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古地理研究图集(论文文献综述)
王成善,林畅松[1](2021)在《中国沉积学近十年来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文中提出中国沉积学经历了从20世纪初至21世纪百余年的发展历程。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沉积学在盆地动力学、层序地层学、源-汇系统、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古地理学、前寒武纪沉积学、现代沉积环境、深时地质与沉积学、生物沉积学等多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深时古气候与全球变化、古环境变化及第四纪沉积等领域的研究与国际同步发展或已迈入国际研究前沿。同时,形成了陆相层序地层和盆地沉积充填动力学、含油气盆地沉积学等独具我国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并围绕国家能源需求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我国沉积学研究仍以跟踪国际前沿为主,而原创性的、引领性的研究较少。我国沉积学在温室陆地气候与古地貌重建、重大地质转折期的沉积和生物过程、源-汇系统、前寒武纪超大陆演化与早期地球环境等领域有望取得具有国际前沿的开拓性成果。
张克信,何卫红,徐亚东,姚华舟,张雄华,林启祥,季军良,骆满生,宋博文,于洋,韩凤禄,寇晓虎,王嘉轩,王丽君[2](2020)在《论断代构造-地层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中国寒武纪构造-地层区划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础地质调查的首项任务就是查清不同构造-地层区划单元内的地层层序和时代.因此,开展构造-地层区划和建立地层格架,是矿产能源、水文环境和工程地质等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奠基性工作.本文强调构造、沉积和气候环境等对地层发育的主控作用,并提出断代构造-地层区划定义为: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地质发展阶段(如新元古代,寒武纪等)内形成的地层,通过对其形成的构造环境、沉积和气候环境、岩石组合、古生物组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记录的综合调查分析对比后,所进行的地层地理分布划分.根据新含义,本文以中国寒武纪构造-地层区划为实例,拟定出构造-地层区划的主要依据是:全球洋陆重建分布、地层建造大类、基底和盖层地层序列和洋陆转化时间、地层序列完整性与接触关系、地层岩性岩相序列对比、造山带对接缝合带洋板块地层分布与特征、造山带叠接缝合带洋板块地层分布与特征、生物古地理区系、构造-岩相古地理格局、古气候分区、区划边界11条识别标志.
郑秀娟,杜远生,朱筱敏,刘招君,胡斌,吴胜和,邵龙义,旷红伟,罗静兰,钟大康,李华,何登发,朱如凯,鲍志东[3](2021)在《中国古地理学近十年主要进展》文中指出本文从古地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对中国古地理学近十年的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认为中国古地理学在多个方面引领了古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包括:(1)在古地理学基础研究方面,多学科齐头并进,支撑了古地理学科的持续发展;(2)在古地理研究方法与成图方面,构造古地理、生物古地理中的遗迹学研究、小尺度古地理研究和大数据古地理研究有了长足进展;(3)在古地理学应用方面,从含油气盆地古地理、油页岩古地理及碎屑岩成岩作用多角度研究油气资源与油页岩,并在聚煤区古地理研究与煤炭资源预测及其他矿藏古地理研究与找矿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何登发,李德生,王成善,刘少峰,陈槚俊[4](2020)在《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现状、思路与方法》文中提出古地理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的综合性科学,构造古地理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理单元的构造属性及其演变特征的科学。地球表面的山川、流域与盆地等自然地理单元受岩石圈板块水平运动与深部地幔动力学的联合控制。自然地理单元及其演变是内、外动力长期作用的综合结果。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思想是在地球系统科学的活动论、演化论、阶段论与转换论观念下的自然延伸。整体、动态、综合分析是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边界、属性、组成、结构与演变的"五定"原则是工作的具体步骤;搭建数据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古地理重建平台是研究的重要途径。基于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思想的原型盆地分析,是对原型盆地进行复位、复原与复变,揭示原型盆地的时—空结构;而活动论的源-汇系统分析是在地球系统观指导下的深、浅部结合的全链条、全过程综合研究。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是研究地表过程和能源、资源矿产分布预测的重要基础。
