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渔具模型试验准则中的若干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伦国,李玉岩,黄六一,张荣军,冯卫东[1](2021)在《双臂架四片式虾拖网水动力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臂架虾拖网作业是西非沿岸捕虾作业的主要捕捞方式。以西班牙441 kW渔船用的双臂架四片式虾拖网为研究对象,根据田内准则,设计和制作拖网模型并进行水槽试验,试验研究其在不同拖速与水平扩张比下的水动力性能。结果表明,该网具阻力随着拖速的增加而上升,且呈幂指数关系,指数在1.3左右,随水平扩张比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拖网的网口高度随拖速及水平扩张比的增加而下降;网具的能耗系数随着拖速的增加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在低拖速下与水平扩张比的关系不明显。研究可为我国四片式虾拖网网具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薄佳男[2](2020)在《远洋大网目底拖网设计和模型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近海的渔业资源衰退和海洋环境恶化,海洋渔业逐渐从近洋走向远洋。拖网是使用率较高、产量较大的远洋渔业渔具,也是目前我国在阿曼湾渔场使用的主要渔具,但其存在能耗高、渔获性能不佳等问题。同时,近年来伊朗政府对渔业监管的力度不断加大,对渔船和入渔人员的审核越来越严格,因此迫切需要对远洋拖网渔具的结构进行改进优化,而阻力小、垂直扩张性能好的大网目拖网是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综合分析我国以往大网目拖网的结构特点,结合伊朗阿曼湾渔场环境和渔业法规等条件,以疏目蛇口编结型群众性拖网为母型网优化设计一种远洋大网目底层拖网,进行拖网水动力性能水槽模型试验,分析渔具性能。首先,根据渔场渔期、捕捞对象特性等条件,设计一顶尺寸为398m×149m(网口网衣拉直周长×网衣纵向拉直总长)、网口目大为6m、网袖长度为30m的大网目拖网,具有网身相对长度较长,网袖短且网目大的特点。其次,按照田内相似准则,设计大比例尺λ=24、小比例尺λd=6.7,分别采用浮沉比0.4、0.6、0.8,制作装配3种拖网模型,按照水平扩张比L/S(网袖两端间距与上纲长度的比值)0.45、0.55、0.65三挡,在0.40.8m/s拖速下进行模型水槽试验,测试研究网具阻力和网口高度等渔具性能。试验结果如下:(1)网具阻力均随拖速增大而增大,近似为指数增长关系。在相同拖速下,水平扩张比L/S越大,阻力也越大,L/S由0.55增大至0.65时,阻力值增大尤为明显。(2)网口高度均随拖速增大而减小。当速度较小时,对于不同的水平扩张比L/S,网口高度的差异不明显;当拖速增大到0.6m/s以后,L/S越大,网口高度就越小,L/S由0.55降低至0.45时,网口高度的提升十分明显。(3)在浮沉比0.4、0.6、0.8三组对比试验中,网口高度随着浮沉比的增大而增大,浮沉比由0.6增大至0.8时,网口高度的提高尤其明显。增大浮沉比对提高网口高度具有一定影响,与此同时网具阻力变化不大。(4)根据试验数据,推算出实物网的阻力和网口高度,并计算其垂直扩张系数、能耗系数、功耗等参数值。设计网加长了网身、并将网身后部兼作网囊,这有利于增加渔获量、提高网具稳定性,比较适合在阿曼湾渔场捕捞生产。但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和分析,这种网身结构也可能导致网具阻力增大、滤水性不佳等问题,建议在保证稳定性和渔获量的前提下适当减小网身长度、在网身后端采用更合理的衔接方式,并在生产试验中不断优化。
倪震宇,张新峰,金宇锋,张健[3](2018)在《基于数值模拟的单锚张纲张网水动力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为深入开展单锚张纲张网渔具结构优化、渔获性能评价研究,使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其水动力特性和形状进行模拟。根据田内准则将中国东海近海渔业生产中常用的单锚张纲张网(230 m×180 m)按大尺度比为25和小尺度比为3.95缩小,然后使用集中质量法对模型张网进行离散化处理,并对网目进行群化。建立拓扑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单锚张纲张网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网具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的时间随流速的增加而减小;当流速较小时,网口水平和垂直扩张较好,随着流速的增加,网口两侧网衣垂直扩张逐渐减小,上、下纲中部高度未见明显减小,但后坠程度逐渐增大,网具纵向拉伸逐渐增大,网口的宽度明显减小,而网口高度略有下降;网具各部分网衣的缩结系数从网身到网囊逐渐减小,且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减小;网具的总阻力(F)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且与流速(v)呈F=480.1×v1.722的关系;网具上纲和下纲两端结附网线张力载荷较为集中,且随着流速的增加,集中载荷分布趋势愈加明显。研究表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网具的总体扩张和阻力,掌握张网网具各部分网衣和纲索的张力载荷分布,以及随流速的变化情况,分析网具的受力均匀性和结构合理性,了解各部分网衣的横向扩张情况,这对于分析网具整体选择性、滤水性和渔具的导鱼性等至关重要。
