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型冷藏装置中制冷剂的最佳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陈旗,刘国强,晏刚,鱼剑琳,李胤松[1](2021)在《混合工质技术应用于冰箱制冷系统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制冷工质层面分析冰箱性能和节能潜力是促进冰箱行业技术革新的重要切入点。总结现阶段混合工质在冰箱领域的应用现状,包括混合工质应用于Linde-Hampson节流制冷和自复叠制冷两条技术路线以获取低温温区(-40℃及以下),还包括混合工质应用于制冷循环流程优化后的双温制冷系统。此外也涉及了混合工质组元及配比、两相流动及传热特性、系统配置、组分偏移及变浓度特性等方面,这些关于混合工质制冷技术的研究各具特色,扩展了研究思路。针对于未来制冷剂向自然工质如碳氢类发展的趋势,阐述碳氢类混合工质在冰箱这类小型制冷装置中的应用情况,并给出非共沸混合工质在冰箱领域中未来的三个重点研究方向,从而对促进冰箱行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许美萍[2](2021)在《小型冷藏车用太阳能半导体制冷装置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能源的快速消耗及环境的日益恶化,太阳能这种清洁的绿色能源正在逐渐走进普罗大众的生活中。半导体制冷是靠电能制取冷量的一种制冷方式,具有清洁环保、热惯性小、应用场景灵活等多种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医疗、航天等诸多领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也在逐日上升。本文设计开发出一种应用在小型冷藏车上的太阳能半导体制冷装置,该装置通过布置在车厢外表面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提供电能,特别适合城区果蔬短途配送使用,本研究对半导体制冷应用于运输工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首先,本文就小型冷藏车用太阳能半导体制冷装置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在论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半导体制冷技术和目前现存的冷藏汽车常用制冷技术的研究过程及其现状后,分析各种工况,计算出最优电流值。其次进行太阳能半导体冷藏车的研制,做太阳角和太阳能辐射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伏安特性曲线的绘制及电池板实际输出功率测定实验,确定太阳能电池板的实际输出功率仅为额定功率的60%。进行冷藏车热负荷的计算,根据热负荷对装置的各部件进行选型,并分别不同散热方式实验台设计并进行实验,在其中改变输入制冷模块的电流值,再通过软件回归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使该散热方式处于最优工况下电流数值。根据实验结果选择最佳热端散热方式,确定制冷模块的最优工作电流为4安培。根据以上进行小型太阳能半导体冷藏车厢体的结构设计。然后对冷藏车厢的流场和制冷装置的热端翅片周围流场进行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通过改变制冷片在车厢顶部的分布位置,对冷藏车厢内温度场进行模拟研究,寻求流场分布均匀的制冷片安装位置。接着研究热端散热翅片的尺寸与散热的关系,确定散热效果最佳的翅片尺寸。根据以上模拟结果确定最优制冷片安装位置及最佳翅片参数,将翅片按照模拟结果加工出来安装在实验台的散热端,提高散热效率,优化冷藏车用太阳能半导体制冷装置的性能。最后搭建太阳能半导体制冷装置实验台做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的性能实验,将得出的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找出实验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设计,得到适用于小型冷藏车的太阳能半导体制冷装置。
韩思雨[3](2021)在《局部顶排管恒温果蔬库的气流组织研究》文中指出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器对降低系统能耗及减小果蔬干耗尤为重要,间接式制冷系统是减小制冷剂充注量的重要途径,小换热温差是维持库内空气湿度和减小融霜能耗的关键因素。为解决传统顶排管凝露、结霜对冷库储存货物的影响,有必要对局部顶排管小换热温差的间接冷却制冷系统进行研究。对采摘后的果蔬在预冷间立即预冷,快速带走田间热量,随后在冷藏间进行储存。为冷库精准控温、稳定运行提供一种参照模式,为果蔬保鲜提供保障。基于原产地冷库的行业痛点,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器、间接式制冷系统的诸多优势,本文针对应用局部顶排管的间接冷却制冷系统的恒温果蔬库开展研究。首先,针对顶排管自然对流、辐射换热过程,利用FLUENT进行数值求解,研究了顶排管位置、货物、顶排管供液温度对冷间内气流组织的影响。本文数值模拟部分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顶排管自然对流、辐射换热的三维层流稳态冷库模型,验证了采用局部顶排管恒温果蔬库的制冷系统方案可行,为原产地冷库的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及参考依据。(2)顶排管布置位置的确定。建立顶排管位于三种不同位置的空库模型。位置一为排管两两竖排布置在冷间两侧,位置二为排管横排布置在冷间中部,位置三为排管交错布置。在相同边界条件下,顶排管以位置一形式布置时,空库时货物区域的温度在-1.9℃~-1.33℃内,温度极差为0.57℃,温度不均匀系数σ为0.107,气流速度平均值为0.0648m/s;顶排管以位置二、三布置时,温度极差:0.59℃、0.68℃,温度不均匀系数σ:0.124、0.116;平均风速:0.0512m/s、0.0465m/s。顶排管以位置一形式布置,冷间均匀性较好,库内空气整体循环及空气流通性较好,蒸发器布置合理。顶排管吊装选择位置一的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对排管加装滑轨,做成可移动式排管,四组排管可以左右滑动,每组排管的可移动距离为1.5m。(3)冷间满货时,随着高度的增加,货物区的Z截面平均温度先上升后下降。Z=0.9m时,温度场最为均匀。0.1m~2.0m高度中,货物区平均温度为-1.4℃,温度极差为1.25℃,温度不均匀系数为0.21,空气流速为0~0.03m/s。Z=1.5m及以上空间距离排管较近,温度不均匀性明显增大。0.1m~1.5m高度中,空气温度在-1.75℃~-0.97℃之间,温度极差为0.78℃,温度不均匀性系数为0.13。(4)对顶排管供液温度与库内温度的关系进行线性拟合。空库时为Y=0.993X+1.66,满货时为Y=0.985X+1.755,其中X为供液温度,Y为库温。(5)货物与围护结构之间需留有0.3m左右的间隔,以减少围护结构热量及漩涡对冷间流场的不良影响。在货物摆放时需尽量避开排管正下方的空间,或根据货物的摆放调节排管的位置,避免由于温度过低对果蔬货品造成冷害、冻害。对于2.7m高的冷藏库,货物摆放高度可以在1.2m~1.5m,即与排管底部留出0.8m~1.1m左右的间隔。货物下方放置垫仓板,货物与货物间有一定的间隔,可以增强空气流通性,有利于隔热和散热。综合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本文提出的应用局部顶排管的恒温果蔬库的制冷系统方案可行,具有良好的效果。其次,基于制冷原理,确定了局部顶排管恒温果蔬库间接冷却制冷系统的方案、工作流程。系统根据顶排管进出口温差,调节泵供液量以保证小换热温差下的负荷平衡,减小或避免蒸发器凝露、结霜。三通比例调节阀通过测量泵出口处的载冷剂温度来调节供、回液的流量以控制蒸发器的供液温度。局部顶排管可以分区制冷、分区融霜。在保证冷间恒温恒湿的前提下,解决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器的凝露、结霜对冷库贮存货物的影响。
