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红外光谱仪测定反式异构酸(论文文献综述)
宋璐娜[1](2021)在《新型亚硝酰钌配合物的合成及光动力学性质研究》文中指出一氧化氮(NO)是高活性双原子自由基分子。NO在生物体内作为一种关键的信使分子,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化及生理过程。它可调控血管扩张调节血压、防止血栓及动脉硬化;还可以参与学习与记忆、调节脑血流预防老年痴呆等脑疾;对入侵的细菌、病毒和肿瘤细胞也会发生免疫响应等等。NO这些独特的生物学效应启发了人们开发外源性NO供体从而实现调控身体机能的目的。目前应用于诊疗的NO供体药物多数是非特异性的,具有靶向性差、半衰期短、光不稳定性及毒副作用明显等缺点,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了一定限制。因此,寻找在特定部位可控释放的NO供体是成功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心脑血管系统和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靶向治疗的关键。受到硝普钠启发,人们将目光转向了金属亚硝酰配合物,特别是亚硝酰钌配合物{Ru-NO}n。它可避免NO有机供体非特异性、亚硝酰铁配合物稳定性不足以及硝普钠解离产生氰根离子毒副作用,有效控制NO释放的时间、产量以及位置,通过光动力学机制起到有效调控机体生化及生理过程的目的。本论文合成了六种亚硝酰钌配合物,利用X射线晶体衍射、核磁氢谱(1H-NMR)、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红外光谱(IR)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量子化学对配合物几何结构、分子轨道及光谱进行了理论分析;测定光照射下配合物的时间分辨红外光谱、电子顺磁共振光谱及荧光光谱从而探究其释放NO的动力学过程;利用光谱技术对配合物分子与生物体大分子如人血清白蛋白(HSA)、铁储藏蛋白(Ferritin)和核酸(CT-DN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了配合物分子对人宫颈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在细胞体系中光诱导NO释放。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部分:1.概述了NO的生理作用、外源性NO供体特性、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及潜在的生物医学应用。2.以RuCl3NO(H2O)2为原料合成了三类六种亚硝酰钌配合物:[Ru(Mal)(NO)Cl3]、[Ru(qn)(Lbpy)(NO)Cl]X和[Ru(qn)(py-NH2)(NO)Cl]。通过X射线晶体衍射、核磁氢谱(1H-NMR)、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红外光谱(IR)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和构型。3.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六种分子的配合物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对其分子轨道及光谱进行了解析和归属。通过实验和计算的分子结构键长和键角比较发现结构优化是合理的;H原子核磁共振化学位移计算值和实验值除活泼氢以外其他均较好吻合;红外共振光谱中NO振动峰位于1800-2000 cm-1之间,表明Ru-N-O为直线型特征电子构型;通过分子轨道解析对吸收光谱中电子跃迁进行了归属。4.利用时间分辨的红外光谱(FT-IR)、原位电子顺磁共振光谱(EPR)以及荧光光谱(FL),探究了配合物分子在光照条件下释放NO的动力学过程。配合物释放NO产率与其本身的结构和构型、光照功率和时间、溶剂等多种因素有关。5.利用荧光光谱法(FL)研究了六种配合物分子与HSA的作用机制,通过计算得到了配合物与HSA的结合常数以及结合位点数,之后利用电子顺磁共振光谱(EPR)和荧光光谱法(FL)研究了配合物与HSA结合后对NO释放的影响,结果发现加入HSA后可提高NO自由基稳定性,促进NO的释放;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研究了[Ru(Mal)(NO)Cl3]和铁储藏蛋白的相互作用,一个铁储藏蛋白分子可分别结合2~3个[Ru(Mal)(NO)Cl3]配合物分子;采用荧光光谱法(FL)研究了六种配合物分子与CT-DNA的相互作用,[Ru(Mal)(NO)Cl3]配合物与CT-DNA结合能力弱,[Ru(qn)(Lbpy)(NO)Cl]X配合物与CT-DNA有强的结合能力,通过计算得到了相关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Ru(qn)(py-NH2)(NO)Cl]配合物与CT-DNA作用时由于构型差异结合方式有所不同。6.利用CCK-8法检测了六种亚硝酰钌配合物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Ru(Mal)(NO)Cl3]和[Ru(qn)(Lbpy)(NO)Cl]X具有低的细胞毒性,而[Ru(qn)(py-NH2)(NO)Cl]X配合物与其它两类配合物相比,对肿瘤Hela细胞的毒性显着增强,构型I在光照和未光照条件下IC50值分别是12.9μM和15.1μM,构型II在光照和未光照条件下IC50的计算值分别是0.96μM和1.33μM。此外,构建了光诱导NO释放的基本实验方法,通过选择性NO荧光成像探针技术成功观测和实现了在细胞体系中光诱导NO的释放。7.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宋天夫[2](2021)在《基于偶氮苯的光能转化复合材料多尺度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构效关系)一直是材料学家和科研工作者所关心的“终极命题”。进入到信息时代我们的材料也向着“智能化、信息化、可编程化”发展着。而这些材料中,具有光响应的材料无疑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刺激源(又称能量源)的角度出发,光具有“非接触性、穿透性、时域可控性和高度量子化”等性质,这些性质往往在我们常见的“声,电,磁,热,力”中是无法同时存在的。这就使得光响应材料成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智能材料。