点研究。对内部流线与外部体量的整合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在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原则指导下的具体设计策略,并对高校图书馆改扩建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一定预测。
谭宇鹏[5](2020)在《基于新型交互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造设计为例》文中提出数字化时代推动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这种变化带来的学习与生活的便捷性影响着千家万户。当然,数字化的春风亦传播到了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之中,读者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大大拓宽,同时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高教理念也使得学生们逐渐将学习模式由被动式、灌输式转化为主动式、协作式,无论是生活方式的影响还是学习模式的转变都极大地强化了信息交互在数字化时代的地位。本文即立足于网络技术百花齐放的时代,以当下高校图书馆读者行为模式与需求的变化为切入点,以馆内多种媒介产生的新型交互模式为导向,探索出满足读者需求、适应时代变化的新型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设计策略,并进行深入研究,期待可以帮助图书馆这类的高校学术殿堂可以进一步焕发活力,进而为每一位到馆读者提供最为优质的信息服务。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实地调研,运用问卷调研法、观测法、访谈法对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读者的行为模式特征与需求变化进行了调研,并结合网络上整理的数据了解到,目前我国开馆在用的高校图书馆大多是早期建设好的老馆,“以书为本”的传统模式已然无法适应当下读者的需求,这即明确了本文的思路将以交互为核心,处理好满足交互模式需求下的空间特征、空间群关系、数字化空间的优化设计。基于调研数据分析出的结论,大致可将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内演变而来的新型交互模式归纳为三类,即人与信息、信息与信息、人与人的新型交互模式。在这三类支线的引导下探索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空间特征,并从整体空间组织、整体空间形态与整体空间品质三个方面加以论述,试图开拓多样化的功能空间以满足读者需求,优化空间形态以适应数字化时代背景,并提升空间品质以给予读者精神层面的享受,升华高校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整体体验。接下来将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的空间特征为基础,以馆舍内新型交互模式为导向来继续探究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的优化手法,在“以人文本”的原则下从数字化背景影响下,人息交互、人人互动模式引导下寻找空间体系的优化手法,创造同时满足读者行为与精神需求的图书馆空间,使读者对于空间环境的归属感与领域感,极大的提升入馆学习与工作效率。最后借用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建项目进行假题真做,试图在实践过程中完善前文探究的设计策略。
李昭[6](2020)在《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公开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教育”等新型教育方式的形成,不仅影响着信息传播和接收的速度与方式,也改变了当代图书馆用户对信息公开的实时需求。除此之外,图书馆信息公开不仅能保障用户的知情权,还可以对图书馆业务进行透明化监管。高校图书馆信息公开改革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而改革应该基于用户对其服务各方面的满意度和影响因素。因此,本文以调研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信息公开的相关文献为理论研究,选择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用户为访谈对象,采用访谈法为数据收集方法、扎根理论为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以此分析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公开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构成和关联,据此提出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公开用户满意度提升的具体对策。论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研究内容和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节为文献综述,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是本文的理论研究部分。第三章节为实证研究的设计说明,包括研究思路,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第四章节为实证研究的历程和成果,运用半结构访谈法收集数据,采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公开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构成和关联,并设计相关模型。第五章节是根据第四章节的研究成果,从内在动力和外部支持2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公开用户满意度提升的对策。第六章节为本文研究的简单总结和不足展望。研究成果如下:第一,构成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公开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用户归因和图书馆归因,用户归因是内因,包括用户心理、用户行为、用户需求、客观条件,图书馆归因是外因,包括公开信息、公开平台、服务宣传、服务管理、服务环境,内因外因相互联系,联合作用。第二,基于以上影响因素,从内在动力和外部支持2个层面,实施服务调查、满足信息需求、扩大服务宣传、构建公开平台、完善环境设备、制定管理守则6个部分,提出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公开用户满意度的提升对策。
崔有波[7](2019)在《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每一轮科技革命都可能会引发一轮教育革命,教育和学习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社会活动,始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文字和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教育革命的到来,教育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教育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的到来,知识传播更为便利;第三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期,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推动了规模化教学的发展,教育普及才真正得以推进。人类历史上第四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期,网络信息技术正引发教育系统的全面变革,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学内容、教育体制与教育目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整个教育生态被重塑,信息和知识瞬息万变,不断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基础性需求。再加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素质需要提高,教育公平问题需要解决,社会创新活力需要激活,而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因此,建设全民、终身、全面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既是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又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研判,本研究将学习型社会建设置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运用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教育冲突理论等理念工具,从社会学视角出发,界定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理清学习型社会建设理念的思想来源和历史演变,探究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进展,分析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辩证分析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探寻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路径。