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XML的电子病历界面生成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雅乔[1](2020)在《一个基于临床路径的辅助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针对某种特定疾病建立的标准化诊疗模式,旨在规范临床诊疗流程。头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内科临床症状,然而我国目前面临着头痛相关医学人才匮乏以及头痛临床诊断路径不够完善等问题。现阶段,国内头痛相关临床路径主要参考国际头痛疾患分类(ICHD)。然而由于其涵盖头痛种类多,部分诊断标准差异小,更新换代等因素,增加了医生在临床中完整正确运用ICHD的难度。基于ICHD构建头痛辅助诊断系统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头痛诊疗质量意义重大。大多数现有头痛辅助诊断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由使用者手工输入结构化的患者信息,并且无法处理信息缺失情况下的诊断,这给系统的临床应用带来了困难。因此,研究基于ICHD的头痛病历信息理解和头痛诊断,对推动ICHD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头痛诊断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ICHD-3中的头痛诊断知识,研究电子病历中头痛诊断要素的抽取方法和头痛诊断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辅助头痛诊断系统原型。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有:(1)研究了面向辅助头痛诊断的电子病历信息抽取。根据ICHD-3中诊断过程所需知识,结合电子病历自身特点,设计了一个集成词典、规则和机器学习方法的组合式抽取方法,从电子病历中抽取诊断要素,形成头痛辅助诊断过程中自动从病历中识别头痛诊断依据的技术方案。(2)研究了一种基于ICHD-3的头痛诊断方法。分析ICHD-3中的头痛诊断知识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LPMLN的头痛诊断知识表示和诊断方法。通过将疾病诊断知识和患者个人信息转化为LPMLN程序进行非确定性推理,在关键诊断要素缺失和诊断要素与诊断标准存在冲突时仍能给出合理的诊断建议列表。(3)基于本文提出的电子病历诊断要素抽取机制和头痛诊断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头痛辅助诊断系统原型,对电子病历信息的应用和临床指南及路径的自动执行方式研究具有参考价值。通过使用原发性头痛病历进行抽取测试和诊断测试,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联合抽取机制和诊断方法在头痛诊断依据识别和头痛诊断方面的有效性。
陈琳[2](2020)在《基于Web的时间线医疗数据可视化和心血管疾病科普性知识图谱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医疗数据呈指数增长。且由于其来源广泛、种类繁多的特点,使得不同渠道的数据结构差异较大,降低了诊断效率。海量的医疗信息由于表达方式的缺乏,阻碍了医生分析多次医疗检查的变化。目前各综合医院通过医疗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检验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以及其他临床医疗系统中获取的电子病历记录(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各类信息之间没有关联性;且由于系统操作繁琐,信息检索效率低,给医生的诊断造成了不便。对比于单纯的数据或文字信息,数据可视化技术将人脑的主观能动性和视觉感知认知能力,与机器高速的计算、图像处理能力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方便快捷的信息探索方式。为此,本文提供交互功能友好、信息突出且全面的用户界面和可视化方法来辅助临床任务,以帮助用户理解和搜索医疗记录的内容。本文对心肌缺血患者的电子医疗记录进行分析,以径向可视化方式构建健康图,将多组同属性的EMR按时间顺序分布集成到一个n维动态视图中,分析心肌缺血患者的健康状况随时间的演变。为加强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人们的疾病预防意识。本文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所属科室、疾病症状、诊断检查项目等设计了相应的谱图模式,确定了该图谱的基本类别、类别属性和语义关系。通过信息提取确定7类实体和8种语义关系,构建了以心血管疾病为中心的科普性医疗知识图谱。基于实验室的工作,本文建立了基于B/S结构的远程心肌缺血可视化系统。该系统表现层包括用户登录、用户注册、数据管理(患者查询、病历查询、病历统计)、病历录入(添加病历、修改病历)这几个功能模块,数据存储层实现不同医院之间共享电子病历数据库,针对客户端的模块,业务层执行对应的业务逻辑,实现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基于Web建立的医疗联合平台,形成以远程指导、协同诊疗、合作共赢为主导的诊疗体系,实现远程心肌缺血患者数据管理以及疾病早期诊断,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
王艳[3](2019)在《三六三医院患者远程医疗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通过采用远程医疗诊断系统,能够实现异地疾病的综合性诊断与治理,搭建一种全新的诊断-治疗-健康护理的新的医疗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极大地解决传统空间与距离上的限制操作,能够使得发达地区的优秀及优质的医疗服务机构为欠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提供重大疾病的综合性诊断与健康护理,也能够很好地为异地的医护人员提供在手术方面,及诊断指导和治疗方面的咨询。采用远程医疗诊断平台,能够极大的节省优质机构的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时间与精力,充分性的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所带来的良性作用,不断的提升医疗救助的时效性与针对性。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现状问题和患者远程医疗诊断系统未来发展情况,对患者远程医疗诊断管理系统基础理论、性能需求、数据需求等内容进行介绍;整个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一种设计思想,采用目前主流的B/S架构,后台采用JavaEE这种适合企业级开发的平台,以及配套的MVC设计模式框架等;重点性地对整个的信息化系统的开发情况、系统的可行性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设计,有针对性的对系统的业务关键模块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权限来展示不同用户的界面。创建所对应的基本模型信息,主要的功能模块包括医学影像的信息采集业务的管理模块及视频交互业务流程的管理模块、远程诊断申请流程业务的管理模块、远程监控业务的管理模块和远程病历调阅流程业务存在的档案管理模块。模块的设计为后期的患者远程医疗诊断整个的流程标准化及业务信息化打下基础。同时本课题针对系统中的各个模块、组件、信息存储方式以及系统功能架构等进行详细设计与实现。从系统整体出发,针对系统内功能设计相应组织架构,再全面考虑及分析系统主要功能需求,基于设计结构细化系统中各项功能,从系统功能角度出发将系统分为不同模块,并对各个模块间的接口与关系进行详细介绍。本课题中所设计的系统能够实现医疗机构标准化的管理与控制、辅助决策管理功能,从而实现降低工作强度、实现信息高度共享,并且操作简单便捷,能够节约大量的资源并且降低成本,一定程度上提升远程医疗全面推进信息化的步伐。
