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振宁谈科技强国梦(论文文献综述)
司徒[1](2021)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杨振宁百岁诞辰”主题素材思考与拓展》文中研究指明为庆祝杨振宁先生百岁诞辰,2021年9月22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会上,杨振宁先生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为题发表了讲话。杨振宁先生一直是全世界最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华人科学家。
罗晖,李政,崔馥娟,王梓宁[2](2021)在《当代中国科技外交的实践与特色》文中指出科技外交是外交的重要组成,是处理国家之间科技合作关系的活动。随着全球科技创新格局的快速发展,科技与国际关系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科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愈加深入,科技外交逐渐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国内外科技外交的理论研究,对科技外交的定义和特征、我国开展科技外交的实践历程、当前科技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未来如何加强科技外交的战略谋划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应明确科技外交战略目标,构建中国特色大国科技外交理论体系,打造适应新型国际关系的全球科技合作版图,推动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变革,强化风险预见和应急处突能力,积极发挥民间科技交流的重要作用,以期对进一步做好科技外交工作有所启示。
王秀芳[3](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匡立波,周双娥[4](2020)在《用爱国情怀铸造勇担时代责任的新青年——对习近平高校考察系列讲话的思考》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先后视察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近二十所高校,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从立志筑梦、崇德修身、勤学苦练、开拓进取等方面对大学生提出了成才要求,其核心要义是期待青年厚植爱国情怀,勇担时代责任!高校要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教育大学生认清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认识新时代艰巨光荣的强国使命,以强大的民族自信鼓舞青年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砥砺新担当,奋进新时代!
高逸宁[5](2020)在《杨振宁论支撑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条件》文中指出中国科技崛起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条件作为支撑。杨振宁是20世纪物理学伟人,对世界科技贡献巨大,同时,他还关心中国科技事业,提出发展科技所必须满足的四项基本条件:人才、传统、开放交流以及经济。那么,为什么杨振宁认为这四个方面至关重要?具体内容是什么?内在逻辑是什么?基于以上问题,论文主体共分为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分为杨振宁的成长背景和他的科研经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他从开始接受教育起一直到他取得博士学位这一段时期里所接受的教育、学到的知识、获取的信息等;第二部分写他开始科研工作后取得的成果、结识的科学家、任教的经历等。杨振宁的这些人生经历中的每个重要阶段,都对他形成关于支撑中国科技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文化条件的科技战略思想有一定的影响。第二章从杨振宁所认为的一流科技人才的标准出发,对杨振宁眼中的一流科技人才的特质进行总结,引出中国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包括科学家在内的人才。然后论证科技人才的培养要适应时代要求。第三章首先梳理了杨振宁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过的:要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紧接着指出杨振宁自身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第二部分论述在杨振宁眼中科学传统的重要性,最后概述在他看来要如何建设科学传统。第四章由科学家之间需要开放交流、各学科间需要开放交流、国家与国家之间也需要开放交流来例证科技发展离不开开放交流。继而强调中国科技应该积极融入世界,杨振宁对此很是关心,并且作为中美破冰后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美籍华裔知名科学家,他在中国科技与西方科技交流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第五章首先论述在杨振宁看来,科技与经济是紧密交织、互为支撑的关系。然后梳理杨振宁对于经济发展起来之后,科技发展中的资金分配这一问题的深刻见解与建议。
姚科敏[6](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张俊[7](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其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留学人员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留学人员和留学人员统战工作。2015年,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留学人员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这是党中央立足现实对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所作的新指示、新要求和新部署。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开展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充分凝聚发挥留学人员的智慧和力量,对于进一步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展开研究。