李蒙[5](2019)在《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西缘毗邻古亚洲洋构造域、祁连构造域和秦岭构造域,横跨多条构造带,一直是地质研究中的难点区域之一。研究区主要涉及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阴山地块、北秦岭地块和北祁连构造带几个重要构造单元的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各构造带的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着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时空演化过程。奥陶纪是鄂尔多斯西缘重要的构造演化阶段,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晚奥陶世晚期两期重要的构造事件将西缘奥陶纪的沉积演化与寒武系和上古生界明显区分开来,使得西缘奥陶纪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具有很好的区域对比关系,对西缘早古生界与晚古生界之间的重大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分别经历了早奥陶世冶里期、亮甲山期,中奥陶世马家沟期和晚奥陶世峰峰期、平凉期及背锅山期几个演化阶段。冶里期、亮甲山期主要在研究区南部发育环陆云坪和云灰坪沉积,中北部则为隆升剥蚀区;马家沟期发育局限-开阔台地沉积、开阔海台地沉积,北部存在伊盟古陆,南部为镇原隆起;峰峰期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台地前缘与礁滩沉积和大陆斜坡沉积;平凉期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台地前缘沉积和大陆斜坡-深水海槽沉积,此时鄂尔多斯地块内部已经隆起为剥蚀区;背锅山期只在研究区南缘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和台地前缘斜坡沉积。通过锆石定年分析、沉积演化规律以及区域构造背景对争议地层重新进行了厘定,研究认为背锅山期沉积于晚奥陶世末期,平凉组及其西缘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公乌素组沉积于晚奥陶世早中期,峰峰组沉积于晚奥陶世早期,香山群沉积于米钵山组之后,与米钵山组一同置于晚奥陶世。根据研究区中上奥陶统沉积物源研究认为晚奥陶世沿古城子-牛首山-平凉两侧物源岩性、构造背景、源岩时代以及沉积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该区域可能是混源的主要区域。鄂尔多斯地块西部与走廊过渡带东部、阿拉善地块东部沉积物源存在一定差异。阿拉善地块东部与走廊过渡带东部受北祁连构造带物源的影响明显,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南北两侧物源存在差异,北侧(桌子山一带)中晚奥陶世受伊盟古陆和阿拉善地块东北部古隆起物源的共同影响,乌拉力克组沉积之前以伊盟古陆为主,之后以阿拉善地块东北部物源为主;南侧(余探1井以南)受北秦岭构造带的影响为主。由此推测,中奥陶世晚期阿拉善地块、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开始产生分割性海槽,海槽自北向南呈现“V”字形开口,洋盆在研究区中南部主要沿青龙山-石板沟东测、平凉地区西侧一线分布。志留纪阿拉善地块、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分割海槽逐渐消失,青龙山-石板沟-平凉两侧的较粗粒物质开始汇集。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在中晚奥陶世形成开口向南的局限海槽,短暂存在之后该海槽在早志留世基本消失,消失过程中两地块并没有发生明显的碰撞过程,可见二者之间没有经历过长距离分离,更没有形成具备洋壳的海洋,也就不存在碰撞拼合的问题。鄂尔多斯南部沉积演化及物源演化过程与北秦岭北向移动拼合有很好的耦合关系,南部早中奥陶世由台地沉积演变为台地边缘斜坡沉积,与二郎坪弧后盆地南向俯冲引起的区域沉降有关,中晚奥陶世台地边缘斜坡进一步发展为大陆边缘斜坡,与俯冲带持续北移引起的区域沉降不断增加有关,之后背锅山期北秦岭地块开始接触拼合,沉积相也由平凉期的大陆斜坡相转变为背锅山期的台地前缘斜坡相,至晚奥陶世晚期唐王陵期二者基本拼合,并形成了一套唐王陵砾岩为特征的近缘沉积体系。鄂尔多斯西缘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的隆升与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北部被动陆缘转变为主动陆缘有关,早奥陶世与中奥陶世南部短暂的沉积间断很可能是二郎坪弧后盆地东部闭合引起的,中奥陶世马家沟期西部古隆起是在继承早奥陶世古地理基础上西缘发生一定程度沉降形成的。中晚奥陶世之交西缘古地理面貌的明显改变与北祁连岛弧北侧的洋盆俯冲有关,持续俯冲拖拽与俯冲带的北移导致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西部的不断沉降,斜坡逐渐陡倾,水体逐渐加深,早期的古隆起对西缘下沉起到了一定阻隔作用,阻挡了西缘下沉区域的东向扩展。晚奥陶世中晚期鄂尔多斯地块开始发生整体隆升,这次隆升首先受古亚洲洋南侧事件影响,随后北秦岭地块和北祁连岛弧逐渐北向拼合,并控制南部区域,最终造成整个鄂尔多斯地块及西缘地区隆升成陆,结束了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的整个阶段。
