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洛芬微乳的制备及其透皮吸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恩景,潘静,肖静,刘小龙,罗才奎[1](2018)在《右旋布洛芬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制备右旋布洛芬乳膏并进行质量控制研究。方法采用体外透皮实验,以24 h药物累计透过量为指标,优化促渗剂氮酮的用量,并采用HPLC法进行有关物质检查及含量测定。结果在处方中通过体外透皮实验优选促渗剂氮酮的用量为3.0%;乳膏中右旋布洛芬在0.3024~0.7056 m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519.9x+0.0169,r=0.9995,通过强制降解实验验证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各杂质均能很好分离;在加速、长期稳定性实验考察中总杂质略有增加,但远低于自身对照(1%),标示量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右旋布洛芬乳膏处方简单,工艺制备可行,建立的方法可控制产品质量。右旋布洛芬软膏具有经皮渗透性能,为其透皮吸收给药途径提供了依据。
李俊杰[2](2018)在《黄芩苷微乳凝胶经皮制剂的制备及初步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芩苷是中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保肝护肝、抗氧化、抗血栓、抗真菌、抗肿瘤等多种功效。目前市售黄芩苷制剂为黄芩苷片与黄芩苷胶囊,用于急慢性肝炎的治疗。黄芩苷水不溶,脂难溶,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口服给药有明显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低。本研究针对黄芩苷的理化性质,综合多种实验设计方法制备了黄芩苷微乳凝胶经皮给药制剂,并对其进行初步药效学评价和皮肤相容性考察,以期为开发新型黄芩苷经皮给药制剂奠定实验基础。本研究通过平衡溶解度法和伪三相图法对黄芩苷微乳的处方种类进行确定;采用星点效应面法和Franz扩散池法对黄芩苷微乳处方的配比进行优化,以期选出粒度小,载药量高,透皮性能良好的黄芩苷微乳处方。所得的最终处方为:油酸乙酯4.48%,吐温80 31.64%,丙三醇13.88%,pH7.4磷酸缓冲液50%,其含药量为(1.03±0.04)%,包封率为(95.28±3.17)%,平均粒径为(15.95±0.77)nm,PDI为(0.131±0.058),Zeta电位为-32.4mv,pH为5.67,稳定性良好。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法,以透皮性能为指标,同时考察凝胶基质的用量和促透剂的用量与种类,筛选出适宜的黄芩苷微乳凝胶的组成。结果发现,以0.5%黄原胶或1.5%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凝胶基质,以2%冰片和0.5%丁香油为混合促透剂,其余部分为黄芩苷微乳,这样组成的处方透皮性能较优。以黄原胶微乳凝胶为例,其粒径为(15.71±0.41)nm,pH为(5.95±0.10),载药量为(10.42±0.08)mg/g,包封率为(97.17±2.70)%。在原子力显微镜与透射电镜下观察到,黄芩苷微乳凝胶粒子呈类圆形,分散性好,粒度均一。采用Franz扩散池法测得其在12 h内的透皮量为(672.14±44.11)μg·cm-2。本研究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模型和热板致痛模型考察黄芩苷微乳凝胶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黄芩苷微乳凝胶有显着的抗炎镇痛作用。同时比较受试小鼠的体重生长情况和皮肤情况以及病理切片结果,发现,与空白组比较,黄芩苷微乳凝胶对小鼠体重无影响,无皮肤刺激性,与阳性药复方地塞米松和扶他林乳胶剂相比,黄芩苷微乳凝胶的安全性高。综上可得,黄芩苷微乳凝胶的制备工艺简单,粒度小,分散性好,有显着的抗炎镇痛作用,且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王东[3](2018)在《特立氟胺外用微乳的制备及初步质量评价》文中提出目的制备特立氟胺微乳,考察其体外经皮渗透性能;同时建立血浆样品中特立氟胺药物浓度检测的准确、灵敏方法;并应用此法考察特立氟胺微乳在活体大鼠体内的代谢过程及相关动力学参数;最后考察特立氟胺微乳对大鼠的皮肤刺激性,为该药的透皮吸收研究和后续临床研发为该制剂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基于伪三元相图,以形成微乳的阴影面积大小确定微乳最佳组成比,制备特立氟胺微乳并考察其稳定性;运用Franz分散装置,进行药物的经皮渗透研究;比较0.1%、0.25%特立氟胺微乳与0.1%特立氟胺普通乳剂、水溶液的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Qn)。2.结合特立氟胺的理化性质,建立血浆样品中该药血药浓度测定的准确方法--即HPLC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OD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01 mol·mL-1磷酸盐缓冲液(pH=7.4)∶甲醇=43.8∶56.2;柱温:40℃;检测波长:294.0 nm;内标:尼泊金甲酯(5.0μg·mL-1)。3.将实验分为特立氟胺经皮Ⅰ组(1.0 mg)、经皮Ⅱ组(2.0 mg)及灌胃给药组(1.0mg),在雄性SD大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使用HPLC法测定3组血浆中的特立氟胺的浓度,绘制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运用DAS 4.0处理研究数据,根据统计矩求得3组的药动学参数。4.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未含药微乳组、含药微乳组3组,采用自身相互对照,观察用药24 h后不同时间点给药部位的皮肤刺激反应,依据皮肤刺激性反应评分标准评分。