导论部分首先解释了本研究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概括了人类历史上的四次教育革命,并从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这一话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从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个视角总结了学习型社会研究的主要进展,对网络教育、网络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等概念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了互联网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内涵。通过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并基于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和教育冲突理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经历了若干不同的发展过程。古代中国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和古希腊的“博雅教育”理念都可以看作是中西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思想萌芽,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古代中西方都未能实现。现代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都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等多个时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求知欲望大增,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必然之举。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的兴起和国家的鼓励支持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重塑了教育生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经历了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教学内容经历了从有限性到无限性、从同质化到异质性的转变;教学从同时空性转变为超时空性,从年级年限制转变为无年级年限制;教学理念也经历了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的转变;教学目的也从培养人才转变为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互联网的内在特性与功能对学习型社会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助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助推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促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够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推动社会创新。同时,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数字鸿沟”的存在会加剧地域之间、阶层之间和代际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其次,“信息超载”现象会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再次,“碎片化学习”方式的盛行会降低学习者的辨识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并助长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最终降低学习的实际效果。另外,“网络依赖”会助长学习者的学习惰性,抑制社会成员的原创能力,并加剧网络安全威胁。最后,“网络失范”现象的频发可能会加剧网络不良信息和消极网络文化对社会成员的误导。因此,中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要用好互联网这柄双刃剑。网络时代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首先要营造公平、绿色、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这就需要打破网络壁垒、净化网络空间、完善网络法规和发展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其次还要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打造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和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提高网络教学的效率,不断革新网络教学的方式。另外,还要加强对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监管,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提高网络教学的规范性。结语部分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可能的拓展研究方向。
刘亚杰[8](2019)在《大学非正式学习空间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S大学老校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形态、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学习方式、新时代大学生对空间要求的转变,大学学习空间的改变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的学习活动越来越多的以非正式学习的形式出现,非正式学习空间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随着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变革,大学学习空间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当下大学生是如何使用非正式学习空间?大学已有的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类型、数量、功能及管理模式能否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大学非正式学习空间建设的现状及可能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这些问题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中国大学大量兴建新校区的背景下,还存在老校区学习空间建设需要更新换代的问题。本研究即是对一所初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地方公立普通大学老校区非正式学习空间现状的调查分析。地方公立普通大学在中国大学中普遍存在,对S大学老校区的非正式学习空间现状的调查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公立大学非正式学习空间建设的普遍情况。本研究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访谈、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探究“人——学习空间——学习行为”三者的互动模式,以揭示如何更好地满足大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行为的发生。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已有相关研究等。第二部分:S大学非正式学习空间分布、类型、数量等整体情况的“盘点”。通过观察发现S大学非正式学习空间在整体上较多分布于传统学习空间以外的其它空间内,这些非正式学习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但由于缺少学校的关注也使这些非正式学习空间存在很多的不足。第三部分:S大学非正式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S大学学生对非正式学习空间的使用主要具有使用方式单一、使用过程较为“凑合”“将就”的特点;非正式学习空间从其空间管理、物理环境、文化氛围三个方面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及学习行为。空间已成为学生构建学习习惯、知识体系的中介,然而学生在使用现有非正式学习空间时则需要进行被动的“调节”“适应”来满足其学习需要。第四部分:大学非正式学习空间的不足及对策。大学老校区具有其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及优势,但由于老校区的建设时间较早等原因,使其非正式学习空间也呈现出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空间管理、物理环境、文化氛围方面。大学老校区非正式学习空间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本研究也提出了以下相关发展建议:加强各部门间的协商,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空间资源;对学生进行空间需求调查,进行人性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具有感染力的非正式学习空间。
