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业要有眼界——傲特科技访谈(论文文献综述)
宋俊[1](2020)在《EPT公司人才获取策略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宣屹[2](2020)在《基于舞弊三角模型的雅百特跨境舞弊案例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到“走出去”的进程当中,开展跨境投资项目。自2013年以来,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净额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更多的公司乐于在国际舞台上扩大其国际影响力。然而,跨境业务由于监管难度大、关联方交易复杂、中介机构跨境业务能力较弱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逐渐成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目标。仅在2017年,我国就有两起跨境舞弊案件的发生,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已经表现出向境外扩张的趋势。因此,在“一带一路”新的投资环境下,分析上市公司跨境舞弊动因,从而提升会计师事务所跨境舞弊的识别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问题:本文以中国证监会查处的我国第一起上市公司重大跨境财务舞弊案江苏雅百特为例,研究了公司跨境舞弊的手段有哪些?跨境舞弊的动因是什么?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如何提升跨境舞弊的识别能力?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从业绩承诺的合理性、上市公司的行业地位和是否存在融资压力三方面识别被审计单位的舞弊压力;从公司内部治理情况、境外项目情况和跨境关联方交易识别公司的舞弊机会;从公司高管的背景和价值观等方面识别被审计单位舞弊的借口。同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提前了解当地政策、法规等相关知识来提升自身跨境业务能力;会计师事务所还可以通过加强与境外监督部门的联系来提升跨境业务的审计效率和质量。综上所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对雅百特跨境舞弊案例的研究有助于帮助注册会计师从上市公司的种种警戒信号中察觉舞弊的可能性,提高审计质量;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境外开展投资业务,对于上市公司跨境舞弊的研究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葛昀洲[3](2018)在《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迈入21世纪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企业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科研产出越来越高,其创新主体地位建设得以不断夯实,日益成为我国自主研发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然而,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培育出的人才离企业实际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唯一受官方认可且以企业作为培养主体的人才培养制度——企业博士后(Industry Postdocs)制度从发达国家被引进至我国后,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国企业界培养了大批研发人才。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企业博士后培养制度的历史与现状。企业博士后制度诞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应企业研发实力大幅上升、知识产权体系日益完善、人才招收引进模式变革等综合因素而产生,总体历经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4个阶段,呈现出:(1)企业主导与政府扶持相协同、(2)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3)学术化与产业化相平衡的三大特点。我国企业博士后制度诞生于1994年,经过初步试点、扩大试点、多种类型设站、博士后基金覆盖4个阶段的发展,虽然发展迅速,但与之相配套的高等教育发展程度、企业研发体系和企业博士后培养水平都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明显差距。本文聚焦企业博士后培养的最主要参与者(企业博士后与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我国企业博士后的培养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采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量化研究方法,提炼并检验了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影响要素及其对培养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企业因素与自身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有显着影响,而高校因素与外界因素对培养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弱。更进一步,企业导师、企业配套资源、企业实力和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对企业博士后培养最为重要;现状让人较为满意的包括企业导师,企业实力,高校导师,企业博士后教育背景,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程度等因素。本研究总结提炼了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的主要类型。从宏观来看主要有:市场调节下的美国模式、行政主导下的中国模式和协同创新体制下的加拿大模式三类。从微观来看可按培养类型分为:学术型、工程型、业务型和复合型四类;按培养模式分为:导师制、部门制和混合制三类。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博士后培养、提升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本文基于对博士后培养机制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模式的系统优化建议。首先,培养体系的设计应注重定位、类型、学科选取的问题。其次,培养机制的落实应注重“博士后导师不作为”、“部门经理不重视”、“招收机制太单一”和“各阶段考核没重点”等问题。最后,培养环境的营造应注重协同中央、各省及各高校的协同问题。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已有研究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的不足,提出影响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四个主要维度,从企业因素、高校因素、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四个方面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调查问卷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方法对各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因素与自身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有显着影响,而高校因素与外界因素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并不显着,并发现了企业导师、企业配套资源、企业实力和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是对企业博士后培养最为重要的四个影响因子,为后续给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提供政策性建议提供有力依据。其次,本文通过对美国RPIF项目和IBM项目、加拿大Elevate项目和上海交通大学、光明集团等案例的深入分析,分别提炼美国校企联培企业博士后的培养体制、美国企业独立培养博士后的职业发展路径、加拿大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企业博士后的培养机制和我国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的现状。通过跨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博士后的三种培养模式,即美国的市场模式、加拿大的协同创新模式和我国的行政主导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企业博士后培养的系统模型。最后,本文基于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论,为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构建了流程模式,并据此提出了系统优化建议。