结果1.微乳的最优组成比为肉豆蔻酸异丙酯∶大豆磷脂∶无水乙醇∶双蒸水=42.12∶21.06∶21.06∶15.76。制备的微乳圆整,稳定性好,平均粒径在27.537.5nm,分布集中。4种样品的Q24h分别为157.82、357.76、65.15、17.27μg/cm2。2.使用HPLC法时特立氟胺峰与内标峰分离良好,不受样本中其他物质干扰,特立氟胺在0.3950.00μg·mL-1间线性较佳(R2=0.9991),最低检测浓度为0.15μg·mL-1,尼泊金甲酯、特立氟胺的保留时间依次是5 min、11 min。使用本方法测得的色谱峰对称性良好,无杂质峰干扰,其准确度、回收率等能满足特立氟胺血浆样品分析的需要。3.经皮给药Ⅰ组(1.0 mg)、经皮Ⅱ组(2.0 mg)及灌胃给药组(1.0 mg)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12.41±1.36、12.28±1.47、8.23±1.23)h;Cmax(15.87±0.57、28.82±0.71、47.14±0.65)μg·mL-1;AUC0→60h(756.32±67.54、997.69±94.12、437.27±104.26)μg·mL-1·h;T1/2(41.63±8.41、44.84±10.27、10.73±3.61)h;MRT0→60h(33.46±6.89、47.52±9.35、18.74±4.13)h。4.空白对照组和空白微乳未见皮肤刺激情况,含药微乳有轻度刺激,将微乳去除后洗净皮肤,隔夜后皮肤恢复正常,所制备微乳的刺激性小。结论1.制备的特立氟胺作微乳稳定性好,粒径适宜,经皮渗透作用强,有望制备其外用微乳制剂用于临床。2.本方法测定血浆样品中特立氟胺浓度灵敏性好,易操作,可行性高,值得广泛运用。3.较灌胃给药,等剂量特立氟胺透皮给药血药浓度平稳,相对生物利用度高;不同剂量特立氟胺透皮给药间比较,透皮吸收与微乳中特立氟胺的剂量相关,透皮吸收量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多。4.特立氟胺微乳透皮给药方式对皮肤影响小,不干扰其正常功能,制剂透皮给药安全、有效。
席建军[4](2017)在《青蒿琥酯自微乳的制备及评价》文中指出自微乳给药系统(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MEDDS),是由油相、乳化剂及助乳化剂组成的一种新型制剂,该剂型口服后在体温37℃环境条件下,通过胃肠道的蠕动自发形成粒径在10-100nm范围内的微乳,药物被包裹在乳滴中,从而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而且自微乳可以通过淋巴吸收,克服首过效应,确保药物能够均匀、快速的在胃肠道分布和吸收,显着提高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青蒿琥酯(Artesunate,AS)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青蒿素的衍生物成分,作为速效抗疟药,不但具有较好的抗疟疾作用,而且毒副作用小,对多种疟疾的治疗疗效显着。近年来许多学者对青蒿琥酯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其具有抗损伤、抗肝纤维化、抗肿瘤、免疫调节以及抗脂肪化等多方面的作用。但由于其水溶性差、并且具有明显的首过效应和肝药酶诱导作用,导致其生物利用度较低。鉴于青蒿琥酯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本课题将青蒿琥酯制备成自微乳,并进行相关的体内外评价和药效学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1.青蒿琥酯自微乳的处方筛选:考察青蒿琥酯在不同辅料中的平衡溶解度、油相和乳化剂的配伍结果,利用伪三元相图,确定处方组成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处方为:乳化剂为Cremophor EL(54%),助乳化剂为正丁醇(36%),油相为EO(10%),青蒿琥酯质量分数为50mg/g。2.青蒿琥酯自微乳的质量评价:(1)青蒿琥酯自微乳的外观形态、粒径和Zata电位,并对其进行含量测定;(2)考察青蒿琥酯自微乳的体外释放行为,与原料药相比,青蒿琥酯自微乳在30min内溶出达80%以上,而青蒿琥酯原料药30min溶出仅27%左右。青蒿琥酯自微乳能够显着提高青蒿琥酯的体外溶出;(3)对自微乳乳化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发现不同稀释温度、不同稀释稀释介质和稀释不同倍数后,自微乳的粒径和自微乳化时间无明显差别;(4)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放置后,青蒿琥酯自微乳的外观性状、粒径及含量同0天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可见AS-SMEDDS稳定性良好。3.青蒿琥酯自微乳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实验:采用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考察青蒿琥酯原料药和青蒿琥酯自微乳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两者的药动学参数 Cmmax、t1/2和 AUC0→t分别为:(87.6±8.80)ng/mL 和(421 ±41.6)ng/mL,(1.88±0.33)h 和(1.48±0.17)h,(43.3±1.74)h· ng/mL 和(282±17.7)h·ng/mL。其中,Cmax和AUC0→t存在显着性差异异(p<0.011)将青蒿琥酯制成自微乳制剂,其生物利用度显着提高。4.青蒿琥酯自微乳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药效学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建立SD大鼠NAFLD模型,不同剂量青蒿琥酯自微乳灌胃治疗后,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C、TG和TNF-α指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指标IL-10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模型组比较,青蒿琥酯自微乳各治疗组血清学指标ALT、AST、TC、TG和TNF-α明显降低,IL-10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肝脏病理检查显示,青蒿琥酯自微乳治疗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提示青蒿琥酯自微乳能够调节脂质代谢,并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减轻肝细胞的损伤,从而发挥抗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
