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Bcl-2的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吴娜[1](2021)在《辅助性T细胞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一个严重且常见并发症,因其视网膜慢性微血管炎症逐步进展可引起致盲性视力损害。目前的研究已明确CD4+T细胞在视网膜血管炎症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参与炎症机制的具体细胞亚群尚不明确。本研究拟通过观察CD4+T细胞亚群Tfh、Th1、Th2及Th17细胞在DR患者中的差异性表达,同时分析各亚群相关因子在DR外周血中的表达浓度是否发生变化,从而探讨Th细胞群及相关因子与DR视网膜血管炎症反应之间的紧密联系。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四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受试者共计30名,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受试者共计17名,单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20名以及同期招募血糖正常的健康对照组(control group,CG)受试者共计19名。收集以上受试者的血样品共计86例,经促凝离心得到血清,经抗凝离心可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流式细胞术用于观察PBMCs中CD4+CD185+Tfh细胞、CXCR3+CCR6-Th1细胞、CXCR3-CCR6-Th2细胞和CXCR3-CCR6+Th17细胞的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用于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Bcl-6、CXCL13、IL-21、IFN-γ、IL-4、IL-6和IL-17的表达水平。分析和比较各组间不同Th细胞亚群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PDR患者组外周血中CD4+CD185+Tfh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NPDR患者组、DM患者组和CG组(P<0.001;P<0.001;P<0.001);CXCR3-CCR6+Th17细胞在PDR、NPDR患者组外周血中百分比明显高于DM患者组和CG组(P<0.001;P<0.001;P<0.001),PDR与NPDR患者组之间、DM患者组和CG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37;P=0.008);CXCR3+CCR6-Th1细胞和CXCR3-CCR6-Th2细胞百分比在PDR患者组、NPDR患者组、DM患者组和CG组四组之间均无显着差异(P均>0.05)。PDR患者组血清Bcl-6、CXCL13、IL-21、IL-4、IL-6和IL-1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DM、NPDR和健康对照组(P均<0.001);与DM、NPDR患者组和CG组相比,IFN-γ在PDR患者组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01),其中CG组受试者血清中的IFN-γ水平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01;P<0.001;P<0.001)。结论:Tfh、Th17细胞的异常聚集可能参与了DR的发生与发展,而Th1和Th2细胞是否参与DR致病机制尚不明确。CXCL13、Bcl-6、IL-4、IL-6、IL-17和IL-21高表达以及IFN-γ的低表达可能是加剧DR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病理进展的风险因子。
遆昭尹[2](2020)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文中认为糖皮质激素(GC)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它对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自身免疫疾病。近年来,糖皮质激素对机体的副作用越来越为人重视。免疫抑制是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也是副作用,其反应主体是淋巴细胞。通过观察分析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变化,可以评估机体免疫的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导。本研究以SLE和RA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6个月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GC组)与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CK组)患者体内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动态变化,研究了长期使用GC对患者体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LE和RA患者经GC治疗前2个月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第3个月开始,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表现为相反的变化,其中以T细胞系统最为显着。2.GC组40-50岁年龄段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变化幅度最小,显示该年龄段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及适应更好。GC组及CK组40岁以下年龄段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变化幅度均较大,结果显示年龄越小,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越大,免疫反应也就越活跃。3.不同性别CK组淋巴细胞亚群以Th细胞变化显着,暗示了性激素对淋巴细胞亚群有一定的影响。GC治疗3个月后,不同性别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GC消除了性激素对患者体内淋巴细胞的影响。4.分别对GC组及CK组进行整体分析,CK1月Th细胞,CK2月总T细胞,CK5月B细胞,CK6月总T细胞、Ts细胞发生统计学意义改变。这是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系统功能紊乱。GC组不同处理时间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表明GC可能减弱了患者体内紊乱的淋巴细胞亚群。本研究结果发现的B淋巴细胞百分比发生显着改变,暗示了自身免疫性疾病不是单一的细胞免疫异常,同时存在体液免疫异常。5.在不同次级分组中,以年龄段为分组依据,结果显示CK1月、CK2月、CK4月出现统计学差异,以Th细胞百分比变化为主。以性别为分组依据,CK1月中Ts细胞、TH/TS,CK2月中B细胞,CK3月中Th细胞、TH/TS,CK5月中TH/TS,均发生统计学意义改变。以TH/TS改变为主,引起TH/TS变化的因素考虑与内分泌激素,特别是性激素对Th细胞的影响有关。这些结果都暗示了GC处理消除了CK组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按病种为依据进行分组,结果显示SLE与RA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种类及百分比变化幅度无显着差异。6.本研究还对GC组及CK组感染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感染次数对比,感染0次(无感染发生)与感染1次存在有统计学差异,感染0次与感染2次有统计学差异,感染1次与感染2次两者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与CK相比,长期GC治疗后,机体免疫细胞对感染刺激的首次响应率降低,可能与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关。综上,长期使用GC治疗对SLE和RA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的种类及百分比产生了显着影响。此外,长期使用GC治疗影响了机体对新感染性抗原的响应。这为我们重新认识GC的长期治疗作用及副作用提出了新的思考,也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定期病情评估提供了新的参考指标,同时为临床决策GC的用量与治疗时限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刘施楠[3](2020)在《Treg/Teff表达失衡在胸腺瘤相关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胸腺瘤是前纵隔肿瘤中最常见的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常合并重症肌无力(MG)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是胸腺瘤引起MG的发病机制尚在研究中。目前的研究认为,Treg细胞是机体中维持免疫耐受、负调控免疫应答的重要的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疾病、感染、癌症、移植、过敏等疾病的发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Teff是包括Th细胞、Tfh细胞及Tc/CTL细胞在内的一个大的亚群,主要负责机体的免疫应答,履行免疫监视及防御的功能。Treg与Teff相互作用,形成免疫耐受和免疫应答的调控网络,共同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Treg受损的Treg与Teff表达失衡可引起MG等自身免疫疾病。本研究拟通过对胸腺瘤患者外周血及胸腺瘤组织的实验,证明合并MG的胸腺瘤患者外周血及胸腺瘤组织中存在Treg/Teff比例失衡。