郭强强[6](2019)在《贵州德江地区中—晚二叠世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以来,我国在贵州、四川以及新疆等地区在煤以及油气资源勘探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现。上扬子地区的二叠系地层作为中国南方重要油气及沉积矿产发育最好的储层之一,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前景。而贵州德江地区属于上扬子板块黔北隆起区,表明对区内古地理研究仍有一定的意义。因此本文以德江地区中-晚二叠世地层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实测剖面及对比剖面,以沉积学、古生物学、岩石学以及地球化学等学科为指导理论,结合在研究区野外观察及室内镜下岩石薄片成分、古生物化石、地化数据等资料,分析总结其沉积环境及演化特征,取得了以下认识:1)在野外详细勘查地层研究和结合区域最新的岩石地层和区域地质志的基础上,对德江地区中-上二叠统地层进一步细分。岩石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中二叠统梁山组(P2l)、栖霞组(P2q)、茅口组(P2m)以及上二叠统合山组(P3h)。2)通过对研究对象实地勘查及薄片鉴定分析,归纳黔桂地区相关研究资料,研究区中-上二叠统的岩石类型可分为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两大类。区内碳酸盐岩主要发育于栖霞组、茅口组及合山组,碎屑岩主要发育合山组部分地层及梁山组。3)结合岩石学、古生物学、沉积学以及沉积地球化学等特征,将基干剖面、辅助剖面特征对比分析研究,将研究区中-晚二叠世沉积体系划分为障壁海岸体系与碳酸盐台地体系,开阔台地亚相可细分为高能浅滩、低能浅滩、滩间海、台洼;半局限台地亚相可分为潮坪及泻湖;障壁海岸体系在研究区其可细分为潮坪微相及沼泽微相。4)运用相对比法则,结合区内二叠世沉积体系分析,本文共编制了4张贵州德江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图。梁山期古地理单元自西向东依次发育沼泽、潮坪;栖霞期自西向东发育高能浅滩,滩间海,低能浅滩;茅口期海侵范围达到最大,依旧继承栖霞期沉积环境,但在研究区中部可见燧石灰岩-泥岩-硅质岩-沉积建造组合,表现为台洼沉积环境。茅口期古地理单元总体上自西向东表现高能浅滩、滩间海、台洼、滩间海、低能浅滩;中二叠世晚期,由于东吴运动影响,德江地区抬升为陆地,造成了茅口组与合山组假整合接触,紧接着随着海侵开始,合山期表现为半局限台地,古地理单元自西向东依次为潮坪、泻湖。
李发明[7](2019)在《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质遗迹景观作为地球上独特的自然资源,有着与其他资源与众不同的特点,科学量化的评价方法是其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前提。国际上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已经向着精细化、数字化和数据化方向发展,像ENVI、SPSS等多学科技术与GIS结合的地图评价法、景观保存性评价法等等。国内地质遗迹景观评价主要从单学科角度出发,以定性或问卷打分式的定量评价为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数据获取渠道多元化和新技术方法不断涌现的智能化时代,地质遗迹景观更应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提升资源在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网络点评等文本信息大数据和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基础,借助地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耦合模型的构建,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创新性研究:1、以大数据的爬取为基础,构建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遗迹景观的地理空间数据库;2、结合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数据库中案例进行价值类型划分;3、在价值分类的引导下,分别从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展开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论文研究主要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利用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在评价与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词频、研究趋势等,并对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价值分类。利用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大数据爬取的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景观资源进行综合价值类型划分,并得出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的四个主要分支,即在资源保护方面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在资源利用方面的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第三部分价值评价。以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共建耦合模型为基础,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景观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第四部分保护和利用研究。