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宁统计信息工程通过验收(论文文献综述)
张保钢,杨伯钢,易致礼,时守志,李金刚,曹雨傲[1](2021)在《我国“多测合一”工作开展情况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多测合一"政策的出台背景,汇总了国家和省级层面"多测合一"的政策文件和主要内容,总结了政策出台以来全国范围的主要学术活动,归纳了省级层面"多测合一"的技术标准及其特点,罗列了国内主要的多测合一商品化软件,展示了国内各地典型多测合一管理信息系统,报告了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对已开展的"多测合一"工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改进"多测合一"工作的6条建议。
周娟[2](2021)在《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施路径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已是必然趋势。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教育迈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国家高等教育实力、高校影响力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提高我国高职教育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思维、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论文在对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动因、特点、实施路径和路径优化四个方面建立了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研究的分析框架。为了具体分析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开展的情况,论文选择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院校的官网和质量年度报告信息的归纳分析,发现了该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五个方面的实施路径现状:在学生交流方面:招收了学历留学生,派出学生出国学习;在教师交流方面:引入外籍教师,派出教师出国交流;在优质教育资源交流方面:开发课程标准,引入国际课程体系;在合作办学方面:联合企业办学,签署合作办学意向;在学术文化交流方面:参加学术会议,举办外籍专家讲座。为进一步了解该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与开展的情况,论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该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合问卷调查、访谈的结果和参照该校的质量年度报告,发现该院校存在学生国际交流规模小、师资国际化水平有限、国际化课程知识不丰富、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欠深度、国际学术文化交流氛围不浓厚的问题。分析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化理念落实不到位、国际化经费投入不足、国际化管理机制不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和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要全面落实国际化理念,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高质量发展;加大经费投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全面发展;构建完备的管理体系,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吴欣达[3](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高校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世界各国国际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2013年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俄两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使中俄两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迎来了新的格局。中俄两国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为双方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且辽宁省作为与俄罗斯合作具有地缘优势的省份之一,研究辽宁省与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进行研究,特别是对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合作做了重点的研究。通过研究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合作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三个维度的现状,研究发现在人才培养合作方面存在学生交流数量偏少、学生交流的学科分布不均、普遍存在语言障碍、合作办学层次低,数量少、境外办学合作匮乏、对外汉语推广和文化传播有待加强等问题。在教师国际交流方面引进俄罗斯专家和教师数量偏少、教师出国交流数量偏少、教师出国选派的学科分布不均衡、教师联合开发课程较少等问题。在科研合作中存在科研保障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缺少有影响力的合作平台,科研合作项目偏少、科研团队建设缺乏自主创新、教师科研意识和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合作提出了优化的对策如下:首先,在人才培养上需要加强学生交流,增加俄罗斯学生来华留学的吸引力、打破留学生以文学学科为主的选择,使学科分布更加合理、加大中小学开设俄语课,提高学生俄语基础能力、提高辽宁省中俄合作办学层次,增加办学数量、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展与俄罗斯的境外办学、发挥孔子学院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外汉语的推广和文化传播等对策建议。其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强辽宁省引智工作、加大国家公派教师留学力度、鼓励多学科教师出国留学、增加教师联合开发课程,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等对策。最后,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科学研究合作需要加强科研保障体系建设、建立高水平国际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加强科研创新,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积极性等对策进一步推进辽宁省高校与俄罗斯高校的国际合作。为今后进一步加强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提供一定借鉴和参照。
