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环境有所改善

2004年:中国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环境有所改善

一、经济环境改善 发展前景看好 2004:中国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彭昕[1](2021)在《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文中认为国际制度的发展有深化合作和扩大规模两个方向。相对于深化合作直接实现内部提质、进一步促进制度的发展,制度规模的扩大、尤其是制度成员的增多,如若不基于强有力的约束协调,则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制度功能的发挥、威胁制度的未来发展。诸如欧盟等强制度,因扩员而引起的内部协调困难、一体化进程延缓等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相比之下,约束力较弱的国际制度扩员就更易引起功能涣散、治理低效等问题。因此,弱约束性制度理应倾向于深化合作,谨慎扩员。然而,针对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实践的经验观察发现,即便在组织面临迫切提质需求的情况下,弱约束性制度仍然实现了扩员。这一选择逻辑上的反常构成了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所在:弱约束性制度为何选择扩员?弱约束性制度如何应对扩员后的功能低效?针对这一问题,就学理基础而言,制度变迁研究构成了研究的宏观理论背景;就经验积累而言,上海合作组织的相关数据与文献为本文提供案例检验基础。但通过对既有研究的梳理不难发现,当前以功能主义和理性选择为导向,大量聚焦强制度扩员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对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问题提供有效解释。针对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一系列弱制度扩员的经验研究,缺乏更进一步的学理提炼与整合,存在理论性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采用分析折中主义方法,在制度具备包容性特征且处于协调性制度互动背景的前提下,围绕国际制度功能的多重性内涵,提出了影响弱约束性制度扩员实现的权力制衡、规范扩散以及功能补偿三项基本假设。将其分别带入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从搁置(2001年至2007年)到进行法律准备(2008年至2014年)再到最终落实(2015年至2017年)的三个具体阶段予以验证。就上海合作组织案例而言,针对其弱约束性特征的判定既有其结构性的客观原因,也依据其一系列主观的规则设定。作为一项由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主导的区域间合作制度,上海合作组织具有基本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同一空间内众多的相似性制度供给,也在大国利益和小国需求的彼此兼容中维持了基本协调的互动关系。以此为前提,通过历时性比较上合组织扩员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发现:第一,在俄罗斯视角下,由于对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威胁感知不断提升,受到中国实力提升对中亚经济影响力增强的压力,其权力制衡需求呈现了持续增强,因此俄始终致力于积极推动扩员,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作为软制衡工具的作用;第二,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背景下,上合组织的制度成熟、成员国的实力增长以及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提升“上海精神”这一核心规范出现了日益增强的扩散需求,推升了各成员国寄希望于通过扩员提升制度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倾向;第三,2015年“一带一盟”对接的实现、上海合作组织“对接平台”定位的确立,通过制度间功能协调上合组织突破原有功能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扩员引起的功能弱化问题,解决了成员国对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引起低效问题的后顾之忧。基于系统的理论假设和经验论证,最终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制度成员国权力制衡和规范扩散需求的提升增强了制度扩员的可能,但不足以促成扩员的最终实现;功能补偿的出现,是在前两项需求不断增长、扩员可能不断累积的情况下促使上合扩员决策得以最终达成的决定性因素。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当前国际制度普遍趋弱的现象进行了反思,分析总结出可资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一系列弱约束性国际制度借鉴的发展经验和政策建议:在逆全球化时代、国际制度普遍趋弱的大背景下,不论是既有弱约束性制度的未来发展,还是后发力量类似的制度供给,都应在关注内部功能建设的同时,重视制度间关系的维护,避免碎片化引起的制度消耗,追求在协调型互动中形成制度间功能的补偿甚至借用。2021年适逢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本文对于上合扩员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已完成的扩员实践,还在明晰扩员依据的基础上对上合新阶段从制度协调中获取的新兴发展动力做出了积极评估与展望。

胡聪[2](2021)在《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定向增发融资效应分析 ——基于光谷信息与天润科技比较分析》文中认为新三板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同时,它也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柱之一。中小企业的数量在我国企业中占了极大的比重,它们为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在时代的洪流中已经发生了改变,这就使得中小企业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融资难的现状是制约中小企业保证持续经营、扩大生产规模的掣肘之一。新三板市场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一个新兴市场,具有其特有的融资优势,其中融资手续简便、融资费用低廉的定向增发是中小企业最为青睐的一种募集资金的方式。本文选取了两家同行业且处于新三板创新层的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笔者结合两家案例公司定向增发的数据变化和运营情况,利用短期股价变动以及超额收益率变动来分析定向增发的短期融资效应;同时运用财务绩效指标分析法、基于托宾Q值的企业价值分析法、基于EVA的企业绩效分析法对案例公司的长期绩效效应作出了具体而深入的分析。本文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并不一定能给公司带来正向效应。本文中提到的一家公司利用募集到的资金合理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并着手布局新项目,扩大公司业务范围;同时将资金用于在发达城市新建分公司,扩大公司经营范围,增加公司受众人群。该公司既考虑了补充公司短期流动性的问题,又合理规划了公司的长期发展蓝图,因此从各个指标来衡量该公司的发展,都显示它的定向增发给公司带来了正向的效应,促进了公司的发展,改善了公司的经营状况。而另一家公司则与之相反,它仅仅进行了一次定向增发,将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此后并未再次募集资金以用于公司的长远发展。从长期绩效效应来看,该公司的定向增发并未较好地促进公司长期向好发展。综合来看,定向增发的融资效应与公司如何运用募集资金紧密相关。为了促进新三板企业的良好发展,公司自身应当合理募集资金并事先确定好资金用途,以便较好地运用资金来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投资者应合理确定是否参与公司管理;定向增发中介机构应当全方面考察增发企业的整体情况,促进新三板企业规范运营;监管机构加强对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的管理,严格监督管理企业的增发情况。

魏肖杰[3](2021)在《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我国林业发展正处于结构升级和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提质增效是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产业集聚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典型地理特征,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发展组织形式,其对于我国林业产业持续、高效和均衡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机制性影响。论文聚焦我国林业产业地理集聚,分析其集聚特征及集聚机制,研究林业产业集聚对产业经济增长及质量的影响,从而为优化地区林业产业政策制定、推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决策依据。论文通过对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理论的梳理,明确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结合对林业产业集聚及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分析,确定了研究思路和路线框架,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等方法手段,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等模型工具,较深入地研究了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特征、机理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得到了较丰富和系统的研究结论:(1)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显着,省域层面存在空间正相关性。文中分别采用行业集中度(CR)、空间基尼系数(G)和区位熵系数(LQ)等指标对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状况进行测度,发现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显着,同时区位熵系数还揭示各省域林业产业集聚的演变特征各异;采用莫兰指数I(Moran’s I)验证了我国省域间林业产业集聚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关系,Moran散点图显示这种空间相关性在逐渐增强。(2)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之间存在互动机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各地林业产业集聚内部结构存在差异,依据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理论,对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构建基于三次产业集聚度的面板数据VAR模型,分别从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面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同时对比分析了三大地区之间的互动机制差异。(3)空间因素深刻影响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制。通过将空间因素纳入林业产业集聚理论和实证分析,使林业产业集聚机制理论框架更趋完善,实证分析的结果也显示,各类空间计量模型中,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滞后系数非常显着,关键影响因素如产业基础和劳动力成本等的空间溢出影响也非常明显,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论都为地区间开展林业产业区域合作提供了依据支持。(4)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影响。文中通过理论分析阐明林业产业集聚将通过汇聚资本、劳动和技术等经济增长要素,同时利用其集聚外部性效应,带来林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实证分析发现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符合威廉姆森假说,呈现倒U型特征,存在集聚效应向拥挤效应转化的趋势,但目前还处于左半边区域,通过提高产业集聚度来促进林业经济增长仍然具有广阔的空间;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关联同样深刻影响了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表现,而且林业产业集聚是林业经济增长收敛的关键条件因素。(5)林业产业集聚通过其三种外部性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重要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反映林业经济增长效率的重要指标,文中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并分析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我国林业经济增长质量持续向好;理论和实证分析指出林业产业集聚的三种外部性,即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分别通过林业综合技术效率和林业技术进步指标,从产业内技术进步和创新、产业间技术交流和创新、企业竞争带来的技术进步和创新等三个方面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机制类型。依据所得的研究结论,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地区林业产业集聚;(2)加强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优化林业产业结构;(3)因地制宜,发挥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4)充分利用产业集聚的外部性效应,提升林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5)加强林业产业的跨地区空间合作,形成林业产业集聚的新态势。

