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民问题在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的历史地位(论文文献综述)
丁红岩[1](2021)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征程的开创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恒久发展的源头所在,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元素和基本经验。在异常艰辛的革命斗争中,早期共产党人积极传播、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并初步形成了一系列思想成果,写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研究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逻辑、发展历程,深刻理解其理论成果,可以帮助我们重现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体图景,深化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性意义的认知,澄清一些人对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的误差和偏颇。与此同时,对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的探寻和总结,能为我们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智力支持和思路启示。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特定的条件和基础上生成的。20世纪初,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统治下,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全面觉醒,急于“救亡图存”的中国人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的理论武器;与此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与弊端充分暴露,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重心东移,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在两制并存的复杂局势下经过反复的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建党之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人关注和学习了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化”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萌生了“相结合”的思想意识;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理渊源、社会理想、价值目标、实践理性等多方面的融通契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能够顺利推进的深层次原因。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经历了准中国化、正式开启、艰辛推进三个阶段。五四运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进步社团不断涌现,马克思主义者队伍日益强大,工人阶级逐渐觉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组织主体、思想主体、阶级基础逐渐完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和使命,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国共合作后,在不断总结国民大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认识逐步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艰难中曲折发展。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相对丰硕的理论成果。虽然此时中国共产党刚刚创建,但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对关乎革命前途和命运的社会性质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对象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妇女解放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尽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有些问题的认识相对青涩,理论阐述尚待提升,但是这一时期的理论思考构筑了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雏形,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准备了丰厚的思想养料。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它开启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新征程,奠定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基石,铺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基础,推进了中国革命领袖主体的生成。总体看来建党初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决了“举什么旗”和“建什么党”的问题。新时代我们要不断汲取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经验和智慧,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理论自信、强化问题意识、树立世界眼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结合,在创新发展中实现筑梦伟业。
顾海良[2](2021)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百年辉煌与思想精粹》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是"化中国"和"中国化"两个方面的结合,呈现为螺旋式上升的思想过程。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思想历程的起点;之后,政治经济学"化中国"的特征逐渐呈现,深化了中国社会性质和道路的理论探索。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毛泽东思想形成相随齐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实现了从分散的到系统的"化中国"过程、再到"中国化"的思想飞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续写了过渡时期政治经济学的新篇章;以"第二次结合"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得到开创性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取得辉煌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拓新,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思想精粹。
刘恒[3](2020)在《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经验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包括运用和发展两个方面,运用是指首先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中国实际,其次它是中国的,必须使之具有中国作风和气派。发展是指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就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形成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很多不同的阶段组成,每一历史阶段的理论或实践都为下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开拓奠定了基础。长征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折点。这一时期不间断的行军作战状况,使得成文的理论成果鲜见,实践历程最为凸显,进而积累了大量经验,特别是毛泽东总结出的党的“三大法宝”,历经长征实践的反复磨练,锋利了领袖们的思维,在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中反思和总结着经验,为把这些经验上升为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宝贵的积累。长征独特而复杂的实践历程,为后续延安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成熟和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经验基础。本文以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经验为主题,循着从历史考察到现实思考的理路,通过回顾、梳理和研究长征时期的历史,对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一个较为全面的审视,着重系统梳理和深刻总结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经验,进而发掘其当代价值,力图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缘起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必要的说明和阐释;第二部分系统梳理和总结了长征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成果、严重曲折与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三部分着重探究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经验,从长征时期最为突出的统一战线工作、军事工作与党的建设三个方面归纳概括。第四部分充分发掘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经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程嘉庆[4](2020)在《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表型多样性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文中提出遗传背景狭窄是我国甘蓝型油菜育种的主要限制因素,利用远缘杂交技术人工合成新型甘蓝型油菜是我国油菜种质创新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课题组以西藏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与甘蓝型油菜藏油5号种间有性杂交、多代自交和定向选育创制的新型甘蓝型油菜。