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纸业资讯》2000年认购通知

《福建纸业资讯》2000年认购通知

一、《福建纸业信息》2000年度征订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赵婷婷[1](2016)在《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文中认为作为一本重要的文学选刊,《小说选刊》一直积极参与着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本文以《小说选刊》(1980-2010)为研究对象,借鉴布迪厄的“文学场域”理论,将《小说选刊》放置在当代文学场中,梳理其三十年来的发展与变迁,在文学场与政治场、经济场的互动格局中,发现当代文学场中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趋向,在此基础上对《小说选刊》的办刊策略进行反思,评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第一章通过对《小说选刊》在文学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评价三个方面对中国当代文学作用力的考察,揭示出《小说选刊》在当代文学场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代表当代文学走向的可能性。第二、三章梳理《小说选刊》从1980年创刊以来一直到2010年的办刊历程。从80年代前期《小说选刊》对官方意识形态的主动迎合到80年代后期对其的突围努力,以及到90年代以后的市场化转型,我们可以看到文学场在政治场与经济场影响下的变动。第四章则在前三章的基础上,通过《小说选刊》的“纯文学”标准在历时维度下的变化以及在共时维度下与《小说月报》的比较,揭示出文学场中“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在此基础上,对《小说选刊》的办刊模式与具体办刊策略作出反思,以期《小说选刊》在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维护文学场的“文学自主原则”。总之,作为文学场中的一个重要“占位”(根据布迪厄的理论,指在文学场中所处的位置),《小说选刊》肩负着展示当代文学发展实绩,引导当代文学创作和审美趋向乃至建构当代文学史的重任。因此,对以《小说选刊》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与反思尤为重要。

宋泉[2](2017)在《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方出版史,尤其是历史上影响全局的出版中心,是出版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城”作为大后方的出版重镇,云集了众多的出版文化人、产生了大量的出版机构、出版了洋洋大观的战时读物,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现象”。“文化城”中的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化供应社”或“文供社”),诞生于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1939年,在短短的两年间,它逆势而生,迅速成长为桂林“文化城”最大的出版企业,与国际新闻社和救亡日报社并称为“三大进步团体”,对国统区抗战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传播媒介组织的文化供应社,在抗战出版史上有着独特的“地方性”、“政治性”和“进步性”的特征,对抗战时期出版传播活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由于出版史学界尚没有关于地方出版机构文化供应社的专门研究,传播学界对于非常态环境下的媒介组织也鲜有论述,本文探索性地以抗战时期的文化供应社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为什么文化供应社能够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逆势发展”和“文化供应社是如何开展抗战文化传播活动的”问题,并通过对史料的爬梳、整理和数理分析解决这一疑问,为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抛砖引玉。基于出版活动的文化传播特性,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出版史的个案,借助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5W”理论,构建文化供应社的分析框架,并从文化供应社诞生的媒介生态环境出发,对其组织管理模式、出版同人群体、传播的信息内容以及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深入剖析,洞察文供社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的媒介生存和传播活动。一定媒介组织的诞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系统的变化紧密相连的。本文首先从抗战的社会背景及桂林“文化城”的特殊环境入手,考察了文化供应社诞生的社会生态系统。在战争年代,民族矛盾激化、政治局势动荡、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出版机构大规模西迁,相对稳定的传播生态系统被打破。而这一时期的桂林,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新桂系开明的政治姿态,以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实施,成为出版事业的再生之地。文化供应社便是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由新桂系民主人士与进步文化人共同建立的具有广西地方“官办”性质的特殊出版机构。在企业组织制度和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做到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桂系与中共之间的策略性平衡。以“股份制”为企业组织制度的文化供应社,在股东构成上体现了新桂系力量与进步文化人之间的融合,以新桂系官方的资本支持和进步文化人的智力支持,共同支撑了文化供应社在地方文化事业上的迅速发展。股份公司的管理制度甚至成为了文供社拒绝中央恶意“收编”的重要托辞。在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的管理层李任仁、陈劭先、万仲文等是国民党民主人士,编辑出版部门的核心成员胡愈之、邵荃麟、宋云彬等是中共领导下的进步文化人。他们联合了广大知名的作家,求同存异、互相合作,体现了文供社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的包容性与进步性。文化供应社的出版物体现了抗战时期文化传播“大众化”的特点。“大众化”不仅是战争年代社会大众对抗战文化普及的迫切需求,也是媒介组织在面临巨大民族矛盾之时的自觉意识。文化供应社的编辑出版活动在胡愈之的主持之下,大规模地开展了通俗读物的生产与传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化室图书”,该丛书不仅通过建立村街文化室实现了大众文化在空间上的布局,还通过连续出版物《新道理》实现了战时信息时间上的延展与更新。青少年文艺、社科类图书的出版也是文供社出版物重要的组成部分。“少年文库”、“青年文库”、“文学创作丛刊”等丛书,以及《新水浒》、《鲁迅语录》等书籍的畅销与普及,促进了进步文学作品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同时,文化供应社创办了《文化杂志》,倡导自由、批判的学术思想,树立严谨、理性的文化品格,引导了桂林“文化城”的文化建设;此外,还与广西地方文教组织进行合作,出版了《干部政策》、“国民教育丛书”等图书,服务于地方文化和教育事业,成为桂林“文化城”出版业的生力军。在书籍传播的工作上,文化供应社不仅积极拓展和建立渠道,还通过门市、批发、邮购和流动发行等发行方式将图书输送到读者手中。即使是物资匮乏、经济萧条的抗战年代,文供社也没有忽视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对出版物的营销,从《大公报》(桂林版)的“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中就可窥视桂林“文化城”活跃的出版生态和文供社强大的营销能力。为了将进步的抗战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到受众之中,文供社开展了多种宣传方式,还加入“新出版业联合总处”为进步出版业争夺“话语权”。在文供社出版同人的共同努力下,其出版活动取得了显着的传播效果。不断再版的出版物体现了文供社在出版传播上“量”的积累,受众信件的反馈也体现了文供社出版物“质”的保证。此外,文化供应社对进步文化人的保护与转移,在抗战文化低潮时期的坚守与创造,都对桂林“文化城”文化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文化供应社发展历史的总结与反思,也是为改革路上的出版机构提供历史的镜鉴。抗战文化的构成不是单一性的,抗战文化的传播也非简单通达的,只有在宏观的历史视野下洞察个案,才能找出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和历史逻辑。文化供应社作为抗战时期地方性的出版机构,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抗战出版文化的一个横切面,为我们展示了非常态社会环境下一种成功的出版模式。尽管文供社在战争的硝烟中仅走过了 15年的艰难历程,但其轰轰烈烈的文化传播活动在历史的天空中也留下了光照的痕迹。

王安春[3](2008)在《1949年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创新选择 ——以江西省铅山县为例》文中提出农地制度历来是农村变革的关键,其要义在于产权。本文以铅山县农地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经济学、历史学以及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考察了解放前铅山县的土地产权关系;解放后土地改革与土地产权关系的变化;集体化与土地集体所有权的确立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及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发展的历史方向。主要研究结论是:1.封建土地产权清晰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土地产权界定不清晰,权利面临着来自众多方面或明或暗的冲击和侵削,正是这种对权利的冲击和侵削,使农民的收益权受到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所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根除了铅山县千年来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土改的制度变迁产生了巨大的绩效。2.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发展的社会主义合作经济,通过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运动所建立的人民公社体制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私有土地制度,农地产权关系变得紊乱不清,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因其低效率而陷入困境,土地也重新回归“队为基础”的传统村社。然而作为“基础”的生产队,其土地等产权实质上也是残缺模糊、低效的。3.集体经济的低效导致了农村长期的贫困,面对生存危机,农民自发地开始包产单干,农地集体所有、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新体制也因此而确立。家庭承包责任制制度在改革的初期取得了十分显着的制度创新绩效。然而自1982年铅山县在农村普遍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起,其自身的局限性和弊端就不断显现。由于“集体经济组织”的名存实亡,集体土地所有权因权利主体的缺失而难以有效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也因此而常常受乡村行政组织的控制,农民集体的利益受到了损害。这说明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目前这种制度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能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建立一种明确土地产权主体和内容的土地产权制度。4.比较学界对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提出的方案和建议,目前理论界的各种主张各有其优点,也各有局限。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提出,尊重地方制度创新,学界对农地产权改革提出的方案和建议都可以尝试的创新思路。

