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宁夏湿陷性黄土渠基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牛丽思[1](2021)在《考虑易溶盐含量的伊犁黄土非饱和弹塑性本构模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西部基础工程的建设,一大批水利工程在新疆伊犁地区相继开展。伊犁河谷三面环山,常年受西风气候的影响,使分布在河谷两岸阶地的黄土具有湿陷变形大、易溶盐含量高的特点,明显不同于季风区黄土高原黄土,其遇水后产生的变形是由结构性引起的湿陷变形和易溶盐溶解引起的溶陷变形共同构成。在渠道等水工建筑物运行过程中,受水分运移作用使周边非饱和土中易溶盐含量分布不均,从而影响建筑物运行中的变形、安全问题。本文以伊犁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侧限条件下湿-密、水-力和水-盐作用下的增湿变形试验,揭示伊犁黄土的增湿变形规律、增湿过程中湿陷变形和溶陷变形的作用机制;同时,开展不同易溶盐含量的净平均应力循环、吸力循环和固结剪切三种应力路径下的非饱和土力学试验,系统地阐述了易溶盐含量对非饱和伊犁黄土湿-载作用下的变形、屈服特性及偏应力作用下的临界状态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易溶盐含量的伊犁黄土非饱和弹塑性本构模型,为伊犁等中亚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提供借鉴。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伊犁黄土水-力、湿-密作用下的增湿变形试验,揭示了增湿发展过程中侧应力、体应变及增湿程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考虑干密度影响的归一化压缩曲线,为伊犁地区黄土的湿陷性计算及评价提供理论基础;提出了能较好地表征不同含水率和干密度下伊犁黄土湿陷软化曲线的4参数表达式,为现场快速评估伊犁地区黄土的湿陷性提供依据。(2)从溶陷变形产生的根本原因出发,在黄土双线法湿陷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浸饱和盐溶液压缩试验,提出一种简单可行的湿陷变形和溶陷变形区分方法。研究了不同Na Cl含量下增湿过程中湿陷作用与溶陷作用的相互作用机理,为水-化作用下增湿变形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3)通过不同易溶盐含量下三轴等向应力试验,测定了等向应力状态下吸力增加和加载湿陷过程中的屈服特性,验证了非饱和伊犁黄土的LC屈服线和SI屈服线,同时探究了易溶盐含量对非饱和伊犁原状黄土的变形、屈服和水量变化特性的影响。通过不同易溶盐含量下三轴偏应力试验,分析了伊犁原状黄土的剪切破坏强度与易溶盐含量的关系,测定了偏应力状态下p-q平面内的屈服曲线形态,并揭示吸力和应力对屈服曲线的硬化规律。(4)研究了三轴应力状态下净应力空间和有效应力空间p-q临界状态线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不同净平均应力下土水特征曲线和不同吸力下e-p临界状态线的统一描述,并分别建立了考虑易溶盐含量影响的数学表达式,为易溶盐影响下的土水特性和临界状态特性奠定理论基础。(5)通过对比分析三轴应力状态试验结果,在轴对称应力状态下建立了考虑易溶盐含量的伊犁原状黄土的非饱和土弹塑性本构模型,采用复杂应力路径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为伊犁黄土地区的非饱和力学特性和水力特性预测提供借鉴。
孙磊[2](2020)在《黄土地基载荷浸水湿陷变形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关中地区处于黄土地区,黄土具有湿陷性、易溶蚀和各向异性等工程特性,导致关中地区的地基易发生多种工程问题。普遍存在且危害最为显着的一个问题即场地浸水后发生湿陷变形,而构筑物正常工作运行对地基变形具有一定要求,因此准确计算黄土地基的湿陷变形量可为地基处理的方法提供依据。本文从已有黄土湿陷变形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已有的试验实例,采用规范方法、一维湿陷系数法、弦线模量法及切线模量法分别计算原状黄土地基和压实黄土地基湿陷变形,分析各方法计算的合理性,为黄土地基湿陷变形计算提供了参考依据。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对于原状黄土地基及压实黄土地基而言,载荷浸水后所产生的湿陷变形主要集中在土层的上部。原状黄土地基载荷浸水时,当载荷板受荷较大时,其分层湿陷变形量为沿基础中心线向下先逐渐变大,后减小。土层最大湿陷变形量对应深度(?)(b为基础宽度)。2.在基础尺寸较小的情况下,实际湿陷变形主要集中在浅层地基土范围内,而按照规范方法所得原状黄土地基载荷浸水产生的湿陷变形分布在地基中较深的范围内,因此规范方法在后期地基处理方面可能存在对深处处理要求高的倾向,对工程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实际工程基础特别是筏板基础尺寸较大,其湿陷变形影响范围较深,此时规范所采用的的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3.一维湿陷系数法是根据载荷板下各土层实际压力对应的湿陷系数计算土层湿陷量。基于原状黄土地基载荷浸水试验,当载荷板受荷较大时侧向挤出变形大,考虑侧向挤出的修正系数取1.5时的一维湿陷系数法仍不能很好地考虑侧向挤出变形,所得湿陷变形量远小于实际湿陷变形量;基于压实黄土地基载荷浸水试验,一维湿陷系数法和切线模量法所得增湿湿陷变形发展规律均表现为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与实际发展规律相符。