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明确Treg/Teff表达失衡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1)选取单纯胸腺瘤、胸腺瘤合并MG患者各6例,严格控制两组病人之间年龄总和差距<10岁,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前各项免疫指标,患者入院第二天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3m L外周血(本实验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并得到天津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和Teff细胞及其亚群细胞的表达水平;(2)上述单纯胸腺瘤、胸腺瘤合并MG患者各6例,胸腺瘤切除术中取胸腺瘤组织,制片后,通过多标记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胸腺瘤中Treg细胞(以CD4+、CD25+、CD127+标记)、Teff细胞(以CD44+、CD62L+、CCR7+标记)的表达水平。结果(1)胸腺瘤合并MG患者与单纯胸腺瘤比较,Ig E明显升高,C3明显降低,其余临床、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差异。(2)入组的12例患者中外周血中Treg细胞MG组明显低于Tm组(分别为4.53±1.17%和6.55±1.10%,P=0.012),Teff细胞则MG组明显高于Tm组(分别为69.48±5.31%和58.54±6.37%,P=0.00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MG组与Tm组对比,Treg中CD39+Treg细胞降低(分别为3.95±0.85%和5.33±0.92%,P=0.02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G组与Tm组对比,Teff中Tfh(分别为4.86±1.20%和2.99±1.45%,P=0.035)、Tfh1(分别为11.59±2.00%和6.77±1.58%,P=0.001)、Tfh17(分别为36.87±6.01%和26.00±5.11%,P=0.007)细胞增多,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入组的12例患者中胸腺瘤组织中Treg细胞MG组明显低于Tm组(分别为22.83±5.24和55.67±14.67,P=0.001),Teff细胞则MG组明显高于Tm组(125.17±42.03和19.33±9.41,P=0.0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腺瘤合并MG患者外周血中存在以Treg受损为特征的Treg/Teff表达失衡,胸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现相同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与单纯胸腺瘤患者相比,存在以Treg受损导致的Treg/Teff失衡,这可能成为临床上监测胸腺瘤患者是否合并MG的重要指标,且对Treg与Teff亚群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必将有助于解开胸腺瘤中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为基于调控Treg/Teff细胞表达的免疫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曾立洁[4](2020)在《SLAMF6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8+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SLAMF6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8+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疾病临床指标和免疫状态的相关性,探讨SLAMF6对CD8+T淋巴细胞功能及其凋亡相关的影响。从而明确SLAMF6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8+T淋巴细胞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初治SAA患者26例,诊断及疗效标准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以20名健康人标本作为正常对照。方案获天津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检测SAA患者CD8+T淋巴细胞SLAMF6表达量并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初治SAA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SLAMF6表达量,然后与患者血常规、骨髓造血功能、CD8+T淋巴细胞功能分子等临床及免疫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第二部分体外细胞实验探讨SLAMF6对SAA患者CD8+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首先,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免疫磁珠分选技术从SAA患者骨髓中分选出CD8+T淋巴细胞,进一步采用anti-SLAMF6 Ab阻断其功能,FCM检测CD8+T淋巴细胞功能分子穿孔素、颗粒酶B、IFN-γ分泌量。第三部分体外细胞实验探讨SLAMF6对SAA患者CD8+T淋巴细胞RICD的影响,由上述方法获取SAA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人群CD8+T淋巴细胞,活化后用含IL-2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使其增殖,加入T细胞活化扩增剂再刺激诱导其凋亡,FCM检测CD8+T淋巴细胞凋亡水平,进一步采用anti-SLAMF6 Ab阻断其功能,FCM检测CD8+T淋巴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结果:第一部分SAA患者CD8+T淋巴细胞SLAMF6表达量及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1、SAA患者CD8+T淋巴细胞SLAMF6表达量:初治SAA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SLAMF6的表达量为(54.05±13.0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的(77.86±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72,P<0.001);2、SLAMF6表达量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初治SAA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SLAMF6表达量与血红蛋白(r=0.45)、血小板(r=0.53)、中性粒细胞绝对值(r=0.45)、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0.47)、骨髓粒系百分比(r=0.48)、骨髓红系百分比(r=0.48)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与骨髓淋系百分比、骨髓巨核细胞数无明显相关性;3、SLAMF6表达量与CD8+T淋巴细胞功能分子表达相关性分析:初治SAA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SLAMF6表达量与CD8+T细胞穿孔素(r=-0.45)、颗粒酶B(r=-0.48)、IFN-γ(r=-0.44)表达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第二部分体外细胞实验探讨SLAMF6对SAA患者CD8+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体外细胞实验阻断SLAMF6,SAA患者CD8+T淋巴细胞功能分子表达情况结果如下:anti-SLAMF6 Ab组与未处理组相比,CD8+T淋巴细胞穿孔素表达量上调(未处理组vs anti-SLAMF6 Ab组,37.48±13.79%vs 51.96±14.59%,t=-4.967,P=0.008)、颗粒酶B表达量上调(未处理组vs anti-SLAMF6 Ab组,37.18±12.61%vs 50.22±16.02%,t=-4.406,P=0.012)、IFN-γ表达量均上调(未处理组vs anti-SLAMF6 Ab组,45.18±15.02%vs 62.14±15.77%,t=-4.420,P=0.012);第三部分体外细胞实验探讨SLAMF6对SAA患者CD8+T淋巴细胞RICD的影响1、SAA患者CD8+T淋巴细胞RICD水平及RICD通路蛋白SAP表达水平:初治SAA患者骨髓CD8+T淋巴细胞RICD水平(41.50±13.2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18.22±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9,P<0.05),初治SAA患者骨髓CD8+T淋巴细胞RICD通路蛋白SAP的表达量为(9.72±4.47)%,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的(25.00±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8,P<0.001),PCR重复验证上述结果,得到同样结果;2、体外细胞实验阻断SLAMF6,SAA患者CD8+T淋巴细胞RICD水平变化:构建CD8+T淋巴细胞RICD体系,再刺激诱导死亡后6小时、18小时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正常对照标本中,未处理组与anti-SLAMF6 Ab组相比,CD8+T淋巴细胞RICD(18小时)水平未见明显变化(未处理组vs anti-SLAMF6 Ab组,18.22±4.55%vs 16.94±4.17%,t=1.302,P=0.2628),初治SAA标本中,未处理组与anti-SLAMF6 Ab组相比,CD8+T淋巴细胞RICD(18小时)水平明显下调(未处理组vs anti-SLAMF6 Ab组,41.5±13.24%vs 31.96±8.32%,t=3.289,P=0.0302),CD8+T淋巴细胞RICD(6小时)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结论:1、SAA患者CD8+T淋巴细胞SLAMF6、SA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且与造血相关指标呈正相关,与CD8+T淋巴细胞功能分子表达水平呈负相关;2、阻断SLAMF6,SAA患者CD8+T淋巴细胞功能分子分泌上调;3、阻断SLAMF6,SAA患者CD8+T淋巴细胞RICD水平明显下调SLAMF6作为负性免疫调节分子,通过调控CD8+T淋巴细胞功能分子分泌及再刺激诱导细胞死亡水平参与SAA的发生机制,其可能为CD8+T淋巴细胞稳态调节的新靶点。
