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论文文献综述)
曹开慰[1](2021)在《全国中小学排球优质课的特征与启示 ——以第6-8届优质课的排球内容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国中小学体育优质课,是一次聚集了全国优秀的体育教师、专家学者的体育教学交流活动。参与教师们为了此次教学活动,不断探索、理性实践、大胆创新,这对于推动体育常规课具有引领、指导、交流、展示等作用。其中观摩教师们也能够在此次教学活动中,相互学习、互相讨论、认真思考,这对于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提高体育常规课的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教学意义。排球这项体育运动,逐渐在中小学体育课中发展,被学生所认识和了解,在近三届体育优质课中也是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但是排球在中小学的发展过程中则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使排球这项运动在中小学更好的发展,通过研究全国中小学体育优质课中排球内容的基本特征,能够更好的分析出当下排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发展中小学排球教学的带来一些启发。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视频分析法等几类方法对论文进行研究和撰写。通过研究第6-8届全国中小学排球优质课的教案集、视频等,发现全国中小学排球优质课具有以下特征:一、现场展示课例较少,且地域和学段存在分布不均的特征;二、教学目标种类繁多,教学内容的选择过于单一;三、教学结构完整,教案书写规范;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学重难点把握清晰;队列队形的设计别出心裁;四、教学活动过程具有和谐的表征;五、课堂教学组织井然有序,但教学过程缺乏精讲多练;六、教学资源丰富、新颖,但是存在教学资源浪费、滥用等现象;七、表演效果较好,但具有表演性的色彩。为了使排球运动在中小学更好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提升排球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排球课的教学质量,增强排球课堂的教学实效,中小学体育排球教师应做到大胆选题,勇于创新;熟悉教材,做到精讲多练;加强拍摄技术的学习,以及器材的使用率;取优质课之长,促常态课进步;扩展体育教师的设计思路;开创科研选题的研究路径。
杨烨[2](2020)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与学生建立沟通、进行交流、传递情感,都需要教学语言作为载体,通过专业、科学、有效的教学语言,能够让学生充分接受教师预设好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知识的好奇得到提升,让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反之,如果教学语言一味的重复、简单粗暴、没有章法,则会让学生注意力涣散,产生抵触心理,丧失学习热情。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往往容易被忽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处于“叛逆期”,更加迫切的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运用更加有效得当的教学语言。因此,对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课堂观察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共六种方法对长春市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教学语言应用现状及提升策略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观察体育教师运用的教学语言是否规范,发现体育教学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分析得出体育教师提升教学语言能力方面的可行性策略与方式方法。经过研究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对体育教学语言重视不足,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不够全面系统,中职体育教师的专业性和语言素养不够、缺乏积累和反思、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应变能力不足。针对以上结论,本文从教育部门及高校、中职学校、中职体育教师三个角度提出建议,力求为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的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
王建[3](2020)在《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文中认为为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提高运动兴趣,提升体育运动素养,形成健康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自2013年春季学期,上海市开始实施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2018年全市推广,实施的效果亟需科学测评。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测量法、观察法、德尔菲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形态进行历史梳理,确立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指标,测评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根据测评结果,发现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原因分析,最后提出改进性建议。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下述结论:第一,我国专项体育课程发展形态呈现出明显的时代背景。其演进沿着“单项运动→个性化选修→学科素养”的链条展开。第二,上海市实施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后,学生运动技能普遍提高,但是不同项目间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程度差异明显。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后,专项化学生在速度素质、男同学引体向上、女同学仰卧起坐、耐力素质、女同学肺活量、总分方面高于非专项化学生,但成绩不是很理想。第三,上海市高中专项体育课教学静态练习时间较多,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不足;专项化学生平均每天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高于非专项化学生,但良好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高中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培养效果依然欠佳;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女同学尤为明显。高中专项体育教师在课前设计行为、课中实施行为、课后评价与反思行为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第四,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部分项目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效果欠佳,主要受专项教师运动技能教学能力欠缺、未根据某项目特征建立运动技能一体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过程中未充分考虑运动项目群的特征、以及学生前期运动基础差异的影响。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达成效果欠佳,主要受学生对专项体育课程喜爱程度、有无专项体能练习、教学内容选择与优化、教学内容组织练习形式、下节课有无文化课、课堂教学氛围影响。第五,上海市高中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培养价值有待展现,主要受缺乏学校德育环境支撑、专项教师的德育认知不足、学生对专项体育课程的情感体验不足、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培养理论构建缺乏的影响。高中专项化改革后学生有效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其主要原因,高中专项体育课程身体活动促进性因素中的促成、强化因素未产生应有的效应;另一方面是因为身体活动意向未产生应有的中介效应。针对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形成统一共识,专项体育课程是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2)从社会中拓展资源,弥补专项化体育课程资源的不足;3)合理设置专项,因校而宜的开发校本教材;4)发挥竞赛作用,建立全员参与的联赛体系;5)强化师资,不断提高教师专项技能教学能力;6)克服学生个体差异,有效组织分层教学;7)完善教学评定,加快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8)加强监控,通过动态数据监测课程改革的成效。