选取代表性的55份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进行大田直播实验,开展表型多样性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评价新型甘蓝型油菜的表型特征、多样性水平及杂种优势利用潜力以期丰富西藏甘蓝型油菜遗传基础为西藏甘蓝型油菜育种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本研究围绕新型甘蓝型油菜主要开展的实验与结果如下:1.本研究考察了55份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自交系材料的23个质量性状和23个数量性状。23个质量性状主要涉及茎、叶、花、角果等器官的植物学特征,其中子叶形状、心叶色、叶缘形状、叶尖形状、薹茎叶形状、花冠大小、花瓣形状、花瓣着生状态、角果着生状态等9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大于1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其余质量性状多样性均较低;23个数量性状涉及生育期、植株性状及产量性状,多样性指数介于2.63~2.92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基于46个性状对55份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进行类群划分,获得4个表型差异群体,其中类群Ⅰ包含27个品系,该类群生育期较短、植株相对矮小、产量较低,双低品质欠佳;类群Ⅱ包含19个品系,该类群花期较短、植株性状中等,产量及品质性状表现中等;第Ⅲ类群包含8个品系,产量及农艺性状优于第Ⅱ类群,特别是品质性状表现优质;第Ⅳ类群只包含1个品系XZ47,该品系生育期较长,植株高大且营养生长旺盛,产量及品质性状优于其他类群。2.对55份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的25个表型性状,包括8个产量性状、7个品质性状、10个农艺性状表型值进行系统鉴定,综合评价其表型特点。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的平均生育期为119.13d,变幅为102d~125d,整体呈现早熟特点;株高平均148.83cm变幅为120.64cm~188.36cm,茎粗平均为14.06mm变幅为10.10mm~22.25mm,一次有效分枝数平均为7.77个变幅4.67个~12.33个,二次有效分枝数平均为10.31个变幅为3.34个~18.67个,植株整体营养生长旺盛,二次分枝较多,具有一定的营养生长优势,其中主花序生长优势明显,平均主花序长60.07cm,平均主花序有效角果数57.32个,为后期产量形成奠定了营养基础。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产量平均29.8g,每角果粒数平均27.07粒,单株有效角果数平均457.10个,千粒重3.86g,产量性状具有明显优势,折合产量1515.68kg/hm2,变幅为668.70kg/hm2~2664.80kg/hm2,进一步表明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具有较高的产量利用潜力。但是3个主要的品质性状含油量平均为44.55%,芥酸含量平均为12.09%,硫苷含量平均为63.23μmol/g,尚未达到双低标准,需要进一步改良。为了对参试55份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进行综合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综合得分为评价依据,得到其综合表现依次为:XZ47、XZ49、XZ27、XZ46、XZ24、XZ35、XZ34、XZ26、XZ17、XZ23、XZ37、XZ51、XZ12、XZ30、XZ36、XZ41、XZ16、XZ25、XZ11、XZ33、XZ45、XZ52、XZ19、XZ2、XZ5、XZ6、XZ22、XZ50、XZ53、XZ31、X Z44、XZ54、XZ29、XZ21、XZ43、XZ20、XZ3、XZ4、XZ38、XZ14、X Z39、XZ48、XZ32、XZ7、XZ9、XZ15、XZ55、XZ13、XZ40、XZ8、XZ28、XZ18、XZ42、XZ1、XZ10。对折合产量和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得出,与折合产量呈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的性状按照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单株产量>株高>单株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茎粗>一次有效分枝数>蕾台期>生育期>一次有效分枝高度,由此得出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主要通过提高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单株产量以达到增产的目标。3.为了考察新型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应用潜力,实验以50-1A为母本,分别以55份新型甘蓝型油菜和60份普通甘蓝型油菜为父本,比较两个群体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新型甘蓝型油菜杂交F1代植株粗壮且分枝数较多,生长旺盛;普通甘蓝型油菜杂交F1代植株较高且主花序较长但分枝较少,两类群植株株型不同但在农艺性状上均表现较好的杂种优势。产量性状比较发现新型甘蓝型油菜在小区产量、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等性状均优于常规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进而表明新型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产量上具有较强的利用潜力。
高军龙[5](2019)在《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从不同的视角,根据不同的内容,以不同的方式多次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勇于担当和坚决履行的政治责任。在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新时代,研究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非常重要和必要。何为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从何而来”?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何以实现?这些问题无疑需要理论界、学术界进行深入思考和系统阐释。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概念厘定,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多视角对“责任”“政治责任”“新时代”等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界定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概念及其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责任政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的关系。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中所出现的责任,是党和人民所赋予的、党员领导干部所负担的、能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应为政治行为,以及没有践行或没有践行好应为政治行为时所承担的实际所为政治行为带来的否定性后果。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本质上不仅是主动与被动相统一的责任,还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责任,更是“应然”与“实然”相统一的责任。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责任思想是其理论来源,中国传统的政治责任思想是其思想资源,域外政治责任思想是其思想借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党员领导干部始终都以强烈的政治担当与责任担当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以实干践行使命。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员领导干部通过履行宣传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责任、履行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政治责任、担当政治上“做老实人”的政治责任,推动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党员领导干部通过履行传承并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政治责任、履行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政治责任、担当政治上对党忠诚老实的政治责任,推动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为了更好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进一步压实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责任、落实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政治责任、履行让中国人民“强起来”的政治责任、落实坚决执行新时代党的政治路线的政治责任、进一步担当在政治上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责任。通过对十八大以前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具体内容的分析与梳理,探寻到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具有更加鲜明的政治性、更能体现广泛的群众性、具有更强的意识形态性、具有更强的溯及力、更凸显一定的限度性、更能体现普遍的支配性。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原则是指政治责任实现所依据的准则。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实现体现为政治责任的履行和政治责任的承担。因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原则应从履行责任与承担责任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具体而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权力制约的原则、党务公开原则等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基本原则,以推动责任的履行。倘若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不履行或未履行好自身的政治责任,就必然会在全面贯彻和落实“依规依纪、实事求是”“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权责一致、错责相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集体决定、分清责任”等新时代政治问责原则的基础上,接受问责,承担相应的否定性后果,即承担责任。