王毅一[4](2021)在《中国PM2.5和O3的健康风险评估 ——基于上海案例分析及未来预测》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中国空气污染非常严重。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对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然而,有限的研究调查了PM2.5、O3的对中国的大城市上海的死亡率、门诊量的影响。对于PM2.5来说,对人体危害最大的PM2.5组分及其来源仍不清楚,故无法准确量化细颗粒健康危害程度。另外,同时计算未来排放,气候和人口变化时,量化中国未来的PM2.5和O3浓度变化及其健康影响非常具有挑战性。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上海市短期暴露于PM2.5和O3与每日门诊/每日死亡之间的关系。评估上海市短期暴露于PM2.5组分(有机碳(OC)、元素碳(EC)、硝酸盐(NO3-)、铵盐(NH4+)和硫酸盐(SO42-)与每日死亡之间的关系。计算PM2.5中毒性最大的组分元素碳(EC)及六个不同来源(居民源、工业源、运输源、露天燃烧、电力源和其他源)EC的疾病负担,并确定贡献最大的EC来源。预测未来从2010年到2050年的PM2.5、O3导致的的疾病负担和寿命损失年限(YLL)。应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PM2.5、O3与每日呼吸道疾病门诊量的暴露-反应关系。研究了全年和冷暖期15-60岁和60+岁年龄段、男性和女性与污染物相关的呼吸道疾病门诊的相关性。最后,将单日滞后模型的结果与移动平均滞后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同样,使用GLM分析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上海市的污染物对不同原因死亡率的影响。利用社区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CMAQ)模拟PM2.5组分(OC、EC、NO3-、NH4+和SO42-)浓度分析上海市短期暴露于PM2.5组分与每日死亡之间的关系。使用CMAQ模型预测的年平均EC浓度,估算了中国2013年归因于EC的过早死亡。采用面向源技术估算了六个来源对EC的贡献,包括居民,工业,运输,露天燃烧,电力和其他来源。利用暴露-响应函数(ERFs)计算EC的过早死亡人数,以确定可以有效降低中国不同地区的BC相关早死的来源。利用戈达德地球观测系统化学传输模型(GEOS-Chem)预测的四种代表性浓度路径情景(RCP2.6,RCP4.5,RCP6.0,RCP8.5)下从2010年到2050年的PM2.5、O3浓度。预测未来中国PM2.5、O3的疾病负担和YLL。PM2.5增加10μg/m3,呼吸门诊患者的RR增加0.37%,女性暴露于PM2.5(RR:1.005,95%CI:1.003-1.006)比男性(RR:1.002,95%CI:1.001-1.004)更敏感,15-60岁(RR:1.004,95%CI:1.003-1.006)比60岁以上年龄组(RR,1.003,95%CI:1.001-1.005)更敏感。在温暖期,呼吸系统门诊量与O3没有显着相关性,而在寒冷期则与O3呈负相关。PM2.5在寒冷期要比温暖期与呼吸道门诊量关系显着。PM2.5对所有病因死亡率都有显着影响,PM2.5增加10μg/m3,死亡率增加0.7%(RR:1.007,95%CI:1.001-1.012)。对于PM2.5,每增加10μg/m3,呼吸道疾病死亡率上升1.9%(RR 1.019,95%CI:1.003-1.035)。对于O3,每增加10μg/m3,导致全因死亡率增加了0.80%(RR:1.008,95%CI:1.001-1.015)。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率提高了1.10%(RR:1.011,95%CI:0.999-1.021)。在PM2.5五种组分中,EC对上海市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最大,每增加10μg/m3浓度,死亡率增加10.5%(RR:1.105,95%CI:1.027-1.189),其次是OC(RR:1.058,95%CI:1.028-1.089),NH4+(RR:1.027,95%CI:1.003-1.052)和SO42-(RR:1.010,95%CI:1.000-1.021)。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EC,OC,NO3-和NH4+具有重大影响。除SO42-外,单日滞后模型的RR值均小于移动平均滞后模型。2013年,中国由EC造成的全因早死总数约为1 436 957(95%CI:998 746-2 029210)。河南的死亡人数最多,为161 252(95%CI:113 067-224 682)。居民和工业来源是造成EC过早死亡的两个主要来源,分别导致915 031(95%CI:627 254-1 317 654)(60.0%)和326 765(95%CI:220 012,482 996)(19.6%)死亡。与2050年相比,自2010年以来PM2.5浓度在-31.5%至14.5%之间变化,导致的PM2.5相关死亡率变化为-13.5%至9.4%,而PM2.5相关YLL变化为-25.5%至0.7%。到2050年,O3的浓度变化为-13.3%至3.7%,导致O3相关死亡率的变化为-26.9%至13.1%,YLL的变化为-48.6%至4.0%。另外,到2050年,两种污染物在RCP4.5情景下的健康影响之和最小。结论:PM2.5、O3对门诊量及死亡人数均产生不同程度的风险。中国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PM2.5和O3污染的缓解措施。尽管估算存在不确定性,但建议在中国降低EC会带来重大的健康益处,控制工业和交通来源将有效减少中国由EC引起的过早死亡。另外RCP4.5是未来PM2.5、O3相关的死亡人数最低的情景。控制未来气候变化下的污染物排放具有巨大的健康效益。
周长安[5](2020)在《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的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工程勘察作为我国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工程勘察质量关乎整个工程质量,加之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过程不可逆”的工程勘察工作决定了其质量受岩土变化多、波动大、过程短、检验困难等影响,同时,在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工勘察质量管理相融合,如何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充分应用到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如何有效地推进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进而探索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运行与实证分析已迫在眉睫。首先,研究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与问题。从企业管理、政府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现状,从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机制、效能等方面剖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提出了构建与运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解决思路。