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开发问题探讨

城市土地开发问题探讨

一、城市土地开发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全喜[1](2020)在《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交互影响研究 ——以甘肃省河西走廊城市为例》文中指出城市开发对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负效应,城市生态环境对城市土地开发利用也有约束作用。如何实现城市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然而,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有何特征以及交互关系却鲜有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甘肃省河西走廊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并借助核密度曲线图和灰色关联度模型揭示了两者的动态演进规律和交互影响程度,提出了合理优化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和生态环境的政策启示和路径策略,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7年,河西走廊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呈现增长态势,开发广度与开发深度也呈现增长态势,且开发强度的增长趋势与开发广度的较为一致。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最大为嘉峪关市,最小为武威市,说明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总体呈增长趋势,但不同城市增长幅度差别大,嘉峪关市增幅最大,金昌市增幅最小。(2)在研究期内,城市土地开发强度表现出不断增长、明显极化、区域差距扩大的动态演进特征;城市土地开发广度也存在极化现象,区域差异在缩小;城市土地开发深度的动态演进特征与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相似,但极化现象不明显。(3)2008-2017年,河西走廊城市生态环境呈增长的趋势,城市生态水平、环境负荷和环境保护也在不同程度增长。城市生态环境整体差距较大,呈上升的态势;城市生态水平、环境保护的特征与生态环境演变特征相似,而环境负荷在时间上呈波动变化趋势。(4)在研究期内,城市生态环境表现出的不断改善、弱极化、区域差异缩减的动态演进特征;城市生态水平、环境保护的动态演进特征与生态环境基本相似,但城市生态水平极化现象较弱,而环境负荷呈先增加后减小、区域差异在扩大的演进特征。(5)河西走廊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变化对生态环境表现较强的影响,开发广度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大于城市开发深度,且不同城市具体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城市开发广度各指标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差异,绿地与广场用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工业用地次之;城市土地开发深度各指标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弱。城市生态环境对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也表现出较强的影响,表明城市生态空间、环境保护建设以及污染物排放量均是限制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6)根据河西走廊城市的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差异以及动态演进特征,可从管控城市用地无序增长,寻求环境友好型用地模式和注重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空间管理水平两个方面着手,差别化合理控制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促进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杨喜[2](2020)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格局及溢出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Urban Land Green Use Efficiency,ULGUE)是城市上地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生产要素投入系统与城市土地利用产出系统在城市空间上的综合映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开发利用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风险不断凸显,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土地要素投入利用过程中急需摆脱传统高粗放、高污染、低效率的方式转向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适度集约、低污染、高效率的方式。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赋予了城市土地利用绿色效率新的时代内涵,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成为缓解城市土地供需矛盾、释放经济增长空间压力和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必要途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正是当今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对城市土地要素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核心要求和关键实现路径,也是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保护理念的重要实践活动。同时,伴随着新旧动能转换和区域协同发展进程的推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新旧动能要素流动过程中将不同的城市串联在一起,城市之间空间互动关系日益紧密,城市土地绿色开发利用并非“各自为政”或“孤军奋战”,而是存在空间溢出的外部性,本地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会与其他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产生空间关联。因此,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加强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研究,对于提高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效率、降低城市上地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风险、促进城市之间合作联动发展、推动城市社会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在借鉴和吸收现有文献研究基础上,首先,在明晰基于新旧动能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概念内涵基础上,构建基于新旧动能的城市上地绿色利用效率测度理论分析框架与指标体系,并借助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2003—2017年283座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其次,综合应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从时空二维视角来刻画和识别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时序动态演进规律和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再次,通过构建经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借助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全国尺度以及分区尺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估计和检验,并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中的偏微分分解方法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驱动因素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进行分解分析。最后,根据全文理论分析与量化实证研究结果,提炼出基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城市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路径选择。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新动能要素的投入有利于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新动能要素的投入自身可以带来较高质量的土地产出效率,传统动能要素也可以通过嫁接新动能要素进行现代化升级发展,重新换发新生机,提升城市土地综合利用效率。新动能要素的投入在提高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将传统土地利用方式引向绿色化土地利用方式的重要路径。(2)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也存在着区域差异性。提升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整体水平的关键在于加强对低值区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治理,补齐低值区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短板。在地理空间上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中心—外围”的空间二元结构性特征。高值区城市多分布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地区的城市以及生态旅游资源禀赋较好地区的城市,低值区城市多分布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以及省际交界地区。(3)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在地理空间上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并非“彼此孤立”随机分布,而是“彼此相依”空间关联,本地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不仅会影响周围邻近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也会受周围邻近城市的影响。在局域空间格局上,呈现出高值集聚型(HH)、低值塌陷型(LH)、低值集聚型(LL)、高值凸起型(HL)四种空间集聚类型,数量上特征上以HH和LL为主,以HL和LH为辅,在京津冀地区,形成了“环京津低值带”,而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形成了集群化高值集聚区,在地理空间上的冷热点区也呈现出“集群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在地理空间呈现为“城以群聚群分”的空间格局,并存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空间邻近同伴效应。