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制备高取向聚酰亚胺纳米纤维增强的光响应液晶聚合物,通过超分子氢键增强界面力,在含偶氮苯的液晶聚合物侧链中引入羟基,确保与聚酰亚胺纳米纤维形成氢键,并且精确定位氢键位置。复合薄膜表现出与天然蜻蜓翅膀相似的层次结构,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1.64 GPa)、折算模量(72.8 GPa)和纳米硬度(4.5 GPa);数值比天然蜻蜓的翅膀高20-30倍。增强的力学性能使复合膜表现出独特的光响应行为,即快速回复的光响应形变。此外,通过改变脉冲光辐照,复合薄膜的拍动频率和弯曲角度可以在0.1-5 Hz,1.5°-15.8°上连续调整,并且证明了这是一种非常规的光驱动机制,其中包含着偶氮苯液晶高分子的流变学变化。同时也证明了将各向异性材料进行各项异性的微分-积分过程有助于控制其性能。(2)使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将一系列偶氮苯单体和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单体共聚得到不同共聚比的线性共聚物。通过介电松弛谱、旋转流变仪等方法研究在反式状态、顺式状态下偶氮苯线性聚合物的流变性质变化;同时借助经典的“开尔文-沃格特”与“麦克斯韦”弹簧-粘壶模型进行一定的数学描述,并且通过一个新型模型将偶氮苯的液晶性与主链之间的耦合形式进行描述,为后续描述其“光响应流变”打下理论基础;并试图通过对应微观运动来解释偶氮苯线性液晶聚合物的不同状态的频率和温度的流变学性质改变。(3)在晶体尺度实现光热储能材料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一种方法,通过将弱的超分子相互作用——“阳离子-π”相互作用引入相变偶氮苯光热燃料(Azo-STF)体系,以提高能量密度。值得注意的是,在阳离子负载量较低(1.96 mol%)的情况下,Azo-STF的能量密度可以提高24.7%。光触发时,它的重量功率密度约56.91 W·h/kg,使环境温度产生8℃的升高。并且进一步揭示了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性能增强在分子和晶体尺度上的机制。
孙清瑞,申哲伟,李晶,赵雪龙,郝冬雪[3](2021)在《叶黄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与表征》文中研究说明为提高叶黄素的水分散性和生物利用度,通过溶剂扩散-超声分散联用法制得叶黄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lutein-loaded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L-NLC)。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在吐温80水溶液质量浓度2%、总脂质质量浓度5%及乙醇体积添加量5%、叶黄素载量2%及液脂质量分数30%(分别基于总脂质质量)条件下,L-NLC的包封率达到88.9%,平均粒径为168.2 nm,PDI值为0.28;由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法的综合分析表明L-NLC粒子为类球形结构,叶黄素分子以非晶态分散到固液脂质所构成的非完美晶格体系中。试验证明,该法可实现L-NLC的有效制备和切实表征,可将其应用于功能性食品等领域。
张光华,王哲,郭明媛,倪美乐,韩小倩,童欣,王艳蒙,冯鹏超[4](2021)在《纳米TiO2复合荧光增白剂的制备及其在纸张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以4,4-二氨基-2,2-二磺酸二苯乙烯(DSD酸)为母体,三聚氯氰为桥联剂,制备了三嗪氨基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单体(FBs);再将FBs、丙烯酰胺、苯乙烯与改性纳米TiO2共聚,制得纳米TiO2复合荧光增白剂(FBs-TiO2),并将其用于纸张表面涂布。结果表明,FBs-TiO2成功制备,且稳定性更好;FBs-TiO2涂布后,纸张白度由67.2%提高到87.2%,抗张强度由3.12 kN/m提高到4.87 kN/m,撕裂指数由13.8 mN·m2/g提高到17.4 mN·m2/g,并且紫外光老化48 h后,返黄值由10.40下降到6.66。说明FBs-TiO2不但能提高纸张白度、抑制纸张返黄,还能有效增强纸张的表面强度和力学性能,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造纸助剂。
陈卓璠[5](2021)在《上转换/侧链偶氮苯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及性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田梦[6](2021)在《新型氰芪基荧光光开关的制备及构筑的纳米微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吕晓飞,李佳奇,孟宪东,宫笑宇,陆书来,赵金德[7](2021)在《ATR-FTIR光谱法分析ABS粉料中聚丁二烯组成》文中提出由于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接枝聚合物(ABS)中橡胶的含量较高,是一种典型的核壳结构,采用溴化钾(KBr)压片法制备的样品,研磨后不均匀,进行透射法测试效果不理想。而选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FTIR)在样品制备方面、检测无损伤方面以及获取表面信息等等都具有特殊优势、本文主要利用ATR-FTIR法优势,研究了不同橡胶含量的ABS粉料红外光谱分析过程中聚丁二烯结构及组成的定性定量分析,并将丁二烯结构及组成的分析结果与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对应。使用该方法具有制样快速,红外光谱分析结果重复性较好的优势,将得到的结果与核磁共振(H-NMR)的结果进行对比,显示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满足原材料的质量检测质量要求。
