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状旁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临床及其治疗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东[1](2019)在《认识骨关节炎》文中研究指明为什么会发生骨关节炎呢?其发病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其实骨关节炎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肥胖体重的增加和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成正比。肥胖亦病情加重的因素。肥胖者的体重下降则可以减少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械性或解剖学异常关节发育异常,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陈旧性骨折、半月板切除术后、关节置换术后、急慢性损伤。炎症性关节疾患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贝赫切特综合征、Paget病。
张赛萍[2](2018)在《儿童矮身材中医诊治的问卷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专家问卷调查,为儿童矮身材中医诊治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儿童矮身材中医诊治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4个部分:诊断部分、辨证部分、治疗部分和预防与调护部分。其中诊断部分包括:疾病诊断、病史、辅助检查和鉴别诊断;辨证部分分为证候分类及辨证要点;治疗部分包括:中药煎剂的治法方药、中成药口服治疗及外治疗法。每一部分后都请专家用具体文字列出补充修改意见和建议。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将问卷递送至各地专家,待问卷反馈后进行统计,对各项指标的均数、不重要百分比、等级和、变异系数分析,得出较为统一的儿童矮身材中医诊治的内容,为儿童矮身材的中医诊治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结果:儿童矮身材的中医病名应考虑为“矮身材”,其诊断标准应为:①在正常情况下,儿童身高低于正常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正常儿童平均身高的-2SD;②2岁以下GV<7cm/y,3岁至青春期GV<5cm/y,青春期GV<6cm/y;③多数患儿伴有骨龄的落后。同时矮身材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病史的收集,辅助检查可以有效的帮助鉴别诊断。儿童矮身材常见的证型多是虚证,分别为脾肾两虚证、肝肾亏虚证、心脾两虚证和肺脾气虚证。儿童矮身材以身材矮小、发育落后、形体瘦弱为主症,多以兼症、舌脉的不同来判断证型。矮身材的治疗以扶正补虚为主,调补各脏所虚是其治法所在,其中脾肾两虚证方选补中益气汤合补肾地黄丸,肝肾亏虚证选方加味六味地黄丸,心脾两虚证选方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肺脾气虚证选方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中成药中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可用于肝肾亏虚证,玉屏风口服液、补中益气口服液用于肺脾气虚证,归脾丸用于心脾两虚证。但需注意中成药对于矮身材只能用于辅助治疗。而中医外治亦能于儿童矮身材的治疗。结论:通过问卷调查,初步得出儿童矮身材共识性较高的4个证型:脾肾两虚证、肝肾亏虚证、心脾两虚证和肺脾气虚证,并得出各证型的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为儿童矮身材的中医规范化诊疗的研究提供参考。
王绮夏,蒋翔,连敏,张珺,阎俪,孙春燕,马雄[3](2015)在《2015年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自身免疫性肝炎》文中指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首个经临床对照试验证实糖皮质激素是其有效治疗方法的肝脏疾病。然而50年后,AIH的诊断和治疗仍存在挑战,这主要是因为它是一个相对罕见且异质性较强的疾病。和其他罕见病一样,针对AIH的临床试验所能纳入的病例数有限,并且制药企业也因非常局限的市场而对开发新药兴趣索然。患者的异质性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限制了对疾病的诊断和研究。AIH患者年龄谱非常广,首次发病年龄可从婴儿
康伦雅[4](2015)在《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3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症状,探讨其临床特点及相关文献复习。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福建省立医院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3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等,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相应文献复习。结果3例病患中,男2例女1例;年龄23、26、27岁,病程2、12、23年,其中3例均有典型的手足抽搐,合并臀肌痉挛1例,合并颜面抽搐1例;肌肉酸痛1例,气促、水肿1例。嗜睡懒言1例;发育迟缓1例;1例有先天发育异常,表现为Albright遗传性骨营养不良征(Albrighthereditaryosteodystrophy,AHO)身体畸形:粗短身材、盾牌胸、圆脸、颈短、指(趾)粗短畸形,以第4、5指(跖)骨缩短、畸形最明显;白内障1例,束臂加压实验阳性1例。4例均有低血钙,高血磷,高PTH血症。关节X片1例提示双手第4、5掌骨头部较宽,骺线闭合,不均匀变短。头颅CT检查1例。颅脑MRI提示双侧基底节区有钙化改变1例。合并甲减1例。脑电图异常1例。1例患者行基因测序检查,结果外显子1A的甲基化缺失被发现存在患者基因上,考虑为母系等位基因印记缺陷。结论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为临床罕见的遗传病,目前考虑与GNAS1基因变异相关,研究发现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亦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形遗传。临床病人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当患者被发现有药物控制不佳的反复手足抽搐、类似癫痫样发作和(或)Albright遗传性骨营养不良症者,血尿钙磷、血甲状旁腺激素(PTH)及头颅影像学等检查应及时行,可以尽早确诊,基因检查可进一步应用于有条件者。目前该病尚无特殊治疗手段,饮食上需减少高磷食品摄入可缓解症状、急性发作期手足抽搐主要予静脉注射钙剂、安定药物等对症治疗控制抽搐发作,需终生补充钙剂、维生素D制剂或其衍生物于非急性发作期,阻止病情进一步进展。
