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B10岩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环境和古气候的反映

南黄海B10岩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环境和古气候的反映

一、南黄海B10岩心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环境和古气候的反映(论文文献综述)

赵一飞,徐敏,刘晴,舒强,王平[1](2021)在《苏北辐射沙洲岸滩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记录的百年尺度环境变化》文中研究表明苏北辐射沙洲是分布于江苏岸外的典型沉积堆积体,受长江、黄河泥沙供给和近岸潮流动力的共同影响,发育了典型的粉砂淤泥质潮滩,沉积物元素可以记录潮滩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在辐射沙洲岸滩采集了3个短柱沉积物岩芯,建立可靠的年代框架,采用高分辨率XRF元素扫描仪进行地球化学元素测试,选用XRF信号强度高的14种元素进行聚类和相关性方法提取环境信息,研究过去百年尺度人类活动和海岸环境变化下的苏北辐射沙洲岸滩沉积环境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典型潮滩剖面岩芯沉积物中Si、Ca、As和Fe元素相对含量较高,且自北向南其含量不断增加,Mn、Ba、Cu和Zn元素含量较低,在所有剖面含量变化不大。在垂向上,Si、Ca和Fe元素变化趋势一致,而Ni、Zn和S元素在不同柱状岩芯中呈现与Si、Ca和Fe相反的变化趋势。相关关系和聚类分析显示,Si、Ca和Fe元素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即具有近似的地球化学行为和一致的物质来源;与元素Ni、Cu和Zn呈负相关,暗示了这几种元素与前者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苏北辐射沙洲潮滩沉积物沉积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且在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物质来源、水动力环境、人类活动等因素是导致沉积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

刘大为[2](2019)在《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河三角洲是我国着名的河口三角洲,由辽河、大凌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沉积形成。辽河和大辽河是流域较大、物源多元的曲流河入海,大凌河是坡降较大、泥沙量大的辫状河入海,而辽河经盘锦入海的历史仅百余年,大凌河下游河道几百年来多次摆动,这种多条河流形成的三角洲较为罕见。加之该区海岸线变动十分明显,辽河、大凌河、大辽河等河流沉积物的时空分布以及近现代辽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史料文献、考古遗址、历史地图和遥感影像数据,恢复了四百年以来辽河三角洲的海岸线变化和河道摆动过程。对大凌河、绕阳河、辽河和大辽河下游河口地区采集的21个浅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得到了大凌河和辽河水系的粘土矿物、碎屑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以粘土矿物组合特征构建了大凌河沉积物和辽河沉积物的混合模型,量化两个水系对辽河三角洲的沉积物贡献率。对辽河三角洲平原的28个钻孔进行了详细的岩性描述、粒度分析、粘土矿物分析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所构建的年代学框架,建立了三角洲的等时地层格架。将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沉积物空间关系、等时地层格架与海岸线变化、河流改道等地貌学分析结果相互印证,揭示辽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形成演化过程以及沉积动力机理。强调了大凌河在现代辽河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的重要作用,将辽河三角洲正名为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总结了演化模式,为今后多河流三角洲演化提供研究思路。主要认识如下:(1)1600年,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海岸线大致位于四海屯村、文字官村、南圈河村、龙王村、南坨子盐滩、田庄台镇、白庙子一线。至1800年,大凌河口和大辽河口海岸线由于泥沙量大,向海推进较多,而西沙河等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较小,海岸线推进较慢。18001909年,由于辽河(双台子河)的形成,大凌河改道从盘锦湾入海,盘锦湾面积迅速缩小。19091956年,盘锦湾迅速淤积,海岸线向海推进约20km。建国之后,由于河流上游水库和拦水闸的修建,河流入海泥沙量减少,海岸线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工养殖、围海造田和海洋工程造成的。1600年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经历了6次大的改道。(2)大凌河沉积物粒度较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更粗。大凌河沉积物粘土矿物组合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含量与伊利石含量比值大于1,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该比值小于1。大凌河沉积物重矿物组合为绿帘石-磁铁矿-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大辽河为绿帘石-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辽河为钛铁矿-磁铁矿-绿帘石-石榴子石-普通角闪石,大凌河重矿物质量分数大于1%,辽河和大辽河不足0.1%。大凌河、辽河和大辽河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组成差别不大。(3)大凌河流域、辽河流域和大辽河流域均以物理风化为主,其中,大凌河流域物理风化最强,辽河次之,大辽河最弱。流域地表母岩和气候条件是影响沉积物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粘土矿物在河口地区的物源继承性很好,将其作为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示踪标志,以混合模型建立了物源判别体系。(4)根据钻孔的岩性、粒度特征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划分出沉积相,结合年代学框架和物源判别体系,构建了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等时地层格架。根据沉积相变化、海岸线和河流位置以及不同河流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将四百年来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演化分为16001800年、18001909年、19091956年和1956年至今,共四个阶段。河流输沙量以及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是近现代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的主控因素。(5)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是由辫状河和曲流河等不同性质河流共同塑造的,二者的多期次三角洲叶瓣相互叠加,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多河流三角洲复合体。近百年来辽河的形成“掩盖”了大凌河对三角洲演化的贡献。多河流共同作用、人类活动影响以及河流与海洋作用强弱转变是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多河流三角洲的演化模式。