其次,构建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论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等理论,提出了由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标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平台、工程勘察地质数据中心来共同构建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梳理分析了工程勘察相关企业、相关人员、项目内容以及管理环节、主体工作职责、各环节等信息化管理的重点,研究制定了工程勘察项目建设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等6类相关勘察企业及10类勘察人员信息采集标准、4个阶段工程勘察项目质量信息采集标准、5个方面工程勘察质量管理信息采集标准、4个环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成果格式标准以及工程勘察地质数据成果入库标准,明确了工程勘察地质的数据格式、数据标准和采集标准;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探讨了工程勘察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总体设计、需求分析、流程分析、功能分析等,分析了系统结构、技术方法、开发工具、数据库环境、运行环境、信息传递、系统构建等技术路线;结合工程勘察地质数据的多样性、特殊性,分析了基于多元数据和多方法集成的模型构建策略,探讨了采用C/S模式、B/S模式、Sky Line 6.5平台软件以研发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数据中心,从信息化标准、信息化管理平台、地质数据中心等方面确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有效性。第三,探索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论文分析了在工程勘察项目如何执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标准、如何有效运行工程勘察项目管理平台、如何发挥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数据中心的作用等问题;分析了系统运行组织结构、运行流程、运行机制等,提出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保障措施;从三个层级研究了系统运行的监管主体、责任主体、运行对象,分析了系统运行的组织结构和模型框架;研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数据主要来源于外业勘探、试验测试、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审核审查等阶段,研究分析了“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等运行机制,解决数据和信息采集缺乏长效保障机制;梳理了工程勘察各阶段各环节的主要工作以及工作成果,设立了“外业申报采集”、“试验报告扉页打印采集”、“见证登记采集”、“勘察报告在线审查采集”等数据采集环节,从组织结构、运行流程、运行机制等方面确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证。选取重庆为例,构建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通过地质数据采集、工程地质选址、工程地质走廊线路等3个方面的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重庆市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实践;采集了重庆市勘察行业全部的勘察企业、勘察人员和勘察项目的基础数据,实时采集了勘察外业申报、勘察外业见证登记、勘察试验报告打印、勘察报告在线审查等四个环节的项目基础数据,采集了全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监项目数量、抽查项目数量、抽查比例以及违规项目、违规企业、违规人员数量与查处、通报情况等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数据,分析了全市6类589家勘察企业构成、勘察资质与类别、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市内外对比等,分析了全市10类15062名勘察人员构成、年龄结构、男女占比、注册多少、职称关系、专业比例、专业搭配、工龄长短以及市内外对比等,基本改变了工程勘察质量“无法监管”状态,通过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达到了动态抽查管控的预期目的,并分析了全市勘察质量发展、勘察行业发展的态势;从住建部质安司组织上海等省市调研考察、中勘协勘察分会专题评价、主要专家学者点评分析等社会综合评价中确认了实证效果,从而验证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黄凯南[6](2020)在《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15所“双一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财政专项资金在我国政府财政体系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财政专项资金具有种类繁多、涉及面广、专款专用的特征,导致难以形成统一的绩效评价标准。因此,有必要根据财政专项资金的设立目的,构建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高校财政专项资金已成为高等教育财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直接决定了财政专项建设效益和高校整体建设水平。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和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背景下,本文以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专项资金为研究对象,选取江苏省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66个品牌专业为研究样本,主要研究了两部分内容:一是以“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为目标,对高校品牌专业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的分类超效率DEA绩效评价研究;二是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高校品牌专业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得分展开影响因素分析,进一步深化高校品牌专业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研究。高校品牌专业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整体呈现高投入—低绩效、第一类品牌专业绩效水平高于第二类品牌专业、文科类专业绩效水平高于其他专业的特征;非DEA有效的品牌专业在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方面投入冗余程度和产出短缺程度都是最高;政府拨款与高校品牌专业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呈负相关、院最高行政领导学术声望以及校企合作与高校品牌专业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呈显着正相关,其中,校企合作的影响程度是最高的,而品牌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行政级别对绩效没有显着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对策建议:落实高校财政专项分级分类建设、建立可持续性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机制、建立企业与高校品牌专业的合作机制。