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术论文编写格式浅见(论文文献综述)
仲要东[1](2021)在《浙江科技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考察(2015-2017级)》文中认为学位论文的质量是培养单位人才培养效果的具体表现,对学位论文的研究能够发现培养单位人才培养方案的优点或不足。本文以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对浙江科技学院2015-2017级123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研究方法和行文规范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发现浙江科技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对“怎么教”、“教什么”和“用什么教”等问题的研究比较广泛,研究方法的使用比较多样,但也存在对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了解不够全面、对相关研究方法的定义和内涵认知不足、行文引注不够规范的现象。此文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主动加强对汉语教育事业的全面认知、深入了解与论文写作有关的研究方法,并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指导教师应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较高的科研水平对学生论文的写作过程进行引导和规范;培养单位应多为学生增设有关论文写作的培训课程、补充完善论文写作规范的指导文件、尝试推行兼顾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双导师制度等。
陈斯亮[2](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刘勇[3](2020)在《明代抄本研究》文中指出明代是中国印刷出版史上的辉煌时期,但是抄书的活动依然兴盛。明代生产的抄本经过时间的积淀,在版本学上被称之为明抄本。学界对于明抄本的研究可以分为版本目录学研究、出版史研究、藏书史研究以及抄本个案研究几个方面。本文是从整体上对明抄本进行的一次系统性研究。第一章从整体上对明抄本的版本目录学特征进行探究,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明抄本的版式特征,包括行格、版心等;第二是明抄本的字体风格,通过对明抄本字体风格的总结,划分出洪武至成化、弘治至隆庆、万历至崇祯三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的字体风格进行了具体的总结。第三是探究明代抄本的鉴定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探究明抄本抄写时间、抄写者、批点者、抄本来源、作者的规律,进而探究如何区分明抄本与明稿本、宋元抄本、清抄本。第四是明抄本的文献价值,主要从对书目信息的补正和补正刻本之缺误两个方面来探讨。按照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的书籍交流圈模型,外圈是书籍的生命周期。第二章至第五章所研究的正是明代抄本的生命周期,是从书籍史的角度对明抄本的生产、流通、阅读等环节进行探究。第二章探讨了明代抄本生产的内容,主要包括从宫廷抄写书籍的类型、明代抄本的不同类别。第三章是对明代抄本生产方式与过程的探讨,首先厘清了誊写与缮写、影抄与临摹等抄写方式之间的区别,进而论述了抄写与刊刻之间的关系。一部分明抄本的讹误历来为学者所诟病,本章第二节从抄书态度、学识水平、外部环境等方面探究了明抄本讹误产生的原因,并且以《永乐大典》的抄写为例,论述了明代抄书者是如何预防讹误产生的。第三节分别从抄写者、抄写的场所、抄本生产的品牌来探究明代抄本的生产。第四章探讨了抄本生产与流通中的经济因素,重点探究了明人抄书的经济动机、抄写的效率以及抄本的成本与价格等。第五章研究了明代抄本的流通方式,主要从读者与市场、书贩与书肆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明代抄本的读者与市场部分主要探讨了哪些人是抄本的读者,以及抄本在书籍市场中的份额如何。抄本的读者可以分为抄本的生产者和非抄本生产者,抄本的市场问题主要分为抄本交易与市场份额、市场中的稀见抄本、读者的选择、市场中的抄本与印本以及科举对抄本市场的影响。书贩兜售与书店经营是抄本销售的两个重要渠道。对书贩兜售的探讨,主要包括书贩身份与销售地点、兜售种类与经营方式、具体的销售策略与案例分析;关于书店的经营,则主要探讨了书店的位置和经营,并通过祁承(?)、谢肇淛、祁彪佳、冯梦祯等学者的购书记录来分析抄本在书店中的经营状况。第六章研究了明抄本的阅读与利用环节,抄写是实现阅读的重要媒介,明人抄写书籍的范围、不同类型的抄本为考察明代的阅读风气和阅读群体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利用抄本来进行教育是这一部分考察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学者通过家庭中的抄写活动来教育子弟,这种方式在私塾中也同样流行。明代学者阅读抄本的方式主要有朗读和默读,而抄写又可以作为记忆的一种辅助手段。学者在抄本上会留下批注,遇到谬误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订正。最后,讨论了摘抄、编纂与抄本生产、阅读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摘抄的目的与方法、摘抄与阅读的关系、编纂与阅读的关系,以及编纂与着述之间的关系。罗伯特·达恩顿的书籍交流圈模型内圈是书籍与政治社会文化等背景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的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是从抄本与学术、政治以及抄本的社会史特征来展开的。第七章探讨的是抄本与明代藏书、丛书出版及书籍审查之间的关系。从抄本与明代藏书的关系来看,抄本对增加官方藏书和私人藏书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抄本与丛书的编纂来看,明代的抄本促进了丛书的编纂与刊刻,进而通过对明抄本丛书的考察对丛书概念加以重新审视。从抄本与禁书的关系来看,抄本书由于其特殊的流通渠道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躲过明代的书籍审查。这里主要探究了明代的实录、天文类书籍、妖书等几种特殊类型的书籍,它们在明代大多以抄本形式流传。第八章是对抄本的社会史特征进行的探讨,首先关注的是抄工这一特殊的群体,描绘了抄工在明代的生活状态,包括他们的出身、收入以及与学者、抄本之间的关系。抄工主要包括职业抄写者,除此之外,生员、士人、童仆、官吏都可以扮演抄工的角色。其次关注的是抄写者的人际网络和交往模式,探讨抄写者是如何通过构建人际网络来进行抄书活动的。明代刊刻出版中写工的组织形态以及他们与学者之间的关系虽然也与明代的抄写活动有关,但属于刊刻出版的流程,与明抄本的研究主题有所冲突,因此将其作为本文的附录。总之,本文通过对明抄本的系统研究,揭示明代抄本的生产、流通、阅读过程,以及与抄本有关的人群和社会网络,希望能够深化对于明代的抄本、抄书活动、抄本与刻本之间关系以及明代书籍文化的认识。