从企业博士后培养的全过程入手,本文从战略规划、培养机制和各界支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强调了在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和权责分配,细化了企业博士后从招收、开题到考核、出站的整个过程,在每一个步骤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李翔[4](2017)在《内蒙古引进和发挥海外人才作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才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加显现出来,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大力吸引作为经济增长第一推动力的人力资本。海外人才作为人才资源中的优质资源,近年来逐渐得到国家的关注,各省市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也纷纷制定了本省市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之一,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2016年内蒙古GDP总量为1.86万亿元人民币,居于全国第十五位,五个自治区之首,人均GDP在2016年达到11171美元居于全国第七位,是我国九个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省份中的唯一内陆省份。内蒙古各种人才政策的实施以及海外人才的引进及作用的发挥,是取得这些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当前内蒙古在海外人才引进及其作用发挥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吸引足够多的海外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并充分发挥海外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发展的作用,是内蒙古做好人才工作,取得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分析内蒙古海外人才引进及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在人力资本理论、推拉理论、跨文化适应理论等理论的指导下,本人通过搜集相关文献、期刊等资料,并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指出内蒙古在海外人才质量、结构、引才渠道、遴选标准、激励保障、政策落实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在考虑原因的前提下,结合国内外经典的海外人才引进经验,从发展经济着手、创新引才政策,通过多元渠道引进海外人才,并在海外人才的管理上,构建完善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为海外人才营造良好的科研文化和工作环境,来更好地推进海外人才引进工作,以及发挥海外人才的作用。
夏玲[5](2017)在《工作—生活平衡的涓滴效应研究:责任型领导的视角》文中指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科技不断革新,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压力问题日益突显。职场人士的工作与生活压力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如何维持工作-生活平衡这一话题的探讨和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践者和学术派的兴趣,而领导者是员工的工作-生活平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传统的领导理论相比,责任型领导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更加关注员工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因此,本研究基于责任型领导的视角,旨在构建“领导者的工作-生活平衡对下属的工作-生活平衡的涓滴作用”的理论模型,即围绕领导者的工作-生活平衡、责任型领导、下属的工作-生活平衡三个关键变量之间的关系,利用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探讨领导者的工作-生活平衡如何通过领导者的责任型领导行为对员工的工作-生活平衡的涓滴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这些关键变量之间的中介机制。本文的研究过程和方法:首先,在梳理责任型领导、工作-生活平衡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拟出2份访谈提纲,一份为领导版,另一份为员工版。邀请深圳、武汉两地的10位职场人士对工作-生活平衡的话题进行深度访谈。被访者分为领导者和员工两类,他们的工作领域涉及建筑、机器人、保险、电子等行业。本研究对被访者采取一对一的面谈或电话访谈,且在获得允许的情况下对访谈的整个过程进行录音,访谈的时间平均每人约15至30分钟,最终形成了 3800多字的原始资料。其次,本研究在收集原始资料的基础之上,遵循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程序和步骤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效地挖掘语句中的关键要素,并完整地展现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完成了整个模型框架的构建。研究结果表明,领导者的工作-生活平衡通过责任型领导行为对员工的工作-生活平衡存在显着的涓滴效应,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领导者的工作-生活平衡影响责任型领导行为,领导者的工作-生活平衡主要通过领导者的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对其责任型领导行为施加影响;第二,责任型领导显着地影响员工的工作-生活平衡,并且责任型领导通过信任、心理授权、组织认同、组织公平的中介作用影响员工的工作-生活平衡;第三,领导者的工作-生活平衡对下属的工作-生活平衡,其中角色榜样、组织文化感知和积极的情绪起中介作用。
薛璐[6](2017)在《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运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核心方式,优秀的人才输出也支撑着区域人才储备、行业发展与经济建设。沈阳市大部分中职学校虽然已经开展了校企合作相关项目,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模式运行不畅,效果不佳。因此,选择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状况为切入点,进行优化研究,分析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存在问题及其成因,据此提出模式的优化建议,为沈阳市中职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本文以沈阳市经济发展状况及中职学校教育发展状况为背景,从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运行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如地方政府对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不到位、中职学校方面对校企合作方案与相关要求的执行流于形式、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合作动力较弱、学校与企业双方的互动不深入、不长效、校企两边信息不对称有效信息传递不畅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别为:政府对相关政策、法律、规定、管理条例的制定与推行不全面不深入、中职学校对合作企业提出的岗位需求无法适应,合作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缺乏内部动力与外部激励,校企合作相关信息流动性差,尚未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评价与监控体系等。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实证研究法,提出可以通过以下优化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方法:一是政府方面要制定全面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二是中职学校方面要增强主观动力制度化校企合作模式;三是企业方面需提高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四是加强校企双方互动力度;五是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与监控机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一是结合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的实际状况优化校企合作运行模式。