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的英译技巧——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与马丁·路德翻译细则之碰撞(论文文献综述)
李智[1](2019)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翻译理论产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就一直成为中西方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视角层出不穷,从语义学、语用学到语篇分析,从文化学到社会学,不一而足。研究内容从文本分析到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从词、句、篇的微观研究到对译者伦理道德和责任考察等等。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翻译美学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翻译学的美学观,即美学是翻译学进行学科探索的方法论。过去三十年,翻译美学的跨越式发展与文学翻译的联姻有着极大的关系。换言之,翻译美学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验证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审美性。文学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翻译美学的发展。文学翻译审美选择主要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行为,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翻译的本质、影响译者审美选择的影响要素、译者所信奉的审美原则、译者所制定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语言选择上的审美倾向。本文运用描写性和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探讨、实例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文学翻译与审美选择有何关系?翻译审美选择是否意味着对译语的优化?(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循的,还是可选的?(3)影响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的要素有哪些?译者的翻译观念对文本翻译有何影响,对译者策略的制定有何影响?译者在语言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倾向?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追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本文选择英国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体四个层面展开,以经典结构、戏剧性结构、对话体和书信体为实例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环境、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语言选择。通过理论探究和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选择活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涉及翻译活动的诸多要素: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影响、审美认知取向、接受方式、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等等;作者、译者、接受者、源文本、译文本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翻译美学生态系统。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审美和真理的统一。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译学中有关审美选择的命题,如“雅”的动态性研究与译者审美性选择(语言、结构、文体)关联性;首次将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与选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为翻译美学体系的建构增添新内容;提出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为译者的审美性选择过程,译者不仅再现原作审美品质,而且还创造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是译者审美选择的结果,是外部性与内部性结合的终端产品。(2)文学翻译审美本质的三对命题即“言与意”“形与神”及“异与同”的内部逻辑关系。每一对命题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各命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言与意”和“形与神”在理论上体现为译学思想的审美取向,在实践上体现为文本构成要素和译者的审美追求。实现言意合一、形神兼备、保持“异国情调”则需要坚持“以信文本”“尚美求真”相结合的审美标准。(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受到外部和内部两重因素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遵循三个宏观审美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文内语境与文外语境统一)和四个微观审美操作原则(得体、准确、经济和形象原则,也称4Y原则)。外部环境包括指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语境即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读者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译者的翻译观念、审美倾向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总体策略和局部策略。(4)实例分析发现,所选译本译者持有明确的翻译观念。译者在词项选择和句型结构配置方面有共同的倾向: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表达尽量优化,以确保译文审美品质的最大化。为了尽量传达原文语义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句型结构多采用切分与重新配置的策略。译者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组合,力图将原作的审美要素再现于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者在保留原文“洋味”的同时,在语言选择上有范化(规范化)倾向。
