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覆盖与绿化配景用羊草单株无性系的形态特征与栽培性状(论文文献综述)
王曼[1](2021)在《长沙县浔龙河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发展,植物专类园研究不断兴起,高品质专类园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改善专类园景观品质,是现代园林发展一个方向。在我国,紫薇的栽培历史久,品种多,可观赏,适应强,易管理,应用广,紫薇专类园发展趋势良好,有丰富景观、弘扬文化、科研科普、种质资源保存等功能,并为绿化产业带来新发展。在这样前提下探讨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就显得意义重大。通过浔龙河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为例,借鉴相关案例经验,讨论相关概念理论,探析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梳理国内外植物专类园、紫薇专类园的概念、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得出:紫薇专类园形成渊源为专类药圃,且经历各阶段发展远播国外,目前紫薇相关研究包括栽培、繁殖、选育、抗性研究、园林应用。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以湖南邵阳双龙紫薇园、湖北襄阳中华紫薇园、湖南南岭植物园紫薇专类园、上海辰山植物园绣球专类园、贵州六盘水梅花山景区五个案例为借鉴,提炼出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相关参考经验,包括理念定位、总体规划、植物配置、文化表达、紫薇艺术造型、紫薇后期维护、文创活动开展及运营管理等,为后期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指明方向提供想法。归纳相关基础理论;梳理植物专类园的分类及设计要点;探讨紫薇专类园的特点,包括紫薇现有种质资源、景观效应、文化底蕴、适用类型、园林应用、功能作用等。依照植物专类共性与紫薇特性,总结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得出规划层面,包括环境分析、资源整合、主题定位、规划布局等方法;得出设计层面,包括山水地形、道路及铺装、植物造景、园建及小品、文化展示等方法的相关探讨。完成长沙县浔龙河紫薇专类园景观规划与设计。项目位于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双河村,占地面积约12.6hm2,是近郊重要的景观节点。项目拟收集湖南地区适用的共6个紫薇种,包括使用了品种约50余种,种植约800余株,突出紫薇专类特色。项目设计实践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设计、节点扩初。并通过植物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入,总结营造具有植物文化观赏性及地域文化展示性结合的紫薇专类园的参考模式,并对论文理论的适用性进行论证。
江新凤[2](2021)在《江西特异茶树资源评价、鉴定及“黄金菊”新梢黄化的多组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江西省茶树资源分布于茶叶主产县,数量众多、资源丰富,但其收集、评价以及利用方面相对滞后。“黄金菊”是江西特有的光敏感型黄化茶树资源,其制茶品质优良,适应性强,栽种面积大,种植范围广。然而,目前针对茶树黄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金芽”、“中黄1号”、“白鸡冠”、“御金香”等茶树品种上,对“黄金菊”茶树黄化机理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该文以收集、评价江西省茶树种质资源为基础,以新梢黄化的“黄金菊”为试验材料,从表型性状、生理生化、超微结构、转录组和非靶标代谢组揭示茶树新梢黄化原因。该研究可为登记、推广“黄金菊”茶树品种,提高江西茶区茶叶特点、产量、品质提供数据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了江西省四大茶叶产区的12个县1320份茶树资源,同时收集了260余份,通过记录、分类、鉴定和评价,明确了江西省茶树资源分布特点。对其中41份茶树资源进行表型性状、生化成分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初步筛选获得10余份特异茶树资源,其中高水浸出物(≥45%)的茶树资源为修水2号(xiushui2 XS2)、浮梁槠叶齐(PZY3)、浮梁1号(FL1)、崇义阳岭1号(CY1)、崇义乐洞1号(CY2);低茶多酚(≤15%)的品种为崇义河口1号(CY3)、崇义唐江山1号(CY4);高EGCG(≥12%)的品种为上饶大面白(YS1)、铅山桐木关1号(YS2)、铅山西坑1号(YS3)、铅山菜茶(YS4);黄化品种为黄金菊(PZY1)。2.分析了特异性茶树资源“黄金菊”的植物学特性、适应性、适制性。结果表明该茶树抗性强(抗旱、寒、虫害等),适应性好(茶苗移栽成活率≥90%),适制绿茶、红茶,适宜在江西茶区推广。“黄金菊”具有高度光敏感性,遮荫30天后,叶色转绿,SPAD显着上升,色素含量显着增加。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黄金菊”黄化叶片的叶绿体发育异常,细胞呈现囊状空泡。遮荫后,叶面积增大、叶质变厚、鲜叶生物量急剧上升;氨基酸(主要是甘氨酸、瓜氨酸、蛋氨酸)、水浸出物含量上升;儿茶素、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下降;反-3,7-芳樟醇氧化物I、1-己醇、顺-己酸-3-己烯酯、壬醛、氧化芳樟醇II(呋喃型)、1-戊醇、2,6,6-三甲基环己烷酮、1-辛醇、β-芳樟醇、6-甲基-5-庚烯-2-酮、氧化芳樟醇I(呋喃型)、萘、异叉丙酮、3-己烯-1-醇、二甲基戊酸甲酯等香气成分下降明显。由此表明自然光照条件下“黄金菊”叶绿素合成可能受阻,碳代谢和氨基酸代谢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导致合成不同的代谢物质,从而形成了黄色新梢。3.利用遮荫处理和品种对比(以“宁州2号”为对照)分析“黄金菊”茶树叶片的光合作用。结果发现自然光照“黄金菊”(NS)叶片的光合速率(2.20μmol·m-2·s-1)和光合参数Fv/Fm值(0.63)显着低于遮荫处理(S)和“宁州2号”(CK),而光补偿点(303.00μmol·m-2·s-1)极显着高于S和CK实验组。由此推测自身基因和环境因素很可能导致茶树“黄金菊”的光合作用减弱,从而出现“黄化现象”。4.比较自然光照(NS,新梢黄化)和遮荫处理(S,叶片变绿)“黄金菊”的转录组,S比较于NS,共获得507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98个,下调基因309个。上调幅度最大(9.4倍)的基因是WRKY30,下调幅度最大(111倍)的是细胞色素P450(CYP);绝对变化量最大的是光捕获叶绿素蛋白复合物Ⅱ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家族(LHCB),其次是光诱导蛋白家族(LIP)。途径富集分析发现2条可能导致茶树黄化的途径,其中一条为“光合作用-天线蛋白(ath00196)”,在ath00196途径中,光捕获复合物Ⅰ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LHCA2和LHCA4以及光捕获复合Ⅱ叶绿素蛋白基因LHCB1、LHCB2和LHCB6的表达在遮荫条件下均显着高于自然光照。另一条为“内质网蛋白加工(ath04141)”,参与的基因数有33个,其中HSP17.6Ⅱ、HSP40、HSP70、HSP90、PDI、NEF、Bi P、GRP94基因显着下调表达,而Derlin、SAR1、BAP31基因则发生上调表达。此外,MYB、b HLH、NAC、WRKY、ERFs、b ZIP等转录因子的上调或下调也可能是导致茶树黄化的原因之一。5.比较自然光照(NS)和遮荫处理(S)“黄金菊”的非靶向代谢组,将两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质映射到KEGG代谢途径,发现具有显着差异的途径为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map00941),具体途径为香豆酰在查尔酮合酶作用下生成查尔酮,继而形成黄烷酮物质,随后在花色素合成酶,二羟黄酮醇-4-还原酶的催化下形成无色花青素。联合代谢组与转录组分析时发现,转录组中部分差异显着基因CYP、HSP60、HSP70、HSP90、NEF、HSP 17.6Ⅱ、Derlin、HSP17.4、HSP21等与该途径相关度极高。由此可推测这些代谢物通过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物质积累,是“黄金菊”黄化的原因之一。
袁娅娟[3](2021)在《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与内源激素及碳氮代谢随生育时期的动态变化》文中认为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为多年生禾本科(Gramineae)植物,分蘖迅速、耐践踏、抗逆性强,是我国北方地区常用草坪草种。作为典型的根茎型禾草,通过根茎不断产生新的根茎芽与分蘖株进行种群扩充,是草地早熟禾再生能力强的关键所在。本文根据前期试验,从10个野生草地早熟禾材料中筛选出3个根茎扩展能力显着差异的材料,以LZYZ(根茎扩展能力强)、DXWY(根茎扩展能力中等)及DXAD(根茎扩展能力弱)为试材,在大田栽培条件下,按生育时期进行单株取样。通过对6个连续生育时期根茎扩展、内源激素及碳氮代谢各指标的测定,探究草地早熟禾内源激素和碳氮代谢变化规律及与根茎扩展的相关性,旨在为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调控、营养繁殖及草坪养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变化规律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主要集中在返青期至抽穗期,该阶段根茎数和分蘖数迅速增加,LZYZ、DXWY和DXAD分蘖数分别增加176.08%、127.13%和65.90%,根茎数分别增加662.14%、544.94%和429.41%;抽穗期后虽继续增长,但速率明显减缓,根茎数和分蘖数最大值均出现在枯黄期。地上生物量随生育时期推进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成熟期;绝对增长率在拔节期至抽穗期最大,LZYZ、DXWY和DXAD分别为136.22 g·株-1·d-1、78.71g·株-1·d-1和68.33 g·株-1·d-1。根茎生物量随生育时期呈“N”字型变化,返青期最小,枯黄期最大;根茎生物量绝对增长率有两个较大值,一是拔节期至抽穗期,三个材料分别为26.33 g·株-1·d-1、13.48 g·株-1·d-1和4.42 g·株-1·d-1;二是成熟期至枯黄期,三个材料分别为45.39 g·株-1·d-1、35.11 g·株-1·d-1和16.26 g·株-1·d-1。