本文考虑到沈阳市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提出适合沈阳市校企合作模式运行的优化方案。二是提出搭建开放性、实时性的中职校企合作信息平台,沈阳市的校企合作信息交互还处于简单的校企之间单独沟通的模式,建立集成化、高效化、开放化的校企合作信息管理平台,学校与企业共享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管理过程,政府可参与管控,公众可进行监督。本文的研究成果基于对沈阳市典型公办中职学校的互动型校企合作模式案例分析,对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运行状况进行梳理,进而发现问题,借鉴相关理论与经验,为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优化提供有效参考,为沈阳市中职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思路;进而提高沈阳市技术型人力人才能力层次,为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双喜[7](2016)在《蒙古族农村宗教信仰调查研究 ——以海鲁吐镇吐莫嘎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悠久而普遍的现象,不仅影响了人类的文明历程,而且也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蒙古族农村宗教信仰的现状是怎样,有哪些因素影响农村居民对宗教信仰的选择,宗教信仰在蒙古族农村对居民又有怎样的作用,这些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力图对蒙古族农村宗教信仰的现状及农村居民与宗教信仰的关系做一个详细的说明。通过小村落认识大社会的思路本论文将研究视点选了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海鲁吐镇的吐莫嘎查。吐莫嘎查是个蒙古族村落,居民信仰佛教及萨满教。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居民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佛教与居民日常生活、人生礼仪中的佛教影响、去庙上香等嘎查佛教信仰的现状。以嘎查中的祭天、祭火、祖先崇拜来描述萨满教的继承和扬弃,并且对嘎查的“道目勒”做了调查和记录。文中也涉及了居民对祷告的信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吐莫嘎查宗教信仰现状的特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个别访谈、搜集文献等方法,揭示吐莫嘎查居民对宗教信仰的态度,探讨不同个体影响因素、社会层面因素、宗教团体等三个因素对宗教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吐莫嘎查居民不同个体影响因素(性别、年龄、经济收入等)的宗教信徒其宗教参与行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针对吐莫嘎查宗教信仰现状特征,提出了引导建议: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宗教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抵御祷告等信仰的渗透,规范农村宗教活动。总的来说,吐莫嘎查居民对宗教信仰的态度,所持有的心理倾向,对宗教信仰的主观评价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居民对佛教、萨满教的保留有多少,这是我调查的目的,也是文章的主旨。同时本研究对于稳定蒙古族农村社会秩序、实现民族村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仇新明[8](2016)在《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06年赫尔曼·施奈德教授在辛辛那提大学采用合作教育策略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师后,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理念开始在美国大陆传播。二战后,这种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教育领域备受关注,英国的“教学公司计划”、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日本的“官产学”,都是这种人才培养思想的不同表现形式。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引进产学合作教育以来,在民间组织的推动下、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引导下,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迅速,合作模式多样化,但也出现不少问题,表现为:企业合作动力不足;合作缺乏有效的选择机制;合作主体之间契约机制不健全,未能形成对契约人的合作行为形成规范与约束;合作运行过程中,政府未能制定具体、明确、可操作性的政策,大学与企业、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及科技研发中未能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导致产学研合作层次浅、时间短、效率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的效果与预期相去甚远。本世纪初,我国政府提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高校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基本建设,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联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适应创新型国家战略需求。产学研之间如何建立一个稳定、长效、持久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促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值得关注。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考察发现,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人才培养资源的有效运行。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功能的实现取决于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的能否有效运行,包括产学研育人资源能否有效集聚、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及相应保障措施的供给。基于此,本文以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为切入点,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产学研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结成战略联盟的构想,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研究空间,探讨如何实现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的有效集聚、处于集聚状态的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如何实现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产学研组织由于组织性质差异,存在价值观念、思想文化与目标追求的冲突,而易引致联盟风险,如何应对联盟风险,维持联盟持续稳定,以保障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的有效运行。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影响产学研合作的内外部的动力因素。研究发现,产学研主体之间能否为对方提供实现战略目标所需的异质性资源,是促进产学研结成战略联盟培养人才的根本动力;资源交易费用的降低是促进战略联盟形成的直接动力;市场竞争是企业参与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的主要外力;政策鼓励是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合作培养的重要外部推力。如何针对企业参与联盟合作培养人才动力不足的现状,黏合驱动产学研三者合作的动力因素,促进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形成?本研究从政、产、学、研四个方面建构了一体化的“棱锥形”联盟动力机制,即政府“推拉结合”双向引导,吸引企业参与联盟;大学与科研院所延伸科研链,改革科研评价体制,形成面向市场的科研机制,推动企业参与联盟;产学研组织联合制定企业技术研发、产品改进与学校人才培养资源共享保障制度,保证联盟运行的资源需求。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合作盟友的选择、联盟模式的选择及产学研利益分配方式的选择过程。联盟选择的本质是资源异质、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的选择。盟友间的资源异质是联盟的基础,联盟模式影响联盟资源配置,而利益分配维系着联盟的稳定与持续运行,是联盟选择的核心。