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编辑的良知与责任(论文文献综述)
钱海峰,陈章[1](2021)在《论编辑在出版中的引领作用——以“王阳明教育思想”系列选题的开发为例》文中提出编辑发挥引领作用,是出版的重要方面和应有之义。尤其在系列选题的开发中,编辑的引领作用体现得更加明显直观。编辑在出版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提升了业务能力,完成了角色转换,实现了自身价值。文章以"王阳明教育思想"系列选题的开发为例,剖析编辑在出版全过程的引领作用,以期探索编辑在出版中的重要价值。
姬建敏[2](2021)在《编辑学家及其研究价值论》文中研究指明编辑学家作为一个不同于编辑家、出版家的职业称谓,指的是在编辑学理论研究和理论建构中有一定创见和造诣的专家、学者。一部中国编辑学学科史,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编辑学家的活动史。以刘杲、邵益文、阙道隆、戴文葆、林穗芳、王振铎、任定华等为代表的老一代编辑学家,对编辑学的开拓、建构之功,已载入史册,泽被后世。对编辑学家进行研究,其价值不仅从理论建构者个体本位出发,揭示了编辑学理论发展的逻辑向度,拓展了编辑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式,凸显了老一代编辑学家的优秀编辑思想、优良研究作风以及出版文化理性,而且也可从学术史视角,反思编辑学研究的历史积存,深化新媒体时代的编辑学理论研究。
闫智开[3](2021)在《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文中提出现实主义在20世纪中国美术创作领域占据主要位置,现实主义所强调的真实性、典型性逼真的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实践生活与现实景观,由此产生诸多贴近现实生活、反映社会风貌的艺术作品。而在20世纪中国画史中,现实主义无疑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换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它一方面要求将受传统文人画影响下的注重自我、远离现实的情感表现,转换为一种关注现实生活、面对大众的入世心态;另一方面,即在绘画语言的表现上,由关注“神”和“韵”的意象造型理念逐渐融合了西方的写实手法,借此发展、提高了中国画表现现实、塑造型体的能力。王盛烈作为当代着名现实主义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活动家,他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参与并推动新时期现实主义中国画的艺术创作与发展,并以实际行动引领、壮大了建国以来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以现实主义为旗帜的关东画派,改变了东北地域性画派在美术史上的新格局。王盛烈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创作出众多来源于生活,高度真实的典型形象,在现实主义中国画人物画创作实践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论文以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尤其针对其中国画人物画艺术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相关作品进行客观分析、研究,结合其创作时期所身处的社会背景、地域环境、个人经历等,形成对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较为系统、深入的理解,并通过研究,阐述现实主义在当今艺术语境中的新意义。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作为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对象、研究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从客观历史轨迹出发,即王盛烈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结合其主观动因,考察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生平史实。第三部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围绕其现实主义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开研究,以其代表作《八女投江》为研究切入点,全面梳理、归纳其现实主义中国画人物画创作的题材类型,阐述其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因,进而深入到对其现实主义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的探讨。第四部分为第四章,廓清王盛烈各个时期所参与的美术实践活动,探析他作为美术教育家和美术活动家对现实主义中国画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与影响。第五部分为第五章,结合以上四部分的分析研究,对王盛烈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创作形成客观、系统的认知,阐释其艺术主张并从中获得有益于发展当今现实主义中国画的启示,明确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对当今的美术创作仍具有切实的借鉴意义。