周燕芳[4](2020)在《体育“好课”评价基准的探究》文中指出2001年我国实施“三级课程管理”以来,课程建设更具灵活性,地方、学校更具自主性。不过,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却出现了“教什么”及“怎么教”模糊不清的问题。为更加直观解决那些问题,学校体育界开展了“好课”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然而,纵观这些年体育“好课”的说法则是众说纷纭。且最近几年把量化的运动强度、练习密度等作为评价好课的方向是否合理,亦值得商榷。基于这样的考虑,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统筹考虑体育课程“育体”的本质属性和课程教育“文化”的共性,以“传承运动文化”和“形成新人”为体育课程价值立足点探析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为研究目的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已有的体育“好课”评价基准和价值取向进行了审视。指出,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的做法,实际上将体育课置于学校课程教育之外;一刀切式,如“掌握特定的运动技术(技能)”为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的做法,实际上无视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有违义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初衷。概括而言,之前的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及价值取向,均未能立足于体育课程教育应有的存在根基之上。(2)从体育课程“育体”的本质属性与课程教育“文化”的共性统筹考虑,认为体育课程的评价基准及价值取向应立足于传承运动文化和形成“新人”。即,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是传承运动文化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运动认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进而,以此为基点,提出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为:因材施教、全员参与、共同进步、全面发展、推陈出新。还围绕体育课程教学结构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设计了体育“好课”的评价等级表。(3)基于前面的论证,日本体育教师山本真美的“8秒钟跑、目标跳远、往返耐久跑”为分析对象,总结出三个案例为体育“好课”的共性及独特性;概括而言,通过教材加工,三个案例均做到了让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运动学习中来,还兼顾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同时还突出解决了各运动教材的重难点等。通过探究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一线体育教师对体育“好课”有着清晰的定位,为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施提供清晰的思路和目标,促进了体育课程新理念与教学实践的融合,确保体育课程教学是沿着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轨道运行;其次以“传承运动文化”和“形成新人”为体育课程价值观下的评价基准是对体育课程价值、多元的价值取向和教学规律本真的体现,其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注重学生学习进步和运动认识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探究体育“好课”评价基准能够把握体育课程的基本框架,厘清体育课程各要素之间的运行机制,为体育课程教学提供最可靠、最有效、最直接的反馈,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
王树伟[5](2020)在《兰州市区普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分别梳理了国内外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成果和教学演进,了解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有研究的不足。首先,参考李秉德教授提出的“教学七要素”和孙亚玲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综合在校教师与学生的意见,对兰州市普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标准进行理论建构,以厘清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和特征。其次,设计出体育课堂教学标准实践对照评分表,用于实际测量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将理论层面的评价标准进行量化,在标准中为每个维度和指标赋予分数,便于科学合理的评判教学有效性,这也是本研究创新所在之处。最后,对40节体育课进行实地测量,召开校本教研大会对两个相反的案例进行深入探究,根据数据的统计结果,找到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高中体育教师与高中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和实施不到位,尤其是学生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认识。第二,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需求。“适合学生需要”、“增加师生互动”、“多变的教学方法”、“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创建一种健康、有益的学习氛围”是重要因素。第三,兰州市区普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第四,省级示范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优于市级示范高中。第五,学生满足于现状、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单一、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缺乏、教学反思的欠缺、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和体育教师的师资短缺是影响兰州市区普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因素。第六,在考察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时,通过课堂观察,听课及评课,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可以有效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最后,为了确保兰州市区普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建议提升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从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取精华去糟粕,注重学生实际需求;建立竞赛机制,加强不同区域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体育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与分享;建立一种有经验教师带动年轻教师的机制,壮大兰州市区高中体育教师师资队伍;不断提升教师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识;促进各学校之间可以定时进行听评课和校本教研活动,从而有效的提升兰州市区普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李婕[6](2020)在《我国成年女排集训训练课质量测评的分析与研究》文中认为成年女排是我国女排一线队伍,是中国女排继续保持在世界一流队伍的基础和保障。袁伟民指出,“中国女排夺冠的道路,是从每一堂训练课中走出来的。”中国女排要继续保持世界排坛优势,必须坚持“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注重每一堂训练课的密度、强度和质量要求,提高每一堂训练课的质量和效益,切实提升每一支队伍、每一队员的技战术水平和体能水平。我国成年女排队伍如何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科学安排训练课的密度与强度,提高每一堂训练课的质量,此乃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测试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组织的“2019年全国成年女排集训”的我国13支成年女排队伍,在集训期间技术训练课中的课组织密度、练习密度、心率、触球次数及起跳次数等进行现场数据统计与监测。通过对我国成年女排集训期间训练课质量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课组织密度训练课内容包括热身活动、训练时间、讲解讨论、组织调度、休息时间、结束放松六个环节,总时间平均值为179.9分钟。训练课组织密度平均为94.2±2.8%,最大值为97.8%,最小值为88.4%。总体上,各集训队伍课的组织密度基本超过90%,训练课组织安排较紧凑、合理。2.练习密度一堂训练课总时间平均为179.9±11.5分钟。练习时间为132.9±15.5分钟,课的练习密度为73.7±5.6%;队员个人练习时间为89.1±16.0分钟,个人练习密度为49.5±7.0%。训练中施加于运动员的外部运动负荷基本合理,较2018年全国成年女排集训训练课有所提高,训练效率较高。3.心率我国成年女排运动员一堂集训训练课平均心率为117.6次/min,最大心率平均值为164.5次/min。总体心率≥160次/min累计时间为3.8分钟,占比2.1%;心率159-140次/min累计时间为28.2分钟,占比15.2%;心率139-120次/min累计时间为60.8分钟,占比32.8%;心率≤119次/min累计时间为92.4分钟,占比49.9%。研究分析可知,虽然训练课有达到大强度运动训练的要求,但训练课平均强度还待进一步提高。4.触球次数我国成年女排训练课平均触球次数为492.3±194.9次,最大值为931次,最小值为73次。在一堂集训训练课中主攻、副攻、二传、接应、自由人触球次数平均值分别为442.7±83.1次、358.8±179.0次、700.8±167.4次、464.6±154.4次、465.2±128.7次。副攻队员与其他专位队员之间的平均触球次数差距较明显。5.起跳次数我国成年女排训练课的平均起跳次数159.4±63.6次,最大值为308次,最小值为57次。一堂训练课中主攻、副攻、二传、接应起跳次数平均值分别为127.0±51.5次、154.8±56.1次、185.0±80.4次、165.0±30.5次。数据显示集训训练课平均起跳次数和各专位平均起跳次数相较于正式比赛中运动员起跳次数(220次左右)仍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二传队员起跳次数最高,而主攻队员起跳次数是最低。