以价值评价结果为导向,对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从资源保护和利用两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结合世界地质公园评定标准提出资源调整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在地质遗迹价值分类、评价和保护等方面的结论,并对研究不足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孙琦森[8](2016)在《滇东北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紫松阶下部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与贵州西部交界位置,处于小江断裂、紫云垭都断裂和弥勒师宗断裂所围成的近似三角形构造范围中。本文的主要目标是针对滇东北及其相邻地区石炭纪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地层,开展以层序地层为主的综合地层学研究,建立并完善适用于全区的地层划分系统;建立区内石炭系-二叠系下统马平组年代格架与海平面变化旋回曲线关系,进而深刻认识研究区石炭纪-早二叠世地层发育的特征与沉积体系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地球化学等手段,在地层年代格架的基础上,编制滇东北地区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层序岩相古地理图,进一步揭示研究区沉积演化过程与特征。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重新整理划分研究区内岩石地层,并总结岩石地层穿时性规律。研究区及周边邻区石炭系-二叠系下统发育较完全,涉及区域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研究区22条剖面进行详细野外观测,重新厘定区内石炭纪的岩石地层单位,建立了统一的地层划分方案,即将石炭系原来的三分(上统、中统、下统)调整为二分(上统、下统),原石炭系岩关组下部的革老河组划分到泥盆系中,原石炭系顶部马平组为跨系地层;将石炭系-二叠系下统划分为6个岩石地层单位,即:汤耙沟组、万寿山组、大塘组、摆佐组、威宁组、马平组。同时总结石炭系-二叠系底部穿时性的规律,万寿山组和大塘组在盆地边缘出现向上穿时的现象,摆佐组在盆地中部出现向下穿时的现象。(2)对各个地层的岩石学特征、显微镜下微相特征、碳酸盐岩沉积地球化学测试结果和空间展布规律进行分析。(1) Sr/Cu比值法研究表明会泽地区环境整体表现为逐渐干热,雨碌地区环境整体表现为先干热后温湿而毛坪地区环境变化比较明显,整体为先是干热气候后为温湿气候;(2) Sr/Ba比值法研究表明会泽和雨碌地区整体为咸水环境,毛坪地区水体盐度变化较大,整体处于微咸水到半咸水环境,个别时期水体盐度有明显升高的变化;(3)V/(V+Ni)比值法和U/Th比值法综合分析表明本区石炭纪-二叠纪早期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还原条件下的沉积环境,整体为贫氧环境(缺氧环境),威宁期水体中氧含量较低,水体中含氧量呈先下降后略上升的趋势,推测海平面属于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总结出区内不同时期的沼泽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台内浅滩相、台地边缘斜坡相分布格局,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新识别出台沟相和生物礁相。(3)在研究区石炭系-二叠系底部,共识别出SQ14、SQ15、 SQ16、 SQ18、SQ19共5个三级层序,相当于晚古生代25个三级层序中的SQ14-SQ19。由于受到黔桂运动第一幕构造抬升,海平面下降,风化剥蚀的影响,缺失SQ17。同时识别出石英砾石层(SQ14与SQ15和SQ15与SQ16界面)、沉积相变面(如SQ18与SQ19界面)、古风化壳(如SQ16与SQ18界面及它们的相关面)。通过古生物特征及海平面变化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年代地层格架和层序地层格架。反映了三级层序的基本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具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和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由于受到黔桂运动第一幕构造抬升、海平面下降及风化剥蚀的影响,确实SQ17层序。(4)根据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结合生物组合特征、沉积体系及体系域等研究成果,以单因素作图、多因素分析的方法,选择三级层序为单元绘制5幅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并对研究区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进行了分析。①汤耙沟期,研究区继续表现为海退,大部分地区暴露在海平面之上,沉积范围极小,主要为沿北西南东向的开阔台地相沉积,在红路脚和二官营两处为局限台地相沉积,矿山厂与者兴上两地为古岛;②从万寿山期开始,整个研究区进入一个大范围、长时间的海进阶段,主要沉积陆源碎屑物,该时期气候温湿,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特别是高大乔木,该时期地层多出现煤层。该时期以滨海沼泽相、混合潮坪相和局限台地相沉积为主,沼泽相主要分布在万寿山组研究区东北部毛坪-白腊厂一带和西南部初奈一带,岩关阶时期的开阔台地相地区变为了局限台地相,范围有所缩小,其余的广大地区为混合潮坪相,此时在威宁阻基出现一处古岛。③大塘期基本继承了万寿山期的沉积格局,海平面继续向西北方向扩张,康滇古陆和扬子古陆范围缩小,开阔台地大为发育;④摆佐期-威宁期,海平面达到石炭纪-早二叠纪时期的最大值,海侵范围在区内也达到最广。