马彤彤[2](2019)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浮生六记》林语堂英译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翻译学是一门由中国学者胡庚申教授首先提出的新兴生态翻译理论范式,在近年来发展迅速。生态翻译学的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密不可分,注重整体与生态,充满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浮生六记》是由清代着名文学家沈复所着的自传体散文,在20世纪30年代经由林语堂译成英文后,在西方国家大受欢迎。其中许多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值得研究。因此,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理论”入手,即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方面来具体分析林语堂译本中针对这些文化负载词所采用的翻译策略。首先,在语言维中,从词汇、句法和篇章层面来分析林语堂译本的翻译策略。其次,在文化维中,通过分析一些时间表达、宗教词汇和典故的例子,来探讨林语堂所采取的文化翻译策略。最后,在交际维中,通过典型例子分析来探讨林语堂译文中所体现的交际意图。然而,目前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具体分析《浮生六记》译本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论文的研究既有创新性又有实践性。本文研究表明,要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译者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语言与翻译功底,更要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才能提高译本的国际接受度。
徐明铎[3](2017)在《民族特色文化视角下的《牡丹江史话》(女真文化)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女真文化是中国灿烂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翻译女真文化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本节选历史文献《牡丹江史话》第四章(女真文化)作为翻译文本。通过总结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采用的策略和方法,形成此翻译实践报告。此类文本中遇到的共同问题是文化空缺现象。就这一类问题国内外学者都有各自观点。中外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多数认为异化翻译能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但是只有当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精神时,译作才能被称作是优秀的作品。译者在本选题的翻译实践中多数情况采取异化策略,采用直译法、音译法、音译加注及加图注释等法,主要表现在女真民族特色词汇方面较多。但是在语言形式上为了确保英语语言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应用异化翻译不能伤及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和英语的表达习惯,以及语言的可读性和流畅性,在异化翻译前注重了英语长句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笔者认为要传播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于世界,就要努力做到异化,而不是一味的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而忽略本国语言和文化,应当努力寻找合适的方法,才能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期待此文为今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的学者及译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刘惠娟[4](2015)在《从《浮生六记》谈林语堂的翻译》文中认为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促进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逐渐增多,我国的文学作品对外翻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翻译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学理念的转换,是文化的转换。因此可以说,翻译是一门艺术。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质量也是不相同的,有的翻译是直译,有的翻译是意译,不同的翻译方式带给人的阅读感受也是不同的。尤其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形式的对等和意境的对等不能兼得。在
李岩[5](2015)在《《中国文化学》第五章及第八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篇翻译实践报告是针对《中国文化学》(覃德清着,待出版)第二编第五章及第八章的英译而写。该书共二十章,系统详尽地阐述了中国文化的演进历程及其特征。该书的英译是团队合作完成,笔者所翻译的部分主要叙述中国文化衍生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中国文化的成熟、衰微与重构历程,约2.4万汉字。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翻译文本简介和该翻译报告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翻译文本分析,主要从文体特点,语言特点和翻译难点三大方面对翻译文本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奈达“功能对等”理论,首先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了简要介绍,然后分析该理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第四部分是译前准备,阐述了对古汉语以及文化负载词的理解,并介绍了相关平行文本的查找及使用。第五部分是功能对等理论下的翻译策略研究和案例分析,该部分是本翻译实践报告的重心所在,笔者结合翻译项目中具体的翻译案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别为古汉语英译翻译策略,文化负载词英译翻译策略以及长难句翻译策略;第六部分是翻译实践总结,总结此次翻译实践的经验以及不足之处。笔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首先对翻译文本进行语内翻译,再进行语际翻译。鉴于文本中包含大量古汉语、文化负载词和长难句,笔者在翻译过程中灵活采用多种翻译策略,从而达到既保留中国历史文化元素,又能向外国读者忠实传递文本信息的目的。其中在进行文化负载词英译过程中,笔者采用音译加注释、直译加注释、直译加类别词、直译、意译等多种翻译策略;在进行古汉语英译过程中,笔者采用措词、增译、省译、直译、意译、转换等多种翻译策略;在进行长难句英译过程中,笔者对句意进行整合,并根据英语的句法特征对无主语句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
