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队伍素质 改善执法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敬敏[1](2020)在《LQ县公安局辅警管理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犯罪手段日趋复杂,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在正式民警人手不足的背景下,公安机关辅警队伍应运而生。不过,如何规范和改进辅警队伍管理是一个全新且亟需解决的问题。论文首先介绍了LQ县社会治安现状,之后详细介绍了LQ县公安局辅警队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指出了LQ县公安局辅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身份问题、招培程序问题、考核晋升问题、待遇保障问题、工作压力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论文结合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和基层实践经验分析了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这些原因包括:辅警法律地位不明确、辅警管理机制不健全、晋升考核机制不健全、职业保障机制不完备、勤务管理模式不合理等五个方面。基于上述的分析和总结,论文提出了LQ县公安局辅警队伍管理的改进对策和建议,具体包括:第一,用制度规范加强管理,明确辅警的法律地位和身份职责权限;第二,健全规范辅警管理体制,建立规范长效的招录培训机制;第三,构建合理的晋升激励和公平的绩效考核制度;第四,完善辅警职业保障体系,提高辅警工资福利待遇水平;第五,建立合理的勤务管理和休假机制,积极营造关爱辅警的良好氛围。本文的研究内容有助于实现警务辅助人员队伍的良性发展,为LQ县社会治安水平的提高提供基本的警务保障力量,同时也为其他市县地区辅警规范管理提供有益借鉴,助力平安中国的建设。
隋从容[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公安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工作。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持续安全稳定的“两大奇迹”,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取得这样的成就,既凝聚着全国公安战线和广大公安民警的艰苦努力,更彰显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卓越智慧和能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公安工作摆在事关国家政权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位置,在汲取国内外公安工作理论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主题,顺势而为,在逐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事业的进程中,对公安工作的性质、地位、职责任务、公安工作的着力点以及公安工作主体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深入探索与回答,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科学,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无论是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还是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公安工作提供理论参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需要在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观照和双向互动中剖析和探讨。为此,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研究与归纳总结提炼相融合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发力的必然结果。发生学告诉我们,任何理论和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都有其必然的发生基础,也必然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等国际国内因素对公安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其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公安工作的艰辛探索是其形成与发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毛泽东的公安工作思想是其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来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其历史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92年期间,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起步的历史转折时期,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在继承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民主法制思想为统领,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形成了以“稳定压倒一切”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开创了公安工作思想发展的新局面。第二阶段,1992年至2002年期间,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确立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历史时期,以依法治国思想为统领,着力加强公安工作法治化建设,形成了以“讲政治、讲法制、讲服务”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推向一个新高度。第三阶段,2002年至2012年期间,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统领,着力加强公安工作的正规化建设,形成了以“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全面推进公安工作思想的蓬勃发展。第四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判断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平安中国思想为统领,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更高需求为目标,着重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层面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形成了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推进公安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其基本内容是:围绕着“什么是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性质地位使命任务;围绕着“为什么要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围绕着“怎样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方针策略和举措;围绕着“谁来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关于公安工作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使命任务,回答了公安工作“是什么”的问题。关于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维护社会治安要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建设平安中国,回答了公安工作“为什么”的问题。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回答了公安工作“怎么做”的问题。政治建警,全面加强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从严治警,依法加强公安队伍纪律规矩意识和正规化建设;素质强警,切实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回答了公安工作“谁来做”的问题。