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文学精品书廊(论文文献综述)
杨夏薇[1](2021)在《宋代铜镜纹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铜镜是古代日用品,在中国古代既用于鉴容,也用于辟邪等场合,因流传两千多年以上,在物质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铜镜的形式相对简单,平板状,多为圆形,偶有方形,间有菱花形、椭圆等形状者,极个别有柄。其正面平或微凸,是实现其基本功能面,其背面有多种多样的纹饰和装饰,成为古代艺术的主要载体。因铜镜的基本功能是鉴容,所以镜面需要光亮、致密,中国古代铸工在长期实践中,发现高锡青铜可达此效果,其材质的锡含量往往在20%以上,甚至有30%者,但高锡青铜镜坚硬质脆,坠落即碎。而镜背面的纹饰或装饰,应当本源于商周青铜礼乐器,并随时代不同而有变化,工艺也如青铜礼乐器一样多种多样,所以,铸工铜镜的制作,同样沿袭青铜礼乐器生产的路径,早期都是以泥范块范法成形的。青铜器的装饰工艺,多移借自青铜容器,包括镶嵌、错、鎏、镀、绘和包金银等,其中镀锡工艺在装饰镜背的基础上,铸工逐步认识到也是处理镜面、使之白亮的加工工艺。随着这种工艺的普及,铜镜合金的锡含量可以不必很高,使其依然保持相当的韧性。中国铜镜可上溯到河西走廊的齐家文化,中原出现最早的是商代,西周只是零星发现,这些具有铜镜形象的器物,究竟是否全部用于鉴容,还不能肯定,至少其中某些是用于装饰。真正作为日用鉴容的铜镜,大概从春秋晚期才开始逐步增多,侯马铸铜做法发现有铸镜模范,反映出铸镜和其他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甚至装饰纹样一致。经过战国时代的发展,一些特种工艺镜颇为突出,如漆背镜、彩绘镜、双背镜等,表现出高度的工艺技巧。秦汉是青铜镜大大发展阶段,王室和戈地方都会都是青铜镜的重要产地,商品性强故纹样类型多。汉之后的连年动乱对青铜镜生产打击较大,但随着佛教东传和道教的兴起,宗教题材成为铜镜纹样的主要内容。隋唐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多种精美形式、装饰手法多样、纹饰题材丰富的青铜器,表明铜镜生产臻至高峰。唐宋社会的巨变在史学界已有不少研究和讨论,艺术史也有涉及。通观两个时代的青铜镜,差别突出。宋代青铜镜因普通和寻常,往往被忽视,页成为研究较少、留下诸多空白的流域。本文即是针对这一空白而设计的研究,宋代手工业商品化有关,大批量的铜镜以工业化模式生产出来,其纹饰装饰性更强。如表现宋代女性文化的花卉纹镜和凤鸟纹镜,也有人物故事纹镜中展现宋代士人隐逸之情的许由巢父镜、王质观弈镜,还有展现宋代铜镜商品化的商标牌记镜,再有反映与道教、佛教有关的铜镜。宋代铜镜纹饰在艺术上呈现出丰富的装饰化、世俗化表现内容。纹饰的世俗化表现与佛、道教世俗化有关,佛道教义逐渐世俗化,广纳信众,与社会风俗相结合,形成特殊的民间风俗礼仪。铜镜参与了宋人的生活,照容或是民间信仰中用镜祭祀、婚丧喜庆事中都见有铜镜的使用,铜镜纹饰就是反应这些风俗的图像。本文采用图像与空间的讨论方法,将宋代铜镜中的部分纹饰作为单一图像来看,与周围的墓葬壁画、器物形成一个研究场域,应属于墓葬器物研究的一种方法。通过铜镜的功能与图像产生的交互关系,更好的理解宋代铸镜工匠在铜镜装饰上对于纹饰内容、题材的选择,从而进一步探究宋人在物质文化上对铜镜的设计与构思,并探讨纹饰除装饰意义以外的思想内涵,从而进一步展现宋人的造物与装饰思想。
付玉琪[2](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张宇泓[3](2020)在《从原生到自觉:舟山渔民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舟山渔民画诞生自20世纪80年代,正值中国农民画发展的第三阶段。舟山渔民画的创作者是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基础训练的业余绘画爱好者,与其他农民画创作一样,他们经过辅导老师组织和培训后,逐渐开始绘画创作。文章将从渔民画作品分析、渔民画创作辅导老师、渔民画创作者研究入手;以艺术创作基本规律为指导,对渔民画创作发展历程、创作动因、创作过程、创作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揭示渔民画创作如何从原生走向自觉;意在阐明渔民画创作的规律性与独特性,并总结渔民画创作给予的启示。具体研究分为七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提出研究问题,说明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说明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二章,利用相关历史文献和第一手调研资料,分析渔民画创作辅导老师及渔民画创作者基本情况;客观呈现渔民画的出现及发展历程,研究时间限定为1983年至2015年。第三章,渔民画创作启蒙阶段研究。以对渔民画创作辅导老师的访谈为主要资料获取手段,整理与总结渔民画创作辅导理念、辅导方法、实践步骤。第四章,渔民画创作初始阶段研究。以渔民画创作原生创造力的内在驱动因素为研究内容。阐述创作灵感背后的海洋生命意识驱动力、创作题材产生背后的泛渔文化影响力、创作审美追求背后的海岛审美风尚影响力。第五章,渔民画创作探索阶段研究。研究渔民画创作绘画语言的图像来源、绘画语言的组织和学习方法,绘画语言形成后呈现的观念及特点。第六章,渔民画创作深入阶段研究。研究渔民画自觉创作形成的特征及原因。第七章,总结从原生到自觉:渔民画创作研究带来的启示。全文梳理了舟山渔民画发生、发展历程。客观呈现渔民画创作从原生状态到自觉创作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影响渔民画自觉创作形成的因素:“海洋情结”是创作主体发挥原生创造力的主导因素;辅导老师的辅导是渔民画创作走向自觉的关键因素;政府为渔民画创作活动的展开提供平台;渔民画作品的传播是渔民画主体坚持创作的主要外部动机。渔民画创作的研究充分体现了从创作主体意识出发的创作实践所富有的强大生命力,绘画语言也是基于此而逐渐彰显个人风格。突破了农民画“程式化”创作思维模式和“稚拙”审美价值的思考格局。本研究带来的启示:创作精神植根于生命意识,绘画语言成长于多元融合。
张迪[4](2020)在《“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和平崛起的时代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出版“走出去”是实现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以图书产品为载体在全球范围传播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旨在促进国际区域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增进沿线国家出版文化认同、拓宽出版产品多边市场及加大国家出版扶持力度上为我国出版产品“走出去”提供机遇。“丝路书香工程”作为中国出版业唯一进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项目,在政府、市场和企业的三方合力下该项目文化输出成果显着,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输出的主要发力点。“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是其中最早确定的大类项目之一,自2014年底立项以来是实施较为稳健的项目之一,是我国出版业输出中国声音的重要阵地。