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矿物固定态铵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潘飞飞,唐蛟,张伟豪,陈碧华,王广印,李新峥[1](2021)在《外源氮添加对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田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外源氮(N)添加对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田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及最大固铵量的影响。选取4个不同种植年限(0年、2年、13年和21年)的设施菜田土壤,分别设置4个外源氮添加处理,进行为期36天的室内培养,测定不同种植年限和外源氮添加处理下的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并计算其最大固铵量。4个外源氮添加处理分别是:(1)CK,不添加任何氮肥,为对照;(2)CF,常规施氮,添加尿素态N 374 mg kg-1干土;(3)RCF,减量施氮(减N 46%,添加尿素态N 200 mg kg-1干土);(4)RCF+OM,减量施氮配施有机氮(添加尿素态N 150 mg kg-1干土并以鸡粪形式添加有机态氮50 mg kg-1干土)。结果显示:随设施蔬菜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本底固定态铵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最大固铵量却呈下降的趋势。同一种植年限下,各施肥处理在培养过程中的土壤固定态铵含量总体表现为CK <RCF+OM <RCF <CF,说明施肥可增加土壤固定态铵含量,但其增幅大小受施肥量的多少和施肥种类影响,其中CF处理土壤固铵量为最大(98.61 mg kg-1),显着高于RCF和RCF+OM处理,而RCF处理的土壤固铵量(84.76 mg kg-1)又高于RCF+OM处理(77.34 mg kg-1)。设施菜田增施氮肥可提高土壤固定态铵的含量,且化肥较有机肥的效果更优。
马玲[2](2020)在《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氮素形态、排放及分配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资源化利用的比例不高,且不合理施肥现象持续凸显。为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现减肥增效的目标,因地制宜的推进秸秆还田在农业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秸秆还田的应用中,探索能够实现秸秆全量、生态、安全还田的方式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田间原位微区试验,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秸秆全量不同还田方式(不还田CK、覆盖还田SM、常规还田SC、深还田SD)对土壤氮素形态、NH3挥发及N2O排放动态特征和肥料氮在土壤-玉米系统中的植物吸收、土壤残留及氮素损失的影响,以期为东北地区秸秆还田方式的选择以及氮素肥料减施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各氮素形态的影响。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氮素的供应能力,促进了各氮素形态间的转化,与CK和SM处理相比,SC和SD处理对土壤各氮素养分库的影响较大。其中,秸秆还田提高了0-20 cm土层铵态氮的平均含量,SC处理最高,比CK提高了40.82%;秸秆还田降低了20-40 cm土层的平均含量,SD处理最低,比CK降低了7.14%。与CK相比,SD处理增加了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秸秆还田有助于还田层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转化和土壤微生物对氮素的固持。与CK和SM相比,SC和SD处理不同程度增加了0-20 cm和20-40 cm土壤固定态铵库的大小。(2)明确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NH3挥发和N2O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相比于CK处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均显着降低了土壤NH3挥发量,增加了土壤N2O排放量。SM、SC和SD处理下土壤NH3挥发累积量分别比CK处理减少了12.38%、9.87%和5.73%;与CK相比,SM、SC和SD处理下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了30.19%、82.82%和36.53%。各处理氮素气态损失率排序为:CK<SM<SD<SC。气温和土壤含水量的双因素拟合可以较好的解释土壤NH3挥发的变化,土壤温度与土壤N2O排放通量呈显着的指数相关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pH、容重、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对气体排放具有极显着影响。(3)明确了秸秆还田方式下肥料氮在土壤-玉米系统中的分配特征。各秸秆还田方式处理的玉米产量均高于CK处理,其中,SD处理的产量最高且显着高于CK处理。随施肥时期的延后,玉米地上部15N利用率逐渐升高,且SD处理的地上部15N利用率与CK处理相比得到了显着地提升。同一施肥条件下,秸秆还田增加了还田层土壤微生物对肥料氮的固持。在3种还田方式中,SD处理对于提升土壤微生物固持肥料氮的作用最大,且对20-40 cm土层的促进效果更加明显,其次为SC处理。在3个施肥时期中,播种期施用的氮肥对固定态铵库的贡献最大,各秸秆还田方式不同程度的促进了土壤对肥料氮素的固定和释放。在3个施肥时期中,基肥氮素的损失率最高,拔节肥在土壤中的残留率最高,吐丝期施肥对玉米籽粒的贡献最大。SD处理显着提高了各施肥时期的茎叶15N利用率和根系15N利用率,同时其氮素损失率也低于其他处理。因此,综合考虑土壤氮素供应、气态损失、玉米产量及地上部15N利用率和不同施肥时期肥料氮素在土壤-玉米系统中的分配等因素,秸秆深还田是一种较好的实现秸秆全量、生态、安全还田的秸秆还田方式,能够更有效的提升土壤氮素供应能力、提高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减少当季氮肥的损失。由于各秸秆还田方式均增加了N2O的排放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与N2O减排措施进行配套实施。
