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议论文学法指导举隅(论文文献综述)
李宗洲[1](2021)在《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都是教学重点。而现代散文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主导,显得尤为重要。从散文教学总体目标而言,部编本散文教学创立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即从“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以达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总体要求。部编本新语文教材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这是它和其他版本教材相比最为显着的区别,在该版本中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有所提升。部编本新语文教材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设置了不同的阅读教学方式,并最终构成了三位一体式的阅读教学体系。通过对前人有关阅读教学研究的总结梳理,以及对实习学校语文老师和同学的阅读教学课堂观察,发现部分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缺少阅读的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外阅读时存在阅读目的不明晰以及大部分学生课后阅读量较少、缺少阅读方法意识等问题,导致阅读兴趣难以提升,阅读效果不明显。我国着名的语言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阅读教学理论不仅较早的论述了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方法,而且涉及具体阅读教学的指导,不仅适用于当前教师课堂阅读教学和指导,也适用于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并能和当下“部编本”教材的阅读教学体系相融合,能更好、更高效地帮助整本书阅读的落地进行。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自能读书,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即“教,期于无教”的理念。叶圣陶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定位于“期于无教”。因此,想要研究中国百年语文阅读教学思想,“叶圣陶”是一道绕不开的关卡。
张蓬[2](2021)在《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国“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新式教育制度、白话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新文学作品教学等方面的分析,发掘新文学在酝酿、发生、发展中与“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影响。“新文学”借助教育制度奠定了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通过国文教科书编写加速了传播,影响了学生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同时“新文学”也全面推动了国文教育改革,加快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学创作、经典形成等方面。为了清晰地呈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双视角,以国文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经典形成,旨在通过以上分析促进当下文学教育中对“新文学”作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选择,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等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五章,尝试从现存国文教育制度文件、发行量大且出版权威的代表性国文教科书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史料分析,探究中学“国文教育”与“新文学”之间在文学传播、知识生产、经典形成、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章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制度演变的考察,论证了学制和教育宗旨的变迁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的媒介、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双潮合一”,确立了“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地位。第二章以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传播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文学如何通过国文教科书进行传播。其中政府教育部门的权力、教科书编写者的个人兴味制约着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筛选,也影响了新文学知识的生产。从1920年代“新文学”开始进入国文教科书,到1940年代战争背景下,“国定本”以党化教育的名义对新文学作品的排挤,再到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坚决选用新文学作品以反抗“国定本”的压制,都体现了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经典化形成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新文学对国文教学改革的促进。从“问题教学法”、“道尔顿制”实验到“精读”“略读”法,新文学选文帮助国文教育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新文学也促进了国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改革,教科书中的新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文,不仅促进了学生现代文体意识的形成,也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被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得到了考试制度的官方认可,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第四章分析了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与国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新文学作家倡导白话文,自主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带去新文化、新思想。