何娟娟[4](2019)在《基于代数规约的Web服务测试用例生成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是实现Web服务自动化测试的关键,基于代数规约的传统测试技术均依赖于创建、初始化和复制被测对象等操作来验证测试结果的正确性,但第三方Web服务并不支持这些操作,无法保证将测试用例转换成可执行操作序列。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单线测试技术,即将测试用例转换成只包含一个被测服务实例、不包括实例初始化、只对实例进行状态修改和检查的线性执行序列。该技术使用测试执行图(TEG)描述测试用例的执行过程,并基于TEG生成可执行的单线测试序列。本文研究基于代数规约的Web服务测试用例生成方法,针对已有的单线测试序列生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已有的单线测试序列生成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使用项图改写技术对非单线测试序列进行单线化转换处理,生成适用于Web服务测试的单线测试序列。本学位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为了解决可逆浮动项的单线测试序列生成问题,提出部分可逆类子概念,并使用改进的测试执行图(TEG-I)精确描述浮动测试用例的执行过程和待测服务的状态变化,包括测试用例中可逆浮动项执行后的恢复过程,在此基础上设计TEG-I构造算法和改进的单线测试序列生成算法。2.提出一种非单线测试用例的单线化处理技术,在项改写技术的基础上结合TEG-I,使用基于标准项图的项图改写技术将非单线测试用例对应的TEG-I进行单线化处理,并结合VF2子图同构算法给出TEG-I的单线化处理算法。3.基于Java和SSM框架实现单线测试序列生成原型工具,针对堆栈服务Stack和在线医疗系统进行案例研究,并与基于扩展有限状态机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自动完成单线测试序列生成,提高Web服务的可测试性。
程莎[5](2018)在《基于国家医疗信息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不论是大数据时代还是AI时代,标准化的医疗数据对未来的医疗领域来说是基础性的,进一步说,医疗信息标准对于区域内各大卫生机构间的数据共享、互联互通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应“十三五”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各大省市也先后加入了医疗信息标准化工作建设队伍中。在此过程中,对于医疗信息标准在各大省市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没有制定一个科学的评判依据,基于此,建设一个医疗信息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的工作势在必行。本文在对国家医疗信息标准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软件测试理论的研究,完成了医疗信息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现有的国际和国内的医疗信息标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针对标准符合性测试三大测试点的具体测试方法:(1)基于数据集的注入式测试方法;(2)基于共享文档的注入、抽取式测试方法;(3)基于交互服务的发布、响应式测试方法。(2)本文对标准符合性测试用例基本设计原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完成了302个基本用例模板设计与制作,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一种生成规则可配置的测试用例自动化生成策略;同时对市场上测试数据生成方式进行了利弊分析,设计出一种依据模板库以及标准库的测试数据动态生成策略,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测试方法。(3)针对异构系统间数据难以共享的难题,引入了基于XML的跨平台交互数据模型以及基于Web Service的异构系统访问技术;针对平台面临的高并发问题,引入了基于ZooKeeper的分布式协调技术,使平台的负载能力得到大大提高。(4)结合医院的实际业务需求,完成了平台的系统架构和整体业务流程设计,最后使用JAVA语言开发并实现了整个测试平台,同时完成了各模块的功能性测试并投入市场进行使用。
卢芳芳[6](2018)在《基于电子病历的医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病历,是记载和传递病人诊疗全过程的载体,可以说病历描述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病人的诊疗效果。而现实中,虽然病历早就实现了电子录入,但因为医学系统病理名称众多,药品繁杂,加上个人语义表达差异化等原因,常会出现医务人员因记忆力偏差、文意表达有限、出现遗漏的情况,导致医患事故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基于电子病历的医务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设计结构化、模板化、质量可控化设计,提供标准化信息录入、智能提醒纠错和强大知识索引功能,从而减少人为造成的书写错误,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的几率。同时,标准化的病历数据,为医疗机构实现跨区域诊疗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源平台。本文采用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借助瀑布模型,以系统管理员、医务人员、质控管理员三大类人员为使用蓝本,经过需求分析、关键技术、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系统开发实现、系统测试,设计实现基于电子病历的医务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基于用户端/服务器(C/S)结构开发,分为客户使用端和数据库两部分组成。主要使用以下关键技术:一是使用VC++开发工具设计开发电子病历专用编辑器,通过设置XML结构化语言解决电子病历文本录入编辑及精准度问题;二是使用Powerbuilder工具设计开发各功能模块,特别是质量监控子系统对病历的自动评价及提醒功能。通过设置病历规范化标准,逆向指导和提醒医务人员按标准录入病历,完成电子病历与医疗机构其他部门之间的数据传递,从而提高整个医务系统的信息化水平。目前,该电子病历系统已经上线运行,其中的重点功能模块电子编辑器、病历模板、质量控制模块灵活的编辑能力和强大的智能纠错功能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和病人的认可,也为医疗机构考评人员工作能力,优化诊疗环境,提供了客观科学的管理和决策依据。