孙庆烨[4](2021)在《直接接触冷凝制冷系统的性能模拟及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世界能源结构向低碳能源转型,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目前研究的制冷行业中对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气候变暖现象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提高制冷热泵系统性能效率,在消耗相同功耗下提供更多的冷量或热量,二是选择高效节能且对环境影响小的制冷剂。现存制冷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制冷方式仍为蒸气压缩式制冷。蒸气压缩制冷系统中包含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及压缩机等四个基本部件,其中换热器是决定系统能效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研究的直接接触凝结换热器中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与过冷液体直接接触凝结换热,能够有效减小传统间壁式换热器中两侧流体的对流换热热阻、换热器壁面的导热热阻及污垢热阻等,进一步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制冷系统运行性能的目的。本文通过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进行理论模拟及实验研究。理论模拟选择人工合成低GWP制冷剂工质(如R1234yf)、自然工质(如R717、R290、R1270等)及R404A作为对照工质,建立了常规单级、双级、复叠式制冷循环及直凝单级、双级、复叠式制冷循环的4E分析模型(能量分析、(火用)分析、经济分析及环境分析),探究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过冷度、中间温度、冷凝蒸发器换热温差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系数、功耗、排气压力、(火用)效率、(火用)损失、经济性能及TEWI等的影响。建立单级压缩带回热器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热力模型,探究蒸发温度及回热器回热效率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工况下常规单级制冷系统及不同管径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进行实验测试,对比分析单级直凝系统与常规单级制冷系统性能差异,得出如下结论:(1)理论模拟结果表明,直凝系统运行性能优于常规系统。R717单级直凝系统性能系数相比常规单级制冷系统最大提升6.05%;系统功耗最大降低80.5W;系统(火用)效率最大提高3.86%;累计整个系统使用寿命(15年)可分别节约6427.64元;系统生命周期内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减少504.92kg CO2。通过分析得出R717工质用于单级压缩直凝系统性能提升更高。(2)理论模拟结果表明,与常规制冷系统相比,直接接触凝结换热器用于单级、双级、复叠式制冷系统,能有效降低系统压比、提升系统运行性能及经济性等。(3)理论模拟结果表明,回热器用于单级直接接触凝结制冷循环能有效提高系统运行性能,但亦会使压缩机排气温度升高,严重时可能会影响系统运行。(4)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常规单级系统与直凝系统随冷冻液温度、流量、冷却水流量变化时系统运行性能的差异。实验表明,管径更大的直接接触凝结换热器混合换热更佳充分,出口温度更低,系统各项性能更佳优越。
刘瑞恒[5](2021)在《大型冷库智能控制与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大型冷库作为冷链物流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节点,同时也是食品冷冻加工、储存和流通的重要基础设施。制冷系统作为冷库的核心系统,其能效水平的高低将极大的影响冷库的总体效率。通过提高冷库控制效率,可以减小库温较大波动,防止食品变质、质量下降,同时达到了降低能耗、节能的目的。本文以兰州某副食品采购中心M-6大型低温冷库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冷库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通过对制冷工艺介绍和控制要点的分析,设计了冷库制冷控制系统,并研究了温度控制与节能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过程时,由于冷库中随机进行的进货和取货,库内温度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从而使得模糊控制器的控制参数无法达到最优,导致模糊PID算法在冷库温度控制上出现了自适应能力差以及控制精度低等问题,本文引入变论域思想对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优化,设计了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同时针对冷库温度控制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与模糊PID控制方式相比,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具有超调量小,抗干扰性强等特点。(2)针对节能控制,通过对低温冷库的节能相关问题的分析,确定了冷库制冷压缩机组大多是都处于部分负荷,从而造成了能源浪费,因此采用了滑阀调节结合变频技术对压缩机容量进行优化。(3)设计了以西门子S7-200SMART PLC为核心的冷库监控系统,构建了基于上下位机为主的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下位机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对现场参数进行检测、控制现场执行机构和设备,采用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Modbus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上位机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基于WINCC组态软件开发平台,设计开发大型冷库控制系统监控界面,实现对大型冷库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控、参数显示及报警等功能。控制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冷库制冷控制系统运行可靠、性能稳定,实现了对大型冷库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控制,达到了预定的控制目标。
