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田斐[1](2021)在《马拉松长跑对男性跑者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我国马拉松长跑参赛人数近年来呈“井喷式”增长,与之相应,跑步相关损伤非常常见,膝关节是最常损伤部位,尤其在马拉松赛事期间及赛后短期内损伤风险更高。然而马拉松引起膝关节损伤的可能原因尚不清楚,且缺乏方便可行的设备监测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的变化。因此,本研究目的如下:(1)提出一款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用于膝关节步态6自由度运动学评估和膝关节本体感觉评估,并明确该系统在两方面应用中的重测信度;(2)多维度全面探讨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及恢复情况:包括1)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的影响及其恢复情况;2)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屈伸肌不同收缩速度、不同收缩方式肌力的影响及其恢复情况;3)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步行和跑步6自由度运动学的影响及其恢复情况;4)马拉松长跑对步行和跑步膝关节屈伸肌肌肉激活功能的影响及其恢复情况。研究方法:本研究共开展三个实验,完成五个研究。研究一,为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的重测信度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新方法在膝关节步态6自由度运动学评估中的重测信度研究,纳入10名健康青年,每名受试者完成6次测试(2名测试者×3个不同天),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测量标准误差(SEM)和Bland-Altman(B-A)法评估该新方法在测试者内部(不同天之间)和测试者之间的重测信度;实验二,新方法在膝关节主动位置觉评估中的重测信度及与人工测量的对比研究,纳入21名健康青年,每名受试者完成4次测试(2次测试×2种方法),评估并比较新方法和人工测量法在膝关节主动位置觉评估中的重测信度。实验三,完成四个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法(共收回298份)纳入跑步经验相近,且确定参加2018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事的男性跑者21名,分别在马拉松跑前48h内(T0)、马拉松跑后当天(T1)和马拉松跑后一周(T2)完成以下四个内容的生物力学特征测试:膝关节本体感觉(包括运动觉、被动位置觉和主动位置觉),膝关节屈伸肌肌力(包括等速向心60°/s、120°/s、240°/s、等速离心120°/s和等长收缩模式),膝关节步行和跑步6自由度运动学以及与运动学同步采集膝关节屈伸肌激活功能(包括股内侧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腓肠肌内侧头和外侧头),采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别比较马拉松长跑前后上述四个内容的生物力学特征变化。其中,本体感觉研究中,另外纳入21名健康青年作为对照组,以判别本体感觉是否受学习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1.新型便携式系统重测信度研究:(1)膝关节6自由度运动学评估,测试者内部ICC均值为0.780.95,转动和平移SEM均值分别为1.49°2.99°和1.25mm3.89mm;测试者之间ICC均值为0.730.94,转动和平移SEM均值分别为1.07°3.33°和1.72mm4.61mm;B-A法重测一致性良好;(2)膝关节主动位置觉评估,新方法ICC为0.740.80,SEM值为0.52°0.61°;人工法ICC值为0.230.43,SEM值为0.89°2.07°,B-A法示新方法较人工法一致性更优。2.本体感觉比较:(1)运动觉:马拉松组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1);屈膝方向马拉松组内比较T0较T1显着增加(p<0.001)。(2)被动位置觉:马拉松组均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5)。(3)主动位置觉:在T1膝关节60°位置,马拉松组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1)。马拉松组内比较与对照组变化趋势一致。3.膝关节屈伸肌肌力比较:(1)峰值力矩:T1较T0显着下降(p<0.05);离心收缩较向心和等长收缩显着增加(p<0.05);膝关节伸肌峰值力矩随收缩速度减低而增加(p<0.05)。(2)峰值功率:膝关节屈肌向心240°/s,伸肌向心60°/s和120°/s T1较T0显着下降(p<0.05)。(3)总功:膝关节屈肌向心60°/s、240°/s,伸肌所有向心速度T1较T0均显着下降(p<0.05)。4.膝关节步态运动学比较:步行和跑步运动学曲线呈一致性变化,(1)步行:支撑早中期和摆动中末期T1较T0膝关节屈曲显着减小(p<0.05);足触地期和摆动末期T1较T0膝内旋显着减小(p<0.05);支撑末期和摆动末期T1较T0前移显着减小(p<0.05);内外平移范围T1较T0显着减小(p<0.05);摆动中末期T2较T0近远平移显着减小(p<0.05)。(2)跑步:支撑中期和摆动中末期T1较T0膝关节屈曲显着减小(p<0.05);内外平移范围T1较T0显着减小(p<0.05);支撑中期和摆动中期T2较T0近远平移显着减小(p<0.05)。5.膝关节屈伸肌激活功能比较:步行和跑步步态肌电包络线呈一致性变化,(1)步态肌电幅值比较,所有膝伸肌足触地期和摆动末期T0较T2均显着下降(p<0.05);股二头肌和半腱肌摆动末期,腓肠肌内、外侧头支撑中期T0较T2均显着下降(p<0.05)。(2)MVC测试RMS值比较,膝关节屈伸肌T0较T2均显着下降(p<0.001),除了股内侧肌和腓肠肌外侧头外,其余肌肉T1较T2均显着下降(p<0.05)。(3)中值频率比较,步行腓肠肌内侧头,跑步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腓肠肌内侧头T0较T1显着减低(p<0.05);(4)共激活比值比较,跑步伸展-屈曲方向,T2较T1显着减小(p<0.05),即共收缩程度更高。研究结论:1.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用于膝关节步态6自由度运动学评估,测试者内部重测信度良好;用于膝关节主动位置觉评估,重测信度良好,优于人工测量法。2.马拉松跑后本体感觉功能较跑前未见显着减退,其中运动觉较跑前敏感性增加,考虑与中枢调节机制有关。马拉松组较对照组运动觉和被动位置觉显着减低,考虑与累积负荷有关。3.马拉松跑后膝关节屈伸肌在各个速度及收缩方式下峰值力矩、峰值功率及总功均呈下降改变,可能潜在增加膝关节损伤风险,跑后一周部分或完全恢复。4.马拉松跑后膝关节步态支撑相屈曲角度减小,可能潜在增加关节损伤风险,其余自由度基本呈减小变化考虑与各自由度的耦合作用及机体的适应调节策略有关。5.膝关节屈伸肌激活功能在马拉松跑前最低,跑后当天次之,跑后一周最高,提示马拉松跑后可能存在神经调节策略及时间恢复作用,使跑后较跑前未见减低。
