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构建筑及其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杨丽丽[1](2020)在《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人们常常遭遇糟糕体验、憧憬幸福体验。幸福体验是个体生命的身体感知和心灵认知共同谱写的美好结晶,它可以被创造、转换、传递,并以行为和情感的方式外显或内隐于体验者的身心记忆之中。体验设计概念的出现,使“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转换升级到“以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和方法论中。体验设计运用一种系统性策略与方法优化人的身心体验;意在设计语境下编制一张以理性为经度、非理性为纬度的动态协同网络,以连接人与世界、身与心、思想与行动、统一性与多样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人们在体验活动中的常常将功用、效率之上的审美情趣、积极情绪、社交连接和价值意义作为驱动力,有限理性地感知、认知并采取行动。因此,人性中的有限理性需求特质令导向幸福体验的设计策略成为研究重点。幸福体验设计涉及体验情境、体验媒介投射到体验者的身心所引起的生理反应和心理表征的综合。人们对于体验媒介和体验情境的美好诉求,既包含了人格中本我层面对感官享乐的欲求,也包含了自我层面对功用和效率的需求,同时也蕴含超我层面对情绪情感、社会关系和价值意义的追求。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对感知愉悦、自主参与、亲密关系、成就和意义之幸福体验的渴望,也是其体验的终极目的。幸福体验设计是设计师和品牌(组织)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因此如何令体验者达至幸福体验成为了体验设计研究的重点。这为体验设计思维与方法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启发:从追求功能、效率为导向的工具理性思维与方法转换为关注幸福感、故事性和价值意义的体验思维与方法。幸福体验设计是运用系统设计的策略与方法对体验者的幸福体验进行创造、转换和维度拓展的过程。本文聚焦体验现象中人的纯粹体验及其特征,探索如下问题:如何达成体验设计中理性与感性相平衡的价值观?如何从有限理性的视角解构和重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开启幸福体验导向的设计思维与策略?如何为差异化的体验者,在其积极参与体验活动的行为序列之中,激发其积极情绪,构建更为亲密友好的关系,使其获得在价值意义层面上更具真、善、美的生命体验?如何构建幸福体验媒介化、情境化和故事化的创新设计方法?如何通过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触发人们获得通往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的体验旅程?从赫伯特·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理论”中“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基于体验过程中体验者的有限理性特质,本文系统性地探讨了处于不确定体验情形中体验者与体验媒介之间的动态关系。从哲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设计学等交叉融合的跨学科视角,构建了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愿景;并从体验者的身心维度,探索如何在产品、空间、服务、系统和品牌形象中融入“以幸福体验为导向”的设计思维、赋能策略和新范式。基于人性的有限理性特质和对于幸福体验的本质追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分别从理智和情感,目标和路径,用户和组织多个视角,在形而上的理论分析层面和形而下的体验设计实践基础上,通过诗性直观和理智直观,探寻并还原有限理性行为人幸福体验的本质,提出了“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和“五模式—六通道”关联模型。这为体验者开启了诗意化栖居,审美化生活、工作和娱乐的幸福体验模式,为设计师和品牌(组织)提供了可操作的幸福体验设计思维参考。体验者、设计师和品牌(组织)可以依据“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和“五模式—六通道”关联模型,对特定主题的体验过程和体验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评价。莫比乌斯环的无限循环结构可以形象地隐喻“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各个体验环节间会相互关联、相互转换、相互融合的关系。当体验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和环节间处于协同状态时,体验者的身心层面会获得五维幸福体验:审美化感知体验、沉浸式行为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谐的关系体验和有意义的认知体验。利用莫比乌斯环结构来隐喻幸福体验设计中五步循环间的关系,其最大的意义就是象征着体验设计时的整体性协同思维和系统性方法运作。不断变化的时空情境和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下,体验设计面临着应对不同体验个体和体验群体在体验旅程中不确定性、偶然性和差异性需求的重重挑战。从赫伯特·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理论”中的“满意解”原则出发,在应对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体验情形时,基于不同体验者间存在的有限理性程度的异质性,提出了基于“偏好—动机”的I-E-P-M用户分类模型;并从统一性和差异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辩证视角,提出了“差异化体验设计赋能策略”,以应对体验旅程中充满多样性、差异化和新颖性的幸福体验需求,令不同的体验者可以获得与其动机和偏好相契合的体验“满意解”。基于体验全旅程和全渠道,聚焦关键体验触点和体验渠道,分析体验者的身心体验状态;秉持跨渠道体验的相关性和协同性原则,确保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的整体性和有效性。幸福体验设计不仅仅是在设计一个个体验瞬间,更在促成个性化体验故事的诞生。体验者的主观幸福感可借由富有叙事性的体验媒介和体验情境来实现和增强。本文提出了“悬置—隐喻”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方法和“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路径”,在“直观”典型性体验现象、还原出一般性的体验本质和规律之后,再借由隐喻设计,从技术和艺术的双重维度赋予体验本质更为多样和开放的可能性,以创造情境化的体验媒介、体验情境及理想体验现象,旨在增强体验的沉浸感、主题性和体验者的自主性,在对体验者进行幸福体验赋能的同时,与体验者的生命叙事形成积极的共生关系,在传播品牌(组织)自身故事的同时,塑造体验者的有意义的生命故事。幸福体验设计的实施需要兼顾体验者的体验动机和体验能力。体验动机由审美动机、功用动机、娱乐动机、社交动机和意义动机组成;体验能力由感知能力、行动能力、共情能力、协同能力和认知能力构成。有意义和难忘的幸福体验产生于体验者的动机和能力相适应时,体验者的体验行为才会被触发,才会在特定的体验动机驱动下,以体验情境为剧场,以体验媒介为道具,主动参与并上演个性化的体验剧情,积极创造幸福体验故事,获得幸福体验设计赋能。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动机+能力+赋能”的体验设计新范式,品牌(组织)和设计师可通过技术和艺术的手段,创造性地触发、激励和增强体验动机,弥补、转换和提高体验能力;令体验者成功跨越幸福体验线,处于幸福体验赋能区,实现幸福体验赋能。对应于体验者在本我、自我和超我层面的需求,通往幸福体验的道路分别有着三条路径:一个通向有趣的目标,一个通向有用的目标,一个则通向有意义的目标。品牌(组织)和设计师通过对体验者的体验心理与目标特征的解读,利用“动机+能力+赋能”的体验设计新范式,针对“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个环节进行创新设计,以增加体验者“审美体验”和“心流体验”的发生概率和强度。本文贯穿对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形而下层面的设计案例解析,围绕产品设计、公共图书馆设计和互动装置设计具体展开理论论述。笔者十多年来在产品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和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中的真切体会和心得成为本文研究成果的重要基础;并将本研究的体验设计思维、策略和新范式应用到了设计创新和设计教学中,验证了理论与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综上所述,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可以深入到体验设计实践的本真状态。由于体验者的“有限理性”、“多样性”、“差异性”和体验情形的“不确定性”、“开放性”、“动态性”,体验设计思维不是固定的“体验蓝图”,而是拓展体验行为的“可变性模式”。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体验设计是在充分考虑到体验者的理性与非理性体验状态,而在特定时空情境和文化语境脉络中实现问题解决的动态连续过程。设计师和品牌(组织)为体验者提供的体验设计规划应预留出一定的开放性空间,在充分考虑体验者在体验中具体的“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情形的基础上,让体验者能够根据其体验动机和体验能力采取动态的、灵活的行动,创造性地构建个性化的幸福体验故事,在独立或共生关系中获得幸福体验赋能。本文从有限理性的视角进行体验设计维度及其关系的细分,为体验设计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设计方法与思路。期待本文能为创造拥有幸福感的体验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刘文卿[2](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表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卢宇飞[4](2020)在《建成遗产视角下西安西仓集市保护与更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学科研究进展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遗产观念的认知有了很大进步,进而对遗产所蕴含的内涵与范式进行了大跨度的调整,从以往“古建筑才是遗产”的传统观念,发展到了“历史环境以及环境所包含的一切历史、社会、精神、习俗、经济和文化的活动都是遗产”的思想。历史环境本身载着城市的集体记忆,其文化价值难以替代。然而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以发展经济与改善居住环境而衍生出的大规模重建,与保护原有城市历史环境这一议题产生了矛盾,大量具有遗产属性的城市片段的历史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城市建成遗产的保护与更新面临严峻挑战。