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河生物群发现带“毛”的翼龙化石(论文文献综述)
汪筱林,李阳,裘锐,蒋顺兴,张鑫俊,陈鹤,王俊霞,程心[1](2020)在《中国早白垩世翼龙动物群及其多样性对比》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西北和东北地区发育中生代河湖相沉积的陆相盆地,其中赋存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群,包括天山北部准噶尔盆地的乌尔禾翼龙动物群、天山南部吐哈盆地的哈密翼龙动物群和辽西热河生物群富含翼龙化石。乌尔禾和哈密翼龙动物群都发现于下白垩统吐谷鲁群中,两者的繁盛时间大致相当,这两个动物群的翼龙个体数量巨大,但是物种多样性很低。乌尔禾翼龙动物群的化石多保存在半深湖环境沉积的细砂岩和粉砂岩中,化石保存较为完整,主要为正常死亡;哈密翼龙动物群的化石富集保存在滨浅湖环境事件沉积的风暴岩中,大都经过了大型风暴的短距离搬运和快速埋藏,骨架分散,但几乎所有单个骨骼完整。东北地区的热河生物群翼龙种类众多,共生包括鱼类、两栖类、恐龙等其他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脊椎动物,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大多保存在半深湖-深湖环境形成的页岩中,骨架多为完整保存,是火山爆发事件导致其集群死亡,并被火山灰快速埋藏,与新疆的动物群面貌明显不同。根据天山南北的翼龙动物群初步对比,乌尔禾翼龙动物群的主要优势类群准噶尔翼龙类,在天山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及相邻的蒙古西部地区都有分布,与天山南部的哈密翼龙动物群中已知唯一翼龙类群哈密翼龙完全不同,两者亲缘关系很远。因此认为在中生代,天山的隆升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并对翼龙的南北迁徙交流形成了有效的地理阻隔。依据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早白垩世翼龙动物群对比,认为辽西及相邻周边地区由于华北克拉通破坏,导致大量火山活动,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生物种类的快速更替,从而形成了热河生物群独有的极高的生物多样性,而缺少火山活动、环境相对单一的西北陆相盆地,虽然翼龙类具有数以千万计的庞大居群,但是物种多样性很低。华北克拉通破坏导致的辽西地区频繁而强烈的火山活动,是形成中国西北和东北早白垩世生物多样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许江[2](2018)在《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湖相碳酸盐岩特征及环境意义》文中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西地区产出大量种类繁多、保存精美的热河生物群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一个宝库。然而研究区沉积学和古环境的研究相对薄弱,且随着对该地区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问题愈发凸显。湖相碳酸盐岩作为分布范围最广的陆相碳酸盐岩,对古气候,古水动力,古水介质化学条件,陆源物质等条件非常敏感,然而其研究程度较低,还处于对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时期单个盆地沉积特征的研究中。本位以义县组湖相碳酸盐岩为切入点对义县组地层形成环境进行分析的同时为湖相碳酸盐岩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义县盆地是义县组地层非常发育的中生代盆地,同时也是辽西地区湖相碳酸盐岩产出规模最大、沉积层数最多的盆地。本文查明盆地内8个义县组剖面中共计40层湖相碳酸盐岩的层位和空间分布。依据颗粒物的种类、基质类型、沉积构造以及生物化石等特征,在义县组碳酸盐岩中识别出7个标准微相类型。通过镜下观察,在义县组湖相碳酸盐岩中共识别出5种生物构造,包括微核形石,微生物-石蚕巢礁及单体石蚕巢化石,似生物球粒和钻孔遗迹Petroxestes。其中微核形石,微生物-石蚕巢礁和单体石蚕巢化石,似生物球粒以及Petroxestes均为首次在义县组中发现。