张浩天[2](2021)在《高原人群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 ——西藏大学藏汉族学生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对高原世居学生和移居学生进行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测试,观察低氧条件下世居学生和移居学生膝关节屈伸肌肌力特征及不同运动测试速度下膝关节屈伸肌肌力峰力矩与平均功率、总功的相关性;对比世居者和移居者下肢长度和围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进一步探讨肌力与下肢长度和围度之间的相关性;为运动损伤与康复、高原运动员选材和运动训练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Meta分析方法:通过系统性综述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进行相关文献检索调研。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有关18-30岁健康成年人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研究的相关文献,按照文献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2.横断面研究:基于Meta分析结果,制定本课题研究方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取西藏大学医学院、理学院和工学院等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202人,其中世居藏族男性50人,世居藏族女性52人,移居汉族男性50人,移居汉族女性50人。测试内容包括问卷调查、生理指标(血红蛋白浓度、血氧饱和度和心率、递增负荷自行车测试)测试和等速肌力测试。纳入标准:世居藏族受试者三代以上在高原生活、三代以内无其他民族通婚经历,移居汉族受试者为内地移居高原时间在1-2年。所有受试者膝关节无任何损伤史。采用Excel进行原始数据录入,使用Graph Pad、Stata和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描述性数据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之间等速肌力指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8篇文献,样本量共计1170例(男性769例,女性401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18-30岁健康成年男性双侧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正常参考值为60°/s左侧伸肌PT:169~194N*m,60°/s左侧屈肌PT:93~119N*m,60°/s左侧H/Q:45%~61%;60°/s右侧伸肌PT:174~207N*m,60°/s右侧屈肌PT:108~131N*m,60°/s右侧H/Q:51%~61%;120°/s左侧伸肌PT:139~163N*m,120°/s左侧屈肌PT:85~101N*m,120°/s左侧H/Q:54%~75%;120°/s右侧伸肌PT:138~194N*m,120°/s右侧屈肌PT:91~105N*m,120°/s右侧H/Q:58%~73%;180°/s左侧伸肌PT:117~128N*m,180°/s左侧屈肌PT:64~85N*m,180°/s左侧H/Q:60%~63%;180°/s右侧伸肌PT:108~128N*m,180°/s右侧屈肌PT:59~96N*m,180°/s右侧H/Q:51%~66%。18-30岁健康成年女性双侧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正常参考值为60°/s左侧伸肌PT:90~124N*m,60°/s左侧屈肌PT:47~69N*m,60°/s左侧H/Q:41%~58%;60°/s右侧伸肌PT:96~125N*m,60°/s右侧屈肌PT:53~72N*m,60°/s右侧H/Q:46%~63%;120°/s左侧伸肌PT:68~119N*m,120°/s左侧屈肌PT:33~75N*m,120°/s左侧H/Q:39%~66%;120°/s右侧伸肌PT:75~118N*m,120°/s右侧屈肌PT:36~74N*m,120°/s右侧H/Q:45%~69%;180°/s左侧伸肌PT:60~84N*m,180°/s左侧屈肌PT:34~58N*m,180°/s左侧H/Q:43%~67%;180°/s右侧伸肌PT:62~81N*m,180°/s右侧屈肌PT:39~52N*m,180°/s右侧H/Q:52%~69%。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次Meta分析稳定性较好。漏斗图经Egger’s检验显示本次Meta分析存在发表偏倚。2.横断面结果:(1)世居藏族大学生体重、BMI、血压、心率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移居汉族(P<0.05);世居藏族大学生SpO2高于移居汉族,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世居藏族大学生小腿长度、大腿围度要明显低于移居汉族(P<0.05);世居男性藏族大学生大腿长度、男性小腿围度低于移居汉族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女性之间小腿围度相比有差异(P<0.05);世居藏族大学生左下肢重量低于移居汉族(P<0.05),但右下肢重量无显着差异。世居藏族大学生有氧运动能力明显优于移居汉族居民(P<0.001),世居男性藏族与移居汉族SpO2peak、HRpeak相比无差异,但女性之间SpO2peak差异显着(P<0.05)。(2)随着角速度不断增加,PT逐渐降低,在同一角速度下男性PT明显大于女性(P<0.001)。世居藏族男性伸肌PT大于移居汉族男性PT,在60°/s角速度下世居藏族男性左侧伸肌大于移居汉族男性(P<0.05),在60°/s角速度下世居藏族男性右侧伸肌大于移居汉族男性(P<0.001);世居藏族女性屈伸肌PT大于移居汉族女性PT,在120°/s、180°/s角速度下世居藏族女性左侧伸肌大于移居汉族女性(P<0.05),在其他角速度下相比无显着差异;世居藏族男性屈肌在60°/s和120°/s角速度下大于移居汉族男性,(P<0.01),在60°/s角速度下居藏族男性右侧屈肌大于移居汉族男性(P<0.05);世居藏族女性在60°/s角速度下左侧屈肌PT大于移居汉族女性(P<0.05),其他角速度下相比无显着差异。(3)随着角速度不断增加,PT/BW逐渐降低,世居藏族男性大于移居汉族男性,在60°/s角速度下左、右侧伸肌与移居汉族居民相比差异显着(P<0.05);右侧伸肌与移居汉族居民相比有差异(P<0.05);女性之间伸肌相比无差异;在60°/s、120°/s角速度下,世居藏族男性左侧屈肌与移居汉族居民相比差异显着(P<0.001),在180°/s角速度下,世居藏族男性屈肌与移居汉族居民相比差异显着(P<0.01),在60°/s、120°/s角速度下,世居藏族男性右侧屈肌与移居汉族居民相比差异显着(P<0.01);在60°/s角速度下世居藏族女性左侧屈肌、右侧屈肌大于移居汉族女性(P<0.05)。(4)随着角速度不断增加,H/Q逐渐升高;男性在角速度为左侧120°/s时相比有差异(P<0.05);女性在角速度为左侧60°/s、120°/s、180°/s和右侧60°/s时相比有差异(P<0.05)。(5)随着角速度不断增加,AP逐渐升高;世居藏族男性AP大于移居汉族男性,在角速度为60°/s左屈、60°/s右屈下相比有差异(P<0.05),伸肌在不同运动角速度下相比无差异;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女性屈肌AP在不同运动角速度下相比无差异,在角速度为120°/s和180°/s下汉族女性左侧伸肌大于藏族(P<0.05)。(6)TW随着角速度不断增加而不断降低,伸肌大于屈肌,在角速度为60°/s左屈、60°/s右屈下世居藏族男性TW大于移居汉族男性(P<0.05);在角速度为120°/s左伸、180°/s右伸下移居汉族女性大于世居藏族女性(P<0.05)。(7)随着角速度不断增加,TPT逐渐降低,在角速度为180°/s左屈和180°/s左伸下,移居汉族男性大于世居藏族男性(P<0.05);在角速度为60°/s左屈、120°/s左屈、180°/s左屈、60°/s右屈、120°/s右屈、180°/s左伸、120°/s右伸和180°/s右伸下均为移居汉族女性大于世居藏族女性(P<0.05),其他角速度下相比无差异。(8)世居藏族男性与移居汉族男性之间AOPT相比无差异,在角速度为120°/s左屈和180°/s左屈下,移居汉族女性AOPT大于世居藏族女性(P<0.05),在120°/s左伸、180°/s左伸、60°/s、120°/s右伸和180°/s右伸下,世居藏族女性AOPT大于移居汉族女性(P<0.05),其他运动角速度下相比无差异。(9)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与平均功率呈显着正相关,与总功呈显着正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受试者爆发力。(10)在运动速度为60°/s下,藏族男性双侧屈膝PT/BW与TL呈负相关,120°/s和180°/s下,藏族男性左侧屈膝PT/BW与TL呈负相关。