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梯度蔗糖诱导黄皮胚轴脱水耐性后超低温保存(论文文献综述)
曾桃,蔡翼,莫少琼,李少霞,黄真池[1](2013)在《脱水处理对黄皮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以成熟的黄皮种子为材料,研究了脱水处理对黄皮种子生理指标的影响。将黄皮种子置于装有饱和的LiCl(RH12%)、MgCl2(RH 32%)、Mg(NO3)2(RH 52%)、NaCl(RH 72%)、H2O(RH 100%)溶液的干燥器中脱水处理。7 d后,测定黄皮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蛋白质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脱水程度越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SOD活性、POD活性越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刚好相反。POD同工酶结果表明,脱水过程中POD不断被分解,尤其是小分子量的POD同工酶的降解更为明显。
陆晓民[2](2012)在《外源油菜素内酯提高黄瓜幼苗低氧耐性的蛋白基础及光合生理》文中提出无土栽培生产实践中管理不当及土壤水分过高容易导致植物根系供氧不足从而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世界性的重要蔬菜作物,也是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然而,由于黄瓜根系细弱、易早衰、喜湿,但对根际氧气需求较高,根际低氧逆境下其生长势较难维持。油菜素内酯是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之一,在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逆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植株呼吸代谢和抗氧化系统相关酶活性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关于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植株蛋白及光合研究报道甚少。本文以耐低氧性较弱的黄瓜品种‘中农6号’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栽培的方法,通过营养液中添加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研究了低氧胁迫下油菜素内酯对黄瓜幼苗相关蛋白表达、酶活性及光合作用的影响,探讨了油菜素内酯在黄瓜植株适应低氧胁迫中作用的蛋白基础及光合生理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和可溶性蛋白表达的影响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施用EBR后缓解了低氧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其干重、根系总长、根尖数较单纯低氧处理显着增加,并且使黄瓜幼苗根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而使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低氧胁迫与对照相比,根系中出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3.96×103的新蛋白条带,有11种蛋白表达量增强,施用EBR后根系中这些表达增强的蛋白条带均有所减弱,叶片中则有9种蛋白条带发生明显变化,这些蛋白的表达可能与外源EBR缓解低氧胁迫伤害作用密切相关,外源EBR可通过调节黄瓜幼苗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其表达,从而缓解低氧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减轻低氧胁迫对植株的伤害。2.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呼吸酶、抗氧化酶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低氧胁迫增强了黄瓜幼苗根系丙酮酸脱羧酶(PDC)、乙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表达,低氧胁迫下施用外源EBR的3d时PDC、ADH同工酶的表达量分别比单纯低氧处理提高了18.8%、28.8%,而6、9d时PDC、ADH、LDH同工酶的表达又分别降低19.5%、25.6%、53.4%及26.4%、26.0%、28.4%。低氧胁迫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及苹果酸酶(ME)同工酶表达量明显的加强,低氧下施用外源EBR处理后6、9d明显增强了IDH、MDH同工酶的表达,而减弱了SDH同工酶的表达。低氧胁迫增强了黄瓜幼苗根系UDPG焦磷酸转化酶(UGPase)及醛缩酶(ALD)的表达,低氧胁迫3、6d UGPase的表达量分别提高了20.50%、30.80%,ALD的表达量分别提高了47.81%、56.17%,与单纯低氧处理相比,施用外源EBR处理3dALD的表达减少了11.20%,6d UGPase减少了22.15%。与对照相比,单纯低氧胁迫处理的黄瓜幼苗根系3、6、9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表达量均低于对照,低氧胁迫下营养液增施EBR,其SOD同工酶的表达3、6d比单纯的低氧处理分别提高了5.22%、10.25%,POD同工酶的表达也分别增加了13.81%、9.46%,而CAT表达量无明显差异。油菜素内酯对短期根际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呼吸及抗氧化相关酶基因的表达表明,低氧处理3d黄瓜幼苗根系的ldh、pdc、idh、sdh、 mdh、ald、ugpase、pfk、hk、pod基因表达量上调,cat、sod、fk基因表达量下调,低氧下外源增施油菜素内酯ldh、idh、pfk基因表达量则进一步上调,而pdc、sdh、 mdh、cat、sod、ugpase基因表达量又稍有下降。可见,低氧胁迫下营养液添加EBR可调节黄瓜根系无氧呼吸、有氧呼吸酶和相关保护酶同工酶及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黄瓜植株的低氧耐性,缓解低氧胁迫对黄瓜幼苗根系的伤害。3.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细胞超微结构、ATPase活性及其线粒体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线粒体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02)和丙二醛(MDA)含量显着升高,根尖细胞受到伤害,ATPase活性及根系活力下降,处理3d其SOD、POD、CAT酶活性均受到诱导高于对照,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至6d时又显着低于对照;而低氧胁迫下营养液施加EBR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SOD、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O了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提高了根系活力及其ATPase活性,根尖细胞受伤减轻。可见油菜素内酯对缓解低氧胁迫对黄瓜幼苗根系细胞超微结构、ATPase活性及其线粒体抗氧化系统均有良好的效应,可有效缓解低氧胁迫造成的伤害。4.