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三结课思想政治课质量检测题(论文文献综述)
熊孝梅[1](2013)在《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这说明人的本质不在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而在于对提升生命质量和探索生活意义的精神追求。人们对道德生活的向往正是反映了这样一种精神诉求。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个体在思想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经由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方式而形成的自身内在的基本素养和心理品质,它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整体素质的核心与灵魂,在个体的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的作用。中学生正处于从未成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身心发育急剧变化,思想道德素质正处于形成过程当中,极不稳定,可塑性强,是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对于他们的一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客观地认识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探讨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教育建议,为当前学校德育改革提供指导。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当前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访谈调查等途径,界定了思想道德素质的涵义,探讨了思想道德素质要不要评价、能不能评价、能不能量化评价、如何评价等理论问题,厘定了评价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指标,并根据评价指标编制了《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试测问卷)。《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试测问卷)包括四个一级维度,即:自我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集体的关系和与社会的关系。每个一级维度又包括五个评价指标,其中,自我关系维度包括珍爱生命、自尊自立、求知进取、实践创新、正直正义;与他人的关系维度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孝敬父母、助人为乐、宽容;与集体的关系维度包括集体合作意识、奉献意识、爱党爱民、爱国意识、热爱和平;与社会的关系维度包括社会公德、权利义务、民主法制、节能环保、网络道德。然后,对问卷进行了试测,试测结果表明,除了12道题目与其所属一级维度之间的区分度较低外,问卷其余80道题目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测试结果基本满足了主要的心理测量学指标,说明经过修改后的这份《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具有评价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可以作为当前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研究的测查工具。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们分别抽取浙江省、湖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个省区作为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的代表,运用正式的《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先后在浙江省、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省区的30多所中学随机抽取10000多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作为对问卷调查的补充,我们还对三省区30多所中学的200多名学生和160多名老师进行了访谈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存在着显着的性别差异,初中的性别差异比高中更为明显,女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普遍高于男生;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初一学生得分最高,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降低,初二较高,初三最低;高中生年级差异不显着,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整体上比高中生高;独生中学生与非独生中学生之间也存在着显着的差异,独生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显着高于非独生中学生的;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也存在学校城乡类型的显着差异,城市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最高,城乡结合部学校次之,农村学校最低;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也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发达地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最高,欠发达地区次之,不发达地区最低。通过调查还发现,当前中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整体较高。在思想道德素质的四个一级维度中,与社会的关系维度得分最高,与集体的关系维度次之,再次是与他人的关系维度,自我关系维度得分最低;在20个二级维度中,得分均值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正直正义,爱党爱民,权利义务,热爱和平,民主法制,节能环保,尊重他人,社会公德,集体合作,网络道德,助人为乐,珍爱生命,爱国意识,自尊自立,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宽容,奉献,求知进取,实践创新。这一结论体现了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契合时代发展脉搏,对社会发展的反应敏感而强烈,突出表现为他们在孝敬父母、宽容、奉献、求知进取、实践创新等传统价值观上得分较低,而在正直正义、爱党爱民、权利义务、热爱和平、民主法制等凸显社会发展进步趋势的价值观上得分较高。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对当前我国中学生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以下教育建议:针对性别差异,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实施因性施教策略;针对年级差异,学校德育方法要注重价值引导,摒弃应试教育,重塑教育的育人目标;针对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差异,家庭要加强亲子沟通,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针对不同城乡类型学校差异,政府要取消城乡二元结构壁垒,父母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各地政府要净化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针对地区差异,加大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加强在职教师职后培训,实行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
肖 翰[2](2001)在《初三结课思想政治课质量检测题》文中指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对华实行“炮舰”政策B.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C.中国封建统治者实行黑暗的专制统治D.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2.体现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肖翰[3](2000)在《初三结课思想政治课质量检测题》文中研究说明 一、(共30分,每小题2分)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把它的符号填在括号内。 1.人类社会和猿群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 A.以群居的方式生活 B.从事生产劳动 C.存在血缘关系 D.存在社会分工
肖翰[4](1999)在《初三思想政治课质量检测题(结课)》文中提出 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符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法律的本质是( ). A.反映阶人民 的共同利益和意志 B.我国的法律反映无产阶级的利益和意 志 C.我国的法律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 志 D.我国的法律反映党和国家的利益和意 志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诞生于( ).