巴闯[3](2019)在《包膜-抑制剂型尿素对春玉米田土壤氮素供应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化肥不合理施用问题日益严重,研发新型环境友好型缓释肥料对于实现农业科学施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包膜材料,包被尿素的同时添加抑制剂(共设6个处理:不施尿素CK;未包膜尿素U;包膜尿素PCU;含抑制剂包膜尿素PICU;包膜抑制剂涂层尿素PCIU;抑制剂涂层包膜尿素PCUI),在玉米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施肥后土壤氮素养分库(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有机氮、微生物量氮、固定态铵)和气体排放(NH3、N2O、CO2、CH4)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包膜抑制剂型尿素的氮素供应能力及气体减排潜力。同时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探究肥料氮在土壤-玉米系统中的利用与分配,揭示增产增效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有机氮、微生物量氮和固定态铵之间密切联系(P<0.05或P<0.01),动态平衡。铵态氮、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在苗期最高,之后随玉米生长逐渐下降。土壤微生物和粘土矿物能够根据养分丰缺程度固定和释放铵离子。一个生长季后,包膜抑制剂型尿素处理土壤可溶性氮(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有机氮)和固持态氮(微生物量氮、固定态铵)含量分别增加了30.4%44.6%和47.5%54.5%,影响土壤持续供氮能力,对氮素的有效利用意义重大。(2)气体排放强度与土壤温度、土壤孔隙含水率及土壤氮素供应显着相关(P<0.05或P<0.01)。包膜抑制剂型尿素既延迟了气体(NH3、N2O、CO2、CH4)排放达到峰值的时间,又减少了气体累积排放量,减排潜力较包膜尿素更为显着。PICU、PCIU和PCUI处理氨挥发累积量分别减少了33.9%、44.5%和30.9%。综合温室效应(GWP)分别显着降低了20.4%、24.2%和17.0%(P<0.05)。(3)包膜抑制剂型尿素显着提高了2.1%14.4%的玉米氮素累积量。PICU和PCIU处理产量显着提高了13.0%和18.0%,籽粒15N吸收显着提高了55.7%和70.3%(P<0.05)。PCU、PICU、PCIU和PCUI处理植株15N吸收分别提高了31.4%、55.9%、77.1%和15.5%,15N利用率分别为42.86%、50.85%、57.76%和37.66%。包膜抑制剂型尿素处理能够提升土壤微生物和粘土矿物对肥料氮素的固持能力。一个生长季后,大部分肥料氮留存于土壤,后期生产可适当降低施氮成本,促进残留氮素的吸收利用,实现化肥零增长。因此,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不同施肥处理的气体减排效益、作物增产效益以及土壤氮素供应能力,建议将包膜抑制剂涂层尿素(PCIU)处理用于玉米生产的最佳施肥。PCIU处理土壤氨挥发和温室气体累积量最低,减排潜力最大,显着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提升了土壤养分含量,能够更好的调控土壤氮素供应,是一种更加环保高效的新型缓释肥料。
张艳霞[4](2017)在《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下游土壤中铵的赋存形态及吸附/解吸附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地下水氨氮污染问题近年来日趋普遍。早期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是重要的污染源,主要通过包气带渗入地下水中造成污染。本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水口寺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区域的包气带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模拟,研究了目标区域内铵态氮的赋存形态及其分布规律,探讨了铵态氮在填埋场污染区域土壤中的吸附/解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深入研究铵态氮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提供思路,为实现土壤及地下水氨氮污染控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域土壤中,铵态氮平均含量为164.13±24.98 mg/kg,显着高于其他同类型土壤中的含量。三种形态铵所占比重大小为:固定态铵>水溶态铵>可交换态铵。水溶态铵主要赋存于粉砂粒岩土中,受pH值、Eh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可交换态铵主要赋存于粒径为0.25-0.02 mm的砂质岩土中,受氧化还原环境影响;固定态铵主要赋存于粘粒中,主要受土壤粒径及矿物组成影响。(2)吸附过程中,吸附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水溶态铵>可交换态铵>固定态铵。铵态氮吸附动力学全过程主要受土体膨胀、表面扩散、介质表面离子交换等因素影响,与Elovich方程及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较好;可交换态铵和固定态铵前期快速吸附阶段主要受铵离子在颗粒内部的扩散速率影响,与抛物线方程拟合较好。铵态氮等温吸附曲线与Langmuir模型拟合效果最佳,说明土壤对各形态铵的吸附均属于单分子层吸附。(3)解吸附过程中,铵态氮释放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水溶态铵>可交换态铵>固定态铵,水溶态铵是铵态氮向环境中释放的主要贡献者。铵态氮解吸附动力学曲线均与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较好,等温解吸曲线与Freundlich模型、Henry模型及Langmuir模型均拟合较好。(4)铵态氮吸附受介质组成及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土壤粒径的减小、环境氨氮浓度的升高以及温度的降低均会增加土壤对铵的吸附量;pH的升高促进水溶态铵的吸附,抑制可交换态铵的吸附,对固定态铵的吸附影响不大;盐分会抑制土壤对铵的吸附,并且对可交换态铵的抑制最为显着。(5)铵态氮的解吸附受到各环境因素的影响。土壤中原先吸附的铵越多、环境温度越高,铵态氮解吸量越大;pH的升高抑制铵的释放,土壤系统中的盐分促进铵的释放,其中,pH及盐分对可交换态铵的影响最为显着。
谢志坚[5](2016)在《填闲作物紫云英对稻田氮素形态变化及其生产力的影响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氮素形态转化与循环过程是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主要种植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氮素是水稻等作物生长发育以及形成一定产量的首要限制性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不合理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至上世纪90年代末,无论是氮肥施用总量还是施用强度均已位居世界前列,而有机物料投入用量则骤然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长期过量且不合理施用氮肥,不仅其当季利用率比较低,大量硝态氮累积于土壤中而产生下渗淋溶损失、NH3挥发和硝化反硝化脱氮(NOx)等途径损失进入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中而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而且氮肥的增产效益逐年下降。种植和利用冬季填闲作物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重要组成部分,其鲜草还田经土壤微生物腐解释放出来的氮素同样可被水稻作物吸收利用,还可能影响了土壤氮库中各形态氮素分布、转化及其归趋等一系列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从而影响氮素生物有效性以及稻田生产力的可持续性。