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辛在眼科临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左志琴,沈志华[1](2022)在《基于玄府理论探讨细辛明目作用机制》文中指出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不仅中医古籍记载细辛具有明目作用,而且在眼科专着方剂中大量运用了细辛,由此证实细辛确有明目作用。目玄府理论是眼科重要学说之一,结合细辛具有辛散、祛风、通窍等作用,现从玄府理论阐述细辛明目机制。细辛可以发挥祛风开玄升阳明目、散郁通玄润泽目珠、通窍开玄利水明目、引药达玄濡养目窍的功效,使得郁结散、玄府通而目明。由此说明细辛明目作用可能与开通玄府有关。
郑文玉[2](2021)在《基于医案关联规则技术分析的乌梅丸方证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乌梅丸是伤寒论经典方,也是临床常用方剂,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且疗效显着。本课题以大量乌梅丸医案为材料,构建一个规范的乌梅丸应用案例库,在此基础上,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全面分析乌梅丸相关的方剂配伍、症状与症状、药物和症状、证和症状、药物和药物等之间的关联关系,归纳总结出乌梅丸的方证规律。方法:利用近现代公开出版的相关医家着作、中文知网(CNKI)、万方数据、读秀数据等数据库,以“乌梅丸”为检索关键词,选择1949年截至2020年12月的中医文献类别范围,选择并下载数据库中所收录的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乌梅丸临床医案,建立乌梅丸的中医文献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技术、黄金分割法,分别对乌梅丸医案的病种、症状(体征)以及方药等方面进行数据挖掘,对乌梅丸的方证关系及临床应用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及总结。结果:634例乌梅丸医案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布较为平均,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1)在病种方面,涉及中医病种47个,以蛔厥、泄泻、痢疾、胃痛、腹痛、头痛、眩晕等为主;西医病种58个,以结肠炎、蛔虫病、慢性胃炎等为主。(2)症状体征方面,共计336项,症状以腹痛、四肢厥冷、大便稀溏、口苦等为主,舌象以淡红舌、红舌、薄苔、白苔、黄苔为主,脉象以脉弦、脉细、脉沉为主。症状与症状之间关联关系最高的是口干与口苦,置信度、支持度最高的是泄泻与腹痛,其次是心烦与四肢厥冷;舌象之间支持度最高的是淡红舌与白苔;脉象之间支持度最高的是脉细和脉弦;症状与舌象之间,食欲减退与白苔支持度、提升度均较高;症状与脉象之间,恶心、口苦、心烦、失眠、食欲减退、四肢厥冷与脉弦的提升度及食欲减退、泄泻、腹痛与脉细的提升度均较高;舌象与脉象之间,支持度最高的是薄苔与脉细。(3)药物方面,主要药物包括乌梅、黄连、花椒、细辛、附子、人参、当归、干姜,高频药物除前8味外,还包括黄柏、桂枝、肉桂、甘草、白芍、吴茱萸、白术、木香、黄芩、大黄、半夏、茯苓、川楝子;药物之间关联度最高的是乌梅、黄连、花椒,是乌梅丸的核心药组。(4)药物与症状体征方面,弦脉与乌梅、花椒的关联度较强,但对于乌梅丸的使用意义不大。结论:(1)乌梅丸在临床中应用丰富,主要用于虫病、脾胃系疾病,也可用于其它系统或其它科疾病。(2)其症状以腹痛、四肢厥冷、大便稀溏、口苦、乏力、失眠、心烦、畏寒、泄泻等为主,舌象以淡红舌、红舌、白苔、薄苔、黄苔为主,脉象以弦脉、细脉、沉脉为主。(3)药物以乌梅、黄连、花椒为核心组成。(4)在临床加减运用中,乌梅丸常常与清热解毒药、活血理气药、消食导滞药、化湿药等同用以达到治疗效果。(5)乌梅丸的主要病机是厥阴病之上热下寒证,亦即半表半里虚寒为本,同时夹有标热。
蔡永鑫[3](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古籍中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中药用药规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探析古籍中中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疾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更多文献资料的依据。材料与方法:查阅目前中医内科学及中医外科学等相关的教材、专着以及文献中有关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文献记载,选出如下关键词“突眼”、“鹘眼凝睛”、“鱼睛不夜”、“状如鱼胞”、“神目自胀”、“目珠突出”等,利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中医古籍数据库》对关键词进行古籍文献检索。