宋湦,冯秀丽,李国刚,王晓明,滕珊[3](2018)在《全新世海侵以来现行黄河口区域沉积层序及古气候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位于现行黄河口深度30.73m的BH6钻孔粒度分布、岩性特征、常量元素、有孔虫介形虫种类及分布、14 C年代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研究区全新世海侵以来的沉积层序和古气候演化。钻孔连续记录了近黄河口区域全新世海侵以来的沉积历史,从上至下可以分为5个沉积相,(1)(04.87m)为河口三角洲前缘亚相,(2)(4.878.08m)为前三角洲相沉积,(1)(2)共同组成三角洲相沉积,(3)(8.0812.08m)应为近岸浅海沉积,(4)(12.0823.85m)为河口边滩至潮坪相沉积,(5)(23.85m)为陆相湖泊沉积。利用钻孔常量元素特征比值对古气候演化进行讨论,认为全新世海侵期以来BH6钻孔古气候总体经历了相对暖-温凉-暖-温凉的过程。

韩宗珠,艾丽娜,陈筱林,王传,刘涵,孙宇菲[4](2016)在《南黄海泥质区西北缘B01孔黏土粒级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来源的识别》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南黄海泥质区西北缘B01孔黏土粒级沉积物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探讨其物质来源及其影响因素。B01孔岩芯黏土粒级沉积物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在垂向上具有明显变化,以150cm为界,上段元素含量波动强烈,下段相对稳定,B01岩芯黏土粒级沉积物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轻稀土元素含量较高,经球粒陨石标准化的δEu明显负异常,δCe无明显异常,呈现负斜率右倾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经上陆壳(UCC)标准化的δEu和δCe均无明显异常,表明B01岩芯沉积物为陆源物质。(La/Yb)UCC—(Gd/Yb)UCC判别图、La/Sc、Th/Sc和判别函数结果表明B01岩芯具有黄河和长江混合物源特征,在这个物源体系中,黄河与长江物质交替出现,可能是受黄河改道和陆架沉积动力因素的影响,冷水团的形成与演化、黄海暖流的路径及强度变化和受季风驱动的黄海沿岸流都对B01岩芯的物源起到重要作用。