以往关于填闲作物的多研究集中于旱地土壤或者更关注于其在培肥改土、供应下茬作物养分等方面的作用,而关于填闲作物对淹水稻田系统土壤供氮能力和水稻生产力持续变化以及氮素形态转化的作用等方面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拟采用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为模式填闲作物,通过大田长期定位试验、室内盆栽和15N示踪(交叉标记)微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填闲作物对氮素形态转化、硝化反硝化等过程以及稻田供氮能力及其生产力持续演化过程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将对外源物质投入相对较少的南方水稻种植体系中合理利用填闲作物,提高稻田土壤中氮素贮藏和循环能力和利用率,减少稻田氮素损失及其环境风险,维持稻田系统生产力与可持续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室内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尿素配施紫云英对单季稻田系统氮素气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季稻田氮素的NH3挥发损失率超过20%,而N2O损失率则小于1%。与尿素单施相比,尿素配施紫云英显着降低表面水中铵态氮含量和分蘖期土壤中羟胺还原酶活性以及各生育期土壤中硝化反硝化细菌数量与硝酸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从而分别显着降低单季稻田NH3挥发量和N2O排放量14.6%和45.2%,进而分别降低N2O的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强度45.2%和46.8%。2.与尿素单施相比,尿素配施紫云英显着增加水稻各生育期土壤中固定态铵、土壤微生物量碳与氮含量以及铵态氮和非酸解氮(NAHN)含量,却降低硝态氮含量;增加氨基酸态氮(AAN)、氨基糖态氮(ASN)和酸解氨态氮(AHAN)含量,而降低酸解未知态氮(AHUN)含量,从而分别增加无机氮、酸解氮(AHN)和总氮含量5.13%-24.2%、3.44%-8.36%和9.17%-10.9%,新增加的AHN中以AAN和AHAN为主。3.与尿素单施相比,尿素配施紫云英分别显着增加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固氮菌数量和脲酶、蛋白酶、蔗糖酶活性14.5%-36.6%和15.3%-31.1%,但分别显着降低土壤中氨氧化细菌(AOB)数量和氨氧化古菌基因(AOA amo A)丰度24.6%和66.4%;显着降低15NU对分蘖期土壤中ASN、AHUN、AHAN和NAHN及其对成熟期土壤中AAN和ASN的贡献率,却显着增加其对成熟期土壤中AHUN、NAHN和固定态铵的贡献率。通径分析结果则表明,AHAN是土壤中15NU的暂时累积库,而NAHN则是稳定的储存库。4.与尿素单施相比,尿素配施紫云英促进水稻各生育期对15NU的吸收累积及其在实籽粒中的分配量,降低其对土壤氮(SoilN)的吸收累积以及15NU在秕谷中的分配量,从而显着提高15NU利用率46.1%-83.0%,降低水稻对土壤氮素的依存率14.0%,改善产量各构成要素(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增加籽粒产量3.02%。5.水稻收获后,种植填闲作物紫云英分别显着增加盛花期土壤总氮、固定态铵、土壤微生物量氮和铵态氮含量,降低硝态氮含量;增加盛花期土壤中AAN、ASN和AHAN含量,降低AHUN含量,最终分别平均增加酸解氮和非酸解氮含量13.0%和15.9%,另外,种植填闲作物紫云英还显着增加残留15NU对盛花期土壤中铵态氮、AAN、ASN和AHAN的贡献率6.31%-22.3%,而分别降低其对土壤总氮、硝态氮、固定态铵和AHUN、AHN、NAHN的贡献率8.28%-85.7%和6.37%-33.2%。6.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紫云英和尿素不同配比(紫云英氮分别替代20%-80%尿素氮)对双季稻田系统土壤供氮能力及其生产力可持续演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或者尿素单施均不利于稻田系统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发展。N80M20或N60M40处理条件下,耕层土壤有机质和总氮含量以及早稻、晚稻籽粒和秸秆及其周年产量均随时间的推移呈增加趋势,而N100、N40M60或N20M80处理早稻、晚稻籽粒和秸秆及其周年产量变化趋势则相反。与N100相比,N80M20或N60M40处理显着提高耕层土壤有机质、总氮、铵态氮含量和无机氮总量,促进水稻地上部对氮素的吸收累积,提高水稻籽粒和秸秆周年产量及其可持续指数以及氮素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而N40M60或N20M80处理则均表现为显着降低趋势。另外,紫云英替代尿素均显着降低耕层土壤硝态氮含量。
李昕[6](2016)在《吉林省主要耕作土壤对营养元素的保蓄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对营养元素(主要为氮、磷、钾)的保蓄性能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一些研究表明,化肥的超量施用是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的原因之一,当所施化肥量超过农作物生长吸收所需量和土壤的保蓄量后,既会造成化肥的浪费,还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本研究以吉林省三种主要耕作土壤为试验对象,通过实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三种供试土壤对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保蓄容量,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土壤对营养元素保蓄性能的主要因素,以期能为吉林省农业耕作合理施肥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概括如下:1.不同类型土壤对铵的保蓄容量不同,黑土为46.15g·kg-1,黑钙土为44.82g·kg-1,白浆土为43.86g·kg-1,保蓄量从高到低顺序为黑土>黑钙土>白浆土。铵在土壤中的吸附绝大部分为交换吸附,交换态铵在铵保蓄容量中的占比分别为黑土99.6%、黑钙土99.96%、白浆土99.73%;极少部分为晶格固定吸附,固定态铵在铵保蓄容量中的占比分别为黑土0.4%、黑钙土0.04%、白浆土0.27%。2.不同类型土壤对磷的保蓄容量不同,黑土为110.3mg·kg-1,黑钙土为104.3mg·kg-1,白浆土为135.6mg·kg-1,保蓄量从高到低顺序为白浆土>黑土>黑钙土。磷在土壤中的吸附主要为配位吸附,在磷保蓄容量中的占比分别为黑土69.7%、黑钙土84.6%、白浆土71.4%;少部分为交换吸附,在磷保蓄容量中的占比分别为黑土30.3%、黑钙土15.4%、白浆土28.6%。3.不同类型土壤对钾的保蓄容量不同,黑土为450.35mg·kg-1,黑钙土为72.39mg·kg-1,白浆土为420.51mg·kg-1,保蓄量从高到低顺序为黑土>白浆土>黑钙土。钾在土壤中的吸附主要为固定吸附,缓效钾在钾保蓄容量中占比分别为黑土80.33%、黑钙土80.00%、白浆土84.62%;少部分为交换吸附,速效钾在钾保蓄容量中占比分别为黑土16.67%、黑钙土20.00%、白浆土15.38%。4.土壤有机质能显着影响土壤的阳离子交换性能。在不改变其他土壤性质条件下,去除三种供试土壤的有机质均能能显着降低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5.土壤不同粒级的颗粒对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影响不同。三种供试土壤的砂粒对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影响很小,几乎不提供阳离子交换量;黑钙土的粉粒和粘粒均能影响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黑土和白浆土只有粘粒能提供较多的阳离子交换量。6.土壤不同的矿物组成对土壤的阳离子交换性能影响不同。黑土、黑钙土和白浆土的粘土矿物中均含有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和蛭石。不同类型的矿物组成对营养元素的吸附能力不同。