上述内容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其总体特征是:从生成方式和过程来看,具有时代性、继承性、实践性特征;从内容构成上来看,具有科学性、政治性、法治性特征;从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上来看,具有人民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主要在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思想指南;其实践意义主要在于:科学统领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有效推动了公安制度改革创新,有力推进了法治公安建设,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提供了坚强保障,在党的公安工作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思想无论是对公安工作的定性定位问题,还是公安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路线、方针、策略,抑或是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等方面,都对毛泽东的公安工作思想有所发展,同时,也有效地统筹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要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要在总结经验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就该思想发展的基本经验,概而言之,主要表现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指导思想,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坚持服从和服务党的中心工作这一根本立足点,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这一根本价值指向,坚持辩证思维、法治思维这一方法论等;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通过强化公安民警的理论信仰,改进公安民警教育方式、强化理论武装,将党的公安工作思想转化为公安工作的政策、制度、运行体系,转化为公安干警的需要等手段,让思想掌握广大公安民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在回答时代之间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要在正确认识坚持与发展的关系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既不能认为它具有历史条件的局限就认为它已过时,弃之不用,也不能认为是终极的理论,而教条僵化,生搬硬套,要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尤其是坚持好运用好发展好习近平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祝利东[3](2020)在《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研究》文中认为公安特警作为公安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和反恐防暴任务的中坚力量,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格局的调整,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也不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本文以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发现,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总体上呈现积极向上的特征,但仍存在诸如职业认同感较低、心理焦虑感突出、职业荣誉感不高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进行研究,在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提出改善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的具体对策。本文正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提出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的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作述评,并简述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研究的理论概述。包括公安特警概念界定、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研究的理论基础、公安特警特殊性、河北省公安特警思想状况内容的范围划分及加强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等内容;第三部分是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实证研究。该部分主要以河北省公安特警为研究对象,对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建设基本情况进行阐述,对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的积极表现、消极表现进行详细梳理。并从河北省公安特警自身素质、思想政治工作及公安特警需求层次的特殊性等方面对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成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改善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对策研究。通过提升河北省公安特警自身素质、创新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满足河北省公安特警不同层次需求等方面,提出改善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的针对性对策。
唐兴坤[4](2020)在《放管服视角下的普兰店区路政管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放管服改革是新时代我国各级政府机构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普兰店区是大连市一个新的行政区(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准撤市变区)。为完善普兰店区普通公路网布局,提高公路网技术等级和资源运输能力,拉动地方经济,保护路产路权。本文基于放管服视角,研究普兰店区路政管理问题及对策,为实际工作中加强路政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以普兰店区普兰店区路政管理为研究对象,针对普兰店区路政管理的现状和问题,以大连路政执法队普兰店区大队为政府部门主体,以放管服为视角,综合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公路路政管理等理论作为指导,运用文献综述、访谈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的基础上,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放管服”实行下普兰店区公路路政管理现状,包括道路基本情况,路政管理制度现状,路政管理机构现状,路政管理新举措;2)普兰店区公路路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包括路政执法队伍素质不高,法治意识不强;路政执法的工作安排较为粗糙;法治路政和服务群众理念不足。分析其问题背后的原因,包括路政队伍人事管理机制计划性较强;公路管理缺乏信息化手段的利用;路政执法规章制度不够完善;3)为改善普兰店区公路路政管理,从放管服视角,本文提出了三条对策,完善监管,打造法治化环境;持续简政放权,精细路政管理;优化政府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普兰店区公路路政管理的研究有利于保护公路完好,有利于维护公路使用质量,有利于保障公路作业区的秩序,有利于改善行车环境,减少建设投资,加强地区的管理秩序。本文提出的改善公路路政管理的对策,可迎合放管服改革,因此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冀然[5](2020)在《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研究 ——以平原监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深化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为实现社会主义监狱制度的现代化、良善化、高效化的运行,应当尤为重视监狱警察的队伍建设。本项研究以河南省平原监狱为例,试图采用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本理论和激励理论,通过对该监狱警察的基本结构、基本心理、组织建设现状的分析,找出监狱警察在队伍建设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方面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助力治理化、现代化的监狱制度建设。除导论外,本项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属于描述性研究,主要对平原监狱警察队伍的现状作出分析,主要是人员的基本结构和心理特征和队伍建设的整体现状,第二部分则在前述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性研究,指出目前存在警察队伍政治素质有待提升、队伍专业化建设基础较差和警察权益未得到充分保障三大问题。第三部分则针对第二部分所提炼问题,提出要建设现代化、治理化的监狱,在警察队伍建设上应当做到:加强教育提高队伍政治素养、加强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完善绩效考评工作并切实保障警察队伍权益。
