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河北省自考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论文文献综述)
陈元元[1](2021)在《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基础、发展历程及特点模式各不相同。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后者居上、私学主导、发展速度快且影响巨大等独特性,在路径发展上独树一帜。基于对历史文献的搜集分析,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等方法追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原因,剖析不同发展阶段日本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变化过程,可以拓展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专题内容,探究高等教育变革规律及大众化发展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借鉴。日本高等教育于1963年迈入大众化阶段,经过一系列调整及变革,至20世纪90年代末实现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转变。在整个大众化进程中,日本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规模在整体上都呈现扩张趋势,如国立、公立、私立大学及各类短期职业院校等均所有扩充,但私立高校担当了主力军角色,发展迅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各个阶段皆占主导作用,院校及学生数量都远远超过国立、公立高校,且影响至今,现如今日本私立高等院校的数量及在校生人数均占总数的70%以上。在国际及国内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着“量化指标”和“质的规定性”不完全同步的现象,高等教育正是围绕数量和质量这两个基本点进行变革的。在以私学主导为中心,规模与质量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协调作用下,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经了快速扩张期、集约发展期和稳定增长期三个发展阶段。1963年至1970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以规模扩展为主的快速扩张阶段。这一时期是日本社会发展的黄金期,经济高速增长,教育投资论盛行,日本社会中等阶层扩大。结合中等教育普及多样化,人才需求旺盛的社会现状,日本政府提出了“理工科人才扩充计划”,修订并放宽了大学设置基准。日本高等院校尤其是私立大学及私立巨型大学的规模急剧扩展,私立高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多,学部及学科种类也大幅扩充,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以量化规模扩展为主要特点的飞速扩展期。与此同时,日本高等教育出现了目标偏向功利性,入学考试选拔标准较为片面,教育资源不足且分配不均、质量下降的问题。此阶段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呈现私立高等院校发挥主力、高校规模横向急剧扩展、职业院校发展突出及理工科专业扩展比重较大的特点。整体来说,在“量”上达到了大众化标准,但“质”上还存在一定差距。1971年至1983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以质量调控为主的集约发展阶段。在石油危机经济增速下降、高校毕业生过剩就业困难以及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整顿》、《关于高学历问题意见书》等政策相继被提出,日本政府颁布了系列法案援助与控制私立高校,挽救前一阶段因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带来的质量危机。在高等教育目标上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了统一的入学招生考试制度,并改进了师资教学及课程内容,强化了高校的内外部管理。日本高校数量增速放缓,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出现间歇性回落,学科及专业结构走向融合。呈现高校纵向多层次化发展、应用型人文社科类学科比重增加的特点。1984年至1999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量质兼顾、并重发展的稳定增长阶段。受经济全球化及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日本社会阶层趋向均等,终身教育及学习化社会趋势加强。私立高等院校数量有序增长,国立、公立高校平稳发展,高校入学人数稳定回升,学科种类走向交叉与融合。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也进一步完善及提升,高等教育理念趋向个性与创新,入学选拔制度多样且灵活,人才培养走向开放与综合,高校师资队伍力量提升,管理及评估机制更专业精细化,呈现数量与质量发展协调兼顾,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加深,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特点。至1999年,日本高等教育无论在数量规模上,还是在“质量要求”上,都达到了大众化标准,毛入学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完成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的转变。日本以二元高等教育结构为基础,私立各类高校发挥主力作用,构建非传统型多层次高等教育,使大众与精英教育并存的大众化发展路径颇具特色。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在“量”上达到了大众化的标准,然而由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教育水平下降、毕业生就业困难、学位含金量变低等遗留问题仍需解决。借鉴日本经验,我国高等教育在今后的改革中必须树立量质兼顾并重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潜力,高校在扩大规模时需坚持市场导向并兼顾大众需求,国家在大众化进程中应及时干预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需从外延式综合扩张转向内涵式特色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既满足大众化的量化指标,又达到质的规定性,进而顺利衔接至普及化阶段,并稳步发展。
胡国庆[2](2019)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新型办学模式,是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有益补充。它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凭借“以考促学”、“以考保教”的独特办学形式,为不同群体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机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和推广的重要教育形式,是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的催化剂。河北省作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试点推广省份之一,于1984年上半年正式开考,在不同时期培养出大批专业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世纪换迁之际,我国进入经济转型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时期,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形势和任务发生重大调整,迫切要求其做出战略转型,以持久运行和健康发展。由此,笔者依托终身教育理论和自我导向学习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历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系统梳理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史进程,透析其发展困境,尝试从政府层面、考生群体层面、主考院校层面、社会助学层面寻求解决对策,为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健康发展制定可行之策。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缘起、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二章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寻找其转型发展的理论依据。第三章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新形势下具有的特征和功能进行阐释。第四章系统梳理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史沿革,并从社会、学生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个方面归纳、总结其发展动因,为问题分析做铺垫。第五章通过对访谈材料进行深度加工,指出当前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政府、学生群体、社会助学和主考院校等方面存在的现实性问题。第六章针对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面临的困境,运用终身教育理论和自我导向学习理论,促进其明确自身定位基础之上,在政策法规、主考院校、社会助学和学生群体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多方合力以期推动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持久健康发展,进而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经验,并对其未来动向进行展望。
