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都客运班线大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文豪[1](2017)在《成渝地区铁路通道分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区域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建设进程的加快,相邻城市群间多等级线路组成的铁路运输通道逐渐形成,如沪宁铁路运输通道、南京至安庆铁路运输通道等,而通道内各等级线路如何合理定位、科学分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成渝城市群作为国家获批的第四个大型城市群,成渝铁路运输通道如何更好的为成渝城市群服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近几年成渝铁路运输通道迅速发展,连接成渝之间的铁路线路日益增多,通道内各线路在客货运输任务上实现合理分工、协调配合,对满足成渝城市群的客货运输需求、提高各线路的通过能力、提高客货列车的旅行速度、发挥客运专线的技术优势及改善铁路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线路分工的影响因素,并结合通道分工的结构形式,提出了一个分层级的线路分工方法。在高层级路网的线路分工上是根据国家路网布局规划、相应的区域发展政策、客货流特点等来确定的。明确低层级路网的线路分工则是通过以线路负荷度、运输时间、运输收入、驼峰均衡利用率、与枢纽协调性为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比选出一个较为合理的分工方案。本文以2020年规划中的成渝铁路通道为研究对象,对成渝地区根据行政级别进行OD区域划分,使区域内的每个客货流都有一个明确的O点和D点。以2020年通道内客货运量的预测分析结果为基础,结合客货分线的分工原则,确定通道内各条线路在客货运输方面的功能定位,从而拟定成渝铁路通道可能的线路分工方案。依照已提出的线路分工方案,按照最短路径的分配原则,将通道内的OD流一一分配到成渝铁路通道的各条线路上。把所得到的配流结果,按照评价方法从线路负荷度、运输的时效性、运输收入、编组站的协调性、与枢纽协调性这几方面对线路分工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各项因素,选取较优的线路分工方案,以满足旅客和货主的客货运输需求,充分发挥通道中各线路的技术优势,实现通道整体运输组织的优化,促进成渝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构筑"灵活、高速、高效、环保"的铁路运输系统。
刘攀[2](2017)在《“互联网+”时代广州市公路客运行业管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道路运输行业存在的基础是它能解决民众基本出行的需求,在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中,公路旅客运输始终承担着基础作用和主导作用。国家规定道路客运管理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宗旨,而在某些特定的时期,道路运输业还带有社会性、公益性质,导致了道路运输行业的安全、服务要求比较高,企业经营被限制的条条框框也多。在国家倡导“互联网+”思维后,各行各业不断涌现“互联网+”的新业态。交通行业中出租车行业首当其冲,传统市场秩序被打破,经营模式、盈利模式被改变,倒逼政府出台政策合法化。自2014年开始,互联网企业逐渐涉入公路客运行业,通过平台进行非法组织散客,部分平台使用无经营资质的车辆进行公路客运,由于在营销以及价格方面的巨大优势,对现有传统客运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若广州市政府部门不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公路客运行业必将如出租车行业一样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广州市公路客运现状及社会公众出行需求进行分析,找出当前政府部门指导传统客运企业积极应对“互联网+”所导致的市场冲击,以及推动公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方面存在的管理问题,并深入分析政府部门上述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其他地市政府部门公路客运管理经验,结合公共管理理论中的政府监管、行政指导等理论,探索“互联网+”新形势下促进广州市公路客运行业发展的管理对策,提出政府部门在“互联网+”时代推动传统公路客运行业发展所应采取的管理对策建议。
彭冉冉[3](2016)在《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法律法规是促进交通运输事业健康发展、维护交通运输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前提和保障,认真研究谋划和积极推进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建设是交通运输法制建设的必要条件。近年来,陕西省在公路建设、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等方面得到迅速发展,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陕西省省人大和省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对陕西省的交通运输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但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新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在交通运输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法律空白,原有的法规规章也有一些规定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因此,结合陕西省交通运输业的实际需求,对涉及交通运输的国家法律和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进行认真梳理,研究分析需要制定颁布的法规规章、需要修改完善现有法规规章,对全面构建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依法行政有着重大意义。本文致力于研究构建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力图在深入分析陕西省立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对现行交通运输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还需要补充创新、修改完善的内容,以适应综合交通运输行政监管与服务相结合的新要求。具体表现为:第一,通过研究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内涵、法规体系结构等有关内容,为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及陕西省交通运输法规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广泛调研其他地区法律建设和研究的经验,阐述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对法规、规章建设的要求,分析法规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探讨如何确保交通运输法规、规章建设对综合交通运输业健康稳步发展的保障性作用。