张学霞[4](2019)在《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文中提出当下国内外传播学研究中空间转向研究已成为一种显现的趋势。其中,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成为空间转向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为顺应传播学空间转向研究态势,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宁夏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选取宁夏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空间,选取1926年-2018年这近百年的历史时长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时间,重点考察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演进的动力机制,结构性特征,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关系,以及它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功用。本研究拟解决如下问题:如何从特殊性入手追求普遍性?如何在强调地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同时,提炼出地方大众传播网络在推动和促进国家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实现对求异之上的求同的理解?本文共五章。整体而言,梳理了 1926-2018年间宁夏主要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呈现了它们发生、发展的脉络,展现了其中部分媒体消失、消亡、断裂发展的场景。采用了历时性、结构性的视角,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以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生成与演进的全程、全貌,构建出不同历史阶段中宁夏四种大众传播网络模型。绪论。此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综述,评析了宁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还界定了核心概念,说明了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此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命题,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力图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标。第一章。本章展现了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和这一空间内存在的多民族社会关系。展现了 1926-1949年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提炼出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阐释了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生成的历史意义,并概括指出了制约这一时期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第二章。本章阐明了 1949-1979年间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的缘由和过程,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呈现了这一期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分析了媒体制度、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三章。本章展现了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认为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形象有着重大的建构作用。同时剖析了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第四章。本章展现了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媒介形态、多元力量混杂交织的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的四个结构性特征。剖析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和中国媒体融合、宁夏媒体融合的现状。剖析了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以及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影响。结论与展望。本文发现,有三种主要因素推动和促动了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的生成与演进。是权力贯穿于大众传播网络演进的始终,并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为它的生成与演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发展创新成为宁夏大众传播网络不断演进的强劲驱动力。本文还发现,宁夏大众传播网络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以及多民族融合等方面,在反映、形塑和建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象和地方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呈现出以下四个结构性特征。它具有极不稳定-相对不稳定-比较稳定—又开始不稳定的发展特征。同时,它还具有结构上的发展不平衡特征,层级上的汇集性和类别上的分散性特征,以及网络横向间弱连接性等特征。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与演进对当下的启示:未来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必将是不同媒介并立共存、相互转化的过程。媒体融合能够促进传播网络之间的融通和连接。最后,媒体传播网络与政务系统传播网络和自媒体传播网络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郝彬彬[5](2013)在《地方出版集团竞争战略研究 ——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转型期的中国出版业必然面临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本文以地方出版集团的竞争战略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并辅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为个案进行解读,就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地方出版企业竞争战略问题的探索。2003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确定了 9个地区35个宣传文化单位作为试点,就此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此背景下,地方出版集团先后经历了集团成立、转企改制、上市融资的集团化发展之路。由于与国外大型出版传媒集团的市场竞争自然整合之路不同,中国的出版集团更多是一种行政化的撮合,并带有强烈的行政区划特征,这不免使得地方出版企业的集团化过程有其先天不足。并且,随着中国政府履行加入WTO的承诺,逐步向外资和民营资本开放文化产业领域,以及来自以数字出版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势力的冲击,国内出版产业的竞争程度不断加剧,并将愈演愈烈。所以,要推进出版集团的市场化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各集团就需要利用有利的宏观环境和内部条件,挖掘自身优势,强势应对外部的竞争与威胁,因此,采取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集团市场竞争战略势在必行。在此背景和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地方出版集团市场竞争态势的解析,展现了我国地方出版集团竞争战略的现状及问题,为我国地方出版集团市场竞争战略的选择与执行提供了重要参考。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地方出版集团的形成及演变进行了梳理。本文回顾了中国出版业集团化以及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的形成演变过程,通过对其发展的梳理,大致概括了我国地方出版集团的发展轨迹。总体上,我国出版集团经历了初步发展及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2年)和体制改革及深化转企时期(2003年至今)。第二,对地方出版集团展开了 SWOT分析。通过SWOT分析法总结地方出版集团内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的机遇与挑战,从集团内外部环境条件及其相互作用中做出比较客观深入的分析评价,从而为后续的集团竞争战略研究提供决策基础。就内部而言,地方出版集团在其出版资金、出版资源等层面显现出一定优势,在集团公司化管理、出版市场开拓等领域存在一些劣势。从外部来看,国家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以及对区域文化产业经济的扶持,为地方出版集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机遇,同时,区域外传统出版集团的跑马圈地以及民营出版势力的冲击构成地方出版集团的外部威胁。