(4)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在全国尺度和分区尺度下均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与周围邻近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在空间上相互关联影响,本地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高,将会对周围邻近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产生正向影响,带动周围邻近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共同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全局空间自相关和空间溢出效应在区域上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梯度差异性。(5)全国尺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驱动因素空间效应分解结果显示,经济发展、城市交通、生态资源禀赋、产业结构高级化、市场化程度、环境规制强度对本地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人口集聚、城市空间扩张、外商投资、政府干预对本地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显着负向抑制作用。人口集聚、城市交通、生态资源禀赋、产业结构高级化、市场化程度对邻近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政府干预对邻近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显着负向抑制作用。(6)分区尺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驱动因素空间效应分解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城市交通、生态资源禀赋、环境规制强度仅对本地城市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市场化城市对本地和邻近城市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政府干预对本地和邻近城市均具有负向抑制作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交通仅对本地城市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人口集聚对本地城市具有负向抑制作用,但对邻近城市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生态资源禀赋、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本地和邻近城市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外商投资和政府干预对本地和邻近城市均具有负向抑制作用;环境规制强度对本地城市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城市具有负向抑制作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生态资源禀赋、市场化程度、外商投资、环境规制强度仅对本地城市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人口集聚仅对本地城市具有负向抑制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本地和邻近城市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政府干预对本地和邻近城市均具有负向抑制作用。(7)根据全文理论与量化实证分析结果,提炼出基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路径选择:一是重塑理念认知,强化绿色发展逻辑;二是发挥空间溢出,构建联动发展机制;三是尊重区域差异,推进实施因区施策;四是遵循城际差异,推进实施因城施策;五是更新要素投入,优化用地结构配置;六是激发市场活力,发挥政府监管作用。

杨芳宇[3](2020)在《基于土地绩效评价的中国陶瓷谷方案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是人类生活的聚居地,也是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载体。城市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一切有关于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展都需要作用在城市土地利用的前提上。人类的社会进步和城市建设依赖于土地,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高效开发与前两者都存在正面影响关系。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飞速推进,经济导向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了盲目扩张、利用粗放、空间浪费、生态失序等城市病。由此,城市高速发展中土地利用价值提升成为城市规划学科的热点问题。通过借鉴管理学“绩效评价”的研究方法,城市设计领域中,土地利用绩效已经成为对土地使用效果和建设程度评价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中国陶瓷谷区域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国内外土地利用绩效的内涵以及评价体系,提出了宏观和微观视角双层次多目标的城市土地利用评价体系,针对中国陶瓷谷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城市设计优化研究,调整合理的土地配置,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基于绩效评价概念的界定,提出宏观和微观视角下的双层次土地利用绩效框架,分别提出研究目标,在宏观方面,土地利用绩效包括经济、生态和社会绩效;在微观方面,包括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区位;第二,选取指标开展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在宏观方面,通过陶瓷谷10年的宏观数据变化发掘城市发展的规律,运用协调度模型分析经济、社会、生态三类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情况,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在微观方面,以城市发展现状为依据,从开发强度、效益、区位三个方面对城市中的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进行评价分析,运用Arc GIS对城市中土地的利用现状绩效水平进行分级,为城市的优化设计提供良好基础;第三,基于宏观研究目标提出城市发展策略,基于微观研究目标提出适宜的设计模式,优化城市设计方案。最后,本文综合两个层面的研究的出一套完整的中国陶瓷谷未来城市发展的策略体系。

曲冰[4](2020)在《基于数字技术的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建设集约型城市是促进未来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城市土地与形态管理的基本单元,街区形态的科学管控对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的集约化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国内关于街区形态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大量学者虽已逐步开始尝试突破原有以审美经验和主观价值判断为基础的传统城市设计方法,为街区形态提供更加理性的发展原则和目标,但真正能够为街区形态集约化发展提供合理决策的研究仍相对较少,并亟需在理论建构和应用技术上取得进一步突破。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其他计算科学在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以定量计算、客观评价以及智能优化相融合的数字化城市设计将成为解决这一研究课题的重要方向,并将为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管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空间决策。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城市街区为研究对象,以促进集约型城市街区发展为目标,在城市设计学科视角下,从理论架构到技术方法再到具体应用,逐步探讨了城市街区形态的集约化评价与优化问题以及数字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方法。在理论层面,首先从集约化概念内涵出发,从空间生产关系视角对集约型街区形态概念进行辨析;其次,对城市街区形态发展动力与规律进行解析,理解街区形态发展与城市空间体系之间的空间互动及其发展规律;第三则是基于以上两点,探讨了集约化评价与形态优化方法的内在机制,包括基于投入与产出效率的集约化评价逻辑,以及基于规律学习的街区形态优化逻辑,为后续深度学习应用建立理论依据。最后,基于城市形态学定量分析与城市设计管控的讨论,将从平面形态和立体形态两个维度进行具体研究。在技术层面,首先梳理了数字化城市设计的兴起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中所应用的技术方法及其相关原理进行阐述。其中,主要技术应用包括四个方面:街区形态采集与数据分析、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集约化评价模型、基于深度学习的形态优化模型以及基于贝叶斯方法的优化结果统计模型。与之相对应的计算分析平台分别是:基于CADMAPPER、Google Earth的城市开源信息与Grasshopper编程技术、用于数据包络分析的Deap 2.1、用于编写和运行深度学习模型的Spyder平台以及集成于SPSS 25.0版本中的贝叶斯统计。在应用层面,选取南京老城区206个街区作为研究案例,就上述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进行实践应用。在平面形态研究中,建立了包含6个产出型指标和5个投入型指标的指标体系,从数据包络分析的集约化评价到深度学习技术形态指标优化,再到基于贝叶斯的统计计算,实现了对109个非集约型街区产出型指标的优化。在立体形态研究中,提出了基于垂直空间密度的立体形态描述方法,并通过Grasshopper编程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在此基础上,结合平面形态中优化计算结果,运用深度学习方法进一步对109个非集约化街区在24m、50m、100m、150m以及200m高度上的开发密度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对立体空间形态的优化与管控。城市街区虽然是城市形态的构成单元,但其研究视角却不仅限于街区本身,而需要从城市全局层面出发进行系统性地分析、评价和优化。文章最后探讨了本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与展望。街区虽然仅是城市构成中的基础单元,但却具有巨大的研究潜力。作为城市形态与建筑发展的基础媒介,街区不但影响了土地开发和建筑形态,而且从单元到全局、从微观到宏观,通过层层传导影响着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的发展。故以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研究为契机,不仅可以为未来城市低效用地再利用以及城市更新提供研究基础,也可与城市绿地系统、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城市风貌塑造等诸多视角进行关联性研究,促进集约高效、和谐统一、生态宜居的城市可持续发展。