郭琳琳[3](2015)在《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考选择功能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选择功能是高考所具有的能够满足高校和学生主体挑选或选择目的的能力和功效。它是高考固有的功能之一,既要保证高校选才的完成,又要实现学生择校的任务。但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高考包括考试内容、方式和录取机制等多方面的改革均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角度出发,极大保障了高校的主导地位,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对高校和专业的多样化选择需求,这样不仅使各高校之间陷入恶性“生源抢夺大战”中,造成“高分低能”现象加剧,更导致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受限,影响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在大众化背景下,分析高考选择功能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功能优化模式,对保障学生发展权益,实现由高校选择学生到学生与高校双向选择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明确了高考选择功能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并借鉴系统论的相关知识,把握高考系统结构、运行以及选择功能的实现方式,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深入了解1977年以来我国高考改革的政策方针、组织实施、后期效果,重点查找、总结高考选择功能的历史演变轨迹以及呈现出的变化特点,并着重分析高考选择功能在现实发挥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高考改革过度关注高校权利的实现而忽略了学生的选择需求。第三,主要针对高考选择功能的发挥现状,从高考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影响高考选择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内部结构主要探讨高考制度自身设计的科学性对高考选择功能发挥的影响,包括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评价标准等,外部环境主要分析教育环境尤其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情况,以及社会功利因素对高考选择功能有效性的制约。最后,依据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并在科学性、公平性、以人为本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尝试提出高考选择功能的优化模式——“适材双向”功能模式,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以确保功能发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颜美[4](2015)在《河北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开始,毕业生数量快速增加,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如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对社会的稳定、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毕业生个人价值的实现产生消极影响。鉴于此,本文基于相关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分析了河北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并对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促进河北省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首先,确定研究内容和介绍相关理论。通过分析国内外针对毕业生就业的研究,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同时以奥肯定律、凯恩斯就业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分析河北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通过对河北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从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观念两方面分析了河北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再次,探讨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从宏观角度对我国社会经济因素和河北省本土因素进行分析,并基于调查数据从微观角度采取回归分析对个人和家庭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合理化的科学依据。最后,提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针对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以及河北省的基本情况,从政府、社会、高校、个人和家庭出发,就如何促进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王羽[5](2014)在《近代天津师范教育研究(1903-1949)》文中指出师范教育作为“群学之基”,对整个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近代天津师范教育崛起于二十世纪初期,在清末民国时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中不断发展,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化特征以及区域教育特色。作为近代天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天津师范教育研究在天津地方教育史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当前的师范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通过对文献史料进行研究,探究天津师范教育发展的实况,总结天津师范教育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以期客观地对当时天津师范教育发展进行分析与评价。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包括问题提出、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阐述天津师范教育的萌发,包括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早期发展,具体介绍了这一时期师范教育独立框架体系的基本建立及其办学概况和办学特点。第二章,论述天津师范教育的转型,包括这一时期师范教育机构在数量、类型以及办学概况方面的新发展,总结了转型时期师范教育发展的特点。第三章,阐述天津师范教育的调整完善,包括师范教育机构的进一步发展、师范教育课程及管理的优化,进而总结出调整完善时期师范教育发展的特点。第四章,论述天津师范教育的重创与重建,概括了师范教育机构在战时以及战后的曲折发展,总结了这一时期师范教育的办学概况,概括了其办学特点。结语,概括近代天津师范教育发展的经验与不足,以期为当前师范教育发展提供启示。