第三,运用总成本领先战略理论对地方出版集团的集团化运营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出版集团要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成本领先战略,从而奠定未来市场竞争的经济基础。具体要求包括,对影响出版企业成本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同时,通过控制成本驱动因素或者重构企业价值链来获取成本优势。在分析出版企业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的误区后,本文对地方出版集团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实施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笔者的建议。第四,对地方出版集团的差异化战略选择与实施做出了全面分析。本文运用差异化竞争理论,结合地方出版集团的实际情况与市场特征,明确出版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的意义,指出差异化战略在企业战略运营中的实施路径,并分析差异化战略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驱动因素,总结了地方出版集团在选题策划、媒介品牌塑造、发行渠道变革和服务专业化方面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根据差异化理论找出竞争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第五,对地方出版集团的目标聚集战略做出了分析和总结。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出版集团的产业实践,分析了目标聚集战略实施的风险与条件,并结合地方出版集团的实施现状提出了具体建议。最后,本文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为例,从总成本领先、差异化竞争、目标聚集三个维度,对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竞争战略选择与实施问题展开了深度分析,从而作为我国地方出版集团竞争战略的个案借鉴。

匡导球[6](2009)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和科技背景下,中国出版技术完成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转型。对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探索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向现代出版技术转型的动因、机制与变迁模式,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变迁,目前仍是学术界很少涉足的领域。界定出版技术的定义、性质及其构成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前提。出版技术是指传播主体对作品信息进行编辑、复制以及“原样”传输的操作技能,是反映在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等装备,网络形态的系统、程序等软件,以及出版过程中体现的信息组织理念、工艺流程和实施手段。出版技术是观念形态与操作形态的统一,而非出版过程中具体工艺过程的简单拼加。出版技术至少包括编辑技术、复制技术、介质制造技术和发行技术四个方面。出版技术的每次重大创新,都大大增强了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改进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给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因而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科学划分出版技术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基础。从社会形态、技术手段分析,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技术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49年;1950年至1984年;1985年至2000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变迁轨迹。世纪之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新技术、出版救国的新思潮、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出版技术的近代化。铅活字技术与半机械化印刷技术的结合,提高了出版生产的效率,出版物的外在形式、印装水平、发行方式也得到全面更新;在新技术条件下,传统编辑形态和编辑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编辑形制基本形成。中国出版业核心技术、工作流程、组织形式、经济规模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都实现了深刻变革.1950年后,出版业整体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阶段,出版各部门产量、质量都得到显着提高,编辑、制版、印刷、装订及发行等环节实现了整体配套.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出版技术总体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实质性突破,且各技术门类发展不平衡。80代初,造纸工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因原料供给、科研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而此阶段编辑技术从选题、内容编排到校正、定稿等环节日益完善和规范,标志着编辑技术体系更加成熟。专业化的发行体制解决了发行覆盖面小、渠道残缺堵塞等技术难题。在出版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受工业制造水平影响,投入生产环节的新产品、新设备不多,但在研发方面仍有不少突破,为80年代中期出版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奠定了基础。现代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始于1985年,以北大激光照排技术通过国家鉴定为标志。随着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发展,出版业彻底告别“铅与火”而走向“光与电”,“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整合成一个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不可分割的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编辑技术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各种适合海量存储的磁、光等新型出版介质的问世使信息存储不再局限于单一纸介质,出现了风格迥异的数字出版技术;在高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下,依靠功能强大的办公、营销管理等应用软件,出版发行和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出版的外延,建立在“机械复制”技术基础之上的出版形态已不是出版业的全部,出版产业开始走向以文化资源整理和内容创作为表现形式的信息生产和再生产。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出版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出版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具有其独特的进化规律,呈现出加速性、累积性、一体化和数字化等特征。出版技术并不是按照一种内在的、固有的技术逻辑发展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驱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因素包括:(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2)文化启蒙、民族运动与文化建设的政治推动;(3)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4)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5)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市场推动。出版技术的转型机制,表现为技术——需求双重诱因模式、政府行为诱因模式与企业行为诱因模式。不同的创新机制,产生不同的创新效应。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也呈现出相应的演变轨迹。1978年以后,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出版技术创新开始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其结果是技术进步的速率加快、周期变短,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为主导的多维整合效应逐步显现。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推进出版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一味引进成套设备,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依赖性,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严重的后果是,在出版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缺乏技术自主性,稍有不慎,将危及国家信息安全。出版传播技术的变迁是自然世界的动态进化过程,从印刷、网络出版到跨媒体出版,出版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增加了出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表现在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版技术发展推动人类文化交流模式转变以及网络出版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中国出版技术创新已走过“引进创新”阶段,正致力于技术的“集成创新”,其未来方向应是“自主创新”。为此,必须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改进技术引进方式,建立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新的技术激励扩散机制,并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实现出版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动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以及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福建纸业信息》编辑部[7](2000)在《《福建纸业信息》2000年度征订通知》文中认为