范绍博,马强,姜春明,潘飞飞,周桦,徐永刚,宇万太[7](2016)在《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文中提出依托长期定位试验(包括6个施肥处理:CK,不施肥;M,施循环猪圈肥;NP,施N、P化肥;NPK,施N、P、K化肥;NPK+M,N、P、K化肥+循环猪圈肥;PK,施P、K化肥),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下辽河平原地区潮棕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及其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种植时间推移,不同施肥模式下固定态铵含量均呈先降低而后逐渐稳定的趋势。与试验初期固定态铵含量相比,试验进行22年后,不同施肥处理固定态铵有18.0%38.7%的释放。施用氮肥会导致土壤固定态铵含量降低;钾肥则能阻碍固定态铵释放,延缓其降低过程;单纯施用循环猪圈肥对固定态铵含量无显着影响;而施用N、P、K化肥基础上配施循环猪圈肥不仅可提高作物产量,且可使土壤固定态铵库保持在较高水平,有利于构建土壤氮素养分库,应为本地区旱田农业生产中的最佳施肥模式。
党亚爱,王立青,张敏[8](2015)在《黄土高原南北主要类型土壤氮组分相关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作为典型生态脆弱区,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氮组分分布特征及相关关系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采集从北向南依次分布的干润砂质新成土(神木)、黄土正常新成土(延安)和土垫旱耕人为土(杨凌)等典型土壤剖面0200 cm土层土样,分析了土壤全氮及酸解有机氮含量、酸解有机氮主要组分与微生物生物量氮之间的相关性,以期阐明黄土高原典型土壤主要氮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及其特点。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从北到南典型土壤全氮与微生物生物量氮、固定态铵及酸解有机氮各组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微生物生物量氮除了与固定态铵及酸解氨基糖态氮没有显着相关性外,与其余氮组分均达到极显着线性相关水平(P<0.01),且酸解氨基酸态氮是微生物生物量氮的主要贡献者。
罗志远[9](2014)在《重庆地区各主要紫色母岩发育的土壤中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构成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中的矿物种类的绝大多数都由母岩继承和转化而来,不同母岩中矿物种类以及含量都有所不同,直接影响着由其所形成的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以及肥力特征。紫色土是重庆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因此,研究探讨不同母质不同发育程度紫色土矿物的种类以及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不仅可以为提高该地区土壤肥力(离子代换量)、促进该地区土壤矿物学理论研究等提供依据,也能够为重庆地区紫色土矿物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使用X衍射分析法对重庆地区主要儿种母质(蓬莱镇组、沙溪庙组、遂宁组和自流井组)发育的紫色土以及同种母质不同发育程度的土样小于2μm的粘粒进行了分析。定性的分析了紫色土中主要土壤矿物种类,特别是层状硅酸盐矿物种类,定量分析了样品中各种十壤矿物的相对百分含量和伊利石结晶度。初步探讨土壤矿物在重庆地区紫色土中的组合特性和变化规律,揭示土壤发育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从土壤矿物定性分析可以得到:重庆地区主要母质发育的紫色土矿物含量组成相对一致。蓬莱镇组石骨子土、沙土、半沙半泥土、二泥土、大泥土粘粒中土壤矿物种类比较一致,主要有伊利石、高岭石、云母、伊蒙混层矿物、蒙脱石、蛭石、绿泥石和石英,但是在蓬莱镇组石骨子十和蓬莱镇组二泥土中未检出蒙脱石的存在,蓬莱镇组大泥土和沙土中也为检出绿泥石存在。遂宁组石骨子夹砂十、沙十、半沙半泥十、二泥土、大泥土粘粒中土壤矿物种类比较一致,都未检出绿泥石存在,主要有伊利石、高岭石、云母、伊蒙混层矿物、蒙脱石、蛭石和石英,但是在遂宁组石骨子夹泥土和半沙半泥土中也未检出蒙脱石存在。沙溪庙组石骨子土、石骨子夹砂土、沙土、二泥土、大泥土粘粒中土壤矿物含量比较一致,都未检出绿泥石存在,主要有伊利石、高岭石、云母、伊蒙混层矿物、蒙脱石、蛭石和石英。自流井组石骨子土、石骨子夹砂土、沙土、半沙半泥土、二泥土、大泥土粘粒中土壤矿物含量比较一致,都未检出绿泥石存在,主要有伊利石、高岭石、云母、伊蒙混层矿物、蒙脱石、蛭石和石英。伊利石、高岭石、云母、伊蒙混层矿物、蛭石和石英这几种矿物在土壤中含量高而且稳定存在,蒙脱石和绿泥石都只在一部分土壤样品中检出。蒙脱石和绿泥石的存在与否看不出规律,这是否和土壤发育过程中的一些因素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2)在紫色土中伊利石含量范围在29.4%~52.1%,蒙脱石含量范围在0~8.4%,伊蒙混层矿物含量在7.7%~24.9%,高岭石含量范围在6.6%~19.2%,蛭石/绿泥石(1.4nm过渡矿物)含量范围在3.4%~22.4%,而绿泥石含量极少,大部分样品中均未检出,云母含量范围在11.5%~22.4%。在这儿种主要土壤矿物中,从总体的平均值来说,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伊利石(41.2%)、云母(17.2%)、伊蒙混层矿物(14.5%)、高岭石(11.9%)、蛭石/绿泥石(10.9%)、蒙脱石(3.3%)、绿泥石(1.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重庆地区紫色土土壤矿物的基本构成。(3)对比紫色母岩和紫色土中层状硅酸盐矿物可以得出,紫色母岩发育为紫色十的过程中,蛭石/绿泥石在含量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保持一定的平衡。云母、高岭石含量明显降低,而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和蒙脱石含量有很明显的增加。可以认为,在紫色母岩发育为紫色土的过程中,云母、高岭石最终转化为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和蒙脱石积累在土壤中(4)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高岭石、云母在紫色十各母质中含量都较多而且差异较小,蛭石/绿泥石在各母质中含量差异较大。(5)伊利石和高岭石的相对含量在紫色土中呈现出一种负相关关系,在蓬莱镇组、沙溪庙组、遂宁组紫色土中体现得尤为明显。(6)随着土壤发育程度的逐渐加深,土壤矿物相对含量的变化并未发现有一定的规律性,这说明在紫色土发育过程中,外界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比较复杂,土壤矿物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的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7)蓬莱镇组和沙溪庙组紫色土的伊利石结晶度随土壤发育程度的加深,从石骨子土到大泥土有一个先增加再降低的一个过程,反映出成土环境有一个高温潮湿——低温干燥——高温潮湿的变化过程。遂宁组和自流井组紫色土中伊利石结晶度随土壤发育程度的加深,从石骨子土到大泥土呈现出一种逐渐增加的趋势,反映出成土过程中外部环境由低温干燥环境向高温潮湿环境转变。