切线模量法能较好地模拟湿陷变形随载荷增加而产生的非线性规律,但由于未能较好考虑初始屈服面内的弹性变形,其计算的荷载沉降曲线较早出现反弯点。4.弦线模量法适用于计算原状黄土地基载荷浸水所产生的湿陷变形量。该方法是以附加应力为基础的,基础中心线下弦线模量变化规律随附加应力减小而增大,这与实际模量沿深度方向变化规律不相符即沿基础中心线向下分层湿陷量与实际各层湿陷情况不符;弦线模量法由于未统计重塑压实黄土载荷板试验,因此尚不适用于压实黄土地基湿陷变形量计算。5.切线模量法适用于计算原状和压实黄土地基载荷浸水所产生的湿陷变形,该方法基于土体应力水平,而不单单是附加应力,比较接近地基实际应力状态,所以切线模量法计算地基土体各层湿陷变形量规律与实际各层湿陷变形量变化规律相符。对于压实黄土地基而言,切线模量法由于未能较好考虑初始屈服面内的弹性变形,计算所得湿陷变形量大于实际湿陷变形量。对于发生了较大湿陷变形的原状黄土地基载荷浸水试验,应力影响范围增大,湿陷变形量最大的土层向下移动,这是将来湿陷变形计算需要考虑的。
杨建辉[3](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李骏[4](2019)在《黄土隧道围岩湿陷与衬砌结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的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过程中,难免遇到隧道穿越湿陷性黄土地层的情况,其地基潜在的湿陷变形会严重威胁隧道结构运营期间的安全稳定。因此,在勘察设计阶段对黄土隧道地基湿陷变形的合理预测及其对衬砌结构危害性的正确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现行规范的黄土地基湿陷变形评价方法仅适用于浅埋基础加载条件下的黄土建筑地基,难以对深埋卸荷条件下的黄土隧道地基做出合理评价,无法安全有效地指导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的加固处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现场试验、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对黄土隧道地基湿陷发生的水-力条件、发展过程及隧道结构的力学响应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建立了适用于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工程的地基湿陷变形评价方法。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开展了国内外首个既有隧道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大型试坑浸水试验,通过原位观测隧道上方地表遭遇大面积长期浸水过程中地层水分入渗迁移、湿陷变形发展及隧道结构受力变形情况,揭示了实际工程条件下隧道基底地层湿陷发生的水-力条件以及衬砌结构的力学响应和破坏特征,为黄土围岩湿陷与衬砌结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2)提出了一种依据土单元当前应力状态及湿陷变形特性计算湿陷变形的方法,将其嵌入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实现了黄土隧道湿陷变形数值模拟分析,该模拟程序可反映黄土围岩浸水湿陷过程强度骤降、变形突增及同一深度地层应力状态差异会发生不同湿陷变形的特点。通过黄土隧道场地现场试坑浸水试验的反演分析,研究了围岩浸水湿陷过程中围岩应力场、隧道基底压力分布及衬砌结构受力变形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黄土围岩湿陷与衬砌结构相互作用机制。(3)依据黄土隧道围岩浸水湿陷过程中围岩压力增大及围岩约束软化的特征,提出了考虑黄土浸水湿陷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及围岩基床系数与湿陷系数的关系,建立了黄土浸水湿陷变形作用下衬砌结构力学响应的荷载-结构模型分析方法。分析了现场浸水试验过程中衬砌结构内力及基底压力变化过程,并与相应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进而,利用该方法分析了不同地基浸水湿陷条件下衬砌结构的力学响应特征及基底压力变化规律。(4)考虑黄土隧道基底受到卸荷作用及基底压力分布特征,建立了大断面黄土隧道地基压缩应力的计算方法,提出了黄土隧道地基实际压缩应力作用下湿陷变形确定方法;考虑不同地基湿陷变形条件衬砌结构的自适应能力,并结合相应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提出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地基剩余湿陷量控制标准。最终建立了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地基在卸载条件下的湿陷变形评价方法。
