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印度教与印度佛教的关系

论印度教与印度佛教的关系

一、略论印度教与印度佛教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高鸿钧[1](2022)在《印度法研究与传统印度法的主要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度法在广义上是指古代和现代印度国家领土范围内所适用的一切法律,包括印度教法、佛教法、耆那教法和锡克教法,以及在印度实施的伊斯兰法和英国法等。印度法可从时间维度分为传统印度法和现代印度法。传统印度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传统印度法意指古代印度教法、王令、行会规章和习惯法所构成的法律体系,不包括古代印度的佛教法和耆那教法。狭义传统印度法的主要特征是,宗教法占据核心地位,具有多元性,具有"法学家之法"的特性,具有广泛包容性与和平主义气质。

朱明忠[2](2021)在《佛教在印度的产生、发展与消融》文中研究表明佛教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印度,大约经过了150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到了公元11世纪却在印度本土消失,或者说,被印度教所同化。为什么佛教会被印度教同化,佛教与印度教到底是什么关系?佛教产生之初,虽然反对印度教的种姓歧视,倡导众生平等和无神论思想,但是它也吸纳了印度教奥义书的许多思想,如业报轮回、解脱等。到了大乘时期,佛教的思想与印度教逐渐接近,它放弃了无神论思想,开始把佛祖释迦牟尼神化,奉他为全知全能的最高人格神。另外,大乘佛教的理论过度玄虚化,晦涩难懂,脱离了广大民众。7世纪,佛教密教化。密教大量吸收印度教性力派的理论、仪礼和咒语等,故使佛教在理论和修行上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使它与印度教难以区分,这为佛教最终被印度教同化准备了条件。

张帅[3](2020)在《《罗摩衍那》在我国藏区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认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自吐蕃时期传入我国藏区后,在悠久绵长的千年历史中扎根藏地,逐步成为藏族人民耳熟能详的外国经典故事。作为中印文化互动交流与平等对话的一条重要纽带,《罗摩衍那》藏译版本有敦煌古译本、象雄·曲旺扎巴创作本、根敦群培新译本和敖见全译本四种,彰显了富有藏民族特色的文化理想与价值追求。其中敦煌古藏文译本是《罗摩衍那》跨国传播过程中首个外国译本。此外,《罗摩衍那》还以诗歌、故事、典故、传说、戏剧、雕塑等丰富的艺术样态融入到藏族传统文化发展中。但是,藏族人民接受《罗摩衍那》并非外来文学题材与文化模式的简单横向移植与挪借,而是基于民族历史经验和文化视野实现了对罗摩故事的创造性改写,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迥异的文学景观。我国藏区的罗摩故事形态受到印度和藏区本土的历史语境、文化氛围、宗教传播及译介主体等多种现实因素的规约与影响。《罗摩衍那》主要通过佛教传播进入藏区。由于史诗文本的印度教属性以及藏区的藏传佛教信仰,吐蕃时期至19世纪末的藏族罗摩故事经历了大规模的改写与变形。藏族学者从佛教价值观念出发对这部印度教经典进行了全新阐发。由于宗教文化的异质性,文本旅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过滤与变异。但是,这种现象在20世纪初期得到改变。20世纪以降,藏族学者筚路蓝缕,抛弃了狭隘的宗教派别偏见,力求探索真知,开创了《罗摩衍那》在藏区译介与接受史的系统化、全面化和多元化局面。这与当时藏族学者学术观念与研究范式的剧变紧密联系。通过历时性梳理《罗摩衍那》在我国藏区的译介与接受史,概括其特征规律、核心本质与现实意义,可以发现《罗摩衍那》在藏区接受现象无法化约为简单的影响关系模式,它在文本跨界传播中发生的变异与过滤现象独具地域特征与民族特色。深入探寻这种文化过滤机制的内在规律与文学表征,可为跨文化视野下中印文化交流事业提供重要思考与启示。本文除绪论与结语外,正文部分拟分为四个章节进行论述,前三章分别就《罗摩衍那》藏译接受史的三个历史分期进行详细叙述,第四章主要考察其跨界传播与接受现象的特征与内涵,并尝试提出该领域值得深入探讨的新课题。绪论部分交代了该项研究的缘起与背景,阐述研究目的及现实意义,厘清本文写作的具体研究对象,同时在整理概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该领域的基本现状与不足。第一章主要论述吐蕃王朝时期《罗摩衍那》在藏区的译介与接受情况。这一时期,《罗摩衍那》开始进入我国藏区,以敦煌古译本为典型代表,《藏文大藏经》收录的佛教典籍以及藏族伏藏文献经典《嘛呢全集》《柱间史》也记载了部分罗摩故事。此时《罗摩衍那》流传藏区是以佛教传播为载体,文本形式主要包括译文、故事和传说等。第二章主要介绍吐蕃王朝崩溃后至19世纪末《罗摩衍那》在藏区的译介与接受现象。这一时期主要包括分裂割据时期、萨迦地方政权时期、帕竹地方政权时期以及甘丹颇章政权前期。在这一阶段,随着《诗镜》译入,《罗摩衍那》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产生了《诗镜》注疏本罗摩故事、《萨迦格言注解》罗摩故事和象雄·曲旺扎巴所作叙事诗《罗摩衍那》。其中长篇叙事诗《罗摩衍那》备受瞩目,进一步促进了罗摩故事在藏区的本土化进程。第三章主要探讨20世纪以来《罗摩衍那》在藏区接受情况的全新格局。这一时期藏族学者的思想观念在人文主义与科学理性的现代思潮冲击下产生剧变。根敦群培《新译罗摩衍那》标志着藏族学者接受和研究《罗摩衍那》的崭新格局,也象征着《罗摩衍那》在藏族文学史上经典化地位的确立。此后,藏族学者的学术研究理路逐步从神学史观、人文史观过渡到唯物史观,这种观念变迁也反映在《罗摩衍那》的研究评述中。第四章是在以上具体文本梳理解读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罗摩衍那》藏译与接受史的基本规律与特点,并尝试提出该领域研究的前景与方向。该章主要分为《罗摩衍那》在藏区接受的规律特征、核心本质与现实意义三个部分,旨在阐明这一文学传播与接受现象的根本属性以及《罗摩衍那》对藏族民族文学史建构和跨学科研究的价值意义。结语部分总结了该项研究的具体内容、观点结论以及引发的现实思考,揭示其在中印文学文化交流事业中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鲁楠[4](2020)在《印度宗教中的统治与律法——以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德国着名社会学家与法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学术生涯的后期,以宗教为线索,致力于人类主要文明的比较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由于韦伯早年出身于法学专业,因此在其宗教社会学的论述中,不仅包含对大量宗教现象的剖析,而且牵涉在宗教世界观笼罩之下的特定文明内部的主导统治模式与相关律法,对宗教法的比较研究具有特殊价值。