从教经历也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他们将自己的教育理想诉诸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新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加速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章探讨了国文教育在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现代语文教科书中那些不可缺少的现代文学“经典篇目”,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经典本质外,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还有教育、政治等其他外部力量的参与,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对于“新文学”来说,“国文教育”是一个最佳的传播途径。清末以降的学制改革和教育宗旨演变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领域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教育的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新文学与国文教育的全面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借助国文教育这一途径,推行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审美观念及书写范式的形成。但是受到教育权力机制的约束和教育者个人视野及志趣的影响,国文教育对新文学存在着“限制性”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文学促进了国文教学改革,引领了民国教育的新风尚,加速了其现代化进程。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新文学选文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文体意识,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国文教育中被强化,新文学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典”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张戌[3](2020)在《《初中国文读本》文言文选文研究》文中认为《初中国文读本》是民国时期最受重视的初中国文教科书之一,由朱文叔主编,舒新城、陆费逵校对,于1933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发行。本教材共六册,依照《初中国文课程标准》编写,并配合张文治、喻守真、张慎伯编写的《初中国文读本参考书》使用。该书出版后再版14次,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才停止再版。本文以《初中国文读本》文言文选文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前辈学者文言文教材选文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民国时期教育思想、学制、课程标准对该教材文言文的影响。其后,进一步阐明该教材文言文呈现的时代特点鲜明、实用性强、主题类型多样等特点。在《初中国文读本》中,文言文编排基本遵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螺旋上升编选模式,旨在遵从学生由易到难的心理发展规律。即使是在同一文体的中,选编难度也是逐层递进的。除此之外,文言文选文大多按文体选编,这也暗合不同的文体应依据文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给当今的文言文教材选编和教学提供了借鉴。在本文的论述过程中,笔者以教材原文、图表为引证,着重突出了上述《初中国文读本》文言文选文的特点,并由此总结阐发了对今后文言文教材选编的启示。首先,文言文选编应当注重时代性。《初中国文读本》编写于动荡的时代,本教材选编了大量具有国家情怀的作品,这正是时代的需要。其次,《初中国文读本》中含有多篇民国文言文,促使教材中的文言文选文具有实用价值,真正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现如今文言文选文亦可追求贴近现实,使文言文真正“活”起来;再次,《初中国文读本》中有大量推荐书目,但缺乏文言文相关书目的推荐,这使文言文教学仅停留在了课内。好的教材不仅要关注到课内的文言文教学,更要关注到课外文言文作品的推荐,使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牛丽娜[4](2020)在《部编本初中语文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题中之义应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现当代散文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部分,是部编版教材中比重很大的部分。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学习质量和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面对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积极探索学术界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的支持,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借鉴。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课堂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把现当代散文作为阅读教学的研究对象,分析其教学情况,发现一些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关系的协调使用不足,现当代散文精、默读阅读方法的重视不够,缺少一般阅读能力的培养等。针对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其成因,概括为教师没有全面认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关系,关于阅读方法的概念认识不清,将阅读策略局限于一种文体。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关系认识不足使得教师不能发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者的最大价值,阅读方法概念认识不清使得教师难以发挥现当代散文朗读的韵味和审美体验,将阅读策略局限于一种文体不利于现当代散文一般阅读能力的培养。由此,提出以下建议:通过品读语言去理解人文主题思想;利用关键词句、主要事件内容落实单元人文主题思想。反复讲解文章重难点,实现“字斟句酌”;以“精读”促“略读”,合理设计教学。促进一般阅读能力各要素的有效配合。