崔灿[6](2015)在《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林语堂《古文小品译英》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角度,评价林语堂编译作品《古文小品译英》,旨在研究该理论对古文英译的解释力,进而论证其在文学翻译领域的适用性。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已蓬勃发展了三十余年,主要在翻译文本类型分析,翻译目的和行为,以及翻译标准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成果。该理论将翻译活动中多种文内和文外因素纳入研究范围,重视文本的目的和功能,主张从翻译目的出发,自上而下地进行翻译实践和研究,给翻译理论界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林语堂的《古文小品译英》(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小品文英译的杰出代表,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可以反映古文英译的一些重要特点。因此本文从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角度,评价林语堂编译作品《古文小品译英》,主要通过对译文得失的分析,探讨该理论对古文英译的解释力,一方面,旨在揭示诺德的功能理论在中国古文翻译研究领域的优点及不足,并拓展功能翻译理论的应用范围;同时,也为中国古代小品文英译研究抛砖引玉。本文依照诺德功能翻译理论的模式,对林语堂《古文小品译英》进行了全方面的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对《古文小品译英》这一翻译任务进行分析,揭示了林语堂翻译的目的,以及他对文本功能的定位。第二,对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类型进行定位,以及对可能出现的翻译问题进行预测和分析。第三,采用诺德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问题的解决方法,分析《古文小品译英》中的具体实例。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力求研究结果的客观、全面。研究表明,尽管有些许瑕疵,但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在多数情况下能够很好的解释《古文小品译英》中的翻译现象。功能翻译理论可以适用于文学翻译的研究。
范司永[7](2013)在《文学文本翻译的互文性考论》文中研究指明文本翻译是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上加强相互联系和了解、相互学习和交流、彼此取长补短,在提高本民族文化实力的同时,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手段。20世纪以来,随着文化交往的日益扩大和各种人文学科的兴起,有关文本翻译的理论流派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不同的理论认识是基于不同的学科立场和视角,观照、透视、阐发一定事物的性质、功能、特征,因而相互之间所形成的是一种互动、互补、相容、共进的态势,它们在各自纵深切进的过程中,促进了人们对于对象世界的理知不断地由浅入深,从单一走向多面和丰富化。本文即意在全球化文本翻译研究的语境中,从“互文性”理论的视角切入,探讨文学文本翻译在跨语言、跨文化的文学文化交流史上的特殊运动规律及重要功能作用,以为建构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理论做出积极尝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首先简述本研究的意图诉求:旨在借助互文性理论成果观照文学文本翻译的互文性内容意义,提出本研究的目标、方法及内容框架等。继而梳理西方传统互文思想和现代互文性理论研究的演进和流变,最后综述我国文学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研究现状,阐述建构文学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理论的积极意义。第一章从辨析文学文本、互文本、互文性三者的区别及相互关系入手,概论广义互文性与狭义互文性之间的差异性,进而探讨文学文本互文性翻译的英译汉、汉译英的不同取向,突破传统式文学文本翻译互文性研究的局限性,探索文本翻译互文性研究的新路径和新方法,阐明跨语际交流互文借用的研究手段。第二章分三个方面研究文学文本翻译的阐释学互文性特征:其一,从文学文本翻译的阐释与表达探索文学文本翻译始于从现象文本过度到生产文本、终于互文性隐喻的二度书写;其二,从文学文本翻译的主体间互动性揭示原语文本的作者以文学记忆的方式完成原语文本的创作规律、文学文本翻译的读者进行互文识别与阐释的认知规律、文学文本翻译的译者以多重身份进行互文的二度创作的价值取向;其三,从经典文学文本不断复译的互文对话之未完成性论述因时代要求促成了经典文学文本复译的必然性、诗学的制约导致经典文本复译的异质性、科学的发展彰显出的经典文本复译的未完成性。第三章从语言学的角度把握文学文本翻译的语言学互文性之三方面表征:其一,文学文本翻译的语言形式互文性—语音的听音见意、语词的见形会意和语法的句法限意;其二,文学文本翻译的语言意义的互文性—关联意义的准确认知、意义的经济简洁表达和意义中和的和谐统一;其三,文学文本翻译的语用场域的互文性—从差异到综合的语境互文、理性与感性的语篇互文。第四章论述文学文本翻译的文艺学互文性的三方面性相:其一,文学文本翻译的主题内涵由隐变显;其二,文学文本翻译的创作互文性—系统间的互动生成和创作手段的互文借用;其三,文学文本翻译的体裁互文性—关联因素的混合交融性、意识形态性、对话性和语境性。第五章考察文学文本翻译的文化学互文性特征,首先概观文学文本文化翻译的研究历程,从社会历史文化的互动性揭示超越理解的蔽障、从意识形态文化文本的互文性阐释之遭遇权力话语的操控;其次,从文学文本翻译的文化适应性研究文化的特性、文化的自我定位、文化的认同机制;进而从文学文本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研究其多重文化身份、文学视域的融合和个性化的文化交流;最后从文学文本翻译的文化学互文性策略探索译语文本的归化译语化、异化源语化、“第三空间”杂合译法的集合语化表征。结语总结本研究借助西方互文思想与互文性理论资源,对文学文本翻译作出的的阐释学互文性、语言学互文性、文艺学互文性以及文化学互文性之探讨具有的统一体系性,提出自己关于文学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理论之建构设想。尝试说明本研究结果对于文学文本翻译研究之范围的拓展和推进,为文学文本的互文翻译实践所具有的理论指导意义,以及为翻译学科的建设所开创的新的知识增长点。
