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入世后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的改革和完善(论文文献综述)
柯洪[1](2020)在《项目管理视角下投资管控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二)——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2004年》文中提出一、我国项目管理的发展和成熟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要求基本建设按"项目法"施工,公开竞争选择承包商和供货商,在得到世界银行的融资支持后,建筑行业进一步借鉴FIDIC合同管理模式,在结合国内市场发展环境以及自身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项目管理中的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以及合同管理制,并不断根据市场发展规律对这些管理模式进行调整,
赵海霞[2](2020)在《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也随之缓慢,国家在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从各方面加强了对建设工程行业的管控,工程行业的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宏达公司)是吉林省内一家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一级资质的企业,自2003年成立以来累计完成吉林省内上百项的市政工程施工任务,在行业内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然而,由于公司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面临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公司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宏达公司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成为公司面临的严峻问题。因而,本文将通过对宏达公司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所处的战略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为指引公司发展方向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战略。本文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和深入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应用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结合公司实际为宏达公司选择、制定科学合理的竞争战略。首先,本文通过对宏达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宏达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市场开拓具有局限性、战略目标不明确、资金运作存在困难和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其次,本文采用PEST分析法和“波特五力模型”对宏达公司进行外部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分析,发现宏达公司处在政治稳定、经济增速放缓、社会服务要求提高、科技创新飞速发展、行业压力巨大的环境下,宏达公司面临的是机遇更是挑战,宏达公司必须做出改变,才能使公司获得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内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发现宏达公司内部的组织架构有待优化、员工素质有待提升、管理体系有待完善、企业文化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进而采用SWOT分析发现宏达公司面对竞争具有集团支持、资质和成本管理上的优势,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弱、资金运作困难和缺乏科技创新的劣势,面临吉林省大力推动城镇化建设和污水治理等项目及倡导绿色施工的机遇,面临业主谈判能力增强、愈演愈烈的竞争态势、对手的低价中标策略等的威胁。最后,在以上战略分析的基础上为宏达公司确定竞争战略目标,做出战略选择,由于宏达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大的成本管理优势,同时具备业务扩展的基础条件,因此,选择了成本领先战略为主,差异化战略为辅的竞争战略,并依据所选战略制定优化成本管理、完善公司管理体系、注重科技创新的实施方案,以及从加强企业文化、优化组织架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战略实施保障措施,以保证战略实施的顺利进行。本文希望通过对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的研究,实现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建设工程市政工程市场初期的合理规划,在保证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希望本文的研究及结论对其他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制定和实施竞争战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其成[3](2019)在《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的核心是金融监管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需要以及应该如何配置。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混业经营、金融创新以及地方金融业的繁荣,对中国现有中央集权垂直式的监管权力配置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剧烈变化。当前各国都在着力加强对金融整体性风险的防范,如何对新型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过去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都相对集中在中央一级政府部门间金融监管权的配置上,对地方政府能否享有以及如何享有金融监管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面对市场的新变化,地方政府实际已广泛参与到了地方金融监管之上,承担着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但不同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差异较大,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模式,且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在定位、正当性、内容等重要问题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能否享有以及如何行使金融监管权,应首先明确金融监管权的性质、地位、特征等问题。金融监管权的根本属性是公权力,并呈现多元性与多重性特征,这决定了其行使需要合理配置。在权力的配置过程中,中央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配置以权力的“功能性”理论为基础,而监管权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置则以“结构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结构性”理论下,我国金融市场、权力结构、政府职能等因素共同决定并创生了中国进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迫切内在需求,其中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第一大动因,地方政府的金融竞争是直接动力,维护金融安全是根本目的,而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其政治背景。我国现有监管模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国情条件。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状况及其得失,对现有配置模式的建构和完善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公权力之一的金融监管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一部分,服从并深受国家权力央地分配的制约。具体到金融领域,其历程可总结为:从金融中央集权到有限的地方竞争——中央逐渐削弱地方政府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力——为应对全球局势而进一步向中央集中——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之路确立。当前,坚决走市场化道路,应是最大的国情,亟需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改革与之适应。中国当前监管模式为中央“一行两会”为主体、多头分工式的中央一级金融监管,中央监管权在地方通过地方派出机构履行职能,权力主要集中于中央一级,存在协调不力、监管真空、限制创新、制约发展等突出问题,亟需向地方政府配置权力,让地方政府参与监管,弥补中央政府监管的不足。当前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政策、文件等方式获得一定的金融监管权,是一种实用主义做法,虽无法律、法规明确、具体的授权,但有模糊的事实上的监管权力。国家最新政策明确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呈现了双层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存在诸多的困境。地方政府缺乏法定的金融监管权,对于金融监管事务的参与,均是通过中央行政管理部门的个别授权,或地方政府的主动承担,缺乏制度化、体系化的权力配置。这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一级的配置模式,不论是应对传统金融模式及其创新,还是应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都力不从心。其中最关键的缺陷在于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合法性危机,导致监管对象覆盖不足、制度弹性缺失、地方立法权缺位、责任不明等问题。就央地分权而言,世界上现存在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以及单层监管两种模式,前者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后者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监管模式。美国和加拿大存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金融监管机构,各自在金融监管的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英、德、日等国均为非典型的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仍以中央政府监管为主。总体而言,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之于中国的启示,在于其权力配置方式和依据的法治化。相比较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并非完全不存在金融监管权,但在中国现有配置模式中,除个别地区通过地方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之外,均是行政式的、实用主义的配置模式,缺乏法治化的特征。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启示还在于其无论何种央地配置模式,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有与国情合适与否。央地分层的监管体制与中央集权式的监管体制,受到联邦制或单一制国家形式的极大影响,但是二者并非一一对应,最终决定其模式的,是一国的金融市场及金融制度赖以存在的整个国情。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实用主义配置的现实,已经显着表明向其配置权力的必要性。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应该在重新厘清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目标、价值及原则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首要价值定位于维护地方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其次要有利于提升金融监管的效率;最后,还应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民主。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目标,则是实现金融监管权理论上的结构化、制度上的法治化和实践中的高效率。为此,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应当以合理分权、依法分权和权责对等为主要原则,坚持法治化的根本路径。中国当前最根本症结并非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有无的问题,而在于法治化的缺失。考虑到地方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当充分发挥各地方权力机构的作用,通过地方立法进行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金融监管权主体、对象、内容的配置,应把握以下原则:主体上,要坚持地方监管机构的独立化、专业化和责任化,并建立地方统筹监管、中央指导的央地监管机构关系;内容上,必须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两个界限。此外,任何规范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其所在的制度体系,金融监管权的科学化央地配置,应当以完善的顶层权力配置为依托,改严格分业式监管为统筹式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的关系、完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国家救助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等,从而培育强大而稳健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市场失灵。