杜启含[6](2021)在《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耦合特征的复叠式制冷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复叠式制冷系统在冷冻冷藏领域的适用性,为满足制冷负荷发生改变时的稳定、高效率运行,开发了一种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提出了运行模式的切换策略,通过对机组测试,得出复叠式制冷系统的高、低温级频率的最佳耦合关系,在高、低温级频率最佳耦合特性下,进行了变工况测试,研究了高、低温级频率的耦合关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诠释了带耦合特性的运行模式切换特点。首先,基于复叠式制冷系统的理论分析,结合实验室已有的研究成果,综合安全性、高效性、适用性和推广性等因素,确定了R410A为循环工质,研究了中间特性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有利于实验正确、快速的推进。其次,基于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运行特性,分析了可调节参数(压缩机频率)对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影响,蒸发温度-36℃,冷凝温度37℃、39℃、41℃、43℃,高温级频率180Hz,低温级频率150Hz~220Hz,固定工况下,高温级频率一定时,其制冷性能系数COP随低温级频率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即模式一(二)运行时均存在耦合该高温级频率的最佳低温级频率使其性能系数COP值最大;当前高温级频率使得COP值最大的对应的低温级频率分别为190Hz、180Hz、170Hz、160Hz,模式二在高温级180Hz时的COP值略高于运行模式一,为了减少实验的重复性,对于高温级频率的变化,耦合该高温级频率使其性能系数COP值最大的低温级频率与此高温级频率参照为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参照实验台测试工况和实际设备确定。第三,在高、低温级频率的最后耦合特性下(双变频),高、低温级频率耦合特性遵循COP值最大原则,高温级频率变化范围为80Hz~220Hz。在不同工况下,模式一(二)排气温度均处于安全温度120℃的限制,高温级压缩比最大为6.14、6.43,最小为4.86、4.81,低温级压缩比减小最小0.90、1.02,最大为1.01、1.73,模式一(二)性能系数COP值平均变化幅度分别为7.6%、5.6%。排气温度和高温级压比随着耦合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低温级压比随着耦合频率的增大而减小,性能系数COP值先增大,后缓慢减小,其增长速度大于减小速度。最后,基于实验结果,分析了模式切换的变化规律,在工况为蒸发温度-36℃,冷凝温度37℃、39℃、41℃、43℃,高温级频率范围80Hz~220Hz下进行模式运行,其制冷量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冷凝温度由37℃升高至43℃时,模式切换点的制冷量依次为4.6k W、4.24k W、4.10k W、4.05k W。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机组在运行时效率低的问题,在制冷量发生变化时,可进行模式切换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以减少耗功。
刘哲[7](2021)在《间接制冷系统蒸发器传热性能研究及结构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对氨制冷冷库的严格管控,以及人们对氟利昂冷库中制冷剂环保性问题的关注,间接制冷系统成为了冷库的一种选择,间接制冷系统冷库由于采用二次换热的形式,其理论上相比于直接制冷形式冷库效率较低。但间接制冷系统形式的冷库具有安全环保等其他优点,所以设法提高间接制冷系统冷库的制冷效率有利于推动间接制冷形式冷库的应用。为提供一种安全环保高效的冷库制冷系统成为可能,其中蒸发器在间接制冷系统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提高蒸发器的效率对提高制冷系统整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一种高效的蒸发器的性能。首先与企业合作进行了冷库制冷系统的选型设计,特别是对蒸发器的形式进行了讨论,确定采用板壳式蒸发器,并搭建了测试平台。保证冷库开机正常,测试条件达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现有蒸发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现有蒸发器在流动形态及传热性能方面的基本性能。结果表明:流速为0.2m/s时,换热温差为9.9℃;流速为0.3m/s时,换热温差为7.6℃;流速为0.4m/s,换热温差为6.1℃;流速为0.5m/s,换热温差为5.2℃;流速为0.6m/s,换热温差为4.5℃。该结果表明加大流速,使得换热温差减小。在换热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加大流速,使得蒸发温度有所提高,进而制冷机组的COP也会有所提高。但换热温差增加速率会随着流速的增加逐渐减慢。开机运行后通过测试得出该蒸发器实际的效果,与数值模拟模型对比分析得出该模型基本符合蒸发器实际效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然后设计三个方案对蒸发器进行改进,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改进后的效果进行模拟分析,设计方案及模拟结果如下:(1)方案一中总体上仍采用原有蒸发器的结构,即折流板与换热板片平行放置,流体在蒸发器壳程主要呈现水平弯曲的流态。减小上部无换热板的空余空间;并通过减小折流板间距,将400mm缩小至300mm,在流速为0.4m/s工况下换热温差减小了1.7℃。另外蒸发器壳程存在流量不均的现象,所以设计一种变换热板间距蒸发器能够提高蒸发器的换热效率。(2)方案二中将换热板片的放置方位改变,与进口至出口方向平行,并增加垂直于换热板片的折流板,同时采用双入口形式。其中采用11块折流板和13块折流板形式的换热器在流速为0.4m/s情况下,换热温差分别降低0.8℃、1.5℃。8块、11块折流板形式蒸发器壳程压降与原有蒸发器都比都较小,13块折流板形式蒸发器与原有蒸发器壳程压降相当。(3)方案三中在原有蒸发器结构上,增加垂直于换热板片的折流板,使得流体湍流程度增加,模拟结果表明该形式折流板压力损失较大,不适合作为大型冷库制冷系统蒸发器,但可作为小型间接制冷冷库蒸发器。同时为解决该形式折流板阻力损失较大的问题,设计一种百叶窗式折流板,在原有蒸发器形式基础上,再增加百叶窗式折流板,既能降低蒸发器壳程压降,又能提高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在流速为0.4m/s的工况下,换热温差减小1.9℃。比较三种方案,三种方案各有优缺点,其中就生产工艺上,方案一生产工艺简单,方案二、方案三生产工艺较复杂。由于间接制冷系统载冷剂具有蓄冷性,同时该类型蒸发器体积较大,因此采用该类型蒸发器具有一定的蓄冷优势。结合冷库使用情况,在保证冷库开机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合理的调整机组的运行时间,夜间低谷电价用冷及蓄冷,白天峰值电价释冷,以满足用冷需要,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以该冷库为例,充分利用谷值时段8h,平值时段4小时相比于利用峰值时段8h,平值时段4h的运行方略费用节省40%。本文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冷库间接制冷系统蒸发器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三种改进方案,提高了蒸发器的效率,并提出了蓄冷运行方案,为系统整体性能的提高提供了参考。