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及其多胺、无机离子含量的影响低氧胁迫下,黄瓜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表观量子效率(AQY)和羧化效率(CE)显着降低,黄瓜幼苗的PSII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显着下降,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和PS Ⅱ反应中心天线耗散能量(Drate)显着升高,细胞超微结构异常,说明低氧胁迫下黄瓜植株受到了光抑制。而低氧胁迫下,外源EBR可修复或缓解低氧胁迫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伤害,提高植株的Pn、Fv’/Fm’、qP、rETR、ΦPSII以及光化学反应的能量(Prate),降低天线耗散的能量(Drate),说明外源EBR对缓解低氧胁迫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均有良好的效应,提高光能利用效率,缓解黄瓜植株的光抑制,维持较高的光合性能,从而减轻低氧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及根系内源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多胺(PAs)总含量和Put/PAs值显着提高,(Spd+Spm)/Put值显着降低,根系内源多胺变化幅度大于叶片,且幼苗叶片的K+、Ca2+、Mg2、Fe3+、Zn2+、Mn2+及根系的K+、Ca2+、Mg2+、Zn2+等离子含量均显着下降;外源EBR显着提高了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游离态Spm、结合态Spd、Spm及束缚态Put、Spd、Spm的含量,促进PAs进一步积累,降低Put/PAs比值,提高(Spd+Spm)/Put比值,显着增加黄瓜幼苗叶片Ca2+、Mg2+、Fe3+、Zn2+、Mn2+及根系Ca2+、Mg2+、Fe3+、Mn2+的含量。可见,外源EBR可调节黄瓜幼苗内源多胺含量及其形态,促进植株根系的养分吸收,从而缓解低氧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
刘福平[3](2011)在《ABA预处理对蝴蝶兰类原球茎耐脱水性及生理基础的影响》文中提出探讨ABA溶液预处理蝴蝶兰类原球茎(PLB)对耐脱水性及生理学基础的效应,本实验观测H2O和ABA溶液分别预处理PLB的脱水成活率及脱水前后的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80μmol/L的ABA溶液预处理PLB,显着降低失水速度,极显着提高脱水后成活率。新鲜PLB、H2O或ABA溶液浸泡的PLB三者之间的干物质重量、相对电导率和成活率均无显着差异。ABA溶液预处理能极显着提高PLB可溶性蛋白、热稳定蛋白、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明显地降低还原糖含量,也能使PLB的SOD活性极显着提高,POD、CAT活性均极显着降低,但总抗氧化能力极显着提高。所以,ABA溶液短时间处理蝴蝶兰PLB并不能明显改变重量和造成损伤,预处理能提高脱水保护物质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是增强PLB脱水耐性的基础。
刘福平,林志楷[4](2010)在《脱落酸预处理对蝴蝶兰类原球茎及其脱水耐性的效应》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脱落酸(ABA)溶液预处理对蝴蝶兰类原球茎(PLB)的影响及对其耐脱水性的效应。[方法]观测H2O浸泡PLB对其耐脱水性的效应,H2O、ABA溶液预处理对PLB的影响,以及ABA溶液预处理PLB的耐脱水性。[结果]浸水PLB的含水率和成活率较新鲜PLB明显提高。H2O或ABA溶液浸泡1 h后的PLB重量(浸泡重)差异不显着,H2O或ABA溶液浸泡不能明显改变PLB干物质重量、相对电导率和成活率。较H2O浸泡,80μmol/L ABA溶液预处理使PLB脱水处理后的脱水重/鲜重提高24.8%,成活率提高51.5%。[结论]ABA溶液短时间预处理蝴蝶兰PLB并不能改变其重量和造成损伤。ABA预处理能稍提高脱水处理后PLB含水率,可能只是脱水耐性提高的原因之一。
王更亮[5](2009)在《花烛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及相关生理生化和组织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花烛(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又名红掌,安祖花,为天南星科(Araceae)花烛属(Anthurium)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因其独特的花型、艳丽的花色、周年开花而成为备受人们喜爱的花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花烛品种越来越多,与之配套的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相对薄弱,传统的花烛种质资源保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土地。因此适宜而且有效的花烛种质资源保存方法对于花烛生产及新品种的选育越来越重要。本试验在现有花烛离体培养技术的基础上,着重对花烛胚性悬浮细胞系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条件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该方法在其它类型材料(花烛茎尖,花烛普通型愈伤组织)上的适用性,初步建立了适宜花烛的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方法,为花烛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了参考。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花烛品种’Amigo’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烛胚性悬浮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条件。结果表明:山梨醇浓度和预培养时间、细胞生理状态、装载液类型及时间、玻璃化溶液处理时间、化冻温度对花烛胚性悬浮细胞存活率均有较大影响。花烛胚性悬浮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最佳条件为:继代培养3~5 d、直径为1~2mm的花烛胚性悬浮细胞在含0.5 mo1/L山梨醇的1/2 MS培养基中悬浮培养2d,4℃低温处理24h,经25%PVS2预处理15 min,100%PVS2 0℃脱水10 min,液氮冻存后40℃水浴化冻3 min,含1.2 mol/L蔗糖的1/2 MS培养基洗涤3次,每次10 min,恢复培养5 d后TTC法测定存活率可达32.1%。将此方法用于花烛Amigo’的茎尖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存活率大幅度下降,茎尖无法存活。对花烛胚性悬浮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进行优化,采用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和0.1mol/L的CaCl2将胚性悬浮细胞包埋成4mm左右大小的包埋丸,进行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保存效果较胚型细胞直接进行玻璃化保存效果差。2.以花烛品种’Amigo’胚性细胞为材料,研究了玻璃化超低温保存过程中预培养处理对其生理生化的影响,对山梨醇诱导花烛胚性悬浮细胞抗冻性的生理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花烛胚性悬浮细胞经山梨醇预培养处理后,随着山梨醇浓度的升高,含水量持续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抗氧活酶(SOD、CAT、POD)活性大幅度提高。且随山梨醇预培养时间的增长,含水量下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也逐渐提高。分析认为预培养是影响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存活率的关键因素,提高了材料抵抗低温的能力.3.以花烛胚性细胞玻璃化超低温各处理阶段的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各处理后的胚性细胞进行组织学上的观察。结果表明:材料经玻璃化超低温各程序处理后,材料组织结构与对照相比发生了变化.玻璃化溶液脱水、冷冻与化冻过程对花烛胚性细胞造成严重的伤害,尤其是冷冻与化冻环节。而预培养过程可以有效降低细胞受损害程度,此外,玻璃化溶液处理之前的预处理可以降低玻璃化溶液直接处理带来的损伤.