李杰[4](2020)在《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中的虚词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虚词意义比较抽象,用法灵活、复杂,是外国学习者学习和使用时的难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前贤们编写了一些适合外国学习者使用的参考书,并对易出现偏误、易混淆的虚词进行了讲解,目前关于这类参考书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目前发行量大、发行范围广的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为例,以其中的虚词编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三部参考书虚词的编写类型和编写体例、虚词的选取、虚词的释义、虚词的示例以及虚词的配套练习,总结出三部参考书中虚词的编写特点。在虚词的编写体例方面,主要对比分析了目前已出版的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的编写类型、特点、体例,初步归纳出参考书的编写特点;在虚词的选取方面,主要将三部参考书中虚词的选取类型、选取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考察三部参考书虚词选取是否合适,最后对三部参考书虚词的选取提出相应的建议;在虚词的释义方面,主要对比分析了三部参考书虚词释义的内容、模式、语言,并总结出三部参考书虚词释义的特点,最后对虚词释义提出相应的建议;在虚词示例方面,主要统计并对比分析了三部参考书虚词释义示例的数量、类型以及示例的语句,旨在考察虚词示例数量合适与否、示例类型丰富与否、示例语句合适与否;在虚词的配套练习方面,主要统计并对比分析了三部参考书的练习数量、练习题型,并对练习题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探讨其题型与语法点讲解的对应程度。最后,本文从虚词的编写体例、选取、释义、示例、配套练习等几个方面对外国学习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问卷调查的分析研究,给对外汉语虚词学习参考书的编写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明确参考书使用对象的需求;第二,加强参考书编写体例的针对性、实用性;第三,选取常用的虚词;第四,注重虚词释义内容、语言的简单性、通俗性;第五,加强虚词释义模式的直观性;第六,重视虚词释义示例的生活化、交际性;第七,注重虚词释义配套练习的多样性。同时,根据以上建议,尝试编写了虚词学习参考书的条目样例。
高建[5](2020)在《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编写与使用研究》文中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逐步推行的时代背景下,教学方式也必然发生变革。我国的专家学者们也基于国情厘定了核心素养的定义,即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这一定义中强调了人适应变化情境的能力,而人用来适应变化情境的最为基础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学习。在教学层面来看,我们的教学方式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要保证教学高收益、高效率地进行。这也就是教学方式变革中首要考虑的两个因素。本文在前人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查阅大量文献,基于自主学习理论与有效教学理论,重新对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进行理论层面的建构,即在理论层面对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编写、使用、评价的原则与方法进行讨论。力求教学模式本身能够符合有效教学的一般规律,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理论的建构则需要实践的检验与完善,故而笔者深入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课堂,对教师与学生的上课情况及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观察,进行了课例研究。并发放问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心理、师生对于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而后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找出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之下对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产生哪些变化,实施过程中有着怎样的问题。最后,笔者根据调查结果,结合课堂观察的自身体会与思考,分别从内容与结构、预设与生成、共性与个性三对关系处理的角度给出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编写的改进策略;按课前、课中、课后的学生学习过程分别给出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使用的改进策略;从评教与评学两个层面对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评价工作给出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方便教师的工作。
武华维[6](2020)在《基于主题模型与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已经从信息时代逐步进入到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中很大一部分是用自然语言记录的文本数据。而电子公文作为文本数据类型的一种,它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形成、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数字形式的文件。历年累积的电子公文归档保存后一般按照内容进行人工主题标引、分类组织或者建立专题数据库以方便检索和开发利用。但人工标引主题方式存在劳动量大、速度慢、标引不一致等弊端,因此需要研究电子公文主题自动标引方法。针对非结构化公文的主题分析和标引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主题模型和知识图谱技术的电子公文主题自动标引方法,与当前存在的主题自动标引方法相比,它将电子公文文档集作为一个整体识别主题,基于主题词表构建外部知识库以实现对识别的主题用规范化的正式主题词和范畴进行统一标引。本文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基于主题模型的电子公文主题分析研究。从整体的视角进行电子公文的主题分析,应用多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其转换成文档语料库,采用主题模型进行主题识别与分析,包括融合主题词表语义特征和通用主题模型进行主题识别,以及综合共词网络特征和层次主题模型进行主题层次结构分析。(2)基于知识图谱的主题词表语义自动转换研究。基于知识图谱建立机器可识别的主题知识库,弥补主题模型方法在非结构化文本的主题标引中存在的背景知识不足问题,以增强主题标引的语义性。在主题词表语义化表示及知识图谱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对传统纸质载体的叙词表进行语义化自动转换的方法,为电子公文主题的标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3)电子公文主题标引研究。提出综合应用主题模型和主题词表知识图谱进行电子公文主题标引的方法。在应用主题模型进行主题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图谱技术借助主题词表外部知识来进行主题的标引工作,使用正式主题词及范畴进行规范、控制和统一组织。具体包括基于LDA和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基于hLDA和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本文创新点和贡献主要有:(1)对电子公文主题标引这一传统实践问题,提出了综合应用主题模型和知识图谱技术进行自动化标引的方法。将应用主题模型进行文本主题分析的数据类型扩展到电子公文灰色文献类型,应用知识图谱技术建立主题词知识库,为正式主题词标引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标引工具和知识服务。(2)提出从纸质版主题词表到网络知识库的语义化转换的方法。设计了面向电子公文主题自动标引的主题词表SKOS数据模型描述方案及其自动转换算法,设计了RDF/N3主题词表关联数据自动转换成知识图谱算法,并用Python编程语言实现上述算法。(3)完成《中国档案主题词表》语义转换任务,将其主表和范畴表部分的所有内容从传统纸质媒介形式转换成为图数据库存储的知识图谱形式,为图书、情报和档案学术界和管理实务界贡献了重要的基础数据集。本论文包括图40幅,表17个,附录3个