对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提出一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优化建议,以期能够改善当前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为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马晓君[5](2020)在《基于助读系统的“统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统编本”教材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而生,更加注重突出“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自读课在其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为实践教学课所学方法提供机会,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习得;又要为学生高质量的课外阅读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助读系统的针对性设置,是“统编本”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自读课中旁批和阅读提示两种助读要素的添加,不仅可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引导”,还可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抓手”。本研究在梳理助读系统要素内容的基础上,探讨能够充分体现自读课“过渡性”作用的教学设计方法,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主要是从自读课、助读系统以及二者之间的紧密关系三方面来论述的。在界定自读课和助读系统的相关概念,阐述其内涵特点的基础上,总结自读课与助读系统的紧密联系,旨在通过对自读课、助读系统基本概念的认识及二者之间关系的明晰化,能够全面、系统地进行教学设计研究。第二章梳理助读系统的要素内容,并对相关要素做出总结、分类,旨在更确切地把握自读课教学知识点,依照不同要素类型探究教学活动的设计。第三章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过程的实施、课堂小结方式、成果展示及评价四方面展开论述,尝试基于助读系统探索一种切实可行的自读课教学设计方案。第四章以自读课篇目《安塞腰鼓》为例,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呈现一则详细、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旨在验证以上教学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
马楠[6](2020)在《名家演播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调查研究及设计思考》文中认为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以及部编版教材的推行,对阅读教学提出了读整本书的新要求,这使得整本书阅读的教学问题越来越成为教师和专家关注的重要方面,在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也是名师们所极力提倡的。而《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名着,被选入部编版初中名着导读推荐读书,其艺术价值一直都深刻的影响着每一个人。通过对整本书阅读的调查可看出,一些教师虽有整本书阅读的意识,但是缺乏相应的教学策路和开展能力,仍持观望的态度。一些教师进行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但受限于自身素养,学生自身水平,学校教学压力,实施环境,家庭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效果欠佳。从学生来看,出现了阅读习惯较差,阅读量较少,对《水浒传》缺乏阅读兴趣,阅读状态较浅显化的问题。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文字出版形式,对人们的阅读体验也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那若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辅之数字化阅读,是否可以改善整本书阅读现状呢?基于这一思考,了解了岳麓书社的名家演播版《水浒传》,它结合了数字化技术,带来独具特色“五位一体”的立体化阅读体验,有助于激起读者兴趣。文章运用独具特色的名家演播版《水浒传》,面向初中学生,对《水浒传》整本书阅读进行调查研究及教学实践。通过收集和分析文献、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教师访谈等研究方法,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完整的名家演播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目标、学程设计、课时安排、指导方式以及评价机制。构建了寒假初读+新学期课外复读+课堂指导的学程模式,安排了10个课时的课堂指导,通过课内带动课外,以点带面,以任务驱动和活动激趣的指导方式,来推动《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设计了阅读前导读课、阅读中指引课、阅读后交流课、课外活动延伸四种课型,使学生经历初读——复读——总结——提升这一循序发展。在每个环节都将名家演播版的特色融入其中,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对学生的演播能力、合作探讨能力得到关注,希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吕颖涛[7](2020)在《归有光写作思想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归有光是明朝着名的文学大家,其文章一直被称为“明文第一”。尽管前人已经对归有光其人、其文进行过研究,但研究还不够全面、不够系统,尤其是将归有光的写作理论应用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实际上,归有光的写作思想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教学思想,这从归有光的身世背景就可以看出,他“八上春官不第”的坎坷人生,造就了他独特的身份角色,归有光既是一名考生,也是一名从教十余载的老师。丰富的教学及文章写作经验,使归有光的写作思想充满了教学研究价值。例如他的“事关天属”类散文,提倡“至情”概念,使归有光的写作主题和风格既融化了传统,又具有其独创性,为当时的文学界带来了新的风气。笔者希望发掘归有光写作思想的价值,运用于高中作文教学中,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简述归有光的生平及深入研究他的散文思想和古文文论思想。例如通过他的事关天属类散文,总结出这类文章的文学价值和写作思想。其次,挖掘出归有光《文章指南》中与中学生作文指导有关,且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古文文论思想。例如“文道统一”“文以致用”等。并概括为:归有光道论;归有光情论;归有光文法论;归有光衡文论。第二部分,分析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研究归有光写作思想的可行性。笔者通过向学生提问或者与师生交流等方式,研究教师教学和学生写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思考归有光写作理论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积极价值,以及归有光写作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归有光写作思想的迁移。对归有光散文写作思想及举业文章写作方式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进行迁移与运用。分两部分进行,分别是:散文写作方式的迁移和古文文法的迁移。第四部分,把归有光的写作思想落实到教学实践当中。