叶济兵[6](2020)在《浙江省Q县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作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各省市县对于综合行政执法的不同实践与探索,形成了多样化的综合行政执法模式。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继续探索实行跨领域跨部门综合行政执法,完善综合执法部门、监管部门与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队伍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和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执法协作配合机制。因此,研究地方政府的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的状况,分析其不足及问题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本文以浙江省Q县在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为个案,对其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开展优化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跨部门、跨领域执法协作的可行性方案,为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供参考。本文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我国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模式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为线索,阐述了Q县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中存在执法人员专业能力水平低;执法内容不具体、不明确,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操作困难;执法方式单一、生硬;执法过程不公开,不透明,公众参与度低等问题。分析出有:宣传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标准化建设缺乏法律制度支持;政府信息公开不到位,执法环境有待优化;对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的投入不够;执法各部门之间利益纠葛,部门协同协作难等成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执法机制完善,执法行为规范、执法队伍正规、执法保障到位四个方面对现行的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进行优化提升,力图构建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标准化模式。
李雪[7](2020)在《菏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保障城市良好运行的任务日益繁重,城市管理机构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城管执法部门发展至今,一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成立之初就出现了执法体制不顺、执法依据不足、执法手段欠缺等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与调整,城管执法队伍在城市的发展中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地位和评价也有所提高。随着城市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需在队伍建设方面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和服务水平,从而适应社会发展形势,在改善市容市貌、打造宜居城市、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笔者结合工作实际,针对菏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希望以小窥大,为广大基层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首先简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阐述了各学者关于队伍建设方面的观点,确定了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构建了分析框架。其次,结合菏泽市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实际,分析了队伍建设方面的现状,归纳了近年来菏泽市城管执法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再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剖析了当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福利待遇不够理想、晋升机制不够畅通、公共关系不够融洽、培训效率不够高效、队员去职意向较高、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等。然后,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从是否满足低级需求和高级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困境产生的原因。最后,借鉴国内外较典型城市上海、宿迁、新加坡、东京城管执法队伍建设的有效做法,结合当前实际,从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个维度出发,尝试通过加强和完善保障制度、用人机制、公共关系建设、学习培训、激励机制、城管文化建设六个方面,切实提高菏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水平。
杨斯茵[8](2020)在《基层公安民警压力管理研究 ——基于对Q市公安局基层派出所民警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公安工作面临的考验越发严峻。广大基层公安民警承担着大量的基础警务工作的同时,面临着执法环境恶劣、执法保障不足、警力长期紧张、社会舆论支持不足、自我压力管理能力欠缺等问题。基层公安民警的职业压力日益剧增,很多基层民警因此产生各种心理、生理和行为问题,继而影响公安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综合了心理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对基层公安民警压力管理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对压力管理、基层公安民警压力、警察压力应对方式、警察工作倦怠作了界定。通过对广西Q市基层公安民警开展实证调查,本文对基层公安民警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工作倦怠及三者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得出结论如下:(1)基层警察的职业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本身压力,工作基础压力次之,组织管理的压力最低;(2)在七个压力因子中,压力由大到小的排序为工作保障>身心健康>工作负荷>工作待遇>社会支持>领导素质>领导风格,表明基层民警对工作保障、身心健康、工作负荷和工作待遇压力感受较强烈;(3)基层民警的职业压力在年龄、警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的人口学因素上存在显着差异;(4)基层民警的压力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5)消极应对与警察职业压力各因子呈显着正相关关系;(6)大部分基层民警呈现出中度工作倦怠,且在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中,情感耗竭方面的倦怠表现最为突出;(7)领导风格压力与工作倦怠的人格解体维度具有正向显着关系;(8)积极应对对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有显着负向影响,消极应对对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都有显着正向影响;(9)消极应对作为中介变量的理论模型成立,消极应对在领导风格压力因子和人格解体工作倦怠维度上有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我们要关注领导风格压力通过消极应对方式对人格解体产生的影响作用,同样也要注意领导风格压力对人格解体的直接正向影响。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与公安工作实际,本文分别从提高民警综合能力、改善执法环境、保障执法条件、建立职业优势、提升基层领导素质、应对工作倦怠的六个方面提出基层公安民警压力管理对策。希望通过这些研究成果与对策建议,帮助广大基层公安民警减少职业压力带来的消极影响,调节基层民警过度的职业压力和工作倦怠,维护民警身心健康,推动各项公安工作有序推进,保障公安事业的长足发展和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