2草地早熟禾内源激素变化规律及与根茎扩展相关性草地早熟禾根茎中GA3呈双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拔节期和开花期;IAA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抽穗期;生育前期ABA含量很低且材料间差异不显着,开花期迅速上升,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LZYZ的ZT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抽穗期达到峰值;DXWY和DXAD变化趋势一致,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拔节期和开花期,峰谷出现在抽穗期。相关性分析显示,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各指标增长率与ZT含量、ZT/ABA、GA3/ABA及IAA/ABA比值显着正相关,与ABA含量显着负相关,与GA3和IAA含量相关性不显着。因此,根茎中ZT含量、ZT/ABA、GA3/ABA及IAA/ABA比值越高,ABA含量越低,越有利于其根茎扩展。3草地早熟禾碳代谢变化规律及与根茎扩展相关性可溶性糖含量及其组分果糖、葡萄糖、甘露醇和蔗糖含量随草地早熟禾生长发育变化剧烈,在整个生育时期多次升降,且材料间上升下降所对应的具体时期不同,总可溶性糖峰值分别出现在返青期、开花期和枯黄期。淀粉含量前期较低且几乎保持不变,成熟期迅速上升至整个生育时期最大值,枯黄期略有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SS活性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SPS活性呈渐增趋势;AI和NI活性逐渐降低,蔗糖含量与SPS活性正相关,与AI和NI活性负相关,均达显着水平(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草地早熟禾分蘖数、根茎数和地上生物量增长率与果糖和蔗糖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根茎生物量增长率与之显着正相关;与其他组分相关性不显着。说明在草地早熟禾分蘖数和根茎数等快速增加时主要消耗果糖和蔗糖,因此,根茎中果糖和蔗糖越多,越有利于其根茎扩展。4草地早熟禾氮代谢变化规律及与根茎扩展相关性随生育时期推进,NO3--N含量与NR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拔节期和抽穗期;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升-降-升”的变化规律,峰值出现在抽穗期,枯黄期有所上升;NH4+-N含量材料间和生育时期间均无显着差异。GS和GOGAT活性均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为抽穗期和成熟期;GDH活性生长前期较低,开花期迅速上升至成熟期达最大值,枯黄期仍保持较高活性。NO3--N与NR活性正相关,游离氨基酸与NR、GS和GOGAT活性正相关,均达显着水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各指标增长率与NO3--N和游离氨基酸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因此,根茎中NO3--N和游离氨基酸越多,越有利于其根茎扩展。
宋月媛[4](2020)在《科尔沁退化羊草草甸恢复演替系列优势种群动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尔沁沙地地处中国北方草甸草原区,在历史上曾是景色秀丽、牧草茂盛的草原。近百年来已发展为农牧交错区。因为长期过度放牧利用,不宜开垦的羊草草甸已经普遍出现不同程度退化。本研究以科尔沁退化羊草草甸恢复演替系列优势种群为共同对象进行动态研究,经过两年6次取样测定,对虎尾草(Chloris virgata)、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羊草(Leymus chinensis)优势种群的密度、生物量变化,以及不同演替群落中羊草种群分株和根茎数量和生物量结构、芽年龄结构的空间变化、生殖分配可塑性与规律性等进行了统计分析,不仅在理论上揭示退化羊草草甸恢复演替过程中不同优势种群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也可为中国北方退化羊草草甸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羊草草甸恢复演替系列中,两个年份不同生长期种群平均密度在羊草+虎尾草群落羊草为182.4-604.8株/m2,虎尾草为227.2-444.8株/m2;在羊草+猪毛蒿群落羊草为204.8-1280.0株/m2,猪毛蒿为51.2-124.8株/m2。在羊草+星星草群落羊草为339.2-1398.4株/m2,星星草为1094.4-3238.4株/m2;在单优羊草群落为550.4-1964.8株/m2。研究结果表明恢复演替系列各群落中多年生禾草种群密度更大,分蘖能力更强。2.在羊草草甸恢复演替系列中,两个年份不同生长期的群落生物量,2018年7月份和2019年5月份均以单优羊草群落生物量最高,分别为510.51g/m2和225.19g/m2,2018年8月份和2019年7月份均以羊草+星星草群落生物量最高,分别为565.95g/m2和431.32g/m2;两个年份的10月份均以羊草+猪毛蒿群落生物量最高,分别为282.40g/m2和432.74g/m2。羊草+虎尾草群落生物量大多显着低于其他群落。研究结果表明从群落生产力水平来看当前尚未达到以单优羊草群落占有优势性地位的恢复演替后期阶段。3.在羊草草甸恢复演替系列中,两个年份不同生长期羊草种群分蘖株由3-4个龄级组成,其中,1a分蘖株数量占49.20%-62.85%,2a占27.90%-35.72%,3a占9.07%-14.55%,4a占0.18%-2.51%,呈增长型年龄结构。分蘖株生物量1a占51.88%-68.21%,2a占23.97%-36.16%,3a占7.74%-31.15%,4a占0.08%-1.75%,也是呈增长型年龄结构。羊草种群根茎由3-4个龄级组成,根茎累积长度1a占32.70%-48.72%,2a占30.42%-41.46%,3a占18.89%-25.37%,4a占1.02-7.19%,呈增长型或稳定型年龄结构。根茎生物量也以1a和2a比重最大,分别为34.16%-52.31%和28.30%-39.46%,3a占17.78%-24.45%,4a占0.97%-6.24%,呈增长型或稳定型年龄结构;羊草种群芽由4-5个龄级组成,0a具有绝对优势,占44.22%-68.89%,1a次之,占15.31%-38.66%。2a占11.19%-18.41%,3a占1.95%-4.44%,4a仅在少数群落中出现,占0-0.49%,呈增长型年龄结构。随着龄级的递增,高龄级的分蘖株、根茎、芽所占比例均逐渐减少,分蘖株生产力和根茎储藏力也不断降低,对羊草种群的贡献也越来越小。研究结果表明羊草种群有旺盛的营养繁殖能力,随着恢复演替的进程在各演替群落中均可发展为单一优势种。4.在羊草草甸恢复演替系列中,两个年份羊草生殖株数量性状具有不同的生态可塑性。其中,生殖株生长的可塑性普遍相对较小,以花序长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9.13%-19.59%,株高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13.99%-14.18%;生殖株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可塑性普遍相对较大,以花序生物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1.10%-45.89%,生殖分配的变异系数最小,为23.84%-34.99%。在四个演替群落中羊草生殖株花序长均随着株高和株生物量的增加,同时具有同速生长和异速生长两种生长调节模式;花序生物量随着株生物量的增加,在羊草+虎尾草群落中仅为异速增加,在羊草+猪毛蒿群落、羊草+星星草群落和单优羊草群落中存在同速、异速两种增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四个演替群落中的羊草生殖株生长策略具有共同性,均以花序生物量的生态可塑性最大,在保证正常生长的情况下,植株会将更多的能量提供给花序。
王怡霖[5](2019)在《两种杨树对干旱胁迫的叶结构和叶生理耦合响应机制》文中提出在全球干旱程度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研究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主栽树种和品种的抗旱生理生态机制是提高人工林经营水平和森林生产力的基础。杨树生长速度快、适应环境能力强,被广泛地应用于黄土半干旱区人工林和植被恢复中,且其丰富的遗传变异和对环境的可塑性使其在不同品种间形成多样的生理、结构和生长等方面的干旱响应策略,但是,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的抗旱机制仍需深入研究,干旱胁迫下树木生理、结构和生长特性间的相关关系与相互作用仍存在很多争议,树木碳-氮-水资源间的关系还有待系统阐明。本研究以群众杨(Populus×popularis 35-44)和碧玉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BYu’)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法模拟不同程度土壤干旱胁迫,通过比较干旱胁迫下两种杨树光合性能和水分利用及传输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响应、叶形态结构的调节模式、叶养分分配和利用策略,进而整合叶结构和叶生理的耦合机制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及其抗旱性表现,阐明了两种杨树的抗旱途径和主要机制,明确了决定杨树抗旱性的关键性指标,揭示了杨树应对干旱胁迫的碳-氮-水资源权衡策略,对杨树抗旱生理生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培育和克隆抗旱性强的杨树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提高杨树人工林的经济与生态效益具有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群众杨的光合性能、水分利用和传输能力、叶养分成分的含量较碧玉杨强,但对重度干旱胁迫更敏感,叶脉密度和气孔密度间“此低彼高”的配置策略可以最大化提升光合固碳能力并且减少用于叶脉构建的碳投资成本,会优先把资源分配到生长以提高生产力;碧玉杨具有高蒸腾耗水和低水分利用的特点,光合性能和水分传输能力较群众杨弱,但对重度干旱胁迫具有耐旱优势,叶养分含量低,但叶养分利用更高效、更耐旱,叶脉密度和气孔密度间“此高彼低”的配置策略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水分运输和减少水分散失,表现出很强的资源获取和逆境适应能力。2.干旱胁迫下,相较群众杨而言碧玉杨的叶面积与叶脉密度间关联更紧密,叶脉密度的调节与叶氮的利用间匹配更积极,叶脉密度和气孔密度间的配置更高效,是其叶面积调节、叶脉构建、气孔调控、叶养分利用和光合固碳、水分利用、水力传输、水分平衡等叶形态结构-生理特性为获得最大碳固定所采取的抗旱表型和机制。3.两种杨树的抗旱途径和优势有明显差异,抗旱能力更强的碧玉杨,叶形态结构和叶氮的利用对干旱的调控更积极,结合重度干旱胁迫下光合特性发挥一定耐旱优势,有利于光合功能与水分输导的耦合,以维持植株生物量的有效积累;抗旱能力较弱的群众杨,叶光合、水分生理特性在正常供水下表现更好,但对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敏感性高,尤其叶形态结构对干旱的调控相对迟钝,叶养成的利用策略在干旱胁迫下也不具优势,因而不利于植株生物量积累的有效维持。4.与杨树抗旱性关联最大的是叶营养成分的含量与利用机制;其次是植株生物量积累机制,其中茎生物量积累是关键的抗旱指标;再次是以气孔密度、叶脉密度和叶面积为代表的叶形态结构机制;最后是叶水分与光合生理机制,其中根导水率较叶导水率与杨树的抗旱能力关联更紧密,而净光合速率是衡量杨树抗旱性的首要叶光合生理指标。5.两种杨树间碳-氮-水资源的平衡制约、耦合权衡关系表现在:光合生产与叶营养成分的利用之间存在叶碳-氮资源的制约关系、水分利用效率与碳收益之间存在叶碳-水资源的耦合关系、光合氮利用效率与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叶氮-水资源的平衡关系。总之,干旱胁迫下,碧玉杨在叶结构与叶生理上的耦合响应机制,呈现出叶碳-氮资源的耦合关系、叶碳-水资源的制约关系、叶氮-水资源的平衡关系,其叶结构调控积极的抗旱优势,为抗旱分子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切入点。