笔者尝试运用归有光的散文写作思想,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环境描的写作方式及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完成写作训练。并展示了优秀学生论文评点,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吴婧仪[8](2020)在《高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群文阅读是近年来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以丰富的阅读量,多样的阅读方法为优势,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为目标,引起了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笔者以现有的研究为基础,以相关教学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力图探究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群文阅读实践的调查报告,调查问卷分为两个版本,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当前学生的阅读时间少,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方法的了解较少,在日常中也很少对这些方法进行实际的运用。高中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现象并不普遍,很多老师对群文阅读的具体内涵和实践方法了解较少,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进展并不顺利。第二部分是探究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构建教学模式需要有理论支撑,群文阅读教学是建立在互文性理论之上的。它的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是确定议题、选择文本进行组元、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评价。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阅读方法的选择、问题链的设计等方面。第三部分是群文阅读的实践研究。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活动中需要注意利用比较法进行阅读、以读促写和渗透核心素养,化解学习任务群的难度这几个方面。此外,笔者利用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已有的教学案例,对当前群文阅读的研究和实践的现状作出自己的反思。当前群文阅读在各个方面的研究和推进并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相关的研究者、教师、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将群文阅读进行推进,以期改善当下高中阶段的阅读现状。
向佩佩[9](2020)在《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言文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了解民族心理、提升人文涵养的重要载体,同时它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当前,面对新课标理念的一些变化和教材文言篇目增多、教学任务加重的形势,找到“言”“文”统一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的困难,是一个值得语文界关注的问题。诵读作为我国源远流长的教学方法,千百年来,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方法以理解为基础,强调眼、口、耳、脑四种器官协同驱动,通过声音的进行逐步亲近文字,走进文本,从揣摩作品表面的字词句段到品味深层的情感意蕴,这样循环往复,对文章的体会在反复的诵读中得以加深,最后达到熟读至能背诵的境界。诵读发展到当代,进入文言文的课堂,不仅教学价值获得了更充分的诠释,而且还被赋予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等重要使命。本文的绪论利用已有资源,阐述了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并从多个角度对文言文诵读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第一章主要利用文献,对诵读的历史进行追溯,进而阐述了诵读和文言文诵读教学的概念。事实上,文言文诵读教学不仅具备语文课标和教材等方面的现实依据,而且还有独特的意义。它既契合文言文独特的音韵特点,能很好地表现出文言文的音乐之美,又是对进行文本探究和再创造的过程,在诵读的同时读者创造着新的意义。此外,还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途径,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第二章则借助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到当前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基本情况,发现其中蕴含着一些优秀的经验做法,但也存在着诸如学生普遍缺乏诵读兴趣、诵读形式不够丰富灵活、诵读过程缺乏情感体验和诵读训练收效不太理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考察形态、教学方式、课时任务和学习情绪等角度分析了可能的原因。第三章试图结合名师诵读教学课例和自身实习实践经历,探究如何通过精心设计文言文诵读教学目标、运用切适的诵读技法方式、统筹安排诵读实施过程和落实诵读评价反馈机制,优化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诵读的当代价值。此外,还从培养诵读习惯、正确处理诵读与讲解的关系、必修精读和选修博览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注意事项。结语部分对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了个人期望。总之,本文试图对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的现状和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师生们能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参考。