这三者的选择依次递进,始于盟友选择,终于利益分配方式选择。根据盟友选择的程序,将盟友的选择分为信息互通、优势比较、盟友选择与联盟合约的形成与签订四个阶段。根据联盟双方资源投入的情况与联盟主体的综合实力,联盟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四种类型:产学研互为主导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研方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方(政府等组织)介入模式或政府协调模式。不同联盟模式有不同的利益分配模式。产学研互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产学研之间科研成果转化收益适宜混合支付的利益分配方式、产品开发收益适宜按股分利、技术改进适宜提成支付的方式;学研方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产学研之间在技术改进收益分配上适宜分期支付或利润提成的方式、产品开发收益分配上适宜按股分利的方式、科研成果转化收益上适宜固定报酬的方式;企业方为主导的合作模式中,技术改进收益适宜按股分利、产品开发收益适宜采用提成支付的方式、科研成果转化收益适宜采用混和支付的方式;第三方(政府等组织)介入模式中,产学研彼此根据根据项目研究中的贡献大小达成一定的利益分配契约,由政府分期支付,产学研按比例获取收益。人才培养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是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运行的中心。本研究从学习过程、导师指导、主体互动三个不同的维度探讨了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中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基于价值链理论,从学校理论学习、科研院所科研训练及企业实践工作三个方面,建构多环节链式学习机制,高校的课堂教学与理论研究被视为人力资本“价值链”的源头,科研院所的应用研究中获取应用性知识的探索、创新能力的科研训练与企业产品生产、技术开发及实践工作则为人力资本“价值链”增值环节。基于网络化理论,根据创新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利用产学研导师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建构由产学导师、学研导师、产学研导师联合指导构成的相互渗透、相互嵌入的多导师联合指导机制。基于创新型人才对隐性知识的需求,运用组织学习理论,利用科研院所与企业不同的资源环境,建构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不同层面、不同环节,由不同主体构成的多元互动机制。在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运行过程中,由于产学研主体之间文化思想的不同、价值观念的差异及利益追求的冲突,使联盟的稳定受到威胁。本研究基于产学研的文化差异、利益冲突和本位功能区别三个维度,构建联盟调适机制为人才培养资源有效运行提供保障。对于产学研文化三个层面的差异,即表层的物质与行为文化层面、里层的制度文化层面和深层的精神文化层面,通过深度会谈建立产学研组织信任关系、通过联盟中产学研文化的相互借鉴与吸收,实现产学研文化相互融合,抵御文化差异造成的联盟风险。对于产学研主体职能差异,则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高校发起、企业配合、校企共商”产学共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协调员”制度,协调人员流动,设立人才培养资源部,整合产学人才培养资源,在大学与科研院所之间,以人才需求为契机、科研项目的合作为抓手建立主体协调机制,使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目标一致,降低产学研组织本位职能差异对联盟的冲击。针对产学研利益冲突,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降低联盟主体风险损失;实施利益补偿,对利益损失主体形成利益救济;发挥政府协调作用、平衡利益差异;通过法律、政策、制度等保障措施的建设,保障产学研利益平衡,防御利益冲突产生的联盟风险,增强联盟风险防御能力。产学研战略联盟培养人才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不仅需要产学研主体之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异质性资源的高效配置,还需要政府积极创设有利的制度环境,鼓励、规范、引导合作,克服因社会环境的不确定而产生的各种风险,促进产学研主体在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上稳定、持续、高效的运转,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才需求,具体表现为:政府建立产学研合作信息服务系统,为产学研之间合作伙伴的选择提供系统的信息资源;组织专家,成立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认证组织,考查合作的真实性与合作主体的匹配性;切实积极制定具体、明确的资金资助与产学研之间人才流动的支持政策;委托产学研合作组织开发公共项目;制定相关法律,保证各种资助政策的有效贯彻,监督产学研合作契约的公平、公正及违约的制裁。
岳婷婷[9](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提出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陈卓[10](2014)在《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科技竞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课外活动。这种活动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等组织的广泛关注,是一种为高教界和社会大众所认可的人才培养手段。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机制。依据相关资料,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和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引入、发展和迅速扩增三个阶段,总结了竞赛活动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并讨论了外部因素——社会背景和政府政策,以及内部因素——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和自主扩散性对竞赛发展的影响。结合对历程的梳理和对各项赛事内容的分析,本文将155项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分为了四种类型:知识考试类、科技探索类、产品设计类和职业技能类,并对它们的人才培养作用进行了分析。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与本科相应课程的内容高度对应,可以考查和强化参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深广,并且包含多项不确定因素,为参赛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与主办企业某项业务或某款产品直接相关,反映了行业最新的技术、产品和发展方向,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参赛学生在产品开发或解决技术问题方面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加符合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内容不仅与制造和服务行业中技术应用性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高度对应,还多与相关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相符,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相应的职业情境,可以锻炼参赛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规范性。这四类竞赛虽然题目形式和人才培养作用各异,但是具有相似的人才培养机制。本文根据对各项赛事组织规程文件的解读,发现大学生科技竞赛本质上是一种由社会组织参与的学生评价活动。这种活动中有两个关键的信息传递过程。一是外部机构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向高校和学生传递学习目标信息;二是参赛学生的能力水平信息经过评价流向外部机构和高校。学习目标信息的传递可以起到对学生的直接培养作用。而能力水平信息则能够为高校教学提供了反馈,引导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改善,间接影响当期甚至以后各届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对人才的间接培养作用。此外,产品设计类竞赛和职业技能类竞赛还具有特殊的组织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内容、组织规程和支撑技术,认识到这类竞赛的活动形式中都包含企业主办方“三取一予”的获利机制。这种获利机制可以促使企业积极地与大学生互动,拉近校园和业界的距离,可以为校企合作项目提供组织形式方面的参考。本文还对职业技能类竞赛的活动程序进行了分析,从中归纳出了政府、企业和高校在利益引导下的合作框架,为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多方协作的教育项目提供了良好范例。