蒋俏丽[5](2016)在《丹参多成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的制备与透皮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制备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通过微乳技术改善丹参脂溶性成分丹参总酮的溶解度和稳定性,促进丹参总酮及丹参水溶性成分丹参总酚酸的透皮吸收能力,为丹参有效成分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新方法。方法:选择合适的油相、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相和水相,通过伪三元相图与单纯形网格法优化设计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的最优处方,以微乳的粒径、丹参酮ⅡA的包封率及载药量为评价指标,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模型构建找出最佳响应值,确定最优处方并进行最优处方的验证。以美国国际特品公司(ISP)的凝胶贴膏剂基本处方为参考,以基质均匀性、基质表面光泽、基质延展性、背衬层渗出度、膜残留性、皮肤追随性、气泡数、持粘力及剥离力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的处方比例进行筛选,确定最优处方并进行最优处方的验证。以丹参总酮和总丹酚酸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为指标选择合适的接收介质,并对丹参总酚酸在裸鼠皮肤匀浆中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良Franz双室渗透扩散池法对丹参提取物水溶液、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及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的透皮能力进行考察。结果:以肉豆蔻酸异丙酯为油相,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solutrol-HS 15)为表面活性剂,二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cutol P)为助表面活性剂,纯化水为水相,优化得到的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的最优处方组成为肉豆蔻酸异丙酯: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solutrol-HS 15)-二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cutol P)(4:1):纯化水(13.3:31.7:55.0),该微乳粒径为12.88±0.57nm,丹参酮ⅡA包封率为98±2.26%,丹参酮Ⅱ A和丹酚酸B的载药量分别为5.30±-0.03mg-g-1和2.43±0.Olmg.g-1。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的最佳处方比例为: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5g,PVP-K 90 0.4g,酒石酸0.04g,水6g,NP-7001.2g,甘羟铝0.06g,甘油6g。制备的凝胶贴膏剂膏体基质均匀,无不溶物、红褐色大块物;揭开防黏层,基质表面光滑,无任何残留及凹洞;基质比较容易搅拌、涂布;涂布完成后,背衬层无任何渗出;揭开防黏层后,防黏层上沾基质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5以内;将微乳凝胶贴膏剂贴于手腕部,用力下甩,10次以上不脱落;基质无气泡。选择35%乙醇生理盐水溶液为透皮接收介质,丹参总酮与丹参总酚酸在其中的稳定性良好。丹参总酚酸在裸鼠皮肤匀浆中12h内降解较快,12h后降解缓慢,降解过程不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体外透皮实验表明,对于SalB,在前22h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中SalB的透过量大于丹参提取物水溶液组,在22h至24h时间内,丹参提取物水溶液组透过量逐渐大于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组中SalB在24h内相比于丹参提取物水溶液组及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累积透过量明显较少。丹参提取物水溶液组累积透过量符合零级方程及Hixon-crowell方程模型,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及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组中SalB累积透过量均符合Hixon-crowell方程模型。对于TSN,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和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组中TSN在24h内均能透过大鼠皮肤,且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透过量大于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组。