王太军[4](2020)在《欧阳黔森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贵州第四代作家代表的欧阳黔森,着作等身、涉猎广泛,举凡诗歌、散文、小说、影视剧本、报告文学等文学体裁,均是其笔耕不辍的文学对象,但其中艺术水平最高、最为作家自己所看重的,却是小说创作。相较于其他贵州作家对乡土文学的执着书写,欧阳黔森的小说创作呈现出多面性、丰富性和差异性,兼具黔地乡土的自然清新、喧嚣都市的现代风韵以及厚重历史的激越高亢,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学地理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立足于对欧阳黔森小说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从创作、主题、叙事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充分发掘和阐释出其小说的创作发生、题旨内涵和叙事特质。论文由以下三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为欧阳黔森小说的创作论,从创作发生学入手,探讨地理环境、人生体验、作家心理机制对欧阳黔森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基于这些影响之下作家所作出的创作取向。首先,黔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不仅是欧阳黔森小说的创作题材,影响着作家的写作倾向,而且基于地理环境所形成的黔地现代乡土文学传统,以及经过古代文学积淀而成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于欧阳黔森创作而言,亦是意义重大。其次,欧阳黔森所经历过的知青生活、地质人生活、商人生活以及文人生活的四种生活经历,既成为了其创作小说的重要题材,又构成了作家的生命体验,生成了作家的创作心理,并奠定了小说不同的情感基调。再次,从创作论出发,欧阳黔森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创作取向,凸显出作家的现实关怀与牧歌情调。第二章为欧阳黔森小说的主题论,探讨小说的生命主题、英雄主题与生态主题。就生命主题而言,欧阳黔森在小说内书写了三种粗犷质朴的黔地生命形态,为现实人生建立起理想的生命范式,并且着眼于复杂的人性,作出对人性善的直接铺陈和对人性恶的无情揭示,流露出一种向善去恶的创作理念,体现了欧阳黔森崇高的生命追求。就英雄主题而言,欧阳黔森在文本中塑造了两种不同身份的英雄形象:具有丰功伟绩、受人瞩目的“卡里斯玛”式英雄与生活平凡庸常却具有优秀品质的“小人物”式英雄,表现出一种理想主义者的创作倾向,彰显出作家英雄主义的价值导向。就生态主题而言,欧阳黔森在作品里描写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流露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隐性批判和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诗意栖居的理想追求。第三章为欧阳黔森小说的叙事论,依据叙事学理论,探讨小说的叙述视角、叙述声音、叙事时间、叙事空间、故事结构等叙事特质。关于欧阳黔森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其视角主要有非聚焦型和内聚焦型两种,在非聚焦型视角的作品中,叙述声音与视角重合;而在内聚焦型视角的作品中,叙述声音与视角呈分离状态。关于欧阳黔森小说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作家运用了逆时序和非时序手法造成叙事时序的错综复杂、迷离多变,避免了情节的平铺直叙;营构了乡村和城市两类故事空间,作为小说人物活动、故事发展的场所。关于欧阳黔森小说的故事结构,其由情节、人物、环境构成,作家多喜欢以线型情节和转换型情节来建构故事,通过直接形容和间接表现来刻画人物形象,并呈现了支配式与从属式、静态与动态的环境形态和象征型、反讽型的环境类型。论文以欧阳黔森小说为研究对象,三个章节之间自有其内在逻辑:第一章从发生学角度介入对小说创作的研究;第二章聚焦小说主题,探讨其题旨内涵;第三章着眼于小说的文本叙事。这三章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基本遵循着由外而内的学理顺序,从外部研究延伸到内部研究,两者并重,从而完成了对欧阳黔森小说深入而严谨的意义阐释和价值发掘。
潘艺林,蒋冬梅[5](2019)在《出版编辑改稿重在“少而准”》文中指出从学术层面看,出版编辑改稿重在"少而准",一要"少改",二要改得准确。坚持这一原则,才不会主次不分,顾此失彼;才知道改稿的边界、目标、凭据和典范。"少而准"看似简单,实则要求很高,需要相当的辨别力、判断力和表达力。随意更改,不敢"少改",是一种认识的误区,也折射出编辑人员的不自信。落实"少而准"的改稿原则,亟需扭转认识观念的偏差,谨守《着作权法》的限制与规范,严格区分改稿与审稿职责。