邱丽丽[5](2014)在《高压氧暴露对卵巢早衰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高压氧暴露对卵巢早衰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造模空白组、雌孕激素替代(hormone replace therapy, HRT)组、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组。除空白组以外,均给予雷公藤多甙片溶液灌胃,以建立卵巢早衰模型。然后,HRT组给予雌孕激素灌胃治疗,HBO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及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空白组及造模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观察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抗苗勒管激素(AMH)在不同组群变化。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较,造模空白组BLAP、AMH均显着降低;TRACP则显着升高,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2.干预治疗后,HRT组的TRACP显着降低,差异有显着意义;BALP、AMH与造模空白组相比均升高,BALP升高有统计学意义,而AMH无统计学意义。3.干预治疗后,HBO组的BALP、AMH与造模空白组相比均升高;TRACP显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与HRT组相比,HBO组AMH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ALP较低,TRACP较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暴露能够改善卵巢功能,影响卵巢早衰大鼠的骨代谢,对促进骨形成的BALP有增强作用,对促进骨吸收的TRACP有抑制作用。
吴宗明[6](2014)在《四肢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策略与疗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四肢骨转移癌的临床特点,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治疗的126例四肢转移性肿瘤患者资料。男性69例、女性57例,平均年龄65.8岁,其中肿瘤假体人工关节置换42例,单纯人工关节置换14例,骨水泥加带锁髓内钉内固定38例,骨水泥加钢板固定19例,瘤段灭活加钢板内固定4例,肢体短缩加钢板固定3例,外固定支架固定6例。对患者术前及术后的1个月疼痛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估比较。疼痛评分采用数字评分法0-10分法;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评分系统。术后肢体功能评分按照MSTS在术后3个月进行评分。结果:术中顺利,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11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1例、应激性溃疡1例、轻度脑梗塞2例、深静脉血栓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伤口感染1例,髋关节脱位2例等。手术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0个月,平均32个月。疼痛评分由术前的6.85±3.11分下降到术后1个月的1.26±0.81分(t=9.978,P<0.001),术后疼痛明显改善。在生活质量方面,术前生活质量平均为38.30±13.05,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平均为65.78±10.65(t=-18.550,P<0.001),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在肢体功能方面,术后MSTS评分范围17-30分,平均为23±3(t=-1.450, P=0.016)。术中广泛切除和边缘切除的术式对术后无瘤生存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四肢骨转移癌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肢体功能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安成爀[7](2012)在《针刺对EAE大鼠IL-17、NO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炎性脱髓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MS好发于青壮年,大多数MS患者因反复发作而致残,且由于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尚不满意,MS仍然被认为是一种难治的疾病。因此,找到安全有效地治疗MS的方法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重要问题。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是由于EAE具有与人类MS相似的临床、免疫、生化及病理特征,被认为是研究MS的理想动物模型,已用于研究MS治疗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法。针刺治疗有其整体性和双向性的作用特征,使机体免疫系统保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下,这可能是针刺治疗MS的重要作用机制,但目前无论对MS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或EAE实验研究尚未被证实。因此,本实验在建立EAE模型的基础上,检测大鼠血清中IL-17和NO的水平通过探讨针刺对EAE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探讨针刺治疗MS的有效性的科学依据。