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生物杀虫剂防治假单胞菌的研究。

复方生物杀虫剂防治假单胞菌的研究。

一、复合生物杀虫剂防治刚竹毒蛾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葛文来[1](2020)在《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植物病虫害防治主要是通过生物本身和生物代谢过程实现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仅防治效果较好,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农药的施用,减少植物农药残留,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列举了我国在病虫害生物防治方面取得的技术成就和研究趋势,通过分析我国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不足之处,为我国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向,希望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病虫害防治生物技术的发展,降低病虫害对正常农业生产的影响和破坏。

林家杉[2](2017)在《解析毛竹刚竹毒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文中研究说明指出了毛竹林是我国南方主要的可再生资源,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近些年来,在三明永安市经常会爆发刚竹毒蛾虫害,并成为毛竹林综合收益的主要障碍。基于此,对永安市毛竹刚竹毒蛾发生规律及预防措施展开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确保生态环境的平衡。

张绍勇[3](2016)在《天维菌素对竹子害虫防治及其衍生物杀虫构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竹子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日趋严重,经济损失大,生态风险高,但其防治却无专用药剂可用。天维菌素(Tenvermectin)是由基因工程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MHJ1011产生的一类新十六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活性更优,毒性更低。论文以天维菌素为有效成分,研制竹林专用剂型,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开展林间药效试验及使用技术研究;对天维菌素等十六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活性位点进行结构衍生、合成系列化合物;以竹笋夜蛾、竹螟、竹金针虫、竹螨等竹林主要害虫为供试靶标,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研究结果将为竹子虫害防治开发专用的绿色农药产品。(1)测定了天维菌素对竹子害虫竹笋夜蛾、竹螟、竹金针虫、竹螨室内活性。天维菌素具较高杀虫活性,优于阿维菌素、米尔贝霉素等同类化合物,LC50值分别为2.99、0.07、276.52、20.32 mg/L,是开发竹子专用杀虫剂的首选化合物;以松节油、油酸甲酯为绿色溶剂,研制了2%天维菌素绿色乳油,两种溶剂能够很好的抑制天维菌素在阳光下的降解作用,对天维菌素能够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研制了2%天维菌素微乳剂配方研究,建立了质量指标检测,各项指标合格。以2%天维菌素微乳剂、2%天维菌素绿色乳油、4%天维菌素水分散粒剂分别对竹织叶野螟、毛竹叶螨、竹金针虫进行林间试验。2%天维菌素微乳剂注干防治竹织叶野螟,防治90 d后,在安吉、临安等3个试验园区防治效果分别为85.79%、87.97%、91.78%。天维菌素可在竹体内快速传导,注干后5天在竹体含量最高为0.45±0.03 mg/kg。2%天维菌素绿色乳油喷雾防治毛竹叶螨,以20mg/kg剂量防治15 d后防治效果达93.12%,与普通2%天维菌素乳油相比,持效期更长;4%天维菌素水分散粒剂撒施防治竹金针虫,40 kg/hm2剂量撒施1年后防效仅为68.29%。天维菌素土壤中的降解速度快,对竹笋无残留,因此可根据害虫的发生期灵活选择施药时间。(2)采用衍生合成等方法,获得天维菌素类化合物96个。收集天维菌素产生菌S.avermitilis MHJ1011工程菌代谢物产物及其他同类化合物36个;根据类同合成法和亚结构连接法原理、酸催化水解等方法,在活性修饰位点C-4’、C-4’、C-13、C-5进行合理的结构改造,合成氨化,肟化等60个衍生物。以天维菌素为原料,建立了乐平霉素,甲氨基天维菌素苯甲酸盐、乙酰氨基天维菌素的合成路线,新衍生物的结构经1H NMR,LC-MS等分析手段进行了表征。测定了96化合物对竹子虫害竹笋夜蛾、竹螟、竹金针虫、竹螨杀虫活性,杀虫活性较好。乐平霉素A4、4’’-epi-NHCH3-天维菌素B苯甲酸盐对试虫活性较优;天维菌素B对竹织叶野螟活性、毛竹叶螨活性最好,LC50值分别为2.99mg/L、0.07 mg/L;4’’-epi-NHCH3-天维菌素B苯甲酸盐对笋夜蛾、竹金针虫活性最优,LC50值19.52 mg/L、265.47 mg/L。(3)阐明了化合物结构与杀虫活性的构效关系。天维菌素类化合物,C-13位二糖基对该类化合物活性较重要。对竹织叶野螟,毛竹叶螨,竹笋夜蛾,竹金针虫,母体单体化合物活性LC50值分别是单糖基取代单体化合物、C13-OH-单体糖苷类化合物的2-3.5、3.5-8倍;羟基或者氨基极性基团取代C-13,活性下降;在4"-位引入酰基、氨基等官能团进行修饰,不仅可保持母体化合物的所有性质,还可改变化合物的溶解性、传导性、稳定性,并扩大其杀虫活性;C5-OH的保持对该类化合物活性较重要。母体化合物活性对竹笋夜蛾、竹金针虫与5-肟化单体化合物活性LC50值相当,5-羰基取代单体化合物较差;C-25的取代基链长保持适度长度,活性更优,当杂环取代基团对其活性影响不大,天维菌素B、阿维菌素B1a对四种靶标害虫的活性更优。理想分子天维菌素结构为C-13保持二糖基;C-5保持羟基;C-25保持2碳、3碳烷基链长或引入杂环基团;4’-引入脂溶性基团或其他利于母体化合物传导性的基团如氨基酸等,对天维菌素结构溶解性、传导性、稳定性及杀虫谱更有意义。论文研发出叶面喷雾施用的2%天维菌素绿色乳油、竹腔注射的微乳剂产品、开展4%天维菌素水分散粒剂对地下害虫的防治。阐明其结构与杀虫活性的构效关系,筛选出对竹子害虫有高活性的天维菌素B,乐平霉素,甲氨基天维菌素苯甲酸盐、乙酰氨基天维菌素等化合物。论文研究对竹林害虫专用杀虫剂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少芳[4](2016)在《毛竹刚竹毒蛾防治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刚竹毒蛾是毛竹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其大发生时期可将竹叶食尽,使竹节内积水,导致竹林成片枯死,严重影响竹农的收入。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刚竹毒蛾进行防治。笔者结合长期防治毛竹虫害的实践经验,将毛竹刚竹毒蛾的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一、发生规律刚竹毒蛾1年发生3代,以卵和12龄幼虫在毛竹叶背越冬。翌年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4月下旬至5月中旬幼虫大量取食,6月上旬为结茧化蛹盛期,6月中、下旬为羽化产卵盛