留学人员作为统战工作的对象,同时也是知识分子群体的组成部分,因此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是以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为依据的。文章通过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具体实践,紧紧把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发展的两条主线:即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历史进程的主线以及留学人员统战政策演变的主线。70年来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从开端起步,到曲折发展、几经停滞,逐步恢复发展,再到快速发展,留学人员统战政策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规范和逐步优化的演进过程:从“保障回国”到“鼓励回国”,从强调“回国服务”到“回国服务”与“为国服务”并举,从“要求回国”到“来去自由”,从“改善待遇”到“创造条件,完善服务”等,为吸引和汇聚留学人才服务祖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政策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宝贵的统战理论及统战智慧运用到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当中,以“大团结、大联合”为主题,秉承“凝聚人、团结人”的宗旨,开展了一系列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新留学人员报国方式的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对历史的深入研究,最终落脚点在于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地方性的实证调查和全国性的样本分析,点面结合,着重探讨了新时代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现状,分析当前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外部挑战,进而从增强统战意识、健全统战机制、强化文化认同、优化统战环境、改善统战方法等方面提出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对策思考,以期为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不断提高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统战效果。
侯洋[8](2019)在《网络时代科学传播中的理性缺失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科学传播事业取得了极大进展,但另一方面也能清晰地看到,当前我国科学传播现状跟不上科学发展的形势,科学传播过程中理性缺失问题凸出,这既影响了科学传播的效果,也不利于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为了“让科学回归科学”,营造一个良好的理性的科学传播环境,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科学传播中的理性缺失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导致科学传播中理性缺失的原因,并为理性重构寻找可能性路径。论文首先分析了科学传播中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理性缺失行为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对于作为传播主体的大众媒体而言,其理性缺失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媒体广告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科普节目传播伪科学;科技新闻片面化、娱乐化。对于传播受众而言,受众存在对科学的盲目崇拜、对科学产生信任危机以及非理性参与争议性科学事件等非理性行为。其次,文章探讨了导致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理性缺失的主客观原因。对于传播主体而言,市场经济下媒体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部分科学家将传播权让位于大众媒体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审查缺位等都是导致其理性缺失的重要因素。对于传播受众而言,受“技术善论”与“技术恶论”极端道德观的影响、信息时代新媒介素养的缺失以及受网络空间中“匿名心理”与“趋同心理”的影响是导致其理性缺失的重要原因。而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科学常识与专业知识的欠缺也是致使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理性缺失最重要的因素。在科学传播中,如何解决与约束大众传媒与传播受众的非理性行为,决定着大众媒体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传播受众的行为选择。从宏观层面上讲,科学传播中的理性缺失行为凸显出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一方面要加大科学教育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拓展科学普及的多媒体渠道,也包括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从微观层面上讲,大众媒体一方面需要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意识,明确自身科学传播责任;另一方面媒体人应该加强科学常识与专业知识储备以提升科学素养水平。此外,还应该重视政府主管部门、媒体自身对内容的审查以及专业机构的指导。就传播受众而言,需要通过网络道德自律与法律强制性手段来共同制约受众的非理性行为。另外,受众的新媒介素养教育也应被提上日程。只有从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入手,才能有效遏制科学传播中的理性缺失行为,从而更好地推动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
