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努力开创乡镇企业发展的新局面(论文文献综述)
张镇昌[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学界对渔业企业的研究,多集中在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方面,较少涉及渔业企业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渔业企业的历时性研究。渔业企业是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连接鱼产品从渔船到餐桌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推动渔业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作用特点。文章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的渔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获得一手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的办法将北海市的渔业企业的发展脉络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从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前以及进入21世纪后这三个时间阶段的不同时期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变迁进行分析,厘清渔业企业在不同时期的任务、效能、遇到问题和应对措施,并通过梳理同时期国内不同海区渔业企业发展状况,尝试对北海渔业企业进行评价,提出新形势下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路径。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北海渔业企业为恢复和发展渔业经济奠定基础。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北海市渔业企业体系在建立后对恢复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却也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凸显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第二部分,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前北海渔业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下逐步发展成熟,开拓了远洋渔业,提升了渔业经济发展质量。改革开放后,渔业企业需助推渔业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在完成该任务过程中,传统的渔业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发生了变化,同时期也衍生了新的乡镇渔业企业系统。在这一阶段,暴露出传统渔业企业出现竞争能力下降、涉外渔业事件影响企业发展以及海洋资源衰退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海域国际政治关系与该时期海洋过度捕捞等相关联。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渔业企业实行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国内外的贸易沟通、打开远洋渔业局面、延长渔业产业链和涉足非渔产业,加快构建侨港镇渔业企业体系等方面的应对措施。第三部分,21世纪后北海渔业企业有了发展新方向,渔业经济得到转型发展,成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动力引擎。新时代下渔业企业有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走出去”的时代任务和条件,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下实现转型升级等发展目标定位,这一时期传统企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民营企业取而代之成为新时代渔业产业的主角。却也需要面对渔业资源衰退引发的连锁反应、传统企业没落、国家部分渔业政策紧缩下企业转型生产的阵痛和走向国际阻碍重重等问题,其中既有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缺陷,也有政府政策措施及落实力度不足和复杂的国内国际存在的社会原因。为突破新时代下的发展障碍,渔业企业自身从多元发展、科技创新、响应“走出去”战略、扩大交流圈、紧贴国家发展政策、回馈社会等六个方面提高企业发展质量进行自我解困。第四部分,分别阐述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东海、黄海和渤海这三大海区渔业企业发展的简要状况,同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构建与发展所发挥的社会功用从奠定北海在南海区的渔业地位、带动个体渔民发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话语权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最后,从政府政策施政、企业内部动力和构建渔民与渔业企业共同体等三个方面提出进一步促进渔业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孙贵林[2](2020)在《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民主思想,既是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理论指南,也是因应世情、国情与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还是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进行深刻反思的最终产物。研究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入和拓展邓小平理论研究、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1923年6月旅法勤工俭学到积极投身于革命武装斗争,是酝酿萌发阶段;二是1952年7月调往中央以后从支持将经济建设提到重要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到关注分配问题、主张根据劳动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资的高低、贯彻平等和自由原则,是积极探索阶段;三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支持农村开展的生产责任制改革到要求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打破单一所有制结构以及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是初步形成阶段;四是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强调“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到1992年春南巡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以及确立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价值目标,是成熟完善阶段。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主要表现为:其一,经济民主的制度保障是所有制、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等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民主的实现方式和最重要标志,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所促进的经济成果的公平分配是经济民主的价值体现和基本目标。其二,经济民主的基本任务是经济管理民主化。经济民主要求人民在经济活动中拥有独立的经济自主地位,享有自主的经济管理权和经济利益权。“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民主集中制”、“责、权、利相统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既注重推进宏观经济的民主管理,处理好党政关系、上下关系、政企关系、政社关系,又注重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使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其三,经济民主的关键环节是经济决策民主化。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要从民主制定、民主执行、民主检验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全面推进经济决策民主化。即在经济决策制定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必要条件,群众路线是基本方法,民主集中制是重要保证;在经济决策执行过程中,“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是动力之源,“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是必然选择,“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重要原则;在经济决策检验过程中,“实践”是唯一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具体标准。其四,经济民主的实践成效是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即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转变、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转变、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转变。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表现为: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物质前提是发展生产力,价值诉求是人民自主,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表现为:经济与民主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主要表现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其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努力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积极推动经济管理、经济决策的民主化进程,积极推动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不断向纵深推进。