陈影影[5](2016)在《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文中认为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作为长江所携带物质的重要接纳场所之一,在流域演化历史与沉积物“源-汇”等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地区优势。第四纪以来本区不仅受长江频繁改道迁移影响,同时多次受黄河、淮河改道侵扰,加之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本区第四纪沉积环境与物源变化更加复杂。本研究从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获取M、Y两根钻孔(其中M孔位于泰州市茅山镇南端一废弃学校内,Y孔位于俞垛镇南部约2 km处一农田边上),在年代学分析(古地磁、AMS14C、ESR、OSL)的基础上,通过微体古生物(有孔虫)、宏体化石(腹足类和双壳类)、粒度、磁化率、矿物学(重矿物、轻矿物)和元素地球化学(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等的综合分析,对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沉积环境演变过程与物源变化进行了详细探究。这对于深入理解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沉积源-汇过程与环境演变、进一步弄清本区的古河流地貌格局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M孔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主要发育泛滥平原、滨浅湖、湖沼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7阶段以来依次发育河口湾相、泛滥平原相、滨浅湖相、滨岸湖沼相、泛滥平原相、淡水湖沼相、浅水海湾相、滨岸湖沼相。(2)MIS 7阶段以来海面多级次的升降旋回与河流水系的迁徙多变导致Y孔沉积相序复杂多变,MIS 7阶段以来Y孔依次发育河道沉积、湖相、河口湾相、泛滥平原相、河道沉积、天然堤、湖沼相、滨湖相、泛滥平原相、滨岸湖沼相、潮坪相、泛滥平原相、湖相、滨湖相、潮坪相、滨岸湖沼相、泛滥平原相、滨岸湖沼相。(3)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研究区北侧主要发育滨浅湖-泛滥平原相沉积,研究区南侧可能为长江河流沉积体系。MIS 7阶段高海面时期研究区南侧的Y孔可能位于长江河口段最北端的一条分支古河道位置,发育河道砂质沉积-湖相-河口湾沉积;北侧M孔可能位于古河间地,距离南侧长江古河谷有一定距离,较古河谷高55 m左右,发育河口湾沉积。MIS 6阶段,随着全球海面的波动下降,长江古河道南移,研究区高海面逐渐结束,进而发生海退并完全暴露,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5阶段,研究区北侧地势仍较南侧高出约35 m,长江古河道再次北迁,研究区南侧发育河道砂质沉积-自然堤-湖沼-河流泛滥平原-滨岸湖沼-潮坪为主的滨岸沉积,北侧发育河口湾沉积。MIS 4阶段研究区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至MIS 4阶段末期,研究区南北两侧地势已基本相当。MIS 3阶段,本区又一次出现海侵高海面,研究区南侧发育近20 m厚的湖相-滨湖相-潮坪-滨岸沼泽相等滨岸相沉积,北侧发育滨湖相、滨岸湖沼相沉积,至MIS 3阶段末研究区南侧地势已高出北侧近8m。MIS 2阶段,研究区出现大规模海退,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1阶段,随着冰后期海面上升至目前高度,研究区北侧M孔依次发育淡水湖沼-浅水海湾-滨岸湖沼相沉积;由于南侧古地势高出北侧近8 m,Y孔缺少冰后期早期沉积,中后期发育了滨岸湖沼相沉积。(4)矿物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物源分析结果表明,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的主要物源是变化的。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研究区以长江物源为主,黄河物源可能曾偶尔影响到研究区北侧。MIS 7阶段以来,物源在海侵时期,特别是MIS 7、MIS 5、MIS 1阶段主要来自黄河源,而在海退时期则主要来自长江源。推测本区海侵时期黄河物源不一定由黄河直接供给,可能来自海域,为海侵过程中老的黄河物质在强潮流及波浪作用下,自海域被搬运堆积下来,也可能当时古黄河在苏北地区入黄海,进而再搬运堆积到本区。(5)在河流、波浪、潮流、气候变化、海面升降、构造沉降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下,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中更新世以来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与物源变化。第四纪以来气候波动控制下的全球海面变化是控制本区沉积作用过程的主要因素。