检索到的文献按照病因、病机,病名,治法、治则,方药等进行分类,输入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筛选,在所建立的数据库中进行频数频率的分析以及关联规则分析与聚类分析,在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时应用统计软件SPSS24.0,在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应用SPSS Modeler 18.0,得出药物间配伍规律。结果:1.频数、频率分析:根据纳入标准及排出标准对所收集古代医藉文献中的方剂进行统计和筛选,在通过查阅相关的医学教材、医学专着以及医学文献所收集的中国古代的63本医籍中,共筛选出古籍中历代治疗“突眼”的方剂80首,排除重复共录得方剂60首,其中所使用的药物品种共117种,其药物的类别共16类,药物使用的总频数为464次。其中大黄、防风、栀子、当归、黄芩、甘草、黄连、川芎、羌活、赤芍药为使用频率排在前10味的中药。在药物归经方面,归肺经、归肝经、归心经的药物位列前三位。在药物四气分类方面:寒性药、温性药、平性药的用药频次位列前三位。在药物五味分类方面,苦味药、甘味药、辛味药物的用药频次位列前三位。在药物分类方面,清热药,解表药,补虚药的用药频次位列前三位。2.关联规则分析:对117味中药使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支持度≥20,置信度≥80,一共产生34条规则。两味药的组合、三味药的组合及四味的药组合中,常见的组合分别为甘草+防风药组、甘草+防风+羌活药组及川芎+甘草+防风+羌活药组。3.聚类分析:对117味药物采用聚类分析的统计方法,得出3组聚类方。分别为第一组:薄荷、赤芍、玄参、菊花、荆芥、柴胡、木贼、细辛;第二组:甘草、羌活、防风、川芎;第三组:大黄、栀子。结论:1.古代医籍中医家在使用方剂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时多以清热类药物作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配合应用解表类药物、补益类药物,以求标本兼治。其中所使用的药物归经大多归肺经、肝经、心经;其中五味中甘味类药物、辛味类药物与苦味类药物的使用较多,药物的四气多以寒性药物、温性药物、平性药物为主。2.大黄、防风、栀子、当归、黄芩、甘草、黄连、川芎、羌活、赤芍药是古代医籍中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核心用药。
滕占理[4](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历代本草中细辛的功效演变及古今方剂中细辛用量与配伍应用的规律,为临床中细辛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搜集汉唐至明清期间古代本草书籍中相关细辛的记载,以及《方剂大辞典》(彭怀仁版)中收录的汉唐至清含细辛的古代方剂、近20年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等期刊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含细辛的现代方剂共2933首,建立含细辛方剂数据库,采用Excel 2013、SQL Server 2008等数据分析软件及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er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结果:1从古至今细辛入药部位经历了由“根部”到“全草”再到“根与根茎”的变化;其通窍之效,古代为通利诸窍,不仅限于鼻窍;古代载其有补益之效,认为辛能补肝润肾,但不同于补益气血阴阳之补药。2细辛中毒的常见原因是单用入散剂用量过大或汤剂煎煮时间太短。3细辛内服方以治疗五官诸病(包括眼病、鼻齿诸病等,其中眼病为诸病之首)、各类痛证(包括目痛、头痛、齿痛、痹证等)、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喘、感冒等)、痈疽诸疮等外科疾病为主。细辛外用方以治疗齿痛、齿摇不固、牙疳等齿疾为主;其次痈疽诸疮等外科诸疾、眼鼻等五官诸疾、头痛痹证等也较为常见。4细辛历代丸剂散剂常用量范围为1-2g,煮散常用量范围为1-3g,变化较小;历代汤剂常用量范围变化较大,经历了由汉唐至宋金元骤降、明清至现代缓升的变化,现代医家细辛常用量为5g;细辛用于解表散寒、通窍时用量宜小,用于止痛、温肺化饮功效时用量宜大;汤剂中细辛用量可分为1-6g的常规用量、6-9g的中剂量、9-15g大剂量及15g以上的超剂量,现代在治疗痹证、心脑血管疾病等久病顽疾时常用15g-50g,此时需久煎40分钟-1小时。5含细辛方剂的内服方中,治疗眼病时细辛常与防风、人参、车前子配伍;治疗鼻齿诸疾时细辛常与防风、川芎、白芷、肉桂、当归配伍;治疗咳喘时细辛常与肉桂、杏仁、干姜、五味子、半夏配伍;治疗感冒时细辛常与麻黄、防风、川芎、肉桂、白术配伍;治疗中风时细辛常与防风、肉桂、川芎、当归、麻黄配伍;治疗痹证时细辛常与防风、肉桂、独活、附子、川芎配伍;治疗头痛时细辛常与川芎、白芷、防风、羌活配伍;治疗妇科诸病时细辛常与当归、肉桂、防风、川芎配伍;治疗儿科诸病时细辛常与大黄、人参、防风、当归、黄芩、肉桂配伍。外用方中,治疗齿痛等齿疾时白芷、升麻、川芎、防风配伍;治疗眼科诸病时细辛常与黄连、秦皮、黄柏、防风、玉竹等配伍;治疗痈疽诸疮时细辛常与白芷、当归、川芎、白芍等配伍。结论:朝代、剂型、病症及细辛入药部位、毒性等是影响细辛用量的重要因素,现代临床应用时需注意剂型和病症的差异,入汤剂时细辛常用量为1-6g,可根据咳喘、眼病、痹症、胸痹、鼻炎等不同病症相应增大其用量,不应完全局限于1-3g的标准。细辛配伍多基于其辛温之性,因其辛烈温燥以防太过故多配伍补益药及收敛药以敛制散、配伍寒凉药以寒制燥;因其辛散解表、温则化饮、通经止痛而多配伍解表散寒药、温化寒痰药、温里药增其功效。