刘晓晶[3](2020)在《《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文中研究说明《人民日报》是党的机关报,社论作为机关报园地,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进行诠释。1989-2002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新的挑战,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又一次被推到了历史前台。此时期的《人民日报》社论紧紧跟随社会发展潮流,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拓展展开,是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众化的重要平台。《人民日报》社论重点围绕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释:第一,积极宣传解读如何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积极解读如何推进先进文化前进的内涵,阐释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优秀文化繁荣的路径和要求;第三,对如何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行各项政策方针的宣传。《人民日报》社论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潜移默化到国家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优秀理论,在宣传和推动党的工作和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民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四,《人民日报》社论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进行了广泛宣传,深刻阐释了科技军事思想改革思想、“打得赢”“不变质”的军事变革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推进了军事理论思想的大众化。第五,《人民日报》社论还积极报道跟进了祖国统一进程,积极宣传全方位对外关系格局,推进了“一国两制”“互利共赢”思想的深入。在这一时期,《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经验为:保持鲜明立场,传递主流声音;抓住主要问题,传播时代特色;语言风格严谨,释放语言力量。其主要启示为:注重传播渠道的立体化,加强报刊与网络媒体的融合;理论的宣传要符合实际,服务群众;理论的宣传要保持先进性与时代性。《人民日报》社论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渠道,在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众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结梳理《人民日报》社论在1989-2002年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充分认识《人民日报》社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要地位,对于我们进一步发挥《人民日报》社论的舆论引领功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胡丹[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城乡融合的新理念。城乡融合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方面,经济的融合是城乡融合的基础,而经济融合又以产业融合为核心,党的政策在推动城乡产业融合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立足农村,从政策演变角度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发现党的城乡产业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不断创新,城乡产业关系也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在整个城乡产业政策发展过程中,可以体现党的政策与人民利益的根本一致性,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的同时,党的政策与农民的创造性形成了良好的共振,使许多有利于城乡产业关系发展的政策在优化中更加完备,总体来说,党的政策在推动城乡产业融合、促进农村产业现代化、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机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党的城乡产业政策发展逻辑,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综述、主要概念的内涵分析和相关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二、三、四、五章,分别对应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城乡产业政策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从主要政策梳理、政策取向、政策目标和政策效果几个方面来论述了党的政策在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第一阶段为1978-1992年,这一时期以解决温饱问题、探求农村产业发展道路为目标,农村一二三产业得到发展,逐步实现内部融合;第二阶段为1993-2002年,市场作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推手,加速了城乡产业一体化步伐,市场化改革推动了城乡产业要素市场的进一步融合;第三阶段为2003-2012年,政策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模式建立,为工业反哺农业做全面制度安排;第四阶段为2013年至今,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进一步促进了城乡产业融合机制的优化。第三部分为第六章和第七章,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城乡产业政策的主要经验:坚持党的政策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坚持制度创新,将城乡产业融合政策的完善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上。提出要以共享发展和人民根本利益为最终价值取向,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乡村振兴,形成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政策体系。
阳斌[5](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党、国家和社会的共识,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微观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保持共性。乡村治理在治理价值上强调多元、合作、参与、法治、规范等多维追求,在治理目标上追求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对传统的、行政主导的一元式权威治理模式进行变革,主张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建立一个多元主体协商、合作、互补的治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包含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等核心公共权威组织,也包含事实上参与乡村治理过程的内生或外来的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民间权威及广大人民群众等主体与力量,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更具包容性的乡村建设合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则主要强调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按照法治、透明、回应、责任、有效、廉洁、公正等价值追求进行改造与重塑,建立更为宽松的乡村治理外部环境,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乡村治理的民主性建设任务,以促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完成。本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乡村治理纳入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视野中考察。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开始肩负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重任,“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双重建设目标成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对此,中国共产党围绕“耕者有其田”进行了漫长的革命探索,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政社合一”的国家整合治理模式逐渐形成,农村以整体的力量支持国家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但“人民公社”的管控模式使农村发展逐渐失去生机与活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深刻的反思,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序幕,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并以农村为突破点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于1982至1986连续5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涉及农村农业发展,在农村经济领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使长久束缚于土地的各种乡村资源逐渐激活,农村社会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潜力;在农村政治领域进行“乡政村治”治理探索,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紧密结合,不断促进基层民主与基层治理向前发展,使广大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形成了一系列乡村治理思想。进入新世纪之后,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更是连续16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必须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新时期全党的工作重点,可见,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乡村治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40余年的改革开放促使农村各方面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治理成效的背后也面临诸多治理困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使我国农村不可逆转的走向了现代化道路,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动速度加快,农民参与分享城市收益的路径越来越广阔,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外主体参与到乡村治理过程之中,使得乡村治理的主体、客体及环境等方面开始发生变化,农村原有的利益格局开始处于变化与流动之中,全国绝大多数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败,农村基层治理出现诸多治理困境。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乡村治理主体乏力,难以产生乡村治理合力;乡村治理资源消减,难以有效提供乡村治理的基础平台;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治理手段策略化选择,难以回应乡村公共需求;乡村治理绩效徘徊不前,老百姓获得感不强;乡村利益格局持续分化,农村非均衡发展严重等。乡村治理困境的产生与“大国家、小社会”的社会形态紧密相关。