论文中详细描述了这5种生物构造的形态、结构特征,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成因类型,形成机制,生长模式以及可能的建造者。论文中还对这些生物构造对古气候,古水动力等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辽西义县组湖相碳酸盐岩内包含多种沉积构造,包括泥晶构造、纹层构造、石盐假晶、燧石结核,滑塌构造和纹层状泥灰岩角砾等。论文对每种沉积构造指示的古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特别对产出于英窝山北剖面顶部碳酸盐岩层内的滑塌构造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探讨了其对古沉积环境的指示。根据义县组碳酸盐岩中生物构造,沉积构造以及野外特征,辽西义县盆地碳酸盐岩形成环境是多种多样的,总体可划分为6类。1.形成于水动力条件弱,沉积速率缓慢,的静水环境中的碳酸盐岩,微相类型以LMF1和LMF2为主;2.形成于极端干旱气候环境中的碳酸盐岩,以出现大量的石盐假晶、燧石结核构造特征;3.形成于水动力条件强,快速沉积的环境中的碎屑碳酸盐岩,以出现大量的岩屑、长石石英颗粒为特征;4.碳酸盐岩中的颗粒物以微核形石为主,形成于水体动荡,富氧,且沉积速率相对缓慢,适宜微生物大量繁衍的环境中;5.介形虫灰岩,以大量介形虫壳为特征,指示短期适宜介形虫生存环境的出现;6.SFT-1为藻灰岩,指示水动力条件中等,富氧,富营养条件下,水体中碎屑含量低,沉积速率缓慢的水体环境。利用义县组碳酸盐岩中分布范围广、单个剖面内重复性低的沉积构造和生物构造,分析了盆地内各剖面层位关系。总体而言,业南沟剖面层位较低,其顶部YNG-1和英窝山北剖面中下部YWS-B-1具有可对比性;英窝山北剖面中部(YWS-B-3,YWS-B-5-5),英窝山南剖面底部(YWS-N-1),王家沟剖面中上部(WJG-0,WJG-1,WJG-2),四方台剖面顶部(SFT-2,SFT-3),潘家沟剖面下部(PJG-1),形成时期相近;枣茨山剖面中部(ZCS-1,ZCS-3)和英窝山北剖面中部(YWS-B-4-4,YWS-B-5-3)形成于同期。老公沟剖面与英窝山北剖面和枣茨山剖面顶部沉积于同期。根据义县盆地义县组各剖面中碳酸盐岩及陆源碎屑沉积特征,义县湖盆的演化经历了早期逐渐发育,前期动植物繁盛,中期干旱湖泊萎缩,晚期短暂恢复和末期繁荣5个阶段。伴随湖盆的演化,湖泊的沉积中心不断向东转移,并终止于枣茨山剖面附近。
王铁晖[3](2018)在《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中段沉积环境及演化》文中指出早白垩世辽西地区火山沉积盆地发育,如义县盆地、金-羊盆地,盆地内以巨厚的火山岩系充填为主,并出现多个沉积夹层。义县组沉积层中发现丰富的“热河生物群”化石,以恐龙、鸟类和古果等最为世人所瞩目。国内外诸多学者投入到对“热河生物群”化石、古生态、古地理、古环境和古气候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收集以往资料及全面野外地质学工作基础上,对义县组中段砖城子层和大康堡层展开更加深入研究。通过对砖城子层和大康堡层标准剖面详细的描述,划分岩相类型,并依据岩相组合识别出多种沉积相。在建立垂向沉积序列基础上,分析其沉积环境的演化,探讨沉积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重点对沉积层中出现的纹泥和火山碎屑泥灰岩进行深入的研究,并辅以地球化学手段,分析物源特征、古气候特征及火山活动对沉积层的影响。根据岩石结构和构造,砖城子层中可识别出17种岩相类型,包括:基质支撑砾岩相(Gm)、凝灰质含砾粗砂岩相(Sm)、平行层理含砾粉砂岩相(Sp)等。垂相沉积序列特征指示该时期为扇三角洲-湖泊沉积,包括:泥石流相、滨浅湖相和深-半深湖相。沉积初期湖泊环境演化受构造活动控制明显,中-晚期主要受古气候控制。大康堡层中可识别出11种岩相类型,包括:杂基支撑砾岩相(Gm)、平行层理凝灰质中-粗粒砂岩相(Sp1)、平行-交错层理中-细粒砂岩相(Sp2)等。垂相沉积序列特征指示该时期为湖泊沉积,包括:滨浅湖相和深-半深湖及浊流相。古气候变化是沉积期湖泊环境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沉积学工作表明大康堡层沉积中纹泥占据很大的比例(约60~70%),沉积期周期性(季节性)气候变化明显。纹泥厚度变化,指示了沉积期降水量的波动及温度(高温季节)的变化。大康堡层沉积期降水量逐渐减少,沉积速率逐渐降低。