张京京[8](2021)在《空气源热泵-冷柜一体机性能模拟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便利店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购物渠道在我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其冷柜及空调热泵系统的能耗也随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课题组提出空气源热泵-冷柜一体机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冷柜系统过冷度,提高冷柜系统COP,同时还可以在冬季利用冷柜的冷凝热延缓热泵系统室外机结霜,对其性能和运行方式的深入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对空气源热泵-冷柜一体机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空气源热泵-冷柜一体机系统的热力学模型,采用MATLAB软件并调用Refprop制冷剂物性软件,编写了程序,分析了空气源热泵系统和冷柜系统蒸发温度及质量流量比(空气源热泵系统进入板式换热器的质量流量与空气源热泵系统总质量流量之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空调系统开机和停机过程的性能模拟;其次,为了进一步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还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了冬季和夏季工况下空调开机和停机过程中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在不同的工况下分析了空气源热泵的启停对空气源热泵系统和空气源热泵-冷柜一体机系统性能的影响。模拟及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的空气源热泵系统蒸发温度下,随质量流量比的增加,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制冷量和COP呈现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而冷柜系统的过冷度、制冷量及COP随质量流量比的变化趋势与之正好相反;而在不同的冷柜系统蒸发温度下,增大质量流量比可有效改善冷柜系统的性能。(2)热泵系统启动后,压缩机的吸气压力迅速下降而排气压力迅速增加,启动过程中的吸气压力波动幅度较小,而排气压力波动幅度较大,整个启动过程大约持续3min,而停机过程中蒸发器和冷凝器两者之间会发生热量交换,系统中的制冷剂从冷凝器通过节流装置进入蒸发器中,从而导致冷凝器出口温度减小的同时蒸发器出口温度升高。(3)实验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系统与冷柜系统联合运行时的耗功始终小于单独运行时的耗功,而联合运行时的制热量始终大于单独运行时的制热量,因此空气源热泵在联合运行工况的COP大于单独运行工况的COP,由此可见,空气源热泵与冷柜系统联合运行可以有效提高其性能;且无论是单独运行还是联合运行,系统开、停机过程造成的能量损失均随启停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即空气源热泵系统的COP随着启停频率的增加而降低。(4)实验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空气源热泵开机和停机过程中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及冷凝器、蒸发器出口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同。开机过程中,压缩机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模拟值与实验值之间的误差在18%内,停机过程中的误差始终不超过1%;而开机过程中,冷凝器与蒸发器出口温度模拟值与实验值之间的误差始终小于2%,停机过程中的误差维持在17%以内。(5)空气源热泵系统与冷柜系统联合运行时,启停空气源热泵系统会影响冷柜系统的性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停机后,冷柜系统的过冷度和制冷量均有所下降,而此过程中冷柜系统的耗功几乎不变,即也会对冷柜系统COP造成负面影响。
金超[9](2021)在《R290盘管式冰蓄冷空调系统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候变暖与双碳目标的大环境下,探索环保工质应用,力争制冷行业脱碳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R290(丙烷)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和热力学特性,在未来空调制冷行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结合成熟的蓄冷技术,本文提出采用R290替代R134a,建立R290户式蓄冷空调系统,在提升系统性能的同时,减少传统工质对环境的破坏。本文首先从基础物性、热力性能、安全性三个方面对R290和R134a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相比于R134a,R290更加环保,其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导热性好,与传统的制冷设备和材质兼容,在小剂量使用上没有安全问题。然后,分别对R290和R134a蓄冷空调理论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显示:R290系统具有较高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和单位质量制冷量,可以获得与R134a系统基本相当的制冷COP;在相同蒸发温度下,R290系统的压比、排气温度均低于R134a系统,排气压力也在正常压范围内。依据理论分析,构建盘管式冰蓄冷实验系统进行实验验证。通过设计与选型,完成蓄冷槽、冷凝器、压缩机、电控柜等设备的加工和组建,并对实验系统进行调试。R290盘管式冰蓄冷系统性能实验研究分为两部分。充注量实验测试显示:制冷剂充注过少或过多都会对系统的蓄冷性能产生负面影响,R134a的最佳充注范围为1300~1400g,R290最佳充注范围为500~600g,其最佳充注量仅为R134a的43%~46%,较少的充注量有利于降低R290蓄冷空调的燃爆风险;实验又比较了二者最佳充注量下的蓄冷工况性能,结果显示:R290降温速率快,蓄冷时间缩短,系统的单位平均制冷量比R134a提高了52%左右,另外,R290系统较低的排气温度和压比,有助于系统稳定运行。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总结了R290替代R134a的可行性,验证了R290在蓄冷工况下降温快,效率高的优势。
李太宝[10](2021)在《可移动式压差预冷与变温贮藏装置开发与预冷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果蔬产量和消费量大国,水果蔬菜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超过世界总产量一半,且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迅速提高,尤其对新鲜果蔬的需求也迅速提升,巨大的产量和需求量决定了农产品流通对冷链物流及冷链相关设备的巨大需求。预冷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第一步,是解决果蔬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的重要一环,是降低易腐果蔬的流通腐损率的有效措施,其中压差预冷是果蔬预冷中适用范围广、预冷速度快的一种预冷方式。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果蔬采摘后对产地预冷的需求,设计开发一款可移动式压差预冷及变温贮藏一体的压差预冷装置,并对装置进行气流组织模拟分析及预冷、变温贮藏效果实验研究,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开发一款可移动式压差预冷及变温贮藏装置,实际应用于果蔬产地预冷。箱体外尺寸为2959mm×2418mm×2018mm,内尺寸为2290mm×2154mm×1864mm,该装置以厚度75mm聚氨酯保温板作为压差预冷装置围护结构,外表面材质为彩钢板,内表面材质为不锈钢。