桂家友[6](2011)在《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公民权利问题逐渐成为多门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重点领域,而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成为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门问题。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涉及的方面较多,也比较复杂,从经济结构理论视角探讨是较新的尝试和努力。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反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结构演变轨迹以及经济结构演变对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产生影响的程度,文章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结构演变按照时间顺序展开阐述。新中国成立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国家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和条件,制定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为了解决从分散的小农生产中获取最大剩余的问题,逐步实行了统购统销、户籍制度、生产合作社等制度和政策,城乡二元分割体制逐步形成。国民经济结构重工业偏向和城乡不平等关系形成导致了城乡公民权利之间巨大差距和不平等关系的产生。为了进一步贯彻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继续维持农业向工业提供积累,国家掀起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从而进一步固化了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导致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长期沉淀。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是基于户籍身份地位,但在城市和农村内部表现为相对的平等。因而,经济结构落后是中国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产生的主要经济根源,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形成的关键原因。改革开放从经济发展战略来看,是国家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放弃,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统购统销、人民公社等制度相继退出历史舞台,户籍制度有所松动,城乡关系转型起步;从经济体制发展来看,改革开放是国家改变了指令性计划经济,引进市场要素,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步起基础作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制定了许多经济政策改变过于畸形发展的经济结构,要求发展农业和轻工业;鉴于粮食和生活用品的缺乏,市场选择将资源配置到农业和轻工业领域。政策和市场共同促进了农业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这个时期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表现为农村经济地位上升,促进了农民权利发展,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逐步转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恰好是经济全球化新浪潮兴起之际。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和国家开发开放政策引导下,国际资本和产业结构转移逐步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积聚,国内政策优惠和财政投入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从而推进了沿海经济发展极的快速形成。与此同时,立体化全方位改革开放格局形成,内地的大中城市也享受开放的政策优惠,经济也得到一定程度发展。这样国民经济结构再次发生了重大改变,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城市,而对农村经济发展却是双重的。由于农业是国家一直扶持的基础产业,因而农村的农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农村的乡镇企业开始萎缩,导致农民大量跨地区外出务工。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呈现了双向性特征。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基础彻底瓦解,而且二元结构成为推进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了解决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和社会凸显的各种矛盾,实现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快速发展,国家在新时期提出了统筹发展战略。在统筹发展战略下,国民经济结构进一步协调、优化和升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经济结构有利于农村经济地位提升,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演变与公民权利发展关系揭示了经济结构对城乡公民权利地位关系起着基础和决定性作用,国家提出的各种战略以及为此制定和实施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导致了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结构变化,从而引起了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产生和变化。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最重要的特征是城乡公民权利(地位关系)结构的变化。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公民权利结构的基础,城乡公民权利结构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一部分和重要保障,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是渐进的发展,与经济结构变化基本适应,这种模式有利于政治稳定,是由于公民权利发展与国家的根本利益、战略目标和紧迫任务基本保持一致;是由于公民权利发展建立在足够的物质保障基础之上;是由于公民权利发展适时推进并获得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基本认同,发展成本较低。从政治学和政治社会学的视角看,政府根据时代主题和国家发展基础条件,从民族和国家最根本的利益、最重要的目标、最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等方面出发,利用掌握的各种资源制定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导致经济结构演变,从而形成了中国公民权利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政治权力对公民权利的作用体现为问接和直接两种方式,即政府通过制定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公民权利发展变化和通过制定有关政策直接影响公民权利发展变化。