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及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组中TSN累积透过量均符合Hixon-crowell方程模型。结论:伪三元相图技术与单纯形网格法结合制备的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制剂能显着提高丹参中脂溶性成分丹参总酮的水溶性,显着促进丹参总酮及丹参总酚酸的透皮吸收能力。凝胶贴膏剂技术与微乳技术的结合为药物微乳制剂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吴叶鸣[6](2016)在《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布洛芬的作用及其制剂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药挥发油作为一种新型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与化学促渗剂相比有三个优势:1.具备良好的促渗能力;2.对皮肤的毒性较低;3.自身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本文通过体内外透皮吸收试验结合药效学评价,选择合适的中药挥发油作为布洛芬透皮吸收促进剂治疗痛经,并确定适用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的制剂形式,开展处方工艺研究与质量评价。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当归挥发油,通过测定其溶解度与稳定性选择合适的体外透皮接收液,测得藁本内酯单体和其在当归挥发油中的油水分配系数(lgP)分别为1.88和2.64,制备当归挥发油的四种不同制剂(当归挥发油包合物溶液、当归挥发油包合物凝胶、当归挥发油溶液、当归挥发油凝胶),并比较这四种制剂中藁本内酯的体外透皮吸收行为,制备含布洛芬的上述四种不同制剂,进行体外透皮试验,发现包合技术不利于当归挥发油中藁本内酯经皮吸收,也不利于当归挥发油促渗布洛芬,因此采用游离挥发油凝胶剂开展透皮促渗研究。以布洛芬作为模型药物,氮酮为阳性对照,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SD大鼠腹部皮肤为屏障,进行含中药挥发油的布洛芬凝胶的体外透皮吸收试验,比较了不同种中药挥发油对布洛芬的体外透皮促渗作用。结果显示,在(当归挥发油、川芎挥发油、肉桂挥发油、香附挥发油、丁香挥发油)这5种镇痛中药挥发油中,川芎挥发油对于布洛芬的体外促渗作用最佳,增渗倍数为3.58倍,累计透过率为不含促渗剂的对照组的1.72倍。为考察中药挥发油的促渗机制,应用ATR-FTIR(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经中药挥发油溶液处理后皮肤角质层中脂质特征峰的变化。采用HPLC分析测定了体外透皮吸收试验中各组皮肤内残留的药物含量,以及5种中药挥发油的角质层(SC)分配系数。结果显示,各中药挥发油溶液通过与脂质的相互作用,增加了脂质的流动性,对于皮肤角质层有一定的扰动作用。各组皮内含量和角质层分配系数呈一定的规律性,分配系数增大,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累计透过率。5种中药挥发油对于HaCaT表皮细胞的IC50值在(53.26~109.03)μg·mL-1范围内,明显高于氮酮的21.13μg·mL-1,3%中药挥发油溶液给药后的皮肤毒性显着低于同等浓度氮酮,说明这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安全性显着优于氮酮。在建立布洛芬血药浓度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考察了 5种中药挥发油的布洛芬凝胶经皮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并结合体外透皮试验的结果,运用反卷积法,评价中药挥发油体内外促渗布洛芬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5种中药挥发油中,川芎挥发油促渗布洛芬的血药峰浓度Cmax达到(45.97±1.54)mg·L-1,为不含促渗剂的对照组的2.11倍,与不含促渗剂的对照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1.87%,体内透皮促渗效果明显优于氮酮。含中药挥发油的布洛芬凝胶透皮吸收的体内外相关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在0.976 8~0.999 8范围内,提示体外透皮吸收试验可用于评价或预测制剂经皮给药的体内过程。采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结合缩宫素的方法,建立雌性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以扭体次数及子宫中NO、Ca2+、PGF2α等因子浓度为指标,市售口服布洛芬混悬液为阳性对照组,考察不同中药挥发油布洛芬凝胶的痛经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川芎挥发油组的抗痛经效果最佳,镇痛抑制率为87.80%,能显着提高子宫中NO浓度、降低Ca2+水平,且作用较口服布洛芬组和氮酮组好。因此最终选择川芎挥发油作为布洛芬治疗痛经的外用制剂的促渗剂。应用微乳技术改善外用制剂中中药挥发油的稳定性。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助乳化剂,考察其不同组合和比例,绘制伪三元相图,以外观和粒径为指标,最终确定微乳处方为:布洛芬:川芎挥发油:混合表面活性剂(Cremophor RH40:Transcutol P(3:1)):水=1:3:7:25。通过调整处方中各辅料的用量,以外观均匀度为指标,确定微乳凝胶膏剂的处方比例(质量)为:卡波姆940:聚丙烯酸钠:甘羟铝:酒石酸:明胶:微乳:水=1:4:0.07:0.1:6:37.6:128,并确定制备工艺。采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比较微乳凝胶膏剂、微乳凝胶、含药凝胶中布洛芬的经皮吸收效果。结果显示,微乳凝胶膏剂体外经皮吸收的效果最佳,增渗倍数达到3.96倍。采用HPLC法测定微乳凝胶膏剂在贮存过程中,布洛芬和藁本内酯的含量变化,评价其稳定性,并依据药典中凝胶膏剂项下的相关规定,考察了制剂的赋形性、含膏量、含量均匀度等指标。结果显示,川芎挥发油在制成微乳凝胶膏剂后稳定性有明显提高。布洛芬川芎挥发油微乳凝胶膏剂的质量经检查符合药典制剂通则要求。