第三,通过提出一系列陕西省的综合交通运输立法建议,构建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使得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行业基本实现全领域无立法空白,减少了因无法可依和个别立法条款不符合实际的情况所导致的混乱和无序局面,使原有立法有更高质量水平的提升,同时,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制度性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李冬梅[4](2015)在《运输走廊内高速铁路与民航的运量分担模型研究》文中指出在高速铁路出现之前,各种交通工具都确立了各自的优势领域和使用范围,基本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交通运输格局。高速铁路作为快速、安全、舒适、低能耗、大容量的新型交通运输方式,它的的发展给客运出行带来新的选择,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综合运输走廊的客运运输结构。高速铁路与民航这两种运输方式均以实现旅客快速运输为目的,在客运市场定位方面存在一定的交叉,运输服务的部分致性决定了两者在客运方面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并由此产生竞争。研究高速铁路与民航的客运分担,合理界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优化运输资源配置、提高两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效率、方便旅客出行、促进运输方式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①高速铁路与民航的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总体介绍了高速铁路与民航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国外高速铁路发展与民航在区域长途客运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并以现状数据为基础分析国内高速铁路的发展对民航客座率、运力发展、盈利水平、航线网络构建等方面的影响,解析民航在高铁运输冲击下在运行速度、长距离运输、网络通达性、运营成本等方面仍具有比较优势。分析影响旅客出行决策的影响因素包括运输方式的供给因素、旅客主体特征因素和出行特征因素三个方面。结合决策因素的特点,设计RP/SP组合调查方案,运用低频率行为分层抽样调查法获得模型基础数据。②运输走廊内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的构建在分析离散选择模型的理论基础上,构建运量分担的二项Logit模型,分析效用函数形式和主要的特性变量,明确模型参数的测算方法。以高速铁路运量构成分析为基础,从运输路径、运量类型、运距范围三个层面,界定本次运量分担模型的研究范围。从运输方式供给特征、旅客主体特征、出行特性三个方面分析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运输方式供给特征决定效用函数的特征项,旅客特征和出行特征决定特征项的权重系数。结合实测调查数据,分析不同特性旅客、不同出行特征、不同运输服务特性情况下,对高速铁路与民航两种运输方式的选择特征。③基于运营条件的高速铁路与民航的分担模型以两种运输方式的速度、票价等运营条件为主要考虑因素,构建运量分担模型,适用于高速铁路与民航机场联合设置综合枢纽或两者市区交通接驳情况基本相当的情况。从快速性、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四个方面量化分析高速铁路与民航的运营属性,并规范化取值。分析旅客出行选择特征,明确影响旅客选择的决策变量主要为出行目的和旅客收入,并以此为依据对客流分类。以调查数据为基础,依据不同客流的选择行为特征,引入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的旅客类型的出行偏好进行量化分析,研究不同类型旅客对运输属性的权重值,构建了分客流类型的运量分担计算模型。并以上海至天津通道为实例,测算高速铁路开通对民航运输的分担情况。④基于接驳交通的高速铁路与民航的分担模型基于出行起点到终点的全过程分析,涵盖市区接驳交通方式,适用于高速铁路站与民航机场市区接驳交通条件差异性较大的情况。首先介绍主要的市区接驳交通方式,分析国内外接驳交通的主要发展模式及交通分担情况。量化研究接驳交通的快速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研究接驳交通对运量分担效用函数的影响。以旅客时间价值理论为基础,依据交通调查数据,利用传统的测算时间价值的生产法,分工作时间、休闲时间分别测算时间价值系数。以费用为统一单位定量出行全过程的各属性因素,构建基于广义费用的运量分担模型。并以京沪通道为实例,测算高速铁路开通对民航的分担率。⑤以南京机场为例,分析高铁对民航的影响配置基于高速铁路的运营,研究机场集疏运条件改变对机场综合竞争力的影响,从而重新界定在高铁运营情况下的机场的腹地服务范围。分析南京机场航线网络结构,以及航线布局与高铁走廊的重合情况,重点对南京至北京航线的运量分担情况运用分担模型进行测算,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最后,分析接驳交通条件改变对运量分担的影响,并以S1线通车前后高铁与民航的运量分担进行对比分析。
张健健[5](2014)在《城际铁路与公路客运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通运输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而变得日趋复杂和多样性。为了提供乘客多样的出行需求,各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是优化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根本途径之一。针对当前运输方式之间竞争加剧、衔接不协调、运输服务与基础设施差距大等不足,鉴于此背景下,研究分析各种运输方式间的关系,并提出协同发展的建议对策,以节约和有效地利用交通资源。在我国综合运输系统中,公路和铁路作为两种最主要的客运运输方式,它们之间的关系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多年来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在客运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表明它是区域内中短途乘客出行的主要方式。但随着铁路快速客运网络的基本形成和高速铁路的建设,导致城际间客运总量急剧上升,公路运输能力出现饱和状态。城际铁路在以其安全、快捷、舒适、环保等优势一跃成为区域城际运输的骨干力量,且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客出行需求朝着高端、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因此,对于区域运输通道内为争夺客运市场的公路、城际铁路,它们之间将会掀起更激烈的竞争。本文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引进系统工程和协同学理论,在深入分析城际铁路和公路客运系统的基础上,以公、铁客运系统的实际功能利用与理想功能利用差值最小和乘客出行社会效益最大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公、铁运输系统多目标协同优化模型。