赵萍[8](2013)在《马丁·路德翻译思想的实践应用 ——以两篇大学生择业论文翻译为例》文中提出此篇翻译报告主要选取两篇日语论文:安达智子的《大学生择业问题——探讨其心理背景及对口支援》和江利川良枝的《大学生主体的职业选择与支援——职业教育教程的立案与探讨》进行翻译,理论上主要采用了马丁·路德翻译思想,技巧上主要运用了马丁·路德的七条翻译原则,并且总结马丁·路德翻译思想和翻译原则在择业论文的日译汉实践运用中的优点以及自己的部分翻译心得。马丁·路德是500年前德国着名翻译家,他主张:“翻译必须采用人民的语言;必须注重语法和意思的联系;必须遵守七条细则;必须强调灵活性;翻译必须集思广益。”笔者结合日译汉的特点对马丁·路德翻译思想进行实践应用,重点分析了“翻译必须注重语法和意思的联系”、“必须强调灵活性”、“翻译必须集思广益”等翻译指导思想;以及翻译细则中的”可以改变原文的词序”、”注意文字的变异形式和解释的准确性”等细则;以及“翻译必须采用人民的语言”、“可以增补必要的连词”、“可以省去没有译文对等形式的原文短语”等等翻译思想和具体细则的结合。最后总结归纳了此类实用性议论文的翻译策略,忠于原文,准确把握逻辑,保持笔调一致,以及对此篇翻译报告做了一个总论。此篇翻译报告组成形式上分为三部分。第一章是翻译项目描述,包括文本性质和内容、文本特点、翻译目的以及文本翻译策略。第二章运用马丁·路德翻译思想进行翻译案例分析。第三章是翻译的实践总结。
陈蕙荃[9](2010)在《文学自译研究——以林语堂《啼笑皆非》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自译,即作家翻译自己的作品,是翻译中并不多见的现象。国外的学者早已开始关注文学中的自译现象,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贝克特和纳博科夫两位作者身上。然而在国内,到目前为止,尽管自译家与自译作品不少,却很少有人对此做深入研究。林语堂就是其中的一位自译家。做为着名的作家和翻译家,林语堂为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尤其是在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做了卓越贡献。作者对他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特征、文化翻译研究、翻译美学、目的论、互文性等视角展开。而对林语堂自译的研究,学者们的关注还远远不够。本文通过回顾自译的定义,介绍国内外自译理论研究及现状,最后选取林语堂的自译作品做为个案研究。这对翻译研究和林语堂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拟在以翻译领域的“文化转向”的理论背景和巴斯奈特文化观和安勒菲维尔的三要素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试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林语堂的翻译理论与实践。首先,在林语堂的翻译理论方面,笔者总结为四个方面:翻译标准论、译者伦理观、文化翻译论、翻译单位及不可译性。这四点对林语堂自译有着很大的联系。同时,笔者采取了对比原文的分析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法对作品在词语、句法、篇章、美学四方面引举大量实例进行分析,并且还借助词频统计软件进行列表分析,使研究更具说服力。最后,笔者通过对林语堂自译的个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译者的翻译思想决定着其自译的实践过程;自译者的翻译与创作相互影响,相互调和,译中有作,作中有译;由于翻译与创作相互作用,两者具有一定共同点,尤其是在遣词造句及作品风格方面;因为自译者在转换信息更具优势,在表达原文作者意图方面比普通译者更准确,因此自译可被视为一种理想的翻译。
刘福莲[10](2008)在《目的语文化与译者主体性 ——以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着名作家、翻译家林语堂先生以其深厚的英汉双语、双文化功底在翻译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对中西文化交流尤其是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多年来,他的译着在中国翻译界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对其译着的研究更是不够。在他诸多译着中,享誉最盛的是其代表译作《浮生六记》。近年来,不少学者对该译着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关注的主要是林氏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及译者主体性在译着中的体现,尚未涉及到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为此,本文以文化研究和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现代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系统抽样为研究方法,从对句子结构的调整和修辞手段的处理两个方面分析《浮生六记》林译本中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找出目的语文化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具体表现。文章包括五个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方法以及文章结构。其次,综述了林语堂先生其人及其译作《浮生六记》的研究现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然后以尤金·奈达的文化分类为基础,从理论上阐述目的语文化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主要分析目的语文化和译者主体性的内涵、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以及目的语文化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分析林译《浮生六记》中翻译策略的采用及译文的写作特点,着重探讨林语堂先生在译文中对句子结构的调整和修辞手法的处理并分析其原因,认为:由于受英语特定的语法和修辞的影响,林语堂先生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这种翻译策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采用增词法、省略法、合译法、分译法和词序调换等具体翻译技巧对原文句子结构做出了很大调整以使其符合英语语法规范,从而符合目的读者的阅读习惯。(二)、在修辞手法的处理上,保留原文中部分修辞手段的同时,采用省略、替代以及增译等方法对原文修辞进行删除、替换或增加原文中没有的修辞。最后是结论。
二、文言文的英译技巧——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与马丁·路德翻译细则之碰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言文的英译技巧——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与马丁·路德翻译细则之碰撞(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学翻译的界定 |
2.2 审美选择的界定 |
