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的路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潘文轩[1](2022)在《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及实现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农民农业生产质量效益较低,是导致其农业经营增收乏力的重要原因。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对提高农民的农业经营质量效益有积极作用,有助于破解生产成本高企、同质化低价竞争、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不足、生产经营风险高的困局。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促进农民增收,会遇到小农户较难直接对接"三品一标"行动且与"三品一标"的要求不够适应、规模农户投资"三品一标"的成本压力和收益风险较大、农产品"优质不优价"等难点问题。为此,要构建小农户与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有效衔接机制,适应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要求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降低规模农户投资"三品一标"的成本压力和收益风险,建立健全农产品优质优价的良性机制。
乐炜雯[2](2021)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运营管理研究 ——以嘉兴“嘉田四季”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品牌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有效的品牌化更是一种良性循环。品牌提炼于产品本身的优良特质,品牌市场按照统一标准规范化地展开营销,消费者能够有方向地安心购物,市场活力稳定持久,包括品牌运营方和产品生产方在内的全产业链主体均可受益,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推动经济迅速发展,对于我国毋庸置疑的第一产业——农业而言尤为重要。农业品牌化的最小单元是区域农产品,必须由点到面,逐步推广。然而由于区域内大多数依托企业创建的单一农产品品牌无法形成较大规模的品牌集聚效应,品牌市场竞争力提升程度相对有限,区域农业形象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较低,无法顺利开拓全国乃至国际化的农产品市场,因此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势在必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能够集中区域内所有特色农产品,扩大市场影响力,尤其是细分后出现的区域农业形象品牌,不仅能推广本地特色农产品,还能展现地域文化风貌,实现现代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双赢。实地调查直接助力于嘉兴市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嘉田四季”的创建过程、运营现状、管理成效和发展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合理的运营管理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嘉田四季”在品牌文化内涵与农产品种类规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基于嘉兴本土农产品品牌传统营销方向的分散、运营管理团队专业水平的不足和政府机构相关政策法规的笼统,“嘉田四季”仍处于推广瓶颈期,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都比较薄弱,农产品质量市场信誉度波动较大,因此结合嘉兴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运营管理实际情况,联合市政府、区域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等利益主体,完善品牌市场信誉保障机制,加大扶持和宣传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多渠道营销迫在眉睫。
乔德华[3](2020)在《基于技术标准视角的农业标准化实施路径探索及发展措施——以甘肃省农业标准化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持续发展富民产业是稳定提升脱贫质量、逐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根本之策。实现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有效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就必须将农业标准化作为关键措施。本文分析甘肃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指出了认识不到位、实施动力不足、监管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通过对农业标准化实施的动力机制分析,提出了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主体;从技术标准视角对农业标准化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索,从强化认识、体系建设、动力培育、品牌带动、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的对策措施。
刘斐[4](2020)在《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谷子生产与消费国,种植面积与产量分别占世界的80%与85%左右,相对于其他大宗农作物而言,谷子这一产业尚属于起步发展阶段,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难题,为此,引入产业发展新方式提升谷子产业发展质量,激发经营主体市场活力是当前谷子产业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采取传统产业发展思路难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而实施产业融合发展,对于谷子这种传统农业产业来说,可以克服谷子产业传统发展的弊端,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可将区域资源禀赋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支撑,为产业范围扩展带来新的路径。当然,产业融合持续推进需要政府力量介入,但实施效果取决于农户的理性决策行为。因此,如何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有效地促进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以及提升参与效应就成为促使谷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实行谷子产业融合发展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那么,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会产生哪些效应?这些效应又是透过什么样的机制在发挥作用?以上问题的回答是理解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作用机制的关键,对提高谷子产业融合效应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视角,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产业融合理论、有限理性决策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理论的指导,采用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山东等9省(区)1058户谷子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对样本区域谷农参与产业融合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选择合适的代理变量,构建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特征与效应,采用中介效应、主成分分析、双栏模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倾向得分匹配等多种数理模型及实证分析方法,考察了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技术效应、生产效应、市场效应以及收入效应的内在作用机制,并提出了促进谷子种植户积极参与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中国谷子产业更好更快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谷子产业链延伸、谷子产业多功能拓展、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谷农增收、产业提质增效、就业与脱贫等6个方面来构建谷子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综合排名来看,山西、河北、河南3省的融合水平综合得分位居全国前列,广西、湖北、云南3省的综合得分位于全国最低水平;整体来看,谷子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就各个子系统的全国平均值的大小来看,产业提质增效的得分最高;谷子产业在不同区域融合的水平呈现出“东北-华北-西北-南部”逐渐减弱的态势。(2)由调研样本统计显示,在1058份有效样本中,关注过产业融合相关政策的谷农为771户,占样本总数的72.87%;从未关注过产业融合相关政策的谷农为287户,占样本总数的27.13%,表明多数谷农通过各种途径对产业融合及其相关政策有一定的关注。谷农对产业融合有着较强的参与意愿,谷农完全不愿意参与产业融合的人数非常少,仅为52户,占样本总数的4.91%;谷农比较以及非常愿意参与产业融合的样本数为859户,占样本总数的81.19%。谷农认为参与产业融合风险非常大的样本数仅有12户,占样本总数的1.13%;谷农认为参与产业融合风险比较大的样本数为55户,占样本总数的5.20%,表明多数谷农认为参与产业融合的风险比较小。(3)从参与行为、参与程度、参与模式、参与环节以及参与绩效这5个维度对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进行测度,较为系统与全面地反映谷农参与产业融合的基本特征。样本谷农参与产业融合的积极性与整体融合参与意愿较高,政策认知、价值认知、风险认知均对融合行为有显着的直接影响,政策认知与风险认知除了直接影响融合行为外,还通过融合意愿间接影响融合行为。从参与环节、参与主体、参与渠道、参与深度以及参与效度等多个维度构建了谷农参与产业融合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谷农有效参与程度呈两极分化现象。将谷农参与产业融合的模式划分为:散户为主型、家庭经营型、合作经营型与企业经营型等4种模式。将谷子种植户参与融合的环节划分为参与“产前及生产环节”、“生产+加工”环节与“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等3类。(4)通过对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技术效应实证检验发现,谷农参与产业融合分别对其是否采纳轻简高效技术、技术投入与技术采纳项数有显着影响,其中,对技术的是否采纳和采纳数量的影响为正,对技术投入的影响为负。谷农参与产业融合对5种轻简高效技术的采纳率均通过显着性检验,表明参与产业融合可以提升谷农对这5种技术的采纳率。谷农参与产业融合的程度对技术1、技术4与技术5的影响均通过显着性检验。谷农参与不同融合模式的技术采纳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散户为主型<家庭经营型<合作经营型<企业经营型。谷农参与产业融合模式显着正向影响其技术采纳率,表明随着融合模式的逐步完善谷农会越来越多的采纳新技术,尤其是会增强轻简高效技术的采纳。参与产业融合环节变量在1%的显着性水平上分别对轻简高效技术投入与技术采纳数量有正向影响,对技术1、技术2、技术4与技术5的影响均通过了10%的显着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表明谷农参与融合环节越深入,对这4项技术的采纳率越高。(5)通过对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生产效应实证检验发现,产业融合变量显着正向影响谷农生产效率,表明参与产业融合有助于谷农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融合程度的加深,生产效率的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不同融合程度均显着正向影响谷农生产效率,表明随着融合程度的加深,谷农生产效率的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不同融合模式生产效率均值由小到大依次为散户为主型<家庭经营型<合作经营型<企业经营型。在9个不同分位点上,产业融合对谷农生产效率的影响系数均通过显着性检验,且伴随分位点数值的不断提升,产业融合变量的系数也随之增大,对谷农生产效率的影响也随之加深。融合参与环节对谷农生产效率的影响并不显着。(6)通过对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市场效应实证检验发现,参与产业融合可显着减少谷农交易成本中的搜寻成本、谈判成本以及执行成本。谷农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市场进入能力的3个代理变量均有显着影响,表明参与产业融合可以提升谷农整体的市场进入能力。谷农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市场留住能力的3个代理变量均有显着影响,表明参与产业融合可以提升谷农整体的市场留住能力,明显提高谷农市场参与化程度,有效促进谷农的标准化生产。(7)通过对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收入效应实证检验发现,参与产业融合谷农的平均家庭人均总收入比未参与融合的谷农高56.18%。从不同收入结构来看,谷农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家庭人均经营性与工资性收入均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融合对谷农收入差距的贡献度为27.13%。不同融合程度对谷农家庭人均总收入、经营性与财产性收入均通过显着性影响,但对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影响不显着。谷农参与产业融合不同模式对其家庭人均的总收入、经营性、工资性与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均通过显着性检验,但对家庭转移性收入的影响不显着。融合环节对谷农家庭人均的总收入、经营性、工资性与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均通过10%的显着性检验,且方向为正。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增强产业融合政策宣传,提高谷子种植户参与意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产业融合经营体系;强化教育培训,提升谷子种植户融合参与能力;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谷子种植户参与融合收益;遵循产业融合发展规律,科学做好产业融合预测与规划;加强科技支撑,提升谷子产业发展效率;强化品牌建设引导消费,延伸谷子产业链条;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提高补贴的精准性。