该装置设计以果蔬压差预冷为主,恒温冷藏保鲜及变温贮藏为辅的可移动式压差预冷装置。根据设计结构及功能对该装置进行预冷量计算、压差预冷负荷计算及制冷系统设计,计算装置单次预冷量最大为318.5kg。(2)根据设计装置库体结构,对制冷系统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以及库内压差风机、库外冷凝风机、高压储液器、干燥过滤器、气液分离器等其他辅助制冷设备进行设备选型。该装置压缩机选择变频压缩机,可根据库内负荷变化进行温度的精准控制,制冷剂为环保制冷剂R410A,制冷量最大为13.76kW,库内循环风量为8000m3/h,库内压差风机全压400Pa。(3)利用ICEM-CFD前处理软件对装置库内空间进行三维结构化网格划分,将预冷区域看作是多孔介质,使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对库内空气循环进行气流组织模拟,重点分析在预冷区域及中间回风通道各处的风速均匀性,得到预冷区域及回风通道内风速随距回风口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回风通道内风速在回风口处时,风速达到最大值为10.1m/s,当距回风口距离为0.7m时,风速最小为1.2m/s;预冷区域取本装置高度方向Y=50mm、Y=450mm、Y=950mm、Y=1350mm时的速度云图,得到预冷平均风速为1.24m/s,最高风速为2.1m/s,最低风速为0.55m/s。(4)以烟台大樱桃为研究对象,用本装置对151.5kg樱桃进行压差预冷实验,并进行预冷后的变温贮藏效果实验研究,分析在变温贮藏模式下樱桃腐烂率、糖度、硬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樱桃经过37 min预冷降温过程,樱桃中心温度由初始温度25.9℃下降至设定预冷最终温度3℃;在变温贮藏模式下,樱桃可实现20~23天左右的无损耗贮藏期,期间糖度、硬度变化不大,可较好得保持樱桃原有风味,35天内糖度、硬度变化率最高不超过19%、18%,并在37天内可保证损耗率不超过16%。
二、小型冷藏装置中制冷剂的最佳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型冷藏装置中制冷剂的最佳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混合工质技术应用于冰箱制冷系统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混合工质在低温冰箱系统中的应用 |
2.1 Linde-Hampson节流制冷低温冰箱 |
2.2 自复叠制冷低温冰箱 |
3 混合工质在双温冰箱系统中的应用 |
3.1 单蒸发器双温制冷循环双温冰箱 |
3.2 Lorenz-Meutzner制冷循环双温冰箱 |
3.3 混合工质分凝式制冷循环双温冰箱 |
3.4 自复叠制冷循环双温冰箱 |
3.5 串并联制冷循环双温冰箱 |
4 混合工质制冷技术其他方面的研究 |
5 冰箱领域中的混合工质发展方向 |
6 结论 |
(2)小型冷藏车用太阳能半导体制冷装置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研究现状 |
1.3 半导体制冷技术研究现状 |
1.4 冷藏车常用制冷技术研究现状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物理基础及工况讨论 |
2.1 太阳能光伏发电基本原理 |
2.2 半导体制冷物理基础及原理 |
2.2.1 半导体制冷物理基础 |
2.2.2 半导体制冷基本原理 |
2.3 半导体制冷工况综合研究 |
2.3.1 理论工况 |
2.3.2 最大制冷量工况 |
2.3.3 最大制冷系数工况 |
2.3.4 最优工况 |
2.3.5 工况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太阳能半导体冷藏车的研制 |
3.1 太阳能参数计算 |
3.1.1 太阳角计算 |
3.1.2 太阳辐射计算 |
3.2 太阳能电池板伏安特性曲线绘制及实际输出功率测定实验 |
3.2.1 太阳能电池板的选型 |
3.2.2 伏安特性曲线 |
3.2.3 伏安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
3.3 小型半导体制冷冷藏车负荷计算 |
3.4 半导体装置及所需配件的匹配计算 |
3.4.1 半导体元件的选择 |
3.4.2 半导体元件数量的确定 |
3.4.3 太阳能电池板数量的确定 |
3.5 半导体制冷装置热端散热实验 |
3.5.1 热端散热方式实验 |
3.5.2 散热方式的对比分析 |
3.6 最优工况电流实验 |
3.6.1 强制风冷散热工况最优电流实验 |
3.6.2 水冷散热工况最优电流实验 |
3.6.3 热管散热工况最优电流实验 |
3.6.4 最优工况电流实验结果分析 |
3.7 小型太阳能半导体冷藏车厢体结构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4 太阳能半导体冷藏车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 |
4.1 数值模拟基本流程 |
4.1.1 建立数学物理模型 |
4.1.2 计算求解过程 |
4.2 半导体制冷冷藏车厢流场数值模拟 |
4.2.1 几何模型建立 |
4.2.2 边界条件的确定 |
4.2.3 网格划分 |
4.2.4 求解方法与监测点设置 |
4.2.5 车厢内流场分析 |
4.3 翅片结构对热端散热影响的数值模拟 |
4.3.1 几何模型建立 |
4.3.2 边界条件的确定 |
4.3.3 求解方法及监测点设置 |
4.3.4 翅片高度对翅片散热情况的影响分析 |
4.3.5 翅距、翅厚对翅片散热情况的影响分析 |
4.4 最优参数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5 小型太阳能半导体冷藏车实验台搭建及性能实验 |
5.1 实验台搭建 |
5.2 小型太阳能半导体冷藏车性能实验 |
5.2.1 制冷性能实验 |
5.2.2 制热性能实验 |
5.3 小型太阳能半导体冷藏车改进方案的确定 |
5.3.1 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5.3.2 改进方案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局部顶排管恒温果蔬库的气流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翅片管式蒸发器的研究 |
1.2.2 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
1.2.3 间接冷却制冷系统的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恒温果蔬库气流组织模型建立与计算方法 |
2.1 概述 |
2.1.1 ICEM CFD |
2.1.2 FLUENT |
2.1.3 TECPLOT |
2.2 物理模型的建立 |
2.2.1 空库物理模型 |
2.2.2 满货物理模型 |
2.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1 空库数学模型 |
2.3.2 货物数学模型 |
2.4 边界条件的确定 |
2.5 求解方法的确定 |
2.6 网格的划分及网格无关性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恒温果蔬库数值模拟与分析 |
3.1 空库时顶排管位置对气流组织的影响 |
3.1.1 温度场分析 |
3.1.2 速度场分析 |
3.1.3 顶排管位置的确定 |
3.2 满货时果蔬库气流组织分布特性 |
3.2.1 温度场分析 |
3.2.2 速度场分析 |
3.3 顶排管供液温度对温度场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恒温果蔬库制冷系统设计 |
4.1 恒温果蔬库间接冷却制冷系统设计 |
4.1.1 恒温果蔬库概述 |
4.1.2 制冷系统设计方案 |
4.1.3 制冷剂、载冷剂选择 |