王少芳[5](2015)在《毛竹刚竹毒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文中提出刚竹毒蛾是毛竹中主要害虫之一,危害严重时会引起竹林毁灭性灾害。该文介绍毛竹刚竹毒蛾的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并总结其防治措施。

龙亚飞[6](2015)在《耐多菌清真菌杀虫剂的研制 ——耐药性莱氏野村菌的诱变育种》文中研究表明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尽管有很多优点,但是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后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因此可克服这些问题的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生物防治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并不是每一种都适用于害虫防治中,昆虫病原真菌杀虫剂有很多优点,比如,主动感染寄主并且具有致死作用;循环侵染是其他微生物杀虫剂所没有的一个特点;一般情况寄主不会产生抗性;因此国内外都集中研究昆虫病原真菌杀虫剂。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简称Nr,又称为莱氏蛾霉),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是昆虫的重要病原真菌。该菌杀虫毒力强,寄主范围广,能寄生30多种鳞翅目害虫,特别是对鳞翅目夜蛾科类的昆虫有着非常强的致病力,能在多种农业系统中引发流行病,并且针对性非常强,对人体、其他非目标昆虫包括寄生虫还有捕食者无毒害作用。多抗霉素是一种广谱性抗生素类杀菌剂,这种杀菌剂因其内吸传导特性和水溶特性,对作物的抗病效果良好,对环境影响却很小,因此被广泛使用。目前,国内外有关莱氏野村菌对抗生素类杀菌剂的敏感性还没有系统详细的报道,且很少有报道使用耐药性莱氏野村菌进行生物防治害虫。因此研究莱氏野村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并运用各种胁迫方法产生耐药性莱氏野村菌菌株,对于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10株莱氏野村菌菌株的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对斜纹夜蛾具有高毒力的菌株,并对高毒力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和含多抗霉素平板的胁迫,筛选出耐多抗霉素的莱氏野村菌菌株。为莱氏野村菌和多抗霉素复配制剂研究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通过使用10株供试莱氏野村菌菌株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致病毒力进行测定,莱氏野村菌侵染后的僵虫先为白色,然后变为深绿色。感染致死初期,幼虫身体发僵、挺直或扭曲,发病后期幼虫出现吐水、下痢等症状。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存在差异,综合比较僵虫率、校正死亡率以及致死中时间(LT50),其中以Nr19菌株的致病力最强,校正死亡率及僵虫率分别为100%和86.6%,致死中时间LT50为5.0501d;Nr16和Nr41紧跟其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3.2%,僵虫率分别为80.0%和85.7%,致死中时间LT50分别为3.9436d和4.2130d。以Nr16、Nr19、Nr41用于后续试验。2.以筛选到的Nr16、Nr19、Nr41菌株为研究对象,根据对菌株适合致死率75%-85%,确定紫外诱变条件为:在孢子浓度为1x107个/mL时,采用30W紫外灯,照射距离为30cm时,Nr16、Nr19、Nr41照射时间分别为2.5min、4.0min、3.5min。采用菌丝生长抑制率法测定了紫外诱变后的莱氏野村菌对多抗霉素的敏感性。发现不同诱变菌株莱氏野村菌对多抗霉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诱变菌株Nr4101的EC50值最大,诱变株Nr1601的EC50值最小,分别为1.0540mg/mL和0.4377mg/mL。3.根据多抗霉素在田间的施用浓度是1.67-2.50mg/mL。结合紫外诱变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在含多抗霉素平板上,通过涂分生孢子法定向筛选莱氏野村菌耐多抗霉素菌株。获得了一株耐药性莱氏野村菌菌株Nr16-I。验证结果表明该菌株Nr16-I在含多抗霉素和不含多抗霉素的平板上均生长。本实验筛选到的莱氏野村菌Nr16-I菌落色泽为乳白色,菌落形态为绒毛状,孢子粉为浅绿色,在SMAY培养基上一般约3-5天就开始产孢。