叶萌[4](2019)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代,我国流通业进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体制,构建现代化的商品流通体系已成为极为迫切的任务。当今世界,标准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其已成为一个国家、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技术要素,成为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所普遍遵守的技术规则,而标准化作为一种技术制度,是管理和规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乃至综合实力的强弱,其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果说流通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那么标准化则是流通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技术导向和战略依据,是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这一“硬实力”战略目标的重要“软实力”战略手段。当前,尽管部分专家学者已从管理学角度对于流通业标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然而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有关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则相对较少,故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将标准推向国际商品流通市场竞争的前沿”和“我国流通业发展新时代、新常态对标准化提出的战略需求”的两个大背景下,深入系统地研究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为切入点,提出以下4个需要在研究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标准化究竟是如何通过其经济作用来影响流通业发展的?二是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的程度效果如何?三是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如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有哪些?四是基于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经济影响程度的结果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启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推动我国流通业发展的经济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标准化经济效应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流通业标准化相关概念、核心问题等基本原理的阐释,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首先从宏观视角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从微观视角分析了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标准化无论是对流通业的整体发展和还是对流通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过程而言均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文选取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作为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5个方面,在就标准化对上述5个方面的影响机理进行简要阐释后,运用我国流通业发展及其标准化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经济数据,分别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扩展后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异方差检验、自相关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从中观层面对定性理论分析进行了定量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的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成本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将会下降0.208384%,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可以降低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技术创新水平的专利申请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增强可以减少其技术创新活动的重复性,并加速相关创新成果的传播和扩散;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以专利为代表的丰富技术创新成果可以为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提供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市场结构情况的市场集中度之间同样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的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流通业的市场结构,尽管我国流通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但标准化可以强化执行相关标准流通企业的市场势力,同时提高商品流通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其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我国流通企业的市场地位可以通过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同时为强化这一市场地位需要更多优质、保证良性竞争的标准来支撑引导。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增长的人均产出将会增加(或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0.187583%,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产出增长。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水平的对外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将分别增加0.036979%和0.054960%,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随后,本文基于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梳理,分析了其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建设发展现状、成功经验与特点的比较,从中总结了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发展的启示。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业的标准化建设中仍在标准本身、标准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弊端,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及其作用的认知有偏差和误区、观念亟需转变,与流通业标准化有关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流通业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僵化,流通业标准化的运行机制滞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机制仍不健全;而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实行自愿性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体系、拥有多层次的商品流通领域技术法规体系、具备完善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实施监督体系、制定规范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由检验机构参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起草和审查、通过政府授权民间机构主导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管理体制、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均遵循市场化原则、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服务呈现信息化趋、得到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且流通业标准化经费的来源呈现多元化、将本国流通业国家标准的战略定位转向国际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在标准体系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战略定位等层面具有借鉴意义。最后,本文从将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上升到产业战略和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我国实施流通业的标准化战略与促进其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对策,主要包括:在指导思想上,应把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作为核心要务,应把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作为根本原则,应把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在发展导向上,应把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作为今后发展导向,应把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积极参与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作为流通业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导向,应把以自愿性标准为基础的体制作为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的发展导向,应把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作为发展导向;在发展目标上,应按“两阶段”和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分别确定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在发展重点上,应把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重点在覆盖商业、物流业两个主要行业领域的基础上,还要包括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重要产品追溯、居民服务、商务服务以及其他与商品流通相关行业等领域的标准;在主要措施上,应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刘颖[5](2017)在《充足、公平和效率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学前教育财政体系是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关键子系统。但学前教育财政体系仍存在投入不足、分配不公、支出损耗过高等多种问题。2010年以后,我国各级政府推进了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机制改革,学前教育投入显着增长,但现有财政投入能否稳定、长效地支持学前教育实现普及、普惠、有质量,是否解决了久遭诟病的公平争议,是否最大化地实现了效益仍有待考察。