王轩[5](2019)在《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与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发展模式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对落实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城市建设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是通过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建设用地总量与建设用地强度控制,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最合理化配置、土地资源的最生态化配置。本文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城市土地管理利用提出的要求为背景,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梳理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及策略演变过程、天津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践工作经验,探讨基于城市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强度控制的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模式,并分析了该模式对城市开发建设以及产业升级的耦合性关系,最终提出了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和策略建议,以期为进一步盘活城市存量土地资源、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积极稳妥推进天津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高晓雨[6](2019)在《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及其适度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具有物理上的稀缺性,有以下特征:一是位置上的固定性,二是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城市的空间基础建立在土地资源上,土地是城市功能延续的重要依据,并且对保持城市竞争力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以城市区域的建设用地占城市总面积的比重为着眼点,对城市的土地开发强度进行深入研究。京津冀地区区域位置优越,对全国经济、社会状况各方面发展有着重要战略性意义。从国家层面分析,京津冀地区各个城市之间协同发展,对于我国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起到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区域主要为京津冀地区,土地开发强度是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政府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实现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开发强度也进一步加大,京津冀地区一些城市的区间值已经处于20%~30%,这说明该区域城市的土地开发强度已超出城市土地开发的最佳区间,由此一来,会伴随产生一些负面问题,城市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进而打破城市的生态平衡。本文拟从城市区域的整体角度出发,在土地协调理论以及资源环境承载思想的指导下,从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变化的测度、资源环境内在关系、适度性判定等方面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基于协调度模型,将以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性作为标准,确定出各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经济社会发展适度域和资源环境承载适度域,从而确定有关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总体适度区间”,并以此为基础来分析各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适度性。并对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土地开发强度进行深入分析,拟确“过渡区域”和“薄弱区域”,希望能为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在理论上做出支持,这一措施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深入揭示了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适度性指数和资源环境承载力适度性指数的基础上,基于协调发展理论,构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适度域的判定模型,确定出京津冀地区各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总体适度域,并对京津冀13个城市进行适度性分析,最终确定其土地开发强度的状态。以期为京津冀地区利用及管理土地资源提供重要研究理论依据,在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适度性方面提供全新的判定思路。由于不同类型的城市在土地利用、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生态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应当对于土地开发强度不同的城市,采用因地制宜方法,综合利用政府土地政策以及相关产业政策,并借助政策工具发挥积极作用,制定行之有效的土地开发政策。这不仅为京津冀地区改进土地利用方式提供新方法,也对促进该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王晓[7](2019)在《基于轨道站点的城市土地集约使用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建设用地不断蚕食着生态环境用地。与此同时城市内部交通运输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小、可靠性强、相对占地面积小的特点。因此大量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通过发展轨道交通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并试图通过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用地发展。本文以轨道交通站点为切入点,研究城市土地集约使用模式。在内容上,首先,本文以“TOD”理论、公交都市理论、同心圆理论、区位和地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梳理了轨道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轨道站点周边土地使用的相关研究、城市土地集约使用方面的研究、空间绩效相关研究,明确了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土地集约使用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轨道交通站点的城市土地集约使用要点。其次,在协同发展、多维综合、效益最优的构建目标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轨道站点的城市土地集约使用模式及综合评价体系,将模式指标分为三个维度,分别分析解释每个指标、提出其理想状态,并说明综合评价的计算方法。最后,以厦门市的土地使用情况作为分析对象,考量厦门在轨道交通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土地集约使用状况,针对厦门提出城市用地发展模式建议。本文从城市土地使用与轨道交通协同互促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土地集约使用方法,构建了基于轨道站点的城市土地集约使用模式,为“轨道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也为其他轨道交通城市的土地集约使用提供建议与参考。

柯楠[8](2019)在《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合理的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是实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福利提升、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保障。但过高的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会破坏城市土地利用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而造成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系统的结构紊乱与功能退化,最终阻碍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为了合理调控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本文首先采用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别从时空两个维度探寻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地级以上城市2000—2016年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的时空特征;其次,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时空特征、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优化路径与对策。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在研究期内,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大致呈现出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向周边城市辐射减弱的圈层结构。从时序演变来看,核密度曲线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呈现波动增长的变化特征,不同城市间土地开发强度差异呈现扩大趋势,并出现多极化现象。从空间演变来看,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集聚现象;空间集聚形态划分为“高—高”集聚型、“高—低”极化型、“低—高”塌陷型、“低—低”均质型4种类型,各类型区具体分布存在差异;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冷热点区的空间分布具有相对稳定性,并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呈现出“热点—次热—次冷—冷点”的圈层结构分布形态,不同冷热点类型区域的分布状态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征。