刘一霖[5](2021)在《刘一明《眼科启蒙》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刘一明《眼科启蒙》全书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杂论篇的诊法理论、证治条文、方剂药物及药物制法服法部分,系统总结刘一明诊治用药的思想特点,以期对中医眼科的临床应用有所指导。方法:通过甘肃中医药大学馆藏图书和知网文献库查阅相关文献,依此整理对比《眼科启蒙》中刘一明的学术继承渊源,证治条文、方剂药物及制法等和《审视瑶函》等古籍的不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刘一明《眼科启蒙》的学术理论特色。结果:刘一明《眼科启蒙》的学术源流上可追述至《内经》时期,对各个朝代的眼科专着都有吸收。《眼科启蒙》在成书年代在清代,晚于《审视瑶函》,证治论述也多有相似。其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援引经典,明确眼睛集结一身经络,赖气血精气滋养;(2)重视玄府学说重用通散解瘀治法;(3)运用五轮、八廓诊法辨眼症病变部位关系,重局部辨证轻脉诊;(4)重视脏腑辨证,主要以全身症状辨证等;(5)药物剂型丰富,用不同服用方法加强药力,兼用针灸外治法;(6)养护慎忌的食物与方法;(7)用药配伍规律及眼科常用药对。结论:(1)刘一明以经典为基,立论以阐发从五轮、八廓、五脏、六腑治疗相关目疾的理、法、方、药;(2)辨证精确,注重标本缓急,对目病的诊断、症状及发展转归详述;(3)用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内外治法明晰,药物剂型丰富;(4)饮食起居、养生调护注重固护正气,与时令、体质相契合。
向圣锦,路雪婧,张富文,段俊国[6](2021)在《中医眼科玄府理论源流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玄府学说源于《黄帝内经》,金·刘完素创新和拓展了玄府的内涵并建立了玄府学说,确立了"目之玄府郁闭"而导致目昧不明的病机观,使眼科玄府理论基本形成。明清医家特别是眼科医家发展了玄府理论,对玄府郁闭所致目病的病机、治法、方药进行了深入拓展和发挥并提出了"目之玄府郁闭""通光脉道瘀滞""通明空窍闭塞"等观点,引领内障眼病的理论创新,完成了内障眼病治疗由补向通的思路转变,使中医眼科玄府理论得到快速发展。近代医家陈达夫、庞赞襄、韦文贵等进一步完善了眼科玄府理论,提出了"六经玄府""目病多郁论"等观点,开创了开玄明目、解郁开玄、疏通玄府等治法;当地医家王明杰、唐由之、廖品正等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了中医眼科玄府理论体系,大大拓展了临床应用范围。"玄府郁闭为目病之根,开通玄府为治目之纲",随着眼科玄府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相信玄府理论指导的眼病研究也会不断增多并更广泛地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
杨崧,魏丽娟[7](2020)在《眼科引经药的源流及发展》文中指出引经理论始于先秦,成于金元,达于明清,明清之后鲜有人论述。引经药,又称引经报使药,是指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作用的某些药物。眼睛作为人体的一部分,具有"位置居高""结构复杂精密"两大特性,欲使药力直达病灶极为困难。临床中,针对眼疾患者使用经典内科方剂往往难以短时间内取效,更多见的是患者服药数剂后,全身症状缓解,而作为主诉的眼部情况却迁延不愈,这是药力不达的结果,故眼科方剂中需加入引经药以引药力直达病所。应用引经药疗效显着,诸多医家运用纯熟却疏于整理。本文通过梳理引经药的源流、发展及在眼科的应用,分析眼科应用引经药的必要性。
牛明月[8](2020)在《基于文献的麻黄现代临床应用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以麻黄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收集现代临床应用麻黄治疗病症的医案,统计总结分析医案中麻黄的所治病症与病证、配伍、炮制、剂量与煎煮方法,对麻黄现代临床应用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展现麻黄的现代临床应用规律,拓展麻黄临床应用范围,系统地总结现代应用麻黄的成果,为临床更加安全、灵活、有效应用麻黄提供可靠的数据与理论支撑。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检索,以“麻黄”为主题词,检索建库至2020年1月公开发表的所有应用含有麻黄处方治疗病症的期刊类文献,将所有含有麻黄处方纳入初步统计范围,并根据纳入与剔除标准进行筛选。