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荷兰改变防洪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孟梦,李文竹,王世福,严娟,文森特·纳丁[1](2021)在《治理视角下的气候适应性规划——荷兰水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的一体化进程》文中研究表明以增强气候适应性为目标,促进水管理与空间规划一体化的理念在城市治理的议题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荷兰作为实践这一理念的先锋,为此做了大量的努力。本文首先梳理荷兰政府自1990年代以来,在水管理外部一致性原则和规划部门去中心化影响下的机构改革过程,即为一体化构建了机构基础;之后进一步阐述同一时期水管理和空间规划的政策框架演进,揭示荷兰两大体系从政策互认到顶层框架一体化的过程。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提供启发,弥补目前规划行业在该议题中法理、技术和协商机制方面的不足。
彭佳恒[2](2021)在《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 ——以拉萨市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为例》文中认为青藏高原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迷人的民族文化,让无数人对这块最后的“净土”充满向往。然而,伴随着旅游业和经济发展而来的是青藏高原环境的破坏与生态系统的退化,青藏高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威胁和挑战。本文就国内外乡村公园建设的现状和理论成果进行总结,提出在青藏高原农牧区建设乡村公园的必要性,并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运用文献检索、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总结得到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的规划理论,并以拉萨市白纳谷乡村公园为实践对象,完成拉萨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的文本,以期为建设该地区特色的乡村公园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为:(1)通过对乡村公园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查阅与分析,梳理乡村公园的发展脉络。(2)选取5个与乡村公园规划相关的优秀案例,从服务对象、规划设计特色、文化表达、产业结构、公园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总结;并结合青藏高原农牧区的地域特征,探讨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理论。(3)以拉萨市白纳谷乡村公园作为实践项目,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充分挖掘白纳村的景观资源。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水体缓冲区、植被覆盖度、道路缓冲区、土地利用等7个生态因子,对白纳谷乡村公园场地现状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和评价。(4)以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作为数据支撑,结合场地实际情况,进行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得到的研究成果如下:(1)指出现阶段我国乡村公园存在着规划理论不完善,乡村公园建设照搬城市公园规划模式的问题。(2)提出生态保护规划和乡村产业规划是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的首要内容,同时明确规划的基本原则、功能和规划策略,为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3)通过规划将拉萨白纳谷乡村公园建设成一个集生态保护、农牧生产、旅游观光功能于一体、三生同步发展的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示范点,为今后的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提供实践案例参考。(4)针对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提出规划目标、规划内容、规划方法和规划理念等方面的相关建议与思考。
王江波,陈敏,苟爱萍[3](2020)在《还地于河计划:荷兰新治水理念的发展与启示》文中提出近年来,荷兰治水理念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由持续了几个世纪的"与水争地"转变为今天的"还地于河",还地于河计划于21世纪实施,成为新治水理念的工程代表。还地于河计划由34个子项目构成,主要工程措施分为9大类,主张水利工程建设与空间规划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兼顾防洪安全与空间品质提升,充分体现荷兰先进的治水理念和高超的工程技术。通过还地于河计划的实施背景介绍,典型案例分析,工程实践影响,探索新理念产生原因、理念内涵以及具体的工程设计特点,为我国治水理念创新和治水策略制定提供借鉴,最后总结荷兰还地于河计划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包括治水理念的由"争"到"让";治水策略由"微观"到"宏观"的转变。
刘翔,张亚津[4](2020)在《荷兰新型海防工程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在过去的30年里,荷兰海防工程的建设思路发生了显着变化——以筑堤筑坝锐化海陆之间抵抗关系的传统海防策略,正向强调生态与社会属性价值的新型海防范式转变。在满足海防抵御的基础上,海岸线景观修复与生态平衡、城市滨海游憩空间拓展等多重诉求得以实现。海防线不再是面对海洋的强势主体,而是与海洋、生态系统共同建立起一个有机整体,构建统一的空间规划,而其实现有赖于水利工程专家与城市设计师、景观设计师之间的共同合作。
初亚奇[5](2020)在《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突变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自然水文循环被严重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引发城市内涝、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水安全与水生态问题。同时,寒地城市独特的地域气候特征与水文条件等,致使城市发展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城市雨洪管理实施难度增加。