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7](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刘奕[8](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李雪[9](2019)在《K汽车公司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购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首要环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物资采购成本的减少能有效降低公司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与此同时,采购业务由于发生的频率高、工作量大,也是极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是导致此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因此,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完善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K汽车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汽车制造企业,本文以K汽车公司的采购业务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着作进行归纳总结;其次运用访谈法,通过访问K汽车公司多位不同岗位的员工,了解该公司的基本情况以及采购业务的现实状况,搜集了公司采购业务的管理资料;此外,采用实地调查法,进入K汽车公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公司生产运营状况;最后根据搜集到的资料结合公司实际案例分析该公司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从COSO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层面探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完善K汽车公司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结论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以及本文的不足之处和对未来的展望。本文通过分析K汽车公司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现状,结合案例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COSO内部控制五要素角度探析原因,最后为K汽车公司提出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优化建议,包括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完善内部控制活动、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信息沟通以及进行有效监控,为汽车行业内其他公司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提供参考,也为行业内的相关零部件供应商树立标准。
亓军红[10](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二、辽宁统计信息工程通过验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统计信息工程通过验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多测合一”工作开展情况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政策支持 |
2 相关学术活动 |
3 标准制定 |
4 软件研发 |
4.1 商品化软件 |
4.2 应用情况 |
5 学术成果 |
6 结束语 |
(2)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施路径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国内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研究 |
2.国外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研究 |
3.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研究进展 |
4.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研究进展 |
5.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优化研究 |
6.国内外研究的简短评论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的设计 |
2.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五)创新之处 |
二、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研究的分析框架 |
(一)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动因 |
1.经济全球化推动 |
2.政府政策的支持 |
3.院校发展的需要 |
(二)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特点 |
1.立足优势专业,培养国际化技能人才 |
2.对标企业需求,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 |
3.注重产教融合,创新国际化办学模式 |
(三)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施路径 |
1.学生国际交流 |
2.教师国际交流 |
3.优质教育资源国际交流 |
4.中外合作办学 |
5.国际学术文化交流 |
(四)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的优化 |
1.师生合力,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 |
2.政社同行,争取多渠道经费支持 |
3.引培并重,提高师资国际化水平 |
4.引建并举,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 |
5.多管齐下,完善国际化管理体系 |
三、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实施路径研究个案分析-以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一)研究案例选择的依据 |
(二)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历程介绍 |
(三)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的现状 |