王佳琦[4](2021)在《大晟文化高溢价并购对中小股东利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来进行资源整合,并购活动本应成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一种方式,但近些年来企业支付过高溢价来达成并购的现象频频出现,但随着并购的完成,有些企业并没有如预期一样能够实现快速的发展,并购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根本无法支撑当初高额的溢价,市场、企业、投资者都因此受到了不利的影响。其中,因难以获取准确、及时的信息,中小股东地位相对被动,其利益难以得到管理层的重视,而中小股东利益遭到侵害很可能致使资本市场无法得到良好的发展。大晟文化转变经营业务后,多次以高溢价来达成并购,在被并购方盈利情况较差时仍以高价购买剩余股权,甚至打算以低价卖出持有的股份,所以本文选取大晟文化并购案例,从中小股东利益的角度研究其高溢价并购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丰富相关理论研究,为日后类似企业的并购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在分析高溢价并购的问题上,本文主要利用了比较分析法、Z值分析法和事件研究法,首先分析了大晟文化连续高溢价并购行为的动机,其次从被并购企业业绩的实现情况、大晟文化商誉减值情况研究了高溢价并购的后续发展,并分析了高溢价并购影响中小股东的路径,最后从企业财务指标变动和股价变动情况两个方面分析了在高溢价并购活动中,中小股东的利益分别在短期和长期受到了怎样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大晟文化高溢价并购的初期,确实产生了有利的影响,企业良好的发展确保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并且高溢价并购为市场传递出了积极的信号,股价和超额收益率都因此上涨,中小股东因并购而获取了收益。但高溢价并购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很快就消失了,被并购公司在后期无法再实现预期的收益,甚至亏损严重,企业经营发展能力下降,股价和超额收益率快速下跌,由此可见大晟文化高溢价并购行为最终还是使得中小股东损失惨重。本文从研究角度进行了创新,关于并购重组活动中中小股东利益的研究较少,并且已有文献多是从业绩承诺及补偿方案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以大晟文化被并购方利润实现程度与并购方商誉减值情况为基础,对影响中小股东利益的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高溢价并购对中小股东利益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关注了业绩承诺期后的影响。

严旭升[5](2020)在《三五互联溢价并购道熙科技的商誉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逐渐发展起来,很多互联网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战略转型或者业务拓展,从而进入到新的业务发展领域,不断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网络游戏产业作为新兴的文化企业,发展迅速,前景良好,导致资本市场出现了并购游戏企业的热潮。一些网络游戏企业在游戏行业前景良好的前提下,推高自身的价值,给并购方予以高业绩承诺导致并购时产生高额的商誉价值,然而,由于近年来网络游戏市场门槛较低,开发商增多,游戏产品生命周期短,更新速度较快,行业内部竞争激烈,网络游戏市场和用户规模发生巨大变化导致标的企业在承诺期内未能完成业绩承诺,引发母公司不得不计提高额的商誉减值损失。本文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来分析三五互联溢价并购道熙科技的商誉价值问题。首先分析三五互联溢价并购道熙科技的形成过程,总结出商誉估值的问题,指出在溢价并购过程可能存在着并购方过于看好标的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资产评估方法不合理,对高业绩承诺的不达标风险估计不足等问题,给三五互联顺利并购道熙科技之后可能存在的商誉减值风险埋下了伏笔。随后结合道熙科技自身业务战略、网络游戏市场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分析道熙科技未完成高业绩承诺而导致商誉高额减值,进而给三五互联经营业绩带来重大负面影响的问题。最后,面对以上问题,结合三五互联并购道熙科技的案例实际,针对网络游戏企业,提出了以下几点对溢价并购产生的商誉价值问题的建议:在并购前,改进资产评估方法,结合网络游戏企业的自身业务战略、网络游戏产品的特征、游戏市场的行情和发展趋势,科学合理地评估企业商誉价值;在并购时,并购方要优化并购措施和抑制高业绩承诺行为,防范商誉减值风险;在并购后,要改善商誉的后续计量,防止因高额商誉减值衍生出大股东利益输送对中小股东利益造成损失的问题,并且并购方要整合并购双方的资源,充分发挥并购后的协同效应,推动企业并购后的顺利发展。

石娜娜[6](2018)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生产、对外贸易和商品流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接近全世界的33%,产值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从2009年起至今,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6万亿人民币,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商品流通大国,但由于在国际上缺少独立自主的流通渠道,缺乏国际一流的流通企业,中国还并不算是商品流通强国,同发达国家比起来,中国的国际流通影响力太小。自2004年我国商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世界知名零售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绝大部分一落户中国,零售业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下,中国零售企业一直被动地接受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而没有主动做出国际化的回应。自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走出去”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2015年跃居世界第二。然而,与我国成为商品出口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和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极不协调的是我国零售业“走出去”却明显滞后。从《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来看,截至到2016年末,我国的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691.7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13573.9亿美元的12.5%。2016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08.9亿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1961.5亿美元的10.7%。更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投资流量还是投资存量,目前我国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和东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零售企业国际化始于二十世纪中后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管制的放松,零售业向海外扩张进行跨国投资的步伐进一步加速,不但有发达国家更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其中,跨国经营已经成为零售企业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国际化一经日益成为全球零售领域的重要特征。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Global Powers of Retailing 2018》显示,2016财年“全球零售250强”企业中有168家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国际化率为67.2%。国际知名的零售商沃尔玛和家乐福分别在29个和34个国家经营,其中沃尔玛在美国本土有5332个门店,还有6363个门店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等海外市场,2016年净销售额4813.17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不含山姆会员店)贡献了 1161.19亿美元,贡献率超过27%。2016年家乐福门店数量达到11935个,法国本土5539家,其余6396家分别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并贡献了年销售额766.45亿欧元的53.16%。可以说国际化是这些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取得成功乃至成为行业巨头的关键因素之一,沃尔玛更凭借其在全球布局获得可观收益,并连续多年稳居世界500强企业首位。2015年8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已经中指出:必须推动我国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必须构建开放融合的流通体系,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为此,要大力实施流通“走出去”战略。推动国内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并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同时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国际化水平;要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流通网络。经受了本土零售国际化竞争的洗礼后,中国零售企业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资源条件,“走出去”可以成为中国零售企业转型发展、开拓创新的主要方向。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流通产业国际化和世界产业控制权一经从制造环节向流通环节转移的大背景下,积极地推动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形成中零售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联动发展,是中国建立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巩固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国家竞争优势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以中国零售业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深入研究跨国零售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的一般经验,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探讨在当前独特的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时机下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首先从零售业“走出去”战略入手,分析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性。