倪丹梅[7](2010)在《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大学生“村官”政策及其实践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迫切需要一批优秀的人才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诞生可以解决基层农村急需的人才问题,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从1995年江苏省丰县开始实施“雏鹰工程”,大学生“村官”政策已经在我国有了15年的发展历史,在全国各省迅速得到推广。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结当前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演进历程,包括对当前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产生原因和运作机制的分析、全国和江苏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演进历程以及大学生村官政策取得成效的总结;第二部分是对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现状的分析,通过实地问卷调查,总结当前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政策对在校生的影响和大学生村官的生存与发展现状;第三部分是对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绩效分析,以大学生村官自身农村基层干部、农村村民三个和大学生村官政策有密切联系的不同主体为切入点,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描述统计等计量方法,全面具体评价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绩效;第四部分是在前面几章的研究基础上,对当前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当前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政策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大学生“村官”政策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校园影响。大学生村官评价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绩效总得分为R=5.954,实施绩效为“较好”中的偏低分,基层干部和村民对于大学生村官与大学生“村官”政策基本持肯定态度。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通过健全法律保障、改革选拔模式、明确考核体系、建立全程培训、创新激励措施和加强后期管理这几个环节进一步完善。从中长期来看,大学生“村官”政策通过不断的发展,绩效必能得到显现,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黄华[8](2009)在《贵州省中职教育发展战略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中职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将贵州省中职教育的发展战略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首先对贵州省中职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了探讨,对目前贵州省中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贵州省中职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展规模过小、速度偏慢,师资匾乏、尤其缺少“双师型”教师,专业设置布局不合理。然后,运用PEST分析法对贵州省中职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对贵州省中职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威胁、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省中职教育的发展战略: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加大投入,提高中职教育的办学规模和质量:整合资源,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办学效率;加强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统筹管理。最后,以贵州省机电学校为例,对其存在的问题、优势及发展战略做出实证分析。
王伟[9](2009)在《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从横纵两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研究。论文从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以及其他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政府应从宏观角度指导大学生就业,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企业等社会因素也应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给予应届大学生最大的帮助;高校方面应当开展与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相关的教育教学,并对大学生进行就业中的劳动保障方面的教育;大学生也应从各方面提升自身的素质,努力寻找机会,增加社会实习工作经验。
河北省自考办[10](2003)在《横向扩展,纵向延伸,双抓四建,保质增效——河北省自学考试规模稳中有升的由来》文中指出河北省自学考试近两年来发展较快,开考专业越来越全,报考人数稳中有升,社会助学、考务管理、教学媒体建设得到加强,在2001年实现报考人次和科次增长10%的基础上,2002年1月份报考人数30.17万,科次54.51万;4月份报考人数45.06万,科次103.91万;7月份报考人数27.93万,科次55.23万;10月份报考人数46.60万,科次101.13万,全年总计报考人次149.77万,科次314.78万,比2001年增长17.4%,创历史最高水平。可以说,河北省的自学考试工作走上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在河北省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为河北省人才培养做出了较大贡献。
二、2002年河北省自考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河北省自考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论文提纲范文)
(1)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内容 |
(一)历史分期依据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一章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基础 |
第一节 大正时期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一、大正时期的社会形势 |
二、《大学令》等相关法令的推进与实施 |
三、帝国大学的规模扩展 |
四、专门学校的升格 |
五、公立、私立大学的初创 |
第二节 昭和前期及战时日本高等教育的强化与扩充 |
一、昭和前期的社会变革 |
二、国家主义高等教育政策的强化与推进 |
三、帝国大学的增设与发展 |
四、私立及官立、公立大学的扩展 |
五、专门学校的扩充 |
第三节 战后初期日本高等教育的重建及大众化的前奏 |
一、战后初期的社会发展 |
二、高等教育民主新法令的颁布与落实 |
三、旧制大学改组升级为新制大学 |
四、私学扩展及巨型私立大学的出现 |
五、短期大学的制度化与发展 |
第二章 规模扩展: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扩张(1963-1970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扩张的背景 |
一、经济超热化高速增长 |
二、社会中等阶层的扩大 |
三、人力资本及教育投资理论的盛行 |
四、中等教育的普及与多样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提出 |
一、实施“理工科人才扩充计划” |
二、修订并放宽《大学设置基准》 |
三、落实《关于改善大学教育》报告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 |
一、私立高校及私立巨型大学大幅增设 |
二、私立高等院校学生数量剧增 |
三、学部及学科种类的快速扩充 |
四、国立及公立高等院校的显微发展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质量危机显现 |
一、高等教育目标偏向功利性 |
二、大学入学考试受传统学力观束缚 |
三、教学大课堂化及课程设置批量化一 |
四、高校教育资源短缺且分配不均衡 |
五、“大学纷争”学生运动的爆发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扩张的特点 |
一、私立高校发挥主力作用 |
二、高校规模横向急剧扩展 |
三、职业高等院校发展突出 |
四、理工科专业扩展比重大 |
第三章 质量调控: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集约发展(1971-1983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集约发展的背景 |
一、石油危机与经济增速下降 |
二、少子化历史遗留问题显现 |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
四、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启动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政策的改革调整 |
一、《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整顿》的提出 |
二、《大学设置基准》与咨询报告的修改与完善 |
三、振兴与援助私立高校法案的实施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集约发展 |
一、各类高校数量增速放缓 |