江白久美[9](2020)在《西宁市交通运输局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裁量是行政执法生命力的体现,规范则是裁量生命力的延伸。随着交通运输管理事务的难度和复杂性日益增加,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自由裁量权,尤其是西宁市交通运输局的行政执法人员手中的国家公权力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不仅决定着西宁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合理合规,更是西宁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制规范运行的重要因素。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在一定情况下和某种程度上,通过行使自由裁量权,做出的行政、管理等决策,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也会直接事关执法机关公信力的塑造与维系。自由裁量权,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中具有双面的影响,可被称之为“双刃剑”,能否合理合法地行使自由裁量权,对于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在处理各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事务中灵活有序、快捷有效,精密执法、实现个案正义等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如果“双刃剑”遭到硬搬、滥用,不仅可能会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与权益,更有可能对国家公共利益产生不良后果,进而危害国家、社会。如何适当控制自由裁量权,对于保障交通运输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国家公共利益、补齐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弱项”、“短板”问题、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技术与水平、促进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具备着特殊重大的实践和参考意义。笔者通过撰写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和调查,针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尤其是西宁市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时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从立法建规、行政组织、执法人员、行政相对人、执法监督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西宁市交通运输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运用的解决途径。
赵学敏[10](2019)在《呼和浩特市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公民法治意识的觉醒,人民群众道路交通出行需求大幅增长,对应的的交警执法活动也不断增多,交警部门任何执法失范都有可能引发强烈的社会争议,致使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问题不仅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学者关注的课题,更是公众普遍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故对于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呼和浩特市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参考、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等研究方法,借鉴国内外不同地区相关领域的先进经验,剖析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因地制宜的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文章首先对国内外警察尤其是道路交通警察的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综述,解释了本文中所涉相关概念,阐述了撰写文章过程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在对我国交警执法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分析基础上,重点对呼和浩特市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进行了阐述。其次,本文从制度规范、执法主体、执法模式、执法保障、执法监督和执法环境六个方面,分析了呼和浩特市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是规范执法法律体系和制度体系不完善、可操作性差;二是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执法能力不足,规范执法理念偏差、角色定位不准确,执法部门间沟通协作不畅、行政效能低;三是执法中重实体轻程序,自由裁量空间过大,疏于对规范执法模式的总结应用;四是财政投入力度不够,执法科技化水平低,警务保障无法满足执法需求;五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手段不先进,执法追责不彻底,监管工作不到位;六是执法相对人文化素质低、守法意识差,地区特点和人情因素阻碍规范执法。最后,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文章分别从完善法律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提高执法主体行政效能、探索规范执法模式、提高执法警务保障、强化执法监督和改善执法环境角度提出相应的具体解决对策。鉴于目前我国针对交警执法特点的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不够系统全面,各级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总结的执法规范化样本和模式可操作性不强、执行效果不理想的现实状况,本文在归纳整理大量内外部资料基础上,结合呼和浩特市交警执法工作实际,从系统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交警执法规范化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以此丰富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并为呼和浩特市公安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提供详实的资料。
二、提高队伍素质 改善执法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队伍素质 改善执法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LQ县公安局辅警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辅警 |
2.1.2 辅警管理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2.2 激励理论 |
第3章 LQ县公安局辅警管理现状及问题 |
3.1 LQ县治安现状 |
3.1.1 LQ县基本概况 |
3.1.2 LQ县治安管理现状 |
3.2 LQ县公安局辅警队伍概况 |
3.2.1 .LQ县公安局辅警基本概况 |
3.2.2 LQ县公安局辅警基本特点 |
3.3 LQ县公安局辅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组织身份问题 |
3.3.2 招培程序问题 |
3.3.3 考核晋升问题 |
3.3.4 待遇保障问题 |
3.3.5 工作压力问题 |
第4章 LQ县公安局辅警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
4.1 辅警法律地位不明确 |
4.1.1 辅警管理法律法规缺失 |
4.1.2 辅警身份认同感缺失 |
4.2 辅警管理机制不健全 |
4.2.1 缺乏统一规范的招录机制 |
4.2.2 缺乏健全的教育培训机制 |
4.3 晋升考核机制不健全 |
4.3.1 缺乏规范的晋升机制 |
4.3.2 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 |
4.4 职业保障机制不完备 |
4.5 勤务管理模式不合理 |
4.5.1 工作强度大 |
4.5.2 社会认可度低 |
第5章 LQ县公安局辅警管理改进对策和建议 |
5.1 用制度规范加强管理 |
5.1.1 明确辅警的法律地位 |
5.1.2 明确辅警身份和职责权限 |
5.2 健全规范辅警管理体制 |
5.2.1 建立统一规范的招录制度 |
5.2.2 建立常态化的教育培训机制 |
5.3 构建合理的晋升考核机制 |
5.3.1 建立完善的晋升激励机制 |
5.3.2 完善公平的绩效考核制度 |
5.4 完善辅警职业保障体系 |
5.4.1 提高辅警工资福利待遇水平 |
5.4.2 建立抚恤和健康管理制度 |
5.5 建立合理勤务管理机制 |
5.5.1 建立合理的勤务和休假机制 |
5.5.2 积极营造关爱辅警的良好氛围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点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生成逻辑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时代背景 |
(一) 国际背景:全球化和国际警务改革对公安工作带来新影响 |
(二) 国内现实:社会转型对公安工作提出新要求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实践基础 |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安工作的历史实践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公安工作的现实实践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理论来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公安工作的相关理论 |
(二) 毛泽东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