张正中[6](2019)在《红砂和珍珠对降雨的适应性及其种间、种内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和珍珠(Salsola passerine)是许多干旱和半干旱荒漠植物群落中的建群种或优势种,在维持荒漠生态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红砂和珍珠对降雨的适应性及其种间、种内关系的研究对于理解荒漠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分布、气候变化下荒漠生态系统的动态、荒漠景观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人工调控降雨变化(降雨量±30%,降雨间隔延长50%)对红砂地下、地上形态特征的影响分析,揭示了红砂幼苗对降雨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性机制;通过沿自然降雨梯度(S1灵武,S2武威和S3酒泉)调查取样,研究了红砂和珍珠混生根系相互作用关系,阐明了红砂-珍珠混生群落沿环境梯度的分布特征,揭示了混生对红砂和珍珠根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及其对环境梯度的响应机制;通过将红砂和珍珠以不同个体间关系(单生,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及根系分隔方式(不分隔,尼龙分隔和塑料膜分隔)栽植,探讨了单独生长及种间、种内关系对植物形态的影响,探明了红砂-珍珠不同根系分割方式下的种间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红砂根系形态在生长季初期对降雨格局变化产生响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着(P<0.05);而地上部分在生长季末期才产生了显着的响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着(P<0.05)。这表明,根系形态相对于地上部分会更早地对降水变化产生响应。降雨量增加会促使红砂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增加,生长季末期自然降雨间隔下降雨量增加30%情况,总生物量平均增加24.2%;而根冠比在整个生长季中并没有发生显着变化。在生长季末期,降雨间隔延长导致红砂叶子提前脱落等情况而出现生物量降低的现象,表明植物提前进入了休眠期;在降雨间隔延长的情况下红砂的生长期会缩短。在降雨量相比于正常年份增加或减少30%、同时降雨间隔延长50%的范围之内变化时,红砂能够适应环境并正常生长。2.红砂有明显的主根,为直根系植物。在自然环境下,混生红砂各土层的根系生物量均大于单生,S1点混生根系生物量比单生高72.5%,差异不显着;在S2点高92.3%,差异显着(P<0.05);在S3点高86.2%,差异极显着(P<0.05),可见红砂混生时根系更为发达。可能是由于珍珠的吸水导致红砂处于轻度的水分胁迫下,从而使混生红砂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根部来增强吸水能力。珍珠根系在单生时更接近须根系,主根不明显,根系生物量和根表面积集中在土壤浅层(0-20cm),说明单生时珍珠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来源是降雨。混生时珍珠根系下移向红砂靠近,略接近直根系;说明珍珠受到了红砂的“保育作用”,即植物间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来促进周围邻体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红砂和珍珠的种间关系可概括为偏利共生。3.随着环境胁迫梯度的增加,红砂的株高显着降低,而珍珠的株高随环境胁迫梯度的变化无明显变化。两种植物在混生条件下生长时,其平均株高比单独生长时高;另外,红砂的株高比珍珠的略高。混生红砂与单生红砂株高的高度差随环境胁迫梯度增加而缩小;不同生境条件下混生珍珠与单生珍珠在的高度差较一致均在3cm左右。单生珍珠密度和混生密度均随环境胁迫增大而减小,单生红砂植株密度在环境最适宜的S2地区密度最低。与植株密度相对应,珍珠在降雨量较少的S3地区的混生率异常较高。红砂和珍珠的种间关系并没有随着环境梯度(水分胁迫)的变化而改善,这表明,红砂和珍珠的种间关系有异于环境胁迫梯度假说。4.人工栽培条件下,红砂在单生(OR.)时地上生物量为64.4g达到最大,且与其它处理差异显着(P<0.05)。珍珠在存在种内竞争时的大株(TS.L)地上生物量达到最大达145.4g与其它所有情况差异显着,且比珍珠小株(40.5g)高258.9%。两种植物地上所占空间的变化趋势与地上生物量总体一致,红砂也是在单生(OR.)时地上体积达到最大(0.103m3)与其它处理差异显着(P<0.05);珍珠在存在种内竞争时的大株地上体积达到最大达0.112m3与其它所有情况差异显着。红砂和珍珠的种内竞争强度显着大于其种间竞争。5.红砂和珍珠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策略。单独生长时,红砂根生物量沿土层深度的加深先增加,在10-20cm土层为6.19g达到最大,然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其他处理包括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处理中,红砂根系生物量在土层中垂直方向呈均匀分布。其中混生和混生尼龙分隔两个处理的根系生物量较小。珍珠根系生物量在土壤层中总体也呈垂直均匀分布。而根表面积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趋势,红砂和珍珠根面变化趋势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此外,在种间相互作用的条件下,两种植物的根系分布模式相似。6.在本研究中,土壤水分的分布主要受到重力的影响。当没有植物存在时,土壤含水量最高平均为17.35%,在垂直方向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在一株植物单生和两株同种植物处理条件下,土壤水分随土壤深度呈不规则分布。对于珍珠,单生珍珠(OS.)时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6.11%和两株珍珠一起生长(TS.)时(平均为16.69%)土壤水分分布模式相似。对于红砂,种内相互作用时土壤含水量较低平均为14.75%,而OR处理(一株单生红砂)中各层土壤含水量为所有处理中最低的,平均仅为12.21%。此外,在混生(PG)和尼龙分隔(NP)处理中的土壤水分分布模式与在空白对照的情况下相同,但含量较低。可见,根系对土壤水分产生了显着的影响。
何润华[7](2019)在《香椿幼苗对水氮交互作用的响应》文中提出香椿(Toona sinenmis)是我国暖温带传统培育的重要用材树种和常见的园林观赏树种,素以营养丰富,木材优良,树形优美深受大众喜爱,有很高的药用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长久以来,国家政府都大力推广和种植,栽植了大面积的香椿人工林。但与之对应的水肥配比等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比较匮乏,香椿如何响应水肥效应,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鉴于此,研究香椿水氮交互效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香椿一年生嫁接苗为试验对象,采用两种水分梯度(W1=15%基质含水率、W2=60%基质含水率)和四种氮素水平(NO=Og、N1=1g、N2=2g、N4=4g)交互设计,共八个处理,通过人工控制盆栽试验,观察分析苗木在不同水氮交互处理下的生长形态和生理代谢指标,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水氮互作对香椿苗木生长发育、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干旱严重抑制了香椿主茎的伸长和叶片的发育,施入适当的氮肥能促进苗高的增长,延长叶片的展叶周期,增大叶面积,促进叶片的生长发育,延缓叶片的衰老。干旱处理下施氮对根表面积和根平均直径无显着影响。适水适肥条件对根系生长存在正面影响,能增大根系在土壤中的接触面积,过量施氮反而抑制根系的生长发育。2.水氮交互对香椿的叶片含水率、比叶重、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有显着影响。施入氮肥能减轻叶片受干旱胁迫的程度,增加叶绿素含量,提升香椿叶片的光合能力。不同水分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氮肥效应平均值均表现为两头高中间低,说明缺氮和过量施氮都会使其增高,合理施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弱香椿幼苗叶片的膜脂过氧化程度,减缓其受干旱胁迫的进度。3.水氮交互效应对香椿幼苗生物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合理的水肥条件能有效促进香椿幼苗干物质的积累,且对地上部分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水氮交互促使植株氮素积累主要集中在叶片,合理的土壤水含量能促使氮素逐渐往根部转移。干旱处理下香椿氮素吸收效率随着氮肥的投入而增高,说明水分促进了香椿对土壤氮素的吸收;两种水分含量下,氮素利用效率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而下降,说明植株对氮素的需求难度降低,氮肥过量导致植株氮利用效率降低。4.综上所述,香椿是在肥沃湿润的生长环境中才能保持较快的生长速率和较好的生长品质。水分和养分不足都会抑制香椿幼苗的生长,但其能通过自身一系列生长形态和生理调节来适应贫水贫肥的环境。具体来讲,香椿提高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氮素吸收效率、促进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累积等一系列措施来维持较好地生长。