高登辉[5](2019)在《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增湿变形特性及桩基负摩阻力研究》文中指出桩基础是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伴随着增湿变形的产生,会引发桩侧负摩阻力,这是黄土地区桩基设计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层完全增湿至饱和的极端工况相对较少,按照此假定将会过高估计土层的增湿变形量和负摩阻力,增大工程的造价和施工难度。考虑沿深度范围内不同程度的增湿,更符合黄土地区的实际情况。为更好的计算黄土的增湿变形量,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黄土的增湿变形特性,给出了黄土增湿变形的计算方法;通过研究桩-土接触特性,给出了考虑桩土相对位移的黄土桩基负摩阻力计算方法,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K0固结仪,通过原状黄土的增湿试验,研究了增湿过程中增湿变形及静止土压力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增湿变形系数与增湿水平呈幂函数关系,增湿变形占总变形的比例与竖向荷载呈抛物线关系,当竖向荷载等于上覆自重荷载时,所占比例最大;增湿过程中,静止土压力系数随增湿水平呈线性增长,当竖向荷载接近上覆自重荷载时,静止土压力系数增长最多,高达0.22。提出了用增湿变形模量进行黄土增湿变形的计算,该增湿变形模量由压缩模量、静止土压力系数和增湿变形系数求得,综合考虑了不同增湿程度下增湿变形系数和静止土压力系数的差异。利用该增湿变形模量计算的结果与新疆、宁夏两个饱水增湿的现场实测值较为接近。(2)从两个方面给出了增湿变形的计算方法。一方面采用双线法,以应力作为变量,含水率作为参变量,通过改进修正剑桥模型,使其适用于原状黄土,并根据模型参数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将含水率引入模型,使其能够描述不同含水率下原状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另一方面以增湿水平作为变量,应力作为参变量,根据试验点在应力比-增湿水平坐标上的分布形状,采用线性增湿屈服面,分别通过沿增湿破坏线和增湿水平坐标轴的硬化规律来确定混合硬化规律,根据相关联流动法则的假定和增湿过程中增湿体应变与增湿剪应变的对应关系,推得增湿体应变和增湿剪应变的增量表达式,建立了原状黄土的增湿变形本构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均能和试验数据相吻合。(3)通过黄土-混凝土接触面直剪试验,定量的分析了剪切过程中含水率、粗糙度、干密度和结构性对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根据试验规律,在接触面双曲线模型的基础上,简化了初始剪切模量和极限抗剪强度的表达式,并将含水率引入到模型中,建立了非饱和黄土-混凝土接触面修正双曲线模型,可以描述不同含水率下桩-土荷载传递特性。(4)设计了一套桩基负摩阻力测试设备,该设备采用柔性加载,能实现桩周土体自由变形且受荷均匀;通过对试样刻槽绕管的滴湿方法,来实现不同程度的增湿。利用该设备研究了增湿过程中负摩阻力值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负摩阻力随增湿水平的增大而增大,在较低增湿水平(小于0.3)下,负摩阻力值增速缓慢且一直处于较小值,随着含水率的不断提高,负摩阻力值增速迅速加大并保持较高水平,在接近饱和阶段(0.8-1),负摩阻力增速逐步减缓并趋于零。(5)提出了考虑边界影响下,增湿变形计算深度的表达式和不同影响区域土层上覆自重荷载的折减方法;并给出考虑边界影响下,黄土增湿变形引起桩土相对位移的计算方法,以及利用桩土相对位移和荷载传递函数,采用变形协调法计算黄土桩基负摩阻力的具体思路。(6)基于剪切位移法,在假定桩周土体离桩轴线的距离和该处的竖向变形之间呈双曲线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荷载传递函数。该荷载传递函数综合考虑了桩周土体的抗剪强度和土体剪切模量随剪应变而变化的情况,能较好的反映桩-土荷载传递的非线性。通过与现场桩基浸水试验实测值进行比较,证明了本文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余侃柱[6](2018)在《兴电工程改扩建工程地质勘察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通过对兴电工程改扩建过程中,工程勘察方法及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提出对北方该类灌区勘察方法及工程地质问题处理建议和措施。
余侃柱[7](2018)在《大型电力提灌工程改扩建勘察地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通过对兴电大型高扬程提灌工程改扩建过程中工程勘察方法及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提出对北方该类灌区勘察方法及工程地质问题处理建议和措施。
董永超[8](2018)在《宁夏地区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及监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西北地区黄土主要以全新世(Q4)坡积黄土为主。这些黄土土质疏松、多孔、稳定性差,具有明显湿陷特征,如何科学、高效地解决黄土湿陷引起的路基、路面病害已经成为西北黄土地区公路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当前,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技术主要依据交通行业《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和《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GB50025-2004)等相关规范,其中,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要求条目很少、相对较笼统,主要依靠案例与经验,缺乏结合湿陷性黄土具体特点,处理技术及其参数的适用性分析。