杨健[5](2020)在《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路径探讨 ——基于江苏省镇江市的调研》文中研究表明新型职业农民是新时代农业生产经营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生产、善经营”的现代农业经营者,是农业领域创业的“领头羊”,是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者。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的市场经营能力更强、经营效益更好、创新意识更强,具有超前思维,敢于尝试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同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对生态、社会、环境和农业的未来发展承担相应的责任。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创业问题对于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施行振兴乡村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了本论文的时代背景和研究意义,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客观评述,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研究的未来面向。借鉴前人研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理论基础。一是对传统农民、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概念和特征的界定,找出新型职业农民与其他农民群体的不同之处。本文将新型职业农民定义为具有较高学历,熟练掌握生产技能,市场经营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都较强的现代农业经营者。二是对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概念和特点进行界定。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是指新型职业农民依托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组织形式,通过整合创业资源,开展规模生产经营,从而获得经济收益的经营行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主体是生产经营一线的农业生产者,创业领域为农业,创业模式多样化,创业组织形式主要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是对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路径进行定义。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路径是对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实践总结,是对农民创业成功经验和模式的系统归纳。虽然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路径丰富多样,但其共同特征是走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态化等特色鲜明的农业发展道路。论述了马克思关于农业和农民发展的相关理论、邓小平关于我国农业二次飞跃的理论、习近平关于农民创业的指导思想以及现代经济学关于人力资本的理论,确立了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路径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实证分析。一是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动机,主要包括物质生活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追求这三类动机。二是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基本特征,主要从新型职业农民的个体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和收入特征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三是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主要有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种养大户这四类组织形式。四是总结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成功的经验,包括具有必备的专业知识、掌握农业生产技能、懂得生产过程管理、善于面向市场经营等。第四章是创业影响因素及其成因探析。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因素是多样的,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有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心理素质等;外部因素主要是自然条件、区域特征、宏观经济变化、行业市场波动、农业政策变动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内源性问题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存在高端供给能力不强、终端供给能力不足、种养结构不合理、农业生态性不强、品牌产品数量不多等问题。外源性问题包括农业劳动力短缺、农业配套设施用地申请困难、流动资金不足、创业融资困难、农产品销售困难等阻碍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主要困难。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创业问题和困难的成因有两大方面,一是新型职业农民自身存在不足,二是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不少。第五章是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路径规划、建议和政策供给。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总结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路径。新型职业农民要以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绿色化等理念为指引,要走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道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的道路、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标准化农业生产的道路、农业全产业链的道路、品牌化战略的道路、机械化和智能化的道路、种养一体化的道路。同时,列举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经典案例,以期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提供现实参照。二是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建议。针对之前研究发现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创业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提出建议,包括提高新型职业农民自身创业能力、延伸产业链、增加终端产品供给、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重视品牌建设、提高农业智能化水平和开展种养一体化建设。三是扶持职业农民创业的政策供给探讨。包括加强农民职业教育、支持创业资源流入农村和引导金融机构做好信贷支持工作,以期为政府及相关农业部门调整农业政策提供借鉴。
陈齐畅[6](2020)在《社会资本、契约选择与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 ——以中国白羽肉鸡生产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畜牧养殖行业因为投资大、技术水平要求高,是高风险行业。高风险的行业与低生产力水平、低生产关系水平之间的落差又给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带来巨大隐患。表现出来的畜牧养殖不标准、不规范,严重制约了我国畜牧产业的发展。白羽肉鸡产业因为生产周期短,生产规模大,将不标准、不规范的生产后果放大。白羽肉鸡养殖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对于解决我国肉鸡产业发展问题,促进畜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尝试揭示社会资本、契约选择对肉鸡养殖户进行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影响以及白羽肉鸡养殖户采纳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内在机制。第一章对科学问题以及所处的背景作介绍,并简要描述研究的目标、范围和内容、框架等。第二章梳理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第三章介绍了我国肉鸡产业发展现状及数据来源。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章分别是本研究的四个主要内容。第四章肉鸡养殖户的社会资本对契约选择的影响。运用超博弈理论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嵌入有益于增加公司和农户的合作。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从信任、规范、人际网络等方面考察社会资本对契约选择的影响。基于肉鸡养殖户的调研数据,对社会资本对契约选择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得出(1)养殖户进行市场模式还是公司+农户模式选择时,社会资本的三个方面,人际网络社会资本、信任社会资本、互惠规范社会资本均起到显着性影响;并且信任社会资本与人际网络社会资本对养殖户选择公司+农户模式有着显着正向影响;互惠规范社会资本对养殖户选择公司+农户模式有着显着负向影响。(2)养殖户在选择合作社模式还是公司+农户模式时,互惠规范社会资本越大,养殖户就越倾向于选择合作社+农户模式。(3)养殖户在选择垂直一体化模式还是公司+农户模式时,信任社会资本越高,养殖户就越倾向于选择稳定性程度更高的垂直一体化模式。因此社会资本中不同维度对养殖户契约选择行为带来不同的影响。增加信任社会资本和人际网络社会资本会促成选择公司+农户,增加互惠规范社会资本会促成选择合作社+农户。提高信任社会资本,会促成垂直一体化模式。第五章契约选择对肉鸡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契约理论将契约稳定性分解为组织服务、契约激励和资产专用性,并结合调研数据进行量化;然后基于农业部标准化评估标准将白羽肉鸡生产的标准化行为划分为六个分项标准,并对该六个分项标准进行打分。其中完全标准化率分别为:肉鸡品种良种化76.6%,养殖设施化78.1%,生产规范化57.7%,防疫制度化68.9%,污染无害化75.5%,监管常态化75.4%。然后使用组织服务、契约激励和资产专用性作为解释变量,个体特征、生产特征、交易特征、风险特征、家庭特征等作为控制变量分别对肉鸡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污染无害化、监管常态化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出结论如下:(1)在对标准化生产的分项六化的影响中,控制变量包括养殖户个体特征、生产特征、交易特征、家庭特征、风险特征基本上对于标准化生产的行为选择无太大影响。(2)契约选择模式对标准化生产的分项六化影响均表现出至少一方面的显着性正向影响。(3)契约激励、组织服务、资产专用性对标准化六化影响程度表出现差异。契约激励和资产专用性对污染无害化无显着性影响,组织服务对资产专用性有显着影响;组织服务对监管常态化无显着性影响,而契约激励和资产专用性对监管常态化有显着的影响。因此在对标准化生产行为推广时,需要针对性着力,比如对污染无害化的提升更要着力在组织服务,对于肉鸡良种化、养殖设施化、防疫制度化就可以在契约选择模式的三个方面整体着力,对于监管的常态化就可以重点提升契约激励以及资产专用性。第六章社会资本、契约选择对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影响。基于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对社会资本、契约选择对标准化生产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构建标准化生产行为决策模型。基于肉鸡养殖户的调研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对肉鸡养殖户的社会资本、契约选择以及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影响路径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全样本模型之中,肉鸡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受标准化生产主观规范的直接影响和综合影响都是最大。社会资本和契约稳定性通过影响标准化生产意向,标准化生产态度以及感知行为控制等中介变量而发生作用,其中社会资本中的互惠规范社会资本对标准化生产意向的影响最为明显。按契约选择模式进行群组划分的实证模型检验,也验证了全样本的研究规律。按地域进行群组划分的实证模型检验,四个区域表现出和全样本模型相似的规律。由此说明社会资本认知以及契约强制性、组织服务性认知均会最终影响到肉鸡养殖户的标准化生产行为。第七章养殖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对肉鸡生产的技术投入产出指标,经济投入产出指标进行核算和比较分析。然后从三个方面分别去探讨肉鸡生产绩效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肉鸡生产绩效和契约稳定性程度之间的关系,肉鸡生产绩效和标准化生产程度之间的关系。结论分别是:(1)信任社会资本在1%水平上对每只鸡的总生产成本有负的显着性影响;互惠规范社会资本在10%水平上对每只鸡的总生产成本有负的显着性影响;人际网络社会资本在1%水平上对每只鸡的总生产成本有正的显着性影响,验证了更高社会资本对应更高生产绩效的前提假设。(2)契约选择模式对只鸡的总生产成本具有在1%水平上显着的正向影响。(3)肉鸡良种化在1%水平正向影响,养殖设施化在5%水平上负向影响,生产规范化在5%水平上正向影响,污染无害化在5%水平上负向影响,验证了标准化对生产绩效有显着影响的假设。由此说明了加强社会资本有益于提高契约选择模式的稳定性,有益于标准化生产行为,有益于提高生产绩效。第八章是本文的总结与政策建议。在对全文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分别是:(1)针对性的提高社会资本;(2)完善组织服务,促成高稳定性契约选择模式生产的发展;(3)加大对更稳定契约选择生产模式的宣传和引导;(4)从政府、企业、养殖户多角度出发,促进肉鸡行业标准化生产的发展。
