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拱隧道两导洞工法施工力学特性分析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韦炳钰[1](2021)在《小净距变截面分岔隧道扩挖及相向开挖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净距分岔隧道由主隧道段、大拱段、小净距段等组成,同时具备大跨度、连拱、小净距隧道的特征,支护结构的受力转换比较复杂。目前国内外针对破碎围岩条件下小净距分岔隧道的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及实践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缺少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施工经验。因此,研究小净距分岔隧道的施工过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隧道开挖的安全性,给出相应的施工优化方案,为相应的工程提供必要的经验。本文以贵阳东站S1、S2线区间隧道为依托,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开挖工法、关键工序时隧道周边围岩的稳定性及衬砌的受力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隧道断面由小变大、横向扩挖+反向扩挖时变形规律及受力特征,对比了拆撑前后对变截面处衬砌的受力区别,并就地质强度指标及支护参数进行了影响分析。(2)通过对隧道渡线段施工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围岩的变形及高速公路地表沉降随施工的变化规律,对渡线区域两个不同宽度的中岩柱对该处中岩柱的变形及应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不同岩柱加固方案对围岩变形及初支结构受力特点的影响,并比选得到最优中岩柱加固方案。(3)基于极限平衡法,建立相向开挖掌子面稳定理论分析模型,并确定模型的适用性,针对不同预留岩柱长度及无支护段长度的相向开挖隧道展开研究,分析土体参数(粘聚力、内摩擦角)、高宽比及埋深比等参数对相向开挖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比理论解与模拟解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4)从施工过程力学角度,对大跨度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的相向开挖施工工序进行了更深的稳定性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预留中岩柱长度、不同支护参数及不同掌子面间距等参数对隧道拱顶围岩及掌子面失稳破坏的影响。
罗杰俊[2](2020)在《双连拱隧道下穿军事坑道的爆破振动安全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也不断地增加。为了更加完善交通网络,必然要在城市各地新建各种类型隧道,这也就导致了新建隧道会影响到临近建筑物的安全。本文依托中国电建集团526国道岱山段改建工程中的北峰隧道,结合数值模拟软件ANSYS/LS-DYNA,对临近既有军事坑道的连拱隧道爆破振动特性进行研究。主要进了以下工作:(1)通过查阅文献,挑选了一定数量公开发表的实测数据为检验样本,对不同形式的回归公式进行对比分析,考察不同计算公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得出结论:多元线性回归公式更高的拟合精度,但不适用于药量或爆心距分布范围小、样本重复率高的情况。在药量或爆心距分布范围小、样本重复率高的情况下可采用立方根标度或平方根标度公式进行预测;立方根标度比例药量平均值小于0.07,可采用立方根标度公式,反之则采用平方根标度公式。(2)通过已有的工程案例,研究利用ANSYS直接建立炸药模型进行计算的可行性,证明了后续进行双连拱隧道开挖爆破对既有军事坑道结构的影响研究所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是可靠的。(3)针对新建北峰隧道及既有军事坑道的特性,对新建北峰隧道爆破施工过程中既有军事坑道的振动响应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对坑道衬砌断面各点的爆破振动速度、最大主应力进行分析,研究爆破地震波在围岩和军事坑道衬砌的传播规律,得出结论:Ⅲ级围岩三台阶法中导洞爆破对既有军事坑道衬砌的影响较大;振动速度不仅与爆心距有关系,还由结构构造形状等其他因素综合决定;各工况中军事坑道同一个测点内外侧衬砌振动速度峰值之间并无大小关系可言;衬砌拱底处受到的最大主应力峰值均最大,应该对拱底处进行重点监测。(4)对不同进尺条件下新建北峰隧道中导洞爆破进行数值模拟,对既有军事坑道进行动力响应特性分析和结构振动安全评价,并从不同的微差时间间隔上对新建北峰隧道爆破减振方法进行优化研究,得出结论:计算出北峰隧道爆破下既有军事坑道衬砌振动速度阈值;采用25ms微差时间间隔爆破能够明显降低爆破振动速度。
薛佳龙[3](2020)在《旅游区超浅埋连拱隧道下穿长城施工安全环保性研究》文中认为旅游区超浅埋连拱隧道施工时,隧道开挖产生的噪声、“三废”以及地层变形必然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由于旅游区环境的复杂性,隧道施工往往不可避免地穿越旅游区既有建筑物,地层变形便可能会威胁到既有建筑物的安全。因此,研究旅游区超浅埋连拱隧道施工对周围生态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及其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河北省秦皇岛市老龙头旅游区隧道下穿古长城工程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旅游区超浅埋连拱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隧道施工方案优选及下穿古长城的老龙头隧道对长城稳定性影响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具体研究及成果如下:(1)针对旅游区超浅埋连拱隧道对周围环境影响特点,选取噪声污染、粉尘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废水污染和人文景观建筑影响5项指标,建立了旅游区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对评价指标赋权,并修正了传统内梅罗指数法在旅游区环境评价中存在的不足,构建了旅游区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评价模型。(2)为了研究科学有效的旅游区超浅埋连拱隧道施工方案优选方法,选取支护强度、工程进度、工程造价、运营成本、地表最大沉降等7项评价指标,建立隧道施工方案优选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马氏距离和灰色关联度对逼近理想解法(TOPSIS)进行改进,构造了旅游区超浅埋连拱隧道施工方案优选模型。(3)结合老龙头隧道下穿古长城的工程实践,提出了老龙头长城变形控制标准,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隧道施工影响下长城沉降和倾斜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老龙头隧道施工阶段,原支护方案不能保证古长城在安全变形控制标准范围内,需要增加临时仰拱支护及有效的辅助加强措施;隧道施工终态并非长城变形最大状态,不同部位的开挖对长城变形及地表沉降的影响不同,其中第4部和8部的开挖更是开挖过程中老龙头长城变形最大的关键步序,并且后行左洞沉降大于先行右洞沉降。