鹿秀云[9](2017)在《《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众传媒作为传递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也应是科技新闻报道的核心力量。在科技发展史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历来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涵盖了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的最高成果,其公布和颁发是全世界科学界的盛事,聚焦了各大媒体的目光。媒体报道重大科学事件,不仅传播科学消息,对公众科学素养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国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本文以《人民日报》301篇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台湾学者臧国仁的框架高、中、低三层次结构理论,从宏观新闻报道议题、中观报道内容建构、微观新闻文本结构三个层面探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框架,并将《人民日报》自创刊起至2016年68年间的报道划分为四个时期,从历时性角度考察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流变情况。在宏观层面框架分析上,从版面位置、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消息来源、报道主题、报道基调6个方面分析了《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新闻报道议题:多分布在国际版和科技版面;在报道总量中所占比例低,每年度各有变化;报道体裁多为消息;记者采写稿件为主要消息来源;报道主题以事件报道篇数最多;大部分为正面报道。在中观层面报道内容建构上,从主要事件、先前事件、历史、结果、影响、归因、评估7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事件”所占比重最高,同时也注重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历史”与“评估”的报道。在微观层面新闻文本结构上,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家报道样本的标题关键词和图片使用情况两个方面分析得出:科学术语出现频次最低;图片总体使用较少,以摄影图片为主。《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在各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1948年《人民日报》创刊至1977年改革开放前,此时期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数量少,体裁、来源上呈现单一性,整体关注度不高;1978年至2000年诺贝尔奖百年之际,此时期更注重“诺奖”知识的普及,在报道上特别观华裔得主;2001年至2014年屠呦呦获奖前,此时期国人的“诺奖情结”持续发展,在报道上进一步凸显英雄叙事倾向,报道基调渐趋理性;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民日报》不仅报道了其获奖消息,还用大量的篇幅关注了中医药这一话题,使其成为了除屠呦呦获奖外,与时代相结合的重要议题。2016年,在终于结束“我们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还有多远”的话题后,《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发生了新变化。从框架分析和历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经历了从无到有,报道数量、体裁不断丰富的过程。同时也可以看到,《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存在深度报道较少、“明星化”、“竞技化”等方面的不足。对此,本文提出了优化策略:强化议程设置的作用;尽量为更多的阶层发声,以平衡公众话语权;增进媒体与科学家的交流;除注重科技知识普及外,还应该注重宣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理性,以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
孙艳丽[10](2016)在《学术共同体、国家与市场 ——一个科研团队的知识生产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对于提升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已不容置疑。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如何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议题。在我国,自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之后,科研成果数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高水平的、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偏少,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弱,也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阻碍高校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接轨,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因素是什么。这是本研究的问题起点。在科学研究的特征方面,大科学时代的科学研究,尤其是自然科学研究已经很难通过科学家的单打独斗发现知识、解决问题。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科学研究已成为一种常态,而已有的、有关科研团队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建构理论框架,提出研究假设,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做量化分析。较少回归到具体的科研团队中进行质性探究。在研究视角方面,多运用组织学、管理学方面的理论体系对科研团队进行研究,而较少从知识生产模式的角度进行分析。本研究从知识生产模式的视角,以E大学某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负责人的科研团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内容分析、文本分析、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在对已有的、有关知识生产模式的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本研究中的知识生产模式界定为“知识生产的目的与问题来源”、“学术评价模式”、“知识生产的组织结构”三个方面,围绕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对“影响科研团队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E大学某科研团队的知识生产模式表现出学术共同体、国家和市场共同建构特征。