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提高COD比色法测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论文文献综述)
盛宇博[1](2021)在《氨氮野外原位在线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在吉林嘉恒地质环境测绘有限公司合作项目野外水质原位监测系统的资助下,围绕对重要水质污染指标氨氮在自然水域实时在线监测的需求,研制氨氮在线监测系统样机。为满足监测系统在开放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测量准确度要求,本文重点对氨氮的检测方法与传感器抗干扰技术进行研究,为建立实时高效的水质氨氮监测系统奠定理论基础。水质氨氮是水污染防治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水中氨氮超标将会造成鱼虾死亡、藻类大量增殖进而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了实现野外水域氨氮远程、准确、快速实时在线监测,本课题基于铵离子选择性电极开发一套免化学试剂的氨氮在线检测系统。并针对电极易受环境因素干扰的问题,将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引入到检测算法的优化中,实现对氨氮监测方法的优化与改进,提高了系统在野外开放水域检测的抗干扰能力与精度。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氨氮检测方法的选择。分析各种现有氨氮测量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与适用场景,结合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实际使用要求,提出采用铵离子选择性电极法作为系统的氨氮测量方法,并对该电极的性能参数、检测流程进行分析、验证。2)氨氮在线监测系统测量部分关键技术研究。针对野外环境下氨氮检测易受环境因素干扰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的问题,设计干扰实验,分析野外环境下影响氨氮检测的主要干扰因素。针对影响因子之间相互耦合并对结果影响表现为非线性的现象,提出将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应用在电极抗干扰检测中。并针对该算法输入参数难以获取的问题,将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以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的输入参数,提高了算法的科学性与建模的准确度。实验表明,该算法建立的氨氮抗干扰检测模型,决定系数为0.998,测试集平均误差1.88%,误差基本集中在4%以内,满足国标要求,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检测能力和较高的准确度与稳定性。3)氨氮在线监测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与整体机械结构设计。选用STM32F407ZGT6作为系统主控MUC设计了系统硬件控制电路;选用USR-G780型4G LTE DTU通过GPRS通讯技术实现系统数据的发送与接收,同时系统内部采用RS485总线与DTU连接通讯;设计系统机械结构,根据功能划分为供能模块、浮体和仪器仓;计算系统总体功耗,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设计了系统的供能模块。4)对系统总体性能进行测试。设计了稳定性、精度与实际水样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检测精度高、检测结果与国标法一致性较好,能够满足野外环境下对水质氨氮实时在线监测的要求。
夏辉[2](2021)在《基于pH响应的地下水污染CaO2纳米靶向修复研究》文中提出地下水是自然界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珍贵的淡水资源战略物资;但是,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等因素导致地下水遭受污染。地下水埋藏于地下复杂的地质环境介质中,具有流动性、脆弱性、隐蔽性、动态变化性等特点,致使地下水污染修复专业技术要求高、工程难度大、成本高。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兴起为地下水原位修复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纳米级的修复药剂可以在地下水-土介质中进行有效的迁移,从而为地下水污染高效低耗的原位修复提供了可能。在众多的修复药剂中,过氧化钙(Ca O?)是一种具有p H响应的特殊材料。在酸性条件下,Ca O?几乎可以全部转化为过氧化氢(H?O?),在碱性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氧气(O?)和氢氧化钙(Ca(OH)?)。三种水解产物可分别应用于化学法、生物法和物理法修复污染。当Ca O?的粒径缩小至纳米级时,由于纳米效应带来的地下强迁移能力和强化学活性,使得nano-Ca O?可以迅速高效修复地下水污染。更重要的是,nano-Ca O?反应产物为钙盐、属于自然地下环境的主要成分,没有二次污染。因此,nano-Ca O?在环境修复领域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选取污染场地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硝基苯酚(PNP)和新兴污染物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以及镉、六价铬重金属等高关注度污染物作为研究目标,开展了基于纳米Ca O?地下水污染靶向修复工作。研究总体技术路线为:场地污染背景刻画→污染物测试方法开发→纳米Ca O?技术应用→理论预测与实验验证。其中“测试方法开发”解决了后续实验中纳米颗粒对PNP测定干扰的问题;“技术应用”中,首先利用普通Ca O?/Fe(II)类芬顿技术修复PNP污染,然后研制纳米级Ca O?、并用于地下水中PNP和Cd2+复合污染的修复;最后为解决纳米颗粒团聚问题,我们将聚合物壳聚糖和尤特奇EPO对Ca O?进行了包裹,制备了两种具有p H相应性的“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分别为CS/Ca O?和EPO/Ca O?,并应用于地下水污染修复。在地下水污染去除实验中,我们以“避光”条件模拟地下的低光环境,以“震荡频率”模拟地下水的流动状态,并通过调整“p H”和添加“阴阳离子”的形式模拟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考察了地下水条件下的修复效果。为理解修复的内在机理,我们还利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探讨了nano-Ca O?降解新兴污染物TCEP的可能机理,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机理的合理性。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10%甲醇猝灭—5%盐酸酸化—60℃中温加热—10 g/L抗坏血酸掩蔽”的预处理技术,解决了纳米氢氧化铁干扰的问题,实现了在317 nm下准确比色测定PNP浓度的目的,为后续实验提供了技术保障。(2)Ca O?和Fe(II)可以催化降解96%初始浓度为40 mg/L的污染物PNP。OH·是促使PNP降解的主因。除了HCO3-以外,地下水中Na+、K+、Ca2+、Mg2+、Fe3+、Mn2+、SO42-、Cl-、NO3-等常规水化学条件不影响PNP的降解效果。初始p H和试剂用量是关键参数,而震荡频率、温度和光照条件是次要参数,这说明Ca O?适用于地下水PNP污染修复。(3)合成纳米Ca O?的粒径小于50 nm,Ca O?的含量占比71%。纳米Ca O?与Fe(II)联合可以去除93%的PNP(初始浓度为40 mg/L)和99%的Cd2+(初始浓度为10 mg/L)。PNP去除机理是OH·的氧化,Cd2+去除机理是铁氧体共沉淀。低p H值、高Fe2?的投放量、高震荡频率、高温有利于PNP的降解,而高p H值、低Fe2?投放量,高Nano-Ca O?投放量、高震荡频率、高温有利于Cd2+的沉淀去除;光照都两者都没有影响。地下水常规离子对复合污染的修复无影响,但是HCO3-和Mn2?对PNP的降解有负面影响,Fe3?,Ca2?,Mg2?等离子可与Cd2+产生沉淀竞争反应,对Cd2+的去除不利。(4)制备了两种包裹型“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CS/Ca O?纳米材料的粒径介于100~200 nm之间、而EPO/Ca O?的粒径介于200~300 nm之间。包裹材料既提高了材料的p H响应能力,也解决了纳米颗粒团聚的问题。两种材料对于重金属Cr6+、Cd2+、Ni2+、Cu2+、Pb2+、Zn2+、As5+、Hg2+污染有着良好的修复效果,对10 mg/L初始浓度的污染水体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修复Cr6+污染地下水的机理为:在酸性体系中,外壳聚合物与质子发生解离反应,释放出内核材料Ca O?→酸解产生H?O?→将Cr6+还原为Cr3+。p H和震荡频率对修复效果影响较大,温度和光照条件无影响,高p H、大振荡频率有利于六价铬的去除,反之则不利;地下水中HCO3-、Fe3?,Mn2?对修复Cr6+会产生不利影响。重金属的修复机理则是沉淀去除。当体系额外加入Fe(II)时,铁氧体共沉淀效应会导致重金属去除的更快,去除率也更高;而且Fe试剂会催化产生高能的OH·,可用于有机物污染的同步去除,研究发现40 mg/L的PNP的去除率接近100%。(5)最后,利用DFT方法探究了nano-Ca O?降解TCEP的产物及其产生路径,合理解释了OH·氧化降解TCEP的过程,对相关产物的形成机制提供了证据;并且通过捕获TCEP的降解产物实验,印证了DFT理论推断的正确性,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张玲[3](2020)在《罗非鱼皮胶原降解反应行为及肽钙螯合物制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罗非鱼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鱼皮,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本文以罗非鱼新鲜鱼皮为原料提取胶原,采用酸热处理降解生成明胶化胶原,并开展了明胶化过程的系统研究;为解决含鱼明胶体系中胶原蛋白肽含量测定的诸多问题,对双缩脲法测定罗非鱼源胶原蛋白肽含量的方法进行了改良及应用评价;对一种来自于枯草芽孢杆菌的碱性胶原蛋白酶进行了分离纯化、酶学性质及结构模拟研究,并采用磺化聚苯乙烯(sulfonated polystyrene,SPS)纳米粒子固载胶原蛋白酶;以固定化酶水解罗非鱼皮明胶化胶原制备胶原蛋白肽为研究体系,基于蛋白质结构知识和3-D模型解析了多组分复杂体系的动态降解行为;以酶解得到的胶原蛋白肽为原料制备了肽钙螯合物,优化了螯合工艺,研究了螯合物的稳定性,并采用Caco-2细胞模型评价了螯合物体外促钙吸收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以罗非鱼新鲜鱼皮和鱼鳞为原料,通过纤维组织观察发现罗非鱼皮中主要为Ⅰ型胶原;采用单纯醋酸提取及胃蛋白酶辅助醋酸提取两种方法制得了鱼皮、鱼鳞酸溶性胶原(ASC)及酶促酸溶性胶原(PSC),对产物进行了系统表征及性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鱼皮ASC和PSC的纯度分别为85.69%、72.88%,鱼鳞ASC和PSC纯度分别为70.35%、73.92%;产物氨基酸组成中含量最多的是甘氨酸,分别为20.85%、21.01%、21.16%和19.21%,符合胶原蛋白的一级结构特征;鱼皮和鱼鳞ASC、PSC的紫外最大吸收分别在234 nm、222 nm、236 nm、226 nm处,符合胶原特征;鱼皮和鱼鳞ASC、PSC的热收缩温度分别约为89.0℃、81.3℃、74.0℃、70.7℃;FT-IR表明四种胶原产物皆保留了天然的三螺旋结构;高效凝胶色谱(GPC)测得鱼皮ASC和PSC、鱼鳞ASC和PSC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39570 Da、20891 Da、131909 Da、20428 Da,从分子量大小及分布来看,鱼皮ASC最接近于天然胶原,在医用及保健食品领域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2)以罗非鱼皮酸溶性胶原(ASC)为原料,用酸法诱导其明胶化并用热水提取明胶。