为了有针对性地形成宁夏地区黄土湿陷性处理技术体系,本论文收集了大量一线施工现场的土工试验数据,分析了近几年来宁夏地区个别病害较多的公路产生坑穴与边坡崩塌及桥头跳车的产生原因及有效的维修案例,包括高速公路行车道范围内挖方与填方及填挖结合部位典型病害。以G309线固西高速公路为依托,在总结工程经验、调研湿陷性黄土路基工程病害、处理方法的基础上,采集了不同降雨条件下不同工艺下的处理效果。分析固西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湿陷系数与含水率、湿陷系数与饱和度等相关性及其演化模式,研发了典型路段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与营运全过程监测系统,并结合仿真计算、土力学试验和工程监测数据分析,提出并形成包含桩孔直径及布置、桩孔填料、质量检验评定等全面的宁夏地区湿陷性黄土路基设计和施工关键工艺要求和技术参数,在保证固原至西吉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质量的同时,全面提高宁夏地区湿陷性黄土处理技术水平,为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陈正汉,郭楠[9](2019)在《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应用研究的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的近期进展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内容包括仪器研发、基本特性、理论模型和工程应用。对非饱和土的应力理论和本构模型及缓冲材料的热力学特性等前沿科学问题做了重点阐述。在非饱和土的基本问题研究进展方面,详细讨论了持水特性、水气运移特性、结构演化、强度特性、应力理论、本构模型和数值分析;在特殊土研究进展方面,涉及16类土,主要介绍了我国广泛分布的黄土和膨胀土及用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缓冲材料,对其土压力、增湿变形、蠕变特性、浸水试验、边坡、动力特性和地质灾害等有关问题作了详细讨论;在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的应用方面,介绍了两方面的进展:理论成果的工程应用和实用技术的研发;文末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陈刚[10](2018)在《恰木萨水电站输水渠道结构设计与基础处理》文中指出结合恰木萨水电站输水渠道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前期基础处理方案比选,根据现场开挖揭露出的实际地质情况,对输水渠道结构设计形式及基础处理做了优化和调整,确定输水渠道采用梯形横断面、现浇C20混凝土衬砌、两层两布一膜防渗的结构形式,基础处理采用换填砂砾石,粉土厚度小于10 m全部挖除并换填砂砾石,粉土厚度大于10 m只挖除10 m厚粉土并换填砂砾石。目前,该设计方案正在实施中。
二、浅谈宁夏湿陷性黄土渠基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宁夏湿陷性黄土渠基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易溶盐含量的伊犁黄土非饱和弹塑性本构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增湿特性的研究进展 |
1.2.2 盐渍土溶陷特性的研究进展 |
1.2.3 非饱和土变形特性的研究进展 |
1.2.4 非饱和土强度特性的研究进展 |
1.2.5 非饱和土本构模型的研究进展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制备 |
2.1 土样的基本性质 |
2.1.1 土样物理指标 |
2.1.2 土样化学指标 |
2.1.3 土样矿物成分 |
2.1.4 土样微观结构 |
2.2 试样的制备方法 |
2.2.1 试验用土 |
2.2.2 原状试样的制备 |
2.2.3 重塑试样的制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伊犁黄土的侧限增湿变形特性 |
3.1 试验方案及方法 |
3.1.1 试验方案 |
3.1.2 试验仪器 |
3.2 湿-密作用下伊犁黄土的湿陷特性 |
3.2.1 压缩变形特性 |
3.2.2 压缩屈服应力 |
3.2.3 压缩曲线的归一化 |
3.2.4 湿陷变形特性 |
3.2.5 湿陷曲线的数学描述 |
3.3 水-力作用下伊犁黄土的增湿特性 |
3.3.1 增湿过程中湿陷系数的变化 |
3.3.2 增湿过程中增湿变形系数的变化 |
3.3.3 增湿过程中增湿体应变的变化 |
3.3.4 增湿过程中侧压力系数的变化 |
3.4 水-盐作用下伊犁黄土的变形特性 |
3.4.1 压缩曲线的变化规律 |
3.4.2 变形曲线的变化规律 |
3.4.3 变形参数的变化规律 |
3.4.4 不同试验的变形时程曲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伊犁黄土的非饱和土力学特性 |
4.1 试验方案及方法 |
4.1.1 试验方案 |
4.1.2 试验仪器 |
4.2 控制吸力的净平均应力循环试验 |
4.2.1 净平均应力变化时的变形特性 |
4.2.2 等向压缩曲线的归一化 |