郭飞[6](2016)在《莱州湾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演化及物源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晚更新世以来,受全球海面变化影响,在渤海莱州湾沿岸形成的多源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发生了相应环境改变。莱州湾沉积物的物源主要受控于黄河,但是南部中、小河流对沉积地层的贡献也应值得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研究区调查数据和资料,结合AMS14C测年和光释光(OSL)测年数据,分析钻孔岩性、结构等特征,进行沉积地层划分和对比,初步建立了莱州湾的沉积地层格架;重点分析了WFZK07孔沉积单元的地球化学元素特征,结合白浪河表层沉积物及钻孔粘土矿物组合特征进行沉积物源分析,依据研究区的古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特征,探究晚更新世以来莱州湾沉积地层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晚更新世以来形成的5个沉积单元的沉积地层特征存在差异性,莱州湾沉积地层厚度变化相对稳定。南部中小河流(以白浪河为主)与黄河均为07孔沉积物的主要来源,二者从晚更新世早期至今对莱州湾南岸弥河潍河多源河流三角洲体系的沉积起主要控制作用。虽然整个莱州湾沉积地层的来源主要受控于黄河陆源碎屑的输入,由于黄河在发展晚期频繁改道,受海平面变化、河流径流量及输沙量、构造运动和波浪潮汐等作用的综合影响,沉积地层的主要物源也具有分期性和分段性。依据常微量元素综合分析结果、特征值在垂向上的变化以及粘土矿物组合特征,莱州湾在124.672.0 ka B.P.、60.024.4 ka B.P.和10.24.0 ka B.P.出现三次暖湿期,分别对应于沧州海侵层、献县海侵、黄骅海侵;在72.060.0 ka B.P.和24.410.2 ka B.P.出现两次冷干期,分别对应于玉木早冰期和玉木晚冰期,属于陆相沉积环境。在海侵期主要发育滨浅海相沉积,向南过渡为三角洲或潮坪-河流相沉积,沉积物总体上表现为退积的叠加样式。由陆向海,短源河流的沉积贡献逐渐降低,而输入量大的黄河沉积贡献增加;海退时期,莱州湾发育陆相的河流及三角洲相沉积,陆源输入增加,沉积物表现为进积的叠加样式。晚更新世以来莱州湾经历了“滨浅海相-三角洲-陆相-潮坪-滨浅海相-三角洲-陆相”的沉积演变。

蓝先洪,梅西,李日辉,张志珣,李杰,顾兆峰[7](2015)在《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北部泥质区沉积物元素的分布及来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南黄海北部泥质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于地层划分与物质来源的指示意义,对南黄海北部DLC70-3孔(孔深71.20 m)沉积物作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和物源判别。根据元素含量及比值的变化,可将DLC70-3孔岩心划分为5层,它们分别反映了末次间冰期(暖期)晚期以来黄海海面波动以及沉积物物源的变化。运用判别函数、Mg O/Na2O与CIA的散点图等方法分析了DLC70-3孔沉积物的物质来源,结果显示该孔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黄河,长江物质对该孔中上部及下部沉积物有较明显影响。DLC70-3孔物源指数反映04.50 m和27.8038.80 m沉积物以黄河源为主,4.5027.80 m、38.8055.00 m和55.0071.20 m沉积物以长江源为主;可见黄河从晚更新世中期到现代对南黄海北部沉积起着重要作用,而长江物质在晚更新世早期开始对南黄海北部沉积就有明显影响。

刘颖,韩喜球,刘杜娟[8](2014)在《苏北浅滩钙结核的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文中提出对采自苏北浅滩的钙结核样品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和碳氧同位素的分析。样品富含石英和长石砂屑,碳酸钙胶结,其碳和氧同位素组成分别为-8.38‰-8.19‰V-PDB及-5.23‰-5.03‰V-PDB。根据样品的氧同位素组成,利用碳酸盐-水体系氧同位素方程,结合现今底层水温度,并考虑可能存在的温度变化,计算得到古沉淀流体的δ18 O水范围为-4.72‰-4.52‰VSMOW,较正常海水偏负,认为钙结核的形成可能受到了淡水影响。根据结核中碎屑矿物的成分及其成熟度,判断其包含的碎屑矿物源自古黄河,认为这些结核样品可能形成于海陆交互环境,形成时间约为76.5ka BP左右,当时古海平面高度比现今低10m左右,古黄河河道可能位于苏北浅滩附近。