汤行昊[7](2013)在《桉树枝瘿姬小蜂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防治试验》文中研究指明桉树是世界三大速生人工林树种之一,也是我国南方各省区最为主要的人工林造林树种之一,在我国的总种植面积近267万hm2,分布在我国南方17个省的600多个县。桉树枝瘿姬小蜂是一种近年来国际上新发现的严重危害桉属植物的外来有害生物,该虫自2007年传入我国后,已蔓延至广西、海南、广东、福建、湖南、四川、江西、云南等8省区。桉树枝瘿姬小蜂蔓延扩散之快、危害之重,对我国桉树资源和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危害和潜在威胁。福建省为我国南方的重点林区,省内各地市均有种植桉树,桉树造林总面积达233000hm2,为保障福建省的桉树资源,监测与控制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危害和扩散蔓延已迫在眉睫。为此,笔者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在福建的发生特点与分布以及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开展了防治试验。以期明确其种群发生规律,制定出一套经济、有效、可行的监测与综合控制技术措施,遏制桉树枝瘿姬小蜂的扩散和蔓延,控制虫灾。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摘要分述如下:1桉树枝瘿姬小蜂在福建的分布与危害桉树枝瘿姬小蜂主要分布于福州仓山区、厦门同安区、沙县、永安市、泉州洛江区、南安市、云霄县、诏安县、霞浦县、仙游县、莆田等11个县(市区),受害县(市区)中地处沿海的远远多于地处内地的。对福建省各地种植较多的巨桉QG8、巨桉QG3、邓恩桉、巨尾桉GL3、巨尾桉GL9、尾巨桉DH、尾巨桉DH32-26、尾巨桉DH32-28、尾巨桉DH32-29、尾细桉莫氏1号、柳桉、大花序桉、井岗1号、尾叶桉U6、巨圆桉等15种桉树品系进行接蜂试验,发现巨尾桉GL3、巨尾桉GL9、尾巨桉DH、尾巨桉DH32-26、尾巨桉DH32-28、尾巨桉DH32-29、尾细桉莫氏1号、柳桉、大花序桉、井岗1号、巨圆桉这10个品系上没有虫瘿形成,而巨桉QG8、巨桉QG3、邓恩桉、尾叶桉U6、巨圆桉DH201-2这5个品系的植株上则发现有虫瘿。其中巨圆桉DH201-2平均每样枝上的虫瘿数为13.53,为着生虫瘿数最多的品系,极显着的高于巨桉QG8的11.03、巨桉QG3的9.27、尾叶桉U6的1.90和邓恩桉的0.53。5种受害桉树品系上每个虫瘿中的孕虫数以尾叶桉U6为最少,只有4.63个,极显着低于巨桉QG8的8.87个、巨圆桉DH201-2的9.27个、巨桉QG3的9.83个和邓恩桉的10.37个。2桉树枝瘿姬小蜂各虫态的形态特征采用KEYENCE的VHX-1000超景深三维显微镜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卵、幼虫、蛹、雌成虫和雄成虫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拍摄,发现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卵呈球棒状,由卵体和卵柄两大部分组成,卵体呈长卵形,卵柄细长,其长度约为卵体长的2.5倍,整个卵长324.6μm-405.2μm;幼虫体色为乳白色,半透明,蛆型,体长182.9μm-726.8μm,最大体宽251.8μm-832.4μm;蛹为离蛹,体长1026.8μm-1496.4μm,最大体宽485.9μm-641.7μm;雄成虫黑褐色,体长843.2μm-1196.6μm,头部和胸部具蓝绿色金属光泽;雌虫较雄虫体型要大,体长1172.8μm-1463.5μm。3桉树枝瘿姬小蜂的生活史与行为习性通过2011-2012年在桉树枝瘿姬小蜂发生林分进行实地观察和采用SMZ-B4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在实验室对虫瘿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表明,桉树枝瘿姬小蜂在福建福州市1年发生3代,第一代成虫羽化的高峰期为7月中旬,第二代成虫羽化的高峰期为9月中旬到9月下旬,越冬代成虫羽化的高峰期为翌年5月上旬至5月中旬。幼虫为越冬的主要虫态。桉树枝瘿姬小蜂雌雄成虫均具有很强的趋嫩性、趋光性和趋上性。雌成虫喜好将卵产在寄主桉树的嫩枝上,或幼叶的叶脉、叶柄部。卵、幼虫、蛹、成虫的发育均在虫瘿中进行,成虫羽化飞出后,不再返回虫瘿。自然条件下,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雌雄比约为209:1,当生存环境变得恶劣,桉树枝瘿姬小蜂雄成虫比例会显着升高。4桉树枝瘿姬小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测得桉树枝瘿姬小蜂卵、幼虫、蛹、成虫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6548℃、6.5695℃、13.9383℃、14.8303℃和10.1964℃,有效积温分别为101.7969d℃、807.1576d℃、105.4349d℃、114.5262d℃和1052.9662d℃,各虫态及世代发育历期预测式为:卵,D=101.7969/[T-(8.6548±0.0099)]d;幼虫, D=807.1576/[T-(6.5695±0.1258)] d;蛹,D=105.4349/[T-(13.9383±0.1028)]d;成虫, D=114.5262/[T-(14.8303±0.1337)]d;世代,D=1052.9662/[T-(10.1964±0.0701)]d。结合福建省各县市区1970-200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和预测,结果表明福建各地的气温条件均适合桉树枝瘿姬小蜂的生长发育,且能满足桉树枝瘿姬小蜂年发生2-4个世代。5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空间格局及其抽样技术研究应用频次分布法、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模型分析法对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在桉树林间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虫瘿在林间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其聚集原因主要是由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的差异性因素综合影响所致。同时,应用Iwao M*-M回归模型中的两个参数α、β的值,建立了理论抽样数模型N=t2*(1.4740/(x|-)+0.1054)/D2和序贯抽样模型Tn=nm0±(n[1.4740m0+0.1054m02])1/2,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列出了序贯抽样分析表。6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空间分布的地理统计学分析应用地理统计学的方法,对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在桉树林间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虫瘿在桉树林间呈聚集分布,空间聚集范围在7.3778m-10.4626m之间;虫瘿个体间相互排斥,且疏散在较大的斑块内。分别以1m×1m、2m×2m、3m×3m、5m×5m、6m×6m的样方划分样地,并结合虫瘿林间克里格插值估计结果,发现南→北方向上的相关距离均大于东→西方向,说明南→北方向是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种群聚集和扩散的主要方向。7桉树枝瘿姬小蜂发生危害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在诏安县霞葛镇、云霄县园岭国有林场、永安市永安国有林场和沙县青洲镇桉树枝瘿姬小蜂分布危害区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发生危害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发生危害与各地的年平均气温有关,桉树枝瘿姬小蜂在年平均气温高的地区危害较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地区;不同坡向间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危害程度表现为南坡>东坡>西坡>北坡,但差异不显着;不同坡位间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危害程度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且差异显着。84种农药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的毒力测定选取噻虫啉、吡虫啉、毒死蜱、噻虫嗪等4种为福建省林农广泛使用且内吸性强的药剂,采用对环境污染极小的树干注药法对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中的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与前人采用喷雾法防治虫瘿内的幼虫相比,树干注药法防治效果更好。所选用的4种农药中,采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10倍液进行防治效果最好,施药18d后校正死亡率达91.67%。4种药剂施药后2-10d的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的累积死亡率增幅都较10-20d要大,且药剂稀释倍数越高,对幼虫的致死中时间越长。9桉树枝瘿姬小蜂林间化学防治试验选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40%毒死蜱乳油、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这3种农药按体积比1:1:1混合的混配剂的5倍液、10倍液、20倍液采用注干法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进行林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混配剂5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在30d内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81.63%。施药后510d,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的死亡率增长速度最快。施药10d后,死亡虫数的增长速度明显变缓。对与同一种药剂,药剂浓度越浓,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的致死所需的时间越短。