为此,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数理统计分析法、政策文本分析法,综合政策学、财政学、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从充足、公平和效率三个维度考察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研究主要追问以下几个问题: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应然价值取向为何?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理念是否契合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要求?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三者的影响因素为何,如何发生作用?儿童权利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公共品理论共同勾勒了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应然价值图景:以儿童为本、注重教育公平、追求充足投入、提高投入效率。因此,充足、公平和效率应为我国学前教育财政体系设计和评估的三项基本原则。研究借助政策范式理论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发现,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经历了单位福利范式、市场化范式和社会投入范式萌芽三个阶段。在社会投入范式萌芽时期,在政策取向上出现了充足、公平和效率三者的渐强。我国学前教育财政充足水平在2010年以后改善明显,但仍存在持续改善乏力、落后于世界多数国家、在教育体系中最薄弱、距离财政充足理想水平有较大差距等问题。财政横向公平也有所改善,但省际、县际差异不容忽视。公共财政资源向城市公办园集中的情况未发生根本性转变。财政城乡纵向公平有所改善,但还存在明显的“城镇中心”导向,公用经费的改善情况及公平状况都优于人员经费。省级财政中立的改善并不明显,人员经费的财政中立状况弱于公用经费。就机会公平而言,儿童家庭资本仍是影响幼儿进入公办园机会的重要因素。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效率不高,损耗严重,尤以规模效率最为突出。同时,近年来人员经费占比降低到不适宜的比例,已明显低于OECD所有国家。研究继而从学理上探索了在内系统、外系统、宏系统中影响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要素。理论上,内系统各要素通过作用于政府投入意愿、支出能力以及学前教育财政充足政策的出台和执行,来影响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外部系统的作用集中体现于“中国式分权”的经济上分权、政治上集权的体制、官僚制度、公共需求表达制度等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支出意愿、支出能力以及公共需求进入决策可能性和有效性的影响。乡土社会成为当前经济分权和“自上而下”标尺竞争的文化根源,而根深蒂固的考试文化则成为地方官员准确认识学前教育价值的桎梏。就财政公平而言,研究认为,内系统和外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分散化、“城市中心”、以编制投入为主的既有投入体制是制约财政公平的重要制度原因;自利的地方官员在成本—收益的理性计算下缺乏调整利益格局、进行制度创新的内在动机;支出层级过低、分税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削弱了农村学前教育的财力基础;义务教育集权和“普九”锦标赛进一步挤占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宏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差序格局下亲疏远近和地位等级对资源分配的影响。就学前教育财政效率而言,内系统的公共支出规模、支出要素结构、支出方式、资金拨付链条、财务信息的公开和监管机制、质量监测和问责机制都影响着财政效率。从外系统来看,弱化的公民参与机制和“中国式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激烈的横向竞争都不利于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从宏系统来看,“信任半径”较小,公共生活中缺乏诚实、节俭和合作也是增长交易成本的重要原因。研究以我国31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和A省样本(区)县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回归模型,对学前教育财政充足、财政公平和财政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对财政充足的经验研究发现,财政的支出和收入分权程度对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作用基本为正;中央向省一级的转移支付,能够起到激励和“粘蝇板”的效应。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关键因素。居民偏好对公共财政支出决策的影响力有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重要政策对学前教育财政充足正向作用显着。对城乡纵向公平的经验研究发现,财政自主权的提高会降低公平程度。政府学前教育努力程度的影响显着为正。省一级城镇化对城乡学前教育公平起负向作用,教育城镇化可能降低省一级学前教育城乡生均经费支出差异。对财政综合技术效率的经验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学前教育支出效率的影响基本为负;政府学前教育努力程度对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为负,投入仍沿着效率损耗路径展开;私人投入占比较高的地区,财政效率也较高。省一级人口密度和人均GDP对财政效率影响为正。研究进一步总结了世界主要国家、我国部分地区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经验,并最终提出了完善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建议。对学前教育财政充足而言,要通过立法确定学前教育权利、实现预算单列、确立底线标准来解决投入的合法性问题,综合采用内外部监督机制和政治、经济激励机制来解决政府投入的意愿问题;通过支出责任适度上移、分地区确立适宜的政府间分担责任来解决政府投入的能力问题;通过核算学前教育成本、明确公共财政分担比例、建立与需求挂钩的生均投入机制来解决投入的技术合理性问题。就学前教育财政公平而言,短期要做到弱势优先,兼顾“惠及人人”,长期需要实现“惠及人人”基础上的“弱势补偿”。通过新增普惠性资源向弱势群体聚集地区布局、向弱势群体优先开放来实现“弱势优先”;通过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确保入园资格无歧视、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对所有儿童经济可得和距离可得来实现惠及人人。在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上要利用生均经费拨款机制普及性分担基础成本,为弱势群体分担额外补偿成本;加强中央和省级统筹,实现对弱势地区的倾斜和补偿。就提高财政效率而言,要提高人员经费占比,确保财政资金配置到位,加强财政预算民主和预算管理、监督,完善绩效评估和问责机制。
陆悟深[6](2012)在《新时代下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要求》文中研究表明在市场经济逐步深化的进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如何使造价良性地为经济服务,是工程造价管理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有一个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即利用经济杠杆作用形成市场价格,实现市场交易行为。从长远的观点看,建筑产品的价格也要由市场形成。然而,定额是确定建筑实物工程消耗量的依据,也是建筑工程标准化管理在造价管理中具体体现。要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建筑市场,实现国家对工程造价的宏观调控,就要充分发挥定额的指导作用。
苏喜燕[7](2011)在《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公路工程投标报价策略与技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工程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传统的以定额为计价依据的投标报价模式已不适应市场化经济的发展需要。为了推动我国的造价改革及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建筑业在2003年7月1日正式推行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施工企业仍然沿用定额计价的方式,这表明施工企业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式还不够重视和了解,或者是受自身技术、管理水平的限制无法采用清单计价。为了适应目前在工程招投标竞争中由市场形成工程报价的需要,必须对现行工程计价方法和工程报价体系进行改革,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和以工程量清单计价为基础、由市场定价、自主报价的投标报价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了投标报价的方法及其选择、投标报价形式选择、投标报价技巧等内容,并详细介绍了各种策略技巧的内容和特点。同时,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投资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如何正确选取投资的方案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关注。本文针对目前企业投资规划阶段出现的盲目确定方案的现状,对投资的决策和方案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效用决策树分析法对这种选择进行“量化”,希望能够有效地降低决策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
张颖[8](2008)在《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改革研究》文中指出论文研究的目的是要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并且在改革对策研究中考虑与现有体系的过渡。通过立足于中国的实践,借鉴发达国家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经验,分析高速公路造价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本文首先对政府投资高速公路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对国内外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定义及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通过项目区分理论界定了政府投资高速公路的属性,运用现代控制理论推导了公路工程造价最优控制理论,分析国际上几种主要的计价模式确定了改革经验借鉴的标杆,对建设项目“四制”进行了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最终确定了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接下来,主要从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计价依据的改革,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关键控制点的改革,以及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体制框架的建立这三个方面对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各个方向改革的具体措施,以便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建设中的资金控制的作用。最后,本文构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明确政府、行业协会、业主及承包商等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利于指导和规范公路工程项目的价格形成的全过程中各参与方的行为,实现公路项目投资控制目标。我国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改革除了实践的摸索,更需要理论指导和支持,因此本研究对深化公路工程投资体制改革以及提高公路工程投资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对完整的造价管理体系框架下的深入研究,弥补我国理论界对政府投资管理体制的研究不足。