这种共同建构既不同于知识生产的“三重螺旋(Triple Helix)"结构特征,也不同于伯顿·克拉克所说的“科学研究越来越朝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模式,而是三种不同知识生产模式的组合。但是,三种模式的组合并不是一个均衡的分布,在知识生产的目的方面,团队整体层面,从科研项目的数量方面看,以“基于学科线性逻辑基础上以学理探究为目的”的科学研究项目最多,其次是市场需求导向下的研究项目,而国家战略导向下的科学研究项目最少。从科研项目经费方面看,市场导向下的科研项目占比最多,但是,随着年限的增加,这—占比不断降低。在团队成员个人层面,不同的团队成员对各类研究项目的偏好不同。在团队的科研评价方面,“以国家为主导,以学术与市场为辅的多元评价体系”是团队成员所在学校、学院以及团队内部学术评价的价值导向。在这样一种科研模式和评价体系之下,“趋于组织化的社团”成为团队的组织结构特征,很难说其完全失去了社团的特征,但无论是在团队的日常运作中,还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组织特征越来越显着也是无可置疑的。当三种基于不同逻辑的知识生产模式集于一体时,我们不能说这种模式就一定不会产生绩效,团队十多年发展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是为国家、市场服务方面,团队都做出了不菲的成绩。但是,如何在现有的成绩基础上追求卓越,做出更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需要我们正视团队知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团队的知识生产存在着哪些问题?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些问题?研究通过访谈与参与式观察发现:在知识生产的目的与问题来源方面,团队成员偏爱“基于学科线性逻辑基础上以学理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有“好奇”基础上的学理探究的因素,但研究目的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同样存在;而对于市场需求导向下的科学研究,由于研究的路径不畅、学术评价体系中的国家导向,企业中的员工由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难以提出问题等因素,最终导致团队成员虽然愿意做市场需求导向下的科学研究,但无法很好地实现,国家战略导向下的知识生产又因为学术积累不够、以及某些特殊主义因素的影响,导致年轻的团队成员不敢轻易申请该类项目。在学术评价方面,“以绩效为核心、以国家为主导”具有明显“新管理主义”倾向的“多元评价体系”是团队学术评价中的主要特征。这种评价体系虽然提升了团队的绩效,但同时也对团队成员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一方面是由学术职业内部的过度竞争造成的,另一方面越来越泛化的荣誉与奖励体系也加重了成员的压力。在重压之下,团队成员的学术浮躁心态自然而生,而且过重的压力也造成团队人员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一部分人超负荷地工作,越来越优秀,集聚了所有的荣誉与奖励,另一部分人则是“温水煮青蛙”得过且过。同时,评价体系中对国家主导下的评价与奖励体系的重视,还导致科学研究中出现了“科研与经济两张皮现象”。“具有组织特征的社团”是团队在组织结构方面的主要特征。无论是在团队负责人及成员的遴选中,还是学术例会、小组讨论会中,团队的运作都表现出以学术为导向,成员间平等、互助的社团特征。但是,在科研分工、团队管理中,“团队中的团队”组织结构、团队成员间的层级化特征、职责明确的管理分工与责任人制度又使团队具有了鲜明的组织特征。但是,组织与社团本应遵循不同的逻辑,当两者融为一体时,冲突便不可避免。团队成员作为社团中的“成员”与作为组织中的“雇员”双重身份而引起的冲突,知识共享与独享的冲突,以及团队成员作为“教学人”与“学术人”之间的冲突是团队运作中面临的主要冲突,这些冲突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了团队的生命周期,尤其是团队中的年轻人逐渐成长起来拥有了自己的学术方向之后,团队的走向究竟应该如何,是否要解散团队等,成为团队负责人最大的矛盾与困惑。为了使团队在现有模式基础上进行高水平的、大型的科研项目研究,团队负责人提出以“文化”与“愿景”化解矛盾的策略。但是,在社会整体的科研制度与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团队负责人所有的努力都只能是解“一时之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团队面临的冲突与矛盾。团队如何在十多年来取得的成绩、遇到的问题基础上进行更为卓越的科学研究,研究认为,对于以应用硬科学为学科基础的科研团队而言,三重螺旋结构下的科学研究模式最为理想,但是,这种模式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对于多数以不同知识生产模式的组合进行知识生产的团队而言,或许让“学术研究回归学术”,让“学术研究回归市场”是团队在冲突中求得生存的核心与关键。当然,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知识体系的不同,难以准确把握团队知识生产过程。在参与式观察研究方法的运用方面,难以真正实现与研究对象的“同吃同住”。在研究内容方面,科学研究中的学而优则仕问题、马太效应问题等都没有太多的涉及。这些都有待以后做进一步的探讨。
二、杨振宁谈科技强国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振宁谈科技强国梦(论文提纲范文)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杨振宁百岁诞辰”主题素材思考与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视角一:中国人在国际科学上建立不朽之功绩者,乃杨振宁始。 |
运用示例 |
视角二: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 |
运用示例 |
视角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
运用示例 |
视角四:我的起点,就是我的终点;我的终点,就是我的起点。 |
运用示例 |
(2)当代中国科技外交的实践与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技外交的概念和特点 |
(一)科技外交的缘起 |
(二)科技外交的定义 |
(三)科技外交的特点 |
二、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对外交流合作 |
(一)突破封锁开展科技合作(1949—1977) |
(二)恢复正常交往与合作 (1978—1988) |
(三)在复杂局势中曲折发展 (1989—2000) |
(四)全面融入全球化进程 (2001—2012) |
(五)新时代开创科技外交工作新格局(2013年至今) |
三、当前我国科技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我国进一步发展科技外交的机遇 |
