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缘球蚧(Coleoptera: Coccinellidae)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英文)

锯缘球蚧(Coleoptera: Coccinellidae)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英文)

一、七星瓢虫 (鞘翅目 :瓢虫科 )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董婉莹[1](2021)在《反-β-法尼烯介导大灰优蚜蝇定位蚜虫的嗅觉分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

李法东[2](2021)在《基于迁飞性甲虫可折叠后翅的仿生翼创成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迁飞性甲虫具有卓越的飞行性能,季节性地从一个发生地飞迁至另一个发生地,飞行距离远、时间长。其在不飞行时将后翅折叠收拢于鞘翅之下,以保护后翅并降低其破损的发生;飞行时其后翅又可快速展开动作,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本论文针对迁飞性甲虫后翅优点及其在可折叠微型飞行器领域的应用前景,以三种迁飞性甲虫——七星瓢虫、铜绿丽金龟和星天牛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其后翅形态、宏/微观结构及其翅脉和翅膜的纳米力学性能,揭示了其不同翅脉之间、同一翅脉不同位置纳米硬度与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采用耦合仿生学原理,建立了6种不同长宽比、翼型和翅脉结构的甲虫后翅三维耦合模型;利用WORKBENCH对迁飞性甲虫后翅三维耦合模型进行了结构静力学仿真及分析,讨论了其受力及变形情况;获取了三种甲虫的起飞及飞行过程运动姿态,提出了其飞行运动机理;在甲虫后翅三维耦合模型基础上,采用创成式设计方法,进行了仿生翼设计;利用WORKBENCH和FLUENT对三种仿生翼进行了结构静力学(均布载荷)及气动力学(不同攻角、飞行速度和扑动频率工况下)仿真分析,揭示了其翼型和翅脉结构对飞行性能的影响。本论文将昆虫学、纳米力学、机械设计学和工程仿生学相结合,运用多种测试技术,分析了三种迁飞性甲虫后翅不同翼型和翅脉结构对其飞行特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和创新性。本论文为进一步开展仿生扑翼MAV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

高芳瑞[3](2018)在《马铃薯瓢虫取食选择性与触角和下颚须感受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Motschulsky)]是我国马铃薯作物的主要食叶类害虫,主要以成虫和幼虫取食马铃薯叶片造成危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除危害马铃薯作物外,马铃薯瓢虫还危害茄科其他作物。本论文将研究马铃薯瓢虫在茄科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性,以及马铃薯瓢虫触角和下颚须在取食选择中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马铃薯瓢虫成虫触角和下颚须的感受器种类及分布,探究感受器在该虫取食选择性中发挥的作用,为马铃薯瓢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叶碟法检测了马铃薯瓢虫对6种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性。同时,以马铃薯和辣椒叶片为材料,测定了马铃薯瓢虫成虫下颚须和触角对取食选择性影响。试验结果发现,马铃薯是马铃薯瓢虫成虫和幼虫最喜欢取食的植物,茄子和曼陀罗植物次之,番茄和枸杞植物更次之,辣椒植物为最不喜欢取食植物,2h时虫口百分率为分别为(35.56±1.92a)%、(23.33±3.33b)%、(21.11±1.92b)%、(14.44±1.92c)%、(1.11±1.92d)%和(2.22±1.92d)%,48h取食百分率分别为(28.06±1.63a)%、(18.36±1.99b)%、(20.00±1.15b)%、(15.62±1.86b)%、(8.14±2.43c)%和(9.83±2.28c)%。切除下颚须的马铃薯瓢虫成虫对马铃薯叶片和辣椒叶片也表现出明显的取食选择性,2h时虫口百分率分别为(80±10a)%和(7±6b)%,切除触角整体的马铃薯瓢虫成虫在取食选择性中起重要作用,虫口百分率为(17.5±9.57a)%和(10±8.16a)%,该结果说明下颚须对马铃薯瓢虫成虫取食行为影响较小,触角是昆虫取食主要的感觉附肢。2.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马铃薯瓢虫成虫触角的形态特征及感受器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雌雄成虫触角均由柄节、梗节及鞭节组成,其中鞭节又由9个亚节组成。雌虫的触角长度大于雄虫,雌虫触角由基部到端部有直径变大的趋势,且比雄虫明显的多。触角上发现有8种感器,分别是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ca,SB),刺形感受器(sensilla chaetica,SC),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dea,ST),腔形感受器(cavity sensilla,CaS),鳞形感受器(sensilla squamiformia,SQ),B?hm氏鬃毛(B?hm bristles,BB),坛形感受器(sensilla ampullacea,SA),特殊感器Ⅰ(unusual sensillaⅠ,USⅠ)。其中,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数量最多,其他类型感受器数量都较少。雌雄成虫间触角感器的类型无明显差异,感器数量雄虫>雌虫,触角背面>腹面,外侧面>内侧面。3.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马铃薯瓢虫成虫下颚须形态特征及感受器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雌雄成虫下颚须均有四节组成。下颚须上发现有5种类型感器,均为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ST)、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SC)、腔形感受器(cavity sensilla,CaS)、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ca,SB),特殊感器Ⅱ(unusual sensillaⅡ,USⅡ)。雌虫下颚须总长度略大于雄虫,雌雄成虫间下颚须感器的类型无明显差异。

