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五次大提速与职工思想观念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邱铁鑫[1](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铁道部党校《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战略创新及时代意义》课题组,周宗伟[2](2007)在《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战略创新及时代意义》文中提出
崔登辉[3](2007)在《中国铁路既有线路提速的社会效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中国铁路既有线路的五次大提速为研究背景,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来正确认识五次大提速的意义,科学评价五次大提速的社会效益,总结五次提速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将要实施的全路范围的第六次大提速提供可供借鉴的政策和建议。本文共分三个部分来进行分析和论证。第一部分详细阐述了我国铁路提速的背景和战略意义,并对社会效益及其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总结。第二部分根据相关的研究进展,将模糊集理论与层次分析理论相结合,对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进行改进,通过构建模糊一致判断矩阵引进了模糊层次分析的评价方法。第三部分通过对铁路提速的社会效益的分析,从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选取了27个评价指标,通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完成了对中国铁路既有线路的五次提速社会效益的评价,得出了中国铁路既有线路五次提速的社会效益比较明显的结果。第四部分则在分析评价结果的基础上,从提高服务质量、发挥铁路自身市场主体作用等方面对将要实施的中国铁路既有线路第六次提速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在评价方法的选取上根据相关的研究进展,将把模糊集理论与层次分析理论相结合,对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进行改进,引进模糊一致判断矩阵;在评价指标选取上,分别从宏观角度、中观角度和微观角度选取了27个评价指标来全面、综合的反映;在评级指标的权重上,通过选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这些都最大限度的克服了评价方法的主观性,为一些重大公共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提供了参考。
徐宜发[4](2005)在《大思路推动大发展 大手笔带来大跨越——郑州铁路局参与5次大面积提速的实践与思考》文中认为郑州铁路局参与了铁路5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思考。经过5次提速实践,郑州铁路局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有了空前转变,加快了技术装备现代化进程,快速提升了铁路运输能力,全面调整和优化了生产力布局,创造了丰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柴铁民[5](2004)在《关于铁路第五次大提速与职工队伍思想观念转变的思考》文中指出面对铁路第五次大提速带来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职工队伍思想观念能否跟上和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和新的要求,是确保大提速工作顺利实施和持续安全稳定的重要前提。因此,深入思考和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进一步实施提速战略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职工队伍思想观念的转变对实施铁路大提速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是实践的先导。铁路实施第五次大提速的过程就是实践创新的过程,只有把职工的思想引导到实施铁路大提速的伟大实践中来,把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铁路大提速的战略决策上来,才能为实施铁路大提速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才能产生强大的先导和推动作用,才能形成万众一心保提速的生
周子达[6](2004)在《第五次大提速与职工思想观念转变》文中提出铁路第五次大提速的成功实施,对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为旅客和货主提供了满意的服务,缩短了旅行时间,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为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强劲动力、实践启示和有益借鉴。同时对促进干部职工思想观念转变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将转变为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引"科学发展观"之水,启"大提速"观念之门,促进干部职工思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抓提速的理念,增强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部党组审时度势,科学分析,深刻把握和探索中国铁路
王德进[7](2004)在《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实现思想观念大转变》文中提出思想观念的大转变是第五次大提速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证,也是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同时,思想观念的大转变只能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中来实现。 一、思想观念的大转变必须以有利于铁路跨越式发展为主题 铁道部党组在充分分析铁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现状的基础上,作出了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何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铁道部跨越式发展的重大部署上来,以思想观念的大转变促进铁路发展的新跨越,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提出后,从总体上来说,广大干部职工是欢迎的,拥护的,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但也有不少干部职工
刘涟清,杜光远[8](2004)在《以提速调图为契机 拓展铁路运输市场》文中认为上海局在部党组领导下,紧紧抓住第五次大提速的契机,用心经营,精细管理,精心组织,强化营销,大力拓展铁路运输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仅新图实施后的第一个月,即4月18日至5月17日,全局发送旅客1589.5万人,与2002年(2003年因SARS影响,没有可比性)同口径同比多发送181.3万人,增长12.9%。11趟直达特快列车发送旅客19.5万人,运能综合利用率达到80.2%,高于全路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完成货物发送1 388万吨,同比增长2.26%。 认真总结这次成功经验,对我们在第六次大提速以及今后的运输经营工作中,更加自觉娴熟地运