(2)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人口规模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禀赋、政策支持力度的共同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城市生产总值(GDP)对于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有着显着的正向作用;在产业结构水平方面,第三产业产值占第二产业产值比重(TSP)会对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有一定的负向作用;在人口规模水平方面,城市常住人口(URP)对于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有着显着的正向作用;在城市化发展水平方面,城市化率(UR)会对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有一定的正向作用;在土地资源禀赋方面,城市土地面积(ULA)对于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有着一定的负向作用;在政策支持力度方面,城市行政等级(CAL)对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有着一定程度的正向作用。(3)根据目前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的现实状况、差异格局及影响因素,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地级以上城市未来可从“严格控制城市增量土地规模,深入挖掘城市存量土地开发潜力”、“淘汰旧动能、催生新动能,以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土地开发强度调控机制”3个层面着手,优化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促进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与社会发展高效耦合。

赵芮[9](2019)在《增量用地开发与存量用地更新叠加作用下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影响机制 ——以海口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始终影响着城市用地空间的发展。随着土地资源的刚性约束和城市中心区位价值日渐凸显,城市由单纯的增量拓展转为城市土地增量开发和存量更新并重发展的背景,因此研究增量用地扩展和存量用地更新下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和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城市增量用地开发和存量用地更新所引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作用机制出发,分为三个步骤进行研究。首先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区位理论、竞租理论、紧凑城市理论等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内涵进行阐释,明晰了适合我国的政府主导下城市竞租理论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机理。然后以海口市建成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为实证研究,在城市不同属性用地利用变化规律模型构建下,深入剖析了海口市总体用地变化特征、不同属性的功能用地变化特征以及增量用地外部扩展与存量用地内部更替变化特征。最后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了海口市增量用地开发和存量用地更新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视角揭示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规律总体上,2004-2016年期间海口市建成区土地扩展强度先快后缓,用地空间形态先松散后紧凑,城市重心轨迹不断向西北方向迁移。居住用地波峰逐步外推,主要居住区域规模化集聚,且外围居住区较快发展;布局东北、西北、东南方位;商业与公共用地在原波峰位置继续集聚,商业用地先向东北方向(NNE、NE、NEE)快速扩展,后在NWW、SWW、SEE方向拓展集聚,公共用地向NWW方位快速拓展,后在NNE及SSW平衡线以东均衡温和集聚;工业用地在“退二进三”进程中不断外移,主要布局西南方位。增量用地面积的外部扩展总体大于存量用地面积内部更替,但不同时期不同属性用地表现不同。(2)增量用地开发与存量用地更新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影响土地增量开发和存量更新的因子有不同也有重叠,其作用机制相同,但因影响因子的显着性不同而侧重点有所变化。政府关注城市发展和政府经济性,企业关注土地开发的可实施性和企业的经济性,即对于政府,公共设施上,地均固定投资、土地储备,用地规划属性作用显着;对于企业,开发前容积率,开发前产权属性显着,公共设施,规划土地价值作用明显。相比增量用地开发,政府对于存量用地更新更关注用地规划属性,企业更关注公共设施的配置。

梅小岚[10](2018)在《节约集约用地背景下的城市土地二次开发研究 ——以常州市高新商务区为例》文中认为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土地资源作为发展的载体,大规模的投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撑。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土地后备资源不足,资源需求刚性与资源供给制约的矛盾十分突出。土地资源是稀缺的、有限的,然而对于土地资源的粗放和不充分利用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面对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两难’局面,必须打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必须树立科学的用地观念,把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放在首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从2008年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从顶层设计上,为破解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两难’局面寻求出路。地方政府面对有限的增量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开始向存量寻求发展空间。当前,各地存量土地二次开发意识越来越强,广东的“三旧”改造、浙江平湖“两退两进”、无锡的“低效用地再开发”,都是存量土地二次开发的典型案例,是实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但在这一过程中,各地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围绕常州市新北区高新商务区二次开发案例展开,首先通过相关理论和真实案例的分析,把握城市土地二次开发内涵,提炼出城市土地二次开发的主要内容(目标、工作内容、开发模式、实施途径等);其次是对高新商务区土地利用现状及二次开发可行性、风险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发措施建议;再次针对高新商务区开发案例,从开发定位、开发策略、开发机制、开发成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经验和问题;最后针对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城市规划的动态性、政策上加强配套制度保障、土地增值利益政府让渡、资金来源多样化、加强土地污染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二、城市土地开发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土地开发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交互影响研究 ——以甘肃省河西走廊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与评述
        1.2.1 土地开发强度的研究与认识
        1.2.2 土地开发强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1.2.3 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概况
    2.3 社会经济概况
    2.4 城市土地利用特点
        2.4.1 城市建设用地变化
        2.4.2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2.5 生态环境现状
        2.5.1 城市生态现状
        2.5.2 城市环境现状
第三章 研究数据与方法
    3.1 研究数据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处理
    3.2 研究方法
        3.2.1 相关概念界定、内涵阐释与辨析
        3.2.2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的交互关系理论分析
        3.2.3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4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3.2.5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动态演进规律分析方法
        3.2.6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的交互影响分析方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时空演变分析
        4.1.1 不同尺度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时空演变分析
        4.1.2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动态演进分析
    4.2 城市生态环境时空演变分析
        4.2.1 不同尺度城市生态环境时空演变分析
        4.2.2 城市生态环境的动态演进分析
    4.3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的交互影响分析
        4.3.1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4.3.2 城市生态环境对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影响分析
    4.4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管控与生态环境改善的策略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2)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格局及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文献回顾与述评
        1.2.1 关于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文献回顾
        1.2.2 关于新旧动能转换文献回顾
        1.2.3 关于新旧动能转换在土地利用领域文献回顾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新旧动能转换
        2.1.2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2.1.3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2.1.4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测度
        2.1.5 基于新旧动能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2.2 主要理论基础