吴昳[5](2019)在《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PD-1/PD-L1对CD4+T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CD4+T细胞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相关,PD-1和PD-L1共刺激分子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通过研究在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上PD-1和DC细胞上PD-L1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单个核细胞后给予阻断和激活PD-1/PD-L1通路后观察CD4+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在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PD-1/PD-L1对CD4+T细胞亚群产生的影响。方法:1)40例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病例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清中CD4+T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的水平以及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外周血清中CD4+T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2)收集40例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病例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在CD3+CD4+T细胞上PD-1的表达情况和在HLA-DR+CD11c+DC+细胞上PD-L1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清中sPD-1和sPD-L1的水平;3)收集40例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病例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加入anti-PD-1抗体外阻断和sPD-L1蛋白体外刺激PD-1/PD-L信号通路,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上清液中CD4+T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1)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清中IFN-γ为(316.50±101.00)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249.70±81.00)pg/ml(P<0.05);IL-4为(292.22±89.03)pg/ml,低于健康对照组(361.48±110.20)pg/ml(P<0.05;TGF-β的水平是(2545.44±661.53)pg/ml,低于健康对照组(3051.69±794.30)pg/ml(P<0.05);IL-17的水平是(10.89±2.92)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8.26±2.87)pg/ml(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新诊断的ITP患者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有效者比较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IFN-γ在治疗前(316.01±49.00)pg/ml,治疗后出现下降为(264.27±97.62)pg/ml(P<0.05);IL-4在治疗前(287.00±41.64)pg/ml,治疗后出现上升为(315.52±54.90)pg/ml(P<0.05);TGF-β的水平在治疗前为(2439.41±654.08)pg/ml,治疗后上升为(2962.53±594.23)pg/ml(P<0.05);IL-17的水平在治疗前为(10.85±3.00)pg/ml,治疗后下降为(7.30±1.08)pg/ml(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D-1+CD3+CD4+T细胞百分比(26.79±8.91)%高于健康对照者(12.06±2.8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8.715,P<0.05);PD-L1+HLA-DR+CD11c+DC细胞百分比(12.75±1.86)%高于健康对照者(4.90±0.80)%,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5,P<0.05);4)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清中sPD-1(109.96±24.41)pg/ml与健康对照组(86.05±16.07)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D-L1在新诊断的ITP患者(60.69±10.57)pg/ml体内较健康对照组(55.39±12.20)pg/ml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提取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培养中加入PBS培养48小时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5.49±1.84)ng/ml和IL-17(8.18±1.16)ng/ml的浓度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2.34±0.81)ng/ml和(3.22±0.8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4(12.12±2.57)ng/ml和TGF-β(124.49±27.26)ng/ml的浓度分别低于健康对照组(14.39±1.69)ng/ml和(180.42±59.4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新诊断的ITP患者提取的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加入CD3+CD28+PHA刺激培养48小时后,培养细胞的上清液中IFN-γ(6.44±1.87)ng/ml和IL-17(10.04±2.32)ng/ml的浓度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3.31±1.23)ng/ml和(5.59±1.0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4(15.81±4.64)ng/ml和TGF-β(143.91±46.88)ng/ml的浓度分别低于健康对照组(21.29±6.30)ng/ml和(209.74±52.2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在ITP组的培养细胞中使用anti-PD-1抗体阻断PD-1/PD-L1通路后,对比阻断通路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IFN-γ(14.04±2.01)ng/ml水平较前(6.44±1.87)ng/ml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4在阻断前后分别是(15.81±4.64)ng/ml和(14.09±3.84)ng/ml(P=0.076)、TGF-β在阻断前后分别是(143.91±46.88)ng/ml和(152.13±39.93)ng/ml(P=0.401)、IL-17在阻断前后分别是(10.04±2.32)ng/ml和(10.87±1.65)ng/ml(P=0.068),IL-4、TGF-β、IL-17水平的变化在阻断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在ITP组的培养细胞中使用sPD-L1激活PD-1/PD-L1通路后,对比激活通路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IFN-γ的水平分别是(6.44±1.87)ng/ml和(3.25±0.48)ng/ml;IL-4水平分别是(15.81±4.64)ng/ml和(47.62±9.00)ng/ml;TGF-β水平分别是(143.91±46.88)ng/ml和(512.65±175.68)ng/ml;IL-17水平分别是(10.04±2.32)ng/ml和(6.28±2.25)ng/ml,激活通路前后比较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呈现CD4+T细胞亚群的异常,表现为Th1和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占优势,Th2和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低于健康对照组,经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有效的患者Th1和Th17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下降,Th2和Treg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CD4+T细胞亚群的异常情况改善;2)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清中CD4+T细胞上PD-1和DC细胞上的PD-L1均高表达;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清中sPD-1水平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D-L1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体外实验anti-PD-1抗体阻断PD-1/PD-L1通路后ITP患者的PBMCs培养上清液中已经高水平的IFN-γ升高更明显,Th1细胞的优势更明显,而IL-4、TGF-β、IL-17水平的变化在阻断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体外试验加入sPD-L1激活PD-1/PD-L1通路后ITP患者的PBMCs培养上清液中高水平的IFN-γ、IL-17下降,低水平的IL-4、TGF-β升高,改善了CD4+T细胞失衡的情况,与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的ITP患者体内CD4+T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相似,激活该通路改善了ITP患者中CD4+T细胞亚群失衡的情况。