将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症类别、辨证类型、处方组成与剂量、所用麻黄炮制品以及特殊煎煮方法分别录入Excel 2010软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Excel 2010中数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中“统计报表系统”及“数据分析系统”对病症、病证、配伍、炮制、剂量与煎煮方法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其中频率的计算方式为:频率=(频次/医案数)×100%。结果:共收集含有麻黄治疗病症的2819则医案,病症种数共计103。其中出现次数大于5次的病症共计37种,2489则医案。超过100则医案的病症共计8种,按从多到少的顺序分别为咳嗽、哮喘、痹证、水肿、荨麻疹、鼻鼽、小儿遗尿、感冒;50-100则之间的病症共10种,按从多到少的顺序分别为胸痹、发热、头痛、哮喘、心悸、喑哑、咳嗽、腰痛、瘙痒、发热;少于50则的病症共19种,分别为眩晕、咽痛、湿疹、嗜睡、症瘕积聚、黄疸、耳聋、肺胀、面瘫、痤疮、银屑病、水肿、癃闭、血证、无汗、精病、悬饮、腹泻、便秘。在脏腑辨证中,明确记录证型的医案共1678则,统计的21种病症的26个证型按照频次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为:风寒袭/束肺(窍)、寒痰阻/伏肺、心肾阳虚、风寒湿痹/阻、肺热郁结、风水相搏、痰热郁/蕴肺、肾阳不足、心脉痹阻、阳虚寒凝、肺气郁闭、风湿热痹/阻、表寒肺热、脾肾阳虚、肺脾气虚、瘀血阻络、血虚风燥、肺气虚寒、风湿热浸、痰瘀痹阻、风热犯表、湿热郁表、肺经风热、肺气不足、心肾不交、寒湿内盛。在八纲辨证中,有表证556则,里证733则,表里同病446则;寒证949则,热证765则,寒热夹杂265则;实证789则,虚证579则,虚实夹杂318则。麻黄配伍药物以温性药物最多,寒性药物与平性药物次之,再次为热性与凉性药物;甘味药最多,辛味与苦味药次之,酸、咸、涩药味使用较少。麻黄在肺系5种病症多配伍杏仁、生甘草、细辛和桂枝;在心系4种病症多配伍细辛、制附子、桂枝、炙甘草和生黄芪;在经络类4种病症多配伍细辛、制附子和桂枝;在皮外科5种病症多配伍生甘草。麻黄炮制品主要为生麻黄、炙麻黄两种,在统计的2489则医案中,生麻黄使用频次更高,占79.07%。在所有科别中,皮外科使用生麻黄频率最高,儿科使用生麻黄频率最低。内科病症中,脾胃、肾和经络类病症生麻黄使用频率较高,肺系病症中生麻黄使用频率最低。在具体病症中,腹泻、癃闭与面瘫生麻黄使用频率最高,内科的哮喘与肺胀以及儿科的哮喘与咳嗽生麻黄使用频率较低。麻黄的总使用平均剂量为8.56g,在各科病症中,儿科使用麻黄平均剂量最低,为6.15g,内科使用麻黄平均剂量最高,为9.52g;寒证的平均使用剂量高于热证,实证的平均使用剂量高于虚证;生麻黄用量主要集中在6-10g,其次为3-5g,再次为11-15g,剂量范围为0.5-50g。炙麻黄用量主要集中在6-10g,其次为3-5g,剂量范围为1.5-40g。结论:麻黄“轻可去实”用以治疗肺系病症,“通阳散郁”用以治疗胸痹、心悸与皮肤病,“兴阳升阳”用以治疗小儿遗尿、眩晕、嗜睡与泄泻,“提壶揭盖”用以治疗水肿、癃闭、悬饮、便秘与黄疸,“通九窍”用以治疗鼻鼽、暗哑与耳聋,“散寒通络”用以治疗经络病,“散表邪、逐里邪”通治表、里证,“透邪发郁”通治寒、热证,麻黄“兴阳助阳”用于虚证,麻黄对气机的主要作用为“解气郁、兴阳气”,对水液代谢的主要影响为“发汗、利水、化气”。麻黄的主要配伍分别为①配伍茯苓治疗各型水肿,麻黄配伍茯苓可通过利小便与发汗的作用给积聚的水液以出路;②配伍石菖蒲用于各型小儿遗尿,一主攻兴阳化气,一主攻醒神开窍,共奏兴阳化气开窍之功;石菖蒲根部入药,主要入里,麻黄茎部入药,主要走表,二者相配,互引药效至己所不达之处;③寒证多配伍桂枝,其中桂枝既可相须助麻黄解表发汗,又可佐制麻黄过汗,又可凭自身入心经,善走四肢的特性引麻黄达其药力不至之处;④配伍甘草既可调和麻黄峻烈之药性又可辛甘化阳,助其阳性;⑤寒证热证皆可配伍杏仁,杏仁既可平衡麻黄宣发之肺气,调和肺气的宣降,又可凭其润肠通便的特性给邪气以出路,尤善助麻黄除湿热邪气;⑥表里同治配伍附子、细辛,既可作用于肺,又可作用于阳,还可通彻表里,作用于经络。麻黄的炮制、应用剂量与煎煮方法皆取决于临床使用的目的,相同剂量下,生麻黄发汗解表、升阳通阳功效更强,炙麻黄平喘功效更强;使用剂量与煎煮方法则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身体强度、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寒证的使用剂量大于热证,实证的使用剂量大于虚证。减轻麻黄毒副作用的5个途径,分别为:①麻黄配伍酸味、甘味药如五味子、白芍、甘草,寒凉药如生石膏,补气药如人参、熟地黄等药皆可减轻麻黄的峻烈之性,从而达到减轻其毒副作用的效果;②在炮制上,炙麻黄与麻黄绒的发汗作用皆较生麻黄有所减轻,可酌情使用;③在剂量上,可根据患者病情与体质临证取决,没有把握时不轻易使用大剂量;④在煎煮方法上可临证选取去节、先煎去沫的煎煮方法;⑤在服药方法上,可少量多次服药,得汗即止,不汗再服,防止出汗过多而有亡阳之忧。