杨梦雪[4](2020)在《黄土岭超浅埋偏压隧道穿越古长城施工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隧道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我国的历史悠久,不少地区还保留这一些古建筑、古长城等,因此在修建隧道时,这些文物的保护工作就不得不考虑。本文主要以荣乌高速黄土岭隧道下穿古长城为背景,首先研究施工时的沉降与爆破振速控制标准。在确定控制标准后,研究超前支护方案。超前支护方案确定后,再研究不同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序对古长城的影响,最终选出最合理的施工方案,以此保证在隧道施工时对文物产生最小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根据已有的文献与研究成果,并运用FLAC3D数值计算软件对黄土岭隧道下穿古长城段进行数值模拟。以古长城的局部倾斜值作为判断是否安全的标准,对古长城的地基竖向位移进行研究,最终确定隧道下穿古长城时,沉降控制在20 mm以内最好。根据古长城的振速和应力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振速安全阈值计算模型,确定古长城的爆破振速控制在2 cm/s。2.分别建立无超前支护措施、左右洞和中导洞均采用小导管注浆、左右洞采用大管棚中导洞采用小导管注浆三种工况下的三维计算模型。根据计算结果对洞周的位移、地表沉降以及初期支护应力等数据进行分析,最终确定采用大管棚+小导管的超前支护措施对此工程最有利。3.对黄土岭隧道超浅埋偏压段施工过程运用采用快速拉格朗日差分分析程序—FLAC3D软件分别对侧壁导坑法、CRD法、CRD+CD法施工进行模拟,通过对比分析地表沉降和洞内位移以及洞周围岩应力情况,得到在实际工程条件下,黄土岭隧道下穿古长城段的最合理施工方法为侧壁导坑法。4.在选定的施工方法基础上,模拟中导洞开挖后,侧导洞深埋侧先施工、浅埋侧先施工、两侧同时施工三种工况,再研究主洞深埋侧先行和浅埋侧先行两种工况,分别对地表沉降、中墙位移和应力等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同时施工两侧侧导洞后再优先施作浅埋侧主洞的方案。5.最后通过施工现场监控量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和技术措施的可行性。
任凯琦[5](2020)在《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技术与变形控制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我国江浙沪一带正在大力建设交通行业,交通业发展的同时,促进着隧道的建设。本课题研究的是浙江沿海一带的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在浙江沿海地带,隧道围岩大多处于软弱破碎状态,连拱隧道浅埋偏压段较多,围岩条件较差。在施工过程中,围岩易失稳,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隧道。隧道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要科研人员去探讨和解决。本文以雅屿隧道工程作为依托项目,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工法、雅屿隧道浅埋偏压段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雅屿隧道施工变形规律以及监控系统优化多个方面进行研讨。研究内容如下:(1)探讨了国内外有关浅埋偏压连拱隧道研究的现状,介绍了围岩定义、性质以及相关力学特性和变形特征,找出偏压隧道形成的原因,理论分析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和公式,得出雅屿隧道V级围岩中连拱隧道深浅埋分界为44.8m~56m。(2)分析了连拱隧道常用的施工方法以及其优缺点。利用有限元软件对雅屿隧道浅埋偏压段进行三维全过程施工阶段模拟分析,得出三导洞法施工比中导洞法施工对围岩变形控制效果更好的结论;对比连拱隧道偏压状态下不同开挖顺序下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得出先开挖浅埋侧主洞较优的结论。单侧主洞掌子面向前推进时,拱顶沉降受其影响范围为掌子面后方4个施工循环(8m)。雅屿隧道Ⅴ级围岩段,应采用短台阶施工(上台阶长度控制在3m~5m左右),围岩主洞错距长度控制在4m~6m左右。(3)介绍隧道围岩变形控制原则、技术和理念,提出控制不均匀沉降关键技术。釆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隧道的预支护措施进行参数化分析,给出了雅屿隧道关键支护参数的建议值。对于本文所分析的背景工程而言,雅屿隧道偏压荷载大的右洞最佳插入仰角为4°,偏压荷载小的插入仰角为3°,管棚右洞最佳直径取159mm,左洞管棚最佳直径则取108mm,管棚注浆选择水泥-水玻璃浆液。采用超前预支护对于减小围岩变形是较为通用且有效的施工措施。(4)分析了变形与开挖工序和雨水的关系。优化监控量测体系,建立灰色GM(1,1)模型预测系统,成功预测围岩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整理雅屿隧道监控数据,通过实际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用现场数据验证数值模拟的科学性,两种方法可以互相印证、互相补充。