芮飞燕[6](2009)在《红花玉兰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种子基本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种子贮藏与萌发过程中淀粉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酯酶、ATP酶、酸性磷酸酶等几种酶的同工酶酶谱和酶活性变化、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分析测定,得出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 L.Y.Ma et L.R.Wang)种子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休眠与萌发特性以及这些特性与该物种濒危机制之间的相关性如下:1.红花玉兰种子不耐贮藏、对干燥和低温敏感等特点符合顽拗性种子(recalcitrantseed)的几个最主要的生物学特性,因此可以初步认定红花玉兰种子属于顽拗性种子。2.通过红花玉兰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贮藏过程中各种酶同工酶酶谱和酶活性分析,结果显示4℃100%湿度沙藏为红花玉兰种子贮藏的最佳条件。在这一条件下,种子内部的生理生化活动较少,代谢水平较低,消耗能量较少,膜质过氧化作用弱,质膜受破坏程度低,适合红花玉兰种子的贮藏。3.新采集的红花玉兰种子经检测在形态和生理上均已成熟,但是由于外种皮中存在高浓度的萌发抑制物质,导致了新鲜红花玉兰种子不能自然萌发。不同条件萌发结果表明,4℃100%湿度沙藏6个月以及100mg/l的赤霉素浸种72小时并于25℃全光照萌发等条件均能提高红花玉兰新鲜种子的萌发率,但还不能直接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在生产中可以尝试两种方式的结合使用。4.EST、ACP、ATPase等对水分和温度敏感的酶以及α-淀粉酶等对光照敏感的酶参与的生理生化反应可能是红花玉兰种子休眠与萌发机理的重要组成部分。5.红花玉兰新鲜种子由于外种皮中萌发抑制物的抑制作用导致了红花玉兰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低,自然更新困难;另外红花玉兰种子不耐贮藏、对缺水敏感度很高,在萌发过程中,保护酶活性低而有害物质积累多,是红花玉兰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容易劣变的根本原因,在自然界严酷的环境条件下,红花玉兰种子对缺水等逆境极度敏感的特性是导致该物种濒危的重要原因。
邱玥[7](2009)在《金线兰原球茎培养及其耐脱水性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蒴果的成熟度、冷藏时间、种子预处理等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原球茎增殖培养的最佳方案、建立原球茎无菌繁殖体系,并对原球茎耐脱水性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授粉类型对金线兰种子非共生萌发影响较大,异株异花、同株异花以及同株同花授粉所得的种子的萌发率分别为78.53%、69.62%、39.87%;蒴果成熟度以生长150天为宜,采收后萌发率可达78.59%;冷藏影响种子的活力,种子的萌发率随冷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使用次氯酸钠浸泡后的种子与对照相比,其萌发率没有明显差异。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NAA对原球茎增殖作用显着,本试验设计范围里得到金线兰原球茎增殖最佳组合1/2MS+ZT0.5mg/L+NAA1.0mg/L。3.在渗透胁迫下,金线兰原球茎的可溶性蛋白和热稳定蛋白的含量均表现出“W”型的变化趋势。通过SDS-PAGE分析,与对照相比,各浓度PEG-6000胁迫后的原球茎可溶性蛋白条带与对照基本一致。30%PEG-6000处理2d,3d,4d,5d和40%PEG-6000处理各个时间均新产生1条热稳定蛋白条带,分子量约为28.6kDa。
杨学军[8](2008)在《三个针叶树种种子玻璃与超低温保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金钱松、杉木和马尾松种子为材料,测定了种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并研究了杉木种胚玻璃化与内含物的关系。同时,对三树种种子进行超低温保存,测定了保存后的生理生化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植物种类的种子玻璃化转变不同。金钱松种子有较明显的玻璃化转变;而马尾松种子的DSC升温图谱无规律,且没有玻璃化转变;杉木种子则有2个明显的玻璃化转变。2.杉木种子的Tg1受含水量的影响较小,而Tg2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脂类对杉木种胚玻璃化起主要作用,可溶性糖类可提高种胚的Tg2。3.三树种种子都适宜于超低温保存,且种子发芽率、简化活力指数和脱氢酶活性都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下降。冷冻保护剂不能提高金钱松、杉木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却可提高马尾松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4.超低温保存后,三树种种子的相对电导率、O 2?和MDA含量都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呈总体上升的趋势。冷冻保护剂不能有效的保护质膜系统,而对降低马尾松种子的O 2?和MDA含量有一定的效果。5.超低温保存后,三树种种子的CAT、POD和SOD活性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呈总体下降的趋势。冷冻保护剂对保持马尾松种子CAT活性没有效果,而对提高POD和SOD活性有一定效果。6.超低温保存后,三树种种子蛋白质的种类变化不大,但是浓度都有所降低。同时,保存前马尾松种子中44.366.4KDa之间的一条带在保存后消失,并且在14.320.1KDa之间出现了一条新带。