西安西仓集市位于明城区回坊历史地段,具有悠久历史,是地域文化的传承、地方特色的代表,是城市的记忆。传统集市本是老城区最热闹、最具人气的活动场所,因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逐渐由城市的积极场所转向为消极的负空间,无法与城市环境与发展相融合。此外,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和更新中,为追求高端化和绅士化的城市环境,城市“消极空间”都面临被拆除的风险。西仓集市作为西安人民都熟知的一个“城市名片”,在大的时代背景下,以建成遗产的视角去检视西仓集市的价值,并提出西仓集市的保护与更新策略或已成为当务之急。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部分,从遗产相关理论的系统认知入手,通过对遗产保护观念演进和建成遗产概念生成过程的背景进行梳理,分析建成遗产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并对其价值进行研判。第二部分是对研究主体的概述,首先分析介绍我国传统集市的发展变迁历程和现状特征,发掘传统集市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而后选取西安西仓集市为研究对象,对集市空间本体和生活样态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梳理总结,为后文的研究打下了概念理论、历史背景和图像资料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将西仓集市地段需要研究的内容分为遗产本体和遗产载体两类并进行具体的分析介绍。首先建立建成遗产的价值评定标准,通过该标准对西仓集市遗产本体的价值内涵进行认知与评价,进行各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而后进行遗产本体的分析描述,包括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日常生活三类社会生活样态;最后描述了遗产载体的空间特征,包括空间肌理、空间功能、街巷形态、街巷尺度、空间界面和周边建筑六项;然后根据对比分析总结出西仓集市的场所意义和社会意义,提出建成遗产视角下西仓集市保护与更新的必要性。第四部分是策略提出部分,首先提出了建成遗产视角下西仓集市的保护与更新原则和目标,并针对不同的遗产载体要素和遗产本体要素,分别制定相应专项保护策略和专项更新策略。然后对建成遗产保护更新理论、西仓集市遗产价值以及保护更新策略进行归纳总结。总的来说,文章基于建成遗产的视角检视西仓集市地段遗产载体和遗产本体的价值,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更新策略,目的是使西仓地段的民俗文化和集市活动得到认可与传承,使市民游客的集市体验和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使社会各界人士对该地段的遗产价值得到更为全面的理解和认知,积极推进西仓集市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塑造一个能展现西仓文化特色、呈现西安老城区场所精神的历史文化地段。
张真源[5](2020)在《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形成与实践过程是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大跨步前进”的缩影。在2014年环保法修改之前,环境监测预警尚未成为一项独立的法律制度。其部分的融合在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预警的过程当中,以一种非常态化的公共事务管理形式呈现。随着我国环境风险、灾害、突发事件等问题的常态化和复杂化,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作为应急性措施开始普遍运用于我国的环境治理当中,其发展较为短暂却又极为迅猛。目前,规范层面的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而制度实践的运用也已经在部分环境污染防治领域全面铺开。由此可见,环境监测预警制度已然独立成为了一项常态化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规范发展与制度实践为环境监测预警制度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样本。理论上,环境监测预警制度是指依一定的程序由社会性组织来制定和实施的,对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预警监测、评估及其预警后规避、处置、减缓环境风险、环境灾害、突发环境事件和环境危机的一整套规范体系,主要包括:环境监测预警标准体系、环境预警监测制度、环境监测预警评估、环境监测预警信息公开及其预警状态下的环境风险规制措施等内容。现实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从内外部结构看,分为综合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和整体的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的策略结构为:应急体制、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保障。而构成内部结构的这些基本制度便是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基本类型,其中包括:农业污染源监测预警制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制度、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制度、突发环境事件监测预警制度、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制度、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制度。如果说环境监测预警制度能否发挥作用主要取决于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程度、制度的完备程度,那么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整体性功效则不仅是需要上述两者,还取决于其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即监测预警制度在整个环境应急管理循环结构中的协同程度,和不同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之间的协同程度。在外部结构方面,中国环境应急管理制度的外部运行机制出现了结构上的断裂,信息对外的监测预警制度与信息对内的应急响应机制之间缺乏实质意义上的关联。在内部结构方面,立法对各类环境监测预警制度概念的创设显然缺乏深度地考量和合理地布局,从而使得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内在标准体系间产生了交叉与重叠。而标准的重叠意味着权利(权力)义务及其法律责任多次、重复地分配。在制度运行的基本要素方面,我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存在着:标准制度不全面、信息发布模式不健全、会商与评估机制不顺畅、监管监督机制不完善、预警状态下“扩权治理”机制不合理及其社会力量参与途径不开放等问题。正是我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内外部结构约束及其制度运行基本要素的缺陷,使得环境监测预警制度发生了整体性的功能性偏离——即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结构约束及其构成要素缺陷导致环境监测预警制度在运行过程有侵犯个人自由与经济自由或者是制度失灵的可能。而且,由于环境风险规制领域内基本权利边界的模糊化与环境预警行为的多层次性,导致传统公法学诸多的权力制约理论无法对制度失灵状态下侵犯个人自由与经济自由的行为进行有效地规制。那么,通过对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结构-功能”与制度运行要素缺陷的分析,以及传统公法学理论对环境预警制度的整体性透视,使得如何通过制度的修正与纠偏将环境监测预警制度重新纳入法治化轨道中,并有效发挥制度的正向功能显得尤为重要。从制度失范的因果解释路径出发,环境监测预警制度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制度体系的结构优化。第一,进行纵向到底的外部结构调整。立法应明确监测预警(?)信息报告(?)风险规制措施的环境监测预警制度运行结构,强化预警级别与风险规制措施之间的“对应性架构”。第二,进行横向独立的外部结构理顺。将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分为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三大类型。由此,清晰的内部结构分类与稳定的外部运行机制,为解决预警状态下权力的“失语与肆意”奠定了基础。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外部结构调整与内部结构理顺使制度本身获得了稳定的运行机制和有序的运行方式。这也使得环境监测预警制度获取了与现有公法学理论对话的基础和前提。基于宪法保护的客观利益的理论视域,环境预警状态下行政权力的张力实质上源于被保护之客观利益的相互衡量,即生态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间地衡量。那么,此时的环境行政权力“选择性失语”与“运动式肆意”问题,便转化为了预警状态下环境行政权力所保护利益的标准化、制度化缺失问题。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建立在制度规范化和法治化的前提之下,以环境预警标准为核心形成利益位阶的基本共识,同时完善利益衡量的妥当性程序。第一,对“载体”环境应急预案进行规范建构。从形式上提高环境应急预案的规范层级;同时对形式层级变化的环境应急预案进行编制程序上的建构。第二,确立“前端”环境预警标准分级原则,划分的准则应当以“污染轻重”“时间长短”和“空间大小”三项要素的相互组合为前提。第三,完善“后端”应急措施的审查机制。在外部“控权”方面,主要应由司法机关发挥有效的法律监督职能。对于环境预警“强制型”模式而言,“附带性审查”方式是实现权力制约的有效方式;对于环境预警“限制型”模式而言,赋予私主体直接针对预警状态下具有“外化”法效力的内部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诉权,扩大私主体权利救济的路径。制度体系的优化与形式要件的完备为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提供了稳定运行模式和法治化保障。当然,仅凭外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更并不足以保障环境监测预警制度正向功能的有效发挥,而制度之根本内核在于构成要素上制度机制建构能够与科学技术的更新、发展相互配套。因此,对于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要素补正显着尤为重要,应当建立完备的监测预警标准体系与相关程序性规定,实施定期综合与动态单项相结合的信息发布模式,设置开放明晰的会商与评估机制,建立动态协调的监督监管机制,建立灵活有序的“扩权治理”机制,拓展社会力量参与的路径和能力。