展千雯[5](2020)在《印度早期佛教Naga图像及其中国化研究》文中认为“Naga”是以颈部膨胀的“眼镜蛇”为原型的印度动物神,中译为“那伽”或“那迦”等。其具有“多蛇冠”的形象属性,主要以单尾多头蛇冠型(动物型)和蛇冠人物组合型(人格化型)两种形式出现。其源自于印度达罗毗荼人的拜蛇习俗和土着种族的蛇崇拜,在远古土着人心中是“水神”的象征。但是随着雅利安人的入侵,那伽的“水神”地位在吠陀文化中被雅利安人的主神“因陀罗”替代并被压制,那伽转而成为反面角色的“旱神”。在佛教产生后,那伽在无佛像时期与树神药叉结合,作为乡土精灵融入佛教文化,并且佛教通过那伽来获取民众的信任,在有佛像时期又逐渐发展为独立的那伽造像,并最终转化为佛陀的护法神。而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那伽的形象及意涵与“三停九似”的中国龙交叉并融合。尤其是其形象在龟兹石窟壁画、北朝造像碑中出现了中国化现象,中国佛教选择性得保留了那伽的印度造型元素,并插入中国龙的造型元素。其中,笔者重点研究了那伽作为佛传故事“太子灌顶”中“灌浴者”的形象在中国龙文化体系中的重构现象,并且通过图像排比和佛经考证认为中国灌顶图主要承袭了秣菟罗的“双那伽灌顶”形制,而非犍陀罗“无蛇冠人物持宝瓶灌顶”形制。同时,在中国化过程中人格化型那伽在北朝造像碑以及石窟壁画中出现“蛇冠向龙冠过渡”以及“蛇冠脱离人物”的趋势,最终演变为九个中国龙头从“虚空”灌浴形制,在隋唐之际确立了“九龙灌顶”的程式表现,并与皇权天子主题结合,明显世俗化,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民众喜闻乐见的佛教造像主题。那伽作为一个动物神,跨越时空“穿梭”于不同宗教和多元文化中,持续被吸纳和改造,不断变化着形象与意涵。印度土着人善用浪漫的想象力,赋予那伽多重祥瑞象征;吠陀文化善用神话中的“暴力”,让因陀罗压制那伽;佛教善用“慈悲”,让佛陀感化那伽并使之成为佛陀护法神;中国佛教善用“融合”,让中国龙改造或替代那伽,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神灵。这些都体现了不同宗教和文化独特的同化手段,最终都达到宣誓本宗教或文化的主权地位目的。不仅体现了宗教背后的教化意义和文化背后的民族特性,而且体现了不论是哪种宗教和文化本质都有着改造异源他物并融合为己用的“强势性”,而正是这种包融性和排他性并存的“强势性”使得人类文化大放异彩。而那伽在印度本土演变和中印演变的规律正是这种“强势性”存在的典型个例体现。