因此,本文以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为视角,从流域、城市、河段多尺度构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满足城市雨洪管理需求,提升寒地城市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功能,以期对寒地海绵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论文在大量背景理论研究下,首先梳理寒地城市地域特征,识别不同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以“格局—过程—尺度”为切入点,提出多尺度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建立理论框架与技术路线,并进一步确立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城市管控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格局与水生态过程、城市内涝的影响机制,阐述多尺度管控内容与相关技术方法;其次,构建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即“流域尺度空间耦合(宏观)——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尺度系统耦合(中观)——寒地海绵系统优化、河段尺度功能耦合(微观)——河岸带生态修复与措施建设”,并提出相应体系内容与技术方法;再次,以沈抚新区作为寒地城市研究区域,对应规划体系框架建立多尺度空间,在流域尺度下,利用GIS空间计算与分析法进行空间耦合,提取与水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多种基底要素,进行耦合叠加,构建不同水平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底线(低)、一般(中)、满意(高)三级水平划分禁限建区域,优化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为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提供刚性骨架;在城市尺度下,基于流域尺度空间格局,对城市多级排水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一是寒地海绵生态系统优化,确定水系廊道和绿地斑块布局,二是寒地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用SWMM模型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排水要求,三是寒地适宜性低影响开发系统,划分管控分区并对各分区所应用措施规模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利用SWMM模型对优化前后方案进行模拟校验,验证其优化后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并注重寒地雨雪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最优模式;在河段尺度下,在流域尺度水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上,依据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生态系统格局与低影响开发系统定量方案,对研究区域内的河岸带进行海绵结构布局与方案设计,使具有寒地适宜性水生态修复与低影响开发措施两者在设计中并行,同时对河岸带的寒地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寒地海绵河岸带的功能要素耦合。论文涉及城乡规划、景观、水文等多学科理论融合,着眼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集成多种相关技术方法。通过多尺度体系构建,明确寒地海绵不同尺度规划内容,最后将相关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运用到实践方案中,检验该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
卢元超[6](2020)在《新建城市泄洪道景观构建模式研究 ——以雄安新区新盖房泄洪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雄安新区成立后,突出强调城市建设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将新盖房泄洪道作为淀东片区的核心生态带。目前,国内外对泄洪道景观构建模式研究甚少。传统泄洪道治理上仅关注几十年一遇的突发性洪涝灾害,硬化河道工程便于短期内快排泄洪。同时,长期闲置宝贵的土地空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受到农耕地、城市灰色基础设施侵占,致使泄洪道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为下次行洪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泄洪道建设涉及水利工程学、恢复生态学、河流生态学、河流地貌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构建城市泄洪道景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系统构建泄洪道景观模式。首先,基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以新盖房泄洪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场地调研、理论归纳总结法相结合,界定“泄洪道景观”及相关概念,为其提供理论依据与方向指导;其次,提出泄洪道景观构建模式,分为三个方面的研究:(1)泄洪道景观构建原则;(2)泄洪道纵向防洪功能区划分模式;(3)泄洪道横向景观功能区构成模式。将防洪功能区依据洪水重现期,纵向划分为3个功能区,依次为20年一遇的生态保护区、20-50年一遇的生态缓冲区、50-100年一遇的生态利用区。景观功能区依据泄洪道自然规律及人类区域活动特征,横向划分为4个功能区,依次为生态保育区、生态体验区、康体休闲区、荒野景观区。通过对横纵向交叉结合,得到12个景观异质性空间单元并进行景观构成分析,主要研究泄洪道蓝色空间、绿色空间与人的活动体验空间相结合,塑造洪水调蓄、生态防枯、生态延续、景观游憩、低维护的弹性景观廊道空间;最后,以新盖房泄洪道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提出具体的生态景观策略。泄洪道景观构建应充分结合场地规划背景与场地特征,与旱涝为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塑造新型城市泄洪道适应性生态景观。望对今后泄洪道景观生态治理提供借鉴。
邢鲁豫[7](2020)在《巢湖平原圩田景观研究与实践 ——以无为新区生态网络规划及马口河公园设计为例》文中指出我国广袤的国土上存在着多种多样极具地域特色的乡土景观,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建设发展使得这些地域性乡土景观的保护与传承被忽视,大量的城市建设用地割裂了乡土景观体系,自然、水利、农田和聚落交叠而成的乡土景观被拆解。因此如何在城市化背景下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地域性乡土景观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传承成为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巢湖平原是皖江流域内典型的代表区域,具有独特的乡土景观体系,其的形成与演变是人类与自然长期以来相互作用的结果,至今仍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因此本文选取巢湖平原乡土景观中最具特色的圩田景观进行历史发展研究,并放在现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语境下进行实践和应用。本文首先对巢湖平原乡土景观的形成基础和发展沿革进行研究,系统地对该区域乡土景观生成和演变的过程进行梳理总结;其次通过对于乡土景观各构成要素的解析,着重研究巢湖平原圩田区域的水利系统、农田系统、聚落系统等人工干预景观,分析圩田景观在该区域内的构成模式和空间格局特征,为风景园林语境下的当代城市规划与设计提供历史依据和理论支撑。最后以无为市东部新区为规划设计范围,利用前期研究理论指导规划与设计,在巢湖平原独特的的乡土景观特色体系的基础之上,研究无为市新区构架城市生态网络的可行性,并选取关键节点利用乡土景观元素进行城市防洪公园设计,探寻在流域城市化背景下乡土景观再生、自然资源保护与农耕经济恢复三者能够在该规划区域内和谐共融的方法。