肖翰[5](1998)在《初三思想政治课结课质量检测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你将其符号填在括号内(共20分,每小题2分)。 1.我国法律的本质是( )。 A.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意志 B.反映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C.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共同利益和意忐
二、初三结课思想政治课质量检测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三结课思想政治课质量检测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价值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价值 |
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研究综述 |
(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研究方法 |
(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研究结论 |
(三)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突破 |
(四) 研究内容与理论假设 |
三、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资料法 |
(二) 历史研究法 |
(三) 访谈法 |
(四) 问卷调查法 |
四、 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 |
一、 素质 |
(一) 涵义 |
(二) 特征 |
二、 思想道德素质 |
(一) 涵义 |
(二) 特征 |
(三) 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一、 何为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
(一) 评价与教育评价 |
(二) 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
二、 思想道德素质要不要评价 |
(一) 德育工作本身需要评价来指导 |
(二) 德育改革实践需要评价做航标 |
(三) 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基本功能 |
三、 思想道德素质能不能评价 |
(一) 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何以可能 |
(二) 思想道德素质量化评价何以可能 |
四、 思想道德素质怎么评价 |
(一) 评价原则 |
(二) 评价维度 |
(三) 评价方式 |
(四) 评价主体 |
(五) 评价对象 |
第三章 历史考察 |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学德育目标的嬗变 |
(一) 强调满足国家政治需要的转折时期(1978—1984年) |
(二) 强调国家经济发展及学生成长需要的改革尝试时期(1985—1989年上半年) |
(三) 重新强调满足国家政治需要的改革整顿时期(1989年下半年—1991年) |
(四) 遵循学生成长和品德规律及市场经济特征的改革深入时期(1992—2002年) |
(五) 强调以人为本、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求的改革完善时期(2003年—现在) |
二、 结论与反思 |
(一)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要求 |
(二) 从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法制政治的要求 |
(三) 从社会本位论目的走向以人为本的要求 |
(四)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要求 |
(五) 从国家政治需要走向关注学生个体需要的要求 |
第四章 评价指标 |
一、 中华民族精神 |
(一) 热爱祖国,爱好和平 |
(二)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 |
(三) 助人为乐,宽容他人 |
(四) 积极进取,自强自立 |
二、 现代公民意识 |
(一) 社会公德,自尊他尊 |
(二) 权利义务,法制意识 |
(三) 全球意识,生态文明 |
三、 市场经济伦理 |
(一) 诚实守信,正直正义 |
(二) 集体合作,奉献意识 |
(三) 求知进取,实践创新 |
四、 网络道德 |
第五章 实证调查(一) |
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调查问卷的编制 |
二、 问卷的试测与分析 |
(一) 试测 |
(二) 结果分析 |
(三) 结论 |
三、 正式调查 |
(一) 调查方法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过程 |
第六章 实证调查(二) |
一、 数据分析 |
(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总得分结果及变量差异分析 |
(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各一级维度的得分结果及变量差异分析 |
(三)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各二级维度的得分结果及变量差异分析 |
二、 调查结论 |
(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 |
(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积极倾向 |
(三)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消极倾向 |
第七章 成因分析 |
一、 性别差异的成因 |
二、 年级差异的成因 |
三、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的成因 |
四、 学校城乡类型差异的成因 |
五、 地区差异的成因 |
第八章 教育建议 |
一、 针对性别差异的建议 |
(一) 学校的因性施教策略 |
(二) 家庭与社会的因性施教策略 |
二、 针对年级差异的建议 |
(一) 注重价值引导和价值澄清 |
(二) 重塑学校教育的育人目的 |
三、 针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的建议 |
(一) 加强亲子沟通 |
(二) 采取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 |
四、 针对不同城乡类型学校差异的建议 |
(一) 政府要取消城乡二元结构壁垒 |
(二) 父母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
(三) 净化社会环境和网络传媒环境 |
五、 针对地区差异的建议 |
(一) 加大对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 |
(二) 加强在职教师的职后培训 |
(三) 实行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 |
(一) 着作类 |
(二) 论文类 |
二、 英文 |
附录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试测问卷) |
附录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调查部分访谈记录 |
后记 |
四、初三结课思想政治课质量检测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D]. 熊孝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2]初三结课思想政治课质量检测题[J]. 肖 翰. 中学教与学, 2001(01)
- [3]初三结课思想政治课质量检测题[J]. 肖翰. 中学考试研究(初中版), 2000(01)
- [4]初三思想政治课质量检测题(结课)[J]. 肖翰. 中学考试研究(初中版), 1999(01)
- [5]初三思想政治课结课质量检测题[J]. 肖翰. 中学考试研究(初中版), 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