一、改革开放起步与全面展开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1978年-1992年) |
(一) 在拨乱反正中初步形成 |
(二) 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走向成熟 |
(三) 在党的十三大以后至邓小平南巡讲话这一时期的进一步发展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1992年-2002年) |
(一) 党的十四大至党的十五大这一时期初步形成 |
(二) 党的十五大以后至党的十六大召开这一时期走向成熟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2002年2012年) |
(一) 党的十六大至党的十七大这一时期为形成期 |
(二) 党的十七大至党的十八大召开这一时期为进一步发展期 |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2012年至今)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关于公安工作的性质任务 |
(一) 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依然需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 |
(二) 在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和工作大局中公安工作处在很重要的位置 |
(三) 公安机关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使命任务 |
二、关于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
(一) 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不能动摇 |
(二) 全面加强和改善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
三、关于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 |
(一)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 |
(二) 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 |
(三)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
四、关于公安工作的实现路径 |
(一)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首要问题 |
(二) 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三)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四) 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增强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
五、关于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 |
(一) 政治建警:全面加强革命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政治过硬 |
(二) 从严治警:全面强化纪律规矩意识确保公安队伍纪律作风过硬 |
(三) 依法治警:全面推进正规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责任过硬 |
(四) 素质强警:积极推进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本领过硬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总体特征 |
一、生成过程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继承性 |
二、内容构成的科学性政治性和法治性 |
(一) 严密的科学性特征 |
(二) 鲜明的政治性特征 |
(三) 强烈的法治性特征 |
三、本质属性和价值依归的人民性 |
(一) 价值指向的人民性 |
(二) 力量源泉的人民性 |
(三) 评判标准的人民性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价值意义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 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
(二) 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实践意义 |
(一) 科学统领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 |
(二) 有效推动了公安制度改革创新 |
(三) 有力推进了法治公安建设 |
(四) 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提供了思想保障 |
第六章 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 |
一、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坚持和发展 |
(一) 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
(二) 以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为根本原则 |
(三) 以坚持服从和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立足点 |
(四) 以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为根本价值指向 |
(五) 以坚持辩证思维法治思维为方法论 |
二、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坚持和发展 |
(一) 让思想掌握广大公安民警 |
(二) 在解决现实问题和时代之间中不断深化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 |
三、在正确认识坚持和发展的关系中坚持和发展 |
(一) 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 |
(二) 坚持好发展好习近平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域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2 河北省公安特警思想状况研究的理论概述 |
2.1 公安特警的概念界定 |
2.2 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 |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3 公安特警职业的特殊性 |
2.3.1 急难险重任务多,危险性强 |
2.3.2 处警备勤状态紧,应急性强 |
2.3.3 职业技能要求高,专业性强 |
2.3.4 日常工作管理严,封闭性强 |
2.4 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内容的范围划分 |
2.4.1 公安特警的思想政治素质 |
2.4.2 公安特警的核心价值观 |
2.4.3 公安特警的职业认同 |
2.4.4 公安特警的心理健康 |
2.5 加强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
2.5.1 有利于增强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稳定性 |
2.5.2 有利于提高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综合素质 |
2.5.3 有利于提升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战斗力 |
3 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的实证调研 |
3.1 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
3.1.1 河北省地缘的特殊性 |
3.1.2 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发展情况 |
3.2 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的积极表现 |
3.2.1 坚定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素质较高 |
3.2.2 注重业务学习,自我提升意识较强 |
3.2.3 敢于攻坚克难,牺牲奉献精神较强 |
3.2.4 严格履职尽责,纪律作风意识较强 |
3.3 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的消极表现 |
3.3.1 转岗交流意愿较强,职业认同感较低 |
3.3.2 产生畏难厌战情绪,心理焦虑感突出 |
3.3.3 经济生活需求较高,职业荣誉感降低 |
3.3.4 自我要求标准较低,拼搏精神不够高 |
3.4 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河北省公安特警自身素质方面的不足 |
3.4.2 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不足 |
3.4.3 河北省公安特警需求层次的特殊性 |
4 改善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的对策 |
4.1 以人为本,提升河北省公安特警自身素质 |
4.1.1 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
4.1.2 拓宽公安业务学习方式,提升专业素质 |
4.1.3 科学制定警务训练模式,提升身体素质 |