二、创业要有眼界——傲特科技访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业要有眼界——傲特科技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舞弊三角模型的雅百特跨境舞弊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内容与分析方法 |
1.3 本文以下的结构安排 |
1.4 本文的研究应用价值 |
2 文献回顾 |
2.1 财务舞弊动因研究 |
2.2 财务舞弊识别研究 |
2.3 财务舞弊治理研究 |
2.4 境外审计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 |
3.1 舞弊三角理论 |
3.2 本章小结 |
4 雅百特跨境舞弊案例介绍 |
4.1 案例研究整体思路 |
4.2 公司情况简介 |
4.3 雅百特跨境舞弊概况 |
4.3.1 跨境舞弊案例始末 |
4.3.2 雅百特跨境舞弊手段 |
4.3.3 雅百特跨境舞弊后果 |
4.4 本章小结 |
5 雅百特跨境舞弊案例动因分析 |
5.1 雅百特跨境舞弊的压力 |
5.1.1 重组的压力 |
5.1.2 业绩补偿协议压力 |
5.1.3 融资压力 |
5.1.4 市场竞争压力 |
5.2 雅百特跨境舞弊的机会 |
5.2.1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
5.2.2 跨境审计难度大 |
5.2.3 中介机构在跨境业务中未勤勉尽责 |
5.2.4 跨境监督不到位 |
5.3 雅百特跨境舞弊的借口 |
5.3.1 民营企业发展艰难 |
5.3.2 股东利益最大化 |
5.3.3 缺乏诚信观念 |
5.4 本章小结 |
6 会计师事务所提升跨境舞弊识别能力的建议 |
6.1 识别被审计单位的舞弊压力 |
6.1.1 判断对赌协议的合理性 |
6.1.2 关注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
6.1.3 关注公司是否存在融资压力 |
6.2 识别被审计单位的舞弊机会 |
6.2.1 重点核查境外项目 |
6.2.2 谨慎对待跨境关联方交易 |
6.2.3 关注公司治理情况 |
6.3 识别被审计单位的借口 |
6.4 提升跨境业务能力 |
6.5 加强与其他监督机构的联系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文献综述 |
2.1 企业博士后培养相关理论 |
2.1.1 国内外学术关注程度综述 |
2.1.2 后学院科学 |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4 协同理论 |
2.2 关于博士后研究的综述 |
2.2.1 关于博士后历史与现状的研究 |
2.2.2 关于博士后管理与体制的研究 |
2.2.3 关于博士后培养与成效的研究 |
2.2.4 关于博士后考核与评估的研究 |
2.3 关于企业博士后研究的综述 |
2.3.1 关于企业博士后管理与体制的研究 |
2.3.2 关于企业博士后培养与成效的研究 |
2.3.3 关于工作站建设的研究 |
2.3.4 关于企业博士后现存问题的研究 |
2.4 基于利益相关者和协同创新理论的企业博士后培养综述 |
2.4.1 企业博士后培养的三重螺旋理论模型 |
2.4.2 企业博士后培养的经验研究 |
第三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3.1 企业博士后在北美的形成与发展 |
3.1.1 历史起源 |
3.1.2 发展阶段 |
3.1.3 企业博士后与高校博士后的比较 |
3.1.4 加拿大政府基金——产业研发博士后基金的发展研究 |
3.1.5 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
3.1.6 特点与启示 |
3.2 企业博士后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 |
3.2.1 历史起源 |
3.2.2 发展过程 |
3.2.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发展的研究 |
第四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主要模式与案例分析 |
4.1 罗格斯大学医药企业博士后项目的研究 |
4.1.1 项目简介 |
4.1.2 项目培养体制分析 |
4.1.3 项目特点 |
4.2 IBM公司哥尔斯廷企业博士后项目研究 |
4.2.1 项目简介 |
4.2.2 项目企业博士后职业选择与成长研究 |
4.2.3 项目特点与启示 |
4.3 加拿大“跃升”项目研究 |
4.3.1 项目简介 |
4.3.2 项目机制分析 |
4.3.3 项目特点与启示 |
4.4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发展现状研究 |
4.4.1 企业博士后招收 |
4.4.2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分析 |
4.4.3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职业选择与发展研究 |
4.4.4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特点与启示 |
4.5 光明集团企业博士后案例研究 |
4.5.1 光明集团企业博士后项目简介 |
4.5.2 光明乳业研究院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 |
4.5.3 光明乳业企业博士后培养特点 |
4.5.4 经验与启示 |
4.6 中外企业博士后管理体制与模式的对比研究 |
4.6.1 三种模式概况 |
4.6.2 三种模式的对比研究 |
4.6.3 三种模式的成因及利弊分析 |
4.6.4 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理论模型 |
第五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维度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
5.1 调研设计与调研过程 |
5.1.1 指标设计过程 |
5.1.2 问卷发放形式与过程 |
5.1.3 访谈调研设计 |
5.2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5.2.1 企业博士后 |
5.2.2 企业博士后管理人员 |
5.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3.1 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 |
5.3.2 数据质量检验结果 |
5.3.3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
5.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5.4.1 企业因素 |
5.4.2 高校因素 |
5.4.3 外界因素 |
5.4.4 自身因素 |
5.4.5 培养结果 |
第六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的系统优化 |
6.1 以战略规划为统筹,发挥政府的宏观引领作用 |
6.1.1 明确企业博士后的角色定位 |
6.1.2 搭建分类培养体系 |
6.1.3 对企业博士后分布进行整体设计 |
6.2 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优化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
6.2.1 企业博士后招聘机制 |
6.2.2 企业博士后开题机制 |
6.2.3 企业博士后考核机制 |
6.3 以服务保障为支撑,深化各界的协同参与力度 |
6.3.1 抓好高校导师队伍建设 |
6.3.2 推进高校各类资源共享 |
6.3.3 推进企业育人团队建设 |
6.3.4 完善企业博士后激励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国家关于企业博士后领域的重要文件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内蒙古引进和发挥海外人才作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四)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 论文的创新点 |
2. 论文的不足 |
一、海外人才引进及作用发挥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的界定 |
1. 人才的概念 |
2. 海外人才的概念 |
3. 海外人才引进和作用发挥的概念 |
(二) 海外人才引进及作用发挥的理论基础 |
1. 人力资本理论 |
2. 推拉理论 |
3. 跨文化适应理论 |
4. ERG理论 |
二、内蒙古海外人才引进的意义及成效 |
(一) 内蒙古海外人才引进的背景及意义 |
1. 海外人才引进的背景 |
2. 海外人才对内蒙古发展的意义 |
(二) 内蒙古海外人才引进工作取得的成效 |
1. 海外人才引进政策不断完善 |
2. 海外人才引进总量增多 |
3. 平台载体建设不断推进 |
4. 海外人才的积极作用有所发挥 |
三、内蒙古海外人才引进及作用发挥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内蒙古海外人才引进及作用发挥的问卷调查及结果统计 |
1. 内蒙古海外人才引进及作用发挥的问卷调查 |
2. 海外人才引进总体概况分析 |
3. 海外人才引进方面问卷结果统计 |
4. 海外人才使用方面问卷结果统计 |
(二) 内蒙古海外人才引进及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分析 |