王利[7](2017)在《openEHR模型与系统实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疗信息互操作是实现医疗信息共享和利用的重要基础。HL7 RIM、openEHR和CEM等分层医疗信息模型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医疗信息互操作需求,是目前国际上解决医疗信息互操作问题的主要方向。其中,openEHR模型基于临床诊疗 OEIA 循环(Oberservation、Evaluation、Instruction、Act)来抽象医疗信息的基本结构,相对于其它模型在信息抽象水平和复杂程度之间取得了更好的平衡,因而在很多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也是欧洲推荐的医疗信息语义互操作标准。以openEHR模型为底层架构的新一代医疗信息系统将颠覆传统的信息系统构建模式,营造一个由技术工程师实现系统框架、领域专家定义系统内容、终端用户调整系统形式的多方共同参与的信息系统构建生态,从而既能保证系统基于统一而稳定的信息基础结构,实现高度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又能充分体现信息内容的动态性以及应用形式的个性化,实现高可用环境下的语义互操作。虽然近年来已有一些openEHR模型的系统实现方法研究,但都仅从需求出发使用分层信息模型的部分特征进行系统构建,尚缺乏一个通用的完全基于分层信息模型的医疗信息系统构建方法和实现框架,未能有效指导新一代医疗信息系统的开发实践。基于openEHR模型实现医疗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建立领域专家或终端用户可操控的逻辑模型与技术工程师负责的物理实现之间的映射机制和方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1)建立能动态关联所有openEHR原型/模板的高效且稳定的数据物理存储机制;(2)建立以openEHR原型/模板为对象的信息访问方法的物理实现机制。虽然模型驱动的系统开发方法已发展多年,但考虑到医疗环境所具备的高度复杂性和动态性,如何在openEHR模型系统实现时兼顾灵活性和高性能,是目前很多研究不能克服的难题和挑战。为此,本论文研究openEHR模型及系统实现方法,对openEHR分层建模方法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分层语义约束的系统实现框架,并就基于分层模型的数据存储和数据访问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剖析openEHR模型的建模方法、抽象程度、概念表达等,通过与HL7V3和CEM等主流模型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医疗信息系统语义互操作的基本需求模型,涵盖医疗信息表达的一致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功能性需求,以及数据存储和访问组件的可修改性、自动化和标准化等非功能性需求。2.针对基于openEHR模型的系统构建问题,结合通用组件模型从信息表达、应用领域和系统开发等三个维度提出了一个基于分层语义约束的系统实现框架。通过参考模型和原型/模板表达医疗信息,面向临床诊疗、患者信息和管理等领域,从业务、信息、计算、工程、技术等视角描述系统开发过程。该框架可以使医疗专家和技术人员明确自身角色的相关职责、信息的表达形式和方法、系统架构及组件功能,有助于提高系统语义互操作水平。3.针对基于分层模型的数据存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关系数据存储的原型关系映射方法,根据参考模型和原型/模板的基本结构,以及实体和关系的范式特点,建立了一组约束机制和映射规则,实现openEHR模型与关系数据模型之间的映射。结果表明原型关系映射方法具备与现有研究相同水平的灵活性,而且具有良好的范式,克服现有研究中未能兼顾灵活性和高性能的难题,达到与传统医疗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相近的性能。4.针对基于分层模型的数据访问问题,提供了原型数据访问语言,支持以参考模型基类、原型/模板以及属性等多种粒度灵活访问所有数据,并且数据访问对象的粒度与数据存储的粒度相匹配,能够直接操作所需部分原型数据,避免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性能问题。5.综合上述方法,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基于openEHR模型的医疗数据平台系统。系统基于原型关系映射机制实现了数据存储、数据访问、系统管理、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等组件,可通过原型的调整灵活适应不同的语义互操作需求,最大程度地提供临床数据的集成、整合、管理和访问;同时实现了原型/模板编辑,数据访问接口配置,可视化数据应用界面设置等系统扩展工具集,提供了一个可由领域专家、技术人员、终端用户共同参与的高可用的开放式数据整合应用平台。面向医院和专科应用场景分别开展了系统实践,结果表明,基于本论文提出的方法和系统,领域专家、技术人员和终端用户可根据需求和知识的变化通过分工协作来完成原型/模板的修订,从而在保证系统具备高可扩展性的同时实现高可用的语义互操作目标。
李国如[8](2017)在《面向养老服务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多,养老服务模式越来越多样化,而老人电子健康档案不够完善,缺乏数据规范,不能在多种养老模式之间共享老人的健康信息。因此,老人电子健康档案标准化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将设计并实现面向养老服务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将建立面向养老服务的电子健康档案数据模型,设计基于数据模型的数据融合与共享方案,提出基于Naive Bayes和Logistics Regression的老人健康分析模型的构建方法,详细设计关键功能模块并实现面向养老服务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针对面向养老服务的电子健康档案缺乏标准化管理的问题,提出面向养老服务的电子健康档案标准化需求,建立面向养老服务的电子健康档案数据模型,采集各个不同机构的健康数据项,抽象数据项的概念为类,标准化类的属性,通过值域代码表规范化属性的值域,从而指导数据库的建立和系统的实现。其次,针对老人健康数据在养老与医疗领域中缺乏互联互通的问题,在面向养老服务的电子健康档案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设计数据融合与共享方案,为系统设计公共Web API,并按照数据模型规定返回数据的格式,从而解决语义异构问题,并通过用户、菜单和角色的维护实现访问控制,防止对老人健康信息的非授权访问。再次,针对慢性病预测在养老领域中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提出老人健康分析模型,分别构建基于Naive Bayes的老人健康分析模型和基于Logistic Regression的老人健康分析模型,采用Logistic Regression方法提取老人特征属性,增加老人特征属性优化模型性能,使用Accuracy,Sensitivity和Specificity评价模型的综合性能,实验结果得出基于Naive Bayes的老人健康分析模型较好。最后,基于上述面向养老服务的电子健康档案数据模型,设计数据库,并实现面向养老服务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采用基于数据模型的数据融合与共享方案实现共享门户网站功能;采用基于Naive Bayes的老人健康分析模型实现系统的老人健康分析功能;运用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方法对系统的老人健康评估和分析等关键功能以及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