邓新航[6](2019)在《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观音图像的演变是印度佛教艺术中国化最具典型性的代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演变时期是唐宋,此间是观音图像体系系统化、规范化和多变化的重要阶段。唐宋正值巴蜀地区佛教艺术发展的繁荣期,在佛、菩萨、罗汉等诸多造像题材中,尤以观音造像表现得最为突出,与其他地区相比,其突出价值体现在:造像遗存数量巨大、造像题材种类繁多、造像谱系流变有序、造像组合丰富多变。唐宋巴蜀观音图像体系庞杂,可分为四个大类,且不同观音类别在题材种类、信仰形态、兴衰时间、区域分布、组合形式、造型样式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表现。其一,巴蜀圣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称名救难型”为主。此类观音造像在巴蜀遗存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延续时间最长,其形象以一手持杨柳、一手持净瓶且头戴化佛冠的样式为主。除了最为常见的单尊观音外,还有在此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双观音和多观音,以及观音与地藏、阿弥陀佛、药师佛、文殊菩萨等不同尊像的多种组合,包括观音救难图像等。就单尊圣观音造像而言,其造型风格演变可大致分为六期七段,且不同时期在区域分布、造型样式等方面各具特点。双观音与多观音主要在唐代流行,是民众希冀观音救助速度加快、救助范围扩大的直接体现。观音与其他尊像的组合集中流行于盛唐至五代,尤以观音与地藏组合最受欢迎。这些组合在正统经典中找不到相应来源,不仅体现出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性、功利性、现实性,同时也体现出观音信仰与其他信仰相互吸收与融合的包容性。观音救难图像仅在晚唐、五代时有少量发现,可见其在蜀地并不流行。其二,巴蜀密教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为“密仪持咒型”。巴蜀是除敦煌以外的唐宋密教观音造像的重要流布区域,目前发现了千手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如意轮观音、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等多种题材。巴蜀密教观音造像的渊源在两京地区,故其出现时间要普遍晚于中原。从构图内容看,除千手观音造像外,巴蜀其他密教观音造像并没有发展出敦煌那样的经变或曼荼罗形式,这与蜀地民众的信仰选择和信仰目的有关。从造型样式看,巴蜀密教观音造像在相对严格遵循造像仪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石窟艺匠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从时间发展看,蜀地密教观音造像初兴于武周、盛唐,繁荣于中唐至五代,宋代也有延续,但在时间上有缺环。具体来看,不同观音题材在蜀地的时空分布有别:千手观音造像流传最广,盛唐在川北出现,中唐集中在川西,晚唐集中在川南和川中,五代则集中在川东,宋代迅速衰落;如意轮观音造像大致于盛唐后期出现,在五大区域均有分布,但整体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中晚唐和南宋早期这两个时间段;十一面观音造像遗存较少,但出现了其化现圣僧的造像,为它处鲜见;不空羂索观音造像于晚唐出现,主要在川中资中和川东大足地区流行,且时代有先后,前者集中于晚唐至五代初,后者集中于五代至两宋;马头观音造像于南宋才开始出现,主要在明王系统中流行。其三,巴蜀本土观音图像类,其突出特征是民间性。本土观音是唐代以来在中国新出现的一大观音类型,是古代艺匠和民间信徒的共同创造,最具本土特色。目前在巴蜀出现了白衣观音、水月观音、数珠手观音,以及观音群像窟中以各种手姿持物所命名的不同观音题材。唐代白衣观音造像在蜀地的最新发现,对探讨其形象起源有重要意义。白衣观音形象可能在盛唐前期或更早就已在两京地区产生,吴道子应当绘制了此类画像,并将其传播到蜀地。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演变可分三期:中唐在眉山、安岳等地零星出现,流行一手托钵、一手持柳于胸且站立的造型;唐末、五代大量出现,集中分布在川西眉山、川中内江和川东安岳、大足等地,立姿、坐姿均有,流行双手持莲的造型;宋代在川东局部繁荣,造型各异,并与其他观音形象发生融合。水月观音形象的首创者并不是中唐周昉,可能也与吴道子有关。