4.2.3 应力屈服特性 |
4.2.4 水量变化特性 |
4.3 控制净平均应力的吸力循环试验 |
4.3.1 吸力变化时的变形特性 |
4.3.2 吸力屈服特性 |
4.3.3 水量变化特性 |
4.3.4 土水特征曲线的归一化 |
4.4 控制净围压和吸力的固结剪切试验 |
4.4.1 应力应变曲线 |
4.4.2 剪切屈服特性 |
4.4.3 p-q平面内的屈服和临界状态特性 |
4.4.4 抗剪强度及强度参数 |
4.4.5 e-p平面内的临界状态特性 |
4.4.6 水量变化特性 |
4.5 应力路径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伊犁黄土的非饱和弹塑性本构模型 |
5.1 模型介绍 |
5.1.1 巴塞罗那模型 |
5.1.2 Futai模型 |
5.1.3 孙德安模型 |
5.1.4 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
5.1.5 模型计算方法 |
5.2 试验确定的模型参数及模型对比 |
5.2.1 本文模型参数的确定 |
5.2.2 简单应力路径下的模型预测对比 |
5.3 考虑易溶盐含量的伊犁黄土非饱和弹塑性本构模型 |
5.3.1 模型参数与含盐量的关系 |
5.3.2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5.3.3 考虑易溶盐含量的非饱和弹塑性本构模型 |
5.3.4 复杂应力路径下的本构模型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黄土地基载荷浸水湿陷变形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室内湿陷试验研究现状 |
1.2.2 黄土现场浸水湿陷试验研究现状 |
1.2.3 黄土湿陷变形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黄土地基湿陷变形计算方法及参数 |
2.1 计算黄土地基湿陷变形所用模量 |
2.1.1 压缩模量 |
2.1.2 弦线模量 |
2.1.3 切线模量 |
2.2 黄土地基湿陷变形计算方法 |
2.2.1 规范方法 |
2.2.2 弦线模量法 |
2.2.3 切线模量法 |
第三章 原状黄土地基载荷浸水实例湿陷变形计算 |
3.1 工程实例概况及试验结果分析 |
3.2 工程实例湿陷变形计算验证 |
3.2.1 规范方法 |
3.2.2 一维湿陷系数法 |
3.2.3 弦线模量方法 |
3.2.4 切线模量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压实黄土地基载荷浸水试验及湿陷变形计算 |
4.1 模型试验一试验结果及湿陷变形计算 |
4.1.1 试验概况及结果分析 |
4.1.2 浸润深度计算 |
4.1.3 压实黄土地基载荷浸水模型试验一总湿陷变形计算 |
4.1.4 压实黄土地基载荷浸水模型试验一增湿湿陷变形计算 |
4.2 模型试验二试验结果及湿陷变形计算 |
4.2.1 矩形基础下黄土地基载荷浸水试验结果及湿陷变形计算 |
4.2.2 条形基础下饱和黄土地基载荷试验结果及压缩变形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 基础中心线下应力计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黄土隧道围岩湿陷与衬砌结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黄土湿陷性及其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1 黄土湿陷成因及湿陷机理研究 |
1.2.2 黄土湿陷性影响因素研究 |
1.2.3 黄土湿陷变形量化方法研究 |
1.2.4 现有湿陷性黄土地基评价方法及相关研究 |
1.3 黄土隧道地基湿陷变形评价研究现状 |
1.3.1 现有湿陷变形评价方法对黄土隧道地基适用性分析 |
1.3.2 黄土隧道地基湿陷变形评价相关研究进展 |
1.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思路 |
2 既有隧道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大型试坑浸水试验研究 |
2.1 试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
2.1.1 试验场地基本情况 |
2.1.2 场地地层物理力学性质及湿陷变形评价 |
2.2 既有隧道场地试坑浸水试验方案设计 |
2.2.1 地表试坑测点布设 |
2.2.2 隧道断面测点布设 |
2.3 试坑浸水试验过程概况 |
2.4 黄土隧道围岩浸水湿陷及衬砌结构力学响应特性分析 |
2.4.1 黄土隧道场地地层水分入渗特性 |
2.4.2 黄土隧道场地地层湿陷变形特性 |
2.4.3 围岩湿陷衬砌结构力学响应特征 |
2.4.4 地表浸水条件对黄土隧道影响作用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黄土围岩湿陷与隧道结构相互作用机制数值模拟分析 |
3.1 黄土隧道围岩湿陷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3.1.1 现有黄土湿陷变形数值模拟的主要方法 |
3.1.2 黄土隧道围岩湿陷变形数值模拟方法及关键问题 |
3.1.3 黄土隧道围岩湿陷数值模拟的实现 |
3.2 现场试坑浸水试验反演计算分析 |
3.2.1 现场试验反演分析模型建立及计算参数选取 |
3.2.2 地层沉降变形及裂缝发展分布 |
3.2.3 隧道围岩应力场变化规律 |
3.2.4 隧道基底压力变化规律 |
3.2.5 围岩湿陷引起衬砌结构变形及内力变化 |