论文采用质化与量化研究兼具的方法,从国家战略的角度阐述“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在对外传播中的重要意义,论文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研究“丝路书香工程”重点资助项目。首先对“一带一路”倡议、“丝路书香工程”和“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三个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其次根据“丝路书香工程”2015—2019年重点翻译资助项目已公布图书选题名录,对“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的现存的问题,最后根据现存的瓶颈进行优化路径分析。论文在分析“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便出版机构更好抓住政策契机,实现国际业务的转型升级,从而实现中国出版由“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持续提升我国出版物的文化附加值。
臧亚萍[5](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研究 ——以巴蜀书社为中心》文中提出论文运用出版系统论、把关人理论、媒介讯息论等相关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川古籍出版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作了研究。文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概况、组织机构及产品策划进行了考察,总结发展规律与特点,属于当代四川古籍出版专门史研究。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改革开放后四川古籍出版活动,数据样本范围以巴蜀书社、四川民族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和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5家社为主。文章通过采用参与观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计量学多种研究方法,力图剖析三个重要问题:一是该时期四川古籍出版的发展概况问题;二是古籍出版机构自外至内的组织构建问题;三是编印发系统下的古籍出版产品策划问题。并希望通过以上问题的研究,能为繁荣四川古籍出版,提供一些理论、实践意义的参考资料。正文分为三个研究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概况,通过分析5家出版机构的书目数据,归纳古籍出版数量变化、出版内容类别分布规律,并对古籍出版成就、发展成因,以及复苏期、探索期、转型期三个发展阶段特点进行论述,最后概括出四川古籍出版的三个不足:即重复选题、整理方式不平衡、图书宣传渠道利用不足。第二部分研究四川古籍出版组织系统。研究发现,外部组织由U型结构到M型结构进行设置转变,具有组织人员权威、组织结构一体化的显着特点。以巴蜀书社为例的内部组织结构在部门组建上趋于柔性化和灵活性,早期人员构成虽以人才调聘、计划培养为主,但出版队伍始终保持专业性和稳定性。第三部分研究古籍出版产品策划特点,分别从内容、形式、宣传、营销四个子系统要素分析入手。研究发现,由于古籍出版同其他出版类型不同,内容策划上,策划作者多具有权威性高、专业性强的特点,策划选题表现为延续性、地域性、差异性和时代性四个鲜明特征。古籍图书的开本设计强调与内容风格统一,封面设计注重体现艺术审美性和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对装帧设计获奖图书进行个案研究,总结出古籍图书在形式策划上注重设计整体性的特点。宣传、营销策划方面,四川古籍图书宣传方式多样,在传播技术变迁影响下,虽经历传统、网络到媒介融合宣传的三个过渡阶段,但书讯书评、活动推广和媒体宣传仍为现阶段古籍图书的三种主要宣传方式。以巴蜀书社为代表,四川古籍出版产品注重精准营销和海外营销,但在对其进行品牌认知度问卷调查时也发现,巴蜀书社存在品牌认知度不高的问题。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提出四川古籍出版的初步对策,指出论文本身的不足,并对将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王芳[6](2019)在《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以大学生学习为核心的学习质量提升也成为近些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然而,大学生学习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学校、家庭等多维情境。构建大学生学习的综合模型研究既是当前大学生学习研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又是深入开展大学生学习研究的必然趋势。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大学生学习与学习力研究之后,在学习心理学和系统动力学的基础上,厘定了大学生学习力的内涵和结构要素,建构了大学生学习力的理论模型;通过批判性地借鉴对大学生学习研究影响最深的大学影响理论,融合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提出了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借助“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NCSS)的数据库对理论模型加以验证,构建了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实证模型,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影响因素及动态发展特征。同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学习卓越大学生的学习力模型,深入挖掘了我国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特殊性。总体而言,本研究创新性的提出了大学生学习力的理论模型,并以学习力模型为整体探索了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影响因素及其动态发展特征,既破解了大学生学习研究的现实窘境,实践了大学生学习的整合模型研究,又打破了已有学习力的静态式结构研究现状。此外,本研究的创新性还体现在对混合方法研究的聚敛式设计和多种分析方法的尝试,从横纵向呈现数据结果以及立体式和动静结合的学习力模型。通过量化研究探索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普遍性特征,同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展现大学生对学习的真实体验,挖掘出了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特殊性,实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效结合。