樊桓伯[7](2020)在《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中国体育》文中研究说明《体育之研究》是中国体育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论述体育运动的着作,也是中国完整讨论体育的性质、作用、意义的一部着作,是由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主席撰写,得到杨昌济先生赞赏并认可,于1917年4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体育之研究》为中华民族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标准,文章的中心内容在于如何进行体育运动,如何开展体育运动,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哪几个方面开展等。同时《体育之研究》作为中国历史上一部关于体育的着作,文中也对近代中国人民的体质为什么衰弱,该如何改善进行了分析,毛泽东在借鉴曾国藩的体育观点、杨昌济的体育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民族体育是世界体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世界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7年正值《体育之研究》发表一百周年,这一百年来中国体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国力羸弱到全民健身,从旧中国到新中国,从落后到强大,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直到成为体育大国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已经不再是“东亚病夫”,开始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在新时代的今天正向逐步实现体育强国梦而努力。本文基于《体育之研究》及相关文献,以《体育之研究》的历史背景、思想内涵、百年意义、一些重要人物对毛泽东早期和后期的影响以及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联系五大板块为中心,展开论文写作。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第二部分从第二章至第六章,即历史背景、思想内涵和百年意义部分,以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为中心进行讨论,主要探讨毛泽东《体育之研究》形成的过程及背景,以及撰写过程中用了哪些方法;第三部分从第七章开始至第十一章,将重心转移到中国体育上来,即中国体育部分,但仍以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为基础,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如何做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新中国的历史发展,经历了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带领中国百姓富起来和习近平带领中华民族强起来三个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将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概况,做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最后结合前文将探讨《体育之研究》对新中国的影响和启示。以上作为本文的思想框架,在本文思想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内容,以中国体育在世界大赛上的成绩,以中国女排和中国男篮为例,从奥运会和世界杯两大世界性赛事出发,主要通过中国在奥运会和世界杯的表现,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简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通过真实的例子,得到从事体育运动、中国人民应具备怎样的人格精神,通过对得到的观点和认识进行论述,完成论文的写作。
苏坚贞,季浏[8](2019)在《基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动密度”概念探析》文中提出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个完全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体育课程模式,在每堂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3个关键点:1)要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即运动密度要达到75%左右,运动强度要达到平均心率140~160次/min);2)要有20 min左右的运动技能教学;3)要有10min左右的体能练习。然而,有学者和体育教师对该模式提出的"运动密度"要达到75%左右产生了质疑。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当前国内、外体育课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现状的研究发现,提升体育课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不仅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通过梳理体育课密度原理与测算方法的沿革脉络发现,已有的体育课密度原理与测算方法有其积极意义,也有其局限性。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出了新的"运动密度"概念,既是从运动负荷的视角与国际接轨,也是对已有的体育课密度原理与测算方法的完善和延展。只有引导学生充分"动"起来,才能达到增强体质、运用运动技能、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进而达到提高儿童、青少年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目的。
刘梦[9](2019)在《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 ——以一位乡村名教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随着国际化程度地方加深,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竞争的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关键在教育。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一直是各国关心和重视的问题。人才的培养在教师,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人才,因此各国都十分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我国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得消除城乡间的差距一直是一个难题,在教育上显得尤为突出。发展和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面临的重难点,而农村的教师质量又是整个农村教育的核心部分。发展农村教育,关键在于提高农村教师的师资质量。本文旨在通过选择一位在乡村小学工作了三十年的乡村名教师,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挖掘其专业成长中的故事来探讨其专业成长历程中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叙述了论文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是对研究对象B老师的成长历程的梳理和成长故事的挖掘与研究。第三部分是分析影响B老师专业成长中的因素。第四部分是探讨研究对象B老师专业成长所带来的启示。第五部分是研究者本人对本研究的一个反思,包括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的反思。本文通过研究一位名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个案,可以了解到教师在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从新手到熟手到成为专家要经历许许多多的困难与挫折,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想要获得良好的专业成长应该自身具备坚定地教育信念、敬业精神等,同时外部环境方面需要获得社会大环境及学校小环境的支持与鼓励。
肖尔盾[10](2018)在《基于满族文化传承的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 ——以W满族中学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作为中国历史上曾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之一,满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满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历经肃慎、女真、再至满洲的历史沉淀,创造出了绚丽多彩、富具浓郁民族特色的满族文化,也创造了其他民族不曾有过也无法替代的文化繁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辉煌灿烂的满族文化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传承渠道受阻是造成满族文化流失的关键所在,在家庭、社会作为满族文化传承场的作用日趋减弱之下,学校传承具有了特殊的作用和意义。满族传统体育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以身体为表征的文化符号,满族传统体育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负载着满族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并以外显文化的形式成为满族最重要的民族标记。特别是在满族文化外显性符号日趋淡化的今天,满族传统体育内隐的满族文化特色和外显文化的特性,让它成为了当下满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号,也成为了学校传承满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以一所满族中学为研究个案,以满族传统体育为载体,以校本化课程实施的视角,对学校内满族传统体育的“课程化”及藉此实现满族文化传承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作为基本研究范式,以个案研究、行动研究作为研究策略,具体使用了观察、访谈、实物收集等研究方法展开综合研究。