        2.2.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2.2.2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2.2.3 土地供给理论
        2.2.4 空间区位理论
        2.2.5 “两山”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新旧动能的ULGUE测度理论分析框架与指标构建
    3.1 基于新旧动能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测度理论分析框架
    3.2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3.2.1 科学性与客观性原则
        3.2.2 可操作与可量化原则
        3.2.3 系统性与精简性原则
    3.3 基于新旧动能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3.3.1 投入指标体系构建
        3.3.2 产出指标体系构建
    3.4 测度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3.4.1 测度方法选择
        3.4.2 测度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格局演化分析
    4.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4.1.1 研究样本与说明
        4.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4.1.3 研究区土地投入
    4.2 研究方法选择与说明
        4.2.1 非参数核密度估计
        4.2.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4.3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测度结果比较分析
    4.4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4.4.1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时序走势特征分析
        4.4.2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时序演进特征分析
    4.5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4.5.1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现实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4.5.2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关联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4.5.3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热点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及驱动因素空间效应分解分析
    5.1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溢出效应以及驱动因素理论分析
        5.1.1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溢出理论分析
        5.1.2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驱动因素理论分析
    5.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与说明
        5.2.1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设定
        5.2.2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5.2.3 空间杜宾偏微分分解
        5.2.4 模型检验与选择路径
    5.3 数据来源与说明
    5.4 全国尺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溢出及驱动因素分析
        5.4.1 全国尺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溢出分析
        5.4.2 全国尺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驱动因素空间效应分解分析
    5.5 区域尺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溢出及驱动因素分析
        5.5.1 区域尺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自相关检验
        5.5.2 区域尺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溢出分析
        5.5.3 区域尺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驱动因素空间效应分解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新旧动能转换的ULGUE提升路径选择
    6.1 重塑理念认知,强化绿色发展逻辑
    6.2 发挥空间溢出,构建联动发展机制
    6.3 尊重区域差异,推进实施因区施策
        6.3.1 东部地区
        6.3.2 中部地区
        6.3.3 西部地区
    6.4 遵循城际差异,推进实施因城施策
    6.5 更新要素投入,优化用地结构配置
    6.6 激发市场活力,发挥政府监管作用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土地绩效评价的中国陶瓷谷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前土地问题及土地利用绩效理论日益得到关注
        1.1.2 存量规划视角下的城市设计成为主流
        1.1.3 大数据时代下技术得到革新
        1.1.4 国土空间的双评价成为新时代的工作热点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绩效概念的发展综述
        1.3.2 土地利用绩效研究进展
        1.3.3 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1.3.4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及研究对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土地利用绩效评价
        2.1.2 宏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
        2.1.3 微观视角土地利用绩效评价
        2.1.4 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间的关联机制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人地关系理论
        2.2.3 新型城镇化理论
        2.2.4 土地区位理论
        2.2.5 系统理论
        2.2.6 帕累托最优理论
    2.3 中国陶瓷谷现状及特征
        2.3.1 中国陶瓷谷基本条件概况
        2.3.2 中国陶瓷谷发展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宏观视角下中国陶瓷谷土地利用绩效评价研究
    3.1 宏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3.1.3 评价指标的选取结果
    3.2 宏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3.2.1 评价模型的构建
        3.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3 中国陶瓷谷宏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分析
        3.3.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3.2 中国陶瓷谷宏观土地利用绩效变化分析
        3.3.3 土地利用协调度分析
        3.3.4 宏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总结
    3.4 本章小结
4 微观视角下中国陶瓷谷土地利用绩效评价
    4.1 微观土地利用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单元的确定
        4.1.2 微观评价体系指标构建原则
        4.1.3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4.1.4 微观评价指标的选取
    4.2 微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4.2.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4.2.2 评价模型的确定
        4.2.3 微观土地利用绩效水平的评价标准
    4.3 中国陶瓷谷微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分析
        4.3.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3.2 中国陶瓷谷微观土地利用绩效变化分析
        4.3.3 微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总结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陶瓷谷土地利用项目优化
    5.1 陶瓷谷土地宏观发展策略
        5.1.1 基于土地经济绩效的产业结构调整
        5.1.2 基于土地社会绩效的服务配置优化
        5.1.3 基于土地生态绩效的环境品质提升
    5.2 陶瓷谷土地微观优化模式
        5.2.1 优化模式基础
        5.2.2 居住功能区优化模式
        5.2.3 商业功能区优化模式
        5.2.4 工业功能区优化模式
    5.3 陶瓷谷方案优化
        5.3.1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5.3.2 提升公共服务供给
        5.3.3 增加公共绿地配置
        5.3.4 方案优化结果
        5.3.5 方案优化检验
    5.4 土地利用运营策略
        5.4.1 政策缓解现状矛盾
        5.4.2 兼容开发城市用地
        5.4.3 升级线下商业空间
        5.4.4 集聚发展产业园区
        5.4.5 完善生态结构系统
        5.4.6 城市开发时序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基金课题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基于数字技术的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集约型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
        1.1.2 地块、街区与街区制
        1.1.3 城市街区形态管控技术的发展
        1.1.4 第四代城市设计——数字城市设计
    1.2 研究对象、视角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城市街区