(二)我国进一步发展科技外交的外部风险与挑战 |
四、加强对科技外交工作的战略谋划 |
结 语 |
(3)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用爱国情怀铸造勇担时代责任的新青年——对习近平高校考察系列讲话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高校考察系列讲话梳理 |
(一)立志筑梦: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基本前提 |
(二)崇德修身: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保障 |
(三)勤学苦练: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本质要求 |
(四)开拓创新: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不懈追求 |
二、厚植爱国情怀,激发责任担当:习近平高校考察系列讲话的核心要义 |
(一)民族复兴:当代青年的时代责任 |
(二)爱国情怀:青年责任担当的精神支柱 |
三、新时代大学生爱国奋斗的涵育路径 |
(5)杨振宁论支撑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杨振宁科学思想发展背景 |
1.1 杨振宁成长背景 |
1.2 杨振宁科研经历 |
第二章 人才培养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
2.1 杨振宁眼中的一流科技人才 |
2.2 科技人才的培养要适应时代要求 |
第三章 打造适合科学发展的学术传统 |
3.1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 |
3.1.1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利弊 |
3.1.2 杨振宁所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3.2 科学传统的重要性 |
3.3 如何建设科学传统 |
第四章 在开放交流中提升科技水平 |
4.1 科技发展离不开开放交流 |
4.2 中国科技要积极融入世界 |
第五章 增强科技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
5.1 科技与经济紧密交织、互为支撑 |
5.2 科技发展中的资金分配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
2.1.1 科技的含义 |
2.1.2 科技观的含义 |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
3.2.1 创新性 |
3.2.2 人民性 |
3.2.3 时代性 |
3.2.4 前瞻性 |
3.2.5 开放性 |
3.2.6 保障性 |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
4.1 科技创新观 |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
4.3 科技战略观 |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4.4 科技人才观 |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
4.5 科技伦理观 |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三)研究现状评论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留学人员 |
(二)统一战线 |
(三)留学人员统战工作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
(二)列宁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
(三)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分子的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
(三)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子思想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历史考察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49-1956) |
(一)通过政治宣传发表留学人员回国号召 |
(二)利用外交手段强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谈判协商 |
(三)动员留学人员亲友密切海外联系 |
(四)成立专门机构统筹留学人员归国事宜 |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57—1977) |
(一)进行集中的思想政治学习 |
(二)开展有步骤的“反修防修”教育 |
(三)保护部分归国留学专家 |
(四)对回国留学人员进行集中分配 |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78-1991) |
(一)优化政治环境消除留学人员思想顾虑 |
(二)设立专项基金吸引留学人员归国 |
(三)成立专门服务机构强化留学人员主体地位 |
四、改革开放发展时期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92-2011) |
(一)理顺关系、创新留学人员报国形式 |
(二)加大支持力度夯实留学人员服务平台 |
(三)鼓励、支持留学人员归国自主创业 |
五、十八大以来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2012-) |
(一)完善留学人员归国的政策法规 |
(二)积极打造海外留学人才对接平台 |
(三)营造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
第四章 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政策演进及主要成效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一)争取动员、资助回国、妥善安置 |
(二)一视同仁、红专教育、统一待遇 |
(三)保障回国、信任使用、政策吸引 |
(四)鼓励回国、为国服务、政策照顾 |
(五)发挥作用、重视使用、完善服务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主要成效 |
(一)奠定了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亟需的人才基础 |
(二)推动了中国高校学科建设及科学技术各领域的快速发展 |
(三)形成了留学人员归国创新创业的热潮 |
第五章 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方法与经验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方法 |
(一)情感联络的方法 |
(二)利益照顾的方法 |