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原则事关政治责任目标的实现。无论是对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基本原则的坚持,还是对新时代政治问责原则的贯彻与落实,都必然会通过推动和督促党员领导干部担当与履行好政治责任的方式,促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产主义等政治责任目标的实现。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最终要落脚在责任的实现上。在具体的责任实现过程中,无论是对政治责任的担当与履行,还是在不履行或未履行好责任时对否定性后果的承担,都需要责任主体、责任客体、责任介体、责任环境四要素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具体而言,需要通过责任主体路径,充分发挥作为责任主体的党员领导干部的主导作用;通过责任客体路径,充分调动作为责任客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责任介体路径,发挥作为责任介体的党的监督制、问责制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保障和桥梁作用;通过责任环境路径,发挥作为责任环境的党内良好政治生态的熏陶、内化作用。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理论层面上看,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实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责任思想,创新升华了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思想,在理论上批判了自由主义和党内政治虚无主义;从实践层面上讲,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实现,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党的领导权威,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实现党的初心和使命,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葛丽君[6](2019)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陈云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陈云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和领航者之一、党建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和杰出理论家,陈云以其卓越思想和实践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作出无可替代的杰出贡献。陈云提出了“学好哲学,终身受用”的科学论断,注重运用辩证思维来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陈云从切身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思想,深得唯物辩证法的真谛,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堪称马克思主义应用哲学的典范。陈云的经济思想内容丰富,特别是提出了体现唯物论观点的“国情与国力论”、体现宏观调控思想的“综合平衡论”、体现经济体制改革构想的“主辅论”、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协调发展论”、体现“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理念的“内外交流论”、体现辩证性思维的“政经统一论”、体现唯物史观的“目的与方法论”,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陈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灵活稳妥的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开拓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稳健务实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以自己的丰富思想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化。陈云的思想特色鲜明,体现出体系的完整性、内涵的层次性、内容的创新性、表述的通俗性、价值取向的人民性等理论特色和前瞻性与唯实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开拓性相结合、原则性与策略性相协调、探索性与局限性相伴生等实践特色。陈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作出重要贡献。陈云以具有创造性的思想理论观点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具体阐释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陈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推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陈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其创新思想,对我们在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彰显出重要的当代价值。
赵婷[7](2016)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中农民问题的突破作用》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以农民问题为突破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新时期,农业人口依然是社会人口的主体,所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与农民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对于当下社会的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农民问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用文献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等方法,在分析农民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中之突破口的必然性、突破过程和贡献作用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农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突破口。全文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是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论文首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农民问题”、“突破口”等概念,以此划定全文研究的对象范围和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选择突破口的目标和原则,提出“农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突破口”。第三章至第五章,是论文的主干部分。第三章分析了农民问题作为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之突破口的必然性、突破过程和贡献。文章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到长征壮举的启动,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根据这一主线分析农民问题的解决在其中的“突破”作用,最终促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第四章分析了农民问题作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之突破口的必然性、突破过程和作用。基于对当时农民生活贫困落后等国情的分析,沿着展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出台中央一号文件这一时间线索,较为客观的剖析了农民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基础作用。第五章根据两次飞跃进程的经验,结合当代农民、农村、农业等实际情况,提出选择突破口的经验和启示。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论部分,对农民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中的突破作用作了进一步的梳理和总结。论文的结论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农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突破口,即农民问题的解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切入点。(2)没有农民的小康便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依然应该尊重农民的创造性,始终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
李伟[8](2013)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的农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政策和措施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特定视角,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历史文献比较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民问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互动关系,从而得出农民问题作为中国的特殊国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现实意义。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分析了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渊源,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体系。第二章,分析和研究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措施,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过程中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对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及意义。