本研究综合运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选择较为适切的聚敛式设计来展开对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分析。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批判性的借鉴已有理论,提出本研究的大学生学习力理论模型及概念框架。其次,使用量化研究分析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实证模型;第三,通过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探究个体、中微观和宏观环境因素对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影响;第四,通过追踪数据分析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动态发展特征;最后,以个案研究为策略,以深度访谈收集资料,并运用分析归纳法来挖掘我国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特殊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各要素整体呈积极的发展态势,但各要素的发展不均衡,不同群体的大学生在学习力的各要素均值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不同性别、生源地、家庭经济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年级、学科类型、高校类型等学生在学习力的各要素上存在显着差异。第二,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是集认知、行为、情感为一体的综合模型,展现了学习驱动力、学习策略力、学习行动力、知识力、认知力、技能力和情感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的学习驱动力、学习策略力都对学习行动力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而学习行动力又对知识力、认知力、技能力和情感力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第三,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受到入学前的经历、微观的课堂教学环境和宏观的校园环境的综合影响。其中,家庭背景因素和高中阶段的学业表现作为入学前的经历显着影响我国大学生的学习力模型;我国大学生对课堂教学环境的体验对学习力模型具有十分显着的正向影响,且影响效应在所有环境因素中最大;我国大学生对学校环境的满意度显着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第四,时间因素对我国大学生的学习驱动力、学习策略力、学习行动力及情感力存在显着影响,且学习力模型各结构要素的相互关系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表现在应用驱动力对学习行动力的影响在个体内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显着增强;学习策略力对学习行动力的影响在个体内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显着增强;学习行动力对知识力、认知力、技能力和情感力的影响在个体内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显着增强。第五,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特殊性表现在内外部的作用机制上。在内部作用机制上,学习卓越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驱动力,自主调节学习能力强,能够自主调节学习策略的使用和学习行动力,愿意为了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付出努力,在知识、认知、技能和情感方面的收获会转化成新的驱动力,并改进学习策略和行动,形成良性循环。在外部作用机制上,学习卓越大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完成自我定位的探索与明确,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借助入学前的经历、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人际关系等情境因素的积极作用,促进学习力模型的良性循环。结合量化与质性研究的基本结论,本研究还提出了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研究的综合结论:第一,学习行动力是学习力模型的桥梁性要素,在大学教育的可塑性最强;第二,高中阶段的学业表现和家庭教养方式是入学前经历影响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主要因素,其中学业表现又包括了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和学习状态;第三,课堂教学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力模型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大学教育最有可为的环节;第四,第二课堂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重要环境因素,本科生对科研的需求凸显,需同时发挥正规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作用;第五,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力模型不可忽视的情境因素;第六,“自我定位”是量化研究中不曾被重视,却是影响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特殊性的关键性因素。基于以上结论,研究者分别从影响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三个重要主体,即学生、教师和学校,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学生层面:拓宽信息渠道,明确自我定位;注重学习力要素特征,推进自我建设;寻求朋辈帮助,实现自我超越。教师层面:认可教师身份,保持反思性审查;充实教学内容,加强思维引导;加强师生交流,倾听学生声音。学校层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制度性支持,创造良好的第二课堂环境;完善教师考核制度,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张浩宇[7](2019)在《台湾新电影与后新电影叙事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台湾新电影与后新电影在台湾文化历史上有重要地位,是台湾电影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阶段。