然后,借鉴国外经验,探讨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循此逻辑,按照“战略提出→国际经验比较→现状描述与案例分析→路径选择”的总体框架展开。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节,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问题的提出,是论文的第三章,总结了“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发展、演变和实施成果,以及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是国际经验比较,该部分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发达国家与亚洲发展中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部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路径研究,包括第五、六、七、八章。第五章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以数据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状况,并分析中国零售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六章,分析跨境电商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的作用。第七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研究。第八章,对接“一带一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析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策略。

魏晓璐[7](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对中国大陆的投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开始较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大陆,开启了对中国大陆投资的新时期。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大多成立于20世纪50、60年代,并于20世纪70、80年代逐渐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之后,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逐渐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目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对中国大陆的投资,不仅有助于促进中菲两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中菲两国之间交流起到了沟通桥梁的作用。学术界关于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对中国大陆投资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现有成果大多着眼于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对华投资的总体情况,缺乏对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对华投资个案的深入分析。同时,研究时间范围大多集中于2000年以前,有关2000年以后的相关研究成果尚为少见。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对中国大陆投资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菲律宾具有代表性的华人企业集团,如亚洲世界集团、SM集团、JG顶峰控股集团以及陈永栽家族企业集团等,对其在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大陆的具体投资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尤其注重对近10年来上述企业集团在中国大陆投资情况的整理与分析。在结合典型案例的基础之上,从利益因素、情感因素等多个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菲律宾华人集团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原因。并从投资区域、投资领域、资金来源和投资方式等方面总结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特点。通过对现有材料的整体把握,尝试归纳出目前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对中国大陆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前景作一趋势展望。

谢国梁[8](2013)在《中国经济崛起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二次大战后世界进入和平建设,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重新上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各国对金融中心的发展热情高涨,对金融中心的研究如雨后春笋,都想弄明白为什么有的地方可以发展成为全球性金融中心,有的地方只能成为区域金融中心,有的地方则不能成为金融中心;为什么有的金融中心可以长青,有的金融中心则会被取代。中国已经发展成为经济大国,也必将要发展成为金融强国,金融中心建设是未来发展中一个重中之重的课题,需要有更多投入,从理论及实践层面对我国金融中心的建设及发展涉及的问题做深入探讨,并提出答案。我国经济崛起及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及角色将何去何从。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在殖民地年代因时际遇,发展成为远东一个自由、开放的国际金融中心。1978年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之后,香港凭借其人文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在贸易、投资、融资以及金融资讯等方面为内地经济发展提供离岸金融服务,充当我国对外经贸往来的主要窗口,在中国与国际市场往来中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与中国内地建立了十分特殊的经济及金融关系。香港在充当这一角色过程中也得到发展及提升的机会,自身的金融中心地位及功能获得很大强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金融实力的不断提升,尤其是金融业的市场化及自由化,上海、北京、深圳等金融中心获得强劲发展动力,逐步形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内地,尤其是上海金融中心的崛起对香港服务中国经济的传统功能具有替代效应,长远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国经济的功能存在弱化,甚至于被取代的可能。香港已在1997年回归祖国,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变是国家在安排香港回归时所做的战略决策,并被视为一项国际承诺而体现在《中英联合声明》及《基本法》。在中国经济崛起及做大做强体制内金融中心的同时,香港金融中心如何可以继续发挥其服务中国经济的功能而不被边沿化,是未来国家推动经济改革及市场开放,特别是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及资本账户走向开放过程中需要研究的战略性课题。本论文指出了1997年回归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维持繁荣的背后呈现出的一些不良发展态势,包括中介功能淡化,市场发展趋向单一化、虚拟化,国际化褪色等,剖析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国经济的功能在中国经济崛起过程中面对弱化风险的深层次原因。论文在探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问题时带出了对沪港金融中心关系这一国家层面的重大课题的探讨,并就如何在加快国家金融中心建设的同时,平衡好沪港金融中心之间的关系提出策略建议。本论文将理论、政策及实践紧密结合,寓创新于实践之中,务求以新的视角,就回归后香港与内地经济金融关系的发展问题提供一个较全面的论述,使其对决策有参考价值,对香港经济繁荣稳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向前推进以及沪港金融中心关系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何晖[9](2012)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9年底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开展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机遇期。随着试点范围的逐步扩大,作为全国9亿农民老年生活基本保障的新农保制度在“十二五”期间将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当前,《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只是规定了新农保制度的运行模式、基本原则等框架性内容,具体实施仍需结合各地省情、县情予以进一步开展和完善。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新农保制度在试点过程中面临着制度设计不完善、制度运行存在地区差异、制度实施受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因素影响以及制度对外部环境造成不确定性的影响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导致新农保活动在预期目标上的偏离。因此,作为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协调发展重大战略的新农保制度,随着覆盖面的逐步扩大,必将面临着如何评价效果、提高效率,识别风险、防范未然、消除不稳定性、实现预期效果等诸多问题。新农保风险是指在特定条件和境况下,由于无法准确预见的因素,导致新农保活动与绩效和预期目标之间发生的负偏离及相应损失。由于处于制度实施的初期,人们大多普遍关注新农保制度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或忽略其存在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风险意识相对薄弱。本研究的总体目标就是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识别,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预测相结合、合理性与现实性分析相结合、理论概括与对策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其中关键风险因素进行识别、筛选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新农保风险防范策略。本文的内容框架除了绪论和结论展望外,主要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新农保制度及其风险管理内涵的基本界定。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变迁为切入点,在介绍新农保制度建立的条件、制度内容及特点的基础上,对新农保风险的概念进行界定,厘清新农保风险的要素及其发生的可测性、不可测性,风险补偿或给付的连续性、有限性,以及风险防范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等一系列特点,探寻新农保风险管理的内涵、目标及意义,以此为支撑,构建“全面识别—关键因素筛选—评估评价—规避防范”新农保风险管理程序,奠定后续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对新农保风险因素识别理论探讨。在梳理一般的风险识别的基本理论、常用方法和识别过程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新农保风险识别的目标、原则及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新农保风险测度的标准,将新农保“保基本”、“有弹性”、“广覆盖”、“多层次”和“可持续”的基本原则转化为新农保风险测度和评价的标准。