4.1.4 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提升文化素质 |
4.2 溯本求源,创新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
4.2.1 加强特警政工队伍建设,实现管理专业化 |
4.2.2 强化思想状况预期研判,提高决策针对性 |
4.2.3 拓宽思政工作交流平台,实现载体多样性 |
4.3 因需施策,满足河北省公安特警不同层次需求 |
4.3.1 健全公安特警基础保障,满足生存需求 |
4.3.2 重视公安特警人身保障,满足安全需求 |
4.3.3 关注公安特警人际往来,满足社交需求 |
4.3.4 提高公安特警社会地位,满足尊重需求 |
4.3.5 完善公安特警成长机制,满足自我实现需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关于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的调查问卷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放管服视角下的普兰店区路政管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实践和研究现状 |
1.国内实践和研究现状 |
2.国外实践和研究现状 |
3.文献述评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二、放管服行政管理理念和路政管理相关理论 |
(一)放管服行政管理理念 |
1.放管服的内涵 |
2.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目标与主要任务 |
3.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对策措施 |
(二)路政管理相关理论 |
1.新公共管理理论 |
2.规制理论 |
3.公路路政管理的相关理论 |
(三)放管服视角下的路政管理模型 |
(四)本章小结 |
三、“放管服”实行下普兰店区公路路政管理现状 |
(一)普兰店区道路基本情况 |
(二)普兰店区路政管理制度现状 |
1.国家层面路政管理制度背景 |
2.辽宁省路政管理制度背景 |
3.大连市路政管理政策背景 |
(三)普兰店区路政管理机构现状 |
(四)普兰店区路政管理业务现状 |
1.路政科公路路政管理现状 |
2.治超科公路路政管理现状 |
3.普兰店大队路政管理工作现状 |
(五)当前普兰店区路政管理新举措 |
1.“法治监管”—提升路政执法部门的法治意识 |
2.“高效服务”—提升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 |
3.“营造便利环境”—全面推进交通政务公开 |
4.“创新监管”—强化路政许可审批管理服务 |
5.“综合监管”—推进路警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 |
(六)本章小结 |
四、放管服视角下普兰店区路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放管服视角下普兰店区路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
1.路政执法队伍素质不高,法治意识不强 |
2.路政执法的工作安排较为粗糙 |
3.法治路政和服务群众理念不足 |
(二)放管服视角下普兰店区路政管理问题背后的原因 |
1.路政队伍人事管理机制计划性较强 |
2.公路管理缺乏信息化手段的利用 |
3.路政执法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
(三)本章小结 |
五、国内路政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
(一)国内路政管理的经验 |
1.河南省县市交通运输改革管理经验 |
2.重庆市综合执法管理模式经验 |
(二)国内路政管理经验的启示 |
1.政府大力支持和推行改革 |
2.机构不断整合和统一 |
3.权限划分清晰 |
4.推行“大数据+交通执法” |
(三)本章小结 |
六、改善普兰店区公路路政管理的对策 |
(一)完善监管,打造法治化环境 |
1.加强法制教育培训,提升执法队伍整体素质 |
2.全体执法人员加强业务学习 |
3.严格规范执法,完善执法监督制度 |
(二)持续简政放权,精细路政管理 |
1.精细化路政管理 |
2.丰富保护公路的手段 |
3.调整审批流程,严格落实便民服务机制 |
(三)优化政府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
1.积极服务群众,打造法治路政 |
2.转变工作作风服务基层,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
3.加强路政法制宣传,营造良好路政执法环境 |
(四)本章小结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研究 ——以平原监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理论工具 |
1、研究方法 |
2、理论工具 |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五)创新与不足 |
二、平原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的现状 |
(一)平原监狱基本概况 |
(二)平原监狱警察队伍的基本特征分析 |
1、结构特征 |
2、心理特征 |
(三)平原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现状 |
三、平原监狱警察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一)主要问题 |
1、政治素质有待提高 |
2、专业化建设程度落后 |
3、警察待遇差 |
4、执法缺乏规范 |
(二)原因 |
1、专业化建设认识模糊 |
2、干警执法理念落后,职业道德建设滞后 |
3、法律法规不完善 |
四、关于完善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
(一)加强教育提高队伍政治素养 |
1、端正执法理念,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
2、强化法律意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二)加强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 |
1、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视 |
2、提高警察队伍的综合素质 |
(三)完善绩效考评工作 |
1、确立考评原则,完善绩效考评体系 |
2、健全奖罚机制 |
(四)保障警察队伍权益 |
1、完善警察后勤保障,落实从优待警政策 |
2、健全法律法规与监狱相关规定 |
3、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浙江省Q县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的界定 |
2.1.1 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的涵义 |
2.1.2 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的评价指标 |
2.1.3 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
2.2 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的相关理论 |
2.2.1 服务型政府理论 |
2.2.2 整体性治理理论 |
3 浙江省Q县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的现状 |
3.1 浙江省Q县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的做法 |
3.2 浙江省Q县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的成效 |
4 浙江省Q县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
4.1 问卷调查的设计 |
4.2 问卷调查的总体情况 |
4.2.1 面向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的问卷调查总体情况 |
4.2.2 面向执法服务对象的问卷调查总体情况 |
4.3 浙江Q县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的定性分析 |
4.3.1 执法人员对Q县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的满意度分析 |
4.3.2 执法服务对象对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的满意度分析 |
5 浙江Q县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5.1 浙江Q县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中问题 |
5.2 浙江Q县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中的问题成因 |
6 优化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
6.1 总体要求 |
6.2 基本原则 |
6.3 具体措施 |
6.3.1 完善执法机制 |
6.3.1.1 加快执法队伍整合 |
6.3.1.2 明确职责定位 |
6.3.1.3 健全协同机制 |
6.3.2 规范执法行为 |
6.3.2.1 规范执法程序 |
6.3.2.2 改进执法方式 |
6.3.2.3 强化执法监督 |
6.3.2.4 健全执法考评体系 |
6.3.3 加强队伍建设 |
6.3.3.1 加强人员配置 |
6.3.3.2 加强教育培训 |
6.3.3.3 严格队伍管理 |
6.3.4 强化执法保障 |
6.3.4.1 加强经费支持 |
6.3.4.2 加大技术支持 |