范少婷[10](2020)在《基于学法指导的初中自读课文教学改进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部编本教材中将阅读教学分为“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和“课外阅读”,形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模式,其中自读课文处于中间位置,成为连接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桥梁和纽带,自读课文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研究的价值。本研究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为研究对象,在发放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基础上,了解到自读课文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教学方式随意、散漫,教学效率较低,学法指导不够明晰的现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为期两个学期的行动研究。第一轮行动主要在实践教学中明确自读课的学习任务,注重学法指导,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学生获得阅读方法和技巧。第二轮行动借助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有针对性的分文体教学,阅读方法延伸到课外的群文阅读,两轮行动都用具体的教学案例做支撑,教学效果显着。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单元目标、助读系统、群文阅读等方面有效指导自读课教学,具体策略有:转变传统观念,树立自读意识;统筹单元目标,确立教学重点;巧用助读系统,辅助教学实践;学活阅读方法,开展群文阅读。
二、议论文学法指导举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议论文学法指导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1)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1.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研究 |
2.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应用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总结及本文研究的价值 |
1.对已有经验的总结 |
2.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研究的价值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创新意义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创新方法 |
二、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概述 |
(一)阅读教学目的 |
1.习惯养成 |
2.期于无教 |
3.以读促写 |
(二)阅读教学过程 |
1 培养学生情操 |
2.训练学生感悟 |
(三)阅读教学方法 |
1.精读法,精读指导 |
2.略读法,精读指导 |
3.参读法,参读指导 |
三、初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现状审视及探究 |
(一)现代散文编排和教学要求 |
1.现代散文分布和编排情况 |
2.现代散文教学要求 |
(二)现代散文教学现状及调查 |
1.调查说明 |
2.现代散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分析 |
(三)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探析 |
1.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
2.散文教学问题成因分析 |
四、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对初中现代散文教学实施中的指导 |
(一)对散文阅读教学目的的指导 |
1.养成阅读习惯 |
2.培养自学能力 |
(二)对散文阅读教学过程的指导 |
1.课前预习指导,期于无教 |
2.课中培养学生的讨论意识和提高对话的能力 |
3.课后学生能够自读课文 |
(三)对散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指导 |
1. “精读+泛读”指导 |
2. “教读+自读+课外阅读”指导 |
3.针对不同文体比较的指导 |
(四)具体案例举隅——以《藤野先生》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着作、论文 |
致谢 |
(2)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知识身份”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文学”演变 |
一、晚清学制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奠基 |
二、民初教育改革对“文学教育”地位的确定 |
三、“五四”时期教育制度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强化 |
第二节 新文学与国文教育“联姻” |
一、“言文一致”的必然结果 |
二、文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
三、“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利益共谋 |
第二章 新文学以国文教科书为媒介的传播 |
第一节 192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新文学兴味的体现 |
一、《白话文范》的“新思潮”倾向 |
二、《初中国语文读本》的新文学经典倾向 |
三、《初级国语读本》的“新文学理念”倾向 |
四、编者个人因素对新文学选文编排的影响 |
第二节 193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文学教育”观的转变 |
一、“新思潮”的延续与深化 |
二、“文艺性”的强调与凸显 |
三、从“文学”到“文章” |
第三节 1940 年代国文教科书中新文学的“遮蔽”与“反抗” |
一、“国定本”对“新文学”的有意遮蔽 |
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对“新文学”的坚持 |
三、国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特征 |
第三章 新文学对国文教育改革的推动 |
第一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阅读教学改革 |
一、“人生问题”选文引发“问题教学法” |
二、艺术性选文引发“道尔顿制”教学实验 |
三、新文学教育引发“精读”“略读”改革 |
第二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写作教学改革 |
一、语体文作文观的形成 |
二、写作教学内容的明确 |
三、写作指导方法的转变 |
第三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考试改革 |
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
二、考核内容的改变 |
第四章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创作与国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
第一节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
一、周氏兄弟的“儿童本位”思想 |
二、叶圣陶与朱自清的国文教育观 |
第二节 国文从教经历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以学生为假想读者群的“范文式”创作 |
二、以抒发个人教育理想为目的的创作 |
三、从教经历影响在作家写作风格中的体现 |
第三节 新文学中的“教育书写” |
一、以“教育批判”为主题的创作 |
二、以“儿童为本”的创作 |
三、为教育助力的新文学读物编辑 |
第五章 国文教育视野下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反思 |