刘小梅[9](2007)在《黄皮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文中提出黄皮属(Clausena Burm)植物种类较多,全世界约30余个种,其中11个种原产中国。黄皮为中国种,其栽培品种主要有大鸡心、选种大鸡心、长鸡心、郁南无核、独核甜、岐山甜、从城甜、红嘴鸡心、白糖鸡心、龙山无核、广西无核等。目前各地栽培的黄皮品种颇多,但不少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由于地理分布的重叠和种类间的自然杂交,产生了多种中间过渡类型,使其种内品种的界线不清晰。本研究以89份黄皮种质为试验材料,利用RAPD技术对不同的黄皮种质进行分子水平的比较分析,通过实验设计及相应的统计分析做出聚类分析图,并应用流式细胞仪对部分种质进行染色体倍性分析,研究黄皮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各种质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为黄皮种质资源的起源和分类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黄皮遗传育种、优良品种鉴定以及黄皮种质资源保存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流式细胞仪的检测,白糖甜黄皮、早熟甜黄皮、早熟黄糖黄皮、鹰嘴黄皮、独核黄皮Ⅰ、独核黄皮Ⅱ、小果长鸡心黄皮均为二倍体,而广西无核黄皮、郁南无核黄皮为三倍体。2、利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DNA,质量和浓度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OD260/OD280在1.7-1.9之间,较纯,可用于RAPD-PCR扩增。3、确定了黄皮的RAPD反应体系为:1.0 U Taq DNA聚合酶、2.5 mmol/L Mg2+、0.5μmol/L随机引物、50 ng模板DNA、0.20 mmol/L dNTPs,剩下的用ddH2O来补充。确定了适合黄皮的RAPD反应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 min,94℃变性45 s,36℃退火45 s,72℃延伸1 min,38个循环;72℃后延伸7 min,4℃保存。4、从8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8个扩增谱带清晰且稳定的引物,用这些引物对89份种质进行扩增,均具有多态性,共扩增出156条带,其中102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例为65.4%。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Ⅰ)为0.6677,基因多样性(Ht)为0.4751。5、对89份黄皮种质进行了RAPD扩增,根据相似系数进行了聚类分析,依相似系数0.821的水平,可以将其分为4大类,具体情况如下:Ⅰ类:早熟甜黄皮、迟熟甜黄皮、广西无核、广西杂交黄皮、大叶长鸡心等,主要是广东、广西的54份种质;Ⅱ类:琼1号~14号黄皮、揭阳无核、龙山无核、广西圆皮、阳山鸡心,主要是海南省种质;Ⅲ类:郁南无核Ⅰ、从城黄皮Ⅲ、大鸡心Ⅰ、选种大鸡心、鸡心黄皮Ⅳ、广西小果鸡心、郁南无核Ⅱ、广西鸡心、从城黄皮Ⅰ、从城黄皮Ⅱ;Ⅳ类:鸡心黄皮Ⅵ、酸黄皮、鸡心黄皮Ⅷ、鸡心黄皮Ⅶ、塔下酸黄皮。
程志英[10](2006)在《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茎尖超低温处理过程中的相关生理生化与结构变化》文中研究表明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是我国传统花卉,也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菊花原产我国,国内拥有丰富的菊花种质资源,但传统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本文以菊花材料27-2和31-12的茎尖为试材,对菊花茎尖玻璃化超低温保存过程中脱氢酶活性、蔗糖预培养过程中生理生化、超低温保存过程中组织结构与超微结构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对菊花茎尖预培养基的蔗糖浓度与预培养时间、蔗糖与甘露醇或山梨醇组合、DMSO的影响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蔗糖预培养适宜的浓度与预培养时间为0.7mol·L-1、10d,MS+0.3mol·L-1蔗糖+0.2mol·L-1山梨醇预培养效果较好,预培养基添加DMSO效果不佳。2.对不同PVS2处理时间、解冻温度与时间、洗涤方式、恢复培养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材料27-2与31-12适宜的PVS2处理时间分别为60%PVS2 60min,PVS2 10min;60%PVS2 10min,PVS2 60min。液氮保存后25℃化冻2min,迅速移去PVS2,并以1.2mol·L-1蔗糖MS液体培养基洗涤两次,每次10min处理效果较好。3.测定了不同蔗糖浓度处理及不同预培养时间处理后,菊花茎尖的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四种抗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随着蔗糖浓度的升高与预培养时间的延长,茎尖含水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并且经蔗糖预培养后,菊花茎尖SOD、POD、CAT、APX等抗氧化酶活性上升,表明蔗糖预培养可以提高菊花茎尖的抗低温能力。4.对超低温保存不同处理后菊花茎尖的组织结构观察表明,PVS2对材料具有较大的毒害作用,预培养可以明显缓解PVS2对茎尖造成的伤害。液氮超低温保存与化冻对茎尖薄壁组织细胞造成了严重伤害,冻后茎尖薄壁组织细胞均发生破裂,并形成空腔,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化冻后细胞未破裂,说明分裂旺盛的细胞具有较高的抗冻力。5.对超低温保存不同处理后菊花茎尖超微结构观察表明,预培养提高了细胞抗低温能力,液泡变小,细胞质变浓。海藻酸钠包埋减轻了PVS2脱水、液氮保存与化冻过程造成的伤害,减缓了茎尖细胞核的降解,但液氮冻存与解冻过程依然对细胞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导致细胞死亡,恢复培养后受损细胞器未被修复并被逐渐降解。超低温保存预处理对茎尖细胞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冻后细胞壁依然完整。
二、梯度蔗糖诱导黄皮胚轴脱水耐性后超低温保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梯度蔗糖诱导黄皮胚轴脱水耐性后超低温保存(论文提纲范文)
(1)脱水处理对黄皮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种子含水量的测定 |
1.2 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测定 |
1.3 粗酶液的提取 |
1.4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1.5 POD活性的测定 |
1.6 SOD活性的测定 |
1.7 POD同工酶的分离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脱水处理对黄皮种子含水量的影响 |
2.2 脱水处理对黄皮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
2.3 脱水处理对黄皮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2.4 脱水处理对黄皮种子POD活性的影响 |
2.5 脱水处理对黄皮种子SOD活性的影响 |
2.6 电泳分离鉴定结果及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2)外源油菜素内酯提高黄瓜幼苗低氧耐性的蛋白基础及光合生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植物响应低氧逆境胁迫的研究进展 |
1 低氧对植物的伤害 |
1.1 水分吸收减少、矿质元素吸收失衡 |
1.2 活性氧自由基的伤害 |
1.3 光合作用降低 |
1.4 激素代谢紊乱 |
1.5 无氧代谢产物的自身伤害和细胞质酸化 |
2 植物对低氧逆境的适应机理 |