米秋霖[9](2020)在《芪灯明目胶囊对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眼压的影响及视神经保护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巩膜上静脉烙闭法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青光眼模型,探究芪灯明目胶囊对慢性高眼压青光眼大鼠的降眼压作用以及视网膜、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视网膜活性氧和Caspase-3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青光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用药组和低剂量用药组,每组各12只。术前3天开始测量大鼠眼压,作为基线眼压,以右眼作为模型眼,烙闭其3条巩膜上静脉,于术后即刻、1-3天、用药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第17天、第21天测量眼压。用药组在造模成功后给予不同浓度芪灯明目胶囊混悬液灌胃(高剂量组浓度为900mg/kg,低剂量组浓度为600mg/kg),阳性对照组用醋甲唑胺混悬液灌胃(2.23mg/kg),模型组用等量灭菌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21天。灌胃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其眼球,观察其RGCs层及全层视网膜厚度、视网膜ROS的表达、RGCs的凋亡以及Casepase-3的表达。结果:1.用药第1天,各组间眼压值无差异(P>0.05),用药第7、14、21天,模型组相较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眼压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相较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用药第7天,阳性对照组相较于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第14天,阳性对照组与高剂量组眼压值比较有差异(P<0.05),与低剂量组眼压值比较无差异(P>0.05);用药第21天,阳性对照组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眼压值都有差异(P<0.05),但与低剂量组眼压值差异更小。2.模型组RGCs层厚度相较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更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RGCs层厚度相较于低剂量组度更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视网膜全层厚度相较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更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视网膜全层厚度相较于低剂量组更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模型组中RGCs凋亡率、视网膜ROS的含量以及Caspase-3的表达相较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组以及低剂量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RGCs凋亡率、视网膜ROS的含量以及Caspase-3的表达相较于低剂量组没有差异(P>0.05)。结论:1、不同剂量组芪灯明目胶囊混悬液均可降低慢性高眼压青光眼大鼠的眼压。2、芪灯明目胶囊混悬液可以降低慢性高眼压大鼠的视网膜损害,减少RGCs凋亡,减少视网膜中ROS含量,并且下调Caspase-3的表达,对青光眼视神经有保护作用。
杨崧[10](2020)在《补益肝肾方中配伍引经药对肝肾亏虚型内障眼病的治疗效果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引经药在眼科中的应用,结合医籍文献和临床研究,论述引经理论在治疗肝肾亏虚型眼病中的重要性,为中医眼科临床运用引经药提供参考。方法:深入研究肝肾亏虚型内障眼病、补益肝肾方剂及引经药的相关知识,收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住院的216例肝肾亏虚型内障眼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表格对将患者的年龄、西医病种、使用方剂、使用中药等运用Microsoft Excel进行分析整理,然后用图、表的形式加以展现,最后用SPSS软件统计出总的有效率。结果:其中补益肝肾方剂配伍引经药治疗患者140例233只眼中,显效44只眼,有效127只眼,无效62只眼;其中单纯使用补益肝肾方剂治疗患者76例131只眼中,显效14只眼,有效63只眼,无效54只眼(P<0.05)。表明补益肝肾方剂加入引经药治疗肝肾亏虚型内障眼病疗效显着,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补益肝肾法。结论:(1)肝肾亏虚证在眼科疾病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内障眼病中。(2)引经药在眼科应用尤为重要。(3)补益肝肾方剂中配伍引经药治疗肝肾亏虚型内障眼病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补益肝肾方剂治疗。
二、细辛在眼科临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辛在眼科临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玄府理论探讨细辛明目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古文献记载中药细辛具有明目作用 |