石永闯[4](2017)在《秋刀鱼舷提网网具性能评价及网片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舷提网起源于日本的千叶县和神奈川地区,是秋刀鱼捕捞作业的主要方式之一,捕捞作业主要分为放网、诱鱼、起网三个过程。舷提网的作业原理是,先将网具预设在作业区域,利用集鱼灯将秋刀鱼诱集至船舷侧,然后渔船通过甲板绞网机和舷侧滚筒收绞曳纲,使网具将鱼群包围并迫使秋刀鱼群集中于取鱼部,防止秋刀鱼群逃逸,达到捕捞目的。秋刀鱼是大洋洄游性鱼类,游泳速度快,行动敏捷,捕捞作业环境复杂海流较大,在舷提网作业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网衣中部的沉降深度不够而减小了诱鱼区的空间体积,以及纲索提升速度过小,使网具下纲不能很快提升到位导致鱼群从缺口处逃走,因此网具的沉降性能和提升性能决定了舷提网性能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外网具纲索张力性能也极为重要。网衣在水流下冲击下会发生形状变化,网片的水动力学特性是决定网具力学特性的关键性因素。对网片水流下形状变化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十分必要。因此本文根据模型试验、海上实测和数值模拟的数据对舷提网网具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基于模型试验的秋刀鱼舷提网纲索张力性能研究;(2)基于海上实测的秋刀鱼舷提网沉降和提升性能研究;(3)秋刀鱼舷提网模型试验结果与海上实测的比较评估;(4)基于数值模拟水流下网片动力学形状影响因素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田内准则换算公式换算制作模型网,大尺度比λ=15:1,小尺度比λ’=3:1,保持模型网和实测网缩结系数相同,制作的模型网规格为上缘纲2.6m,下缘纲2.6 m,沉子纲2.6 m,侧纲2.8 m。浮力配备为28.46 N,下纲配重约为0.353 kg/m。根据2014年11-12月进行的秋刀鱼舷提网静水槽模型试验测定的网具数据对舷提网张力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网侧纲、下纲的张力在绞网过程中随时间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绞网过程即将结束时张力达到最大值;模型网侧纲、下纲张力均随绞网速度的提高而增加,并随着绞网速度的提高增速加快,不同绞网速度组之间张力变化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当绞网速度在0.120.36 m/s之间时,网具张力变化比较稳定;绞网速度在0.360.60m/s时网具张力增加的幅度较大。模型网侧纲、下纲张力随下纲配重的增加逐渐提高,但影响并不显着;最大侧纲张力和最大下纲张力均是随着绞网速度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绞网时间均随侧纲绞网速度和下纲绞网速度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下纲配重对最大侧纲张力和最大下纲张力的影响不同,对最大下纲张力影响显着。下纲配重的增加对于绞网时间并无显着性影响。(2)根据2015年7-10月和2016年6-10月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鲁蓬远渔019”在西北太平洋进行的海上秋刀鱼舷提网网具性能测试所获得的数据对秋刀鱼舷提网网具沉降和提升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衣沉降深度随时间连续增加,网具下纲和侧纲的沉降速度均随时间呈现出先增大后逐渐减小的趋势,网衣沉降速度波动剧烈,无规律性变化;网具下纲、侧纲的提升速度均快速达到最大值然后随时间连续降低,下纲的最大提升速度大于侧纲,网衣提升速度无规律性变化,上下波动剧烈;30m水层流速、60m水层流速、下纲纲索松放长度3个因子对网衣沉降深度有显着的影响(P<0.05),其中,30m水层的流速影响最大,其次为下纲纲索松放长度,60m水层流速。60m水层流速和绞网速度两个因子对提升速度影响显着(P<0.05);其中,绞网速度影响最大。(3)通过Bootstrap法得出标准化后的实测网最大沉降深度的均值分布范围为20.3729.54m,95%置信区间为21.7628.13m;模型网网具最大沉降深度均值的范围为26.4237.58m,95%置信区间为27.7036.20m。实测网网具中部最大沉降深度均值大约是模型网网具中部最大沉降深度均值的0.7310.7827倍。通过Bootstrap法得出标准化后的实测网提升速度的均值分布范围为0.1070.193m/s,95%置信区间为0.1110.191m/s;模型网网具提升速度均值的范围为0.2040.316m/s,95%置信区间为0.2070.312m/s。实测网网具中部提升速度均值大约是模型网网具中部提升速度均值的0.59140.6107倍。