4.2 恒温果蔬库制冷系统负荷计算 |
4.2.1 围护结构传热量 |
4.2.2 货物热量 |
4.2.3 通风换气热量、电动机热量、操作热量 |
4.2.4 冷库制冷负荷 |
4.3 恒温果蔬库制冷系统设备选型 |
4.3.1 冷凝机组 |
4.3.2 冷却设备 |
4.3.3 载冷剂水箱 |
4.3.4 水泵 |
4.3.5 阀门 |
4.3.6 管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直接接触冷凝制冷系统的性能模拟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现存制冷系统研究现状 |
1.3 直接接触凝结换热简介及研究现状 |
1.3.1 直接接触凝结研究现状 |
1.4 余冷冷能利用 |
1.5 工质选择 |
1.6 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 |
1.7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的综合性能评估 |
2.1 单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 |
2.1.1 系统描述 |
2.1.2 简化假设及参数设置 |
2.1.3 单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能量分析模型 |
2.1.4 单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火用)分析模型 |
2.1.5 单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经济分析模型 |
2.1.6 单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环境分析模型 |
2.2 双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 |
2.2.1 系统描述 |
2.2.2 简化假设及参数设置 |
2.2.3 双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能量分析模型 |
2.2.4 双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火用)分析模型 |
2.3 复叠式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 |
2.3.1 系统描述 |
2.3.2 简化假设及参数设置 |
2.3.3 复叠式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能量分析模型 |
2.3.4 复叠式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火用)分析模型 |
2.4 单级压缩带回热器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 |
2.4.1 系统描述 |
2.4.2 简化假设及参数设置 |
2.4.3 单级压缩带回热器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能量分析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的4E分析 |
3.1 单级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的4E分析 |
3.1.1 蒸发温度对系统4E性能的影响 |
3.1.2 冷凝温度及过冷度对单级系统4E性能的影响 |
3.2 双级压缩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的4E分析 |
3.2.1 中间温度对双级系统4E性能的影响 |
3.2.2 过冷度对双级系统性能的影响 |
3.3 复叠式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的4E分析 |
3.3.1 高温级系统蒸发温度对复叠式系统4E性能的影响 |
3.3.2 冷凝蒸发器换热温差对复叠式系统4E性能的影响 |
3.3.3 冷凝温度与过冷度对复叠系统性能影响 |
3.4 单级压缩带回热器直接接触凝结制冷系统的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直接接触凝结制冷循环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系统简介 |
4.2 压缩机选型 |
4.3 换热器选型 |
4.4 辅助设备选型 |
4.4.1 节流装置选型 |
4.4.2 制冷剂泵选型 |
4.4.3 恒温水槽选型 |
4.4.4 数据测量与采集系统选型 |
4.5 实验目的及内容 |
4.5.1 实验目的 |
4.5.2 实验内容 |
4.5.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1 冷却水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5.2 冷冻液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5.3 冷冻液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成果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大型冷库智能控制与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冷库制冷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制冷系统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大型制冷冷库工艺描述及控制要点 |
2.1 大型制冷冷库工艺描述 |
2.1.1 大型制冷冷库工艺简介 |
2.1.2 大型制冷冷库工艺描述 |
2.2 大型冷库制冷系统控制要点分析 |
2.3 冷库制冷控制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冷库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 |
3.1 PID控制算法 |
3.2 模糊PID控制算法 |
3.2.1 模糊控制器原理 |
3.2.2 模糊控制器设计 |
3.3 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 |
3.3.1 变论域模糊控制原理 |
3.3.2 变论域调整机构的设计 |
3.4 控制算法仿真分析 |
3.4.1 冷库温度数学模型建立 |
3.4.2 仿真分析 |
3.5 冷库节能控制方法 |
3.5.1 制冷压缩机能量调节方式 |
3.5.2 制冷系统节能控制设计 |
3.6 小结 |
第4章 大型冷库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冷库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 |
4.2 冷库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2.1 氨气泄漏检测与处理 |
4.2.2 FCS总线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
4.2.3 控制器设计 |
4.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3.1 节能控制程序设计 |
4.3.2 温度控制程序设计 |
4.3.3 自动融霜程序设计 |
4.4 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
4.4.1 WINCC组态软件 |
4.4.2 WINCC与S7-200SMART通讯 |
4.4.3 监控系统设计 |
4.5 控制系统的实现与控制效果分析 |
4.5.1 控制系统实现 |
4.5.2 控制效果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复叠制冷系统面临的问题 |