李奥林[9](2016)在《基于XML的.NET平台报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报表是一种信息组织和分析的有力手段,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许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报表制作要求,并且支持多种信息形式的存贮与高质量的展示,必须研制专门的报表生成系统。报表生成系统的开发,不仅需要考虑提供丰富的报表类型,同时要提供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方式,并且兼顾主流软件开发的平台应用,以便既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又有利于系统的维护和再次开发。本文基于上述考虑,结合医院类用户的特殊需求,在.NET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XML的报表生成系统。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技术要点如下:论文首先研究了报表系统的一般模块划分和各组成部分所涉及的技术,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分析,完成了报表系统的总体设计,主要包括:将系统按展示层、制作层和数据层的三层架构进行功能设计;面向外部信息系统的外部接口和面向系统内部控制与存取的内部接口设计;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命名规范设计等;并完成了系统的各子模块设计,包括:报表设计模块,报表模板库管理模块,数据源模块等,详细描述了各模块的业务流程和基本功能。论文详细描述了报表生成系统的报表设计器、报表后台服务代理和报表控件三个组成部分的实现。报表设计器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实现了拖拽式报表设计、树状数据源管理、报表结果实时预览等通用报表设计器功能。其中设计器外壳采用了开源控件套包DevExpress进行设计,并对50多种GDI函数进行封装,实现了自定义绘制函数,减少了绘制算法代码量;数据源设计页模块采用哈希表作为数据缓冲区,提升了系统的运行性能;条件查询页模块通过与数据源模块的互动实现了查询条件实时传递;预览页模块实现了导出为Excel和导出为PDF等多种输出方式。报表后台服务代理主要负责数据库的存取操作,实现与数据库系统之间的交互,还通过WebService接口为报表控件提供服务。报表控件实现了报表系统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它采用COM组件技术将报表设计器的主要功能封装为DLL控件,其中通过高度可扩展性的代码设计实现了对自定义接口的支持。论文还介绍了系统的实现中,结合医院用户的应用需求的特别功能设计,实现了体温单控件、医嘱打印等个性化功能,通过引用报表控件的库文件,能够为医院提供与HIS系统对接的导出PDF流服务。此外,还介绍了在解决绘制算法代码重复、大量数据时报表加载占用系统资源过大等问题的处理方法。论文通过报表控件在实际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集成,使用真实病患数据对报表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大量数据的加载运行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实现的报表系统能够完成各种复杂报表的设计,并且在大量数据下并发下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论文最后对本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工作进行展望。
吴嘉琦[10](2016)在《基于openEHR的科研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临床诊疗数据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资源和依据。但目前大部分临床诊疗数据分散存储在医院的不同系统之中,有些数据甚至尚未进行电子化存储,需要临床研究人员手工整合,工作量大而且数据质量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医学领域信息概念繁多,关系复杂,针对不同的科室、不同疾病研究的数据需求差异较大,科研数据管理软件往往采取定制开发的模式,无法通用。可以满足个性化科研需求的数据管理系统,需要有专门的开发团队进行开发和维护,开发过程中需求沟通费时易错,反馈周期长,不能及时满足需求。为解决上述矛盾,需要有一个通用的科研数据系统来满足符合专科、疾病特点的科研数据的收集、管理与查询的个性化要求。openEHR提出的两层建模方法对此提供一个解决思路,它的底层参考模型是稳定不变的,基于此参考模型实现的系统可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上层原型可以由医学领域专家制定和修改,适应临床业务的动态化需求。为此,本论文的目标是设计并开发一个基于openEHR的通用科研数据管理系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深入剖析open HR的两层建模方法,介绍参考模型、原型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原型驱动的科研数据管理系统的技术架构;2)在openEHR模板基础上,设计了科研数据应用模板,并提出以此为核心的实现方法,基于该方法的科研数据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医生的个性化科研需求;3)在科研数据应用模板基础之上,首先开展了“所见即所得”模板编辑器的开发,即由用户来确定应用中的数据信息集合和显示组合方式。其次,建立了通用的软件框架,可通过读取科研数据应用模板,将设计的应用界面和数据库实现关联;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开发了基于openEHR的科研数据管理系统,并在老年性糖尿病随访案例中开展了应用实践。实践结果表明,该系统通过配置可以快速、有效的实现该随访中的各个随访阶段数据信息的录入、查看等功能,表明了本论文的研究能满足临床科研数据采集和应用需求。
二、基于XML的电子病历界面生成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XML的电子病历界面生成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一个基于临床路径的辅助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电子病历信息抽取 |
1.2.2 计算机辅助疾病诊断 |
1.2.3 头痛辅助诊断 |