王飞飞,刘健,仇建东,刘宪光,梅西[9](2014)在《南黄海中西部全新世中期以来泥质沉积厚度与成因》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研究区35个站位全新世中期以来泥质体沉积厚度和形成年代的统计分析,认为泥质体主体主要形成于7.0cal.kaBP前后,伴随着黄海最高海平面出现,此后海平面波动幅度极小,沉积环境比较稳定,黄海暖流开始入侵并形成了黄海现今的环流格局,细粒物质被近岸海流所携带向岸向海双向传输,发育了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沉积厚度7.7m)和南黄海中部(最大沉积厚度9.0m)两个沉积中心。物源上以现代黄河和老黄河物质为主,同时,长江物质、朝鲜半岛物质、山东半岛沿岸短源河流物质,甚至外海的再悬浮物质对泥质沉积也有一定的贡献。两个沉积中心的最大沉积速率分别为1.283和1.286mm/a,之所以与以往研究区百年尺度的沉积速率有显着差别,可能与地史时期泥质体的沉积压实作用及黄河数次改道造成的物源供应不稳定等因素有关,但最大沉积中心位置在百年和千年尺度上的表现是吻合的。

梅西,张训华,李日辉,蓝先洪[10](2014)在《南黄海北部晚更新世以来常量元素记录的化学风化作用》文中研究指明以南黄海北部高沉积速率柱状样DLC70-3孔作为研究对象,对沉积物的黏土矿物和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DLC70-3孔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合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蒙皂石,绿泥石和高岭石含量较低;绝大部分样品中伊利石与蒙皂石含量的比值<6,表明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黄河物质的输送。研究认为DLC70-3孔沉积物的化学风化指标CIA值受到海平面变化和源区气候变化共同控制,其中源区的气候变化为主要控制因素,而海平面变化造成的机械沉积分异作用主要影响27.8038.00 m(MIS 4)层位沉积物的CIA值。CIA值显示在MIS 5和MIS 3期大陆化学风化作用较强,与内陆黄土高原地区夏季风和化学风化指标的变化趋势一致,尤其是在MIS 3早期(4060 ka)记录的化学风化作用非常强,反映了黄河流域地区出现强夏季风降雨过程。

二、南黄海B10岩心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环境和古气候的反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黄海B10岩心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环境和古气候的反映(论文提纲范文)

(2)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
        1.2.2 物源分析研究现状
        1.2.3 辽河口地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工作量
    1.6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辽东湾概况
        2.1.1 气候特征
        2.1.2 水文特征
        2.1.3 海底地形地貌
        2.1.4 入海河流
        2.1.5 区域地质与地质构造
    2.2 辽河概况
        2.2.1 流域概况
        2.2.2 水系概况
        2.2.3 气候特征
        2.2.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2.2.5 地质特征
    2.3 大凌河流域概况
        2.3.1 流域概况
        2.3.2 水系概况
        2.3.3 气候特征
        2.3.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2.3.5 大凌河流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样品
        3.1.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钻孔沉积物样品
    3.2 研究方法
        3.2.1 粒度分析
        3.2.2 粘土矿物分析
        3.2.3 碎屑矿物分析
        3.2.4 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
        3.2.5 元素化学分析
        3.2.6 ~(210)Pb、~(137)Cs测年
    3.3 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河流表层沉积物特征
        4.1.1 河流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4.1.2 河流沉积物粒度特征
        4.1.3 河流沉积物碎屑矿物特征
        4.1.4 河流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 柱状样沉积物特征
        4.2.1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结果
        4.2.2 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特征
        4.2.3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4.2.4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
第五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海岸线和河流变迁
    5.1 明末(公元16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2 清中期(公元18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3 清末(公元1880~190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4 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4.1 1926 年海岸线和河道
        5.4.2 1933 年海岸线和河道
        5.4.3 1936 年海岸线和河流
        5.4.4 1945 年海岸线和河道
    5.5 60年以来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6 小结
第六章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及物源示踪意义
    6.1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
        6.1.1 流域风化条件
        6.1.2 物源区母岩类型
    6.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沉积物的物源示踪
        6.2.1 河流沉积物粘土矿物示踪标记的稳定性
        6.2.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判别体系
    6.3 小结
第七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
    7.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年代学框架
    7.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沉积环境
        7.2.1 组合Ⅰ
        7.2.2 组合Ⅱ
        7.2.3 组合Ⅲ
        7.2.4 组合Ⅳ
    7.3 岩心中记录的海岸线和河流信息
        7.3.1 岩心中海岸线标志面的确定
        7.3.2 岩心记录的历史海岸线和河流位置
    7.4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
        7.4.1 阶段Ⅰ(1600~1800 年)
        7.4.2 阶段Ⅱ(1800~1909 年)
        7.4.3 阶段Ⅲ(1909~1956 年)
        7.4.4 阶段Ⅳ(1956 年至今)
    7.5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近现代演化的控制因素
        7.5.1 河流输沙量
        7.5.2 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
    7.6 小结
第八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及研究模式
    8.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
    8.2 多河流三角洲的研究模式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钻孔柱状图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活动