6.3.4.3 改善执法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菏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核心概念概述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概述 |
1.城市管理 |
2.城市管理行政执法 |
3.队伍建设 |
(二)理论基础 |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二、菏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概况及队伍建设现状 |
(一)菏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概况 |
1.机构设置 |
2.人员结构 |
(二)菏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现状 |
1.薪资福利待遇 |
2.绩效考核措施 |
3.公共关系情况 |
4.学习培训状况 |
5.队伍文化建设 |
三、菏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调研及困境分析 |
(一)菏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调研设计 |
1.调研对象 |
2.问卷设计 |
3.访谈设计 |
4.调研实施 |
(二)菏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困境 |
1.福利待遇不够理想 |
2.晋升机制不够畅通 |
3.公共关系不够融洽 |
4.培训效率不够高效 |
5.队员去职意向较高 |
6.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
(三)菏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 |
1.保健因素不足,不能完全满足低级需求 |
2.激励因素受限,不能完全实现高级需求 |
四、国内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经验 |
(一)国内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经验 |
1.上海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经验 |
2.宿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经验 |
(二)国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经验 |
1.新加坡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的经验 |
2.东京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的经验 |
五、加强菏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对策 |
(一)完善后勤保障制度 |
1.健全薪酬福利体系 |
2.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
3.完善人身安全保障制度 |
(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
1.严把“入口”,畅通“出口” |
2.规范人员晋升的规章制度 |
3.优化人员考核体系 |
(三)加强公共关系建设 |
1.内部公共关系建设 |
2.加强与外部的联系 |
3.加强对外宣传工作 |
(四)加强学习教育培训 |
1.加强培训管控 |
2.注重培训评估 |
3.建立培训机制 |
(五)建立激励机制 |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
2.正激励与负激励 |
3.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 |
(六)构建城管文化 |
1.物质文化建设 |
2.规范文化建设 |
3.精神文化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菏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调查问卷 |
致谢 |
(8)基层公安民警压力管理研究 ——基于对Q市公安局基层派出所民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压力 |
1.2.2 压力管理 |
1.2.3 基层公安民警压力 |
1.3 文献综述 |
1.3.1 职业压力研究综述 |
1.3.2 警察职业压力研究综述 |
1.3.3 应对方式研究综述 |
1.3.4 工作倦怠研究综述 |
1.4 内容框架与创新点 |
1.4.1 内容框架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Q市基层民警压力现状的实证调查 |
2.1 调查量表的选择 |
2.1.1 警察职业压力问卷 |
2.1.2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
2.1.3 工作倦怠问卷 |
2.2 理论模型的建立 |
2.3 研究样本 |
2.3.1 样本的选择 |
2.3.2 研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2.4 统计方法 |
2.5 调查结果 |
2.5.1 样本背景信息 |
2.5.2 基层民警职业压力情况分析 |
2.5.3 基层民警压力应对情况分析 |
2.5.4 基层民警工作倦怠情况分析 |
2.5.5 中介效应分析 |
2.6 讨论 |
2.6.1 基层民警职业压力源存在差异 |
2.6.2 基层民警职业压力在人口学因素上存在差异 |
2.6.3 基层民警职业压力对应对方式的影响作用 |
2.6.4 基层民警职业压力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 |
2.6.5 应对方式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 |
2.6.6 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 |
第三章 Q市基层公安民警的压力原因分析 |
3.1 公安工作的特殊性 |
3.1.1 工作氛围的压抑 |
3.1.2 工作的潜在危险 |
3.1.3 社会治安环境愈发复杂 |
3.2 执法环境的复杂性 |
3.2.1 社会负面舆论影响 |
3.2.2 执法权威不受尊重 |
3.3 执法要求与执法硬件间的矛盾 |
3.3.1 警力长期紧张 |
3.3.2 执法保障落实不到位 |
3.4 警察相关待遇和保障的缺失和缺位 |
3.4.1 薪资回报与工作付出不成正比 |
3.4.2 工作与家庭的失衡 |
3.4.3 医疗保障不到位 |
3.5 基层领导素质的不稳定 |
3.5.1 基层领导综合能力参差不齐 |
3.5.2 部分领导缺乏管理艺术 |
3.6 压力管理知识缺乏 |
3.6.1 基层民警自身压力管理能力的欠缺 |
3.6.2 基层民警压力管理学习培训制度不完善 |
3.7 存在工作倦怠 |
3.7.1 职业生涯晋升空间有限 |
3.7.2 个人综合能力得不到提升 |
第四章 基层公安民警压力的影响分析 |
4.1 从公安民警角度分析 |
4.1.1 影响民警的身心健康 |
4.1.2 影响执法效率和执法质量 |
4.1.3 容易产生工作倦怠心理 |
4.2 从公安组织机构角度分析 |
4.2.1 影响组织决策的执行和工作目标的实现 |
4.2.2 影响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的提升 |
4.3 从社会角度分析 |
4.3.1 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 |
4.3.2 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五章 基层公安民警压力管理的对策 |
5.1 强化基层民警心理疏导和执法能力提升 |
5.1.1 完善民警心理健康保障体系 |
5.1.2 健全执法规范化建设 |
5.2 营造文明和谐的执法环境 |
5.2.1 加强对民警合法权益和执法权威的保护 |
5.2.2 营造爱警亲警的社会氛围 |
5.2.3 加强社会法治宣传教育 |
5.2.4 提高执法公信力 |
5.3 创造科学有保障的执法条件 |
5.3.1 提高警力使用的科学合理性 |
5.3.2 保障民警加班休假等有关制度的落实 |
5.3.3 做好执法后勤保障 |
5.4 突出民警职业优势 |
5.4.1 建立健全暖警惠警工程 |
5.4.2 完善民警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
5.5 注重基层领导素质的提升 |
5.5.1 提高基层领导的综合能力 |
5.5.2 提高基层领导的个人素质和人格魅力 |
5.6 合理应对工作倦怠 |
5.6.1 完善公安队伍晋升机制 |
5.6.2 建立健全公安民警荣誉体系建设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西宁市交通运输局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行政执法 |
2.1.2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 |
2.1.3 自由裁量权 |
2.1.4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
2.2 理论基础 |
2.2.1 依法行政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三章 西宁市交通运输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运用现状调查 |
3.1 西宁市交通运输局行政执法现状 |
3.2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运用现状 |
3.3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运用调查与统计 |
3.3.1 调查对象和内容 |
3.3.2 调查方法 |
3.3.3 调查问卷设计 |
3.3.4 调查结果 |
3.3.5 调查结论 |
第四章 西宁市交通运输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4.1 法律法规合规性问题 |
4.1.1 缺乏法律依据 |