范玉刚[6](2017)在《现实的人性与精神的涅盘——长篇小说《天乳》的新现实主义解读》文中认为新现实主义作品《天乳》因其基于地方又超脱地域文化的束缚而获得了价值的超越,这使"天乳寨"在多重视角下成为一个意蕴丰富的审美意象,实现了双重超越:一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超越,深入到复杂人性中寻求精神涅盘,从而拓展了现实主义的新空间新境界;二是对地震灾难文学的超越,进一步提高了艺术审美表达能力,极大提升了文本的文学性和审美意味。这种双重超越丰富了新现实主义的精神意蕴和艺术想象力,使其在类型文学意义上推动了审美意识的生成,从而以思想的容量展示了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陈越[7](2016)在《“审美性”的偏至与“主体性”的虚妄——关于“重写文学史”的再思考》文中提出一、口号与实践:"重写文学史"的多重面向与兴起缘由"重写文学史"作为一个文学事件(杂志专栏)、学术口号(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反思与创新)和文学事件/实践(文学界的"拨乱反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重写文学史"一般指时为《上海文论》编辑的毛时安约请时为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青年教师陈思和与王晓明组织的专栏,自1988年第4期始,到1989年第6期结束,历时一年半共出版了9期。总计发表重评文学作品、思潮和现象的文章几十篇,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若干文章引发了批评和商榷意见。
王建中,王玮[8](2014)在《丁玲与故乡常德》文中指出丁玲生于常德长于常德,深受湖湘文化的熏陶,特别是母亲余曼贞和"九姨"向警予给了她良好的教育,影响着她一生的为人与为文。常德学者多角度、全方位研究丁玲的思想与创作,涂绍钧的《纤笔一枝谁与似——丁玲》和《图本丁玲传》是丁玲研究的佳作。丁玲故乡的学术期刊《武陵学刊》长期开设"丁玲研究"专栏,不仅为常德学者也为全国各地学者的丁玲研究成果提供了发表园地,为丁玲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做出了贡献。
蒋志臻[9](2014)在《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伦理审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出版是指将作品经过编辑加工之后,通过大量复制并向公众发行销售,实现信息传播的一种社会活动。从事上述社会活动的行业即是出版业。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部署与深化,我国出版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发展成就,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棘手问题,社会转型进程中道德观与价值观的缺失、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数字技术的变革带来出版过程中把关机制的缺失等等,深刻制约了我国出版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的坚定步伐。面对上述出版业发展过程中前所未有的事物和现象,仅凭行政手段与法律制度手段是不够的,制度的发展带有滞后性,同时任何制度都存在漏洞和盲区,都是不完美的,更为重要的是,出版行业的相关法律与规范属于强制性社会规范,规定的多是行为底线,确实能有效地打击与遏制危害较严重的非法出版行为,却并不能强制出版者承担起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生产文化精品,也就是说出版行业的相关法律与规范只能规定出版者不能逾越的行为红线,却不能让出版者具有崇高的价值追求。科学的出版伦理体系能够为出版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成为世界出版强国。因此,构建出版伦理非常重要,而且十分迫切。当前基于我国出版行业出版伦理缺位的现实,以及构建出版伦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综合运用了伦理学、出版学、新闻传播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对出版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通过厘清伦理、道德、出版等相关概念的起源、流变、内涵及关系,我们认为出版伦理一方面揭示出版活动中的伦理道德现象,另一方面它是针对出版活动的道德规范体系,它是衡量出版活动是否符合“善”及“正当”的价值准绳与行为准则。出版伦理具有社会历史性、他律性、自律性等特征,具有影响出版方向、优化出版环境、规范出版行为等功能。当代中国出版存在着出版功利化、实用化倾向加重,出版“两重性”、“两个效益”的矛盾突出以及出版从业人员品格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转变的步伐,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和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我国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弘扬与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冲击、出版伦理精神缺失、出版伦理法制建设滞后以及出版伦理教育薄弱等等。因此,亟需建构解决中国出版问题的伦理对策:首先,加强出版人的品格规范与德性建构;其次,应该妥善处理利益相关者的出版伦理关系;再次,必须加强以增强编辑意志与道德自律、塑造出版人格、正确平衡出版自由与伦理监督等为主要内容的出版伦理内在监督机制;最后,应该加强以出版伦理制度建设与出版伦理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出版伦理外部监督机制等等。展望未来,在21世纪激烈的文化竞争中,我国出版战线的发展对于我们占领文化阵地,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出版伦理,随着出版业的发展推动出版伦理的构建;继续强化出版伦理教育,加强出版职业道德建设;重视激励机制,完善惩戒机制,从而进一步强化出版伦理的完善,唯有如此,才能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提供智力支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精神力量。