在其他角速度下相比,其PT/BW与TL呈正相关,差异不显着;与藏族男性相比,汉族男性PT/BW与TL呈现其明显的相关性(P>0.05)。藏族女性在运动角速度为60°/s和120°/s左侧伸膝PT/BW与TL呈负相关,在运动角速度为60°/s右侧、120°/s右侧屈、伸膝、180°/s双侧屈、伸PT/BW与TL呈正相关,差异不显着。无论藏族还是汉族男性,在三种不同运动角速度下,其PT/BW与LL呈正相关,在60°/s下藏族男性右侧屈肌、120°/s左侧伸肌、汉族男性180°/s左侧伸肌、右侧伸肌、右侧屈肌与藏族男性右侧屈肌下其PT/BW与LL存在显着相关(P<0.05)。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藏族还是汉族,随着大腿围度的不断增大,PT/BW与大腿围度相关系数逐渐降低,只有汉族女性受试者表现更为明显(P<0.05),与大腿围度8cm、10cm、12cm处相比,PT/BW与大腿围度在6cm处相关系数达到最大。与小腿最小围度相比,PT/BW与小腿最大围度相关性较显着(P<0.05)。在不同运动角速度下,PT/BW与T/L相关性不显着。研究结论1.Meta分析结论: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指标在康复医学和运动医学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但在今后的研究中仍需要高质量、大样本的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研究,以明确符合国人情况的正常参考值范围。2.横断面结论:(1)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大学生膝关节肌群向心收缩峰力矩随角速度增加而逐渐降低。(2)世居藏族大学生膝关节整体力量在不同程度上优于移居汉族大学生,膝伸肌力量大于膝屈肌。(3)无论世居藏族还是移居汉族大学生,峰力矩随体重增加而变大,男性屈伸肌群峰力矩大于女性,当排除体重因素影响后差距缩小,因此,对比男女之间肌力多采用相对峰力矩。(4)峰力矩与平均功率、总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在反应肌肉功能方面具有很好的一致性。(5)引起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大学生间肌力各项指标的差异可能与下肢长度和围度的差异密切相关,而这种差异可能与高原慢性低压缺氧相关。
王英豪[3](2020)在《肌肉疲劳识别方法及其在等速力量训练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器械式力量训练可有效提升训练者力量素质,已成为当代社会主流的健身方式之一。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指导,普通训练者在此类力量训练中容易训练不足或训练过度,导致训练效果不理想甚至引发肌肉损伤。肌肉疲劳是判断训练是否到位的核心指标,可指导训练者训练至合适的状态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本文基于等速训练方式,深入研究肌肉运动性疲劳识别方法,结合运动训练学理论构建个性化等速力量训练模型,开发了个性化等速力量训练指导系统,并基于摆动液压阻尼研发了个性化等速训练设备。研究致力于为普通训练者提供了更具针对性、更安全高效的个性化力量训练指导方法及应用,具体内容如下:1.为获取可评价肌肉疲劳状态的主客观信息数据,以膝关节屈伸训练为例,开展了等速力量训练疲劳实验。实验中实时获取被试者的主观疲劳度等级(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6块被测目标肌肉的表面肌电(Electromyography,s EMG)信号,以及其他训练信息:运动肌群的最大输出肌力矩等。其中,在多种速度训练中提取的肌群最大输出力矩变化数据,为设置个性化运动负荷提供数据基础。对RPE及s EMG信号进一步处理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RPE随着运动时间进程逐渐增大,与训练时间成线性正相关;(2)除半膜肌(Semimembranosus,SE)外,从其他5块肌肉s EMG信号中提取的谱密度熵、小波包熵等非线性动力学指标与RPE呈显着线性负相关,可用于识别运动疲劳状态。2.进行了基于主客观疲劳信息的动态肌肉疲劳识别模型研究。利用实验中提取的可识别疲劳状态的s EMG特征指标,以传统的疲劳分类方法构建多分类支持向量机(Multi-Support Vector Machine,Multi-SVM)和多类线性判别(Multi-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Multi-LDA)两种疲劳识别模型。同时,基于深度学习理论,针对s EMG信号的时-空特性,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对膝关节等速力量训练中目标肌肉的原始s EMG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与分类,构建了基于CNN网络的运动疲劳识别模型。将以上三种运动疲劳识别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实验数据样本,三种方法在疲劳分类时无明显时间差,但CNN运动疲劳识别模型准确率更高,可优先用于实时识别动态肌肉疲劳。3.根据训练者在力量训练中“绝对力量”、“速度力量”、“耐力力量”等不同力量素质的提升需求,基于运动生理学的力量训练理论指导,结合CNN动态肌肉疲劳识别模型,构建以训练目标、肌肉初始疲劳状态及肌肉疲劳指数为输入,运动负荷、运动速度、运动组数及运动时间为输出的个性化等速训练实时指导监督模型。此后,搭建可扩展的个性化力量训练组成框架,设计个性化服务流程,并基于Android开发环境开发了个性化等速力量训练指导系统。4.基于摆动液压阻尼的基本原理,设计并构建了阻尼输出的核心装置。结合个性化等速力量训练指导系统,针对等速训练中大范围肌力输出、肌力快速变化、个性化多负荷调节等需求,开发了新型等速控制策略。此后,根据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以膝关节屈伸训练及肩关节旋转训练为例,对应设计等速膝关节训练器及等速旋肩训练器,并制作样机。最后,分别构建力量训练评价实验,对比等速膝关节训练器与现有膝关节等速训练设备的训练效果,对比等速旋肩训练器与现有旋肩训练设备的训练科学性,从多维度验证了个性化等速力量训练指导模型及新型等速设备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拓展全身关节肌肉等速力量训练奠定基础。
刘万志,刘丰彬[4](2020)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建设体育强国战略的日益推进,合理评价并提升肌肉力量等相关问题在竞技体育、大众健身以及学校体育中备受重视。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一种肌力和肌肉功能评价技术,在体育运动实践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工作原理的介绍,对该系统在国内外康复训练、竞技体育以及大众健身等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进而总结其优势和不足,并对该系统的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更好的发挥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李明辉[5](2020)在《天津男子手球运动员肩关节肌力分析及训练方案设计》文中指出本研究采用德国isomed2OOO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对天津男子手球运动员9名优秀队员肩关节的屈伸肌群、展收肌群以及旋转肌群进行不同速度的等速肌力测试,对相对峰力矩(PT/BW)、两侧关节同名肌群峰力矩差值百分比(PTR)以及拮抗肌群比率相关指标进行相应的分析,并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以及Microsoft 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发现天津男子手球运动员肩关节肌群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的设计相应训练方案,对后期的训练提供指导性建议。结果表明:1、在两种测试速度下,天津男子手球运动员惯用侧肩关节屈伸肌群、展收肌群以及旋转肌群的肌肉力量相对非惯用侧呈现主导性优势,但是肩关节屈伸肌群的肌力整体相对较低,展收肌群的爆发力也存在轻微不足,尤其是王维先与赵晨阳两名队员整体最大力量以及爆发力与整队平均值存在较大差异。2、九名运动员整体的屈伸肌群以及旋转肌群的PTR比值在10%-20%之间,存在轻度不均衡的现象,周群、王维先两侧肩关节肌群肌力失衡严重。3、九名运动员肩关节屈伸肌群、展收肌群以及旋转肌群的H/Q比值均处在正常范围,但旋转肌群H/Q比值相对较低。根据研究结果建议:1、天津男子手球运动员在针对肩关节的训练中应重点提升肩关节的爆发力的训练,同时要加强对肩关节非惯用侧的练习以及加强对肩关节两侧外旋肌群的训练强度。2、对于个体针对训练中,应加强王维先与赵晨阳肩关节最大力量以及快速力量的训练,增加对周群、王维先非惯用侧肩关节肌群的训练强度,避免两人因肩关节两侧肌力严重失衡造成肩关节损伤。