陈晓雪[8](2021)在《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苯乙烯和异戊二烯共聚合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在烯烃催化与聚合产业中,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其催化活性高,对烯烃单体有的聚合有很高的立构选择性,同时制备成本低廉,故被广泛地应用于丙烯、乙烯、异戊二烯和丁二烯等的聚合中。本文利用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TiCl4/Mg Cl2-Al(i-Bu)3]成功地实现了苯乙烯和异戊二烯的立体定向共聚合。研究了聚合条件如Al/Ti、聚合温度、Ip/St投料比对聚合活性、催化剂效率、产物组成和结构的影响。采用溶剂抽提法对产物进行了分级,并用NMR、GPC、DSC、FT-IR等手段对产物及各级份的分子链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通过对苯乙烯与异戊二烯的共聚行为和共聚物结构的分析,深入探析α-单烯烃与共轭二烯烃在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下的立体定向共聚行为、活性中心和催化机理。固定其他条件不变,改变苯乙烯与异戊二烯的单体投料比进行共聚,得到一系列不同苯乙烯含量的苯乙烯-异戊二烯(St-Ip)共聚物。共聚物的熔融温度(Tm)、熔融焓(ΔHm)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通过DSC表征;共聚物结构可采用FT-IR、1H-NMR和13H-NMR进行表征,对共聚物结构和共聚物链节长度进行定量分析;采用GPC观察共聚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共聚物是含有两个Tg的嵌段共聚物,其中聚异戊二烯链段为高反式-1,4-结构,聚苯乙烯链段为等规结构。随着苯乙烯单体投入量的增加,苯乙烯在共聚物中的插入量增加,苯乙烯链节长度提高,共聚物分子量分布变宽,结晶性能明显降低。在固定投料比下,分别改变Al/Ti和聚合温度,研究其对共聚活性和共聚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l/Ti在100 mol/mol左右时,转化率、催化活性以及苯乙烯插入量达到最高;提升温度会使转化率和催化活性下降但能提高苯乙烯的插入量,最佳温度是T=50℃。根据K-T法计算单体竞聚率得r St=0.14,r Ip=11.12,表明共聚为无恒比点非理想共聚,共聚物结构随反应时间显着改变。利用正己烷溶剂抽提法分离了不同链结构的共聚物,并通过DSC、1H-NMR和13C-NMR对抽提可溶物和不溶物进行微观链结构表征。共聚物在正己烷中的溶解度与TPI和PS的链段长度有关,正己烷可溶物为含有长TPI链段与短PS链段的共聚物;不溶物为含有长i PS链段与短TPI链段的共聚物。进行了苯乙烯均聚动力学和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动力学聚合研究,采用酰氯淬灭法表征聚合体系的活性中心数目[C*]/[Ti],用多重Flory最可几分布函数叠加拟合法分析催化体系活性中心分布,利用XPS测定活性中心Ti的价态。实验结果表明:催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合的活性种为Ti3+,其中存在低空间位阻的活性中心C*-2和高空间位阻的C*-1,C*-1能够得到高反式-1,4-PI和i PS,根据结果推测了催化剂TiCl4/Mg Cl2-Al(i-Bu)3催化苯乙烯与异戊二烯的共聚机理。
王宁[9](2021)在《法可林的合成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内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会导致视力下降,随着病情加重,最终视力完全消失,现在较为主流的疗法是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其它的治疗方法比较少。但是,由于患白内障的人群多数为老年人,采用手术治疗有极高的风险,且术后很难恢复,一种有效治疗白内障的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法可林主要用于治疗初发期老年性白内障,对外伤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以及继发性白内障也有一定疗效。在国外以Phacolysin、Quinax、Lutrax等为商品名,采用氯磺酸三步法与二甲氧基苯醌一步法合成法可林。氯磺酸三步法首先以邻苯二胺与三氯化铁为起始原料,使用15倍重量的去离子水重结晶,制备2,3-二氨基吩嗪盐酸盐,收率为90.2%,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大于99%;第二步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优化的实验结果为:2,3-二氨基吩嗪盐酸盐与邻苯二胺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12 h,粗品以1 g 5,12-二氢-5,7,12,14-四氮并五苯加100mL N,N-二甲基甲酰胺为比例重结晶,制备5,12-二氢-5,7,12,14-四氮并五苯,收率为83.3%,HPLC含量大于99%;第三步以氯磺酸为磺化剂,硫酸汞为定位剂,使用水-丙酮、水-乙醇重结晶及氧化铝吸附制得法可林,收率为65.3%,HPLC含量大于98%,三步总收率为49.0%。二甲氧基苯醌一步法以2,5-二甲氧基-1,4-苯醌与3,4-二氨基苯磺酸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优化的实验结果为:2,5-二甲氧基-1,4-苯醌与3,4-二氨基苯磺酸摩尔比为1:2.2,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5 h,使用活性炭、中性氧化铝吸附,水-甲醇重结晶制得法可林纯品,收率为42.8%,HPLC含量大于98%,该工艺原料成本高,不适合工业化生产。法可林紫外吸收行为研究表明,紫外吸收波长随pH变化而变化,法可林水溶液颜色也会随之改变,过酸、过碱时将pH调制7,法可林水溶液颜色与紫外吸收恢复原样,同时,发现法可林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钙会导致紫外吸收波长与颜色改变,对法可林原料药结晶水个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法可林含有4个结晶水,此外,使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了法可林原料药汞含量,为0.15μg/g,低于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1μg/g。法可林水溶液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法可林水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mg/mL,10mg/mL法可林水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为12mm,对枯草芽孢杆菌仅有轻微抑制作用。