从国家建构的现实运作逻辑看,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公共权威是推动乡村治理向前发展的动力引擎,但乡村社会内生活力的激发方式与程度明显不够,乡村社会的自治空间相对比较狭窄,而且,基层公共权威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面临人、财、物缺失的现实难题,严重影响其治理水平,在诸多自上而下的考评体制中,基层公共组织的理性选择方式则是“策略化选择”与“非正式运转”,这势必导致基层治理过程中民主化程度偏低,进而影响基层公共组织的治理能力提升。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群体分化已经产生,精英群体与普众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行为表现及价值追求开始差异化呈现,乡村精英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普通大众对土地更加眷恋。务工群体与务农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态度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务工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社会事务的默然冷对,留守务农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公共事务的坚守。同时,中国农村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严重影响乡村治理的整体推进,城郊农村在城市文明与乡村惯性的碰撞中滋生出诸多新问题需要智慧回应,远郊农村的特色农业发展需要走“一村一品”之路。因此,乡村转型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复杂性,探寻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产生的缘由需要从宏观的视角对其加以综合认识。新时代乡村治理需要以马恩经典理论为指导,加快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要从马恩经典理论中汲取营养,又要解决探索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既是一个理论依其自身规定性的逻辑展开过程,又是一个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社会运动过程。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对于全面分析当代中国农村改革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转型的科学道路,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等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本文在考察马恩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思想,列宁斯大林关于农业基础地位、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思想的基础之上,积极建构未来乡村治理的复合框架结构,力促乡村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国正处于“民主国家”建构进程中,民主化建设已成为构建现代国家的必经环节。因此,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基层公共权威主体的规范性建设,通过厘清基层公共组织的角色与定位,实现权责对应,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通过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破除基层治理传统行政模式的单维弊端,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积极构建“政党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参与、社会协同”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乡村治理联动机制,形成乡村治理合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治理过程的民主性建设目标。
张梦思[6](2019)在《浠水县十月村乡镇企业的变迁(1978-2004)》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镇企业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浠水县十月村位于湖北省东部的黄冈地区。改革开放后,十月村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成为浠水县的先进和典型,曾多次被评选为当地“乡镇企业明星村”、“乡镇企业十强村”和“科技十强村”。此外,还曾荣获湖北省乡镇企业先进单位称号。2016年浠水县十月村被评选为2016年中国名村。十月村乡镇企业的前身是社队企业。1978年前,社队企业发展较为缓慢。1978年以后,在省政府、县委和县政府的号召下,十月村实行工农并举,围绕农业兴办企业,同时又依靠企业促进农业发展,社队企业开始发展。随后,农村出现了农民共同出资、农民个人举办以及联合举办的企业,1984年后与社队企业一起统称为乡镇企业。80年代中后期,十月村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并进入全面发展阶段。1988年2月,组建成立“经济联合社”,实行“提一进二兴三”的经济发展战略,创办了装饰材料厂,形成十月村的支柱产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十月特色的市场化发展道路。但十月村乡镇企业在发展中也遇到资金短缺、管理不善、生产安全等问题,1989年通过整顿与治理,迎来了第二次大发展。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和中共十四大以后,十月村乡镇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先后成立铸铁变质剂厂和氧化锌厂,形成十月村的明星产业。1993年,在原经济联合社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十月工贸集团。1998年10月,在原十月工贸集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十月集团,集中力量进行亿元工程经济建设。1999年开始,由于市场经济疲软,资金短缺非常严重,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受到重大的影响,一批村组原创企业相继停产或是改制,2004年十月村十月集团进行民营化改制,改制后的乡镇企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78-2004年间,十月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十月特色:走出了“工业兴村、科技强村”的十月路径,体现了“敢闯、敢冒、敢干”的十月精神,创造了十月村经济发展特有的十月速度。虽然发展中经历曲折、出现了一些问题,并最终走上民营化改制的道路,但1978-2004年间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十月村单一的经济结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了农村就业问题,奠定了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对十月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本文以个案为例,梳理了浠水县十月村乡镇企业的变迁过程,还原了十月村乡镇企业发展的原貌,分析其发展特色和影响,并总结经验教训,以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乡村企业的发展提供历史的借鉴,并丰富对中国乡镇企业的经济史研究。
袁绍光[7](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把对待和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战略重点。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关于农业发展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走过40年,但是“三农”问题仍是具有全局性的重要问题,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强烈的时代意识和战略意识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实践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断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紧密跟踪亿万农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发展的思想。“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农村改革的历程,科学凝练农业发展的思想,系统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加快补齐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短板,对于汇聚起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对于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之路,都很有必要。论文力求历史和逻辑、结构和内容的统一,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意义、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研究对象和主要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思路。正文分为六章,主要探讨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农业大国,怎样建设这个农业大国的重大主题,并辅之以背景—理论—方略—意义的思路展开论述。第一章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重点论述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和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问题。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主线,提出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农业战略思想核心、推行农村改革是农业发展的动力、乡镇企业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两个飞跃”是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强力支撑、多种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举措。同时分析这一时期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和时代意义。三是,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方面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另一方面,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基本方略、重大意义三个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的问题。