杨学奇,王明年,陈树汪,刘大刚[6](2019)在《软弱地层的大断面双连拱隧道设计与施工方案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为研究一种新的连拱隧道施工方法——无中墙单洞法在软弱围岩地层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依托平文高速土基冲连拱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施工力学性能方面对无中墙单洞法和传统的三导洞法进行比选分析,并通过现场监控量测结果验证工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支护结构受力性能方面,由于无中墙单洞法临时支护结构较少,结构处理圆顺,能更有效地减少应力集中现象; 2)在结构设计方面,由于无中墙单洞法取消了中隔墙结构,使得施工难度降低; 3)在施工工法方面,采用三台阶法分别对先行、后行隧道进行单洞施工,增加了作业空间,提高了施工组织效率; 4)综合考虑施工力学与工期进度的影响可知,无中墙单洞法适用性较好,可为类似地层条件下双连拱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曹媛媛[7](2020)在《软弱围岩浅埋偏压下连拱隧道双侧导洞法施工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隧道数量的日益增多,由于复杂地形条件,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的不同产生隧道偏压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减小地形偏压对结构受力的影响,成为许多学者研究方向。本文以湖南省安乡至慈利高速公路为背景,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Midas GTS/NX,建立软弱围岩浅埋偏压下连拱隧道模型,根据双侧导洞法施工,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讨论偏压连拱隧道力学行为,并结合现场监控数据,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讨论双连拱隧道围岩压力荷载计算分析方法,对隧道深、浅埋及软弱围岩偏压条件下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根据数值模拟基本理论,确定数值模拟所需基本数据参数,以最大限度符合实际施工情况。(2)通过对雷家台隧道的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处理,结合数值计算结果,对支护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价,为隧道施工和长期使用提供安全信息。(3)基于隧道动态施工数值模拟理论,对浅埋偏压大断面隧道的空间效应进行模拟分析,包括围岩的位移、围岩的应力、喷射混凝土应力、隧道锚杆的轴力、钢拱架轴向应力、二次衬砌应力以及中隔墙的动态受力变化现象。最后得出中隔墙、支护结构力学行为规律以及合理施工顺序。(4)设计了三种符合场地情况的穿越方案,建立了三种不同穿越方案的数值计算模型,分别对大偏压隧道超浅埋段采用按无偏压设计、按反压法设计、按大偏压设计三种穿越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分别对围岩应力、隧道周边位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刘杨[8](2020)在《复杂条件下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铁路隧道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推动了我国交通事业步入发展新阶段,同时对地下空间利用形式和建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连拱隧道是在公路隧道迅速发展中为满足特殊建设需求而提出的一种大跨度隧道结构。该结构线形流畅、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在线路衔接、地形适应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传统分离式或小净距隧道所难以替代的优势。由于其开挖跨度大、左右洞施工相互影响,施工过程中围岩扰动频繁,衬砌荷载转换复杂,变形控制难度较大。厦门第二西通道双连拱隧道双线开挖跨度45.7 m、最浅埋深5.6 m,最大单洞开挖面积257.2 m2,是目前世界上开挖断面最大的双连拱隧道,也是目前国内技术难度最大、极具挑战性的公路隧道建设项目之一。本文依托该工程,综合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和现场监测等方法,对复杂条件下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1)超前注浆加固是不良地质条件下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的前提,本文研究了复合地层横断面控域全孔一次性注浆加固技术。提出了隧道横断面控域注浆方法和全孔一次性超前注浆工艺;确定了注浆材料与浆液配比,以及注浆加固范围、注浆压力、注浆量与速率、浆液扩散距离、注浆孔布置和止浆墙厚度等注浆参数;采用分析法和钻孔检查法对注浆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价,形成了复合地层横断面控域全孔一次性超前帷幕注浆全套施工工艺。(2)分台阶分部开挖是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的核心,本文研究了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分台阶分部非对称开挖方案。结合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分析了“对称”和“非对称”两种开挖工序的围岩变形与结构受力,综合考虑围岩稳定性、结构安全性以及工期要求等因素,确定了双连拱隧道“非对称”分部开挖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通过三维数值模拟,从围岩变形与结构受力两方面分析了隧道进出洞施工过程中横通道的稳定性,保证了双连拱隧道进出洞口的结构安全和地表沉降满足变形控制要求。(3)合理的支护参数与支护时机是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的关键,本文研究了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初期支护参数和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机。分析总结了隧道支护结构与围岩相互作用原理及支护结构设计理念;基于数值模拟,根据围岩变形和结构受力情况,优化了双连拱隧道初期支护参数,确定了隧道不同施工阶段围岩应力释放的比例;通过对拱顶下沉监测数据的拟合处理与回归分析,提出了双连拱隧道二衬的合理施作时机。(4)合理的分步控制标准和精细化控制措施是超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量化控制的依据和保证,本文制定了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地层变形控制标准,提出了主要变形控制措施。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揭示了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围岩变形与横、纵向地表沉降规律,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地表沉降与关键施工步骤的动态关系;基于变位分配原理,将地层变形总体控制目标分配至隧道各施工阶段,制定了地表沉降分步控制标准,实现了对双连拱隧道施工扰动变形的全过程精细化控制,提出了多步骤、分阶段的围岩变形控制措施。