2.3 文学翻译研究现状 |
2.4 20世纪中国译学界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1 “雅”的内涵:审美选择 |
2.4.2 “字神”“句神”:林语堂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3 保持“异国情调”:鲁迅“异化”审美选择观 |
2.4.4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傅雷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5 整体效果:焦菊隐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6 优化:许渊冲的审美选择观 |
2.5 小结 |
第3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影响要素论 |
3.1 外部要素 |
3.1.1 文化语境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
3.1.2 读者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
3.2 内部因素 |
3.2.1 译者翻译观念的影响 |
3.2.2 译者的审美倾向 |
3.3 小结 |
第4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论 |
4.1 言与意 |
4.1.1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
4.1.2 现代译学中的言意并重观 |
4.2 形与神 |
4.2.1 茅盾的“形神观” |
4.2.2 陈西滢与曾虚白的“形神”论 |
4.2.3 江枫“以形致神”的译诗观 |
4.2.4 互联互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
4.3 异与同 |
4.3.1 文化层面上的“异”与“同” |
4.3.2 翻译领域中的“异”与“同” |
4.4 小结 |
第5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论 |
5.1 传统翻译审美原则 |
5.1.1 忠实与通顺原则 |
5.1.2 以“自然”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
5.2 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
5.2.1 内容与形式统一 |
5.2.2 整体与部分统一 |
5.2.3 文本内语境与文本外语境相统一 |
5.3 小结 |
第6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方法论 |
6.1 翻译策略述 |
6.1.1 翻译策略描述 |
6.1.2 翻译策略特征 |
6.1.3 翻译策略分类 |
6.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策略 |
6.2.1 词汇层的翻译策略 |
6.2.2 句法层的翻译策略 |
6.2.3 语篇层的翻译策略 |
6.2.4 语体层的翻译策略 |
6.3 小结 |
第7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实例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 |
7.1 译作审美选择环境 |
7.1.1 王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
7.1.2 张、孙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
7.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 |
7.2.1 原作的艺术品质 |
7.2.2 译作的艺术品质 |
7.3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
7.3.1 得体原则(Appropriacy) |
7.3.2 精确原则(Accuracy) |
7.3.3 经济原则(Economy) |
7.3.4 形象原则(Imagery) |
7.4 翻译审美选择方法—《傲慢与偏见》译例分析 |
7.4.1 精“译”求精,自然得体—词层的审美选择 |
7.4.2 以“变”求“信”,以“变”求美—句层的审美选择 |
7.4.3 整体观照,局部参照—语篇层的审美选择 |
7.4.4 用语得体,神形毕肖—语体层的审美选择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8.2 本研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启示 |
8.3 本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
8.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鸣谢 |
(2)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浮生六记》林语堂英译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1.4 Methodology |
Chapter2 Literature Review |
2.1 Studies of Eco-Translatology |
2.1.1 Eco-Translatology Studies in the West |
2.1.2 Eco-Translatology Studies in China |
2.2 Studies of the Translation of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
Chapter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Eco-Translatology |
3.2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s |
Chapter4 Analysis of Lin’s Translation |
4.1 Linguistic Dimension |
4.1.1 Lexical Level |
4.1.2 Syntactic Level |
4.1.3 Textual Level |
4.2 Cultural Dimension |
4.2.1 Temporal Expressions |
4.2.2 Religion |
4.2.3 Allusion |
4.3 Communicative Dimension |
4.3.1 Translation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
4.3.2 Translation for Special Purposes |
Chapter5 Conclusion |
5.1 Findings of the Study |
5.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Bibliography |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3)民族特色文化视角下的《牡丹江史话》(女真文化)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Chapter One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Feature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3 Literature Review |