首先详细分析了两种运输方式的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对比各自的技术经济特点,阐述了城际铁路的发展对公路旅客运输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进而总结了公、铁系统协同发展的目标、原则。论文以理论研究为主,并结合成绵乐城际铁路的实际情况,选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影响乘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利用指数平滑法预测了特征年区域内沿线城市间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和既有铁路的客运量;选用Logit模型求解了城际铁路与公路客流分担率,并进行模型求解和结果分析,得出成绵乐运输通道内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和既有铁路的各自的居民出行结构比例。最后,从不同的角度对城际铁路、公路客运的协同发展提出了对策。
成都市人民政府[6](2013)在《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府发[2013]8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3年4月28日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全力推进西部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为进一步促进我市现代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全面提升物流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物流业在我市全面实施"五大兴市战略"、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依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孙东波[7](2012)在《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项目研究 ——以杭州市萧山区公交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拥堵矛盾日趋激化。由于公共交通具有良好的外部经济性以及节约道路资源、节约能源、有利于低碳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可继续发展等优势,各地政府将更加重视公共交通的发展,并采取有利措施,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向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多元化、立体化、品质化方向发展,常规公交将继续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特别是区域和城乡统筹战略的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杭州市萧山区是经济发达富裕地区,机动车拥有程度很高,发展速度很快,在面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设高质量的城乡交通运输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城乡公交一体化与公交优先发展的大环境下,构建城乡公交的规划体系更是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国内部分城市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其次,研究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和客流需求特征。再次,阐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线网优化的总体规划,研究了优化原则和规划中应考虑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线网优化方法,包括线网规划和场站规划。最后,论文对杭州市萧山区公交一体化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萧山区公共交通现状和基础需求的分析,研究设计了萧山区公交一体化具体规划。虽然论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可以为其他城市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而且对规划发展公交一体化也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程先东[8](2011)在《多方式客运通道结构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客运通道连接了主要的经济点、生产点、重要城市和交通枢纽,承担大量、快速的旅客运输,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我国主要运输通道的能力十分紧张,不同运输方式难以进行合理分工协作和有效的衔接配套,降低了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率和服务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客运输需求的增长十分迅速,对客运通道运输系统构成了巨大的压力。目前,我国正处于客运通道大发展的时期,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也直接带来客运通道内运输结构的巨大变化。因此,系统地认识客运通道,分析多方式的客运通道结构演变过程和资源配置情况,已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重要的研究对象。本文以多方式客运通道为对象,重点研究了客运通道运输结构和系统发展的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证问题。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1)依据客运通道的基本特征,分析了现状客运通道的分类方式,提出了按照服务特征和功能特征的分类方式。总结了影响客运通道建设和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导向因素。将客运通道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并指出客运通道发展的一般趋势。以国内外典型客运通道为例,说明客运通道的形成发展与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发展战略密不可分。(2)基于客运通道的结构特征,运用复杂理论和分形几何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客运通道的拓扑结构和空间形态分布特征。以珠三角客运通道为例,从交通节点角度分析了客运通道节点度分布,得到累积节点度分布服从Weibull分布。提出用客运通道标准结构熵度量客运通道的有序程度,标准结构熵越小,客运通道的有序性越高,且在无外界影响情况下,标准结构熵不断增大。