胡丹[10](2012)在《清末民初知识分子与媒介批评研究》文中认为晚清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传统的“天下”正在经历颠覆性的变化,社会秩序面临瓦解,这迫使中华民族不得不重新寻找建构精神生活的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分子逐渐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并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当西方帝国借助坚船利炮闯入中国时,面对内忧外患,知识分子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救亡图存的社会运动中;他们以敏锐的触角,最先发现西方科技技术及思想文化的先进性,并试图对中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乃至文化体制进行改造;他们通过各种社会交往参与时政变革的议论,并对各种社会现实进行批评,其中就包括对媒介体制、媒介现象、媒介产品、媒介行为和媒介文化的批评。清末民初是我国现代意义上大众传媒的初兴时期,其自身面临各种问题与挑战,社会定位也不清晰,由此,新兴知识分子展开了对新兴媒介的批评;而现代报业与出版业又为媒介批评话语实践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公共平台与空间。知识分子对报刊的传播价值与功能进行了充分认识和肯定;对出版作品的质量问题、报界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钳制言论自由的媒介体制、帝国主义的新闻侵略,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批评;在对媒介现实不断进行反思、干预的过程中,现代媒介批评逐渐走向独立、理性与职业自觉。清末民初知识分子的媒介批评话语实践,不但充分展示了我国现代媒介批评的历史发展轨迹,也鲜活而生动地展示了清末民初的时代风貌以及意识形态特征。本文通过媒介批评话语向媒介批评思想透视,发现知识分子的媒介批评思想,不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文以载道”观念的浸润,也受西方新闻自由主义观念的影响,呈现出中西批评理念融合的态势;知识分子不仅追求批评的职业自觉意识,同时也十分强调批评动机中“工具理性”的政治取向,这其实是矛盾的,但在“救亡图存”历史使命中,两种矛盾的批评意识被知识分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本文根据丰富的第一手文献资料,梳理与解读清末民初发生的媒介批评话语实践,力图脉络清晰地展现出现代媒介批评的历史演变轨迹,并深入考察现代媒介批评思想的时代内涵。正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讲述相关研究背景、方法与概念,为媒介批评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第二章主要分析清末民初的社会背景、媒介环境、批评生态,知识分子的思想变迁,并从宏观上介绍媒介批评的对象、平台以及外在语境。第三章全面梳理维新变法前后、辛亥革命前后和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媒介批评话语实践,一方面展示现代媒介批评在蕴育时期、萌芽时期、自觉意识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概貌,另一方面总结现代媒介批评在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第四章采取个案研究方法,选择清末民初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对其重要的媒介批评话语实践进行解读,以期深入了解清末民初时期知识分子的媒介批评思想。第五章从宏观上整体把握现代媒介批评的文本特征及思想特征,同时理性分析现代媒介批评的进步作用与时代局限。结语部分简略论述中国台湾与大陆对现代媒介批评传统的不同继承方式,并且探讨了现代媒介批评实践与思想的深远影响。通过对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媒介批评话语实践和思想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现代知识分子在媒介批评中不但持有理性反思与职业精神,同时也兼备“言论救国”的传统政治情怀;这种兼容开放、独立进取、守望正义的现代媒介批评优良传统与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值得我们当代媒介批评者学习、继承与发扬。
二、论编辑的良知与责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编辑的良知与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1)论编辑在出版中的引领作用——以“王阳明教育思想”系列选题的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编辑在出版中的引领作用剖析 |