沉积初期洪水频发,气候相对温暖。纹泥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化学蚀变指数(CIA值)在65~67之间,变化幅度较小。Rb/Sr值较低,由下至上逐渐增大,大康堡层沉积期气候较温暖、湿润,存在寒冷、干燥向温暖、湿润变化的趋势。成分变异指数ICV值在1.3~11.6之间,均大于1,代表了初始沉积的产物,沉积期活动的构造环境。据标准化稀土模式分配图、A-CN-K、Co/Th-La/Sc源岩属性判别图解,大康堡层物源以偏酸性火山岩为主,主要为下伏义县组主期火山岩。沉积期稀土元素的分异程度Lan/Ybn值均明显大于1,且下部值略大,向上存在变小的趋势,代表了沉积物沉降速率加快,湖水盐度升高。通过与近现代湖相纹泥对比,大康堡层湖相纹泥发育于中-高纬度地区,形成于火山口湖环境,沉积物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方式发生沉淀(河流携带碎屑、化学沉降、大气粉尘等)。湖泊处于封闭状态,湖水发生分层。湖泊周围植被较好,针叶林比重较大,较现代气候略冷,东部高原可能存在于辽西地区。沉积期火山活动会对沉积层影响较大,表现为对沉积物的控制和改造。砖城子层火山碎屑泥灰岩(火山事件层)和纹层状泥灰岩夹层、大康堡层纹层状泥灰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火山事件层富集SiO2、K2O、Li、Sc、As、Sr和Ag元素。样品CIW值在82~91之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指示风化作用强烈。沉积层中出现多层特殊沉积,包括:老公沟层紫红色-红褐色中细粒砂岩,为典型的陆相红层沉积,指示义县组早期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砖城子层纹层状硅化白云岩沉积,指示该时期炎热的古气候;各个沉积夹层中均可见湖相碳酸盐岩及钙质沉积,指示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存在干旱-半干旱气候环境。分析各沉积层样品CIA值、CIW值、Rb/Sr比值及氧同位素,老公沟层、砖城子层和大康堡层元素比值与古温度(通过氧同位素计算)存在较好的一致性。金刚山层元素CIA值较低,而古温度值极高,认为沉积层中碳酸盐岩沉积与沉积期火山活动有关。本文通过对火山活动间歇沉积层特征的变化,把义县盆地的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初始裂陷阶段、持续裂陷作用阶段、裂陷作用最强阶段、裂陷作用末期、裂陷作用结束。义县盆地的演化受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影响强烈。
汪筱林,蒋顺兴[4](2016)在《中国的翼龙化石新发现与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对热河生物群和燕辽生物群多个新翼龙属种的研究,在翼龙习性、起源与演化,以及世界范围内的翼龙动物群对比等方面取得若干进展。新疆发现的哈密翼龙动物群,含有大量三维保存的雌、雄翼龙个体和翼龙蛋化石,在翼龙性双型、个体发育和蛋壳结构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结合辽宁建昌、浙江临海等翼龙产地的野外工作和同位素测年结果,初步建立了中国的翼龙化石地层序列和时代框架。
汪筱林,程心,蒋顺兴,王强,孟溪,张嘉良,李宁[5](2014)在《辽西玲珑塔翼龙动物群和浙江翼龙的同位素年代:兼论中国翼龙化石的地层序列和时代框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已经有8个省及自治区发现翼龙化石,时代分布从中侏罗世一直延续到晚白垩世。对近年来大量发现翼龙化石的辽宁玲珑塔和产出浙江翼龙的塘上组两个有争议的化石层位进行了U-Pb同位素测年,得到了最新的年龄数据。在玲珑塔地区含化石沉积地层的碎屑锆石获得了最小150 Ma的同位素年龄,可能代表了化石层位的时代下限,表明含化石层的时代为晚侏罗世。同时,也获得了浙江天台盆地富含恐龙蛋化石层下伏的塘上组和临海上盘浙江翼龙化石地点的塘上组(小雄组)凝灰岩的年龄,分别为113 Ma和90Ma,证实了浙江翼龙产于晚白垩世,而浙江地区不同盆地的塘上组应属于不同时期的沉积。在辽西和浙江这两个重要的有争议的翼龙化石地点的同位素最新年龄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发现的翼龙化石的地层序列和时代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总结,表明早白垩世翼龙占优势地位。