刘锦诺[6](2020)在《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教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受现代教学理论、苏联教学论的影响,在本土化探索中表现出对教学活动中诸美学因素的忽视。以致教学理论体系建构在对本质、规律的追求中忽视了情感、价值、意义等美学因素的关照。而教学活动中生动的美学因素是真实存在的,但在理性精神引导下发展的教学理论,一方面将教学活动中真实的美学因素排除在研究对象的界定之外,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将对美学维度的探索放置于理性思维研究范式之下展开,导致理性对感性、真对美、事实对价值的压抑。受解构性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确定性、拒斥体系、瓦解中心等解构的方式来消解理性的权威,从而使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通过消解真来追求美,却只能得到感性狂欢式的“虚无之美”。于是,力图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对“静态之美”与“虚无之美”批判,反思现代教学理论的“以真抑美”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去真求美”中真与美的对立与失衡等现实问题,并通过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对“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入手,寻求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合理建构。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从过程本体论基础上对“美”提出了新的规定。通过微观、宏观以及美与真的关系三个方面厘清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从微观角度看,分析“美”的本体论在于“现实实有”作为美之存在的唯一理由,美的存在在于“现实实有”的发生,这一发生过程通过“摄入”来实现。在“摄入”的过程中当该“经验事态”实现了适应性的和谐便能够产生完善的和谐之美。该适应性和谐之美的实现是通过“摄入”中的“主观形式”的完善程度进行判断的,以此明晰美的“是其所是”。从宏观的角度看,一方面从经验事态发展、过程的宏观视角出发明晰和谐之美的动态发展性;另一方面,分析“美”作为文明发展的一个方面,对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最后,讨论美与真的关系,在对比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与后现代美学中真的反叛而导致的美与真分离的加剧等现实问题的基础之上,探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寻求真与美的平等与共生,寻求经验事态发展过程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以此揭示美的“在其所在”。从这三个方面明晰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感性学美学以及后现代艺术哲学的超越。为解决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现实问题及探索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奠定理论基础。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视域下,反思现代教学理论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真与美的不协关系,进而探讨如何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首先,探讨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理性精神、科学精神以及主体精神这三个现代性的基本精神出发,通过分析具有理性精神的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具有主体性精神的主体性教学理论以及具有科学精神的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明晰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在此基础之上,探究现代教学理论对静态的和谐之美、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以及艺术之美的追求。并进一步反思,现代教学理论在科学化发展中以真抑美而产生的静态和谐之美对教学理论发展的阻碍、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以及教学艺术性的消解等现实问题。其次,探讨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解释学、复杂性以及建构主义等思想中对理性的解构出发探讨三种理论下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我国教学理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生命之美以及生活之美,展现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理性实现的感性维度的发展。以及反思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在对美学维度的过度高扬中容易导致的虚无主义、人的片发展以及崇高的消解等现实问题。最后,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下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在真与美、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审美、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之中去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而美与真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学理论发展的目的性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角度以更高的发展性目的引领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和谐发展。于是,从过程美学的微观论出发,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主要内容;从过程美学中的真美平等、和谐的关系出发,探讨美学维度建构的关系性要求;最后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论出发,以教学理论的发展性目的引领与规范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
王苏恩[7](2020)在《台湾地区文创品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台湾地区的文创品牌作为出发点,进一步探寻台湾文创品牌背后的独特发展路径,并基于品牌背后的美学形态深层次地对于台湾地区的文创品牌进行品牌美学符号的审视与意义探寻。无独有偶,鉴于文创品牌相较于一般性商业品牌的特殊性与独特意识形态下的附加价值,进一步探索文创品牌背后积极的品牌符号内核与消极的诱导属性内核。通过对于台湾文创品牌的研究也能进一步梳理出其发展模式的参考价值,从而对大陆文创品牌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探索。本论文的重点,通过实地调研与个案分析,以及田野调查访谈的基础之上,前半部分会着重于结合台湾地区的历史脉络与社会取向来探究台湾文创品牌的“原真性”与“风格性”。后半部分则会基于文化研究中的消费文化理论、意识形态与大众传播的关系,从而进一步集中在三点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过程:(一)文创品牌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创品牌相较于大众品牌如何将意识形态合法化;(二)文创品牌如何通过审美意识及形态来建构受众的认知;(三)文创品牌基于特有的文化属性是否建构了一种别致的广告乌托邦形态。对于台湾地区文创品牌的考究,积极层面上,可以进一步探索出台湾文创品牌在其地区性政策的扶持下以及受众美学形态感知程度的基础上所孵化出的文化创意意识;消极层面上,正是由于对于文创品牌的深度考究,才衍生出了广告的多重话语。文创品牌文案的“话语结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受众的身份认同,也在另一基础上揭示品牌的意识形态内驱力,从而基于文创品牌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链分析来提出策略性的思考过程。基于对于台湾文创品牌的深度考察,从而进一步探寻到文创品牌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仪式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基于文创品牌内在文化意涵的收编行为,让消费者进一步被品牌自身的意识形态所屈服,从而产生消费刺激行为。文创品牌在其自身已然形成一种文化场域,而该场域体现为一种别致的品牌乌托邦,加以文化内核属性与审美形态的双重加工,让该场域内的消费者为之失去自我超越的抵抗活力。通过深度访谈的参与式考察与消费主义下的批判性思考更进一步地提出了大中华文化母体下文创品牌共生共荣的发展图谱。