付春青[9](2020)在《地铁车站PBA法施工地层变形的时空演化机制及控制对策》文中指出地铁车站PBA工法的理念是将大跨车站的开挖断面化大为小,以较小的环境扰动代价完成结构修建。虽然PBA工法在工程中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但是关于PBA工法的设计和施工方面仍然存在许多认识模糊的地方。首先是该工法施工过程的工序转换繁多、施工顺序没有严格标准、时序关系不明确且设计细节上还有许多模糊的地方。因此,实际施工中,对施工顺序稍加改变就会对地层变形产生较大的影响。其次是对施工中结构变形、地层变形与地表沉降之间的关联关系还不是特别清楚,理论预测模型对施工受力过程的反映还不够,并且实际监测工作也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都极大的影响了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很多时候,监测到的数据还没达到报警条件,却有事故发生。本文以北京地铁部分车站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以周边环境风险较大的车站为重点研究案例,研究了浅埋暗挖车站施工过程中引起地层沉降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以及现场测试等手段进行研究分析,获得地层空间效应沉降变化的规律,改进了沉降预测经验公式,并提出更合理的地层沉降变形风险控制措施。(1)针对地铁车站PBA工法非对称开挖引起的地层不均匀变形,导致的车站梁柱结构出现扣拱偏差较大问题。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建立的群洞开挖时空演化模型,分析了 PBA工法空间分块的作业顺序和工序转换的时空演化引起的不均匀变形规律,获得了施工引起的地层空间变形规律,认为非对称的分块施工引起地层空间不均匀变形是导致扣拱偏差的主因,提出了大跨PBA工法采用侧洞分跨扣拱的结构约束理念。(2)结合数值模拟和相似模型试验,对隧道洞内外监测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PBA工法施工引起的最终地表沉降最大值在偏向先施工隧道一侧,洞内结构收敛最大值在偏向后施工隧道一侧,收敛位移最大值在后施工的中洞外壁。明确了侧洞分跨扣拱和中跨最后扣拱的做法,可更为容易控制周边风险源,如桥梁、管线或建筑物等的不规则变形和不均匀沉降,可更有效的管控施工引起的地层空间变形风险。(3)针对北京地层的特殊性,通过引入断面修正系数对传统Peck经验公式进行修正,修正后的Peck沉降预测与实际监测结果更加符合实际变化规律,并针对该特殊地质条件提出参考值,为北京地层施工沉降预测提供了理论及大量现场实测数据支持。(4)为解决该工法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扣拱偏差引起的梁柱偏距误差及拱梁结构裂缝的现象,提出了侧洞分跨扣拱施工的工程对策,分别计算了同步对称理想模型和实际施工步序产生的地层时空演变过程,对比了二者对地层空间变形影响的差异性。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提出了侧洞分跨扣拱的工程对策,给出了工法的设计细化建议和施工优化方案。最后在北京地铁和平西桥地铁车站施工中进行了验证。
李攀[10](2019)在《超小横净距黄土铁路隧道施工力学特征及施工工法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落实,穿越黄土地区的铁路隧道越来越多。黄土独特的物理力学性质对隧道结构造成了潜在不利影响,对隧道的施工提出了巨大挑战,尤其是超小横净距黄土隧道。而隧道建设中,施工工法的合理选取是确保其快速安全施工的关键前提。因此,对超小横净距黄土隧道的施工工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施工工法优化方法,开展了超小横净距黄土隧道施工工法的优化研究,为超小横净距黄土隧道施工工法的优化选取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分析确定适合新建安家庄隧道的施工工法并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对新建安家庄隧道的围岩进行物理力学试验,得到该隧道围岩的基本物理力学指标,并研究了既有铁路通车产生的振动荷载对新建隧道围岩力学性质的影响,为后续数值计算提供计算依据。(2)以新建安家庄隧道转辙机扩挖段的断面尺寸为基础,考虑隧道埋深、间距以及仰拱到掌子面距离等因素,数值模拟了黄土隧道全断面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中隔壁法(CD法)、交叉中壁法(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6种施工工法的开挖过程,得到了各工况下不同施工工法的力学特征,为超小间距黄土隧道施工工法的优化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据。(3)基于各工况下不同施工工法的力学特征的计算结果,综合考虑各工法的施工进度和成本,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施工工法优化方法,开展了黄土隧道施工工法的优化研究,确定各工况下最适合的施工工法。(4)基于黄土隧道施工工法的优化分析结果,结合新建安家庄隧道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适合新建安家庄隧道的施工工法,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隧道围岩变形实际监测数据一致,验证了本文所提施工工法优化方法的可靠性。图[52]表[23]参[83]
二、连拱隧道两导洞工法施工力学特性分析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拱隧道两导洞工法施工力学特性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小净距变截面分岔隧道扩挖及相向开挖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小净距变截面隧道扩挖研究现状 |
1.2.1 小净距隧道研究现状 |
1.2.2 变截面隧道扩挖研究现状 |
1.3 小净距分岔隧道研究现状 |
1.3.1 分岔隧道研究现状 |
1.3.2 横洞及隧道岔口研究现状 |
1.4 隧道相向开挖稳定性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小净距变截面隧道横向扩挖施工力学特性研究 |
2.1 概述 |
2.2 工程背景 |
2.2.1 工程概况 |
2.2.2 施工过程 |
2.3 模型建立 |
2.3.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2.3.2 工况的选取 |
2.3.3 模型参数的选取 |