1.招学历留学生,派出学生出国学习 |
2.引入外籍教师,派出教师出国交流 |
3.开发课程标准,引入国际课程体系 |
4.联合企业办学,签署合作办学意向 |
5.参加学术会议,举办外籍专家讲座 |
(四)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路径实施情况的调查过程 |
1.调查问卷的维度设计 |
2.调查样本选取与分布 |
3.调查问卷的实施过程 |
(五)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路径实施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
1.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
2.调查结果的描述统计 |
3.调查结果差异性分析 |
(六)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情况的访谈过程 |
1.访谈对象的确定 |
2.访谈提纲的设定 |
3.访谈过程的具体安排 |
4.访谈内容整理与归类 |
四、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路径实施存在的问题 |
1.学生国际交流规模小 |
2.师资国际化水平有限 |
3.国际课程知识不丰富 |
4.中外合作办学欠深度 |
5.国际学术文化交流氛围不浓厚 |
(二)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路径实施产生问题的原因 |
1.国际化理念落实不到位 |
2.国际化经费投入不充足 |
3.国际化管理机制不完善 |
五、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优化的典型案例 |
(一)典型案例选择的依据 |
(二)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的特色 |
1.建设国际学院,做强合作办学“引进来”品牌 |
2.加大经费投入,支持师生参与国际化的建设 |
(三)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的特色 |
1.创新“校-企-校”办学模式,助力国际化人才培养 |
2.完善来华留学服务体系,凸显留学服务品牌优势 |
(四)两所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点分析 |
1.坚持与时俱进,树立先进国际化办学理念 |
2.加大经费投入,鼓励师生参与国际交流 |
3.整合优势资源,丰富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
六、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的优化建议 |
(一)全面落实国际化理念,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高质量发展 |
1.与时俱进,深化师生国际化的理念 |
2.加强宣传,营造校园国际化的氛围 |
(二)加大经费投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全面发展 |
1.获取政府扶持,保障国际交流实施 |
2.争取社企支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3.加大经费投入,促进国际交流开展 |
(三)构建完备的管理体系,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
1.增设服务科室,落实国际交流项目 |
2.增加专人配置,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
3.建立反馈机制,提高国际交流质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路径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三所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及官网信息 |
致谢 |
(3)“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 |
(二)高等教育国际合作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第二章 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理论基础 |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 |
二、推拉理论 |
三、知识流理论 |
第三章 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政策与实践 |
一、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
(一)扩大中国学生赴俄罗斯留学规模 |
(二)扩大俄罗斯学生来华留学规模 |
(三)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 |
(四)推进联合培养项目 |
(五)推进境外办学 |
(六)优化汉语国际传播 |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一)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
(二)选派教师出国交流 |
三、加强科学研究合作 |
(一)建立联合研究中心或实验室 |
(二)联合推进科学研究项目 |
(三)成立中俄高校联盟 |
(四)鼓励承办国际学术会议 |
第四章 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国际合作的现状 |
一、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国际合作的概述 |
(一)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学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概述 |
(二)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教师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概述 |
(三)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科研合作的概述 |
二、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校际合作现状调查研究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
(三)调查的设计 |
(四)调查的实施 |
(五)调查数据的统计方法 |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国际合作的问题 |
一、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学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问题 |
(一)学生交流数量偏少,人数增长不稳定 |
(二)学生交流的学科分布不均衡 |
(三)学生交流普遍存在语言障碍 |
(四)中俄合作办学层次低,数量少 |
(五)境外办学合作匮乏 |
(六)对外汉语推广和文化传播有待加强 |
二、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教师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问题 |
(一)引进俄罗斯专家和教师数量偏少 |
(二)教师出国交流数量偏少 |
(三)教师出国选派的学科分布不均衡 |
(四)教师联合开发课程较少 |
三、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科研合作的问题 |