曲业宽[4](2018)在《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优势访花昆虫的访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虫媒植物的花部特征向着便于异花授粉的方向发展,昆虫的外部形态结构向着更有利于采蜜传粉的方向发展,二者协同进化,形成密切的互惠共生关系。近年来,由于化学生态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花的挥发物角度揭示访花昆虫访花机制成为了开花植物与访花昆虫互作关系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文冠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工业价值和观赏价值,但是由于“千花一果”的特点,致使文冠果果实开发受限。若要解决这一问题,有效地提高文冠果授粉效率成为关键。本研究从化学生态学角度,确定文冠果花的优势访花昆虫、花的主要挥发物成分,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为深入理解开花植物与访花昆虫的互惠关系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开发提高文冠果授粉效率的访花昆虫引诱剂,形成访花昆虫人工繁殖产业化,从而加速文冠果相关产业的开发。本研究通过对文冠果主要访花昆虫类群以及优势访花昆虫种类进行研究,对文冠果花的形态特征进行测量,利用固相微萃取方法对花的挥发物进行取样,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花挥发物的成分和含量进行分析鉴定,通过野外诱集方法研究文冠果优势访花昆虫与其主要挥发物成分之间关系,利用电子扫描电镜确定优势访花昆虫触角感受器类型,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文冠果访花昆虫的采集和鉴定,2016年和2017年共获得文冠果访花昆虫1799头,隶属于5目26科54属73种。其中双翅目6科18属26种1120头,占文冠果两年访花昆虫总数的62.257%;鞘翅目6科12属13种407头,占22.624%;膜翅目7科13属23种156头,占8.671%;鳞翅目3科7属7种78头,占4.336%;半翅目4科4属4种38头,占2.112%。根据对访花昆虫种类和数量的统计分析得出,文冠果的优势访花昆虫为红腹毛蚊。本研究两年共网捕到红腹毛蚊858头,占两年所有访花昆虫总数的47.693%。其中2016年网捕到443头,占2016年文冠果访花昆虫总数的47.892%,雄性234头,占25.297%;雌性209头,占22.595%。2017年网捕到415头,占2017年文冠果访花昆虫总数的47.483%,雄性247头,占28.261%;雌性168头,占19.222%。2、文冠果为总状花序,每个花序上有1040朵花。雄花和两性花的形态、大小相似。均5片花瓣,呈5瓣星状,每片花瓣倒卵形,白色,质地薄,最初内侧基部具有黄绿色晕斑,随着花发育时期的改变,晕斑颜色由黄绿色逐渐变成深紫红色。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文冠果不同花性、同一花性不同时间段挥发物的成分,共得到44种挥发物,并对其相对含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确定1-辛烯-3-醇、壬醛、水杨酸甲酯、1-辛醇、法呢烯、反-2-己烯-1-醇、顺-3-己烯-1-醇、反-2-己烯醛、反-2,顺-6-壬二烯醛、辛醛、反-2-壬烯醛、苯甲醛、6-甲基-5-庚烯-2-酮、十三烷、β-环柠檬醛,共15种化合物为文冠果花的主要挥发物成分(相对含量?1%)。3、通过对野外陷阱实验结果的分析可知,1-辛烯-3-醇、1-辛醇、法呢烯、反-2-己烯-1-醇、反-2,顺-6-壬二烯醛、反-2-壬烯醛、6-甲基-5-庚烯-2-酮,共7种挥发物成分对红腹毛蚊有较明显的引诱作用。并且,不同的挥发物成分对红腹毛蚊雌、雄成虫的引诱效果不同。其中反-2,顺-6-壬二烯醛、反-2-壬烯醛对雌性成虫的引诱效果要好于对雄性成虫的引诱效果,而1-辛烯-3-醇、1-辛醇、法呢烯、6-甲基-5-庚烯-2-酮对雌性成虫的引诱效果确没有对雄性成虫的好。此外,反-2-己烯-1-醇对雌、雄成虫的引诱效果相同。4、通过SEM观察发现,红腹毛蚊雌、雄成虫触角均10节,包括柄节(1节)、梗节(1节)和鞭节(8个亚节)3个部分。雌性成虫触角总长度为862.556μm±78.662μm,雄性成虫触角总长度为880.361μm±83.253μm,雌、雄成虫触角除鞭节第8小节的长度具有显着差异外,其余各小节的长度几乎相等。红腹毛蚊共有4种类型的触角感受器,分别为B?hm氏鬃毛、刺型感受器、毛型感受器和锥型感受器。其中,雌性红腹毛蚊共包括6种,分别是B?hm氏鬃毛、刺型感受器、毛型感受器2型、锥型感受器1型、锥型感受器2型和锥型感受器4型。雄性红腹毛蚊共包括5种,分别是B?hm氏鬃毛、刺型感受器、毛型感受器1型、锥型感受器2型和锥型感受器3型。综上可知,本研究通过对文冠果花部特征,特别是花的外部特征及花的挥发物与文冠果优势访花昆虫—红腹毛蚊及其嗅觉特征(触角感受器)之间的相互适应关系的研究,从而为揭示红腹毛蚊访问文冠果花的内在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文冠果与其访花昆虫间的协同进化提供理论依据。