大约在中唐后期,成都地区就有水月观音壁画的绘制,目前蜀地石窟中现存有多尊晚唐水月观音造像;蜀地水月观音造像构图突出表现的是主尊、背光和岩座,而竹子、流水等背景元素则较少塑造;水月观音造像在蜀地分布较广,集中流行于唐末至五代、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这两个时段,且不同时期造型姿态还有丰富变化。观音群像窟独具时代性和地域性,时间上集中在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地域上局限在大足,是当时活跃于川东一带文氏家族石窟艺匠的创造。此类洞窟中一般对称塑造十尊手姿持物均不相同的等身观音像,营造意图大都是为了满足民众的现世利益,其文本依据虽与千手观音经轨有关,但它们大都脱离了密教属性。至于数珠手观音造像,由于其具有特殊的信仰功能,因此才能从观音群像窟中独立出来。其四,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净土往生型”为主。观音在此类造像中是以胁侍菩萨的身份存在,最为常见的就是表现西方净土信仰的相关造像。此外,在释迦三尊像或药师三尊像中,观音也可作为其胁侍。此类观音造像也属于观音图像体系的一部分,在蜀地各个时期都比较流行,但由于其形象特征不很突出,加之蜀地造像残损严重,因此目前要准确辨识出此类观音造像还相当困难。总之,唐宋时期的巴蜀观音图像是观音艺术中国化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吕多[7](2019)在《隐密隽秀 ——尼泊尔国家博物馆马拉晚期佛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笔者2018年3月考察的长期陈列于尼泊尔国家博物馆的8尊释迦牟尼代表性佛像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此为基础,展开探究了尼泊尔马拉晚期的佛陀造像艺术特点和形成原因。论文首先从这些雕像的形象、铸造工艺、收藏来源等入手,进行叙述和介绍。然后根据佛传故事和密教教义,对它们当中所出现的坐姿、手印、金刚杵、钵与锡杖等符号的象征性加以解释,据此分析马拉晚期佛像所具有的隐密特征。其次,论文还将马拉晚期佛像与犍陀罗、秣菟罗等早期佛像以及斯瓦特、汉藏等地区的同期佛像进行对比。一方面从造型比例、面容、衣着方面,总结出马拉晚期佛像清秀隽雅、薄透逸动的艺术语言特点;另一方面在饰物和装饰纹样这些元素运用中归纳出马拉晚期佛像装饰化的特点。最后,本论文试图发现马拉晚期佛像的艺术风格成因,并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其一是复兴传统佛教艺术的诉求,其二是当地手工艺人的审美,其三是尼泊尔宗教思想对美学、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其四则是尼泊尔佛教艺术对外的交流。借探析以上四点成因,本文对尼泊尔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简要梳理,介绍了加德满都谷地的人口结构以及尼瓦尔艺人的手工艺传统,并从宗教美学的角度上对当地的人情风物、生活习俗进行了解读。揭示出马拉晚期佛像艺术手法和风格上对尼泊尔现当代佛教造像发展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和红梅,周月[8](2019)在《印度教的历史演进与派别之争》文中研究表明自13世纪起,南亚次大陆先后经历了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两大穆斯林王朝与英国的殖民统治,在此期间,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相继传入该地。然而,作为产生于南亚次大陆的本土宗教,印度教在历经数千年的演进后,仍然维持着长盛不衰的状态,展现了极强的生命力。面对其他宗教的挑战,印度教产生了自我保护和抵御外来宗教的各种思潮,并逐渐演进为南亚次大陆影响力最大的宗教,对印度为主的几个南亚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现代以来,印度教内部涌现出世俗主义、民族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多元之争",这不仅影响了印度国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对周边国家(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梳理印度教历史沿革的脉络,厘清影响印度教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并剖析促成印度教内部"多元之争"局面的重要变量,可以看出印度教世俗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派别之争,仍然是左右印度发展的最大思想动因。