陈晨[8](2020)在《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及启示研究》文中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对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理论研究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研究围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要求,针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新变化,结合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灌输和教化工作实际,将新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大卫·哈维的意识形态思想作为研究内容,以期在理论梳理归纳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意义。研究考察了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及阶段特征,深入到哈维资本积累理论、解放政治思想、政治哲学思辨等理论,找到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主义政治哲学批判等理论视角,提炼了其中蕴含的以空间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主要观点,特别是厘清了空间与传统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明晰了空间具有的意识形态性,作出了空间性通用矩阵的意识形态分析。基于对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总体把握,研究尝试将其意识形态思想与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展开比较分析,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出发,肯定了哈维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创新、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拓新、马克思主义解放政治思想内涵丰富等方面的学术贡献,也指认其存在对唯物史观历史本质解读偏差、对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体判断缺失、对城市空间意识形态祛魅构设简化等方面的理论局限。总体来看,哈维从空间出发对新时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展开批判,为我们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更加隐蔽和复杂的斗争提供了启示,而其对空间意识形态属性的界定、对时空体验与意识形态转变关系的判断、对争取空间正义的构思等观点,对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具有借鉴价值。因此,本研究特别选取贯穿哈维理论思想始终的“空间”作为视角,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作出新的思考,提出:其一,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空间转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空间生产中国化实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空间正义观,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基础;其二,发挥空间作为社会力量的能动性,强化对空间的政治文化形塑宣教和意识形态释义赋义,促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空间生产的引领作用,在“三生空间”规划和发展的广泛领域贯彻党的正确主张和国家意志,有助于提高全体人民的认同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其三,在空间演变趋势中须始终保持斗争精神,积极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借助景观社会、时空压缩、流动空间发起的更加隐蔽、更为复杂的意识形态挑战,开展更具艺术性、更为策略性的意识形态安全防御工作,维护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三权”,把握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时度效,布局好党引领舆论导向的点线面,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
符越[9](2019)在《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方法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德国古典哲学成为西方近代哲学发展的高峰,其中一个显着的标志就是哲学家们纷纷建构起一种具有知识性、真理性的形而上学体系,这些形而上学不仅是成为包含科学在内的一切知识产生和存在的终极根据,而且在其中也锻造出真正属于形而上学自身的哲学方法。随着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自身形态的不断发展,其哲学方法论也存在着不断转变形态的演进过程,而揭示这些哲学方法论自身发展的逻辑进程,就成为了本文研究的核心和主旨。西方哲学自古希腊诞生以来,“逻各斯”和“努斯”就内化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精神特质,并在其中孕育出理性通达本体的哲学方法论,如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柏拉图的“回忆说”以及亚里士多德的通神般的“沉思”等等,最后在古希腊哲学的母体中结出了形式逻辑工具论的果实。中世纪哲学沦为了神学的婢女,哲学方法自然成为了为宗教和上帝服务的神学方法。伴随着文艺复兴的觉醒和数学、自然科学的独立,培根用《新工具》率先启动了以科学方法替代旧神学方法的“方法论革命”。随之笛卡尔在《方法谈》中对于理性演绎法的确立,斯宾诺莎专门在《知性改进论》中讨论方法论问题,并在《伦理学》中开始尝试用几何学的方法来建构起一元论的形而上学体系。可以说,近代经验论哲学因袭了自然科学的归纳方法,而唯理论哲学更加信赖数学演绎方法的可靠性,原因在于这些近代哲学家们看到了作为知识性的形而上学与科学知识之间在方法上存在着同构性。休谟的怀疑论不仅让近代以来的形而上学陷入了知识论危机,更让哲学家们意识到,形而上学不能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建构,必须打造出属于哲学自身的哲学方法。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不仅让超越科学之上未来的形而上学建构成为可能,而且也提出了属于先验哲学自身方法的“建筑术”,从此开启了形而上学方法论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建构之旅。康德运用先验知性范畴综合一切经验现象的“建筑术”方法论,不仅具有数学般的普遍必然性,而且经受得起怀疑论者的怀疑,同时康德也在实践领域中用“建筑术”完成了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费希特将康德的“先验自我”提升到的具有“创造性活动”的绝对自我,从而完成了自我和非我之间相互设定的主观演绎法;谢林充分意识到费希特主观演绎法无法摆脱“唯我论”的主观局限性,失去了客观的知识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于是,谢林转向知识论立场并确立了主、客观同一的“绝对”,将自然界和自我意识视为“绝对”的客观和主观存在样态,进而将费希特的主观演绎法转向了主客同一的客观演绎法;谢林的客观演绎法被黑格尔吸收并改造成为理念——自然——精神的思辨哲学体系,辩证法方法切入事物本身的“内容”,与事物自身运动方式达成了一致,从而辩证法方法完全超越了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数学的演绎方法,成为了既分析、又综合的理性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因此,黑格尔将西方理性主义哲学推向巅峰的同时,也完成了哲学方法与本体论的统一,即辩证法是本体论,也是方法论。纵观哲学方法自身的发展逻辑进程,我们会发现哲学方法与形而上学的本体论的存在形态密切相关,有什么样态的形而上学就有什么样态的方法论;哲学方法论更与认识论保持着内在的一致性,形而上学认识方式决定着方法论的生成方式;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都在试图超越传统的形式逻辑,在由康德的先验逻辑向黑格尔的思辨逻辑的发展进程中,方法论与逻辑学之间同样保持了发展的同构性。西方后现代哲学批判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和本质主义,出现了哲学向分析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转向,但在哲学方法论的建构却从未中断过,分析哲学的方法和现象学方法仍旧代表着打造属于哲学自身方法的现代取向。研究德国古典哲学方法论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化我们对马克思哲学方法论的理解,而且也会为我国建构新时期形而上学提供方法论上的理论支撑。
徐丹华[10](2019)在《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被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基于大国小农的现实,乡村营建出现了小农现代转型的迫切需求与乡村社会经济环境格局不断变动的新趋势,亟需相关理论研究的支持。“韧性”科学是复杂系统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理论工具。因此,本研究从韧性视角出发,选取应对变化能力较为脆弱、小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农业型乡村作为研究对象,提出研究问题“基于小农现代转型背景,如何认知、如何营建应对复杂动态风险的韧性乡村”,按照“理论逻辑搭建-关联机制解析-认知框架诠释-营建策略建构”的研究路径,以复杂适应系统为认识论基础,基于韧性理论的分析工具,识别影响乡村系统韧性的关键要素与作用机制,建构“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据此提出“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和方法,并以浙江遂昌县古坪村为实证研究载体,为农业型乡村的“韧性乡村”营建提供借鉴。主要研究内容为:(1)乡村营建要素特征与系统韧性的关联机制解析。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层面分别选择我国乡村演化的四个时期与当前乡村的三种主要类型,在微观上从空间营建“主体-产业-空间”向度进行解析,在宏观上利用“社会-经济-环境”维度的“韧性乡村”评估方法进行韧性状态判定,建立两者的关联机制,并厘清当下乡村产业分异中农业型乡村韧性发展面临的路径困境。(2)“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诠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认识论基础和韧性理论的分析工具,在乡村演化过程中,识别系统开放性、村民组织化、主体话语权、产业与空间的复杂性等要素对系统韧性的作用机制,归纳出先决条件、决定要素和表观特征等“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3)“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建构。提出融合内部与外部动力的乡建共同体、小农话语赋权的主体营建策略,旨在深化与延长多元复合产业链的产业营建策略,通过生态基底建构、乡村性保存与社区认同设计等实现综合韧性目标的空间营建策略,以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提升系统综合韧性。并确立“韧性乡村”的情景规划方法与实施原则。(4)“韧性乡村”营建的实证研究。以农业型乡村浙江古坪村为研究对象,基于“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提出“团结大乡建”共同体、产业情景策划与适应性更新等营建策略,对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营建实践提供前期策划、规划设计和建设运营等过程具有实证与借鉴价值。本研究在理论层面,基于现代转型小农的主体适应性,通过乡村营建要素特征与系统的韧性状态关联,提出了“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在方法层面,从韧性的视角建构乡村人居环境在主体、产业与空间维度的营建策略与方法,对乡村应对各类不确定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解构建筑及其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构建筑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五节 文献综述 |