王乃千[8](2017)在《近代保定市同业公会研究(1931-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同业公会是以“维持增进同业之公共利益,及矫正营业之弊害”为宗旨的行业自治组织。同业公会又是民国时期的法人社团组织,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保定市各同业公会是由“十三行”等行会组织演变而来。《工商同业公会法》颁布以后,在国民党地方政权的督促下,由保定总商会推动,保定市各同业公会于1931年陆续组建完成。各个同业公会成立后,它制定行业章程、整顿行业规范、维护行业利益。随着同业公会的发展壮大,保定市亦出现了商业繁荣、经济发展的局面。保定沦陷以后,日伪政府开始改造保定市同业公会。日伪政府通过改变商会与同业公会的关系、建立新民会、成立行业组合等措施完全控制了保定市各同业公会。沦陷时期,在日伪政府的裹挟下同业公会丧失了自主性,变为其殖民掠夺的工具。抗战胜利以后,保定市同业公会开始重建,不久,在国民党政权的挟持下,同业公会被迫参与了加固城防、征购材料、修筑工事等活动。在战争影响下,保定市场萧条,商户大面积歇业。保定解放后,同业公会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总而言之,近代保定市各同业公会是带有行业自治性质的社会团体。它通过积极发挥调控物价、调配物资、参与监标与评议等经济职能体现了行业自治性质;它通过参与交通事业、金融救市、战争索赔等社会活动又体现了社会团体的性质。研究近代保定市同业公会,对于探索民国时期内陆中小型城市的商业发展和社会变迁有着典型的意义。

周学勤[9](2014)在《民国时期宁夏省地方行政制度研究(1929-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围绕民国时期宁夏地方行政制度相关问题利用历史文献和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在研究宁夏行政区划和行政过程中以概念模式为出发点,运用历史学和行政学研究方法,以历史制度主义理论为基础对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运用制度变迁理论、路径依赖理论对地方行政制度结构变迁进行动力分析,分析各种因素对制度形态的影响和改变。运用制度作用理论分析地方行政制度对政体、国家政策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总结地方行政制度的正面和负面效应。全文总体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由此指出本文的论题以及研究的空间、时间范围,确定论文的研究对象。接着点明论文研究主题,论文研究意义等。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为论文的后续部分做好相关的学术铺垫。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共有五章。从第一章到第五章分别对民国时期宁夏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一章为民国宁夏地方行政区划,分三个时期分别对民国以前宁夏地方行政区划及变革、民国时期宁夏建省之前地方行政区划及变革以及民国时期宁夏建省后的行政区划及变革进行介绍。从第二章至第五章,每一章都基本按照四个时期进行阐述,即:建省初期(1929-1933年);抗战前(1933-1937);抗战期间为(1937-1945);抗战后为(1945-1949)。第二章为民国宁夏地方行政权力结构,分四个时期分别对中央与地方行政权力的划分、省级行政权力的划分、县级行政权力的划分以及县级以下行政权力的划分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第三章为民国宁夏职官选任与管理制度,分四个时期对职官选任及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先从宏观角度讲在全国范围内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人事行政制度,然后按层级分别阐述省级、县级和县级以下政区职官选任与管理。第四章为民国宁夏地方财务行政制度,对四个时期的财务行政制度进行论述,在各时期论述了民国宁夏省地方财务行政机构变革,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的变化及其对宁夏的影响,宁夏财政系统组织结构的一系列变革;其次阐述民国宁夏省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制度,包括建省初期财政收支的混乱状况,抗战之前财政收支的整治情况,抗战时期财政制度的再次调整等内容;最后对民国宁夏省地方财政赋税制度进行论述,包括核定税收种类、改革田赋制度、印花税的整顿、盐税的整顿以及营业税的整顿等。第五章为民国宁夏地方教育行政制度,分四个时期对地方教育行政制度进行介绍,包括:教育机构的沿革、相关教育制度的设立以及各类教育在宁夏的发展,民国时期宁夏教育主要集中于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而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则相对落后。第三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对民国时期宁夏地方行政制度进行综合评述,并探索性提出相关观点。中国行政制度在近代发展模式上具有多样性,在各个地区、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都各不相同。对于宁夏,其行政制度发展的动力、目标和理论基础的研究极为复杂。本文试图将历史学、行政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成果融合在一起,目的在于透过跨学科的社会科学研究,引起各界对宁夏行政制度在民国时期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中的多角度思考。

彭建[10](2013)在《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连动词(如:扮演,抄送)由两个施事相同的动词语素V1V2构成,两动作先后发生,且V1在V2发生时终止,两者之间除必备的时间逻辑上先后顺序关系外,还可能同时具有结果、方式、目的中的某一种伴随关系。本文主要穷尽性筛选出《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及其它部分词典中的连动词共358个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且在CCL语料库检索系统中检索出3000余条例句作为封闭语料。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引出主题,第二、三、四为文章的论述主体,第五章为结语。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学界有关连动词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并大体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主体内容,语料来源和选取方法,说明了本课题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最后说明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介绍了连动词的各种特征、研究状况以及对它们的评价。第三章为理论框架,将认知语言学里的象似性和凸显观整合成一个IS新模型作为研究连动词的理论基奠,这也是本文的一个理论创新之处。第四章为语料分析,首先基于IS语料分析了连动词的语法、语义以及语用特征并辅以详细的语料。第五章为结语。本章总结了全文的研究情况,我们的研究目的是:第一是弥补长期以来连动词研究不系统、不深入、不全面的缺陷,努力丰富连动词的理论知识。第二是在了解前人对连动词研究情况的基础之上首次提出了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IS模型对连动词的研究赋予新的视角。不足之处:由于语料的有限性,可能分析的全面性不是那么的足够,另外本文的提出的理论模型难免带有一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两点:第一,首次提出了IS认知模型来解释现代汉语中连动词的潜在认知机制。第二,首次建立了一个由358个连动词、3000多CCL中句子组成的封闭语料库

二、《福建纸业信息》2000年度征订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纸业信息》2000年度征订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
    第一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生产
    第二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传播
    第三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评价
第二章 1980-1989: 生机与隐忧的双重变奏
    第一节 80年代前期政治场政治场影响下的文学场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文学场对政治场的突围
    第三节 80年代后期经济场对文学场的压迫
第三章 1995-2010: 从积极探索到大胆改革
    第一节 办刊内容的变化
    第二节 办刊理念的改变
    第三节 经营策略的改变
第四章 三大场域博弈下《小说选刊》的再造
    第一节 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
    第二节 两难困境下的自救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抗战文化”研究热与非常态社会环境下媒介研究的冷思考
        一、“抗战文化”与“非常时期”的出版业研究
        二、桂林“文化城”独特历史现象中的文化供应社
        三、基于传播学理论框架下的抗战出版史个案研究
    第二节 研究综述:有关“抗战文化”、“桂林'文化城'”和“出版史个案”的研究概况
        一、关于“抗战文化”与“抗战出版史”的研究情况
        二、关于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研究情况
        三、关于抗战时期出版个案的研究情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体内容与创新点:基于传播学理论构架的出版史个案研究
        一、基于历史学研究的史料爬梳
        二、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内容构架
        三、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文化供应社:非常态社会环境下诞生的媒介组织
    第一节 冲突与流徙:抗战时期的文化传播生态
        一、战时文化变迁:出版业的西迁与空间格局的转变
        二、意识形态博弈:日伪、中央、中共战时文化政策之比较
        三、聚合与多元:战时出版业的文化传播特征
        小结
    第二节 求同存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桂林“文化城”的形成
        一、新桂系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开放的政治姿态
        二、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统一战线策略在广西的实践
        三、地利与人和:桂林“文化城”形成的硬、软条件
        四、桂林“文化城”独特的文化传播现象分析
        小结
    第三节 新军突起:文化供应社的诞生与发展
        一、序曲:广西建设研究会对进步文化传播的铺垫
        二、筹备与成立(1939年)
        三、发展期(1939年—1942年)