1.2.4 小结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背景知识 |
2.1 ICHD-3 |
2.2 BERT和 CRF |
2.2.1 BERT |
2.2.2 CRF |
2.3 LP~(MLN) |
2.3.1 LP~(MLN)语法 |
2.3.2 LP~(MLN)语义 |
2.3.3 LP~(MLN)求解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依据ICHD-3 的电子病历诊断要素抽取 |
3.1 诊断要素抽取框架 |
3.1.1 电子病历数据 |
3.1.2 ICHD-3 诊断要素分类 |
3.2 基于词典和规则的抽取方法 |
3.2.1 词典的构建 |
3.2.2 词典匹配算法设计 |
3.2.3 规则匹配算法设计 |
3.3 基于BERT-BiLSTM-CRF的抽取方法 |
3.3.1 BERT-BiLSTM-CRF模型 |
3.3.2 数据预处理和标注 |
3.3.3 模型参数 |
3.4 实验与分析 |
3.4.1 评判标准 |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CHD-3 的头痛诊断 |
4.1 ICHD-3 诊断知识及表示 |
4.1.1 头痛诊断知识 |
4.1.2 头痛诊断知识的表示 |
4.2 基于ICHD-3 的诊断模型 |
4.2.1 头痛诊断模型框架 |
4.2.2 诊断知识规则化 |
4.2.3 基础要素匹配 |
4.2.4 LP~(MLN)诊断推理 |
4.3 面向电子病历的应用效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辅助诊断系统CADS4H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设计 |
5.1.1 框架设计 |
5.1.2 数据库设计 |
5.2 系统实现 |
5.2.1 运行环境 |
5.2.2 系统运行界面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基于Web的时间线医疗数据可视化和心血管疾病科普性知识图谱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发展和现状 |
1.2.1 可视化技术定义 |
1.2.2 可视化技术的发展 |
1.2.3 数据可视化研究分类 |
1.2.4 数据可视化设计标准 |
1.2.5 基于Web可视化的优势 |
1.2.6 医疗数据可视化的发展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2.1 数据可视化的布局 |
2.1.1 基本统计图表 |
2.1.2 径向布局 |
2.1.3 力导向布局 |
2.2 知识图谱 |
2.3 Web系统前端技术 |
2.3.1 HTML技术 |
2.3.2 CSS技术 |
2.3.3 Javascript技术 |
2.3.4 Bootstrap框架 |
2.4 可视化工具 |
2.4.1 ECharts |
2.4.2 D3 |
2.4.3 Echarts与 D3 对比 |
2.5 心肌缺血的检测方法 |
2.5.1 确定学习理论与心电动力学指标 |
2.5.2 实验室检查 |
2.5.3 hGraph(Health Graph)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医疗数据可视化设计与实现 |
3.1 健康图 |
3.1.1 数据源 |
3.1.2 问题分析 |
3.1.3 图形设计及绘制步骤 |
3.2 心脏疾病科普知识图谱 |
3.2.1 本体定义 |
3.2.2 数据获取 |
3.2.3 知识图谱绘制 |
3.3 运行结果展示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整体实现 |
4.1 系统操作功能分析 |
4.1.1 可视化分析 |
4.1.2 用户操作界面分析 |
4.2 系统设计 |
4.2.1 操作流程 |
4.2.2 数据库设计 |
4.2.3 前后端数据交互设计 |
4.3 功能模块 |
4.3.1 系统主界面 |
4.3.2 健康图及心血管疾病知识图谱界面 |
4.3.3 数据管理界面 |
4.3.4 病历录入界面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三六三医院患者远程医疗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关键技术概述 |
2.1 Struts技术 |
2.2 数据库技术 |
2.3 MVC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建设目标 |
3.2 业务流程分析 |
3.2.1 远程会诊流程 |
3.2.2 门诊病历流程 |
3.2.3 住院病历流程 |
3.2.4 临床科研病历的调取业务 |
3.2.5 病历的归档整理业务 |
3.3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1 医学影像信息采集管理 |
3.3.2 视频交互管理 |
3.3.3 远程诊断管理 |
3.3.4 远程监控管理 |
3.3.5 远程病历档案管理 |
3.3.6 系统管理 |
3.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1 可靠性分析 |
3.4.2 可扩展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设计原则 |
4.2 总体设计 |
4.2.1 总体架构设计 |
4.2.2 网络拓扑设计 |
4.2.3 功能模块设计 |
4.2.4 体系架构设计 |
4.3 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3.1 医学影像信息采集模块设计 |
4.3.2 视频交互管理模块设计 |
4.3.3 远程诊断管理模块设计 |
4.3.4 远程监控管理模块设计 |
4.3.5 远程病历档案管理模块设计 |
4.3.6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4.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4.4.3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实现环境 |
5.2 功能模块实现 |
5.2.1 医学影像信息采集模块实现 |
5.2.2 视频交互管理模块实现 |
5.2.3 远程诊断管理模块实现 |
5.2.4 远程监控管理模块实现 |
5.2.5 远程病历档案管理模块实现 |
5.2.6 系统管理模块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概述 |
6.2 测试环境及工具 |
6.2.1 测试环境 |
6.2.2 测试工具 |
6.3 功能测试 |
6.4 性能测试用例及测试结果 |
6.4.1 性能测试用例 |
6.4.2 性能测试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基于代数规约的Web服务测试用例生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形式化规约的Web服务测试 |
1.2.2 基于代数规约的测试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2 Web服务单线测试序列生成 |
2.1 单线测试技术的提出 |
2.2 已有单线测试序列生成技术 |
2.3 改进的单线测试序列生成技术 |
2.4 包含逆项的测试执行图及构造算法 |
2.4.1 包含逆项的测试执行图(TEG-I) |
2.4.2 TEG-I构造算法 |
2.5 改进的单线测试序列生成算法 |
2.5.1 TEG-I的单线判断 |