(3)全新世海侵以来现行黄河口区域沉积层序及古气候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及方法
    1.1 钻孔位置
    1.2 分析方法
2 结果和讨论
    2.1 沉积相划分与沉积层序
        2.1.1 沉积相划分
        2.1.2 沉积层序对比
    2.2 地球化学特征比值及古气候变化
        2.2.1 地球化学特征比值筛选
        2.2.2 古气候变化
3 结论

(4)南黄海泥质区西北缘B01孔黏土粒级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来源的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引用格式
1 样品及研究方法
    1.1 样品描述
    1.2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B01孔年代序列和沉积速率
    2.2 B01孔黏土粒级沉积物主量元素特征
    2.3 B01孔黏土粒级沉积物微量元素特征
    2.4 B01孔岩芯黏土粒级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
3 讨论
    3.1 B01孔岩芯黏土粒级沉积物稀土元素配分曲线
    3.2 B01孔岩芯沉积物源区识别
    3.3 B01岩芯沉积物物源的影响因素
4 结论

(5)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相关研究进展
        1.2.1 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
        1.2.2 沉积物物源示踪
        1.2.3 古河道变迁
    1.3 选题构思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背景
    2.2 地貌特征
    2.3 第四纪沉积
    2.4 气候特征
    2.5 水文概况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分析
    3.1 研究材料
    3.2 实验分析
        3.2.1 古地磁
        3.2.2 AMs~(14)C
        3.2.3 ESR
        3.2.4 OSL
        3.2.5 粒度
        3.2.6 磁化率
        3.2.7 碎屑矿物
        3.2.8 微体与宏体化石
        3.2.9 元素地球化学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北翼钻孔年代框架厘定
    4.1 研究区己有地层年代特征
    4.2 年代测试结果
        4.2.1 磁性地层
        4.2.2 AMS ~(14)C测年
        4.2.3 ESR测年
        4.2.4 OSL测年
    4.3 钻孔年代框架厘定
        4.3.1 M孔
        4.3.2 Y孔
第五章 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演变
    5.1 沉积相分析
        5.1.1 M孔
        5.1.2 Y孔
    5.2 沉积环境演变特征
第六章 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物源分析
    6.1 矿物学证据
        6.1.1 碎屑矿物组成及特征
        6.1.2 长江、黄河、淮河沉积物矿物特征
        6.1.3 碎屑矿物物源指示
    6.2 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6.2.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2.3 长江、黄河、淮河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6.2.4 元素地球化学物源指示
    6.3 物源变化特征
第七章 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机制探讨
    7.1 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关系
    7.2 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控制因素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6)莱州湾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演化及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沉积演化及物源研究现状
        1.2.2 主要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1.6 论文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及入湾河流概况
    2.2 地质概况
        2.2.1 区域构造特征
        2.2.2 地层发育及分布特征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
    3.1 材料
    3.2 测试方法
        3.2.1 粒度
        3.2.2 粘土矿物
        3.2.3 测年
        3.2.4 地球化学元素
第四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4.1 WFZK07钻孔沉积单元划分与沉积特征
    4.2 BH1301钻孔沉积单元划分与沉积特征
    4.3 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对比
    4.4 小结
第五章 莱州湾晚更新世以来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1 常量元素组成及特征
    5.2 微量元素组成及特征
    5.3 元素比值特征
    5.4 小结
第六章 莱州湾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演化及物源分析
    6.1 物源示踪
        6.1.1 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
        6.1.2 稀土元素总量变化和Eu、Ce异常
        6.1.3 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6.1.4 物源判别
    6.2 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演化特征
        6.2.1 古气候及海平面变化特征
        6.2.2 沉积演化分析
    6.3 小结
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参加的课题
致谢