采用红外光谱、圆二色谱、SDS-PAGE电泳、DSC热稳定性分析对胶原明胶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酸处理时间后的明胶化胶原产物的红外光谱在1460~1230cm-1附近吸收峰的尖锐度明显降低,判定胶原三螺旋结构逐渐发生解旋;酸处理4 h时胶原明胶化程度较高,明胶提取率可达到77.41%;DSC与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显示,酸处理造成胶原三螺旋结构的解旋和高分子亚基的降解,酸处理的前4 h内这两个过程处于平衡阶段,4 h后以高分子亚基降解过程为主,因此,确定酸处理时间少于4 h可获得较高品质的明胶。(3)以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为对照品,改良双缩脲比色法测定肽含量的操作方法,探讨了本体系中显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线性拟合度高的肽和三氯乙酸(TCA)浓度范围、p H;在最优条件下对标准曲线进行了重复性、精密度评价以及加样回收率的实验并进行了应用评价。结果显示,当胶原蛋白肽(标称分子量3 KDa)质量浓度在0.3~1.5mg/m L范围内,使用13%TCA,p H 12.5,在545 nm处检测,吸光值与肽质量浓度线性拟合好(R2=0.999);重复性和精密度试验得到RSD分别为1.86%和1.84%,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13.9%、109.7%,RSD分别为1.39%、1.00%;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将本法应用于不同种类罗非鱼肽产品体系的检测,加样回收率相差小,偏差较小,说明本法简便、快捷,适用于罗非鱼源肽含量的检测。(4)对一种来自枯草芽孢杆菌的酶制剂进行了分离纯化、酶蛋白结构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工艺可使酶比活力提高到608.17 U/μg;其分子量约为31.0 KDa;质谱鉴定得到该酶的氨基酸序列并模拟得到1个蛋白质三维结构,推测该酶可能属于枯草杆菌蛋白酶家族成员。在鱼皮胶原蛋白水解体系中,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 H为7.4;在低于40℃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p H 5.0-7.0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酸碱稳定性;米氏常数为88.22 mg/m L,催化效率为26.37 m L·mg-1·min-1;Al3+、Fe3+、Fe2+、Pb2+、Ba2+、Mg2+、Zn2+、Mn2+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巯基乙醇与乙二胺四乙酸(EDTA)能够使其酶活性下降至60%左右,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能够使该酶完全失活。采用SPS纳米球固载酶的最优条件为:SPS纳米球乳液与酶液的体积比为3:50(m L:m L)、固载温度为25℃、固载体系p H为4.5;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酶的固载率为73.48%,比活力为274.05 U/μg;固定化酶比活力约为游离酶比活力的53.74%。(5)为展现罗非鱼皮明胶化胶原在固定化碱性蛋白酶降解作用下的酶解行为及结果,基于高效凝胶色谱(GPC)和液质联用(HPLC-MS/MS)检测手段,结合生物信息学知识,运用计算机模拟及图像处理技术,绘制了可表征酶解反应过程动态特性的3-D图,拟合得到了酶解动力学方程,验算得知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72%;以抗氧化能力作为评价依据,对水解180 min时的酶解物进行了质谱测序研究,鉴定得到10个片段,并采用Chem Draw19.0-Chem3D软件对肽片段分子结构进行了预测。(6)以标称分子量分别为1 KDa、3 KDa、5 KDa的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粉和无水氯化钙为原料,研究肽钙螯合物制备工艺的优化。采用响应面试验法优化螯合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p H7.00、温度40℃、肽钙质量比7:1、时间30.00 min,此条件下钙螯合率为39.5%±0.5%。对产物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能谱表征分析以及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钙离子被成功螯合;肽钙螯合物在高温下不稳定,温度越高钙结合量下降越快;在酸性环境下易于解离,酸性环境影响比碱性环境大;在与乳糖及氯化钠共存的环境中较为稳定;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会分解肽钙螯合物,且胰蛋白酶的影响作用比胃蛋白酶大;采用Caco-2单层细胞模型体外评价了肽钙螯合物对钙促转运的作用,发现螯合物浓度在3 mg/L以上时具有良好的促钙转运效果;当3 h时,7 mg/L肽钙螯合物对钙的促转运能力达到2.52μg/mg,促钙吸收率为41.04%,优于罗非鱼皮蛋白肽(Val-Gly-Leu-Pro-Asn-Ser-Arg)钙螯合物,弱于鳕鱼皮胶原蛋白肽(Ala-Gly-Pro-Ala-Gly-Pro-Arg)钙螯合物。
郑榆凯[4](2020)在《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污泥产量与生物膜周期性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工艺是一种基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改造而来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该工艺填料填充率极高(70~90%),在实际应用中有投资低、占地小、污染物去除率高的特点。但是该工艺的深入研究较少,现阶段大多数的研究停留在出水效果的层面上,对于该工艺污泥产量规律和填料生物膜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等更深层次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以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工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三种高效测定水质和污泥指标的新方法;其次,建立数学经验模型研究不同的冲洗参数(冲洗频率、冲洗填充率和冲洗时间)对污泥产量的影响;最后,研究运行周期内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物料平衡和填料生物膜的变化,总结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工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光散射原理的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水样悬浮物(SS)的方法,利用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分别建立了一种测定污泥总磷(TP)的方法和一种测定活性污泥表观产率系数(Yobs)的方法。这三个方法重现性好,精确度高,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在2.63%、2.60%和5.46%以内,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检测手段。(2)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的污泥产量受冲洗频率、冲洗填充率和冲洗时间影响,以此建立污泥产量经验模型,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间线性系数为R2=0.9581。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工艺最佳冲洗条件为冲洗频率30h/次、冲洗填充率60%和冲洗时间0.5 h,出水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氮(TN)、TP和S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5.67、4.78、1.86、12.45、0.38和7.51 mg/L,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污泥产量在231.1~287.0 g/d之间,同时满足污染物去除率高和污泥产量低的目标。(3)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对污染物去除率呈周期性变化,对于COD、BOD5、SS的去除率先增后降,TP的去除率持续增加,NH3-N的去除率先增后不变,而TN的去除率没有明显的变化。通过物料平衡分析,一个周期内,出水TOC、TN和TP分别为进水的5.96%、5.03%和21.96%,说明该工艺对TOC和TP的去除效果较好,对TN的去除效果一般。(4)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的填料生物膜在正常处理模式内呈现周期变化。在一个周期内,生物量呈现S型增长,溶解性胞外聚合物(S-EPS)逐渐增加,松散结合胞外聚合物(LB-EPS)、紧密结合胞外聚合物(TB-EPS)和胞外多糖/蛋白质组分(PS/PN)先增后降,Yobs先缓慢增长而后迅速增长。扫描电镜(SEM)镜检显示生物膜前期以表面光滑杆菌为主,在中期表面包裹黏液物质的球菌明显增多,在后期细菌数量和形态没有明显变化。(5)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的填料生物膜在冲洗模式内呈现周期变化。在一个周期内,生物量和Yobs先快速增长而后缓慢下降,LB-EPS和TB-EPS先降后不变,PS/PN逐渐增加。SEM镜检显示填料生物膜上结构松散的物质首先被清除,而后少部分结合较为紧密的物质被清除。