唐培安,李非凡,段锦艳,吴海晶,陶冶心[5](2017)在《长角扁谷盗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利用扫描电镜对长角扁谷盗雌、雄成虫触角形态及感器进行观察,分析了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形态与分布。结果表明,长角扁谷盗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由9个亚节组成。成虫触角上共有3类感受器,可将其分为8种,分别是:刺形感器(Ⅰ、Ⅱ、Ⅲ、Ⅳ)、毛形感器(Ⅰ、Ⅱ、Ⅲ)以及B9hm氏鬃毛。比较发现,雄虫触角每节的长度均显着长于雌虫,雌、雄虫触角感器的形态相似,类型基本相同。结合长角扁谷盗触角感器的形态、分布和已报道的锈赤扁谷盗的相关研究等,对长角扁谷盗成虫触角各类感器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与推测。

李霜[6](2017)在《莲草直胸跳甲感受器的扫描电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感受器主要位于头部附器、跗节、外生殖节等部位,它们在昆虫尤其是专食性昆虫的寄主定位、取食及产卵等行为上有重要作用。莲草直胸跳甲为专食性昆虫,主要通过体表的感受器在自然界中定位和识别寄主植物。本文以莲草直胸跳甲为对象,采用扫描电镜对其嗅觉、味觉、触觉感器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为以后研究莲草直胸跳甲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及其与寄主植物的定位识别机制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头部扫描电镜观察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莲草直胸跳甲雌雄成虫头部附器形态结构相似,触角11节,念珠状;下唇须3节,下颚须4节,末节均呈锥形。头部附器感器丰富,共有12类,分别为: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锥形感器、毛形感器、栓锥形感器、Bohm氏鬃毛、指形感器、圆顶形感器、缝隙感器、钟形感器、末梢形感器,它们有许多亚型。同时在口器上发现了 一种新形感器,根据其形态命名为花朵形感器。感器的密集程度表现为:触角>下颚须>下唇须。触角感器类型多,主要分布于鞭节;下唇须和下颚须感器呈现类型多数量少的趋势,主要集中在末节。从超微形态方面,莲草直胸跳甲雌雄虫的二型现象主要表现在头部附器感受器的分布、亚型种类和感器大小三方面。2、跗节扫描电镜观察运用扫描电镜观察莲草直胸跳甲跗节的超微形态发现,莲草直胸跳甲为隐5节昆虫。前足、中足和后足节第1~3跗节腹面均有不同形态的跗垫毛。雌雄虫的跗垫毛在形态上具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雄虫第1跗节跗垫毛端部呈匙形状,而雌虫为弯钩状。三对足上的感受器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及锥形感器。后足的感受器数量最多且最长。雌雄虫跗节的感受器数量和大小有差异,而感器着生部位和类型几乎一致。成虫跗节的雌雄二型主要表现在跗垫毛的形态及其感器大小上。3、外生殖节扫描电镜观察莲草直胸跳甲雌雄虫外生殖节上的感器较为单一,主要有锥形感器、毛形感器和刺形感器。雌雄虫生殖节不同部位的感受器在雌雄虫上的密度、类型和大小均不同。4、幼虫扫描电镜观察幼虫感受器类型较多数量较少,分布于头部、胸足和腹部的腹面。主要有刺形感器、花朵形感器、锥形感器、末梢形感器,毛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指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和Bohm氏鬃毛。莲草直胸跳甲雌雄成虫和幼虫的感受器在长度、基部宽度、基座(宽松、紧密、隆起或凹陷)方面有差异,触角上刺Ⅰ型感器长度在雌雄间差异最大,分别为90.49±0.80μm,80.11±0.35μm。不同部位的表皮孔孔径不同,尤其是下颚须端部的孔径最大,为771.74±27.06nm。通过扫描电镜,本研究首次详细观察了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头部附器、跗节、外生殖节及幼虫体表感受器的超微形态,描述并分析了位于各部位感器的超微形态、类型、分布和数量。结合感受器着生部位和所查阅的资料,本研究还推测了莲草直胸跳甲各感受器的功能,已确定莲草直胸跳甲嗅觉感器主要位于头部和跗节。这为研究莲草直胸跳甲嗅觉感受器对寄主植物的定位识别有重要意义。

赵海燕,梁延坡,陆永跃[7](2016)在《香蕉假茎象甲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及分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明确香蕉假茎象甲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类型和分布。[方法]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香蕉假茎象甲触角感受器的外部形态、类型及分布情况。[结果]该虫触角上感器类型多样,数量众多,雌雄成虫触角上均有5类12种感受器,包括6种毛形感受器、3种刺形感受器、1种锥形感受器、1种芽孢感受器和1种瓶形感受器。该虫触角上感器分布集中,以鞭节中上部最多,柄节腹面次之,梗节最少。[结论]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在雌雄个体之间无明显差异,感受器的分布却存在性二型现象。