        1.2.2 研究视角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现状与动态
        1.3.1 西方城镇街区形态的演变与量化解析
        1.3.2 我国城市街区形态的研究进展
        1.3.3 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与应用
        1.3.4 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形态评价与优化技术发展
        1.3.5 小结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探索数字技术在城市街区形态发展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1.4.2 解析非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的不足与发展潜力
        1.4.3 为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发展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的理论构建
    2.1 集约型城市街区概念辨析
        2.1.1 集约的概念与基本测度方法
        2.1.2 集约型城市与相关城市发展理念的内涵思辨
        2.1.3 城市设计视角下集约型城市街区的概念界定
    2.2 城市街区形态发展动力与规律
        2.2.1 空间经济学作为街区形态发展主导因素
        2.2.2 城市街区形态发展的内在动力——空间互动
        2.2.3 城市街区形态发展规律
    2.3 集约化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的内在机制
        2.3.1 基于全局视角的系统性评价与优化
        2.3.2 基于投入与产出的集约化评价
        2.3.3 基于规律学习的街区形态优化
    2.4 集约型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的形态学基础与分析维度
        2.4.1 .基于定量分析的城市形态学研究
        2.4.2 城市形态定量分析与城市设计
        2.4.3 集约化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维度——平面形态与立体形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字化技术应用路径与方法解析
    3.1 数字化城市设计的兴起与发展
        3.1.1 当代城市设计的困境
        3.1.2 数字化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3.1.3 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的技术流程
    3.2 城市街区形态采集与数据分析
        3.2.1 基于开源信息的城市街区建模
        3.2.2 基于Grasshopper编程的模型数据信息获取
        3.2.3 数据统计与信息管理
    3.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城市街区形态集约化评价策略
        3.3.1 基于生产关系的集约化评价
        3.3.2 基于投入与产出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数据包络分析
        3.3.3 有效区分集约与非集约城市街区
    3.4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非集约型街区形态优化策略
        3.4.1 基于相似系数的形态参照
        3.4.2 深度学习概念与基本原理
        3.4.3 深度学习模型搭建与训练
    3.5 基于贝叶斯统计的街区形态优化决策
        3.5.1 深度学习计算结果的概率统计
        3.5.2 贝叶斯统计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3.5.3 基于SPSS的贝叶斯统计
        3.5.4 置信区间——形态指标优化的弹性框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街区平面形态的集约化评价与优化
    4.1 街区平面形态集约化评价指标及其量化方法
        4.1.1 可达性
        4.1.2 用地形态
        4.1.3 界面效率
        4.1.4 开发形态指标
        4.1.5 研究样本
    4.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集约化评价与分析
        4.2.1 指标分类——投入型指标与产出型指标
        4.2.2 评价过程与结果分析
        4.2.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形态优化与不足
    4.3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形态优化
        4.3.1 深度学习模型的搭建与优化训练
        4.3.2 数据包络分析作为深度学习优化的基础——训练样本与优化样本的分类
        4.3.3 形态优化数据分析
    4.4 基于贝叶斯统计的形态指标优化
        4.4.1 形态优化数据不确定性分析
        4.4.2 基于贝叶斯统计的形态指标优化
        4.4.3 非集约型街区平面形态的提升潜力与发展决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街区立体空间形态优化
    5.1 城市街区立体空间形态
        5.1.1 从平面形态到立体形态
        5.1.2 当前城市街区立体空间形态的研究视角
        5.1.3 街区立体空间形态——垂直空间密度
    5.2 城市街区垂直空间密度
        5.2.1 街区垂直空间密度概念
        5.2.2 街区垂直空间密度的研究意义
        5.2.3 街区垂直空间密度的度量方法
        5.2.4 街区垂直空间密度特征分析与评价
    5.3 基于深度学习的非集约型街区垂直空间密度优化
        5.3.1 街区垂直空间密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指标构成
        5.3.2 垂直空间密度的优化基础
        5.3.4 基于深度学习的非集约化街区立体形态优化计算
    5.4 立体空间形态引导
        5.4.1 垂直空间密度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5.4.2 差值计算分析
        5.4.3 立体空间形态推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论文研究的不足
    6.4 研究展望
    6.5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5)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新时代对于城市发展理念提出新的要求
        1.1.2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于土地管理模式提出新的要求
        1.1.3 生态文明思想对于土地利用提出新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
        1.2.1 盘活存量土地是未来国土空间管理工作的重点
        1.2.2 促进土地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1.2.3 探索行之有效的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措施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创新点
    1.7 论文基本框架
第2章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和策略理论基础
    2.1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相关概念及特点
        2.1.1 城市土地利用
        2.1.2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2.1.3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特点
    2.2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相关理论
    2.3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及策略演变
        2.3.1 萌芽探索阶段
        2.3.2 不断完善阶段
        2.3.3 成熟发展阶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城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政策及策略借鉴
    3.1 国外城市和地区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及策略
        3.1.1 美国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及策略
        3.1.2 新加坡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及策略
    3.2 国内城市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及策略
        3.2.1 浙江省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及策略
        3.2.2 江苏省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及策略
        3.2.3 上海市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及策略
        3.2.4 深圳市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及策略
    3.3 国内外典型城市和地区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及策略分析
        3.3.1 政策分析
        3.3.2 策略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基本情况
    4.1 天津市土地利用现状
    4.2 天津市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
        4.2.1 全市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情况
        4.2.2 全市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用地消耗情况
        4.2.3 全市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情况
        4.2.4 全市单位GDP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情况
    4.3 天津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及策略分析
        4.3.1 政策层面
        4.3.2 策略层面
    4.4 天津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突出问题及发展障碍
        4.4.1 突出问题
        4.4.2 发展障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及策略建议