3.3 黄土围岩湿陷与隧道衬砌结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黄土隧道围岩湿陷力学作用的荷载-结构模型分析方法研究 |
4.1 荷载-结构模型分析思路及关键问题 |
4.1.1 荷载-结构模型对黄土隧道围岩湿陷力学作用的分析思路 |
4.1.2 考虑浸水增湿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4.1.3 考虑浸水湿陷的黄土围岩基床系数确定方法 |
4.2 现场试验隧道围岩湿陷作用计算分析 |
4.2.1 模型建立及计算参数选取 |
4.2.2 衬砌结构内力变化及破坏部位判定 |
4.2.3 隧道基底压力变化规律 |
4.2.4 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验证分析 |
4.3 不同地基湿陷条件下衬砌结构力学响应及基底压力变化规律 |
4.3.1 黄土隧道地基湿陷模拟工况设置 |
4.3.2 不同湿陷条件下衬砌结构内力变形及基底压力变化规律 |
4.3.3 不同湿陷条件下衬砌结构强度破坏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地基湿陷变形评价方法研究 |
5.1 黄土隧道地基湿陷变形评价方法概述 |
5.2 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地基湿陷变形量的确定 |
5.2.1 大断面黄土隧道基底标高竖向压力分布函数的确定 |
5.2.2 大断面黄土隧道地基竖向压缩应力计算方法 |
5.2.3 大断面黄土隧道基底湿陷变形量的确定 |
5.3 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基底剩余湿陷量控制标准的确定 |
5.3.1 隧道基底湿陷变形条件设置 |
5.3.2 衬砌结构沉降与基底剩余湿陷量的关系 |
5.3.3 衬砌结构强度破坏与基底剩余湿陷量的关系 |
5.3.4 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基底剩余湿陷量控制标准 |
5.4 黄土隧道地基湿陷变形评价实例-宝兰客专下庄隧道 |
5.4.1 隧道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5.4.2 “黄土规范”法与本文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增湿变形特性及桩基负摩阻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增湿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
1.2.2 岩土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3 桩土接触面试验研究现状 |
1.2.4 桩基负摩阻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侧限条件下黄土的增湿变形特性研究 |
2.1 原状黄土增湿变形特性研究 |
2.1.1 研究方法 |
2.1.2 增湿变量的定义 |
2.1.3 增湿变形特性研究 |
2.1.4 增湿过程中静止土压力系数的变化 |
2.1.5 采用增湿变形模量计算黄土增湿变形 |
2.1.6 工程实例对比验证 |
2.2 重塑黄土增湿变形特性研究 |
2.2.1 研究方法 |
2.2.2 增湿水平对增湿变形系数的影响 |
2.2.3 压力对增湿变形系数的影响 |
2.2.4 干密度对增湿变形系数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原状黄土的增湿变形本构模型 |
3.1 修正剑桥模型的理论基础及发展 |
3.2 修正剑桥模型应用于非饱和土原状黄土 |
3.2.1 非饱和土原状黄土的临界状态线 |
3.2.2 非饱和原状黄土的屈服面 |
3.2.3 非饱和原状黄土的硬化规律 |
3.2.4 非饱和原状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
3.2.5 模型预测与验证 |
3.3 原状黄土的增湿变形本构模型 |
3.3.1 等应力比增湿试验简介 |
3.3.2 原状黄土的增湿破坏线 |
3.3.3 原状黄土的增湿屈服面 |
3.3.4 硬化规律 |
3.3.5 流动法则 |
3.3.6 模型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非饱和黄土-桩接触面力学特性研究 |
4.1 试验简介 |
4.1.1 试样制备 |
4.1.2 试验方法 |
4.1.3 试验方案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4.2.1 各因素影响分析 |
4.2.2 接触面抗剪强度参数分析 |
4.3 接触面修正双曲线模型 |
4.3.1 剪切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 |
4.3.2 模型参数 |
4.3.3 修正模型及验证 |
4.3.4 切线劲度系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桩基负摩阻力试验初探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方案 |
5.2.1 试验仪器研制 |
5.2.2 试样的制作方法 |
5.2.3 试验方法步骤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桩基负摩阻力试验数据 |
5.3.2 试验规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桩侧负摩阻力计算方法研究 |