李茂业[8](2012)在《对褐飞虱高毒力的真菌菌株筛选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 l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一种远距离迁飞性水稻重要害虫。为了寻求对该虫生物防治的新途径,本论文在既有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对褐飞虱高毒力的真菌菌株,系统研究了所得高毒力黄绿绿僵菌Metarhiziumflavoviride(Mf)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对褐飞虱不同虫态的毒力以及致病机理,研制了该菌株乳悬剂剂型,并对黄绿绿僵菌(Mf)菌株的固相发酵培养基组分的配方进行了优化,为防治褐飞虱真菌杀虫剂的开发与规模化生产提供有价值的技术资料。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从褐飞虱N. lugens罹病虫体上新分离出的一种黄绿绿僵菌菌株M. flavoviride(Mf),与实验室保存的黄绿绿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和白僵菌3种菌种5个菌株作对比,研究了在SDAY和PDA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并测定了它们对褐飞虱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在SDAY培养基上,6个菌株菌落特征差异明显,Mf菌株菌落直径增长量最大,产孢量最高,分别为2.59mm,17.34×107孢子/cm2。与其它菌株相比差异显着。Mf菌株在SDAY培养基上生生长优于PDA,Mf菌株对褐飞虱成虫具有很强的毒力,以1.0×108孢子/mL的孢子液接种到褐飞虱成虫体表上,累积校正死亡率达83.8%,LT50为4.47d,致死率明显高于其他真菌。2、用分子生物学主方法对褐飞虱成虫高毒力真菌菌株进行了鉴定。采用氯化苄法、CTAB法以及裂解液法分别提取了该菌的基因组DNA;以ITS1和ITS4为绿僵菌通用引物,对供试菌株的rDNA ITS序列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序列分析,并在核酸序列数据库中进行同源序列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裂解液法提取的该种绿僵菌的基因组DNA纯度高且质量好,氯化苄法次之,CTAB法不适合提取此菌的基因组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绿僵菌属黄绿绿僵菌(M. flavoviride)。明确侵染褐飞虱的绿僵菌种类,进而掌握其生物学征和对寄主的致病性。3、对新分离鉴定黄绿绿僵菌Mf82菌株,将其与实验室保存的8株绿僵菌M. spp.一起,分别测定其对褐飞虱成虫毒力和几丁质酶活力,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Mf82菌株侵入昆虫表皮的过程和体表的形态变化,进而分析侵入能力与几丁质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菌株Mf82累计校正死亡率和几丁质酶活力均最高,为82.1%和9.78U/mg,与其他菌株差异显着。同时,扫描电镜照片显示Mf82分生孢子既可以由褐飞虱体壁节间膜和凹陷处侵入,还可以从含几丁质较多的胸部背板侵入,可见筛选的Mf82菌株对褐飞虱成虫致病力强。比较9株绿僵菌菌株菌落生长速度、产孢初始时间、产孢量和萌发率显示,Mf82菌株具有生长速度快、产孢初始时间短、萌发率高和产孢量大等优点。4、利用黄绿绿僵菌M. flavoviride82菌株五种浓度5296-5368、1055-1121、585-623、126-144和22-31孢子/mm2侵染不同龄期褐飞虱成虫和若虫并以1100孢子/mm2孢子悬浮液侵染褐飞虱怀卵雌成虫、雌成虫、雄成虫和不同龄期卵。结果表明:其不同浓度孢子液对褐飞虱3个发育阶段有不同程度的致病力,毒力大小顺序为成虫>高龄若虫>低龄若虫。同时,Mf82菌株对不同性别褐飞虱成虫的敏感性顺序为怀卵雌成虫>雌成虫>雄成虫。黄绿绿僵菌孢子液对各处理稻株褐飞虱产卵痕部位、卵粒均有侵染作用,10d侵染率分别为66.7%和51.2%,卵龄越低,侵染效果越好,卵龄为0.5d时侵染率最高。本研究表明黄绿绿僵菌Mf82菌株对褐飞虱成虫、若虫和卵均有较强的致病性,5、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黄绿绿僵菌M. flavoviride菌株分生孢子对褐飞虱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多分布在褐飞虱节间膜、体表的褶皱凹陷等部位,主要以芽管或产生附着胞入侵,然后在体表长出菌丝和产孢。菌体进入寄主血腔后,利用体腔内营养大量增殖、扩散并侵染褐飞虱卵巢中的卵块。侵染卵块的菌丝虽被体液包裹但依然能继续生长,使卵粒失活,抑制害虫下代的数量。通过体表及体内的侵染过程,可直观地表现黄绿绿僵菌对褐飞虱的侵染能力和侵入方式,为评价该菌的杀虫作用和应用前景提供了证据。6、用新分离出的黄绿绿僵菌M. flavoviride(Mf82)菌株与实验室保存的黄绿绿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和白僵菌3种菌种9个菌株作对比,测定了它们的悬乳剂对褐飞虱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Mf82菌株对褐飞虱成虫的毒力最高,以1.0×108个孢子/mL的孢子悬乳剂喷雾接种到褐飞虱成虫体表上,累积死亡率高达81.7%,LT50为4.6d,致病效果显着高于其他受测菌株。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黄绿绿僵菌悬乳剂,并研究了其对褐飞虱的致病力。结果表明:随着黄绿绿僵菌浓度的增加,褐飞虱的累计死亡率增加,在浓度为1048个孢子/mm2时,累计死亡率达到85.0%。利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所建模型均顺利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并由模型估计出了该剂型对褐飞虱的致死剂量与致死时间。在接种后第7d和第9d,LC50值分别为2.1×103、9.9×102个孢子/mm2, LC90分别为7.8×104、3.7×104个孢子/mm2。黄绿绿僵菌悬乳剂对褐飞虱的致死时间与对数剂量相关,供试菌剂LT50值随着对数剂量的增加而递减,对数剂量由7.0增加到8.0时,LT50由8.9d降为5.7d。可见该黄绿绿僵菌悬乳剂对褐飞虱具有较强的毒力。7、以大米粉、黄粉虫蛹壳、花生壳和瓜子壳为培养基组成成分,研究黄绿绿僵菌固相发酵最佳配方。在固相发酵条件下,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分析各因素对产孢量的显着性,采用响应面法对黄绿绿僵菌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研究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产孢量的显着成分为黄粉虫蛹壳;黄绿绿僵菌发酵最佳配方组合为:0.25g大米、0.14g黄粉虫蛹壳、1.00g花生壳、0.25g瓜子壳。在此最佳组合为培养基的条件下得到产孢量为100.013×108个/mL菌液,比初始设计提高了31.7%。使用本研究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得到较高产量的孢子,且在生产时无环境污染,对以后的大规模生产非常有利。综上所述:本研究研究筛选所得黄绿绿僵菌Mf82菌株对褐飞虱成虫、若虫和卵均有较强的致病性,且生产容易、使用方便,是一株极具应用潜力的生防真菌。