确立新农保风险管理的期望值,为新农保风险识别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第三部分是对新农保风险因素的全面识别及其关键风险的筛选。通过剖析新农保风险生成的前因性及内、外部机理,阐释新农保风险形成环节及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明确新农保风险识别的具体流程,重点探讨新农保内生风险、外生风险以及外部效应风险等,按照新农保活动的“制度设计——制度运行”过程对新农保风险系统进行全面识别。在此基础上,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新农保风险系统的风险因素进行权重赋值,筛选出新农保关键风险。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对新农保关键风险因素的实证评估。以新农保试点县为实证分析对象,重点考察湖北省宜都等26个县的新农保运行状况,建立调查数据库,从新农保的制度设计和制度运行的财务可持续两方面进行关键风险因素确认。其中,第四部分是新农保制度设计风险的评估。根据新农保制度设计要求,以“保基本”为标准,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保险精算及生成农村居民国民生命表,对新农保养老金替代率风险、个人账户计发系数风险以及制度碎片化与衔接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第五部分则对制度运行中的财务可持续风险进行了评估,具体以湖北省的国家新农保试点、非试点地区为样本,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政策仿真等工具,结合logistic分析,分别对新农保财政风险、集体筹资风险和个人筹资风险进行实证研究。第六部分是在以上风险识别及确认的基础上探讨新农保风险防范具体策略。遵循新农保风险防范的一定目标和原则,有针对性对新农保关键风险的防范对策进行了重点探讨。其中,制度设计风险防范策略包括设计“统一比率计发+分层补贴差额”的待遇计发方案稳定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完善精算制度科学制定个人账户计发系数,统中有分实现制度从碎片化走向大一统;新农保财务可持续风险防范策略主要包括建立“阶梯式”财政分级补贴机制,因地制宜明确集体筹资责任以及完善个人参保激励机制等。此外,新农保风险的防范策略还包括创新保险基金管理方式、化解待遇给付风险、优化新农保运行外部环境等。

王成仁[10](2011)在《博弈与规制:中国风电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风电产业也是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的重点。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风电产业装机规模已居世界首位,新增装机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风电并网难、技术突破难等问题一直存在。本文运用政府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与规制经济学等理论工具,对风电产业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央地政府博弈以及企业行为等进行了深入分析,试图以政府行为分析的角度为解决风电问题提供良好建议。本文分析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展开。从供给来看,一方面,地方政府为套取补贴,铺开地区经济规模,赚取财税收入,争先占领风电产业。其深层次原因包括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机制、官员晋升机制和财政分权体制。另一方面,对于主要由国有企业构成的风机制造企业和发电商而言,发展风电这一国家号召的能源产业,可扩大企业规模、增加经济利润、提高未来收益、积累政治资本。加之国有企业存在软预算约束的情形,其投资行为更加注重政治利益而非经济效益。多种利益的合力促使国有企业纷纷投资风电,这也反映了企业对风电行业的良好预期。从需求来看,电网企业作为风电的直接需求者,决定着风电上网电量。相对于规模扩张迅速的风电来说,落后的电网建设条件制约着风电发展。一方面,风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对电网安全危害很大。若强制上网则需要在调峰、调度管理等方面做出大幅调整,给电网企业带来巨大成本,这些都使电网收购风电的积级性不高;另一方面,电网企业属自然垄断企业,同时具有社会公益性。电网在利用垄断优势获取双边垄断利润的同时,还追求着政治利益。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电网覆盖面、提升电网垄断程度等方式,增加企业的政治话语权和垄断能力。对于风电这一国家大力支持的清洁能源,电网企业虽不积极但也表示支持,这里不排除企业有借发展风电之机谋求其他目标的机会主义倾向。为此,必须要求电网企业在支持风电发展过程中,体现其公益性质,主动承担相关成本,减轻广大民众的负担。从世界主要风电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各国政府均是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一是对技术研发的大力支持,以技术作为产业发展的源动力;二是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持续的政策优惠和税收减免等财政支持;三是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电力消纳、交易和配额等问题,有效提升了电网对风电的吸纳能力;四是采用强制上网政策,要求电网企业收购可再生能源电力。这些措施均值得我国借鉴。最后,本文提出要由中央政府这一强制力量来规制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行为,以求得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科学发展的战略对策。首先,地方政府要明确自己是规则制定者、监督者和仲裁者的角色,考核地方风电上网电量,协调风电供需双方利益,促进本地风电技术的发展。其次,要强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引入市场竞争,打破垄断。再次,中央政府要从中国能源战略的整体出发,制定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具体发展规划,走以技术研发为动力,以政策支持为保障,以科学、有序发展为目标的风电发展路线。

二、经济环境改善 发展前景看好 2004:中国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环境改善 发展前景看好 2004:中国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1)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问题与选题意义
    二、既有研究回顾与评析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第一节 研究问题:弱约束性制度为何扩员
    第二节 国际制度趋弱的现实背景
    第三节 既有学理逻辑的解释与不足
第二章 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可能
    第一节 概念界定:弱约束性制度
    第二节 两个假定:包容性制度、协调型互动
    第三节 三个假设:权力制衡、规范扩散、功能补偿
第三章 案例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扩员问题概述
    第二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弱约束性界定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包容性特征和制度互动背景
第四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权力制衡需求
    第一节 上合组织的相关权力要素:俄罗斯、美欧、中国
    第二节 权力制衡需求:俄罗斯视角下的制衡需求与制衡可能
    第三节 权力制衡需求对扩员进程的推动:历时比较
    本章小结 权力制衡需求影响但不决定弱约束性制度扩员
第五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规范扩散需求
    第一节 上合组织的价值规范要素:“上海精神”
    第二节 规范扩散需求:“上海精神”的扩散需求与扩散路径
    第三节 规范扩散需求对扩员进程的推动:历时比较
    本章小结 规范扩散需求影响但不决定弱约束性制度扩员
第六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功能补偿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对接平台”定位的出现
    第二节 在对接协调中获取功能补偿的可行性论证
    第三节 功能补偿对扩员决策的决定性影响
    本章小结 功能补偿是弱约束性制度扩员的必要条件
总结
    一、总结与结论
    二、基于结论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2)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定向增发融资效应分析 ——基于光谷信息与天润科技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新三板融资效应相关理论概述
    2.1 新三板市场概述
        2.1.1 新三板市场发展历程
        2.1.2 新三板市场分层制度的设立
        2.1.3 创新层企业的特点
    2.2 定向增发融资效应的主要评价指标
        2.2.1 股价变动
        2.2.2 超额收益率
        2.2.3 财务绩效
        2.2.4 托宾Q理论
        2.2.5 EVA绩效分析
    2.3 融资效应相关理论
        2.3.1 MM定理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3 优序融资理论
第3章 案例介绍
    3.1 案例背景
        3.1.1 行业背景
        3.1.2 案例选择背景
    3.2 光谷信息和天润科技定向增发方案概况
        3.2.1 光谷信息定向增发方案
        3.2.2 天润科技定向增发方案
    3.3 光谷信息和天润科技定向增发方案比较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创新层光谷信息定向增发融资效应分析
        4.1.1 短期公告效应分析
        4.1.2 长期绩效效应分析
    4.2 创新层天润科技定向增发融资效应分析
        4.2.1 短期公告效应分析
        4.2.2 长期绩效效应分析
    4.3 创新层光谷信息和天润科技融资效应对比评析
        4.3.1 短期公告效应对比评析
        4.3.2 长期绩效效应对比评析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企业角度
        5.2.2 投资者角度
        5.2.3 中介机构角度
        5.2.4 监管层角度
参考文献
致谢

(3)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
        1.4.2 产业集聚及林业产业集聚
        1.4.3 林业产业集聚空间范围界定
        1.4.4 林业经济增长及其效率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5.4 技术路线
    1.6 本研究的创新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聚理论
        2.1.1 静态视角的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研究
        2.1.2 动态过程视角的产业集聚演进研究
        2.1.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 经济增长理论
        2.2.1 古典经济增长研究
        2.2.2 新古典经济增长研究
        2.2.3 内生经济增长研究
        2.2.4 经济增长效率测度研究
    2.3 理论评述及研究启示
第三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概况及测度
    3.1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
    3.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及比较
        3.2.1 产业集中度(CR_n)
        3.2.2 空间基尼(G)系数
        3.2.3 区位熵(LQ)系数
    3.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3.3.1 林业产业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的判断
        3.3.2 林业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关系研究
    4.1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的初步考察