1.编辑引领的定义 |
2.编辑引领的表现及分类 |
(1)政治导向引领 |
(2)市场需求引领 |
(3)文本形式引领 |
(4)选题策划引领 |
(5)项目组织引领 |
3.编辑引领的价值 |
4.编辑引领的要求 |
二、以“王阳明教育思想”系列选题策划为例谈编辑引领作用 |
1.审读《传习录》:发现机会 |
2.主动创意:达成“治学方略丛书”出版意向 |
3.选题资源再利用:策划历史小说《龙场四训》 |
4.转换体裁:文本拓展漫画《阳明说》 |
三、编辑引领是出版人才发展的方向 |
1.编辑在出版过程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
2.编辑在引领中提升了业务能力 |
3.编辑在引领中完成了角色转换 |
(2)编辑学家及其研究价值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编辑学家及其主体思想特征 |
二、老一代编辑学家的历史定位 |
三、编辑学家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3)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现实主义美术研究文献 |
(二)生平研究文献 |
(三)艺术作品研究文献 |
(四)教育教学与社会活动相关文献 |
三、研究创新点 |
(一)发掘新史料补充现有研究文献 |
(二)提出新观点、新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一)社会学方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访问与调查 |
(四)图像分析 |
第一章 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生成背景 |
一、王盛烈的艺术生涯 |
(一)绘画自修与日本留学时期 |
(二)由“西”转“中”的创作衍变 |
(三)现实主义中国画创作的坚守 |
二、建国17 年现实主义中国画形成的历史铺垫 |
(一)政治需求与美术创作相结合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 |
(三)改良中国画 |
第二章 王盛烈的现实主义中国画创作题材 |
一、历史的再现:爱国主义历史题材 |
(一)《八女投江》的创作 |
(二)对战争的哲思 |
二、朴素的乡土情结:“大众美术”题材作品 |
(一)为民写真:劳动者为题材的艺术创作 |
(二)“写照”与“传神”: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
第三章 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特征 |
一、造型与笔墨的兼容 |
二、“明暗”与“线”的契合 |
三、速写习作的积累 |
四、中西绘画透视的自由运用 |
第四章 王盛烈推进现实主义美术的社会活动 |
一、美术教育活动 |
(一)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建立 |
(二)美术执教 |
二、画派活动 |
(一)关东画派领军人 |
(二)筹建“辽宁中国画研究会” |
(三)创办“同泽书画研究院” |
三、艺术活动 |
(一)美术展览 |
(二)学术活动 |
第五章 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观与启示 |
一、王盛烈现实主义艺术观 |
(一)艺术创作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 |
(二)对现实的关照,艺术为人民服务 |
(三)创造“具有时代意义”的典型形象 |
二、对发展当今现实主义中国画的启示 |
(一)造型观的解放与笔墨语言的拓展 |
(二)现实主义的回归与再创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王盛烈年表 |
附录二 八女投江相关史实考证 |
附录三 王盛烈绘画展览情况 |
附录四 王盛烈作品收藏情况 |
附录五 王盛烈绘画作品出版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欧阳黔森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二、 欧阳黔森小说的研究现状分析 |
(一) 欧阳黔森小说的单篇评论 |
(二) 欧阳黔森小说的整体研究 |
(三) 再出发:从不足到新的期待 |
(四) 结论 |
三、 本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创作论:欧阳黔森小说的创作研究 |
第一节 黔地地理环境及文学传统 |
一、 黔地地理环境与小说创作 |
(一) 黔地自然地理环境 |
(二) 黔地人文地理环境 |
二、 黔地文学传统与古典文学传统 |
第二节 作家生命体验与创作心理的生成 |
一、 作家独特的生命体验 |
二、 作家创作心理的生成 |
第三节 欧阳黔森小说的创作取向 |
一、 现实主义的创作取向 |
二、 浪漫主义的创作取向 |
第二章 主题论:欧阳黔森小说的主题研究 |
第一节 生命主题——崇高的生命追求 |
一、 粗犷质朴的生命书写 |
二、 人性善恶的追寻拷问 |
三、 生命价值的终极思考 |
第二节 英雄主题——英雄主义的价值导向 |
一、 “卡里斯玛”式的英雄塑造 |
二、 “小人物”式的英雄行为 |
三、 英雄主义的价值导向 |
第三节 生态主题——生态文本中的批判反思 |
一、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隐性批判 |