陈良生,李启良,瞿巧文,江土玲,鲍新梅[9](2011)在《松类植物助剂农药防治刚竹毒蛾的效果》文中指出以毛竹刚竹毒蛾为对象,利用松类植物废弃物生产的生物农药助剂农药与常规防治农药进行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二者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着,但生物助剂农药对天敌、周围环境以及操作人员更安全。

姚震[10](2010)在《真菌杀虫剂的应用现状及其产业化研究》文中认为从2007至2010年,借助较长时间的社会实践和进行有针对性的座谈、采访、私人通信和网上问卷调查,本论文针对真菌杀虫剂的应用及其产业化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月,通过收集资料、设计问卷、联系厂家和代理商并走访科研部门,在此期间总共联系了9个厂家、5个研究机构,设计3套调查问卷;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开展市场调查和网上问卷调查、走访终端客户和开现场座谈会,在3个较大规模的生物农药市场做调查,从2008年3月在“中国农网”和“中国化工网”等网站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召开了3场座谈会;2010年1月至2010年3月,统计数据、分析结果并撰写论文。真菌杀虫剂应用和产业化存在的问题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合作,早期学者仅从真菌杀虫剂的品种、技术性和相关部门着手而未从社会学角度进行思考,最终获得的结果并不全面。导师的研究组成员从事农业和真菌杀虫剂研发近20年,与3家大型真菌杀虫剂厂商有着良好的合作,部分成果已经商业化。因此,本研究还讨论了相关农业政策、产业结构和真菌杀虫剂的发展。从社会科学角度来看,本论文研究目的旨在为政府部门、生产厂家、研发者提出合理建议,为真菌杀虫剂的应用和产业化提供参考。