通过协同学原理分析了影响客运通道拓扑结构演化的效用函数,指出客运通道的演化是短期和长期生存效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来考察客运通道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演化。案例研究表明,铁路的运输效率最高,公路的鲁棒性最好。(3)从运输线路角度提出用分形维数表征客运通道的网络覆盖度,证明珠三角客运通道具备分形特征。珠三角客运通道案例研究表明:公路的网络覆盖度最大为1.495、铁路最小为1.050,并且发现在一定时期内客运通道覆盖度的发展与运输成本下降率正相关。在此基础上分析现状珠三角客运通道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珠三角内部铁路发展相对滞后,需要大力建设轨道交通。在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完成之后,网络连通性将增大3倍,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轨道交通网络的标准熵将增加4.48%,轨道交通网络覆盖度将增大36.19%,客运通道结构将得到改善,整个通道会更加高效、稳定地发展。(4)考虑到旅客出行方式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与出行者的心理特性有关的因素,通过引入“旅客心理变量”,分析了客运通道内不同运输方式竞争中的旅客选择心理,构建了考虑出行者心理特征的客运通道内多方式竞争力的改进Logit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标定与选择方法。以广深客运通道为案例,基于本文构建的竞争力模型,通过对不同收入旅客群体的出行方式选择问题进行建模研究,得出了不同运输方式的客流分担率以及未来高速铁路旅客主体的目标人群,为今后通道内客运结构调整以及客流预测提供理论依据。(5)根据交通运输能源消耗以及相关统计数据,构建了铁路与公路能耗测算模型,测算了不同运输方式的客运能耗因子,结果表明:铁路、水运、航空三种运输方式的客运能耗因子均呈现显着下降趋势,公路呈缓慢增长趋势;铁路客运能耗因子(非高速客运专线)大约是公路客运能耗因子的8.64%;当满载率在80%-100%之间时,高速铁路客运能耗因子仅约为航空客运能耗因子的10%。相对而言,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和运输载荷水平下,铁路仍然是最为节能的交通方式。在此基础上,以合理配置最小能耗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客运通道为目标,提出了我国多方式客运通道运输结构发展策略。
赵永胜[9](2011)在《中小城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线网布局及运行组织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使城乡间的客流量快速增加。城乡公共交通作为联系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的纽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满足城乡居民出行需求、构建和完善城乡居民出行结构,还可以极大地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论文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阐述了我国中小城市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城乡公交和农村居民出行的含义。从出行次数、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空间和出行时耗五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城乡居民,尤其是城镇外围农村居民的出行特征,从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以及集聚特征三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城乡客流特征。其次,根据城乡区域和城乡客流的特点,探讨了城郊地带、乡镇、农村地区的客流生成预测方法以及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方法。分析总结了影响城乡公交客流需求的主要因素,设计偏好性问卷,以票价为例,预测公交客流需求与其之间的弹性变化关系。第三,对城乡公交线网中的主干线(城区-乡镇)、支线(乡镇-村庄)布设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认为主干线采用线路搜索法、支线采用最小树和循环线相结合的方法布设比较合适;分析了对接式、切向式和穿越式三种线网衔接模式的优缺点,建议中小城市近期采用切向式和穿越式衔接模式,远期采用对接式。最后,分析了线路运行方式,对传统的主干线发车频率和运力配置方法提出了改善措施,以便有效地减少公交车空驶里程数和发车次数,并根据城乡客流的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建议采取片区内主-支线相互联动协同的运行组织方案。
陈康[10](2010)在《珠三角公路客运与城际轨道交通协同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实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城镇化发展战略,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产生了明显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大城市群区域经济带的形成,使得区域间,城市群之间联系和交往更为密切。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少、安全舒适的城际轨道交通在2000年以后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珠三角地区的城市轨道规划建设更加迅速,计划到2020年通过城际轨道交通,能够把珠三角所有城市间连接起来,实现城与城之间“一小时交通圈”。它改变了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群功能,但同时原来许多地区旅客运输以公路客运为主导的格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公路客运能否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交通形势下继续发展,公路客运将以何种姿态继续承担着旅客运输的角色呢?文章从国内交通规划建设发展形势出发,重点介绍了珠三角城际轨道规划建设情况,对轨道交通与公路客运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对未来两种交通运输形势进行了预测,通过深入分析目前受轨道交通影响运输企业的线路详实的经营数据,线路经营情况,提出了公路客运与轨道交通协同发展的一系列策略,这些策略的提出,对保持公路客运可持续发展,合理运用社会资源,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第二章对基于乘客选择的城际轨道交通与公路客运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第三章对城际轨道交通与公路客运客运量进行了预测;第四章具体分析了受轨道交通影响企业线路的经营情况,提出了公路客运与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思路;第五章重点提出了公路客运与轨道交通协同发展操作性强的具体策略;第六章对轨道交通企业经营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是结论。