        4.1.1 林业产业集聚度内部结构分析
        4.1.2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度的区域差异
    4.2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理分析
        4.2.1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关系的直观考察
        4.2.2 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理分析
    4.3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互动机制的实证分析
        4.3.1 模型构建及参数设定
        4.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5.1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理分析
        5.1.1 产业集聚的基本逻辑
        5.1.2 构建林业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5.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机制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5.2.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6.1 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衡量及其空间差异
        6.1.1 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衡量及描述分析
        6.1.2 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6.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
    6.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6.3.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6.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7.1 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和分析
        7.1.1 测度方法
        7.1.2 测度指标的描述分析
        7.1.3 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7.2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分析
    7.3 我国林业产业集聚影响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7.3.1 模型构建及指标选择
        7.3.2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4)大晟文化高溢价并购对中小股东利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并购溢价
        1.3.2 中小股东利益研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协同效应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4 管理者过度自信理论
3 大晟文化并购案溢价形成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并购过程概况
        3.1.1 并购参与方
        3.1.2 并购动因
        3.1.3 并购关键节点
    3.2 并购溢价情况
    3.3 并购高溢价形成影响因素
4 大晟文化高溢价并购对中小股东利益影响分析
    4.1 并购溢价的后续发展
        4.1.1 业绩完成情况分析
        4.1.2 商誉减值情况分析
    4.2 高溢价并购对中小股东利益影响过程分析
    4.3 基于财务指标实现度的中小股东利益影响分析
        4.3.1 盈利能力分析
        4.3.2 成长能力分析
        4.3.3 偿债能力分析
        4.3.4 Z值模型分析
    4.4 基于市场反应的中小股东利益影响分析
        4.4.1 短期影响分析
        4.4.2 长期影响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5.2.1 谨慎衡量被并购企业的价值
        5.2.2 企业制定决策时应重视长远发展综合分析
        5.2.3 加强高溢价并购后的整合
        5.2.4 限制大股东行为,加强中小股东权利
        5.2.5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并在中小股东利益受损时进行补偿
        5.2.6 中小投资者应高度关注并购后企业经营状况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5.2.7 完善并购相关政策与中小股东保护制度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三五互联溢价并购道熙科技的商誉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
        1.4.1 本文的主要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基础
    2.1 基本理论
        2.1.1 商誉的内涵与特征
        2.1.2 商誉价值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2.2 商誉价值的相关理论
        2.2.1 溢价并购产生商誉理论基础
        2.2.2 商誉价值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3 三五互联与道熙科技溢价并购的基本情况
    3.1 并购双方简介
        3.1.1 三五互联简介
        3.1.2 道熙科技简介
    3.2 溢价并购过程分析
        3.2.1 并购准备阶段
        3.2.2 并购实施阶段
        3.2.3 溢价并购完成
    3.3 并购双方关于业绩承诺的争议
        3.3.1 业绩承诺
        3.3.2 业绩实际完成情况
4 溢价并购案例分析
    4.1 商誉估值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4.1.1 并购方过于看好网络游戏行业的发展前景
        4.1.2 资产评估方法缺乏合理性
        4.1.3 对高业绩承诺的不达标风险估计不足
        4.1.4 商誉初始确认时对无形资产的评估过程存在困难
    4.2 商誉价值的减值问题分析
        4.2.1 标的公司的主营产品缺乏创新
        4.2.2 外部因素对标的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4.2.3 并购方对商誉减值存在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4.3 商誉价值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5 上市公司溢价并购商誉的规范应用建议
    5.1 改进资产评估方法,规范对可辨认净资产的计量
    5.2 优化并购措施,整合企业资源
    5.3 抑制高业绩承诺,防范商誉减值风险
    5.4 改善商誉后续计量,加强商誉信息披露监管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来源
        1.2.1 垄断优势论
        1.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2.3 内部化理论
        1.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2.5 价值链理论
        1.2.6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
        1.5.2 难点和不足
第2章 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综述
    2.1 国外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零售业国际化的内涵
        2.1.2 零售业国际化的动机
        2.1.3 零售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2.1.4 零售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2.1.5 零售业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2.1.6 零售业国际化的撤资
    2.2 国内零售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走出去”战略
        2.2.2 国内流通产业的地位和贡献
        2.2.3 国内学者对零售业国际化的研究
        2.2.4 中国零售业的“走出去”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现状
    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概况
        3.1.1 中国零售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3.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空间分布情况
        3.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情况
        3.1.4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数量少
    3.2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分析
        3.2.1 国美进军香港
        3.2.2 苏宁的国际化
        3.2.3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
    3.3 零售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
        3.3.1 零售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因素
        3.3.2 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影响因素
    3.4 零售业“走出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4.1 变量选择
        3.4.2 模型设计
        3.4.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3.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5.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3.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3.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缓慢的原因分析
        3.6.1 中国零售企业竞争力弱
        3.6.2 中国零售企业品牌影响力小
        3.6.3 中国零售企业缺乏国际经验
        3.6.4 中国零售企业承担汇率风险能力差
        3.6.5 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少
第4章 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经验
    4.1 全球零售业的发展情况和国际化状况
        4.1.1 全球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4.1.2 零售商的市场主导能力
        4.1.3 发达国家跨国零售企业的主导地位
        4.1.4 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4.1.5 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多样化
        4.1.6 零售业的经营国际化
        4.1.7 零售业的零售数字化
    4.2 发达国家的零售国际化
        4.2.1 美国的零售国际化
        4.2.2 欧洲的零售国际化
        4.2.3 日本的零售国际化
        4.2.4 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国际化的一般经验
    4.3 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国际化-以泰国为例