杨金灿[7](2020)在《基于内容分析法的S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全样本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生教育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13年之后国家陆续出台了有关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法律文件,确立了“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发展主线。硕士学位论文是考核学位申请者能否被授予学位的重要条件,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最为直观的体现。如何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就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当前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95.35%,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主体。本研究选取的S大学是一所典型的地方高校,依托于地方特色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果,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其教育学硕士点经过数十年的积淀与发展,为地方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基于此,本研究立足于S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以该校教育学硕士点自创建以来(2010-2019届)的116份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构建了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内容分析类目体系,其中包括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写作规范、文献引用及学术绩效五个一级类目。同时运用访谈法了解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并对影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探究。通过内容分析发现:第一是区域研究在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层次的选择上占有较大分量;第二是学科二级方向对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的影响较小,研究生论文选题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第三是论文研究方向不再拘泥于高等教育领域,逐步向基础教育扩展;第四是量化研究方法的运用逐步提升,但总体占比不高,将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在论文中的使用逐渐增长;第五是摘要及图表不规范现象较为突出;第六是期刊文献引用质量亟待提高;第七是近两年来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及质量有下降趋势;第八是在学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数量与学位论文成绩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最后结合内容分析和访谈的结果归纳总结了S大学教育学硕士点在近十年发展中的有益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包括培养方案多样性不足、管理机制规范性缺失及硕士生学习主体性弱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整体质量的可行性策略,力图推进S大学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刘昕[8](2020)在《《文献通考·四裔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献通考》是宋元之际的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体通史,成书以来即为学者所重视,其体例之完备、史料之丰富,以及贯穿全“考”的“会通”思想,成为汇集元代以前中国传统文献的瑰宝,其价值自然不言而喻,是研究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最为重要的文献史料之一。两宋时代被视为多民族政权并争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小南北朝”,“四裔”问题被统治者们和士子们广泛关注重视,逐渐形成了从四夷到边防再到外国的“四裔”认知。马端临作为从宋入元的“前朝遗贤”,对“国家”历史文献的保存与整理尤为用心,耗费二十年的时间编成了卷帙浩繁的《文献通考》一书。当然,在历史书写和文献编撰的视角上,马端临《文献通考》未能改变“四裔”问题作为书稿最后一部分的惯例。因此,《四裔考》成为《文献通考》的“尾门”,在《文献通考》二十四考中也并不被重视,但《四裔考》却是对元代以前历代“四裔”文献最为全面翔实和完整系统的文献集成与总结。缘此认识,论文主要对《四裔考》的编纂体例和史料来源进行分析,冀以说明《四裔考》的学术价值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马端临的生平经历影响和造就了《文献通考》的成书,因其“宋代遗民”的身份,马端临选择不入仕潜心着书。保存和记录宋代民族政策和边疆文献是他撰写《四裔考》的初衷。本文还对《文献通考》的成书时间、编纂目的和版本流布进行了分析,并概述了马端临《文献通考》中所展现的编纂思想。《四裔考》的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都具有自己的特点,结构特点表现在划分详细、层次清晰、会通因仍三个方面。内容特点表现在《四裔考》中各族裔的撰写基本上包含了历史沿革、文化风俗、周边往来三个方面。“文”、“献”、“考”的体例是《文献通考·四裔考》最大的创新之处,而“考”的内容,亦是《四裔考》的最大价值之一。《四裔考》的史料来源丰富,其史源出处为《通典》、前代正史和一些地理类史籍。《四裔考》引文的编排特点与其编撰体例有着紧密关系,编撰格式的变化反应了引文的性质。将《四裔考》与前代“四裔”文献综合对比,系统阐述《通考》与前代“四裔”文献在体例结构和文本写作两个方面的异同,可以更好的探究“四裔”文献之间的关系。《四裔考》的价值与影响巨大,其学术价值表现在辑佚文献和校勘文献两个方面。以《文献通考》的三个续作为案例研究,说明后世对《文献通考》体例的继承和发展,并对比分析《文献通考》与其“续作”的不同之处。后世对《文献通考》的评价或褒或贬,对这些言论总结,并综合分析《文献通考》的价值。
石华[9](2020)在《基于FPGA的万兆以太网TCP/IP卸载引擎与硬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5G通信、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兴起,数据流量爆炸式增长,网络带宽也随之快速增长,目前万兆以太网已经普及。CPU如何来处理速度越来越快、流量越来越大的网络数据成为一个难点,其重要解决方案为TCP/IP卸载引擎技术(简称TOE技术),即通过专用的硬件设备来处理复杂的网络数据,以释放CPU资源,降低其处理压力。然而现有万兆以太网的TOE解决方案还不够成熟,存在速度慢、未兼容标准协议等缺陷。针对当前研究现状并结合市场需求,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FPGA的万兆以太网TCP/IP卸载引擎与硬件系统,通过FPGA硬件逻辑实现标准TCP/IP协议栈卸载,并融合数字鉴权等安全算法实现高速安全的网络数据传输与通信。硬件系统采用Xilinx XC7Z045为核心处理器,包含4路万兆光口SFP+和1路PCIe 2.0×8接口,并搭载4片DDR3@1866Mbps和4片DDR3@1066Mbps存储颗粒;整板包含1190个电子元器件,4118个连接,17路电源,并有8对最高速度达10.3125Gbps的SFP+差分走线,16对最高速度达5GTps的PCIe差分走线,以及共180余根DDR3高速走线。因此,本系统硬件设计面临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和电磁兼容性的严峻挑战。借助理论计算和仿真工具,本文最终以12层叠层设计,并通过严格的阻抗和时延控制、合理的布局布线完成整板硬件设计。