丁萌[6](2020)在《上肢加压并抗阻训练结合下肢电刺激对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对受试者分别进行4组不同的干预试验,观察试验前后股四头肌肌力的变化,分析上肢加压并抗阻训练结合下肢电刺激股四头肌是否能对股四头肌肌力产生影响,讨论此法是否具有显着的远程效应,以期为不爱运动人群和非神经损伤的原因引起下肢不便久站或运动,但上肢完好者今后的康复提供新的思路跟方法。研究方法:选取36名符合标准的正常男性,随机分为四组(CON:单纯电刺激股四头肌干预,简称单纯电刺激组;RT:不加压但抗阻训练上肢结合电刺激股四头肌,简称抗阻训练组;BFR:单纯加压上肢结合电刺激股四头肌,简称单纯加压组;BFRT:加压并抗阻训练上肢结合电刺激股四头肌,简称加压训练组),分别进行为期两周总计10次的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对受试者进行必要的试验测试,包括:大腿围度和体成分测试、血液生化测试以及等速肌力测试。生化指标为UREA、CK、GH、睾酮、皮质醇、IL-6、胰岛素;等速肌力测试指标有60°/sec相对峰力距、180°/sec耐力比。研究结果:1.基础指标(1)肢体围度:组内比较结果显示,试验前后仅BFRT上下肢都出现显着增加(P<0.05),CON上下肢都下降显着(P<0.05),BFR仅下肢出现显着下降(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各组之间上下肢围度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2)体成分中的肌肉含量:组内比较结果与组间比较结果与肢体围度变化完全一致。2.血液生化指标:组内比较结果显示,(1)UREA:各组试验前后无明显差异。(2)CK:各组试验前后无明显变化。(3)GH:干预前后,BFRT显着性升高(P<0.05)其余各组无明显变化。(4)皮质醇(Cortisol):BFRT有显着下降(P<0.01),其余各组无明显差异。(5)睾酮(testosterone):各组试验前后无明显变化。(6)IL-6:试验干预前后仅BFRT具有显着升高(P<0.05)。(7)胰岛素(Insulin):各试验组试验干预前后仅CON无显着性变化,其余三组都显着下降(P<0.05)。组间结果表示,BFRT干预后GH、IL-6的分泌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Cortisol的分泌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其余指标各组之间无显着差异。3.等速指标:(1)60°/sec相对峰力距组内比较结果显示,相较于干预前,BFRT左右两侧伸膝肌PT/BW有显着提升(P<0.05)、CON伸肌PT/BW下降明显(P<0.01),其余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结果,试验干预后BFRT的双膝关节伸肌PT/BW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2)180°/sec耐力比组内结果显示,BFRT和RT膝关节左右两侧伸肌ER都呈显着上升(P<0.05),BFR和CON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试验干预后BFRT双膝关节伸肌ER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1.加压并抗阻训练上肢结合电刺激股四头肌,对股四头肌有明显增加肌肉围度、增强肌力和提高肌耐力的作用,提示有远程迁徙作用的存在。2.加压并抗阻训练上肢结合电刺激股四头肌,能引起GH、IL-6浓度的升高,提示全身激素反应的存在。3.抗阻训练上肢结合电刺激股四头肌,能明显提高股四头肌耐力。
贾锐[7](2020)在《基于膝关节安全提升的下肢训练器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民健身”的风靡,越来越多的大众群体开始走进健身房进行力量训练,研究表明,加强下肢肌肉的锻炼,能够有效地预防膝关节损伤及稳固膝关节,但据统计发现,绝大部分健身房中所配备的下肢训练器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其中器械工作力矩不符合人体下肢肌肉力矩与无法限制运动的速度尤为明显。膝关节在运动过程中,当肌肉处于输出能力薄弱位置时,膝关节被迫借力完成运动,超出其本身承受能力范围,或膝关节运动过快,过于激烈均会引发运动损伤,这与原本想要通过锻炼而强化膝关节的目的背道而驰,故针对能够提升膝关节安全的下肢训练器械的设计研发十分必要。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分析了膝关节的物理结构特征及运动损伤种类,发现造成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膝关节在运动中瞬时的应力过大或运动过于激烈,并同步采用调查法分析当前传统下肢训练器械安全隐患与建立实验法“等速肌力测试”研究人体膝关节肌群在不同运动速度中的力矩变化情况。通过建立传统器械的几何模型、数学模型得到其工作力矩曲线,并与实验中得到的人体肌肉运动力矩曲线相对比,发现当前传统器械存在的起始力矩过大的问题,以及得到慢速运动(60°/s)能够较好的锻炼下肢肌肉、并提升膝关节在运动中的安全的结论。根据其实验结论,在进行提升膝关节安全系数的下肢训练器设计中,通过“反求法”得到符合人体肌肉力矩的理想状态下器械的“力臂值”,建立几何模型、数学模型得到新的器械传统模式,该款新型下肢训练器能够解决传统器械起始力矩过大的问题,并且工作力矩非常接近肌肉力矩,同时在器械杠杆转轴上增设了“光电式转速传感器”以监测用户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能够发出语音警报提示用户速度过快,双管齐下,显着提升了膝关节在运动中的安全。最后结合人机要素进行设计,提出新的下肢训练器的尺寸方案,并绘制出的草图与成品效果图。
宣磊,吴建贤,潘家武[8](2019)在《等速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等速肌力测试和等速肌力训练是当前肌肉评定和训练实用技术之一。本文总结近年来等速技术在康复评定中的应用现状,归纳等速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模式,介绍等速技术在神经科疾病、骨科疾病和其他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并简要分析其相关机制,总结其优缺点。
张浩天,边巴[9](2019)在《等速技术对膝关节功能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等速技术训练这一概念的提出最初是由美国两位学者Hislop和Perrine首次提出[1]。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等速肌力训练仪的型号由Cybex、Biodex、Kin-com、Isomove等逐步过渡到目前广泛使用的由德国进口的Isomed2000等速肌力训练仪系统[2]。等速技术是提高肌力最好的方法,主要是针对肌肉功能做出准确、客观、有效的评价,目前在骨科、康复医学领域运用最为广泛;同时在体育运动、运动医学、