张浩玮[8](2018)在《水分及氮磷肥调控对两个生态型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和氮磷积累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是我国北方寒、旱地区草坪建植中广泛使用的冷季型草坪草,也是典型的根茎型禾草。根茎作为草地早熟禾营养物质贮藏和营养繁殖的重要器官,在提高植株地表扩展和侵占及地下固土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肥是影响草地早熟禾等根茎型草坪草扩展性能的关键因素,适宜的水肥供给不仅能促进根茎型禾草的营养繁殖,而且对提高草坪质量、观赏性和抗逆性,维持草坪景观,节省水肥资源,降低草坪养护成本均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有关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及营养元素在体内的积累与利用对水肥调控的响应报道较少。因此,本试验通过盆栽单株种植,以扩展能力强弱不同的生态型草地早熟禾‘天祝’和‘榆中’两个种质为试验材料,设四个水分处理和三个氮、磷水平,研究了水分调控和氮磷肥对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与氮磷积累、分配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调控,草坪建植草种的选配,草坪水肥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土壤含水量降低,两生态型草地早熟禾的蒸散量、覆盖面积、分蘖数、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小;根茎数量、茎节长、最长根茎长度、根茎直径、根茎表面积、根茎体积、根茎植物量、地下生物量、根冠比先增大后减小。90%75%田间持水量(WHC)是促进两生态型草地早熟禾地上扩展最适的水分处理,75%60%WHC是促进地下根茎扩展最适的水分处理,根茎扩展能力强的‘榆中’生态型较根茎扩展能力弱的‘天祝’生态型需要较高的水分需求。2、90%75%WHC有利于两生态型草地早熟禾地上部分氮(N)、磷(P)元素的积累;75%60%WHC有利于供试草地早熟禾氮、磷元素在地下部分的积累与分配及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酰胺合酶(GS)、谷氨酸合酶(GOGAT)等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增强,提高了氮素的利用效率。不同部位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增强会促进N在草地早熟禾植株中的积累。3、N是促进两生态型草地早熟禾地上扩展的主效因子,015 g·m-2之间,随施N量的增加,草地早熟禾地上扩展性逐渐增强,N3P3(N:15 g·m-2、P2O5:25 g·m-2)是促进供试草地早熟禾地上扩展最适的施肥处理。4、N、P间存在明显的互作,共同影响两生态型草地早熟禾地下根茎的扩展。025g·m-2之间,随施P量的增加,地下根茎扩展能力先增强后减弱;随施N量的增加,‘榆中’生态型地下根茎扩展性逐渐增强,‘天祝’生态型地下扩展性受施N的影响较小。中、低N与低P处理及高N与高P处理促进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低N与高P处理则抑制草地早熟禾根茎的扩展,其中,N1P1(N:5 g·m-2、P2O5:5 g·m-2)是促进‘天祝’生态型地下根茎扩展最优处理,N2P1(N:10 g·m-2、P2O5:5 g·m-2)是促进‘榆中’生态型地下根茎扩展最优处理。地上、地下综合扩展性评价结果表明:N1P1及N3P3组合分别为‘天祝’生态型和‘榆中’生态型最优的N、P配施处理,根茎扩展能力强的‘榆中’生态型较扩展能力弱的‘天祝’生态型需要较高的养分需求。5、施肥有利于草地早熟禾对N、P养分的积累。施N量越高越有利于整株及地上部分氮的积累和分配,同时增强了NR、NIR、GS、GOGAT的活性;低氮有利于草地早熟禾地下N素的分配并提高了N的利用效率。低P可增加草地早熟禾对P的积累,ACP(酸性磷酸酶)活性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强。N、P的积累量与相关代谢酶活性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
帅伟[9](2017)在《川西高原鲜水河流域变叶海棠优良品种选育及育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是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是一极具开发价值的野生乡土植物。本研究以变叶海棠为研究对象,通过初选、复选、决选,选出评价值最高的优良单株变叶海棠7号。将最优单株变叶海棠7号扦插苗与其他优良单株实生苗进行品系比较试验,其在形态特征、生长表现、芽叶产量、营养成分上均优于实生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进行造林对比试验,观测其生长表现,对其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进行综合评价,最终选育出变叶海棠新品种——“俄色茶7号”优良品种。最后结合种子发芽实验与扦插育苗实验,总结出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变叶海棠最优单株培育的扦插苗的生物学性状与母体优树基本一致,保持了母体的优良性状。植株生长旺盛,树姿直立开张,发枝力和发芽力强。芽肥大饱满,一芽三叶长为2.4cm,百芽重4.71g,发芽密度达575个/m2。芽在4月初开始萌动,一芽三叶出现时间(采叶期)集中在4月中、下旬。栽植后第三年便可采集芽叶作茶,第五年进入盛产期,单株产叶量达150g以上,三年平均产叶量为162g/株,亩产12kg。(2)变叶海棠最优单株培育的扦插苗在形态特征较统一,变异不大,相比实生苗表现出了许多优良性状:不同植株的萌芽期、一芽三叶期及花果期基本一致,出芽整齐,芽在4月初开始萌动,春茶采集时间主要集中在4月中、下旬。而实生苗的芽萌动时间变幅很大,从3月下旬至4月中旬,采茶期从4月初一直延续到5月初;扦插苗栽植后第三年便可采集芽叶作茶,三年平均产叶量为162 g/株,亩产12kg,较对照实生苗提高了4kg/亩。(3)造林2年后,所育扦插苗在各区试点的生长表现均良好,均能正常生长,树高、地径、冠幅、发枝数等指标有了明显提高。其中新都镇试验地的扦插苗由于管理良好,其生长综合表现最好:平均苗高达150.23cm,平均地径为3.5cm,平均冠幅为260.55cm,平均枝条数为10。(4)“俄色茶7号”该品种植株生长旺盛,萌芽期、一芽三叶期及花果期基本一致,出芽整齐。茶叶外形表现为:芽叶细嫩弯曲,色泽嫩绿光润,整碎匀整。茶品质为: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清澈明亮,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嫩绿匀整。芽叶总黄酮含量为14.11%、水浸出物52.44%、氨基酸9.01%、茶多酚5.28%、咖啡碱1.08%,粗纤维6.07%,各种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在不同立地条件均生长正常,未出现冻害、抽条、严重病虫害等不适应现象,表现出了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和较强的抗性。(5)低温层积和赤霉素对打破变叶海棠种子的休眠,具有明显的催芽作用。15 d的低温层积、300 mg/L浓度赤霉素和低温层积10d+300 mg/L浓度赤霉素的处理发芽率分别为94.5%、82.0%和91%;发芽势分别为79%、53%、69%;平均发芽指数分别为3.22、3.54、2.80。(6)适当浓度的生长调节物质对植物扦插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施加900mg/L浓度的生长调节物质NAA、IBA、IAA后,在不定根条数、总根长、成活率方面均表现良好最高,其中以施加900mg/L浓度的NAA扦插效果最好,其不定根数、总根长、成活率分别为8.96、26.57、84.66%。
于振旭[10](2017)在《旱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与利用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旱柳(Salix matsudana),属杨柳科柳属乔木树种,是优良的纸浆材树种和生物质能源料树种,也是盐碱地造林绿化的优良树种。由于旱柳生态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加之长期自然授粉和天然下种更新,导致旱柳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然而,国内外迄今针对旱柳的遗传多样性、抗逆性和利用特性缺乏必要研究。本文以国内搜集的222份旱柳种质所建立的无性系为试材,根据表型性状观测结果和AFLP分子标记,对我国旱柳的种内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耐盐性、制浆特性和热值分析,以期为盐碱地耐盐造林绿化和纸浆材、生物质能原料林优良无性系选育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旱柳种内存在丰富的质量性状变异:(1)由旱柳种质建立的无性系,其叶上下表面均无被毛或极少被毛,少数无性系下表面被白色或近透明细绒毛;(2)叶缘均为细锯齿状,叶形均为披针形或宽披针形,叶着生方式均为互生;(3)不同无性系之间,主干及小枝形态和颜色等性状差异较大,主干颜色以绿色和灰绿色为主,小枝颜色黄绿至红褐色;(4)主干形态多为直立或稍弯,偶见较强扭曲的无性系;(5)小枝多为上弯,鲜有下垂和直伸形态。2.旱柳种内存在着丰富的表型数量性状变异:(1)各无性系叶长9.25cm-18.64cm(CV2.44%-17.28%),叶宽0.95cm-4.08cm(CV3.02%-20.12%),叶面积6.354cm2-42.03cm2(CV4.36%-33.15%),无性系之间差异极显着(P<0.0001);(2)树高1.18m-5.8m(CV2.41%-31.20%),地径0.9cm-4.2cm(CV7.43%-42.16%),无性系之间差异极显着(P<0.0001);(3)相对极差分析表明,旱柳无性系的叶长、叶宽、叶面积、树高、地径的相对极差分别为56.62%、32.01%、42.51%、57.41%、23.25%,说明叶长、叶宽、叶面积、树高、地径的极端差异分别有43.38%、67.99%、57.49%、42.59%、76.75%来源于无性系间;(4)表型分化系数分析表明,旱柳的各性状的变异主要来源于无性系间的差异,旱柳无性系的叶长、叶宽、叶面积、树高、地径的表型分化系数分别为89.28%、96.32%、93.44%、95.12%、89.76%,说明无性系间的差异是旱柳各性状分化的主要来源。