通过对个案学校近三年的“实地介入式”研究,本论文以研究者及其团队的两轮校本化课程实施行动研究为主线,呈现了W满族学校“满族特色体育课程”从开发设计到实践再到改进完善的全过程,探索出一条民族特色体育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基本路径。本论文的研究发现包括:1.满族学校开展满族特色体育课程是可行的且势在必行可行性表现在,作为民族学校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人文环境,前者为学校开展满族传统体育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后者则提供了必要的群众基础和民族文化氛围。此外,满族传统体育同样能够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无论是体育学科特性,还是《课程标准》没有做以具体规定,都说明体育课上不存在非学不可的项目,也说明学校对体育课程内容有较大选择性。必要性表现在,满族文化在当代家庭、社会传承中的断裂,使满族学校成为传承满族文化最重要的阵地。而满族文化的整体衰落,让满族传统体育也步入衰微,除少数经由整理得以完整保存的经典项目外,很多已处于半遗失乃至遗失的状态。所以,满族学校需要开展满族特色体育课程,这既是传承满族文化的需要,也是保护满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2.科学设计课程内容是满族特色体育课程顺利实施的前提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的“特色”即满族传统体育内容,因此满族传统体育“课程化”及被学校接受是重要的前提,这其中主要涉及两方面关系。首先要正确处理继承传统与现代化改造之间的张力平衡。前者是满族传统体育民族特征的重要体现,否则满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无异,既无法实现传承满族文化,也失去开设此课的意义。后者则关乎“特色内容”能否实施,否则满族传统体育中与学校教育原则相悖的内容无法剔除,也无法实现由无序的民间自发性活动向有序的学校教育内容的转换。其次,应合理安排满族特色内容与国家推荐内容的比例。特色内容是构成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的核心,但并非说其他体育项目都要排除在特色课程之外。无论是满族传统体育自身的局限性,还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要求,都决定了不仅不能排斥国家推荐内容,而且因其在某些方面的特殊作用必须给予重视。3.实施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离不开必要的相关支持任何一种形式上的教学改革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虽然在形式上满族特色体育课程只是改变了课程内容,但实则却涉及课程政策、课程管理、课程设置等多方面问题。在纵向关系上,作为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它需要处理好国家、地方、学校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的协调关系。在横向关系上,作为民族特色体育课程,它必然要涉及学校教育、体育教育、民族教育三者相融合的问题。所以,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支持,外部环境包括国家政策支持、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扶持、校外专家的指导,而内部环境则包括学校领导的重视、教师的合作、学生的认同,以及必备软硬件设施的支持等。4.行动研究是当前促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最有效的途径不知道怎样改变是困扰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最大难题,所以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不是缺少指导实践的理论,而是缺少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式。作为一种以“改进实践”为目的的研究方式,行动研究根植于教育实践的本质特征决定了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校外专家的介入、指导、参与、合作等,疏通了理论与实践相疏离的关系,弥补了当前基层体育教师难以独立开展研究的不足,也帮助学校找到了一条通过实践反思实践发展实践的体育课程改革之路。此外,行动研究为体育教师开辟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研究之路。教学过程即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即解决教学实践问题,行动研究“草根式”的研究方式使“教师成为研究者”,同时也实现了体育教师从课程改革的“旁观者”向“研究者”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是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最需要的。
二、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论文提纲范文)
(1)全国中小学排球优质课的特征与启示 ——以第6-8届优质课的排球内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特征的概念 |
2.1.2 课程的概念 |
2.1.3 体育课程的概念 |
2.1.4 优质课的概念 |
2.2 全国中小学体育优质课的特征研究 |
2.2.1 全国中小学体育优质课的开展情况 |
2.2.2 体育优质课开展的目的 |
2.2.3 体育优质课开展的意义 |
2.3 全国中小学排球优质课的特征研究 |
2.3.1 全国中小学排球课的发展情况研究 |
2.3.2 全国中小学体育优质课中排球内容的发展研究 |
2.3.3 全国中小学排球优质课开展的价值 |
2.4 文献综述总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实地调查法 |
3.2.5 视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全国中小学排球优质课的基本特征分析 |
4.1.1 全国中小学排球优质课的发展情况分析 |
4.1.2 全国中小学排球优质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分析 |
4.1.3 全国中小学排球优质课的教学设计分析 |
4.1.4 全国中小学排球优质课的教学实施分析 |
4.1.5 全国中小学排球优质课的教学资源 |
4.1.6 全国中小学排球优质课的教学效果 |
4.1.7 全国中小学排球优质课的特征概括 |
4.2 我国中小学排球优质课对当下排球教学的启示 |
4.2.1 大胆选题,勇于创新 |
4.2.2 熟悉教材,做到精讲多练 |
4.2.3 加强拍摄技术的学习,以及器材的使用率 |
4.2.4 取优质课之长,促常态课进步 |
4.2.5 扩展体育教师的设计思路 |
4.2.6 开创科研选题的研究路径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排球内容在体育优质课中发展较差 |
5.1.2 排球优质课的展示过程具有和谐性 |
5.1.3 排球优质课中的“创新”与实际情况具有偏差 |
5.1.4 优质课的报送视频质量较差 |
5.1.5 优质课的表演成分过重 |
5.2 建议 |
5.2.1 观摩后需总结和反思 |
5.2.2 排球优质课应去表演化 |
5.2.3 排球优质课的各个方面还有待研究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2)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教学语言概述 |
1.4.1.1 教学语言的内涵 |
1.4.1.2 教学语言的分类 |
1.4.2 体育教学语言概述 |
1.4.2.1 体育教学语言的定义 |
1.4.2.2 体育教学语言的分类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国外教学语言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语言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教学语言的相关研究 |
2.4 关于体育教学语言的相关研究 |
3 论文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2.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2.2.2 问卷的效度检验 |
3.2.2.3 问卷的信度检验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课堂观察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2.6 访谈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情及教师情况分析 |
4.1.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情分析 |
4.1.2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情况分析 |
4.2 中职学生对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的要求 |
4.2.1 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及时调整教学语言 |
4.2.2 了解学生思想,善用体育精神引导与启发 |
4.2.3 教学语言幽默生动,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 |
4.2.4 注重体育课堂的赏识教育,关注学生心理 |
4.2.5 运用普通话教学,熟练使用体育专业语言 |
4.2.6 加强肢体互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
4.3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现状调查与分析 |
4.3.1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现状 |
4.3.1.1 普通话运用现状 |
4.3.1.2 专业术语运用现状 |
4.3.1.3 肢体语言运用现状 |
4.3.1.4 导入语运用现状 |
4.3.1.5 讲授语运用现状 |
4.3.1.6 评价语运用现状 |
4.3.1.7 语言暴力现象 |
4.3.1.8 教学语言的幽默性 |