(三)民主协商的方法 |
(三)理论实践教育法 |
(四)显性隐性教育法 |
(五)典型示范的方法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
(二)贯彻以人为本、为留学人员服务的理念 |
(三)秉承凝集人心、汇集才智、发挥作用的宗旨 |
(四)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
(五)坚持统战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 |
第六章 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现状 |
(一)基于广州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现状的调研 |
(二)基于全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现状的分析 |
二、当前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留学人员统战工作认识亟待提高 |
(二)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机制尚不健全 |
(三)留学人员思想理论水平有待加强 |
(四)留学人员发挥作用的环境有待优化 |
(五)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方法创新不足 |
三、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面临的外部挑战 |
(一)世界人才争夺加剧带来的人才流失及人才移民挑战 |
(二)世界多元文化渗透带来的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认同挑战 |
(三)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带来的挑战 |
第七章 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对策思考 |
一、提升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意识和统战工作能力 |
(一)准确把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定位 |
(二)着力提升统战干部工作能力水平 |
二、建立健全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机制 |
(一)建立健全留学人员组织沟通及协调机制 |
(二)建立健全留学人员服务及决策咨询机制 |
(三)建立健全留学人员评估选拔及参与机制 |
三、强化留学人员文化认同及思想引领 |
(一)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增进文化认同 |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加强教育引导 |
(三)以转变观念为主旨提高文化适应力 |
四、优化留学人员发挥作用的整体环境 |
(一)完善留学人员归国发展的政策环境 |
(二)打造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科研环境 |
(三)营造留学人员宜居宜业的人文环境 |
五、探索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新路径 |
(一)树立留学人员统战数据化的思维理念 |
(二)构建常态化、法制化的网络统战大格局 |
(三)运用统战智慧提升留学人员统战工作艺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网络时代科学传播中的理性缺失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网络时代科学传播中的理性缺失表现 |
第一节 传播主体理性缺失的表现 |
一、媒体广告夸大宣传、虚假宣传 |
二、科普节目传播伪科学 |
三、科技新闻片面化、娱乐化 |
第二节 传播受众理性缺失的表现 |
一、受众对科学的盲目崇拜 |
二、受众对科学产生信任危机 |
三、受众非理性参与争议性科学事件 |
第二章 网络时代科学传播中理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制约传播主体的因素 |
一、市场经济下媒体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 |
二、部分科学家将传播权让位于大众媒体 |
三、政府主管部门审查缺位 |
第二节 制约传播受众的因素 |
一、受“技术善论”与“技术恶论”极端道德观的影响 |
二、信息时代的新媒介素养缺失 |
三、受网络空间中“匿名心理”与“趋同心理”的影响 |
第三节 制约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共同因素 |
一、科学常识的欠缺 |
二、专业知识的欠缺 |
第三章 科学传播中的理性回归的可能性路径 |
第一节 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并重 |
一、加大科学教育的投入力度 |
二、拓展科学普及的多媒体渠道 |
三、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 |
第二节 强调大众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媒体人的科学素养 |
一、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明确自身科学传播责任 |
二、媒体人应加强科学常识和专业知识储备 |
三、媒体的内容审查与专业机构的指导并重 |
第三节 加强对传播受众的行为规范与媒介素养教育 |
一、网络道德自律与法律约束手段双管齐下 |
二、加强受众的新媒介素养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2.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概念界定 |
1.2.2 框架分析理论概述及应用 |
1.3 文献综述 |
1.3.1 报纸科技新闻报道的相关研究视角 |
1.3.2 关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研究 |
1.4 研究设计 |
1.4.1 媒体选择 |
1.4.2 研究时间段选择 |
1.4.3 研究样本搜集 |
1.5 研究方法 |
1.5.1 内容分析法 |
1.5.2 文本分析法 |
第2章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总体框架分析 |
2.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总体情况介绍 |
2.2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框架分析 |
2.2.1 新闻报道议题框架 |
2.2.2 报道内容建构框架 |
2.2.3 新闻文本结构框架 |
第3章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历时分析 |