1.1.2 冷冻冷藏冷库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复叠循环配置和流程的研究 |
1.2.2 系统变工况及中间工况性能的研究 |
1.2.3 级间容量比和压缩机频率的研究 |
1.2.4 循环工质种类及充注量的研究 |
1.2.5 系统部件的研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范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问题 |
1.3.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循环模式与理论分析 |
2.1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提出 |
2.2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运行模式 |
2.3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循环工质选择 |
2.4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仿真模型 |
2.4.1 压缩机的数学模型 |
2.4.2 冷凝器的数学模型 |
2.4.3 节流机构的数学模型 |
2.4.4 蒸发器的数学模型 |
2.4.5 蒸发冷凝器的数学模型 |
2.4.6 制冷剂的数学模型 |
2.4.7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数学模型 |
2.4.8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仿真模型算法 |
2.5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的模拟分析 |
第三章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实验台设计与搭建 |
3.1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实验台构成 |
3.1.1 复叠式耦合制冷实验台 |
3.1.2 实验台测点布置 |
3.2 实验设备选型 |
3.2.1 室外机组选型 |
3.2.2 压缩机选型 |
3.2.3 电子膨胀阀选型 |
3.2.4 蒸发器 |
3.2.5 蒸发冷凝器 |
3.2.6 辅助设备选型 |
第四章 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
4.1 实验台测试工况描述与结果分析 |
4.1.1 实验台测试工况及方法 |
4.1.2 实验台测试结果分析 |
4.2 实验验证工况描述与结果分析 |
4.2.1 实验验证工况及方法 |
4.2.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间接制冷系统蒸发器传热性能研究及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间接制冷系统在冷库应用中的研究现状 |
1.3 载冷剂的研究现状 |
1.4 相关蒸发器的研究现状 |
1.4.1 板壳式换热器的研究现状 |
1.4.2 水箱式换热器的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冷库间接制冷系统的选型设计 |
2.1 冷库间接制冷系统的原理概述 |
2.2 冷库概况 |
2.3 冷库制冷系统主要设备设计选型介绍 |
2.3.1 压缩机 |
2.3.2 蒸发式冷凝器 |
2.3.3 节流阀 |
2.3.4 蒸发器 |
2.3.5 低温循环泵及冲霜水泵 |
2.3.6 末端换热设备 |
2.3.7 其他相关设备 |
2.4 冷库制冷系统其他相关参数 |
2.5 冷库工程计量清单 |
2.6 冷库制冷系统实物图 |
2.7 冷库制冷机组BIM图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间接制冷系统蒸发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
3.1 数值模拟 |
3.1.1 数值模拟原理 |
3.1.2 CFD软件 |
3.2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3.2.1 物理模型 |
3.2.2 数学模型 |
3.3 数值求解过程 |
3.3.1 网格划分 |
3.3.2 定解条件 |
3.3.3 参数设置 |
3.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4.1 流动特性分析 |
3.4.2 传热性能分析 |
3.4.3 系统综合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间接制冷系统蒸发器实验研究及结构分析优化 |
4.1 蒸发器测点的布置 |
4.2 实验数据采集 |
4.3 实验内容 |
4.3.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
4.3.2 实验过程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6 蒸发器结构优化设计 |
4.6.1 蒸发器结构改进方案一 |
4.6.2 蒸发器结构改进方案二 |
4.6.3 蒸发器结构改进方案三 |
4.6.4 蒸发器结构优化方案总结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间接制冷系统蓄冷效益分析 |
5.1 公司生产情况 |
5.2 廊坊地区分时电价政策 |
5.3 机组不同运行方案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附录 冷库负荷计算表 |
致谢 |
(8)空气源热泵-冷柜一体机性能模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冷冻冷藏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制冷系统机械过冷的研究现状 |
1.2.3 蒸汽压缩制冷系统热回收应用现状 |
1.2.4 空气源热泵系统融霜及防结霜研究现状 |
1.2.5 空调系统启停的研究现状 |
1.2.6 空气源热泵和冷柜一体机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空气源热泵-冷柜一体机性能模拟 |
2.1 空气源热泵-冷柜一体机简介 |
2.2 质量流量比对空气源热泵-冷柜一体机性能影响的性能模拟 |
2.2.1 模型介绍 |
2.2.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2.3 空气源热泵系统启停过程的性能模拟 |
2.3.1 制冷系统的数学模型 |
2.3.2 空气源热泵系统启停过程的数学模型 |
2.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气源热泵-冷柜一体机性能实验研究 |
3.1 实验装置 |
3.1.1 实验样机 |
3.1.2 焓差法性能实验室 |
3.1.3 数据测控系统 |
3.2 实验工况 |
3.3 实验步骤 |
3.4 实验数据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开停机过程 |
4.1.1 夏季工况下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开机过程 |
4.1.2 夏季工况下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停机过程 |
4.1.3 冬季工况下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开机过程 |
4.1.4 冬季工况下,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停机过程 |