(一)科研保障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
(二)两国缺少有影响力的合作平台,科研合作项目偏少 |
(三)科研团队建设缺乏自主创新,教师科研意识和积极性不高 |
第六章 优化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国际合作的对策 |
一、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学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策 |
(一)加强学生交流,增加俄罗斯学生来华留学的吸引力 |
(二)打破留学生以文学学科为主的选择,使学科分布更加合理 |
(三)加大中小学开设俄语课,提高学生俄语基础能力 |
(四)提高辽宁省中俄合作办学层次,增加办学数量 |
(五)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展与俄罗斯的境外办学 |
(六)发挥孔子学院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外汉语的推广和文化传播 |
二、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教师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策 |
(一)加强辽宁省引智工作 |
(二)加大国家公派教师留学力度 |
(三)打破以文学学科为主的教师选派,鼓励多学科教师出国留学 |
(四)增加教师联合开发课程,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 |
三、辽宁省与俄罗斯高校科研合作的对策 |
(一)加强科研保障体系建设 |
(二)建立高水平国际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 |
(三)加强科研创新,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积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二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三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访谈提纲 |
附录四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中国PM2.5和O3的健康风险评估 ——基于上海案例分析及未来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暴露风险评估方法进展 |
1.2.2 暴露风险评估进展 |
1.2.3 疾病负担评估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短期暴露PM_(2.5)、O_3和每日门诊关系数据 |
2.1.1 空气污染物数据 |
2.1.2 门诊量数据 |
2.1.3 气象数据 |
2.2 短期暴露PM_(2.5)、O_3和每日死亡关系数据 |
2.2.1 空气污染物数据 |
2.2.2 死亡量数据 |
2.2.3 气象数据 |
2.3 PM_(2.5)组分的暴露风险评估数据 |
2.3.1 空气污染物数据 |
2.3.2 气象参数预测结果验证 |
2.3.3 PM_(2.5)及其组分预测结果验证 |
2.3.4 死亡量数据 |
2.3.5 气象数据 |
2.4 EC的疾病负担数据 |
2.4.1 EC的数据 |
2.4.2 PPM和EC预测结果验证 |
2.4.3 EC的源预测结果验证 |
2.4.4 人口数据和基线死亡率 |
2.5 未来PM_(2.5)、O_3疾病负担评估数据 |
2.5.1 未来PM_(2.5)、O3 数据 |
2.5.2 PM_(2.5)及其组分、O_3预测结果验证 |
2.5.3 未来人口数据 |
2.6 CMAQ模型配置及验证方法 |
2.6.1 CMAQ模型介绍 |
2.6.2 模拟网络 |
2.6.3 气象模拟配置 |
2.6.4 排放源清单 |
2.6.5 CMAQ模型配置 |
2.6.6 面向源的CMAQ模型配置 |
2.6.7 气象模型模拟验证方法 |
2.6.8 CMAQ模型验证方法 |
2.7 GEO-Chem模型配置及验证方法 |
2.7.1 GEOS-Chem模型介绍 |
2.7.2 模拟网格 |
2.7.3 排放数据 |
2.7.4 模型验证 |
2.8 暴露风险评估方法 |
2.8.1 GLM模型原理 |
2.8.2 模型建立 |
2.8.3 模型验证 |
2.8.4 单污染模型与多污染模型 |
2.9 EC疾病负担评估方法 |
2.10 未来PM_(2.5)、O_3疾病负担评估方法 |
2.10.1 未来健康负担的评估 |
2.10.2 YLL的评估方法 |
2.10.3 敏感性分析 |
第三章 上海市短期暴露PM_(2.5)、O_3和每日呼吸道门诊的关系 |
3.1 医院门诊量、空气质量与气象资料分析 |
3.2 PM_(2.5)、O_3和门诊量的单污染模型效应 |
3.2.1 对总人群的影响 |
3.2.2 对不同性别人群的影响 |
3.2.3 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影响 |
3.2.4 滞后效应 |
3.2.5 冷暖季节的影响 |
3.3 PM_(2.5)、O_3和门诊量的多污染模型效应 |
3.4 敏感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市短期暴露PM_(2.5)、O_3和每日死亡的关系 |
4.1 医院死亡人数、空气质量与气象资料分析 |
4.2 PM_(2.5)、O_3和死亡率的单污染模型效应 |
4.2.1 对死亡率的影响 |
4.2.2 滞后效应 |
4.2.3 冷暖季节的影响 |
4.3 PM_(2.5)、O_3和死亡率的多污染模型效应 |
4.4 敏感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短期暴露PM_(2.5)组分和每日死亡的关系 |
5.1 死亡人数、空气质量与气象资料分析 |
5.2 PM_(2.5)短期暴露对死亡率的影响 |
5.3 短期接触PM_(2.5)组分对死亡率的影响 |
5.3.1 PM_(2.5)组分对死亡的影响 |
5.3.2 滞后模型 |
5.3.3 敏感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EC的疾病负担评估 |
6.1 EC浓度变化 |
6.2 EC相关的过早死亡 |
6.3 不同来源EC相关的过早死亡 |
6.4 过早死亡人数与EC浓度的相关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未来PM_(2.5)、O_3的疾病负担评估 |
7.1 未来的PM_(2.5)、O_3浓度及人口预测 |
7.2 过早死亡率和YLL的估计 |
7.3 过早死亡与PM_(2.5)、O_3浓度及人口变化的相关性 |
7.4 由空气污染变化驱动的省死亡率变化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确定分析 |
8.3.1 污染物浓度数据的不确定性 |
8.3.2 GLM模型的不确定性 |
8.3.3 疾病负担评估的不确定性 |
8.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 |
2.1.4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质量管理理论 |
2.2.2 信息技术理论 |
2.2.3 系统控制理论 |
2.3 概念界定与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 |
2.3.1 概念界定 |
2.3.2 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与理论分析 |
3.1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
3.1.1 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