余雪松[9](2019)在《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范围内高校科研人员数量与科研规模的迅速增长,高校对学术资源的需求也急剧膨胀,而部分大型学术出版商和学术资源发行平台凭借其垄断地位不断提升学术资源订购价格,导致高校学术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高校学术资源生产与传播方式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在此背景下,开放存取运动逐步兴起。该运动所提倡的基于开放、共享和免费理念的开放存取出版模式已逐步得到各国高校、科研人员和政府的认同与支持。近年来,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逐步将本校掌握的学术资源整合起来并免费开放分享给本校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学术界也在开放存取运动实践的基础上着手建立起开放存取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高校的开放存取资源共享问题还缺少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各国高校的开放存取资源共享建设也面临着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力量分散、科研人员的资源共享意愿较低等问题。因此,学术界有必要全面而系统地研究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问题,为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建设提供有力指导。本文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演化博弈、区块链等重要方法与工具,结合开放科学理论、复杂科学管理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自我肯定需求理论等前沿理论,深入研究和分析了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的若干主要问题。本文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研究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的内在机理。首先明确提出了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的定义、内涵与特征;接着介绍了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最后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机理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敏感性检验,用以深入分析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各要素间的动态关系及演化规律。二是研究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首先构建了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进而设计、发放和回收了调查问卷,并对调查问卷中的数据先进行信度、效度与相关分析,再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最后证实了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影响因素模型的所有研究假设。三是研究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的绩效评价。首先构建了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中国“双一流”高校为实证分析对象,采集相应的指标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得出各“双一流”高校的绩效综合得分及相应排名;最后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来进行验证。四是研究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首先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构建基于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监管方、资源创造方、资源发行平台三方博弈的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运行机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进而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的信任机制、监管机制、激励机制、安全机制和协调机制。五是研究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的提升策略。首先总结了现有的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面临的挑战;进而分析了区块链对于提升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的优势;最后从资源发布与交易模式、激励方式、信任与共识机制和安全体系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基于区块链的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提升策略。
王敏[10](2020)在《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研究》文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十四个坚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学生工作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工作模式产生的逻辑起点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教育、管理及服务功能,也必然要伴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工作及学生主体性需求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学生工作模式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教育、教导为主的教育中心型模式阶段,教育与管理并存的管理中心型模式(即教育—管理模式)阶段,教育、管理和服务并存的服务中心型模式(即教育—管理—服务模式)阶段,现阶段学生工作模式多以服务中心型为主。近些年,学生工作模式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在具体工作中显现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破以往学生工作的局限,化解发展中的困惑与难题,必须转换思路,调整发展战略,将“学生发展”作为学生工作的新视野,适时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发展性”的学生工作模式——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用“教育—管理—服务—发展”形象地加以表述。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构建这种模式是实现学生工作内涵式发展,打通育人工作“最后一公里”,高效发挥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功能的有效方式。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新发展理念和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为理论基础,指导模式构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对高校学生工作、学生工作模式等相关概念准确界定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涵义和特点,抓住“以人为本位”的核心思想,具体阐述了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核心价值诉求。对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从教育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和学工队伍构建模式四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学生工作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学生工作队伍和学生本身三个层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借鉴以往高校学生工作的有益经验,结合当前学生思想和心理发展的新特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和主线,从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理论体系,对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理论思考。基本理念突出发展性和层次性,围绕着发展的学生观、发展的学生工作者观、发展的学生工作组织观和发展的学生工作观而展开。同时,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坚持发展性、可持续性和开放性等基本原则的指导意义。围绕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工作者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工作组织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工作全面发展等方面,确立了本研究的基本目标。在基本内容的设计上,着重突出了教育、管理和服务对学生工作模式未来发展的意义。围绕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目标,设计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核心价值诉求的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从构建“131式”发展型学生教育模式、“131式”发展型学生管理模式和“131式”发展型学生服务模式入手,论述了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内容。在系统阐述这三种模式的概念、特点以及联系与区别基础上,从“1个核心目标、3大内容体系、1个实践体系”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这三种模式构建的具体思路和实践路径,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和可操作性。为确保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正常运行,又从组织领导保障、队伍保障、物质保障、制度保障等方面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科学合理的运行保障体系。