3.按照地理分布均一性原则,从222个旱柳种质无性系中筛选90个无性系进行AFLP分子标记,结果表明:(1)利用7对引物共检测到896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890个,多态性百分率为99.3%,引物的多态百分比为98.11%-100%,说明旱柳DNA具有极高的多态性,在分子水平上具有极为广泛的变异;(2)Nei’s遗传多样度H为0.2322,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746;利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并经Decenter检验,聚类结果良好(r=0.84856)。4.根据表型及分子标记观测数据,尝试建立旱柳核心种质,取样规模为5%、10%、15%、20%,核心种质的性状保留比例可分别达到96.92%、95.38%、93.85%、92.31%,极差符合率分别为93.33%、93.33%、87.52%、76.47%,均值符合率分别为98.86%、98.37%、95.32%、85.31%,表型频率方差分别为90.67%、87.87%、89.44%、88.63%;各项评价指标均显示,尝试建立旱柳核心种质的设计可行,扩大旱柳种质的取样范围及数量,可建立更有价值的旱柳核心种质,预计核心种质的取样范围在15%为最佳。5.对90个旱柳无性系的数量性状进行加权综合评价,从中选择41、48、52、55、59、65、70、97、103、104、106、111、127、142、147、174、196等18个旱柳无性系实施盐胁迫处理,当年扦插苗主干基径0.85cm-1.9cm,各无性系生长状况由高到低排序为55>70>142>111>54>65>106>48>41>59>147>127>196>97>174>103>52>104。取生长量较大的前9个无性系进一步分析其盐分胁迫下的保护酶活性和细胞膜透性,结果表明,盐分胁迫30d后各无性系SOD1.23-4.63U·mg-1、POD0.04-0.25U·mg-1,无性系间差异显着(P<0.05),CAT、MDA和细胞电解质相对电导率差异不显着。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9个无性系耐盐能力111>55>48>65>106>70>41>54>142。6.进一步分析上述9个旱柳无性系的纤维形态、制浆特性和热值,结果表明:(1)制浆化学组分的综纤维素含量73.3%-76.14%硝酸乙醇纤维素含量40.77%-47.45%、酸不溶木素含量18.46%-20.69%、聚戊糖含量20.93%-24.55%、冷水抽提物含量4.875%-6.825%、热水抽提物含量7.72%-9.15%、1%NaOH抽出物含量25.72%-27.28%、苯醇抽出物2.23%-4.22%,纤维长度0.553mm-0.797mm、纤维宽度25μm-31.07μm、纤维长宽比20.2-25.7,卷曲指数0.031-0.039,扭结指数0.198-0.364,每mm长度扭结数0.102-0.198,扭结角度3.59-5.41,平均扭结角度4.32,细小纤维含量12.78%-22.338%;经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参试无性系的得分均高于p172,无性系排序为111>106>55>65>70>48>p172;(2)干重热值26.96kJ·g-1-31.716kJ·g-1,灰分含量0.38%-0.7%,去灰分热值27.14kJ·g-1-31.92kJ·g-1,热值比较106>55>p172>70>48>65>111。
二、生态覆盖与绿化配景用羊草单株无性系的形态特征与栽培性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覆盖与绿化配景用羊草单株无性系的形态特征与栽培性状(论文提纲范文)
(1)长沙县浔龙河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目的 |
1.2.2 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植物专类园 |
1.3.2 紫薇专类园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植物专类园 |
1.4.2 紫薇 |
1.4.3 小结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案例借鉴 |
2.1 湖南·邵阳双龙紫薇园 |
2.1.1 案例概况 |
2.1.2 案例特色 |
2.1.3 启示借鉴 |
2.2 湖北·襄阳中华紫薇园 |
2.2.1 案例概况 |
2.2.2 案例特色 |
2.2.3 启示借鉴 |
2.3 湖南·南岭植物园紫薇专类园 |
2.3.1 案例概况 |
2.3.2 案例特色 |
2.3.3 启示借鉴 |
2.4 上海·辰山植物园绣球专类园 |
2.4.1 案例概况 |
2.4.2 案例特色 |
2.4.3 启示借鉴 |
2.5 贵州·六盘水梅花山景区 |
2.5.1 案例概况 |
2.5.2 案例特色 |
2.5.3 启示借鉴 |
2.6 小结 |
3 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相关理论及方法探讨 |
3.1 相关基础理论 |
3.1.1 园林美学 |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3 植物群落学 |
3.1.4 符号学美学 |
3.2 植物专类园分类及设计要点 |
3.2.1 分类 |
3.2.2 设计要点 |
3.3 紫薇专类园的特点 |
3.3.1 丰富的种质资源 |
3.3.2 独特的景观效果 |
3.3.3 深厚的文化底蕴 |
3.3.4 多样的应用方式 |
3.3.5 多种的园林应用 |
3.3.6 广泛的功能作用 |
3.4 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方法 |
3.4.1 规划层面 |
3.4.2 设计层面 |
3.5 小结 |
4 长沙县浔龙河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 |
4.1 项目概况 |
4.1.1 基础条件 |
4.1.2 场地现状 |
4.2 设计总则 |
4.2.1 设计依据 |
4.2.2 设计原则 |
4.2.3 设计定位 |
4.2.4 设计目标 |
4.3 总体规划 |
4.3.1 景观结构与功能分区 |
4.3.2 平面布局 |
4.4 分区规划 |
4.4.1 入口管理区 |
4.4.2 生产科普区 |
4.4.3 文化展示区 |
4.4.4 紫薇品种区 |
4.4.5 自然休闲区 |
4.5 专项设计 |
4.5.1 山水地形 |
4.5.2 道路交通 |
4.5.3 园建及小品 |
4.5.4 市政工程 |
4.5.5 植物景观规划 |
4.5.6 文化体现 |
4.6 重要节点设计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紫薇品种分类表格 |
附录B 主要节点初步设计图纸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江西特异茶树资源评价、鉴定及“黄金菊”新梢黄化的多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课题提出 |
1.2 茶树资源调查、评价进展 |
1.2.1 国内、外资源调查、评价 |
1.2.2 江西茶树调查、评价 |
1.3 黄化茶树研究进展 |
1.3.1 黄化茶树分类 |
1.3.2 生理水平研究 |
1.3.3 生化水平研究 |
1.3.4 分子水平研究 |
1.4 黄化茶树转录组 |
1.5 黄化茶树代谢组联合分析 |
1.6 目的、意义、内容 |
1.6.1 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江西省茶树资源调查、收集和评价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资源调查 |
2.2.2 多样性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江西省茶树种质资源分布及特征特性 |
2.3.2 资源异地保存 |
2.3.3 异地保存后部分资源特征 |
2.3.4 异地保存资源表型多样性 |
2.3.5 异地保存资源化学成分的主成分分析 |
2.3.6 异地保存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 讨论 |
2.4.1 江西省茶树资源分布特点特征 |
2.4.2 异地保存资源的表型多样性 |
2.4.3 异地保存资源的化学成分多样性 |
2.4.4 异地保存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3 茶树资源“黄金菊”新梢黄化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黄金菊”植物学特性与成茶品质 |
3.3.2 “黄金菊”遮荫条件下表型性状变化 |
3.3.3 “黄金菊”叶片光合作用 |
3.3.4 “黄金菊”叶片色素累积、内含物成分及超微结构 |
3.3.5 “黄金菊”转录组和数字化基因表达 |
3.3.6 “黄金菊”代谢组分析 |
3.3.7 “黄金菊”代谢组、转录组关联分析 |
3.4 讨论 |
3.4.1 “黄金菊”植物学特征及制茶品质 |
3.4.2 “黄金菊”叶片生理生化 |
3.4.3 “黄金菊”黄化分子机理 |
3.4.4 代谢组中类黄酮类代谢是黄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
4 全文总结和展望 |
4.1 总结 |
4.1.1 江西资源收集鉴定 |
4.1.2 江西茶树资源多样性分析 |
4.1.3 “黄金菊”表型、生理生化 |
4.1.4 “黄金菊”黄化分子机理研究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收集茶树资源生长情况及多样性分析 |
附录2 “黄金菊”茶树植物学性状 |
附件3 “黄金菊”遮荫处理或自然光照生长情况 |
附件4 “黄金菊”茶树生理生化变化 |
附件5 “黄金菊”转录组和数字化基因表达 |
附件6 “黄金菊”转录组、代谢组关联基因与代谢物 |
(3)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与内源激素及碳氮代谢随生育时期的动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写词汇表(Abbreviating Words)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无性系植物研究进展 |
1.1 无性系植物的概念及分类 |
1.2 根茎类禾草研究进展 |
2 内源激素与植物生长研究进展 |
3 碳水化合物与植物生长研究进展 |
3.1 碳水化合物组成成分 |
3.2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间的转化及动态变化 |
4 含氮化合物与植物生长研究进展 |
4.1 氮素形态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
4.2 氮素在植物体内的同化 |
5 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5.1 研究目的意义 |