2.4 隧道变截面处受力变形分析 |
2.4.1 初支结构受力变形分析 |
2.4.2 锚杆受力分析 |
2.4.3 中岩柱稳定性分析 |
2.4.4 拆撑分析 |
2.5 参数分析及方案对比 |
2.5.1 围岩参数 |
2.5.2 扩挖工序及支护方案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净距分岔隧道施工技术及力学特性研究 |
3.1 概述 |
3.2 模型建立与施工过程 |
3.3 隧道施工阶段稳定性分析 |
3.3.1 围岩变形及初支受力分析 |
3.3.2 锚杆受力分析 |
3.3.3 中岩柱稳定性分析 |
3.4 中岩柱加固效果分析 |
3.4.1 衬砌内力对比分析 |
3.4.2 渡线区域中岩柱加固方案对比 |
3.5 相向开挖分析 |
3.5.1 S2 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分析 |
3.5.2 隧道边坡稳定性分析 |
3.5.3 相向开挖台阶长度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隧道相向开挖稳定性研究 |
4.1 概述 |
4.2 极限平衡理论掌子面分析模型建立 |
4.2.1 相向开挖分析模型的建立 |
4.2.2 整体块力矩平衡推导 |
4.3 算例分析 |
4.3.1 解的验证 |
4.3.2 参数分析 |
4.4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4.4.1 不同掌子面间距的影响分析 |
4.4.2 不同预留岩柱长度及支护参数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双连拱隧道下穿军事坑道的爆破振动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爆破下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现状 |
1.2.2 隧道爆破下结构振动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
1.2.3 隧道爆破下结构振动速度预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近接建筑的隧道爆破振动速度预测研究 |
2.1 各工程的数据收集 |
2.2 计算方法 |
2.3 计算结果分析 |
2.3.1 拟合程度比较 |
2.3.2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
2.3.3 不同公式综合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LS-DYNA建模的可靠性分析及工程概况 |
3.1 ANSYS/LS-DYNA爆破计算方法 |
3.1.1 ANSYS/LS-DYNA的功能和特点 |
3.1.2 ANSYS/LS-DYNA的分析步骤 |
3.1.3 本文选取的算法 |
3.2 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分析 |
3.3 工程概况 |
3.3.1 工程简介 |
3.3.2 地质条件 |
3.3.3 爆破设计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4 新建连拱隧道爆破对既有军事坑道的振动响应特性研究 |
4.1 爆破开挖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
4.1.1 简化有限元模型 |
4.1.2 材料计算模型及参数 |
4.2 不同开挖工法下既有军事坑道振速研究 |
4.2.1 振动速度响应结果分析 |
4.2.2 动态应力响应结果分析 |
4.3 不同开挖阶段下既有军事坑道动力响应研究 |
4.3.1 振动速度响应结果分析 |
4.3.2 动态应力响应结果分析 |
4.4 不同围岩级别条件下中导洞爆破对既有军事坑道的影响 |
4.4.1 振动速度响应结果分析 |
4.4.2 动态应力响应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既有军事坑道振动安全评价及爆破优化研究 |
5.1 不同进尺既有军事坑道振动响应分析 |
5.2 既有军事坑道衬砌爆破振动安全评价 |
5.2.1 爆破振动安全评价准则 |
5.2.2 坑道衬砌振动安全评价 |
5.3 合理微差时间间隔研究 |
5.3.1 模型工况设置 |
5.3.2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旅游区超浅埋连拱隧道下穿长城施工安全环保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依托工程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研究 |
1.3.2 隧道施工方案优选方法研究 |
1.3.3 隧道施工对上部建筑物稳定性影响研究 |
1.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论文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旅游区超浅埋连拱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评价 |
2.1 旅游区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2.1.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2.1.2 评价等级的确定 |
2.1.3 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
2.2 改进的内梅罗指数评价模型 |
2.2.1 综合权重确定方法研究 |
2.2.2 传统内梅罗指数法 |
2.2.3 改进内梅罗指数法 |
2.3 老龙头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程度 |
2.3.1 老龙头隧道评价指标量化结果 |
2.3.2 综合权重值的确定 |
2.3.3 内梅罗指数综合评价 |
2.3.4 评价结果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旅游区超浅埋连拱隧道施工方案优选方法研究 |
3.1 旅游区超浅埋连拱隧道施工方案优选模型指标体系 |
3.1.1 优选模型指标体系 |
3.1.2 指标的量化 |
3.2 隧道施工方案优选模型 |
3.2.1 传统TOPSIS法 |
3.2.2 改进TOPSIS法 |
3.3 老龙头隧道施工方案优选 |
3.3.1 各施工方案评价指标量化结果 |
3.3.2 综合权重的确定 |
3.3.3 改进TOPSIS法优选过程 |
3.4 小结 |
第四章 老龙头隧道施工对古长城稳定性影响分析 |
4.1 基于古长城安全性的变位控制标准制定 |
4.1.1 基本准则 |
4.1.2 工作程序 |
4.1.3 控制标准的应用特点 |
4.1.4 老龙头长城控制标准 |
4.2 老龙头隧道施工监测 |
4.2.1 现场监控量测方案 |
4.2.2 监测结果与理论分析 |
4.3 数值模拟预测 |
4.3.1 计算参数选取 |