(4)本文基于集中质量法对网片进行数学建模,运用五阶六级龙格库塔公式对模型进行求解,应用MATLAB对水流作用下的网片做了计算机模拟研究,结果发现:水流冲击时间越长,网衣变形程度增大;网衣中间最大位移随着冲击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两者的关系可用式子y=3.529t+0.0005(R2=0.9976)表示。网衣变形程度和最大位移均随网线直径的增加呈逐渐变小的趋势。网线直径与网衣最大位移的关系y=0.0003d-1.001(R2=0.9712)。网衣附加质量系数的倍数与最大位移的关系y=0.1715x-0.554(R2=0.9864)。基于Matlab软件对网片模型进行运行,得到了理想的结果,发现建立的网片模型保持很高的稳定性,可为将来对整个秋刀鱼舷提网网具的数学建模以及数值模拟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谢璇[5](2016)在《波浪试验中渔网模型相似准则的分析与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拥有大陆海岸线18000多公里,岛屿岸线14000多公里,蕴藏着丰富的海产品资源。我国海产品主要来源于捕捞业和养殖业,如今海洋捕捞产量增长很慢,海产品的供应将主要依赖海水养殖业。然而,我国近岸开发程度已日趋饱和,且粗放的养殖模式带来了水质恶化、水产食物链被破坏等诸多问题,近岸环境已经到达承载能力的极限。水深20m以上的深海水域远离海岸且相对开放,是水产养殖的“天然海上牧场”,因此深水网箱养殖技术成为海水养殖的发展趋势。网箱所处的外海水域海况复杂,深水区浪高、流急。水流作用的水动力研究可借鉴传统的渔具力学理论,而与波浪作用的研究未受到足够重视,引起波浪对水表层网箱的作用超出了承受限度,带来了一系列的生产损失,削弱了海洋渔业向纵深发展的动力。网衣是网箱的基本组成部分,各国科研工作者对网衣的关注程度要多于其他组成部分。由于组成网衣的基本构件是网线,网线属于小尺度柔性结构物,传统的波浪力学尚未能从理论上较好的解决该类问题,另一方面深水条件下的原型观测十分困难,所以物理模型试验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模型相似准则居于基础的地位。本文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波浪条件下渔用网衣相似准则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基于传统的波浪对小尺度圆柱的作用力建立了网衣在波浪作用下的受力规律,提出了一个波浪条件下网衣的相似准则并利用集中质量模型和物理模型试验方法验证了该准则具有良好的试用性。利用物理模型试验验证了小比尺λ’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受力影响不大的猜想,使得试验过程中用原型网目代替模型网目成为了可能。利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探讨了波浪条件下“网目群化”方法的合理性。
张田浩[6](2016)在《三种不同浮绳式框架养殖围网水动力性能水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浅海围网养殖是一种全新的海水生态养殖方式,养殖围网主要由网衣系统、框架系统、贴底系统和系泊系统组成,敷设在开放海域,主要承受风、浪、流等海洋水文因子的作用,在灾害天气袭击下会产生网衣变形和扭曲甚至绳索断裂,会造成养殖围网的养殖水体减少、安全性能下降直至设施摧毁等巨大损害。因此,研究围网系统的水动力特性十分重要,对设计完善海水养殖围网设施,提高设施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养殖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依据渔具力学理论,结合浅海围网敷设海域的基本设施条件和水文条件等情况,参照实物养殖围网,设计制作了3组由不同浮绳式框架构成的养殖围网模型,在动水槽中进行了水流模型试验研究,分析围网的水动力特性。对比分析了不同的浮绳式框架围网在不同水流速度、不同系泊角度、不同试验水深、以及不同底部系泊条件下的水动力特性。同时通过数码相机实时拍摄获取试验时围网形状的照片信息,结合围网形状的相关计测方法,利用图像解析软件经过一系列的坐标获取、修正之后,得到围网位置坐标信息。在通过R语言编程将试验围网和浮绳式框架侧边进行了二维可视化呈现,初步得到3组浮绳式框架围网模型的侧面网衣在不同水流和不同系泊角度条件下的变形效果。首先进行围网模型水动力特性水槽试验。根据围网列实际情况,依据田内渔具模型准则和松田胶特别准则,确定水平大比例尺50、垂直大比例尺10、小比例尺3,设计制作了有结节网衣与3种浮绳式框架(由直径0.5m与高0.8m的圆柱形泡沫浮筒浮绳式框架、长0.9m高0.6m宽0.5m的长方体泡沫浮筒浮绳式框架、直径为0.2m圆球或椭圆球塑料浮筒浮绳式框架)构成的周长为6m的方形浮绳式围网试验模型,选择预加张力系泊方法,在日本东京海洋大学进行动水槽模型试验,流速分别为17cm/s、23cm/s、28cm/s、35cm/s、45cm/s,系泊纲与水深方向的夹角(系泊角度)分别为90°、76°、74°、71°、68°、63°、59°,试验水深分别为1.35m、1.2m。试验结果如下:3组围网模型的框架纲和系泊纲水动力与流速呈幂函数关系;除了90°系泊角以外,系泊纲受力与系泊角基本呈反比例关系,而框架纲受力与系泊角度无明显关联,它在一定区间范围内跳动变化;框架纲和系泊纲受力最大值随水深降低有所增加,当水深增大时,受力最大值有所减小。长方体浮子浮绳式框架围网模型水流试验:当系泊角度90°时,随着流速的增大,模型系泊纲受力最大值为19.6N,框架纲受力最大值为1.5N;当流速45cm/s时,不同系泊角度下,系泊纲受力最大值为19.6N,框架纲受力最大值为5.2N。