高磊[10](2021)在《亲脂性Pd/有机膨润土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脂肪酸甲酯转移加氢研究》文中认为能源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的进程,能源需求不断增大,传统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被过度消耗,造成能源短缺,同时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温室效应。因此,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成为研究热点。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环境友好的生物质能源,其原料来源广泛,具有与柴油燃料相似的理化性质,被认为是石化柴油的理想替代品,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酯交换法是当前工业中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相对简易、反应温度低、可常压进行、安全性高,但由于生物柴油原料组成的差异,得到的生物柴油中通常含有较高含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造成产品抗氧化能力和低温流动性差、品质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物柴油的应用。因此,设计制备高效的加氢催化剂,对生物柴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加氢处理,使其转化为性能稳定、品质较高的顺式单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并避免造成产品流动性降低的饱和脂肪酸甲酯及反式单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大量生成,对生物柴油加氢提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工作以价格低廉的膨润土为基础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的有机膨润土为载体,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得到新型亲脂性Pd/有机膨润土复合催化剂,考察制备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确定复合催化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手段分析复合催化剂的结构特征。研究复合催化剂的亲脂性能,并探究复合催化剂的循环及再生性能。在微波辅助下,以甲酸铵为供氢体,水为溶剂,研究复合催化剂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催化转移加氢(CTH)反应,确定CTH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并对比了微波加热与传统水浴加热对CTH反应的影响,研究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CTH反应动力学,最终实现温和CTH反应条件下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高效催化转移加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膨润土为原料,制备亲脂性Pd/有机膨润土复合催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载体中CTAB用量14 wt.%,Pd含量3 wt.%,硼钯摩尔比5:1,还原时间5 h,干燥温度80℃。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利用CTAB改性膨润土,增强了膨润土的疏水性,所制备复合催化剂的表面较为光滑,结构较为松散,是具有狭缝孔的层状介孔材料,催化剂中活性金属Pd颗粒粒径较小,且均匀分散在复合催化剂的外表面及孔道内。复合催化剂亲脂性能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中CTAB含量越高,其亲脂性能越强,催化剂亲脂性能的增强可以有效提高其加氢活性,促进脂肪酸甲酯的CTH反应。与纳米Pd催化剂相比,所制备复合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以及对C18:1和c-C18:1的选择性。复合催化剂循环及再生性能研究显示,催化剂重复使用一次后活性下降明显,但经无水乙醚清洗再生后,连续循环使用5次仍能保持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2)以甲酸铵为供氢体,水为溶剂,微波辅助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CTH反应最优工艺条件为:甲酸铵用量40 g,溶剂水量60 g,催化剂用量8 wt.%,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40 min,搅拌转速350 rpm。在最优CTH工艺条件下,反应后C18:2转化率达到78.56%,C18:1产率为72.22%,c-C18:1的生成选择性为70.29%,C18:0含量较低为2.44 wt.%,脂肪酸甲酯碘值降低至94.0。以上表明,在CTH反应过程中,使用复合催化剂催化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加氢,主要转化生成单不饱和脂肪酸甲酯,且没有发生单不饱和组分的深度加氢,实现了温和CTH条件下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选择性高效催化转移加氢。