方法:将43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EAE模型组、激素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取豚鼠脊髓匀浆与完全弗氏佐剂混匀制成油包水乳剂免疫诱导大鼠,以提高发病率,还施加百日咳杆菌在72h内腹腔注射,制备EAE模型,为其同样刺激,以给予大鼠0.9%的氯化钠溶液注射作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EAE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至造模后第30日取材。为证明针刺治疗的有效性,治疗方法采用激素治疗和针刺治疗而进行其疗效对比,激素治疗组在造模后第10日给予大鼠以每日一次30mg/kg的剂量尾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连续治疗3日。接着造模后第13日开始,每日同一时间给予经胃灌注每次3m1的醋酸泼尼松悬浊液,至造模后第30日取材。针刺治疗组从造模后第10日开始针刺百会穴、双侧肾俞穴和足三里穴,至造模后第30日取材。每日观察记录大鼠的发病情况、体重变化和按Kono等提出的5分法来测定神经功能评分。取材以断头法取大鼠的血,经离心而取上清后,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IL-17的含量,且用硝酸还原法测定大鼠血清中NO的含量。结果: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表明其造模成功。在神经功能评分方面,两个治疗组(包括激素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大鼠与EAE模型组相比,其症状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两个治疗组的血清IL-17和NO的水平与EAE模型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但其激素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之间统计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在EAE模型中,细胞因子IL-17和NO与Thl/Th2及Th17免疫应答有密切关系。通过针刺治疗和激素治疗对EAE模型进行干预发现,在大鼠血清IL-17和NO的含量治疗后明显下降,由此可推测在缓解期使维持Th1/Th2及Th17/Treg的功能平衡,而达到机体免疫因子保持在相对正常范围的治疗目的,表明针刺治疗多发性硬化有着确切的效果。两个治疗组之间的疗效比较在统计上无明显差异则表明针刺治疗和激素治疗EAE具有同等的疗效,但由于激素治疗组大鼠有两例死亡,可说明针刺治疗具有比激素治疗更安全且无副作用的治疗优势。
吕文君[8](2010)在《慢性腹泻中医证型的初步研究及乳糜泻在脾虚泄泻患者中的筛查》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总结慢性腹泻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初步了解乳糜泻在脾虚慢性腹泻患者中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2002年至2010年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病例,排除肠道息肉、肿瘤、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等器质性病变,并符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罗马Ⅱ诊断标准,采集慢性腹泻患者的中医四诊证候资料,总结慢性腹泻中医证型分布规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脾虚泄泻患者中乳糜泻的血清学标志物——IgG抗麦胶蛋白抗体(anti-gliadin antibodies, AGA)和IgA抗组织转谷氨酰酶抗体(tissue transglutaminase, tTG)的情况。结果:170例慢性腹泻患者中,男性115例(67.6%),女性55例(32.4%),男女比例为2.09:1;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为43.09±14.93岁;慢性腹泻的发病因素以饮食不节(洁)(46.8%)为主,其次为情志不畅(19.8%);脾胃虚弱、肝郁气滞证多出现在青年人中,肾阳虚衰证多出现在老年人中;脾胃虚弱证及肝郁气滞证患者病程<5年者分别占67.0%、75.5%,肾阳虚衰证患者病程>5年者占62.5%;170例慢性腹泻患者中,脾胃虚弱证占97例(57.3%),肝郁气滞证占49例(28.7%),肾阳虚衰证占24例(14.0%)。73例脾虚泄泻患者中,IgGAGA阳性5例,IgA tTG阳性2例,两者均阳性1例,男女比例为1:1。结论:慢性腹泻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脾胃虚弱证>肝郁气滞证>肾阳虚衰证。发病具有性别、年龄、病程及生活因素特征。乳糜泻在脾虚泄泻患者中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12(8.2%),乳糜泻可能是脾虚慢性腹泻的重要病因之一,提示今后应加强乳糜泻的筛查。
陈道瑾,甘毅[9](2005)在《阑尾类癌的研究及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阑尾类癌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因为发病率低,临床中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术中仔细探查和病理切片是及时正确诊断的关键,本文对治疗方法和何种情况下行右半结肠根治术进行了探讨。
廖二元[10](2003)在《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临床及其治疗原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甲状旁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临床及其治疗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状旁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临床及其治疗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认识骨关节炎(论文提纲范文)
(一) 基础治疗 |
1. 健康教育: |
2. 运动治疗: |
3. 物理治疗: |
4. 行动辅助: |
(二) 药物治疗 |
1.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类) : |
2. 镇痛药物: |
3. 关节腔注射药物: |
4. 缓解骨关节炎症状的慢作用药物: |
5. 抗焦虑药物: |
6. 中成药: |
(三) 手术治疗 |
1. 关节软骨修复术。 |
2. 关节镜清理术。 |
3. 截骨术。 |
4. 关节融合术。 |
5. 人工关节置换术。 |
6. 膝关节置换术。 |