圆柱体浮子浮绳式框架围网模型水流试验:当试验水深1.35m、系泊角度90°时,随着流速的增大,模型系泊纲受力最大值为11.2N,框架纲受力最大值为7.8N;当流速45cm/s时,不同系泊角度下,系泊纲受力最大值为12.7N,框架纲受力最大值为7.8N。当试验水深1.2m、系泊角度90°时,随着流速的增大,模型系泊纲受力最大值为12.4N,框架纲受力最大值为8.6N;当流速45cm/s时,不同系泊角度下,系泊纲受力最大值为13.8N,框架纲受力最大值为8.6N。球形浮子浮绳式框架围网模型水流试验:当系泊角度90°时,随着流速的增大,模型系泊纲受力最大值为19.2N,框架纲受力最大值为10.8N;当流速45cm/s时,不同系泊角度下,系泊纲受力最大值为19.2N,框架纲受力最大值为11N。其次,对围网模型试验时数码相机拍摄到的照片信息进行处理,获取围网形状变形情况。利用Plot digitizer图像解析软件从数码相机拍摄到的图片中读取坐标,经过修正得到网片各节点的坐标位置,编写计算机R语言程序实现围网侧面网衣及框架系统的二维可视化,并且利用Pracma模块中的Polyaera公式计算出侧面网衣面积。结果如下:(1)在不同水流和不同系泊角度下,长方体浮子浮绳式框架围网和圆柱体浮子浮绳式框架围网的体积保持率要明显优于球形浮子浮绳式框架围网;(2)长方体浮子浮绳式框架和圆柱体浮子浮绳式框架围网在流速45cm/s,侧面网衣面积变化较小,均小于10%,长方体浮子浮绳式框架围网侧面网衣缩减了10%,而圆柱体浮子浮绳式框架围网侧面网衣缩减了6.8%左右。对于圆柱体浮子浮绳式框架围网,水深并没有对侧面网衣的变形带来影响,网衣结构依旧保持了较为稳定的情况。而球形浮子浮绳式框架围网侧面网衣变形受系泊角度影响极大,当系泊角度到71°时,网衣面积骤减,且系泊角度进一步缩小时,网衣缩减的面积也高达将近30%以上。(3)流速对围网模型侧面网衣的影响均比较小,面积缩减最多不超过10%。通过对3种围网模型水动力学的理论分析、水槽试验和二维可视化呈现,初步得到浅海浮绳式框架围网框架系统和系泊系统的水动力变化规律以及稳定性等水动力特性,为浅海围网设计、制作、敷设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周成[7](2015)在《基于数值模拟的金枪鱼围网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现代金枪鱼围网由多种不同网目尺寸的网片组成,形成一张巨大的带状结构以有效地捕捞栖息于中上层水域的金枪鱼及金枪鱼类种群。在捕捞操作过程中,通过几乎圆周式的放网运动从空间上对鱼群进行包围,其后收绞括纲完成底部的闭合,最终网具形成碗状的形态,鱼群被包围扣押而不能逃逸。围网捕捞的效率与网具的空间形态和体积、沉降的性能以及收绞的快速性有关,这些性能取决于渔具自身的结构、海况环境和捕捞操作等因素。围网的设计与优化通常基于海上实测、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本文利用基于集中质量法的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围网网具三维几何模型并模拟围网包围和收绞过程中网具的空间运动和形态,最终实现模拟结果的可视化,通过对围网实物网片进行动水槽试验的水动力测试,为模型建立提供所需要的水动力学计算公式和经验参数;利用模型试验和海上实测从网具运动、变形、纲索受力等方面开展围网性能的基础研究,为动力学数值模拟提供参考的基础参数并用于验证模型的精确性,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精确地实现围网数值模拟的可视化,需要获得实物网片的水动力学参数。本文针对四股编结(Ultra Cross)无节网片和无节捻线网片进行了动水槽试验,测试了网片垂直于来流时的阻力系数。UC网片的法向阻力系数表达为雷诺数和占空率的函数,且材料光滑度和结构类型的不同对阻力系数有影响。测试与水流具有冲角情况下的倾斜网片的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当冲角小于50度时(倾向于平行状态),阻力系数随着占空率的减小而增加;对于超过50度的冲角(倾向于垂直状态),阻力系数随着占空率的增加而增加。占空率对倾斜网片阻力系数的双重效应可用垂直和平行的阻力系数协同表示,升力系数的关系式可以忽略雷诺数的影响,占空率对升力系数依然存在双重影响,但这种关系与阻力系数的情况相反;网片平行于水流时,网片迎流处的网线对背流向的网线产生最大的阴影效应,阻力系数随着占空率的增加而减小,其关系式表达雷诺数和占空率的协同关系函数。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的法向阻力系数公式、平行时阻力系数公式、倾斜时的阻力系数公式以及升力系数公式分别为:(2)为了获得数值模拟中所需要的网具运动和受力的基础参数,利用模型试验对围网的变形、运动和受力等参数进行测试,并对三种不同的放网方式下的沉子纲和浮子纲的几何变形、包围面积、最大沉降深度、以及网船漂流和移动等方面进行了量化,以便通过这三种作业形态对模拟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与在静水条件下放网下的沉子纲呈现的正常的水滴形状相比,采用侧流放网(cross set)的方式放网会形成扭曲形状,采用顺流放网(front set)则会更加近似圆形,而背流放网(back set)使形状有些拉长和挤扁。顺流放网(front set)通过减小网圈的收缩率在保持最大网圈面积上具有优势,浮子纲和沉子纲构成的面积最大。沉子纲中部在不同放网方式下的沉降曲线可分为平直、内曲和外曲三种形式。从沉降形态方面来讲,背流放网(back set)可能是一个有利的放网策略。