    5.1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目标和理念
        5.1.1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目标
        5.1.2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理念
    5.2 双控背景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分析
        5.2.1 建设用地双控利用特点
        5.2.2 建设用地双控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5.2.3 产业转型升级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影响
    5.3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背景下天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探索
    5.4 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建议
        5.4.1 规划引领政策
        5.4.2 用地管理政策
        5.4.3 土地供应政策
    5.5 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策略建议
        5.5.1 科学的规划控制与引导
        5.5.2 促进建设用地减量发展
        5.5.3 强化产业导向下土地供应
        5.5.4 多渠道盘活低效存量用地
        5.5.5 处理好改造开发中各方利益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及其适度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土地开发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1.2.2 土地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研究
        1.2.3 土地开发强度的适度区间研究
        1.2.4 文献回顾的简短评析
    1.3 研究目标、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土地开发强度
        2.1.2 适度域
        2.1.3 生态用地
        2.1.4 环境容量
    2.2 土地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的内在关系理论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不适度”理论
        2.2.3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2.2.4 协调发展理论
    2.3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及其适度性的研究框架
3 京津冀地区的概况及其土地开发利用现状
    3.1 京津冀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土地面积
        3.1.2 自然地理环境
        3.1.3 社会经济状况
    3.2 京津冀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3.2.1 京津冀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结构现状
        3.2.2 土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 京津冀地区土地开发利用问题的原因
4 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适度性的测度与分析
    4.1 资源环境水平的测度指标
        4.1.1 资源消耗水平测度指标
        4.1.2 污染物排放测度指标
        4.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度指标
    4.2 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适度性的测度及分析
        4.2.1 总体层面的测度及结果分析
        4.2.2 分省(市)层面的测度及结果分析
        4.2.3 不同规模层面的测度及结果分析
        4.2.4 不同土地开发强度的测度及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适度性判定研究
    5.1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判定标准
    5.2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判定过程
        5.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5.2.2 适度指数的测算
        5.2.3 总体适度域的确定
        5.2.4 适度状态的判定依据
    5.3 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适度性判定结果
        5.3.1 各城市土地开发强度适度域的确定
        5.3.2 各城市土地开发强度适度状态的判定
        5.3.3 判定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京津冀地区土地开发强度适度性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度
    6.1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及其适度性的影响因素
        6.1.1 经济发展与土地开发强度
        6.1.2 投资水平与土地开发强度
        6.1.3 产业结构与土地开发强度
        6.1.4 人口规模与土地开发强度
    6.2 指标选择和数据收集
        6.2.1 选取原则
        6.2.2 指标的选取和处理
    6.3 京津冀地区的土地开发强度的影响因素贡献度分析
        6.3.1 贡献度分析方法的选择
        6.3.2 土地开发强度及其适度性影响因素的贡献度
7 提升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及其适度性的对策性研究
    7.1 “严重过度”类城市的对策分析
    7.2 “一般过度”类城市的对策分析
    7.3 “一般适度”类城市的对策分析
    7.4 “良好适度”类城市的对策分析
    7.5 本章小结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7)基于轨道站点的城市土地集约使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土地集约使用需求
        1.1.2 国内轨道交通发展状况
        1.1.3 厦门城市发展与轨道交通建设状况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轨道交通站点
        1.2.2 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区
        1.2.3 城市土地集约
        1.2.4 空间绩效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理论意义
        1.3.3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1.5 研究特色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基础理论与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TOD”理论(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
        2.1.2 公交都市理论
        2.1.3 同心圆理论
        2.1.4 区位和地租理论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轨道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
        2.2.2 轨道站点周边土地使用相关研究
        2.2.3 城市土地集约使用相关研究
        2.2.4 空间绩效相关研究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轨道站点与城市土地集约使用分析
    3.1 城市土地集约使用
        3.1.1 城市土地集约使用的含义
        3.1.2 城市土地集约使用特征与特性
    3.2 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土地集约使用之间的关系
        3.2.1 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区是城市土地集约使用的基本空间单元
        3.2.2 轨道交通站点建设是城市土地集约使用的契机
    3.3 基于轨道交通站点的城市土地集约使用要点
        3.3.1 首要前提——空间结构适应
        3.3.2 基本要求——土地投入水平
        3.3.3 基础保障——土地利用程度
        3.3.4 成果体现——土地产出效益
        3.3.5 目标愿景——生态环境质量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基于轨道站点的城市土地集约使用模式构建
    4.1 模式构建基础
        4.1.1 模式构建目标
        4.1.2 指标选取原则
    4.2 模式构建方法
        4.2.1 规章借鉴法
        4.2.2 案例分析法
        4.2.3 绩效管理法
    4.3 模式体系构建
    4.4 指标体系说明
        4.4.1 经济性维度C_1
        4.4.2 高效性维度C_2
        4.4.3 可持续维度C_3
    4.5 模式绩效评估与管理
        4.5.1 确定指标权重
        4.5.2 评价分值计算
        4.5.3 指标数据处理方法
        4.5.4 土地使用集约程度分级标准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轨道站点的厦门城市土地集约使用模式研究
    5.1 厦门城市用地及轨道交通发展概述
        5.1.1 厦门城市用地发展状况
        5.1.2 厦门轨道交通编制状况
    5.2 基于轨道站点的厦门土地集约使用分析
        5.2.1 土地使用经济性方面
        5.2.2 土地使用高效性方面
        5.2.3 土地使用可持续性方面
        5.2.4 土地集约使用综合评价
    5.3 基于轨道站点的厦门城市土地集约使用策略与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基于轨道站点的城市土地集约使用评价指标权重专家评分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研究进展
        1.3.2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之处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土地
        2.1.2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现状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研究区域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3.2.1 指标选取