二、高校学生人数阶段性回落 |
三、学科专业数量增速下降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的调控 |
一、教育目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
二、大学统一入学招生考试制度的建立 |
三、兼职教授的选聘与课程教学的创新 |
四、高等院校内外部管理的相互制衡与加强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集约发展的特点 |
一、私学转向集约化节制发展 |
二、高校类型纵向多层次优化 |
三、应用型人文社科类专业增加 |
第四章 量质兼顾: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稳定增长(1984-1999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稳定增长的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增强 |
二、新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 |
三、日本社会阶层趋向均等化 |
四、终身教育及学习化社会趋势增强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成熟 |
一、“大学开放方针”的实施 |
二、大学自由化政策的制定 |
三、大学自我评价机制的导入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平稳增长 |
一、私立高校数量有序增长 |
二、国立及公立高校的平稳发展 |
三、高校学生人数稳定回升 |
四、学部学科的新增及改组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的优化 |
一、教育理念趋向个性及创新 |
二、入学选拔制度多样且灵活 |
三、人才培养走向开放与多元 |
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提升 |
五、管理运营及评估机制规范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平稳增长的特点 |
一、量质并重趋向均衡发展 |
二、大学服务社会职能加强 |
三、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 |
第五章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特点及经验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路径及特点 |
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四种发展路径 |
(一)美国:公立为主,政府、高校、社会协调发展 |
(二)英、法等欧洲国家:公立为主,倚重政府 |
(三)日本:私立为主,政府引导 |
(四)中、俄等转型国家:前期倚重国家,后期民间发力 |
二、日本私学主导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特点 |
(一)私立高等院校占据主体地位 |
(二)以二元高等教育结构为基础 |
(三)构建非传统型多类型高等教育机构 |
(四)大众与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互促并存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树立量质兼顾并重的高等教育改革理念 |
二、充分挖掘并发挥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潜力 |
三、高校扩大规模时需坚持市场导向并兼顾大众需求 |
四、政府在大众化进程中应及时干预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
五、高等教育应从外延式综合扩张转向内涵式分类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厘定和理论基础诠释 |
2.1 概念界定 |
2.1.1 自学 |
2.1.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终身教育理论 |
2.2.2 自我导向学习理论 |
第三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征与功能 |
3.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征 |
3.1.1 终身性 |
3.1.2 时空延伸性 |
3.1.3 全纳性 |
3.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功能 |
3.2.1 教育功能 |
3.2.2 社会化功能 |
3.2.3 整合功能 |
3.2.4 经济功能 |
3.2.5 导学功能 |
第四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历史演进及动因 |
4.1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历史演进 |
4.1.1 雏形期 |
4.1.2 成型期 |
4.1.3 发展期 |
4.1.4 转型期 |
4.2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动因 |
4.2.1 社会 |
4.2.2 学生 |
4.2.3 自学考试 |
第五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临的困境 |
5.1 政府层面 |
5.1.1 政策法规支撑不足 |
5.1.2 资金保障欠缺 |
5.1.3 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
5.2 主考院校层面 |
5.2.1 发展动力不足 |
5.2.2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5.3 社会助学层面 |
5.3.1 办学功利色彩严重 |
5.3.2 助学系统失衡 |
5.3.3 助学形式单一 |
5.4 学生层面 |
5.4.1 生源数量减少 |
5.4.2 生源质量下滑 |
第六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路径 |
6.1 政府 |
6.1.1 健全政策法规 |
6.1.2 加大资金支持 |
6.1.3 提高管理水平 |
6.1.4 提升学历层次 |
6.1.5 构建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
6.2 主考院校 |
6.2.1 注重社会效益 |
6.2.2 增强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
6.3 社会助学 |
6.3.1 明确发展定位 |
6.3.2 构建区域性助学共同体 |
6.3.3 搭建信息化网络助学服务平台 |
6.4 学生群体 |
6.4.1 拓宽生源渠道 |
6.4.2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考选择功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考功能 |
2.1.2 高考选择功能 |
2.1.3 高等教育大众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 |
2.2.2 多元智能理论 |
第3章 我国高考选择功能的历史演变及局限性 |
3.1 我国高考选择功能的历史演变 |
3.1.1 高校选才初步回归(1977年—1984年) |
3.1.2 高校选才全面主导(1985年—1998年) |
3.1.3 高校选才深化与学生权益初显(1999年—2009年) |
3.1.4 高校选才公平化与学生价值凸显(2010年至今) |
3.2 我国高考选择功能发挥的局限性 |
3.2.1 学生选择的入学途径有限 |
3.2.2 学生选择的考试机会有限 |
3.2.3 学生选择的录取机会有限 |
第4章 制约高考选择功能发挥的因素分析 |
4.1 高考制度科学性欠缺 |
4.2 高等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
4.3 社会功利主义色彩严重 |
第5章 我国高考选择功能的优化 |
5.1 高考选择功能的优化原则 |
5.1.1 科学性原则 |
5.1.2 公平性原则 |
5.1.3 以人为本原则 |
5.2“适材双向”选择功能优化模式及特点 |
5.3“适材双向”选择功能优化途径 |
5.3.1 完善考试机制,增强选择灵活性和适应性 |
5.3.2 优化招生录取机制,提高选择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
5.3.3 建立基于诚信的综合评价体系,实现选择的有效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河北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高校毕业生 |
2.1.2 就业 |
2.1.3 失业 |
2.1.4 就业率 |
2.2 相关理论阐述 |
2.2.1 奥肯定律 |
2.2.2 凯恩斯就业理论 |
2.2.3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2.2.4 人力资本理论 |
2.2.5 家庭资本理论 |
2.2.6 职业指导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北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