(7)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北部泥质区沉积物元素的分布及来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材料与方法
    1. 1 样品采集
    1. 2 分析方法
2 结 果
    2. 1 元素含量变化特征
    2. 2 元素比值的变化特征
3 讨 论
    3. 1 物质来源分析
        3. 1. 1 散点图
        3. 1. 2 判别函数
        3. 1. 3 物源指数
    3. 2 南黄海北部沉积物物质来源
4 结 论

(8)苏北浅滩钙结核的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样品与方法
3 结果
    3.1 钙结核的形态特征及结构
    3.2 XRD分析
    3.3 碳和氧同位素分析
4 讨论
    4.1 与其他海区样品的比较
    4.2 沉淀流体性质的判断
    4.3 沉积环境的恢复
5 结论

(9)南黄海中西部全新世中期以来泥质沉积厚度与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3.1 各站位泥质沉积层沉积特征
        3.1.1 中部泥质区中心
        3.1.2 中部泥质区北缘
        3.1.3 中部泥质区南缘
        3.1.4 中部泥质区西缘
        3.1.5 中部泥质区东缘
        3.1.6 中部泥质区外围
        3.1.7 西部近岸
    3.2 泥质体厚度和沉积速率
4 讨论
    4.1 动力机制
    4.2 物源分析
5 结论

(10)南黄海北部晚更新世以来常量元素记录的化学风化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3.1 常量元素
    3.2 黏土矿物
4 讨论
    4.1 DLC70-3孔沉积物物源分析
    4.2 CIA值变化及其控制因素
        4.2.1 海平面变化引起的沉积分异作用
        4.2.2 源区的化学风化作用
5 结论

四、南黄海B10岩心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环境和古气候的反映(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北辐射沙洲岸滩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记录的百年尺度环境变化[J]. 赵一飞,徐敏,刘晴,舒强,王平. 海洋学报, 2021(08)
  • [2]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D]. 刘大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3]全新世海侵以来现行黄河口区域沉积层序及古气候演化[J]. 宋湦,冯秀丽,李国刚,王晓明,滕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9)
  • [4]南黄海泥质区西北缘B01孔黏土粒级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来源的识别[J]. 韩宗珠,艾丽娜,陈筱林,王传,刘涵,孙宇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0)
  • [5]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D]. 陈影影. 南京大学, 2016(04)
  • [6]莱州湾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演化及物源分析[D]. 郭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7]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北部泥质区沉积物元素的分布及来源分析[J]. 蓝先洪,梅西,李日辉,张志珣,李杰,顾兆峰. 现代地质, 2015(04)
  • [8]苏北浅滩钙结核的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J]. 刘颖,韩喜球,刘杜娟. 海洋学报, 2014(12)
  • [9]南黄海中西部全新世中期以来泥质沉积厚度与成因[J]. 王飞飞,刘健,仇建东,刘宪光,梅西.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4(05)
  • [10]南黄海北部晚更新世以来常量元素记录的化学风化作用[J]. 梅西,张训华,李日辉,蓝先洪. 沉积学报, 2014(05)

标签:;  ;  ;  ;  ;  

南黄海B10岩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环境和古气候的反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