二、 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 |
三、 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 |
第三章 叙事论:欧阳黔森小说的叙事研究 |
第一节 叙述视角与叙述声音 |
一、 非聚焦型视角与叙述声音重合的叙事 |
二、 内聚焦型视角与叙述声音分离的叙事 |
第二节 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 |
一、 叙事时序的巧妙运用 |
二、 故事空间的精心建构 |
第三节 故事结构的构成形态 |
一、 情节类型:线型与转换型 |
二、 人物刻画:直接形容与间接表现 |
三、 故事环境:表现形态和环境类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出版编辑改稿重在“少而准”(论文提纲范文)
1 无视“少而准”原则, 费而不惠 |
2 坚持“少而准”原则, 明确规范 |
3 落实“少而准”原则, 转变观念 |
3.1 扭转改稿观念的认识偏差 |
3.2 谨守《着作权法》的限制与规范 |
3.3 严格区分改稿与审稿职责 |
(8)丁玲与故乡常德(论文提纲范文)
一常德:丁玲的湖湘文化之根和性格形成、文学启蒙之源 |
二涂绍钧及其他常德学者与丁玲研究 |
三家乡学府与丁玲研究 |
(9)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伦理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难点 |
四、创新点 |
第二章 出版伦理概述 |
第一节 出版、伦理及出版伦理 |
一、伦理与道德概念的词源学分析 |
二、出版伦理的概念 |
三、出版伦理与出版职业道德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
第二节 出版伦理的特征 |
一、社会历史性 |
二、他律性 |
三、自律性 |
第三节 出版伦理的功能 |
一、影响出版方向 |
二、优化出版环境 |
三、规范出版行为 |
第四节 出版伦理的价值理念 |
一、伦理与价值、价值理念的关系 |
二、社会伦理的普遍价值 |
三、中国出版伦理建设的核心价值诉求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表征及其危害性 |
第一节 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表征 |
一、出版功利化、实用化倾向不断加重 |
二、出版“两重性”、“两个效益”的矛盾 |
三、出版人的远见和品格缺失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危害性 |
一、影响中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转变 |
二、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民的精神生活质量 |
三、影响中国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弘扬和发展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成因剖析 |
第一节 出版经济效益至上与利益最大化的诱惑 |
一、市场竞争中的利益导向与诱惑 |
二、出版的文化功能与商业功能失衡 |
三、转企改制导致出版机构定位分化 |
第二节 出版伦理精神缺失 |
一、外在的出版监督相对疲弱 |
二、出版人社会责任意识缺失 |
第三节 出版伦理法制建设滞后与乏力 |
一、出版法制建设滞后 |
二、出版制度培育乏力 |
第四节 出版伦理教育薄弱与落后 |
一、出版伦理教育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
二、出版伦理教育未完整、系统展开 |
第五章 解决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伦理对策 |
第一节 出版人的德性建构 |
一、奉献之德 |
二、合作之德 |
三、学习之德 |
四、精品之德 |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的出版伦理关系处理 |
一、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
二、出版社与作者之间的关系 |
三、出版社同行业之间的关系 |
四、出版社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出版伦理内在监督 |
一、出版工作者意志与道德自律 |
二、出版人格塑造 |
三、出版机构的行为规范、价值追求和文化理想 |
四、出版自由与出版伦理内在监督 |
第四节 出版伦理外部监督 |
一、完善出版伦理制度建设 |
二、加强出版伦理教育 |
结语:建构中国特色的当代出版伦理 |
第一节 新时期的出版伦理建构迫切且必要 |
一、提升国家软实力,亟需建构出版伦理 |
二、中国出版业的健康发展依托出版伦理的建构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出版伦理愿景 |
一、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提供智力支持 |
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精神力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清末民初知识分子与媒介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对象与路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对象与文本来源 |