二、成都客运班线大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都客运班线大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成渝地区铁路通道分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铁路运输通道及分工概述 |
2.1 铁路运输通道概述 |
2.1.1 运输通道定义及特点 |
2.1.2 铁路运输通道发展及作用 |
2.1.3 铁路运输通道要素及特征 |
2.2 铁路通道分工方法概述 |
2.2.1 铁路通道分工的影响因素 |
2.2.2 铁路通道分工的结构形式 |
2.2.3 铁路通道分工的方法 |
2.3 分工方案的评价比选 |
2.3.1 指标体系构建 |
2.3.2 指标计算 |
2.3.3 评价步骤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成渝铁路通道概述及分工方案提出 |
3.1 成渝区域发展现状 |
3.2 成渝铁路通道现状分析 |
3.2.1 成渝铁路通道范围界定 |
3.2.2 成渝铁路通道衔接情况 |
3.2.3 成渝铁路通道分工必要性 |
3.3 成渝铁路通道分工方案提出 |
3.3.1 客货流OD区域划分 |
3.3.2 运量需求分析 |
3.3.3 成渝铁路通道分工方案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分工方案指标计算与分析 |
4.1 运输需求分配 |
4.1.1 运输径路的选择 |
4.1.2 运输需求分配 |
4.2 方案比选 |
4.2.1 线路负荷度分析 |
4.2.2 运输时效性分析 |
4.2.3 运输收入分析 |
4.2.4 编组站协调性分析 |
4.2.5 线路与运输枢纽的衔接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成渝铁路通道分工定位 |
5.1 功能定位的确立 |
5.2 其他运输方式的协同 |
5.3 成渝路网建设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020年成渝铁路通道预测客运量OD表 |
附录2: 2020年成渝铁路通道预测货运量OD表 |
附录3: 成渝铁路通道各线路区段客流配流结果(客运方案1) |
附录4: 成渝铁路通道各线路区段客流配流结果(客运方案2) |
附录5: 成渝铁路通道各线路区段货流配流结果(货运方案1) |
附录6: 成渝铁路通道各线路区段货流配流结果(货运方案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互联网+”时代广州市公路客运行业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广州市公路客运现状及需求分析 |
2.1. “互联网+”时代广州公路客运行业现状 |
2.2. 广州市“互联网+”在客运行业的的发展现状 |
2.3. “互联网+”时代公路客运出行者交通需求分析 |
2.4. 政府部门对公路客运行业的管理现状 |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广州市公路客运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互联网+”时代公路客运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 “互联网+”时代公路客运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国内公路客运管理经验分析 |
4.1. 苏州模式 |
4.2. 杭州模式 |
4.3. 南京模式 |
4.4. 国内经验借鉴总结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广州市公路客运管理对策建议 |
5.1. 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 |
5.2. 明确“互联网+公路客运”发展政策 |
5.3. 强化公路客运市场秩序整顿工作 |
5.4. 加强行业发展指导,推动公路客运行业转型发展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Ⅰ:出行者交通需求及“互联网+公路客运”接受度调查问卷 |
附录Ⅱ:企业问卷调查内容 |
附件 |
(3)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原则 |
1.1.2 陕西省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编制实施 |
1.1.3 陕西省交通运输工作面临新要求 |
1.1.4 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迅速发展 |
1.1.5 中央立法的相继颁布实施 |
1.2 研究必要性和意义 |
1.2.1 本文研究必要性 |
1.2.2 本文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概述 |
2.1 综合交通运输内涵及事项分类 |
2.1.1 综合交通运输内涵 |
2.1.2 综合交通运输事项分类 |
2.2 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内涵 |
2.2.1 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结构 |
2.2.2 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立法模式 |
2.3 综合交通运输“促进法”立法研究 |
2.4 国内交通运输法律体系简介 |
2.4.1 道路交通运输法体系 |
2.4.2 水路交通运输法体系 |
2.4.3 铁路交通运输法体系 |
2.4.4 民航交通运输法体系 |
2.4.5 邮政法体系 |
2.4.6 国防交通运输法规体系 |
第三章 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现状分析 |
3.1 陕西省道路交通运输现状 |
3.1.1 公路和道路运输 |
3.1.2 陕西省公路管理职能和管理体制 |
3.1.3 陕西省道路运输管理职能和管理体制 |
3.2 陕西省水路交通运输现状 |
3.2.1 水路交通运输 |
3.2.2 水路交通运输管理职能和管理体制 |
3.3 陕西省铁路交通运输现状 |
3.3.1 国家铁路、地方铁路 |
3.3.2 陕西地方铁路建设的兴起 |
3.3.3 国家铁路、地方铁路管理体制 |
3.3.4 省地方铁路管理体制变迁 |
3.4 陕西省民用机场现状 |
3.4.1 民用航空和民用机场 |
3.4.2 陕西机场概述 |
3.4.3 机场属地化改革和机场管理体制 |
3.5 陕西省邮政现状 |
3.5.1 邮政和快递 |
3.5.2 陕西省邮政快递业概述 |
3.5.3 邮政管理体制 |
3.6 陕西省国防交通运输现状 |
3.6.1 国防交通 |
3.6.2 陕西省国防交通管理 |
第四章 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
4.1 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立法现状 |
4.1.1 陕西省道路交通运输相关立法 |
4.1.2 水路交通运输相关立法 |
4.1.3 铁路交通运输相关立法 |
4.1.4 民用机场相关立法 |
4.1.5 邮政相关立法 |
4.1.6 国防交通运输相关立法 |
4.2 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
4.2.1 综合交通运输思想不明显,管理体制分割 |