戎卿文[8](2020)在《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文中认为预防性保护的概念自1950年代由布兰迪(Cesare Brandi)引介入建筑保护领域,理论与实践发展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始终在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的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预防性保护理论自2009年左右引介入中国学界,历经十年的发展与实践,目前在政策制定、科研和工程实践层面逐渐成为我国遗产保护领域的热点。然而,国内存在的问题亦比较显着,包括:对预防性保护概念的片面化、碎片化认识,重技术、轻理念,重硬件、轻软件,重单体、轻区域,更有因时髦而冠“预防性”之名者。这些问题使得国家的文化遗产政策和基础科研投入面临着可预见的风险。因此,历史地、科学地、系统地重新认识以欧洲为代表的国际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把握其历史脉络和未来发展方向,藉此建构中国的理论与方法,是建筑遗产保护学界的重要任务。本文第1章首先系统整理和深入阐述了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历程,基本廓清了预防性保护的概念,揭示出相关话语体系与国际实践网络的生成过程。第2、3章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研究评述的解读,结合在欧洲相关国家与学术组织的实地调研与观摩,发现并提炼了1950年代以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2条主要原生路径:1.以科学归纳、区域巡检与整体规划为特征的规划式保护;2.以高频度巡检与反馈行动为特征的预防性维护。本文考证发现,前者主要以意大利学者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反映了意大利城市、建筑遗产思想的整体观;后者则主要以荷兰、比利时等国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深层动因来自荷兰的社区联结运作模式和文化传统。1990年代以来,预防性保护与当代保护理论语境呈现出协同发展的趋势,更显着地呈现出其科学面向和工具理性的特点。在第4章,笔者洞悉到近三十年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重构,其背后的趋势在于原生路径的交融与整合,以及对建筑保护运动在现当代发展的回应。本文提出并建构了P-MMI模式(P规划式—M监测、M日常维护、I巡检),对欧洲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项目进行评价,有效提炼出其发展路径与趋势;通过该模式观察到,1970年代的两条原生路径自199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交融,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综合性项目模式,包括:“风险地图”模式、“文化区”模式等,对中国形成了启发。面向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新时期,本文第5章回顾指出,预防性保护引介入中国十年以来,并未得到系统性的学习和推广,但由于理念新颖、科技色彩浓厚,且与国内偏重硬件投入的科研运作模式相契合,预防性保护在重点建筑的监测领域有了较大发展。目前中国的预防性保护以对重点建筑的“科学保护”和预防监测见长,但忽视了区域面上的计划性预防,因此虽然在一些局部已具有“预防性”,但在宏观层面仍然是一种“应激性”保护;第5章后半部分进而以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现行机制为基础,吸收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规律与进展,根据P-MMI模式,初步建构了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第6章以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对上述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语总结了本文提出并建构的当前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路径:加强整体观,参照P-MMI模式,发展区域规划式预防性体系,保持硬件监测的优势,推动软件建设,强化巡检与日常维护行动,促使目前的“科技——应激——预防”模式向“科技——计划——预防”模式转化。本文成果既响应了国家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也为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邢露露[9](2019)在《城市河道弹性防洪景观规划和设计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洪涝灾害呈现多发、易发、频发的特点。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越来越显着,由此产生的危害和损失也日益加剧。城市河道是城市防洪中的重要对象,其传统防洪工程设施也面临着防洪效能不足、功能单一、环境品质恶劣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传统防洪的思路正在发生转变,如何构建弹性的城市河道防洪体系,使得城市能够适应灾害成为研究的热点。风景园林学科是解决城市和自然之间问题的重要学科,可以通过与相关专业领域的深入合作,在城市河道弹性防洪景观的营建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弹性概念、弹性城市、弹性防洪等理论进行阐述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弹性防洪理念对城市防洪的启示,以及风景园林在城市弹性防洪工程建设中可以发挥的作用。然后对城市河道洪灾进行分析,包括城市河道的发展以及洪水的形成原因、危害、特点等,提出多层次的城市河道弹性防洪景观体系构建模型。随后,论文从区域和城市两个尺度探讨弹性防洪景观的营建策略。在区域尺度下,研究归纳了基于景观格局的弹性防洪策略。在城市尺度下,将城市河道分为郊区型和城区型,结合各自特点分别对其进行探讨,将其归纳为退让、疏导、顺应和抵抗四种策略,并总结相应的弹性防洪景观途径。整个研究以弹性城市理论为依托,通过风景园林与相关学科的理论及技术研究的结合,分层次研究城市河道的弹性防洪景观策略,试图构建一个基于弹性防洪目标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和设计方法框架。同时,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对部分代表性实践案例的分析和评价,从而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河道弹性防洪景观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李万钧[10](2019)在《混合型社区治理模式下印尼传统社区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以Tongkol Dalam-Krapu-Lodan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独立后的印尼在工业化的推动下经济快速发展,但大量农业人口的涌入与城市的无序发展也带来了过度城镇化问题,贫民窟不断蔓延。亚洲金融风暴后,高企的通货膨胀率、失业潮、人均收入锐减引发了印尼城市贫困人口的激增。大量城市贫民聚居在“甘榜”这类城市边缘社区,贫困、高犯罪率、恶劣的居住环境迫切需要改善。《新城市议程》提出包容性的城市发展,重视弱势群体的生存机会,并强调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模式,共同应对复杂的城市贫困问题。