二、论高校开放式图书馆的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高校开放式图书馆的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健康需求下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校园建设与景观环境要求的矛盾 |
1.1.2 新时代学生健康的现状 |
1.1.3 校园健康景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发展的研究 |
1.3.2 校园外部空间环境对健康影响的研究 |
1.3.3 景观对健康的影响机制的研究 |
1.3.4 校园景观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研究 |
1.3.5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校园健康景观评价与行为需求的相关理论 |
2.1 健康理念下的校园外部空间景观 |
2.1.1 校园外部空间的概念及分类 |
2.1.2 校园外部空间环境与其他公共环境的关系 |
2.1.3 健康景观与健康高校建设的关系 |
2.1.4 校园健康外部空间景观建设目标 |
2.2 使用后评价对校园景观设计的影响 |
2.2.1 关于景观使用后评价的方法 |
2.2.2 使用后评价的分类与特征 |
2.2.3 使用后评价对校园景观设计的意义 |
2.3 学生对景观使用上的健康需求 |
2.3.1 环境行为学理论下的行为分类 |
2.3.2 与健康需求相关的理论概念 |
2.3.3 学生对校园景观的生理健康需求 |
2.3.4 学生对校园景观的心理健康需求 |
2.3.5 学生对校园景观的社会健康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3 学生的健康需求及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现状调研 |
3.1 调研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
3.1.1 调研校园的选取原则及概况 |
3.1.2 调查内容及时间的制定 |
3.1.3 调查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制定 |
3.1.4 行为观察点的选取原则 |
3.1.5 问卷调查内容设计与实施 |
3.1.6 访谈提纲内容设计与实施 |
3.2 学生对景观的使用情况和健康需求调研 |
3.2.1 学生在校园外部空间景观中的行为活动调研分析 |
3.2.2 对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的生理健康需求调研分析 |
3.2.3 对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的心理健康需求调研分析 |
3.2.4 对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的社会健康需求调研分析 |
3.2.5 学生使用情况-访谈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3.3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现状的调研 |
3.3.1 空间句法下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结构分析 |
3.3.2 新校区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现状特征分析 |
3.3.3 老校区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现状特征分析 |
3.3.4 影响学生健康的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现状问题分析 |
3.4 学生健康需求下校园景观特征指标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4 大学生健康需求下校园外部空间景观评价探究 |
4.1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视觉质量评价分析 |
4.1.1 评价样本的选取 |
4.1.2 评价问卷的编制 |
4.1.3 测试对象的选取 |
4.1.4 评价程序的制定 |
4.1.5 评价数据的处理 |
4.1.6 SBE法评价数据的分析 |
4.2 大学校园健康外部空间景观特征评价研究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问卷的编制 |
4.2.3 评价尺度和测试对象的选取 |
4.2.4 评价数据的处理 |
4.2.5 SD法评价数据的分析 |
4.2.6 SBE法和SD法评价对比分析 |
4.3 大学校园健康外部空间景观质量评价模型公式的建立 |
4.3.1 健康景观特征与视觉景观质量间相关性分析 |
4.3.2 大学校园健康景观质量评价模型公式构建与分析 |
4.3.3 景观质量评价模型公式的应用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大学校园健康外部空间景观设计策略 |
5.1 大学校园健康外部空间景观设计通则 |
5.1.1 保障生理健康的景观设计原则 |
5.1.2 促进心理健康的景观设计原则 |
5.1.3 提高社会健康的景观设计原则 |
5.2 保障生理健康的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5.2.1 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
5.2.2 舒适的居住环境 |
5.3 促进心理健康的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5.3.1 合理的道路空间 |
5.3.2 人性化的景观空间 |
5.4 提高社会健康的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5.4.1 丰富的交往空间 |
5.4.2 特色的场地环境 |
5.5 设计应用----以西安培华学院长安校区为例 |
5.5.1 校园环境现状问题分析 |
5.5.2 校园整体方案设计 |
5.5.3 校园运动健身区景观设计 |
5.5.4 校园行政教学区区景观设计 |
5.5.5 校园生活宿舍区景观设计 |
5.5.6 校园休闲园艺区景观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Ⅰ: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健康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Ⅱ: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审美偏好调查问卷 |
附录Ⅲ: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特征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Ⅳ:SD法评价数据处理统计图 |
附录Ⅴ:西安培华学院校园景观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2)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邯郸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环境心理学相关概念 |
1.3.2 层次分析法(AHP) |
1.4 研究的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5.2 调研对象的选取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论文框架 |
1.8 未尽事宜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发展概况 |
2.1 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的研究 |
2.1.1 环境心理学的概念及发展 |
2.1.2 适用于室内设计的环境心理学主要理论 |
2.2 历史上图书馆室内设计的发展 |
2.2.1 国外图书馆室内设计的发展历史 |
2.2.2 国内图书馆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调查问卷设计 |
3.1 问卷的内容设计 |
3.1.1 问卷设计的原则 |
3.1.2 问卷内容的设计 |
3.1.3 问卷指标分析 |
3.2 问卷处理与分析 |
3.2.1 调查问卷 |
3.2.2 问卷样本量确定 |
3.2.3 问卷效度分析 |
3.2.4 问卷信度检验 |
3.3 权重的确定 |
3.3.1 权重确定方法选择 |
3.3.2 层次分析法 |
3.3.3 计算指标权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实例分析 |
4.1 首都图书馆 |
4.1.1 问卷数据分析 |
4.1.2 现场调研及观察 |
4.1.3 亟待改进指标 |
4.2 天津市图书馆文化中心分馆 |
4.2.1 问卷数据分析 |
4.2.2 现场调研及观察 |
4.2.3 亟待改进指标 |
4.3 河北省图书馆 |
4.3.1 问卷数据分析 |