4.2.2 部分法规缺失,某些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 |
4.2.3 法规修订不及时,内容过时 |
4.2.4 法规质量及科学民主立法有待于提高 |
4.2.5 法规之间无法有效衔接,缺乏整体性 |
4.2.6 交通法规立法不平衡,立法研究投入有待加大 |
第五章 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的构建 |
5.1 建立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的原则 |
5.1.1 法制统一的原则 |
5.1.2 制订、修订并重的原则 |
5.1.3 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的原则 |
5.2 实现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的立法模式 |
5.3 综合交通运输立法建议 |
5.3.1 制定理由 |
5.3.2 主要规范内容 |
5.4 各交通运输方式具体立法建议 |
5.4.1 道路交通运输立法建议 |
5.4.2 水路交通运输立法建议 |
5.4.3 铁路交通运输立法建议 |
5.4.4 民用机场立法建议 |
5.4.5 邮政立法建议 |
5.4.6 国防交通运输相关立法建议 |
5.5 建立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的保障措施 |
5.5.1 切实加强组织保障 |
5.5.2 依托最新立法体制,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方案 |
5.5.3 畅通社会公众参与渠道,健全立法程序 |
5.5.4 积极落实资金保障 |
5.5.5 注重人才队伍保障,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参与科研项目 |
2.学术论文 |
致谢 |
(4)运输走廊内高速铁路与民航的运量分担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出行分担模型研究 |
1.2.2 高铁与民航的运量分担研究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速铁路与民航的发展现状及分担影响因素分析 |
2.1 高速铁路与民航的发展情况 |
2.1.1 高速铁路的发展情况 |
2.1.2 民航的发展情况 |
2.2 高速铁路发展及对民航的影响 |
2.2.1 高速铁路与民航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
2.2.2 国外高速铁路发展及对民航的影响 |
2.2.3 国内高速铁路发展及对民航的影响 |
2.3 民航与高铁的比较优势与竞争关系分析 |
2.3.1 运行速度 |
2.3.2 长距离运输 |
2.3.3 网络通达性 |
2.3.4 建设运营成本 |
2.4 民航与高速铁路方式选择影响因素与交通调查 |
2.4.1 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2 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交通调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输走廊内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的构建 |
3.1 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的构建 |
3.1.1 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的理论基础 |
3.1.2 二项logit模型的构建 |
3.2 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的基本界定 |
3.2.1 运输走廊的界定 |
3.2.2 运量分担的界定 |
3.3 出行方式选择交通调查的基础数据 |
3.3.1 调查实施 |
3.3.2 调查数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运营条件的高速铁路与民航的分担模型 |
4.1 效用函数影响因素类型 |
4.2 特性变量的定量化分析 |
4.2.1 快速性 |
4.2.2 准时性 |
4.2.3 经济性 |
4.2.4 舒适性 |
4.2.5 安全性 |
4.2.6 权重分析 |
4.3 个性变量的选择 |
4.3.1 旅客主观因素 |
4.3.2 偏爱理论 |
4.3.3 决策变量的选择 |
4.4 基于运营条件的运量分担模型 |
4.4.1 效用函数 |
4.4.2 特性变量的规范化取值 |
4.4.3 关键决策因素及客流分类 |
4.4.4 基于旅客属性分类的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
4.5 以上海-天津通道为例 |
4.5.1 运营条件的量化 |
4.5.2 旅客属性构成 |
4.5.3 不同类型旅客对运输属性的权重值 |
4.5.4 分客流类型的分担率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接驳交通的高速铁路与民航的分担模型 |
5.1 高速铁路接驳交通运输方式 |
5.1.1 接驳交通的主要运输方式 |
5.1.2 高速铁路接驳交通的运输距离 |
5.2 民航接驳交通运输方式 |
5.2.1 接驳交通的主要运输方式 |
5.2.2 国内外机场接驳交通发展模式 |
5.3 接驳交通对效用函数的影响分析 |
5.3.1 快速性 |
5.3.2 接驳交通缓冲时间 |
5.3.3 经济性 |
5.3.4 舒适性 |
5.4 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运量分担模型 |
5.4.1 广义出行费用概述 |
5.4.2 广义费用各属性参数的量化 |
5.4.3 旅客时间价值测算 |
5.4.4 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运量分担模型 |
5.5 以京沪通道为例分析高铁与民航的优势运距 |
5.5.1 各属性关键参数的量化 |
5.5.2 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南京机场为例分析高铁运营对民航的影响配置 |
6.1 高铁网络背景下南京禄口机场腹地范围分析 |
6.1.1 机场腹地范围内涵及影响因素 |
6.1.2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腹地 |
6.1.3 高速铁路网络对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腹地的影响 |
6.2 高速铁路对南京机场航线网络影响分析 |
6.2.1 南京机场航线网络结构分析 |
6.2.2 南京机场航线布局与高铁走廊比较分析 |
6.2.3 京沪高铁对南京至北京航线运量的影响分析 |
6.3 接驳交通改变对高速铁路与民航运量分担的影响分析 |
6.3.1 轨道交通接驳机场的重要性 |
6.3.2 轨道S1线开通对南京至北京航线运量分担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 |
(5)城际铁路与公路客运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 |
2.1 系统论相关理论 |
2.1.1 系统的概念 |
2.1.2 系统论的基本理论 |
2.2 协同学相关理论 |
2.2.1 协同学的概念 |
2.2.2 协同学的主要原理 |
2.2.3 协同学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
2.3 综合运输系统的协同机理 |
3 城际铁路与公路客运协同性分析 |
3.1 公路旅客运输系统特征分析 |
3.1.1 我国公路客运发展现状 |