第三章,分析和研究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揭示了这些理论和成果对于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第四章,根据世界范围内农民这一阶级或群体演进的历史经验,预测了中国农民的前途,以及农民阶级的终结,分析了中国当前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介绍了新时期新阶段解决农民问题的创造性探索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论述了这一创造性的探索与科学发展观这一关于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的互动关系。第五章,总结归纳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和解决农民问题所取得的历史经验,从而揭示出中国社会进步与妥善处理农民问题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党的农民问题理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之路的启示。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创新。一是研究角度新。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民问题的曲折历程,时间上跨越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在每一个阶段上,都力求把握农民问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出,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是能否深刻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及在此基础上做出创造性的理论发展。二是研究观点新。在对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总结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如:“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五卅运动和大革命的失败是中国共产党逐步深化对农民问题认识的三个关键性事件”;“在农村改革中切实保障农民民主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突破口,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农民问题现实地位的正确评价,是科学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的重要基础”;等等,以期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路径,消除城乡差别,做出自己微薄的理论贡献。
付闪[9](2011)在《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2011年年会综述》文中认为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充分总结和运用我们党90年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进一步学习、研究、宣传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思想财富,深化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考和探索,充分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和广州大学,于2011
李根寿[10](2011)在《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历史,就是一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前后承接的历史链条。中央苏区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这历史链条中的关键一环。在开创中央苏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伟大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写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章。因此,深化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课题研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弘扬苏区精神,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以解析历史、构筑理论、服务现实为构思方向,广泛借鉴有关中共党史学、政治学、党的建设学说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历史条件、实践与理论之果、地位作用、历史局限和现实启示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探索。全文共包括五章:第1章导论。主要说明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界定主要概念,概述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等,以此表明对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还有待于全面和深入的展开。第2章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和基础。着重从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社会土壤和理论资源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从而理清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历史条件。第3章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成果。着重从革命道路新开辟、思想路线新论断、建党学说新主张和国家政权新尝试等四个方面,系统梳理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及其理论之果。第4章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评价。主要从历史地位、价值意义和历史局限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彰显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奠基意义,进而说明无论其积极价值还是缺憾局限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财富。第5章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启示。着重提炼出四点现实启示,即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实现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实现时代化与民族化的统一;善于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实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坚持理论为群众所理解掌握,实现中国化与大众化的统一
二、农民问题在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的历史地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民问题在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的历史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价 |
三、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
(二)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时限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与基础 |
一、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内环境 |
(一)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
(二)中国社会处于现代化转型的十字路口 |
(三)中国人民主体性民族意识全面觉醒 |
二、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环境 |
(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格局重构 |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心东移 |
(三)国际思潮博弈中马克思主义异军突起 |
三、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
(一)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理论阐述 |
(二)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创新论断 |
(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相结合”的思想前瞻 |
四、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脉相承 |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理想契合 |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目标相似 |
(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理性相通 |
注释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轨迹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1919-1921) |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积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
(二)进步社团的创建培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组织主体 |
(三)马克思主义者队伍的形成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主体 |
(四)工人阶级的成长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级基础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式开启(1921-1924) |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 |
(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 |
(三)中国工农运动的勃兴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推进(1924-1927) |
(一)建立民主联合战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步探索的必然选择 |