王东杰[5](2020)在《REx(CO3)y冶炼废水的膜电解处理及资源化研究》文中认为稀土(Rare Earth简写RE)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和“新材料的宝库”,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REx(CO3)y(碳酸稀土)是生产稀土产品的重要基础原料,在其生产冶炼过程产生大量废水,该类废水因含有氨氮和稀土是工业废水处理和资源化研究的热点。稀土的回收和氨氮的再利用是该废水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这种废水大多采用蒸发浓缩法(MVR)处理,但采用此方法成本较高并伴有氨氮、COD的“二次污染”。本文基于膜电解原理,开发REx(CO3)y冶炼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工艺,不仅为REx(CO3)y冶炼废水增加了处理手段、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也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现象。首先研究建立了 REx(CO3)y冶炼废水中氨氮、COD和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新方法突破了原有的技术瓶颈,在检测手段、检测范围、基体干扰和操作步骤等方面均有显着改善,为后续试验研究的准确性提供了检测保障,新建的3种检测方法通过了精密度、准确度试验验证。采用模拟的REX(CO3)y冶炼废水为研究对象,验证膜电解法处理REx(CO3)y冶炼废水的可行性,并获得最优膜电解参数。废水初始浓度50g/L、电解电压9V、极板间距离4cm时,自主设计开发的新型“三槽双膜三电极”电解槽与双电极电解槽相比,NH4Cl去除率提高30.5%,电解效果明显提升。采用实际废水为研究对象,探究膜电解应用的有效性。优化电解参数、膜和电极材料等条件,NH4Cl、COD和REO的去除率达到93.8%、86.4%和82.1%;利用SEM、XRD、EDX等手段进行表征,发现导致膜污染的主要物质为RE(OH)3无定形沉淀,其中Ce(OH)2、Tb(OH)3和Y(OH)3的吸附性膜污染较严重;分析了膜污染的“吸附-夹杂-堵塞”机理、开发了 HCl-NaClO联合清洗剂,提出了基于HCl-NaClO联合清洗作用于RE(OH)3膜污染的反应机理,通过组合方式的系统研究,使清洗后离子膜的离子通量恢复率提高到96.8%,有针对性地解决了 RE(OH)3对膜的污染问题。最后,提出了氨的“NH3·H2O-NH3-NH4HCO3”分离转化方案,经“分离-富集-合成”的资源转化试验,提出了 CO2参与反应、由NH4Cl向NH4HCO3的转化模型,形成纯度达93%的NH4HCO3产品,并将该NH4HCO3回用于REx(CO3)y的冶炼生产。
王文强[6](2019)在《原子荧光光谱测定煤中锗的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锗是煤中重要的伴生元素,锗元素的准确测定是煤中锗的精准评价的前提。本论文采集了山西怀仁、陕西彬长、安徽淮南、山东枣庄、山东兖州、内蒙古通辽等不同矿区的煤样,结合现行规范GB/T 8207-2007《煤中锗的测定方法》,重点研究样品预处理方法,选定原子荧光光谱仪工作条件,建立了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煤中锗的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了可行性评价和不确定度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可以用来测定煤中锗,最佳仪器工作参数为:(1)光电倍增中管负高压最佳参数为270V,(2)积分时间为10s,(3)原子化器温度的最佳参数为200℃,(4)锗的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参数为80mA,(5)延迟时间为0.5s,(6)设备中载气流量最佳参数为300ml/min,(7)载流液为20%磷酸溶液,(8)2.0%的硼氢化钾为还原剂(现配现用)。(2)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用来测定煤中锗的最佳预处理工艺参数为:煤样半开炉门灰化,在温度500℃条件下保持2h,升温到620℃后,继续灰化2h以上。煤灰的预处理:用硝酸510ml,氢氟酸10ml,磷酸(1+1)0.5ml混合,处理灰样。处理灰样时,分解至湿盐状的时候,将样品取出。实验选用磷酸提取,酸度在20%时,测试信号灵敏度最高。(3)本测试方法对煤中锗的测试精密度和准确性性都较好。验证标准物质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0%-120%之间;不同含量范围的煤样和标样相对标准偏差在5.0%以内,精密度和重复性较好;方法的浓度范围为5100μg/L,线性相关系数可达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61μg/g;不同实验人员测试结果相对偏差在10%以下,不同实验室测量结果一致性和离群值的检查,得出方法的重复性限为0.440μg/g,再现性限为0.701μg/g。方法的不确定度分析表明,测量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性都较好。(4)论文成果补充了国标煤中锗含量的测试方法,采用现代仪器分析与测试技术,测试效率较高;测试检出限可达ng/g级别,精密度较高,样品绝对误差较小,解决了煤中低含量锗样品测试的难题。该方法可准确测量锗在煤层中的储量,对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锗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有图15幅,表18个,参考文献123篇。
王丽雪[7](2019)在《基于STM32的便携式光谱分析检测仪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谱分析检测仪是一种对物质成分和含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光学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海洋开发、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等方面。然而,传统光谱分析仪体积大、价格贵、测量速度慢,不能满足实时在线测试的要求,小型化便携式光谱分析检测仪已成为光谱分析检测仪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STM32F103ZET6芯片设计了一款可用于检测有色溶液的便携式光谱分析检测仪。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该检测系统以32位增强型系列微处理器STM32F103为开发平台,采用高亮发光二极管作为系统光源,并采用硅光电池作为光电传感器。针对硅光电池产生的微弱电流信号,硬件部分采用低噪声放大器LT6231,设计电流-电压(I-V)转换和电压(V)二次放大-滤波电路,实现对微弱电流信号的放大-滤波处理。得到的有效电压信号,经24位高精度AD转换电路进行模数转换供系统进行采集。(2)软件部分包括配置AD7190,选择AD7190采样模式以及控制AD7190采样。为进一步减小微弱信号噪声的干扰,提高测量系统精度,对A/D转换后的数据采用中位值平均滤波算法进行滤波降噪处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LCD实时显示,显示参数包括输出电压值、透射比、吸光度、溶液浓度等,并将数据保存于SD卡中。(3)对设计的便携式光谱分析检测仪进行系统性能测试,采用CuSO4溶液测试系统灵敏度,FeCl3溶液测试系统的测量精度、重复性、稳定性,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常用水质检测参数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进行线性拟合,绘制标准曲线。测试结果表明:FeCl3液浓度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R2=0.990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1%,COD溶液浓度与吸光度线性拟合相关系数高达0.9996。
谢瑛珂[8](2019)在《基于光谱分析的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人均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污染总体形势严峻,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质在线监测是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实现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需求迫切。论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水质在线监测装备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水质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现场、快速、实时、连续、自动化、低成本和多参数的需求,围绕主要水污染指标COD、总磷、氨氮和突发性重金属水污染指标六价铬,研究了基于光谱分析的化学预处理与检测方法,提出了基于Flow-Batch Analysis(FBA)流动分析技术和连续光谱分析方法的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结构,突破了系统流路与清洗、模块化光源与多功能样品检测室、在线化学预处理、水质检测信息处理、智能化控制、系统自检和远程监测等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了多参数水质监测光谱信号和背景干扰的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及解决途径,形成了基于光谱分析的多参数水质检测光谱信号处理新方法。成功研制出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工程化样机,开展了样机关键性能指标、实际水样比对测试等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样机达到了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的应用需求。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是:(1)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基于光谱分析的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技术及装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科学与技术问题,针对项目组第一代原理样机存在的问题,确定了基于光谱分析的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实施的技术途径;(2)研究了基于连续光谱分析的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前处理与检测分析方法,确定了COD、总磷、氨氮和六价铬四个水质参数的化学预处理与光谱检测方法;(3)针对项目组第一代原理样机存在的准确性、重复性差等问题及水质监测的功能需求,提出了基于FBA技术和连续光谱分析方法的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样机新结构,突破了模块化光源与多功能样品检测室、系统流路与清洗、在线化学预处理、水质检测信息处理、智能化控制、系统自检和远程监测等核心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基于光谱分析的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工程化样机;(4)针对光谱分析水质在线监测的光谱信号特征及噪声特点,提出了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的自适应光谱信号去噪方法;在研究双波长光强比值不变性消除吸收光谱系统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被测水样透射光强为参比光强的双波长光谱分析背景干扰抑制新方法,提高了系统监测精度和效率;(5)针对论文研制的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开展了COD、总磷、氨氮和六价铬四个水质参数的在线水样化学预处理控制条件和测试流程的实验研究;完成了水质监测系统主要性能指标测试和实际水样的比对测试,系统各项关键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要求,满足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的应用要求。