3.1 近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
3.2 样本选取 |
3.3 对河北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
3.3.1 就业率 |
3.3.2 就业流向 |
3.3.3 就业方式 |
3.3.4 工作状况 |
3.4 对河北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调查 |
3.4.1 对就业的认知 |
3.4.2 择业取向 |
3.4.3 期望薪资 |
3.4.4 工作满意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北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 |
4.1 我国宏观社会因素 |
4.1.1 经济状况对就业的影响 |
4.1.2 法律制度对就业的影响 |
4.1.3 扩招对就业的影响 |
4.2 河北本土因素 |
4.2.1 河北经济对就业的影响 |
4.2.2 用人单位对就业的影响 |
4.2.3 高校对就业的影响 |
4.3 研究设计 |
4.3.1 样本说明 |
4.3.2 模型选取 |
4.4 个人因素 |
4.4.1 变量说明 |
4.4.2 个人因素对就业是否落实的影响 |
4.4.3 个人因素对起薪的影响 |
4.4.4 个人因素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4.5 家庭资本因素 |
4.5.1 变量说明 |
4.5.2 家庭资本对就业是否落实的影响 |
4.5.3 家庭资本对起薪的影响 |
4.5.4 家庭资本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促进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 |
5.1 建立多主体合作网络结构 |
5.2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
5.2.1 调整产业结构 |
5.2.2 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 |
5.2.3 建立引导就业的政策激励机制 |
5.2.4 实施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
5.3 切实发挥社会积极参与作用 |
5.3.1 健全用人单位用人机制 |
5.3.2 发展职业中介机构 |
5.4 高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
5.4.1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
5.4.2 加强就业指导服务 |
5.4.3 加强校企合作 |
5.5 发挥毕业生个人和家庭的作用 |
5.5.1 努力调整心态 |
5.5.2 提升自身能力 |
5.5.3 正确发挥家庭的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近代天津师范教育研究(1903-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近代 |
(二) 天津 |
(三) 师范教育 |
三、文献综述 |
(一) 20世纪80年代以前关于师范教育史的研究 |
(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师范教育史的研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天津师范教育的萌发(1903-1908) |
第一节 清末天津师范教育的萌芽 |
一、清末天津师范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天津师范教育的发端 |
第二节 天津师范教育的早期发展 |
一、短期师资培训(养)机构 |
二、两级师范学堂 |
三、其他师范教育机构 |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办学概况 |
一、组织机构 |
二、教学管理 |
三、经费来源 |
四、师资管理 |
五、课程设置 |
第四节 萌发时期师范教育发展的特点 |
一、师范教育类型多样 |
二、办学主体公、私结合 |
三、深受日本影响 |
四、新旧教育相互融合 |
第二章 天津师范教育的转型(1909-1927) |
第一节 师范教育机构发展概况 |
一、师范学校 |
二、讲习所及师范班 |
三、师范教育研究机构 |
第二节 师范教育办学概况 |
一、经费来源 |
二、教职员管理 |
三、课程与教材 |
四、毕业生分派服务制度 |
第三节 转型时期师范教育发展的特点 |
一、师范教育发展实现转折 |
二、师范教育呈现逆势发展态势 |
三、师范教育日趋专业化 |
四、管理手段日趋科学化 |
五、私立女子师范教育发展迅速,且承担了发展幼儿师范职能 |
第三章 天津师范教育的调整完善(1928-1937) |
第一节 师范教育办学机构 |
一、省(市)立师范学校 |
二、乡村师范学校及简易师范学校 |
三、讲习所及传习所 |
第二节 天津师范教育办学概况 |
一、机构管理 |
二、教学管理 |
三、经费管理 |
四、师资管理 |
五、学生管理 |
六、课程设置 |
第三节 调整完善时期师范教育发展的特点 |
一、师范学校管理日趋完善 |
二、经费保障体系得以确立 |
三、师范教育承担社会教化职能 |
四、乡村师范教育异军突起 |
第四章 天津师范教育的重创与重建(1938-1949) |
第一节 天津师范教育办学机构 |
一、省立以及市立师范学校 |
二、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
第二节 天津师范教育办学概况 |
一、机构管理 |
二、经费来源 |
三、师资管理 |
四、课程与教材 |
第三节 重创与重建时期师范教育发展的特点 |
一、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被打破 |
二、师范教育政治工具化特征明显 |
三、师范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坚守了社会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一) 基本概念界定 |
(二) 研究综述 |
三、理论基础 |
(一) 公民权利理论 |
(二) 经济结构理论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 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与论文的贡献 |
(一) 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
(二) 可能存在的理论贡献 |
第二章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格局的形成(1949-1957)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公民权利发展的条件与基本状况 |
(一) 新中国成立对公民权利发展的意义 |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民权利发展的基本状况 |
二、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的格局 |
(一)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的经济根源 |
(二)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格局逐步形成 |
三、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的形成 |
(一)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分析 |
(二)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的制度体现 |
小结 |
第三章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的沉淀(1958-1978) |
一、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沉淀的主要原因 |
(一)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持续 |
(二) 为继续推行战略进行的思想教育运动 |
(三) 城乡分割体制强化 |
二、城乡不平衡发展加深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 |
(一) 城乡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影响 |
(二) 城乡社会不平衡发展的影响 |
三、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沉淀 |
(一)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固化与扩大分析 |
(二)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扩大的制度体现 |
小结 |
第四章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转型的起步(1979—1991) |
一、城乡公民权利平等的新需求 |
(一) 公民权利平等 |
(二) 国际社会的影响 |
(三) 公民权利意识教育与平等的内在需求 |
二、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转型 |