王维熙[10](2019)在《不同中医体质的ACLR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比较平和质与气虚质及平和质与其他偏颇体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了解体质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性,为临床指导术后康复提供参考,同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骨科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取腱加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对患者进行体质判定,分为平和质及气虚质及其他偏颇体质组,3组经过相同资历的手术者进行同一术式及同一的康复方案治疗。分别于术前对三组患者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被动活动度、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并记录,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9月及术后12月进行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被动活动度、屈伸膝关节等速肌力数据的测试并记录,随访患者Lysholm评分、IKDC评分、Tegner评分并记录,用SPSS19.0统计分析数据,统计学已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统计学审核证明。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中,平和质组分别与气虚质组及其余偏颇体质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病程做差异对比,结果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术前分析,平和质组分别与气虚质组及其余偏颇体质组就术前的膝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度、健侧及患侧膝关节等速屈伸肌力进行对比,结果差异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可比。3.主观指标分析,对平和质组与其余偏颇体质组的术后3,6,9,12月Lysholm评分、IKDC评分、Tegner评分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平和质组与气虚质组的术后3,6,9,12月Lysholm评分、IKDC评分、Tegner评分进对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气虚质组患者评分低于平和质组患者。4.客观指标分析,平和质组与其余偏颇体质组就术后3,6,9,12月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被动活动度、健侧膝关节屈伸肌力、患侧膝关节屈伸肌力进行差异对比,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平和质组与气虚质组的术后3,6,9,12月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被动活动度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3,6,9,12月健侧膝关节屈伸肌力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3,6,9,12月患侧膝关节屈伸肌力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12月患侧膝关节屈伸肌力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气虚质患者肌力低于平和质患者。术后12月平和质患者患侧肌力恢复约为健侧的85%~88%,气虚质患者患侧肌力恢复约为健侧的75%~77%。结论:气虚体质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比平和质患者差,主要体现在肌力及运动相关方面,对于气虚体质的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及干预,给予更为合理的康复方案才能更好地促进气虚体质患者的恢复。
二、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马拉松长跑对男性跑者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名词缩写表(Abbreviations)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假设 |
1.7 论文架构 |
1.8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马拉松长跑的定义、运动特点与疲劳 |
2.1.1 马拉松长跑的定义与运动特点 |
2.1.2 马拉松长跑与疲劳 |
2.2 膝关节的结构、运动与步态生物力学 |
2.2.1 膝关节的结构 |
2.2.2 膝关节的运动 |
2.2.3 膝关节的步态生物力学 |
2.3 马拉松长跑与膝关节损伤 |
2.3.1 马拉松长跑与膝关节损伤相关的流行病学 |
2.3.2 马拉松长跑与膝关节损伤相关的生物力学理论框架 |
2.3.3 马拉松长跑与膝关节损伤相关的影响因素 |
2.4 人体膝关节运动学分析和本体感觉功能评估的研究方法 |
2.4.1 人体膝关节运动学分析的研究方法 |
2.4.2 人体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评估的研究方法 |
2.5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
2.5.1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的结构 |
2.5.2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的原理 |
2.5.3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的应用 |
2.6 文献小结 |
3 研究一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在步态运动学和本体感觉评估中的重测信度研究 |
3.1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在膝关节步态 6-DOF 运动学评估中的重测信度研究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研究结果 |
3.1.4 讨论 |
3.1.5 小结 |
3.2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在主动位置觉评估的重测信度研究及与人工测量的对比分析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研究结果 |
3.2.4 讨论 |
3.2.5 小结 |
4 研究二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的影响 |
4.1 研究对象 |
4.1.1 受试者基本情况 |
4.1.2 纳入标准 |
4.1.3 排除标准 |
4.2 研究方法 |
4.2.1 膝关节运动觉的评估方法 |
4.2.2 膝关节被动位置觉的评估方法 |
4.2.3 膝关节主动位置觉的评估方法 |
4.2.4 统计学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运动觉的变化 |
4.3.2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被动位置觉的变化 |
4.3.3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主动位置觉的变化 |
4.4 讨论 |
4.4.1 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运动觉的影响 |
4.4.2 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被动位置觉的影响 |
4.4.3 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主动位置觉的影响 |