张毅,谢映平,薛皎亮,张艳峰,牛秀萍[8](2014)在《红环瓢虫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利用扫描电镜对红环瓢虫Rodolia limbata Motschulsky成虫与幼虫的触角形态及化学感受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红环瓢虫成虫的触角为棒状,由柄节、梗节和6个鞭节组成。其上发现有毛形、刺形和锥形3种感器,各种感器长短不一,分布不同,其中锥形感器集中分布于鞭节的46亚节,以末节端部最为密集;幼虫触角短,圆锥状,分为3节,感器只有毛形和锥形2种,且数量极少。雌雄成虫与幼虫个体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均无明显差异。

刘平,张宇宏,吴红胜,谢佳沁,邓从双,庞虹[9](2013)在《孟氏隐唇瓢虫的触角感受器》文中指出本文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雌雄成虫的触角和触角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对触角形态,感受器形态、类型、数量及分布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孟氏隐唇瓢虫雌雄成虫触角均由柄节,梗节及8个鞭小节组成。观察到7种触角感受器:四种锥形感受器(s.ba),四种刺形感受器(s.ch),四种毛形感受器(s.tr),一种腔锥形感受器(s.co),一种耳形感受器(s.au),一种腔形感受器(s.cl),一种Bhm氏鬃毛(s.bm)。毛形感受器和刺形感受器数量最多,其他类型感受器数量都较少。Bhm氏鬃毛只存在于柄节和梗节。第八鞭小节的顶端感受器种类最丰富,被六种感受器稠密覆盖。雌雄触角大小、感受器类型都没有明显差异。根据感受器的分布和以前的相关报道,推测孟氏隐唇瓢虫的毛形感受器可能是信息素接收者,刺形感受器可能是机械性刺激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锥形感受器和腔锥形感受器可能都是植物挥发物接受者,化学和温湿度感受器,耳形感受器或许承担物理或者嗅觉器官的功能,而Bhm氏鬃毛或许能感知触角的位置和活动。