1. 海外人才引进的质量和水平略低 |
2. 海外人才引进渠道单一数量有限 |
3. 海外人才引进行业和区域分布不均衡 |
4. 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不佳 |
5. 海外人才的遴选标准不合理 |
6. 海外人才的激励保障工作不到位 |
(三) 内蒙古海外人才引进及作用发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经济发展落后人才吸引力不足 |
2. 政策缺乏创新落实不到位 |
3. 缺乏合理的海外人才评价考核制度 |
4. 尚未营造良好的科研和创新创业环境 |
四、国内外引进和发挥海外人才作用的经验借鉴 |
(一) 国外引进和发挥海外人才作用的经验 |
1. 新加坡"人才立国" |
2. 印度"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 |
(二) 国内引进和发挥海外人才作用的经验 |
1. 北京市为海外人才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
2. 浙江省完善的人才引进服务体系 |
五、内蒙古引进和发挥海外人才作用的对策建议 |
(一) 大力发展经济增强地区吸引力 |
1.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 |
2. 依托优势产业引进海外人才 |
3. 加大对海外引才工作的投入力度 |
(二) 创新引才政策打造特色引才品牌 |
1. 结合民族特色制定相关政策 |
2. 创新海外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
3. 完善政策执行中的督查指导机制 |
(三) 构建多元引才渠道提高引才数量 |
1. 建立海外人才信息库和服务平台 |
2. 提高企业成为海外人才吸引主体的积极性 |
3. 利用海外民间组织为海外人才回国服务 |
4. 优化海外人才引进结构 |
(四) 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更好发挥人才作用 |
1. 完善海外人才遴选机制 |
2. 完善海外人才绩效考核制度 |
3. 规范海外人才薪酬激励体系 |
4. 完善海外人才和引进单位的约束机制 |
(五) 营造良好的科研文化和工作环境 |
1. 为海外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
2. 营造保障海外人才致力于研究的学术氛围 |
3. 构建海外人才交流合作和经验推广平台 |
4. 完善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协调共生机制 |
六、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工作—生活平衡的涓滴效应研究:责任型领导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相关文献的回顾与述评 |
2.1 责任型领导 |
2.1.1 责任型领导概念的起源和特征 |
2.1.2 责任型领导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3 责任型领导的前因、影响效应和测量 |
2.1.4 责任型领导的展望 |
2.2 工作-生活平衡 |
2.2.1 工作-生活平衡概念的起源 |
2.2.2 工作-生活平衡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3 工作-生活平衡的前因与影响结果 |
2.2.4 工作-生活平衡展望 |
3 研究方法 |
3.1 方法运用 |
3.2 信息收集 |
3.3 访谈提纲 |
3.4 资料的分析 |
4 理论构建 |
4.1 领导者的工作-生活平衡通过成就动机影响其责任型领导行为 |
4.2 责任型领导对员工的工作-生活平衡的影响 |
4.2.1 信任 |
4.2.2 心理授权 |
4.2.3 组织认同 |
4.2.4 组织公平 |
4.3 领导者的工作-生活平衡对下属的工作-生活平衡的影响 |
4.3.1 角色榜样 |
4.3.2 组织文化感知 |
4.3.3 积极的情绪 |
5 讨论 |
5.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5.2 实践意义 |
5.3 局限与展望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运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论文选题的背景 |
(二) 论文选题的目的 |
(三) 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简要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访谈法 |
(三) 案例研究法 |
四、创新点 |
(一) 结合沈阳市中职教育实际状况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模式 |
(二) 提出建立信息公开的中职校企合作信息管理平台 |
第二章 中职校企合作基本理论概述 |
一、中职校企合作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中职教育 |
(二) 校企合作 |
(三) 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 |
二、中职校企合作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生利主义职业教育 |
(二) 资源依赖理论 |
第三章 沈阳市中职校企合作运行总体状况 |
一、沈阳市中职教育发展现状 |
(一) 沈阳市中职教育发展历程 |
(二) 沈阳市中职教育发展现阶段状况 |
二、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现状 |
(一) 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现行模式 |
(二) 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状况 |
三、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状况 |
(一) “订单式培养”及“企业冠名班”方案实施状况 |
(二) “顶岗实习”方案实施状况 |
(三)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实施状况 |
(四)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方案实施状况 |
(五) 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校企合作问题评述 |
第四章 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运行存在问题及成因 |
一、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运行存在问题 |
(一) 政府推相关政策与制度执行不到位 |
(二) 中职学校执行校企合作方案流于形式 |
(三) 相关合作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强 |
(四) 校企合作信息交互不畅,互动程度不深入 |
(五) 尚未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评价与监控体系 |
二、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政府推行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机制不健全 |
(二) 中职学校适应行业企业需求能力不强 |
(三) 合作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动力不强 |
(四) 校企合作信息交互不畅,互动程度不深入 |
(五) 尚未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评价与监控体系 |
第五章 完善及优化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运行的对策研究 |
一、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政策和制度保障 |
(一) 制定政府主导型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 |
(二) 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体系 |
(三) 明确校企合作运行中相关政策执行主体的职责 |
(四) 制定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财政保障政策 |
(五) 大力发展行业组织为校企合作提供平台 |
二、推进中职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项目 |
(一) 完善中职学校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 |
(二) 成立有效的中职学校实训教学基地 |
(三) 严格管理中职学校教师的准入制度和发展规划 |
(四) 完善中职学校学生的就业和进修制度 |
三、增强合作企业校企合作项目的参与积极性 |
(一) 建立完善、深入、长效的企业激励政策 |
(二) 加强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深度认知 |
(三) 发挥行业协会或中介组织的调节作用 |
四、加强校企双方互动力度 |
(一) 政府、学校、企业分别成立校企合作相关组织机构 |
(二) 校企共同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