梁静[10](2012)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包气带中铵态氮的转化/去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我国北方的多数城市,氨氮已经成为地下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并呈现由点到面的扩大趋势。氨氮受微生物作用可分解成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摄入人体后会引发多种疾病,对人体的健康极为不利。包气带作为氨氮进入地下水的必经之路,优先控制铵态氮污染,成为解决地下水土环境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铵态氮进入包气带后,将与包气带介质中大量的矿物发生吸附作用。基于不同的作用方式,铵态氮被分成不同的赋存形态。由于结合作用的强弱有别,使得不同赋存形态的铵态氮必然产生不同的释放过程,同时也会影响被微生物的利用程度。本研究以北京某垃圾填埋场背景区包气带介质为对象,以铵态氮为主要污染因子,在不额外添加营养盐及特殊的驯化强化下,仅依靠土着菌,通过硝化/反硝化批实验,详细考察了各环境条件下不同形态铵态氮的转化/去除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与微生物灭菌实验对比,在生物培养阶段,水溶态铵和交换态铵可以被微生物利用,实现100%的转化率,而在这过程中很少的固定态铵被微生物利用。(2)水溶态铵和交换态铵的转化均可以用零级动力学拟合。并且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水溶态铵的转化速率要大于交换态铵的转化速率。(3)不同环境条件下,铵的转化对土壤湿度和初始浓度的变化更为敏感。初始浓度和两种形态铵的转化速率成正相关;当土壤湿度低于100%WFPS(waterfilled pore space)时,转化过程的延迟期明显增大。(4)反硝化作用批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加入葡萄糖和硫化物电子供体,供试介质中可实现自养及异养反硝化过程。异养反硝化研究显示,反硝化速率随C/N比值的增加脱氮率依次为31.62%,45.61%,60.53%,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亚硝酸盐氮累积现象,最高达到14mg/kg。以硫代硫酸钠为电子供体的自养反硝化研究显示,反硝化速率随S/N比值的增加脱氮率依次为47%,50%和100%。,在此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亚硝酸盐氮累积现象。
二、土壤矿物固定态铵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矿物固定态铵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外源氮添加对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田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1.4 数据处理与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植年限对土壤本底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 |
2.2 外源氮添加对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 |
2.3 种植年限和外源氮添加对土壤最大固铵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设施蔬菜种植年限对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 |
3.2 不同外源氮添加对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和最大固铵量的影响 |
4 结论 |
(2)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氮素形态、排放及分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秸秆还田方式的研究进展 |
1.2.1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氮素形态的影响 |
1.2.2 秸秆还田方式对气体排放的影响 |
1.3 秸秆还田方式对肥料~(15)N在土壤-玉米系统中分配的影响 |
1.3.1 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吸收肥料~(15)N的影响 |
1.3.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中肥料~(15)N的保存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1 土壤和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3.2 NH_3 挥发的采集与测定 |
2.3.3 N_2O气体的采集与测定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5 数据分析与统计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氮素形态的影响 |
3.1.1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
3.1.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影响 |
3.1.3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 |
3.1.4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固定态铵的影响 |
3.1.5 秸秆还田方式对各氮素养分库间的关系的影响 |
3.1.6 讨论 |
3.1.7 小结 |
3.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NH_3挥发和N_2O排放的影响 |
3.2.1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NH_3挥发的影响 |
3.2.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3.2.3 玉米生长季氮素气体总累积排放量及氮素气态损失率 |
3.2.4 气体排放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
3.2.5 讨论 |
3.2.6 小结 |
3.3 秸秆还田方式对肥料~(15)N在土壤-玉米系统中分配的影响 |
3.3.1 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和~(15)N吸收利用的影响 |
3.3.2 秸秆还田方式对来源于~(15)N尿素的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影响 |
3.3.3 秸秆还田方式对来源于~(15)N尿素的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 |