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地概况 |
2 试验材料 |
3 试验设计 |
4 指标测定及方法 |
4.1 根茎扩展指标测定 |
4.2 内源激素含量测定 |
4.2.1 激素提取液的制备 |
4.2.2 色谱条件及流动相选择 |
4.2.3 激素标准曲线的制作 |
4.3 果糖、葡萄糖、甘露醇和蔗糖含量测定 |
4.3.1 糖提取液的制备 |
4.3.2 色谱条件及流动相选择 |
4.3.3 标准曲线的制作 |
4.4 其余碳代谢指标测定 |
4.5 氮代谢指标测定 |
5 统计分析 |
6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随生育时期动态变化 |
1.1 分蘖数随生育时期动态变化 |
1.2 根茎数随生育时期动态变化 |
1.3 地上生物量随生育时期动态变化 |
1.4 地上生物量绝对增长率随生育时期动态变化 |
1.5 根茎生物量随生育时期动态变化 |
1.6 根茎生物量绝对增长率随生育时期动态变化 |
2 草地早熟禾内源激素随生育时期动态变化 |
2.1 内源激素含量随生育时期动态变化 |
2.1.1 ZT含量动态变化 |
2.1.2 GA3 含量动态变化 |
2.1.3 IAA含量动态变化 |
2.1.4 ABA含量动态变化 |
2.2 内源激素间比值随生育时期动态变化 |
2.2.1 ZT/ABA比值动态变化 |
2.2.2 GA3/ABA比值动态变化 |
2.2.3 IAA/ABA比值动态变化 |
2.3 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各指标增长率与内源激素的相关分析 |
3 草地早熟禾碳代谢随生育时期动态变化 |
3.1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生育时期动态变化 |
3.1.1 果糖含量动态变化 |
3.1.2 葡萄糖含量动态变化 |
3.1.3 甘露醇含量动态变化 |
3.1.4 蔗糖含量动态变化 |
3.1.5 可溶性糖含量动态变化 |
3.1.6 淀粉含量动态变化 |
3.1.7 果糖、葡萄糖、甘露醇、蔗糖与淀粉所占比例变化 |
3.2 碳代谢相关酶活性随生育时期动态变化 |
3.2.1 蔗糖合成酶活性动态变化 |
3.2.2 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动态变化 |
3.2.3 酸性转化酶活性动态变化 |
3.2.4 中性转化酶活性动态变化 |
3.3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与酶活性相关分析 |
3.4 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各指标增长率与碳水化合物相关分析 |
4 草地早熟禾氮代谢随生育时期动态变化 |
4.1 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
4.2 铵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
4.3 游离氨基酸含量动态变化 |
4.4 硝酸还原酶活性动态变化 |
4.5 GS活性动态变化 |
4.6 GOGAT活性动态变化 |
4.7 GDH活性动态变化 |
4.8 含氮化合物含量与酶活性相关分析 |
4.9 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各指标增长率与含氮化合物相关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动态变化规律 |
2 草地早熟禾内源激素动态变化规律及与根茎扩展相关性 |
3 草地早熟禾碳代谢动态变化规律及与根茎扩展相关性 |
4 草地早熟禾氮代谢动态变化规律及与根茎扩展相关性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4)科尔沁退化羊草草甸恢复演替系列优势种群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1.1 无性系植物种群动态的研究进展 |
1.2 无性系植物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进展 |
1.3 植物种群繁殖策略的研究进展 |
1.4 恢复演替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2.2 取样和测定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密度及其生物量的演替规律 |
3.1.1 优势种群密度变化的比较 |
3.1.2 群落及优势种群生物量变化的比较 |
3.2 羊草种群营养繁殖构件年龄结构的演替规律 |
3.2.1 分株年龄结构变化的比较 |
3.2.2 根茎年龄结构变化的比较 |
3.2.3 芽年龄结构变化的比较 |
3.2.4 不同龄级分蘖株生产力和营养繁殖力 |
3.2.5 不同龄级根茎储藏力和营养繁殖力 |
3.3 羊草生殖株数量特征及生物量分配的演替规律 |
3.3.1 数量特征比较 |
3.3.2 生殖生长比率可塑性比较 |
3.3.3 生殖分配可塑性比较 |
3.3.4 生殖生长特征和株高/株重的关系 |
3.3.5 生殖分配特征和株高/株生物量的关系 |
4.讨论与结论 |
4.1 恢复演替系列优势种群的密度动态 |
4.2 恢复演替系列群落及优势种群生物量动态 |
4.3 恢复演替系列羊草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
4.4 恢复演替系列羊草种群不同龄级构件对种群生存与发展的贡献 |
4.5 恢复演替系列羊草种群生殖株的生态可塑性 |
4.6 恢复演替系列羊草种群的生殖分株同速与异速生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两种杨树对干旱胁迫的叶结构和叶生理耦合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引言 |
1 树木抗旱性生理生态对策研究进展和问题 |
1.1 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生理生态对策研究进展 |
1.1.1 叶光合生理特性应对干旱胁迫的对策 |
1.1.2 叶水分生理特性应对干旱胁迫的对策 |
1.1.3 叶营养成分特性应对干旱胁迫的对策 |
1.1.4 叶形态结构特性应对干旱胁迫的对策 |
1.1.5 植株生长与生物量积累应对干旱胁迫的对策 |
1.2 杨树抗旱性生理生态对策研究现状和问题 |
1.2.1 杨树概述 |
1.2.2 杨树抗旱机制的研究现状和不足 |
1.3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试验条件控制与管理 |
2.2.4 取样和测定时间设定 |
2.2.5 测定与计算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干旱胁迫下两种杨树的光合生理特性与生长表现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干旱胁迫对瞬时光合参数的影响 |
3.1.2 干旱胁迫对光合参数-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3.1.3 干旱胁迫对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特征的影响 |
3.1.4 干旱胁迫对生长特性的影响 |
3.2 讨论 |
3.2.1 干旱胁迫下瞬时光合参数在两种杨树间的差异 |
3.2.2 干旱胁迫下光合参数-光响应曲线特征在两种杨树间的差异 |
3.3 小结 |
4 干旱胁迫下两种杨树的光合日动态特性与生物量积累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环境因子的日动态及其相互关系 |
4.1.2 干旱胁迫对光合日动态特性的影响 |
4.1.3 干旱胁迫对单株尺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4.1.4 干旱胁迫对植株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4.1.5 干旱胁迫下光合特性与植株各部分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2 讨论 |
4.2.1 环境因子对光合作用日动态的影响 |
4.2.2 干旱胁迫下光合日动态特性在两种杨树间的差异 |
4.2.3 干旱胁迫下植株生物量的积累和分配在两种杨树间的差异 |
4.2.4 干旱胁迫下光合特性对植株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
4.3 小结 |
5 干旱胁迫下两种杨树的叶结构与叶营养成分的含量与利用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干旱胁迫对叶结构特性的影响 |
5.1.2 干旱胁迫对叶营养成分特性的影响 |
5.1.3 干旱胁迫下叶结构和叶营养成分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2 讨论 |
5.2.1 干旱胁迫下叶形态结构适应机制在两种杨树间的差异 |
5.2.2 干旱胁迫下叶营养成分利用策略在两种杨树间的差异 |
5.3 小结 |
6 干旱胁迫下两种杨树叶结构和叶生理的联合响应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干旱胁迫对叶形态结构特性的影响 |
6.1.2 干旱胁迫对两种杨树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
6.1.3 干旱胁迫下叶形态结构与叶生理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6.2 讨论 |
6.2.1 干旱胁迫下叶面积与叶脉密度的关系 |
6.2.2 干旱胁迫下叶脉密度、比叶重及光合氮利用效率的关系 |
6.2.3 干旱胁迫下两种杨树叶脉密度与气孔密度的联合响应对叶光合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
6.3 小结 |
7 杨树抗旱生理生态机制综合分析 |
7.1 抗旱性分析指标与综合评价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各指标与杨树抗旱性的关系 |
7.2.2 两种杨树的抗旱能力综合评价 |
7.3 讨论 |
7.3.1 杨树的抗旱指标与抗旱性 |
7.3.2 两种杨树的抗旱途径与机制 |
7.3.3 杨树抗旱生理生态机制综合分析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缩略词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6)红砂和珍珠对降雨的适应性及其种间、种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前言 |
1.1 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对降雨变化的适应性 |
1.2.2 环境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3 植物个体间的关系 |
1.2.4 红砂和珍珠 |
1.3 研究内容 |
1.3.1 红砂对降雨变化的响应研究 |