同时,本文通过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完成标准TCP/IP协议栈卸载功能,实现万兆以太网通信、PCIe接口通信和DDR3高速存储等功能;通过嵌入式软件编程实现数字鉴权安全算法,保障设备安全与传输安全;通过上位机软件编程实现系统的配置与审计,为用户提供人性化的管理接口和操作界面。综上,本文完成了复杂的高速数字系统设计、FPGA硬件逻辑设计和上位机软件设计,为核心服务器的网络硬件加速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且该系统兼容现有市场标准网络设备,即插即用,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谭诗民[10](2019)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社会政治、审美和文化研究三种主导型的理论范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思想根基和知识讲述的基本模式。三种范式的独立存在、相互连接或理论转型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整体的理论景观,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总体的时代风貌。无论是从理论的完备程度,逻辑的严密程度,还是影响的范围广度,以及研究者对理论的热衷态度,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都占有显着的位置,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也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回溯和反思的热点话题和关键论域。新时期以来,一大批学者就文学审美问题或文学审美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但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本体研究和系统阐释的成果还相对略显单薄和滞后。本文选取“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此一文学理论范式的基本内涵、历史形成、理论类型和实践范例。文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主要是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于90年代在消费社会建立和大众文化崛起中被文化研究所替代的一种文学理论研究模式和话语模型。它主张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切入阐释文学活动,构建文学理论知识系统,突出文学活动与美或审美的深刻关联与内在贯通,将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限定在文学审美特性的具体阐释和理论说明上。审美范式肯定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学自身的情感特性、语言特性、形式构造和符号创造等方面。其中,文学的情感性是审美范式的关键性特征。文学的是表现情感的,以情感人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就是情感评价,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范式是一种主情的文学理论范式。基于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文章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对“范式”“文学理论范式”与“文学理论审美范式”概念的梳理和阐释。“范式”是“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是特定集体成员所共同的理论信仰、公认的价值规范和固定的技术路线的总和。它是某一时期内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自明性的“精神景观”类型,是人们进行某种思想和理论活动不自觉的深层预设。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深度、宽度和范围,也是特定的话语系统产生的理论模型。“范式”次一级的意义是指“范例”,即科学共同体在研究中所处理的具体谜题及其解答所形成的具体实例。“审美范式”是一定时期内作为艺术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共同遵循的普遍审美价值取向的原则。在某种审美范式之下,共同体成员会一再反复地遵循相同的美学价值取向和一再重复使用相同的美学概念,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表达是在某种自明性的预设和前提的控制下完成的。第二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兴起是建立在反思文学理论社会政治范式的基础上的。“为文艺正名”重新审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确定了文学的独立性地位,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人道主义讨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伸张,文学的情感性得以突出,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而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支持和学科参照。第三章概括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存在三种主要的理论类型,即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观、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和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包括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前提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正反两方面经验,根据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主导理论形态。语言形式论的文学观念受西方“语言论”转向大潮下形成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研究以及结构主义影响,主要关注文学的语言结构、形式特征和符号创造等问题,可分为语言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形式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和符号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审美观。它主要关注文学在超越现实生活、构建理想王国、实现个人自由和体现终极关怀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超越论文学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学在人的精神层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对文学审美观念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文学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文学审美逐渐走向极端,成为新兴的文化研究对文学审美论反驳和攻击的主要突破口。第四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本章认为,童庆炳先生为代表的文学“审美派”所开创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典型范例。它以其理论的完备性、解释的有效性、操作的实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审美建构和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案例。