龚建备[9](2007)在《浙江电力系统加快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完善,建设行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经济、管理和法制等领域逐渐融入国际竞争和国际规则的形式和内容之中,电力基建投资规模也呈阶段性和规模性上升趋势,因此国家对电力建设工程如何控制投资和节约建设成本提出了越来越紧迫的要求。然而,日益加剧的建设市场竞争及加入WTO后面临的外来压力,国内电力施工企业如何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增强其竞争力,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颁布和正式实施,成功地将国际上行之有效的采购方式引入我国建设市场。2003年7月我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此后,全国各省市推出的《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中都明确规定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组成内容之一,投标人必须根据工程量清单进行报价。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标是招投标发展到一定水平,为推进和完善招投标制度、改进行政监督机制、引导招投标向市场经济过渡,进而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所采取的比较科学、合理的招投标方式。本文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建设市场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的优势与问题,提出了在浙江省乃至我国电力系统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的必要性。文章首先阐述了工程量清单的基本概念,研究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投标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传统定额计价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特点和作用;接着分析了电力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提出我国现阶段电力系统应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的建议;最后探索了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制度的改革方向,并针对清单招投标过程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改革措施。
张英虹[10](2008)在《完善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造价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推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已经四年多,但仍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改革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利用这种市场定价的模式,能很好的根据建筑市场上供求状况、信息状况和企业定额进行自由竞价,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本文选题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国内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以及清单计价与定额预算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完善和改进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措施、建议。其中,通过实际工程实例对比定额计价模式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分析了两种计价模式的区别,以及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和作用;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进行论述,提出了建设单位确定工程造价管理目标的具体做法,以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目标的实现;探讨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费用的支付方式、变更、索赔的控制处理和工程费用的调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分析发生偏差的原因和纠正偏差的措施基础上,尝试了工程造价的科学界定,以及依托于项目合理实施周期.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全过程项目管理。其中,时间-投资曲线、价格调值公式以及工期、质量、费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等,具有一定的尝试性质。随着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本文针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完善、运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主要体现在建设单位应该优化招标方式,完善项目管理的信息子系统;承包商应不断完善企业定额和数据库,以提高自主报价的能力;应强化各参建单位的信用评价,为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构建综合配套环境等。
二、谈入世后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的改革和完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入世后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的改革和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1)项目管理视角下投资管控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二)——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2004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项目管理的发展和成熟 |
1、与国际项目管理模式逐渐接轨 |
2、我国项目管理基本框架形成 |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不断完善 |
二、投资管控制度的变革 |
1、建立市场经济下的计价模式 |
2、阶段性的概预算制度逐步向全过程造价管理方向发展 |
3、为实现项目增值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
(2)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章 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发展现状和问题 |
2.1 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概况 |
2.2 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发展现状 |
2.3 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第3章 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
3.1 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
3.2 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
3.3 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 |
第4章 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竞争战略制定及实施 |
4.1 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目标 |
4.2 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竞争战略选择 |
4.3 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竞争战略实施 |
4.4 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竞争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路径 |
第一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理论基础 |
一、金融监管的公权力属性 |
二、金融监管的正当性理论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的多元与多重 |
一、金融监管权主体的多元化 |
二、金融监管对象的全覆盖 |
三、金融监管内容的系统化 |
第三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结构化”性质 |
一、国家权力的央地配置 |
二、“结构化”视角下的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 |
第四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 |
一、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根本动因 |
二、地方政府金融发展的竞争需要是直接动因 |
三、维护金融安全是终极动因 |
四、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重要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变迁和现状 |
第一节 中央金融监管权模式的历史变迁 |
一、1949-1979:中央银行“大一统”时代 |
二、1979-1992: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地方监督保障 |
三、1992-2003:分业监管与地方干预 |
四、2003-至今:分业监管与金融监管协调 |
第二节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历史考察 |
一、1949 年以来我国权力央地关系的发展 |
二、我国金融监管央地关系的变迁 |
第三节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现状分析 |
一、中央金融监管权配置现实 |
二、金融监管权集中配置于中央的弊端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现实 |
四、央地双层监管的显着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困境 |
第一节 地方金融监管的多重困境 |
一、应对传统金融的困境 |
二、地方金融监管法律依据普遍缺失 |
三、地方监管机构定位不清 |
四、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困境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合法性危机 |
一、金融立法现状 |
二、现行金融立法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央地配置域外模式借鉴 |
第一节 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 |
一、美国的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二、加拿大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三、美国、加拿大分权型多层监管体制特征 |
第二节 集中型单层监管模式 |
一、英国金融监管权集权型单层配置模式 |
二、德国依托地方银行的地方监管模式 |
三、日本中央政府部门行政授权地方监管模式 |
四、欧盟合作性金融监管模式 |
五、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单层监管模式的特征 |
第三节 域外金融监管的比较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一、域外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 |
二、监管权力央地配置模式的决定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制度建构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宏观设计 |
一、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价值取向 |
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配置目标 |
三、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主要原则 |
第二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法治化路径 |
一、通过法律制度配置监管权力 |
二、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权的作用 |
第三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主体配置 |
一、监管机构配置的基本原则 |
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统筹监管模式 |
第四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内容配置 |
一、厘清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界限 |
二、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的界限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内容 |
第五节 配套制度设计 |
一、中央从严格分业走向行业统筹 |
二、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关系 |
三、创造地方金融监管权实现的条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3.1 流通业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流通业标准化对象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3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产生经济影响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说明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资料说明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流通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及其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商品流通及其过程 |