1.4.3 研究路径 |
1.5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1.5.1 创新点 |
1.5.2 难点 |
1.6 相关概念界定及问题 |
1.6.1 “媒介批评”概念的界定 |
1.6.2 编辑思想、新闻传播思想、媒介批评思想 |
1.6.3 问题的提出 |
2 清末民初知识分子与媒介生态 |
2.1 清末民初:千年未有之变局 |
2.2 从传统走向现代:清末民初知识分子思想的变迁 |
2.2.1 从“学而优则仕”到多元化的择业观 |
2.2.2 知识分子批评意识的流变 |
2.3 清末民初的媒介生态 |
2.3.1 批评的对象与平台:现代报业及出版业的初兴 |
2.3.2 批评的外在语境:政府对媒介的控制 |
3 清末民初媒介批评话语实践的发生过程 |
3.1 维新变法前后:媒介批评的蕴育时期 |
3.1.1 蕴育时期的媒介批评话语实践 |
3.1.2 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印象式批评 |
3.2 辛亥革命前后:媒介批评的萌芽时期 |
3.2.1 媒介批评的先声 |
3.2.2 媒介批评观念的“拿来”与本土化 |
3.3 五四时期:媒介批评的“职业自觉” |
3.3.1 媒介批评话语实践的展开 |
3.3.2 媒介批评“自觉”意识的初兴 |
4 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媒介批评话语实践的代表人物 |
4.1 报业先驱彭翼仲:开风气之先 |
4.1.1 从“开民智”到“通上下之情” |
4.1.2 坚持言论的自由与言论的主导权 |
4.2 梁启超:步入理性思考 |
4.2.1 维新时期对报刊“有益于国事”的初步认识 |
4.2.2 对媒介价值与功能的深度体认 |
4.3 于右任:敢于诤言者 |
4.3.1 在革命斗争中坚持批评 |
4.3.2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批评精神 |
4.3.3 “不作怒气冲天之文章”的理性转向 |
4.4 胡适:谨慎、务实的批评思维 |
4.4.1 谨慎、务实、负责地去批评 |
4.4.2 追求自由主义的执着与坚定 |
4.5 鲁迅:自觉的战斗意识 |
4.5.1 批评的战斗姿态 |
4.5.2 自觉的保护意识 |
4.6 邵飘萍:新闻专业主义的典范 |
4.6.1 批评的职业自觉 |
4.6.2 新闻专业主义的批评理念 |
4.7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的批评观 |
4.7.1 以批评的力量促进国之进步 |
4.7.2 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批评思想 |
4.8 瞿秋白:“红色”的批评家 |
4.8.1 批评帝国主义的先锋战士 |
4.8.2 文学性与革命性的交织 |
4.9 戈公振:学者的批评思维 |
4.9.1 客观、理性的评价 |
4.9.2 注重对媒介现实的调查研究 |
5 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媒介批评话语实践的理性审视 |
5.1 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媒介批评话语实践的特征 |
5.1.1 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媒介批评话语实践的文本特征 |
5.1.2 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媒介批评话语实践的思想特征 |
5.2 清末民初媒介批评的进步作用 |
5.3 清末民初媒介批评的时代局限 |
结语:对清末民初媒介批评传统的“扬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论编辑的良知与责任(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编辑在出版中的引领作用——以“王阳明教育思想”系列选题的开发为例[J]. 钱海峰,陈章. 出版广角, 2021(23)
- [2]编辑学家及其研究价值论[J]. 姬建敏.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3]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D]. 闫智开.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欧阳黔森小说研究[D]. 王太军.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5]出版编辑改稿重在“少而准”[J]. 潘艺林,蒋冬梅. 出版科学, 2019(04)
- [6]现实的人性与精神的涅盘——长篇小说《天乳》的新现实主义解读[J]. 范玉刚. 中国文学批评, 2017(03)
- [7]“审美性”的偏至与“主体性”的虚妄——关于“重写文学史”的再思考[J]. 陈越.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6(02)
- [8]丁玲与故乡常德[J]. 王建中,王玮. 武陵学刊, 2014(06)
- [9]当代中国出版问题的伦理审视[D]. 蒋志臻.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10]清末民初知识分子与媒介批评研究[D]. 胡丹. 暨南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