Tongkol Dalam-Krapu-Lodan是吉利翁(Ciliwung)河近入海口的印尼传统“甘榜”社区,其生存空间不断受到周边发展的挤压,但2015年的拆迁风波彻底转变了其边缘社区面貌,摆脱了“贫民窟”的帽子,社区通过自下而上的社区整治行动并与多方共建合作伙伴关系,向政府证明强制驱逐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本文以“社区治理”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梳理印尼政治演变与社区发展情况、社区赋权相关理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以雅加达甘榜社区Tongkol Dalam-Krapu-Lodan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踏勘、问卷调查、访谈对社区现状问题进行调查,归纳印尼当前社区发展政策与治理体系,结合Tongkol Dalam-Krapu-Lodan社区发展与治理所面临的问题,尝试从环境韧性、多元共治、旅游发展三个方面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策略,对于解决印尼此类边缘社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洪水问题是社区乃至北雅加达区所面临的主要挑战,需在正确认识洪灾诱发因素的基础上,在区域层面构建绿色与灰色基础设施相协调的水管理系统,并组织社区基层防洪体系,提升社区与城市的环境韧性;同时,政府应在协助社区发展上承担更多责任,与社区建立新型合作关系,引导市场力量参与社区住房与基础设施的改善工作;最后,社区自治能力的建设也是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社区目前资金上的短板并联合多方力量共同推动此类城市边缘社区更新。作者于英国卡迪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交流期间(研究生二年级),于2018年1月14日至26日参加由卡迪夫大学(英国)、佛罗里达大学(美国)、印度尼西亚大学(印尼)三校联合举办的“生态城市实践工作营”,所在小组以雅加达甘榜Tongkol Dalam-Krapu-Lodan为研究对象,围绕论文选题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前期资料。
二、荷兰改变防洪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荷兰改变防洪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治理视角下的气候适应性规划——荷兰水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的一体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概念阐述 |
1.1 气候适应和洪涝议题 |
1.2 水管理和空间规划的内涵 |
1.3 治理的定义和研究内涵 |
2 荷兰水管理体系与空间规划体系一体化的行政机构变革概况 |
3 荷兰水管理体系与空间规划体系一体化的政策框架调整 |
3.1 三角洲委员会和三角洲计划正式化前夕:政策互认 |
3.2 三角洲委员会和三角洲计划正式化:统一的顶层框架 |
4 总结与启示 |
4.1 建立健全空间规划在治理洪涝风险和应对长期气候变迁议题中的法理支撑 |
4.2 利用跨专业跨部门的协同提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技术理性 |
4.3 完善并构建多层次多部门合作的深度协商机制 |
(2)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 ——以拉萨市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
1.1.2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1.1.3 乡村公园建设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概念 |
1.3.1 青藏高原农牧区 |
1.3.2 乡村 |
1.3.3 乡村公园 |
1.3.4 生态敏感性 |
1.4 国内外乡村公园研究进展 |
1.4.1 国内乡村公园研究进展 |
1.4.2 国外乡村公园研究进展 |
1.5 相关研究理论 |
1.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5.2 生态美学 |
1.5.3 人本主义理论 |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2 乡村公园案例研究 |
2.1 日本水上町农村公园 |
2.1.1 项目概况 |
2.1.2 项目特色分析 |
2.1.3 总结与反思 |
2.2 荷兰羊角村乡村规划 |
2.2.1 项目概况 |
2.2.2 项目特色分析 |
2.2.3 总结与反思 |
2.3 台湾清境农场 |
2.3.1 项目概况 |
2.3.2 项目特色分析 |
2.3.3 总结与反思 |
2.4 南京溧水郭兴村·无想自然学校 |
2.4.1 项目概况 |
2.4.2 项目特色分析 |
2.4.3 总结与反思 |
2.5 敖包山顶公园 |
2.5.1 项目概况 |
2.5.2 项目特色分析 |
2.5.3 总结与反思 |
2.6 本章小结 |
3 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理论研究 |
3.1 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背景分析 |
3.1.1 青藏高原农牧区生态环境概况 |
3.1.2 青藏高原农牧区社会人文概况 |
3.2 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原则 |
3.3 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的基本功能 |
3.4 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内容及步骤 |
3.4.1 公园选址 |
3.4.2 景观资源调查 |
3.4.3 性质定位 |
3.4.4 总体规划 |
3.4.5 专项规划 |
3.5 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景观要素规划设计策略 |
3.5.1 地形 |
3.5.2 植物 |
3.5.3 园路 |
3.5.4 水体 |
3.5.5 建筑 |
3.5.6 景观服务设施 |
4 拉萨白纳谷乡村公园现状分析 |
4.1 项目概况 |
4.1.1 项目区位 |
4.1.2 自然地理概况 |
4.1.3 社会经济概况 |
4.2 景观资源调查 |
4.3 旅游市场分析 |
4.3.1 周边旅游资源分析 |
4.3.2 客源市场定位 |
4.3.3 客源人群分析 |
4.4 SWOT分析 |
4.4.1 优势 |
4.4.2 劣势 |
4.4.3 机遇 |
4.4.4 挑战 |
4.5 拉萨白纳谷乡村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 |
4.5.1 生态敏感性评价流程 |
4.5.2 数据收集 |
4.5.3 评价因子确定 |
4.5.4 生态因子评价 |
4.5.5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
5 拉萨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 |
5.1 规划总则 |
5.1.1 上位规划解读 |
5.1.2 规划依据 |
5.1.3 规划范围及期限 |
5.1.4 规划目标 |
5.1.5 规划定位 |
5.1.6 规划策略 |
5.2 总体规划 |
5.2.1 总体布局 |
5.2.2 景观结构 |
5.2.3 功能分区 |
5.2.4 土地利用平衡 |
5.2.5 环境容量测算 |
5.2.6 游客规模预测 |
5.3 分区规划 |
5.3.1 生态保育区 |
5.3.2 综合服务区 |
5.3.3 生态体验区 |
5.3.4 农牧观光区 |
5.3.5 文化体验区 |
5.3.6 高山徒步区 |
5.3.7 转移安置区 |
5.4 专项规划 |
5.4.1 生态保护规划 |
5.4.2 乡村产业规划 |
5.4.3 道路系统规划 |
5.4.4 游览路线组织规划 |
5.4.5 服务设施规划 |
5.4.6 标识系统规划 |
5.4.7 环卫设施规划 |
5.4.8 植物专项规划 |
5.4.9 电力电信专项规划 |
5.4.10 给排水专项规划 |
5.4.11 防洪排涝规划 |
5.4.12 环境保护规划 |
5.4.13 社区协调发展规划 |
5.4.14 分期实施规划 |
5.5 谷口片区详细规划 |
5.5.1 景观总体布局 |
5.5.2 景观结构 |
5.5.3 专项规划 |
5.5.4 主要景点规划 |
5.5.5 经济技术指标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规划附图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还地于河计划:荷兰新治水理念的发展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计划背景 |
1.1 实施原因及目的 |
1.2 政策演变及推动 |