Chapter Two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
2.2 During 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the Cases Analysis |
3.1 Lexical Vacancy and Foreignization |
3.1.1 Literal Translation |
3.1.2 Transliteration Annotation |
3.2 Long Sentences and Foreignization |
3.2.1 Core Verbs of Long Sentences and Foreignization |
3.2.2 Attributive Clauses of Long Sentences and Foreignization |
3.2.3 Rearrangement of Long Sentences and Foreignization |
3.2.4 Adding Pictures and Annot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
3.3 Classical Chinese and Simplified Translation |
3.3.1 Rearrangement of the Sentences to Simplify Translation |
3.3.2 Omitting the Repetitive Sentences to Simplify Translation |
Chapter Four the Summary of the Translation |
4.1 Strategies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Foreignization |
4.1.1 The Strategy of Lexical Vacancy |
4.1.2 The Strategy of the Long Sentences |
4.1.3 The Strategy of Classical Chinese |
4.2 Limit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the Original and Translated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4)从《浮生六记》谈林语堂的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一、《浮生六记》简介 |
二、从 《浮生六记》的英译本看林语堂的翻译观 |
( 一) 文学作品的翻译原则 |
( 二) 《浮生六记》的翻译 |
三、结语 |
(5)《中国文化学》第五章及第八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翻译文本简介 |
1.2 翻译目的和意义 |
2 翻译文本分析 |
2.1 语言特点分析 |
2.2 翻译难点分析 |
2.2.1 文化负载词翻译难点 |
2.2.2 古汉语英译难点 |
3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
3.1 功能对等理论简介 |
3.2 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 |
4 翻译过程 |
4.1 译前准备 |
4.1.1 原文研读 |
4.1.2 翻译工具的选择 |
4.2 译中过程 |
4.2.1 语际翻译 |
4.2.2 平行文本的查找与使用 |
4.3 审校与定稿 |
5 案例分析 |
5.1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
5.1.1 音译加注释 |
5.1.2 直译/音译加类别词 |
5.1.3 直译加注释 |
5.1.4 直译 |
5.1.5 意译 |
5.1.6 多种翻译策略的综合使用 |
5.2 古汉语的翻译 |
5.2.1 增译 |
5.2.2 省译 |
5.2.3 意译 |
5.2.4 转换 |
5.2.4.1 词类转换 |
5.2.4.2 语态转换 |
5.3 长难句的翻译 |
5.3.1 句意整合与换序 |
5.3.2 无主语句的翻译 |
6 翻译实践总结 |
6.1 经验总结 |
6.2 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二编 中国文化演进历程 |
第五章 中国文化衍生的自然生态环境 |
一、中国文化衍生的地理空间 |
二、生态变迁与文化演进 |
三、生态系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
第八章 从文化汇融到文化重构 |
一、多国对峙与多民族文化激荡 |
二、中国文化的精致化与程朱理学的形成 |
三、明代的文化箝制与人性的觉醒 |
四、清代中国文化从强盛到衰微的演进轨迹 |
五、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难探索 |
六、中国文化演进历程的多维审视 |
索引 |
致谢 |
(6)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林语堂《古文小品译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Hypothesis |
1.4 Thesis Structure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Studies on Lin Yutang |
2.2 Studies on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
2.3 Studies on Functionalism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Translation-Relevant Text Analysis |
3.1.1 Extratextual Factors |
3.1.2 Intratextual Factors |
3.1.3 Documentary vs. Instrumental Translation |
3.2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Skopos Suggestion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3.2.1 Translation Problems |
3.2.2 Skopos Suggestion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3.3 Function Plus Loyalty |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 and Texts |
4.1 Research Method |
4.2 Texts |
Chapter F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5.1 The Translation Task |
5.1.1 The Skopos and Text Functions |
5.1.2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