张晓军,孙伟,张健,左彤彤,王志强,赵红伟[10](2013)在《鞘翅目昆虫触角感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归纳了鞘翅目昆虫触角感器的常见类型(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毛形感器、钟形感器、凹槽钉形感器、芽苞形感器、指形感器和Bhm氏鬃毛),对各类型感器形态和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鞘翅目昆虫触角感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二、七星瓢虫 (鞘翅目 :瓢虫科 )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七星瓢虫 (鞘翅目 :瓢虫科 )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迁飞性甲虫可折叠后翅的仿生翼创成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甲虫后翅结构与材料特性研究现状
        1.2.1 甲虫后翅结构研究现状
        1.2.2 甲虫后翅力学特性
    1.3 甲虫后翅可折叠性研究
    1.4 甲虫后翅气动力学性能研究
    1.5 仿生扑翼微飞行器研究现状
        1.5.1 仿鸟类扑翼微飞行器
        1.5.2 仿昆虫扑翼微飞行器
        1.5.3 仿甲虫扑翼微飞行器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三种迁飞性甲虫后翅形态、结构及力学性能
    2.1 研究对象
    2.2 三种迁飞性甲虫后翅
        2.2.1 翅脉
        2.2.2 翅膜
    2.3 三种迁飞性甲虫后翅形态
        2.3.1 试验设备
        2.3.2 三种迁飞性甲虫后翅特征参数
    2.4 三种迁飞性甲虫后翅表面结构
        2.4.1 试验设备及样品制备
        2.4.2 三种迁飞性甲虫后翅表面宏观结构
        2.4.3 三种迁飞性甲虫后翅表面微观结构
    2.5 三种迁飞性甲虫后翅纳米力学性能
        2.5.1 试验设备
        2.5.2 三种迁飞性甲虫后翅纳米力学性能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种迁飞性甲虫三维耦合模型及其静力学分析和飞行机理分析
    3.1 三种迁飞性甲虫后翅的三维耦合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3.1.1 三种迁飞性甲虫后翅的三维耦合模型建立
        3.1.2 三种迁飞性甲虫后翅模型参数设置
        3.1.3 三种迁飞性甲虫后翅模型的网格划分
    3.2 三维耦合模型静力学分析
        3.2.1 载荷施加于翅膜
        3.2.2 载荷施加于整个后翅
    3.3 三种迁飞性甲虫飞行机理分析
        3.3.1 三种迁飞性甲虫后翅展开过程
        3.3.2 三种迁飞性甲虫的拍打运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仿生翼创成设计及其气动特性分析
    4.1 创成式设计
        4.1.1 创成式设计的过程
        4.1.2 创成设计仿生翼
    4.2 三种仿生翼静力学特性分析
    4.3 三种仿生翼气动特性分析
        4.3.1 流体力学概述
        4.3.2 UDF方程的建立
        4.3.3 计算域的设置及网格划分
        4.3.4 三种仿生翼模型在不同的参数下的气动特性分析
        4.3.5 模型Bio-III在攻角30°下仿真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马铃薯瓢虫取食选择性与触角和下颚须感受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马铃薯瓢虫的简介
        1.1.1 马铃薯瓢虫分类地位与分布
        1.1.2 马铃薯瓢虫生物学特性
        1.1.3 马铃薯瓢虫寄主植物种类及危害特点
    1.2 昆虫触角感受器的研究概述
        1.2.1 昆虫触角感受器的种类和功能研究
        1.2.2 昆虫触角感受器与昆虫行为