2《秘传眼科龙木论》所载方剂证实细辛具有明目作用 |
3玄府理论与目病密切相关 |
4基于玄府理论理论探讨细辛明目作用机制 |
4.1祛风开玄,升阳明目 |
4.2散郁通玄,润泽目珠 |
4.3通窍开玄,利水明目 |
4.4引药达玄,濡养目窍 |
(2)基于医案关联规则技术分析的乌梅丸方证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乌梅丸的源流与发展 |
1.1 乌梅丸方的出处 |
1.2 乌梅丸方药解析 |
1.3 乌梅丸证的病机研究 |
1.4 乌梅丸的现代发展运用研究 |
2 方证关系理论及研究进展 |
2.1 方证关系的来源及发展 |
2.2 方证关系的现代研究进展 |
3 关联规则 |
3.1 数据挖掘 |
3.2 关联规则 |
3.3 关联规则在中医中的应用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乌梅丸医案数据整理及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2.1 建立数据库 |
2.2 医案收集标准 |
2.3 数据规范 |
2.4 医案整理 |
2.5 数据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医案基本信息 |
3.2 频数分析结果 |
3.3 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
第三部分 乌梅丸方证研究 |
1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
2 乌梅丸的症状特点 |
3 乌梅丸的舌象特点 |
4 乌梅丸的脉象特点 |
5 乌梅丸的药物特点 |
6 乌梅丸的药-症(征)特点 |
7 乌梅丸证的病机特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乌梅丸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古籍中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中药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基于数据挖掘的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细辛的基本概况 |
1 细辛的药材品种 |
1.1 药材源流 |
1.2 品种考证 |
2 细辛的功用认识 |
2.1 两汉时期 |
2.2 魏晋时期 |
2.3 隋唐时期 |
2.4 宋元时期 |
2.5 明清时期 |
2.6 现代应用 |
3 细辛的毒性认识 |
3.1 古代源流 |
3.2 现代认识 |
4 “细辛不过钱”的思考 |
4.1 古代源流 |
4.2 现代认识 |
第二部分 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方剂数据库的建立 |
2.2 数据挖掘方法 |
3 研究内容 |
3.1 药物味数 |
3.2 主治病症 |
4 研究结果 |
4.1 细辛用量结果 |
4.2 细辛用量规律 |
4.3 细辛配伍结果 |
4.4 细辛配伍规律 |
第三部分 细辛毒-效-量-配伍的相关性研究 |
1 功效古今异同 |
1.1 历代本草中细辛功效 |
1.2 历代汤剂中细辛功效 |
1.3 通窍之效被忽视之处 |
1.4 其他争议之处 |
2 毒-效-量-配伍相关性 |
2.1 细辛效量关系 |
2.2 细辛毒效关系 |
2.3 细辛毒量关系 |
2.4 影响毒性的因素 |
2.5 效-量-病相关性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历代细辛方方源分布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刘一明《眼科启蒙》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刘一明生平与着作背景 |
1.1 刘一明生平 |
1.2 学术着作 |
1.3 成书背景 |
2.刘一明学术思想讨论 |
2.1《眼科启蒙》在中医眼科中的传承 |
2.2刘一明眼科诊法特色 |
2.2.1 对眼睛的生理认识 |
2.2.2 玄府学说 |
2.3 五轮诊病 |
2.4 八廓诊法辨位 |
2.5 脏腑辨证体系 |
2.6 眼部和经络的关系 |
2.7 脉诊法 |
2.8 望神光 |
3.刘一明眼科证治特色研究 |
3.1 继承审视瑶函完整的诊断体系 |
3.2 重通散升阳,补血行气 |
3.3 注重眼病的养生预防 |
3.4 玄通宣府理论 |
3.5 重视从肝论治 |
3.6 以肾水制一身之火 |
4.《眼科启蒙》中药物剂型与治法特点 |
4.1书中的特色剂型制备服用方法 |
4.2 外用剂型 |
4.3 古代药物剂型启发 |
4.4 针灸外治 |
4.5 针灸禁忌避人神法 |
4.6 养护慎忌的食与物方式 |
5.《眼科启蒙》用药配伍规律研究 |
5.1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内外热证眼病的用药规律解析 |
5.1.1 录入方法 |
5.1.2 结果 |
5.1.3 讨论 |
5.2 选药思想研究 |
5.2.1 宜轻升,忌寒凉 |
5.2.2 宜清润,忌助火 |