2.1 形态适应 |
2.2 激素代谢的调节 |
2.3 代谢途径改变 |
2.4 蛋白质合成改变 |
2.5 抗氧化防御系统形成 |
3 提高植物抗低氧胁迫能力的途径 |
3.1 选育和利用抗性良种 |
3.2 农业技术措施调控 |
3.3 科学使用外源物质 |
第二节 植物体中油菜素内酯的主要生理功能 |
1 油菜素内酯与萌发 |
2 油菜素内酯和植株生长 |
3 油菜素内酯影响气孔的开张和植物的光合作用 |
4 油菜素内酯与开花和结实 |
5 油菜素内酯和植株的衰老 |
6 油菜素内酯与逆境胁迫的关系 |
6.1 油菜素内酯与盐胁迫 |
6.2 油菜素内酯与冷胁迫 |
6.3 油菜素内酯与干旱胁迫 |
6.4 油菜素内酯与重金属胁迫 |
6.5 油菜素内酯与抗病 |
6.6 油菜素内酯与高温胁迫 |
6.7 油菜素内酯与植物衰老 |
6.8 油菜素内酯与低氧胁迫 |
第二章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和可溶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材料培养与处理设置 |
1.3 测试方法 |
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2.3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可溶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呼吸代谢及抗氧化酶表达的影响 |
第一节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PDC、ADH及LDH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培养与处理设置 |
1.2 同工酶电泳 |
1.3 凝胶扫描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PDC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
2.2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ADH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
2.3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LDH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节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IDH、SDH、MDH及ME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培养与处理设置 |
1.2 同工酶电泳 |
1.3 凝胶扫描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IDH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
2.2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SDH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
2.3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MDH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
2.4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ME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节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抗氧化酶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培养与处理设置 |
1.2 同工酶电泳 |
1.3 凝胶扫描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SOD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
2.2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POD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
2.3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CAT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节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糖酵解相关酶的蛋白质印迹分析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材料培养与处理设置 |
1.3 可溶性蛋白提取 |
1.4 SDS-PAGE凝胶电泳 |
1.5 蛋白质印迹 |
2 结果与分析 |
2.1 UGPase表达的蛋白质印迹分析 |
2.2 ALD表达的蛋白质印迹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呼吸代谢及抗氧化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材料培养与处理设置 |
1.3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A抽提结果 |
2.2 EBR诱导低氧胁迫黄瓜幼苗根系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分析 |
2.3 EBR诱导低氧胁迫黄瓜幼苗根系无氧呼吸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分析 |
2.4 EBR诱导低氧胁迫黄瓜幼苗根系有氧呼吸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分析 |
2.5 EBR诱导低氧胁迫黄瓜植株根系糖酵解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黄瓜幼苗根系细胞超微结构、ATPase活性及其线粒体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材料培养与处理设置 |
1.3 根活力的测定 |
1.4 线粒体的提取 |
1.5 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1.6 线粒体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H_2O_2和膜脂过氧化的测定 |
1.7 细胞微囊膜制剂的制备及ATPase活性的测定 |
1.8 细胞器超微结构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2.2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线粒体SOD、POD和CAT活性的影响 |
2.3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线粒体O_2~(·-)产生速率、H_2O_2及MDA含量的影响 |
2.4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 |
2.5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液泡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 |
2.6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六章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及其多胺、无机离子含量的影响 |