        4.3.1 发展中国家零售国际化的一般情况
        4.3.2 泰国零售业的国际化
        4.3.3 卜蜂莲花的国际化
        4.3.4 卜蜂莲花在华扩张历程
第5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分析
    5.1 “走出去”战略
        5.1.1 “走出去”的内涵
        5.1.2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发展
        5.1.3 “走出去”的概况
    5.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宏观视角
        5.2.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宏观背景
        5.2.2 顺应对外经济的发展规律
        5.2.3 构建自主流通网络的重要手段
        5.2.4 价值链升级的外部驱动
        5.2.5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部推动
        5.2.6 有利于缓和中美贸易摩擦
        5.2.7 有助于供给侧改革顺利实施
        5.2.8 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的客观要求
        5.2.9 促进我国文化输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5.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微观视角
        5.3.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推动因素
        5.3.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拉动因素
        5.3.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便利化因素
第6章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创新途径:跨境电商
    6.1 跨境电子商务
        6.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涵义
        6.1.2 跨境网络零售
    6.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6.2.1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环境
        6.2.2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状况
    6.3 跨境电商与传统零售的区别
        6.3.1 跨境电商具有跨地域性
        6.3.2 跨境电商信息传播速度快
        6.3.3 跨境电商以大数据为基础
        6.3.4 跨境电商的成本结构不同
        6.3.5 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不同
    6.4 跨境电商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新途径
    6.5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SWOT分析
        6.5.1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6.5.2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劣势
        6.5.3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
        6.5.4 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挑战
    6.6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实现路径
        6.6.1 国家参与和政策支持
        6.6.2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6.6.3 多种手段改善网购体验
        6.6.4 改进物流效率
        6.6.5 巩固制造业基石
        6.6.6 不遗余力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第7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7.1 “一带一路”倡议
        7.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7.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比较优势
        7.2.1 相对于发达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7.2.2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零售业的比较优势
        7.2.3 零售业相对于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
        7.2.4 相对于其他地区“一带一路”给零售业带来的比较优势
第8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8.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时机选择
        8.1.1 零售企业具备“走出去”能力的时机
        8.1.2 进入目标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
    8.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
        8.2.1 中亚五国
        8.2.2 东南亚十一国
        8.2.3 南亚八国
        8.2.4 独联体七国
        8.2.5 中东欧及南欧十八国
        8.2.6 南太平洋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8.2.7 西亚北非国家和蒙古
    8.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进入方式选择
        8.3.1 中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8.3.2 东南亚国家的进入方式
        8.3.3 印度的进入方式
        8.3.4 独联体国家的进入方式
        8.3.5 澳大利亚的进入方式
    8.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业态选择
    8.5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标准化与本土化战略
    8.6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支撑体系
        8.6.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宏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8.6.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中观层面的支撑体系
        8.6.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微观基础改造
第9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必要性
        9.1.2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可行性
        9.1.3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实现路径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改革开放以来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对中国大陆的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
    中国与菲律宾经济与贸易往来历史回顾 第一节
    古代中国与菲律宾的经贸往来 第二节
    近代以来中国与菲律宾的经贸往来 第二章
    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华人企业集团的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亚洲金融危机对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的影响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对中国大陆的投资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菲律宾对华投资总体情况分析 第二节
    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对中国大陆的投资案例分析 第四章
    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对中国大陆的投资特点及趋势展望 第一节
    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原因 第二节
    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对中国大陆的投资特点 第三节
    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对中国大陆投资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对中国大陆投资的趋势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经济崛起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2 论文的研究框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5 论文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1.6 文献综述
注释 第二章 金融中心的理论基础及核心元素
2.1 金融中心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金融中心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2.1.2 金融中心的产业经济学基础
    2.1.3 金融中心与制度经济学
2.2 金融中心构成与运作要素
    2.2.1 金融中心构成要素
    2.2.2 金融中心的运作要素
2.3 金融中心的基本类型及评价
    2.3.1 金融中心的基本类型
    2.3.2 金融中心评价体系
2.4 金融中心的监管模式
    2.4.1 基本监管模式
    2.4.2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特点与问题
    2.4.3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特点及问题
    2.4.4 香港金融监管体制的特点及改革方向
    2.4.5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
注释 第三章 金融中心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
3.1 欧洲早期的贸易与集市催生金融业
3.2 西欧金融中心的兴起与更替
3.3 金融中心朝多极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
注释 第四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发展历程及发展态势
4.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发展历程
    4.1.1 香港金融业以银行主导,长期由英国资本把持
    4.1.2 香港银行业监管从无到有,逐步完善
    4.1.3 香港股市发展自由放任,多次股灾促成市场整合及监管完善
    4.1.4 香港其它金融市场的发展
4.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态势
    4.2.1 香港金融制度的进一步规范
    4.2.2 香港金融市场的规模逐步扩展
    4.2.3 香港金融机构的资本构成有所调整
4.3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评价
    4.3.1 相关模型的构成
    4.3.2 模型的外部指标采集
    4.3.3 模型的问卷调查
    4.3.4 模型的结论及特点
    4.3.5 影响香港金融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新因素
注释 第五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要素、主要特色及与内地的关系