二者在艺术创作中,以独特的叙事表现手法实现了对各自领域的艺术追求,获得观众的认同与喜爱,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本论文共由三部分组成,在梳理台湾电影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别从二者的叙事风格、后者对前者的继承与革新、差异背后的多维成因及启示三个部分综合考察和系统分析,反思目前台湾电影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台湾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性的意见。首先,分析台湾新电影与后新电影不同的叙事风格。该部分从台湾新电影与后新电影的历史语境出发,分析新电影在浓厚的乡土文学氛围与关注社会现实的倾向下,写实性影像风格的形成,以及新世纪的后新电影由于本土市场的包容性,多元化叙事风格的呈现。以这两个时期的多部经典代表作品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叙事特点,为比较的展开奠定基础和确立思路。其次,研究这两个时期电影的共性叙事与二者的差异。后新电影在成长和青春叙事、以及立足现实本土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新电影。新电影倾向于乡土写实记录,以主要角色背负历史沉重感,运用缓慢、疏离的写实性语言;后新电影跨越悲情主义构建青春回忆时空,包容多元化族群身份,蒙太奇叙事话语明快。在整体性分析下,以《悲情城市》与《海角七号》两部代表性影片为例,进一步比较叙事时空的转换、个人与集体视野以及人物身份的建构,充分挖掘后新电影对新电影的继承和创新。最后,指出叙事差异的成因及对台湾电影发展方向的思考。由于政治背景的严肃性逐渐淡化、乡土文学转而过渡到大众文学、受众审美趋向追求视觉性等因素,导致两时期影片叙事形成差异。进而反思新电影艺术色彩浓厚未考虑观众对娱乐性的诉求,后新电影过度关注商业性导致艺术性有所缺失等问题。笔者对此做出理性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对台湾电影的发展提供有益参照。
王雨晓[8](2019)在《中国“好书榜”研究》文中认为图书数量因社会和市场需求提升而大量增加,出版市场的经济也有所好转,可图书质量却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图书的质量开始出现粗制滥造的现象,精品力作少之又少,品牌图书仍多是经典系列图书,新增图书在社会上长期广泛流传的却很少。因此,出版社立足于做书、做好书、做好精品书,开始对自己的产品进行精心策划、生产经营,加强图书创新出版。“好书榜”便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不断吸引读者的眼球。近几年中国“好书榜”层出不穷,充斥在出版市场的各个角落。其顺应时代潮流出现,为提升人民精神文化上的追求做了进一步推进,体现了中国出版业的文化积累和文化传播的创新性。“好书榜”逐渐成为引领社会阅读的旗帜,让人们更好更快地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优秀图书,加快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本文以文化传播的视角,研究“好书榜”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笔者通过分析“好书榜”在新时代产生的背景、评选机制和标准、榜单图书的主题内容与装帧设计,得到“好书榜”榜单内容多样化、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并且不同出版社的榜单各具出版特色。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好书榜”推进精品图书的出版,弘扬出版的主旋律,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创新性。从文化传播上看,“好书榜”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播,有效地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好书榜不仅是出版业的文化产物,还是推动文化传播的时代产物。“好书榜”不仅优化了出版市场,还推动了优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传播速度。本文通过对“好书榜”进行研究分析,希望为中国出版业的未来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同时也希望对当代层出不穷的“好书榜”发展规范化有所帮助。
赵晟[9](2019)在《黄向坚万里寻亲图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以清初苏州画家黄向坚为对象的个案研究,黄向坚自云南寻亲归来后数年时间内绘制了以云贵风景为主题的《万里寻亲图》系列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影响,这些作品为明清实景山水画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表现领域。文章的结构将从三个部分展开:第一章是研究黄向坚的家世与生平;第二章是黄向坚的寻亲旅行与笔记《寻亲纪程》、《滇还日记》和剧本《万里圆》的版本考述。第三章是黄向坚创作《万里寻亲图》的过程及其作品的流传,着录和评价。
张兰芳[10](2015)在《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代各门类艺术领域涌现出的无数名家杰作之所以为人敬仰,缘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人类艺术史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新创造。追求独创性风格,历来是创作者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对风格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也是众多理论研究者所关注的热门论题。目前,关于古代艺术风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各门类艺术的具体研究或断代研究上,而将古代各门类艺术视作一个整体,从宏观层面对其共性风格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至今付诸阙如。基于此,本文从宏观层面对古代各门类艺术所具有的共性风格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必要。古代艺术风格的形成,对影响古代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作了系统性分析研究。本文认为风格的形成与事物发生的原因之间具有共通性,可从地点、时间、人物三个维度予以思考。风格是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创作主体通过艺术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中所呈现出的稳定而独特的整体风貌与艺术特色,由此提出地理环境、时代环境和创作主体是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艺术风格是三者融会贯通、共同作用的结果。古代艺术风格的类型,从类型学意义对古代艺术风格类型作了研究。