4.5 小结 |
5 研究三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屈伸肌肌肉力学的影响 |
5.1 研究对象 |
5.2 研究方法 |
5.2.1 实验流程 |
5.2.2 数据处理 |
5.2.3 统计学方法 |
5.3 研究结果 |
5.3.1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屈伸肌以不同速度等速向心运动峰值力矩的变化 |
5.3.2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屈伸肌以不同收缩方式运动峰值力矩的变化 |
5.3.3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屈伸肌在等速运动中峰值功率的变化 |
5.3.4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屈伸肌在等速运动中总功的变化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研究四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步行和跑步6-DOF运动学的影响 |
6.1 研究对象 |
6.2 研究方法 |
6.2.1 实验流程 |
6.2.2 数据处理 |
6.2.3 统计学方法 |
6.3 研究结果 |
6.3.1 马拉松跑者的一般资料及完赛时间描述 |
6.3.2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步行6-DOF运动学的变化 |
6.3.3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跑步6-DOF运动学的变化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研究五马拉松长跑对步行和跑步膝关节屈伸肌激活功能的影响 |
7.1 研究对象 |
7.2 研究方法 |
7.2.1 实验流程 |
7.2.2 数据处理 |
7.2.3 统计学方法 |
7.3 研究结果 |
7.3.1 马拉松长跑前后步行和跑步膝关节屈伸肌表面肌电包络线及关键位点的变化 |
7.3.2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屈伸肌 MVC 测试 RMS 值、步行和跑步标准化 RMS值及净激活总和的变化 |
7.3.3 马拉松长跑前后步行和跑步膝关节屈伸肌中值频率的变化 |
7.3.4 马拉松长跑前后步行和跑步膝关节屈伸肌共收缩情况的变化 |
7.4 讨论 |
7.5 小结 |
8 综合讨论与结论 |
8.1 综合讨论 |
8.2 结论 |
9 创新与展望 |
9.1 研究创新点 |
9.2 研究局限性 |
9.3 实践应用 |
9.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Ⅰ 伦理审查表 |
附录 Ⅱ 知情同意书 |
附录 III 受试者招募调查问卷 |
附录 IV 膝关节疼痛主观评估量表 |
附录 Ⅴ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 |
(2)高原人群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 ——西藏大学藏汉族学生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Meta分析 基于18-30 岁健康成年人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的Meta分析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检索策略 |
2.2 文献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2.3 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 |
2.4 结局指标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文献情况 |
3.2 纳入研究文献基本特征 |
3.3 Meta分析结果 |
3.3.1 男性膝关节屈伸肌等速肌力测试Meta分析结果 |
3.3.2 女性膝关节屈伸肌等速肌力测试Meta分析结果 |
3.3.3 敏感性分析 |
3.3.4 发表偏倚检验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横断面研究 高原人群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西藏大学藏汉族学生对比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问卷调查 |
2.2 人体测量学和生理学指标 |
2.2.1 身高体重测量 |
2.2.2 血压测量 |
2.2.3 下肢长度与围度测量 |
2.2.4 血红蛋白浓度测试 |
2.2.5 心率与血氧饱和度测试 |
2.2.6 有氧运动能力测试 |
2.3 等速肌力测试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学生一般情况比较结果 |
3.2 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学生等速肌力指标对比结果 |
3.2.1 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学生PT对比结果 |
3.2.2 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学生PT/BW对比结果 |
3.2.3 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学生H/Q对比结果 |
3.2.4 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学生AP对比结果 |
3.2.5 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学生TW对比结果 |
3.2.6 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学生TPT对比结果 |
3.2.7 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学生AOPT对比结果 |
3.3 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学生等速肌力指标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
3.4 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学生PT/BW与下肢形态学测量指标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问卷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肌肉疲劳识别方法及其在等速力量训练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力量训练指导方法研究 |
1.2.1 力量训练目标 |
1.2.2 基于运动指标参数的力量训练指导方法 |
1.3 运动性肌肉疲劳的识别与评价研究 |
1.3.1 运动性肌肉疲劳定义 |
1.3.2 基于主观感受的肌肉疲劳主观识别与评价 |
1.3.3 基于力学指标的肌肉疲劳客观识别与评价 |
1.3.4 基于生化指标的肌肉疲劳客观识别与评价 |
1.3.5 基于表面肌电的肌肉疲劳客观检测与评价 |
1.4 国内外等速设备的相关研究 |
1.4.1 国内外等速设备研究 |
1.4.2 等速设备应用研究 |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主客观信息反馈的等速训练疲劳实验设计 |
2.1 引言 |
2.2 基于主客观信息反馈的等速训练疲劳实验设计 |
2.2.1 实验目的 |
2.2.2 实验对象 |
2.2.3 实验时间地点 |
2.2.4 实验器材 |
2.2.5 实验数据采集 |
2.2.6 实验流程 |
2.3 基础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1 不同运动速度下的最大肌力矩 |
2.3.2 不同运动速度下的肌肉 MVC 肌电 |
2.4 运动疲劳主客观信息处理与分析 |