韦贺[6](2018)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检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血清中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inducible costimulator ligand,ICOSL)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17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MG患者37例外周血标本作为病例组;其中男性17例,女性20例,男女比例为1:1.18;平均年龄56.84±14.33(18-76)岁;病程5(2,48)月;其中眼肌型19例、全身型18例(依据改良Ossermannn分型),伴胸腺瘤9例、非胸腺瘤28例,早发型15例(发病年龄≤50岁)、晚发型22例(发病年龄>50)。同时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查体中心31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1.38,平均年龄50.10±17.02(20,82)岁。分离收集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两组成员血清中可溶性ICOS(sICOS)、可溶性ICOSL(sICOSL)的浓度,检验两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两变量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1)MG病例组血清sICOS[53.86(36.53,77.20)pg/ml]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30.97(24.45,56.94)pg/ml,P=0.001];MG病例组血清sICOSL[218.00(144.53,317.81)pg/ml]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150.00(114.95,195.68)pg/ml,P=0.002]。(2)亚组结果:眼肌型MG、全身型MG,胸腺瘤MG和非胸腺瘤MG血清sICOS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02,P=0.010,P=0.008,P=0.003);早发型MG、晚发型MG血清sICOS均显着高于同质健康对照组(P=0.021,P=0.004);MG血清sICOSL水平眼肌型、非胸腺瘤、晚发型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亚组(P<0.001,P=0.002,P=0.004),而血清sICOSL全身型、早发型、胸腺瘤亚组MG患者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MG患者血清sICOSL的表达水平与MMT评分呈负相关(r=-0.416,P=0.012),与QMG评分、ADL评分无明显相关;此外未发现MG患者血清sICOS浓度水平与QMG评分、MMT评分、ADL评分明显相关。结论MG患者血清sICOS、sICOSL表达水平升高,提示ICOS/ICOSL信号通路与MG免疫致病关系密切,可能参与MG的免疫致病。
应鸣翘[7](2016)在《ICOS与PD-1正负性共刺激分子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免疫学意义》文中指出第一部分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细胞上ICOS和PD-1共表达及意义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ICOS、ICOSL的表达特性及PD-1、ICOS在CD4+T淋巴细胞上的共表达,探讨正、负性共刺激信号失衡在重症肌无力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检测69例MG患者和55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ICOS,单核细胞和B淋巴细胞表面ICOSL的表达。同时分别检测ICOS、PD-1在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共表达。结果:(1)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上ICOS的表达,MG组(54.43±35.34)%显着高于HC组(15.61±10.20)%,P<0.001。MG胸腺瘤组CD4+细胞亚群上ICOS阳性表达百分比为(70.81±21.98)%较MG胸腺正常组的(49.99±7.90)%明显升高(P=0.018)。MG组CD4+T细胞ICOS表达阳性百分比在不同性别、发病年龄、临床分型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2)CD14+单核细胞上的ICOSL阳性表达百分比,MG组(45.33±22.97)%较HC组(37.59±18.11)%明显升高,P<0.05,CD19+B淋巴细胞上ICOSL的表达,MG组(40.26±25.14)%较HC组(30.01±18.81)%,明显升高(P=0.014)。MG组CD14+单核细胞和CD19+B淋巴细胞上ICOSL表达阳性百分比在不同性别、发病年龄、临床分型、胸腺情况分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3)CD4+T细胞上的PD-1+ICOS+亚群百分比,MG组为(10.60±9.25)%较HC组(2.69±1.86)%明显升高(P<0.0001);MG胸腺瘤组为(16.09±11.05)%较MG胸腺正常组(9.31±8.57)%升高,P<0.05。MG组CD4+T细胞上的PD-1+ICOS+亚群百分比在性别、发病年龄、临床分型分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CD8+T细胞上的PD-1+ICOS+亚群阳性百分比,MG组为(7.67±7.43)%较HC组(3.25±3.12)%明显升高(P<0.001)。结论:MG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上的ICOS+亚群、CD19+B淋巴细胞和CD14+单核细胞上的ICOSL+亚群表达较HC组均显着升高,提示ICOS/ICOSL正性信号通路发挥了调节作用。mg患者外周血中pd-1、icos在cd4+t细胞上共表达较对照组显着升高,提示cd4+t细胞上的pd-1+icos+亚群参与了mg免疫病理过程。第二部分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膜型和可溶性pd-1、pd-l1的表达及意义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膜型和可溶性pd-1、pd-l1的表达特性,探讨pd-1/pd-l1途径在mg免疫病理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69例mg患者和5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上膜型pd-1和单核细胞亚群上膜型pd-l1的表达。按照性别、年龄、临床分型和胸腺是否正常进行分组配对,选取29例mg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用elisa法检测可溶性pd-1和pd-l1的表达。结果:(1)mg组cd4+t细胞上pd-1表达阳性百分比为(17.02±1.26)%较hc组的(10.62±0.92)%明显升高(p<0.001)。mg胸腺异常组cd4+t细胞上的pd-1阳性百分比为(22.48±2.43)%较mg胸腺正常组(16.2±1.34)%明显升高(p<0.05)。mg组cd4+t淋巴细胞上的pd-1阳性百分比在性别、发病年龄、临床分型各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2)mg组cd14+单核细胞pd-l1阳性表达为(44.51±3.81)%较hc组(12.46±1.17)%明显升高(p<0.0001),在性别、发病年龄、临床分型、胸腺情况分组之间比较无显着差异(3)mg患者血清中可溶性pd-1(spd-1)表达(1.87±0.64)ng/ml较hc组(1.49±0.70)ng/ml明显升高(p=0.043),早发型患者spd-1浓度为(2.24±0.49)ng/ml明显高于晚发型患者(1.7±0.63)ng/ml,(p=0.032),spd-1分泌水平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r=-0.484,p=0.008)。mg患者血清中spd-1表达在性别、临床分型、胸腺情况各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4)mg组可溶性pd-l1(spd-l1)浓度为(0.20±0.16)ng/ml较hc组的(0.16±0.05)ng/ml无明显差异(p>0.05)。mg组spd-l1表达在性别、发病年龄、临床分型、胸腺情况各分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结论:mg患者cd4+t细胞上的pd-1+亚群和cd14+单核细胞上的pd-l1+亚群表达增加提示pd-1/pd-l1参与了mg的免疫病理,且pd-1/pd-l1信号途径存在功能障碍,推测是高分泌的spd-1相对过剩,干扰pd-1/pd-l1信号途径有关。