成都铁路局党委宣传部 四川 成都 610082[9](2004)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确保第五次提速调图顺利实施》文中提出铁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使我们吏深刻地认识到,要确保大提速的成功,必须以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素质不断提高为基础和保证。 一、大提速引领铁路跨越式发展历史性突破 实现铁路运输能力的快速提升和技术装备的快速提高,是部党组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铁路改革发展历史进程中革命性的变革。它既是铁路加快发展,紧紧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更是铁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满足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与日俱增的迫切需要的重要举措。 1.提速是铁路统筹优化、内涵扩张、突破"瓶颈"的根
青岛铁路分局淄博工务段 山东 淄博 255021[10](2004)在《提速调图后职工思想观念的变化及对策》文中指出自4月18日铁路第五次大提速以来,全路新旧图交替工作顺利进行,基本实现新图过渡期的"安全、平稳、有序"的目标。提速调图对全体干部职工来说,都是一次素质的大提高,技术水平的大演练,提速调图后,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速调图后职工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的变化1.进一步坚定了干部职工对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信心。
二、第五次大提速与职工思想观念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五次大提速与职工思想观念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2)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战略创新及时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提速战略的实施, 加快了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
(一) 大提速战略的内含包括铁路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全面创新 |
(二) 大提速战略的实践明晰了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的战略思路 |
(三) 大提速战略是中国铁路现代化战略的序篇 |
二 |
(一) 第六次大提速是中国铁路走进现代化的里程碑 |
(二) 第六次大提速是铁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起点 |
(三) 第六次大提速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的新探索 |
三、大提速给予我们许多启示, 对于全面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
(一) 必须增强抢抓机遇的战略意识 |
(二) 必须确立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 |
(三) 必须贯彻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 |
(四) 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的创新原则 |
(五) 必须确保运输安全为首要前提 |
(六) 必须弘扬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 |
(3)中国铁路既有线路提速的社会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我国铁路既有线路提速的背景 |
1.1.2 我国铁路提速的历程及现状 |
1.1.3 我国铁路提速的战略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铁路既有线路提速的社会效益评价体系 |
2.1 铁路既有线路提速的社会效益评价原则 |
2.2 铁路既有线路提速的社会效益的评价方法 |
2.3 铁路既有线路提速的社会效益评价体系 |
3 铁路既有线路提速的社会效益 |
3.1 宏观社会效益 |
3.2 中观社会效益 |
3.2.1 区域社会效益 |
3.2.2 产业社会效益 |
3.3 微观角度 |
3.3.1 铁路自身社会效益 |
3.3.2 消费者社会效益 |
4 铁路既有线路提速的社会效益评价 |
4.1 铁路既有线路提速的社会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
4.2 铁路提速社会效益评价体系的确定 |
4.2.1 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的确定 |
4.2.2 评价指标的权重的确定 |
4.3 铁路提速的社会效益评价的模型测算 |
5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分析 |
5.2 对第六次铁路提速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大思路推动大发展 大手笔带来大跨越——郑州铁路局参与5次大面积提速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5次大面积提速的基本实践 |
1.1 勇于实践, 从零起步, 提速攻坚首战告捷 |
1.2 坚定信心, 扩大战果, 提速线路初具规模 |
1.3 更新理念, 突破难点, 提速技术逐步完善 |
1.4 单线突破, 全面开花, 提速网络初步形成 |
1.5 深刻变革, 跨越发展, 提速调图战果辉煌 |
2 5次大面积提速的主要收获 |
2.1 5次大面积提速的艰苦实践, 促进了思想观念的空前转变 |
2.2 5次大面积提速的艰苦实践, 大大加快了技术装备现代化进程 |
2.3 5次大面积提速的艰苦实践, 快速提升了铁路运输能力 |
2.4 5次大面积提速的艰苦实践, 带来生产力布局的全面优化 |
2.5 5次大面积提速的艰苦实践, 创造了丰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
3 5次大面积提速的启示与思考 |
3.1 正确判断和抉择, 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 |
3.2 盘活现有提速资源, 发挥综合效益 |
3.3 不断拓宽思路, 把既有线提速引向深入 |
3.4 把握运输安全的主动权, 确保提速持续安全稳定 |
四、第五次大提速与职工思想观念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2]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战略创新及时代意义[J]. 铁道部党校《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战略创新及时代意义》课题组,周宗伟.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7(03)
- [3]中国铁路既有线路提速的社会效益评价研究[D]. 崔登辉. 北京交通大学, 2007(05)
- [4]大思路推动大发展 大手笔带来大跨越——郑州铁路局参与5次大面积提速的实践与思考[J]. 徐宜发.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5(09)
- [5]关于铁路第五次大提速与职工队伍思想观念转变的思考[J]. 柴铁民.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4(S1)
- [6]第五次大提速与职工思想观念转变[J]. 周子达.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4(S1)
- [7]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实现思想观念大转变[J]. 王德进.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4(S1)
- [8]以提速调图为契机 拓展铁路运输市场[J]. 刘涟清,杜光远.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4(S1)
- [9]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确保第五次提速调图顺利实施[J]. 成都铁路局党委宣传部 四川 成都 610082.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4(S1)
- [10]提速调图后职工思想观念的变化及对策[J]. 青岛铁路分局淄博工务段 山东 淄博 255021.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