4.3.2 现场调研及观察 |
4.3.3 亟待改进指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要点 |
5.1 室内空间设计要点 |
5.1.1 环境知觉角度的室内空间设计要点 |
5.1.2 空间行为角度的室内空间设计要点 |
5.1.3 环境认知角度的室内空间设计要点 |
5.2 室内动线设计要点 |
5.2.1 环境认知角度的室内动线设计要点 |
5.2.2 空间行为角度的室内动线设计要点 |
5.2.3 场景和场所角度的室内动线设计要点 |
5.3 室内环境设计要点 |
5.3.1 环境知觉角度的室内环境设计要点 |
5.3.2 环境认知角度的室内环境设计要点 |
5.3.3 空间行为角度的室内环境设计要点 |
5.3.4 场景场所角度的室内环境设计要点 |
5.4 室内设计原则及设计理念 |
5.4.1 设计原则 |
5.4.2 设计理念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邯郸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再设计策略 |
6.1 邯郸图书馆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现状分析 |
6.1.1 入口大厅(含展览及商业空间)现状分析 |
6.1.2 阅览空间现状分析 |
6.1.3 交通空间现状分析 |
6.2 邯郸图书馆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改造构思 |
6.2.1 入口大厅(含展览及商业空间)改造构思 |
6.2.2 阅览空间改造构思 |
6.2.3 交通空间改造构思 |
6.3 邯郸图书馆的室内公共空间改造策略 |
6.3.1 入口大厅(含展览及商业空间)改造策略 |
6.3.2 阅览空间改造策略 |
6.3.3 公共共享空间改造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3)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集约利用土地的国情 |
1.1.2 我国大学校园集约化趋势 |
1.1.3 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重要性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集约型大学校园 |
1.2.2 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相关概述 |
2.1 集约型大学校园的基础研究 |
2.1.1 集约化相关理论 |
2.1.2 集约型大学校园的特点分析 |
2.1.3 集约型大学校园的空间布局 |
2.2 大学学生户外行为及心理研究 |
2.2.1 大学学生心理需求分析 |
2.2.2 大学学生户外行为类型 |
2.2.3 大学学生户外行为特征 |
2.2.4 大学学生户外行为惯性 |
2.3 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基础研究 |
2.3.1 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构成 |
2.3.2 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类型 |
2.3.3 影响交往行为的空间因素分析 |
2.3.4 基于交往活动的空间层次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解析 |
3.1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影响因素 |
3.1.1 自然环境 |
3.1.2 历史文脉 |
3.1.3 场地选址 |
3.1.4 校园规模 |
3.2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现状问题 |
3.2.1 外部交往空间布局不合理 |
3.2.2 外部交往空间人均资源不足 |
3.2.3 外部交往空间使用率低下 |
3.2.4 外部交往空间环境质量受限 |
3.3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原则 |
3.3.1 整体性原则 |
3.3.2 集约性原则 |
3.3.3 开放性原则 |
3.3.4 人性化原则 |
3.4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设计目标 |
3.4.1 满足校园整体规划集约 |
3.4.2 拓展外部交往空间资源 |
3.4.3 提升外部交往空间效率 |
3.4.4 激发外部交往空间活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策略 |
4.1 空间布局模式 |
4.1.1 鼓励公共聚集的单核式布局 |
4.1.2 丰富交往层次的多核式布局 |
4.1.3 营造领域感的分散式布局 |
4.1.4 注重开放共享的垂直式布局 |
4.1.5 多元复合的混合式布局 |
4.2 空间立体化策略 |
4.2.1 室外下沉交往空间 |
4.2.2 底层架空交往空间 |
4.2.3 空中平台交往空间 |
4.3 功能复合化策略 |
4.3.1 延长交往时段的全时复合 |
4.3.2 满足多元需求的多义复合 |
4.3.3 基于空间共享的外延复合 |
4.4 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
4.4.1 消极外部空间的活化 |
4.4.2 感知交流的渗透交融 |
4.4.3 亲切宜人的尺度划分 |
4.4.4 柔和多变的边界修饰 |
4.4.5 生态自然的景观绿化 |
4.4.6 便捷完善的场地设施 |
4.4.7 活跃氛围的色彩搭配 |
4.4.8 层次丰富的材料组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实践——以中国石油大学古镇口园区为例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定位及建设规模 |
5.1.2 区位及基地现状分析 |
5.1.3 设计理念 |
5.1.4 密度集约的校园规划 |
5.2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策略实践 |
5.2.1 多核式外部交往空间布局 |
5.2.2 立体化的外部交往空间设计 |
5.2.3 外部交往空间功能复合设计 |
5.2.4 外部交往空间环境优化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我国关于集约利用土地的相关政策 |
附录2 :国内外集约型大学校园案例整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课题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
1.4.1 课题的研究对象 |
1.4.2 课题的研究范围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1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研究情况对比分析 |
1.5.2 国外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的相关研究 |
1.5.3 国内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的相关研究 |
1.6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7 课题的研究框架 |
1.8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发展历史与改扩建的动因分析 |
2.1 高校图书馆发展历史 |
2.1.1 西方高校图书馆发展历史 |
2.1.2 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历史 |
2.1.3 中西方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总结 |
2.2 高校图书馆自身需求与职能的变化 |
2.2.1 馆舍面积不足 |
2.2.2 结构设备老化 |
2.2.3 建筑立面陈旧 |
2.2.4 原有空间使用不便 |
2.2.5 书籍借阅模式革新 |
2.3 社会技术发展对高校图书馆的促进 |
2.3.1 网络信息技术发达 |
2.3.2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
2.3.3 绿色生态技术的引入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案例及模式研究 |
3.1 独立改扩建式 |
3.1.1 自身改造式 |
3.1.2 原地新建式 |
3.1.3 易地新建式 |
3.1.4 其他建筑改造式 |
3.1.5 独立改扩建式归纳总结 |
3.2 水平改扩建式 |
3.2.1 单侧改扩建式 |
3.2.2 两侧改扩建式 |
3.2.3 环绕改扩建式 |
3.2.4 内庭改扩建式 |
3.2.5 单元改扩建式 |
3.2.6 水平改扩建式归纳总结 |
3.3 垂直改扩建式 |
3.3.1 向上改扩建式 |
3.3.2 向下改扩建式 |
3.3.3 垂直改扩建式归纳总结 |
3.4 高校图书馆既有馆舍的价值研究 |
3.4.1 既有馆舍的价值分类 |
3.4.2 既有馆舍物质层面价值 |
3.4.3 既有馆舍精神层面价值 |
3.4.4 既有馆舍的价值判断与不同结果 |
3.5 小节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原则与新旧整合方式研究 |
4.1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原则 |
4.1.1 协调共生原则 |
4.1.2 高效创新原则 |
4.1.3 多样复合原则 |
4.1.4 持续发展原则 |
4.2 高校图书馆内部新旧流线整合方式 |
4.2.1 高校图书馆内部流线分析 |
4.2.2 串连式的新旧流线整合方式 |
4.2.3 鱼骨式的新旧流线整合方式 |
4.2.4 环绕式的新旧流线整合方式 |
4.2.5 辐射式的新旧流线整合方式 |
4.2.6 流线整合方式与改扩建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
4.3 高校图书馆外部新旧体量整合方式 |
4.3.1 新建筑主导式 |
4.3.2 旧建筑主导式 |
4.3.3 新旧一体式 |
4.4 高校图书馆新旧衔接空间设计研究 |
4.4.1 新旧衔接空间的作用 |
4.4.2 新旧衔接空间的设计方式 |