张芳[9](2019)在《生物质热解木醋液对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生物质热解技术的发展,生物质热解加工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随之产生的大量木醋液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改善了生活污水处理的状况,但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果已经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境标准的要求,改善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果对于减轻水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木醋液中复杂的有机成分能促进活性污泥中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并提高其活性。本文从木醋液对活性污泥法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和污泥性能的影响出发,研究了木醋液主要组分对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机制、木醋液对活性污泥法动力学及污泥活性的影响机制以及木醋液作用下胞外聚合物影响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的机制,并对包括木醋液投加浓度在内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期为生物质热解木醋液提供新的利用途径,为改善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果提供新的方法。本文首先通过将两种生物质热解木醋液(1#和2#)投加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系统和连续运行活性污泥法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了木醋液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和污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1000倍的木醋液能明显改善活性污泥系统对生活污水和模拟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氨氮(NH3-N)和总磷(TP)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木醋液使活性污泥量增大,并对污泥的絮凝、沉降和脱水性能产生了不利影响。在系统长期运行的过程中,活性污泥量持续增大,污泥的絮凝和脱水性能逐渐好转。其次,以乙酸、苯酚和羟基丙酮代表木醋液中的酸、酚和酮,研究了木醋液主要有机组分的浓度、比例和交互作用影响SBR系统处理效果的机制,并进行了混料实验设计和组分配比优化。结果表明,单组分中,乙酸对提高有机物、含氮和含磷污染物的去除率效果最好;二组分中,乙酸-苯酚对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效果最好,乙酸-羟基丙酮对提高含氮和含磷污染物的去除率效果最好。主要有机组分的交互作用对出水的TP浓度有明显的影响,对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浓度的影响比对COD强,对NH3-N浓度的影响比对TN强。组分优化得到的最优配比为:乙酸、苯酚和羟基丙酮的含量分别为12.73%、2.50%和1.86%,期望值为0.858。验证实验表明,预测结果比较可靠。然后,研究了SBR系统中污泥增长和污染物降解的过程,基于Lawrence-McCarty模型求解了污泥增长和基质降解的动力学参数;探讨了木醋液对微生物酶的活性、呼吸作用和含氮污染物降解活性的影响规律;并从活性污泥法动力学和污泥活性的角度研究了木醋液改善SBR系统处理效果的机制。结果表明,木醋液能使微生物的产率和内源代谢系数均增大,并使其产率增加更为明显,从而增大了系统的污泥量;使基质的饱和常数显着减小,最大比降解速率明显增大,并使污泥的脱氢酶活性、比耗氧速率、氨比氧化速率和亚硝酸盐比氧化速率均增大,从而使微生物降解转化基质的反应难度减低,提高了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随后,研究了木醋液对SBR污泥的胞外聚合物(EPS)及其主要组分蛋白质(PN)、多糖(PS)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浓度的影响,并通过EPS浓度变化的规律探讨了木醋液影响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的机制。结果表明,木醋液使EPS各组分浓度及各层浓度均增大,使PN/PS减小。EPS及其组分浓度的增大可增强污泥的吸附性能、加强疏水物质的传质、增大酶的浓度、增强对含氮和含磷污染物的吸收,从而增强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PN和PS的浓度增大及PN/PS减小以后,静电作用和基团的疏水及亲水作用使污泥的絮凝、沉降和脱水性能变差。各层EPS中,LB-EPS对污泥性能的影响最显着,其浓度的增大也导致了污泥的絮凝、沉降和脱水性能变差。最后,研究了木醋液投加浓度与活性污泥法各工艺条件对SBR系统出水水质和污泥性能的耦合作用,并对自变量的数值进行了优化。实验拟合的模型都能很好地描述响应指标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出水污染物浓度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得到的结果为:温度为32.76℃、pH为8.86、溶解氧浓度为3.28mg/L、污泥浓度为199.97mL/L,木醋液投加浓度为4.15μL/L,期望值为1.000。验证实验表明,预测结果比较可靠。在温度为20℃的条件下进行进一步优化,按优化后的方案估算,只需在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的过程中增加少量投加木醋液的成本,即可通过降低出水污染物浓度取得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杨努[10](2018)在《海水氮营养盐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水氮营养盐包括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多种方法可用于海水氮营养盐的检测,其中传统分光光度法可实现对三种氮营养盐的共同测定,我国《海洋监测规范》等国标中就有相应方法。然而测定海水氮营养盐的传统分光光度法,存在操作繁琐复杂、镉柱制备困难、需多次配制多种试剂等问题,难以用于大洋海水的原位分析,检测结果的时效性差。开发了一种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色装置,适用于海水氮营养盐(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的检测,可显着提高检测效率和灵敏度。基于亚硝酸盐的重氮-偶合显色反应,氨氮的次溴酸盐氧化法和硝酸盐的硫酸肼还原法,实现了对三种氮营养盐的快速检测。研制了混合显色剂、氧化剂、还原剂等试剂,对各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部分实验条件如下:应用于亚硝酸盐氮快速检测的混合显色剂R1,其主要组成为:0.30 mol/L盐酸、0.03 mol/L磺胺和2.00×10-4 mol/L盐酸萘乙二胺。应用于氨氮快速检测的混合氧化剂,即次溴酸钠氧化液,由溴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得到;其中溴水溶液由盐酸、溴化钾、溴酸钾溶液反应得到,其主要组成为:0.22 mol/L盐酸、2.40×10-3 mol/L溴化钾和4.50× 1 0-4 mol/L溴酸钾;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20 mol/L。应用于硝酸盐氮快速检测的混合还原剂,包括HS-Cu还原液和EDTA碱溶液;其中HS-Cu还原液的主要组成为3.50×l0-3 mol/L硫酸肼(HS)和1.25×10-3 mol/L硫酸铜,EDTA碱溶液的主要组成为0.01 mol/L EDTA和0.30 mol/L氢氧化钠。实验所配混合显色剂、氧化剂、还原剂等试剂均可保持至少35天效果稳定。亚硝酸盐的显色时间为20 min,氨氮的氧化时间为40 min,硝酸盐氮的还原时间和温度分别为40 min、65℃。另外,检测氨氮和硝酸盐氮时,通过加入碱性碳酸钠溶液、进行离心沉淀、取上清液测定的预处理方式,可去除海水中钙镁离子的干扰,碱性碳酸钠溶液的主要组成为:0.28 mol/L碳酸钠和2.80 mol/L氢氧化钠。采用该检测方法,经实际检测试验,取得如下结果:亚硝酸盐氮(NO2--N)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05 mg/L,检出限为2.0 μg/L,实际海水样品测定的加标回收率为90%~105%,测定浓度为0.01 mg/L和0.03 mg/L的NO2--N标样所得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90%和4.24%:氨氮(NH4+-N)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10 mg/L,检出限为2.9 μg/L,实际海水样品测定的加标回收率为90%~1 10%,测定浓度为0.02 mg/L和0.04 mg/L的NH4+-N标样所得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73%和5.40%;硝酸盐氮(N03--N)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20 mg/L,检出限为3.6μg/L,实际海水样品测定的加标回收率为88%~110%,测定浓度为0.05 mg/L和0.10 mg/L的NO3--N标样所得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87%和4.43%。以上结果符合我国现行标准《海洋监测规范》和《海洋调查规范》中对三种氮营养盐的检测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等的要求。采用该检测方法对青岛近岸海水进行了实际检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海水氮营养盐快速检测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检测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尤其在大洋海水氮营养盐的原位分析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二、如何提高COD比色法测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提高COD比色法测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论文提纲范文)