    1.3 昆虫下颚须感受器的研究概况
    1.4 昆虫的取食选择性与影响因子
    1.5 研究内容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虫源
        2.1.2 供试植物
        2.1.3 寄主植物的种植
        2.1.4 试验用具及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马铃薯瓢虫取食选择性检测
        2.2.2 马铃薯瓢虫触角和下颚须扫描电镜观察
3 结果与分析
    3.1 马铃薯瓢虫取食选择性检测
        3.1.1 马铃薯瓢虫幼虫和成虫对六种茄科植物选择的虫口百分率
        3.1.2 马铃薯瓢虫幼虫和成虫对六种茄科植物选择的取食百分率
        3.1.3 去除下颚须的马铃薯瓢虫成虫取食选择性结果
        3.1.4 去除触角整体的马铃薯瓢虫成虫取食选择性结果
    3.2 马铃薯瓢虫触角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3.2.1 马铃薯瓢虫成虫触角的一般形态
        3.2.2 马铃薯瓢虫成虫触角感受器种类分析
    3.3 马铃薯瓢虫下颚须扫描电镜的观察
        3.3.1 马铃薯瓢虫下颚须的一般形态
        3.3.2 马铃薯瓢虫下颚须感受器种类分析
    3.4 马铃薯瓢虫触角和下颚须感受器种类和分布比较结果
4 讨论
    4.1 马铃薯瓢虫取食选择性检测
    4.2 马铃薯瓢虫触角和下颚须感受器种类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详细摘要

(4)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优势访花昆虫的访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虫媒植物的访花昆虫类群研究
        1.2.2 访花昆虫的访花机制研究
        1.2.3 文冠果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点自然概况
    2.2 研究对象
    2.3 文冠果访花昆虫类群的调查与鉴定
    2.4 文冠果花形态特征及其挥发物取样、鉴定与分析
        2.4.1 文冠果花形态特征的取样与测量
        2.4.2 文冠果花挥发物成分的鉴定与分析
    2.5 文冠果花主要挥发物野外诱捕实验
        2.5.1 标准化合物
        2.5.2 诱捕陷阱
        2.5.3 诱捕方法
    2.6 文冠果优势访花昆虫触角感受器观察
        2.6.1 样品处理
        2.6.2 触角感受器命名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文冠果访花昆虫类群调查及其优势访花昆虫种类确定
    3.2 文冠果花的形态特征及其主要挥发物成分与含量分析
        3.2.1 文冠果花的形态特征
        3.2.2 文冠果花主要挥发物成分与含量分析
    3.3 文冠果花主要挥发物对其优势访花昆虫的野外引诱作用
    3.4 文冠果优势访花昆虫触角感受器观察
        3.4.1 红腹毛蚊触角的基本形态
        3.4.2 红腹毛蚊触角感受器的种类及形态
        3.4.3 红腹毛蚊触角感受器的分布规律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4.1 文冠果访花昆虫类群及优势访花昆虫种类
    4.2 文冠果花的形态特征及挥发物对优势访花昆虫的影响
第5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长角扁谷盗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试验试剂
    1.3 试验仪器
    1.4 试验方法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触角的一般形态
    2.2 触角感器类型、形态、分布与数量
        2.2.1 刺形感器 (sensilla chaetica, SC)
        2.2.2 毛形感器 (sensilla trichodea, ST)
        2.2.3 B9hm氏鬃毛 (B9hm bristles, BB)
    2.3 雌、雄虫触角感器比较
3 讨论