3.1.2 政府管理现状分析 |
3.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问题分析 |
3.2.1 管理机制问题分析 |
3.2.2 管理应用问题分析 |
3.2.3 管理效能问题分析 |
3.2.4 管理理论问题分析 |
3.3 基于系统控制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与利益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3.3.1 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3.3.2 基于前景理论的利益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
4.1 总体设计 |
4.1.1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基本原理 |
4.1.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主要目标 |
4.1.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功能分析 |
4.1.4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模型框架 |
4.1.5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关键模块的数学模型 |
4.2 信息化数据标准构建 |
4.2.1 工程勘察信息数据采集标准 |
4.2.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成果格式标准 |
4.2.3 工程勘察地质数据成果入库标准 |
4.3 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 |
4.3.1 总体分析 |
4.3.2 需求分析 |
4.3.3 技术路线 |
4.3.4 功能分析 |
4.4 地质信息数据中心构建 |
4.4.1 需求分析 |
4.4.2 技术路线 |
4.4.3 功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 |
5.1 运行组织结构分析 |
5.1.1 组织构架分析 |
5.1.2 模型框架分析 |
5.2 运行流程分析 |
5.2.1 工程勘察外业申报采集流程 |
5.2.2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登记采集流程 |
5.2.3 试验报告打印采集流程 |
5.2.4 勘察报告在线审查采集流程 |
5.3 运行机制分析 |
5.3.1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机制 |
5.3.2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抽查机制 |
5.3.3 外业抽查工作通报督促机制 |
5.3.4 工程勘察岩土试验测试管理机制 |
5.3.5 工程勘察文件签章管理机制 |
5.3.6 工程勘察文件审查机制 |
5.3.7 工程勘察信息共建共享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证研究-以重庆为例 |
6.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
6.1.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实现 |
6.1.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实现 |
6.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 |
6.2.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流程分析 |
6.2.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
6.2.3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功能分析 |
6.3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践与效果分析 |
6.3.1 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2 勘察企业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3 勘察人员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4 勘察项目质量信息管理效果分析 |
6.3.5 勘察质量发展效果分析 |
6.3.6 勘察行业发展效果分析 |
6.3.7 社会综合评价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成果 |
7.2 主要结论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15所“双一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实证研究法 |
1.4.3 比较分析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 |
2.1.2 绩效评价 |
2.1.3 品牌专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投入产出理论 |
2.2.2 项目管理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研究 |
2.3.2 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绩效评价研究 |
2.3.3 利益相关者与财务绩效的研究 |
2.3.4 文献述评 |
第3章 高校品牌专业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1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财政专项资金项目概况 |
3.1.1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简介 |
3.1.2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现状 |
3.1.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3.2 高校品牌专业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目标 |
3.3 高校品牌专业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4 高校品牌专业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1 投入指标 |
3.4.2 产出指标 |
3.4.3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校品牌专业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研究 |
4.1 高校品牌专业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方法与模型构建 |
4.1.1 超效率DEA方法介绍 |
4.1.2 模型构建 |
4.2 高校品牌专业建设财政专项资金分类绩效测算 |
4.2.1 第一类品牌专业绩效测算 |
4.2.2 第二类品牌专业绩效测算 |
4.3 高校品牌专业建设财政专项资金分类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4.3.1 高投入—低绩效状态显着 |
4.3.2 部属高校品牌专业绩效水平高于省属高校品牌专业 |