(三) 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 |
(四) 校企共同制定学生培养方案 |
(五)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与教材 |
(六) 搭建校企合作信息平台 |
五、建立校企合作评价与监控体系 |
(一) 构建校企合作评价与监控的多元主体制 |
(二) 完善校企合作评价与监控的流程 |
(三) 建立校企合作相关主体的反馈渠道 |
(四) 建立具有指导意义的校企合作信息管理系统 |
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并树立标杆企业 |
(一) 推行现代学徒工制度为核心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 |
(二) 深入贯彻政策打开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新格局 |
(三) 借鉴成功经验扩大中职教育校企合作试点范围 |
第六章 结论 |
一、沈阳市中职校企合作模式运行的现状总结 |
二、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运行优化的推进措施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蒙古族农村宗教信仰调查研究 ——以海鲁吐镇吐莫嘎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 |
2、国内研究 |
3、蒙古族地区宗教研究 |
(四) 研究方法 |
1、文献搜集方法 |
2、问卷调查方法 |
3、个别访谈方法 |
一、吐莫嘎查概况 |
(一) 吐莫嘎查概况 |
1、嘎查位置及由来 |
2、人口 |
(二) 生计方式 |
1、农业生产 |
2、畜牧业生产 |
3、其他产业生产 |
二、吐莫嘎查宗教信仰现状 |
(一) 宗教信仰类型 |
1、萨满教 |
2、佛教 |
3、祷告现象 |
(二) 信仰群体规模 |
1、信教人口比较 |
2、信仰的比较 |
3、嘎查信仰特征 |
三、吐莫嘎查人信教原因研究 |
(一) 问卷调查结果 |
1、信教动机 |
2、信教虔诚度、社会参与 |
3、信教者对宗教的评价 |
(二) 个别访谈结果 |
1、信教动机 |
2、信教途径 |
(三) 调查结果分析 |
1、个人原因 |
2、社会原因 |
3、宗教团体的原因 |
四、吐莫嘎查宗教信仰的消极作用及引导建议 |
(一) 吐莫嘎查宗教信仰的消极作用 |
1、宗教的一般消极作用 |
2、吐莫嘎查宗教信仰的消极作用 |
(二) 吐莫嘎查宗教信仰消极作用的引导建议 |
1、加强宣传教育 |
2、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3、反邪教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附件一 |
附件二 |
(8)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依据 |
1.2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的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研究进展 |
1.3.2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研究进展 |
1.3.3 产学研战略联盟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 |
2.1.1 产学研合作 |
2.1.2 产学研战略联盟 |
2.1.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
2.2 资源基础理论 |
2.2.1 资源基础理论诞生的背景 |
2.2.2 资源基础理论的形成 |
2.2.3 资源基础理论的发展 |
2.2.4 资源基础理论的适切性 |
2.3 分析框架 |
第3章 国内外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分析 |
3.1 国内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分析 |
3.1.1 我国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类型 |
3.1.2 我国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问题剖析 |
3.2 国外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分析 |
3.2.1 英国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
3.2.2 美国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
3.2.3 加拿大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
3.2.4 日本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
3.3 国外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启示 |
3.3.1 政府:建立合作平台、完善政策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 |
3.3.2 大学:人才培养结合市场需求,深化产学研合作 |
3.3.3 企业:发挥资源优势、协同培养人才,促进产学研合作 |
第4章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合作培养动力分析 |
4.1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合作培养的内部动力因素 |
4.1.1 异质性资源 |
4.1.2 交易成本 |
4.2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合作培养的外部动力因素 |
4.2.1 市场竞争 |
4.2.2 政府政策 |
4.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合作培养的动力机制构建 |
4.3.1 政府“推拉结合”双向引导 |
4.3.2 构建研发链,改革评价机制 |
4.3.3 建立保障机制,整合培养资源 |
第5章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选择 |
5.1 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盟友选择 |
5.1.1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盟友的选择原则 |
5.1.2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盟友选择的条件 |
5.1.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盟友选择的过程 |
5.2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
5.2.1 产学研战略联盟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5.2.2 产学研战略联盟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
5.2.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类型 |
5.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利益分配模式的选择 |
5.3.1 利益分配模式选择的原则 |
5.3.2 利益分配模式选择的类型 |
5.3.3 利益分配模式的选择 |
第6章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运行 |
6.1 链式学习机制 |
6.1.1 链式学习机制构建 |
6.1.2 大学人才培养链式学习机制运行 |
6.1.3 科研院所人才培养链式学习机制的运行 |
6.1.4 企业人才培养链式学习机制的运行 |
6.2 导师联合指导机制 |
6.2.1 导师联合指导机制构建 |
6.2.2 产学导师联合指导机制运行 |
6.2.3 学研导师联合指导运行机制 |
6.2.4 产学研多导师联合运行机制 |
6.3 多元互动机制 |
6.3.1 多元互动机制构建 |
6.3.2 产学人才培养互动机制运行 |
6.3.3 学研人才培养互动机制运行 |
第7章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的调适 |
7.1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的文化协同 |
7.1.1 产学文化协同 |
7.1.2 学研文化协同 |
7.2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的主体协调 |
7.2.1 产学主体协调 |
7.2.2 学研主体协调机制 |
7.3 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的利益平衡 |
7.3.1 利益平衡原则 |
7.3.2 利益平衡举措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8.2.1 可能的创新 |
8.2.2 存在的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9)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
一、选派过程 |
二、留学实践 |
三、历史影响 |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
一、留学性质 |
二、经费财源 |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