微波辅助对脂肪酸甲酯CTH反应显示出明显的强化作用,可以显着提高C18:2转化率,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脂肪酸甲酯CTH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在复合催化剂作用下,微波辅助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CTH反应可用拟一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此外,催化剂再生实验显示,复合催化剂利用无水乙醚清洗再生后,在脂肪酸甲酯CTH反应中连续循环使用5次,仍保持着优良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二、应用红外光谱仪测定反式异构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红外光谱仪测定反式异构酸(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亚硝酰钌配合物的合成及光动力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NO的生理功能 |
1.2 外源性NO供体的特性 |
1.3 金属配合物型NO供体 |
1.3.1 {Fe-NO}~n型配合物 |
1.3.2 {Ru-NO}~n型配合物 |
1.4 钌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
1.5 钌配合物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亚硝酰钌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试剂及耗材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3 亚硝酰钌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3.1 [Ru(Mal)(NO)Cl_3]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3.2 [Ru(qn)(Lbpy)(NO)Cl]X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3.3 [Ru(qn)(py-NH_2)(NO)Cl]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亚硝酰钌配合物的电子结构与光谱性质 |
3.1 引言 |
3.2 配合物的结构优化及轨道分析 |
3.2.1 [Ru(Mal)(NO)Cl_3]配合物的结构优化及轨道分析 |
3.2.2 [Ru(qn)(Lbpy)(NO)Cl]X配合物的结构优化及轨道分析 |
3.2.3 [Ru(qn)(py-NH_2)(NO)Cl]配合物的结构优化及轨道分析 |
3.3 配合物的光谱解析 |
3.3.1 核磁振动光谱的计算 |
3.3.2 红外振动光谱的计算 |
3.3.3 电子吸收光谱的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亚硝酰钌配合物NO光解离反应的动力学机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试剂及耗材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4.3 实验过程 |
4.3.1 时间分辨红外光谱法 |
4.3.2 电子顺磁共振光谱法 |
4.3.3 荧光光谱法 |
4.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4.1 时间分辨红外光谱分析 |
4.4.2 电子顺磁共振光谱分析 |
4.4.3 荧光光谱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亚硝酰钌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试剂及耗材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5.3 实验过程 |
5.3.1 亚硝酰钌配合物与HSA的相互作用 |
5.3.2 [Ru(Mal)(NO)Cl_3]配合物与重组铁储藏蛋白的相互作用 |
5.3.3 亚硝酰钌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 |
5.4 实验结论 |
5.4.1 亚硝酰钌配合物与HSA的相互作用分析 |
5.4.2 [Ru(Mal)(NO)Cl_3]配合物与重组铁储藏蛋白的相互作用分析 |
5.4.3 亚硝酰钌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亚硝酰钌配合物在外源性NO供体研究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仪器、试剂及耗材 |
6.2.1 实验仪器 |
6.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6.3 实验过程 |
6.3.1 亚硝酰钌配合物对Hela细胞的毒性试验 |
6.3.2 亚硝酰钌配合物对Hela细胞的成像试验 |
6.4 实验结论 |
6.4.1 亚硝酰钌配合物对Hela细胞的毒性分析 |
6.4.2 亚硝酰钌配合物对Hela细胞的成像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一 配合物的电喷雾电离质谱图 |
附录二 配合物的单重态和最低三重态部分键长和键角及前线分子轨道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2)基于偶氮苯的光能转化复合材料多尺度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偶氮苯及其衍生物分子的异构化 |
1.3.1 偶氮苯及其衍生物分子结构与光吸收性质 |
1.3.2 偶氮苯分子的光异构化 |
1.4 凝聚态尺度下偶氮苯材料基于光异构化的功能特性 |
1.4.1 凝聚态尺度下的偶氮苯及其衍生物的光异构化 |
1.4.2 基于偶氮苯异构化的凝聚态行为 |
1.5 不同凝聚态设计下的偶氮苯基材料的功能实现 |
1.5.1 光热储能材料 |
1.5.2 光驱动材料 |
1.5.3 光粘接材料 |
1.6 宏观尺度偶氮苯基材料的应用与发展中的问题 |
1.6.1 光响应飞行器的缺失 |
1.6.2 光流变学的发展不完善 |
1.6.3 光热储能材料的充能问题 |