第一节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光合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处理 |
1.2 测定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2.3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P_n-PPFD响应曲线的影响 |
2.4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P_n-C_i响应曲线的影响 |
2.5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光响应曲线及CO_2响应曲线响应参数的影响 |
2.6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节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处理 |
1.2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2.2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荧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节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多胺及无机离子含量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处理 |
1.2 测定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多胺含量的影响 |
2.2 EBR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无机离子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全文讨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脱落酸预处理对蝴蝶兰类原球茎及其脱水耐性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的获得 |
1.2 试验方法 |
1.2.1 H2O浸泡蝴蝶兰PLB的耐脱水性试验。 |
1.2.2 H2O、ABA预处理蝴蝶兰PLB后重量和脱水损伤的效应试验。 |
1.2.3 ABA预处理蝴蝶兰PLB耐脱水性试验。 |
1.3 检测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H2O浸泡蝴蝶兰PLB的耐脱水性 |
2.2 H2O、ABA预处理蝴蝶兰PLB后重量和脱水伤害的效应 |
2.3 ABA预处理蝴蝶兰PLB的耐脱水性 |
3 结论与讨论 |
(5)花烛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及相关生理生化和组织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概述 |
1.1 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 |
1.2 影响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主要因素 |
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花烛品种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方法的建立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花烛胚性悬浮细胞系玻璃化超低温保存 |
2.2 花烛胚性悬浮细胞系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 |
2.3 玻璃化法和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胚性悬浮细胞对相对存活率的影响 |
2.4 花烛不同类型组织材料对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成活率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花烛胚性悬浮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预培养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山梨醇浓度在预培养过程中对花烛胚性悬浮细胞生理生化的影响 |
2.2 山梨醇预培养不同时间对花烛胚性悬浮细胞生理生化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花烛胚性悬浮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过程中的组织学特征 |
摘要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组织学观察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正常生长条件下的胚性悬浮细胞 |
2.2 正常生长条件下,直接液氮冻存后的悬浮细胞 |
2.3 预培养后的悬浮细胞 |
2.4 预培养后液氮冻存化冻后的悬浮细胞 |
2.5 预培养和玻璃化溶液处理过的悬浮细胞 |
2.6 预培养和装载液处理后的悬浮细胞 |
2.7 预培养、装载液、玻璃化溶液处理后液氮冻存化冻后的悬浮细胞 |
2.8 预培养、装载液、玻璃化溶液处理后的悬浮细胞 |
2.9 预培养、装载液、玻璃化溶液处理液氮冻存后恢复生长7d的悬浮细胞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6)红花玉兰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与种子耐脱水有关的基础物质研究进展 |
1.1.1 贮藏蛋白及其同工酶与种子耐脱水性的关系研究 |
1.1.2 种子中的可溶性糖类与其耐脱水性的关系研究 |
1.2 种子萌发抑制物质 |
1.3 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 |
1.4 顽拗型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及种子顽拗性的进化 |
1.5 物种濒危机制及其与种子休眠萌发特性的关系 |
1.6 同工酶酶谱技术在植物生理生化研究中的应用 |
1.7 研究展望 |
2 红花玉兰种子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与处理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3 红花玉兰种子休眠与萌发机理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处理 |
3.1.1.1 新鲜种子萌发实验的实验材料与处理 |
3.1.1.2 不同条件贮藏过程的红花玉兰种子实验材料与处理 |
3.1.1.3 贮藏后不同光照条件下萌发过程的实验材料与处理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不同光照、温度以及赤霉素处理对新鲜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2.2 不同光照条件对贮藏后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2.3 不同条件贮藏与萌发过程中种子同工酶变化 |
3.1.2.4 不同条件贮藏与萌发过程中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3.1.2.5 不同条件贮藏与萌发过程中种子丙二醛含量变化 |