万光[7](2016)在《薄荷醇经皮促透作用及其机理的多尺度研究》文中指出角质层是皮肤对于外界物质的一道有效屏障[1],它的存在极大限制了经皮给药制剂的开发和应用。中药挥发油类促透剂的发展为经皮给药制剂的有效发挥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安全的方法。作为应用广泛的中药挥发油类促透剂,薄荷醇的促透作用、促透机理及其临床应用,都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促透及发挥促透作用机制的复杂性以及经典实验方法的局限性,薄荷醇的促透机理尚为模糊。本课题以薄荷醇为研究对象,选择常与之在经皮给药制剂中相配伍且应用广泛的蛇床子素为被促透药物,结合经典实验方法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宏观、介观、微观三个层面上,对薄荷醇的促透作用及其机理进行多尺度研究。一方面,为薄荷醇作为经皮吸收促进剂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另一方面,为中药挥发油类促透剂机理的研究提供一种可靠、简便、有效的多尺度方法。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本文主要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一)薄荷醇促透作用的经典实验研究采用经典体外透皮实验的方法,观察不同浓度薄荷醇与皮肤角质层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浓度薄荷醇对蛇床子素的促透作用,并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实验后的皮肤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任何实验浓度的薄荷醇对蛇床子素都有一定的促透作用,这种促透作用存在最佳浓度(copt),即1.5%。薄荷醇的浓度低于copt时,薄荷醇引起原整齐排布的层状角质层变得松散、褶皱,而当浓度高于copt时,薄荷醇完全破坏角质层的层状结构,使其发生断层、剥落,甚至出现单层空泡状的特殊结构。本章在宏观尺度上,通过经典体外透皮实验明晰薄荷醇的促透作用,并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初探薄荷醇的促透机理,为后续关于薄荷醇促透机理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二)薄荷醇促透机理的介观模拟研究采用基于martini力场的介观模拟技术,在浓度、温度层面对薄荷醇与角质层脂质双分子层模型的相互作用进行观察,继而考察不同浓度的薄荷醇对蛇床子素的促透作用。结果表明,薄荷醇很容易进入角质层,并对脂质分子疏水尾链有较好的亲和力。模拟浓度低于10%的薄荷醇造成角质层流动性增大;模拟浓度15%的薄荷醇诱导角质层形成瞬时水孔和逆胶束结构;模拟浓度20%以上的薄荷醇会完全破坏角质层结构。蛇床子素自身无法进入角质层,薄荷醇的加入对其有不同程度的促透作用。低浓度(<2%)薄荷醇主要通过增大蛇床子素向角质层内的扩散促进其透膜;较高浓度(3%、5%)薄荷醇主要通过增大蛇床子素向角质层内的分配能力来促透蛇床子素;过高浓度的薄荷醇(>10%)诱导角质层形成整齐的菱形膜结构,反而不利于蛇床子素透膜。本章研究在介观尺度上,借助介观模拟方法,解释了宏观层面实验中发现的现象,明晰薄荷醇的促透机理。(三)薄荷醇促透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采用分子模拟的方法,基于gromos54a7力场,对不同浓度薄荷醇与脂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薄荷醇主要通过两种两种方式增大角质层的流动性:①与脂质分子头基形成连续的氢键,破坏原来脂质分子间紧密的氢键网络,从而扰乱脂质分子紧密、有序的排布,降低其屏障功能;②与脂质分子中胆固醇分子的最突出的亲和力,有效地增大胆固醇分子对膜流动性的贡献。而高浓度薄荷醇与脂质分子间的上述相互作用能力均减弱,更趋向于通药物分子相互作用,从而达到不同程度的促透效果。本章研究在微观尺度上,进一步解释了宏观、介观层面上得到的结论,明晰薄荷醇分子层面的促透机理。综上所述,本课题从宏观、介观、微观三个尺度探究薄荷醇经皮促透作用及其机理,各尺度所得结论相互验证、层层深入,研究结果可靠。一方面,明晰了薄荷醇作为经皮吸收促进剂作用机理,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指导;另一方面,为中药挥发油类促透剂机理的研究提供一种可靠、简便、有效的多尺度方法。
车成凯,宋真玉,梁荣才,孙考祥,王爱萍[8](2014)在《布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文中提出采用乳化分散-超声法制备布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IB-SLN),对其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体外释放等进行体外评价,并考察IB-SLN经皮给药后兔体内药动学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制备的IB-SLN的平均粒径为(100±20)nm,zeta电位为-43.9mV,包封率为92.6%,载药量为3.33%.兔体内药动学研究显示,IB-SLN可有效促进布洛芬的经皮吸收,布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剂经皮给药后的AUC和Cmax分别为640.86ng·h/mL和65.94 ng/mL,分别是布洛芬凝胶剂的12.6倍和4.5倍.研究结果提示,固体脂质纳米粒作为布洛芬经皮给药载体可有效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并可使药物缓慢平稳释放,其应用前景广泛.