第二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是以实现乡村振兴为总目标,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核心,通过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战略任务,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思想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来源、思想实践基础和习近平早期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实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同时还阐述了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第三章重点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这一章包括五部分。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二是,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三是,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四是,从科学内涵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两个方面论述了美丽乡村思想。五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体现新使命新要求、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第四章阐释了新时代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不仅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紧迫性,而且重点阐释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战略方向以及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五章阐述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本章从历史必然性、战略目标、基本方略、主要特点以及重大意义加以全面分析。其中重点论述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的基本内容: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解决“谁来扶”的问题、解决“怎么扶”以及解决“如何退”的问题。还分析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全球减贫作出贡献、为世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第六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具有全局性、实践性、人民性、协调性、时代性以及世界性的特征。突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实现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开辟了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展现世界担当、发展世界文明和促进人类进步。总结了八条基本经验:在总揽全局中坚持党的领导、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郎朗[8](201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七大首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具体概括,党的十八大又予以完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五中全会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伟大成就、外溢性影响等,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人们寻求从不同的角度和视域来解读与阐释,探究中国道路成功的密码、政治自信、未来走向;也有的则有意贬损,唱衰中国,"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不时响在耳边。中国走到今天,已经下了世界上最精彩的一盘棋,开创出了人类史上大国兴盛的一种崭新模式。本论文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创新性作为一个系统问题进行整体性研究,深入探究中国道路的内在逻辑、发展脉络、基本要素、独特优势、创新性、伟大成就、现实境遇及基本经验和世界意义,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正能量,为崛起的中国强力发声,为中国走向提供政策参考,为实现话语自信寻找中国理念、中国价值。这对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定中国自信,提升中国自觉,增强前进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论文主体部分由六章组成:第一章,深入分析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逻辑:历史渊源、逻辑起点、现实依据、理论基础与行动指南,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初步探索与开辟、逐步拓展、整体推进。第二章,深入解读和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具体形态以及基本架构。第三章,深入分析比对"苏联模式"、西方道路模式、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模式、"拉美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区别,科学掲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蕴含的基本因素与优势。第四章,较为深入地分析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道路的方向把握上、制度设计与安排上、发展的战略重点、制度保障与动力上、发展的任务设定与目标选择上、发展的总体布局与总体战略上、现代化模式选择上、理论指导上等方面的创新性,以彰显中国特色。第五章,系统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入剖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境遇及其一些急需解决问题。第六章,全面总结和解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经验和世界意义。
周建群[9](2009)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企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支持农业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城市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快速成长,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等,使乡镇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展减速,暴露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弱点,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乡镇企业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进入21世纪,随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推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为乡镇企业在新世纪的新发展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和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乡镇企业概念的新界定、发展历程、发展模式的新发展,乡镇企业在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村民主政治进程等方面,论述了乡镇企业具有其它类型的经济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与三农的天然联系,使乡镇企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乡镇企业也是国家整体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世纪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相结合,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乡镇企业发祥于农村,服务于农业,致富于农民。本文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和创新的理论——即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三农化、信息化、效益化、绿色化、和谐化的工业化。也就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实现发展方式创新、结构调整创新、产业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理念创新、服务理念创新等,从而开创乡镇企业发展的新局面,进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
彭道宾[10](2008)在《江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与基本经验》文中指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是处于爬坡过坎这一紧要关口的必然选择。本文对江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进行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对其基本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以期在科学发展的新型竞争中发挥后发优势,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二、努力开创乡镇企业发展的新局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努力开创乡镇企业发展的新局面(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学术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关于海洋渔业经济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渔业企业的研究 |
(三)关于国外渔业企业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地调查法 |
五、相关问题的必要说明 |
(一)渔业企业的概念界定 |
(二)选取北海市作为研究点的缘由 |
(三)文章中涉及的主要渔业企业信息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北海渔业企业的基础奠定 |
一、构建渔业企业体系的必要性 |
(一)恢复和发展渔业经济 |
(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现实需要 |
(三)构建渔业经济体系是重要任务 |
二、北海渔业企业体系的构建完善 |
(一)水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 |
(二)渔船修造体系的构建 |
(三)综合性国有海洋捕捞企业的成立与成长 |
三、北海渔业企业在渔业生产中的社会效用、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渔业企业产生的社会效用 |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问题 |
(三)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至21 世纪前北海渔业企业的突破 |
一、改革开放后的新任务 |
(一)助推渔业经济的市场化转型 |
(二)推动渔民就业,释放生产活力 |
(三)顺应改革开放时代潮流,焕发新生活力 |