3.2 结果分析 |
3.2.1 不同光照、温度以及赤霉素处理对新鲜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2 不同光照条件对贮藏后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3 不同条件贮藏过程中红花玉兰种子的生理生化变化 |
3.2.3.1 不同条件贮藏过程中红花玉兰种子同工酶酶谱分析及酶活性变化 |
3.2.3.2 不同条件贮藏过程中红花玉兰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3.2.3.3 不同条件贮藏过程中红花玉兰种子丙二醛含量变化 |
3.2.4 贮藏后不同光照条件下萌发过程中红花玉兰种子的生理生化变化 |
3.2.4.1 贮藏后不同条件萌发过程中同工酶酶谱分析及酶活性变化 |
3.2.4.2 贮藏后不同条件萌发过程中红花玉兰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3.2.4.3 贮藏后不同条件萌发过程中红花玉兰种子丙二醛含量变化 |
3.2.5 红花玉兰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
3.2.5.1 红花玉兰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酶活性变化及同工酶酶谱变化 |
3.2.5.2 红花玉兰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3.2.5.3 红花玉兰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丙二醛含量变化 |
4 结论 |
4.1 关于红花玉兰种子贮藏与萌发的条件 |
4.2 关于红花玉兰种子的休眠与萌发机理 |
4.3 红花玉兰种子生物学特性与该物种濒危机制之间的相关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金线兰原球茎培养及其耐脱水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金线兰的研究现状 |
1.2.1 成分分析 |
1.2.2 药理活性研究 |
1.2.3 金线兰的开发 |
1.2.4 金线兰的栽培 |
1.2.5 金线兰的组织培养 |
1.3 植物耐脱水性的研究现状 |
1.3.1 植物的耐脱水性 |
1.3.2 脱水对植物的伤害 |
1.3.3 影响植物耐脱水性的因素 |
1.3.4 植物耐脱水性的诱导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1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1.4.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金线兰种子萌发及其原球茎增殖培养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方法 |
2.2 结果 |
2.2.1 不同授粉类型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2 不同成熟度及冷藏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3 种子预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4 不同培养方式对种子萌发影响 |
2.2.5 原球茎增殖正交试验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金线兰原球茎耐脱水性的初步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的处理 |
3.1.2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仪器 |
3.1.3 试验内容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渗透胁迫对金线兰原球茎含水量的影响 |
3.2.2 渗透胁迫对金线兰原球茎相对活力的影响 |
3.2.3 渗透胁迫对金线兰原球茎存活率的影响 |
3.2.4 渗透胁迫对金线兰原球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5 渗透胁迫对金线兰原球茎热稳定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6 渗透胁迫对金线兰原球茎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版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三个针叶树种种子玻璃与超低温保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种子玻璃化概述 |
1.1.1 种子玻璃化与含水量的关系 |
1.1.2 种子玻璃化与碳水化合物的关系 |
1.1.3 种子玻璃化与蛋白质等高分子物质的关系 |
1.1.4 种子玻璃化与内含物平均分子量的关系 |
1.1.5 种子玻璃化与内含物溶质特性的关系 |
1.2 种子超低温保存 |
1.2.1 种子超低温保存与含水量的关系 |
1.2.2 种子超低温保存与冷冻保护剂的关系 |
1.2.3 种子超低温保存与冷解冻方式的关系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种子玻璃化测定 |
2.2.1 种胚与胚乳的分离与干燥 |
2.2.2 杉木种胚中脂类的提取分离 |
2.2.3 杉木去脂种胚中可溶性糖类的去除 |
2.2.4 增加种胚的含糖量 |
2.2.5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 |
2.3 种子超低温保存 |
2.3.1 种子干燥与含水量测定 |
2.3.2 超低温保存 |
2.3.3 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测定 |
2.3.4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2.3.5 脱氢酶活性测定 |
2.3.6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
2.3.7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2.3.8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2.3.9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 )含量测定 |
2.3.10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2.3.11 种子可溶性蛋白的SDS-PAGE 分析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种子玻璃化转变 |
3.1.1 金钱松种子的热力学变化 |
3.1.2 马尾松种子的热力学变化 |
3.1.3 杉木种子的热力学变化 |
3.2 种子超低温保存 |
3.2.1 金钱松种子的超低温保存 |
3.2.2 杉木种子的超低温保存 |
3.2.3 马尾松种子的超低温保存 |
3.2.4 种子超低温保存后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 |
3.2.5 超低温保存对种子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种子玻璃化转变 |
4.2 种子玻璃化转变与含水量及内含物的关系 |
4.3 超低温保存对种子发芽率和活力的影响 |
4.4 超低温保存对种子生理生化状况的影响 |
4.4.1 超低温保存对种子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4.4.2 超低温保存对种子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4.4.3 超低温保存对种子保护酶系统活性的影响 |