2.4.1 主观疲劳RPE |
2.4.2 表面肌电时程图及非线性动力学疲劳特征提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主客观信息的动态肌肉疲劳识别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数据集准备 |
3.2.1 实验数据预处理 |
3.2.2 实验样本构建 |
3.3 基于人工提取疲劳特征的运动疲劳识别 |
3.3.1 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疲劳识别 |
3.3.2 基于多类线性判别分析的疲劳识别 |
3.4 基于CNN提取疲劳特征的运动疲劳识别 |
3.4.1 基于深度学习的CNN模型构建 |
3.4.2 CNN模型的学习与训练 |
3.5 运动疲劳识别结果 |
3.5.1 运动疲劳识别评价指标 |
3.5.2 基于测试样本的运动疲劳识别结果 |
3.5.3 基于新增样本的CNN运动疲劳识别模型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个性化等速力量训练指导模型及服务系统构建 |
4.1 引言 |
4.2 个性化等速力量训练指导模型构建 |
4.2.1 基于训练目标的训练处方指导框架 |
4.2.2 个性化初始运动负荷预判模型 |
4.2.3 个性化力量训练指导模型 |
4.3 个性化等速力量训练服务系统 |
4.3.1 基于可拓展的系统组成框架 |
4.3.2 基于特定设备的系统服务流程 |
4.3.3 原型系统架构 |
4.3.4 系统功能模块 |
4.3.5 系统运行实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摆动液压阻尼的个性化等速训练设备研发及评价 |
5.1 引言 |
5.2 基于摆动液压阻尼的等速装置及控制 |
5.2.1 摆动液压阻尼器原理及设计 |
5.2.2 等速及个性化负荷控制 |
5.3 基于摆动液压阻尼器的等速设备设计 |
5.3.1 等速膝关节屈伸训练器 |
5.3.2 等速肩关节旋转训练器 |
5.4 等速设备力量训练效果及评价 |
5.4.1 等速膝关节训练器训练效果与评价 |
5.4.2 等速旋肩训练器训练效果与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被试者实验知情书 |
附录2 被试者基本信息表 |
附录3 个性化运动负荷预判核心代码(C/C++) |
附录4 摆动液压阻尼等速控制核心代码(C/C++)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 |
4 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概述 |
1.1 等速运动概念 |
1.2 等速训练工作原理 |
1.3 等速肌力测试系统简介 |
1.4 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常用设备 |
2 等速肌力测试系统的应用现状 |
2.1 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
2.2 竞技体育中的应用 |
2.3 大众健身中的应用 |
3 等速肌力测试系统的优缺点 |
3.1 等速肌力测试系统的优点 |
3.2 等速肌力测试系统的缺点 |
4 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应用的研究展望 |
4.1 等速肌力测试系统的联合使用 |
4.2 等速肌力测试系统的移动使用 |
(5)天津男子手球运动员肩关节肌力分析及训练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肩关节肌力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
1.1.2 肩关节肌力对手球运动的影响 |
1.1.3 天津男子手球队备战全运会的需要 |
1.2 文献综述 |
1.2.1 手球项目的概述 |
1.2.2 等速肌力相关研究 |
1.2.3 肩关节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实验法 |
2.2.4 数据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肩关节屈伸运动等速肌力的结果与分析 |
3.1.1 60°/s肩关节屈伸运动等速肌力结果与分析 |
3.1.2 180°/s肩关节屈伸运动等速肌力结果与分析 |
3.1.3 不同速度肩关节屈伸运动等速肌力结果与分析 |
3.2 肩关节外展内收运动等速肌力的结果与分析 |
3.2.1 60°/s肩关节外展内收运动等速肌力结果与分析 |
3.2.2 180°/s肩关节外展内收运动等速肌力结果与分析 |
3.2.3 不同速度肩关节外展内收运动等速肌力结果与分析 |
3.3 肩关节旋转运动等速肌力的结果与分析 |
3.3.1 60°/s肩关节旋转运动等速肌力结果与分析 |
3.3.2 180°/s肩关节旋转运动等速肌力结果与分析 |
3.3.3 不同速度肩关节旋转运动等速肌力结果与分析 |
3.4 天津男子手球运动员训练方案建议 |
3.4.1 肩关节力量训练设计思路 |
3.4.2 肩关节训练方案设计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上肢加压并抗阻训练结合下肢电刺激对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各训练方式对肌力的影响 |
2.1.1 抗阻训练 |
2.1.2 加压训练 |
2.1.2.1 静态加压训练 |
2.1.2.2 加压抗阻训练 |
2.1.3 训练中的迁徙效应 |
2.2 神经肌肉电刺激 |
2.2.1 神经肌肉电刺激的原理 |
2.2.2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肌肉的影响 |
2.3 加压血流限制结合电刺激的对肌力的影响 |
2.4 等速运动在下肢肌力测试评估的作用 |
2.5 小结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分组情况 |
3.3 研究内容 |
3.3.1 试验方案 |
3.3.2 干预的具体方式 |
3.3.3 训练负荷的确定 |
3.3.4 试验仪器与试验指标 |
3.3.4.1 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 |
3.3.4.2 试验指标及测定 |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4 试验结果 |
4.1 基础数据 |
4.1.1 肢体围度 |
4.1.2 体成分肌肉含量 |
4.2 血液指标测试结果 |
4.3 等速肌力测试结果 |
4.3.1 60°/Sec相对峰力距 |
4.3.2 180°/Sec耐力比 |
5 分析与讨论 |
5.1 血液指标的变化分析 |
5.2 肌肉围度与体成分中肌肉含量的变化分析 |
5.3 60°PT/BW的变化分析 |
5.4 180°ER的变化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膝关节安全提升的下肢训练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下肢训练器械设计现状 |
1.3.2 下肢训练器械设计研究现状 |
1.3.3 下肢训练器械的基础研究现状-运动对膝关节保健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流程及论文框架图 |
第2章 膝关节物理特性与运动损伤种类 |
2.1 膝关节结构特征 |
2.1.1 半月板的结构 |
2.1.2 交叉韧带的结构 |
2.2 膝关节的功能特征 |
2.3 膝关节运动损伤类型 |
2.3.1 十字韧带损伤 |
2.3.2 半月板损伤 |
2.3.3 侧副韧带损伤 |
第3章 膝关节伸膝肌群力学实验研究 |
3.1 股四头肌对膝关节安全的影响 |
3.2 膝关节伸膝实验建立 |
3.2.1 实验方法简介 |
3.2.2 实验对象 |
3.3 膝关节等速肌力实验 |
3.3.1 实验器材 |
3.3.2 实验步骤 |
3.4 伸膝肌群力矩随角度变化分析 |
3.4.1 膝关节力矩数学模型建立 |
3.4.2 伸膝肌群力矩随角度变化方程 |
3.4.3 伸膝肌群力矩曲线分析 |
3.5 膝关节安全与速度的关系分析 |
3.5.1 峰力矩随速度变化分析 |
3.5.2 H/Q值随速度变化规律分析 |
3.6 实验结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坐姿腿屈伸训练器结构设计 |