(2)儿童矮身材中医诊治的问卷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儿童矮身材的研究概况 |
一、中医对儿童矮身材的认识及治疗 |
1. 病名认识 |
2. 病因病机认识 |
3. 治疗 |
二、西医对儿童矮身材的认识 |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 诊断及鉴别诊断 |
3. 治疗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与结果 |
一、问卷的设计 |
二、问卷的调查与分析 |
1. 专家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和专家积极系数 |
2. 专家调查问卷的分析 |
3. 专家调查问卷的评价 |
4. 专家问卷调查的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关于本研究的意义 |
二、关于问卷的设计 |
三、关于德尔菲法 |
1. 专家的参与 |
2. 德尔菲法 |
四、关于儿童矮身材中医诊治 |
1. 结果分析 |
2. 理论探讨 |
五、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2015年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自身免疫性肝炎(论文提纲范文)
1 AIH的流行病学 |
2临床疾病谱 |
3诊断检查和诊断标准 |
4 AIH的治疗 |
5特殊病人群体 |
6治疗中的困难 |
7管理问题、生活质量以及提供医疗服务 |
8研究日程 |
(4)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3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资料和方法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文献复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压氧暴露对卵巢早衰大鼠骨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动物分组 |
1.1.3 干预方法 |
1.1.4 血清取样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载玻片的制作步骤 |
1.3.2 Giemsa染色液的配制方法 |
1.3.3 大鼠阴道涂片制作过程 |
1.3.4 ELISA的操作步骤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2章 实验结果 |
2.1 BALP的变化 |
2.2 TRACP的变化 |
2.3 AMH的变化 |
2.4 大鼠阴道涂片的变化 |
第3章 讨论 |
3.1 高压氧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
3.2 高压氧对骨代谢的影响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四肢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策略与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四肢骨转移癌的概述 |
1.四肢骨转移癌的发病率及发病机制 |
2.四肢骨转移癌的临床表现 |
3.四肢骨转移癌的影像学特征 |
4.四肢骨转移癌的诊断 |
第二部分 126 例四肢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 |
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内容及方法 |
3.观察指标 |
4.统计方法 |
结果 |
1.一般情况 |
2.骨转移情况 |
3.围手术期情况 |
4.治疗方式 |
5.术后处理及并发症 |
第三部分 126 例四肢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疗效评价 |
1.随访时间及评价指标 |
2.局部复发 |
3.典型病例 |
第四部分 讨论 |
1.发病情况 |
2.转移部位 |
3.临床表现 |
4.影像学诊断 |
5.四肢骨转移癌的诊断 |
6.围手术期的处理 |
7.治疗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针刺对EAE大鼠IL-17、NO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多发性硬化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多发性硬化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多发性硬化治疗研究进展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多发性硬化的中医研究概况 |
1 中医学对多发性硬化的认识 |
2 中医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概况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1 实验动物纳入样本量 |
2 实验动物发病情况 |
3 实验动物的体重变化 |
4 实验动物的神经评分变化 |
5 实验动物血清中TL-17含量的测定结果 |
6 实验动物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的测定结果 |
讨论 |
1 实验指标的选择 |
2 实验模型的选择 |
3 动物模型的评定 |
4 激素选择依据 |
5 选穴依据 |
6 激素治疗和针刺治疗EAE大鼠血清IL-17、NO的影响结果及分析 |
7 本实验的不足及改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慢性腹泻中医证型的初步研究及乳糜泻在脾虚泄泻患者中的筛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及缩略语的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慢性腹泻的认识及治疗述要 |
1.1 病名历史源流 |
1.2 古籍对泄泻病因病机的论述 |
1.2.1 外感与内伤性致病因素 |
1.2.1.1 六淫 |
1.2.1.2 饮食失宜 |
1.2.1.3 情志失调 |
1.2.2 诸脏不足 |
1.3 西医学对慢性腹泻病因构成的认识 |
2 脾虚泄泻的现代中医药研究进展 |
2.1 脾虚泄泻本质研究概况 |
2.2 现代医学对脾虚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概况 |
2.2.1 脾虚与消化系统关系的研究 |
2.2.2 脾虚与免疫系统关系的研究 |
2.2.2.1 红细胞C_3b受体水平下降 |
2.2.2.2 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 |
2.2.2.3 细胞因子表达异常 |
2.2.2.4 巨噬细胞功能受抑 |
2.2.2.5 免疫器官超微结构破坏 |