发现pd-1/icos共表达的cd4+t细胞上,spd-1的相对过量表达,可能引起pd-1/pd-l1负性信号转导障碍而icos/icosl正性信号过强,是导致该类细胞过度活化,mg疾病进展的机制之一。第三部分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4、IL-17A、IFN-γ分泌水平及意义目的:研究T细胞各亚群的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在MG患者中的分泌情况,探讨其与MG患者正负性共刺激分子ICOS/PD-1表达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MG患者29例和25例健康对照者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4、IL-17A、IFN-γ、抗AchR-Ab的浓度。结果:(1)MG患者血清中IL-4表达(6.252±2.455)pg/ml高于HC组(5.409±1.231)pg/ml,P=0.04;早发型MG患者IL-4分泌为(7.643±3.142)pg/ml明显高于晚发型患者(5.335±1.424)pg/ml,P=0.015,且MG患者血清中IL-4的浓度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r=-0.403,P=0.009)。MG组IL-4表达在性别、临床分型、胸腺情况各分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2)MG患者血清中IL-17A(50.763±13.102)pg/ml与HC组(63.482±30.641)pg/ml比较分泌减少(P=0.01)。MG组IL-17A表达在性别、发病年龄、临床分型、胸腺情况各分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3)MG患者血清中IFN-γ表达(17.121±3.171)pg/ml与HC组(19.094±8.00)pg/ml无显着差异(P=0.117)。MG组IFN-γ表达在性别、发病年龄、临床分型、胸腺情况各分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4)MG患者血清中抗Ach-Ab阳性占64%,全身型患者抗体阳性率为80%,眼肌型为53%,MG合并胸腺瘤患者抗体阳性率为92%。抗AchR-Ab阳性MG患者血清中抗体浓度与sPD-1、IL-4、IL-17A、IFN-γ无显着的相关性。结论:MG患者血清中IL-4表达上调、IL-17A表达下调,而IFN-γ较对照无显着差异,提示MG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异常表达,相关的Th细胞异常活化。本实验进行了MG患者sPD-1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活化的Th2细胞及其分泌的IL-4可能与sPD-1表达上调有关。
李业[8](2013)在《重症肌无力差异LncRNAs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lncRNA芯片分析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患者组和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及健康对照组的差异lncRNAs和mRNA表达;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并分析差异lncRNA的共表达靶基因、lncRNA的生物学功能聚类以及参与的信号通路,通过cis和trans预测分析差异lncRNA参与基因调控中作用机制,构建TF-lncRNA-靶基因三者的网络关系;采用real-time PCR技术,验证代表性具有差异表达的lncRNAs;为探讨lncRNAs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1.收集重症肌无力患者及健康正常对照组患者外周血标本,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并提取总RNA。2.通过lncRNA芯片,检测和分析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的lncRNA与mRNA表达谱,以差异倍数大于或等于2,且p小于等于0.05为标准,筛选出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存在的差异表达lncRNA和mRNA分子。3.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靶基因、分析基因聚类、预测富集生物学通路以及构建TF-lncRNA-靶基因网络关系: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预测差异表达的lncRNA的靶基因;针对差异性表达的lncRNA的靶基因,应用ENCODE数据库预测可能富集的生物学信号通路,进行基因聚类(GO与pathway)分析,关联分析构建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采用Cytoscape构建TF-lncRNA-靶基因三元网络关系4.实时荧光PCR验证具有代表性差异表达lncRNAs:选取lncRNA芯片检测具有代表性显着差异表达的lncRNAs,采用real-time PCR技术,验证其在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组和无胸腺异常组及健康对照组中的差异表达。结果:1. lncRNA芯片分析显示,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患者组和健康对照比较存在1489个显着差异lncRNA分子,其中218个上调,1271个下调;有862个差异的mRNA分子,其中上调的mRNA有249个,下调的mRNA有613个。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患者组和健康对照比较存在342个显着差异lncRNA分子,其中172个上调,170个下调;存在353个差异的mRNA分子,其中上调的mRNA有263个,下调的mRNA有90个。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组和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比较存在281个差异显着lncRNA分子,其中52个上调,229个下调。存在204个差异的mRNA分子,其中上调的mRNA有59个,下调的mRNA有145个。2.在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与健康对照组,首先选取差异显着性上调lncRNA oebiotech11933、lncRNA A24P927716和下调显着性lncRNA A21P0010030、lncRNA A21P0002844逐一分析其共表达靶基因、GO和pathway,并采用real-time PCR验证其表达,整体差异lncRNA的GO功能和pathway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对干扰素γ的响应在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次依次为正向调节细胞因子产生、调节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生物学功能。通过cis确定了17个lncRNA在染色体上的调控关系;同时通过trans作用机制分析,构建了CTCF、TAF1等转录因子与差异lncRNA的二元组关系及其网络,与mRNA的共表达关系构建CTCF—lncRNA oebiotech24272—SOST等三元互相调控网络。3.在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与健康对照组中,选取差异显着性上调lncRNA oebiotech11933、lncRNA oebiotech03926和下调显着性lncRNA oebiotech02627、lncRNA oebiotech22482逐一分析其共表达靶基因、GO和pathway,采用real-time PCR验证其表达,整体差异lncRNA的GO功和pathway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脱粒化和细胞对干扰素的响应在其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其次依次为调节细胞因子转导、负向调节离子运输、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刺激、调节细胞因子生成过程等生物学功能,通过cis确定了6个lncRNA在染色体上的调控关系;通过trans作用机制分析,构建了CTCF、MYC等转录因子与差异lncRNA的二元组关系及其网络,与mRNA的共表达关系构建CTCF—lncRNA A21P0007083—NUS1等三元互相调控网络。4.在重症症肌无力胸腺瘤组与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选取差异显着性上调lncRNA oebiotech13222、lncRNA A19P00315959和下调显着性lncRNA oebiotech22652, lncRNA oebiotech16223逐一分析其共表达靶基因,GO和pathway,采用real-time PCR验证其表达。整体差异lncRNA的GO功能和pathway分析显示,确定趋化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其次分别是正向调节白细胞的迁移运动,细胞因子转导、离子的运输等生物学功能。通过cis确定了6个lncRNA在染色体上的调控关系;通过trans作用机制分析,构建了CTCF—lncRNA oebiotech22642—SMCR7L等三元互相调控网络。5.整体差异lncRNA的GO功能和pathway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论MG是否合并胸腺瘤,细胞对干扰素γ的响应均在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MG合并胸腺瘤组与胸腺无异常组比较,趋化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其次分别是正向调节白细胞的迁移运动,细胞因子转导、离子的运输等生物学功能。结论:1.通过lncRNA芯片分析发现了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患者组和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及健康对照组的差异表达的lncRNAs和mRNAs。2.通过分析三组部分差异lncRNA的cis和TF调控关系,确定了lncRNA在染色体上的调控关系。3.通过trans作用机制分析,构建了CTCF—lncRNA oebiotech22642—SMCR7L等三元互相调控网络。