4.3.2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语言问题的产生原因 |
4.3.2.1 中职学校对体育教学语言重视不足 |
4.3.2.2 教师培训工作不够全面系统 |
4.3.2.3 教师专业底蕴及语言能力不足 |
4.3.2.4 教师缺乏对教学语言的积累与反思 |
4.3.2.5 教师心理承受能力及应变能力差 |
4.4 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提高教学语言水平的策略研究 |
4.4.1 对新上岗体育教师进行教学语言培训 |
4.4.2 建立教学语言质量管理长效机制 |
4.4.3 中等职业学校与教育部门双管齐下加强作为 |
4.4.4 体育教师主观上重视教学语言的学习积累 |
4.4.5 体育教师自身与时俱进塑造语言魅力 |
4.4.6 体育教师关注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语言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实践困惑: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亟需进行科学测评 |
1.1.2 理论关注:如何科学推进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一直被人们关注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
2.1.1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
2.1.2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征及问题 |
2.1.3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总结述评 |
2.2 国外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相关研究 |
2.3 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测量法 |
3.3.3 问卷调查法 |
3.3.4 德尔菲法 |
3.3.5 观察法 |
3.3.6 内容分析法 |
3.3.7 数理统计法 |
4 我国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形态与特征 |
4.1 20世纪60-80年代初:“运动训练式”的单项运动体育课程 |
4.1.1 以“竞技体育”思想为指导 |
4.1.2 以“运动训练”为主要教学方式方法 |
4.1.3 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竞技化”倾向 |
4.2 20世纪80、90年代: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专项选修”体育课程 |
4.2.1 逐步确立“终身体育”指导思想 |
4.2.2 教材内容实现了“由教师选择”到“学生自主选择”的转变 |
4.2.3 仍以“技术教学”为中心,开始理性对待技术教学与增强体质关系 |
4.2.4 教学方法实现从“训”向“教”的观念转变 |
4.3 2017年至今,学科素养引领下的上海市高中专项体育课程 |
4.3.1 以“健康第一,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 |
4.3.2 以高中为桥梁,切实帮助学生掌握一项运动特长为目标 |
4.3.3 明确将技术传授方法纳入课程,注重学生认知学习能力培养 |
4.3.4 以学生体育素养的养成为评价参考 |
5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与分析 |
5.1 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与遴选 |
5.1.1 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确定 |
5.1.2 评估指标体系的专家验证与优化 |
5.1.3 评估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
5.1.4 评估指标内容、调查意向及数据来源 |
5.2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能达成的效果测评 |
5.2.1 改革前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各体能指标的结果 |
5.2.2 改革后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各体能指标的结果 |
5.2.3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后学生体能达成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
5.3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运动技能达成的效果测评 |
5.3.1 专项化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情况的问卷调查 |
5.3.2 专项化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情况的实地测量 |
5.3.3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
5.4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达成的效果测评 |
5.4.1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体育课堂身体活动水平的总体比较 |
5.4.2 不同项目间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
5.4.3 不同项目间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基本部分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
5.4.4 不同性别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
5.4.5 不同年级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
5.4.6 不同肥胖程度(BMI)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
5.4.7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达成的综合性分析 |
5.5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一周身体活动情况的达成效果测评 |
5.5.1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平均每天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比较 |
5.5.2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周频次的比较 |
5.5.3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平均每天中高强度能量消耗的比较 |
5.5.4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形式的比较 |
5.5.5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意向的比较 |
5.5.6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一周身体活动情况达成的综合性分析 |
5.6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效果测评 |
5.6.1 对专项教师、专家的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情况访谈 |
5.6.2 对专项化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 |
5.6.3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
5.7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效果测评 |
5.7.1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达成的总体分析 |
5.7.2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积极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
5.7.3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自主与探究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
5.7.4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运动参与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
5.7.5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体育关注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
5.7.6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兴趣情况测评 |
5.7.7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综合性分析 |
5.8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专项教师体育教学行为的效果测评 |
5.8.1 专项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知态度 |
5.8.2 专项教师的课前设计行为 |
5.8.3 专项教师的课中实施行为 |
5.8.4 专项教师的课后评价与反思行为 |
5.9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
6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6.1 课程改革对不同项目运动技能达成效果差异明显 |
6.1.1 不同项目间运动技能达成效果差异明显的问题表现 |
6.1.2 不同项目间运动技能达成效果差异明显原因分析 |
6.2 课程改革后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6.2.1 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水平达成效果欠佳问题表现 |