“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审美放在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进程中定位,认为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独有方式,文学审美贯穿人类活动始终。审美本质上是文学各个部分相互综合联系整体生成的一种“格式塔质”。在此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文学审美特征论”系统地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审美过程。将文学观念构成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语言形式论和内在超越论统一于“文学活动审美特征论”。结语主要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局限,进而希望在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多元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系探索中,找到一条以审美阐释为核心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模式的思路。即在坚持审美阐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既坚持文学理论的思辨性,又发展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既坚持文学理论的知识讲授性,又发展文学审美的价值创造性。
二、学术论文编写格式浅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术论文编写格式浅见(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科技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考察(2015-2017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由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相关学科发展背景与研究现状 |
1.4.1 学科发展背景 |
1.4.2 与专业相关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浙江科技学院汉硕学位点概况 |
2.1 专业情况 |
2.2 师资力量 |
2.3 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 |
2.4 历年招生情况 |
2.5 生源专业背景成分 |
第3章 浙江科技学院汉硕学位论文选题方向考察 |
3.1 选题方向的分类 |
3.1.1 选题方向标准 |
3.1.2 选题分类标准 |
3.2 选题方向的数据与分析 |
3.3 各类别选题数据比较 |
3.4 同类别选题数据比较 |
小结 |
第4章 浙江科技学院汉硕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科学性考察 |
4.1 研究方法的分类 |
4.2 研究方法概况 |
4.3 各类别研究方法比较 |
4.4 同类别研究方法比较 |
4.5 不同论文研究方法的情况对比 |
小结 |
第5章 浙江科技学院汉硕学位论文规范性考察 |
5.1 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
5.2 学位论文的结构 |
5.2.1 学位论文的宏观结构 |
5.2.2 学位论文的微观结构 |
5.2.3 论文结构上的不规范现象 |
5.3 论文学术语言的标准与问题 |
5.3.1 学术语言的标准与特点 |
5.3.2 学术语言上的不规范现象 |
5.4 参考与注释的标准与问题 |
5.4.1 参考与注释的标准 |
5.4.2 参考与注释上的不规范现象 |
5.5 其他情况说明 |
第6章 对浙江科技学院汉硕学位论文的总结与建议 |
6.1 对汉硕学位论文概况的分析与总结 |
6.1.1 基于选题方向的分析 |
6.1.2 基于研究方法的分析 |
6.1.3 基于行文规范的分析 |
6.1.4 对汉硕学位论文概况的总结 |
6.2 有关论文写作的问题 |
6.2.1 作者面临的问题 |
6.2.2 指导教师面临的问题 |
6.2.3 培养单位面临的问题 |
6.3 有关论文写作的建议与思考 |
6.3.1 对论文作者的建议 |
6.3.2 对指导教师的建议 |
6.3.3 对培养方案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2)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
3.7 小结 |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
4.2.1 岁奏制度 |
4.2.2 祭祀制度 |
4.2.3 守护制度 |
4.2.4 维修制度 |
4.2.5 惩罚制度 |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
5.2.1 祭祀制度 |
5.2.2 巡查守护制度 |
5.2.3 保养维护制度 |
5.2.4 修缮制度 |
5.2.5 惩罚制度 |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
5.3.1 修缮工程背景 |
5.3.2 修缮工程始末 |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
6.2.1 岁奏制度 |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
6.2.3 维修制度 |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
6.5.1 西安城垣概述 |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
7.1.1 西安碑林概况 |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
7.2.1 崇圣寺概况 |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7.3.1 灞桥概述 |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
11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图录 |
表录 |
附表 |
附文 |
附图 |
致谢 |
(3)明代抄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明抄本的版本目录学特征 |
第一节 明抄本的行格及用纸 |
一 行格 |
二 版心 |
三 各家抄本版式特征总结 |
四 明抄本的纸张类型 |
第二节 明抄本字体研究 |
一 明抄本字体的风格特点 |
二 特殊的抄本:明内府抄本与佛经抄本 |
三 明代抄本字体的分期 |
第三节 明抄本之鉴定 |
一 抄写时间 |
二 抄写者 |
三 批点者 |
四 抄本来源 |
五 作者考证 |
六 明抄本与明稿本之鉴别 |
七 明抄本与宋元抄本、清抄本之鉴别 |
第四节 明抄本的文献价值 |
一 对于书目信息的补正 |
二 补正刻本之缺误 |
第二章 明抄本的内容 |
第一节 从宫廷到民间:抄写稀见的书籍 |
一 抄写的地点和方式 |
二 抄录书籍的种类 |
三 抄录书籍的特点 |
第二节 抄本的类别 |
一 从抄本的内容与形式划分 |
二 从抄本的来源划分 |
第三章 明抄本的生产 |
第一节 抄写的方式 |
一 抄写方式的分类 |
二 誊写与缮写 |
三 影抄与临摹 |
四 影抄与影刻 |
第二节 抄本讹误的产生与预防 |
一 造成讹误的原因 |
二 《永乐大典》对于抄写讹误的预防 |
第三节 抄写者与抄写场所 |
一 抄写者 |
二 抄写的场所 |
三 抄本生产的品牌 |
第四章 明抄本的经济学特征 |
第一节 抄书的经济动机 |
一 抄书事迹举例 |
二 抄书事迹分析 |
第二节 抄写的效率 |
第三节 抄本的成本与价格 |
一 抄本的成本 |
二 抄本的价格 |
第五章 明抄本的流通 |
第一节 读者与市场 |
一 读者 |
二 市场 |
第二节 书贩与书肆 |
一 书贩兜售 |
二 书店经营 |
第六章 明抄本的阅读与利用 |
第一节 抄写与阅读风气 |
一 明人抄写与阅读的范围 |
二 不同的阅读群体 |
第二节 抄书与教育 |
一 明代抄书与教育概况 |
二 抄书的方式 |
三 教育抄本的种类、性质和特征 |
第三节 记忆与批注 |
一 朗读与默读 |
二 作为记忆辅助的抄写 |
三 批注与订误 |
第四节 摘抄与编纂 |
一 摘抄 |
二 编纂 |
第七章 明抄本与藏书、丛书出版及书籍审查 |
第一节 抄本与藏书 |
一 官方藏书 |
二 私人藏书 |