3.3.4 土壤微生物和粘土矿物对各施肥时期施入的肥料15N的固持 |
3.3.5 秸秆还田方式对肥料~(15)N在土壤-玉米系统中分配的影响 |
3.3.6 不同施肥时期玉米各部分~(15)N含量和土壤15N含量的关系 |
3.3.7 施肥时期和秸秆还田方式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玉米系统中15N分配的影响 |
3.3.8 讨论 |
3.3.9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3)包膜-抑制剂型尿素对春玉米田土壤氮素供应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缓释肥料的研究进展 |
1.2.1 包膜肥料研究现状 |
1.2.2 抑制剂型肥料研究现状 |
1.2.3 包膜与抑制剂结合型肥料研究现状 |
1.3 缓释肥料施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
1.3.1 缓释肥料对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 |
1.3.2 缓释肥料对土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3.3 缓释肥料对土壤-作物系统~(15)N分配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试验方法 |
2.3.2 包膜抑制剂型尿素的制备 |
2.4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4.1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
2.4.2 气体样品采集与处理 |
2.4.3 植物样品采集与处理 |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生长季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 |
3.1.1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NH_4~+-N和 NO3_3~--N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2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3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4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5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各氮素养分库所占比例的动态变化 |
3.1.6 讨论 |
3.1.7 小结 |
3.2 玉米生长季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气体排放的影响 |
3.2.1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氨挥发的变化特征 |
3.2.2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特征 |
3.2.3 讨论 |
3.2.4 小结 |
3.3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玉米系统~(15)N分配利用的影响 |
3.3.1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生物量及~(15)N利用率的影响 |
3.3.2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及粘土矿物对~(15)N的固持特征 |
3.3.3 不同施肥处理~(15)N在土壤-玉米系统中的分配 |
3.3.4 讨论 |
3.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4)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下游土壤中铵的赋存形态及吸附/解吸附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1.1 地下水氨氮污染现状 |
1.1.2 氨氮污染地下水的途径 |
1.1.3 地下水氨氮污染的危害 |
1.1.4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对铵态氮的吸附/解吸附特征研究 |
1.2.2 铵态氮赋存形态研究 |
1.2.3 铵态氮赋存形态影响因素研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环境 |
2.2 水文地质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地下水类型 |
2.2.5 地下水补、径、排关系 |
2.3 污染状况 |
2.3.1 污染源概况 |
2.3.2 地下水水质现状 |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土壤样品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铵态氮提取与测定 |
3.2.2 吸附实验方案 |
3.2.3 解吸附实验方案 |
3.2.4 分析及模型拟合方法 |
4 铵态氮在土壤中的赋存特征 |
4.1 理化性质 |
4.1.1 pH |
4.1.2 有机碳 |
4.1.3 氧化还原电位 |
4.1.4 阳离子交换性 |
4.1.5 土壤机械组成 |
4.1.6 土壤矿物组成 |
4.2 铵态氮的赋存特征 |
4.2.1 水溶态铵 |
4.2.2 可交换态铵 |
4.2.3 固定态铵 |
4.3 铵态氮赋存形态的影响因素 |
4.3.1 环境因素 |
4.3.2 矿物组成 |
4.4 本章小结 |
5 铵态氮在土壤中的吸附特征 |
5.1 铵态氮在土壤中吸附动力学过程 |
5.1.1 吸附动力学曲线 |
5.1.2 吸附动力学曲线拟合 |
5.2 铵态氮在土壤中的吸附热力学过程 |
5.2.1 等温吸附曲线 |
5.2.2 等温吸附曲线拟合 |
5.3 铵态氮在吸附过程中环境及离子变化规律 |
5.3.1 环境条件的变化 |
5.3.2 常规离子的变化 |
5.4 影响铵态氮在土壤中吸附的因素 |
5.4.1 粒径的影响 |
5.4.2 温度的影响 |
5.4.3 pH的影响 |
5.4.4 盐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铵态氮在土壤中的解吸附特征 |
6.1 铵态氮在土壤中的解吸附动力学过程 |
6.1.1 解吸附动力学曲线 |
6.1.2 解吸附动力学曲线拟合 |
6.2 铵态氮在土壤中的解吸附热力学行为 |
6.2.1 等温解吸附曲线 |
6.2.2 等温解吸附曲线拟合 |
6.3 铵态氮解吸附过程中环境条件及离子变化情况 |
6.3.1 环境条件的变化 |
6.3.2 常规离子的变化 |
6.4 影响铵态氮在土壤中解吸附的因素 |
6.4.1 温度的影响 |
6.4.2 pH的影响 |
6.4.3 盐度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5)填闲作物紫云英对稻田氮素形态变化及其生产力的影响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Abrreviation) |
1 文献综述 |
1.1 中国水稻种植和氮素资源的利用现状 |
1.1.1 中国水稻种植区域分布 |
1.1.2 无机(氮)肥的利用现状 |
1.1.3 有机(氮)肥的利用现状 |
1.2 稻田氮素的去向及其环境响应 |
1.2.1 NH_3挥发损失 |
1.2.2 硝化反硝化脱氮损失 |
1.2.3 淋溶和径流损失 |
1.2.4 氮素在土壤中的固持 |
1.2.5 氮素的植物输出 |