6.1 桩基负摩阻力计算思路 |
6.1.1 桩基负摩阻力机理简介 |
6.1.2 边界对增湿变形计算深度的影响 |
6.1.3 黄土桩基负摩阻力的计算思路 |
6.2 桩周土剪切变形-荷载传递研究 |
6.2.1 剪切位移法原理及存在问题 |
6.2.2 荷载传递函数 |
6.2.3 工程实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兴电工程改扩建工程地质勘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建设背景 |
2 工程地质概况 |
3 勘察依据规范及采用方法 |
4 兴电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对策 |
4.1 边坡稳定性 |
4.2 隧洞围岩稳定性 |
4.3 黄土湿陷性 |
4.4 渡槽、倒虹吸地基处理 |
4.5 渠道渗漏问题 |
4.6 冻胀问题 |
4.7 地震液化问题 |
4.8 填方渠基处理 |
4.9 改建中软基处理 |
4.1 0 淤积问题 |
4.1 1 地下水动态预防 |
4.1 2 次生盐渍化预防 |
4.1 3 生态环境问题 |
5 结语 |
(7)大型电力提灌工程改扩建勘察地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建设背景 |
2 工程地质 |
3 勘察方法 |
4 工程地质问题及对策 |
4.1 边坡稳定性 |
4.2 隧洞围岩稳定性 |
4.3 黄土湿陷性 |
4.4 渡槽、倒虹吸地基处理 |
4.5 渠道渗漏问题 |
4.6 冻胀问题 |
4.7 地震液化问题 |
4.8 填方渠基处理 |
4.9 软基处理 |
4.1 0 淤积问题 |
4.1 1 地下水动态预防 |
4.1 2 次生盐渍化预防 |
4.1 3 生态环境问题 |
5 结语 |
(8)宁夏地区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及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及规范 |
1.2.3 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降监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湿陷性黄土公路路基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
2.1 概述 |
2.2 路基沉陷 |
2.2.1 路基沉陷破坏 |
2.2.2 路基沉陷的主要原因 |
2.3 路基陷穴 |
2.3.1 路基陷穴破坏 |
2.3.2 路基陷穴的主要原因 |
2.4 黄土路基边坡破坏 |
2.4.1 边坡的破坏形式 |
2.4.2 破坏的主要原因 |
2.5 黄土高填路基破坏 |
2.6 黑海高速公路路基水毁实例调查 |
2.6.1 黑海高速公路简介 |
2.6.2 路基沉陷 |
2.6.3 防护与排水 |
第三章 固西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质特性和物理力学性质 |
3.1 工程概况 |
3.2 固西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质概况 |
3.3 固西高速公路黄土性质 |
3.3.1 含水率 |
3.3.2 干密度 |
3.3.3 天然孔隙比 |
3.3.4 饱和度 |
3.3.5 压缩系数 |
3.3.6 湿陷系数 |
3.3.7 湿陷系数与含水率的关系 |
3.3.8 湿陷系数与干密度、天然孔隙比的关系 |
3.3.9 湿陷系数与饱和度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的关键技术 |
4.1 固西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
4.2 挤密桩地基处理设计的关键参数 |
4.2.1 桩孔直径及布置 |
4.2.2 处理厚度 |
4.2.3 处理范围 |
4.2.4 桩孔填料 |
4.3 挤密桩地基处理施工 |
4.3.1 施工准备 |
4.3.2 土中冲击成孔 |
4.3.3 孔内夯填 |
4.3.4 质量检验评定 |
4.4 主要控制指标说明 |
4.4.1 总体 |
4.4.2 设计 |
4.4.3 施工 |
4.4.4 质量检验评定 |
第五章 固西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效果监测 |
5.1 无线监测系统 |
5.1.1 路基剖面沉降断面选择与监测方案布设 |
5.1.2 无线远程路堤分层沉降监测方案 |
5.2 监测实施 |
5.2.1 剖面沉降元件埋设 |
5.2.2 路基顶面沉降桩 |
5.2.3 无线远程分层沉降计安装埋设与数据采集 |
5.3 监测结果分析 |
5.3.1 含水量 |
5.3.2 沉降观测桩 |
5.3.3 剖面沉降 |
5.3.4 各断面沉降计每层每日沉降量 |
5.3.5 各断面每层累积沉降量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应用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持水特性 |
2.1 传统土-水特征曲线 |
2.2 广义土-水特征曲线和滞后性 |
3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水气运移特性 |
3.1 渗气特性 |
3.2 渗水特性 |
4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结构性 |
5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强度特性 |