本文在对古代艺术风格类型理论发展脉络梳理概括的基础上,发现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之间具有类型化的趋向,划分的依据与角度不同,所得风格类型也不同。由此提出从“形”、“意”、“文”、“法”、“气”五个方面来建立古代艺术的基本风格类型:简约与繁丰、含蓄与明快、素朴与华丽、谨严与疏放、阴柔与阳刚,以实现多重审美角度下对古代艺术风格的全面观照。古代艺术风格的特征,对艺术风格的一般特征和品评特征作了研究。风格一般特征是各门类艺术都具有的共性特征,任何层面的艺术风格都必然具备独特性、多样性、稳定性、变异性以及归属性特征;对风格品评特征的概括,基于古人对风格品评的重视,常采用“以物譬喻”、“分级品第”的方式品评作家、作品风格,由此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话语系统,风格品评的意象化、品第化特征,代表了古人认识与理解风格特征的独特视角和审美情趣。古代艺术风格的发展,对风格发展的规律、路径及对后世创作的影响作了研究。本文认为古代艺术风格不断承传发展,符合辩证法发展规律,这一基本规律就是“通变”;由于不同时代创作主体始终秉持“师古”、“师造化”、“师心”的发展路径,推动艺术风格在保持历史继承性的同时不断发展嬗变。古代艺术风格影响后世艺术创作是必然的,且历时越久,风格面目越多,为后世所提供的资源储备与典型范式也就愈加丰厚,受顾颉刚“层累说”思想启发,本文提出古代艺术风格以“层累”态势影响后世艺术创作,且主要通过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展开,体现为内容的衍生、演变与形式的延续、拓展。
二、政治·文学精品书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治·文学精品书廊(论文提纲范文)
(1)宋代铜镜纹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宋代铜镜纹饰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宋代铜镜纹饰考古学分期与特征 |
一、考古学研究中宋代铜镜纹饰的分期 |
二、考古学研究中宋代铜镜形制的分期 |
第二节 宋代铜镜纹饰的特征 |
一、宋代铜镜纹饰的题材特征 |
二、宋代铜镜纹饰的构图特征 |
三、宋代铜镜纹饰的装饰特征 |
第二章 花卉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花卉纹 |
一、牡丹纹 |
二、莲花纹 |
三、梅花纹 |
第二节 花卉纹的图式结构 |
一、缠枝花式结构 |
二、折枝花式结构 |
三、“小品”式结构 |
第三节 花卉纹对宋代花鸟画的模仿 |
第三章 凤鸟纹与龙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凤鸟纹 |
一、凤鸟纹 |
二、凤鸟纹的图式结构 |
第二节 龙纹 |
一、龙纹的图像形式 |
二、龙纹的图像内容 |
第四章 人物故事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仙人故事纹 |
一、龟鹤仙人纹 |
二、仙人斩蛟龙纹 |
三、达摩渡江纹 |
第二节 历史人物故事纹 |
一、许由巢父纹 |
二、王质观弈纹 |
三、唐明皇游月宫纹 |
第三节 民间故事纹 |
一、柳毅传书纹 |
二、牛郎织女纹 |
第四节 世俗生活类纹饰 |
一、海舶纹 |
二、婴戏纹 |
第五章 其他类型纹饰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几何纹 |
一、球路纹与龟背纹的发展演变 |
二、球路纹、龟背纹的仿藻井式结构 |
三、球路纹、龟背纹镜与建筑纹饰的关系 |
第二节 八卦纹 |
一、八卦纹的图像形式 |
二、八卦纹的符号化演变 |
第三节 牌记铭文镜 |
一、宋镜“牌记”的发展与形式 |
二、牌记铭文的内容 |
三、牌记中铸镜城镇的分布情况 |
第六章 宋代铜镜纹饰的“图像功能” |
第一节 墓葬中铜镜“使用空间”的界定 |
一、宋代墓葬中铜镜的使用特殊性 |
二、宋代铜镜的“使用空间”界定 |
第二节 墓顶挂镜的纹饰功能与意义 |
一、墓顶挂镜的基本情况与地域分布 |
二、墓顶铜镜纹饰的特殊性 |
三、铜镜纹饰与“访仙”隐喻 |
第三节 生活空间中铜镜的功能与意义 |
一、墓葬中的生活用镜 |
二、铜镜与日常生活 |
三、铜镜与镜像 |
第四节 宗教仪式中铜镜的功能与意义 |
一、铜镜纹饰与道教 |
二、铜镜纹饰与佛教 |
第五节 铜镜纹饰的“图像功能” |
一、装饰性 |
二、隐喻性 |
结语 |
附录1 宋代铜镜图录 |
附录2 宋代纪年墓出土铜镜表 |
参考文献 |
一、古代文献 |
二、现代文献 |
三、图录 |
四、考古发掘报告 |
五、期刊及硕博士学位论文 |
致谢 |
(2)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从原生到自觉:舟山渔民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农民画研究现状 |
(二)渔民画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写作框架 |
第二章 舟山渔民画发展面貌 |
一、舟山群岛地理文化概述 |
二、舟山渔民画出现的历史契机与发展历程 |
(一)舟山渔民画出现的历史契机 |
(二)舟山渔民画的发展历程 |
三、舟山渔民画的辅导群体与创作主体 |
(一)辅导老师基本情况 |
(二)创作者基本情况 |
小结 |
第三章 渔民画创作启蒙:渔民画创作的辅导 |
一、辅导理念 |
(一)突破农民画创作的思维 |
(二)尊重创作者的原生创作力 |
(三)尊重绘画语言的原生表达 |
二、辅导方法 |
(一)打开创作者的内心 |
(二)找“闪光点” |
(三)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
(四)画外之话 |
三、辅导绘画创作的一般步骤 |
小结 |
第四章 渔民画创作初始:原生创作意识的唤醒 |
一、海洋生命意识萌发下的创作灵感 |
(一)生之艰难下的命运思考 |
(二)生之困惑下的敬畏未知 |
(三)生之奋斗下的现实拼搏 |
(四)生之追求下的生活理想 |
二、泛渔文化影响下的创作题材 |
(一)渔业生产 |
(二)渔民日常 |
(三)渔民命运 |
(四)鱼类生物 |
(五)海岛渔民 |
三、海岛审美风尚陶染下的创作审美追求 |
(一)壮 |
(二)鲜 |
(三)游 |
(四)信 |
小结 |
第五章 渔民画创作探索:绘画语言的形成 |
一、绘画图像的来源 |
(一)海洋生物 |
(二)人物 |
(三)自然景观 |
(四)渔业生产资料 |
(五)建筑 |
(六)祭祀 |
(七)节庆、民俗 |
二、绘画图像的组织 |
(一)原生表达 |
(二)融合再造 |
(三)重复强化 |
三、绘画形式语言的特点及表现 |
(一)光与影观念及表现 |
(二)空间观念及表现 |
(三)形体造型及表现 |
(四)色彩语言及表现 |
小结 |
第六章 渔民画创作深入:自觉创作的形成 |
一、自觉创作形成的标志 |
(一)深层创作动机逐渐占据主导 |
(二)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协调统一 |
(三)创作表现手段的自觉选用 |
(四)创作探索意识的不断加强 |
二、自觉创作的个案呈现 |
(一)定海区渔民画作者徐重芳 |
(二)普陀区渔民画作者郑红飞 |
(三)岱山县渔民画作者俞世祥 |
(四)嵊泗县渔民画作者马绍洪 |
三、自觉创作形成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渔民画自觉创作形成的内部因素 |
(二)影响渔民画自觉创作形成的外部因素 |
小结 |
第七章 从原生到自觉:舟山渔民画创作研究给予的启示 |