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与特征 |
2.2.1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 |
2.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特征 |
2.3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与形式 |
2.3.1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 |
2.3.2 流通标准化的形式 |
2.4 流通标准化与流通差异化的关系 |
2.5 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宏观作用机制研究 |
3.1 标准化对促进流通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 |
3.1.1 标准化在规范商品流通市场运行秩序中的作用 |
3.1.2 标准化在推动流通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3.1.3 标准化在维护流通业发展安全中的作用 |
3.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业经济效益和全社会福利水平的作用分析 |
3.2.1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
3.2.2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业整体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
3.2.3 商品流通领域内标准化的实施在提升全社会福利水平中的作用 |
3.3 标准化对推进商品贸易流通现代化的作用分析 |
3.3.1 标准化在协调和促进商品贸易流通中的作用 |
3.3.2 标准化在处理商品贸易流通纠纷中的作用 |
3.3.3 标准化在建立国际商品贸易流通优势地位中的作用 |
3.4 标准化对推动流通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作用分析 |
3.4.1 标准化在加速商品流通领域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
3.4.2 标准化在带动流通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中的作用 |
3.5 标准化对加快流通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作用分析 |
3.5.1 标准化在流通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
3.5.2 标准化在流通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
3.6 标准化对提升流通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
3.6.1 标准化在流通企业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
3.6.2 标准化在构筑流通企业竞争优势中的作用 |
3.6.3 标准化在影响流通业市场结构中的作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 |
4.1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的贡献分析 |
4.1.1 标准化对降低流通企业成本的贡献 |
4.1.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企业竞争力的贡献 |
4.1.3 标准化对维护流通企业客户关系的贡献 |
4.1.4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贡献 |
4.1.5 标准化对减少流通企业风险责任的贡献 |
4.2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领域分析 |
4.2.1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数量变化的影响 |
4.2.2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价格变化的影响 |
4.2.3 标准化对生产经营成本变化的影响 |
4.2.4 标准化对交易成本变化的影响 |
4.2.5 标准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变化的影响 |
4.3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活动的影响分析 |
4.3.1 流通企业的价值创造链 |
4.3.2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主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
4.3.3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次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
5.1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1 标准化对流通业成本影响的机理分析 |
5.1.2 研究假设 |
5.1.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1.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1.5 实证检验结论 |
5.2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标准化与流通业技术创新的互动机理分析 |
5.2.2 标准专利化趋势对流通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
5.2.3 研究假设 |
5.2.4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2.5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2.6 实证检验结论 |
5.3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1 标准化对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
5.3.2 研究假设 |
5.3.3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3.4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3.5 实证检验结论 |
5.4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标准化对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机理分析 |
5.4.2 研究假设 |
5.4.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4.4 基于扩展后C-D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4.5 实证检验结论 |
5.5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5.5.1 标准化对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机理分析 |
5.5.2 研究假设 |
5.5.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5.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和主成分法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5.5 实证检验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与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 |
6.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
6.1.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
6.1.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总体状况与成就 |
6.1.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 |
6.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6.2.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6.2.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问题的成因 |
6.2.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影响 |
6.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分析 |
6.3.1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概况 |
6.3.2 发达国家流通业的标准化体制 |
6.3.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与特点 |
6.4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对我国的借鉴启示 |
6.4.1 流通业标准体系建设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2 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3 流通业标准化运行机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4 流通业标准化战略定位层面的借鉴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与对策 |
7.1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指导思想 |
7.1.1 以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要务 |
7.1.2 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为根本原则 |
7.1.3 以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 |
7.2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导向 |
7.2.1 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 |
7.2.2 有效采用流通业国际标准并积极参与商品流通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 |
7.2.3 向建立以自愿性流通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 |
7.2.4 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 |
7.3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目标 |
7.3.1 总体目标 |
7.3.2 具体目标 |
7.4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重点 |
7.5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
7.5.1 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 |
7.5.2 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 |
7.5.3 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 |
7.5.4 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 |
7.5.5 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 |
7.5.6 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
7.6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附录B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附录C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充足、公平和效率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外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相关研究 |
(三) 已有研究的评述 |
三、研究设计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基础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问题 |
(四)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二)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一章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与效率的涵义与关系分析 |
第一节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与效率的概念探讨 |
一、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概念探讨 |
(一) 教育财政充足:源于美国基础教育对教育结果公平的追求 |
(二) 财政充足原则有适用于我国学前教育财政体系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 |