4.1 传统器械工作时力学分析 |
4.1.1 传统器械力臂几何模型建立 |
4.1.2 传统器械力矩数学模型建立 |
4.2 器械定滑轮模块设计 |
4.2.1 反求法求解理想力臂值 |
4.2.2 定滑轮起始力矩的设计 |
4.2.3 建立模型求解定滑轮位置 |
4.2.4 定滑轮在新位置时器械工作力矩分析 |
4.3 器械辅助模块设计 |
4.3.1 转速传感器的选择 |
4.3.2 膝关节固定带设计 |
第5章 器械的人机要素设计与三维模型建立 |
5.1 座椅的人机要素设计 |
5.1.1 座椅尺寸确定 |
5.1.2 座椅椅面的材质选择 |
5.2 座椅靠垫插销设计 |
5.2.1 靠垫插销的作用 |
5.2.2 靠垫插销的设计 |
5.3 器械在Rhino中三维模型建立 |
5.3.1 座椅靠垫模型 |
5.3.2 插销调节部分模型 |
5.3.3 定滑轮箱模型 |
5.3.4 器械四视图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等速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在康复评定中的应用 |
1.1 肌力评定 |
1.2 关节稳定性评定 |
1.3 双侧肢体平衡性评定 |
1.4 辅助诊断 |
2 康复训练模式 |
2.1 等速向心训练 |
2.2 等速离心训练 |
2.3 CPM |
2.4 等速短弧训练模式 |
2.5 其他模式 |
3 在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
3.1 神经科 |
3.2 骨科 |
3.3 其他疾病 |
4 禁忌症 |
5 小结 |
(9)等速技术对膝关节功能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等速技术概述 |
1.1 等速技术基本概念 |
1.2 等速肌力测试常用指标分析 |
1.3 等长、等张、等速运动三者之间的比较 |
2 等速技术对膝关节应用的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 |
2.1.1 等速技术提高下肢肌力的两种机制 |
2.1.2 等速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的研究 |
2.1.3 等速技术在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 |
2.1.4 等速技术在膝骨关节领域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 |
2.2.1 等速技术在脑卒中康复医学领域的研究概况 |
2.2.2 等速技术在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概况 |
2.2.2. 1 在运动损伤领域研究概况 |
2.2.2. 2 等速技术在体育运动领域中的运用研究概况 |
2.2.2. 3 等速技术在膝骨关节领域的研究 |
3 展望 |
(10)不同中医体质的ACLR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于ACL损伤的研究进展 |
1.1.1 ACL的解剖结构 |
1.1.2 ACL的损伤机制及危险因素 |
1.1.3 ACL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
1.1.4 影响ACL重建术后康复的因素 |
1.2 中医理论对ACL损伤的研究进展 |
1.2.1 中医理论对ACL的认识 |
1.2.2 中医对于ACL损伤的认识 |
1.3 中医体质学的研究 |
1.3.1 中医体质理论研究 |
1.3.2 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范围 |
1.3.3 中医体质与ACL损伤的关系 |
1.3.4 中医体质与术后康复的关系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临床分组 |
2.2.2 术前治疗 |
2.2.3 手术治疗 |
2.2.4 术后治疗及康复锻炼 |
2.2.5 观察指标 |
2.2.6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对比 |
3.1.1 平和质与其他体质一般情况对比 |
3.1.2 平和质与气虚体质一般情况对比 |
3.2 治疗前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被动活动度及等速肌力对比 |
3.2.1 平和质与其他体质治疗前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被动活动度及等速肌力对比 |
3.2.2 平和质与气虚质治疗前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被动活动度及等速肌力对比 |
3.3 IKDC评分对比 |
3.3.1 平和质与其他体质IKDC评分对比 |
3.3.2 平和质与气虚质IKDC评分对比 |
3.4 Lysholm评分对比 |
3.4.1 平和质与其他体质Lysholm评分对比 |
3.4.2 平和质与气虚质Lysholm评分对比 |
3.5 膝关节tenger评分对比 |
3.5.1 平和质与其他体质tenger评分对比 |
3.5.2 平和质与气虚质tenger评分对比 |
3.6 膝关节活动度对比 |
3.6.1 平和质与其他体质膝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度对比 |
3.6.2 平和质与气虚质膝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度对比 |
3.7 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对比 |
3.7.1 平和质与其他体质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对比 |
3.7.2 平和质与气虚质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对比 |
讨论与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四、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马拉松长跑对男性跑者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影响的研究[D]. 田斐. 上海体育学院, 2021
- [2]高原人群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 ——西藏大学藏汉族学生对比研究[D]. 张浩天. 西藏大学, 2021(12)
- [3]肌肉疲劳识别方法及其在等速力量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 王英豪.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4]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J]. 刘万志,刘丰彬. 大连大学学报, 2020(03)
- [5]天津男子手球运动员肩关节肌力分析及训练方案设计[D]. 李明辉.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6]上肢加压并抗阻训练结合下肢电刺激对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D]. 丁萌. 成都体育学院, 2020(02)
- [7]基于膝关节安全提升的下肢训练器设计研究[D]. 贾锐.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等速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 宣磊,吴建贤,潘家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07)
- [9]等速技术对膝关节功能应用的研究进展[J]. 张浩天,边巴. 西藏医药, 2019(03)
- [10]不同中医体质的ACLR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分析[D]. 王维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