4.3.3 文科品牌专业绩效水平高于其他专业 |
4.4 非DEA有效品牌专业的改进策略研究 |
4.4.1 非DEA有效品牌专业的投入冗余分析 |
4.4.2 非DEA有效品牌专业的产出短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校品牌专业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5.1.2 研究假设 |
5.1.3 控制变量 |
5.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 变量选取及定义 |
5.4 模型设计 |
5.4.1 数据处理 |
5.4.2 模型构建 |
5.5 实证结果分析 |
5.5.1 描述性统计 |
5.5.2 相关性检验 |
5.5.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5.5.4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落实高校财政专项分级分类建设 |
6.2.2 建立可持续性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机制 |
6.2.3 建立与完善产教融合运作机制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9)K汽车公司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贡献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采购业务面临的风险 |
2.1.2 采购业务风险控制 |
2.1.3 采购业务内控制度的完善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采购定义 |
2.2.2 采购业务内控制度问题分析 |
2.2.3 采购业务内控制度的完善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内部控制采购业务相关理论概述 |
3.1 内部控制理论 |
3.1.1 内部控制的含义 |
3.1.2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
3.1.3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基本流程 |
3.1.4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目标 |
3.1.5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设计原则 |
3.2 COSO内部控制框架 |
3.2.1 控制环境 |
3.2.2 风险评估 |
3.2.3 控制活动 |
3.2.4 信息与沟通 |
3.2.5 监督 |
3.3 代理理论 |
第四章 K汽车公司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现状 |
4.1 K汽车公司概况 |
4.1.1 K汽车公司简介 |
4.1.2 公司组织架构 |
4.1.3 部门职责 |
4.2 K汽车公司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流程 |
4.2.1 采购计划和请购 |
4.2.2 供应商的选择及管理 |
4.2.3 采购合同的订立 |
4.2.4 供应过程的管理 |
4.2.5 验收入库 |
4.2.6 付款 |
第五章 K汽车公司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及原因 |
5.1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典型问题 |
5.1.1 供应商选择和管理问题 |
5.1.2 采购审批与合同订立内部控制问题 |
5.2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5.2.1 采购预算 |
5.2.2 供应商选择与管理 |
5.2.3 风险防控机制 |
5.2.4 员工工作能力和道德素质 |
5.3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探析 |
5.3.1 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
5.3.2 采购控制活动存在缺陷 |
5.3.3 风险评估体系缺失 |
5.3.4 信息沟通不畅 |
5.3.5 内部监督不到位 |
第六章 K汽车公司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优化建议 |
6.1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
6.1.1 引进高层次人才 |
6.1.2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
6.1.3 严格审批授权制度 |
6.2 完善内部控制活动 |
6.2.1 完善采购预算制度 |
6.2.2 设置安全库存 |
6.2.3 规范供应商管理制度 |
6.3 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 |
6.3.1 加强员工风险意识 |
6.3.2 分析预测价格波动 |
6.3.3 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
6.4 加强信息沟通 |
6.4.1 加强部门内的信息沟通 |
6.4.2 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 |
6.4.3 加强对外部信息的收集 |
6.5 进行有效监控 |
6.5.1 强化自我监督机制 |
6.5.2 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辽宁统计信息工程通过验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多测合一”工作开展情况综述[J]. 张保钢,杨伯钢,易致礼,时守志,李金刚,曹雨傲. 北京测绘, 2021(11)
- [2]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施路径及其优化研究 ——基于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分析[D]. 周娟.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高校为例[D]. 吴欣达.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4]中国PM2.5和O3的健康风险评估 ——基于上海案例分析及未来预测[D]. 王毅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5]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D]. 周长安. 重庆大学, 2020(02)
- [6]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15所“双一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为例[D]. 黄凯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7]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9]K汽车公司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 李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4)
- [10]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标签:工程勘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