2.5.2 单线测试序列生成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3 Web服务测试序列的单线转换 |
3.1 相关概念 |
3.2 基于项改写的单线转换 |
3.3 基于项图改写的单线转换 |
3.3.1 标准项图(STG) |
3.3.2 项图改写技术 |
3.3.3 算法描述 |
3.3.4 单线转换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4 单线测试序列生成原型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
4.1 原型工具设计 |
4.1.1 开发环境 |
4.1.2 原型工具架构 |
4.1.3 功能模块设计 |
4.2 功能模块实现 |
4.2.1 TEG-I构造器 |
4.2.2 单线转换器 |
4.2.3 单线测试序列生成器 |
4.3 原型工具演示 |
4.4 本章小结 |
5 案例研究 |
5.1 案例研究一:Stack服务 |
5.1.1 实验过程 |
5.1.2 结果分析 |
5.2 案例研究二:OMS服务 |
5.2.1 实验过程 |
5.2.2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基于国家医疗信息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医疗卫生信息标准概述 |
2.1 HL7V3标准 |
2.1.1 HL7标准介绍 |
2.1.2 HL7V3消息模型研究 |
2.1.3 HL7V3消息构建方法 |
2.1.4 HL7V3消息结构 |
2.1.5 HL7CDA |
2.2 国家医疗信息标准 |
2.2.1 医疗信息标准体系介绍 |
2.2.2 数据元标准 |
2.2.3 数据集标准 |
2.2.4 共享文档规范 |
2.2.5 交互服务规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
3.1 基于XML的跨平台交互数据模型 |
3.1.1 XML概述 |
3.1.2 XMLSchema格式校验 |
3.1.3 Xpath路径定位原理 |
3.2 基于WebService的异构系统访问技术研究 |
3.2.1 WebService服务架构分析 |
3.2.2 WebService工作原理 |
3.3 ZooKeeper分布式协调技术研究 |
3.3.1 ZooKeeper基本架构分析 |
3.3.2 ZooKeeper的LeaderElection算法 |
3.3.3 ZooKeeper数据一致性原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标准符合性测试方法分析与研究 |
4.1 标准符合性测试点提取研究 |
4.2 标准符合性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
4.3 标准符合性测试数据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
4.4 数据集标准符合性测试方法研究 |
4.4.1 数据集测试原理 |
4.4.2 数据集测试方案制定 |
4.4.3 测试结果判定准则 |
4.5 共享文档标准符合性测试方法研究 |
4.5.1 共享文档测试原理 |
4.5.2 共享文档注入测试方法 |
4.5.3 共享文档抽取测试方法 |
4.5.4 测试结果判定准则 |
4.6 交互服务标准符合性测试方法研究 |
4.6.1 交互服务测试原理 |
4.6.2 交互服务发布测试方法 |
4.6.3 交互服务响应测试方法 |
4.6.4 测试结果判定准则 |
4.7 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测试路线规划 |
4.7.1 实验室测试路线 |
4.7.2 现场测试路线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5.1 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建设目标 |
5.2 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
5.2.1 平台总体架构研究 |
5.2.2 平台业务流程制定 |
5.2.3 平台功能结构设计 |
5.3 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数据存储方案制定 |
5.3.1 存储的数据类型 |
5.3.2 数据库逻辑结构模型 |
5.4 平台开发及实现 |
5.4.1 平台开发环境部署 |
5.4.2 平台实现 |
5.5 平台测试及应用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平台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医疗信息标准列表 |
附录B 共享文档示例 |
附录C 交互服务消息示例 |
(6)基于电子病历的医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项目意义与目的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电子病历系统使用的关键技术 |
2.1 电子病历系统体系结构 |
2.2 开发平台 |
2.2.1 Powerbuilder技术 |
2.2.2 MicrosoftSQLServer2012数据库 |
2.3 XML技术 |
2.3.1 XML技术简介 |
2.3.2 XML技术特性 |
2.3.3 XML在电子病历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子病历系统需求分析 |
3.1 传统病历缺陷分析 |
3.2 系统用户分析 |
3.3 系统基本构成 |
3.3.1 实体类 |
3.3.2 业务类 |
3.4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
3.4.1 基本要求 |
3.4.2 病历分类 |
3.4.3 病程书写内容及要求 |
3.4.4 医嘱书写内容及要求 |
3.4.5 体温单书写内容及要求 |
3.5 电子病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
3.5.1 病历录入模块 |
3.5.2 病程管理模块 |
3.5.3 医嘱录入模块 |
3.6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7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子病历系统设计 |
4.1 电子病历系统与医务信息系统关联性 |
4.2 总体构架设计 |
4.3 数据结构设计 |
4.3.1 电子病历数据结构 |
4.3.2 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基本流程 |
4.4 模块功能设计 |
4.4.1 登录模块 |
4.4.2 病程模块 |
4.4.3 医嘱模块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4.5.2 数据库结构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子病历系统实现 |
5.1 运行环境 |
5.1.1 用户界面 |
5.1.2 设备要求 |
5.2 登录系统模块 |
5.3 医生管理模块 |
5.4 电子病历主页面 |
5.5 电子病历录入模块 |
5.5.1 电子病历编辑器 |
5.5.2 电子病历模板制作 |
5.6 病程电子病历 |
5.6.1 病程记录模块 |
5.6.2 病人状态触发器 |
5.6.3 质量监控模块监控相关医嘱 |
5.6.4 数据篮 |
5.7 医嘱电子病历 |
5.7.1 医嘱处理窗口的组成 |