4.4.3 新旧衔接空间对内部流线整合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策略及发展趋势研究 |
5.1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的设计策略研究 |
5.1.1 总平面设计策略 |
5.1.2 功能设计策略 |
5.1.3 流线设计策略 |
5.1.4 造型设计策略 |
5.2 高校图书馆改扩建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
5.2.1 空间整合化的程度提高 |
5.2.2 信息智能化的程度提高 |
5.2.3 开放共享化的程度提高 |
5.2.4 绿色低碳化的程度提高 |
5.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典型案例地区分布统计(共75个) |
附录Ⅱ 国外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典型案例(国外案例共47个) |
附录Ⅲ 国内高校图书馆改扩建典型案例(国内案例共28个)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新型交互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造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现状 |
1.1.2 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2 课题界定 |
1.2.1 “数字时代”带来的冲击 |
1.2.2 当下高校图书馆空间浮现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综述 |
1.5.2 国内研究综述 |
1.6 研究的框架 |
2 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与新型交互模式的研究 |
2.1 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历程 |
2.1.1 国外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 |
2.1.2 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 |
2.2 高校图书馆内读者行为及体验调研 |
2.2.1 调研的方法 |
2.2.2 馆内读者行为与体验调研分析 |
2.2.3 现状调研综合分析 |
2.3 数字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再定位 |
2.3.1 多样化学习中心 |
2.3.2 数字化信息中心 |
2.3.3 复合化交流中心 |
2.4 数字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内的转型变革 |
2.4.1 传统信息媒介的拓展 |
2.4.2 用户行为模式的变化 |
2.4.3 功能空间需求的演变 |
2.4.4 馆舍服务模式的升级 |
2.5 数字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新型交互模式 |
2.5.1 人与信息的交互新模式 |
2.5.2 信息与信息的交互新模式 |
2.5.3 人与人的交互新模式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新型交互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 |
3.1 新型交互模式产生背后的理论基础 |
3.1.1 非正式学习概念 |
3.1.2 环境行为学概述 |
3.1.3 第三空间理论 |
3.2 高校图书馆整体空间组织优化 |
3.2.1 藏阅空间的优化 |
3.2.2 交流空间的打造 |
3.2.3 共享空间的完善 |
3.2.4 室外空间的设计 |
3.3 高校图书馆整体空间形态优化 |
3.3.1 空间整体开放性更强 |
3.3.2 空间相互交融性更佳 |
3.3.3 空间匀质化程度加深 |
3.3.4 空间媒介性视效显着 |
3.4 高校图书馆整体空间品质优化 |
3.4.1 空间物理环境品质优化 |
3.4.2 空间人文环境品质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新型交互模式引导下的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
4.1 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原则 |
4.1.1 空间体系由“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 |
4.1.2 传统功能空间与数字化功能空间相辅共存 |
4.1.3 解放高校图书馆内传统管理模式 |
4.1.4 彰显时代人文精神 |
4.2 数字信息交互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
4.2.1 多重维度空间分解 |
4.2.2 优化重整功能空间群 |
4.2.3 秩序重建 |
4.3 人息交互模式引导下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
4.3.1 界限消解 |
4.3.2 路径连续 |
4.3.3 虚拟建构 |
4.4 人人互动模式引导下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
4.4.1 功能交互 |
4.4.2 行为引导 |
4.4.3 中庭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设计探索: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空间优化改造设计为例 |
5.1 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现状 |
5.1.1 基础概况 |
5.1.2 功能现状 |
5.1.3 现存不足 |
5.2 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造设计探索 |
5.2.1 改造立意构思 |
5.2.2 功能空间构成优化 |
5.2.3 秩序营造 |
5.2.4 基于新型交互模式的空间建构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方案平面图纸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公开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高校图书馆信息公开 |
1.2.2 高校图书馆用户 |
1.2.3 用户满意度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 |
2.2 国外研究 |
2.3 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 |
3.2 数据收集和处理 |
3.2.1 数据收集 |
3.2.2 数据处理 |
3.3 信效度检验与伦理原则 |
3.3.1 信度 |
3.3.2 效度 |
3.3.3 伦理原则 |
4 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公开影响因素构成及其关联 |
4.1 影响因素构成分析 |
4.1.1 范畴归纳 |
4.1.2 具体内涵 |
4.2 影响因素关联分析 |
4.2.1 逻辑提取 |
4.2.2 关系模型 |
4.3 小结 |
5 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公开用户满意度提升 |
5.1 内在动力提升 |
5.1.1 实施高校图书馆信息公开服务调查 |
5.1.2 满足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 |
5.2 外部支持提升 |
5.2.1 扩大高校图书馆信息公开服务宣传 |
5.2.2 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公开平台 |
5.2.3 完善高校图书馆环境设备 |
5.2.4 设计高校图书馆信息公开管理守则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互联网 |
(二)学习型社会 |
四、主要理论工具 |
(一)社会转型理论 |
(二)网络社会理论 |
(三)教育冲突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脉络 |
一、古代中西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思想渊源 |
二、现代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
三、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
一、信息时代人民的求知欲望大增 |
二、传统的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
三、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可能性 |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二、网络教学的兴起 |
三、国家鼓励开展网络教学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
第一节 教学主体的不同 |
一、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 |
二、从“小众化”到“大众化”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不同 |
一、教学内容从“有限性”到“无限性” |
二、教学内容从“同质性”到“异质性” |
第三节 教学时空的不同 |
一、教学从“同时空性”到“超时空性” |
二、教学从“年级年限制”到“无年级年限制” |
第四节 教学理念的不同 |
一、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 |
二、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 |
三、教学目的从“培养人才”到“自我完善” |
第三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 |
第一节 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条件 |