一、从用户体验设计到体验设计研究 |
二、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
三、关注人的身心体验 |
四、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
第六节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七节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八节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有限理性及体验设计理论 |
第一节 体验经济背景下的设计现状 |
第二节 体验概念解析 |
一、西方视角下的纯粹体验 |
二、东方视角下的体验哲学 |
三、设计语境下的体验属性 |
第三节 关于有限理性 |
一、解读有限理性理论 |
二、解读理性与非理性 |
三、解读有限理性行为人 |
第四节 有限理性与体验关系 |
一、有限理性的体验者 |
二、传情达意的体验媒介 |
三、体验者与体验媒介之间的动态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
第一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愿景 |
第二节 解构有限理性行为人的幸福体验 |
一、幸福的多元性特征分析 |
二、解构幸福秘诀:HYGGE |
三、解读幸福“五元论”模型:PERMA |
第三节 重构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
一、直观幸福体验现象 |
二、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
三、“莫比乌斯环”型关系 |
四、体验感受器与体验通道 |
五、“模式—通道”关联模型解析 |
第四节 五维幸福体验与案例分析 |
一、五维幸福体验解析 |
二、五维幸福体验案例解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
第一节 幸福体验设计驱动下的赋能策略 |
一、应对不确定性的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
二、以Oodi图书馆为例谈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
三、A-T-A-C-S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
第二节 秉承差异化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
一、聚焦有限理性的体验设计赋能对象 |
二、基于同一性的类体验设计赋能 |
三、基于差异性的群体体验设计赋能 |
四、基于叙事性的个体体验设计赋能 |
第三节 体验设计赋能策略的特性 |
一、多维体验的协同性 |
二、跨渠道体验的相关性 |
三、身心体验的平衡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创新方法 |
第一节 创造情境化的幸福体验故事 |
一、幸福体验故事的构成要素 |
二、幸福体验故事的动态情境 |
第二节 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 |
一、“悬置—隐喻”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方法 |
二、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路径 |
三、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案例解析 |
第三节 “动机+能力+赋能”体验设计新范式 |
一、福格行为模型的启示 |
二、“动机+能力+赋能”体验设计新范式解读 |
三、幸福体验赋能的驱动力 |
四、增强体验能力的幸福体验设计赋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实践 |
第一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体验设计实践原则 |
一、聚焦于关键体验维度的创新性 |
二、维持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的平衡性 |
三、避免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的矛盾性 |
四、塑造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协同性 |
五、基于体验信息的预期和评价 |
第二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体验设计案例解析 |
一、从感知体验到认知体验的创新设计实践 |
二、提供“满意解”的差异化体验设计实践 |
第三节 感知信息与认知信息相适应的品牌LOGO设计实践 |
一、优视佳品牌形象设计案例 |
二、宁波大学图书馆与信息中心LOGO设计案例 |
三、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LOGO设计案例 |
第四节 “形式追随体验”的产品设计实践 |
一、电动洗眼器体验设计案例 |
二、眼保健操仪体验设计案例 |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附录 Ⅱ:热敷眼保健操仪对小学生视力干预的效果报告 |
(2)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4)建成遗产视角下西安西仓集市保护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
1.2 研究范围界定及相关概念 |
1.2.1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2.2 相关概念辩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建成遗产相关概念研究综述 |
1.4.2 传统集市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3 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4 西安回坊地段及西仓集市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论文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技术路线 |
2 建成遗产的概念认知及保护经验 |
2.1 遗产保护观念的演进历程 |
2.1.1 萌芽期——形成文物建筑保护体系 |
2.1.2 发展期——保护文物建筑及其周边环境 |
2.1.3 成熟期——重视文化传承和可持续更新 |
2.2 建成遗产概念的生成与辨析 |
2.2.1 建成遗产概念的生成过程 |
2.2.2 建成遗产的概念延展 |
2.2.3 建成遗产的特征和价值内涵 |
2.2.4 建成遗产保护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
2.2.5 我国建成遗产保护的现实问题 |
2.3 国外对建成遗产的保护观念及行动措施 |
2.3.1 欧洲建成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
2.3.2 美国的历史保护政策与经验 |
2.3.3 日本的历史保护政策与经验 |
2.4 本章小结 |
3 西仓集市的历史演进及现状特征分析 |
3.1 我国传统集市的发展与现状概况 |
3.1.1 我国传统集市的发展变迁历程 |
3.1.2 我国传统集市的功能构成 |
3.1.3 传统集市在城市中的作用 |
3.2 西仓集市的历史变迁过程 |
3.2.1 西仓集市的发展过程与空间格局演化 |
3.2.2 西仓集市不同时期的历史层积 |
3.3 西仓集市的现状特征 |
3.3.1 西仓集市的区位特征 |
3.3.2 西仓集市的现状物质空间整体性特征 |
3.3.3 西仓集市的现状社会行为活动特征 |
3.3.4 传统集市形态要素在西仓集市中的体现 |
3.3.5 西仓集市的价值与现实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西仓集市建成遗产的价值评定及遗产要素研究 |
4.1 西仓集市的建成遗产价值评定 |
4.1.1 西仓集市建成遗产价值评定体系的构建 |
4.1.2 西仓集市建成遗产价值评定指标权重计算分析 |
4.2 西仓集市的建成遗产本体要素分析 |
4.2.1 西仓集市地段的经济生活 |
4.2.2 西仓集市地段的文化生活 |
4.2.3 西仓集市地段的日常生活 |
4.3 西仓集市的建成遗产空间载体要素分析 |
4.3.1 空间功能——西仓集市的保护核心 |
4.3.2 街巷形态——街区发展的脉络 |
4.3.3 街巷尺度——西仓地段的重要遗产要素 |
4.3.4 街道界面——西仓地段文化生活的展示 |
4.3.5 空间肌理——西仓历史的见证 |
4.3.6 周边建筑——时间更替下历史价值的累积 |
4.4 本章小结 |
5 建成遗产视角下西仓集市的保护与更新的原则、目标和策略 |
5.1 建成遗产视角下西仓集市的保护与更新原则 |
5.1.1 西仓集市保护与更新的人本性原则 |
5.1.2 西仓集市保护与更新的文化原真性原则 |
5.1.3 西仓集市保护与更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 建成遗产视角下西仓集市的保护与更新目标 |
5.2.1 建成遗产视角下西仓集市的保护目标 |
5.2.2 建成遗产视角下西仓集市的更新目标 |
5.3 建成遗产视角下西仓集市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
5.3.1 西仓集市地段遗产本体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
5.3.2 西仓集市地段遗产载体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内容的结论 |
6.1.1 遗产保护观念演进和建成遗产概念理论研究结论 |
6.1.2 西安西仓集市的现状特征与现实意义结论 |
6.1.3 建成遗产视角下西仓集市保护与更新的策略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6.3 研究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6.3.1 研究创新点 |
6.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图录 |
表录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现实与问题 |
1.2 研究综述 |
1.3 思路与方法 |
2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概念及其基本架构 |
2.1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概念解析 |
2.1.1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
2.1.2 灾害、危机、风险与突发事件? |
2.1.3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概念 |