(1)氨氮野外原位在线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氨氮在线监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3 智能算法在氨氮含量监测中的应用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第2章 氨氮检测方法研究 |
2.1 光学法检测 |
2.1.1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
2.1.2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
2.1.3 气相分子吸收色谱法 |
2.1.4 荧光法 |
2.2 电化学法检测 |
2.2.1 滴定法 |
2.2.2 选择性电极法 |
2.3 基于铵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氨氮测量 |
2.3.1 铵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检测原理 |
2.3.2 铵离子选择性电极实际响应分析 |
2.4 铵离子选择性电极干扰因素分析 |
2.4.1 温度影响分析 |
2.4.2 pH值影响分析 |
2.4.3 一价阳离子影响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铵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氨氮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1.1 氨氮在线监测系统需求分析 |
3.1.2 氨氮在线监测系统总体方案 |
3.1.3 系统工作原理 |
3.2 系统硬件设计 |
3.2.1 主控模块选择 |
3.2.2 STM32 最小系统 |
3.2.3 传感器检测电路设计 |
3.2.4 AD转换模块 |
3.2.5 数据传输 |
3.2.6 电源模块设计 |
3.3 系统结构设计 |
3.3.1 结构设计 |
3.3.2 供能模块设计与选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铵离子选择性电极抗干扰检测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氨氮抗干扰检测研究 |
4.2.1 支持向量回归机理论研究 |
4.2.2 SVR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
4.3 氨氮抗干扰检测模型建立 |
4.3.1 确定模型输入 |
4.3.2 建模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4.3.3 建立PSO-SVR抗干扰测量模型 |
4.3.4 模型测量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测试与分析 |
5.1 各辅助测量模块实际检测实验 |
5.1.1 pH值测量模块测试 |
5.1.2 溶解氧检测模块测试 |
5.2 数据传输测试 |
5.2.1 Modbus通讯协议 |
5.2.2 系统在线监测平台 |
5.3 系统总体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
5.3.1 系统测量准确度与精密度实验 |
5.3.2 系统稳定性实验 |
5.3.3 实际水样对比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基于pH响应的地下水污染CaO2纳米靶向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 |
1.2.2 地下水修复技术 |
1.2.3 “智能”生物响应材料 |
1.2.4 环境修复“热点”材料的研究动态 |
1.2.5 CaO_2在环境治理中的研究动态 |
1.2.6 纳米CaO_2制备技术 |
1.2.7 “靶向修复”技术应用前景分析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3.3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 |
1.4.1 场地地下水污染问题概化 |
1.4.2 实验技术手段 |
1.4.3 研究技术思路 |
1.4.4 研究技术流程 |
第二章 纳米Fe(OH)_3干扰下PNP测定方法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2.3 实验试剂的制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PNP工作曲线 |
2.3.2 Nano-Fe(OH)_3溶液 |
2.3.3 实验步骤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分析谱线选择的研究 |
2.4.2 甲醇和抗坏血酸的作用 |
2.4.3 纳米Fe(OH)_3胶体与共存在离子的影响 |
2.4.4 盐酸和抗坏血酸用量的影响 |
2.4.5 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2.4.6 方法准确度与精密度 |
2.5 研究前景评述 |
2.5.1 环境效应 |
2.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下水PNP污染的CaO_2/Fe(Ⅱ)类芬顿修复机理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材料 |
3.2.1 试剂材料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降解实验过程 |
3.3.2 降解体系对水质影响实验 |
3.3.3 体系活性氧捕获实验 |
3.3.4 降解产物捕获实验 |
3.3.5 测试方法 |
3.3.6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CaO_2/Fe(Ⅱ)体系对水质影响 |
3.4.2 过氧化氢释放规律 |
3.4.3 CaO_2/Fe(Ⅱ)降解PNP的内在机理 |
3.4.4 CaO_2和Fe(Ⅱ)投放量 |
3.4.5 地下水化学条件 |
3.4.6 溶解态离子的变化 |
3.4.7 降解产物和降解路径 |
3.5 地下水原位修复适用性评估 |
3.5.1 场地地下水污染概化 |
3.5.2 PNP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评估 |
3.5.3 原位修复效益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下水PNP-Cd复合污染的pH响应型纳米CaO_2修复机理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材料 |
4.2.1 试剂材料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步骤 |
4.3.2 测试方法 |
4.3.3 材料表征 |
4.3.4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纳米过氧化钙的制备 |
4.4.2 纳米过氧化钙的表征 |
4.4.3 Fe(Ⅱ)催化nano-CaO_2去除PNP和 Cd的性能研究 |
4.4.4 Nano-CaO_2/Fe2?体系中活性氧的研究 |
4.4.5 Fe(Ⅱ)和Nano-CaO_2投放量的影响 |
4.4.6 Nano-CaO_2的pH响应性论证 |
4.4.7 地下水动力、温度和光照条件的影响 |
4.4.8 地下水水化学条件的影响 |
4.5 地下水原位修复适用性评估 |
4.5.1 场地地下水复合污染概化 |
4.5.2 PNP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评估 |
4.5.3 原位修复效益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pH响应型纳米CS/CaO_2的地下水Cr(Ⅵ)污染修复 |
5.1 研究背景 |
5.2 实验材料 |
5.2.1 试剂材料 |
5.2.2 主要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实验步骤 |
5.3.2 测试方法 |
5.3.3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纳米过氧化钙的表征 |
5.4.2 试剂添加顺序对合成效果的影响 |
5.4.3 CS/CaO_2材料pH响应性验证 |
5.4.4 技术应用——地下水六价铬污染修复 |
5.4.5 技术应用——地下水中对硝基苯酚的原位修复 |
5.4.6 技术应用——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修复 |
5.5 地下水原位修复适用性评估 |
5.5.1 六价铬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评估 |
5.5.2 原位修复效益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pH响应型纳米EPO/CaO_2的地下水Cr(Ⅵ)污染修复 |
6.1 研究背景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材料 |
6.2.2 主要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实验步骤 |
6.3.2 测试方法 |
6.3.3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纳米过氧化钙的表征 |
6.4.2 EPO/CaO_2纳米材料pH响应性验证 |
6.4.3 技术应用-修复六价铬 |
6.4.4 技术应用-地下水对硝基苯酚有机污染的原位修复 |
6.4.5 技术应用-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修复 |
6.5 地下水原位修复适用性评估 |
6.5.1 六价铬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评估 |
6.5.2 原位修复效益评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Nano-CaO_2/Fe(Ⅱ)降解TCEP的DFT预测与实验验证 |
7.1 研究背景 |
7.2 实验方法 |
7.2.1 AOPs降解TCEP环境学背景 |
7.2.2 模拟流程 |
7.2.3 DFT计算细节 |