(三)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内涵与外延 |
二、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概念探讨 |
(一) 公平与教育公平的概念探析 |
(二) 教育财政公平:源于美国的公共教育财政公平框架 |
(三)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内涵与外延 |
三、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概念探讨 |
(一) 教育财政效率的本义 |
(二) 学前教育财政效率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二节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与效率三者的关系分析 |
一、学前教育财政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一) 学前教育财政公平与财政效率不必然呈现二元对立 |
(二) 过分追求公平和效率会造成另一价值的缺损 |
(三) 学前教育领域能实现财政公平与财政效率的有机统一 |
(四) 以公平为先,努力实现二者共同改善 |
二、学前教育财政充足与公平的关系 |
(一) 财政公平状况影响财政充足的真正实现、持续稳定 |
(二) 财政充足状况关系到财政公平的现实意义 |
(三) 财政充足与财政公平并重,二者不可偏废 |
三、学前教育财政效率与充足的关系 |
(一) 财政充足的真正、长期实现依赖技术效率和结构效率的保障 |
(二) 结构效率的实现需要一定水平的投入提供保障 |
(三) 规模效率与财政充足之间存在一定张力 |
(四) 财政充足对财政技术效率的作用,依赖于政府角色与监督问责体系 |
(五) 寻求财政效率与财政充足的最优平衡,以财政充足原则为先 |
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三者关系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不同理论视角下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共同价值 |
第一节 儿童权利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 |
一、儿童权利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 |
(一) 学前儿童享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 |
(二) 学前教育过程中应保障儿童的权利 |
二、基于儿童权利理论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价值取向 |
(一) 以儿童为本,儿童利益最大化 |
(二) 强调充足,保障学前教育权利的落实 |
(三) 突出公平,努力实现学前教育权利人人享有 |
第二节 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 |
一、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 |
(一) 学前教育能带来持久和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
(二) 学前教育是最具有经济效率的人力资本投入项目 |
(三) 面向处境不利群体的学前教育项目能同时实现公平和效率 |
(四) 迟滞性、外溢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学前教育投入不足 |
二、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价值取向 |
(一) 关注充足,提高学前教育的公共投入水平 |
(二) 注重公平,将有限资源优先投向处境不利群体 |
(三) 强调有效,支持和引导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
第三节 公共品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 |
一、公共品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 |
(一) 学前教育是具有异质性的准公共产品 |
(二) 学前教育的“市场失灵”界定公共财政作用的前提 |
(三) 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政府失灵” |
二、基于公共品理论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价值取向 |
(一) 加强财政投入力度,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提供制度保障 |
(二) 确保财政支持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实现普遍惠及与弱势倾斜 |
(三) 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财政投入的效率 |
第四节 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应然价值体系建构 |
一、将公平作为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基础性价值目标 |
二、将效率作为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补充性价值目标 |
三、将充足作为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发展性价值目标 |
四、将“以儿童为本”作为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纲领性价值目标 |
第五节 学前教育财政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 |
一、政策范式理论:政策范式鉴别和范式转移的分析框架 |
二、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范式识别 |
三、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范式转移路径 |
(一) 第一阶段:单位福利范式确立和发展 |
(二) 第二阶段:单位福利范式的式微和市场化范式的兴起 |
(三) 第三阶段:社会投入范式的萌芽 |
四、不同时期政策价值取向在充足、公平和效率维度的表现 |
(一) 第一阶段:财政充足的缺失、公平的扭曲和效率的缺损 |
(二) 第二阶段:财政充足的弱化、不公平的延续、效率的扭曲 |
(三) 第三阶段:充足、公平与效率三者的渐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评价 |
第一节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评价 |
一、财政充足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二、财政充足的实证研究结果 |
(一) 以国家为分析单位的学前教育财政充足评价 |
(二) 以省为分析单位的学前教育财政充足评价 |
(三) 以县为分析单位的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状况评价 |
第二节 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评价 |
一、财政公平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
(一) 财政横向公平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
(二) 财政纵向公平的评价方法和指标选取 |
(三) 学前教育财政中立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
(四) 机会公平的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
二、财政公平的实证研究结果 |
(一)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横向公平的现状分析 |
(二) 学前教育财政纵向公平状况 |
(三) 学前教育财政中立状况 |
(四) 学前教育机会公平状况 |
第三节 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评价 |
一、财政效率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
(一) 财政技术效率的评价方法与指标 |
(二) 财政结构效率的评价方法与指标 |
二、财政效率的实证研究结果 |
(一)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现状的实证分析 |
(二)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结构效率的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一、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制约因素的学理分析 |
(一) 内系统:学前教育体系的影响 |
(二) 外系统:政治治理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
(三) 宏系统:价值观、信念的影响 |
二、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制约因素的经验研究 |
(一) 分析的框架 |
(二) 基于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
(三) 基于A省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
(四) 讨论和政策涵义 |
第二节 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影响因素 |
一、学前教育财政公平制约因素的学理分析 |
(一) 财政资源在公办园中分配公平的制约因素 |
(二) 财政资源在公民办园之间公平分配的制约因素 |
(三) 财政资源在城乡之间公平分配的制约因素 |
(四) 宏系统:差序格局下亲疏远近和地位等级的总体性影响 |
二、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影响因素的经验研究 |
(一) 分析框架 |
(二) 基于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
(三) 基于A省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
(四) 政策涵义 |
第三节 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学前教育财政效率制约因素的学理分析 |
(一) 内系统:学前教育体系的影响 |
(二) 外系统:政治治理结构和地区经济人口状况 |
(三) 宏系统:“信任半径”小,公共生活中缺乏诚实、节俭和合作精神 |
二、学前教育财政效率影响因素的经验研究 |
(一) 分析的框架 |
(二) 基于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
(三) 基于A省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
(四) 政策涵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效率的政策实践 |
第一节 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与效率的国际经验 |
一、世界主要国家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政策实践 |
(一) 进行充分的政治动员,建立最广泛的政策倡导者联盟 |
(二) 确立学前教育法定权利,立法保障学前教育财政预算投入 |
(三) 确立适宜的政府间分担比例,保证事权、支出责任与财力相匹配 |
(四) 建立稳定的生均拨款机制,按需进行公式拨款 |
(五) 拓宽筹资渠道,扩宽学前教育公共经费来源 |
二、世界主要国家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政策实践 |
(一) 提供全面及(免费)的公共学前教育服务 |
(二) 提供弱势优先的公共学前教育项目 |
(三) 强化弱势补偿的拨款机制,考虑弱势地区和群体的需求 |
(四) 为处境不利家庭提供费用减免、资助 |
(五) 适当提高财政支出责任的层级,加强财政统筹 |
三、世界主要国家促进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政策实践 |
(一) 在预算过程当中明确投入的目标 |
(二) 整合重点项目资金,统筹协调部门内和跨部门的资金 |
(三) 优化投入结构,提高财政投入的结构效率 |
(四) 追踪资金流向,加强公共资金监管,防止资金滥用 |
(五) 开展结果导向的绩效问责 |
第二节 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与效率的地方探索 |
一、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地方探索 |
(一) 地方立法明确学前教育性质地位以及政府财政投入职责 |
(二) 提供政治和财政激励,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投入 |
(三)分项目、按比例确定省以下政府间支出责任,确保财权与事权的对等 |
(四) 将学前教育进行预算单列,规定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占比 |
(五) 建立稳定增长的学前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 |
(六) 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来源 |
二、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地方探索 |
(一) 提供全面普及的学前一年免费教育 |
(二) 完善弱势儿童学前教育资助制度 |
(三) 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的财政扶持力度 |
(四) 推行农村学前教育项目,建设农村公共学前教育体系 |
(五) 加强省级统筹,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以缩小省内差异 |
三、促进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地方探索 |
(一) 调整支出结构,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