二、改革开放后至21 世纪前北海渔业企业体系的变化 |
(一)改革开放以来至21 世纪前传统渔业企业的新变化 |
(二)形成新的乡镇渔业企业体系 |
三、经济体制改革中渔业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国有企业优势下降 |
(二)渔业涉外事件的损失和海洋资源减少 |
(三)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
四、经济体制改革中渔业企业的应对措施 |
(一)改革管理制度 |
(二)加强与国内外的贸易沟通 |
(三)开拓远洋捕捞新局面 |
(四)渔业产业链延伸和非渔产业拓展的发展实践 |
(五)努力建构新兴乡镇渔业企业体系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转型发展 |
一、21 世纪以来渔业企业的历史定位和新形势 |
(一)渔业企业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力量 |
(二)时代为渔业企业发展创造新的历史条件 |
(三)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催生渔业企业转型升级 |
二、21 世纪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特征 |
(一)传统企业为时代所淘汰 |
(二)民营企业成为行业产业的龙头引领 |
三、渔业企业在困境中前行 |
(一)渔业企业发展中所遇问题 |
(二)渔业企业所遇问题的原因 |
(三)渔业企业自我解困的主要举措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其他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概况及对北海渔业企业的评价和建议 |
一、国内其他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情形 |
(一)东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 |
(二)黄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状况 |
(三)渤海区渔业企业的状况 |
二、北海渔业企业发展的区域地位和现实作用 |
(一)有利于奠定北海在南海地区渔业地位 |
(二)有利于带动个体渔民发展 |
(三)有利于维护国家在海洋权益中的话语权 |
三、新形势下北海渔业企业发展的路径 |
(一)政府须加强对渔业企业政策等的支持 |
(二)渔业企业自身要提升发展的内力 |
(三)构建渔民与渔业企业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2 相关概念解析 |
0.3 研究现状分析 |
0.3.1 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
0.3.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章 体系生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形成背景和过程 |
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背景 |
1.1.1 时代背景:世情、国情与党情出现新变化 |
1.1.2 历史镜鉴: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的深刻反思 |
1.1.3 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
1.1.4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经济民主思想 |
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 |
1.2.1 酝酿萌发阶段 |
1.2.2 积极探索阶段 |
1.2.3 初步形成阶段 |
1.2.4 成熟完善阶段 |
第2章 制度保障: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民主 |
2.1 所有制与经济民主 |
2.1.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 |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经济民主内涵 |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民主 |
2.2.1 经济主体的基本含义 |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 |
2.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民主内涵 |
2.3 分配制度与经济民主 |
2.3.1 重新确立物质利益原则 |
2.3.2 对按劳分配原则的拨乱反正 |
2.3.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经济民主内涵 |
第3章 基本任务:经济管理民主化 |
3.1 经济管理民主化的提出 |
3.2 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 |
3.2.1 “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原则 |
3.2.2 “民主集中制”原则 |
3.2.3 “权、责、利相统一”原则 |
3.2.4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
3.2.5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原则 |
3.3 宏观经济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
3.3.1 给政府分权:处理好党政关系 |
3.3.2 给地方分权:处理好上下关系 |
3.3.3 给企业分权:处理好政企关系 |
3.3.4 给集体经济组织分权:处理好政社关系 |
3.4 企业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
3.4.1 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
3.4.2 让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 |
第4章 关键环节:经济决策民主化 |
4.1 经济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
4.1.1 经济决策在党和政府决策中的地位 |
4.1.2 经济决策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4.1.3 经济决策的重要作用 |
4.2 经济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4.3 经济决策民主制定 |
4.3.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决策制定的必要条件 |
4.3.2 群众路线:经济决策制定的基本方法 |
4.3.3 民主集中制:经济决策制定的重要保证 |
4.4 经济决策民主执行 |
4.4.1 “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经济决策执行的动力之源 |
4.4.2 “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经济决策执行的必然选择 |
4.4.3 “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经济决策执行的重要原则 |
4.5 经济决策民主检验 |
4.5.1 “实践”:经济决策检验的唯一标准 |
4.5.2 “三个有利于”:经济决策检验的具体标准 |
第5章 实践成效: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 |
5.1 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的变迁 |
5.1.1 计划体制时期行政调控下的生产 |
5.1.2 改革开放后生产向自主经营的转变 |
5.2 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的变迁 |
5.2.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拨下的交换 |
5.2.2 改革开放后交换向市场配置的转变 |
5.3 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变迁 |
5.3.1 计划体制时期平均主义下的分配 |
5.3.2 改革开放后分配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转变 |
5.4 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的变迁 |
5.4.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节下的消费 |
5.4.2 改革开放后消费向适度可持续的转变 |
第6章 理论解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和特点 |
6.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 |
6.1.1 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 |
6.1.2 中国共产党:经济民主的领导核心 |
6.1.3 发展生产力:经济民主的物质前提 |
6.1.4 人民自主:经济民主的价值诉求 |
6.1.5 人的全面发展:经济民主的终极目标 |
6.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 |
6.2.1 坚持经济与民主的统一 |
6.2.2 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
6.2.3 坚持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 |
6.2.4 坚持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 |
6.2.5 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
6.2.6 坚持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 |
第7章 现实观照: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理论价值 |
7.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7.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 |
7.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实践价值 |
7.2.1 进一步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 |
7.2.2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管理民主化进程 |
7.2.3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决策民主化进程 |
7.2.4 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人民日报》社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一)《人民日报》社论 |
1.《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作用 |
2.《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地位 |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含义 |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
(三)《人民日报》社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
1.《人民日报》社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 |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任务 |
二、《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 |
(一)对发展先进生产力重要思想的宣传阐释 |