1.3 填闲作物及其生态功能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立项背景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大田长期定位试验 |
2.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1.2 试验设计 |
2.2 室内盆栽和~(15)N微区试验 |
2.2.1 培育紫云英和水稻秧苗 |
2.2.2 试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2.3.1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3.2 土壤样品的测定 |
2.3.3 植株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3.4 N_2O样品原位收集与测定 |
2.3.5 NH_3挥发气体样品原位收集与测定 |
2.3.6 田面水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3.7 测定15N丰度 |
2.4 计算公式 |
2.4.1 N_2O排放相关的计算公式 |
2.4.2 土壤NH_3挥发相关的计算公式 |
2.4.3 氮素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
2.4.4 氨氧化古菌基因AOA amo A拷贝数与DNA浓度的换算公式 |
2.4.5 其他计算公式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3 填闲作物紫云英还田对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NH_3挥发速率 |
3.2.2 NH_3挥发累积量和挥发系数 |
3.2.3 表面水p H值动态特征及其对NH_3挥发速率的影响 |
3.2.4 表面水中铵态氮含量动态特征及其对NH_3挥发速率的影响 |
3.2.5 土壤中羟胺还原酶活性及其与NH_3累积挥发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4 结论 |
4 填闲作物紫云英还田对N_2O排放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N_2O排放通量 |
4.2.2 N_2O累积排放总量和排放系数 |
4.2.3 N_2O增温潜势(GWP)及其温室气体强度(GHGI)分析 |
4.2.4 硝化反硝化微生物群落数量 |
4.2.5 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 |
4.3 讨论 |
4.4 结论 |
5 填闲作物紫云英还田对土壤无机氮形态转化的动态影响 |
5.1 前言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土壤总氮和无机氮总含量动态特征 |
5.2.2 土壤NO_(3)和NH~(4+)含量的动态特征 |
5.2.3 外源氮素对土壤总氮、NO_(3-)和NH~(4+)的贡献率 |
5.2.4 土壤中氨氧化细菌(AOB)群落结构及其数量的动态变化特征 |
5.2.5 水稻各生育期土壤中氨氧化古菌基因(AOA amo A)q PCR扩增 |
5.2.6 土壤中氨氧化古菌基因(AOA amo A)丰度动态特征 |
5.3 讨论 |
5.4 结论 |
6 填闲作物紫云英还田对土壤有机氮形态转化的动态影响 |
6.1 前言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酸解氮和非酸解氮占总氮比例的动态特征 |
6.2.2 各形态有机氮含量的动态特征 |
6.2.3 外源氮素对各形态有机氮的贡献率 |
6.2.4 紫云英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数量的影响 |
6.2.5 残留~(15)NU在土壤有机氮各组份中的转化及其相互关系 |
6.3 讨论 |
6.4 结论 |
7 填闲作物紫云英还田对氮素生物和非生物固定的动态影响 |
7.1 前言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固定态铵含量动态特征 |
7.2.2 外源氮素的土壤矿物晶格固定率 |
7.2.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动态特征 |
7.3 讨论 |
7.4 结论 |
8 填闲作物紫云英还田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的影响 |
8.1 前言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水稻产量及其构成 |
8.2.2 水稻干物质和氮素累积量 |
8.2.3 水稻各生育期氮素来源 |
8.2.4 不同来源氮素在成熟期水稻地上部中的分配 |
8.2.5 水稻植株对外源氮的利用率 |
8.2.6 土壤中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
8.3 讨论 |
8.4 结论 |
9 种植填闲作物紫云英对土壤残留氮吸收利用及其形态转化与归趋的影响 |
9.1 前言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种植紫云英对土壤残留氮输出的影响 |
9.2.2 种植紫云英对土壤无机氮库形态转化的影响 |
9.2.3 种植紫云英对土壤有机氮库形态转化的影响 |
9.2.4 种植紫云英对土壤氮素生物和非生物固定的影响 |
9.3 讨论 |
9.4 结论 |
10 填闲作物紫云英还田对土壤供氮能力及其生产力的影响 |
10.1 前言 |
10.2 结果分析 |
10.2.1 紫云英替代尿素对稻田生产力的影响 |
10.2.2 紫云英替代尿素对土壤化学性质的长期影响 |
10.2.3 紫云英替代尿素对水稻地上部氮素累积量的长期影响 |
10.3 讨论 |
10.4 结论 |
11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1.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11.2 本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1.3 研究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学研究情况 |
(一)课 题 |
(二)论 文 |
(ⅰ)发表期刊论文 |
(ⅱ)国内外会议论文(摘要) |
(ⅲ)审稿论文 |
(三)专 着 |
(四)奖 励 |
致谢 |
(6)吉林省主要耕作土壤对营养元素的保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方法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土壤对氮素的保蓄容量 |
3.2 土壤对磷素的保蓄容量 |
3.3 土壤对钾素的保蓄容量 |
3.4 影响土壤对营养元素保蓄容量的因素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1.3 测定方法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施肥处理固定态铵的年际变化 |
2.2 施肥对固定态铵的影响 |
2.3 土壤固定态铵与作物吸氮量间关系 |
3 讨论 |
3.1 长期施肥对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 |
3.2 不同肥料与作物吸收对固定态铵的影响 |
4 结论 |
(8)黄土高原南北主要类型土壤氮组分相关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研究区概况 |
1.2野外采样 |
1.3测试方法 |
1.4数据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土壤全氮和酸解有机氮含量的分布规律 |