从渔船的运动角度来考虑,在流体作用力下,网具和船体本身均随水流横向移动,绞纲的反向拉力同时将船体拉至网圈内部,背流放网(back set)时沿水流方向的移动距离最大。顺流放网(front set)下由于网船的移动导致网船向网圈中心漂流的距离最大;在绞纲开始时,取鱼部的括纲首先受到张力作用,并且随着绞纲过程逐渐增加,在绞纲最后达到最大。取鱼部和后翼端部位括纲的张力换算至实物分别为300和200k N,取鱼部括纲的张力大于后翼端部位。(3)基于集中质量法的方法对围网建模。物理模型中,目脚之间的节点看做为集中质量点,目脚(圆柱体)的质量和受力被平均分配到相连的两个质点上,质点之间通过弹簧结构连接并提供张力,动力学方程通过梯形校正法求解以保证精度和稳定性;根据水动力和质量恒定法则确定等效网的网线直径和材料密度补偿,模拟结果实现放网和收绞过程的可视化,网具的受力分布显示收绞之前网头部分均受到较大的张力,沉子纲部位同样受到较大张力,对于即将绞收完毕的阶段,受到括纲的拉力影响,载荷集中于下方区域;模型中当施加0.4 Kn的水流时,网具发生了明显的变形,最大沉降深度达到250 m左右。(4)为了验证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利用海上实测数据对沉降进行标准化后与模拟数值进行对比,利用围网模型试验验证数值模拟中网具的三维形态,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精确性,但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过高和过低的估计。在数值模拟中通过调整参数以完成网具的虚拟设计,以此测试不同参数下网具的性能:不同形态水流下的放网操作下,沉子纲沉降形态有差异;放网速度对沉降的影响为速度越快,沉降深度越大;网衣缩结系数对沉降性能的影响为缩结系数越小,沉降深度越大;网目尺寸放大有利于网具的沉降。
王永进,张禹,徐国栋,岳冬冬,张勋[8](2015)在《我国大网目拖网渔具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文中提出采用大尺寸网目替代传统的小网目以提高拖网渔具的性能是捕捞技术革新方面一项重要内容。扩大网具前部网目尺寸以及改进网目结构能够减少阻力,提高网口垂直扩张,并已获得广泛应用;我国对大网目拖网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对模型试验方法提出了新的修订理论;但是,由于基础研究的相对不足以及渔用材料和工艺落后,我国在拖网设计理论上不够完善,尚未完全实现远洋大型拖网渔具的自主设计和制作。从网目尺寸、网目结构和渔用材料以及理论设计基础等方面简要阐述了我国大网目拖网的应用研究进展,为我国进一步提高捕捞技术提供参考。
陈昌平,李艳芳,郑艳娜,史宪莹,危学良[9](2014)在《渔用网衣模型相似准则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渔用网衣属于小尺度多孔网状结构,在波流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过程比较特殊,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是目前研究网衣水动力特性的主要途径。考虑网衣结构特点、试验条件及试验误差等方面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网衣模型相似设计是开展模型试验的前提。本文针对各国学者在不同时期结合具体研究网衣类型提出的不同网衣相似准与方法,从设计思路、适用条件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王永进,万荣,王鲁民,张禹,张勋[10](2014)在《大网目底拖网网身长度对网具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通过拖网模型水池试验,分析比较了我国大网目底拖网网身长度设计参数对网具阻力、网口垂直扩张和能耗系数的影响,并选择网身设计参数的最佳范围。试验结果表明:1)保持大网目底拖网网身前部的网衣结构和尺寸及其他条件不变,网具阻力随身周比(Lb/C)的增加而增大;拖速为2.53.0 kn时,网具阻力变化幅度较小;2)当Lb/C为0.100.13时,网具阻力几乎不变,而当Lb/C大于0.13时,网具阻力有较明显的增加,适当缩短网身一定程度上可降低阻力;3)身周比变化对网口垂直扩张有较明显的影响,Lb/C由0.10增加到0.13时,网口高度逐渐增加,之后高度降低,身周比为0.13时网具获得最佳网口垂直扩张;4)身周比在0.100.13之间时,能耗系数最低;5)在高拖速下网身部位对大网目底拖网性能影响较低速下更明显,且网身网目更易张开。本实验结果对于此规格的底拖网在网身长度的设计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论渔具模型试验准则中的若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渔具模型试验准则中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双臂架四片式虾拖网水动力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模型网具 |
1.2 试验设备与布设 |
1.3 试验工况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网具阻力 |
2.2 网口高度 |
2.3 拖网能耗系数 |
3 讨论 |
4 结论 |