第一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 |
一、散文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二、小说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三、新诗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四、戏剧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第二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成因 |
一、符合选文标准 |
二、具有教学价值 |
三、文化斗争需要 |
四、自我经典化努力 |
第三节 国文教育对新文学“经典”产生的影响 |
一、节选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二、删改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三、教学阐释对原作的影响 |
四、教育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文参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及新文学选文篇目 |
后记 |
(3)《初中国文读本》文言文选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初中国文读本》文言文选编的背景因素 |
(一)民国教育思想的活跃 |
(二)学制与课程标准的变化 |
(三)编写原则与编写理念 |
二、《初中国文读本》文言文选文的特点 |
(一)文言选文编排独具匠心 |
(二)文言选文文体实用性强 |
(三)文言文选文内容特点鲜明 |
三、《初中国文读本》文言文选文的启示 |
(一)选文选编注重时代性 |
(二)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 |
(三)教材应完善荐读系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初中国文读本》文言文选文汇总 |
致谢 |
(4)部编本初中语文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来源与价值 |
(二)文献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部编本初中现当代散文概念界定与选文分析 |
(一)概念界定 |
(二)编排特点分析 |
(三)选文安排情况 |
(四)教学目标设计要求 |
二、初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情况 |
(二)问题分析 |
(三)问题归因 |
三、部编本初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
(一)重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协调发展 |
(二)充分发挥阅读方法的作用 |
(三)促进一般阅读能力各要素的有效配合 |
四、《秋天的怀念》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
(一)教材解读 |
(二)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助读系统的“统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新课程改革与“统编本”教材发行 |
(二)自读课的定位与误区 |
二、研究综述 |
(一)“统编本”语文教材的相关研究 |
(二)自读课教学的相关研究 |
(三)助读系统的相关研究 |
(四)助读系统在自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三、研究理论基础 |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元认知策略 |
(三)生成学习理论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自读课与助读系统的相关概述及联系 |
第一节 自读课的相关概述 |
一、自读课的内涵及特点 |
二、自读课与其他课型的关系 |
第二节 助读系统的内涵及特点 |
一、助读系统的概念界定 |
二、“统编本”助读系统特点 |
三、“统编本”自读课助读系统特点 |
第三节 助读系统与自读课的紧密联系 |
一、助读系统是自读课发挥课型功能的“抓手” |
二、自读课的自主阅读依靠助读系统实现 |
第二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助读系统梳理 |
第一节 自读课助读系统之旁批内容梳理 |
一、不同文本类型的旁批梳理 |
二、基于教学目标三领域的旁批分类 |
第二节 自读课助读系统之阅读提示内容梳理 |
一、阅读提示内容之文章内容部分 |
二、阅读提示内容之解读方法部分 |
三、阅读提示内容之知识补充部分 |
第三节 自读课助读系统的其他部分内容简述 |
一、单元导语简述 |
二、插图简述 |
三、注释简述 |
第三章 基于助读系统的自读课教学实施步骤 |
第一节 基于助读系统的教学目标的确立 |
一、参考助读系统确立教学目标的原因 |
二、参考助读系统确立教学目标 |
第二节 基于助读系统的教学过程的实施 |
一、模拟课外阅读情境进行初步感知 |
二、阅读过程中实践教读课所学方法 |
三、阅读过程中助读系统的有效利用 |
四、阅读结束后小组成员的交流讨论 |
五、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的关键点 |
第三节 基于助读系统的课堂小结方式 |
一、参考助读系统的主题式小结 |
二、参考助读系统的阅读推荐小结 |
三、参考助读系统的自我学习小结 |
第四节 基于助读系统的成果展示及评价 |
一、参考助读系统选择成果展示方式 |
二、依据助读系统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
第四章 基于助读系统的自读课教学实践——以《安塞腰鼓》教学为例 |
第一节 《安塞腰鼓》教学目标的确立 |
一、分析助读系统,为教学目标确立依据 |
二、参考助读系统,进行教学目标表述 |
第二节 《安塞腰鼓》教学过程的实施 |
一、初步感知,实践教读课所学方法 |
二、对比反思,思考自主阅读的不足 |
三、小组讨论,疑难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
四、教师引导,设计活动促进深入理解 |
第三节 《安塞腰鼓》课堂小结及阅读推荐 |
一、学生自我学习小结 |
二、课外阅读篇目推荐 |
第四节 《安塞腰鼓》成果展示及评价 |
一、学生阅读成果展示 |
二、学生的自我评价 |
第五节 教学反思与启示 |
一、教学反思 |
二、教学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名家演播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调查研究及设计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可行性分析 |
1.4 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4.1 国内研究概况 |
1.4.2 国外研究概况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对象 |
2.整本书阅读的相关概念及《水浒传》的版本选择 |
2.1 整本书阅读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整本书”的概念 |
2.1.2 整本书阅读 |
2.1.3 名家演播版《水浒传》 |
2.2 整本书阅读研究的理论依据 |
2.2.1 叶圣陶“整本书阅读”思想 |
2.2.2 夏丏尊“整本书阅读”思想 |
2.2.3 阅读期待理论 |
2.3 《水浒传》及其版本选择 |