2.2土壤氮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 |
2.3土壤有机碳、全氮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相关关系 |
3讨论 |
4结论 |
(9)重庆地区各主要紫色母岩发育的土壤中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构成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矿物 |
1.1.1 土壤矿物概述 |
1.1.2 土壤矿物研究的农业和环境价值 |
1.2 XRD法在土壤矿物研究中的应用 |
1.2.1 土壤矿物研究方法研究进展 |
1.2.2 XRD法在土壤矿物研究中的应用 |
1.2.3 X射线衍射法土壤矿物中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
1.3 土壤矿物的形成与演变 |
1.3.1 几种主要土壤矿物的形成机理 |
1.3.2 母岩及土壤中层状硅酸盐矿物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
1.3.3 风化作用与土壤矿物的演变序列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的前处理 |
3.2.2 X射线衍射测定 |
3.2.3 衍射数据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紫色土土壤矿物定性研究 |
4.1.1 蓬莱镇组紫色土土壤矿物定性研究 |
4.1.2 遂宁组紫色土土壤矿物定性研究 |
4.1.3 沙溪庙组紫色土土壤矿物定性研究 |
4.1.4 自流井组紫色土土壤矿物定性研究 |
4.1.5 小结 |
4.2 紫色土土壤矿物定量研究 |
4.2.1 紫色土和紫色母岩中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对比 |
4.2.2 不同母质紫色土土壤矿物含量分析 |
4.2.3 土壤矿物在不同发育程度紫色土中差异性分析 |
4.2.4 伊利石结晶度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10)不同环境条件下包气带中铵态氮的转化/去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包气带中氨氮的污染现状 |
1.1.2 包气带中铵态氮的来源 |
1.1.2.1 化学肥料 |
1.1.2.2 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
1.1.2.3 不合理的污水灌溉 |
1.1.3 氨氮的危害 |
1.2 包气带中铵态氮转化过程研究进展 |
1.2.1 硝化作用 |
1.2.2 硝化微生物 |
1.2.2.1 自养硝化微生物 |
1.2.2.2 异养硝化微生物 |
1.2.3 硝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
1.2.3.1 温度 |
1.2.3.2 土壤 pH |
1.2.3.3 土壤水分 |
1.2.3.4 底物浓度 |
1.2.3.5 溶解氧 |
1.2.3.6 土壤有机质含量 |
1.2.4 反硝化作用 |
1.2.4.1 反硝化作用 |
1.2.4.2 异养反硝化的研究进展 |
1.2.4.3 自养反硝化的研究进展 |
1.2.4.4 硫自养反硝化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土样 |
2.1.2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形态铵的硝化作用 |
2.2.1.1 不同形态铵的制备 |
2.2.1.2 不同形态铵的提取 |
2.2.1.3 实验设计 |
2.2.1.4 取样过程及样品分析 |
2.2.2 反硝化脱氮可行性研究 |
2.2.2.1 实验设计 |
2.2.2.2 取样过程及样品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环境条件对不同形态铵硝化作用的影响 |
3.1.1 不同形态铵的生物可利用性 |
3.1.2 不同环境条件对不同形态铵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 |
3.1.2.1 氧气 |
3.1.2.2 土壤湿度 |
3.1.2.3 初始 NH4-N 浓度 |
3.1.2.4 不同形态铵的动力学参数分析 |
3.1.3 本节小结 |
3.2 不同环境条件下铵态氮的硝化特征分析 |
3.2.1 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中硝态氮的积累特征 |
3.2.1.1 不同环境条件对硝化作用最大可能累积量 Amax的影响 |
3.2.1.2 不同环境条件对硝化作用最大硝化速率 Kmax的影响 |
3.2.1.3 不同环境条件对硝化作用延迟期 Sd的影响 |
3.2.2 不同环境条件对亚硝酸盐氮积累的影响 |
3.2.3 不同环境条件下 pH 的变化 |
3.2.4 不同环境条件下氮平衡计算 |
3.2.5 本节小结 |
3.3 反硝化脱氮可行性研究 |
3.3.1 异养反硝化 |
3.3.2 自养反硝化 |
3.3.2.1 单质硫自养反硝化脱氮 |
3.3.2.2 硫代硫酸钠自养反硝化脱氮 |
3.3.3 异养反硝化与自养反硝化的对比 |
3.3.4 本节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主要结论 |
4.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土壤矿物固定态铵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外源氮添加对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田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J]. 潘飞飞,唐蛟,张伟豪,陈碧华,王广印,李新峥. 土壤通报, 2021
- [2]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氮素形态、排放及分配的影响[D]. 马玲.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3]包膜-抑制剂型尿素对春玉米田土壤氮素供应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巴闯.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4]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下游土壤中铵的赋存形态及吸附/解吸附行为研究[D]. 张艳霞. 重庆大学, 2017(06)
- [5]填闲作物紫云英对稻田氮素形态变化及其生产力的影响机理[D]. 谢志坚.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 [6]吉林省主要耕作土壤对营养元素的保蓄性能研究[D]. 李昕.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2)
- [7]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J]. 范绍博,马强,姜春明,潘飞飞,周桦,徐永刚,宇万太. 生态学杂志, 2016(05)
- [8]黄土高原南北主要类型土壤氮组分相关关系研究[J]. 党亚爱,王立青,张敏. 土壤, 2015(03)
- [9]重庆地区各主要紫色母岩发育的土壤中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构成特性研究[D]. 罗志远. 西南大学, 2014(04)
- [10]不同环境条件下包气带中铵态氮的转化/去除研究[D]. 梁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