(2)远洋大网目底拖网设计和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我国远洋拖网渔具技术发展历程 |
1.1.2 拖网渔获性能的主要渔具影响因素分析 |
1.1.3 远洋拖网渔具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4 大网目拖网技术的研究意义 |
1.2 本文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大网目拖网结构分析与设计 |
2.1 我国大网目拖网结构与渔获性能分析 |
2.1.1 网目尺寸与网口周长 |
2.1.2 网具总长度与网口周长之比 |
2.1.3 网袖长度与网具总长度之比 |
2.1.4 渔获性能分析 |
2.2 大网目拖网设计条件分析 |
2.2.1 中伊渔业合作概况 |
2.2.2 渔场环境 |
2.2.3 捕捞对象生物学特性 |
2.2.4 渔业法规 |
2.3 实物网的设计 |
2.3.1 母型网的选择 |
2.3.2 网袖设计 |
2.3.3 网身和网囊设计 |
2.3.4 实物网的结构特点 |
第三章 模型水槽试验 |
3.1 试验相似准则 |
3.2 模型网参数的换算 |
3.3 模型网的制作 |
3.3.1 模型网的缝合 |
3.3.2 力纲的装配 |
3.3.3 浮、沉子纲的装配 |
3.3.4 浮沉子的装配 |
3.4 水槽试验 |
3.4.1 试验水槽与测试设备 |
3.4.2 水槽试验方法 |
3.4.3 试验数据的采集 |
3.5 实物网的公式换算 |
第四章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试验结果 |
4.1.1 同一浮沉力配备下网具阻力与拖速的关系 |
4.1.2 同一浮沉力配备下网口高度与拖速的关系 |
4.1.3 不同浮沉力配备对网具阻力和网口高度的影响 |
4.2 实物网性能计算分析 |
4.2.1 实物网的阻力和网口高度 |
4.2.2 垂直扩张系数的推算 |
4.2.3 能耗系数的推算 |
4.2.4 功率消耗的推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 |
5.1 网具优化的探讨 |
5.1.1 网身结构问题 |
5.1.2 鱼群逃逸问题 |
5.1.3 未来远洋拖网渔具的发展方向 |
5.2 总结与展望 |
5.2.1 总结 |
5.2.2 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基于数值模拟的单锚张纲张网水动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物网 |
1.1.2 模拟张网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张网的稳定过程 |
2.2 网具稳定时间 |
2.3 网具的形态 |
2.3.1 网具的总体形状 |
2.3.2 网具的网口扩张 |
2.3.3 网具不同部位的缩结系数 |
2.4 网具的水动力 |
2.4.1 网具总阻力 |
2.4.2 网线张力载荷 |
3 讨论 |
(4)秋刀鱼舷提网网具性能评价及网片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秋刀鱼舷提网网具性能研究现状 |
1.2.2 网具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基于模型试验的秋刀鱼舷提网纲索张力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模型准则尺度比选择 |
2.2.2 实物网特点 |
2.2.3 模型网特点 |
2.2.4 试验地点和试验设备 |
2.2.5 模型试验 |
2.2.6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模型网绞收过程中张力变化 |
2.3.2 不同绞网速度对模型网网具张力的影响 |
2.3.3 不同下纲配重对模型网网具张力的影响 |
2.3.4 各因素与最大纲索张力和绞网时间的关系 |
2.4 讨论 |
2.4.1 模型网绞收过程中张力变化 |
2.4.2 绞网速度和下纲配重对网具张力的影响 |
2.4.3 绞网速度和下纲配重对最大纲索张力和绞网时间的的影响 |
2.4.4 模型试验的问题与展望 |
第三章 基于海上实测的秋刀鱼舷提网沉降和提升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渔船 |
3.2.2 渔具 |
3.2.3 测量仪器 |
3.2.4 试验方法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网具沉降性能的研究 |
3.3.2 网具提升性能的研究 |
3.3.3 GAM模型分析与结果 |
3.3.4 各因素与网衣最大沉降深度之间的关系 |
3.3.5 各因素与网具提升速度之间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沉降深度和沉降速度的变化 |
3.4.2 网具的提升性能分析 |
3.4.3 各因素对网具沉降及提升性能的影响 |
第四章 秋刀鱼舷提网模型试验结果与海上实测的比较评估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实测网与模型网网具中部最大沉降深度的比较 |
4.3.2 实测网与模型网网具中部提升速度的比较 |
4.4 讨论 |
4.4.1 实测网与模型网网具中部最大沉降深度差异性分析 |
4.4.2 实测网与模型网网具中部提升速度的差异性分析 |
第五章 基于数值模拟舷提网网片动力学形状影响因素研究 |