一、创作精神根植于生命意识 |
二、绘画语言生成于多元融合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舟山渔民画大事记 |
附录二 舟山渔民画代表画家资料统计表 |
附录三 渔民画作品插图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难点 |
1.3.4 创新点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有利于拓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的理论研究视域 |
1.4.2 实践意义:为“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选题策划提供借鉴 |
2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 |
2.1 “一带一路”倡议 |
2.2 “丝路书香工程” |
2.3 “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 |
2.3.1 资助单位与资助品种 |
2.3.2 项目申报评审和公示时间 |
2.3.3 申报重点 |
3 “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相关数据分析 |
3.1 获资助单位概况分析 |
3.1.1 前20名获资助单位 |
3.1.2 资助单位属性 |
3.2 获资助区域分析 |
3.2.1 不同省份获资助单位的入选数 |
3.2.2 获资助单位的省份数量 |
3.2.3 获资助出版单位地区分布 |
3.3 获资助图书选题分析 |
3.3.1 出版图书主题 |
3.3.2 图书选题关键词分析 |
3.4 获资助项目的输出语种分析 |
4 “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现存瓶颈分析 |
4.1 文化差异导致文化折扣 |
4.2 翻译方面是重大短板 |
4.3 出版单位忽视海外市场需求 |
4.4 图书选题同质化现象严重 |
5 “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优化路径 |
5.1 淡化海外受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
5.2 强化图书翻译 |
5.2.1 探索中外合作译者模式 |
5.2.2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
5.2.3 增强受众意识 |
5.3 重视海外图书市场需求 |
5.4 选题要坚持内容为王 |
5.4.1 加大实用性选题资助力度 |
5.4.2 加大创新性选题资助力度 |
5.4.3 加大少儿类选题资助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研究 ——以巴蜀书社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
一、概念厘定 |
二、研究范围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总结四川古籍出版的地域特色和规律 |
二、丰富古籍出版史研究的内容 |
三、为传统文化典籍的整理出版提供借鉴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研究成果述略 |
二、研究专着 |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性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创新性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概况 |
第一节 图书出版概况 |
一、出版数量变化 |
二、出版内容主要类别分布特点 |
三、图书获奖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古籍出版成就与发展成因探析 |
一、古籍出版成就与特色 |
二、发展成因探析 |
第三节 古籍出版的阶段性特点 |
一、复苏期(1981-1991) |
二、探索期(1992-2002) |
三、转型期(2003年以后) |
第四节 四川古籍出版的不足 |
一、存在重复选题现象 |
二、整理方式具有不平衡性 |
三、图书宣传渠道利用不足 |
第三章 古籍出版的组织机构 |
第一节 四川古籍出版组织机构类型及表现特点 |
一、设置类型分析 |
二、表现特点分析 |
第二节 内部组织结构分析——以巴蜀书社为例 |
一、部门设置特点 |
二、人员组建方式及构成特点 |
第四章 古籍出版产品的内容、形式策划 |
第一节 内容策划 |
一、策划思想的把关分析 |
二、策划作者分析 |
三、策划整理形式 |
四、策划内容的选题特点 |
第二节 形式策划 |
一、开本设计分析 |
二、封面设计分析 |
三、个案分析:“中国最美的书”——《藏区民间珍藏藏文典籍丛刊》 |
第五章 古籍出版产品的宣传、营销策划 |
第一节 宣传策划 |
一、宣传方式多样 |
二、三种主要方式 |
第二节 营销策划 |
一、营销渠道特点 |
二、营销品牌认知度的问卷调查分析——以巴蜀书社为例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巴蜀书社历年古籍出版书目统计情况(1984-2017) |
附录2 四川大学出版社古籍出版书目统计情况(1986-2017) |
附录3 四川人民出版社古籍出版书目统计情况(1981-2017) |
附录4 西南交大出版社古籍出版书目统计情况(1992-2017) |
附录5 四川民族出版社古籍出版书目统计情况(汉、彝、藏文) |
附录6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获奖书目、获奖项目 |
附录7 巴蜀书社:社长访谈录、小传 |
附录8 巴蜀书社品牌认知度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背景 |
一、回归大学之道——对本科教育质量的强烈呼唤 |
二、促进学生发展——对本科教育灵魂的坚定守护 |
三、大学生的学习——衡量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维度 |
四、学习力的研究——大学生学习研究现实窘境的破解之道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学习的研究综述 |
一、大学生学习的研究现状 |
二、大学生学习研究的发展趋势 |
三、大学生学习研究文献的评析与启示 |
第二节 学习力的研究综述 |
一、学习力研究的发展脉络 |
二、学习力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学习力研究文献的评析与启示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概念框架 |
一、大学生学习力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生学习力的理论模型 |
三、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
一、研究问题 |
二、分析框架 |
三、相关概念的操作性定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资料收集的方法与过程 |
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的信效度与伦理 |
一、研究的可靠性 |