王亮亮,胡东宇,张立君,郑少林,贺怀宇,邓成龙,汪筱林,周忠和,朱日祥[6](2014)在《辽西建昌玲珑塔地区侏罗纪地层的离子探针锆石U-Pb定年:对最古老带羽毛恐龙的年代制约》文中提出辽西建昌玲珑塔地区髫髻山组火山-沉积岩地层中富含燕辽生物群(又称道虎沟生物群)的重要化石,并记录了若干重要的生物演化事件,特别是对研究鸟类的起源以及最早鸟类和恐龙祖先的分化均具有关键的意义,因而其地层时代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对建昌玲珑塔大西山含化石沉积层中的3个凝灰岩样品进行了详细的SI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了160.7±1.7,159.5±2.3和158.9±1.7 Ma的年龄结果.根据近年广泛使用的地质年表GTS2004和新近修订的地质年表GTS2012,由侏罗兽和近乌龙等构成的燕辽生物群生存干晚侏罗世早期,从而为最早哺乳动物和最早带毛恐龙的出现年代提供了确凿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
王亮亮,胡东宇,张立君,郑少林,贺怀宇,邓成龙,汪筱林,周忠和,朱日祥[7](2013)在《辽西建昌玲珑塔地区侏罗纪地层的离子探针锆石U-Pb定年:对最古老带羽毛恐龙的年代制约》文中认为辽西建昌玲珑塔地区髫髻山组火山-沉积岩地层中富含燕辽生物群(又称道虎沟生物群)的重要化石,并记录了若干重要的生物演化事件,特别是对研究鸟类的起源以及最早鸟类和恐龙祖先的分化均具有关键的意义,因而其地层时代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对建昌玲珑塔大西山含化石沉积层中的3个凝灰岩样品进行了详细的SI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了160.7±1.7,159.5±2.3和158.9±1.7Ma的年龄结果.根据近年广泛使用的地质年表GTS2004和新近修订的地质年表GTS2012,由侏罗兽和近鸟龙等构成的燕辽生物群生存于晚侏罗世早期,从而为最早哺乳动物和最早带毛恐龙的出现年代提供了确凿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
郭相奇,韩建刚,姬书安[8](2012)在《辽宁西部及邻区中侏罗世燕辽生物群脊椎动物化石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中国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北部中侏罗世髫髻山组和九龙山组中发现了丰富的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这一化石群被称为燕辽生物群。燕辽生物群已正式命名的脊椎动物26属28种,包括鱼类1属1种、两栖类4属4种、有鳞类1属1种、翼龙类10属12种、兽脚类恐龙5属5种、哺乳类5属5种。燕辽生物群的脊椎动物化石对研究长羽毛兽脚类恐龙的演化、翼龙类的分类演化、滑体两栖类的分异等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辽宁西部及邻区燕辽生物群脊椎动物的多样性不及同一地区早白垩世的热河生物群,但它为认识这一地区晚中生代生物群的演替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
张嘉良,王强,蒋顺兴,孟溪[9](2011)在《莱阳白垩纪化石生物群》文中认为莱阳古生物发现与研究具有辉煌的历史迄今为止,在莱阳地区已经发现3个着名的白垩纪生物群,即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晚白垩世莱阳恐龙动物群和莱阳恐龙蛋化石群,这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其他地方是绝无仅有的。这些化石生物群都集中分布在莱阳五龙河流域,许多重要化石遗址都分布在城郊四周,如金刚口和将军顶等。1923年,我国第一代地质学家谭锡畴在山东莱阳采集了恐
汪筱林,蒋顺兴,孟溪[10](2009)在《中国的翼龙化石研究的若干进展》文中认为近年来在辽西及其周边地区的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中发现了大量的翼龙化石,其中包括带毛的热河翼龙等,为翼龙温血提供了新的证据;具有翼龙胚胎的蛋化石,使翼龙的卵生生殖方式得到确认;最小的树栖翼龙的发现,显示了白垩纪翼龙的个体分异和对环境的适应。同时,此前仅仅在欧洲和南美大陆出现的翼龙化石在这一地区的大量发现和研究,揭示了热河翼龙动物群的多样性和动物古地理分布规律,为深入了解一些重要翼龙类群的起源、演化和辐射提供了翔实的化石材料。