        四、转型期(1942年—1944年)
        五、重建期(1945年—1948年)
        六、转移期(1949年—1953年)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股份制”的出版企业与“进步性”的出版同人
    第一节 “二元制”的股份有限公司模式与组织架构
        一、文供社的董事会、监事会构成及股东会议制度
        二、文供社的企业融资及增股状况
        三、文供社的企业构架与运行
        小结
    第二节 进步性的人事组织策略与危机应变
        一、建社初期的人事结构及学习型组织建设
        二、皖南事变后的人事调整与出版人的坚守
        小结
    第三节 “监护人”:文供社的管理层
        一、李任仁:“数茎红花带雨横”
        二、陈劭先:“海内几人同”
        三、陈此生:抗战文化合作的“桥梁”
        四、万民一、万仲文、赵晓恩:临危受命的“掌门人”
        小结
    第四节 “把关人”及“舆论领袖”:文供社的编辑群与作者群
        一、胡愈之:大众文化出版的操盘手
        二、邵荃麟:进步文化建设的思想者
        三、傅彬然、宋云彬、杨承芳等:学养深厚的出版专家
        四、文供社的作者群:进步文化传播的“舆论领袖”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众化”语境下文供社的出版生产
    第一节 抗战语境下的传播受众与文化出版
        一、抗战时期的传播受众的特征
        二、抗战时期“大众化”的出版特征
        三、桂林“文化城”的出版物概况
        小结
    第二节 文化供应社的编辑方针及出版概况
        一、制定与完善(1939年—1942年):以通俗读物为核心的编辑方针及书刊生产
        二、发展与转型(1942年—1944年):以文艺类书籍为主的书刊生产
        三、收缩与转移(1944年—1953年):以重版为主的维持性生产
        小结
    第三节 “文化室图书”与《新道理》:“大众化”传播语境下的通俗读物
        一、大众文化传播的空间布局:“文化室图书”
        二、大众文化传播的时间延展:《新道理》杂志
        小结
    第四节 从“大众文艺读物”到“文学创作丛刊”:抗战文艺向深处挖掘之路
        一、“大众文艺读物”的生产
        二、通俗文学单行本的流行
        三、青少年文艺类丛书的普及
        四、“文学创作丛刊”的问世
        小结
    第五节 《文化杂志》月刊:学术理论的阐扬与抗战文艺的传播
        一、《文化杂志》的创刊与编辑内容分析
        二、文化建设的反思与学术理性的阐扬
        三、“文艺”栏目的设置与抗战文学的传播
        小结
    第六节 地方性出版物:权力场的借势与平衡
        一、《干部政策》:广西地方干部建设学校的教材出版
        二、“国民教育丛书”:广西“新县制”下的国民基础教育指导书
        三、其他广西地方性书籍及学术书籍的出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供社战时的发行策略与话语权的斗争
    第一节 文供社发行渠道的建设与拓展
        一、1939年—1941年:发行部门的草创与发展
        二、1941年—1943年:发行业务的壮大与延伸
        三、1944年—1953年:抗战末期发行工作的转移与战后的重建
        小结
    第二节 文供社的发行方式
        一、门市与批发
        二、邮购业务
        三、流动发行
        小结
    第三节 文供社的营销策略
        一、品牌形象的建立
        二、行政力量推广
        三、自办期刊推广
        四、广告宣传推广
        五、书刊促销策略
    第四节 “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与战时桂林出版生态
        一、广告主体分析
        二、广告内容分析
        三、广告书价分析
        小结
    第五节 抗战文化的多形式传播与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一、形式多样的抗战文化传播形式
        二、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供社的出版传播效果、历史贡献及思考
    第一节 文化供应社出版活动的传播效果
        一、出版物的传播覆盖面与数量
        二、传播受众的反馈与影响
        小结
    第二节 文供社抗战文化传播的历史贡献
        一、团结和保护了大量进步文化人维系了进步文化事业的开展
        二、在文化运动低潮时期繁荣了抗战文化与地方文化
        三、对抗战文化研究特别是抗战文学研究保存了大量的史料
        四、为中国现代出版精神的建设提供历史参考
    第三节 文供社出版活动的历史局限
        一、通俗读物的过剩与经典作品的缺乏
        二、权力场的博弈影响了出版生产的不稳定
        三、战后未能延续文化生命服务地方出版事业的遗憾
    第四节 对文化供应社出版传播活动历史的思考
        一、“压制还是包容”:文化体制的策略选择
        二、“顺为还是变革”:媒介组织的战时选择
        三、“迎合还是引导”:传播主体的文化选择
本文结论
附录一: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大事记
附录二: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编印书籍目录
附录三: 《文化杂志》分类目录索引
附录四: 相关图片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3)1949年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创新选择 ——以江西省铅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现有观点的简要评述
    1.3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地点选择的理由
    1.4 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6 有关产权的理论概述
        1.6.1 产权的定义及其与所有权的关系
        1.6.2 产权的具体内容及其结构
        1.6.3 产权的类型
        1.6.4 产权的功能和产权的基本特征
        1.6.5 农地概念的解释、农村土地产权及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内涵
第2章 1949年以前铅山县农地产权的基本状况
    2.1 封建社会时期农地产权产权制度与绩效
        2.1.1 土地占有状况
        2.1.2 农地产权制度的主要形式——租佃经营的基本情况及产权特征
        2.1.3 自耕农所有制下的"产权合一"
        2.1.4 土地买卖——土地所有权交易
    2.2 根据地的土地改革及其绩效
第3章 土地改革阶段的农地产权私有化
    3.1 土地改革运动过程
        3.1.1 土改运动的准备
        3.1.2 铅山县的土改分田:永平区鲤鱼洲乡的分田情况
        3.1.3 土改复查,颁发土地证、确定产权
    3.2 土地改革对农地产权的影响
    3.3 土地改革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绩效
第4章 合作化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
    4.1 互助组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
        4.1.1 互助组的产生和发展
        4.1.2 互助组时的农地产权特点
        4.1.3 互助组的绩效分析
    4.2 初级社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
        4.2.1 初级社的形成和发展
        4.2.2 初级社的产权分析
        4.2.3 永平区八都乡先锋农业社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及初级社产权的绩效分析
    4.3 高级社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绩效
        4.3.1 高级农业合作社的产生
        4.3.2 高级社产权的基本特征
        4.3.3 高级合作社的产权绩效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5章 人民公社制度下的农地产权
    5.1 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及其演变过程
        5.1.1 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
        5.1.2 以生产大队为基础的三级集体所有制的建立
        5.1.3 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集体所有制的建立
    5.2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地产权分析
    5.3 人民公社农地产权产生的问题
        5.3.1 "一平二调"的兴起
        5.3.2 "五风"即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命令风和特殊化作风盛行
        5.3.3 农业生产的大幅度下降
        5.3.4 农民以多种方式对人民公社制度的抵制
第6章 家庭责任制时期的农地产权特征及其绩效
    6.1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6.1.1 联产到组责任制的推行
        6.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及迅速发展
        6.1.3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普及
    6.2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产权制度特征
    6.3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产权绩效
第7章 土地家庭承包制存在的缺陷
    7.1 从铅山县的农地流转看土地家庭承包制存在的缺陷
        7.1.1 土地承包者自耕及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7.1.2 土地使用权流转制的创设及其对铅山县的影响
        7.1.3 80年代中后期铅山县的土地流转
    7.2 从铅山县的农民负担看土地家庭承包制存在的缺陷
        7.2.1 1984年陈坊、福惠两乡五个村的农民负担情况
        7.2.2 80年代中后期至2002年税费改革前的农民负担情况
        7.2.3 2002年税费改革后的农民负担情况
        7.2.4 农民负担问题原因分析
    7.3 从铅山县二轮承包中的土地调整看土地家庭承包制存在的缺陷
        7.3.1 "第一轮土地承包"时的土地调整
        7.3.2 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中的农民心态调查
        7.3.3 土地频繁调整的原因
    7.4 从铅山县的土地征用看土地家庭承包制存在的缺陷
        7.4.1 铅山县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