(一) 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不平等关系转型 |
(二) 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不平等关系转型 |
三、改革中的农民公民权利发展:从承包上地到外出务工 |
(一) 农村改革与农民公民权利发展 |
(二) 村民自治与农民公民权利发展 |
(三) 外出务工与农民公民权利发展 |
(四) 农民公民权利发展的制度体现 |
小结 |
第五章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中的反复(1992-2002) |
一、市场经济与公民权利发展 |
(一) 市场经济对公民权利发展的影响 |
(二) 市场中的阻力与动力 |
二、经济结构调整新趋势对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的影响 |
(一) 导致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 |
(二) 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
三、城乡公民权利变化的双向性 |
(一)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变化分析 |
(二)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变化的制度体现 |
小结 |
第六章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趋势的增强(2003—2010) |
一、经济结构优化与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 |
(一) 城乡分治基础的瓦解 |
(二) 经济结构优化战略与举措 |
(三)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平等化发展 |
二、新时期有利于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的政治社会条件 |
(一) 有利的政治条件 |
(二) 有利的文化条件 |
(三) 有利的社会条件 |
三、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的新趋势 |
(一)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进一步缩小分析 |
(二) 平等化发展趋势下的差距鸿沟 |
(三)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的制度体现 |
小结 |
第七章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与公民权利发展模式分析 |
一、政治权力与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 |
(一) 政治权力作用下的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 |
(二)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
二、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 |
(一) 公民权利发展模式 |
(二) 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的特征 |
三、公民权利发展模式与政治稳定 |
(一) 公民权利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
(二) 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对"亨廷顿铁律"的超越 |
(三) 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有利于政治稳定 |
小结 |
总结与讨论 |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 |
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三、余论:城乡公民权利平等的必然与对策思路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大学生“村官”政策及其实践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五、 理论支撑 |
六、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演进 |
第一节 大学生“村官”政策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
一、 大学生“村官”政策产生的背景 |
二、 大学生“村官”政策产生的原因 |
第二节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演进过程 |
一、 全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演进 |
二、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演进 |
第三节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运行机制 |
一、 选聘机制 |
二、 保障机制 |
三、 监督机制 |
四、 激励机制 |
第四节 大学生“村官”政策取得的初步成效 |
一、 优化村级班子,提升农村基层领导执政能力 |
二、 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村传统思想更新 |
三、 发展农村经济,引领农民创业致富 |
四、 打破单向人才流动,促进人才双向流动 |
五、 拓宽就业渠道,培育新一代有为青年 |
第三章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大学生“村官”政策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 |
一、 大学生对政策的认知程度 |
二、 大学生做村官的意愿以及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大学生村官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 |
一、 大学生村官的自然情况 |
二、 大学生村官的生存现状 |
三、 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期望 |
第四章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绩效分析 |
第一节 计量模型与变量 |
一、 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
二、 模型构建 |
三、 变量设定 |
第二节 以大学生村官为调查对象的政策绩效分析 |
一、 构建因素集、评判集、评判矩阵 |
二、 确定权重向量 |
三、 模糊综合评价 |
四、 归一化运算 |
五、 绩效的总评分 |
第三节 基层干部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绩效分析 |
第四节 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绩效分析 |
第五章 问题和建议 |
第一节 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 选拔机制过于单一 |
二、 保障机制落实不力 |
三、 培训机制存在缺失 |
四、 退出机制不够明确 |
第二节 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建议 |
一、 健全法律保障 |
二、 改革选拔模式 |
三、 明确考核体系 |
四、 建立全程培训 |
五、 创新激励措施 |
六、 加强后期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贵州省中职教育发展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3 综述结论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1.5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1.5.1 基本概念 |
1.5.2 相关理论及分析工具 |
2 贵州省中职教育发展现状及取得成绩 |
2.1 贵州省中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
2.1.1 学校及学生情况 |
2.1.2 专业及师资情况 |
2.1.3 资金投入情况 |
2.1.4 毕业生就业情况 |
2.2 贵州省中职教育的主要成绩 |
2.2.1 中职教育的综合办学实力显着增强 |
2.2.2 职业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 |
2.2.3 职业教育的服务体系建设步阀加快 |
2.2.4 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作出贡献 |
3 贵州省中职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
3.1 政治、法律环境 |
3.1.1.《决定》确定了职教发展地位 |
3.1.2 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直接推动了职教的全面发展 |