1.3.2 不同环境梯度下红砂-珍珠特征研究 |
1.3.3 红砂和珍珠种内种间关系研究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红砂对降雨格局变化的适应 |
2.1 引言 |
2.2 方法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实验设计 |
2.2.3 降雨格局 |
2.2.4 样地设置 |
2.2.5 取样方法 |
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3.1 不同降雨格局下植物形态特征变化 |
2.3.2 不同降雨格局下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特征 |
2.4 讨论 |
2.4.1 降雨格局变化对红砂幼苗的影响 |
2.4.2 降雨格局变化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
2.4.3 降雨间隔延长对红砂生长动态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环境梯度下红砂-珍珠特征及种间关系 |
3.1 引言 |
3.2 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植被状况调查 |
3.2.3 样株选择 |
3.2.4 样品采集和处理 |
3.2.5 指标计算 |
3.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 |
3.3.1 不同环境梯度下红砂-珍珠的群落特征 |
3.3.2 不同环境梯度下红砂珍珠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 |
3.3.3 不同环境梯度下红砂珍珠根系表面积垂直分布 |
3.3.4 不同环境梯度下混生红砂和珍珠根系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年均降雨量影响植物群落分布 |
3.4.2 红砂与珍珠的种间关系 |
3.4.3 荒漠环境梯度对红砂珍珠及种间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红砂和珍珠种内种间关系 |
4.1 引言 |
4.2 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材料获得 |
4.2.3 实验设计 |
4.2.4 数据采集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地上部分对物种关系的响应 |
4.3.2 根系垂直分布 |
4.3.3 土壤水分分布 |
4.3.4 根系和含水量与土壤深度的相关性 |
4.4 讨论 |
4.4.1 不同个体间关系对红砂和珍珠的影响 |
4.4.2 决定种间种内关系的因素 |
4.4.3 不同生长方式下红砂和珍珠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红砂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生长策略 |
5.1.2 红砂-珍珠随自然环境梯度的变化 |
5.1.3 红砂-珍珠种内种间关系对比 |
5.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香椿幼苗对水氮交互作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肥单因素对植物生长生理以及形态的影响 |
1.1.2 水肥互作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
1.1.3 香椿概述 |
1.1.4 香椿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技术路线图 |
2 香椿幼苗生长和表型性状对水氮交互作用的响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地区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指标 |
2.1.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水氮交互效应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
2.2.2 水氮交互效应对叶片形态的影响 |
2.2.3 水氮交互效应对香椿单株复叶数的影响 |
2.2.4 水氮交互对香椿单叶面积的影响 |
2.2.5 干旱条件下施氮对展叶过程的影响 |
2.2.6 水氮交互效应对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 |
2.2.7 水氮交互效应对香椿生物量及分配比例的影响 |
2.3 小结 |
3 香椿幼苗生理生态特征对水氮交互作用的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3.1.2 测定指标 |
3.1.3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氮交互对叶片含水率和比叶重的影响 |
3.2.2 水氮交互效应对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 |
3.2.3 水氮交互效应对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3.2.4 水氮交互效应对香椿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3.2.5 水氮交互效应对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6 水氮交互效应对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7 水氮交互效应对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8 水氮交互效应对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3 小结 |
4 香椿幼苗氮代谢和氮素效率变化对水氮交互作用的响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4.1.2 测定指标 |
4.1.3 数据分析与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水氮交互对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2.2 水氮交互对植株含氮量的影响 |
4.2.3 水氮交互对植株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 小结 |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水分及氮磷肥调控对两个生态型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和氮磷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写词表(List of 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无性系根茎型植物研究概述 |
2 水分调控对草坪及根茎型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
3 水分调控对植物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研究 |
4 氮、磷肥对草坪及根茎型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
5 氮、磷肥对植物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研究 |
6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对水分调控的响应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统计处理 |
1.5 扩展性综合评价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水分处理对草地早熟禾蒸散量的影响 |
2.2 不同水分处理对草地早熟禾覆盖面积的影响 |
2.3 不同水分处理对草地早熟禾分蘖数的影响 |
2.4 不同水分处理对草地早熟禾根茎数量的影响 |
2.5 不同水分处理对草地早熟禾茎节长度和最长根茎长度的影响 |
2.6 不同水分处理对草地早熟禾根茎直径、表面积和体积的影响 |
2.7 不同水分处理对草地早熟禾根茎生物量的影响 |
2.8 不同水分处理对草地早熟禾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2.9 不同水分处理对草地早熟禾根冠比的影响 |
2.10 不同水分处理下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性评价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草地早熟禾N、P积累及相关酶活性对水分调控的响应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统计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水分处理对草地早熟禾N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2.2 不同水分处理对草地早熟禾P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2.3 不同水分处理对草地早熟禾不同部位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2.4 不同水分处理对草地早熟禾不同部位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2.5 不同水分处理对草地早熟禾不同部位谷氨酰胺合酶活性的影响 |
2.6 不同水分处理对草地早熟禾不同部位谷氨酸合酶活性的影响 |
2.7 不同水分处理对草地早熟禾不同部位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2.8 N、P积累量与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对N、P肥的响应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统计处理 |
1.5 扩展性综合评价 |
2 结果与分析 |
2.1 N、P肥对草地早熟禾覆盖面积的影响 |
2.2 N、P肥对草地早熟禾分蘖数的影响 |
2.3 N、P肥对草地早熟禾根茎数量的影响 |
2.4 N、P肥对草地早熟禾根茎茎节长度的影响 |
2.5 N、P肥对草地早熟禾最长根茎长度的影响 |
2.6 N、P肥对草地早熟禾根茎直径的影响 |
2.7 N、P肥对草地早熟禾根茎表面积的影响 |
2.8 N、P肥对草地早熟禾根茎体积的影响 |
2.9 N、P肥对草地早熟禾根茎生物量的影响 |
2.10 N、P肥对草地早熟禾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2.11 N、P肥对草地早熟禾扩展性双因素交互分析 |