5.1.3 Translation Types |
5.2 Various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
5.2.1 Solutions to Pragmatic Translation Problems |
5.2.2 Solutions to Intercultural Translation Problems |
5.2.3 Solutions to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Problems |
5.2.4 Solutions to Specific Translation Problems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Implications of Findings |
6.3 Limitations |
6.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
Bibliography |
(7)文学文本翻译的互文性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互文性视角与文学文本翻译之关联 |
1.1 西方传统互文观念与现代互文性理论 |
1.1.1 西方传统互文性观念:模仿互文观 |
1.1.2 西方现代互文性理论:对话、互涉、颠覆、重构 |
1.2 翻译研究与互文性的关联及文学文本互文性研究的现状 |
1.2.1 翻译研究与互文性的关联 |
1.2.2 文学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研究现状 |
2 文学文本翻译的互文性分类 |
2.1 文本互文性的类型 |
2.1.1 文本含义的扩大:基本性质与新的意义 |
2.1.2 文本与互文、互文性:前文本与后文本 |
2.1.3 内互文性、外互文性、跨文本性:互文性含义的细化 |
2.2 文学文本英汉互文性翻译的分类 |
2.2.1 翻译概念的延伸:语内、语际与语符翻译 |
2.2.2 文学文本互文性翻译的英译汉、汉译英的不同取向 |
3 文学文本翻译的阐释学互文性 |
3.1 文学文本翻译的生产性与二度创作 |
3.1.1 从现象文本到生产文本 |
3.1.2 互文性隐喻的二度创作 |
3.2 文学文本翻译主体间的互动性 |
3.2.1 文学文本原文本的作者:互文记忆性写作 |
3.2.2 文学文本翻译的读者:互文识别与阐释 |
3.2.3 文学文本翻译的译者:互文二度创作 |
3.3 经典文学文本复译的互文对话及未完成性 |
3.3.1 经典文学文本复译的必然性:时代的需要 |
3.3.2 经典文学文本复译的异质性:诗学的制约 |
3.3.3 经典文学文本复译的未完成性:科学的发展 |
4 文学文本翻译的语言学互文性 |
4.1 文学文本翻译的语言形式互文性 |
4.1.1 文学文本翻译的语音互文:听音见意 |
4.1.2 文学文本翻译的语词互文:文化会意性 |
4.1.3 文学文本翻译的语法互文:句法限意 |
4.2 文学文本翻译的语义互文性 |
4.2.1 文学文本翻译的语义之关联:准确认知 |
4.2.2 文学文本翻译的语义之表达:经济简约 |
4.2.3 文学文本翻译的语义形态:中和协调 |
4.3 文学文本翻译的语用场域互文性 |
4.3.1 文学文本翻译的语境互文:从差异到综合 |
4.3.2 文学文本翻译的语篇互文:理性与感性 |
5 文学文本翻译的文艺学互文性 |
5.1 文学文本翻译的文学主题互文性 |
5.1.1 文学典籍文本主题渊源:典故之源 |
5.1.2 文学典籍文本主题翻译的内涵外化:变隐为显 |
5.2 文学文本翻译的创作互文性 |
5.2.1 文学文本的翻译与文学文本的创作之间:互动生成 |
5.2.2 文学文本翻译的文学创作互文手段:互文借用 |
5.3 文学文本翻译的文学体裁互文性 |
5.3.1 体裁互文性的索源及关联因素:混合交融性 |
5.3.2 文学文本翻译的体裁互文性:意识形态性 |
5.3.3 文学文本翻译的体裁互文性:对话性 |
6 文学文本翻译的文化学互文性 |
6.1 中西文学文本文化翻译策略的互文比照 |
6.1.1 西方文化翻译策略的演进历程 |
6.1.2 中国文学翻译文化策略研究的踪迹 |
6.2 文学文本文化翻译场社会历史文化的互动性 |
6.2.1 文化翻译的真实含义 |
6.2.2 文学翻译社会历史文化互文性:超越理解的蔽障 |
6.2.3 文学翻译意识形态文化互文性:遭遇权力话语的制约 |
6.3 文学文本翻译的文化适应互文性 |
6.3.1 文学文本翻译的文化特性 |
6.3.2 文化的自我定位 |
6.3.3 文化的认同机制 |
6.4 文学文本翻译的文化译者的主体性 |
6.4.1 文学文本翻译的不同文化系统的交流:多重文化身份 |
6.4.2 文学文本翻译的不同文化文学系统之交流:文学视域的融合 |
6.4.3 文学文本翻译的译者主体性:个性化的文化交流 |
6.5 文学文本翻译的文化互文性策略 |
6.5.1 文学文本翻译的文化归化倾向:译语化 |
6.5.2 文学文本翻译的文化异化倾向:源语化 |
6.5.3 文学文本翻译的文化互文糅杂:集合语化 |
结语 文学文本翻译的互文性理论建构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一、英文专着 |
二、中文专着 |
攻读博士学位三年以来的科研成果统计 |
后记 |
(8)马丁·路德翻译思想的实践应用 ——以两篇大学生择业论文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目录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文本性质和内容 |
1.2 文本特点 |
1.3 翻译目的 |
1.4 文本翻译策略 |
第二章 翻译案例分析 |
2.1 “翻译必须注重语法和意思的联系” |
2.2 “可以改变原文的词序” |
2.3 “注意文字上的变异形式和解释的准确性” |
2.4 “翻译必须注意灵活变通” |
2.5 “翻译必须集思广益” |
2.6 翻译心得 |
2.6.1 翻译面向目标人群 |
2.6.2 加译和减译 |
2.6.3 异化法 |
第三章 翻译实践总结 |
3.1 忠于原文 |
3.2 准确逻辑 |
3.3 保持笔调一致 |
3.4 总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1 |
附录 2 |
(9)文学自译研究——以林语堂《啼笑皆非》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 |
1.1 Studies on Self-translation |
1.2 Studies on Lin Yutang as a Translator |
Chapter 2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Ideas |
2.1 A Brief Account of Lin Yutang |
2.2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Ideas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3.1 “Cultural Turn”in Translation Study |
3.2 Susan Bassnett's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
3.3 Andre Lefevere’s Three-Factor Theory |
Chapter 4 Analysis of Lin Yutang’s Self-translated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 |