一、增加闲暇时间 |
二、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
三、助推教育公平的实现 |
第二节 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力 |
一、激发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 |
二、提高社会成员的学习能力 |
三、有助于培养学习毅力 |
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
五、有助于提高学习转化力 |
第三节 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 |
一、有助于组织成员实现自我超越 |
二、有助于改善组织成员心智模式 |
三、有助于凝聚共同愿景 |
四、促进开展团队学习 |
五、有利于进行系统思考 |
第四节 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
一、互联网有助于促进多元化学习 |
二、互联网有助于促进个性化学习 |
三、互联网时代个性化与多元化学习的技术与实践 |
第五节 促进创新性学习 |
一、互联网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 |
二、互联网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三、互联网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
第四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 |
第一节 “数字鸿沟”挑战教育公平 |
一、“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与具体表现 |
二、“数字鸿沟”可能扩大“教育鸿沟” |
第二节 “信息超载”模糊学习焦点 |
一、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 |
二、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 |
三、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 |
第三节 “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
一、“碎片化学习”的成因与特征 |
二、“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
第四节 “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
一、“网络依赖”的成因与表现 |
二、“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
第五节 “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
一、“网络失范”的原因与表现 |
二、“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
一、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 |
二、营造健康的网络教学环境 |
三、为网络教学提供安全保障 |
第二节 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 |
一、建设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 |
二、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 |
三、利用最新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式 |
第三节 提升网络教学的规范性 |
一、加强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管理 |
二、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互联网的内在特征顺应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
(二)互联网只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
(三)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 |
(四)互联网促进了“泛教育”和“泛学习”时代的到来 |
(五)互联网时代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
二、可能的拓展研究 |
(一)教学活动在互联网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规律与趋势 |
(二)教育事业的进步对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
(三)网络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警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大学非正式学习空间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S大学老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学习空间的相关研究 |
1.3.2 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对象 |
1.4.4 研究方法 |
1.4.5 研究工具 |
1.4.6 理论基础 |
2 “生长中”的非正式学习空间——S大学老校区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盘点” |
2.1 S大学概况及老校区总体空间布局 |
2.2 大学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具体分布 |
2.3 日益多样化的大学非正式学习空间 |
2.3.1 传统学习空间中拓展出的非正式学习空间 |
2.3.2 生活空间中拓展出的非正式学习空间 |
2.3.3 校园商业空间开拓出的非正式学习空间 |
2.3.4 新建非正式学习空间 |
2.3.5 其他的非正式学习空间 |
2.4 小结 |
3 “将就用”的非正式学习空间使用现状分析 |
3.1 访谈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
3.1.1 访谈资料的收集过程 |
3.1.2 访谈资料的分析过程 |
3.2 非正式学习空间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 |
3.3 影响学习者学习行为的空间因素分析 |
3.3.1 空间的管理因素 |
3.3.2 空间的物理环境 |
3.3.3 空间的文化氛围 |
4 大学非正式学习空间的不足及对策 |
4.1 大学非正式学习空间的不足 |
4.1.1 空间管理要素存在的不足 |
4.1.2 空间物理要素存在的不足 |
4.1.3 空间文化氛围存在的不足 |
4.2 大学非正式学习空间管理和建设的建议 |
4.2.1 加强各部门间的协商,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空间资源 |
4.2.2 对学生进行空间需求调查,进行人性化建设 |
4.2.3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具有感染力的非正式学习空间 |
4.3 结论与反思 |
4.3.1 结论 |
4.3.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整体研究情况概述 |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情况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内在逻辑关系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结构 |
1.5 论文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的基础概念与理论 |
2.1.1 开放存取的定义与特征 |
2.1.2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
2.1.3 高校资源共享的定义与意义 |
2.1.4 开放科学理论 |
2.2 其它相关理论 |
2.2.1 复杂科学管理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3 自我肯定需求理论 |
3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机理 |
3.1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的定义、内涵与特征 |
3.2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
3.2.1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的基本构成要素 |
3.2.2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各基本构成要素之间关系 |
3.3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机理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3.3.1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的动因分析 |
3.3.2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过程 |
3.3.3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机理模型的相关变量 |
3.3.4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机理模型的构建 |
3.3.5 模型的仿真分析与敏感性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影响因素 |
4.1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构建 |