孟楠[9](2014)在《布洛芬微乳的制备及其透皮吸收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布洛芬微乳的制备及其透皮吸收。方法对布洛芬微乳的分布和粒度、布洛芬微乳的稳定性、头皮速率以及含量分别用粒度分析仪以及ZETAPALS多功能电位进行测定、稳定性试验来考察、改进的Franz扩散池进行研究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结果 57.9nm是布洛芬微乳乳滴的平均粒径;其稳定性良好;(189.79±11.71)μg·cm-2·h-1为平均透皮速率,透皮吸收行为与FICK’S定义定律相符合。结论布洛芬微乳的透皮能力比较强,在不久的将来会替代布洛芬成为一种全新的透皮给药制剂。
刘彩艳,宋英[10](2014)在《微乳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微乳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具有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等特性,近年来已成为临床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微乳已经作为多种剂型的载体应用于药物制剂的开发。在中药制剂研究中,近年来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透皮给药途径来介绍微乳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二、布洛芬微乳的制备及其透皮吸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布洛芬微乳的制备及其透皮吸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右旋布洛芬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动物 |
2 方法和结果 |
2.1 右旋布洛芬乳膏的制备工艺 |
2.2 含量测定 |
2.2.1 色谱条件 |
2.2.2 溶液配制 |
2.2.3 系统适应性 |
2.2.4 线性考察 |
2.2.5 方法学考察 |
2.2.6 样品测定 |
2.3 有关物质检查 |
2.3.1 色谱条件 |
2.3.2 溶液配制 |
2.3.3强降解实验 |
2.3.4 样品测定 |
2.4 体外透皮实验优化促渗剂用量 |
2.4.1 药物累计透过量 |
2.4.2 药物累积滞留量 |
2.5 稳定性实验 |
3 讨论 |
3.1 O/W型乳膏制备 |
3.2 质量控制 |
3.3 稳定性考察 |
(2)黄芩苷微乳凝胶经皮制剂的制备及初步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黄芩苷简介 |
1.1.1 黄芩苷的来源 |
1.1.2 黄芩苷的理化性质 |
1.1.3 黄芩苷的药理作用 |
1.2 黄芩苷剂型的研究进展 |
1.2.1 胶束增溶技术 |
1.2.2 环糊精包合技术 |
1.2.3 自乳化技术 |
1.2.4 固体分散体技术 |
1.2.5 纳米技术 |
1.2.6 合成前体药物技术 |
1.3 经皮给药系统 |
1.3.1 微乳 |
1.3.2 微乳凝胶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黄芩苷微乳的制备 |
2.1 材料 |
2.1.1 试剂 |
2.1.2 仪器 |
2.1.3 动物 |
2.2 方法与结果 |
2.2.1 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2 黄芩苷在微乳各相中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
2.2.3 微乳各相兼容性考察 |
2.2.4 用伪三相图确定微乳处方组成 |
2.2.5 黄芩苷微乳的制备方法 |
2.2.6 用星点效应面法优化微乳处方 |
2.2.7 微乳中水相含量的优化 |
2.2.8 微乳水相的选择 |
2.2.9 黄芩苷微乳理化性质的考察 |
2.3 讨论 |
3 黄芩苷微乳凝胶的制备 |
3.1 材料 |
3.1.1 试剂 |
3.1.2 仪器 |
3.1.3 动物 |
3.2 方法与结果 |
3.2.1 凝胶基质的粗选 |
3.2.2 凝胶基质用量的筛选 |
3.2.3 促透剂的粗筛 |
3.2.4 凝胶基质与促透剂用量的筛选 |
3.2.5 微乳凝胶的理化性质 |
3.3 讨论 |
4 黄芩苷微乳凝胶的初步药效学研究 |
4.1 材料 |
4.1.1 药品与试剂 |
4.1.2 仪器 |
4.1.3 动物 |
4.2 方法与结果 |
4.2.1 黄芩苷微乳凝胶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
4.2.2 黄芩苷微乳凝胶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
4.2.3 黄芩苷微乳凝胶对热板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
4.2.4 统计学方法 |
4.3 讨论 |
5 全文总结 |
5.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 |
5.2 研究的创新性 |
5.3 课题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特立氟胺外用微乳的制备及初步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特立氟胺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外透皮吸收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 仪器 |
2.2 试药 |
2.3 动物 |
3 方法 |
3.1 伪三元相图的绘制 |
3.2 组分互溶性考察及助乳化剂的选择 |
3.3 处方筛选 |
3.4 数据处理 |
4 结果 |
4.1 组分互溶性和助乳化剂的选择 |
4.2 乳化剂的选择 |
4.3 油相的选择 |
4.4 混合乳化剂比例 |
4.5 最优组成比的确定 |
5 特立氟胺微乳的制备 |
6 特立氟胺微乳的质量评价 |
6.1 性状 |
6.2 特立氟胺微乳的鉴别 |
6.3 粒径分布 |
6.4 显微形态的观察 |
6.5 稳定性考察 |
7 特立氟胺微乳的含量测定 |
7.1 溶液的配制 |
7.2 色谱条件 |
7.3 专属性实验 |
7.4 线性关系考察 |
7.5 精密度实验 |
7.6 稳定性实验 |
7.7 重复性实验 |
7.8 回收率实验 |
7.9 样品的含量测定 |
8 体外透皮实验 |
8.1 离体鼠皮的制备 |
8.2 体外透皮实验 |
9 讨论 |
10 结论 |
第二部分 血浆样品中特立氟胺浓度检测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 药品与试剂 |
2.2 仪器 |
2.3 生物样品来源 |
3 实验方法 |
3.1 血浆样品处理 |
3.2 色谱条件 |
3.3 方法学考察 |
4 实验结果 |
4.1 方法专属性 |
4.2 大鼠血浆样品标准曲线 |
4.3 方法回收率实验 |
4.4 方法精密度实验 |
4.5 生物样品稳定性实验 |
5 讨论 |
6 结论 |
第三部分 特立氟胺微乳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动物 |
2.1 材料 |
2.2 动物 |
3 实验方法 |
3.1 特立氟胺微乳和水溶液的制备 |
3.2 药代动力学研究 |
3.3 统计分析及数据处理 |
4 实验结果 |
4.1 特立氟胺微乳不同时间点血药浓度及浓度-时间曲线 |
4.2 特立氟胺微乳经皮给药药代动力学参数 |
4.3 特立氟胺微乳经皮给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
5 讨论 |
6 结论 |
第四部分 特立氟胺微乳的皮肤刺激性实验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动物 |
3 实验方法 |
3.1 受试动物的处理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评价标准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全文总结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4)青蒿琥酯自微乳的制备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青蒿琥酯SMEDDS的处方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仪器 |