6.2.2 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水平欠佳原因分析 |
6.3 高中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的培养价值有待展现 |
6.3.1 专项化学生体育品德培养价值有待展现问题表现 |
6.3.2 专项化学生体育品德培养价值有待展现原因分析 |
6.4 课程改革尚未促进学生良好身体活动行为形成 |
6.4.1 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的问题表现 |
6.4.2 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的原因分析 |
6.5 课程改革后专项教师的自身专业成长不足 |
6.5.1 专项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不足的问题表现 |
6.5.2 专项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不足的原因分析 |
6.6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方案的自身设计有待继续完善 |
7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改进建议 |
7.1 形成共识:专项体育课程是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 |
7.2 拓展资源:从社会中弥补专项体育课程资源的不足 |
7.3 课程开发:因校而宜的开发校本体育课程教材 |
7.4 强化师资:不断提高教师专项技能教学能力 |
7.5 注重竞赛: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联赛体系 |
7.6 因材施教:克服学生个体差异有效进行分层教学 |
7.7 完善评定:推进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与实施 |
7.8 加强监控:通过动态数据监测课程改革的成效 |
8 结论、建议、创新与不足 |
8.1 结论与建议 |
8.2 创新 |
8.3 不足 |
8.4 展望 |
9 致谢 |
参考文献 |
教育背景与读博期间的科研经历 |
附件 |
附件1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调查问卷 |
附件2 体力活动(加速度传感器)测试记录表 |
附件3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体育品德培养访谈表 |
附录4 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 |
附件5 家长告知书 |
附件6 指标体系专家评价表 |
(4)体育“好课”评价基准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先行研究概述 |
1、国外研究概述 |
2、国内研究概述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
二 已有的体育“好课”评价基准及其价值取向 |
(一)体育“好课”的定位 |
1.常态化的体育“好课” |
2.艺术层次的体育“好课” |
(二)不同体育课程观及其体育“好课”评价基准 |
1.体质教育论 |
2.三基论 |
3.“新课标”下的体育“好课”评价基准 |
(二)体育“好课”价值取向的内涵及类型 |
1.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内涵 |
2.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类型 |
3.体育“好课”价值取向的变迁 |
三 体育“好课”评价基准的重建 |
(一)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 |
1、体育课程“育体”的本质属性 |
2、体育课程“文化”的共性 |
(二)体育“好课”的立足点 |
1.传承运动文化 |
2.培养“新人” |
(三)体育“好课”评价的要素 |
1.体育“好课”评价的内部要素 |
2.体育“好课”评价的外部要素 |
(四)体育“好课”评价基准的设计 |
1.体育“好课”的评价基准 |
2.体育“好课”的评价表 |
四 体育“好课”案例 |
(一)三个典型案例概况 |
1.8 秒钟跑 |
2.目标跳远 |
3.往返耐久跑 |
(二)三个案例的共性与独特性 |
1.案例的共性分析 |
2.案例的独特性分析 |
(三)三个案例的启示 |
1.教学设计方面的启示 |
2.案例的演绎推理 |
五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体育教师心中的好课观”问卷调查 |
附录B:“体育教师心中的好课观”访谈大纲 |
附录C:“专家心中的体育好课观”访谈大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兰州市区普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低效体育课堂普遍存在 |
1.1.2 教师缺乏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识和策略 |
1.1.3 高考压力不断上升,更需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关于“教学有效性”演进的研究 |
2.1.2 关于“教学有效性”理论基础的研究 |
2.1.3 关于“教学有效性”实践应用的研究 |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3 相关概念界定 |
3.1 课堂 |
3.2 有效 |
3.3 教学 |
3.4 教学有效性 |
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观察法 |
4.2.3 访谈法 |
4.2.4 问卷调查法 |
4.2.5 数理统计法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兰州市区普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基本情况调查 |
5.1.1 体育教师基本情况 |
5.1.2 教师与学生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情况 |
5.2 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的制定 |
5.2.1 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制定前的思考 |
5.2.2 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制定的基础 |
5.2.3 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制定的原则 |
5.2.4 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的指标体系 |
5.3 兰州市区普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体系证明 |
5.3.1 教师的意见 |
5.3.2 学生的意见 |
5.4 兰州市区普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测量 |
5.5 兰州市区普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
5.5.1 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分析 |
5.5.2 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应对策略 |
5.6 基于校本教研活动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案例考察 |
5.6.1 案例一:体育课堂高效教学案例分析 |
5.6.2 案例二:体育课堂低效教学案例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兰州市区普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教师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兰州市区普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C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D 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 E 兰州市区普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 F 兰州市区普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标准实践对照评分表 |
附录 G 兰州市区普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对照标准评分汇总表 |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6)我国成年女排集训训练课质量测评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训练课组织密度的研究 |
1.2.2 关于训练课练习密度的研究 |
1.2.3 关于训练课心率的研究 |
1.2.4 关于训练课触球次数的研究 |
1.2.5 关于训练课起跳次数的研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观察法 |
2.2.3 测试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我国成年女排集训训练课组织密度的分析与研究 |
3.1.1 训练课组织密度特征分析 |
3.1.2 训练课各模块组织密度特征分析 |
3.2 我国成年女排集训训练课练习密度的分析与研究 |
3.2.1 训练课练习密度特征分析 |
3.2.2 各专位个人练习密度特征分析 |
3.2.3 各阶段个人练习密度特征分析 |
3.2.4 练习密度的影响因素 |
3.3 我国成年女排集训训练课心率的分析与研究 |
3.3.1 训练课心率总体特征分析 |
3.3.2 训练课心率不同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
3.3.3 训练课各专位心率特征 |
3.3.4 集训教学比赛心率总体特征分析 |
3.3.5 集训教学比赛各专位心率比较 |
3.3.6 集训训练课与教学比赛平均心率对比分析 |
3.3.7 影响心率的因素 |
3.4 我国成年女排集训训练课触球次数的分析与研究 |
3.4.1 触球次数特征分析 |
3.4.2 各专位触球次数特征分析 |
3.5 我国成年女排集训训练课起跳次数的分析与研究 |
3.5.1 起跳次数特征分析 |
3.5.2 各专位起跳次数特征分析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课组织密度 |