2.12 N、P肥处理下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性评价 |
2.13 不同N、P配施对草地早熟禾综合扩展性的聚类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草地早熟禾N、P积累及相关酶活性对N、P肥的响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统计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N、P肥对草地早熟禾N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2.2 N、P肥对草地早熟禾P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2.3 N、P肥对草地早熟禾不同部位硝酸还原酶的影响 |
2.4 N、P肥对草地早熟禾不同部位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2.5 N、P肥对草地早熟禾不同部位谷氨酰胺合酶活性的影响 |
2.6 N、P肥对草地早熟禾不同部位谷氨酸合酶活性的影响 |
2.7 N、P肥对草地早熟禾不同部位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2.8 N、P积累量与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2.9 N、P肥对草地早熟禾N、P积累与分配及相关酶活性的双因素交互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布论文 |
在读期间发表专利 |
(9)川西高原鲜水河流域变叶海棠优良品种选育及育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苹果属植物相关研究 |
2.1.1 苹果属植物品种选育研究 |
2.1.2 苹果属植物育苗技术 |
2.2 变叶海棠相关研究 |
2.2.1 变叶海棠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2 变叶海棠的生态学特性 |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试验区基本概况 |
3.3 品种选育方法 |
3.3.1 优树筛选 |
3.3.2 家系比较试验 |
3.3.3 区域试验 |
3.4 种子发芽实验 |
3.5 扦插育苗实验 |
3.6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品种选育 |
4.1.1 优树选择 |
4.1.2 优树综合评价 |
4.1.3 家系比较试验 |
4.1.4 区域试验 |
4.2 低温层积和GA处理对播种育苗的影响 |
4.2.1 低温层积对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
4.2.2 GA处理对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
4.2.3 低温层积后不同浓度GA对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
4.2.4 种子处理最佳方法和播种育苗技术体系 |
4.3 生长调节物质对变叶海棠扦插生根的影响 |
4.3.1 不同浓度NAA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4.3.2 不同浓度IBA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4.3.3 不同浓度IAA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4.3.4 扦插处理最佳方法及扦插育苗技术体系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变叶海棠最优单株优势 |
5.1.2 扦插苗与实生苗特征比较 |
5.1.3 扦插苗区域生长表现 |
5.1.4 “俄色茶7号”的特性 |
5.1.5 低温层积和赤霉素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
5.1.6 生长调节物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5.2 讨论 |
5.2.1 变叶海棠优树选择 |
5.2.2 优良品种“俄色茶7号”的特性 |
5.2.3 低温层积处理和赤霉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
5.2.4 生长调节调节物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旱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与利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柳树的分布及利用价值 |
1.2.1 柳树在国内的资源分布概况 |
1.2.2 柳树的利用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柳树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柳树研究综述 |
1.3.3 旱柳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1.5.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旱柳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
2.1.1 确定采集地或采集范围 |
2.1.2 旱柳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 |
2.2 旱柳无性系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
2.2.1 试验设计 |
2.2.2 观测指标及观测方法 |
2.2.3 试验方法 |
2.3 分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
2.3.1 试验材料 |
2.3.2 测试指标 |
2.3.3 试验设计 |
2.3.4 试验方法 |
2.4 旱柳核心种质的初步构建 |
2.4.1 试验设计 |
2.4.2 试验材料 |
2.4.3 评价指标 |
2.5 旱柳无性系耐盐性试验 |
2.5.1 试验设计 |
2.5.2 试验材料 |
2.5.3 指标测定方法 |
2.6 旱柳无性系制浆特性分析 |
2.6.1 试验材料 |
2.6.2 取样及样品预处理方法 |
2.6.3 检测指标 |
2.6.4 测试方法 |
2.7 旱柳无性系生物质能热值分析 |
2.7.1 试验材料 |
2.7.2 样品预处理方法 |
2.7.3 测定分析方法 |
2.8 数据分析 |
2.8.1 表型变异分析 |
2.8.2 方差分析 |
2.8.3 表型分化系数 |
2.8.4 核心种质评价 |
2.8.5 纤维形态指标 |
2.8.6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旱柳表型及遗传多样性评价 |
3.1.1 表型质量性状多样性分析 |
3.1.2 表型数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
3.1.3 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
3.2 旱柳核心种质构建 |
3.2.1 旱柳核心种质的规模选择 |
3.2.2 旱柳核心种质的评价 |
3.3 旱柳无性系耐盐性评价 |
3.3.1 耐盐试验材料选择 |
3.3.2 盐胁迫对旱柳无性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
3.3.3 盐胁迫对旱柳无性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3.4 旱柳无性系制浆特性分析 |
3.4.1 纤维形态 |
3.4.2 化学组分 |
3.4.3 旱柳无性系制浆特性综合评价 |
3.5 旱柳无性系生物质能热值分析 |
4 讨论 |
4.1 旱柳种内表型变异丰富 |
4.2 旱柳种内遗传多样性水平 |
4.3 旱柳核心种质的初步构建 |
4.4 旱柳无性系耐盐性 |
4.5 旱柳无性系制浆特性评价 |
4.6 旱柳无性系生物质能热值评价 |
5 结论与创新点 |
5.1 主要结论 |
5.1.1 旱柳种内表型性状及遗传多样性 |
5.1.2 旱柳无性系耐盐性 |
5.1.3 旱柳无性系制浆纤维形态及化学组分 |
5.1.4 旱柳无性系生物质能热值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版图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生态覆盖与绿化配景用羊草单株无性系的形态特征与栽培性状(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沙县浔龙河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D]. 王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江西特异茶树资源评价、鉴定及“黄金菊”新梢黄化的多组学分析[D]. 江新凤.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3]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与内源激素及碳氮代谢随生育时期的动态变化[D]. 袁娅娟.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4]科尔沁退化羊草草甸恢复演替系列优势种群动态研究[D]. 宋月媛.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5]两种杨树对干旱胁迫的叶结构和叶生理耦合响应机制[D]. 王怡霖.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6]红砂和珍珠对降雨的适应性及其种间、种内关系研究[D]. 张正中.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7]香椿幼苗对水氮交互作用的响应[D]. 何润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8]水分及氮磷肥调控对两个生态型草地早熟禾根茎扩展和氮磷积累的影响[D]. 张浩玮.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0)
- [9]川西高原鲜水河流域变叶海棠优良品种选育及育苗技术研究[D]. 帅伟.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2)
- [10]旱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与利用特性研究[D]. 于振旭.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