5.7.2 医嘱一般录入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子病历系统测试 |
6.1 测试原理 |
6.2 测试方案 |
6.3 功能测试 |
6.3.1 系统登录测试 |
6.3.2 病历录入功能测试 |
6.3.3 病程功能模块测试 |
6.3.4 医嘱录入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openEHR模型与系统实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医疗信息系统的发展 |
1.2 医疗信息语义互操作 |
1.3 分层医疗信息模型 |
1.4 基于分层模型的医疗信息系统实现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 openEHR模型研究 |
2.1 分层医疗信息模型概述 |
2.1.1 HL7 |
2.1.2 FHIR |
2.1.3 CEM |
2.1.4 openEHR |
2.1.5 模型比较 |
2.2 openEHR模型剖析 |
2.2.1 设计原则 |
2.2.2 参考模型 |
2.2.3 原型表达 |
2.3 openEHR模型应用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openEHR模型系统实现框架 |
3.1 语义互操作需求 |
3.1.1 功能性需求 |
3.1.2 非功能性需求 |
3.1.3 语义互操作需求总结 |
3.2 系统实现框架 |
3.3 现有语义互操作系统实现框架 |
3.3.1 openEHR系统设计原则 |
3.3.2 ISO 13606系统实现框架 |
3.3.3 HL7V3系统实现框架 |
3.4 openEHR模型系统实现框架 |
3.4.1 信息表达维度 |
3.4.2 应用领域维度 |
3.4.3 系统开发维度 |
3.4.4 openEHR模型系统实现框架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openEHR模型的数据存储技术 |
4.1 基于openEHR模型的数据存储相关研究 |
4.1.1 单层数据存储 |
4.1.2 通用数据存储 |
4.1.3 文档数据存储 |
4.1.4 数据存储特点 |
4.2 原型关系映射方法 |
4.3 原型关系映射约束 |
4.3.1 基本数据类型约束 |
4.3.2 扁平化属性约束 |
4.3.3 单数化属性约束 |
4.3.4 唯一标识属性约束 |
4.3.5 查询属性约束 |
4.3.6 传递属性约束 |
4.3.7 通用/具体原型约束 |
4.3.8 原型泛化约束 |
4.4 原型关系映射机制 |
4.4.1 原型映射为关系数据表 |
4.4.2 单数属性映射为关系数据表字段 |
4.4.3 复数属性映射为关系数据表 |
4.4.4 唯一标识属性约束映射为主键索引和聚簇索引 |
4.4.5 查询属性约束映射为非聚簇索引 |
4.4.6 传递属性约束映射为关联字段 |
4.4.7 Action类型映射 |
4.4.8 命名规则 |
4.4.9 原型版本兼容 |
4.4.10 反范式映射 |
4.4.11 原型数据版本管理 |
4.5 基于openEHR模型的数据存储性能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openEHR模型的数据访问技术 |
5.1 基于openEHR模型的数据访问相关研究 |
5.2 原型数据访问语言 |
5.2.1 基本原型概念转换 |
5.2.2 基本语句结构转换 |
5.2.3 原型关系映射约束转换 |
5.2.4 原型数据访问语言扩展 |
5.3 原型数据访问语言实现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openEHR模型的数据平台实践 |
6.1 医疗数据平台 |
6.2 基于openEHR模型的数据平台 |
6.2.1 平台基础系统 |
6.2.2 原型管理系统 |
6.2.3 应用管理系统 |
6.3 基于openEHR模型的数据平台实践 |
6.3.1 语义互操作应用实践 |
6.3.2 数据应用构建应用实践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面向养老服务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目的 |
1.3.2 实际工程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电子健康档案研究现状 |
1.4.2 健康数据融合技术研究现状 |
1.4.3 数据挖掘在健康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5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2章 面向养老服务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需求分析 |
2.1 面向养老服务的电子健康档案标准化需求 |
2.2 系统功能性需求 |
2.2.1 角色分析 |
2.2.2 老人服务需求 |
2.2.3 机构人员服务需求 |
2.2.4 系统管理者服务需求 |
2.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2.4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养老服务的电子健康档案数据模型 |
3.1 整体数据模型 |
3.2 详细数据模型 |
3.2.1 实体信息数据模型 |
3.2.2 观察信息数据模型 |
3.2.3 面向养老服务的健康分析与评估数据模型 |
3.3 基于数据模型的信息融合与共享 |
3.3.1 基于Web Service和XML的老人健康数据融合方案 |
3.3.2 基于Web Service和XML的数据融合与共享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Naive Bayes和Logistic Regression的老人健康分析模型 |
4.1 老人特征属性提取 |
4.2 老人健康分析模型 |
4.2.1 基于Naive Bayes的老人健康分析模型 |
4.2.2 基于Logistic Regression的老人健康分析模型 |
4.3 实验及分析 |
4.3.1 老人健康数据预处理 |
4.3.2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养老服务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设计 |
5.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5.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5.2.1 系统整体功能结构设计 |
5.2.2 老人健康状况评估模块设计 |
5.2.3 老人健康分析模块设计 |
5.2.4 老人健康数据融合模块设计 |
5.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养老服务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与测试 |
6.1 面向养老服务的电子健康档案维护功能实现 |
6.1.1 老人基础档案维护功能实现 |
6.1.2 老人健康状况评估功能实现 |
6.1.3 老人健康分析功能实现 |
6.2 老人健康信息共享门户网站功能实现 |
6.3 老人健康数据融合功能实现 |
6.4 面向养老服务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测试 |
6.4.1 单元测试 |