1.2.1 工程设施和水文的重新测评 |
1.2.2 “水环境评估”纳入空间规划 |
1.2.3 还地于河计划 |
1.2.4 工程计划与政策规划的衔接 |
2 建设内容及影响 |
2.1 工程项目概况 |
2.2 主要工程措施 |
2.3 实施效果 |
3 代表案例分析 |
3.1 瓦尔河还地于河工程 |
3.1.1 工程背景 |
3.1.2 建设内容 |
3.1.2.1 前期工作 |
3.1.2.2 建设内容 |
3.1.3 设计特色及影响 |
3.2 Overdiepse(欧沃迪普斯)圩田改造工程 |
3.2.1 历史背景 |
3.2.2 建设内容 |
3.2.3 设计特色及影响 |
3.3 改造前后对比 |
4 启 示 |
4.1 治水理念由“争”到“让” |
4.2 治水策略由“宏观”到“微观” |
(4)荷兰新型海防工程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与水为题的永恒宿命 |
2 新问题与挑战 |
3“与水共生”的策略转变 |
3.1 滨海岸线的生态修复 |
3.2 硬质堤坝的软性处理 |
4 荷兰海防工程的探索路径 |
5 结语 |
(5)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突变引发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
1.1.2 快速城镇化导致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
1.1.3 寒地城市发展致使雨洪管理需求增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水生态与水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
2.1.1 城市水生态理论研究 |
2.1.2 城市水安全理论研究 |
2.1.3 研究评述 |
2.2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念及意义 |
2.2.2 “格局—过程—尺度”关系理论研究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4 研究评述 |
2.3 雨洪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
2.3.1 宏观层面防洪排涝 |
2.3.2 中观层面雨洪管理 |
2.3.3 微观层面河岸带设计 |
2.3.4 寒地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
2.3.5 经验总结与启示 |
2.4 我国海绵城市相关研究动态 |
2.4.1 我国海绵城市理论发展与现状统计 |
2.4.2 我国海绵城市内容研究与技术方法 |
2.4.3 我国海绵城市政策发展与地方实践 |
2.4.4 我国寒地海绵城市存在问题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的理论与方法 |
3.1 寒地城市地域特征 |
3.1.1 寒地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
3.1.2 寒地城市水系空间特征 |
3.1.3 寒地城市河岸带功能特征 |
3.2 多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识别 |
3.2.1 流域尺度现状问题 |
3.2.2 城市尺度现状问题 |
3.2.3 河段尺度现状问题 |
3.3 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研究 |
3.3.1 理论基础 |
3.3.2 理论框架 |
3.3.3 技术路线 |
3.4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理论与方法 |
3.4.1 格局对水生态与水安全的作用机制 |
3.4.2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内容 |
3.4.3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管控的关键技术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框架 |
4.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与原则 |
4.1.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 |
4.1.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
4.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2.1 研究区域选取与空间尺度划分 |
4.2.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要点 |
4.2.3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3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
4.3.1 Arc GIS在不同尺度中的应用 |
4.3.2 流域尺度格局构建与分析方法 |
4.3.3 SWMM在城市尺度中的应用 |
4.3.4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寒地适宜性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域尺度的沈抚新区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1 沈抚新区现状分析与评价 |
5.1.1 自然条件现状 |
5.1.2 水土资源分析 |
5.2 水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单因子要素影响分析 |
5.2.2 综合要素影响分析 |
5.3 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3.1 水生态安全格局等级划分 |
5.3.2 土地适宜性评价 |
5.3.3 生态关键区识别 |
5.3.4 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尺度的沈抚中心城区寒地海绵规划与系统优化 |
6.1 沈抚中心城区水生态与水安全条件概况 |
6.1.1 地形地势现状与雨洪来源 |
6.1.2 降水特征与暴雨雨型 |
6.1.3 降雨径流控制分析 |
6.1.4 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
6.2 城市海绵系统格局构建与优化 |
6.2.1 城市海绵生态系统格局构建 |
6.2.2 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
6.2.3 海绵城市雨雪水资源化利用 |
6.3 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与定量方案 |
6.3.1 沈抚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划分 |
6.3.2 各管控分区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与组合 |
6.3.3 沈抚中心城区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 |
6.3.4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定量计算 |
6.4 海绵系统优化方案模拟与分析 |
6.4.1 预规划方案模拟分析 |
6.4.2 优化方案模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河段尺度的浑河沈抚段生态建设与低影响开发设计 |
7.1 浑河河岸带概况与问题分析 |
7.1.1 研究区概况 |
7.1.2 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
7.2 城市河岸带结构布局与水生态修复 |
7.2.1 河岸带海绵结构布局 |
7.2.2 寒地河岸带水生态修复措施 |
7.3 城市河岸带海绵设计与LID措施应用 |
7.3.1 河岸带海绵景观设计方案 |