3.1.3 贵州省的相关法规、政策确保中职教育的持续发展 |
3.2 经济环境 |
3.2.1 贵州省经济发展概况 |
3.2.2 经济发展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
3.3 社会、文化环境 |
3.3.1 重学轻术的观念 |
3.3.2 重应试轻素质的观念 |
3.3.3 中职教育的教研机构不但少而且研究水平也比较低 |
4 贵州省中职教育发展的SWOT分析 |
4.1 贵州省中职教育发展优势(Strength) |
4.1.1 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型 |
4.1.2 政府助学政策逐步建立 |
4.1.3 生源优势 |
4.1.4 政策保障 |
4.1.5 学费收费标准低 |
4.2 贵州省中职教育发展劣势(Weakness) |
4.2.1 认识不到位 |
4.2.2 发展规模、培养目标、办学模式不适应 |
4.2.3 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 |
4.2.4 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中职教育招生规模 |
4.2.5 教学培养条件、方式和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 |
4.2.6 办学特色不鲜明,专业设置布局不合理 |
4.2.7 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
4.2.8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无序竞争 |
4.3 贵州省中职教育发展机遇(Opportunity) |
4.3.1 政策环境 |
4.3.2 加入"WTO"带来的契机 |
4.3.3 贵州省经济发展带来的就业期望 |
4.4 贵州省中职教育发展威胁(Threat) |
4.4.1 高校(高职22所)、普高扩招 |
4.4.2 其他地区中职教育的发展状况 |
4.4.3 部分用人单位盲目抬高人才规格 |
4.5 SWOT战略方法综合分析 |
5 贵州省中职教育发展战略 |
5.1 贵州省中职教育发展战略思想 |
5.2 贵州省中职教育发展战略目标 |
5.2.1 发展目标 |
5.2.2 建设目标 |
5.3 贵州省中职教育发展战略重点 |
5.3.1 把握专业建设格局 |
5.3.2 能力本位质量第一 |
5.4 贵州省中职教育发展战略措施 |
5.4.1 政府政策方面 |
5.4.2 学校建设方面 |
6 实证分析 |
6.1 学校概况 |
6.2 贵州省机电学校的优势、劣势分析 |
6.2.1 贵州省机电学校的外部环境机会、威肋分析 |
6.2.2 贵州省机电学校内部条件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
6.3 贵州省机电学校发展战略措施 |
6.3.1 大力培养和引进"双师"型人才 |
6.3.2 抓好教学质量,办精品专业创精品学校 |
6.3.3 努力深化学校改革 |
6.3.4 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增强校企合作 |
6.3.5 按照能力本位教育体系理论实施教学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结构 |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
2.1 我国大学生就业及相关政策的演变 |
2.1.1 学生就业状况的界定 |
2.1.2 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 |
2.2 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特点分析 |
2.2.1 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角色及作用 |
2.2.2 高校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角色及作用 |
2.2.3 中介机构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角色及作用 |
2.3 我国大学生就业特点分析 |
2.3.1 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角色及作用 |
2.3.2 高校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角色及作用 |
第三章 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现状及形势分析 |
3.1 河北省总体就业情况 |
3.2 河北省各类高校的就业情况 |
3.2.1 河北省师范类高校就业情况 |
3.2.2 河北省农学类高校就业情况 |
3.2.3 河北省工类高校就业情况 |
3.2.4 河北省医学类高校就业情况 |
3.3 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
3.3.1 就业形势严峻 |
3.3.2 受金融危机影响就业不确定性增加 |
3.4 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
3.4.1 从企业角度分析 |
3.4.2 从学生自身分析 |
3.4.3 从学校角度分析 |
3.4.4 造成就业难的其他因素 |
第四章 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
4.1 政府方面:积极完善省内就业市场,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宏观指导 |
4.1.1 加大大学生就业的重视力度 |
4.1.2 培养经济发展热点、拓展就业渠道 |
4.1.3 建立激励用人单位机制 |
4.1.4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
4.1.5 建立科学实用的人才供求信息系统 |
4.2 高校方面:以河北就业市场为导向,将教育目标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 |
4.2.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
4.2.2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
4.2.3 大力推进“订单式培养” |
4.3 用人单位方面:积极为大学生创造就业机会 |
4.3.1 用人单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 |
4.3.2 企业规范招聘制度,降低准入门槛 |
4.3.3 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吸纳毕业生 |
4.4 大学生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就业创良好的机会 |
4.4.1 大学生要把握就业行情,提早准备就业 |
4.4.2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培养 |
4.4.3 端正就业观念,准确定位 |
4.4.4 拓展多元化就业渠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四、2002年河北省自考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论文参考文献)
- [1]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D]. 陈元元. 河北大学, 2021(09)
-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D]. 胡国庆. 河北大学, 2019(08)
- [3]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考选择功能优化研究[D]. 郭琳琳. 河北大学, 2015(12)
- [4]河北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D]. 颜美. 燕山大学, 2015(12)
- [5]近代天津师范教育研究(1903-1949)[D]. 王羽.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5)
- [6]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 桂家友.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7]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大学生“村官”政策及其实践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D]. 倪丹梅.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8]贵州省中职教育发展战略思考[D]. 黄华. 贵州大学, 2009(S1)
- [9]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伟.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9(11)
- [10]横向扩展,纵向延伸,双抓四建,保质增效——河北省自学考试规模稳中有升的由来[J]. 河北省自考办. 中国考试, 2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