(二) 财政资金引导,撬动更多社会投入 |
(三) 实施结果导向的绩效预算管理制度 |
(四) 健全学前教育财务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预算和执行的监督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完善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建议 |
第一节 基本立场和核心原则 |
一、基本立场 |
(一) 明确学前财政政策应遵循充足、公平和效率的价值取向 |
(二) 在“以儿童为本”价值的引领下实现三者的改善 |
二、权衡框架:核心原则 |
(一) 遵循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回应儿童发展的诉求 |
(二) 考虑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约束条件 |
(三) 承认我国既有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影响 |
(四) 处理好制度变迁的短期和长期的成本收益 |
第二节 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政策建议 |
一、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政策建议 |
(一) 合法性:立法赋权、预算单列、确立底线 |
(二) 意愿:内外部监督结合,政治与经济激励并行 |
(三) 能力:责任适度上移,分地区确立政府间分担比例 |
(四) 技术合理性:成本核算,明确政府分担,按需定标 |
二、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政策建议 |
(一) 普惠性学前教育机会“弱势优先” |
(二) 普惠性学前教育机会“惠及人人” |
(三) 公共财政资源分配“惠及人人”与“弱势补偿” |
三、促进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政策建议 |
(一) 提高人员经费占比到65%以上,保障幼儿园教师有尊严的薪资待遇 |
(二) 确保财政资金配置到位,财政投入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
(三) 加强学前教育预算民主,完善预算管理和监督 |
(四) 建立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估体系,开展结果导向的绩效问责 |
四、同时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政策措施 |
(一) 加强对学前教育政策的中长期系统规划 |
(二) 采用以生均拨款为基础的公式拨款 |
(三) 明确支出责任,适度提升支出层级 |
(四) 加强财政评价和监督问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
后记 |
(6)新时代下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一、与国际接轨, 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的价格机制 |
(一) 境外工程项目的造价发展概况 |
(二) 我国工程项目的造价发展概况 |
(三) 我国市场形势下对工程造价的要求 |
二、全团队造价管理 |
三、限额设计下, 按比例分配设计费用 |
四、加强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 |
(一) 全生命周期成本 |
(二)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特点 |
(三) 加强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 |
五、发挥定额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
(一) 工程定额的作用 |
(二) 如何发挥工程定额的作用 |
六、积极稳妥地推进工程造价改革 |
(一) 工程造价改革的意义 |
(二) 工程造价改革的原则 |
七、综述 |
(7)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公路工程投标报价策略与技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3.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框架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工程量清单计价和投标报价相关理论 |
2.1 工程量清单计价 |
2.1.1 工程量清单的内容 |
2.1.2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
2.1.3 工程清单计价程序和方法 |
2.1.4 工程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 |
2.2 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 |
2.2.1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特点 |
2.2.2 工程量清单下投标报价计算程序 |
第三章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投标报价的影响因素 |
3.1 主观因素 |
3.1.1 技术因素 |
3.1.2 经济因素 |
3.1.3 管理因素 |
3.1.4 信誉因素 |
3.2 客观因素 |
3.2.1 业主和监理的因素 |
3.2.2 竞争对手和竞争形势 |
3.2.3 法律法规 |
3.2.4 风险因素 |
第四章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投标报价策略与技巧 |
4.1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投标报价策略 |
4.1.1 生存型策略 |
4.1.2 竞争型策略 |
4.1.3 盈利型策略 |
4.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投标报价技巧 |
4.2.1 不平衡报价法 |
4.2.2 突然降价法 |
4.2.3 先亏后赢法 |
4.2.4 多方案报价法 |
4.2.5 增加建议方案法 |
4.2.6 优惠取胜法 |
4.2.7 联合体法 |
4.2.8 以人为本法 |
4.2.9 争取评标奖励 |
4.3 在清单计价模式下如何合理投标报价 |
4.3.1 研究招标人和竞争对手 |
4.3.2 研究招标文件,明确投标范围 |
4.3.3 利用工程量清单合理计价 |
4.3.4 建立和制定企业定额 |
4.4 投标报价策略与技巧运用实例 |
4.4.1 投标策略的分析 |
4.4.2 投标报价方法的运用 |
第五章 效用决策树分析在报价决策中的应用 |
5.1 效用理论简述 |
5.2 决策树分析方法 |
5.3 效用决策树分析方法及应用 |
5.4 公路工程项目投标报价决策的风险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有待完善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的飞速发展 |
1.1.2 高速公路建设中在造价管理方面暴露出许多问题 |
1.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1.2.1 国内外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外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研究视角分析 |
1.2.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1 政府投资高速公路的相关概念界定 |
1.4.2 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界定 |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1 比较研究方法 |
1.5.2 标杆管理 |
1.6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1.6.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设置 |
2.1 基于项目区分理论的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的特点分析 |
2.1.1 项目区分理论 |
2.1.2 基于项目区分理论的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属性定位 |
2.1.3 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应推行项目法人制 |
2.2 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的内涵 |
2.2.1 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内涵 |
2.2.2 高速公路工程造价最优控制理论 |
2.3 国际主要计价模式的区分 |
2.3.1 国际上主流计价模式的区分 |
2.3.2 目前国内几种不同的计价模式改革方案的比较 |
2.4 建设项目“四制”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
2.4.1 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概述 |
2.4.2 “四制”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
2.5 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 |
第三章 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计价依据的改革 |
3.1 我国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计价依据的现状分析 |
3.1.1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相关概念 |
3.1.2 由概预算与招标文件计量支付体系的异同看计价依据的改革 |
3.2 发达国家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计价依据比较分析 |
3.2.1 英、美、日高速公路计价依据 |
3.2.2 英、美、日高速公路计价依据的比较分析 |
3.2.3 日本高速公路工程计价依据管理的特殊性分析 |
3.2.4 我国清单计价与英式清单计价的计价依据的差别分析 |
3.3 我国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计价依据的改革策略 |
3.3.1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改革的突破口 |
3.3.2 关于高速公路定额管理的探讨 |
3.3.3 高速公路工程计价依据改革现阶段目标 |
3.3.4 高速公路工程计价依据改革的长期目标 |
第四章 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造价关键控制点的改革 |
4.1 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前期造价关键控制点的分析 |
4.1.1 投资估算 |
4.1.2 设计概算 |
4.2 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交易期造价关键控制点的分析 |
4.2.1 发包限价的测定 |
4.2.2 中标价 |
4.3 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阶段关键控制点的分析 |
4.3.1 合同文本的选择 |
4.3.2 变更控制 |
4.3.3 支付结算 |
第五章 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框架的建立 |
5.1 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框架的需求分析 |
5.1.1 参与者的需求分析 |
5.1.2 高速公路建设市场规制的需求分析 |
5.1.3 造价管理理论发展的需求分析 |
5.2 发达国家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分析 |
5.2.1 英国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
5.2.2 美国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
5.2.3 日本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
5.2.4 英、美、日高速公路造价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 |
5.3 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框架的构建 |
5.3.1 目前政府退出条件下高速公路造价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
5.3.2 政府对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组织结构设计 |
5.3.3 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1.1 当前造价管理的问题与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思路 |
6.1.2 政府高速公路造价管理体系的构建 |
6.2 建议 |
6.2.1 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计价依据改革的建议 |
6.2.2 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造价关键控制点改革的建议 |
6.2.3 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致谢 |
(9)浙江电力系统加快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及对比研究 |
1.2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提出 |
1.3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内涵 |
1.3.1 工程量清单基本概念 |
1.3.2 工程量清单计价基本概念 |