1.宣传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大力宣传国有企业改革策略 |
3.深刻解读农村改革方针 |
4.积极宣传人才强国战略 |
5.大力提倡科教兴国战略 |
6.深刻阐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思想 |
7.积极宣传西部大开发战略 |
8.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 |
(二)对发展先进文化重要思想的宣传阐释 |
1.积极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2.努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三)对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要思想的宣传 |
1.积极宣传党建思想 |
2.阐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3.强调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
(四)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的宣传 |
1.宣传科技军事改革思想 |
2.宣传“打得赢”“不变质”的军事变革思想 |
3.宣传信息化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
(五)对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的宣传 |
1.积极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
2.积极宣传全方位对外关系格局 |
三、《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启示 |
(一)《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 |
1.保持鲜明立场,传递主流声音 |
2.抓住主要问题,传播时代特色 |
3.语言风格严谨,释放语言力量 |
(二)《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
1.注重传播渠道立体化,加强报刊与网络媒体的融合 |
2.理论的宣传要符合实际,服务群众 |
3.理论的宣传要保持先进性与时代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主要概念与理论依据 |
1.3.1 主要概念 |
1.3.2 理论依据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突破与探索(1978-1992 年):家庭承包制的建立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逐步融合 |
2.1 实施生产责任制改革以解决温饱问题 |
2.1.1 农村生产责任制改革奠定城乡经济互通的物质基础 |
2.1.2 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的内部融合 |
2.2 家庭承包制取得制度突破奠定农村产业基础 |
2.2.1 尊重农民生存权益同时寻求政策制度化的突破 |
2.2.2 政策的支持为农村产业发展开辟道路 |
第3章 改革与发展(1993-2002 年):市场化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市场的交流融合 |
3.1 市场化改革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进程 |
3.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加快城乡产业要素的流动 |
3.1.2 乡镇企业改制和城镇化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载体 |
3.2 市场化改革更新经济发展观为城乡注入活力 |
3.2.1 政策取向从温饱向市场化转变开辟了城乡产业融合新渠道 |
3.2.2 市场化的政策选择加快了农村工业化步伐 |
第4章 转型与反哺(2003-2012 年):统筹城乡为工业反哺农业做全面制度安排 |
4.1 政策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模式建立 |
4.1.1 减负增收重启农村产业发展活力 |
4.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4.2 以工促农调整城乡利益维护农村产业权益 |
4.2.1 政策的协调性作用推动城乡利益关系调整 |
4.2.2 政策创新推动新的城乡产业关系建立 |
第5章 攻坚与优化(2013 年至今):乡村振兴推动城乡产业融合机制优化 |
5.1 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产业融合 |
5.1.1 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完善保障了“三农”安全稳定发展 |
5.1.2 城乡要素平等交换重塑城乡产业关系 |
5.2 乡村振兴优先发展农村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
5.2.1 维护“三农”发展利益以稳固大国基础 |
5.2.2 共享的政策取向打破城乡分割发展模式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产业融合政策的经验和启示 |
6.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产业融合政策的基本经验 |
6.1.1 坚持党的政策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
6.1.2 坚持党的政策与人民首创精神的融合性 |
6.1.3 坚持政策完善与制度创新的统一性 |
6.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产业融合政策的现实启示 |
6.2.1 完善政策制度体系以构建城乡融合的产业模式 |
6.2.2 深入开展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农村内生动力 |
6.2.3 以共享发展成果为政策取向形成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政策体系 |
第7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外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治理 |
1.4.2 乡村治理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乡村治理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
2.1.1 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思想 |
2.1.2 关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 |
2.1.3 关于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
2.1.4 关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 列宁、斯大林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
2.2.1 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 |
2.2.2 关于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想 |
2.2.3 关于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
2.2.4 关于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的探索发展 |
3.1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乡村建设思想 |
3.1.1 以“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乡村探索思想 |
3.1.2 “政社合一”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整合思想 |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 |
3.2.1 邓小平农村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思想 |
3.2.2 “三个代表”引领下的农村建设思想 |
3.2.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相关思想 |
3.2.4 习近平乡村振兴相关思想 |
3.3 中国共产党加强乡村治理取得的成效 |
3.3.1 乡村治理领导地位得以巩固 |
3.3.2 乡村治理依靠力量得以凝聚 |
3.3.3 乡村治理物质基础得以夯实 |
3.3.4 乡村治理外部条件得以保障 |
3.3.5 乡村治理建设热情得以激发 |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分析 |
4.1 乡村治理主体的乏力共生 |
4.1.1 村内外居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融合困境 |
4.1.2 村干部亲“政务”疏“村务”的身份冲突 |
4.1.3 基层政权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错位 |
4.2 乡村治理资源的张力运转 |
4.2.1 乡村治理财力整体匮乏 |
4.2.2 乡村治理项目非专项运行 |
4.2.3 乡村土地资源非集约利用 |
4.3 乡村治理手段的策略化选择 |
4.3.1 乡镇掌控基层民主意图时有突显 |
4.3.2 乡村治理文牍主义偶有蔓延 |
4.3.3 乡村干部维稳追求单维可控 |
4.4 乡村治理绩效的离散趋向 |
4.4.1 乡村公共产品自主供给低效 |
4.4.2 乡村公共文化原子化呈现 |
4.4.3 乡村共同体凝聚力下降 |
4.5 乡村利益格局的持续分化 |
4.5.1 村民利益分配非均衡发展 |
4.5.2 乡村利益主体持续动态博弈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之缘由阐释 |
5.1 现代国家建构视阈下的乡村治理张力缘由 |
5.1.1 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下的整合与释放 |
5.1.2 冲突与博弈:乡村治理的国家建构张力 |
5.1.3 缺失与紧张:基层政权的“非正式运转”逻辑 |
5.2 社会分化视阈下的乡村治理群体分层影响 |
5.2.1 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群体的非充分发展 |
5.2.2 精英与能人: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理性小农 |
5.2.3 普众与老弱:乡村治理过程中的边缘群体 |
5.3 社会化小农视阈下的乡村治理态度影响维度 |
5.3.1 社会交互进程中的小农货币约束 |
5.3.2 进城与务工:乡村公共事务无暇关注 |
5.3.3 留守与务农:乡村振兴的中坚守望 |
5.4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场域影响维度 |
5.4.1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历程 |
5.4.2 近郊农村:城市冲击与乡村惯性的张力场域 |
5.4.3 远郊农村:传统种植与特色农业的本色使命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路径 |
6.1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框架建构 |
6.1.1 确立乡村治理的振兴愿景 |
6.1.2 探索乡村治理的自治路径 |
6.1.3 健全乡村治理的法治保障 |
6.1.4 挖掘乡村治理的德治内核 |
6.2 基层党组织统领乡村治理的地位强化 |
6.2.1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经济建设的引领者 |
6.2.2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政治发展的推动者 |
6.2.3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和谐社会的护航者 |