二、复合生物杀虫剂防治刚竹毒蛾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合生物杀虫剂防治刚竹毒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植物病虫害防治生物技术现状
    1.1 微生物
    1.2 激素
    1.3 复合生物
    1.4 生物防治
    1.5 基因
2 我国植物病虫害生物技术存在的不足
    2.1 缺乏评价体系
    2.2 缺乏生态学研究
    2.3 技术水平落后
3 发展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3.2 提供充足的科研支持
    3.3 利用行政手段
    3.4 人才队伍建设
    3.5 国际合作
4 结语

(2)解析毛竹刚竹毒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 刚竹毒蛾形态特性及分布现状
    2.1 刚竹毒蛾的形态特性
        2.1.1 成虫
        2.1.2 卵
        2.1.3 幼虫
        2.1.4 蛹
        2.1.5 茧
    2.2 刚竹毒蛾的分布现状
3 刚竹毒蛾的生物学特性
4 毛竹刚竹毒蛾的发生规律
    4.1 材料选取与实验方法
    4.2 刚竹毒蛾存活曲线分析
    4.3 毛竹刚竹毒蛾发生规律
5 刚竹毒蛾的防治措施
    5.1 利用天敌对刚竹毒蛾进行防治
    5.2 利用白僵菌对刚竹毒蛾进行防治
    5.3 对其喷洒复合生物杀虫剂
    5.4 人工防治措施
    5.5 利用药剂进行防治
6 结语

(3)天维菌素对竹子害虫防治及其衍生物杀虫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竹子病虫害研究进展
        1.1.1 竹子病害发生与危害概况
        1.1.2 竹子害虫发生和危害概况
        1.1.3 竹子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
        1.1.4 竹子病虫害的防治
    1.2 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农用抗生素发展情况
        1.2.2 十六元大环内酯抗生素发展概况
    1.3 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合成及活性概况
        1.3.1 阿维菌素类结构修饰
        1.3.2 米尔贝霉素结构修饰
    1.4 杀虫构效关系研究
    1.5 农林业应用概况
    1.6 天维菌素研究现状
    1.7 论文的意义及研究思路
        1.7.1 论文的提出
        1.7.2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7.3 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天维菌素对竹子害虫防治作用研究
    2.1 前言
    2.2 天维菌素对竹林害虫室内活性研究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2.3 结论与讨论
    2.3 天维菌素制剂研制
        2.3.1 材料与方法
        2.3.1.2 仪器
        2.3.1.3 制剂配制方法
        2.3.1.4 冷贮和热贮含量检测
        2.3.2 结果与分析
        2.3.2.1 2 %天维菌素绿色乳油配方研究及质量指标
        2.3.2.2 2 %天维菌素微乳剂配方研究及质量指标
        2.3.2.3 2 %天维菌素微乳剂指标检测
        2.3.3 结论与讨论
    2.4 天维菌素林间试验及残留动态分析
        2.4.1 材料与方法
        2.4.2 结果与分析
        2.4.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天维菌素类化合物衍生合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
        3.1.2 试剂与材料
        3.1.3 合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结论和讨论
第四章 天维菌素类化合物杀虫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天维菌素类化合物室内活性测定
        4.2.2 杀虫构效关系研究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附图

(4)毛竹刚竹毒蛾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生规律
二、防治措施
    1.释放天敌:在刚竹毒蛾产卵期人工释放黑卵蜂、赤眼蜂, 寄生率可达45%。幼虫期可释放毒蛾绒茧蜂、内茧蜂、凹眼姬蜂, 寄生率达30%, 防治效果显着。
    4.药剂防治:每亩用2.5%敌百虫粉剂2000倍液进行防治, 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

(5)毛竹刚竹毒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形态特征
2 发生规律
3 防治措施
    3.1 释放天敌
    3.2 喷施复合生物杀虫剂
    3.3 人工刮卵、灭茧
    3.4 药剂防治