第二节 抄本与丛书之编纂 |
一 抄本与丛书刊刻 |
二 现存明抄本丛书考察 |
三 对丛书概念的重新审视 |
第三节 抄本与禁书 |
一 政治类书籍 |
二 数术、宗教类书籍 |
三 妖书与淫书 |
第八章 明抄本的社会史特征 |
第一节 抄工与学者 |
一 职业抄工的身份 |
二 抄工的收入 |
三 抄工与学者 |
四 抄工与抄本 |
第二节 抄书者的人际网络与交往模式 |
一 民间藏书家之间的借抄 |
二 对稀见书的寻访 |
三 相互借抄的群体与抄书的协定 |
四 借书之难与借书之痴 |
五 抄本作为交往的礼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明代的写工 |
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中的虚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虚词本体研究现状 |
1.4.2 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研究现状 |
1.4.3 虚词学习辅导用书研究现状 |
1.5 研究对象 |
1.5.1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情况介绍 |
1.5.2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情况介绍 |
1.5.3 《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情况介绍 |
1.5.4 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及可比性 |
1.6 研究方法 |
2 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的性质、类型与编写体例 |
2.1 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的性质特点 |
2.2 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的类型 |
2.3 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的常见编写体例 |
3 三部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虚词选取情况对比 |
3.1 《201例》《实用语法》《对外汉语语法》虚词的选取情况 |
3.1.1 《201例》虚词选取情况分析 |
3.1.2 《实用语法》虚词的选取情况分析 |
3.1.3 《对外汉语语法》虚词的选取情况分析 |
3.1.4 《201例》《实用语法》《对外汉语语法》虚词选取情况对比分析 |
3.2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HSK1-6级)》中虚词收录情况 |
3.2.1 《词汇与汉字大纲》中虚词收录情况分析 |
3.2.2 《新HSK大纲》中虚词收录情况分析 |
3.2.3 《词汇与汉字大纲》和《新HSK大纲》中虚词收录情况对比分析 |
3.3 《201例》《实用语法》《对外汉语语法》和《新HSK大纲》虚词选取情况对比分析 |
3.3.1 《201例》和《新HSK大纲》虚词选取情况对比分析 |
3.3.2 《实用语法》和《新HSK大纲》虚词选取情况对比分析 |
3.3.3 《对外汉语语法》和《新HSK大纲》虚词选取情况对比分析 |
3.3.4 三部参考书与《新HSK大纲》的虚词选取情况对比分析 |
4 三部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虚词释义情况对比 |
4.1 释义内容对比分析 |
4.2 释义模式对比分析 |
4.3 释义语言对比分析 |
5 三部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虚词示例情况对比 |
5.1 示例数量对比分析 |
5.2 示例类型对比分析 |
5.3 示例语句对比分析 |
6 三部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虚词配套练习情况对比 |
6.1 配套练习题量对比分析 |
6.2 配套练习题型对比分析 |
7 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中虚词编写需求分析与建议 |
7.1 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使用需求问卷调查设计 |
7.1.1 调查目的 |
7.1.2 调查对象 |
7.1.3 调查方法 |
7.1.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7.2 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中虚词编写建议 |
7.3 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中虚词编写示例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 HSK1-6级虚词分布与统计表 |
附录 (2) 中高级水平外国学习者虚词使用需求的问卷调查(1) |
附录 (3) 中高级水平外国学习者虚词使用需求的问卷调查(2)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致谢 |
(5)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编写与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国内外关于“教学案一体化”的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 |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
(三)加强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学案 |
(二)教学案一体化 |
(三)教学模式 |
(四)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 |
二、理论基础 |
(一)自主学习理论 |
(二)有效教学理论 |
第三章 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论 |
一、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编写 |
(一)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编写原则 |
(二)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编写方法 |
二、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使用 |
(一)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使用原则 |
(二)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使用方法 |
三、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评价 |
(一)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评价原则 |
(二)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评价方法 |
第四章 研究案例和调查结果分析 |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设计 |
二、案例分析 |
(一)概念课案例分析 |
(二)原理课案例分析 |
(三)习题课案例分析 |
(四)质性研究结果总结 |
三、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基本情况分析 |
(二)学习过程分析 |
(三)学生学习心理分析 |
(四)量化研究结果总结 |
第五章 改进策略与研究结论 |
一、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编写的改进 |
(一)内容与结构 |
(二)预设与生成 |
(三)共性与个性 |
二、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使用的改进 |
(一)课前使用策略 |
(二)课堂教学使用策略 |
(三)课后使用策略 |
三、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评价的改进 |
(一)评价教师的教 |