3.1.2 公路客运的特点 |
3.2 城际铁路客运系统特征分析 |
3.2.1 城际铁路的概念内涵 |
3.2.2 城际铁路的客流分布特性及功能定位 |
3.3 城际铁路与公路客运协同性分析 |
3.3.1 城际铁路旅客运输与公路旅客运输特性分析 |
3.3.2 城际铁路与公路客运协同发展分析 |
4 城际铁路与公路旅客运输协同模型构建 |
4.1 模型的建立 |
4.1.1 问题描述和建模思路 |
4.1.2 模型设计 |
4.1.3 模型建立 |
4.2 模型分析 |
5 成绵乐城际与公路旅客运输协同实例分析 |
5.1 城际客运通道现状 |
5.1.1 项目背景 |
5.1.2 运输通道客运现状 |
5.2 城际客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5.2.2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
5.3 城际通道客运量预测 |
5.3.1 指数平滑法预测 |
5.3.2 城际铁路运输与公路旅客运输分担率 |
5.4 实例分析 |
5.4.1 模型建立 |
5.4.2 模型求解 |
5.4.3 结果分析 |
6 城际铁路与公路客运协同发展策略 |
6.1 城际铁路旅客运输的协同发展策略 |
6.1.1 供给量与需求量相适应 |
6.1.2 制定灵活的价格策略 |
6.2 公路旅客运输的协同发展策略 |
6.2.1 稳固并寻找公路旅客运输的隐性客运量 |
6.2.2 应用短途客运公交化的运营模式 |
6.3 两种客运出行方式协同发展策略 |
6.3.1 缩短出行全过程时间 |
6.3.2 优化区域客运出行结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项目研究 ——以杭州市萧山区公交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 |
1.2.1 国外研究与实践 |
1.2.2 国内研究与实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城乡公交一体化理论基础 |
2.1 城乡公交涵义 |
2.2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内涵 |
2.3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
2.4 城乡公交一体化客流需求特征 |
2.4.1 客流的产生 |
2.4.2 时间分布特征 |
2.4.3 空间分布特征 |
3 公交一体化线网优化的总体规划 |
3.1 优化的原则 |
3.2 规划应考虑的影响因素 |
3.3 线网基本规划设计 |
3.4 场站规划设计 |
4 萧山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项目的实证研究 |
4.1 杭州市萧山区城市概况 |
4.2 萧山区公共交通现状 |
4.2.1 设施配套状况 |
4.2.2 公交运营现状 |
4.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萧山区公共交通基础需求 |
4.3.1 萧山经济与社会发展预期 |
4.3.2 居民出行分析 |
4.3.3 客流需求预测 |
4.4 萧山区公交一体化具体规划设计 |
4.4.1 规划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
4.4.2 具体规划思路 |
4.4.3 线网规划方案 |
4.4.4 公共交通场站设施规划方案 |
4.4.5 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方案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多方式客运通道结构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基本概念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研究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主体结构 |
第二章 客运通道形成规律与演化机理 |
2.1 客运通道的特征与类型 |
2.1.1 客运通道的特点 |
2.1.2 客运通道的分类 |
2.2 客运通道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客运通道的构成 |
2.2.2 影响因素分析 |
2.3 客运通道的演化分析 |
2.3.1 客运通道的发展阶段 |
2.3.2 客运通道的发展趋势 |
2.4 典型客运通道 |
2.4.1 日本东海道客运通道 |
2.4.2 京沪客运通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客运通道结构特征分析 |
3.1 客运通道结构 |
3.1.1 节点 |
3.1.2 线路 |
3.1.3 节点和线路的关系 |
3.2 客运通道拓扑结构 |
3.2.1 节点连接度 |
3.2.2 节点度分布 |
3.2.3 客运通道结构熵 |
3.2.4 客运通道拓扑结构演化 |
3.3 客运通道空间形态特征 |
3.3.1 分形理论 |
3.3.2 分形维数的计算 |
3.3.3 客运通道覆盖度的发展 |
3.4 案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客运通道内多种运输方式竞争力模型 |
4.1 运输方式竞争力的概念 |
4.2 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
4.2.1 宏观影响因素 |
4.2.2 微观影响因素 |
4.3 考虑出行者心理特征的客运通道内多方式竞争力模型 |
4.3.1 传统的方式竞争力模型非集计方式竞争力模型 |
4.3.2 引入心理变量的方式竞争力模型 |
4.3.3 模型求解 |
4.4 案例分析 |
4.4.1 基本参数确定及估计 |
4.4.2 结果的进一步分析与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客运通道内不同运输方式能耗比较 |
5.1 不同运输方式能耗测算 |
5.1.1 铁路运输能耗测算 |
5.1.2 公路运输能耗测算 |
5.2 不同运输方式能耗比较分析 |
5.2.1 交通能耗因子指标定义 |
5.2.2 不同运输方式客运能耗因子比较分析 |
5.3 引导客运通道运输结构发展的策略 |
5.3.1 能源消耗对运输结构的影响 |
5.3.2 客运通道运输结构发展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中小城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线网布局及运行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中小城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及客流分布特征分析 |
2.1 中小城市城乡公交一体化 |
2.1.1 中小城市 |
2.1.2 城乡公交 |
2.1.3 中小城市城乡公交一体化 |
2.2 中小城市城乡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
2.2.1 农村居民出行含义 |
2.2.2 出行次数 |
2.2.3 出行目的 |
2.2.4 出行方式 |
2.2.5 出行空间 |
2.2.6 出行时耗 |
2.3 城乡客流分布特征分析 |
2.3.1 城乡公交客流特点 |
2.3.2 时间分布特征 |
2.3.3 空间分布特征 |
2.3.4 集聚特征 |
2.4 小结 |
3 城乡公交客流需求预测 |
3.1 预测思路及框架 |
3.2 基于规划的公交客流需求预测 |
3.2.1 交通小区划分 |
3.2.2 交通小区客流预测 |
3.2.3 居民出行方式分担预测 |
3.3 基于运营的公交客流需求预测 |