4.3.2 模型建立 |
4.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3.1 地表沉降对比分析 |
4.3.3.2 老龙头长城倾斜率分析 |
4.3.3.3 拱顶复合式衬砌接触压力分析 |
4.4 改进支护方案施工效果评价 |
4.4.1 地表沉降 |
4.4.1.1 监测点J2地表沉降分析 |
4.4.1.2 监测点J14地表沉降分析 |
4.4.2 老龙头长城倾斜率 |
4.4.2.1 右长城倾斜率 |
4.4.2.2 左长城倾斜率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黄土岭超浅埋偏压隧道穿越古长城施工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方法研究现状 |
1.2.2 隧道下穿古建筑研究现状 |
1.3 工程概况 |
1.3.1 地层岩性及地形地貌 |
1.3.2 水文地质条件及气象条件 |
1.3.3 工程地质评价 |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古长城保护控制标准研究 |
2.1 地表沉降控制标准探究 |
2.1.1 国内外地表沉降控制标准 |
2.1.2 国内外不同行业地表沉降控制标准 |
2.1.3 数值模拟计算 |
2.2 爆破振速控制标准探究 |
2.2.1 数值模拟计算 |
2.2.2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第三章 超浅埋偏压连拱隧道超前支护比选分析 |
3.1 隧道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 |
3.2 超前支护方案优化分析 |
3.2.1 计算位移分析 |
3.2.2 初期支护结构应力分析 |
3.3 超前支护方案比选结果 |
第四章 超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方案比选分析 |
4.1 偏压连拱隧道开挖方法确定 |
4.1.1 计算模型建立 |
4.1.2 隧道开挖模拟 |
4.2 计算结果分析 |
4.2.1 计算位移 |
4.2.2 洞周围岩应力 |
4.3 施工方案比选结果 |
第五章 超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工序比选分析 |
5.1 左右洞侧导洞开挖顺序比较 |
5.1.1 隧道两侧侧导洞施工和数值开挖模拟 |
5.1.2 计算结果分析 |
5.2 左右洞主洞开挖顺序比较 |
5.2.1 隧道两侧主洞施工顺序计算模型 |
5.2.2 计算结果分析 |
5.3 施工工序比选结果 |
第六章 现场监测及控制测量 |
6.1 地表和洞内监测 |
6.1.1 监控量测目的 |
6.1.2 监控量测主要内容 |
6.1.3 监控量测注意事项 |
6.2 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
6.2.1 隧道上方地表沉降分析 |
6.2.2 隧道洞周位移分析 |
6.2.3 现场监测数据与计算数据对比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技术与变形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存在问题 |
1.5 主要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围岩特征及压力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1.1 工程基本条件 |
2.1.2 水文地址条件 |
2.2 偏压隧道产生的原因 |
2.2.1 偏压隧道的特点 |
2.2.2 偏压隧道的影响因素 |
2.3 围岩的定义与分类 |
2.3.1 围岩的定义 |
2.3.2 围岩的分类 |
2.4 偏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2.4.1 连拱隧道的浅埋判断方法 |
2.4.2 偏压连拱隧道垂直压力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工法研究 |
3.1 连拱隧道常用施工方法比较 |
3.1.1 三导洞法 |
3.1.2 中导洞法 |
3.1.3 施工方法综合评价 |
3.2 有限元数值分析概况 |
3.2.1 计算参数和本构模型选取 |
3.2.2 荷载与边界条件 |
3.2.3 基本假定与模型建立 |
3.3 不同开挖工法施工阶段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3.3.1 中导洞法施工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3.3.2 三导洞法施工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3.3.3 两种施工工法对比评价 |
3.4 连拱隧道偏压段主洞合理开挖顺序研究 |
3.4.1 数值模拟对比方案 |
3.4.2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3.5 左右洞掘进面空间效应 |
3.5.1 单洞掘进面空间效应 |
3.5.2 后行洞施工对先行洞影响分析 |
3.6 连拱隧道施工方法研究 |
3.6.1 主洞开挖错距施工效应分析 |
3.6.2 上台阶长度施工效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
4.1 隧道围岩变形控制原则 |
4.2 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技术 |
4.3 隧道围岩变形控制理念 |
4.4 正洞超前预支护优化 |
4.4.1 管棚布置插入仰角对隧道受力分析 |
4.4.2 管棚直径选择对隧道受力分析 |
4.4.3 管棚注浆参数对隧道受力分析 |
4.5 雅屿隧道塌方段控制技术研究 |
4.5.1 冒顶坍塌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 |
4.5.2 中导洞初期支护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监测系统分析与优化 |
5.1 偏压连拱隧道变形规律 |
5.1.1 变形与开挖工序的关系 |
5.1.2 地表沉降变形与雨水的关系 |
5.2 雅屿隧道监测方案 |
5.2.1 监测内容和原理简介 |
5.2.2 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 |
5.3 主要监测内容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5.3.1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
5.3.2 拱顶沉降数据分析 |
5.3.3 净空收敛数据分析 |
5.4 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变形预测 |
5.4.1 灰色理论简介 |
5.4.2 GM(1,1)模型的建立 |
5.4.3 雅屿隧道GM(1,1)模型变形预测 |