4.2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4.2.1 安全因素研究假设 |
4.2.2 政策因素研究假设 |
4.2.3 客观价值因素研究假设 |
4.2.4 主观感受因素研究假设 |
4.2.5 性能因素研究假设 |
4.3 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4 信度、效度与相关分析 |
4.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4.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5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绩效评价 |
5.1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5.1.2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
5.1.3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绩效评价指标的释义 |
5.2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5.2.1 实证分析对象的选取 |
5.2.2 实证分析对象的绩效评价指标数据采集 |
5.2.3 实证分析对象的绩效计算过程 |
5.2.4 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运行机制 |
6.1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运行机制的演化博弈基础 |
6.2 基于两方博弈的运行机制模型的构建 |
6.3 基于三方演化博弈的模型优化 |
6.4 对模型的仿真分析 |
6.5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运行机制设计 |
6.5.1 信任机制 |
6.5.2 监管机制 |
6.5.3 激励机制 |
6.5.4 安全机制 |
6.5.5 协调机制 |
6.6 本章小结 |
7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提升策略 |
7.1 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活动面临的挑战 |
7.2 区块链的优势 |
7.3 基于区块链的提升策略 |
7.3.1 总体提升策略 |
7.3.2 运用区块链提升资源发布与交易模式 |
7.3.3 运用区块链通证积分提升激励方式 |
7.3.4 运用区块链共识算法提升资源共享的信任与共识机制 |
7.3.5 运用区块链技术提升资源共享的安全性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创新之处 |
2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学生工作 |
2.1.2 高校学生工作 |
2.1.3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 |
2.1.4 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科学发展观 |
2.2.3 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 |
2.3 本章小结 |
3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发展成绩显着 |
3.1.1 学生工作模式的目标和理念得到明确 |
3.1.2 学生工作模式的内容得到深化 |
3.1.3 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
3.2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教育模式:过于突出教育的共性和塑造的统一性 |
3.2.2 管理模式:过于突出管理的约束性和规范性 |
3.2.3 服务模式:过于突出服务的“大而全”,强调“包下来、管到底” |
3.2.4 队伍构成模式:专职人员配备比例不足,队伍缺乏稳定性 |
3.3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学校对学生工作及其模式构建重视不够 |
3.3.2 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缓慢 |
3.3.3 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理论思考 |
4.1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基本理念 |
4.1.1 发展的学生观 |
4.1.2 发展的学生工作者观 |
4.1.3 发展的学生工作组织观 |
4.1.4 发展的学生工作观 |
4.2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
4.2.1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
4.2.2 坚持发展性原则 |
4.2.3 坚持可持续原则 |
4.2.4 坚持开放性原则 |
4.3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基本目标 |
4.3.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4.3.2 促进学生工作者全面发展 |
4.3.3 促进学生工作组织全面发展 |
4.3.4 促进学生工作全面发展 |
4.4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基本内容 |
4.4.1 教育是学生工作的根本内容 |
4.4.2 管理是学生工作的基础内容 |
4.4.3 服务是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索 |
5.1 “131式”发展型学生教育模式的构建 |
5.1.1 “1个核心目标” |
5.1.2 “3大学生教育内容体系” |
5.1.3 “1个学生教育实践体系” |
5.2 “131式”发展型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 |
5.2.1 “1个核心目标” |
5.2.2 “3大学生管理内容体系” |
5.2.3 “1个学生管理实践体系” |
5.3 “131式”发展型学生服务模式的构建 |
5.3.1 “1个核心目标” |
5.3.2 “3大学生服务内容体系” |
5.3.3 “1个学生服务实践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6 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运行的保障体系 |
6.1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运行的组织领导保障 |
6.1.1 组织领导保障的内涵 |
6.1.2 组织领导保障的具体内容 |
6.1.3 组织领导保障需处理的逻辑关系 |
6.2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运行的队伍保障 |
6.2.1 加大管理力度,提升队伍发展质量 |
6.2.2 突出服务意识,拓宽队伍发展空间 |
6.2.3 重视科研能力,提高队伍发展水平 |
6.3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运行的物质保障 |
6.3.1 经费与资金投入保障 |
6.3.2 基础设施保障 |
6.4 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运行的制度保障 |
6.4.1 学生工作的宏观制度保障 |
6.4.2 学生工作的微观制度保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实践运行调查情况问卷(学生版) |
附录B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实践运行调查情况问卷(辅导员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论高校开放式图书馆的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健康需求下大学校园外部空间景观评价研究[D]. 崔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邯郸地区为例[D]. 郭睿坤.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4)
- [3]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研究[D]. 黄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高校图书馆改扩建设计研究[D]. 黄一.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新型交互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造设计为例[D]. 谭宇鹏.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6]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公开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 李昭. 郑州大学, 2020(03)
- [7]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D]. 崔有波.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8]大学非正式学习空间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S大学老校区为例[D]. 刘亚杰.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9]高校开放存取资源共享研究[D]. 余雪松. 武汉大学, 2019(06)
- [10]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构建研究[D]. 王敏.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