4.4.4 超低温保存对种子内有害物质含量的影响 |
4.4.5 超低温保存对种子内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4.5 种子玻璃化与超低温保存的关系 |
5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9)黄皮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黄皮种质资源 |
1.2 黄皮的起源和分类研究 |
1.3 黄皮的生物学特性 |
1.4 黄皮的营养成分及价值研究 |
1.5 黄皮的研究进展 |
1.6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研究方法和意义 |
1.6.1 形态学标记 |
1.6.2 细胞学标记 |
1.6.3 生化标记 |
1.6.4 分子标记 |
1.7 RAPD技术及其应用 |
1.8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部分黄皮种质染色体倍性分析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2 RAPD分析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仪器与试剂 |
2.2.2.1 主要仪器 |
2.2.2.2 主要试剂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基因组 DNA提取 |
2.2.3.2 DNA质量和纯度检测 |
2.2.3.3 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3.4 谱带记录及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部分黄皮种质染色体倍性分析 |
3.2 RAPD分析 |
3.2.1 基因组DNA提取 |
3.2.2 基因组DNA的电泳检测 |
3.2.3 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3.1 Taq酶浓度对RAPD扩增的影响 |
3.2.3.2 模板DNA浓度对RAPD扩增的影响 |
3.2.3.3 Mg~(2+)浓度对RAPD扩增的影响 |
3.2.3.4 dNTPs浓度对RAPD扩增的影响 |
3.2.3.5 引物浓度对RAPD扩增的影响 |
3.2.3.6 PCR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
3.2.4 RAPD随机引物的筛选 |
3.2.5 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分析 |
3.2.6 RAPD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参数 |
3.2.7 RAPD标记的聚类分析 |
3.2.8 黄皮种质亲缘关系分析 |
4 讨论 |
4.1 黄皮染色体倍性分析 |
4.2 黄皮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
4.3 黄皮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问题 |
4.4 RAPD分类与传统分类的比较 |
4.5 黄皮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 |
4.6 RAPD技术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部分黄皮种质 RAPD图谱 |
附录B 部分黄皮果实图 |
附录C 部分黄皮种质染色体倍性图 |
附录D 供试材料Dice相似系数 |
(10)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茎尖超低温处理过程中的相关生理生化与结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超低温保存概述 |
1.1 超低温保存的定义与原理 |
1.2 影响超低温保存的因素 |
1.3 超低温冻存效果检测 |
2. 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概述 |
2.1 部分玻璃化与完全玻璃化 |
2.2 植物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的基本程序 |
2.3 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植物材料的优点 |
2.4 影响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的因素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菊花茎尖玻璃化超低温保存过程脱氢酶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预培养对成活率的影响 |
2.2 玻璃化溶液处理时间对存活率的影响 |
2.3 不同化冻温度与时间对存活率的影响 |
2.4 不同洗涤方式对存活率的影响 |
2.5 不同恢复培养基对存活率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菊花茎尖蔗糖预培养过程的生理生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蔗糖浓度预培养后对菊花茎尖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
2.2 蔗搪预培养不同时间后对菊花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菊花茎尖玻璃化超低温保存过程中的组织结构与超微结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组织学观察结果 |
2.2 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梯度蔗糖诱导黄皮胚轴脱水耐性后超低温保存(论文参考文献)
- [1]脱水处理对黄皮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J]. 曾桃,蔡翼,莫少琼,李少霞,黄真池. 广东农业科学, 2013(06)
- [2]外源油菜素内酯提高黄瓜幼苗低氧耐性的蛋白基础及光合生理[D]. 陆晓民.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3]ABA预处理对蝴蝶兰类原球茎耐脱水性及生理基础的影响[J]. 刘福平. 热带作物学报, 2011(09)
- [4]脱落酸预处理对蝴蝶兰类原球茎及其脱水耐性的效应[J]. 刘福平,林志楷.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6)
- [5]花烛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及相关生理生化和组织学特征[D]. 王更亮. 南京农业大学, 2009(S1)
- [6]红花玉兰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D]. 芮飞燕.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7]金线兰原球茎培养及其耐脱水性的初步研究[D]. 邱玥. 贵州师范大学, 2009(12)
- [8]三个针叶树种种子玻璃与超低温保存研究[D]. 杨学军. 南京林业大学, 2008(10)
- [9]黄皮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D]. 刘小梅. 华中农业大学, 2007(S1)
- [10]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茎尖超低温处理过程中的相关生理生化与结构变化[D]. 程志英.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