7.2.4 CaO_2/Fe(Ⅱ)降解TCEP的实验过程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HAP和 RAP反应机理 |
7.3.2 后续转化机理 |
7.3.3 AOPs中生成其它官能团的可能机理 |
7.3.4 实验验证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罗非鱼皮胶原降解反应行为及肽钙螯合物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罗非鱼养殖及加工现状 |
1.1.1 罗非鱼习性及养殖现状 |
1.1.2 罗非鱼加工现状 |
1.1.3 罗非鱼的下脚料的综合利用 |
1.1.4 罗非鱼产业存在的问题及产业转型的迫切性 |
1.2 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 |
1.2.1 胶原蛋白的分类 |
1.2.2 胶原蛋白的结构 |
1.2.3 胶原蛋白的提取方法 |
1.2.4 胶原蛋白的应用 |
1.3 胶原明胶化过程 |
1.3.1 明胶概述 |
1.3.2 明胶结构 |
1.3.3 明胶的提取方法 |
1.4 胶原明胶化过程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 |
1.5 鱼明胶及酶解制备胶原蛋白肽 |
1.5.1 鱼明胶概况 |
1.5.2 鱼明胶的氨基酸组成 |
1.5.3 鱼明胶的应用 |
1.5.4 胶原蛋白肽的概述 |
1.6 胶原蛋白酶性质及酶的分离纯化方法 |
1.6.1 胶原蛋白酶性质 |
1.6.2 酶的纯化方法 |
1.7 胶原蛋白肽含量的检测方法 |
1.8 3-D模型构建在蛋白质酶促水解过程的应用研究 |
1.9 肽螯合钙的研究进展 |
1.9.1 螯合机制 |
1.9.2 肽钙螯合物的吸收利用 |
1.9.3 生产制备工艺 |
1.9.4 肽钙螯合物的特性及促钙吸收的机理 |
1.9.5 肽钙螯合物的结合性能分析 |
1.9.6 肽钙螯合产品研究 |
1.10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 |
1.1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0.2 研究内容 |
1.10.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罗非鱼皮胶原纤维结构及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罗非鱼新鲜鱼皮和鱼鳞基本成分的测定 |
2.3.2 鱼皮胶原纤维的分布 |
2.3.3 罗非鱼鱼皮、鱼鳞酸溶性胶原(ASC)和酶促酸溶性胶原(PSC)提取方法 |
2.3.4 胶原产物性质的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罗非鱼鱼皮和鱼鳞组成成分的比较 |
2.4.2 罗非鱼皮中胶原纤维的分布 |
2.4.3 胶原产物纯度的测定结果 |
2.4.4 紫外光谱分析 |
2.4.5 氨基酸组成分析 |
2.4.6 FTIR分析 |
2.4.7 胶原热收缩温度测定(Ts) |
2.4.8 胶原产物分子量分布测定结果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罗非鱼皮胶原明胶化过程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流程及方法 |
3.3.1 盐酸法提取罗非鱼鱼皮明胶化胶原的制备方法 |
3.3.2 罗非鱼鱼皮明胶的提取及其提取率计算 |
3.3.3 罗非鱼鱼皮胶原基本成分的测定方法 |
3.3.4 明胶化胶原的热稳定性分析 |
3.3.5 红外光谱分析 |
3.3.6 明胶化胶原的圆二色谱分析 |
3.3.7 产物亚基组成及分子量分布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罗非鱼鱼皮胶原基本成分测定结果 |
3.4.2 酸处理时间对明胶提取率的影响 |
3.4.3 不同酸处理时间下胶原降解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3.4.4 酸处理对罗非鱼皮胶原降解物热稳定性的影响 |
3.4.5 酸处理罗非鱼皮胶原圆二色谱结果分析 |
3.4.6 不同酸处理时间下罗非鱼皮胶原降解物的SDS-PAGE电泳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缩脲法测定罗非鱼源胶原蛋白肽含量的改良及应用评价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内容和方法 |
4.3.1 实验流程 |
4.3.2 测定方法最适参数的选定 |
4.3.3 最适条件下标准曲线的制作 |
4.3.4 精密度实验 |
4.3.5 重复性实验 |
4.3.6 鱼皮胶原蛋白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 |
4.3.7 鱼皮胶原蛋白肽与罗非鱼皮胶原蛋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 |
4.3.8 不同种类的罗非鱼胶原蛋白肽加样回收率试验 |
4.3.9 不同种类罗非鱼胶原蛋白肽与罗非鱼皮胶原蛋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 |
4.3.10 数据及图片处理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4.4.2 多肽线性质量浓度范围的确定 |
4.4.3 最适pH的确定 |
4.4.4 最适TCA浓度的确定 |
4.4.5 最适条件下标准曲线的绘制 |
4.4.6 精密度试验结果分析 |
4.4.7 重复性试验结果分析 |
4.4.8 鱼皮胶原蛋白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分析 |
4.4.9 鱼皮胶原蛋白肽与胶原蛋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分析 |
4.4.10 不同种类的罗非鱼胶原蛋白肽及加罗非鱼胶原蛋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胶原蛋白水解酶的纯化鉴定、酶学性质及固定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酶的纯化及鉴定 |
5.3.2 胶原蛋白水解酶酶学性质研究 |
5.3.3 磺化聚苯乙烯纳米球固定胶原蛋白水解酶及表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胶原蛋白水解酶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5.4.2 胶原蛋白水解酶酶学性质研究 |
5.4.3 磺化聚苯乙烯(SPS)纳米球固定胶原蛋白水解酶及表征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酶解过程反应行为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酶解体系的建立 |
6.3.2 水解度的测定 |
6.3.3 酶解体系物质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
6.3.4 3-D图形构建与曲面方程拟合及验证 |
6.3.5 不同水解度下酶解物的抗氧化能力评价 |
6.3.6 罗非鱼皮明胶化胶原蛋白肽的HPLC-MSMS检测方法及序列分析 |
6.3.7 鉴定得到的肽序列结构的模拟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酶解反应动态特征3-D模型构建 |
6.4.2 罗非鱼皮明胶化胶原酶解产物的抗氧化能力评价 |
6.4.3 罗非鱼皮明胶化胶原酶解产物肽的序列分析及结构预测 |
6.5 小结 |
第七章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的制备及体外Caco-2细胞模型促钙吸收评价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仪器 |
7.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7.2.2 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
7.3.2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中钙含量的测定 |
7.3.3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基本制备方法 |
7.3.4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制备工艺优化 |
7.3.5 钙螯合率的测定 |
7.3.6 胶原蛋白肽螯合钙的结构表征 |
7.3.7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
7.3.8 罗非鱼鱼鳞肽钙螯合物中钙结合量的测定方法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分布测定结果 |
7.4.2 罗非鱼胶原蛋白肽含钙量的测定结果 |
7.4.3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制备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及分析 |
7.4.4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制备工艺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及分析 |
7.4.5 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结构表征 |
7.4.6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稳定性研究 |
7.4.7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体外促钙吸收效果 |
7.5 本章小节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污泥产量与生物膜周期性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污泥产量和周期性规律研究现状 |
1.2.1 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
1.2.2 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污泥产量研究现状 |
1.2.3 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周期性规律研究现状 |
1.2.4 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 |
1.3 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工艺污泥产量和周期性规律研究现状 |
1.3.1 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工艺简介 |
1.3.2 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污泥产量研究现状 |
1.3.3 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周期性规律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效测定水质指标和活性污泥动力学参数新方法的建立 |