2.2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运行体系的基本架构 |
2.2.1 环境监测预警标准体系 |
2.2.2 环境预警监测制度 |
2.2.3 环境监测预警评估机制 |
2.2.4 环境监测预警信息公开模式 |
2.2.5 预警状态下的环境风险规制措施 |
3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实践效果 |
3.1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演化过程与内外部结构 |
3.1.1 历史溯源:原则、雏形与发展 |
3.1.2 立法现状:规范文本的概览 |
3.1.3 内外部结构的形成:环境应急管理体系与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 |
3.2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基本类型 |
3.2.1 农业污染源监测预警制度 |
3.2.2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制度 |
3.2.3 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制度 |
3.2.4 突发环境事件监测预警制度 |
3.2.5 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制度 |
3.2.6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制度 |
3.3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规制策略 |
3.3.1 规制背景:市场失灵、理性不足与分配不公 |
3.3.2 政府行为导向:规制的目的与方法 |
3.4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实践效果 |
3.4.1 效益分析: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制度治理效果为例 |
3.4.2 风险分析:以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制度的社会风险为例 |
4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运行模式及其法理分析 |
4.1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对应性架构”分析 |
4.2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两种模式 |
4.2.1 “控制型”模式及其运行逻辑 |
4.2.2 “限制型”模式及其运行逻辑 |
4.3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法理分析 |
4.3.1 “控制型”模式的法理分析 |
4.3.2 “限制型”模式的法理分析 |
5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实际样态及其成因 |
5.1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功能选择与结构约束 |
5.1.1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功能选择 |
5.1.2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内外部结构约束 |
5.2 要素缺陷: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现实困境 |
5.2.1 片面与缺失:环境监测预警标准制度不全面 |
5.2.2 分离与滞后:环境监测预警信息的发布模式不健全 |
5.2.3 闭塞与模糊:环境监测预警会商与评估机制不顺畅 |
5.2.4 虚置与错乱:环境监测预警的监管监督机制不完善 |
5.2.5 肆意与混乱:预警状态下的“扩权治理”机制不合理 |
5.2.6 单一与薄弱:环境监测预警的社会力量参与途径不开放 |
5.3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失范的因果解释 |
5.3.1 一般命题: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有效性前提 |
5.3.2 中层理论:结构约束、构成要素缺陷与功能选择之间的因果路径 |
5.3.3 理论失范:传统公权力制约理论对预警状态下环境行政权力的约束失灵 |
6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规范建构 |
6.1 结构优化: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内外部结构优化 |
6.1.1 纵向到底的外部结构调整 |
6.1.2 横向独立的内部结构理顺 |
6.1.3 结构优化、制度保障与权力制约 |
6.2 形式完备:预警状态下环境行政权力的自制与审查 |
6.2.1 载体:环境应急预案之规范建构 |
6.2.2 前提:“前端”预警分级标准之审视 |
6.2.3 方式:“后端”风险规制措施之审查 |
6.3 要素补正: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构成要素完善 |
6.3.1 建立完备的监测预警标准体系与程序性规定 |
6.3.2 实施定期综合与动态单项相结合的信息发布模式 |
6.3.3 设置开放明晰的会商与评估机制 |
6.3.4 建立动态协调的监督监管机制 |
6.3.5 建立灵活有序的“扩权治理”机制 |
6.3.6 拓展社会力量参与的路径和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研的科研项目 |
D.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科研奖励 |
E.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困境 |
(二)怀特海的过程美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及启示 |
(三)对有机教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论 |
(二)教学理论 |
(三)美学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教学理论着作的文本分析 |
(二)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发展的三重路径 |
(三)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反思 |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概况 |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
(三)对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反思 |
三、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概况 |
(二)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内容分析 |
第三章 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 |
一、“美”的微观论 |
(一)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本体论 |
(二)美在适应性和谐 |
(三)美在适应性和谐的自发性 |
(四)过程美学对感性学的超越 |
二、“美”的宏观论 |
(一)传统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
(二)后现代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
(三)动态和谐之美对于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超越 |
(四)动态和谐之美的实现 |
三、美与真的关系 |
(一)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 |
(二)后现代美学中美对真的反叛 |
(三)在“存在之美”中寻求真与美的和解 |
(四)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第四章 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
一、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一)本质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二)主体性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三)有效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四)现代心理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
二、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 |
(一)现代教学理论的和谐之美 |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 |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艺术之美 |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
(一)现代教学理论陷入静态和谐之美将阻碍理论的持续发展 |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 |
(三)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学艺术的工具化导致艺术性的消解 |
第五章 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一)解构性后现代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
(二)解释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三)复杂性思维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美的关照 |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 |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命之美 |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活之美 |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美学相关研究的问题 |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夸大生成之美导致虚无主义倾向 |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命之美过剩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活之美的扩张导致崇高的消解 |
第六章 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的建构 |