薛宝飞[7](2019)在《组织支持对农户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影响研究 ——以猕猴桃合作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产品质量问题事件频发,如何确保“舌尖上安全”已经成为各级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农产品质量控制覆盖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但农产品生产源头是整个质量控制链条的重点和难点。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将长期存在,意味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建立在千千万万的小农户生产行为的基础之上,但是小农户经营在农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存在天然缺陷。农业合作组织是引导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合作社通过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将农户协同到农产品产业链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农产品市场需求,农业合作组织推动“三品一标”认证,提供专业化服务,按照约定从事农产品的收购、加工和销售,农户则按照生产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农产品生产。当农户感知到来自农业合作组织的支持时,作为回报,农户做出质量承诺和标准遵从,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那么,农业合作社发展对农户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产生什么影响?合作社通过何种机制对农户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产生作用?其作用效果如何?以上问题的回答是理解依靠合作组织促进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猕猴桃合作社为例,以农业产业化理论、组织支持理论、农产品质量控制等多维理论为指导,基于猕猴桃主产区陕西省眉县573户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多种计量经济模型,探讨了组织支持对农户农药和化肥减量化使用行为、农户标准化生产遵从行为、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以及农产品质量控制效果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提出了促进农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控制水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农产品质量控制制度的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样本区猕猴桃种植率高达97.40%,但仍以小规模种植为主,且相对分散,种植户平均耕地面积为5.88亩,集中连片种植只占21.11%。种植户对于农药和化肥质量控制较为关注,在选购农药和化肥时首先考虑的是增产效果,占47.67%,其次是对食品安全影响的考虑,占33.51%。在农药和化肥使用过程中,超过半数的农户主要遵照使用说明来把握用量;50.17%的种植户使用了膨大剂,有7.32%的种植户使用了催熟剂。农业合作社是猕猴桃种植最主要的产业组织,有45.30%的种植户参与了当地的农业合作社。参与动因是获取市场信息、获得技术帮助、稳定收购渠道和拓宽销售范围,频次分别为50.58%、61.49%、62.07%、53.45%。有82%的种植户接受合作社提供的农资服务,56.37%接受过技术培训,67.43%种植户认为提供了销售服务。(2)在本次调研获得的573份有效样本中,猕猴桃认证的农户占44.12%,超过半数的农户只进行单一项目的认证,“三品一标”全部认证的农户只占22.69%。合作社和地方政府是农产品认证的主体。种植户对于农产品认证有助于建立生产标准、提高售价和市场拓展比较认同,70%的种植户认为认证对其生产决策有影响。82.46%种植户了解区域品牌,使用区域品牌的比例为56.08%。74.53%的种植户认为认证能够提升收购价格,55.81%的种植户认为认证能够使销路变好。37.14%种植户参与订单生产,89.51%订单签订期限为一年时间,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主要原因是有稳定的销路和稳定的价格,订单参与对农户品种选择、农资使用、农药化肥使用量的减少和新技术采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3)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从化肥和农药使用两个方面,探究组织支持对猕猴桃生产中农户生产要素质量控制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组织支持显着负向影响农户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次数。组织支持强度每增加1个单位,未参与订单农户的农药使用次数减少0.9888,化肥使用次数减少0.7942,而参与订单农户的农药使用次数降低0.3363,化肥使用次数降低0.2393。组织支持可通过农户参与订单生产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金额,在考虑反事实的基础上,订单农业参与对农药使用金额影响的平均处理效应-0.0949,对化肥使用金额影响的平均处理效应为-0.0385,这意味着组织支持通过订单合约规范能够起到约束生产者行为,实现农户化肥和农药使用的减量化。(4)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组织支持对农户猕猴桃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遵从行为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结果发现,组织支持对农户标准化遵从行为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即参与农业合作社的农户感知组织支持越强烈,在猕猴桃种植过程中对标准的遵从程度就越高。订单参与和“三品一标”认证在组织支持影响农户标准化生产遵从行为(遵从意愿和遵从程度)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其中,订单参与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分别为34.49%和5.27%,“三品一标”认证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分别为25.07%和4.32%。订单农业和产品认证不仅能够解决小农户所面临的生产约束,降低市场风险,而且事先对农产品生产行为和农产品质量做出具体规定,对农户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行为起到引导作用。(5)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探索组织支持对农户猕猴桃质量控制技术选择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户对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采用意愿较高,愿意采用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农户占比为68.76%,但实际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采用程度仅为38.74%,存在采用意愿与采用行为的背离现象。组织支持对农户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采用意愿及采用程度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从组织支持维度看,情感性支持对农户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采用意愿及采用程度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工具性支持对农户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采用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对采用程度并不显着。组织支持不同维度对不同属性质量控制技术的影响存在差异。情感支持对人工授粉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合理负载技术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工具支持对人工授粉技术和合理负载技术采用具有正向影响,但对生物防治技术采用影响并不显着。(6)将农产品质量控制效果细分为品质属性和安全属性两个方面,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考察组织支持对农户农产品质量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组织支持对品质属性控制效果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工具支持和情感支持均对反映品质属性指标“是否认证”、“农药残留是否少”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情感支持对“自家质量怎么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工具支持对“自家质量怎么样”没有影响。组织支持对于安全属性控制效果也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工具支持正向影响“农药毒性是否低”,负向影响“是否使用膨大剂”;情感支持正向影响“农药效率是否高”和“农药毒性是否低”,负向影响“是否使用催熟剂和膨大剂”。边际效应分析表明,组织支持每增加1个单位时,农药残留少的概率增加7.17%,农药效率高的概率增加6.59%,使用膨大剂的概率降低10.67%,使用催熟剂的概率降低7.47%。(7)应通过注重农业产业组织的培育壮大,拓展产业链;加大农业合作组织支持力度,提高农户认可度;提高订单农业覆盖率,增强农户参与能力;重视社会网络关系治理,加强农户互惠信任;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健全联农机制;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激励农户质量控制;强化品牌建设与维护,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等途径,促进农业组织化发展,提升组织支持程度,提高农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和水平。
雷勋平[8](2019)在《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面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因此成为学界和实业界高度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地防范和规避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基于供应链视角,本文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形成、演化、评估与治理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供应链视角,首先从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剖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借助质量螺旋模型示意了农产品质量形成的一般规律和过程,进而剖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形成过程。然后,通过整理近10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从风险源、风险流、风险载体识别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关键要素,并结合“三鹿奶粉”事件和上海福喜“问题肉”事件剖析了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链式传导路径。最后,分别从农产品提供和治理部门两个方面,揭示了责任主体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和治理主体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2)综合考虑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因素,从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构建了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突变级数分析法展开实证研究。增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运用熵权法确定评估系统中各控制变量的相对重要性,有效规避了传统突变模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估结果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改进突变模型运用熵权法排序并对控制变量逐层实施归一化处理,适当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总值间的差距,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分辨率和评估结果的客观性。(3)基于前景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提供企业与治理部门的策略演化,并引入政府补贴深入探讨了他们的演化动态。研究发现,治理部门积极治理,提供企业必然讲究诚信,可以有效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讲究诚信的成本付出、处罚力度、不诚信的收入三个指标直接影响提供企业的策略选择;风险规避系数的大小直接决定政府补贴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防范效果,治理部门必须通过加大查处力度或增加处罚强度才能取得良好的风险治理效果。(4)通过分析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监管组织架构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的体系框架,尝试设计了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结构,并基于供应链视角,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监管体系、可追溯体系和信用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如下:一是揭示了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二是构建了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演化博弈模型;三是设计了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体系。