(6)耐多菌清真菌杀虫剂的研制 ——耐药性莱氏野村菌的诱变育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莱氏野村菌简介
        1.1 莱氏野村菌致病机理
        1.2 莱氏野村菌致病过程的分子研究
    2 化学农药到生物农药的过渡
        2.1 化学农药的研究现状
        2.2 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关系
    3 农用抗生素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3.1 农用抗生素的简介
        3.2 农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4 真菌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4.1 真菌杀虫剂剂型研制
        4.2 真菌杀虫剂的应用
        4.3 真菌杀虫剂面临的问题和前景
    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的内容
        5.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莱氏野村菌对斜纹夜蛾高毒力菌株筛选
    2.1 材料与设备
        2.1.1 供试菌种与供试昆虫
        2.1.2 实验设备
    2.2 方法与内容
        2.2.1 菌液制备
        2.2.2 试虫接菌与饲养
        2.2.3 测定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菌株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感染症状
        2.3.2 不同菌株对斜纹夜蛾的毒力测定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耐药性菌株的筛选
    3.1 材料与设备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药剂
        3.1.3 供试培养基及菌株预培养
        3.1.4 供试设备
    3.2 方法与内容
        3.2.1 紫外诱变选育
        3.2.2 莱氏野村菌对多抗霉素的敏感性测定
        3.2.3 多抗霉素的胁迫
        3.2.4 耐药性菌株的验证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紫外诱变选育
        3.3.2 莱氏野村菌对多抗霉素的敏感性测定
        3.3.3 多抗霉素的胁迫
        3.3.4 耐药性菌株的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桉树枝瘿姬小蜂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防治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国内外学者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研究
        1.1 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发生与分布
        1.2 形态学的研究
        1.3 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4 桉树枝瘿姬小蜂的防治试验
    2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2.1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
        2.2 研究技术路线
        2.3 研究目标
    3 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
第一章 桉树枝瘿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桉树枝瘿姬小蜂在福建的分布与危害
        1 材料与方法
        1.1 桉树枝瘿姬小蜂在福建省的分布
        1.2 桉树品系的引种
        1.3 桉树枝瘿姬小蜂虫源的采集及实验种群的建立
        1.4 桉树枝瘿姬小蜂对不同桉树品系危害的调查
        1.5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桉树枝瘿姬小蜂在福建的寄主与分布
        2.2 不同桉树品系受害情况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桉树枝瘿姬小蜂形态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形态的变化
        2.2 各虫态的形态特征
        2.2.1 卵
        2.2.2 幼虫
        2.2.3 蛹
        2.2.4 雄成虫
        2.2.5 雌成虫
        2.3 棕色型虫体的形态特征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桉树枝瘿姬小蜂的生活史与行为习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生活史的研究
        1.2 桉树枝瘿姬小蜂各虫态活动习性的研究
        1.3 成虫羽化规律及性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桉树枝瘿姬小蜂在福建的生活史
        2.2 桉树枝瘿姬小蜂各虫态习性
        2.3 成虫羽化规律及性比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桉树枝瘿姬小蜂的生态学特性
    第一节 桉树枝瘿姬小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试验设计
        1.2 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计算公式
        1.3 应用有效积温法估测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年发生代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育历期
        2.2 桉树枝瘿姬小蜂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2.3 桉树枝瘿姬小蜂在福建省各县市区发生代数的预测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空间格局及其抽样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地概况与选择
        1.2 空间格局的测定方法
        1.2.1 频次分布法
        1.2.2 聚集度指标法
        1.2.3 回归模型分析法
        1.3 抽样技术研究
        1.3.1 Iwao 法最适理论抽样模型
        1.3.2 序贯抽样分析法模型
        1.4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频次分布适合性检验
        2.2 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空间格局的聚集度指标
        2.3 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空间格局的回归模型分析
        2.4 林间理论抽样数确定
        2.5 序贯抽样研究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空间分布的地理统计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地概况与调查统计方法
        1.2 空间分布的地理统计学分析
        1.3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的空间变异曲线及其空间格局
        2.2 空间格局的检验
        2.3 空间变异与样方大小的关系
        2.4 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的空间分布模拟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节 桉树枝瘿姬小蜂发生危害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桉树枝瘿姬小蜂发生与年平均温度的关系
        2.2 桉树枝瘿姬小蜂发生与坡向坡位的关系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桉树枝瘿姬小蜂化学防治试验
    第一节 4 种农药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的毒力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噻虫啉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的毒力测定
        2.2 吡虫啉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的毒力测定
        2.3 毒死蜱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的毒力测定
        2.4 噻虫嗪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的毒力测定
        2.5 4 种农药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的毒力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林间化学防治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的林间防治效果
        2.2 不同药剂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的致死中时间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1 研究结论
        1.1 桉树枝瘿姬小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1.1 桉树枝瘿姬小蜂在福建的分布与危害
        1.1.2 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形态特征
        1.1.3 桉树枝瘿姬小蜂生活史与行为习性
        1.2 桉树枝瘿姬小蜂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1.2.1 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1.2.2 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空间格局及其抽样技术研究
        1.2.3 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空间分布的地理统计学分析
        1.2.4 桉树枝瘿姬小蜂发生危害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3 桉树枝瘿姬小蜂化学防治试验
        1.3.1 4 种农药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的毒力测定
        1.3.2 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林间化学防治试验
    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对褐飞虱高毒力的真菌菌株筛选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现状
    1.2 利用昆虫病原虫生真菌防治害虫
    1.3 绿僵菌及其生物学特性
    1.4 绿僵菌对昆虫的致病机理
    1.5 虫生真菌的发酵工艺
    1.6 本课题选题的意义与总体思路
第二章 几种虫生真菌菌株的培养性状及其对褐飞虱的毒力
    引言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培养基上菌落的形态特征
        2.2.2 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速度及产孢量的影响
        2.2.3 不同菌株对褐飞虱成虫的毒力
    2.3 讨论
第三章 一种褐飞虱病原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三种方法提取 DNA 结果的电泳图谱比较
        3.2.2 三种方法提取 DNA 浓度比较
        3.2.3 PCR 扩增产物的分子量
        3.2.4 核糖体 DNA ITS 序列分析与同源性比对
    3.3 讨论
第四章 褐飞虱高毒力绿僵菌菌株的筛选及其致病性研究
    引言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绿僵菌不同菌株对褐飞虱成虫的致病性
        4.2.2 不同菌株的几丁质酶活力比较
        4.2.3 Mf82 和 Ma25 菌株侵染褐飞虱体表的电镜观察
        4.2.4 生物学特性研究
    4.3 讨论
第五章 黄绿绿僵菌 Mf82 菌株对不同虫态褐飞虱的毒力
    引言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种真菌菌株对褐飞虱成虫的致病作用
        5.2.2 黄绿绿僵菌 Mf82 菌株对不同虫态褐飞虱的毒力和侵染症状
        5.2.3 黄绿绿僵菌 Mf82 菌株孢子液对褐飞虱怀卵雌成虫、雌成虫和雄成虫的毒力
        5.2.4 黄绿绿僵菌 Mf82 菌株对褐飞虱卵的侵染
    5.3 讨论
第六章 黄绿绿僵菌对褐飞虱侵染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引言
    6.1 材料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分生孢子在褐飞虱体表的侵染过程
        6.2.2 分生孢子侵染褐飞虱体内组织和体内卵块的观察
    6.3 讨论
第七章 黄绿绿僵菌 Mf82 悬乳剂对褐飞虱作用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引言
    7.1 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菌株对褐飞虱成虫的毒力
        7.2.2 黄绿绿僵菌 Mf82 悬乳剂对褐飞虱作用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7.2.3 黄绿绿僵菌 Mf82 悬乳剂对褐飞虱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
    7.3 讨论
第八章 响应面法优化黄绿绿僵菌固相发酵培养基
    引言
    8.1 材料与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方差分析
        8.2.2 主效应分析
        8.2.3 两因素间的交互效应分析
        8.2.4 黄绿绿僵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及结果验证
    8.3 讨论
第九章 结论与创新点
    9.1 结论与讨论
        9.1.1 褐飞虱高毒力真菌菌株筛选
        9.1.2 对褐飞虱高毒力绿僵菌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9.1.3 黄绿绿僵菌 M. flavoviride 对褐飞虱的致病机理
        9.1.4 真菌悬乳剂对褐飞虱的致病效果
        9.1.5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黄绿绿僵菌(Mf82)菌株的固相培养基配方
    9.2 论文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致谢
作者简介