2.1 基于光散射原理建立一种快速测定水样悬浮固体物的方法 |
2.1.1 前言 |
2.1.2 实验部分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4 本节小结 |
2.2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一种测定污泥总磷的方法 |
2.2.1 前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3 结果与讨论 |
2.2.4 本节小结 |
2.3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测定污泥表观产率系数的方法 |
2.3.1 前言 |
2.3.2 实验部分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4 本节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工艺冲洗对污泥产量规律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装置和实验用水 |
3.2.2 实验操作 |
3.2.3 分析方法 |
3.3 不同冲洗条件下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工艺污泥产量规律研究 |
3.3.1 冲洗频率对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工艺污泥产量的影响 |
3.3.2 冲洗填充率对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工艺污泥产量的影响 |
3.3.3 冲洗时间对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工艺污泥产量的影响 |
3.3.4 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工艺污泥产量经验模型的建立 |
3.4 不同冲洗条件对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工艺去除污染物的影响 |
3.4.1 冲洗频率对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工艺去除污染物的影响 |
3.4.2 冲洗填充率对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工艺去除污染物的影响 |
3.4.3 冲洗时间对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工艺去除污染物的影响 |
3.4.4 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周期性变化规律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装置与实验用水 |
4.2.2 实验操作 |
4.2.3 分析方法 |
4.3 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工艺去除污染物效果周期变化规律 |
4.3.1 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去除有机物效果周期变化规律 |
4.3.2 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脱氮效果周期变化规律 |
4.3.3 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除磷效果周期变化规律 |
4.3.4 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出水悬浮物周期变化规律 |
4.4 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工艺物料平衡分析 |
4.5 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填料生物膜周期变化规律 |
4.5.1 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填料生物膜生物量变化规律 |
4.5.2 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填料生物膜胞外聚合物变化规律 |
4.5.3 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填料生物膜表观产率系数变化规律 |
4.5.4 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填料生物膜SEM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5)REx(CO3)y冶炼废水的膜电解处理及资源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稀土资源现状 |
2.1.1 稀土矿物及产品 |
2.1.2 RE_x(CO_3)_y的冶炼及废水种类 |
2.1.3 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与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检测标准 |
2.2 RE_x(CO_3)_y冶炼废水处理及资源化研究进展 |
2.2.1 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传统处理方法 |
2.2.2 RE_x(CO_3)_y冶炼废水现阶段处理方法 |
2.2.3 资源化研究现状 |
2.3 膜电解技术及资源化研究 |
2.3.1 膜电解处理技术概述 |
2.3.2 膜电解技术处理工业废水及资源化的应用 |
2.3.3 离子膜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
2.4 RE_x(CO_3)_y冶炼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
2.5 小结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内容 |
3.3.1 RE_x(CO_3)y冶炼废水检测方法的研究 |
3.3.2 膜电解法处理模拟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研究 |
3.3.3 膜电解法处理实际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研究 |
3.3.4 膜电解处理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资源化及工业应用评估 |
3.4 研究方法 |
3.4.1 分析检测方法 |
3.4.2 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膜电解处理方法 |
3.4.3 数据分析与评价方法 |
3.5 设备与材料 |
3.5.1 试验设备 |
3.5.2 试验材料 |
4 RE_x(CO_3)_y冶炼废水检测方法的研究 |
4.1 现行废水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研究 |
4.1.1 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水质成分 |
4.1.2 COD量测定的适用性分析 |
4.1.3 氨氮量测定的适用性分析 |
4.1.4 重金属元素量测定的适用性分析 |
4.2 RE_x(CO_3)_y冶炼废水检测方法的构建 |
4.2.1 RE_x(CO_3)_y冶炼废水中COD量测定的研究 |
4.2.2 RE_x(CO_3)_y冶炼废水中氨氮量测定的研究 |
4.2.3 RE_x(CO_3)_y冶炼废水中重金属元素量测定的研究 |
4.3 与现行废水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对比分析 |
4.3.1 精密度对比 |
4.3.2 准确度分析 |
4.4 小结 |
5 膜电解法处理模拟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研究 |
5.1 膜材料与电极材料筛选 |
5.1.1 不同离子膜对膜电解处理模拟废水效果的影响研究 |
5.1.2 电极材料筛选与电解前后比较 |
5.2 电解槽结构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
5.2.1 高效电解槽的设计 |
5.2.2 不同槽型结构的电流及电流密度比较 |
5.2.3 电解槽结构影响电流过程机理分析 |
5.3 膜电解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5.3.1 NH_4Cl浓度对膜电解效果的影响 |
5.3.2 电解电压对膜电解效果的影响 |
5.3.3 极板间距离对膜电解效果的影响 |
5.3.4 稀土浓度对膜电解效果的影响 |
5.4 膜电解过程机理分析 |
5.5 小结 |
6 膜电解法处理实际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研究 |
6.1 影响膜电解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 |
6.1.1 实际废水温度对NH_4Cl去除率的影响 |
6.1.2 废水初始浓度对NH_4Cl去除率的影响 |
6.1.3 电解电压对NH_4Cl去除率的影响 |
6.1.4 实际废水的膜电解处理效果分析 |
6.1.5 P_(507)的降解路径分析 |
6.2 膜电解过程的膜污染及机理研究 |
6.2.1 膜污染的表征 |
6.2.2 膜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6.2.3 RE(OH)_3膜污染机理研究 |
6.3 RE(OH)_3导致膜污染的化学清洗及机理分析 |
6.3.1 酸碱清洗剂的清洗效果对比研究 |
6.3.2 HCl-NaClO联合清洗剂最佳清洗条件的选择 |
6.3.3 清洗前后离子膜表面微观分析 |
6.3.4 化学清洗机理 |
6.4 小结 |
7 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膜电解资源化及工业应用评估 |
7.1 资源化工艺设计 |
7.2 膜电解产物氨的分离与富集 |
7.2.1 氨的吹脱分离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
7.2.2 NH_3的吸收富集影响因素研究 |
7.3 NH_4HCO_3合成及表征 |
7.3.1 NH_3·H_2O浓度影响NH_4HCO_3纯度的研究 |
7.3.2 NH_3·H_2O浓度与NH_4HCO_3结晶时间的关系研究 |
7.3.3 NH_4HCO_3的表征 |
7.4 工业应用效果评估 |
7.4.1 NH_4HCO_3的应用效果分析 |
7.4.2 膜电解处理及资源化的工业应用评估 |
7.5 小结 |
8 结论 |
8.1 创新点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RE_x(CO_3)_y冶炼废水中COD量的测定方法 |
附录B RE_x(CO_3)_y冶炼废水中氨氮量测定的方法 |
附录C RE_x(CO_3)_y冶炼废水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原子荧光光谱测定煤中锗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煤中锗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案设计 |
2.1 样品的采集与筛选 |