钟搏[9](2018)在《中国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产业集聚、组织发展与政策扶持》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猪养殖业快速发展,区域专业化态势明显。然而,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严峻问题,主要表现在生产效率不高、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需要从“供给侧”优化调整。生猪标准化养殖代表了高效率、高品质、低污染的现代生猪养殖业,是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如何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这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农业区位论、产业集聚理论等区域经济学学科的研究范式下,运用理论分析与调查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产业集聚、产业化组织发展与政策扶持这三个维度探讨中国生猪标准化养殖的发展问题。理论意义在于丰富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现实意义在于为中国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基于各类统计年鉴数据、受访养殖户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国生猪养殖业区域布局、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养殖户标准化养殖采纳情况进行剖析,探讨中国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其次,基于产业集聚的集聚经济和环境正外部性理论分析,采用中国31个省份历年宏观统计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广义矩估计、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研究了产业集聚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增长效应、环境效应及其空间溢出和区域差异。第三,基于中国生猪养殖业“小生产、大市场”困境和标准化养殖风险性、正外部性的分析,采用生猪养殖业集聚程度较高的浙江、江西和四川3省份638个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养殖户数据,考察了提升产业集聚标准化养殖发展效应的两条路径——产业化组织发展与政策扶持。第四,基于产业化组织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契约关系本质,研究了养殖户的契约安排及履约行为,为优化产业化组织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提供参考。最后,基于政策扶持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两阶段模型,运用联立双变量Probit模型等方法,研究了养殖户参与标准化养殖的扶持政策选择,为制定具体的生猪标准化养殖扶持政策提供参考。经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有以下重要发现:第一,中国生猪养殖业的产业空间集聚明显,这是由资源禀赋、报酬递增、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城镇化与非农就业机会、交通条件和政府政策等因素决定的。产业集聚显着提高了地区生猪养殖业效率,并显着降低了生猪养殖业环境污染,且存在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然而,过度的产业集聚也会产生集聚不经济和环境的负外部性,即产业集聚对地区生猪养殖效率产生了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呈“倒U型”曲线关系,“威廉姆森”假说成立;产业集聚对地区农地猪粪承载强度产生了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呈“U型”曲线关系。从区域差异看:产业集聚对重点发展区、潜力增长区、适度发展区有显着的增长效应;产业集聚对约束发展区和潜力增长区有显着的环境正效应。第二,组织发展与政策扶持是进一步发挥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的集聚经济和环境正外部性的两条路径。参与了产业化组织的养殖户的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污染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显着提高;获得政策扶持的养殖户的污染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显着提高。此外,参与产业化组织或获得政策扶持的养殖户采纳生猪标准化养殖的收益显着提高、成本显着降低。第三,产业化组织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实质是一种兼具“买卖契约”与“技术契约”属性的契约安排。生产决策权转移多、定价制度为“市场价+附加价”、品质要求高、获得技术服务的养殖户标准化养殖程度较高。专用性资产投资较多、技术服务好、销售渠道高端、分享关系租金的产业化组织能获得养殖户较多的生产决策权。养殖年限短、与组织合作时间长、风险规避的养殖户的生产决策权转移程度较高。养殖规模大、生猪易销售、市场距离近、产业化组织内有熟人、产业化组织为企业、结算方式为延期支付、无二次返利、无技术服务或所处地区为浙江的养殖户获得“市场价+附加价”的可能性较大。文化程度高、道德风险收益低、有惩罚机制、书面契约、现金结算、契约期限长的养殖户履约率较高。第四,政策扶持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过程可分为示范阶段和模仿阶段,后者最为关键。在各类扶持政策中,养殖户最偏好资金奖励,其次是设备补贴和成本补贴。资金奖励与价格支持为替代关系,智力扶持与非智力扶持为替代关系,设备补贴与成本补贴为替代关系。年龄大的养殖户更需要技术学习;规模大的养殖户更需要资金奖励;标准化程度高的养殖户更需要价格支持;质量、环境、优质优价意识强,销售市场高端,江西或四川养殖户则更偏好设备补贴或成本补贴。经全文分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促进生猪养殖业向优势区域集聚;提升产业集聚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增长效应和环境效应;强化产业集聚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空间溢出效应;壮大产业化组织,优化产业化组织与养殖户的契约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与角色,优化生猪标准化养殖扶持政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将中国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问题纳入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基于农业区位论、产业集聚理论,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的标准化养殖增长效应和环境效应。二是全面而系统地调查分析了生猪养殖户的标准化养殖行为及其生产决策权安排情况。三是从契约安排的视角分析了产业化组织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过程。四是从生猪养殖户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政策扶持机理及选择。
王拓[10](2017)在《基于主体行为的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标准化是在制定实施农业生产全过程所涉及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的基础上,提高技术可操作性与生产过程的规范性,促进科技成果到生产力的转化效率。加快农业标准化实施进程不仅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还能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进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大省,也是农业标准化实施较完善的省份之一,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创新,全省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然而,现阶段黑龙江省取得的成果和国际市场上的优质产品、国内社会上对于农产品质量保证的需求和现代化农业的宏远目标仍然有一定的距离,标准化基础薄弱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户、合作社、企业作为实施农业标准化的主要载体,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三大主体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不仅丰富农业标准化的理论研究成果,而且为黑龙江省政府制定保障农业标准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提供咨询依据。本研究选取黑龙江省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研究及实践成果综述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基础,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2)农业标准化的参与主体:农户、合作社与企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各自的实施机制:(3)分别对黑龙江省的农户、合作社、企业三大主体实施农业标准化的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从实地调查问卷中获取数据、提出行为影响因素假说、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对结果进行分析;(4)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保障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实施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核心是分别对黑龙江省农户、合作社、企业三大主体实施农业标准化的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对农户主体实施标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是农户是否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在5%水平上显着,表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农户比有其他收入来源的农户更倾向于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2)农业投入品危害程度认知在模型结果中的系数为0.435,在5%水平上显着,表明越了解农业投入品危害程度的农户越具有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3)农户对标准化认知的程度越高,其参与农业生产标准化的积极性也越高:(4)是否加入农业生产组织在模型中的回归系数为2.854,且在1%的水平上显着,说明是否加入生产组织对农户是否进行标准化生产具有最显着影响;(5)农户农产品能够实现优质优价的回归系数为1.841,且在5%的水平上显着,说明产品在市场上优质优价的实现会显着影响农户的农业标准化实施情况;(6)政府扶持的回归系数为2.265,且在5%的水平上显着,说明政府政策的扶持对农户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情况具有显着的影响。对合作社主体实施标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负责人学历的回归系数为2.243,且在5%的水平上显着,说明负责人的学历会对该合作社的农业标准化实施情况产生显着影响;(2)自身品牌等级的回归系数为1.891,且在5%的水平上显着,说明拥有自有品牌的合作社在农业标准化实施方面做得更好;(3)产品是否具有认证的回归系数为2.038,且在5%的水平上显着,说明具有质量认证的合作社农业准化实施的情况更好;(4)基地等级的回归系数为1.420,且在1%的水平上显着,说明基地的管理情况对合作社农业标准化实施情况的影响非常显着;(5)合作社产品能够实现优质优价的回归系数为1.555,且在5%的水平上显着,说明产品在市场上优质优价的实现会显着影响合作社的农业标准化实施情况;(6)合作社培训投入的回归系数为1.517,且在5%的水平上显着,说明合作社的培训投入对合作社实施农业标准化情况具有显着影响;(7)政府政策扶持的回归系数为2.434,为模型中各变量回归系数的最大值,且在1%的水平上显着,说明政府政策的扶持对合作社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情况具有非常显着的影响。对企业主体实施标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性质的回归系数为1.185,且在1%的水平上显着,说明企业性质对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情况具有显着影响;(2)产品品牌等级的回归系数为1.425,且在5%的水平上显着,说明拥有自有品牌的企业在农业标准化实施方面做得更好;(3)基地等级的回归系数为1.841,且在5%的水平上显着,说明基地的管理情况对企业农业标准化实施情况的影响较为显着;(4)企业产品能够实现优质优价的回归系数为1.892,且在5%的水平上显着,说明产品在市场上优质优价的实现会显着影响合作社的农业标准化实施情况;(5)企业培训投入的回归系数为1.415,且在5%的水平上显着,说明企业的培训投入对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情况具有显着影响;(6)政府政策扶持的回归系数为2.145,为模型中各变量回归系数的最大值,且在1%的水平上显着,说明政府政策的扶持对企业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情况具有非常显着的影响。由于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受多方因素的共同影响,为优化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保障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实施,论文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提升农业标准化意识;(2)制定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3)加强农业标准化投入;(4)健全农业标准化监督管理体系;(5)加强农业标准化推广与落实;(6)优化农业标准化产品渠道;(7)提供并完善农业标准化政策。