(二)推进国民革命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方式 |
(三)共产国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影响 |
注释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一、社会性质问题理论 |
(一)“半殖民地”学说的中国化 |
(二)“半封建”学说的中国化 |
(三)“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联壁创新 |
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理论 |
(一)中国革命性质问题 |
(二)中国革命阶段和革命前途问题 |
(三)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
(四)中国革命的动力构成问题 |
三、党的建设理论 |
(一)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装 |
(二)中国共产党必须建设强固精密的坚强组织 |
(三)中国共产党必须锻造铁的纪律 |
(四)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
四、武装斗争理论 |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方式 |
(二)武装斗争必须建立正规的革命军队 |
(三)武装斗争必须坚持人民战争 |
(四)武装斗争必须加强军队自身的建设 |
五、妇女解放理论 |
(一)“四条绳索”是中国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
(二)工农劳动妇女是中国妇女解放的先锋和主力 |
(三)建立妇女联合战线是妇女解放的基本途径 |
(四)参加国民大革命是中国妇女解放的现实任务 |
注释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地位及现实启示 |
一、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地位 |
(一)开启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新征程 |
(二)奠定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基石 |
(三)铺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基础 |
(四)推进了中国革命领袖主体的生成 |
二、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启示 |
(一)坚持党的领导,在加强党的建设中推进同心筑梦新征程 |
(二)坚持理论自信,在多思潮互动中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
(三)强化问题意识,在破解社会重点难点课题中推动实践发展 |
(四)秉持世界眼光,在加强国际合作中汲取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
(五)坚持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百年辉煌与思想精粹(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播和运用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化中国”的起步 |
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跃升 |
四、过渡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
五、“第二次结合”探索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曲折发展 |
六、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索 |
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拓展 |
八、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升华 |
九、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拓新 |
(3)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价值 |
2.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说明 |
(一)长征 |
(二)长征时期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一章 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一、长征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成果 |
(一)对中国国情的初步把握 |
(二)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初步回答 |
1.对适合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 |
2.对统一战线理论的曲折探究 |
3.对军队建设理论的波折探寻 |
4.对党的建设思想的艰难探求 |
二、长征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严重曲折 |
(一)陈独秀右倾错误与大革命的失败 |
(二)三次左倾错误与中国革命的危局 |
1.“左”倾盲动主义 |
2.“左”倾冒险主义 |
3.“左”倾教条主义 |
三、长征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一)理论主体方面:成熟集体缺乏 |
(二)思想路线方面:主观主义泛滥 |
(三)行动指南方面:理论准备不足 |
(四)实践行动方面:独立自主不够 |
第二章 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经验的基本内容 |
一、统一战线工作经验 |
(一)必须灵活运用统一战线的策略方法和原则 |
(二)必须重视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 |
二、军事工作经验 |
(一)必须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
(二)必须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 |
三、党的建设工作经验 |
(一)必须建立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 |
(二)必须采取正确的处理党内矛盾的原则和方法 |
第三章 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经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
一、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经验的历史意义 |
(一)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
(二)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三)奠定了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指导思想的基石 |
二、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经验的现实启示 |
(一)反对主观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排除“左”和右的干扰,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三)加强党的领导,确立领导核心,依靠集体智慧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表型多样性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油菜生产历史及现状 |
1.1.1 我国油菜生产历史 |
1.1.2 我国油菜生产现状 |
1.2 我国油菜育种发展 |
1.3 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 |
1.3.1 人工诱变的方法进行油菜种质资源创新 |
1.3.2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方法进行油菜种质资源创新 |
1.3.3 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油菜种质资源创新 |
1.3.4 远缘杂交的方法进行油菜种质资源创新 |
1.4 杂种优势利用在油菜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表型多样性评价与类群划分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表型性状测定方法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表型多样性分析 |
2.2.2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群体聚类 |
2.2.3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类群特征分析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表型多样性评价 |
2.3.2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类群评价 |
2.3.3 小结 |
第三章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产量、品质与农艺性状的获取 |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生育期性状变异范围 |
3.2.2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变异范围 |
3.2.3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产量性状变异范围 |
3.2.4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籽粒品质性状变异范围 |
3.2.5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3.2.6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产量、品质及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与常规甘蓝型油菜杂种 F1 代群体表型比较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测定方法 |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杂种F1代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变异范围 |
4.2.2 常规甘蓝型油菜杂种F1代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变异范围 |
4.2.3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与常规甘蓝型油菜杂交F1代群体表型比较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研究现状的反思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学理概述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说 |
一、“责任”概念的语义分析 |
二、“政治责任”概念的界定 |