5.4.4 数值模拟与监测和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6)软弱地层的大断面双连拱隧道设计与施工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工法适用性分析 |
2.1 隧道开挖工法方案介绍 |
2.2 计算模型与参数 |
3 结果分析 |
3.1 地表沉降 |
3.2 拱顶下沉 |
3.3 支护结构主应力 |
3.4 围岩稳定性 |
3.5 对比分析 |
4 关键工序分析 |
5 方案实施与现场监控量测 |
6 结论与建议 |
(7)软弱围岩浅埋偏压下连拱隧道双侧导洞法施工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连拱隧道工程现状 |
1.2.2 相似模型试验研究及施工方法优化 |
1.2.3 理论与数值模拟及其结构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计算分析理论 |
2.1 连拱隧道设计荷载 |
2.1.1 连拱隧道深浅埋分界值 |
2.1.2 深埋连拱隧道围岩压力 |
2.1.3 浅埋连拱隧道围岩压力 |
2.1.4 偏压连拱隧道围岩压力 |
2.1.5 本文连拱隧道围岩荷载计算方法 |
2.2 连拱隧道荷载结构法有限元模拟 |
2.2.1 荷载结构法的荷载分担比例 |
2.2.2 中墙内力分析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概况与监控量测分析 |
3.1 依托工程概况 |
3.1.1 工程概况 |
3.1.2 连拱隧道主洞掘进方法 |
3.2 监控量测 |
3.2.1 监控量测目的 |
3.2.2 隧道K112+665断面监测结果 |
3.2.3 连拱隧道实时监测收敛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过程数值模拟 |
4.1 数值模拟理论 |
4.2 数值模拟 |
4.2.1 Midas GTS/NX简介 |
4.2.2 隧道数值模拟的原型 |
4.3 三维建模空间分析 |
4.3.1 模型的假设与简化 |
4.3.2 模拟开挖步骤 |
4.4 围岩位移的变化规律 |
4.4.1 随施工开挖步的位移规律 |
4.4.2 空间的沉降位移变化规律 |
4.4.3 围岩应力随施工步的变化规律 |
4.5 支护结构的力学特性 |
4.5.1 喷射混凝土应力 |
4.5.2 隧道锚杆轴力 |
4.5.3 隧道钢拱架轴向应力分析 |
4.5.4 二次衬砌应力受力状态 |
4.5.5 中隔墙受力状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偏压效应的影响 |
5.1 围岩分析 |
5.2 隧道支护内力分析 |
5.2.1 初喷支护 |
5.2.2 锚杆分析 |
5.2.3 钢拱架分析 |
5.2.4 二次衬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浅埋连拱隧道穿越方案设计优化 |
6.1 偏压隧道浅埋段设计 |
6.1.1 偏压隧道浅埋段施工原则 |
6.1.2 穿越方案设计 |
6.2 不同穿越方案施工力学效应比较分析 |
6.2.1 不同穿越方案围岩压力特征 |
6.2.2 不同穿越方案围岩位移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实践项目) |
(8)复杂条件下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双连拱隧道发展现状 |
1.2.2 注浆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3 双连拱隧道开挖方案研究现状 |
1.2.4 隧道支护体系优化研究现状 |
1.3 工程概况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复合地层横断面控域全孔一次性超前注浆加固技术 |
2.1 注浆加固机理分析 |
2.2 注浆方案确定 |
2.3 注浆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 |
2.4 注浆参数设计 |
2.4.1 注浆范围 |
2.4.2 注浆压力 |
2.4.3 注浆量与注浆速度 |
2.4.4 浆液扩散距离 |
2.4.5 注浆孔布置 |
2.4.6 止浆墙厚度 |
2.5 注浆施工工艺 |
2.6 注浆效果评价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分部开挖方案比选 |
3.1 隧道开挖工序方案比选 |
3.1.1 隧道开挖工序初选方案 |
3.1.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1.3 模拟结果分析 |
3.2 隧道进出洞稳定性分析 |
3.2.1 “明暗衔接”进洞稳定性分析 |
3.2.2 “暗暗相连”出洞稳定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支护参数与支护时机分析 |
4.1 支护结构作用原理及设计理念 |
4.2 隧道初期支护参数优化 |
4.2.1 初期支护结构优化方案 |
4.2.2 初期支护优化结果分析 |
4.3 隧道二衬施作时机分析 |
4.3.1 合理支护时机的含义 |
4.3.2 支护时机实现方式 |
4.3.3 基于数值模拟的衬砌施作时机分析 |
4.3.4 基于现场监测的二衬施作时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地层变形控制标准及措施 |
5.1 双连拱隧道施工三维数值模拟 |
5.1.1 三维数值模型建立 |
5.1.2 双连拱隧道模拟施工方案 |
5.2 双连拱隧道地层变形分析 |
5.2.1 地层变形云图分析 |
5.2.2 地表沉降分析 |
5.3 地层变形比例分配 |
5.3.1 变位分配原理 |
5.3.2 分步控制标准设计 |
5.4 地层变形控制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地铁车站PBA法施工地层变形的时空演化机制及控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隧洞施工地层变形预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经验公式法 |
1.3.2 随机介质理论方法 |
1.3.3 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
1.3.4 模型试验法 |
1.3.5 理论分析 |
1.3.6 其他方法 |
1.4 PBA车站变形控制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方法路线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群洞开挖时空效应的随机介质理论模型 |
2.1 PBA工法简介 |
2.1.1 PBA工法原理 |
2.1.2 PBA工法施工顺序 |
2.1.3 时空效应分析 |
2.2 车站施工期间结构变形现象及原因分析 |
2.2.1 梁柱等结构尺寸偏差及误差现象分析 |
2.2.2 施工期间初支裂缝 |
2.2.3 车站工后表观缺陷 |