二、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的路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及实现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 |
1.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破解农业经营增收困境的内在逻辑 |
2.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促进农业经营增收的路径 |
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促进农民增收的实践难点 |
1.小农户较难直接对接“三品一标”行动 |
2.小农户与“三品一标”的要求不够适应 |
3.规模农户投资“三品一标”的成本压力和收益风险较大 |
4.高品质农产品可能面临“优质不优价”问题 |
五、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措施 |
1.构建小农户与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有效衔接的机制 |
第一,围绕“三品一标”要求,完善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二,在“三品一标”行动中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的作用。 |
第三,顺应后脱贫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要求,构建小农户产业帮扶新机制。 |
第四,建立健全使小农户充分分享农业品牌增值收益的体制机制。 |
2.适应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要求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 |
第一,加快改善小农户农业生产条件。 |
第二,培育和提升小农户五大核心能力。 |
3.降低规模农户投资“三品一标”的成本压力和收益风险 |
第一,打好政策“组合拳”,减轻前期成本压力。 |
第二,构建投资风险的多主体分担机制。 |
第三,积极拓宽并优化农产品销售渠道。 |
第四,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盟抱团发展。 |
4.建立健全农产品优质优价的良性机制 |
第一,完善农产品质量—价格信号传递机制。 |
第二,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 |
第三,构建农产品产销有效对接机制。 |
第四,增强农民出售农产品的议价能力。 |
(2)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运营管理研究 ——以嘉兴“嘉田四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3.3 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
2.1.2 运营管理 |
2.1.3 农业品牌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标准化生产理论 |
2.2.2 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 |
2.2.3 农产品市场化运作理论 |
3 嘉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嘉田四季”运营管理概况 |
3.1 品牌文化内涵与建设方向逐步完善 |
3.1.1 “嘉田四季”品牌文化内涵 |
3.1.2 “嘉田四季”品牌建设方向 |
3.2 品牌建设流程与产品要求日益清晰 |
3.2.1 “嘉田四季”品牌建设流程 |
3.2.2 “嘉田四季”品牌产品要求 |
3.3 品牌许可农产品市场规模有所扩大 |
4 嘉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嘉田四季”运营管理问题及原因 |
4.1 问题 |
4.1.1 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市场信任度不够 |
4.1.2 各主体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意识淡薄 |
4.1.3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弱 |
4.2 原因 |
4.2.1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质量信誉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
4.2.2 政府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扶持与宣传力度不大 |
4.2.3 品牌农产品规模、特色、科技含量与营销渠道不够 |
5 改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运营管理的对策 |
5.1 完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市场信誉保障机制 |
5.2 加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扶持和宣传力度 |
5.3 推动品牌产业科技创新和营销渠道多元化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关于嘉兴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嘉田四季”运营管理的市民观点调查 |
附录B:对嘉兴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嘉田四季”运营管理工作人员的访谈提纲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基于技术标准视角的农业标准化实施路径探索及发展措施——以甘肃省农业标准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肃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 |
1.1 甘肃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简史 |
1.2 甘肃省农业标准化工作成效 |
1.3 甘肃省农业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基于技术标准视角的农业标准化实施路径探索 |
2.1 总体分析框架 |
2.2 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动力机制 |
2.3 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组织主体 |
2.4 甘肃省种业标准化实施路径探析 |
3 推进甘肃省农业标准化进程的对策措施 |
3.1 进一步提高农业标准化重要性的认识 |
3.2 用先进的标准体系倒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3.3 用品牌化战略带动农业标准化水平提升 |
3.4“五动”齐聚形成农业标准化实施的强大合力 |
3.5 实施“五四”监管措施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4)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 |
1.3.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
1.3.3 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研究 |
1.3.4 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融合的内涵界定 |
2.1.2 谷子产业的内涵界定 |
2.1.3 谷子种植户的内涵界定 |
2.1.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内涵界定 |
2.1.5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效应的内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
2.2.3 产业组织理论 |
2.2.4 交易成本理论 |
2.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过程、动力机制及其效应分析 |
2.3.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过程分析 |
2.3.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2.3.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效应的分析维度 |
2.3.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谷子产业发展现状与融合评价分析 |
3.1 谷子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1 谷子产业发展历程分析 |
3.1.2 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2 谷子产业融合综合评价分析 |
3.2.1 谷子产业融合综合评价指标构建 |
3.2.2 谷子产业融合评价分析 |
3.3 谷子产业融合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3.3.1 谷子产业链短、窄、薄,价值链深陷低端“锁定” |
3.3.2 市场开发创意不足,致使产销脱节、营销渠道狭窄 |
3.3.3 谷农“小而全、小而散”,在产业融合中处于不利地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测度与特征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特征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样本谷子种植户个体基本特征 |
4.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测度 |
4.2.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作用机理 |
4.2.2 模型构建 |
4.2.3 变量选择 |
4.2.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4.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特征分析 |
4.3.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基本特征 |
4.3.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程度 |
4.3.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模式 |
4.3.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环节 |
4.3.5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绩效 |
4.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
4.4.1 谷农对产业融合内涵认知存在偏差 |
4.4.2 谷农对产业融合价值认知有待提高 |
4.4.3 谷农个体面临诸多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 |
4.4.4 谷农对产业融合信息获取渠道单一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技术效应分析 |
5.1 理论分析 |
5.1.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带动其技术采纳的机理 |
5.1.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带动其技术采纳效果的组间差异 |
5.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选择 |
5.2.3 描述性统计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轻简高效技术采纳的影响 |
5.3.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程度对其轻简高效技术采纳的影响 |
5.3.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模式对其轻简高效技术采纳的影响 |
5.3.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环节对其轻简高效技术采纳的影响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生产效应分析 |
6.1 理论分析 |
6.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6.2.1 模型设定 |
6.2.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谷子种植户生产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
6.3.2 基于Tobit模型的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 |
6.3.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程度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 |
6.3.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模式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 |
6.3.5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环节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 |
6.3.6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生产效率水平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市场效应分析 |
7.1 理论分析 |
7.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7.2.1 模型设定 |
7.2.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市场能力的影响分析 |
7.3.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市场交易成本的影响分析 |