6.4.2 系统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9)基于XML的.NET平台报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业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相关研究与技术综述 |
1.2.1 报表系统的发展历程 |
1.2.2 报表系统的研究进展 |
1.2.3 报表系统研发的方向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安排 |
第二章 报表生成技术分析 |
2.1 报表生成系统的主要组成模块 |
2.1.1 报表生成系统的绘制模块 |
2.1.2 报表生成系统的数据加载模块 |
2.2 报表的构成 |
2.2.1 报表的组成元素 |
2.2.2 报表系统中的报表 |
2.3 报表的数据 |
2.3.1 报表的数据类型 |
2.3.2 报表的数据源 |
2.4 报表的输出 |
2.5 现有报表工具概述与比较 |
2.5.1 Microsoft Excel |
2.5.2 Super Visual Formade |
2.5.3 Crystal Report |
2.5.4 国内报表工具 |
2.5.5 报表工具比较 |
2.6 现有报表工具的实现方式与存在的问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报表生成系统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1.1 应用环境与设计目标 |
3.1.2 功能需求 |
3.1.3 性能需求 |
3.2 总体设计 |
3.2.1 系统功能结构 |
3.2.2 系统逻辑结构 |
3.2.3 网络拓扑结构 |
3.3 接口设计 |
3.3.1 外部接口 |
3.3.2 内部接口 |
3.4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
3.4.1 数据库命名规范 |
3.4.2 数据结构设计 |
3.5 系统各子模块设计 |
3.5.1 报表设计模块 |
3.5.2 模板库管理模块 |
3.5.3 数据源模块 |
3.5.4 条件查询模块 |
3.5.5 打印和打印预览模块 |
3.5.6 环境变量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报表生成系统的编码实现 |
4.1 系统代码结构 |
4.2 系统核心技术实现 |
4.2.1 系统核心技术概述 |
4.2.2 采用XML技术实现数据结构化 |
4.2.3 采用WebService技术实现组件间通信 |
4.2.4 采用数据库接口技术实现数据库访问 |
4.3 系统功能实现 |
4.3.1 报表设计模块 |
4.3.2 模板库管理模块 |
4.3.3 数据源模块 |
4.3.4 条件查询模块 |
4.3.5 打印和打印预览模块 |
4.3.6 环境变量模块 |
4.3.7 各子模块间的联系 |
4.3.8 医院用户的个性化功能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以及实验结果分析 |
5.1 报表生成系统的测试 |
5.1.1 测试环境及测试方法 |
5.1.2 报表生成系统的功能性测试 |
5.1.3 报表生成系统的病案系统集成测试 |
5.1.4 报表生成系统在大数据量下的测试 |
5.1.5 问题分析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openEHR的科研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2 openEHR规范分析 |
2.1 openEHR规范 |
2.1.1 openEHR两层建模 |
2.1.2 原型及模板 |
2.2 基于openEHR的软件开发框架 |
2.2.1 基于openEHR的图形用户界面自动生成应用实践 |
2.2.2 基于 openEHR的数据存储平台 |
2.3 基于openEHR软件开发框架扩展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科研数据应用模板设计 |
3.1 openEHR模板 |
3.2 科研数据管理应用分析 |
3.2.1 数据操纵 |
3.2.2 用户界面 |
3.3 相关技术基础 |
3.3.1 超文本标记语言 |
3.3.2 AngularJS |
3.3.3 脚本语言 |
3.3.4 AJAX |
3.4 应用模板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应用模板编辑器与通用系统框架研究 |
4.1 模板编辑器 |
4.1.1 方法思路 |
4.1.2 模板解析 |
4.1.3 “所见即所得”编辑 |
4.2 通用软件框架 |
4.2.1 通用控制器和数据操纵类 |
4.2.2 数据库操作语句 |
4.2.3 JavaScript函数包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openEHR科研数据管理系统实现 |
5.1 需求功能分析 |
5.2 系统实现框架 |
5.3 系统功能实现 |
5.3.1 应用模板编辑器 |
5.3.2 应用模板存储 |
5.3.3 科研数据管理应用生成框架 |
5.3.4 自动化部署 |
5.4 本章小结 |
6 老年糖尿病随访案例研究 |
6.1 需求分析及方案 |
6.2 案例实现 |
6.3 结果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基于XML的电子病历界面生成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个基于临床路径的辅助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李雅乔. 东南大学, 2020(01)
- [2]基于Web的时间线医疗数据可视化和心血管疾病科普性知识图谱设计[D]. 陈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三六三医院患者远程医疗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艳.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4]基于代数规约的Web服务测试用例生成技术研究[D]. 何娟娟.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5]基于国家医疗信息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程莎.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8)
- [6]基于电子病历的医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卢芳芳.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8)
- [7]openEHR模型与系统实现方法研究[D]. 王利. 浙江大学, 2017(08)
- [8]面向养老服务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李国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 [9]基于XML的.NET平台报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奥林. 南京邮电大学, 2016(05)
- [10]基于openEHR的科研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 吴嘉琦. 浙江大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