5.1 引言 |
5.2 数值计算模型建立 |
5.2.1 假设 |
5.2.2 物理模型建立 |
5.2.3 数值方法 |
5.2.4 龙格库塔法 |
5.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1 模拟参数 |
5.3.2 网衣变形特性 |
5.3.3 影响网片形状的因素 |
5.4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波浪试验中渔网模型相似准则的分析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理论分析 |
2.1 几何相似 |
2.1.1 长度相似 |
2.1.2 面积相似 |
2.1.3 体积相似 |
2.2 运动相似 |
2.3 受力相似 |
2.3.1 基本假设 |
2.3.2 网衣受力 |
2.3.3 波浪对网衣作用力公式对比 |
2.3.4 水阻力相似准则探讨 |
3 相似准则的数值验证 |
3.1 数值模拟方法 |
3.1.1 理论假设 |
3.1.2 网衣受力分析 |
3.1.3 质点运动方程 |
3.1.4 水阻力系数选取与依赖性验证 |
3.1.5 数值模型试验验证 |
3.2 原型网目试验 |
3.2.1 试验参数取值 |
3.2.2 试验结果 |
3.3 变尺度网目试验 |
3.3.1 试验参数取值 |
3.3.2 试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相似准则的物理模型试验验证 |
4.1 试验设备与布置 |
4.2 原型网目试验 |
4.2.1 试验参数取值 |
4.2.2 试验结果 |
4.3 变尺度网目试验 |
4.3.1 试验参数取值 |
4.3.2 试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网目群化方法的验证 |
5.1 刚性网衣试验 |
5.1.1 试验布置 |
5.1.2 试验参数取值 |
5.1.3 刚性网衣受力峰值 |
5.2 柔性网衣试验 |
5.2.0 试验布置 |
5.2.1 试验参数取值 |
5.2.2 柔性网衣受力峰值 |
5.2.3 柔性网衣水平运动最大幅度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三种不同浮绳式框架养殖围网水动力性能水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浅海围网养殖发展背景和现状 |
1.2 围网养殖面临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浮绳式养殖围网及其水动力学研究现状 |
2.1 浮绳式围网设施概况 |
2.1.1 围网设施分类 |
2.1.2 围网结构 |
2.2 围网系统水动力学理论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水槽模型试验一般要求 |
3.2 试验模型制作 |
3.2.1 模型试验准则 |
3.2.2 试验模型 |
3.3 测试点的选择 |
3.4 试验工况的选择 |
3.5 设备与试验安装 |
3.6 试验围网形状测定及其摄影方法 |
3.6.1 相机布局位置和试验参数 |
3.6.2 摄影方法 |
第四章 围网模型水动力水槽试验结果和分析 |
4.1 长方体浮子框架围网模型水动力试验结果分析 |
4.1.1 系泊纲水动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2 框架纲水动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圆柱体浮子框架围网模型水动力试验结果分析 |
4.2.1 系泊纲水动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2 框架纲水动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球形浮子框架围网模型水动力试验结果分析 |
4.3.1 系泊纲水动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2 框架纲水动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系泊纲水动力对比分析 |
4.4.1 水动力与水流的关系 |
4.4.2 水动力与系泊角度的关系 |
4.5 框架纲水动力对比分析 |
4.5.1 水动力与水流的关系 |
4.5.2 水动力与系泊角度的关系 |
4.6 框架系统水动力分析 |
4.6.1 球形浮子水动力计算 |
4.6.2 圆柱体浮子水动力计算 |
4.6.3 长方体浮子水动力计算 |
第五章 围网模型图像解析与变形分析 |
5.1 围网模型形状的图像解析原理 |
5.2 围网侧面网衣及框架系统的二维可视化效果 |
5.2.1 系泊角度对网衣变形的影响 |
5.2.2 水流对网衣变形的影响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7)基于数值模拟的金枪鱼围网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金枪鱼围网概述 |
1.1 金枪鱼围网网具结构 |
1.1.1 金枪鱼围网的尺度和基本构造 |
1.1.2 金枪鱼围网网片材料的选择 |
1.1.3 两种典型的金枪鱼围网网具及其比较 |
1.2 金枪鱼围网的操作技术 |
1.3 金枪鱼围网网具的性能 |
1.4 网具性能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
1.4.1 实物网海上试验 |