1.7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8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9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表征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样品制备工艺 |
2.2.1 偶氮苯液晶高分子/聚酰亚胺纤维膜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2 线性偶氮苯共聚液晶高分子的制备 |
2.2.3 甲氧基偶氮苯/溴化1,10-癸二季胺盐混晶的制备 |
2.3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
2.4 性能表征及测试方法 |
第三章 凝聚态-宏观“光-力”转换偶氮苯光驱动复合材料 |
3.1 前言 |
3.2 偶氮苯/高定向聚酰亚胺纳米纤维复合膜 |
3.2.1 偶氮苯/高定向聚酰亚胺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各级结构 |
3.2.2 偶氮苯液晶高分子/高定向聚酰亚胺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凝聚态热力学性质与响应性体积微元变化 |
3.2.3 复合膜的多级仿生结构与优异的力学强度 |
3.3 复合膜与本体膜光响应性能的对比 |
3.4 复合膜的光响应连续可调振动 |
3.5 仿生蜻蜓扑翼飞行器的制备 |
3.6 仿生蜻蜓扑翼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凝聚态偶氮苯线性液晶高分子的双稳态流变学 |
4.1 前言 |
4.2 偶氮苯线性液晶高分子(AZLLCP)分子链尺度异构化及其影响 |
4.2.1 AZLLCP在稀溶液中的异构化行为 |
4.2.2 AZLLCP在稀溶液中的光致钢球体积变化 |
4.3 AZLLCP凝聚态尺度的异构化及其影响 |
4.3.1 AZLLCP的光致T_g变化 |
4.3.2 AZLLCP的光致介电性质变化 |
4.4 AZLLCP的响应性流变 |
4.4.1 AZLLCP反式状态下不同温度流变性质随频率的变化 |
4.4.2 AZLLCP顺式状态下的流变性质随频率的变化 |
4.4.3 AZLLCP不同状态下的流变性质随温度的变化 |
4.5 AZLLCP的响应性弹簧-粘壶模型初探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子-晶体尺度阳离子-π增强的偶氮苯基光热燃料 |
5.1 前言 |
5.2 分子尺度“阳离子-π”相互作用对甲氧基偶氮苯的异构化影响 |
5.2.1 “阳离子-π”相互作用分子尺度的表征 |
5.2.2 MO-Azo在“阳离子-π”相互作用下的异构化 |
5.2.3 “阳离子-π”相互作用影响异构化的机制 |
5.3 晶体尺度“阳离子-π”相互作用对甲氧基偶氮苯的异构化影响 |
5.3.1 “阳离子-π”相互作用晶体尺度的表征 |
5.3.2 MO-Azo@DMBI晶体在“阳离子-π”相互作用下的异构化和分子堆砌 |
5.4 Azo-STF的储能性质 |
5.4.1 储能密度随DMBI添加量的变化 |
5.4.2 储能-放热循环稳定性 |
5.4.3 MO-Azo@DMBI晶体光照放热性能 |
5.5 分子尺度储能密度增加机理 |
5.6 凝聚态尺度储能密度增加机理 |
5.6.1 “阳离子-π”相互作用对分子堆砌的破坏 |
5.6.2 MO-Azo@DMBI晶体的演化过程与异构化的速率匹配 |
5.7 凝聚态尺度放热增强机理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附件 |
(3)叶黄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设备 |
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叶黄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 |
2.2 包封率、有效载量的测定 |
2.3 粒径的测定 |
2.4 叶黄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表征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制备条件对叶黄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品质的影响 |
3.2 正交试验 |
3.3 粒径分布及光学特征 |
3.4 叶黄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L-NLC)结构特征 |
3.4.1 形貌 |
3.4.2 晶态 |
3.4.3 红外光谱特性 |
3.4.4 拉曼光谱特性 |
3.4.5 产品中叶黄素构型变化 |
4 结论 |
(4)纳米TiO2复合荧光增白剂的制备及其在纸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试剂及原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FBs的制备 |
1.3.2 改性纳米Ti O2的制备 |
1.3.3 FBs-Ti O2的制备 |
1.3.4 纸张抄造及表面涂布 |
1.4 结构与性能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结构表征 |
2.1.1 FBs的结构表征 |
2.1.2 纳米Ti O2及荧光增白剂的结构表征 |
2.2 荧光增白剂的光学性能分析 |
2.2.1 UV-Vis分析 |
2.2.2 荧光光谱分析 |
2.3 荧光增白乳液的稳定性与粒径分布 |
2.3.1 稳定性 |
2.3.2 粒径分布 |
2.4 表面性能分析 |
2.4.1 表面形貌 |
2.4.2 表面强度 |
2.4.3 接触角 |
2.5 力学性能分析 |
2.6 白度及返黄抑制效果分析 |
3 结论 |
3.1 |
3.2 |
3.3 |
(7)ATR-FTIR光谱法分析ABS粉料中聚丁二烯组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原料 |
1.2 仪器及设备 |
1.3 分析与测试 |
1.4 ABS粉料制备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红外光谱分析 |
2.2 准确性验证 |
3 结 论 |
(8)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苯乙烯和异戊二烯共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Ziegler-Natta催化剂综述 |