2.2 实验设计 |
3 原子荧光仪器(AFS)工作条件的研究 |
3.1 概述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灰预处理方法的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方法的可行性评价 |
5.1 评价的方法 |
5.2 准确度分析 |
5.3 精密度和重复性分析 |
5.4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分析 |
5.5 再现性分析 |
5.6 不确定度评定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STM32的便携式光谱分析检测仪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光谱分析检测仪的整体设计 |
2.1 工作原理 |
2.2 系统需求 |
2.3 系统整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光谱分析检测仪硬件电路设计 |
3.1 主控模块 |
3.2 电源模块 |
3.3 信号采集处理模块 |
3.4 显示模块 |
3.5 数据存储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4 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整体设计 |
4.2 A/D转换软件设计 |
4.3 显示模块软件设计 |
4.4 存储模块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性能测试 |
5.1 系统性能测试 |
5.2 COD含量的检测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光谱分析的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质分析方法 |
1.2.2 基于光谱分析的水质监测技术 |
1.2.3 基于化学预处理的光谱分析水质在线监测技术 |
1.2.4 基于化学预处理的光谱分析水质在线监测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光谱分析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理论与方法 |
2.1 基于光谱分析的水质在线监测理论与方法 |
2.1.1 分子吸收光谱 |
2.1.2 基于连续光谱分析的水质在线监测 |
2.1.3 影响朗伯-比尔吸收定律偏离的主要因素及抑制方法 |
2.2 化学预处理及光谱分析检测方法 |
2.2.1 水质在线监测参数的确定 |
2.2.2 COD化学预处理及检测方法 |
2.2.3 总磷化学预处理及检测方法 |
2.2.4 氨氮和六价铬化学预处理及检测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
3.1 水质监测系统功能要求 |
3.2 水质监测系统结构 |
3.3 流路模块 |
3.3.1 功能要求 |
3.3.2 流路模块设计 |
3.3.3 进样流程 |
3.3.4 进样精度测试分析 |
3.4 化学预处理模块 |
3.4.1 功能要求 |
3.4.2 高温高压消解装置 |
3.4.3 多功能样品检测室 |
3.5 光谱检测模块 |
3.5.1 光源 |
3.5.2 水冷散热循环系统 |
3.5.3 微型光谱仪 |
3.5.4 气泡的影响 |
3.6 自检模块 |
3.6.1 功能要求 |
3.6.2 系统自检 |
3.7 远程监测模块 |
3.8 控制与数据处理模块 |
3.8.1 总体架构 |
3.8.2 控制功能实现 |
3.8.3 系统软件 |
3.8.4 预警功能 |
3.9 系统清洗 |
3.9.1 清洗设计 |
3.9.2 比色杯清洗的动态判定 |
3.10 水质监测系统布局 |
3.11 本章小结 |
4 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信息处理 |
4.1 水质监测系统光谱信号误差 |
4.1.1 水质在线监测流程 |
4.1.2 水质监测系统的光谱信号误差 |
4.2 系统误差的动态消除 |
4.3 光谱噪声处理 |
4.3.1 EMD和 EEMD方法 |
4.3.2 基于EMD和 EEMD的水质吸收光谱自适应去噪 |
4.3.3 去噪效果评价 |
4.4 被测水样的背景干扰抑制 |
4.4.1 主要背景干扰 |
4.4.2 以被测水样透射光强为参比光强的背景干扰抑制方法 |
4.4.3 基于双波长光谱分析的背景干扰抑制方法 |
4.4.4 以被测水样透射光强为参比光强的双波长光谱分析背景干扰抑制方法 |
4.5 水质在线监测光谱信号处理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5 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测试分析 |
5.1 水质监测系统化学预处理控制条件实验 |
5.1.1 水质COD化学预处理控制条件及在线监测步骤 |
5.1.2 水质总磷化学预处理控制条件及在线监测步骤 |
5.1.3 水质氨氮化学预处理控制条件及在线监测步骤 |
5.1.4 水质六价铬化学预处理控制条件及在线监测步骤 |
5.2 水质监测系统关键性能指标及要求 |
5.2.1 关键性能指标 |
5.2.2 指标要求 |
5.3 水质监测系统性能指标测试 |
5.3.1 自动建标测试 |
5.3.2 零点漂移测试 |
5.3.3 量程漂移测试 |
5.3.4 直线性测试 |
5.3.5 准确度测试 |
5.3.6 重复性测试 |
5.3.7 系统其它性能指标 |
5.4 实际水样比对实验 |
5.3.1 比对实验依据 |
5.3.2 加标水样的六价铬检测比对实验 |
5.3.3 污水排放和地表水检测比对实验 |
5.5 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测试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生物质热解木醋液对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简称及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木醋液及其利用现状 |
1.3 活性污泥法的机理及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生物质热解木醋液对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3 木醋液对活性污泥法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2.4 木醋液对SBR系统污泥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木醋液主要有机组分对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的作用机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主要有机组分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3.4 主要有机组分的配比优化及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木醋液对活性污泥法动力学及污泥活性的影响机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木醋液影响活性污泥法动力学的机制 |
4.4 木醋液影响污泥活性的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木醋液作用下胞外聚合物影响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的机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木醋液作用下胞外聚合物影响污染物去除效果的机制 |
5.4 木醋液作用下胞外聚合物影响污泥性能的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木醋液用于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条件优化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3 工艺条件优化实验结果及响应变量方差分析 |
6.4 工艺条件优化及其效益估算 |
6.5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的创新与特色 |
7.3 后续工作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海水氮营养盐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课题提出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海水亚硝酸盐氮快速检测研究 |
2.1 原理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方法评价和海水实测 |
3 海水氨氮快速检测研究 |
3.1 原理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方法评价及海水实测 |
4 海水硝酸盐氮快速检测研究 |
4.1 原理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方法评价和海水实测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如何提高COD比色法测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论文参考文献)
- [1]氨氮野外原位在线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盛宇博.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2)
- [2]基于pH响应的地下水污染CaO2纳米靶向修复研究[D]. 夏辉. 沈阳大学, 2021
- [3]罗非鱼皮胶原降解反应行为及肽钙螯合物制备研究[D]. 张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饱和填充生物膜反应器污泥产量与生物膜周期性规律研究[D]. 郑榆凯. 广西大学, 2020(05)
- [5]REx(CO3)y冶炼废水的膜电解处理及资源化研究[D]. 王东杰.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6]原子荧光光谱测定煤中锗的方法研究[D]. 王文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7]基于STM32的便携式光谱分析检测仪的研究与设计[D]. 王丽雪.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8]基于光谱分析的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谢瑛珂. 重庆大学, 2019(01)
- [9]生物质热解木醋液对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机制研究[D]. 张芳.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海水氮营养盐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 杨努.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