二、研究的推论性 |
三、研究的伦理 |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实证模型建构 |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要素的特征描述 |
一、我国大学生学习力要素的总体特征描述 |
二、我国不同类别大学生学习力要素的特征描述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实证模型分析 |
一、我国大学生学习力要素的相关分析 |
二、我国大学生学习力实证模型的研究假设 |
三、我国大学生学习力实证模型的验证 |
四、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个体层面因素对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影响分析 |
一、个体特征因素的影响分析 |
二、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分析 |
三、高中阶段学业表现的影响分析 |
四、个体层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分析 |
五、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中微观环境因素对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影响分析 |
一、年级的调节效应检验 |
二、学科类型的调节效应检验 |
三、课堂教学环境的影响分析 |
四、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宏观环境因素对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影响分析 |
一、校园支持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二、人际环境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三、学校环境满意度的综合影响分析 |
四、结果与讨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动态发展特征 |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追踪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我国大学生学习力要素动态发展的总体特征 |
二、我国大学生学习力要素动态发展的具体特征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动态发展模型 |
一、我国大学生学习力动态发展模型的研究假设 |
二、我国大学生学习力动态发展模型的建构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特殊性探索 |
第一节 一位学习卓越大学生的个案调查 |
一、蜜月期 |
二、震惊与调适期 |
三、掌控期 |
四、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初步理论模式 |
第二节 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作用机制 |
一、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基本形态 |
二、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整合图式分析 |
三、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理论模式解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基本特征 |
二、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影响因素 |
三、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动态发展特征 |
四、学习卓越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的特殊性 |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研究的综合结论 |
第三节 对策与建议 |
一、学生层面 |
二、教师层面 |
三、学校层面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附录 |
附录一: 大学生学习力量表 |
附录二: 受访者招募书 |
附录三: 知情同意书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附录五: 接触摘要单 |
附录六: 受访者信息与代码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 |
(7)台湾新电影与后新电影叙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意义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研究方法 |
创新性 |
第一章 新电影与后新电影的叙事风格 |
第一节 新电影与后新电影发展概述 |
一、“里程碑”式新电影 |
二、“后海角”时代浪潮 |
第二节 写实性的新电影 |
一、极富特色的写实主义 |
二、长镜头美学与空间影像的运用 |
三、画框构图与镜中成像 |
四、非影像“第三人称”叙事 |
第三节 多元化的后新电影 |
一、本土化叙事主题 |
二、青春回忆影像 |
三、叙事范式中的喜剧元素 |
四、时空交错式叙事结构 |
第二章 新电影与后新电影叙事的异同 |
第一节 后新电影对新电影叙事手法的继承 |
一、成长与青春叙事并进 |
二、立足于本土现实倾向 |
第二节 新电影与后新电影叙事的差异呈现 |
一、叙事内容:乡土纪实与青春怀旧 |
二、叙事人物:个人经验与群像视野 |
三、叙事话语:缓慢叙事与明快表达 |
第三节 《悲情城市》与《海角七号》的文本比较 |
一、多重转换的叙事时空 |
二、个人经验折射集体经验 |
三、本土叙事书写人物身份 |
第三章 两个时期电影叙事差异的思考 |
第一节 探寻差异背后的多维成因 |
一、社会环境:从紧密贴合到淡化政治 |
二、文化背景:从乡土文学到大众文学 |
三、受众审美:从远观凝视到视觉新奇 |
第二节 勾勒台湾电影的发展图景 |
一、类型倾向:商业与艺术的自觉融合 |
二、文化自律:提升本土文艺片的关注 |
三、创作方式:合拍片为契机寻求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台湾新电影的主要代表作品 |
附录B 台湾后新电影的主要代表作品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中国“好书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好书榜”概述 |
2.1 “好书榜”的产生 |
2.2 “好书榜”的界定 |
2.2.1 好书概念界定 |
2.2.2 “好书榜”概念界定 |
2.3 “好书榜”的评选主体 |
2.3.1 出版社自评“好书榜” |
2.3.2 第三方媒体评选“好书榜” |
2.3.3 发行商评选“好书榜” |
2.4 “好书榜”推出的目的 |
第三章 “好书榜”的产生背景 |
3.1 新时代中国出版业发展与繁荣 |
3.2 全民阅读的推广 |