袁正洲,李作孝[9](2012)在《Bcl-2基因家族与重症肌无力》文中研究说明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AchRab)介导的CD4+T细胞依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部位位于神经-肌肉的突触后膜,该膜上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受到攻击后数量减少,导致神经肌肉接头递质传递障碍[1]。细胞凋亡
王玉忠[10](2012)在《scFvCD20负载antagomiR155治疗EAMG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scFvCD20负载antagomiR155的构建及其对电鳗AchR刺激C57BL/6小鼠B细胞的影响目的:构建scFvCD20单链抗体并负载antagomiR155,观察其对电鳗AchR刺激C57BL/6小鼠B细胞增殖、成熟及抗AchR特异性抗体分泌的影响。方法:根据Genebank小鼠CD20基因信息,设计末端带有半胱氨酸残基的小鼠CD20单链抗体即scFvCD20cys,通过商品化偶联肽段cys-9R与miR155拮抗剂即antagomiR155偶联,同时针对antagomiR155设计对照antagomiRNA;免疫磁珠分选小鼠脾脏T细胞和B细胞,首先在B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FITC标记的scFvCD20偶联的antagomiR155,培养后流式检测B细胞对其摄取率,荧光定量PCR检测B细胞miR155的表达水平;验证其有效性;然后将分选的小鼠脾脏T细胞和B细胞按照1:3的比例共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电鳗AchR(Torpedo AchR, T-AchR),分为空白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组中加入scFvCD20偶联的antagomiR155,而在对照组中加入对照antagomiRNA,培养后流式细胞仪检测B细胞表面CD40、 CD80、CD86、IgM和IgD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AFF-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ELISA检测上清液中AchR特异性总IgG、 IgG1、IgG2a、IgG2b、IgG2c、IgG3的分泌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证明scFvCD20偶联antagomiR155可与小鼠B细胞表面CD20高效结合(结合率达52.47%),证实了该单链抗体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荧光定量PCR结果证明scFvCD20偶联antagomiR155可显着降低小鼠B细胞miR155的表达水平,证实了antagomiR155序列的准确性。在进一步的T、B细胞共培养中,流式检测证明抑制miR155可显着降低B细胞表面CD80、CD86和IgM的表达水平,antagomiR155可下调BAFF-R的表达水平、抑制NIK的磷酸化并导致NF-kB向核内转位减少,最终导致T-AchR特异性总IgG、IgG2a和IgG2b分泌的显着减少。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小鼠scFvCD20单链抗体,将其与antagomiR155偶联后可有效被小鼠B细胞摄取并显着降低其miR155的水平,有效地抑制了T-AchR特异性抗体的分泌,为体内沉默miR155的表达来治疗EAMG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scFvCD20负载antagomiR155治疗EAMG小鼠的疗效观察目的:用scFvCD20负载antagomiR155腹腔注射EAMG小鼠,观察其对EAMG发病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建立EAMG动物模型,36只C57BL/6小鼠,SPF级,随机分为CFA组(n=9)和EAMG模型组(n=27),其中EAMG组又随机分为3个亚组(n=9,9,9),以200μg tAchR溶于100μl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 NS)中,然后与等体积CFA混匀制成抗原乳剂,分别于C57BL/6小鼠双后肢足垫和双肩部皮下注射50μl抗原乳剂制成EAMG模型,然后于初次免疫后第30天和第60天各重复免疫一次。在第70天、73天、76天和79天时,分别用scFvCD20-antagomiR155腹腔注射EAMG小鼠,同时使用scFvCD20-scramble miRNA作为干预对照,每天观察EAMG临床评分的变化,收集小鼠尾静脉血检测AchR特异性抗体的水平,分离脾脏流式细胞仪检测B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scFvCD20-antagomiR155可显着改善EAMG小鼠的临床症状,而scFvCD20-scramble miRNA对EAMG小鼠的病情无明显影响。ELISA结果显示抑制miR155可减少小鼠总IgG和IgG2a的分泌;并显着减少脾脏腹膜B细胞和边缘区B细胞的比例p<0.001;p<0.05)。结论:scFvCD20负载antagomiR155可显着改善EAMG小鼠的临床症状,miR155在EAMG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miR155有望成为临床治疗MG的新的靶点。第三部分miR155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PBMCs中的表达目的:通过检测MG患者及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中miR155的表达,探讨其在MG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MG患者及正常对照外周静脉血,qPCR检测PBMCs中miR155的表达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miR155表达水平与MG患者临床评分的相关性。结果:MG患者外周血PBMCs中miRl55的表达显着高于正常对照,其表达与MG患者的QMG评分呈正相关。结论:MG患者miRl55的表达与动物实验结果一致,证明miRl55在MG发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Bcl-2的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Bcl-2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辅助性T细胞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1.3 主要实验器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临床样本采集 |
2.2.2 流式细胞术检测 |
2.2.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 |
3.2 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h细胞亚群比例情况 |
3.3 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Th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滤泡调节性T细胞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
1.2 糖皮质激素抵抗与耐药 |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糖皮质激素 |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 |
1.5 淋巴细胞的功能 |
1.6 淋巴细胞检测的临床应用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研究方法 |
2.3.1 淋巴细胞亚群的种类及生物学功能 |
2.3.2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
2.3.3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不同病种GC连续治疗6个月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变化 |
3.2 不同年龄段GC连续治疗6个月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变化 |
3.3 不同性别GC连续治疗6个月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变化 |
3.4 GC组与CK组整体淋巴细胞亚群数据差异性分析 |
3.5 GC组与CK组次级分组淋巴细胞亚群数据差异性分析 |
3.6 研究期间GC组与CK组感染情况差异性分析 |
4 结论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Treg/Teff表达失衡在胸腺瘤相关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胸腺瘤外周血中Treg、Teff及其各亚群的表达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实验分组、外周血标本的获得、分离、保存 |
1.1.2 仪器与试剂 |
1.1.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 |
1.1.4 流式细胞学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及其亚群表达水平 |
1.1.5 流式细胞学检测外周血中Teff细胞表达水平 |
1.1.6 流式细胞学检测外周血中初始T细胞、记忆T细胞表达水平 |
1.1.7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实验室指标 |
1.2.2 外周血中Treg、Teff细胞表达水平 |
1.2.3 外周血中Treg各亚群细胞表达水平 |
1.2.4 外周血中Teff各亚群细胞表达水平 |
1.2.5 外周血中初始T细胞、记忆T细胞表达水平 |
1.3 讨论 |
1.3.1 胸腺瘤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实验室指标差异分析 |