4.1.2 练习密度 |
4.1.3 心率 |
4.1.4 触球次数 |
4.1.5 起跳次数 |
4.2 建议 |
4.2.1 课组织密度 |
4.2.2 练习密度 |
4.2.3 心率 |
4.2.4 触球次数 |
4.2.5 起跳次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中国体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2 青年毛泽东与《体育之研究》简介 |
2.1 青年毛泽东简介 |
2.2 《体育之研究》介绍 |
3 国内外研究概况与趋势 |
3.1 国内外对毛泽东的研究概况 |
3.2 国内外对《毛泽东传》的研究概况 |
3.3 中国对《体育之研究》的研究概况 |
3.3.1 精神人物的影响 |
3.3.2 目的、意义与原则 |
3.4 外国对《体育之研究》的研究概况 |
4 《体育之研究》的历史背景 |
4.1 《体育之研究》缘何产生 |
4.2 从毛泽东读第一师范谈《体育之研究》的产生 |
4.2.1 毛泽东的五年一师生活 |
4.2.2 毛泽东的学习观 |
4.2.3 毛泽东的体育观 |
4.3 杨昌济对《体育之研究》的影响 |
4.3.1 杨昌济的体育思想 |
4.3.2 杨昌济体育思想对《体育之研究》的影响 |
4.4 曾国藩对《体育之研究》的影响 |
4.4.1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
4.4.2 曾国藩的养生观点 |
4.4.3 曾国藩的体育观点 |
4.5 毛泽东的两位校长 |
4.5.1 两位校长的性格特点 |
4.5.2 毛泽东与孔昭绶的学术思想交流 |
4.5.3 毛泽东与张干的学术思想交流 |
4.5.4 两位校长的专业与研究 |
5 《体育之研究》的思想内涵 |
5.1 《体育之研究》的中心思想 |
5.1.1 释体育 |
5.1.2 体育占吾人第一位置 |
5.1.3 前此体育之弊及吾人自处之道 |
5.1.4 体育之效 |
5.1.5 不好运动之原因 |
5.1.6 运动之方法贵少 |
5.1.7 运动应注意之项 |
5.1.8 运动一得之商榷 |
5.2 毛泽东的体育爱好启示 |
5.2.1 毛泽东登岳麓山 |
5.2.2 毛泽东登井冈山 |
5.2.3 毛泽东登北高峰五云山 |
5.2.4 登山与身体健康 |
5.2.5 毛泽东的游泳爱好 |
5.2.6 游泳与身体健康 |
5.3 《体育之研究》思想的多角度评价 |
5.3.1 毛泽东自身的角度 |
5.3.2 阅读者的角度 |
6 《体育之研究》发表的一百周年 |
6.1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意义 |
6.1.1 中华民族体育的精神文化 |
6.1.2 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启蒙 |
6.1.3 跨时代的价值取向 |
6.2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价值 |
6.2.1 理论实践相连于民族兴亡 |
6.2.2 近代科学的观点 |
6.2.3 以三育并重为学校教育之本 |
6.2.4 《体育之研究》推动了中国体育的发展 |
6.2.5 科学发展观的雏形 |
6.3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内涵 |
6.3.1 “磨励以待日本”是《体育之研究》的主题思想 |
6.3.2 《体育之研究》是继前人拯救民族危机之后的心声 |
6.3.3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走向革命事业的敲门砖 |
6.3.4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体育实践的收获 |
6.4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影响 |
6.4.1 青年毛泽东对当代的影响 |
6.4.2 《体育之研究》内容的影响 |
7 《体育之研究》与重要人物的影响 |
7.1 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 |
7.1.1 毛泽东与蔡和森 |
7.1.2 毛泽东与萧子升 |
7.1.3 毛泽东与易昌陶 |
7.1.4 毛泽东与贺果 |
7.1.5 毛泽东与萧三 |
7.1.6 毛泽东与罗学瓒 |
7.1.7 毛泽东与张昆弟 |
7.1.8 毛泽东与张国基 |
7.1.9 毛泽东与周世钊 |
7.2 新中国体育的发展 |
7.2.1 军事体育的概念 |
7.2.2 贺龙元帅的军事体育思想及贡献 |
7.2.3 刘伯承元帅军事思想与中国体育的联系 |
7.2.4 军事体育与军事教育评价 |
7.3 中国其他领导人的体育思想及贡献 |
7.3.1 周恩来的体育思想贡献 |
7.3.2 邓小平的体育思想贡献 |
7.3.3 其他领导人的体育思想贡献 |
8 习近平的体育观点与思想 |
8.1 习近平的强军思想 |
8.1.1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
8.1.2 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
8.2 习近平的体育观点 |
8.2.1 习近平对中国体育的认识 |
8.2.2 习近平谈“三大球” |
8.3 习近平的体育思想 |
8.3.1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
8.3.2 习近平在正定 |
8.3.3 习近平的体育发展思想 |
8.4 习近平对毛泽东及体育思想的继承 |
9 《体育之研究》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
9.1 学校体育的认识 |
9.2 近现代体育的观点 |
9.2.1 近代的体育观点 |
9.2.2 现代的体育观点 |
9.3 学校体育存在的弊端 |
9.4 为师者注意事项 |
9.5 劳逸结合的重要性 |
9.5.1 体育方向学生与非体育方向学生的差异 |
9.5.2 《体育之研究》的灵活运用 |
9.5.3 正确合理方式运用 |
9.6 小孩子的教育方法 |
9.6.1 《差等生》的故事与孩子的发展 |
9.6.2 《差等生》对我们的影响及作用 |
10 中华民族体育建国以来的发展 |
10.1 中华民族体育的认识 |
10.2 中华民族体育的作用 |
10.3 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现状 |
10.4 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方向 |
10.5 中华民族体育的评价 |
11 《体育之研究》的影响与启示 |
11.1 对中国体育的影响和启示 |
11.1.1 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和启示 |
11.1.2 对中华民族体育的影响和启示 |
11.2 对新时代青年的影响和启示 |
11.2.1 要牢固树立远大志向 |
11.2.2 要有坚韧不拔的恒心 |
11.2.3 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
11.2.4 要树立勇于担当精神 |
12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动密度”概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提高当前体育课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2 体育课密度原理与测算方法的沿革 |
3 已有的体育课密度原理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
3.1 积极意义 |
3.2 局限性 |
3.2.1 测算方法的局限性 |
3.2.2 评价标准的局限性 |
3.2.3 概念混淆不清 |
4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动密度”的概念及意义 |
4.1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动密度”的概念辨析 |
4.2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动密度”的测算方法 |
4.3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测算“运动密度“的意义 |
4.3.1 促进体育课密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
4.3.2 既是与国际接轨,又是对已有理论的传承和发展 |
4.4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动密度”需说明的几个问题 |
4.4.1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动密度”提出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
4.4.2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没有降低“教”的要求,并更加重视“教”的效果 |
4.4.3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动密度”不是一个单独的评价指标 |
5 结束语 |
(9)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 ——以一位乡村名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基础 |
四、文献综述 |
(一) 国外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
(二) 国内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
(三) 研究述评 |
五、研究对象及问题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研究对象的概况 |
六、研究方法与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B老师的专业成长阶段研究 |
一、职前准备期-梦想之根深种 |
(一) 破碎的世界冠军梦 |
(二) 不灭的体育梦想 |
(三) 有准备的从教之路 |
二、入职适应期--艰辛的探索之路 |
(一)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
(二) 难忘的第一堂体育课 |
(三) 曲折的求学之路 |
(四) 和谐融洽的同事关系 |
三、入职发展期--为机遇准备着 |
(一) 高度自觉的自我发展意识 |
(二) 第一次获得大奖肯定 |
(三) 第一件自制体育器材 |
(四) 变废为宝,三十多年器材自制之路 |
四、入职上升期--开启新的征程 |
(一) 开展教学研究与反思 |
(二) 天道酬勤获大奖肯定 |
(三) B老师的困惑 |
第三章 B老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B老师专业成长的个体影响因素 |
(一) 坚定的教育信念--B老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 |