5.2.3 宜消散,忌克伐 |
5.2.4 补虚与散滞同用 |
5.3 眼科临床常用药对 |
5.3.1 解表散邪类药对在外障眼病的应用 |
5.3.2补益类药对在内、外障眼病的应用 |
5.3.3和解类药对在内、外障眼病的应用 |
5.3.4利水除湿类药对的应用 |
5.3.4.1上焦之提壶揭盖法药对 |
5.3.4.2中焦之实土制水法药对 |
5.3.4.3下焦之温阳通利法药对 |
5.4 因时因地治宜用药 |
5.4.1 结合地理及人群特质用药 |
5.4.2 重视使用道地药材 |
6.现代医家对《眼科启蒙》的理论发挥 |
6.1 基于八廓的眼针疗法 |
6.2 玄府学说指导临床 |
7.病案 |
7.1 病案一 |
7.2 病案二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医眼科玄府理论源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眼科玄府理论的形成 |
2 明清医家对中医眼科玄府理论的发展 |
2.1 傅仁宇“通光脉道瘀塞”论目病 |
2.2 马云从“通明孔窍闭塞”论老年眼病 |
2.3 刘松岩《目科捷径》专列“玄府论” |
2.4 刘耀先清热开郁滞青盲 |
3 近现代眼科医家对眼科玄府学说的完善 |
3.1 陈达夫首创“六经玄府”与开玄明目治法 |
3.2 庞赞襄提出“目病多郁论”并拓展解郁开玄方药 |
3.3 韦氏眼科应用玄府理论治疗小儿青盲 |
4 当代眼科医家对眼科玄府学说的拓展 |
4.1 王明杰系统整理玄府理论拓展眼科应用 |
4.2 唐由之明确眼科玄府的定义及功能 |
4.3 廖品正论青光眼视神经病变与玄府郁闭 |
4.4 其他医家拓展了玄府在眼科的临床应用 |
5 结语 |
(7)眼科引经药的源流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眼科引经药的源流 |
2 引经药的现代研究 |
2.1 实验研究 |
2.2 临床研究 |
3 引经药在眼科的应用 |
4 眼科常用引经药 |
5 小结与展望 |
(8)基于文献的麻黄现代临床应用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麻黄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化学成分 |
2 药理作用 |
3 毒副作用 |
4 配伍研究 |
5 炮制与煎煮方法研究 |
6 剂量研究 |
7 应用规律研究 |
8 医家经验研究 |
9 植物特性、质量评价与鉴别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第一节 资料来源与处理 |
1 资料来源 |
2 纳入标准 |
3 剔除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1 数据收集与一般处理 |
2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应用 |
第二章 麻黄现代临床应用的回顾性研究 |
第一节 所治病症统计 |
第二节 所治病(症)证统计 |
1 病症与证型统计 |
2 表里、寒热、虚实证统计 |
第三节 配伍药物统计 |
1 性味统计 |
2 在病症中的分布情况统计 |
3 病症下各证型分布统计 |
第四节 炮制品使用统计 |
第五节 应用剂量统计 |
第三章 总结与讨论 |
第一节 所治病(症)证 |
1 麻黄“轻可去实”治疗肺系病症 |
2 麻黄“通阳散郁”治疗胸痹、心悸与皮肤病 |
3 麻黄“兴阳升阳”治疗小儿遗尿、眩晕、嗜睡与泄泻 |
4 麻黄“提壶揭盖”治疗水肿、癃闭、悬饮、便秘与黄疸 |
5 麻黄“通九窍”治疗鼻鼽、喑哑、耳聋 |
6 麻黄“散寒通络”治疗经络病 |
7 麻黄“散表邪、逐里邪”通治表、里证 |
8 麻黄“透邪发郁”通治寒、热证 |
9 麻黄“兴阳助阳”用于虚证 |
第二节 药性与应用探讨 |
1 药性发微 |
2 药性的临床应用探讨 |
3 对麻黄特殊功效的理解与探讨 |
4 小结 |
第三节 核心配伍 |
1 配伍茯苓用于各型水肿——发汗、利小便 |
2 配伍石菖蒲用于各型小儿遗尿——兴阳开窍 |
3 配伍桂枝多应用于寒证——相须、佐制、引经 |
4 配伍甘草——调和、辛甘化阳 |
5 配伍杏仁——调节肺气宣降、通便泻热 |
6 配伍附子、细辛——表里同治、解表助阳散寒 |
第四节 炮制与煎煮方法 |
1 炮制 |
2 关于麻黄“去节、先煎去沫”的探讨 |
第五节 剂量与安全性 |
1 剂量 |
2 关于安全使用麻黄的探讨 |
结语 |
1 成果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芪灯明目胶囊对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眼压的影响及视神经保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实验一 :芪灯明目胶囊对慢性高眼压青光眼大鼠模型眼压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耗材与设备信息 |
1.3 试剂的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的建立 |
2.2 实验分组 |
2.3 眼压的测定 |
2.4 大鼠灌胃 |
3 统计学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慢性高眼压青光眼大鼠模型的建立结果 |
4.2 大鼠用药后各组眼压情况 |
5 小结 |