1.3.3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 |
1.4 研究背景 |
1.4.1 规范电力建设市场行为的背景 |
1.4.2 电力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 |
1.4.3 中国经济全球化的背景 |
1.4.4 电力建设投资急剧增加的背景 |
1.4.5 电力建设市场对外开放的背景 |
1.5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6 研究路线 |
第2章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在国内外的应用研究 |
2.1 国外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的应用研究 |
2.1.1 发达国家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概述 |
2.1.2 英国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应用研究 |
2.1.3 美国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应用研究 |
2.1.4 日本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应用研究 |
2.2 国内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的应用研究 |
2.2.1 国内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标实践情况 |
2.2.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实践存在的问题 |
2.3 国外计价模式对我国电力工程计价模式改革的启示 |
2.4 国内外招投标计价方法使用环境比较 |
2.4.1 规范造价管理,接轨国际惯例 |
2.4.2 国内外清单计价招投标环境的差异性分析 |
2.4.3 国内推行清单计价招投标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
3.1 现行电力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
3.2 传统定额计价与电力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区别 |
3.3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的特点和作用 |
3.4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的运用方法 |
3.4.1 工程量清单计价基本程序 |
3.4.2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策略 |
3.4.3 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编制策略 |
3.4.4 清单计价招投标的评标原则 |
3.5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存在的问题 |
3.5.1 招标人问题 |
3.5.2 代理机构问题 |
3.5.3 投标人问题 |
3.5.4 合理低价中标问题 |
第4章 浙江电力系统推行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的现状分析 |
4.1 浙江电力系统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实践的情况 |
4.2 浙江电力系统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4.2.1 概预算定额存在滞后性 |
4.2.2 费用定额限制了竞争性 |
4.2.3 施工管理缺乏经济意识 |
4.2.4 定额管理体系不适应清单计价模式 |
4.3 电力建设工程定额管理改革措施 |
4.3.1 建设单位的措施 |
4.3.2 施工单位的措施 |
4.3.3 其他措施 |
第5章 浙江电力系统推行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的条件分析 |
5.1 推行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的客观条件 |
5.2 推行清单计价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 |
5.2.1 配套措施应完善 |
5.2.2 应对措施要有效 |
5.3 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配套的适应环境 |
5.3.1 完善计价依据,提供政策保障 |
5.3.2 合理设计深度,有效控制造价 |
5.3.3 改革评标办法,合理控制投标 |
5.3.4 建立企业定额,提高竞争实力 |
5.3.5 加强信息管理,形成市场机制 |
5.3.6 提高队伍素质,适应改革需要 |
5.3.7 规范合同管理,防范合同风险 |
5.3.8 加快配套工作,提高招标效率 |
5.3.9 增加招投标透明度,提高评定标科学性 |
5.3.10 加快中介机构建设,发挥市场角色作用 |
第6章 推行电力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投标的意义和对策分析 |
6.1 推行电力建设工程量计价模式的意义 |
6.1.1 有利于体现风险分担原则 |
6.1.2 有利于规范建设市场秩序 |
6.1.3 有利于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
6.1.4 有利于体现投标人综合实力 |
6.1.5 有利于淡化标底作用 |
6.1.6 有利于缩短招标周期 |
6.1.7 有利于提高国际化竞争能力 |
6.2 转变观念,积极应对新计价模式 |
6.2.1 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
6.2.2 制定并不断完善企业的施工定额 |
6.2.3 建立强大有效的市场信息管理体系 |
6.2.4 正确运用投标策略和报价技巧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2.1 实施有效战略措施,增强企业竞争力 |
7.2.2 抓住市场机遇,构建企业竞争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完善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造价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4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1.4.1 研究构想与思路 |
1.4.2 主要章节内容 |
1.4.3 关键问题 |
第2章 工程估价的原理与方法 |
2.1 建设工程造价的构成 |
2.1.1 设备及工器具的购置费用 |
2.1.2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
2.1.3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构成 |
2.2 工程估价的基本原理 |
2.2.1 投资估算 |
2.2.2 设计概算 |
2.2.3 施工图预算与工程量清单计价 |
2.2.4 合同价 |
2.2.5 结算价 |
2.3 施工图预算 |
2.3.1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 |
2.3.2 单价法的步骤及特点 |
2.3.3 实物法的步骤及特点 |
2.4 工程量清单计价 |
2.4.1 工程量清单 |
2.4.2 工程量清单计价 |
第3章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
3.1.1 工程造价管理的定义 |
3.1.2 工程造价管理的展 |
3.2 国外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
3.2.1 英国玉程造价管理现状 |
3.2.2 美国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
3.2.3 日本造价管理现状 |
3.3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
3.3.1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
3.3.2 我国与国际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比较 |
3.4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4.1 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存在多头管理 |
3.4.2 清单计价模式的实施存在的问题 |
3.4.3 《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存在的缺陷 |
3.4.4 我国的建筑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企业定额 |
第4章 工程估价实例与分析 |
4.1 施工图预算估价 |
4.1.1 工程概况及招标文件 |
4.1.2 施工图预算的程序 |
4.2 工程量清单计价 |
4.2.1 工程概况及招标文件 |
4.2.2 工程量清单计价程序 |
4.3 两种计价方法的区别 |
4.3.1 两种计价方法的编制方法不同 |
4.3.2 两种计价方法的格式不同 |
4.3.3 两种计价方法的计价程序不同 |
4.3.4 两种计价方法对合同价和合同签订的影响不同 |
4.3.5 两种计价方法的投标报价的编制不同 |
4.3.6 调整价格(调价)方式的不同 |
4.3.7 两种计价方法对于施工组织设计的运用不同 |
4.4 工程量清单计价给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带来的影响分析 |
4.4.1 工程量清单计价对我国政府职能的影响 |
4.4.2 工程量清单计价实施对建设单位的影响 |
4.4.3 工程量清单计价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
4.4.4 工程量清单计价对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产生的影响 |
第5章 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
5.1 工程造价管理目标的确定 |
5.1.1 工程造价管理总目标确定 |
5.1.2 工程造价管理目标的分解 |
5.2 工程造价管理目标的实现 |
5.2.1 工程费用的支付 |
5.2.2 变更、索赔的控制处理 |
5.2.3 工程费用的调整 |
5.3 偏差的分析与纠正 |
5.3.1 偏差的计算 |
5.3.2 原因的分析 |
5.3.3 纠正的方法 |
5.4 工程造价的科学界定 |
5.4.1 工程造价的含义 |
5.4.2 寿命周期费用的特点 |
5.4.3 建设期以及使用期、拆除期各阶段的管理 |
5.5 确定合理的项目实施周期 |
5.5.1 质量与造价之间的关系 |
5.5.2 进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
5.5.3 进度与造价之间的关系 |
5.5.4 优化进度、质量、造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
5.6 实施建设全过程的项目管理 |
5.6.1 全过程项目管理的概念 |
5.6.2 全过程项目管理的各阶段 |
5.6.3 全过程项目管理的目标管理 |
5.6.4 以工程量清单为依托的全过程项目管理 |
第6章 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运行 |
6.1 改进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6.2 建设单位的有关准备 |
6.2.1 优化招标方式 |
6.2.2 完善项目管理信息子系统 |
6.3 承包商的有关准备 |
6.3.1 完善企业定额和数据库 |
6.3.2 提高企业自主报价能力 |
6.3.3 树立合同意识 |
6.3.4 强化工程项目综合管理 |
6.4 构建社会综合配套环境 |
6.4.1 建立项目公共信息系统 |
6.4.2 强化参建单位的信用评价与发布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 |
四、谈入世后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的改革和完善(论文参考文献)
- [1]项目管理视角下投资管控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二)——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2004年[J]. 柯洪. 工程造价管理, 2020(06)
- [2]宏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赵海霞. 吉林大学, 2020(08)
- [3]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D]. 李其成.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4]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D]. 叶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5]充足、公平和效率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研究[D]. 刘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6]新时代下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要求[J]. 陆悟深. 企业导报, 2012(14)
- [7]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公路工程投标报价策略与技巧研究[D]. 苏喜燕. 长安大学, 2011(S2)
- [8]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改革研究[D]. 张颖. 天津理工大学, 2008(03)
- [9]浙江电力系统加快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的研究[D]. 龚建备. 同济大学, 2007(08)
- [10]完善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造价管理[D]. 张英虹. 东北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