3.3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
3.4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
3.4.1 历史发展中的文化符号—图书 |
3.4.2 出版活动中的出版文化 |
3.5 品牌图书的出版 |
3.5.1 品牌图书决胜市场 |
3.5.2 打造品牌图书基于“好书榜” |
3.6 精品出版战略的实施 |
3.7 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
第四章 “好书榜”评选的体制及特征 |
4.1 “好书榜”的评选体制与机制 |
4.1.1 系统独特的评选体制与机制 |
4.1.2 机制中的具体环节 |
4.2 “好书榜”的评选特征 |
4.2.1 以双效原则基准 |
4.2.2 年度新出版图书 |
4.2.3 评选过程公开 |
4.3 “好书榜”的具体评选 |
4.3.1 线下评选为主 |
4.3.2 线上线下相结合 |
第五章 “好书榜”榜单主题内容分析 |
5.1 好书榜的主题类型 |
5.1.1 优秀传统文化类 |
5.1.2 古籍整理与点校类 |
5.1.3 学术研究类图书类 |
5.1.4 外国科学技术类 |
5.1.5 海外中国研究类 |
5.1.6 引进少儿类 |
5.1.7 经济金融管理类 |
5.2 “好书榜”榜单特点 |
5.2.1 榜单内容多样化 |
5.2.2 榜单具有时代性 |
5.2.3 榜单含有出版社特色 |
第六章 “好书榜”图书的装帧设计分析 |
6.1 装帧设计具有整体性 |
6.1.1 封面突出图书主题 |
6.1.2 版式设计各具特点 |
6.2 巧妙运用设计语言 |
6.2.1 恰当的文字处理 |
6.2.2 合理的插图 |
6.2.3 协调的色彩搭配 |
第七章 “好书榜”的品牌价值及社会效果 |
7.1 “好书榜”的品牌价值 |
7.1.1 对出版社的品牌影响 |
7.1.2 对图书品牌构建的影响 |
7.1.3 对编辑工作的影响 |
7.2 “好书榜”的社会效果 |
7.2.1 “好书榜”弘扬出版主旋律 |
7.2.2 “好书榜”促进全民阅读 |
7.2.3 “好书榜”促进精品出版 |
7.2.4 “好书榜”创造品牌价值 |
7.2.5 “好书榜”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 |
7.2.6 “好书榜”促进中外优秀文化传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黄向坚万里寻亲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生平与家世 |
第一节 黄向坚的籍贯 |
第二节 黄向坚的生卒年 |
第三节 黄向坚的家世 |
第二章 万里寻亲与传播文本 |
第一节 黄向坚寻亲路线及经过 |
第二节 《寻亲纪程》、《滇还日记》与《万里圆》版本考 |
第三章 黄向坚与万里寻亲图 |
第一节 万里寻亲图画目统计 |
第二节 万里寻亲图的创作特点 |
第三节 万里寻亲图地点统计 |
第四节 万里寻亲图的创作背景 |
第四章 万里寻亲图的着录、流传与评价 |
第一节 三幅剑川图 |
第二节 万里寻亲图的流传 |
第三节 万里寻亲图的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版 |
附录1 黄向坚印鉴款识 |
附录2 黄向坚年表 |
附录3 黄向坚寻亲笔记初刻本书跋 |
附录4 黄向坚传记 |
致谢 |
(10)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风格”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三、研究现状与主要论题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古代艺术风格的形成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土地各以其类生——自然地理的印记 |
二、声以俗移——人文地理的影响 |
三、江山之助与艺术风格 |
第二节 时代环境 |
一、时代治乱与艺术风格 |
二、经济兴衰与艺术风格 |
三、主流思想与艺术风格 |
四、统治者干预与艺术风格 |
第三节 创作主体 |
一、从类型化风格到个性化风格 |
二、主体个性与艺术风格 |
三、“文如其人”的再思考 |
第二章 古代艺术风格的类型 |
第一节 占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演进 |
一、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萌芽先秦、两汉 |
二、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形成——魏晋六朝 |
三、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衍展:唐至明 |
四、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总结:清 |
第二节 五对基本风格类型 |
一、简约与繁丰 |
二、含蓄与明快 |
三、素朴与华丽 |
四、谨严与疏放 |
五、阴柔与阳刚 |
第三章 古代艺术风格的特征 |
第一节 古代艺术风格的一般特征 |
一、独特性 |
二、多样性 |
三、稳定性 |
四、变异性 |
五、归属性 |
第二节 古代艺术风格的品评特征 |
一、风格品评的意象化 |
二、风格品评的品第化 |
第四章 古代艺术风格的发展 |
第一节 古代艺术风格发展的规律 |
一、“通变”的哲学基础 |
二、“通变”的理论阐释 |
三、“通变”规律的本质:“通”与“变”的辨证统一 |
第二节 古代艺术风格发展的路径 |
一、师古:尚“古”的文化传统 |
二、师造化:求“真”的现实基础 |
三、师心:创“新”的开拓精神 |
第三节 古代艺术风格对后世创作的影响 |
一、“层累说”的启示 |
二、影响的两种方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
四、政治·文学精品书廊(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铜镜纹饰研究[D]. 杨夏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3]从原生到自觉:舟山渔民画创作研究[D]. 张宇泓.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4]“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研究[D]. 张迪.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6)
- [5]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研究 ——以巴蜀书社为中心[D]. 臧亚萍.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研究[D]. 王芳. 厦门大学, 2019(08)
- [7]台湾新电影与后新电影叙事比较研究[D]. 张浩宇. 河南大学, 2019(01)
- [8]中国“好书榜”研究[D]. 王雨晓. 河北大学, 2019(08)
- [9]黄向坚万里寻亲图研究[D]. 赵晟.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10]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研究[D]. 张兰芳. 东南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