实验二 :芪灯明目胶囊对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视网膜、RGCS、ROS及 CASPASE-3 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耗材与设备信息 |
2 实验方法 |
2.1 视网膜组织切片的制备 |
2.2 SD大鼠眼球组织的TUNEL检测 |
2.3 流式细胞仪测定SD大鼠视网膜ROS |
2.4 RT-PCR |
3 统计学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视网膜厚度 |
4.2 RGCs层厚度 |
4.3 RGCs凋亡 |
4.4 视网膜中ROS含量 |
4.5 视网膜中Caspase-3 的表达 |
5 小结 |
讨论 |
1 西医对青光眼的认识 |
1.1 青光眼RGCs凋亡机制 |
1.2 治疗 |
2 中医对五风内障的认识 |
2.1 五风内障的分类 |
2.2 五风内障的病因病机 |
2.3 中医治疗五风内障 |
3 芪灯明目胶囊的研究 |
3.1 葛根 |
3.2 黄芪 |
3.3 灯盏细辛 |
3.4 芪灯明目胶囊复方的研究 |
4 大鼠慢性高眼压青光眼模型 |
5 高眼压对视网膜的影响 |
6 青光眼视网膜中ROS的变化 |
7 青光眼视网膜中CASPASE-3 的变化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
(10)补益肝肾方中配伍引经药对肝肾亏虚型内障眼病的治疗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引经药的源流及研究 |
1.1 引经理论的起源 |
1.2 引经理论的发展 |
1.3 引经药的现代临床应用 |
1.4 引经药的现代实验研究 |
1.4.1 引经药的作用机制 |
1.4.2 引经作用的现代实验证明 |
2 引经药在补益肝肾方剂中应用的必要性 |
2.1 眼与肝的关系 |
2.2 眼与肾的关系 |
2.3 肝肾亏虚型内障眼病的中医病种分布及临床表现 |
2.4 肝肾亏虚型内障眼病的治法及引经药应用的意义 |
3 眼科常用引经药举隅 |
实验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病例来源 |
3 病例选择标准 |
3.1 病种选择 |
3.2 诊断标准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除标准 |
3.5 疗效评定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病例的收集与整理 |
4.2 技术路线 |
5 数据及分析 |
5.1 一般情况 |
5.1.1 性别的比较 |
5.1.2 年龄的比较 |
5.2 治疗用药情况 |
5.2.1 单味中药使用频次 |
5.2.2 引经药使用情况 |
5.3 疗效分析 |
5.3.1 视瞻昏渺病引经组和非引经组视力比较 |
5.3.2 青盲病引经组和非引经组视力、视野比较 |
5.3.3 总有效率对比 |
讨论 |
1 引经与归经的区别 |
2 引经药与“药引”的区别 |
3 引经药在眼科的应用 |
4 现存问题 |
5 展望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四、细辛在眼科临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玄府理论探讨细辛明目作用机制[J]. 左志琴,沈志华. 江西中医药, 2022(01)
- [2]基于医案关联规则技术分析的乌梅丸方证关系研究[D]. 郑文玉.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古籍中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中药用药规律[D]. 蔡永鑫.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基于数据挖掘的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D]. 滕占理.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刘一明《眼科启蒙》学术思想研究[D]. 刘一霖.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中医眼科玄府理论源流探析[J]. 向圣锦,路雪婧,张富文,段俊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01)
- [7]眼科引经药的源流及发展[J]. 杨崧,魏丽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0(12)
- [8]基于文献的麻黄现代临床应用的回顾性研究[D]. 牛明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芪灯明目胶囊对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眼压的影响及视神经保护的研究[D]. 米秋霖.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补益肝肾方中配伍引经药对肝肾亏虚型内障眼病的治疗效果观察[D]. 杨崧.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