2.2.3 脾虚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关系的研究 |
2.2.4 脾虚与微循环系统及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 |
2.2.5 脾虚与基因表达的研究 |
3 古代医家对泄泻辨证分型的认识 |
4 现代中医对泄泻辨证分型的认识 |
5 乳糜泻(CD)的诊疗进展 |
5.1 流行病学 |
5.2 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5.2.1 麸质损伤 |
5.2.2 遗传机制 |
5.2.3 免疫学机制 |
5.2.4 环境因素 |
5.3 病理组织学变化 |
5.4 临床表现 |
5.4.1 胃肠道症状 |
5.4.2 相关胃肠道外症状 |
5.4.2.1 疱疹样皮炎(dermatitis herpetiformis,DH) |
5.4.2.2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D1MM)、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T)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
5.4.2.3 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
5.4.2.4 神经系统病变 |
5.4.2.5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贫血(Anemia) |
5.4.2.6 其他 |
5.5 乳糜泻的筛选 |
5.5.1 血清学检查 |
5.5.1.1 IgA肌内膜抗体(endomysial antibodies,EMA) |
5.5.1.2 tTG抗体 |
5.5.1.3 抗麦胶蛋白抗体(anti-gliadin antibodies,AGA) |
5.5.2 小肠黏膜活检 |
5.6 治疗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慢性腹泻中医证型的初步研究 |
1.1 病例来源 |
1.2 慢性腹泻诊断及辨证分型的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病例和脱落病例 |
1.6 统计学方法 |
1.7 结果 |
1.7.1 流行病学统计 |
1.7.2 慢性腹泻病程构成比 |
1.7.3 慢性腹泻中医基本证型分布 |
2 乳糜泻在脾虚泄泻患者中的筛查 |
2.1 病例来源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病例和脱落病例 |
2.6 主要试剂 |
2.7 统计学方法 |
2.8 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慢性腹泻中医证型的初步研究 |
1.1 流行病学分析 |
1.2 病因病机探讨 |
1.2.1 脾胃虚弱乃久泻之根本 |
1.2.2 肝郁气滞是久泻之关键 |
1.2.3 肾阳虚衰为久泻之转归 |
2 乳糜泻在脾虚泄泻患者中的筛查 |
2.1 乳糜泻与脾虚泄泻关系的探讨 |
2.2 脾虚泄泻治疗体会 |
2.2.1 健脾为治泄之首务 |
2.2.2 疏肝为运脾之前提 |
2.2.3 温肾为健脾之羽翼 |
2.3 中医药治疗乳糜泻的机理探讨 |
2.4 乳糜泻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5 乳糜泻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
2.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阑尾类癌的研究及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APUD肿瘤和类癌 |
2 阑尾类癌的发病情况 |
3 阑尾类癌的诊断 |
4 治疗方法 |
4.1 外科治疗 |
4.1.1 原发灶手术方式的选择 |
4.1.2 对转移瘤的处理 |
4.1.3 术中注意事项 |
4.2 内科治疗 |
4.2.1 化学治疗 |
4.2.2 类癌综合征的治疗 |
5 预后 |
6 总结 |
(10)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临床及其治疗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 激素敏感性异常综合征 |
2 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病因和分类 |
2.1 受体前缺陷 |
2.2 受体缺陷 |
2.3 受体后缺陷 |
3 临床特征 |
3.1 临床表现与血中激素水平不符 |
3.2 对外源性激素缺乏正常反应 |
3.3 家族发病倾向 |
3.4 |
4 诊断 |
4.1 受体功能诊断 |
4.2 基因诊断 |
5 治疗 |
四、甲状旁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临床及其治疗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认识骨关节炎[J]. 王伟东. 健康人生, 2019(01)
- [2]儿童矮身材中医诊治的问卷调查研究[D]. 张赛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1)
- [3]2015年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自身免疫性肝炎[J]. 王绮夏,蒋翔,连敏,张珺,阎俪,孙春燕,马雄.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5(12)
- [4]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3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D]. 康伦雅. 福建医科大学, 2015(02)
- [5]高压氧暴露对卵巢早衰大鼠骨代谢的影响[D]. 邱丽丽. 青岛大学, 2014(12)
- [6]四肢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策略与疗效评价[D]. 吴宗明. 苏州大学, 2014(11)
- [7]针刺对EAE大鼠IL-17、NO影响的实验研究[D]. 安成爀.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8]慢性腹泻中医证型的初步研究及乳糜泻在脾虚泄泻患者中的筛查[D]. 吕文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04)
- [9]阑尾类癌的研究及治疗进展[J]. 陈道瑾,甘毅.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5(04)
- [10]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临床及其治疗原则[J]. 廖二元.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