7.3.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市场销售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 |
7.3.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市场销售渠道的影响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收入效应分析 |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8.1.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收入水平的影响 |
8.1.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收入结构的影响 |
8.1.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收入差距的影响 |
8.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8.2.1 模型设定 |
8.2.2 变量选择 |
8.2.3 描述性统计 |
8.3 实证结果分析 |
8.3.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收入水平的影响分析 |
8.3.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收入结构的影响 |
8.3.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收入差距的影响 |
8.3.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不同维度对其收入的影响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谷子产业发展历程曲折,谷子产业融合水平逐步提升 |
9.1.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特征 |
9.1.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技术效应 |
9.1.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生产效应 |
9.1.5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市场效应 |
9.1.6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收入效应 |
9.2 政策建议 |
9.2.1 增强产业融合政策宣传,提高谷子种植户参与意识 |
9.2.2 培育新型经营农业主体,建立产业融合经营体系 |
9.2.3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谷子种植户融合参与能力 |
9.2.4 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谷子种植户参与融合收益 |
9.2.5 遵循产业融合发展规律,科学做好预测与规划 |
9.2.6 加强科技支撑,提升谷子产业发展效率 |
9.2.7 建设品牌引导消费,延伸谷子产业链条 |
9.2.8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提高补贴的精准性 |
9.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路径探讨 ——基于江苏省镇江市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研究的评述与展望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和数据来源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数据来源 |
第四节 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界定 |
二、新型职业农民创业 |
三、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路径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关于农业和农民的理论 |
二、邓小平关于我国农业第二次飞跃的思想 |
三、习近平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指导思想 |
四、现代经济学关于人力资本收益理论 |
第三章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动机 |
一、满足物质生活本身的需要 |
二、自我价值的实现 |
三、社会价值的追求 |
第二节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基本特征 |
一、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个体特征 |
二、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生产经营特征 |
三、新型职业农民的收入特征 |
第三节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
一、家庭农场 |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三、农业产业化企业 |
四、种植和养殖大户 |
第四节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成功经验的总结 |
一、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 |
二、掌握农业生产技术 |
三、懂得生产过程管理 |
四、善于面向市场经营 |
五、创业成功的其他经验 |
第四章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影响因素及问题探析 |
第一节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影响因素探析 |
一、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内部因素 |
二、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外部因素 |
第二节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中暴露出的问题 |
一、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不强 |
二、提供可直接消费的终端农产品的能力还不强 |
三、种植、养殖结构不合理 |
四、生态农业的理念还不强 |
五、有品牌影响力的农产品还比较少 |
第三节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中遇到的困难 |
一、农业劳动力短缺 |
二、农业配套设施用地申请困难 |
三、资金不足、融资困难是普遍现象 |
四、农产品销售存在困难 |
第四节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原因探析 |
一、新型职业农民自身存在不足 |
二、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较多 |
第五章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路径探讨 |
第一节 新型职业农民可选择的创业路径 |
一、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道路 |
二、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的道路 |
三、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 |
四、走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道路 |
五、发展农业全产业链的道路 |
六、走农业品牌化战略的道路 |
七、走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道路 |
八、贯彻生态理念,发展种养加一体化农业的道路 |
第二节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几点建议 |
一、新型职业农民要进一步提高自身创业素质 |
二、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终端产品供给 |
三、构建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可控 |
四、重视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影响力 |
五、增强融资能力,走多方融资之路 |
六、提高农业智能化水平,走智慧农业之路 |
七、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种养一体化”建设 |
第三节 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政策供给 |
一、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教育 |
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让更多创业资源流入农村 |
三、引导金融机构做好信贷支持工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附录:调查问卷(以2018 年为例) |
(6)社会资本、契约选择与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 ——以中国白羽肉鸡生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和方法 |
1.4 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白羽肉鸡行业及行为主体 |
2.1.2 社会资本 |
2.1.3 契约选择及其稳定性 |
2.1.4 垂直协作模式 |
2.1.5 标准化生产 |
2.2 相关理论回顾 |
2.2.1 产业组织理论 |
2.2.2 交易成本决定论 |
2.2.3 契约理论 |
2.2.4 生产者行为理论 |
2.2.5 计划行为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农业产业化组织中契约关系的研究综述 |
2.3.2 产业链组织与养殖户生产行为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肉鸡产业发展现状及数据统计分析 |
3.1 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现状 |
3.1.1 白羽肉鸡起源、生产及消费 |
3.1.2 白羽肉鸡的垂直一体化和标准化生产进程 |
3.2 四省白羽肉鸡产业现状 |
3.2.1 规模现状 |
3.2.2 产量与企业现状 |
3.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1 样本选择 |
3.3.2 问卷设计与调查内容 |
3.3.3 变量选择 |
3.3.4 样本与数据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肉鸡养殖的社会资本对契约选择的影响 |
4.1 社会资本与契约选择的静态博弈 |
4.2 社会资本对契约选择影响的理论及实证模型构建 |
4.3 社会资本的因子分析 |
4.4 社会资本对契约选择的影响实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契约选择与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实证分析 |
5.1 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认知及采纳情况 |
5.2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说 |
5.3 实证模型构建及其结果分析 |
5.3.1 模型设定 |
5.3.2 统计性描述 |
5.3.3 卡方检验 |
5.3.4 模型估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资本、契约选择与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实证分析 |
6.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说 |
6.2 结构方程模型介绍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1 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 |
6.2.2 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步骤 |
6.2.3 问卷设计与描述统计 |
6.2.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6.3.1 模型的拟合结果 |
6.3.2 假说的检验 |
6.3.3 结果分析 |
6.4 不同契约选择模式养殖户标准化生产心理决策机制比较分析 |
6.4.1 样本的特征分析 |
6.4.2 基于契约稳定性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6.4.3 基于契约稳定性的模型结果分析 |
6.5 不同地区的养殖户标准化生产心理决策机制比较分析 |
6.5.1 样本的特征分析 |
6.5.2 基于地域划分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6.5.3 基于地域划分的模型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肉鸡养殖户生产绩效的影响因素与实证 |
7.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说 |
7.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1 技术投入产出指标 |
7.2.2 成本收益指标 |
7.2.3 基于契约选择模式的影响因素的统计性分析 |
7.3 生产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1 社会资本对生产绩效的影响 |
7.3.2 契约选择对生产绩效的影响 |
7.3.3 标准化生产行为对生产绩效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针对性的提高社会资本 |
8.2.2 完善组织服务,促成高稳定性契约选择模式生产的发展 |
8.2.3 加大对更稳定契约选择模式的宣传和引导 |
8.2.4 从政府、企业、养殖户多角度出发,促进肉鸡行业标准化生产发展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7)组织支持对农户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影响研究 ——以猕猴桃合作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产品质量问题突出,且“久治不愈” |
1.1.2 小农户生产方式在农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缺陷 |
1.1.3 农业合作组织为实现农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载体 |
1.1.4 组织支持对农户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农产品质量控制研究 |