张世均[9](2019)在《20世纪50年代印度的佛教复兴运动及其影响》文中认为20世纪50年代,印度政府需要通过复兴传统文化、整合民族力量、推行执政新理念、创造良好周边环境来构建新型的民族国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印度通过在国家标识上展示佛教文化元素、举办佛陀涅盘纪念活动、邀请世界佛教名人访印、表列种姓批量改宗佛教、建立佛教徒组织和政党等行动构成了20世纪50年代印度佛教复兴运动的主要内容。这次佛教复兴运动具有社会政治浓郁、政府积极支持、低级种姓响应、名人效应突出等特点,对印度政府实行民族国家的整合、佛教文化的传承、周边环境的重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提高了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

邹应猛[10](2019)在《印度的佛教外交:动因、态势与前景》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兴起的信仰外交中,印度的佛教外交尤为突出。印度推行的佛教外交,既不同于早期官方主导的佛教外传,也有别于民间自发的佛教交流,其受到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明等多个因素驱动。在地理上,南亚、东南亚和东亚等佛教传统领地,是印度佛教外交关注的重点地区。在平台上,涵盖了双边外交、多边外交和国内等不同层次。印度推行佛教外交,拥有地缘文化和历史资源等优势,也面临国内外诸多制约因素,成效有待时间检验。

二、略论印度教与印度佛教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印度教与印度佛教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印度法研究与传统印度法的主要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概念的理解与界定
二、法律演进与印度法历史分期
三、传统印度法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佛经中反映的传统印度法
    (二)中国僧人访印记述的传统印度法
    (三)古希腊特使、中亚学者和法国传教士描述的传统印度法
四、传统印度法的主要特征
    (一)宗教法占据核心地位
    (二)法律具有多元性
    (三)具有“法学家之法”特征
    (四)具有广泛包容性与和平主义气质

(2)佛教在印度的产生、发展与消融(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期佛教的许多思想来源于奥义书
    (一)继承奥义书反祭祀主义的精神
    (二)承袭奥义书“智瑜伽”的思想
    (三)继承奥义书“自制”的思想
    (四)佛教的“业报轮回”思想来源于奥义书
二、佛教产生后对印度教的影晌
    (一)佛教的“非暴力”或“戒杀”思想
    (二)佛教提倡禁欲和素食
    (三)佛教主张通过个人修行达到解脱
    (四)佛教兴起修建寺庙的风气
三、大乘佛教与印度教逐步接近
    (一)大乘佛教在理论上向超理性方面发展
    (二)大乘佛教承认变相的轮回主体
    (三)大乘佛教从无神论转向有神论
    (四)大乘佛教主张现世解脱,提倡“普渡众生”的菩萨思想
四、商羯罗改革后,印度教与佛教的触合
    (一)商羯罗吸收龙树思想,创立吠檀多不二论
    (二)商羯罗效仿佛教,建立宗教组织
    (三)印度教把佛陀作为神的化身来崇拜
五、佛教最终消融于印度教
    (一)不断的分裂损耗了佛教的凝聚力
    (二)大乘佛教的理论逐渐玄虚化
    (三)密教化的佛教在理论和修行上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
    (四)后期佛教严重脱离民众
六、佛教衰落的外在原因

(3)《罗摩衍那》在我国藏区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专题个案类研究
        二、综合比较类研究
        三、研究现状简评
    第三节 相关重要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发轫与探索:吐蕃王朝时期的译介与接受
    第一节 敦煌古译本《罗摩衍那》
    第二节 《藏文大藏经》中的罗摩故事
    第三节 《嘛呢全集》与《柱间史》中的罗摩故事
第二章 开拓与兴盛:分裂割据时期至19世纪末的译介与接受
    第一节 《胜天赞》《殊胜赞》释文中的罗摩故事
    第二节 《萨迦格言》及其注释中的罗摩故事
    第三节 诗学理论《诗镜》及其注疏中的罗摩故事
    第四节 叙事诗《罗摩衍那》
    第五节 其他藏族经典文献中的罗摩故事
    第六节 木雕艺术中的罗摩故事
第三章 蓬勃与多元:20世纪以来的译介与接受
    第一节 《新译罗摩衍那》
    第二节 端智嘉《罗摩衍那》译作与论述
    第三节 藏戏与罗摩故事
        一、安多藏戏《冉玛拉》
        二、山南藏戏《若玛囊》
        三、康定木雅藏戏《国王冉马拉》
    第四节 长篇叙事诗《罗摩衍那》的现代释读
    第五节 藏族学者的学理性研究及藏文全译本的译出
第四章 《罗摩衍那》藏译与接受史的启示与思考
    第一节 《罗摩衍那》藏译与接受史的特征规律
        一、传播源点的复杂性重构
        二、传播路径的多元性生成
        三、译介主体的现代性转变
    第二节 《罗摩衍那》藏译与接受史的核心本质
        一、异国题材本土化
        二、异教故事佛教化
        三、民间文本经典化
    第三节 《罗摩衍那》藏译与接受史的现实意义
        一、《罗摩衍那》与藏族文学史建构
        二、《罗摩衍那》与跨学科研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罗摩衍那》藏译与接受史编年
附录二 :我国藏区流传的罗摩故事四大文本主干情节对照表
作者简历