7.3.2 寒地低影响开发措施应用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新建城市泄洪道景观构建模式研究 ——以雄安新区新盖房泄洪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高度关注 |
1.1.2 传统泄洪道缺乏生态设计方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 |
1.3.1 国外现状 |
1.3.2 国内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泄洪道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泄洪道 |
2.1.2 泄洪道景观 |
2.1.3 泄洪道流量模式 |
2.1.4 泄洪道防洪 |
2.1.5 泄洪道防枯 |
2.2 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河流地貌学理论 |
2.2.3 洪水脉冲理论 |
2.2.4 河流四维系统理论 |
2.2.5 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案例分析 |
3.1 中国迁安三里河生态廊道景观整治 |
3.1.1 背景介绍 |
3.1.2 策略分析 |
3.1.3 经验启示 |
3.2 美国基西米河近自然化生态整治 |
3.2.1 背景介绍 |
3.2.2 策略分析 |
3.2.3 经验启示 |
3.3 新加坡碧山加冷河景观生态修复 |
3.3.1 背景介绍 |
3.3.2 策略分析 |
3.3.3 经验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4 泄洪道景观构建模式研究 |
4.1 泄洪道景观构建原则 |
4.1.1 防洪安全原则 |
4.1.2 景观防枯原则 |
4.1.3 生态持续原则 |
4.1.4 景观游憩原则 |
4.2 泄洪道纵向防洪功能区划分模式 |
4.2.1 防洪功能区划分原则 |
4.2.2 防洪功能区划分 |
4.3 泄洪道横向景观功能区构成模式 |
4.3.1 景观功能区属性 |
4.3.2 景观功能区分区原则 |
4.3.3 景观功能区分区 |
4.3.4 景观功能区构成 |
4.3.4.1 生态保育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构成 |
4.3.4.2 生态体验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构成 |
4.3.4.3 康体休闲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构成 |
4.3.4.4 荒野景观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构成 |
4.4 本章小结 |
5 新盖房泄洪道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
5.1 项目背景 |
5.1.1 规划背景 |
5.1.2 区位概况 |
5.1.3 现状问题 |
5.2 规划设计概要 |
5.2.1 规划目标 |
5.2.2 指导思想 |
5.3 景观规划设计 |
5.3.1 防洪功能区划分 |
5.3.2 景观结构设计 |
5.3.3 景观功能区分区 |
5.3.4 景观功能区构成 |
5.3.4.1 生态保育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设计 |
5.3.4.2 生态体验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设计 |
5.3.4.3 康体休闲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设计 |
5.3.4.4 荒野景观功能区20、20-50、50-100年一遇景观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 |
图片索引 |
表格索引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辞 |
(7)巢湖平原圩田景观研究与实践 ——以无为新区生态网络规划及马口河公园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2.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巢湖平原的自然地理环境 |
1.2.2.巢湖平原的农田围垦及农业发展 |
1.2.3.巢湖平原的水利工程建设 |
1.2.4.关于巢湖平原的城镇聚落营建 |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研究对象和内容 |
1.4.1.研究范围与时间的界定 |
1.4.2.研究内容 |
1.5.研究方法 |
1.6.研究框架 |
2.巢湖平原基本概况 |
2.1.水文概况 |
2.1.1.河流水系概况 |
2.1.2.巢湖的形成与演变 |
2.1.3.长江的演变与发展 |
2.2.地形地貌 |
3.巢湖平原圩田景观发展沿革 |
3.1.原始被动阶段 |
3.2.逐步适应阶段 |
3.2.1.宋元以前——基础起步 |
3.2.2.宋元时期——波动发展 |
3.3.成熟开拓时期 |
4.巢湖平原乡土景观体系 |
4.1.自然地理 |
4.1.1.土壤条件 |
4.1.2.沿江平原 |
4.1.3.环湖平原 |
4.2.水利体系 |
4.2.1.水利系统分区 |
4.2.2.沿江水利系统 |
4.2.2.1.沿江河堤 |
4.2.2.2.沿江外滩圩与内成圈圩 |
4.2.2.3.沿江涵闸 |
4.2.3.环湖水利系统 |
4.2.3.1.环湖湖堤 |
4.2.3.2.环湖水系 |
4.3.圩田系统 |
4.3.1.沿江农田 |
4.3.2.环湖圩田 |
4.4.聚落系统 |
4.4.1.沿江聚落发展及分布 |
4.4.2.环湖聚落发展及分布 |
5.研究总结与实践选题 |
5.1.巢湖平原圩田景观研究总结 |
5.1.1.自然环境基础 |
5.1.2.土地开发历程 |
5.1.3.乡土景观体系 |
5.1.4.快速城市化对乡土景观的影响 |
5.2.规划设计选题 |
5.3.规划设计策略建议 |
6.相关圩田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案例研究 |
6.1.荷兰阿尔梅勒滨水地区水网系统 |
6.1.1.案例概况 |
6.1.2.设计内容 |
6.1.3.规划启示:城市水系统运行模式及功能 |
6.2.荷兰兰斯塔德地区乡村景观规划 |
6.2.1.案例概况 |
6.2.2.设计内容 |
6.2.3.规划启示:圩田城市乡村环境保护与发展 |
6.3.Noordwaard圩田滞洪区 |
6.3.1.案例概况 |
6.3.2.设计启示:圩田区域生态景观功能设计 |
6.4.Ecology as Industry |
6.4.1.案例概况 |
6.4.2.设计启示:河流沿岸的防洪工程设计 |
6.5.Park20/20项目 |
6.5.1.案例概况 |
6.5.2.设计内容 |
6.5.3.设计启示:圩田区域公园设计中的可持续策略 |
7.无为市新城规划及马口河公园设计 |
7.1.区域区位概况 |
7.1.1.区位概况及环境 |
7.1.2.区域城镇及交通体系 |
7.2.区域综合分析 |
7.2.1.上位规划解读 |
7.2.2.现状及规划用地分析 |
7.2.3.城市规划结构 |
7.2.4.现状及规划交通分析 |
7.2.5.现状绿地及河流分析 |
7.2.6.现状高程及汇水分析 |
7.3.东部新区规划 |
7.3.1.东部新区范围及评价 |
7.3.2.城市结构与传统地域景观元素 |
7.3.3.总体目标及定位 |
7.3.4.用地调整及红线划定 |
7.3.5.规划结构 |
7.4.规划策略 |
7.4.1.水网系统规划策略 |
7.4.2.绿地系统规划策略 |
7.4.3.公共空间规划策略 |
7.5.前期分析 |
7.5.1.场地概况 |
7.5.2.周边现状及规划用地分析 |
7.5.3.现状水文及驳岸分析 |
7.5.4.现状及规划交通分析 |
7.5.5.现状资源条件分析 |
7.6.总体设计 |
7.6.1.设计定位 |
7.6.2.设计策略 |
7.6.3.分区设计 |
7.7.专项设计 |
7.7.1.交通专项 |
7.7.2.水系统及生态滞留区设计 |
7.7.3.种植设计 |
7.7.4.竖向设计 |
7.7.5.活动设计 |
7.8.经济技术指标 |
8.总结 |
8.1.研究成果 |
8.2.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图表目录 |
附录 |
(8)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背景与由来 |