4.1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 |
4.2 Analysis at Lexical Level |
4.3 Analysis at Syntactical Level |
4.4 Analysis at Textual Level |
4.5 Analysis at Aesthetical Level |
4.6 Summary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10)目的语文化与译者主体性 ——以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0.1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
0.2 Objectives of the Research |
0.3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
0.4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One A Survey of Previous Studies |
1.1 Introduction |
1.2 Shen Fu and FSLJ |
1.3 Lin Yutang and SCFL |
1.4 Studies on Lin's Translation of SCFL |
1.4.1 Previous Studies |
1.4.2 Comments on Previous Studies |
1.5 Summary |
Chapter Two Influences of Target Culture on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
2.1 Introduction |
2.2 Target Culture |
2.3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
2.4 Cultural Elements in Translation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
2.4.1 Cultural Elements in Translation |
2.4.1.1 Ecology |
2.4.1.2 Material Culture |
2.4.1.3 Social Culture |
2.4.1.4 Religious Culture |
2.4.1.5 Linguistic Culture |
2.4.2 Influences of Cultural Elements on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
2.4.2.1 The Employment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2.4.2.2 The Reproduction of Source Texts |
2.5 Summary |
Chapter Three A Case Study of Lin's Translation of SCFL |
3.1 Introduction |
3.2 The Adopt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3.2.1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
3.2.2 Flexibility of Lin'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3.3 The Composition of Target Texts |
3.3.1 The Adjustment of Sentence Structures |
3.3.1.1 The Addition of Conjunctions |
3.3.1.2 The Addition of Implied Information |
3.3.1.3 The Deletion of Wordy Information |
3.3.1.4 The Combination of Sentences |
3.3.1.5 The Separation of Clauses |
3.3.1.6 The Change of Word Order |
3.3.2 The Transform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
3.3.2.1 The Reproduc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
3.3.2.2 The Omiss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
3.3.2.3 The Acquisi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
3.3.2.4 The Substitu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
3.4 Summary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Articles Published During the Three Year's Study for MA |
Aenkowledgements |
四、文言文的英译技巧——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与马丁·路德翻译细则之碰撞(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D]. 李智. 西南大学, 2019(05)
- [2]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浮生六记》林语堂英译本研究[D]. 马彤彤. 外交学院, 2019(12)
- [3]民族特色文化视角下的《牡丹江史话》(女真文化)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徐明铎.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7(03)
- [4]从《浮生六记》谈林语堂的翻译[J]. 刘惠娟.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35)
- [5]《中国文化学》第五章及第八章翻译实践报告[D]. 李岩.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8)
- [6]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林语堂《古文小品译英》的研究[D]. 崔灿.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2)
- [7]文学文本翻译的互文性考论[D]. 范司永. 武汉大学, 2013(07)
- [8]马丁·路德翻译思想的实践应用 ——以两篇大学生择业论文翻译为例[D]. 赵萍. 曲阜师范大学, 2013(S1)
- [9]文学自译研究——以林语堂《啼笑皆非》为个案[D]. 陈蕙荃. 浙江财经学院, 2010(04)
- [10]目的语文化与译者主体性 ——以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为例[D]. 刘福莲.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