三、“新时代”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界说 |
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涵义 |
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分析 |
第二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理论来源、思想资源及借鉴 |
第一节 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责任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信仰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向人民群众负责的思想 |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目标责任的相关论述 |
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内问责思想 |
第二节 思想资源:中国传统的政治责任思想 |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二、修身正己、廉洁奉公的思想 |
三、儒家大同思想 |
第三节 思想借鉴:域外政治责任思想 |
一、古希腊时期的政治责任思想 |
二、近现代时期的政治责任思想 |
三、当代西方兴起的政治责任思想 |
第三章 十八大以前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具体体现 |
第一节 党员领导干部在实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中的政治责任 |
一、履行宣传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责任 |
二、履行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政治责任 |
三、担当政治上“做老实人”的政治责任 |
第二节 党员领导干部在实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的政治责任 |
一、履行传承并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政治责任 |
二、履行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政治责任 |
三、担当政治上对党忠诚老实的政治责任 |
第四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在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的政治责任及其特征 |
第一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在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的政治责任 |
一、进一步压实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责任 |
二、落实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政治责任 |
三、履行让中国人民“强起来”的政治责任 |
四、落实坚决执行新时代党的政治路线的政治责任 |
五、进一步担当在政治上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责任 |
六、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主动意义上的政治责任间的关系 |
七、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被动意义上的政治责任 |
第二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主要特征 |
一、具有更加鲜明的政治性 |
二、更能体现广泛的群众性 |
三、具有更强的意识形态性 |
四、具有更强的溯及力性 |
五、更能凸显一定的限度性 |
六、更能体现普遍的支配性 |
第五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原则与目标 |
第一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基本原则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 |
二、权力制约原则 |
三、党务公开原则 |
第二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问责原则 |
一、依规依纪、实事求是的原则 |
二、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原则 |
三、权责一致、错责相当的原则 |
四、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
五、集体决定、分清责任的原则 |
第三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目标 |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四、实现共产主义 |
第六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实现之道 |
第一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实现的主体路径 |
一、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 |
二、大力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 |
三、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四、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 |
第二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实现的客体路径 |
一、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 |
二、大力增强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和监督能力 |
第三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实现的介体路径 |
一、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监督制和问责制 |
二、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
第四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实现环境的路径选择 |
一、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
二、构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运行机制 |
三、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
第七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实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第一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实现的理论价值 |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责任思想 |
二、创新升华了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思想 |
三、在理论上批判了自由主义 |
四、在理论上批判了党内政治虚无主义 |
第二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实现的实践意义 |
一、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党的领导权威 |
二、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实现党的初心和使命 |
三、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四、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陈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关系的诠释 |
1.4.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1.4.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
1.4.3 陈云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陈云思想形成发展的条件及历程 |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陈云思想形成发展的客观条件 |
2.1.1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的引领 |
2.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共识的凝聚 |
2.1.3 反对主观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 |
2.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锤炼 |
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陈云思想形成发展的主观条件 |
2.2.1 在党内拥有独特的政治地位 |
2.2.2 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 |
2.2.3 深谙国情党情 |
2.2.4 坚持求实创新精神 |
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陈云思想形成发展的历程 |
2.3.1 萌发阶段(1925-1937) |
2.3.2 初具轮廓阶段(1937-1949) |
2.3.3 发展成熟阶段(1949-1966) |
2.3.4 深化拓展阶段(1966-1995) |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陈云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推进 |
3.1.1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唯物论 |
3.1.2 “交换、比较、反复”的辩证方法 |
3.1.3 彰显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思想 |
3.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创新 |
3.2.1 体现唯物论的“国情论”与“国力论” |
3.2.2 体现宏观调控思想的“综合平衡论” |
3.2.3 体现经济体制改革构想的“主辅论” |
3.2.4 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协调发展论” |
3.2.5 体现“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理念的“内外交流论” |
3.2.6 体现辩证性思维的“政经统一论” |
3.2.7 体现唯物史观的“目的与方法论” |
3.3 对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