一、研习科系 |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
三、地域分布 |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
一、规模 |
二、内部构成 |
三、毕业去向 |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
一、语言关 |
二、生活关 |
三、学业关 |
四、社交关 |
五、情感关 |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
结论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背景 |
2 前人研究状况 |
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
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
1.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先导者——外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创 |
1.1.1 近代的科技竞赛 |
1.1.2 罗兰厄特沃什数学竞赛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考试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
1.1.3 西屋科学奖和国家科学大奖赛——探索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
1.1.4 数学建模竞赛和ACM大赛——大学阶段科技竞赛的开创 |
1.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引入 |
1.2.1 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引入 |
1.2.2 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赛事的发展和首个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 |
1.2.3 科技作品展览活动的开展 |
1.2.4 数学建模竞赛的引入和程序设计竞赛的开展 |
1.3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 |
1.3.1 原有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延续和扩散 |
1.3.2 电子和计算机领域探索类竞赛的创办 |
1.3.3 机器人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引入 |
1.3.4 建筑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开展 |
1.4 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迅速扩增 |
1.4.1 对赛事的重新分类 |
1.4.2 知识考试类赛事的缓慢扩增 |
1.4.3 科技探索类赛事在多个领域的开办 |
1.4.4 产品设计类赛事在计算机领域的暴增 |
1.4.5 职业技能类赛事的创办 |
1.5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总体特征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
1.5.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数量在各阶段和各类型之间的非均匀增长 |
1.5.2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发展受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知识考试类竞赛对人才的培养作用及机制分析 |
2.1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2.1.1 题目范围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对应 |
2.1.2 题目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察 |
2.2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活动过程分析 |
2.2.1 初始环节 |
2.2.2 准备环节 |
2.2.3 实施环节 |
2.2.4 赛后反馈环节 |
2.3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 |
2.3.1 竞赛是一种教学评价 |
2.3.2 竞赛是社会范围的人才评价 |
2.3.3 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双阶段信息传递模型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科技探索类赛事的题目特点及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分析 |
3.1 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的内容特征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3.1.1 题目的应用性 |
3.1.2 题目的综合性 |
3.1.3 题目的开放性 |
3.2 竞赛题目的开放性及其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
3.2.1 竞赛题目的不确定性分类 |
3.2.2 情节型问题分析 |
3.2.3 规则应用型问题分析 |
3.2.4 设计型问题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产品设计类竞赛与学生的互动机制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4.1 产品设计类竞赛题目的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4.1.1 题目针对主办方业务的应用性 |
4.1.2 题目在单一领域内的综合性 |
4.1.3 题目在应用实践方面的开放性 |
4.2 竞赛中主办企业与学生的直接互动形式 |
4.2.1 合作教育与竞赛的同与异 |
4.2.2 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力——“三取一予” |
4.2.3 竞赛中的技术因素及其作用——网络参赛机制 |
4.2.4 竞赛中的规程因素及其作用——奖励设置与学生管理机制 |
4.2.5 竞赛中的题目因素和整体培养模式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人才培养作用和政企深度协作机制分析 |
5.1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5.1.1 竞赛题目内容的职业性 |
5.1.2 竞赛题目内容的标准性 |
5.2 职业技能类竞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协作机制——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例 |
5.2.1 大赛中政府主导的赛事管理 |
5.2.2 大赛中企业参与的赛事执行 |
5.2.3 大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合作结构及其作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创业要有眼界——傲特科技访谈(论文参考文献)
- [1]EPT公司人才获取策略改进研究[D]. 宋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2]基于舞弊三角模型的雅百特跨境舞弊案例研究[D]. 陈宣屹.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3]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D]. 葛昀洲.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4]内蒙古引进和发挥海外人才作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翔. 内蒙古大学, 2017(02)
- [5]工作—生活平衡的涓滴效应研究:责任型领导的视角[D]. 夏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6]沈阳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运行优化研究[D]. 薛璐. 东北大学, 2017(06)
- [7]蒙古族农村宗教信仰调查研究 ——以海鲁吐镇吐莫嘎查为例[D]. 双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8]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研究[D]. 仇新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9]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10]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D]. 陈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