一、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基本内容 |
(一)教学理论应加强对教学非理性因素的研究 |
(二)教学理论应提升对教学伦理的关照 |
(三)教学理论应深入对教学艺术的探究 |
(四)教学理论应增加对教学智慧的关注 |
二、教学理论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美学维度 |
(一)教学理论中“平庸之真”的表现及批判 |
(二)教学理论中“静态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
(三)教学理论中“虚无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
(四)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应追求真与美的和谐 |
三、教学理论以教学目的引导美学维度的建构 |
(一)以目的的发展性引导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二)以目的的决断性实现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三)以目的的自发性规范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台湾地区文创品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之处及不足 |
1.5 核心概念厘清 |
1.5.1 何为文化 |
1.5.2 文化作为产业的出现——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 |
1.5.3 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 |
1.5.4 消费视阈下的文创品牌符号 |
1.6 文献综述 |
1.6.1 文创产业的形态侧重点不同 |
1.6.2 基于台湾特色下的文创品牌 |
第2章 疯癫与文明——台湾地区文创品牌经验的旧思与新赋 |
2.1 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 |
2.2 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 |
2.2.1 政府职能部门的多重培育与资金链扶持 |
2.2.2 以点带面,台湾文化创意园区的多维构建 |
2.2.3 推动“公民美学”运动,聚焦在地化的情感属性 |
2.3 台湾地区文创品牌类别概述 |
2.3.1 传统农业模式的改造 |
2.3.2 都市困顿情绪的提炼 |
2.3.3 传统叙事文化的赋予 |
2.4 台湾地区文创品牌美学形态 |
2.4.1 “新艺术”运动下的美学形态变迁 |
2.4.2 品牌美学形态的重要性 |
2.4.3 台湾文创品牌的美学形态及价值符号 |
2.4.4 台湾文创品牌的叙事形态与社会责任 |
第3章 匠心与新赋——深度访谈下的文创品牌内在互动链 |
3.1 研究问题及研究背景 |
3.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3.3 研究发现及分析 |
3.3.1 文创品牌的文化内驱力与原真性 |
3.3.2 文创品牌的隐喻赋值与生活美学符号 |
3.3.3 文创品牌的消费制约 |
第4章 碰撞与共荣——台湾文创品牌经验与大陆经验的比较研究 |
4.1 大陆文创产业的宏观市场现状 |
4.2 台湾经验影响下的大陆文创品牌 |
4.2.1 “文化消费”下的意义宣导 |
4.2.2 “仪式空间”下的品牌效应 |
4.2.3 “创意构面”下的品牌形态 |
4.3 大陆文创品牌发展的局限与困顿 |
4.3.1 失衡的文化——文化消费与版权意识的认知局限 |
4.3.2 不在场的展演空间——文创工业园区的单一定位 |
4.3.3 强加性的感知空间——深度体验的缺失 |
4.3.4 折戟的传统文化——文化遗产的历史性错位 |
4.4 “互联网+”形态下大陆文创品牌的新赋 |
4.5 大中华地区文创品牌的整合与熔融 |
4.5.1 台湾文创产业的局限性 |
4.5.2 大陆文创品牌的国际化取向 |
4.5.3 民族复兴的文化隐喻 |
4.5.4 文化母体下的华人文创品牌呈现 |
第5章 反向与制约——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创品牌 |
5.1 后现代主义下的文创品牌重构 |
5.1.1 后现代主义下的意义系统 |
5.1.2 消费社会视阈下的“文创快感”再造 |
5.2 后现代审美形态下的隐忧 |
5.2.1 后现代审美形态下的文化消费 |
5.2.2 审美超越下的品牌权力与消费自由 |
5.3 消费的幻觉态与文化的本真态 |
5.3.1 媒介驱动下的文化产业 |
5.3.2 消费语境下的文化工业 |
5.4 文创品牌背后的新型广告乌托邦 |
5.5 消费视阈下的大中华区文创品牌前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8)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及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第2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形成 |
2.1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后现代主义转向中的经济与文化转变 |
2.1.2 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政治美学化过程 |
2.1.3 新帝国主义权力领土与资本逻辑矛盾 |
2.2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识形态思想 |
2.2.2 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理论 |
2.3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阶段及特点 |
2.3.1 地理学逻辑实证研究阶段(1961-1973) |
2.3.2 转向马克思主义研究阶段(1973至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视角 |
3.1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 |
3.1.1 资本积累中分工、竞争与垄断悖论 |
3.1.2 新帝国主义中私有化与霸权的矛盾 |
3.1.3 资本主义环境生态与政治经济合谋 |
3.2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
3.2.1 时空修复理论作用限度 |
3.2.2 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危机 |
3.2.3 城市企业主义转型谬误 |
3.3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解放政治思想 |
3.3.1 作为替代方案构思的“辩证乌托邦理想” |
3.3.2 作为社会变革力量的“类存在物的潜力” |
3.3.3 作为集体意识前提的“生命之网的隐喻” |
3.3.4 作为革命联合基础的“反叛建筑师行动” |
3.4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思辨 |
3.4.1 地理决定论与地缘政治解析 |
3.4.2 忠诚、身份与政治信仰辨析 |
3.4.3 社会过程的话语辩证法论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
4.1 时空与意识形态的关联 |
4.1.1 构成社会力量的时间与空间 |
4.1.2 时空体验中的身体和政治人 |
4.1.3 意识形态对时空压缩的回应 |
4.2 空间的意识形态性论证 |
4.2.1 空间的意识形态属性 |
4.2.2 空间意识形态的特性 |
4.2.3 空间与传统意识形态 |
4.3 空间矩阵意识形态分析 |
4.3.1 空间性通用矩阵模型的意识形态属性 |
4.3.2 马克思理论空间矩阵的意识形态功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评析 |
5.1 大卫·哈维与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比较分析 |
5.1.1 意识形态概念性质的使用方面 |
5.1.2 意识形态与自然科学关系方面 |
5.1.3 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体方面 |
5.2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贡献 |
5.2.1 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武器 |
5.2.2 扩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视域 |
5.2.3 丰富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的理论内涵 |
5.3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局限 |
5.3.1 对于唯物史观的历史本质存在解读偏差 |
5.3.2 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斗争主体判断缺失 |
5.3.3 对城市空间意识形态祛魅构设过于简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 |
6.1 以空间理论与空间实践发展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础性建设 |
6.1.1 延深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 |
6.1.2 深入空间生产中国化实践,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 |
6.1.3 培育践行空间正义价值观,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基础 |
6.2 以思想政治的空间形塑宣教促进提升意识形态凝聚力与引领力 |
6.2.1 强化政治文化空间赋义释义,增进全体人民社会主义情感认同 |
6.2.2 延展宣传思想工作空间视域,增加全体人民社会主义价值认同 |
6.2.3 倡导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理念,增强全体人民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
6.3 以把握新时期空间演变趋势特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
6.3.1 干预景观社会价值隐蔽渗透,维护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三权” |
6.3.2 回应时空压缩思想活跃变化,把握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时度效 |
6.3.3 介入流动空间信息交互扩散,布局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点线面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A 大卫·哈维简介 |
(9)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理论意义 |
1.2 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方法概述 |