1.4.2 模型试验 |
1.4.3 动态数值模拟 |
第二章 平面网片的水动力学特性 |
2.1 引言 |
2.2 水动力系数的研究回顾 |
2.3 网片水动力系数水槽试验设计 |
2.3.1 试验网片参数 |
2.3.2 试验设置与数据获取 |
2.4 水动力系数的测试结果和讨论 |
2.4.1 法向阻力系数的确定 |
2.4.2 网片平行水流的阻力系数 |
2.4.3 网片与水流呈一定冲角的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 |
2.4.4 试验数据和经验公式的对比 |
2.4.5 试验条件和设计的潜在影响 |
2.5 结论 |
第三章 围网性能的动水槽模型试验 |
3.1 引言 |
3.2 模型试验设计和测试 |
3.2.1 母型网结构 |
3.2.2 模型准则和模型网 |
3.2.3 试验设置和流程 |
3.2.4 模型试验图像计测方法 |
3.3 结果 |
3.3.1 水平形态和包围面积 |
3.3.2 沉子纲的垂直沉降和形态 |
3.3.3 网船的运动和绞纲张力 |
3.4 讨论 |
3.4.1 围网的运动变形和基本参数 |
3.4.2 围网非定常运动模型准则的探讨 |
3.5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集中质量法的围网动力学模拟 |
4.1 围网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4.2 围网的动力学计算模型 |
4.2.1 物理建模建立 |
4.2.2 节点矩阵构造 |
4.2.3 力学分析 |
4.2.4 动力学方程 |
4.2.5 数值计算方法 |
4.2.6 等效网法则 |
4.3 围网运动可视化 |
4.3.1 运动及形变 |
4.3.2 载荷分布 |
4.3.3 水流对形态的影响 |
第五章 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 |
5.1 基于实测的网具沉降标准化 |
5.1.1 数据测试方法 |
5.1.2 多元回归分析 |
5.1.3 网具沉降的标准化模型 |
5.2 网具沉降深度的验证 |
5.3 网具形态的验证 |
5.4 讨论 |
第六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网具沉降性能的分析 |
6.1 水流的影响 |
6.2 放网速度 |
6.3 缩结系数 |
6.4 网目大小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期间的科研活动 |
致谢 |
(8)我国大网目拖网渔具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大网目拖网的结构特点 |
1. 1 菱形网目 |
1. 2 六角形网目 |
1. 3 绳网目 |
2 大网目拖网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
2. 1 设计依据 |
2. 2 网目尺寸研究与应用 |
2. 3 网目结构研究与应用 |
2. 4 渔用材料的应用和研究 |
2. 5 网具设计的研究现状 |
3 大网目模型试验的研究现状 |
4 展望 |
(10)大网目底拖网网身长度对网具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模型网 |
1.2 试验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网具阻力与身周比的关系 |
2.2 网口垂直扩张与身周比的关系 |
2.3 拖网作业效率分析 |
3 讨论 |
4 结语 |
四、论渔具模型试验准则中的若干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双臂架四片式虾拖网水动力性能试验研究[J]. 王伦国,李玉岩,黄六一,张荣军,冯卫东.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1(03)
- [2]远洋大网目底拖网设计和模型试验研究[D]. 薄佳男.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3]基于数值模拟的单锚张纲张网水动力性能研究[J]. 倪震宇,张新峰,金宇锋,张健.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8(03)
- [4]秋刀鱼舷提网网具性能评价及网片数值模拟研究[D]. 石永闯. 上海海洋大学, 2017(03)
- [5]波浪试验中渔网模型相似准则的分析与探讨[D]. 谢璇.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6]三种不同浮绳式框架养殖围网水动力性能水槽试验研究[D]. 张田浩. 浙江海洋大学, 2016
- [7]基于数值模拟的金枪鱼围网性能的研究[D]. 周成. 上海海洋大学, 2015(03)
- [8]我国大网目拖网渔具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J]. 王永进,张禹,徐国栋,岳冬冬,张勋.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5(01)
- [9]渔用网衣模型相似准则研究进展[J]. 陈昌平,李艳芳,郑艳娜,史宪莹,危学良. 大连大学学报, 2014(03)
- [10]大网目底拖网网身长度对网具性能的影响[J]. 王永进,万荣,王鲁民,张禹,张勋. 海洋渔业,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