3.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失语期(1948-1977) |
3.1.1 体裁、来源单一 |
3.1.2 整体关注程度较低 |
3.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发端期(1978-2000) |
3.2.1 注重“诺奖”知识普及 |
3.2.2 特别观照华裔得主 |
3.2.3 凸显英雄叙事倾向 |
3.3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发展期(2001-2014) |
3.3.1 “诺奖情结”严重 |
3.3.2 呈现精英式报道框架 |
3.3.3 报道风格渐趋理性 |
3.4 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2015-2016) |
3.4.1 屠呦呦获奖报道特点分析 |
3.4.2 201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新变化 |
第4章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问题与思考 |
4.1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存在的问题 |
4.1.1 深度报道较少“一日游”现象成常态 |
4.1.2 报道存在“明星化”、“竞技化” |
4.2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优化思考 |
4.2.1 强化议程设置的作用 |
4.2.2 平衡公众话语权 |
4.2.3 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
4.2.4 传播科学理性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学术共同体、国家与市场 ——一个科研团队的知识生产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团队”与“科研团队”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团队”与“科研团队”的概念界定 |
二、科研团队及影响科研团队进行卓越科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关于知识生产模式的理论体系及本研究的研究设计 |
第一节 什么是知识 |
第二节 知识生产模式的类型及其特征 |
一、纯粹的科学研究与知识生产 |
二、国家战略导向下的线性知识生产模式 |
三、市场需求导向下的知识生产 |
四、“三螺旋”结构下的知识生产模式 |
五、本研究中对知识生产模式的界定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设计 |
一、具体的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框架 |
第三章 团队知识生产的目的与问题来源 |
第一节 团队成立时知识生产的目标 |
一、作为重点建设学科的化工过程机械学科 |
二、学理探究、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 |
第二节 团队实际运作中的知识生产目的与问题来源 |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二、不同目的导向下的知识生产模式组合 |
三、不同知识生产模式在数量与经费方面的表现 |
第三节 团队成员对不同目的导向下的知识生产模式的偏好 |
一、对“基于学科线性逻辑”的科学研究的偏好 |
二、因人而异的市场化知识生产 |
三、国家战略导向下的知识生产 |
第四节 影响团队成员知识生产目的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
一、对“基于学科线性逻辑”的科学研究偏好的原因 |
二、市场需求导向下的知识生产的动机与研究障碍分析 |
三、影响团队成员申请国家战略导向下科研项目的因素 |
第四章 团队的学术评价体系 |
第一节 学校、学院以及团队内部的学术评价体系及其价值导向 |
一、对“单一”和“多元”学术评价的界定 |
二、学校层面的学术评价 |
三、学院层面的学术评价 |
四、团队内部的学术评价 |
五、学术评价体系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学术评价体系的价值导向在制度层面的表现 |
一、学术职业内部逻辑主导的制度体系 |
二、行政力量参与或主导的学术奖励制度体系 |
三、市场参与下的学术评价制度体系的缺失 |
第三节 学术评价体系对团队知识生产的影响 |
一、团队绩效 |
二、团队成员的压力 |
三、学术评价体系对团队知识生产的影响 |
第五章 团队的组织结构与运作 |
第一节 团队负责人的确立与团队成员选择 |
一、团队负责人的遴选 |
二、团队成员选择 |
第二节 不同场景中团队成员的角色扮演 |
一、团队中的团队——研究小组中团队成员的角色扮演 |
二、学术例会中团队成员的角色扮演 |
三、学术年会中团队成员的角色扮演 |
四、周五午餐会中团队成员的角色扮演 |
五、角色扮演背后的秩序体系——具有组织特征的社团 |
第三节 团队的冲突与愿景 |
一、团队冲突的表现 |
二、团队负责人的矛盾与困惑 |
三、以“愿景”和“文化”化解“矛盾”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一、不同知识生产模式的组合 |
二、徘徊于学术共同体、国家与市场之间的知识生产模式带来的问题与冲突 |
三、如何在冲突中追求卓越 |
四、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杨振宁谈科技强国梦(论文参考文献)
-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杨振宁百岁诞辰”主题素材思考与拓展[J]. 司徒. 作文与考试, 2021(35)
- [2]当代中国科技外交的实践与特色[J]. 罗晖,李政,崔馥娟,王梓宁.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21(06)
- [3]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4]用爱国情怀铸造勇担时代责任的新青年——对习近平高校考察系列讲话的思考[J]. 匡立波,周双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5]杨振宁论支撑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条件[D]. 高逸宁. 山西大学, 2020(12)
- [6]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D]. 张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网络时代科学传播中的理性缺失现象研究[D]. 侯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研究[D]. 鹿秀云. 山东大学, 2017(02)
- [10]学术共同体、国家与市场 ——一个科研团队的知识生产模式研究[D]. 孙艳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