(6)莲草直胸跳甲感受器的扫描电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节 前言
    1 昆虫与植物的互作
    2 植食性昆虫的寄主定位与识别
    3 昆虫感受器研究进展
        3.1 昆虫感受器概述
        3.2 昆虫感受器的形态与功能
        3.3 鞘翅目昆虫感受器研究进展
        3.4 叶甲总科感受器的研究进展
    4 莲草直胸跳甲生物学特性
        4.1 莲草直胸跳甲的形态特征
        4.2 莲草直胸跳甲行为研究进展
        4.3 莲草直胸跳甲的寄主定位
    5 研究思路
        5.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5.2 研究目标
        5.3 研究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1 供试材料
        1.1 供试虫源
        1.2 试验用具
        1.3 试验试剂
    2 试验方法
    3 数据分析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1 触角感受器
        1.1 触角感受器类型
        1.1.1 刺形感器
        1.1.2 毛形感器
        1.1.3 锥形感器
        1.1.4 腔锥形感器
        1.1.5 栓锥形感器
        1.1.6 Bohm氏鬃毛
        1.1.7 钟形感器
        1.2 触角感受器数量与分布
        1.3 触角感受器测量
        1.3.1 刺形感器测量
        1.3.2 毛形感器测量
        1.3.3 锥形感器测量
        1.3.4 腔锥形感器测量
        1.3.5 栓锥形感器测量
        1.3.6 Bohm氏鬃毛感器测量
        1.3.7 钟形感器测量
    2 下唇须
        2.1 下唇须感受器形态
        2.2 下唇须感受器测量
        2.3 下唇须感受器数量与分布
    3 下颚须
        3.1 下颚须感受器形态
        3.2 下颚须感受器测量
        3.3 下颚须感受器数量与分布
    4 跗节感受器
        4.1 跗节腹面跗垫毛形态
        4.2 跗节感受器形态
        4.3 跗节感受器测量
        4.3.1 跗节各节测量
        4.3.2 跗节感受器测量
        4.4 跗节感器数量与分布
    5 外生殖节感受器
        5.1 外生殖节感受器形态
        5.2 外生殖节感受器测量
        5.2.1 外生殖节测量
        5.2.2 外生殖节感受器测量
        5.3 外生殖节感受器数量与分布
        5.4 尾须
        5.5 阳茎
    6 幼虫感受器
        6.1 幼虫头部形态
        6.1.1 触角感受器形态
        6.1.2 下颚须感受器形态
        6.1.3 下唇须感受器形态
        6.1.4 头部其余部位感受器形态
        6.2 胸部形态
        6.3 腹部形态
        6.4 幼虫感受器测量
        6.4.1 幼虫测量
        6.4.2 幼虫感受器测量
        6.5 幼虫感受器数量与分布
第四节 讨论
    1 头部附器感受器
        1.1 头部附器感受器数量与分布分析
        1.2 头部附器感受器功能讨论
        1.2.1 Bohm氏鬃毛
        1.2.2 刺形感器
        1.2.3 毛形感器
        1.2.4 锥形感器
        1.2.5 栓锥形感器
        1.2.6 腔锥形感器
        1.2.7 钟形感器
        1.2.8 指形感器
        1.2.9 缝隙感器
        1.2.10 末梢形感器
        1.2.11 圆顶形感器
        1.2.12 花朵形感器
    2 跗节感受器研究
    3 外生殖节感受器研究
    4 幼虫感受器研究
    5 雌雄二型现象
    6 专食性昆虫寄主定位
    参考文献
第五节 全文小节及创新点
    1 全文小节
    2 创新点
    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Abstract
致谢
附录