2.1 材料 |
2.2 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青蒿琥酯含量测定方法 |
3.2 空白自微乳处方筛选 |
4. 实验结果 |
4.1 青蒿琥酯分析方法结果 |
4.2 自微乳处方筛选 |
4.3 青蒿琥酯SMEDDS的制备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青蒿琥酯SMEDDS的质量评价及体外释放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仪器 |
2.1 材料 |
2.2 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形态和粒径分布 |
3.2 青蒿琥酯SMEDDS的含量测定 |
3.3 青蒿琥酯SMEDDS体外释放 |
3.4 自乳化效率影响因素的考察 |
3.5 青蒿琥酯SMEDDS稳定性考察 |
4. 实验方法 |
4.1 形态和粒径分布 |
4.2 青蒿琥酯SMEDDS的含量测定 |
4.3 青蒿琥酯SMEDDS体外释放 |
4.4 自乳化效率影响因素的考察 |
4.5 稳定性考察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青蒿琥酯SMEDDS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仪器 |
2.1 材料 |
2.2 仪器 |
2.3 实验动物 |
3. 实验方法 |
3.1 青蒿琥酯血药浓度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 药动学给药方案及样品采集 |
3.3 数据处理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青蒿琥酯二级全质谱扫面图 |
4.2 典型色谱图 |
4.3 线性关系 |
4.4 精密度结果 |
4.5 回收率结果 |
4.6 基质效应结果 |
4.7 稳定性考察结果 |
4.8 药代动力学参数 |
5. 小结 |
第四部分 青蒿琥酯SMEDDS抗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药效学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仪器 |
2.1 材料 |
2.2 仪器 |
2.3 实验动物 |
3. 实验方法 |
3.1 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分组[40-42] |
3.2 标本采集 |
3.3 肝指数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 |
3.4 统计学处理 |
4. 实验结果 |
4.1 动物一般情况 |
4.2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
4.3 血清学指标测定 |
4.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丹参多成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的制备与透皮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透皮治疗系统简介 |
1 皮肤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
1.1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
1.2 药物通过皮肤的途径 |
2 药物经皮吸收促渗方法 |
2.1 化学方法 |
2.2 物理方法 |
2.3 药剂学方法 |
3 透皮治疗系统研究进展 |
二、微乳透皮给药研究概述 |
1 微乳各相介绍 |
1.1 微乳的油相 |
1.2 微乳的水相 |
1.3 微乳的表面活性剂 |
1.4 微乳的助表面活性剂 |
2 微乳作为透皮制剂的特点 |
3 影响微乳经皮吸收的因素 |
4 微乳作为经皮给药系统载体的应用概况 |
三、丹参透皮研究概括 |
1 丹参的主要化学成分 |
2 丹参的药理作用 |
3 丹参的临床应用 |
4 丹参的透皮吸收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丹参总酮的纯化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丹参酮Ⅱ A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 丹参总酮样品的纯化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的制备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 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制剂辅料的选择 |
2.3 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Sm)比例的确定 |
2.4 单纯形网格法(SLD)设计优化处方 |
2.5 最优处方的确定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的制备工艺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 |
2.1 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基本处方 |
2.2 评价指标与标准 |
2.3 正交设计实验 |
3 结果 |
3.1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2 结果验证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透皮接收介质的选择 |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透皮接收介质含量测定方法及稳定性考察 |
2.2 漏槽条件的确定 |
2.3 各接收介质溶液的配制 |
2.4 丹参酮及丹酚酸在各种接收介质中的溶解度测定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皮肤匀浆稳定性考察 |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药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空白皮肤匀浆的制备 |
2.2 含量测定方法 |
2.3 代谢稳定性实验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及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的体外透皮能力考察 |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药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离体鼠皮的制备 |
2.2 体外透皮实验 |
3 小结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布洛芬的作用及其制剂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中药挥发油在贴膏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 中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
2 中药挥发油在贴膏剂中的制剂工艺研究 |
3 中药挥发油在贴膏剂中的促渗作用研究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包合技术对中药挥发油经皮吸收及透皮促渗作用的影响 |