二、热河生物群发现带“毛”的翼龙化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河生物群发现带“毛”的翼龙化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早白垩世翼龙动物群及其多样性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翼龙动物群的地层层序与化石层位 |
2 翼龙动物群化石富集层的沉积学特征与化石特异埋藏 |
3 天山南北的哈密翼龙动物群和乌尔禾翼龙动物群对比及差异分析 |
4 新疆的翼龙动物群与热河生物群多样性不同的原因分析 |
5 结论 |
(2)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湖相碳酸盐岩特征及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湖相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
1.1 国外湖相碳酸盐岩研究 |
1.2 国内湖相碳酸盐岩研究 |
1.3 辽西地区义县组碳酸盐岩研究 |
1.4 湖相碳酸盐岩受控条件和一般特征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 |
2.2 区域构造 |
2.3 中生代盆地演化特征及分布 |
2.4 义县盆地地层构架 |
2.4.1 太古宇 |
2.4.2 中生界 |
2.5 义县组地层划分 |
第3章 辽西义县组碳酸盐岩产出层位及特征 |
3.1 老公沟剖面 |
3.2 业南沟剖面 |
3.3 英窝山北剖面 |
3.4 英窝山南剖面 |
3.5 王家沟剖面 |
3.6 四方台剖面 |
3.7 潘家沟剖面 |
3.8 枣茨山剖面 |
第4章 义县盆地义县组碳酸盐微相类型 |
4.1 老公沟剖面 |
4.2 业南沟剖面 |
4.3 英窝山北剖面 |
4.4 英窝山南剖面 |
4.5 王家沟剖面 |
4.6 四方台剖面 |
4.7 潘家沟剖面 |
4.8 枣茨山剖面 |
第5章 义县组碳酸盐岩生物、沉积构造识别 |
5.1 义县组碳酸盐岩生物构造 |
5.1.1 微核形石 |
5.1.2 微生物-石蚕巢礁及单体石蚕巢化石 |
5.1.3 介形虫壳化石 |
5.1.4 似生物球粒 |
5.1.5 钻孔遗迹Petroxestes |
5.2 义县组碳酸盐岩沉积构造 |
5.2.1 滑塌构造 |
5.2.2 具纹层构造泥灰岩角砾 |
第6章 义县组碳酸盐岩古环境分析及层位对比 |
6.1 义县组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分析 |
6.1.1 古环境研究依据 |
6.1.2 义县组碳酸盐岩形成环境 |
6.1.3 各沉积剖面形成环境 |
6.2 义县盆地义县组剖面地层对比 |
6.3 义县期湖盆演化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简介 |
(3)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中段沉积环境及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3 区域构造背景 |
2.4 义县盆地义县组火山旋回特征 |
第3章 义县组中段砖城子层、大康堡层沉积环境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
3.1 砖城子层岩石序列特征 |
3.2 砖城子层沉积相分析 |
3.3 砖城子层沉积环境演化及控制因素 |
3.4 大康堡层岩石序列特征 |
3.5 大康堡层沉积相分析 |
3.6 大康堡层沉积环境演化及控制因素 |
3.7 义县组中段湖泊环境特征 |
第4章 大康堡层纹泥特征及意义 |
4.1 纹泥特征 |
4.2 纹泥的古环境意义 |
4.3 纹泥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
4.4 义县组湖相纹泥与近现代湖相纹泥沉积环境对比 |
第5章 沉积层对火山活动响应 |
5.1 火山活动及火山岩分布特征 |
5.2 火山活动对沉积层的控制 |
5.3 火山活动背景下沉积物特征及形成机制 |