5.1 香港金国际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因素
    5.1.1 战后香港经济转型对本土金融服务需求的带动
    5.1.2 自由经济管治理念下港英政府的适度干预
    5.1.3 香港的有利时区位置
    5.1.4 香港与我国内地市场的特殊关系
    5.1.5 香港较为健全及独特的司法制度
    5.1.6 香港的简单低税制
5.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色
    5.2.1 自由港政策与法治的有机结合
    5.2.2 高度外向及国际化
    5.2.3 实行货币局制度,由商业银行发钞,货币金融架构特殊
    5.2.4 银行业集中度高,外资银行占支配地位
    5.2.5 私人银行业务快速崛起
    5.2.6 实行“以原则为本”的监管理念
    5.2.7 香港金融市场逐渐从银行主导转向股市主导
5.3 香港与我国内地金融中心的关系
    5.3.1 香港与内地特殊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5.3.2 香港与内地的金融关系
    5.3.3 沪港金融中心关系
    5.3.4 粤港金融关系
注释 第六章 中国经济崛起对金融生态的影响
6.1 中国经济崛起的特征与含义
    6.1.1 经济规模显着提升,中长期发展动力仍然较强
    6.1.2 市场化与国际化水平提升
    6.1.3 制度与规则走向规范化
6.2 中国经济崛起对金融生态的影响
    6.2.1 中国在经济崛起中金融服务需求快速扩大
    6.2.2 人民币国际化机遇浮现
    6.2.3 中国货币金融政策的国际影响力扩大
    6.2.4 中国在经济崛起中,沪京深等金融中心功能快速提升
注释 第七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国崛起中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7.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国经济的主要功能
    7.1.1 为内地货物进出口服务
    7.1.2 为境外投资内地服务
    7.1.3 为内地企业境外股市募资服务
    7.1.4 为内地机构境外债市融资服务
    7.1.5 为内地企业境外贷款服务
    7.1.6 为内地及境外资金跨境投资服务
    7.1.7 为内地企业投资海外服务
7.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国经济崛起中的发展机遇
    7.2.1 香港主要金融环节的发展机遇
    7.2.2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特色及发展机遇
7.3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国经济崛起中面对被边缘化的挑战
    7.3.1 香港在中国内地与海外经济往来中的中介角色淡化
    7.3.2 内地的离岸金融服务需求有所调整
    7.3.3 香港的国际化特色褪化
    7.3.4 香港与内地金融中心互补性减少、竞争性增加
    7.3.5 香港股市及基金业发展面对的新问题
注释 第八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面对边缘化风险的深层次原因
8.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得益于内地封闭及金融服务落后
8.2 香港金融制度比内地开放自由,从中获得监管套利
8.3 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融合存在制度性障碍
8.4 香港奉行自由经济,但欠缺长远战略
8.5 迭加性问题
    8.5.1 香港产业结构存在单一化、虚拟化问题
    8.5.2 香港的政治体制转型令管治及监管有所弱化
    8.5.3 香港本土意识抬头
注释 第九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前景
9.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展顺利,香港中心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9.2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阻力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升不如预期
9.3 上海功能强化,港深整合,比翼齐飞
注释 第十章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快我国金融中心建设
10.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重新定位、扮演新角色
    10.1.1 关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问题
    10.1.2 关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问题
10.2 香港检讨自由经济理念,政府适当有所作为
10.3 香港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扩阔金融业发展基础
    10.3.1 借鉴瑞士经验,推动香港发展成为东方瑞士
    10.3.2 推动香港资产管理及私人银行业发展
10.4 粤港排除障碍,加强整合,构建新型互补关系
    10.4.1 粤港深化经济合作面对新挑战
    10.4.2 粤港加强合作仍有重要基础
    10.4.3 粤港合作前景广阔
10.5 我国加快体制内金融中心建设
    10.5.1 从新视角看国家金融发展及金融安全
    10.5.2 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
10.6 沪港优势互补,强强合作
    10.6.1 沪港金融中心优势互补
    10.6.2 沪港金融中心强强合作
    10.6.3 沪港金融中心实现错位发展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9)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可能的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方法
    0.4 研究内容框架
    0.5 研究的重点难点
第1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风险概述
    1.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1.1.1 老农保制度的反思
        1.1.2 新农保制度概况
    1.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风险
        1.2.1 风险的概念
        1.2.2 新农保风险的界定
        1.2.3 新农保风险的要素
        1.2.4 新农保风险的特点
    1.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风险管理
        1.3.1 风险管理的涵义及内容
        1.3.2 新农保风险管理的内涵、目标及意义
        1.3.3 新农保风险管理的过程
第2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因素识别的理论探讨
    2.1 风险识别的基本理论
        2.1.1 风险识别的基本内容
        2.1.2 风险识别的常用方法
        2.1.3 风险识别的过程
    2.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识别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2.2.1 新农保风险识别的目标及原则
        2.2.2 新农保风险识别的方法
    2.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风险识别依据
        2.3.1 保基本
        2.3.2 有弹性
        2.3.3 广覆盖
        2.3.4 多层次
        2.3.5 可持续
第3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因素识别与关键风险筛选
    3.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风险的生成机理分析
        3.1.1 新农保风险生成的前因性分析
        3.1.2 新农保运作流程及其风险
        3.1.3 新农保风险形成的过程
    3.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风险的识别过程
        3.2.1 初步识别
        3.2.2 因素筛选
        3.2.3 监测评估
        3.2.4 识别诊断
    3.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风险系统识别
        3.3.1 制度内生风险
        3.3.2 制度外生风险
        3.3.3 制度外部效应风险
    3.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关键风险的赋值及筛选
        3.4.1 新农保风险因素指标层的构建
        3.4.2 基于AHP法和德尔菲专家预测法的新农保关键风险筛选
第4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风险评估
    4.1 养老金替代率风险评估
        4.1.1 基础养老金替代率风险评估
        4.1.2 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风险评估
    4.2 个人账户计发系数风险评估
        4.2.1 个人账户计发系数风险产生背景
        4.2.2 个人账户计发系数精算模型及农村国民生命表
        4.2.3 个人账户计发系数风险评估结论
    4.3 制度碎片化与衔接风险评估
        4.3.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碎片化”风险
        4.3.2 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风险
第5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风险评估
    5.1 财政风险评估
        5.1.1 中央及省级财政风险评价
        5.1.2 县级财政风险评估——以湖北省部分试点地区为例
        5.1.3 县级财政补贴风险评估结论
    5.2 集体筹资风险评估
        5.2.1 集体筹资意愿分析
        5.2.2 集体经济补助能力评估
    5.3 个人账户筹资意愿风险评估
        5.3.1 新农保参保意愿风险
        5.3.2 新农保制度满意度评价
    5.4 个人缴费能力评估
        5.4.1 缴费能力评估
        5.4.2 影响农民缴费能力的因素分析
第6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风险防范策略
    6.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风险防范的目标和原则
        6.1.1 新农保风险防范的目标
        6.1.2 新农保风险防范的原则
    6.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风险的防范
        6.2.1 稳定养老金替代率水平
        6.2.2 规避个人账户计发系数风险
        6.2.3 制度从碎片化走向大一统
    6.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风险的防范
        6.3.1 建立稳健的财政分级补贴机制
        6.3.2 因地制宜明确集体筹资责任
        6.3.3 完善个人参保激励机制
        6.3.4 创新保险基金管理方式
        6.3.5 化解待遇给付风险
        6.3.6 优化新农保运行外部环境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录
    附录一:新农保关键风险因素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2011年7月新农保调查问卷(参保、未参保)
    附录三:湖北省国民生命表
    附录四:湖南省张家界市国民生命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博弈与规制:中国风电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内可再生能源及风电研究现状
        (一) 关于我国风电发展问题及原因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二) 对国际风电发展的研究及经验借鉴
        (三) 对国外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的研究
        (四) 对电价机制的研究
        二、国外可再生能源研究现状
        (一) 政策性研究
        (二) 经济性研究