(5)印度早期佛教Naga图像及其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动机、研究意义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动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一、关于印度那伽的起源性研究
        二、关于中国、印度佛教中那伽的关系研究
        三、关于“太子灌顶图”的主题性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第一章 印度那伽崇拜的本土信仰
    第一节 达罗毗荼土着信仰中的那伽
        一、土着人的拜蛇习俗
        二、土着种族的蛇崇拜
    第二节 雅利安吠陀信仰中的那伽
        一、吠陀文学
        二、史诗文学
    小结
第二章 印度早期佛教中的那伽
    第一节 佛陀缺席时期——乡土精灵崇拜
        一、桑奇佛塔中的那伽
        二、巴尔胡特中的那伽
        三、阿玛拉瓦蒂中的那伽
    第二节 偶像雕刻时期——独立那伽造像
        一、秣菟罗流派中的那伽
        二、犍陀罗流派中的那伽
        三、阿玛拉瓦蒂的那伽
        四、西南石窟中的那伽
    小结
第三章 印度那伽的中国化表现
    第一节 龟兹壁画中那伽的中国化
        一、龟兹龙王武士的中国化
        二、降伏毒龙图的中国化
        三、龙王护佛图的中国化
    第二节 造像碑中双龙缠绕博山炉的印度渊源
        一、印度神话中的那伽与须弥山
        二、印度双蛇缠绕窣堵波的雕刻
        三、须弥山与博山炉的关系
        四、造像碑中的双龙缠绕博山炉
    小结
第四章 那伽的中国式重构——以“灌顶图”为例
    第一节 印度灌顶图
        一、桑奇和巴尔胡特佛塔雕刻:二象灌顶吉祥天女
        二、秣菟罗与萨尔纳特雕刻:二那伽灌顶太子
        三、犍陀罗雕刻:四天王或释梵宝瓶灌顶太子
    第二节 中国灌顶图
        一、西域石窟:双那伽“环形”灌顶太子
        二、北朝造像碑:那伽多头蛇冠向龙冠的过渡
        三、魏晋晚期至隋唐宋:确立九龙灌顶的程式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形成背景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原则
        一、圣观音图像类
        二、密教观音图像类
        三、本土观音图像类
        四、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形成背景
        一、经济背景
        二、文学背景
        三、佛教背景
第二章 唐宋时期巴蜀圣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风格演变
        一、初唐时期:隋风延续与标准形象的确立
        二、盛唐时期:大气丰腴风格的流行
        三、中唐时期:两种区域风格的形成
        四、晚唐时期:丰肥壮硕风格的出现
        五、五代时期:唐风遗韵
        六、两宋时期:女性化特征的鲜明
    第二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组合样式与功能指向
        一、观音双尊与多尊并列:神力的多倍增强
        二、观音与地藏:现世拯救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三、观音、阿弥陀佛与地藏:净土往生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四、观音、药师佛与地藏:治病延命、地狱拯救与净土往生的结合
        五、观音与其他尊像的任意组合: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化体现
    第三节 唐宋巴蜀观音救难图像的缘起与演变
        一、唐代之前观音救难性格的形成及其在巴蜀的传播
        二、唐五代观音救难图像的发现与释读
        三、宋代以后观音救难图像的持续演变
第三章 唐宋时期巴蜀密教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密教造像发展概况
    第二节 唐五代巴蜀十一面观音造像考释
        一、十一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单尊十一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三、十一面观音化现圣僧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三节 唐宋巴蜀如意轮观音造像考释
        一、如意轮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如意轮观音画像
        三、如意轮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四、如意轮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四节 唐宋巴蜀不空羂索观音造像考释
        一、不空羂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三、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四、不空羂索观音造像在巴蜀流行的特殊原因
    第五节 唐宋巴蜀千手观音造像考释
        一、千手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千手观音图像
        三、千手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四、千手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六节 宋代巴蜀马头观音造像考释
        一、马头观音的经典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大足石刻马头观音的造型特征
        三、其他地区马头观音图像的造型特征
        四、不同地区马头观音图像之比较
    第七节 唐宋巴蜀其他多臂观音造像考释
第四章 唐宋时期巴蜀本土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形成、分期及其他
        一、白衣观音造像产生的社会文化渊源
        二、吴道子与白衣观音造像的关系