2.3.1 选择《水浒传》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原因 |
2.3.2 选择名家演播版《水浒传》的原因 |
3.名家演播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调查情况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目的 |
3.1.3 调查方法 |
3.2 问卷设计与统计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
3.2.2 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
3.3 调查现状分析 |
3.3.1 教师方面 |
3.3.2 学生方面 |
3.4 原因分析 |
3.4.1 教师方面 |
3.4.2 学生方面 |
3.4.3 其他方面 |
4.名家演播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
4.1 名家演播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 |
4.1.1 了解英雄传奇小说,体会链式结构 |
4.1.2 扫码听书观课,培养演播与赏析能力 |
4.1.3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
4.1.4 了解故事内容,感受语言风格 |
4.1.5 学会有效梳理情节内容,分析“同中有异”的人物形象 |
4.1.6 使学生能够批判认知“英雄人物”,客观赏析小说主题 |
4.2 名家演播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学程设计和课时安排 |
4.2.1 名家演播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学程设计 |
4.2.2 名家演播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课时安排 |
4.3 名家演播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方式 |
4.3.1 假期初读 |
4.3.2 课外复读 |
4.3.3 课堂指导及课外活动 |
4.4 名家演播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效果的评价机制 |
4.4.1 运用多样化评价方式 |
4.4.2 发展多元化评价主体 |
4.4.3 力求全面化的评价内容 |
5.名家演播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举隅 |
5.1 阅读前导读举隅 |
5.2 阅读中指引举隅 |
5.2.1 通读指导 |
5.2.2 章节阅读指导 |
5.2.3 合作探讨 |
5.3 阅读后交流举隅 |
5.3.1 传记作文竞赛 |
5.3.2 《水浒传》辩论赛 |
5.4 课外活动延伸举隅 |
5.4.1 《水浒传》评书比赛 |
5.4.2 《水浒传》课本剧展演 |
6.名家演播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成效及思考 |
6.1 名家演播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之教学成效 |
6.1.1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
6.1.2 提升了学生阅读能力 |
6.1.3 培养了学生的演播能力 |
6.2 名家演播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思考 |
6.2.1 对学生主旨的探究不够深入问题的反思 |
6.2.2 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考 |
6.2.3 对名家演播版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名家演播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2 :名家演播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调查问卷(学生卷)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归有光写作思想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一、归有光主要文学思想及古文文法 |
(一)归有光道论 |
1.“言适与道称”思想 |
2.“文章关世教”说 |
(二)归有光情论 |
1.“求真质实,情真意切” |
2.“一唱三叹,恻然有隐” |
(三)归有光文法论 |
1.以古文为时文 |
2.小说笔法,余韵无穷 |
(四)归有光衡文论 |
1 “自然质朴”观 |
2.“文以变为工”的修辞论 |
二、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及应用归有光写作思想之可行性 |
(一)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
1.目的不清晰,写作动力不足 |
2.作文素材匮乏,缺乏阅读积累 |
3.文体选择偏向议论文 |
(二)应用归有光写作思想之可行性 |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意见 |
2.《高考大纲》及高考作文命题形式 |
3.与高中作文学习目标的契合 |
三、归有光写作理论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迁移 |
(一)散文创作理论的迁移 |
1.其情自溢,激发动机 |
2.至琐细处,美的发现 |
3.求真质实,锤炼语言 |
4.对比烘托,幻想想象 |
(二)古文文法的迁移 |
1.立意 |
2.结构 |
3.字句运用和表达 |
四、应用展示 |
(一)《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
(二)作文训练展示及评点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高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
第一节 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
二、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现状 |
第二节 群文阅读教学的困境 |
一、应试教育的话语霸权 |
二、文本解读的单一化、模式化 |
三、学生阅读素养的缺失 |
四、教师的自身的能力不足 |
第三节 群文阅读的价值探寻 |
一、从学阅读到会阅读 |
二、群文阅读对单篇阅读的优势延展 |
三、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 |
第二章 高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一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和基础 |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
二、群文阅读的教学原则 |
三、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基础 |
第二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路径与方法 |
一、议题的确定 |
二、文本的组元方式 |
三、问题情境的创设 |
四、阅读方法的选择 |
第三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和课程评价 |
一、课堂结构 |
二、评价方式 |
第三章 群文阅读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群文阅读的实践路径 |