2.3 群洞开挖时空效应的随机介质理论模型的建立 |
2.3.1 坐标约定 |
2.3.2 内部影响半径 |
2.3.3 竖向位移 |
2.3.4 水平位移 |
2.3.5 多阶段沉降历时曲线的时间效应 |
2.3.6 直墙圆拱断面掘进的边界变化 |
2.3.7 群洞开挖时空演变计算模型 |
2.3.8 计算流程 |
2.4 群洞开挖的计算实例 |
2.4.1 第1步开挖 |
2.4.2 第2步开挖 |
2.4.3 第3步开挖 |
2.4.4 第4步开挖 |
2.4.5 第5步开挖 |
2.4.6 第6步开挖 |
2.4.7 第7步开挖 |
2.4.8 第8步开挖 |
2.5 扣拱偏差现象的主要原因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PBA车站施工地层变形的相似模型试验 |
3.1 相似模型试验原理 |
3.2 二维相似平面模型试验研究 |
3.2.1 相似比 |
3.2.2 相似材料 |
3.2.3 模型制作 |
3.2.4 模型开挖 |
3.2.5 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PBA车站施工地层变形数值模拟 |
4.1 PBA车站施工地层变形数值模拟 |
4.1.1 模型建立 |
4.1.2 理想设计施工工况数值计算及分析 |
4.1.3 现场实际施工工况数值计算及分析 |
4.1.4 大跨PBA工法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 现场实际PBA分步施工方法 |
4.2.1 实际施工条件分析 |
4.2.2 实际施工顺序合理性分析 |
4.2.3 实际施工引起空间不均匀变形规律的分析 |
4.3 PBA工法优化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5 北京典型砂卵石地层大跨PBA车站地表沉降规律 |
5.1 沉降变形规律研究 |
5.1.1 经验Peck公式 |
5.1.2 典型车站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规律分析 |
5.2 相关工程验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PBA车站施工对策研究及工程验证 |
6.1 PBA车站施工对策研究 |
6.1.1 PBA车站施工总体思路 |
6.1.2 控制空间变形配套措施研究 |
6.2 工程应用与现场验证 |
6.2.1 工程概况 |
6.2.2 施工工艺顺序 |
6.2.3 施工监测分析及验证 |
6.2.4 验证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超小横净距黄土铁路隧道施工力学特征及施工工法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2 新建安家庄隧道区域工程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1 工程简介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地质条件 |
2.2 代表性岩样的选取 |
2.3 围岩的基本物理性质测试 |
2.3.1 黄土含水率和密度试验 |
2.3.2 红黏土含水率和密度试验 |
2.3.3 红黏土颗粒分析试验 |
2.4 振动前后围岩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
2.4.1 黄土标准固结试验 |
2.4.2 黄土直接剪切试验 |
2.4.3 红黏土标准固结试验 |
2.4.4 红黏土直接剪切试验 |
2.5 红黏土微观结构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临既有线黄土隧道不同工况下围岩的力学特征 |
3.1 数值模拟方案 |
3.1.1 模型建立及三维数值计算条件 |
3.1.2 计算工况 |
3.2 计算结果汇总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超小间距黄土隧道施工工法的优化方法 |
4.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4.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4.1.2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步骤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施工工法优化方法的提出 |
4.2.1 施工工法影响因素分析 |
4.2.2 施工工法选择过程 |
4.2.3 黄土隧道各工况下最佳施工工法的确定 |
4.3 安家庄隧道施工方法的应用 |
4.3.1 安家庄隧道施工方法选择 |
4.3.2 三台阶施工工法下安家庄隧道围岩的力学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连拱隧道两导洞工法施工力学特性分析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净距变截面分岔隧道扩挖及相向开挖力学特性研究[D]. 韦炳钰.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双连拱隧道下穿军事坑道的爆破振动安全评价研究[D]. 罗杰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旅游区超浅埋连拱隧道下穿长城施工安全环保性研究[D]. 薛佳龙.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4]黄土岭超浅埋偏压隧道穿越古长城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 杨梦雪.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5]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技术与变形控制措施研究[D]. 任凯琦.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软弱地层的大断面双连拱隧道设计与施工方案优化研究[J]. 杨学奇,王明年,陈树汪,刘大刚.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9(S2)
- [7]软弱围岩浅埋偏压下连拱隧道双侧导洞法施工方案研究[D]. 曹媛媛.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8]复杂条件下超浅埋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D]. 刘杨. 苏州大学, 2020(02)
- [9]地铁车站PBA法施工地层变形的时空演化机制及控制对策[D]. 付春青.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4)
- [10]超小横净距黄土铁路隧道施工力学特征及施工工法的优化研究[D]. 李攀.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