1.3.2 胸腺瘤患者外周血中Treg、Teff细胞的表达水平 |
1.3.3 胸腺瘤患者外周血中Treg各亚群细胞的含量 |
1.3.4 胸腺瘤患者外周血中Teff各亚群细胞的含量 |
1.4 小结 |
二、胸腺瘤组织中Treg、Teff细胞的表达水平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实验分组、标本处理 |
2.1.2 仪器与试剂 |
2.1.3 多标记免疫荧光检测胸腺瘤组织中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 |
2.1.4 多标记免疫荧光检测胸腺瘤组织中Teff细胞的表达水平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患者的一般资料 |
2.2.2 胸腺瘤组织中Treg、Teff细胞表达水平 |
2.3 讨论 |
2.3.1 胸腺瘤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实验室指标差异分析 |
2.3.2 胸腺瘤组织中Treg、Teff细胞表达水平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失衡在重症肌无力中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SLAMF6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8+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一部分 SAA患者CD8~+T细胞SLAMF6表达量及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实验对象 |
1.1.2 实验试剂 |
1.1.3 实验仪器与耗材 |
1.1.4 实验方法 |
1.2 结果 |
1.2.1 SAA患者CD8~+T淋巴细胞SLAMF6 的表达量 |
1.2.2 SLAMF6表达量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 |
1.2.3 SLAMF6 表达量与CD8~+T细胞功能分子表达相关性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部分 体外细胞实验探讨SLAMF6对SAA患者CD8~+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实验对象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主要仪器与耗材 |
2.1.4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构建体外细胞培养体系 |
2.2.2 体外细胞实验阻断SLAMF6,SAA患者CD8~+T淋巴细胞功能分子表达情况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部分 体外细胞实验探讨SLAMF6对SAA患者CD8~+T淋巴细胞RICD的影响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实验对象 |
3.1.2 实验试剂 |
3.1.3 主要仪器与耗材 |
3.1.4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SAA患者CD8~+T淋巴细胞RICD水平及其通路蛋白SAP表达水平 |
3.2.2 体外细胞实验阻断SLAMF6,SAA患者CD8~+T淋巴细胞RICD水平变化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T淋巴细胞死亡方式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PD-1/PD-L1对CD4+T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诊断的ITP患者体内CD4~+T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仪器和试剂 |
1.4 实验步骤 |
1.5 治疗判断标准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新诊断的ITP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上PD-1 的表达及意义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 |
1.3 仪器和试剂 |
1.4 实验步骤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新诊断的ITP患者中PD-1/PD-L1对CD4~+T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6)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标本采集 |
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 方法 |
2.1 试剂准备 |
2.2 试验步骤 |
2.3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重症肌无力组和健康对照组一般状况比较 |
2 MG患者外周血sICOS、sICOSL的上调表达 |
3 MG依据受累肌肉和发病年龄不同分型亚组差异性比较 |
4 MG患者依据胸腺状态不同亚组差异性比较 |
5 MG患者血清sICOS、sICOSL表达与MG严重度的相关性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ICOS/ICOSL共刺激信号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机制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7)ICOS与PD-1正负性共刺激分子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免疫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膜型PD-1 和ICOS的共表达及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膜型和可溶性PD-1、PD-L1的表达及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4,IL-17A,IFN-?分泌水平及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实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本研究获得的基金资助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致谢 |
(8)重症肌无力差异LncRNAs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重症肌无力血液样本及对照样本资料和处理 |
2.1.2 lncRNA芯片 |
2.2 lncRNA芯片实验试剂仪器 |
2.2.1 lncRNA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耗材 |
2.2.3 实验步骤 |
2.3 lncRNA数据分析 |
2.3.1 lncRNA及共表的mRNA均一及差异筛选的方法 |
2.3.2 差异基因共表达的筛选方法及共表达模式说明 |
2.3.3 差异lncRNA的基因功能注释 |
2.3.4 LncRNAs与其临近编码基因的基因组共表达精细作图 |
2.3.5 LncRNAs通过trans机制调控的靶基因 |
2.4 差异lncRNA的real-time PCR验证 |
2.4.1 试剂 |
2.4.2 验证样本的RNA提取方法 |
2.4.3 RNA提出质量检测 |
2.4.4 RNA逆转录 |
2.4.5 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一部分:重症肌无力lncRNA及mRNA芯片结果 |
1.1 重症肌无力外周血标本和正常健康对照人外周血标本的收集 |
1.2 外周血标本的总RNA提取 |
1.3 重症肌无力及健康对照外周血样本lncRNA芯片及mRNA芯片筛选 |
1.3.1 OE_Biotech Human lncRNA芯片V2.0芯片检测 |
1.3.2 lncRNA芯片的数据分析 |
第二部分: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的lncRNA及mRNA结果分析 |
2.1 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的差异lncRNA及mRNA |
2.2 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lncRNA和mRNA的SAM分析 |
2.3 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组的差异lncRNA和mRNA的cluster分析 |
2.4 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表达的lncRNA的共表达基因 |
2.4.1 上调lncRNA oebiotech_11933的共表达基因 |
2.4.2 上调LncRNAs oebiotech_11933和A_24_P927716的生物学功能注释参与的信号通路的关系 |
2.4.3 下调lncRNA A_21_P0010030和A_21_P0002844的共表达基因及功能注释 |
2.5 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组与正常组lncRNA功能预测网络图及统计特征 |
2.6 LncRNAs与其临近编码基因的基因组共表达精细作图 |
2.7 LncRNAs与通过trans机制调控的靶基因 |
2.7.1 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差异转录因子--LncRNAs二元组关系及其网络 |
2.7.2 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差异转录因子--LncRNAs—靶基因三元组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 |
第三部分: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的lncRNA及mRNA结果分析 |
3.1 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的差异lncRNA及mRNA |
3.2 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的lncRNA和mRNA的SAM分析 |