(二)评价学生的学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复数(1)教学案一体化设计 |
附录3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教学案一体化设计 |
附录4 对称问题教学案一体化设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主题模型与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和工具 |
1.4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1.4.1 论文结构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现状 |
2.1 主题标引的相关研究 |
2.1.1 主题标引的基本概念 |
2.1.2 主题标引的演进历史 |
2.1.3 主题标引的技术方法 |
2.2 主题模型的相关研究 |
2.2.1 主题模型概述 |
2.2.2 主题模型应用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第3章 研究框架 |
3.1 研究设计 |
3.2 研究整体框架 |
3.2.1 自由文本数据和词典数据的预处理 |
3.2.2 电子公文文档集主题识别和分析 |
3.2.3 主题词表语义转换 |
3.2.4 电子公文主题的自动标引 |
3.3 数据集的构建与清洗 |
3.3.1 实证数据 |
3.3.2 验证数据 |
第4章 基于主题模型的电子公文主题分析研究 |
4.1 融合主题词表语言特征和通用主题模型LDA的主题分析 |
4.1.1 研究方法及流程 |
4.1.2 实证研究 |
4.2 融合共词网络特征和层次主题模型hLDA的主题分析 |
4.2.1 层次主题模型及共词网络概述 |
4.2.2 研究方法及流程 |
4.2.3 实证研究 |
4.3 小结 |
第5章 基于知识图谱的主题词表语义自动转换研究 |
5.1 主题词表及语义转化的理论研究 |
5.2 研究方法及流程 |
5.2.1 分析主题词表构成及其语义关系类型 |
5.2.2 构建基于SKOS数据模型的语义转换映射方案 |
5.2.3 主题词表的SKOS语义自动转换 |
5.2.4 SKOS语义化主题词表自动转换知识图谱 |
5.3 实证研究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分析结果 |
5.4 小结 |
第6章 综合应用主题模型与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研究 |
6.1 基于LDA和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研究 |
6.1.1 方案及流程 |
6.1.2 实证研究 |
6.1.3 有效性分析 |
6.2 基于hLDA和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研究 |
6.2.1 方法及流程 |
6.2.2 实证研究 |
6.2.3 有效性分析 |
6.3 有效性验证 |
6.4 总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证数据 |
附录2 验证数据 |
附录3 主题词表数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基于内容分析法的S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全样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综述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样本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步骤 |
第四节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内容分析类目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类目体系构建原则 |
第二节 类目确定的方法 |
第三节 内容分析类目体系 |
第三章 学位论文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样本概况 |
第二节 论文选题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分析 |
第四节 写作规范分析 |
第五节 文献引用分析 |
第六节 学术绩效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一节 经验总结 |
第二节 问题分析 |
第三节 优化策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一 :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内容分析类目表 |
附录二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8)《文献通考·四裔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宋及前代“四裔”(四夷)文献部分的研究 |
(二)关于《文献通考》及作者马端临的研究 |
(三)关于《文献通考·四裔考》的研究 |
(四)综合评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马端临与《文献通考》 |
第一节 马端临的生平事迹 |
第二节 《文献通考》的成书与版本 |
一、成书时间 |
二、编纂目的 |
三、版本流布 |
第三节 《文献通考》的编纂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通考·四裔考》的编撰体例 |
第一节 《四裔考》的结构特点 |
第二节 《四裔考》的主要内容 |
一、“四裔”的历史沿革 |
二、“四裔”的文化风俗 |
三、“四裔”的周边往来 |
第三节 《四裔考》的体例格式 |
一、编年体通史的编撰体例 |
二、“文”、“献”、“考”的编撰格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献通考·四裔考》的史料来源 |
第一节 《四裔考》的史源出处 |
一、《通典·边防典》是《四裔考》的主要史源 |
二、以前代正史史料为增补内容 |
三、地理类、游记、前代会要等史籍为《四裔考》的重要史料补充 |
四、《四裔考》中宋代史料的取材 |
第二节 《四裔考》引文的编排特点 |
第三节 《四裔考》与前代史籍中“四夷”文献的比较 |
一、与《通典·边防典》的比较 |
二、与前代正史“四夷”传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献通考·四裔考》的价值与影响 |
第一节 《四裔考》的文献价值 |
一、辑佚文献 |
二、校勘文献 |
第二节 后世史籍对《文献通考》体例的继承 |
一、《续文献通考》 |
二、《钦定续文献通考》 |
三、《清续文献通考》 |
第三节 《文献通考》的后世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一 “宋”及前代部分“四裔”文献目录表 |
1.正史类 |
2.会要类 |
3.其他“四裔”文献 |
附录二 《四裔考》中辑录《桂海虞衡志》文献 |
1.辑录自《四裔考五·盘瓠种》: |
2.辑录自《四裔考五·充州》: |
3.辑录自《四裔考五·獠》: |
4.辑录自《四裔考六·南诏》: |
5.辑录自《四裔考七·西原蛮》: |
6.辑录自《四裔考七·交趾》: |
7.辑录自《四裔考八·南丹州蛮》: |
8.辑录自《四裔考八·抚水蛮》: |
9.辑录自《四裔考八·黎峒》: |
致谢 |
(9)基于FPGA的万兆以太网TCP/IP卸载引擎与硬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背景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本文主要工作、难点与创新点 |
1.4.1 本文主要工作 |
1.4.2 难点与创新点 |
1.5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设计指标与总体架构 |
2.1.1 系统需求及设计指标 |
2.1.2 系统总体架构方案 |
2.2 系统方案硬件设计及指标论证 |
2.2.1 硬件框架方案 |
2.2.2 网络接口方案 |
2.2.2.1 万兆以太网 |
2.2.2.2 千兆以太网 |
2.2.3 与主机互联方案 |
2.2.4 数据缓存方案 |
2.2.5 核心处理器方案 |
2.2.6 高速数字系统设计 |
2.2.6.1 数字信号的基本概念 |
2.2.6.2 传输线相关理论 |
2.2.6.3 信号完整性 |