1.4 论文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第2章 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方法论的理论溯源 |
2.1 西方古典时期形而上学方法论的确立与发展 |
2.1.1 “逻格斯”和“努斯”精神中哲学方法的寻求 |
2.1.2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中方法论的初始确立 |
2.1.3 中世纪基督教的神学方法 |
2.1.4 认识论哲学转向中“旧工具”方法论的隐退 |
2.2 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方法论的科学之维 |
2.2.1 近代形而上学建构方法与科学方法之间的同构性 |
2.2.2 培根《新工具》中的经验归纳法 |
2.2.3 笛卡尔的哲学方法:普遍数学的方法 |
2.2.4 斯宾诺莎建构《伦理学》的几何学演绎法 |
2.3 “知识论危机”与重建形而上学方法论的反思 |
2.3.1 休谟怀疑论引发的“知识论危机” |
2.3.2 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重建中的哲学方法论诉求 |
第3章 康德的先验形而上学方法论 |
3.1 《纯粹理性批判》中形而上学方法论建构 |
3.1.1 康德批判哲学的先验方法 |
3.1.2 知性综合中的先验演绎方法 |
3.1.3 先验形而上学方法对科学方法的批判 |
3.2 作为“建筑术”的先验形而上学方法论 |
3.2.1 形而上学方法论建构的基础:先验自我 |
3.2.2 量、质、关系、模态方法论的先验结构 |
3.2.3 形而上学方法论的有机性原则 |
3.3 康德先验形而上学方法论的具体运用 |
3.3.1 《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方法论 |
3.3.2 《判断力批判》中的方法论 |
3.3.3 先验形而上学方法论的局限性 |
第4章 费希特和谢林的“知识学”方法论 |
4.1 费希特知识学的主观演绎方法论 |
4.1.1 知识学原理是普通逻辑的先验根据 |
4.1.2 “绝对自我”设定中的主观演绎法 |
4.1.3 费希特知识学主观演绎法的特点 |
4.2 谢林知识学的客观演绎方法论 |
4.2.1 谢林对数学及一般意义上哲学方法的批判 |
4.2.2 “绝对同一”的知识论立场转变 |
4.2.3 “绝对”在自我意识中的客观演绎法 |
4.2.4 洞悉“绝对”理性直观方法 |
4.3 费希特和谢林知识学方法论的理论价值 |
4.3.1 对于康德形而上学方法论的先验推进 |
4.3.2 “正、反、合”的演绎方法的确立 |
4.3.3 为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理性演绎法奠基 |
第5章 黑格尔的思辨形而上学方法论 |
5.1 对以往知性形而上学方法论的批判 |
5.1.1 对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方法论的批判 |
5.1.2 黑格尔对康德先验形而上学方法论的批判 |
5.1.3 黑格尔对直观主义形而上学方法论的批判 |
5.1.4 黑格尔对科学方法论的批判 |
5.2 思辨哲学方法论的辩证结构:既分析又综合的方法 |
5.2.1 开端:概念内容的既分析又综合 |
5.2.2 进展:概念内容展开的环节既分析又综合 |
5.2.3 向开端返回:返回到概念内容自身 |
5.3 思辨形而上学方法论的革命性变革 |
5.3.1 超越知性的理性方法论的首次确立 |
5.3.2 超越科学的真理方法论的首次开启 |
5.3.3 黑格尔哲学内容和方法的统一 |
第6章 德国古典哲学方法论的演绎逻辑和理论价值 |
6.1 德国古典哲学方法论自我发展的逻辑进程 |
6.1.1 方法论在形而上学本体论中的演进逻辑 |
6.1.2 方法论在形而上学认识论中的演进逻辑 |
6.1.3 方法论在逻辑学中的演进逻辑 |
6.2 德国古典哲学之后哲学方法论发展的现代指向 |
6.2.1 现代分析哲学向科学方法论的回归 |
6.2.2 胡塞尔现象学方法论的确立及其发展 |
6.2.3 后现代哲学对于现代性哲学方法论的解构 |
6.3 研究德国古典哲学方法论的理论意义 |
6.3.1 丰富和深化我们对马克思哲学方法论的理解 |
6.3.2 为我国建构新时期形而上学提供方法论支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建设新趋势 |
1.1.1 “大国小农”格局的现实背景 |
1.1.2 小农现代转型的迫切需求 |
1.1.3 乡村不断受到动态风险的挑战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定位: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述框架 |
1.5 研究特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解析 |
2.1 响应危机、以问题为导向的乡村人居环境理论演进 |
2.1.1 国外乡村理论研究动态 |
2.1.2 国内乡村研究发展趋势 |
2.2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与实践评析 |
2.2.1 国外相关政策与实践启示 |
2.2.2 国内乡村政策与营建实践 |
2.3 本章小结 |
3 “韧性乡村”的理论基础 |
3.1 乡村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基础认知 |
3.1.1 传统概念下的系统论 |
3.1.2 复杂适应系统 |
3.1.3 乡村作为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基础认知 |
3.2 韧性城市和韧性乡村 |
3.2.1 韧性城市:从防灾到应对多元化风险 |
3.2.2 韧性乡村:从突变扰动到渐变扰动 |
3.3 分析工具与研究逻辑搭建 |
3.3.1 “韧性乡村”评估方法 |
3.3.2 乡村营建的三向度:空间、产业、主体 |
3.3.3 “路径、构成、维度”的研究逻辑 |
3.4 本章小结 |
4 外部扰动下乡村营建要素特征的动态演化与韧性状态评估 |
4.1 传统自洽时期:重农思想下的乡村自组织(-1949): |
4.1.1 土地、赋役与基层管理的制度演进 |
4.1.2 重农思想下的人口自组织活力 |
4.1.3 家庭组织化、兼业化的生产行为 |
4.1.4 乡里共同体下的村落建设 |
4.1.5 乡村主体不断适应的韧性系统 |
4.2 二元限制时期:国家意志下的乡村他组织(1949-1978) |
4.2.1 乡村开放性的制度限制 |
4.2.2 他组织压力下的逆城镇化 |
4.2.3 集体化的农工分化 |
4.2.4 节俭单一化的空间建设模式 |
4.2.5 半开放系统的韧性僵化 |
4.3 快速变革时期:市场导向下的乡村原子化(1978-2002) |
4.3.1 转型期下的村庄自治 |
4.3.2 单向流入城市的乡村人口 |
4.3.3 城镇化中的产业发展起落 |
4.3.4 设计初步介入下的自主建设浪潮 |
4.3.5 主体原子化的韧性危机 |
4.4 重构转型时期:乡村产业分异下的韧性异化(2003-2017) |
4.4.1 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制度新阶段 |
4.4.2 农业型乡村:弱势化与空废化 |
4.4.3 工贸型乡村:大小共同体下的就地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 |
4.4.4 旅游型乡村:外源式与内生式的分异 |
4.5 “乡村振兴”战略(2017—):何为农业型乡村的韧性发展路径 |
4.6 本章小结 |
5 “韧性乡村”认知框架的要素识别与机制解析 |
5.1 系统韧性建构的先决条件:开放性 |
5.1.1 开放性的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 |
5.1.2 当前时期的乡村系统开放性 |
5.2 韧性演化的决定要素:主体组织化与话语权 |
5.2.1 主体组织化 |
5.2.2 主体话语权 |
5.3 韧性演化的表观特征:产业与空间的复杂性 |
5.3.1 主体适应力作用下产业与空间的演化机制 |
5.3.2 产业与空间复杂性对系统韧性的反馈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与方法 |
6.1 主体:赋权转型小农的乡建共同体建构 |
6.1.1 融合内外部动力的乡建共同体 |
6.1.2 转型小农的主体话语权赋权 |
6.2 产业:多元复合产业链的深化与延长 |
6.2.1 产业链内涵 |
6.2.2 深化:组织化和品质化的农业生产 |
6.2.3 延长:灵活多元的产业格局 |
6.3 空间:综合韧性目标下的适应更新 |
6.3.1 作为生态基底的空间营建 |
6.3.2 协同产业发展、村民交往的“乡村性”支撑 |
6.3.3 利于社区认同的空间设计 |
6.4 基于情景规划的“韧性乡村”营建方法 |
6.4.1 应对不确定性的情景规划内涵 |
6.4.2 “韧性乡村”的情景规划营建方法 |
6.4.3 营建策略实施的原则 |
6.5 本章小结 |
7 实证研究:遂昌古坪村的“韧性乡村”实证营建 |
7.1 案例选取与研究视角 |
7.1.1 案例选取背景 |
7.1.2 研究目标 |
7.2 要素特征提取与发展定位 |
7.2.1 古坪村要素特征的田野调查 |
7.2.2 发展风险与定位 |
7.3 “团结大乡建”共同体的主体动力 |
7.3.1 共同体建构 |
7.3.2 政治话语赋权:公共参与机制 |
7.3.3 资本话语赋权:法人乡建模式 |
7.3.4 知识话语赋权:“小美”公益助农平台 |
7.4 多情景的产业策划 |
7.4.1 产业链复合化:产业多元联动 |
7.4.2 两种发展情景界定 |
7.4.3 时间动态性:时节适应补足 |
7.5 适应性更新的空间韧性营建 |
7.5.1 生态安全格局:环境保护与宜居生活的协调 |
7.5.2 画里浙南乡村:景观与文化的多重乡村性体验 |
7.5.3 主客共享空间:日常生活空间的激活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总结与启示 |
8.1.1 研究总结 |
8.1.2 研究启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四、解构建筑及其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D]. 杨丽丽. 江南大学, 2020(04)
- [2]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建成遗产视角下西安西仓集市保护与更新研究[D]. 卢宇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研究[D]. 张真源. 重庆大学, 2020(02)
- [6]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D]. 刘锦诺.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7]台湾地区文创品牌研究[D]. 王苏恩.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8]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及启示研究[D]. 陈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9]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方法论研究[D]. 符越. 辽宁大学, 2019(11)
- [10]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D]. 徐丹华. 浙江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