1.2 异戊二烯橡胶的概述 |
1.3 聚苯乙烯的概述 |
1.4 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的概述 |
2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 |
2.1 研究目标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的制备及链结构表征 |
前言 |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原料 |
1.2 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的制备 |
1.3 测试与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原样的结构表征 |
2.2 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的分级 |
2.2.1 竞聚率 |
2.2.2 分级 |
2.2.3 分级表征 |
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合条件对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的影响 |
前言 |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原料 |
1.2 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的制备 |
1.3 测试与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单体投料比(Ip/St)对聚合和共聚物结构的影响 |
2.2 Al/Ti对共聚合和共聚物结构的影响 |
2.3 聚合温度对聚合和共聚物结构的影响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合机理的研究 |
前言 |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原料 |
1.2 苯乙烯-异戊二烯聚合及猝灭工艺 |
1.3 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结构的表征及活性的中心测定 |
2 苯乙烯均聚合机理 |
2.1 聚合时间 |
2.2 Al/Ti |
2.3 聚合温度 |
3 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合机理的研究 |
3.1 聚合条件对共聚合活性中心的影响 |
3.2 共聚合机理的提出 |
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法可林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工艺路线的研究与选择 |
2.1 合成路线 |
2.2 磺酸吩嗪法合成法可林 |
2.3 乙酰苯胺合成3,4-二氨基苯磺酸 |
2.4 对苯醌一步法合成法可林 |
2.5 二羟基苯醌一步法合成法可林 |
2.6 氯磺酸三步法合成法可林 |
2.7 合成路线选择 |
3 中间体5,12-二氢-5,7,12,14-四氮并五苯磺化反应机理 |
3.1 硫酸磺化反应机理 |
3.2 氯磺酸磺化反应机理 |
3.3 磺化反应动力学分析 |
3.3.1 一磺化反应对二磺化反应动力学分析 |
3.3.2 一磺化反应对砜生成动力学分析 |
3.4 电子云密度模拟 |
4 实验部分 |
4.1 实验所需药品 |
4.2 实验所需仪器 |
4.3 氯磺酸三步法 |
4.3.1 2,3-二氨基吩嗪盐酸盐的合成与表征 |
4.3.2 5,12-二氢-5,7,12,14-四氮并五苯的合成 |
4.3.3 5,12-二氢-5,7,12,14-四氮并五苯合成工艺研究 |
4.3.4 法可林的合成与表征 |
4.3.5 法可林合成工艺研究 |
4.4 二甲氧基苯醌一步法 |
4.4.1 法可林的合成与表征 |
4.4.2 二甲氧基苯醌一步法合成法可林工艺研究 |
5 法可林紫外吸收变化原因及其汞含量与水含量测定 |
5.1 实验所需药品 |
5.2 实验所需仪器 |
5.3 法可林紫外吸收变化原因 |
5.3.1 酸性条件紫外吸收行为变化 |
5.3.2 碱性条件紫外吸收行为变化 |
5.3.3 无机盐及温度对紫外吸收行为影响 |
5.4 汞含量测定 |
5.4.1 汞标准曲线 |
5.4.2 法可林汞含量测定 |
5.5 法可林原料药结晶水含量测定 |
6 法可林水溶液抑菌活性测定 |
6.1 实验所需药品 |
6.2 实验所需仪器 |
6.3 法可林抑菌圈测定 |
6.4 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
6.5 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 |
6.6 复配法可林抑菌圈大小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亲脂性Pd/有机膨润土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脂肪酸甲酯转移加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柴油简介 |
1.3 加氢方式 |
1.3.1 氢气直接加氢 |
1.3.2 催化转移加氢 |
1.4 微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1.4.1 微波及微波加热概述 |
1.4.2 微波加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5 加氢催化剂 |
1.5.1 均相催化剂 |
1.5.2 非均相催化剂 |
1.6 膨润土概述 |
1.6.1 膨润土结构与性质 |
1.6.2 膨润土改性及应用 |
1.7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亲脂性Pd/有机膨润土复合催化剂的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2 有机膨润土的制备 |
2.1.3 亲脂性Pd/有机膨润土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2.1.4 脂肪酸甲酯的制备 |
2.1.5 催化剂活性测试 |
2.1.6 脂肪酸甲酯的分析 |