(二) 保持高度自觉的自我发展意识 |
(三) 把教书育人当做毕生的事业来干 |
(四) 反思日常教学-B老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 |
二、影响B老师专业成长的外部环境因素 |
(一) 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名教师专业成长的转折 |
(二) 领导的支持与鼓励---教师摆脱困境 |
(三) 浓浓师生情-B老师坚持的动力 |
第四章 B老师专业成长的启示 |
一、教师自身的角度 |
(一) 树立坚定的教育理想 |
(二) 从教中学,增强自我发展意识 |
(三) 教师是终身的的事业 |
(四) 树立终身学习,教学反思的理念 |
二、学校、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角度 |
(一) 国家应出台政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
(二) 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障 |
(三) 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 |
第五章 研究反思 |
一、对研究方法的反思 |
二、对研究过程的反思 |
(一) 对资料收集的反思 |
(二) 对整理分析资料的反思 |
三、对研究结果的反思 |
(一) 对本研究结论的反思 |
(二)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附录: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满族文化传承的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 ——以W满族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问题 |
五、核心概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 |
(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的不同理解 |
(二)校本课程开发类型的研究 |
(三)校本课程开发程序研究 |
(四)校本化课程实施的研究 |
(五)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现状 |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研究 |
(一)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不同理解 |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 |
三、满族传统体育的相关研究 |
(一)关于满族传统体育概念的不同理解 |
(二)满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总体思路 |
二、研究范式 |
(一)质化的个案研究 |
(二)行动研究 |
三、研究对象 |
(一)W满族中学基本概况 |
(二)选择W满族中学为个案的理由 |
四、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 |
(二)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五、研究过程 |
(一)初入研究现场 |
(二)意外退场 |
(三)再进研究现场 |
(四)离开研究现场 |
六、研究效度与伦理 |
(一)研究者的角色定位 |
(二)研究的效度 |
(三)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满族文化:渐行渐远的历史记忆 |
一、历史记忆下的满族文化——满族民族性格与形象 |
(一)满族独特的文化社会环境 |
(二)满族的特色文化 |
二、满族文化的当代传承价值 |
(一)满族文化是强化满族民众民族认同意识的重要保障 |
(二)满族文化是保持满族族群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 |
(三)满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财富是实现“中国梦”的宝贵借鉴 |
三、满族文化在当代的传承现状 |
(一)历史发展趋势下的自然消亡 |
(二)外力强制下的被迫消亡 |
四、学校——当代满族文化重要的传承场 |
(一)当代满族文化在家庭、社会传承中的断裂突显学校传承重要性 |
(二)学校传承是当代满族文化传承的应然选择 |
五、满族传统体育——学校传承满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
(一)满族传统体育蕴含鲜明的满族文化特征 |
(二)满族传统体育拥有丰富的学校体育课程资源 |
第四章 W满族中学满族特色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设计 |
一、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论解读 |
(一)何谓校本化课程实施与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 |
(二)体育课程为何要校本化实施 |
(三)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模式 |
(四)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路径 |
二、W满族中学前期满族传统体育实践探索:学校情境分析 |
(一)学校开展满族传统体育的缘由 |
(二)学校满族传统体育的开展现状 |
(三)学校开展满族传统体育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W满族中学满族特色体育课程实践设计 |
(一)确定研究问题与研究形式 |
(二)组织建立与分工 |
(三)集体审议 |
(四)编制满族特色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
第五章 W满族中学满族特色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实践 |
一、实施行动:考察与解释 |
(一)行动前的准备 |
(二)第一套课程方案的实施 |
(三)第一套课程方案实施情况的考察 |
(四)第一套课程方案实施效果的反思——诊断与分析 |
二、反思行动:改进与重建 |
(一)第二次集体审议 |
(二)第二套课程方案 |
(三)第二套课程方案的实施 |
第六章 W满族中学满族特色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成效 |
一、满族特色体育课程成为学校构建满族特色学校文化的重要支撑点 |
(一)多元化开展形式成为体现学校满族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 |
(二)突出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学校满族特色学校文化“亮点” |
二、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
(一)实践中的“对撞”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
(二)实践中的“要求”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
三、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的实施促进了学生获得发展 |
(一)掌握了满族传统体育知识与技能,实现满族文化的传承 |
(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形成满族民族认同感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一、结论 |
(一)民族学校开展民族特色体育课程是可行的 |
(二)满族学校开展满族特色体育课程势在必行 |
(三)科学设计课程内容是满族特色体育课程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
(四)实施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离不开必要的相关支持 |
(五)行动研究是当前促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最有效的途径 |
二、满族特色体育课程实施的意义探寻 |
(一)引发关于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标准的反思: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到“谁的知识更有价值” |
(二)引发对体育课意义的反思:回归“游戏”与“生活”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国中小学排球优质课的特征与启示 ——以第6-8届优质课的排球内容为例[D]. 曹开慰.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2]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 杨烨. 吉林体育学院, 2020(10)
- [3]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D]. 王建.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4]体育“好课”评价基准的探究[D]. 周燕芳.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兰州市区普通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 王树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我国成年女排集训训练课质量测评的分析与研究[D]. 李婕. 集美大学, 2020(08)
- [7]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中国体育[D]. 樊桓伯.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8]基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动密度”概念探析[J]. 苏坚贞,季浏.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05)
- [9]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 ——以一位乡村名教师为例[D]. 刘梦. 云南大学, 2019(03)
- [10]基于满族文化传承的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 ——以W满族中学为个案[D]. 肖尔盾.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