3.3.1 独具特色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
3.3.2 灵活稳妥的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 |
3.3.3 开拓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
3.3.4 稳健务实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 |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陈云思想的主要特色 |
4.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陈云思想的理论特色 |
4.1.1 思想体系的完整性 |
4.1.2 思想内涵的层次性 |
4.1.3 思想内容的创新性 |
4.1.4 思想表述的通俗性 |
4.1.5 价值取向的人民性 |
4.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陈云思想的实践特色 |
4.2.1 前瞻性与唯实性相统一 |
4.2.2 继承性与开拓性相结合 |
4.2.3 原则性与策略性相协调 |
4.2.4 探索性与局限性相伴生 |
5 陈云思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贡献 |
5.1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卓越贡献 |
5.1.1 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成熟提供重要素材 |
5.1.2 以创造性的理论观点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 |
5.1.3 以独具特色的观点阐发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
5.2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贡献 |
5.2.1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
5.2.2 推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
5.2.3 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陈云思想的当代价值 |
6.1 积累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经验 |
6.1.1 遵循“理论和实际两者不能或缺”的前提条件 |
6.1.2 把握“唯实求是”的根本原则 |
6.1.3 贯穿“交换、比较、反复”的思想方法 |
6.1.4 坚持“讲真理,不讲面子”的党性原则 |
6.1.5 树立“真正代表大家,为大家'当差'”的人民群众观 |
6.2 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重要现实启示 |
6.2.1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坚持量力而行、综合平衡、稳中求进的方针 |
6.2.2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活而不乱、管而不死的原则 |
6.2.3 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原则 |
6.2.4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中农民问题的突破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飞跃中农民问题之突破作用的理论认识 |
2.1 概念分析 |
2.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2.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
2.1.3 农民问题 |
2.1.4 突破口 |
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选择突破口的目标和原则 |
2.2.1 目标 |
2.2.2 原则 |
2.3 农民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突破口 |
3 农民问题: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突破口 |
3.1 农民问题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突破口的必然性 |
3.1.1 多次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 |
3.1.2 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
3.1.3 农村地区受反动势力影响的相对薄弱 |
3.2 农民问题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突破口的推进过程 |
3.2.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
3.2.2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
3.2.3 长征壮举的启动 |
3.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
3.3 农民问题在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的贡献 |
3.3.1 形成了农民是革命胜利的主力军思想 |
3.3.2 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
3.3.3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飞跃 |
4 农民问题: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突破口 |
4.1 农民问题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破口的必然性 |
4.1.1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
4.1.2 农民生活的贫困落后 |
4.1.3 包产到户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 |
4.2 农民问题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破口的推进过程 |
4.2.1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开展 |
4.2.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
4.2.3 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 |
4.3 农民问题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作用 |
4.3.1 奠定了中国全面改革的基础 |
4.3.2 推动了社会结构的转型 |
4.3.3 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飞跃 |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中选择突破口的经验和启示 |
5.1 选择突破口的经验 |
5.1.1 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与中国客观实际紧密结合 |
5.1.2 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
5.2 选择突破口的启示 |
5.2.1 农民问题仍然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问题 |
5.2.2 调动农民积极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永久课题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的农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有关该问题的研究状况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 |
(一) 马克思论述了农业劳动和农业的重要地位 |
(二)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工农联盟的必要性 |
(三) 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建立工农联盟的可能性 |
二、列宁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 |
(一) 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实行工农民主专政 |
(二) 开展土地革命,制定土地国有化纲领 |
(三) 发展合作经济,引导农民自觉走向社会主义 |
(四) 支援东方落后国家农民运动,组织农民苏维埃 |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与农民问题 |
一、影响中国共产党逐步深化对农民问题认识的关键性事件 |
(一) 二七大罢工促成中国共产党对工农联盟的初步认识 |
(二) 五卅运动使共产党人进一步认识到工农联盟的重要地位 |
(三) 大革命的失败促使中国共产党下定了土地革命的决心 |
二、农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切入点 |
三、农民问题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础和中心 |
(一) 我国特殊的经济条件是形成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依据 |
(二) 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 |
(三) 在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的国家中建设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农民问题 |
一、农民问题是改革开放的突破口 |
(一)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曲折探索 |
(二) 邓小平做出把解决农民问题作为改革开放突破口的战略决策 |
(三) 农村改革开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现实依据 |
二、农民问题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根本性问题 |
(一)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解决农民问题面临的挑战 |
(二) 解决农民问题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
(三) 农民问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典范 |
第四章 新世纪新阶段解决农民问题的伟大实践 |
一、中国农民的前途和中国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 |
(一) 中国农民的前途 |
(二) 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
二、解决农民问题的创造性探索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
(一) 新时期新阶段解决农民问题的创造性探索 |
(二) 十六大以来“三农”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 |