        7.4.2 大规模的"圈地运动"造成耕地锐减和资源闲置
        7.4.3 征地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8章 多元化与农民意愿的尊重:铅山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与选择
    8.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缺陷
        8.1.1.农地所有权主体模糊和行政权力的介入
        8.1.2.土地所有权效力不完全,产权权能缺失
        8.1.3.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社区性和土地承包权的非排他性
    8.2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观点的比较与选择
        8.2.1 有关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观点的比较与选择
        8.2.2 有关土地经营权改革思路的比较与选择
    8.3 多元化与农民意愿的尊重:铅山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与选择
        8.3.1 铅山县农村实施土地产权制度创新面临的外部环境
        8.3.2 铅山县农村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土地功能差异分析
        8.3.3 多元化与农民意愿的尊重:铅山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与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选题缘由、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思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评析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报纸传播初占主导地位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26-1949)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中的宁夏及其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一、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以及初始形成
        二、宁夏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第二节 1926-194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中山日报》《贺兰》等报刊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为期几个月的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第三节 报纸传播网络初占主导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呈现
        一、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和构建生成的历史意义
        二、制约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
第二章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49-1979)
    第一节 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一、独特的空间再生产: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第二节 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1949-1979年间宁夏6份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三、电视新闻传播实践
    第三节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剖析
        一、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二、媒体制度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
        三、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制约与支撑
第三章 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79-2003)
    第一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实践
        一、以党报为首、以其他报纸为补充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宁夏无线广播的新闻传播实践
        三、宁夏无线、有线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
        四、1998-2003年间宁夏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第二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逐层呈现
        一、多元报纸传播网络
        二、无线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广播传播网络
        三、有线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电视传播网络
        四、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网络
    第三节 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分析
        一、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二、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形象的重大建构
        三、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
第四章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2003-2018)
    第一节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宁夏以党报为首、以都市报为重要支撑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2003-2018年间宁夏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以新闻网站和手机报为代表的宁夏新媒体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二、以媒体微博、媒体微信为代表的宁夏新新媒体的发展及问题
    第三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解析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二、宁夏大众传媒在媒介融合面向中的探索与实践
    第四节 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的逐层呈现
        一、宁夏报纸传播网络中都市报的影响力渐次衰退
        二、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不再居于主导位置,影响力不断收缩
        三、新媒体传播网络曾迅速发展,不断扩张,现在又逐渐归于平淡
        四、新新媒体传播网络不断应用新媒介,影响力却始终有限
    第五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全景式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
        一、整体性结构特征
        二、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双重影响
        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冲击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当代启示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清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地方出版集团竞争战略研究 ——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出版集团竞争战略的研究
        1.2.2 国内关于出版集团竞争战略的研究
    1.3 研究对象
        1.3.1 基本概念
        1.3.2 主要内容
    1.4 理论基础
        1.4.1 总成本领先战略
        1.4.2 差异化战略
        1.4.3 目标聚集战略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地方出版集团的形成及演变
    2.1 我国出版集团的形成与发展
        2.1.1 初步发展及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2年)
        2.1.2 体制改革及深化转企时期(2003年至今)
    2.2 地方出版集团的形成与演变——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为例
        2.2.1 集团初创阶段——从河南人民出版社到河南出版集团(1953~2004年)
        2.2.2 深入转企阶段——从河南出版集团到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04~2007年)
        2.2.3 上市融资阶段——从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到“大地传媒”(2008年至今)
    2.3 小结
第3章 地方出版集团的SWOT分析
    3.1 地方出版集团的内部优势(STRENGTH)
        3.1.1 出版资金相对充裕
        3.1.2 出版资源较为丰富
    3.2 地方出版集团的内部劣势(WEAK)
        3.2.1 出版集团公司化管理有待规范
        3.2.2 出版市场有待开拓
    3.3 地方出版集团的外部机遇(OPPORTUNITY)
        3.3.1 文化兴国战略提供产业政策支持
        3.3.2 地方建设规划提供区域助推
    3.4 地方出版集团的外部威胁(THREATEN)
        3.4.1 区域外出版企业的跑马圈地
        3.4.2 民营出版势力的咄咄逼人
    3.5 地方出版集团的竞争环境评价
        3.5.1 宏观政策环境和出版业经营环境相对有利
        3.5.2 内部管理和应对外部竞争能力存在不足
        3.5.3 地方出版集团形成竞争优势的战略取向
    3.6 小结
第4章 地方出版集团的总成本领先战略
    4.1 地方出版集团获得成本优势的途径
        4.1.1 控制出版成本驱动因素