5.1 研发的新设备 |
5.2 温度和冻融循环对强度的影响 |
5.3 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的强度特性及屈服特性 |
5.4 膨胀土和红黏土的强度特性 |
5.5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三维强度理论 |
6 非饱和土的应力理论 |
6.1 湿吸力和吸应力 |
6.2 吸力的各向异性效应 |
6.3 有效应力和应力状态变量的新表述及验证 |
7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本构模型 |
7.1 非饱和土的非线性模型的修正 |
7.2 非饱和土的弹塑性模型与结构性模型 |
7.3 多因素耦合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
8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解析方法和数值分析 |
9 缓冲/回填材料的研究新进展 |
9.1 缓冲/回填材料的持水特性 |
9.2 缓冲/回填材料的渗水性和渗气性 |
9.3 缓冲/回填材料的变形强度特性 |
9.4 模型试验、多场耦合模型及数值分析 |
1 0 冻土及冻融循环研究新进展 |
1 1 黄土研究新进展 |
1 1.1 原状黄土的土压力 |
1 1.2 黄土的增湿变形特性与蠕变特性 |
1 1.3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现场浸水试验和离心模型试验及现场复合地基浸水试验 |
1 1.4 黄土边坡和地铁 |
1 2 膨胀土研究新进展 |
1 2.1 膨胀土胀缩性和超固结特性 |
1 2.2 膨胀土边坡 |
1 3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动力特性及地质灾害研究新进展 |
1 3.1 动力特性 |
1 3.2 地质灾害 |
1 4 红黏土、盐渍土、冰水堆积物、垃圾土、文物土、分散性土和珊瑚砂的研究新进展 |
1 4.1 红黏土 |
1 4.2 盐渍土及冰水堆积物 |
1 4.3 垃圾土、文物土、分散性土 |
1 4.4 珊瑚砂与红砂土 |
1 5 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新进展 |
1 5.1 理论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 |
1 5.2 实用技术和方法 |
1 5.2.1 与膨胀土有关的实用技术和方法 |
1 5.2.2 与黄土有关的实用技术 |
1 5.2.3 与盐渍土有关的实用技术 |
1 5.2.4 其他实用工程技术 |
1 5.2.5 实用评价方法 |
16结论 |
(10)恰木萨水电站输水渠道结构设计与基础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工程地质条件 |
3 输水渠道结构设计(砂砾石段)[1] |
3.1 输水渠道断面设计 |
3.2 输水渠道防渗设计 |
3.3 渠道填筑设计 |
3.4 渠顶宽度设计 |
3.5 渠道挖方及填方段边坡处理 |
3.6 渠道基础处理 |
3.7 表层清废 |
3.8 渠道两岸防护设计 |
4 渠道基础处理 |
4.1 渠道基础湿陷性粉土处理方案比选[2、3] |
4.1.1 预浸水法 |
4.1.2 强夯法 |
4.1.3 换填法 |
4.1.4 方案比选(见表1) |
4.2 现场渠道基础处理方案的调整 |
4.2.1 现场渠道地质情况 |
4.2.2 现场渠道基础处理方案比选 |
5 结语 |
四、浅谈宁夏湿陷性黄土渠基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易溶盐含量的伊犁黄土非饱和弹塑性本构模型[D]. 牛丽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黄土地基载荷浸水湿陷变形计算方法研究[D]. 孙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黄土隧道围岩湿陷与衬砌结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 李骏.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5]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增湿变形特性及桩基负摩阻力研究[D]. 高登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9(08)
- [6]兴电工程改扩建工程地质勘察问题研究[J]. 余侃柱.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8(12)
- [7]大型电力提灌工程改扩建勘察地质问题研究[J]. 余侃柱.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8(11)
- [8]宁夏地区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及监测技术研究[D]. 董永超.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6)
- [9]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应用研究的新进展[J]. 陈正汉,郭楠. 岩土力学, 2019(01)
- [10]恰木萨水电站输水渠道结构设计与基础处理[J]. 陈刚. 广西水利水电,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