5.4 火山事件层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
第6章 沉积期古气候及义县盆地演化 |
6.1 沉积期古气候 |
6.2 义县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附表 |
(4)中国的翼龙化石新发现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热河生物群的翼龙新发现 |
燕辽翼龙动物群 |
哈密翼龙动物群 |
翼龙蛋与胚胎 |
翼龙年代学 |
(5)辽西玲珑塔翼龙动物群和浙江翼龙的同位素年代:兼论中国翼龙化石的地层序列和时代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辽西玲珑塔翼龙化石层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 |
1.1 地质背景 |
1.2 实验方法及材料 |
1.3 结果与讨论 |
2 浙江临海市浙江翼龙地点及天台盆地塘上组的锆石U-Pb同位素测年 |
2.1 地质背景 |
2.2 实验方法及材料 |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 中国翼龙化石的地层序列和时代框架 |
3.1 中侏罗世 |
3.2 晚侏罗世 |
3.2.1 新疆五彩湾 |
3.2.2 辽宁建昌玲珑塔和内蒙古宁城道虎沟 |
3.3 早白垩世 |
3.3.1 辽宁西部及其相邻地区 |
3.3.2 甘肃庆阳 |
3.3.3 山东莱阳 |
3.4 晚白垩世 |
(8)辽宁西部及邻区中侏罗世燕辽生物群脊椎动物化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燕辽生物群脊椎动物化石的分布与地质时代 |
2 燕辽生物群中脊椎动物化石的特征及其科学意义 |
2.1 硬骨鱼类 |
2.2 两栖类 |
2.3 爬行类 |
2.4 哺乳类 |
3 燕辽生物群与热河生物群中脊椎动物化石之比较 |
4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10)中国的翼龙化石研究的若干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
2 树栖翼龙, 娇小的体形和巨大的个体分异 |
3 翼龙蛋与胚胎, 证实翼龙卵生和具有早熟的胚胎发育模式 |
4 带毛翼龙, 像鸟一样温血的飞行爬行动物 |
5 热河翼龙动物群, 两个翼龙化石组合是记录翼龙进化的重要环节 |
四、热河生物群发现带“毛”的翼龙化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早白垩世翼龙动物群及其多样性对比[J]. 汪筱林,李阳,裘锐,蒋顺兴,张鑫俊,陈鹤,王俊霞,程心. 地学前缘, 2020(06)
- [2]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湖相碳酸盐岩特征及环境意义[D]. 许江. 东北大学, 2018
- [3]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中段沉积环境及演化[D]. 王铁晖. 东北大学, 2018
- [4]中国的翼龙化石新发现与研究进展[J]. 汪筱林,蒋顺兴. 科学, 2016(04)
- [5]辽西玲珑塔翼龙动物群和浙江翼龙的同位素年代:兼论中国翼龙化石的地层序列和时代框架[J]. 汪筱林,程心,蒋顺兴,王强,孟溪,张嘉良,李宁. 地学前缘, 2014(02)
- [6]辽西建昌玲珑塔地区侏罗纪地层的离子探针锆石U-Pb定年:对最古老带羽毛恐龙的年代制约[A]. 王亮亮,胡东宇,张立君,郑少林,贺怀宇,邓成龙,汪筱林,周忠和,朱日祥.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地球深部结构与过程研究室, 2014
- [7]辽西建昌玲珑塔地区侏罗纪地层的离子探针锆石U-Pb定年:对最古老带羽毛恐龙的年代制约[J]. 王亮亮,胡东宇,张立君,郑少林,贺怀宇,邓成龙,汪筱林,周忠和,朱日祥. 科学通报, 2013(14)
- [8]辽宁西部及邻区中侏罗世燕辽生物群脊椎动物化石研究进展[J]. 郭相奇,韩建刚,姬书安. 地质通报, 2012(06)
- [9]莱阳白垩纪化石生物群[J]. 张嘉良,王强,蒋顺兴,孟溪. 科学世界, 2011(08)
- [10]中国的翼龙化石研究的若干进展[J]. 汪筱林,蒋顺兴,孟溪. 自然杂志,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