三、解决农民问题的伟大探索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
(一) 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 |
(二) 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的首位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探索解决农民问题的经验及启示 |
一、中国共产党探索解决农民问题的经验 |
(一) 工农联盟是我们事业走向胜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
(二) 从工占农利到以工补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三) 正确处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是保障农民利益的关键 |
二、党的农民问题理论的启示 |
(一) 始终把满足农民利益问题放在党的工作总体布局的关键位置 |
(二) 坚持把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的途径 |
(三) 在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基础上不断优化顶层设计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论文类 |
报纸文章类 |
电子文献类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2011年年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贡献 |
二、毛泽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
三、毛泽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特点 |
四、毛泽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当前的启示 |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之间的关系 |
(10)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的厘定 |
1.2.1 苏区 |
1.2.2 中央苏区 |
1.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1 关于中央苏区史的研究概况 |
1.3.2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概况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和基础 |
2.1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 |
2.1.1 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并存的历史环境 |
2.1.2 中国革命进入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新阶段 |
2.1.3 中国革命力量逐步由城市向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 |
2.1.4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深刻影响 |
2.2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土壤 |
2.2.1 赣南、闽西的地理条件 |
2.2.2 赣南、闽西的社会经济状况 |
2.2.3 赣南、闽西的政治文化状况 |
2.2.4 赣南、闽西党的组织和工农革命基础 |
2.3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资源 |
2.3.1 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经典作家的理论“民族化”的思想 |
2.3.2 思想铺垫:中共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早期认识 |
2.3.3 理论基石: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
第3章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成果 |
3.1 革命道路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 |
3.1.1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思想形成的基础 |
3.1.2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思想形成的标志 |
3.1.3 “城市中心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羁绊 |
3.2 思想路线新论断: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 |
3.2.1 思想路线问题提出的历史原因 |
3.2.2 思想路线概念的提出及初步阐述 |
3.2.3 思想路线的雏形 |
3.3 建党学说新主张:着重思想建党 |
3.3.1 土地革命初期党中央对党的建设问题的探索失误 |
3.3.2 着重思想建党提出的依据 |
3.3.3 思想建党路线的形成 |
3.4 国家政权新尝试:治国安邦的预演 |
3.4.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创立的历史条件 |
3.4.2 探索执政的政治机制,发展政权建设思想 |
3.4.3 夯实执政的经济基础,创新经济建设思想 |
3.4.4 主导执政的文化方向,丰富文化建设思想 |
第4章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评价 |
4.1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地位 |
4.1.1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
4.1.2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奠基时期 |
4.1.3 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决定性环节 |
4.1.4 人民共和国的最初雏形 |
4.2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意义 |
4.2.1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4.2.2 积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经验 |
4.2.3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创新的先声 |
4.2.4 铸就了伟大的苏区精神 |
4.3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局限 |
4.3.1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准备不足 |
4.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觉意识较为欠缺 |
4.3.3 不正确的党内斗争给“中国化”事业蒙上阴影 |
4.3.4 盲目依赖共产国际和照抄苏联经验 |
第5章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启示 |
5.1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实现坚持与发展的统一 |
5.1.1 要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
5.1.2 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
5.1.3 要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观展开积极斗争 |
5.2 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实现时代化和民族化的统一 |
5.2.1 在把握时代特征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
5.2.2 在立足国情和吸取优秀文化传统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 |
5.3 善于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实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
5.3.1 不断总结经验并进行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源 |
5.3.2 始终坚持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谛 |
5.4 坚持理论为群众所理解掌握,实现中国化与大众化的统一 |
5.4.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有着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 |
5.4.2 努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农民问题在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的历史地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 丁红岩.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百年辉煌与思想精粹[J]. 顾海良. 社会科学战线, 2021(03)
- [3]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经验研究[D]. 刘恒.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表型多样性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D]. 程嘉庆. 西藏大学, 2020(12)
- [5]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研究[D]. 高军龙.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5)
-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陈云思想研究[D]. 葛丽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7]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中农民问题的突破作用[D]. 赵婷. 陕西科技大学, 2016(03)
-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的农民问题研究[D]. 李伟. 安徽大学, 2013(11)
- [9]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2011年年会综述[J]. 付闪.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1(12)
- [10]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 李根寿. 南昌大学,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