2.1.7 Pd/有机土复合催化剂的表征测试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Pd/有机土复合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2.2.1.1 载体中CTAB含量对Pd/有机土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
2.2.1.2 Pd含量对Pd/有机土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
2.2.1.3 硼钯摩尔比对Pd/有机土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
2.2.1.4 还原时间对Pd/有机土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
2.2.1.5 干燥温度对Pd/有机土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
2.2.2 催化剂表征结果及分析 |
2.2.2.1 XRD分析 |
2.2.2.2 氮气吸附脱附分析 |
2.2.2.3 SEM-EDS分析 |
2.2.2.4 XPS分析 |
2.2.2.5 TEM分析 |
2.2.2.6 FT-IR分析 |
2.2.2.7 TGA分析 |
2.2.3 Pd/有机土复合催化剂合成机理 |
2.2.4 Pd/有机土复合催化剂的亲脂性能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2.2.4.1 脂肪酸甲酯最大吸收波长λ_(max)的确定 |
2.2.4.2 制作标准曲线及确定线性回归方程 |
2.2.4.3 测定不同复合催化剂对脂肪酸甲酯的吸附量 |
2.2.4.4 加标回收实验 |
2.2.4.5 复合催化剂亲脂性能对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影响 |
2.2.5 Pd/有机土复合催化剂加氢效果分析 |
2.2.6 不同钯催化剂催化性能对比 |
2.2.7 Pd/有机土复合催化剂的重复性和再生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波辅助亲脂性Pd/有机膨润土复合催化剂催化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转移加氢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1.2 Pd/有机土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3.1.3 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制备 |
3.1.4 微波辅助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催化转移加氢实验 |
3.1.5 加氢脂肪酸甲酯的分析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CTH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对反应的影响 |
3.2.1.1 供氢体甲酸铵用量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CTH的影响 |
3.2.1.2 溶剂水量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CTH的影响 |
3.2.1.3 催化剂用量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CTH的影响 |
3.2.1.4 反应温度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CTH的影响 |
3.2.1.5 反应时间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CTH的影响 |
3.2.1.6 搅拌转速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CTH的影响 |
3.2.2 加氢脂肪酸甲酯分析 |
3.2.3 微波加热与传统加热条件下脂肪酸甲酯CTH反应对比 |
3.2.4 微波辅助脂肪酸甲酯CTH反应动力学研究 |
3.2.5 催化剂再生性能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应用红外光谱仪测定反式异构酸(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亚硝酰钌配合物的合成及光动力学性质研究[D]. 宋璐娜. 山西大学, 2021
- [2]基于偶氮苯的光能转化复合材料多尺度设计与应用研究[D]. 宋天夫.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叶黄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与表征[J]. 孙清瑞,申哲伟,李晶,赵雪龙,郝冬雪.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1(04)
- [4]纳米TiO2复合荧光增白剂的制备及其在纸张中的应用[J]. 张光华,王哲,郭明媛,倪美乐,韩小倩,童欣,王艳蒙,冯鹏超. 中国造纸, 2021(07)
- [5]上转换/侧链偶氮苯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及性质[D]. 陈卓璠.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6]新型氰芪基荧光光开关的制备及构筑的纳米微球研究[D]. 田梦.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7]ATR-FTIR光谱法分析ABS粉料中聚丁二烯组成[J]. 吕晓飞,李佳奇,孟宪东,宫笑宇,陆书来,赵金德. 弹性体, 2021(03)
- [8]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苯乙烯和异戊二烯共聚合研究[D]. 陈晓雪.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9]法可林的合成工艺研究[D]. 王宁. 中北大学, 2021(09)
- [10]亲脂性Pd/有机膨润土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脂肪酸甲酯转移加氢研究[D]. 高磊. 广西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