        4.1.2 重构出版价值链
    4.2 地方出版集团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的误区
        4.2.1 盲目发动出版价格战
        4.2.2 出版业务整合不力
        4.2.3 忽视出版管理成本
    4.3 地方出版集团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建议
        4.3.1 优化配置出版内部资源节约出版成本
        4.3.2 充分整合出版外部资源追求规模效应
    4.4 小结
第5章 地方出版集团的差异化战略
    5.1 地方出版集团差异化战略的实施路径
        5.1.1 出版物属性的差异化
        5.1.2 出版物服务的差异化
        5.1.3 出版物销售渠道的差异化
        5.1.4 出版品牌差异化
    5.2 地方出版集团差异化战略的驱动因素
        5.2.1 出版环境驱动因素
        5.2.2 出版政策驱动因素
        5.2.3 出版组织管理驱动因素
    5.3 地方出版集团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建议
        5.3.1 强化差异化战略的全局思维
        5.3.2 追求立于本土的出版品牌差异化
    5.4 小结
第6章 地方出版集团的目标聚集战略
    6.1 地方出版集团实施目标聚集战略的意义
        6.1.1 有利于地方出版集团获得竞争优势
        6.1.2 有利于提高地方出版集团的资源利用率
    6.2 地方出版集团目标聚集战略的实施途径
        6.2.1 对出版物进行集中化定位
        6.2.2 出版业务着重于核心领域
        6.2.3 持续提升出版创新水平
    6.3 地方出版集团实施目标聚集战略的风险
        6.3.1 出版技术进步风险
        6.3.2 出版物替代风险
        6.3.3 出版市场变化风险
        6.3.4 出版竞争趋同风险
    6.4 地方出版集团目标聚集战略的实施建议
        6.4.1 出版市场定位专业化
        6.4.2 出版产品生产专业化
        6.4.3 出版产品经营专业化
    6.5 小结
第7章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的竞争战略分析
    7.1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的总成本领先战略
        7.1.1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现状
        7.1.2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建议
    7.2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的差异化战略
        7.2.1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差异化战略的实施现状
        7.2.2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建议
    7.3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的目标聚集战略
        7.3.1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目标聚集战略的实施现状
        7.3.2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目标聚集战略的实施建议
    7.4 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研究贡献
        8.1.1 系统分析了地方出版集团的竞争战略
        8.1.2 对中原出版传媒集团进行了个案解剖
    8.2 研究不足
        8.2.1 地方出版集团一些资料相对欠缺
        8.2.2 国外出版集团的经验借鉴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主要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
    第一节 出版技术、技术体系及其发展轨迹
        一、出版技术的内涵界定
        二、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
        三、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第二节 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历史遗产
        一、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对西方近代出版技术的影响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分期
        一、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年至1949年)
        二、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年至1984年)
        三、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至2000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1949)
    第一节 近代出版技术传入的历史背景
        一、晚清西学东渐与近代出版起源
        二、文化启蒙运动与近代出版高潮
        三、洋务运动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第二节 近代印刷、造纸与装订技术的引进
        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及普遍应用
        二、近代机器造纸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三、出版物新式装订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 编辑理念、编辑与发行技术更新
        一、编辑理念的更新
        二、编辑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三、发行技术的更新
    第四节 新型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出版业转型
        一、中国近代出版技术的革新过程
        二、新型出版机构的出现及其商业化
        三、中国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1984)
    第一节 50年代初期出版业的整合与改造
        一、50年代初期出版业发展概况
        二、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工业化战略"与出版业布局调整
    第二节 印刷技术的发展
        一、凸版印刷技术的兴衰
        二、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三、凹版印刷技术的进步
        四、书刊装订技术的提升
    第三节 出版材料制造技术的突破
        一、造纸技术体系的完善
        二、制版材料制造技术的进步
        三、油墨制造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编辑与发行技术的创新
        一、编辑技术体系的日益完善
        二、书刊装帧技术的发展
        三、专业化发行技术流程的构建
    第五节 出版理念、经营机制更新与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一、出版理念的更新
        二、出版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转型
        三、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2000)
    第一节 全球化、信息化与中国出版技术创新
        一、新科技革命与出版业技术创新
        二、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出版产业兴起
        三、全球化推动出版产业和出版技术升级
    第二节 "748"工程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一、"748"工程:突破"铅与火"的自主创新之路
        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展及其原理
        三、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及其发展
    第三节 信息处理数字化与编辑技术体系变革
        一、采编系统数字化技术
        二、出版信息存储与数据库应用技术
        三、出版数据远程传输技术
    第四节 高新印刷技术普遍应用与出版介质的更新
        一、现代高速印刷机械的普遍使用
        二、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三、数字化直接印刷技术
        四、新型出版介质制作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发展与管理模式创新
        一、数字出版技术及其形态演变
        二、新型出版模式与出版技术平台
        三、基于信息化的出版管理与发行模式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机制与路径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特征
        一、出版技术成果的累积性
        二、出版技术发展的加速性
        三、出版技术一体化
        四、出版技术数字化
    第二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
        二、文化启蒙与民族复兴的政治推动
        三、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
        四、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
        五、文化产业发展与行业内部竞争的市场推动
    第三节 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
        二、出版技术国家主导型创新模式
        三、出版技术国家诱导与企业自主创新互动模式
    第四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路径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引进创新
        二、中国出版技术的集成创新
        三、中国出版技术的原始创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第一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出版技术进步改变人类文化交流方式
        三、网络出版技术改变人类信息传播格局
    第二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一、必须改进出版技术引进方式