(7)香蕉假茎象甲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及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触角的形态特征
    2.2 触角感器类型和结构
        2.2.1 毛形感器(ST)。
        2.2.2 刺形感器(SCh)。
        2.2.3 锥形感器(SB)。
        2.2.4 芽型感器(SG)。
        2.2.5 瓶形感器(SD)。
        2.2.6 表皮孔(CP)。
    2.3 感器数量及类型分布
3 结论与讨论

(8)红环瓢虫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1.3感器的命名与鉴定
2结果与分析
    2.1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特征
    2.2四龄幼虫触角感受器特征
3讨论

(9)孟氏隐唇瓢虫的触角感受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昆虫来源及饲养
    1.2 触角准备和观察
    1.3 数据分析
    1.4 命名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触角的形态
    2.2 触角感受器类型
        2.2.1 锥形感受器 (sensilla basiconica) :
        2.2.2 刺形感受器 (sensilla chaetica) :
        2.2.3 耳形感受器 (sensilla auriciliica) :
        2.2.4 毛形感受器 (sensilla trichoidea) :
        2.2.5 腔锥形感受器 (sensilla coeloconic) :
        2.2.6 腔形感受器 (cavity-like sensilla) :
        2.2.7 B?hm氏鬃毛 (B?hm bristle) :
    2.3 触角感受器的数量和分布
3 结论与讨论

(10)鞘翅目昆虫触角感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昆虫触角感器的分类
    1.1 感器的亲脂性孔道数
    1.2 感器的形态特征
    1.3 感器的生理功能
2 鞘翅目昆虫常见触角感器的形态特征
3 鞘翅目昆虫常见触角感器的功能
4 展望

四、七星瓢虫 (鞘翅目 :瓢虫科 )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反-β-法尼烯介导大灰优蚜蝇定位蚜虫的嗅觉分子机制[D]. 董婉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基于迁飞性甲虫可折叠后翅的仿生翼创成设计研究[D]. 李法东. 吉林大学, 2021
  • [3]马铃薯瓢虫取食选择性与触角和下颚须感受器的研究[D]. 高芳瑞. 河北农业大学, 2018(12)
  • [4]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优势访花昆虫的访花机制研究[D]. 曲业宽.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5]长角扁谷盗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J]. 唐培安,李非凡,段锦艳,吴海晶,陶冶心. 植物保护, 2017(04)
  • [6]莲草直胸跳甲感受器的扫描电镜研究[D]. 李霜. 山西农业大学, 2017(01)
  • [7]香蕉假茎象甲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及分布[J]. 赵海燕,梁延坡,陆永跃. 安徽农业科学, 2016(08)
  • [8]红环瓢虫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J]. 张毅,谢映平,薛皎亮,张艳峰,牛秀萍. 四川动物, 2014(04)
  • [9]孟氏隐唇瓢虫的触角感受器[J]. 刘平,张宇宏,吴红胜,谢佳沁,邓从双,庞虹. 环境昆虫学报, 2013(04)
  • [10]鞘翅目昆虫触角感器研究进展[J]. 张晓军,孙伟,张健,左彤彤,王志强,赵红伟. 安徽农业科学, 2013(07)

标签:;  ;  ;  ;  ;  

锯缘球蚧(Coleoptera: Coccinellidae)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