3.3 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与正常对照差异lncRNA和mRNA的cluster分析 |
3.4 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与正常对照组差异表达的lncRNA的共表达基因 |
3.4.1 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与正常对照组上调lncRNA oebiotech_11933和lncRNA oebiotech_03926的共表达基因 |
3.4.2 上调LncRNAs oebiotech_11933和lncRNA_oebiotech_03926的生物学功能注释参与的信号通路的关系 |
3.4.3 下调 lncRNA_oebiotech02627 和 li_ncRNA_oebotech22482 的共表达基因及_功能注释 |
3.4.4 下调lncRNA oebiotech_22482共表达基因的GO和pathway分析 |
3.5 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与正常组lncRNA功能预测网络图及统计特征 |
3.6 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LNCRNAs与其临近编码基因的基因组共表达精细作图 |
3.7 LNCRNAs与通过trans机制调控的靶基因 |
3.7.1 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差异LncRNAs--转录因子二元组关系及其网络 |
3.7.2 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差异转录因子——LncRNAs--靶基因三元组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 |
第四部分: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组与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的lncRNA及mRNA结果分析 |
4.1 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组与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的lncRNA及mRNA |
4.2 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组和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差异lncRNA和mRNA的SAM分析 |
4.3 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组与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差异lncRNA和mRNA的cluster分析 |
4.4 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组与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差异表达lncRNA的共表达基因 |
4.4.1 上调lncRNA oebiotech_13222和lncRNAA_19_P00315959的共表达基因 |
4.4.2 上调lncRNA oebiotech_13222共表达基因的GO和pathway分析及功能注释 |
4.4.3 上调lncRNA A_19_P00315959在重症肌无力有无胸腺瘤异常的中的共表达基因的GO和pathway分析 |
4.4.4 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组与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中下调IncRNAoebiotech_22652和lncRNA oebiotech_16223的共表达基因 |
4.4.5 下调lncRNA oebiotech_22652的GO和pathway及基因功能注释 |
4.4.6 下调lncRNA oebiotech_16223的GO和pathway及基因功能注释 |
4.5 重症肌无力差异lncRNA及mRNA的整合分析 |
4.5.1 重症肌无力差异lncRNA的整合分析 |
4.5.2 重症肌无力差异mRNA的整合分析 |
4.5.3 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与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的差异lncRNA功能预测网络图及统计特征 |
4.6 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组与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差异LncRNAs其临近编码基因的基因组共表达精细作图 |
4.7 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组与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差异LncRNAs与通过TRANS机制调控的靶基因 |
4.7.1 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组与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差异转录因子--LncRNAs二元组关系及其网络 |
4.7.2 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组与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差异转录因子-LncRNAs-靶基因三元组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 |
第四章 讨论 |
IncRNA芯片在重症肌无力中研究的创新性 |
IncRNA在重症肌无力中的异常研究 |
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组整体差异比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的差异多 |
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 |
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 |
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组与重症肌无力胸腺无异常组差异 |
重症肌无力共同差异变化IncRNA与mRNA |
IncRNA的cis分析 |
IncRNA 的 trans 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9)Bcl-2基因家族与重症肌无力(论文提纲范文)
1 Bcl-2基因家族的组成及功能 |
1.1 Bcl-2基因家族的组成 |
1.2 Bcl-2基因家族的结构及功能 |
2 Bcl-2基因家族在MG发病中的作用 |
2.1 胸腺组织中Bcl-2基因家族表达与MG发病的关系 |
2.2 外周血Bcl-2基因家族表达与MG发病的关系 |
3 展 望 |
(10)scFvCD20负载antagomiR155治疗EAMG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SCFVCD20负载ANTAGOMIR155的构建及其对电鳗ACHR刺激C57BL/6小鼠B细胞的影响 |
技术路线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SCFVCD20负载ANTAGOMIR155治疗EAMG的疗效观察 |
技术路线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流程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MIR155在MG患者PBMCS中的表达研究 |
技术路线 |
1 研究对象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Bcl-2的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 [1]辅助性T细胞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的初步研究[D]. 吴娜. 南昌大学, 2021(01)
- [2]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D]. 遆昭尹.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Treg/Teff表达失衡在胸腺瘤相关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 刘施楠.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SLAMF6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8+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研究[D]. 曾立洁.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PD-1/PD-L1对CD4+T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D]. 吴昳.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4)
- [6]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D]. 韦贺. 青岛大学, 2018(03)
- [7]ICOS与PD-1正负性共刺激分子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免疫学意义[D]. 应鸣翘. 苏州大学, 2016(01)
- [8]重症肌无力差异LncRNAs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研究[D]. 李业. 中南大学, 2013(01)
- [9]Bcl-2基因家族与重症肌无力[J]. 袁正洲,李作孝. 重庆医学, 2012(24)
- [10]scFvCD20负载antagomiR155治疗EAMG的实验研究[D]. 王玉忠. 中南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