        二、技术研发必须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
        三、技术创新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四、技术进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第三节 新时期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
        一、新时期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
        二、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
        三、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途径
    第四节 推动出版技术进步的创新思考
        一、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科技环境
        二、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三、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扩散激励机制
        四、优化出版技术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近代保定市同业公会研究(193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学术史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第1章 保定市同业公会的历史沿革
    1.1 保定市同业公会的创立及其组织机构
        1.1.1 保定市同业公会的创立
        1.1.2 保定市同业公会组织机构考察
    1.2 1931——1949 年保定市同业公会历史演变
        1.2.1 1937 年以前保定市同业公会情况
        1.2.2 日伪占领时期保定同业公会的改选与再造
        1.2.3 抗战胜利后保定市同业公会恢复建设情况
第2章 保定市同业公会与商会关系
    2.1 保定市同业公会与商会在组织关系上的表现
        2.1.1 同业公会是商会的基层组织
        2.1.2 商会对同业公会的管理与控制
    2.2 保定市同业公会与商会在实际活动中的互动
        2.2.1 组织商业活动
        2.2.2 代购物品
        2.2.3 价格制定
    2.3 保定市同业公会与其他地区商会组织的交往
        2.3.1 与华北商会联合会的交往
        2.3.2 与其他地区商会组织的往来
第3章 保定市同业公会与地方政治
    3.1 沦陷前保定市同业公会与国民政府
        3.1.1 督促成立保定市各同业公会
        3.1.2 保定市同业公会的政治诉求
    3.2 保定市同业公会与日伪政权
        3.2.1 保定市同业公会的改造
        3.2.2 保定同业公会与新民会
    3.3 抗战胜利后保定市同业公会与国民政府
        3.3.1 国民政府对保定市同业公会的整顿与控制
        3.3.2 保定市同业公会与战时征用
第4章 保定市同业公会的经济功能
    4.1 参与物资分配与粮食控制
        4.1.1 物资分配
        4.1.2 参与控制粮食
    4.2 维护同业利益与金融救市
        4.2.1 参与监标与评议
        4.2.2 金融救市
        4.2.3 参与日常管理
第5章 保定市同业公会的社会活动
    5.1 协调交通运输
    5.2 城防工程
    5.3 参与保释同业人员
    5.4 战争索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民国时期宁夏省地方行政制度研究(1929-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清单
附表清单
绪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阐释及引申
    第四节 研究主旨
第一章 民国宁夏省地方行政区划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二节 甘宁青分省
    第三节 宁夏单独建省后的行政区划变革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民国宁夏省地方行政权力划分
    第一节 建省初期均权主义的设想
    第二节 抗战前合署办公的推行
    第三节 抗战期间新县制和地方自治的推行
    第四节 抗战后的权力变化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民国宁夏省职官选任与管理制度
    第一节 建省初期省政府主席的变动
    第二节 抗战前行政官员的国家认同意识凸显
    第三节 抗战期间行政官员地方集团意识加强
    第四节 抗战后行政官员回避制度的失范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民国宁夏省地方财务行政制度
    第一节 建省初期收支失衡
    第二节 抗战前清丈土地及田赋改革
    第三节 抗战期间军费负担加重
    第四节 抗战后财政体制三级制的恢复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民国宁夏省地方教育行政制度
    第一节 建省初期教育行政制度初步形成
    第二节 抗战前教育行政制度初见成效
    第三节 抗战期间教育行政制度发展缓慢
    第四节 抗战后教育行政制度有所恢复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民国时期宁夏省地方行政制度评述
    第一节 行政制度变迁过程的阶段划分
    第二节 行政制度中重要的行政措施
    第三节 行政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第四节 行政制度的效应分析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10)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cknowledgemen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Motivation and Significance
        1.1.1 Motivation
        1.1.2 The Significance
    1.2 Research Scope
        1.2.1 The Targets of the Paper
        1.2.2 The Main Content
    1.3 Data Selection and Method
        1.3.1 The Data Selection of This Thesis
        1.3.2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Thesis
    1.4 The Definition and Standard of SVC
    1.5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2.2 Previous Studies on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2.2.1 The Review of Different Studies on the SVC in Chinese
        2.2.2 The Comments on the State of the SVC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3.2 Theoretical Basis
        3.2.1 The Iconicit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3.2.2 Salience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3.3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IS Model
        3.3.1 Ordering Iconicity and the SVC in Chinese
        3.3.2 Salience and the SVC
        3.3.3 The Necessity of IS Model
        3.3.4 Case Study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4.1 Introduction
    4.2 Data Description and Distribution
        4.2.1 The Data Statistics
        4.2.2 The Difference in Degree of the SVC
    4.3 Data Analysis
        4.3.1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the SVC
        4.3.2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SVC
        4.3.3 Pragmatic Features of the SVC
    4.4 IS Model and Data Discussion
    4.5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in Contribution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四、《福建纸业信息》2000年度征订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D]. 赵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2]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D]. 宋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3]1949年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创新选择 ——以江西省铅山县为例[D]. 王安春. 福建师范大学, 2008(12)
  • [4]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D]. 张学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地方出版集团竞争战略研究 ——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为例[D]. 郝彬彬. 南京大学, 2013(05)
  • [6]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匡导球.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7]《福建纸业信息》2000年度征订通知[J]. 《福建纸业信息》编辑部. 福建轻纺, 2000(01)
  • [8]近代保定市同业公会研究(1931-1949)[D]. 王乃千. 河北大学, 2017(01)
  • [9]民国时期宁夏省地方行政制度研究(1929-1949)[D]. 周学勤. 宁夏大学, 2014(02)
  • [10]基于IS模型的现代汉语连动词构式研究[D]. 彭建.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S1)

标签:;  ;  ;  ;  ;  

《福建纸业资讯》2000年认购通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