0.2 研究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4 研究方法 |
0.5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时空网络生成:概念、话语与定义 |
1.1 两个关键词:“预防性(preventive)”与“规划式(planned)” |
1.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与可移动文物、考古遗址预防性保护的区别 |
1.3 定义的认识变迁与内涵的进一步界定 |
1.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时间脉络 |
1.5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国际网络的生长 |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义、话语以及国际网络的生成 |
2 从整体规划控制出发:欧洲“规划式”预防性保护的原生路径 |
2.1 艺术作品的潜在统一性:布兰迪的艺术与史实评价 |
2.2 突破单一对象的保护思路:从布兰迪到乌勒巴尼 |
2.3 新世纪的可持续综合性设计方法:斯特法诺·戴拉·托雷的“文化区”理念与实践 |
2.4 1964和1975——意大利预防性保护思想与威尼斯宪章、整合式保护的时间耦合 |
小结:“规划式”——整体性思维下的预防性保护 |
3 从行动与反馈出发:欧洲预防性维护方法的原生路径及其多元求解 |
3.1 百年修复实践为根基:荷兰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
3.2 预防性维护与风险管理:英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
3.3 文物古迹监护组织最成功的追随者:比利时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
3.4 德国和丹麦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简述 |
3.5 预防性维护路径的适应性推行:“MOWA现象”与不同借鉴者 |
小结: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两条重要的原生路径 |
4 批判性反思: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
4.1 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重构 |
4.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念和方法的反思与转变 |
4.3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科学面向与工具理性 |
4.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模式建构与模式整合 |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P-MMI模式建构 |
5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初步建构的尝试 |
5.1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
5.2 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的回顾:基于P-MMI模式的观察 |
5.3 规划式预防性保护(P)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与总体框架 |
5.4 巡检(I)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 |
5.5 培育日常维护(M)的制度与支撑体系 |
5.6 监测(M)体系的适应性建设策略 |
5.7 中国背景下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PPC)框架延展的思考 |
小结: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P-MMI框架初步建构的思考 |
6 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应用研究 |
6.1 北京昌平区作为预防性保护实践案例的意义和代表性 |
6.2 北京昌平区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框架构思 |
6.3 北京昌平区遗产风险地图绘制与生态敏感性初步评价 |
6.4 由北京昌平区推及一般情形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思考 |
小结:基于保护管理规划的预防性保护构思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的主要国际会议 |
附录2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1-8 中与建筑预防性保护或其强调的风险防范、监测等内容相关的研究项目 |
附录3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以外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主要研究项目 |
附录4 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研究与实践大事记 |
附录5 “全球战略”的提出到“5C”目标的确定 |
附录6 荷兰乌特勒支省文物古迹监护组织(MOWA-Utrecht)的检查记录样本(建筑平面标示) |
附录7 比利时MOWAv(安特卫普)和英国Maintain our Heritage使用的检查清单 |
附录8 比利时MOWAv的培训方案 |
附录9 译文:文化遗产的风险地图 |
附录10 建筑遗产预防性与规划式维护典型工作流程 |
图表来源 |
参考文献 |
1 )中文文献 |
2 )德文文献 |
3 )英文文献 |
4 )意大利文文献 |
5 )荷兰文文献 |
6 )西班牙文文献 |
7 )法文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城市河道弹性防洪景观规划和设计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气候变化造成城市面临洪涝灾害的风险日益加剧 |
1.1.2 城市化扩张给城市河道防洪带来巨大压力 |
1.1.3 弹性城市概念的引入使得传统城市防洪概念正在转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城市河道 |
1.3.2 弹性城市 |
1.3.3 弹性城市VS海绵城市 |
1.3.4 弹性防洪 |
1.4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 |
1.5.2 案例分析 |
1.5.3 比较研究 |
1.5.4 归纳总结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风景园林视角下的弹性防洪研究 |
2.1 弹性概念 |
2.1.1 弹性概念起源与发展 |
2.1.2 弹性概念的内涵 |
2.2 弹性城市 |
2.2.1 弹性城市的提出背景 |
2.2.2 弹性城市的概念发展 |
2.2.3 弹性城市的理论内涵 |
2.3 弹性防洪 |
2.3.1 防洪理念的发展 |
2.3.2 洪水弹性理论 |
2.3.3 弹性防洪的内涵 |
2.3.4 弹性防洪理念对城市防洪的启示 |
2.4 风景园林视角下的弹性防洪 |
2.4.1 近自然的方式 |
2.4.2 多重功能的统一 |
2.4.3 多学科的合作与互动 |
3 城市河道洪水灾害研究 |
3.1 城市洪灾 |
3.1.1 城市洪水与洪灾 |
3.1.2 城市洪水的等级划分与防洪标准 |
3.1.3 城市洪水的危害 |
3.2 城市与河道的关系 |
3.2.1 古代城市发展初期——依赖关系 |
3.2.2 古代城市发展后期——交融关系 |
3.2.3 近现代城市发展时期——规避关系 |
3.3 城市河道洪灾 |
3.3.1 城市河道洪灾的主要成因 |
3.3.2 城市河道暴雨洪水的特征 |
3.3.3 城市河道暴雨洪水的形成过程 |
3.4 城市河道多层次弹性防洪体系的构建 |
3.4.1 城市河道多层次弹性防洪体系模型 |
3.4.2 城市河道多层次弹性防洪的构建原则 |
4 区域尺度下的城市河道弹性防洪景观系统组成研究 |