一、利用比较法进行阅读 |
二、以读促写,借力生力 |
三、渗透核心素养,化解学习任务群的难度 |
第二节 群文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
一、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前期准备 |
二、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三、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结果的分析 |
第三节 群文阅读教学的反思 |
一、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的反思 |
二、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诵读”与“文言文诵读教学”概述 |
第一节 “诵读”与“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内涵 |
一、“诵读”的历史溯源 |
二、“诵读”的概念 |
三、“诵读”与其他类型“读”的辨义 |
四、“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含义 |
第二节 文言文诵读教学的现实依据 |
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 |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编排情况 |
第三节 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必要性与意义 |
一、诵读释放出文言文独特的音韵之美 |
二、诵读是培养文言语感的关键途径 |
三、诵读是对文本进行探究和再创造的过程 |
四、诵读是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
第二章 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调查形式与设计思路 |
一、课堂观察 |
二、问卷调查 |
三、个别访谈 |
第二节 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之经验 |
一、教师队伍诵读水平整体较高 |
二、教师重视示范诵读的作用 |
三、教师重视诵读目标导向和评价反馈 |
第三节 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之问题 |
一、学生普遍缺乏诵读兴趣 |
二、诵读形式不够丰富灵活 |
三、诵读过程缺乏情感体验 |
四、诵读训练未见明显成效 |
第四节 归因分析 |
一、过于狭窄的考察形态削弱了对诵读的关注度 |
二、不当的教学方式制约了诵读活动的充分开展 |
三、紧张的课时任务压缩了诵读教学的必需时间 |
四、文言文学习的畏难情绪影响了诵读的积极性 |
第三章 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精心设计文言文诵读教学目标 |
一、基于文体特征,预设总体目标 |
二、基于诵读层次,预设阶段目标 |
第二节 运用切适的诵读技法和方式 |
一、传授多样化的诵读技巧 |
二、添加有活力的诵读形式 |
第三节 统筹安排诵读实施过程 |
一、激情导读,求知驱动 |
二、充分预读,正音辨义 |
三、聚焦解读,管中窥豹 |
四、局部妙读,深析文本 |
五、美读升华,披文入情 |
六、读后延伸,余味无穷 |
第四节 落实诵读评价反馈机制 |
一、评价语言有针对 |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
三、考察形式多样化 |
第五节 文言文诵读教学的注意事项 |
一、于潜移默化中培养诵读习惯 |
二、正确处理诵读与讲解的关系 |
三、必修精读和选修博览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言文诵读课堂观察表 |
附录2 关于高中生文言文诵读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
后记 |
(10)基于学法指导的初中自读课文教学改进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二、部编本语文自读课文编排特色 |
(一)部编本语文自读课文文本内容编选特色 |
(二)部编本语文自读课文助读系统编排特色 |
(三)部编本语文自读课文功能及价值意义 |
三、部编本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一)自读课文教学现状 |
(二)问题分析 |
四、第一轮改进行动 |
(一)学法指导教学计划 |
(二)学法指导教学行动 |
(三)学法指导行动观察 |
(四)学法指导教学反思 |
五、第二轮改进行动 |
(一)学法指导教学改进计划 |
(二)学法指导教学改进行动 |
(三)学法指导教学改进观察 |
(四)学法指导教学改进反思 |
六、策略与建议论 |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自读意识 |
(二)统筹单元目标,明确教学重点 |
(三)巧用助读系统,辅助教学实践 |
(四)学活阅读方法,开展群文阅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部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文学法指导现状调查(学生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议论文学法指导举隅(论文参考文献)
- [1]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在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的应用[D]. 李宗洲. 大理大学, 2021(08)
- [2]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D]. 张蓬.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初中国文读本》文言文选文研究[D]. 张戌.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部编本初中语文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研究[D]. 牛丽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基于助读系统的“统编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设计研究[D]. 马晓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名家演播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调查研究及设计思考[D]. 马楠.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7]归有光写作思想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吕颖涛.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8]高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D]. 吴婧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研究[D]. 向佩佩.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基于学法指导的初中自读课文教学改进行动研究[D]. 范少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