第一节 当归挥发油的制备与理化性质测定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对当归挥发油中藁本内酯经皮吸收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对当归挥发油促渗布洛芬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五种中药挥发油对布洛芬的体外促渗作用研究 |
第一节 中药挥发油对布洛芬体外透皮促渗作用的比较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机制的初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中药挥发油对布洛芬经皮给药药动学及药效学的影响 |
第一节 含中药挥发油的布洛芬凝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含中药挥发油的布洛芬凝胶体内外经皮吸收相关性评价研究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原发性痛经小鼠模型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含中药挥发油的布洛芬凝胶镇痛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布洛芬川芎挥发油微乳凝胶膏剂的研究 |
第一节 布洛芬川芎挥发油微乳的处方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布洛芬川芎挥发油微乳凝胶膏剂的处方工艺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布洛芬川芎挥发油微乳凝胶膏剂体外经皮吸收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布洛芬川芎挥发油微乳凝胶膏剂稳定性评价及质量检查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薄荷醇经皮促透作用及其机理的多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薄荷醇促透作用的经典实验研究 |
1 薄荷醇与角质层相互作用的经典实验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讨论 |
1.3 小结 |
2 薄荷醇对蛇床子素促透作用的经典实验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小结 |
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薄荷醇促透机理的介观模拟研究 |
1 粗粒化分子的力场建立与验证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讨论 |
1.3 小结 |
2 薄荷醇与角质层相互作用的介观模拟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小结 |
3 薄荷醇对蛇床子素促透作用机理的介观模拟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3 小结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薄荷醇促透机理的全原子模拟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分子力场 |
1.2 模拟体系设置 |
1.3 模拟参数设置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分子模拟与介观模拟对应性考察 |
2.2 体系平衡性分析 |
2.3 角质层结构的量化分析 |
2.4 薄荷醇与脂质分子的相互作用分析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综述 |
1 经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
1.1 经皮给药系统特点 |
1.2 药物经皮透过的途径 |
1.3 常见的经皮给药制剂类型 |
2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 |
2.1 化学促透法 |
2.2 物理促透法 |
2.3 药剂学促透法 |
3 薄荷醇经皮促透作用研究进展 |
3.1 薄荷醇可促透药物分类 |
3.2 薄荷醇经皮促透机理研究进展 |
4 药物与生物膜相互作用实验方法研究进展 |
4.1 差示扫描量热法 |
4.2 X射线衍射法 |
4.3 光谱法 |
4.4 显微镜法 |
5 计算机模拟方法应用于经皮制剂研究进展 |
5.1 皮肤角质层模型研究进展 |
5.2 促透剂促透作用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布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HPLC色谱条件 |
2.2 IB-SLN及凝胶剂的制备 |
2.3 IB-SLN体外评价 |
2.3.1 粒径及zeta电位测定 |
2.3.2 载药量及包封率的测定 |
2.3.3 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
2.4 兔体内药动学研究 |
2.4.1 试验方案及血浆样品的处理 |
2.4.2 方法学考察 |
3 实验结果 |
3.1 IB-SLN质量评价结果 |
3.2 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结果 |
3.3 体内药动学结果 |
4 讨论 |
(9)布洛芬微乳的制备及其透皮吸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和药品 |
1.2 实验方法 |
1.2.1 微乳制备 |
1.2.2 理化性质 |
1.2.3 离体透皮实验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微乳制备 |
3.2 理化性质 |
3.3 微乳稳定性 |
3.4 经皮渗透 |
(10)微乳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乳形成机制 |
2 微乳经皮给药的吸收机制 |
2.1 微乳提高药物溶解度促进透皮吸收 |
2.2 微乳作用于角质层促进药物透皮吸收 |
2.3 微乳作用于皮肤附属器促进药物透皮吸收 |
3 微乳在经皮吸收中的研究 |
3.1 西药以微乳做载体用于透皮吸收 |
3.2 中药以微乳做载体用于透皮吸收 |
4 存在的具体问题与展望 |
4.1 问题 |
4.2 展望 |
四、布洛芬微乳的制备及其透皮吸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右旋布洛芬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J]. 张恩景,潘静,肖静,刘小龙,罗才奎. 中南药学, 2018(11)
- [2]黄芩苷微乳凝胶经皮制剂的制备及初步药效学研究[D]. 李俊杰. 武汉轻工大学, 2018(01)
- [3]特立氟胺外用微乳的制备及初步质量评价[D]. 王东. 安徽医科大学, 2018(12)
- [4]青蒿琥酯自微乳的制备及评价[D]. 席建军. 浙江大学, 2017(01)
- [5]丹参多成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的制备与透皮特性研究[D]. 蒋俏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布洛芬的作用及其制剂适应性研究[D]. 吴叶鸣.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6)
- [7]薄荷醇经皮促透作用及其机理的多尺度研究[D]. 万光. 首都医科大学, 2016(11)
- [8]布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J]. 车成凯,宋真玉,梁荣才,孙考祥,王爱萍.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14(04)
- [9]布洛芬微乳的制备及其透皮吸收探讨[J]. 孟楠.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03)
- [10]微乳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 刘彩艳,宋英. 中药与临床,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