4.1 区域尺度下城市河道研究 |
4.1.1 区域尺度城市河道的功能特征 |
4.1.2 区域尺度城市河道的景观格局 |
4.1.3 区域尺度城市河道的形态特征 |
4.2 区域尺度下的弹性防洪目标 |
4.3 区域尺度下的弹性防洪景观系统组成策略 |
4.3.1 基底的弹性防洪 |
4.3.2 廊道的弹性防洪 |
4.3.3 斑块的弹性防洪 |
4.4 区域尺度下弹性防洪景观系统组成策略的对比与分析 |
5 郊区型城市河道的弹性防洪景观空间模式研究 |
5.1 郊区型城市河道研究 |
5.1.1 郊区的发展特征 |
5.1.2 郊区型城市河道的功能特征 |
5.1.3 郊区型城市河道的空间特征 |
5.1.4 郊区型城市河道的形态特征 |
5.2 郊区型城市河道的弹性防洪目标 |
5.3 郊区型城市河道的弹性防洪景观空间模式策略 |
5.3.1 郊区型退让策略 |
5.3.2 郊区型疏导策略 |
5.3.3 郊区型顺应策略 |
5.3.4 郊区型抵抗策略 |
5.4 郊区型城市河道弹性防洪策略的对比与分析 |
6 城区型城市河道弹性防洪景观改造形式研究 |
6.1 城区型城市河道研究 |
6.1.1 城区的发展特征 |
6.1.2 城区型城市河道的功能特征 |
6.1.3 城区型城市河道的空间特征 |
6.1.4 城区型城市河道的形态特征 |
6.2 城区型城市河道的弹性防洪目标 |
6.3 城区型城市河道的弹性防洪景观改造形式策略 |
6.3.1 城区型退让策略 |
6.3.2 城区型疏导策略 |
6.3.3 城区型顺应策略 |
6.3.4 城区型抵抗策略 |
6.4 城区型城市河道弹性防洪策略的对比与分析 |
6.5 基于城区型城市河道景观结构的弹性防洪景观策略 |
6.5.1 城区型城市河道的景观结构模型 |
6.5.2 城区型城市河道的景观结构模型与弹性策略的对应 |
6.6 城市尺度下的城市河道弹性防洪景观策略总结 |
6.6.1 郊区型与城区型城市河道弹性防洪策略的对比 |
6.6.2 城市尺度下的城市河道弹性防洪景观策略模式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研究成果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混合型社区治理模式下印尼传统社区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以Tongkol Dalam-Krapu-Lodan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上世纪70 年代东南亚过度城镇化 |
1.1.2 印尼城镇化与其社区组织的兴起 |
1.1.3 可持续的社区发展:甘榜的未来 |
1.1.4 结合我国现状对甘榜困境的思考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实地调研设计 |
1.4.1 调研框架 |
1.4.2 调研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甘榜“Kampung” |
2.1.2 社区、治理、社区治理 |
2.1.3 边缘社区 |
2.1.4 可持续发展 |
2.2 印尼政治演变与社区治理发展 |
2.2.1 独立前时期:政治演变与民间组织发展 |
2.2.2 新秩序时期:非政府组织发展严重受限 |
2.2.3 政治经济转型时期:国际力量助推印尼社区发展 |
2.2.4 社区治理模式探索:“社区驱动发展”到“社区赋权” |
2.3 英国社区治理:城市复兴与社区赋权 |
2.3.1 英国社区治理发展阶段 |
2.3.2 英国社区治理政策演变 |
2.3.3 城市复兴下的社区赋权 |
2.4 人居环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2.4.1 全球城镇化与三次人居大会 |
2.4.2 《城市与区域规划国际准则》 |
2.4.3 “目标11:可持续城市与社区” |
2.4.4 《新城市议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Tongkol Dalam-Krapu-Lodan社区发展现状 |
3.1 社区基本信息 |
3.1.1 甘榜社区Tongkol Dalam-Krapu-Lodan |
3.1.2 社区历史沿革 |
3.2 社区物质环境 |
3.2.1 内外交通与建筑类型 |
3.2.2 历史遗迹与周边环境 |
3.2.3 民居分布与示范住宅 |
3.3 问卷调查反馈 |
3.3.1 人口与产权 |
3.3.2 社区水环境 |
3.3.3 废弃物排放 |
3.3.4 社区治理现状 |
3.4 社区发展现状问题 |
3.4.1 环境层面:违章搭建致使洪灾频发 |
3.4.2 政策层面:防洪措施引发强制驱逐 |
3.4.3 社区层面:居住空间遭到严重削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Tongkol Dalam-Krapu-Lodan社区治理模式 |
4.1 印尼国家基层治理体系:RT/RW |
4.1.1 RT/RW行政层级 |
4.1.2 RT/RW历史演变 |
4.1.3 RT/RW今昔对比 |
4.2 印尼社区治理政策:PNPM |
4.2.1 PNPM前身及子计划 |
4.2.2 PNPM核心组成部分 |
4.2.3 PNPM城市减贫计划 |
4.3 社区混合型治理结构 |
4.3.1 社区合作伙伴 |
4.3.2 社区治理结构 |
4.4 社区治理面临困境 |
4.4.1 政府引导作用缺失 |
4.4.2 市场驱动力量不足 |
4.4.3 社区自治能力有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Tongkol Dalam-Krapu-Lodan社区可持续发展策略 |
5.1 社区可持续发展挑战 |
5.1.1 气候变化下的洪水威胁 |
5.1.2 失衡的社区治理模式 |
5.2 营造具有环境韧性的安全社区 |
5.2.1 国家层面:转变洪水防治思维 |
5.2.2 地方层面:协调雨洪管理系统 |
5.2.3 社区层面:构建基层防洪体系 |
5.3 建立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 |
5.3.1 建立新型合作关系 |
5.3.2 引入市场驱动力量 |
5.3.3 培育社区自治能力 |
5.4 旅游业发展促进传统社区更新 |
5.4.1 发展愿景:轻松、友好、无拘无束的城市历史景观 |
5.4.2 实现路径:建立专业化的旅游运营公司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荷兰改变防洪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治理视角下的气候适应性规划——荷兰水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的一体化进程[J]. 孟梦,李文竹,王世福,严娟,文森特·纳丁. 国际城市规划, 2021(05)
- [2]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公园规划 ——以拉萨市白纳谷乡村公园总体规划为例[D]. 彭佳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3]还地于河计划:荷兰新治水理念的发展与启示[J]. 王江波,陈敏,苟爱萍.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10)
- [4]荷兰新型海防工程的探索[J]. 刘翔,张亚津. 国际城市规划, 2020(06)
- [5]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初亚奇. 天津大学, 2020
- [6]新建城市泄洪道景观构建模式研究 ——以雄安新区新盖房泄洪道为例[D]. 卢元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巢湖平原圩田景观研究与实践 ——以无为新区生态网络规划及马口河公园设计为例[D]. 邢鲁豫.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D]. 戎卿文. 东南大学, 2020
- [9]城市河道弹性防洪景观规划和设计途径研究[D]. 邢露露.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混合型社区治理模式下印尼传统社区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以Tongkol Dalam-Krapu-Lodan为例[D]. 李万钧.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