(9)松类植物助剂农药防治刚竹毒蛾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试验害虫与农药
        1.1.2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方法
        1.3.1 喷烟防治
        1.3.2 药效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2.2 对天敌的影响
    2.3 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10)真菌杀虫剂的应用现状及其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微生物杀虫剂的研究现状
    1.1 微生物杀虫剂的历史与种类
        1.1.1 微生物杀虫剂的历史
        1.1.2 微生物杀虫剂的种类
    1.2 微生物杀虫剂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1.2.1 病毒杀虫剂的应用
        1.2.2 细菌杀虫剂的应用
        1.2.3 真菌杀虫剂的应用
        1.2.4 原生动物微孢子虫杀虫剂
        1.2.5 线虫杀虫剂
    1.3 微生物杀虫剂的产业化状况
    1.4 微生物杀虫剂的发展前景
2 真菌杀虫剂的历史及常见类群
    2.1 真菌杀虫剂的历史
        2.1.1 真菌杀虫剂的发展史
        2.1.2 真菌杀虫剂的生产史
        2.1.3 真菌杀虫剂的应用史及存在的问题
    2.2 真菌杀虫剂的常见类群
        2.2.1 雕蚀菌属
        2.2.2 虫霉属
        2.2.3 白僵菌属
        2.2.4 金龟子绿僵菌
        2.2.5 汤普森被毛孢
        2.2.6 拟青霉属
        2.2.7 蜡蚧轮枝孢
        2.2.8 座壳孢属
        2.2.9 莱氏野村菌
    2.3 真菌杀虫剂研究的现状
        2.3.1 真菌杀虫剂的基础研究
        2.3.2 真菌杀虫剂的应用研究
3 真菌杀虫剂的应用
    3.1 应用方式
        3.1.1 自然流行病利用
        3.1.2 接种式放菌
        3.1.3 引种定殖
        3.1.4 淹没式放菌
    3.2 应用情况
        3.2.1 白僵菌杀虫剂的应用
        3.2.2 绿僵菌杀虫剂的应用
        3.2.3 其他真菌杀虫剂的应用
    3.3 存在问题
    3.4 对策与建议
        3.4.1 加强真菌杀虫剂分子基础研究
        3.4.2 真菌杀虫剂的毒素
    3.5 前景与展望
4 真菌杀虫剂的产业化
    4.1 真菌杀虫剂生产与工艺
        4.1.1 真菌杀虫剂的生产
        4.1.2 真菌杀虫剂产业化的工艺
    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4.2.2 国外真菌杀虫剂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4.2.3 国内真菌杀虫剂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对策与办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复合生物杀虫剂防治刚竹毒蛾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J]. 葛文来.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05)
  • [2]解析毛竹刚竹毒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 林家杉. 绿色科技, 2017(09)
  • [3]天维菌素对竹子害虫防治及其衍生物杀虫构效关系研究[D]. 张绍勇. 浙江农林大学, 2016(05)
  • [4]毛竹刚竹毒蛾防治措施[J]. 王少芳. 农村百事通, 2016(12)
  • [5]毛竹刚竹毒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 王少芳. 福建农业科技, 2015(10)
  • [6]耐多菌清真菌杀虫剂的研制 ——耐药性莱氏野村菌的诱变育种[D]. 龙亚飞. 贵州大学, 2015(02)
  • [7]桉树枝瘿姬小蜂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防治试验[D]. 汤行昊. 福建农林大学, 2013(S2)
  • [8]对褐飞虱高毒力的真菌菌株筛选及其应用研究[D]. 李茂业. 安徽农业大学, 2012(08)
  • [9]松类植物助剂农药防治刚竹毒蛾的效果[J]. 陈良生,李启良,瞿巧文,江土玲,鲍新梅. 宁夏农林科技, 2011(04)
  • [10]真菌杀虫剂的应用现状及其产业化研究[D]. 姚震.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复方生物杀虫剂防治假单胞菌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