        3.2.2 数据来源
    3.3 典型现状特征
第四章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的时空特征
    4.1 时序演变特征
        4.1.1 研究方法
        4.1.2 时序特征分析
    4.2 空间演变特征
        4.2.1 研究方法
        4.2.2 空间特征分析
第五章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的影响因素
    5.1 定性分析
    5.2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5.2.1 研究方法
        5.2.2 指标选取及处理
        5.2.3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六章 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的优化路径与对策
    6.1 挖掘城市存量土地潜力
    6.2 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6.3 实施差异化的土地开发强度调控机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增量用地开发与存量用地更新叠加作用下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影响机制 ——以海口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研究综述
        1.2.2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模式
        1.2.3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特征
        1.2.4 城市用地增量开发与存量更新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1.2.5 文献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及研究对象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理论
        2.1.2 城市用地增量开发和存量更新影响机制理论
    2.2 研究对象界定
        2.2.1 城市土地增量扩张区域
        2.2.2 城市土地存量更新区域
    2.3 研究区域概况
        2.3.1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3.2 研究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2.3.3 研究区域旅游资源概况
    2.4 研究工具
        2.4.1 圈层分析及扇形分析
        2.4.2 城市用地扩展特征指标分析
        2.4.3 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2.5 数据来源及处理
        2.5.1 遥感数据来源及处理过程
        2.5.2 数据来源
        2.5.3 数据预处理
    2.6 本章小结
3 增量用地开发与存量用地更新叠加作用下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特征
    3.1 城市增量用地开发与存量用地更新理论模型
        3.1.1 模型理论基础
        3.1.2 模型构建
        3.1.3 分析框架
    3.2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及规律
        3.2.1 空间扩展强度特征
        3.2.2 空间紧凑度指标特征
        3.2.3 空间扩展圈层和方位特征
        3.2.4 重心轨迹转移特征
    3.3 城市不同属性用地变化特征及规律
        3.3.1 城市不同属性用地结构变化
        3.3.2 基于圈层分析的不同属性用地距离变化
        3.3.3 基于扇形分析的不同属性用地方位变化
    3.4 城市用地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的规律与特征
        3.4.1 城市用地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的总体特征
        3.4.2 城市不同属性用地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的规律与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增量用地开发及存量用地更新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4.1 土地增量开发与存量更新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
        4.1.1 模型构建
        4.1.2 研究设计
    4.2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子筛选
        4.2.1 影响因子选取原则
        4.2.2 影响因子的选取
        4.2.3 影响因子的量化和预期
    4.3 城市增量用地开发与存量用地更新多分类Logistic回归
        4.3.1 多分类Logistic回归
        4.3.2 多分类Logistic结果分析
    4.4 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多分类Logistic结果
        4.4.1 增量土地开发作用机制研究
        4.4.2 存量土地更新作用机制研究
    4.5 政策建议
        4.5.1 政策建议框架
        4.5.2 政策优化措施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10)节约集约用地背景下的城市土地二次开发研究 ——以常州市高新商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背景
        1.1.2 研究区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文献回顾
        1.3.1 国外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力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城市土地二次开发的内涵与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概念
        2.1.2 城市土地的概念
        2.1.3 城市土地二次开发的内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2.2 产业集聚理论
        2.2.3 产业转型升级理论
        2.2.4 城市更新理论
        2.2.5 区位理论
第3章 国内外城市土地二次开发实践研究分析
    3.1 国外城市土地二次开发实践
        3.1.1 美国棕地再开发实践
        3.1.2 鲁尔工业区转型实践
    3.2 我国城市土地二次开发实践
        3.2.1 台湾市地重划实践
        3.2.2 深圳城市更新实践
        3.2.3 无锡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实践
        3.2.4 平湖两退两进实践
    3.3 城市土地二次开发的实践总结
        3.3.1 案例小结
        3.3.2 实践总结
第4章 研究区土地二次开发动力与挑战性分析
    4.1 研究区概况
    4.2 研究区土地利用状况
        4.2.1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
        4.2.2 研究区用地结构
        4.2.3 现状与规划叠加分析
    4.3 研究区土地二次开发的动力
        4.3.1 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4.3.2 提高用地水平的需要
        4.3.3 实施城市改造的需要
        4.3.4 完善城市功能的需求
    4.4 可行性分析
        4.4.1 具备转型的区位优势
        4.4.2 具备转型的前置条件
        4.4.3 具备承接产业的资源空间
        4.4.4 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
        4.4.5 具备一定的社会效益
    4.5 挑战性分析
        4.5.1 资金挑战
        4.5.2 收储挑战
        4.5.3 土地市场挑战
        4.5.4 环境挑战
第5章 研究区土地二次开发的问题研究
    5.1 前期准备阶段(2013年-2014年)
    5.2 积极推进阶段(2014年-2017年)
        5.2.1 开发定位
        5.2.2 开发策略
        5.2.3 开发机制
        5.2.4 开发成果
    5.3 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3.1 开发周期不可控
        5.3.2 土地收储强制力不够
        5.3.3 更新改造政策需要创新
        5.3.4 资金保障压力较大
        5.3.5 土壤环境问题
第6章 研究区土地二次开发的建议
    6.1 加强城市规划的动态性
    6.2 土地收储注重空间上的集中连片
    6.3 鼓励市场化运作
    6.4 土地增值利益政府让渡
    6.5 资金来源多样化
    6.6 加强土地污染风险防控
    6.7 加强配套制度保障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城市土地开发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交互影响研究 ——以甘肃省河西走廊城市为例[D]. 王全喜.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2]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格局及溢出效应研究[D]. 杨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12)
  • [3]基于土地绩效评价的中国陶瓷谷方案优化研究[D]. 杨芳宇.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基于数字技术的集约型城市街区形态评价与优化方法研究[D]. 曲冰. 东南大学, 2020(01)
  • [5]天津市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与策略研究[D]. 王轩. 天津大学, 2019(01)
  • [6]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及其适度性研究[D]. 高晓雨.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8)
  • [7]基于轨道站点的城市土地集约使用模式研究[D]. 王晓. 华侨大学, 2019(01)
  • [8]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柯楠.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增量用地开发与存量用地更新叠加作用下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影响机制 ——以海口市为例[D]. 赵芮. 重庆大学, 2019(01)
  • [10]节约集约用地背景下的城市土地二次开发研究 ——以常州市高新商务区为例[D]. 梅小岚.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城市土地开发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