4.1.2 裁量标准尚未统一 |
4.2 执法质量的规范性问题 |
4.2.1 执法程序不规范 |
4.2.2 执法技术落后 |
4.3 执法队伍配置与结构合理性问题 |
4.3.1 执法人员执法能力不强 |
4.3.2 执法“硬件设施”不足 |
4.3.3 执法工作阻力大 |
4.4 执法监督审查机制问题 |
4.4.1 执法宣传不足 |
4.4.2 执法监管不完善 |
4.4.3 后续审查监管不到位 |
第五章 西宁市交通运输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立法局限性 |
5.1.1 法制法规尚不健全 |
5.1.2 裁量基准不统一 |
5.2 执法质量不高 |
5.2.1 程序缺乏规范性 |
5.2.2 执法技术落后 |
5.3 执法队伍配置与结构不合理 |
5.3.1 “硬件设施”不达标 |
5.3.2 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5.3.3 待遇和人才晋升体系不够完善 |
5.4 执法监督审查机制不完善 |
5.4.1 执法宣传不足 |
5.4.2 执法监管不完善 |
5.4.3 后续审查监管不到位 |
第六章 西宁市交通运输局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运用的举措 |
6.1 突破地方立法局限 |
6.1.1 建立健全法制法规 |
6.1.2 规范统一裁量基准 |
6.2 提升执法质量 |
6.2.1 规范完善执法程序 |
6.2.2 提升执法技术 |
6.3 执法队伍配置与结构合理化 |
6.3.1 完善“硬件设施” |
6.3.2 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素质 |
6.3.3 完善待遇和人才晋升体系 |
6.4 完善执法监督审查机制 |
6.4.1 加强执法宣传 |
6.4.2 加强执法监管 |
6.4.3 形成后续审查监管机制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西宁市交通运输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运用调查问卷(一线行政执法人员填写) |
附录 B 西宁市交通运输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运用调查问卷(非一线行政执法人员填写) |
附录 C 西宁市交通运输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运用满意度调查问卷(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填写) |
附录 D 西宁市交通运输局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 E 西宁市交通运输局领导访谈内容 |
致谢 |
(10)呼和浩特市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四)相关理论基础 |
1.依法行政理论 |
2.库珀行政伦理理论 |
3.程序正义理论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分析法 |
3.比较分析法 |
4.综合归纳法 |
(六)创新点 |
一、公安执法规范化的基本理论 |
(一)公安执法概述 |
1.执法和公安执法的概念 |
2.公安执法的特点 |
(二)执法规范化的基本理论 |
1.执法规范化的内涵 |
2.执法规范化的标志 |
3.执法规范化的基本要素 |
4.公安执法规范化的必要性 |
二、呼和浩特市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 |
(一)组织保障有力,制度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
1.领导高度重视,部署落实到位 |
2.初步建成法制员队伍,强化内部执法管理 |
3.基本建立执法管理制度 |
(二)教育培训机制基本形成,教育整顿严格落实 |
1.教育培训形式丰富 |
2.教育整顿活动严格推进,有效促进规范执法 |
(三)执法基础条件日渐完备 |
1.执法信息化基础建设稳步跟进 |
2.各执法单位办案场所建设基本完成 |
3.交通事故法庭和调解室有效化解纠纷矛盾 |
4.新建醒酒中心实现涉酒类案件集中办理 |
(四)执法监督方式多样化 |
1.执法督察实现常态化 |
2.执法质量考评实现全面覆盖 |
3.加强执法记录仪使用和管理有效推进执法取证工作 |
4.强化车驾管业务监督促进公正、公平 |
5.行政复议充分保障涉案人员合法权益 |
(五)执法宣传稳步推进 |
1.积极探索宣传方式突破,拓展媒体宣传渠道 |
2.积极走访交通参与者,畅通民意渠道 |
三、呼和浩特市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执法规范化相关法规可操作性差 |
(二)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1.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
2.行政效能仍有提升空间 |
(三)执法过程重实体轻程序 |
1.执法办案程序偶有失范 |
2.事故调解程序规范不足 |
3.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空间较大 |
(四)执法保障不够到位 |
(五)执法监管不够有力 |
四、呼和浩特市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现有法规制度体系不够契合交警执法特点 |
(二)执法人员的选拔任用和培训管理不够科学合理 |
1.执法队伍结构不合理,选拔录用机制不健全 |
2.规范执法理念偏差、角色定位不准确 |
3.教育培训内容不系统,学习质量难以保证 |
(三)执法人员对规范化执法模式的总结应用不足 |
(四)政府对执法保障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
1.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
2. 执法部门对执法科技化认识不足 |
3.执法人员自身权益和执法权益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
(五)执法监督机制落实不够到位 |
1.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管职权不统一 |
2.监督手段不先进,实时监管不到位 |
3.监督履职不全面,执法追责不彻底 |
(六)执法环境影响规范化执法落实 |
1.执法相对人文化素质偏低、守法意识差 |
2.地区特点和人情因素阻碍规范执法 |
五、国外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一)英国经验 |
(二)美国经验 |
(三)新加坡经验 |
(四)国外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经验的启示 |
六、加强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对策 |
(一)建立健全执法法律法规体系 |
1.健全道路交通管理立法,明确交警执法权限 |
2.完善交警执法行为规范,提高适用性、实操性 |
3.加强执法自由裁量控制,实现合理公正执法 |
(二)强化执法管理模式 |
1. 建立系统的执法流程管理体系 |
2.强化办案场所管理 |
3.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
4.涉案财物“一网”流转 |
(三)提升执法主体履职能力 |
1.加强执法理念教育 |
2.改进执法人员录用机制 |
3.完善执法培训机制 |
4.鼓励执法人员学习深造 |
(四)完善执法保障体系 |
1.健全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保障 |
2.提升执法基础装备保障 |
3.加强智能交通管理信息运用 |
4.增强执法权益保障 |
5.落实执法人员待遇保障 |
(五)健全执法监督机制 |
1.完善执法监督组织机构 |
2.建立科学执法质量绩效考核体系 |
3.打造专业化的执法监管队伍 |
(六)营造优良执法环境 |
1.强化执法工作效能,提升执法对象守法意识 |
2.强化矛盾疏导化解,加强源头管理 |
3.拓展执法宣传手段,增强执法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提高队伍素质 改善执法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LQ县公安局辅警管理改进研究[D]. 敬敏.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D]. 隋从容. 山东大学, 2020(09)
- [3]河北省公安特警队伍思想状况研究[D]. 祝利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0)
- [4]放管服视角下的普兰店区路政管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D]. 唐兴坤.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5]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研究 ——以平原监狱为例[D]. 冀然. 郑州大学, 2020(05)
- [6]浙江省Q县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标准化建设研究[D]. 叶济兵.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7]菏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研究[D]. 李雪. 长安大学, 2020(06)
- [8]基层公安民警压力管理研究 ——基于对Q市公安局基层派出所民警的调查[D]. 杨斯茵. 广西大学, 2020(07)
- [9]西宁市交通运输局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运用研究[D]. 江白久美. 兰州大学, 2020(01)
- [10]呼和浩特市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D]. 赵学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