        (三) 案例研究
        (四) 技术性研究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第四节 本文创新之处及待研究问题
第2章 产业发展与政府行为理论
    第一节 产业发展的一般理论
        一、产业经济理论概述
        (一)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二) 产业结构理论
        (三) 产业布局理论
        (四) 产业安全理论
        二、产业政策理论与政府行为
    第二节 政府行为理论概述
        一、政府及政府行为
        (一) 政府的内涵及构成
        (二) 政府行为的内容
        (三)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
        二、西方政府经济理论的演进
        (一) 早期政府经济理论:自由放任主义思潮
        (二) 近代政府经济理论的转变:国家干预的合法性
        (三) 现代政府经济理论:寻求政府与市场的融合
        (四) 小结
    第三节 公共选择理论框架下的政府行为
        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二、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行为的分析
    第四节 现代规制理论与政府行为
        一、政府规制理论概述
        二、政府行为的缺陷:外部性与规制失灵
    第五节 小结
第3章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现状、制度环境及问题
    第一节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历程
        一、我国风能资源概述
        (一) 我国风能资源禀赋
        (二) 风力发电的特性
        二、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阶段
        (一) 实验探索阶段(1977~1985 年)
        (二) 初期发展阶段(1986~2002 年)
        (三) 规模化及国产化阶段(2003 年~2008 年)
        (四) 全面发展阶段(2009 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风电装机现状
        (一) 陆上风电
        (二) 海上风电
        二、我国风电制造业现状
        三、我国风电价格现状
        (一) 地方政府自主定价
        (二) 特许权招标定价
        (三) 标杆上网电价
        四、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制度框架
        (一) 国家性法律
        (二) 其他法规
        (三) 实施的效果及评价
    第三节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问题及瓶颈
        一、风电发展缺乏具体、科学、全面协调的发展规划
        二、风机设备制造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仍面临核心技术瓶颈
        三、并网难问题仍未解决,电网滞后仍是制约风电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小结
第4章 中央政府行为与风电产业发展
    第一节 中央政府的界定
        一、国家与政府
        二、中央政府的界定
    第二节 中央政府促进风电发展的举措及效果
        一、中央政府的目标
        二、中央政府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的措施及影响
        (一) 中央政府促进风电发展的措施
        (二) 中央政府政策措施的效果
    第三节 利益集团干扰下的中央政府行为
        一、利益集团的内涵
        二、风电产业利益集团——构成、利益诉求及影响
        (一) 风电产业利益集团的构成及其利益诉求
        (二) 风电利益集团对中央政府行为的干扰
    第四节 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行为与风电产业发展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界定及目标
        一、地方政府的内涵
        二、地方政府行为的目标
    第二节 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发展风电产业的选择
        一、我国财税体制评述
        (一) 财政分权理论简述
        (二) 当前我国财税体制评述
        二、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竞争
        三、财政分权体制下的风电产业
    第三节 政绩考核、官员晋升与风电产业发展
        一、当前政绩考核机制评述
        二、官员晋升的政治锦标赛
        三、政绩考核与官员晋升机制推动风电产业发展
    第四节 地方政府寻租与风电发展
        一、寻租的内涵、成本及层次
        (一) 寻租的内涵及成本
        (二) 寻租的层次
        二、地方政府寻租与风电产业发展
    第五节 央地政府间博弈与风电产业发展——对风电规划目标的博弈分析
        一、我国风电发展目标的制定
        (一) 我国风电目标现状及风电发展情况
        (二) 对目前风电发展目标的评价
        二、央地政府行为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
        (一) 央地政府博弈的基础条件假定
        (二) 央地政府博弈的动态化过程
        (三) 央地政府博弈条件下的风电发展目标情景
        三、规范风电发展目标的对策
    第六节 小结
第6章 企业行为与风电产业发展
    第一节 风电产业中的企业类别及特点
        一、风电产业链构成及市场结构
        (一) 风机制造业的市场构成
        (二) 发电商
        (三) 电网企业
        二、国有企业的特点及行为逻辑
        (一) 国有企业是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结合体
        (二) 企业预算约束弹性化
        (三) 国有企业行为是权力的异化表现
    第二节 风电企业行为分析——供给方面
        一、“产能过剩”与风机制造业的竞争性均衡
        二、发电企业之间的囚徒博弈
        (一) 发电企业的利益诉求
        (二) 发电企业的囚徒博弈
    第三节 风电企业行为分析——需求方面
        一、风电并网现状
        二、电网企业的垄断行为分析
        (一) 电网企业的自然垄断特性和公益性
        (二) 电网企业的垄断行为
        三、供需企业行为互动:冲突中的一致利益
    第四节 小结
第7章 国内外风电产业发展的比较及经验借鉴—政府行为的视角
    第一节 世界风电发展现状
    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的风电发展经验
        一、丹麦风电发展
        (一) 丹麦风电发展的历史概况
        (二) 丹麦风电发展中的政府行为
        二、德国风电发展
        (一) 德国风电发展概况
        (二) 德国风电发展中的政府行为
        三、西班牙风电发展
        (一) 西班牙风电发展的历史概况
        (二) 西班牙风电发展中的政策支持
        四、美国风电发展
        (一) 美国风电发展概述
        (二) 美国风电发展中的政府行为
        五、欧洲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经验
        (一) 风电大规模并网的技术和理论性探讨
        (二) 欧洲大规模风电并网的障碍
        (三) 对欧洲风电大规模并网的建议
    第三节 国内外风电发展比较及经验借鉴
        一、国内外风电产业发展的比较分析
        (一) 国内外能源结构不同
        (二) 国内外风力资源条件不同
        (三) 国内外风电产业的市场结构相异
        (四) 国内风电技术研发的基础较差
        二、国外风电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 以技术研发作为风电发展的源动力
        (二) 提供持续的优惠政策支持
        (三) 通过政府协调与市场机制解决风电入网问题
        (四) 采用强制上网或收购政策
        (五) 鼓励多方投资者进入,打破垄断
    第四节 小结
第8章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政府规制及战略选择
    第一节 地方政府行为的规制
        一、纠正政府定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二、完善政绩考核机制,提高风力发电的效益
        三、发挥地方政府协调者作用,统筹多方利益
        四、促进政务公开,降低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五、把握自主创新脉搏,真正提升地方产业实力
    第二节 风电企业行为的规制
        一、风电企业行为规制的原则
        二、企业行为的规制选择——供给方面
        (一) 强化企业预算约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 打破国企垄断,引入社会和民间资本
        (三) 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提高技术水平
        三、企业行为的规制选择——需求方面
        (一) 改进电力体制,引入市场竞争
        (二) 明确电网职责,引入电网端强制配额制
        (三) 提高电网业务信息透明度,强调公益特性
        (四) 加强技术创新和电网建设步伐
    第三节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立足国家能源战略,科学制定风电产业发展规划
        二、细化风电规划实施的基础性问题,做好保障性工作
        三、加大国家对公共基础科学投入,提高风电自主创新和技术水平
        四、完善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监督政策执行效果
        五、破除体制障碍,均衡多方利益,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发展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经济环境改善 发展前景看好 2004:中国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 [1]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D]. 彭昕. 外交学院, 2021(10)
  • [2]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定向增发融资效应分析 ——基于光谷信息与天润科技比较分析[D]. 胡聪.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我国林业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增长效应研究[D]. 魏肖杰.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4]大晟文化高溢价并购对中小股东利益影响研究[D]. 王佳琦.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5]三五互联溢价并购道熙科技的商誉价值研究[D]. 严旭升. 安徽工业大学, 2020(07)
  • [6]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动因与实现路径研究[D]. 石娜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7]改革开放以来菲律宾华人企业集团对中国大陆的投资研究[D]. 魏晓璐. 厦门大学, 2014(09)
  • [8]中国经济崛起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问题研究[D]. 谢国梁. 复旦大学, 2013(03)
  • [9]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D]. 何晖. 武汉大学, 2012(06)
  • [10]博弈与规制:中国风电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王成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09)

标签:;  ;  ;  ;  ;  

2004年:中国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环境有所改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