4.2 启停对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1 1℃工况下启停对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2 -1℃工况下启停对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3 3℃工况下,启停对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 |
4.3 -1℃工况下空气源热泵启停对空气源热泵系统和空气源热泵-冷柜一体机性能影响的对比 |
4.3.1 一个运行周期 |
4.3.2 两个运行周期 |
4.3.3 三个运行周期 |
4.4 联合运行时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启停对冷柜系统性能的影响 |
4.5 空气源热泵系统启停机过程实验值与模拟值比较 |
4.5.1 启动过程实验值与模拟值的比较 |
4.5.2 停机过程实验值与模拟值的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9)R290盘管式冰蓄冷空调系统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气候变暖与双碳目标 |
1.1.2 工质替代的紧迫性 |
1.2 R290 替代传统工质的研究现状 |
1.2.1 在制冷系统中的研究现状 |
1.2.2 在热泵空调系统中的研究现状 |
1.3 蓄冷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工作 |
2 R290 替代R134a的可行性分析 |
2.1 工质替代标准 |
2.2 工质特性分析 |
2.2.1 基础物性对比 |
2.2.2 热力性能 |
2.2.3 安全性可行性分析 |
2.3 R290 蓄冷空调系统性能理论研究 |
2.3.1 假设条件 |
2.3.2 主要公式 |
2.3.3 理论循环性能对比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盘管式冰蓄冷实验系统 |
3.1 实验目的 |
3.2 盘管式冰蓄冷系统设计 |
3.3 蓄冷实验系统搭建 |
3.4 实验测量系统 |
3.5 实验方法 |
3.5.1 实验测量装置的标定 |
3.5.2 系统的气密性检测 |
3.5.3 制冷剂的充注 |
3.5.4 实验流程 |
3.6 实验数据处理 |
3.7 实验不确定度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R290 盘管式冰蓄冷空调系统性能实验 |
4.1 充注量对蓄冷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1 充注量对R134a蓄冷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2 充注量对R290 蓄冷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 最佳充注量下R290 与R134a蓄冷工况性能实验 |
4.2.1 蓄冷槽工况 |
4.2.2 R290 与R134a蓄冷工况性能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可移动式压差预冷与变温贮藏装置开发与预冷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家政策 |
1.2 冷链物流及预冷 |
1.2.1 冷链物流 |
1.2.2 预冷简介 |
1.2.3 压差预冷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文献综述 |
1.3.2 现存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可移动式压差预冷与变温贮藏装置设计与计算 |
2.1 装置设计 |
2.1.1 箱体设计 |
2.1.2 流场分析 |
2.1.3 预冷量计算 |
2.2 设计工况 |
2.3 传热系数 |
2.4 箱体负荷 |
2.4.1 围护结构耗冷量 |
2.4.2 货物预冷耗冷量 |
2.4.3 通风换气耗冷量 |
2.4.4 操作管理耗冷量 |
2.4.5 果蔬呼吸热 |
2.4.6 设备负荷 |
2.4.7 制冷机机器负荷 |
2.5 制冷系统 |
2.5.1 系统循环 |
2.6 控制系统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移动式压差预冷与变温贮藏装置设备选型 |
3.1 设计参数来源 |
3.2 蒸发器选型 |
3.2.1 蒸发温度 |
3.2.2 蒸发器 |
3.3 压缩机选型 |
3.3.1 参数的确定 |
3.3.2 压缩机选型 |
3.4 冷凝器 |
3.5 膨胀阀选型 |
3.6 其他制冷辅助设备选型 |
3.6.1 高压储液器 |
3.6.2 干燥过滤器 |
3.6.3 气液分离器 |
3.6.4 视液镜 |
3.6.5 电磁阀 |
3.6.6 蒸发器风机 |
3.6.7 冷凝器风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移动式压差预冷与变温贮藏装置库内气流组织模拟 |
4.1 CFD简介 |
4.2 物理模型 |
4.3 数学模型 |
4.4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4.4.1 网格划分 |
4.4.2 边界条件 |
4.5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可移动式压差预冷与变温贮藏装置预冷及变温贮藏实验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步骤 |
5.3.1 压差预冷实验 |
5.3.2 变温贮藏实验 |
5.4 实验结果 |
5.4.1 樱桃预冷降温曲线 |
5.4.2 变温贮藏过程中樱桃糖度的变化 |
5.4.3 变温贮藏过程中樱桃硬度的变化 |
5.4.4 变温贮藏过程中樱桃腐烂率的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四、小型冷藏装置中制冷剂的最佳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合工质技术应用于冰箱制冷系统的研究进展[J]. 陈旗,刘国强,晏刚,鱼剑琳,李胤松. 家电科技, 2021(05)
- [2]小型冷藏车用太阳能半导体制冷装置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D]. 许美萍.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12)
- [3]局部顶排管恒温果蔬库的气流组织研究[D]. 韩思雨.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4]直接接触冷凝制冷系统的性能模拟及实验研究[D]. 孙庆烨.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5]大型冷库智能控制与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刘瑞恒.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6]复叠式耦合制冷系统性能的研究[D]. 杜启含.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7]间接制冷系统蒸发器传热性能研究及结构优化[D]. 刘哲.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8]空气源热泵-冷柜一体机性能模拟与实验研究[D]. 张京京.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9]R290盘管式冰蓄冷空调系统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金超. 中原工学院, 2021
- [10]可移动式压差预冷与变温贮藏装置开发与预冷效果研究[D]. 李太宝. 山东建筑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