1.3.2 组织支持研究 |
1.3.3 组织参与对农产品质量影响研究 |
1.3.4 合作组织影响农产品质量控制的机制研究 |
1.3.5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
2.1.2 农产品质量控制与农户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 |
2.1.3 农业产业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
2.1.4 组织支持 |
2.2 基础理论 |
2.2.1 农业合作组织理论 |
2.2.2 组织支持理论 |
2.2.3 质量控制理论 |
2.2.4 合作理论 |
2.2.5 资源依附理论 |
2.3 组织支持对农户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影响机理 |
2.3.1 组织支持对生产要素使用行为的影响 |
2.3.2 组织支持对农户生产过程标准遵从行为的影响 |
2.3.3 组织支持对农户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2.4 组织支持对农户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的作用路径 |
2.4.1 组织支持的影响路径 |
2.4.2 组织支持的作用机制 |
2.5 小结 |
第三章 样本区猕猴桃质量控制及组织支持分析 |
3.1 我国猕猴桃种植生产现状 |
3.2 样本区猕猴桃生产和组织状况 |
3.3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样本特征 |
3.4 样本区农户农产品质量控制状况 |
3.4.1 质量安全认知 |
3.4.2 生产要素使用 |
3.4.3 产品质量认证 |
3.4.4 区域品牌使用 |
3.4.5 订单农业 |
3.5 样本区组织参与与组织服务 |
3.5.1 组织参与情况 |
3.5.2 组织服务情况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组织支持对农户化肥和农药减量化行为的影响 |
4.1 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
4.2 组织支持对农户农药化肥减量化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4.3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4.3.1 模型设定 |
4.3.2 变量选择 |
4.4 组织支持对农户农药减量行为影响实证分析 |
4.4.1 组织支持对农户农药使用次数影响 |
4.4.2 组织支持对农户农药使用金额影响 |
4.5 组织支持对农户化肥减量行为影响实证分析 |
4.5.1 组织支持对农户化肥使用次数影响 |
4.5.2 组织支持对农户化肥使用金额影响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组织支持对农户标准化生产遵从行为的影响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组织支持对农户标准化生产遵从行为的直接影响 |
5.1.2 订单农业参与对组织支持影响的中介效应 |
5.1.3 产品认证对组织支持影响的中介效应 |
5.2 种植户标准化生产现状 |
5.2.1 种植户标准化生产遵从状况 |
5.2.2 猕猴桃种植户订单农业参与情况 |
5.2.3 猕猴桃种植户“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情况 |
5.3 变量说明与模型选择 |
5.3.1 变量说明 |
5.3.2 模型选取 |
5.4 组织支持对种植户标准化遵从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影响路径——订单农业参与的中介效应 |
5.4.2 影响路径——产品认证的中介效应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组织支持对农户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6.1 种植户质量控制技术采用情况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3 变量说明与模型选择 |
6.3.1 变量说明与统计描述 |
6.3.2 模型选择 |
6.4 组织支持对农户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实证分析 |
6.4.1 组织支持强度对农户猕猴桃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6.4.2 组织支持不同维度对农户猕猴桃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6.5 组织支持对农户不同属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6.5.1 组织支持对农户人工授粉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6.5.2 组织支持对农户生物防治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6.5.3 组织支持对农户合理负载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组织支持对农户农产品质量控制效果的影响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1.1 猕猴桃质量控制效果衡量指标 |
7.1.2 组织支持影响农户质量控制效果理论分析 |
7.2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
7.2.1 模型构建 |
7.2.2 变量选取 |
7.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组织支持对猕猴桃品质属性的影响 |
7.3.1 组织支持强度对猕猴桃品质属性的影响 |
7.3.2 组织支持维度对猕猴桃品质属性的影响 |
7.4 组织支持对猕猴桃安全属性的影响 |
7.4.1 组织支持强度对猕猴桃安全属性的影响 |
7.4.2 组织支持维度对猕猴桃安全属性的影响 |
7.5 组织支持对猕猴桃质量控制效果的边际效应分析 |
7.5.1 组织支持对猕猴桃品质属性控制效果的边际效应 |
7.5.2 组织支持对猕猴桃安全属性的边际效应分析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农户猕猴桃质量控制与组织参与特征 |
8.1.2 组织支持对农户农药化肥减量化行为影响 |
8.1.3 组织支持对农户标准化生产遵从行为的影响 |
8.1.4 组织支持对农户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8.1.5 组织支持对农户质量安全控制效果的影响 |
8.2 政策建议 |
8.2.1 注重农业产业组织的培育壮大,拓展产业链控量提质 |
8.2.2 加大农业合作组织组织支持力度,提高农户认可度 |
8.2.3 提高订单农业覆盖率,增强农户参与能力 |
8.2.4 重视社会网络关系治理,加强农户互惠信任 |
8.2.5 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健全联农激励机制 |
8.2.6 推进土地产权抵押贷款,缓解质量控制技术采用资金约束 |
8.2.7 强化品牌建设与维护,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
8.2.8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激励农户质量控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来源 |
1.3 相关理论基础与主要概念界定 |
1.3.1 相关理论基础 |
1.3.2 主要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研究述评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成效与存在问题分析 |
2.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 |
2.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成效分析 |
2.2.1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法律法规日趋完善 |
2.2.2 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遏制 |
2.2.3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进程快速推进 |
2.2.4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应急能力稳步提升 |
2.2.5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
2.3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立足风险评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 |
2.3.2 立足风险交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不完善 |
2.3.3 立足风险预警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不规范 |
2.3.4 立足风险防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不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形成与传导分析 |
3.1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与形成过程 |
3.1.1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2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形成过程 |
3.1.3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形成过程 |
3.2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关键要素识别与传导路径 |
3.2.1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关键要素识别 |
3.2.2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路径分析 |
3.3 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 |
3.3.1 责任主体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 |
3.3.2 治理主体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传导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分析 |
4.1 评价方法 |
4.1.1 改进的突变模型 |
4.1.2 熵权法 |
4.2 算例分析 |
4.2.1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4.2.2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证分析 |
4.2.3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演化博弈分析 |
5.1 引言 |
5.2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多主体博弈分析 |
5.3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提供企业与治理部门的策略演化 |
5.3.1 演化博弈的假设条件与支付矩阵 |
5.3.2 农产品提供企业的策略演化分析 |
5.3.3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部门的策略演化分析 |
5.3.4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部门与提供企业策略演化分析 |
5.4 政府补贴下我国农产品提供企业与治理部门的演化动态 |
5.4.1 农产品提供企业与治理部门的动态博弈 |
5.4.2 引入政府补贴对农产品提供企业行为的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政策建议 |
6.1 引言 |
6.2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特点与启示 |
6.2.1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特点 |
6.2.2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的启示 |
6.3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结构设计 |
6.4 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对策 |
6.4.1 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体系 |
6.4.2 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管体系 |
6.4.3 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可追溯体系 |
6.4.4 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用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中国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产业集聚、组织发展与政策扶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效应研究 |
二、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测度与农业产业发展 |
三、生猪养殖户行为与标准化养殖 |
四、产业化组织发展与生猪标准化养殖 |
五、政策扶持与生猪标准化养殖 |
六、简短评述与研究启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第六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生猪标准化养殖 |
二、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 |
三、产业化组织 |
四、扶持政策 |
五、生猪养殖户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农业区位论 |
二、产业集聚理论 |
三、农户理论 |
四、不完全契约理论 |
五、政策扶持理论 |
第三章 中国生猪养殖业区域布局与生猪标准化养殖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生猪养殖业现状 |
一、养殖总量显着提高、生产性能不强 |
二、生猪规模化养殖水平依然不高 |
三、生猪养殖业产业化组织初步发展 |
第二节 中国生猪养殖业区域布局分析 |
一、中国各省份生猪养殖业布局情况 |
二、分区域生猪养殖业布局情况 |
三、调研省份生猪养殖业基本情况 |
第三节 中国生猪标准化养殖现状:宏观层面分析 |
一、生猪养殖效率低下 |