6.2.4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
6.2.5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促进者 |
6.3 基层政府主导乡村治理的职能完善 |
6.3.1 基层政府职能的时代型塑 |
6.3.2 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高效提升 |
6.3.3 “乡政”与“村治”指导关系的理顺 |
6.4 市场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资源延伸 |
6.4.1 农村资源要素的市场蝶变 |
6.4.2 市场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搭建 |
6.4.3 积极构建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
6.5 民间社会组织协同乡村治理的活力释放 |
6.5.1 民间社会组织与基层权威系统的双维均衡 |
6.5.2 民间社会规范与正统制度体系的治理包容 |
6.5.3 民间社会组织促进乡村治理的空间延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6)浠水县十月村乡镇企业的变迁(1978-200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概念界定及说明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十月村社队企业向乡镇企业的转变(1978-1984) |
第一节 十月村社队企业的发展 |
一、十月村简介 |
二、社队企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从社队企业到乡镇企业 |
第二章 十月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4-1989) |
第一节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背景 |
一、政策背景 |
二、外部环境 |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 |
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
二、核心企业逐渐形成 |
第三章 十月村乡镇企业的整顿治理与第二次大发展(1989-1998) |
第一节 乡镇企业的整顿与治理 |
一、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二、乡镇企业的整顿与治理 |
第二节 乡镇企业迎来第二次高速发展 |
一、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的政策环境 |
二、乡镇企业的第二次大发展 |
第四章 十月村乡镇企业的转型与改制(1998-2004) |
第一节 乡镇企业陷入困境 |
一、经营管理不善 |
二、资金短缺严重 |
三、外部环境变化 |
第二节 政府出台政策扶持乡镇企业发展 |
一、税收优惠 |
二、用地优惠 |
三、其他优惠 |
四、奖励政策 |
第三节 十月村乡镇企业的改制 |
一、十月集团改制的原因 |
二、十月集团改制的过程 |
三、改制后的乡镇企业 |
第五章 十月村乡镇企业发展的特色与作用 |
第一节 十月村乡镇企业发展的特色 |
一、十月路径 |
二、十月精神 |
三、十月速度 |
第二节 十月村乡镇企业发展的作用 |
一、改变单一经济结构,增加农民的收益 |
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
三、奠定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有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1949—2012) |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49—1978) |
一、推进农业合作化 |
二、大办人民公社 |
三、发展农业基础 |
四、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 |
五、探索中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启示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78—1992) |
一、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主题: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
三、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 |
四、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第三节 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1992—2012) |
一、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来源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思想实践基础 |
三、中共十八大之前习近平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其实践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
三、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乡村振兴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二、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 |
三、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 |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四、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
五、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
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七、坚持因地制宜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总体要求 |
一、产业兴旺 |
二、生态宜居 |
三、乡风文明 |
四、治理有效 |
五、生活富裕 |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美丽乡村 |
一、美丽乡村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美丽乡村思想的科学内涵 |
三、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 |
第五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 |
二、体现新使命新要求 |
三、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 |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一、加快农业发展 |
二、建设现代农业 |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二节 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紧迫性 |
一、从“四化同步”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二、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三、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四、从农业绿色持续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三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战略方向 |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方向 |
第四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
一、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
三、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
四、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五、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
六、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 |
七、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扶贫战略思想的逐步发展 |
一、救济式扶贫阶段 |
二、开发式扶贫时期 |
三、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新时期 |
第二节 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历史必然性 |
一、“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时代使命 |
二、补齐新时代农村发展短板的需要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然要求 |
四、完善扶贫脱贫方式的需要 |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目标与基本内容 |
一、战略目标 |
二、基本内容 |
第四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基本方略 |
一、健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机制 |
二、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
三、实施就业扶贫脱贫工程 |
四、实施教育扶贫脱贫工程 |
五、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六、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
第五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一、政治统领 |
二、精准发力 |
三、持续作战 |
四、凝聚合力 |
五、激发内力 |
六、务求实效 |
第六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一、丰富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 |
二、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
三、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贡献 |
五、为世界贫困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显着特征 |
一、全局性 |
二、实践性 |
三、人民性 |
四、协调性 |
五、时代性 |
六、世界性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 |
一、实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
二、开辟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
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
四、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世界担当 |
五、发展世界文明,促进人类进步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在总揽全局中加强党的领导 |
二、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 |
三、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 |