3.3.1 城乡公交客流需求影响因素 |
3.3.2 需求函数与需求弹性 |
3.3.3 居民调查说明 |
3.3.4 需求与票价之间的弹性关系 |
3.4 小结 |
4 城乡公交一体化线网布局规划方法 |
4.1 线网布局原则及思路 |
4.1.1 线网布局原则 |
4.1.2 线网布局思路 |
4.2 线网布局方法 |
4.2.1 节点重要度分析 |
4.2.2 主干线布设 |
4.2.3 支线布设 |
4.2.4 补充联络线布设 |
4.3 线网衔接模式 |
4.3.1 交通衔接 |
4.3.2 线网衔接模式 |
4.4 小结 |
5 城乡公交运行组织分析 |
5.1 线路运行模式 |
5.2 线路运力配置 |
5.2.1 发车频率 |
5.2.2 运力配置 |
5.3 线路运行组织 |
5.3.1 运行组织模式 |
5.3.2 主干线行车组织分析 |
5.3.3 支线行车组织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10)珠三角公路客运与城际轨道交通协同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审批的体制 |
1.1.2 轨道建设项目中长期发展规划 |
1.1.3 近期主要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项目 |
1.1.4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情况 |
1.2 研究意义 |
1.2.1 对出行选择的意义 |
1.2.2 建立较大区域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意义 |
1.2.3 新环境下谋求公路客运出路的意义 |
第二章 基于乘客选择的城际轨道交通与公路客运竞争力评价 |
2.1 城际轨道交通与公路客运竞争力评价指标 |
2.2 轨道交通系统的比较优势 |
2.3 公路客运方式的比较优势 |
2.4 协同发展的思路 |
第三章 轨道交通与公路客运量需求预测 |
3.1 珠三角城市群中城际轨道交通的客流预测 |
3.2 珠三角城市群中公路客运的客流预测 |
3.2.1 预测方法 |
3.2.2 预测结果 |
第四章 公路客运受轨道交通冲击影响实例 |
4.1 实例一:广州地铁对番禺长途客运(公交)的影响 |
4.1.1 广州地铁线路前期开通基本情况介绍 |
4.1.2 广州地铁三号开通后对番广线路的影响 |
4.2 实例二:地铁与高铁接驳后对客运直达线路的影响 |
4.3 实例三:广佛地铁对广佛城巴的影响 |
4.4 实例四:广深铁路城际快速列车对公路客运的影响 |
4.5 冲击影响实例带来的思考 |
4.6 协同发展的应对措施 |
4.6.1 成为城际轨道交通的延伸工具 |
4.6.2 承担中小客流聚集点间的联线运输 |
4.6.3 为城际轨道交通方向错位的客流提供客运服务 |
4.6.4 为特定需求层面的旅客提供个性化服务 |
4.6.5 为城际轨道交通服务不到或其相对劣势区域的旅客提供客运服务 |
第五章 公路客运与城际轨道交通协同发展策略 |
5.1 协同发展总体思路与策略 |
5.1.1 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立体化客运交通体系,实现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系统 |
5.1.2 公路客运应该主动发挥自身优势,重点是承担交通衔接功能 |
5.1.3 在综合运输体系下给公路客运定位 |
5.2 加快行业结构调整 |
5.2.1 加快运力结构调整 |
5.2.2 深化客运班线调整 |
5.2.3 推进行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
5.2.4 提升运输辅助业服务水平 |
5.3 提升运输组织水平 |
5.3.1 构建分工明确,无缝衔接的客运网络体系 |
5.3.2 构建新型公路客运场站系统 |
5.3.3 创新客运组织模式 |
5.4 推进道路运输一体化 |
5.4.1 加强公路客运与航空客运的衔接 |
5.4.2 协调公路客运与城际轨道的发展 |
5.4.3 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 |
5.4.4 大力推进区域合作 |
5.5 大力发展城乡客运 |
5.5.1 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制订扶持政策 |
5.5.2 实现城乡客运的无缝衔接 |
5.6 健全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体系 |
5.6.1 加强安全源头治理 |
5.6.2 加强重点领域监管 |
5.7 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 |
5.7.1 健全和完善道路法规制度体系 |
5.7.2 推进行业诚信和自律建设 |
5.8 加速行业信息化建设 |
5.8.1 打造现代化的行业管理决策平台 |
5.8.2 建设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行业监督平台 |
5.8.3 建设道路运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
第六章 轨道交通的经营问题探索 |
6.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经济效益 |
6.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经营模式 |
6.3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与经营模式的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成都客运班线大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成渝地区铁路通道分工研究[D]. 文豪.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2]“互联网+”时代广州市公路客运行业管理对策研究[D]. 刘攀.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3]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研究[D]. 彭冉冉. 长安大学, 2016(02)
- [4]运输走廊内高速铁路与民航的运量分担模型研究[D]. 李冬梅. 东南大学, 2015(08)
- [5]城际铁路与公路客运协同发展研究[D]. 张健健. 兰州交通大学, 2014(03)
- [6]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J]. 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都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3(05)
- [7]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项目研究 ——以杭州市萧山区公交项目为例[D]. 孙东波.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3)
- [8]多方式客运通道结构演变与发展研究[D]. 程先东. 北京交通大学, 2011(10)
- [9]中小城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线网布局及运行组织研究[D]. 赵永胜.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10]珠三角公路客运与城际轨道交通协同发展策略研究[D]. 陈康.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