2.2.6.4 电源完整性和电磁兼容性 |
2.3 系统方案可编程逻辑与软件设计 |
2.3.1 以太网接口方案 |
2.3.1.1 TCP/IP四层模型与协议栈 |
2.3.1.2 万兆以太网接口 |
2.3.1.3 千兆以太网接口 |
2.3.2 PCIe接口通信方案 |
2.3.3 DDR3 高速缓存方案 |
2.3.4 安全传输方案 |
2.3.5 配置和审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整体硬件方案概述 |
3.2 硬件原理图设计 |
3.2.1 核心处理器设计 |
3.2.2 关键子模块设计 |
3.2.2.1 万兆以太网/千兆以太网模块设计 |
3.2.2.2 PCIe模块设计 |
3.2.2.3 DDR3 缓存模块设计 |
3.2.3 电源模块设计 |
3.2.4 启动与复位模块设计 |
3.2.5 时钟模块设计 |
3.3 硬件layout设计 |
3.3.1 叠层与阻抗设计 |
3.3.2 过孔设计 |
3.3.3 PCB互连与信号完整性设计 |
3.3.4 电源完整性设计 |
3.4 PCB后仿真 |
3.5 PCB版图以及硬件电路板实物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可编程逻辑与软件设计 |
4.1 系统整体功能程序设计概述 |
4.2 可编程逻辑设计 |
4.2.1 万兆以太网接口模块 |
4.2.2 协议栈卸载模块 |
4.2.2.1 组包解包子模块 |
4.2.2.2 协议栈处理子模块 |
4.2.3 PCIe接口模块 |
4.2.4 DDR3 高速存储模块 |
4.3 嵌入式软件设计 |
4.4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4.1 WEB配置系统 |
4.4.2 底层驱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硬件测试 |
5.1.1 电源测试 |
5.1.2 时钟和复位测试 |
5.1.3 核心处理器测试 |
5.1.4 DDR3 测试 |
5.1.5 RFC2544 测试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2.1 演示系统搭建 |
5.2.2 文件传输测试 |
5.2.3 通信功能测试 |
5.2.4 安全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及展望 |
6.2.1 硬件优化 |
6.2.2 可编程逻辑与软件优化 |
6.2.3 测试优化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创新 |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 |
(二)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范式”与文学理论范式 |
一、“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
二、文学理论范式的内涵与演变 |
三、范式创造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核心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 |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渊源 |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 |
第一节 为文艺正名:审美范式建立的理论前提 |
一、社会政治范式:理论来源、特征与局限 |
二、为文艺正名: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
第二节 人道主义理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哲学基础 |
一、文学是人学:早期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
二、《手稿》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基础 |
第三节 美学大讨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学科参照 |
一、20世纪中国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影响 |
二、美学讨论与文学审美主体性原则的建立 |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
二、“审美反映论”的文学观 |
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 |
第二节 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形式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二、语言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三、符号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第三节 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超越论文学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
二、审美超越与自由生存 |
三、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 |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 |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 |
一、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
二、审美和文学的审美本质 |
三、审美贯穿文学活动始终 |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 |
一、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 |
二、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审美阐释 |
一、文学审美接受的心理机制 |
二、文学审美接受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复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学术论文编写格式浅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科技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考察(2015-2017级)[D]. 仲要东. 浙江科技学院, 2021(03)
- [2]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明代抄本研究[D]. 刘勇. 山东大学, 2020(01)
- [4]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中的虚词对比研究[D]. 李杰. 暨南大学, 2020(04)
- [5]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编写与使用研究[D]. 高建.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6]基于主题模型与知识图谱的电子公文主题标引方法研究[D]. 武华维.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020(01)
- [7]基于内容分析法的S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全样本分析[D]. 杨金灿. 三峡大学, 2020(02)
- [8]《文献通考·四裔考》研究[D]. 刘昕.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9]基于FPGA的万兆以太网TCP/IP卸载引擎与硬件系统设计[D]. 石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10]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D]. 谭诗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