四、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 |
五、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 |
六、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 |
七、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 |
八、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后记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目标与基本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脉络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逻辑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脉络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及其架构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态及其架构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其它发展模式比照及其优势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其它发展模式比照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蕴含的基本因素与独特优势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 |
一、道路的方向把握上的创新 |
二、制度设计与安排上的创新 |
三、发展的战略重点、制度保障与动力上的创新 |
四、发展的任务设定与目标选择上的创新 |
五、发展的总体布局与总体方略上的创新 |
六、现代化道路选择上的创新 |
七、理论指导上的创新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伟大成就与现实境遇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伟大成就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境遇及破解路径思考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与世界意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企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现状 |
四、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
1、研究创新之处 |
2、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农村经济发展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农村经济发展理论 |
二、我党四代领导人有关农村经济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能性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
一、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的持续动力 |
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 |
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
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
六、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题中之义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念的演进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涵 |
第二章 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 |
第一节 乡镇企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
一、乡镇企业名称的由来与变迁 |
二、乡镇企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
三、乡镇企业概念内涵的动态发展 |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
一、改革前探索徘徊阶段(1949—1978年) |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乡镇企业(1978—1983年) |
三、人民公社解体后乡镇企业(1984—1988年) |
四、整顿治理中的乡镇企业(1989—1991年) |
五、全面改革与发展阶段(1992—1996年) |
六、深入改革调整阶段(1997—2000年) |
七、乡镇企业发展进入新世纪(2001年以来) |
第三节 乡镇企业发展模式 |
一、苏南模式——较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模式 |
二、温州模式——市场型乡镇企业发展模式 |
三、耿车模式——不发达农业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模式 |
四、平定模式——资源开发利用型乡镇企业发展模式 |
五、珠江模式——外向型乡镇企业发展模式 |
六、晋江模式——侨乡股份经营型乡镇企业发展模式 |
第三章 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第一节 乡镇企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
一、从“生产发展”方面考察 |
二、从“生活宽裕”方面考察 |
三、从“乡风文明”方面考察 |
四、从“村容整洁”方面考察 |
五、从“管理民主”方面考虑 |
六、从“发展机遇”方面考察 |
第二节 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一、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支撑者 |
二、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
第三节 乡镇企业与农业现代化 |
一、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
二、乡镇企业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 |
第四节 乡镇企业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增加农民收入 |
一、有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 |
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增加农民收入实证分析 |
第五节 乡镇企业与农村城镇化 |
一、城镇化的涵义和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
二、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
三、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 |
四、乡镇企业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
第六节 乡镇企业发展促进农村民主化进程 |
一、乡镇企业发展向农村提出民主管理要求 |
二、乡镇企业对民主建设的促进作用 |
三、乡镇企业对民主建设发生作用的方式和程度 |
第四章 乡镇企业与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 |
一、工业化的涵义 |
二、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三、传统工业化的特征 |
四、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
第二节 发展乡镇企业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工业化理论 |
二、发展经济学有关农村工业化理论 |
三、乡镇企业发展理论 |
四、我国农村工业化的概念和特点 |
五、农村工业化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六、走中国特色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 |
七、中国特色的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 |
第三节 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一、科学谋划新时期乡镇企业新的发展定位 |
二、农村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测评模型 |
三、乡镇企业增长的要素分析 |
四、正确处理农村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三个关系 |
第五章 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
第一节 当前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和存在的问题 |
一、当前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 |
二、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乡镇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一、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二、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
第三节 乡镇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一、发展方式创新——促乡镇企业发展方式转变 |
二、结构调整创新——促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三、产业布局创新——促乡镇企业产业布局优化协调 |
四、体制机制创新——促乡镇企业提高市场竟争力 |
五、经营理念创新——促乡镇企业做大做强 |
六、服务理念创新——促乡镇企业和谐发展 |
结论 开创乡镇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努力开创乡镇企业发展的新局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研究[D]. 张镇昌.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D]. 孙贵林. 湘潭大学, 2020(12)
- [3]《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D]. 刘晓晶.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政策研究[D]. 胡丹.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D]. 阳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浠水县十月村乡镇企业的变迁(1978-2004)[D]. 张梦思.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D]. 袁绍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创新研究[D]. 郎朗.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9]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企业发展研究[D]. 周建群. 福建师范大学, 2009(11)
- [10]江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与基本经验[A]. 彭道宾. 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