        三、白衣观音的形象标志及其来源
        四、白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演变
        五、与其他地区白衣观音造像之比较
    第二节 唐宋巴蜀水月观音造型分析及相关问题
        一、周昉妙创水月观音图像新释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水月观音画像
        三、水月观音的造型元素分析
        四、对两京水月观音造像传入巴蜀路线的思考
        五、水月观音与自在观音的关系
    第三节 宋代巴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形成、特征及影响
        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判断标准
        二、数珠手观音造像的遗存分布与特征
        三、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宗教内涵与形成依据
        四、对云南大理国观音画像的影响
    第四节 宋代巴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文本依据及相关问题
        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与营造意图
        二、观音群像窟营造的文本依据
        三、观音群像窟的设计意匠
        四、观音群像窟与文氏石窟艺匠
第五章 唐宋时期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西方净土变中的观音造像特征演变
        一、西方净土经典的传译及其在巴蜀地区的流行
        二、“净土三经”中西方净土世界的基本景观与观音形象的描述
        三、西方三圣像中的观音造像
        四、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中的观音造像
        五、阿弥陀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六、观无量寿佛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第二节 唐宋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一、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二、与犍陀罗释迦三尊像中观音造像的比较
第六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相关问题探讨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与民众社会心理
        一、造像题记的时代分布与布局形式
        二、从造像题记看观音称名的演变
        三、供养人身份与造像组织形式
        四、造像时间与佛教节日
        五、造像对象与家庭伦理
        六、造像愿望与功利心理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时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二、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插图目录及图版来源
附录二 表格目录
附录三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汇录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7)隐密隽秀 ——尼泊尔国家博物馆马拉晚期佛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本文主要概念的诠释与界定
一、尼泊尔国家博物馆馆藏述略
    (一)佛教艺术馆馆藏体系概述
    (二)以马拉晚期为代表的佛像
二、马拉晚期佛像的隐密特征
    (一)佛陀的坐姿与手印
    (二)脱胎于古印度的密教符号
    (三)神秘的比丘身份
三、马拉晚期佛像艺术语言及特点
    (一)精致圆实的造型特点
    (二)清秀隽雅的面容特点
    (三)薄透逸动的衣着特点
    (四)佛像的装饰化
四、马拉晚期佛像艺术风格成因探析
    (一)对佛教艺术的复兴之心
    (二)尼瓦尔艺人的审美意趣
    (三)加德满都谷地的宗教美学
    (四)与南亚其他地区的佛教艺术交流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略论印度教与印度佛教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法研究与传统印度法的主要特征[J]. 高鸿钧. 清华法学, 2022(01)
  • [2]佛教在印度的产生、发展与消融[J]. 朱明忠.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1(03)
  • [3]《罗摩衍那》在我国藏区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张帅.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4)
  • [4]印度宗教中的统治与律法——以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为中心的考察[J]. 鲁楠. 清华法治论衡, 2020(00)
  • [5]印度早期佛教Naga图像及其中国化研究[D]. 展千雯.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6]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D]. 邓新航. 东南大学, 2019(01)
  • [7]隐密隽秀 ——尼泊尔国家博物馆马拉晚期佛像研究[D]. 吕多.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2)
  • [8]印度教的历史演进与派别之争[J]. 和红梅,周月.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19(03)
  • [9]20世纪50年代印度的佛教复兴运动及其影响[J]. 张世均. 世界宗教文化, 2019(03)
  • [10]印度的佛教外交:动因、态势与前景[J]. 邹应猛. 世界宗教文化, 2019(03)

标签:;  ;  ;  ;  ;  

论印度教与印度佛教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