二、生猪养殖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
三、生猪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严峻 |
四、生猪标准化养殖的相关制度建设 |
第四节 中国生猪标准化养殖现状:微观调查分析 |
一、养殖户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二、养殖户的生猪标准化养殖情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集聚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效应研究 |
第一节 中国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现状与形成因素 |
一、中国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现状分析 |
二、中国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产业集聚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增长效应研究 |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三、增长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基本模型 |
四、增长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空间溢出效应 |
五、增长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区域差异 |
六、稳健性检验 |
第三节 产业集聚的生猪标准化养殖环境效应研究 |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三、环境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基本模型 |
四、环境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空间溢出效应 |
五、环境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区域差异 |
六、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产业集聚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效应的提升:一个拓展性的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组织发展、政策扶持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效应研究 |
第一节 组织发展、政策扶持提升生猪标准化养殖的理论分析 |
一、中国生猪养殖户发展标准化养殖面临的困境 |
二、产业化组织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作用分析 |
三、政策扶持提升生猪标准化养殖的作用分析 |
第二节 组织发展、政策扶持对养殖户标准化养殖程度的影响 |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三、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组织发展、政策扶持对生猪标准化养殖效益的影响 |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三、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化组织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契约安排研究 |
第一节 契约安排对养殖户标准化养殖采纳程度的影响 |
一、产业化组织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契约安排形式 |
二、受访养殖户的契约安排情况 |
三、研究假设 |
四、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五、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第二节 生猪标准化养殖生产决策权安排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三、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生猪标准化养殖定价制度安排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三、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第四节 生猪养殖户的履约行为研究 |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三、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策扶持生猪标准化养殖的机理与选择 |
第一节 政策扶持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的经济机理 |
一、政策扶持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的两阶段模型 |
二、模仿阶段生猪养殖户采纳标准化养殖的演化博弈分析 |
第二节 养殖户参与生猪标准化养殖的扶持政策选择 |
一、生猪标准化养殖扶持政策的分类 |
二、生猪标准化养殖扶持政策的比较 |
三、中国生猪养殖业扶持政策实践 |
四、受访养殖户的扶持政策选择 |
五、扶持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促进生猪养殖业向优势区域集聚 |
二、提升产业集聚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增长效应 |
三、促进产业集聚的生猪标准化养殖环境效应的提高 |
四、强化产业集聚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空间溢出效应 |
五、优化产业化组织与养殖户的契约关系 |
六、优化政府的生猪标准化养殖扶持政策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主体行为的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 |
1.1.2 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必要 |
1.1.3 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实践 |
1.1.4 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的现实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农业标准化实施主体的相关研究 |
1.3.2 农业标准化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 |
1.3.3 农业标准化经济效益的相关研究 |
1.3.4 农业标准化生产采纳行为的相关研究 |
1.3.5 农业标准化其他方面的相关研究 |
1.3.6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标准与标准化 |
2.1.2 农业标准与农业标准化 |
2.1.3 农业国际竞争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2.5 规模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国外农业标准化的经验与启示 |
3.1 法国农业标准化 |
3.1.1 法国标准化体系 |
3.1.2 法国标准化监督机构 |
3.1.3 法国农业标准化效果 |
3.2 美国农业标准化 |
3.2.1 美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
3.2.2 美国的食品安全认证 |
3.3 日本农业标准化 |
3.3.1 日本农业标准化概况 |
3.3.2 日本农业标准化推广 |
3.4 国外农业标准化的启示 |
3.4.1 注重标准制定与实施规范化 |
3.4.2 管理机构专业化 |
3.4.3 实施农产品全过程的标准化 |
3.4.4 严格的检测和执法体系 |
3.4.5 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 |
3.4.6 建立严格的质量认证体系 |
3.4.7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
3.4.8 提供农业标准化技术与科研支持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我国农业标准化的进程及现状 |
4.1.1 我国农业标准化的进程 |
4.1.2 我国农业标准化现状 |
4.2 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发展历程及现状 |
4.2.1 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发展历程 |
4.2.2 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 |
4.3 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
4.3.1 农业标准化认识不足 |
4.3.2 农业标准体系尚不完备 |
4.3.3 农业标准化检验检测体系的基础建设尚待加强 |
4.3.4 农业标准化监管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
4.3.5 农业标准化质量认证机构认证能力弱 |
4.4 本章小结 |
5 农业标准化的参与主体与实施机制 |
5.1 农业标准化的参与主体 |
5.1.1 政府作用 |
5.1.2 农户主体 |
5.1.3 合作社和企业主体 |
5.1.4 参与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 |
5.2 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机制 |
5.2.1 政府作用下的实施机制 |
5.2.2 农户的实施机制 |
5.2.3 合作社和企业主体的实施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6.1 数据来源及描述 |
6.1.1 农户基本情况 |
6.1.2 农业标准化实施情况 |
6.1.3 农业标准化实施效果 |
6.2 变量设置及模型选择 |
6.2.1 因变量 |
6.2.2 自变量 |
6.2.3 模型选择 |
6.3 结果分析 |
6.3.1 模型回归 |
6.3.2 模型解释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合作社实施农业标准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7.1 数据来源及描述 |
7.1.1 合作社基本情况 |
7.1.2 农业标准化实施情况 |
7.1.3 农业标准化实施效果 |
7.2 变量设置及模型选择 |
7.2.1 因变量 |
7.2.2 自变量 |
7.2.3 模型选择 |
7.3 结果分析 |
7.3.1 模型回归 |
7.3.2 模型解释 |
7.4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8.1 数据来源及描述 |
8.1.1 企业基本情况 |
8.1.2 农业标准化实施情况 |
8.1.3 农业标准化实施效果 |
8.2 变量设置及模型选择 |
8.2.1 因变量 |
8.2.2 自变量 |
8.3 结果分析 |
8.3.1 模型回归 |
8.3.2 模型解释 |
8.4 本章小结 |
9 保障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实施的对策建议 |
9.1 提升农业标准化意识 |
9.1.1 强化农业标准化认知 |
9.1.2 开展农业标准化培训 |
9.2 制定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
9.3 加强农业标准化投入 |
9.3.1 加大农业标准化经费投入 |
9.3.2 培育和引进农业标准化人才 |
9.4 健全农业标准化监督管理体系 |
9.4.1 健全农业标准体系 |
9.4.2 健全农业监测体系 |
9.4.3 健全质量监管制度 |
9.5 加强农业标准化推广与落实 |
9.5.1 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
9.5.2 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
9.5.3 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品牌 |
9.6 优化农业标准化产品渠道 |
9.7 提供并完善农业标准化政策 |
9.7.1 完善土地流转相关政策 |
9.7.2 提供农业信贷优惠政策 |
9.7.3 设立主体共担风险基金 |
9.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四、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的路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及实现策略[J]. 潘文轩. 中州学刊, 2022(01)
- [2]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运营管理研究 ——以嘉兴“嘉田四季”为例[D]. 乐炜雯.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7)
- [3]基于技术标准视角的农业标准化实施路径探索及发展措施——以甘肃省农业标准化为例[J]. 乔德华. 中国标准化, 2020(13)
- [4]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D]. 刘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5]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路径探讨 ——基于江苏省镇江市的调研[D]. 杨健. 江苏大学, 2020(05)
- [6]社会资本、契约选择与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 ——以中国白羽肉鸡生产为例[D]. 陈齐畅.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7]组织支持对农户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影响研究 ——以猕猴桃合作社为例[D]. 薛宝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8]基于供应链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治理问题研究[D]. 雷勋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
- [9]中国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产业集聚、组织发展与政策扶持[D]. 钟搏.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5)
- [10]基于主体行为的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实证研究[D]. 王拓.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