由于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此时研究区内海底地形复杂,整体表现为由西到东海水逐渐变深,东部深水台盆位置为区内最深,台盆相、台地相、礁滩相等沉积模式均有体现,并以威宁-水城地区东南方向的深水台盆为中心向两边对称分布,从古陆向台盆方向出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斜坡三个相带,在这三个相带中阻基、二官营、桃园表现为孤立台地沉积环境;⑤达马平期的海退阶段始于黔桂运动第一幕构造运动,由于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陆地开始抬升,出现明显的海平面下降的现象;由于黔桂运动第二幕构造运动影响较大,陆地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抬升,沉积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海陆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沉积环境由之前的海相环境转变为了陆相环境。⑥在威宁期,沉积相带分布变化不大,在靠近古陆地区出现了浅滩相,阻基与桃园古岛消失,二官营孤立台地依然存在。⑦在小独山阶-紫松阶时期,海平面下降,北部海改地以北地区暴露在海平面以上,矿山厂大竹园、二官营、初奈-秧田冲一带为浅滩相,台盆消失变为开阔台地,大部分地区由于海平面的下降变为局限台地相。(5)根据构造控盆、盆控相理论,结合古地理及构造演化查明了盆地演化过程。研究区受到紫云-罗甸-南丹裂陷带构造的控制,导致盆地内部地形及古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该构造带在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处于较明显的拉张陷落期。研究区盆地演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①第一个阶段拉张陷落期。继泥盆纪海退之后,该裂陷带再次拉张,地壳因拉张而再度沉陷,研究区处于同构造带上,亦保持了北西向展布。受此影响,在威宁地区出现了地壳拉张陷落,形成威宁台沟,在大塘组顶部出现的玄武岩说明此时该构造带正处于拉张期。此时期海侵扩大,区内主要由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缘斜坡和台沟相组成。②第二阶段为拉张静止的断陷填充期。由于受到外界构造影响,加之海平面下降,断陷台沟被沉积物充填,使得函内沉积区范围减小,台沟表现不明显,台内浅滩相和生物礁相发育。区内主要由局限台地、开阔台地、颗粒台内浅滩、生物礁及台沟相组成。
杜兵盈[9](2011)在《青藏高原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是被周边三大古老稳定陆块(华北-塔里木、扬子和印度)围限的超级造山系统,以康西瓦-木孜塔格-玛沁-勉县-略阳结合带和班公湖-丁青-碧土-昌宁-孟连结合带为界,自北向南划分为三大构造区,即泛华夏大陆早古生代秦祁昆构造区、泛华夏大陆晚古生代羌塘-三江构造区和冈瓦纳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青藏高原的地质演化历程具有洋-陆转换、盆-山转换的多阶段性。对青藏石炭纪的构造-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可以很好的揭示石炭纪特提斯的演化及各个块体之间的碰撞、俯冲、消减关系,重建当时洋陆分布和盆地空间配置关系。多岛弧-盆系时空结构的多元性特点是构造古地理演化的时空表现,沉积岩相则是岩相古地理具体的物质表现。通过大地构造相与岩相古地理的相结合来恢复青藏高原石炭纪的构造古地理格局和岩相古地理特征。本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厘定了青藏高原石炭纪的大地构造相划分系统。为青藏高原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的需要,对青藏高原石炭纪大地构造相进行了整合归并,合计划分为:13个大相26个相,归并为5大组合3大系统。编制了青藏高原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图。2、将青藏高原石炭纪区域构造格架概括为一个大洋,南北两个陆缘系统。一个大洋即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带为代表的原、古特提斯大洋。石炭纪该大洋已开始进入俯冲阶段。南北两个陆缘系统即北侧的泛华夏大陆边缘和南侧的冈瓦纳大陆边缘。此时北侧的祁连山地区已结束了加里东造山运动,其南出现多岛弧盆系。冈瓦纳大陆边缘由被动陆缘-陆表海背景转化为活动陆缘,冈底斯出现初始岛弧造山作用。
姚秋卉[10](2011)在《中国东北地区早、中三叠世地层划分对比与岩相古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综合地层学理论以及《国际地层指南》和重新修订的《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所倡导的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思想,对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辽宁省北部在内的中国东北地区下、中三叠统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按照活动论的观点进行了岩相古地理的分析研究及编图。首先,针对中国东北地区构造比较复杂,研究程度比较低的现状,广泛搜集前人资料并进行深入分析。在岩石地层单位清理后,建立了全区岩石地层单位序列,并分区对基准剖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次,通过年代地层的研究,理清了中国三叠纪的年代地层划分沿革及与国际标准的对比,并建立了东北地区早、中三叠世岩石地层划分对比表。第三,通过上述分析,结合该区的同位素地层及地震地层的辅助研究,提出了该区下中三叠统岩相古地理的3个编图单元,继而按照编图单元实现了东北地区下、中三叠统交错网格状高精度划分,建立了下、中三叠统多重地层划分对比表。第四,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区下、中三叠统沉积演化史的研究以及各期沉积特征的分析,最后完成了全区各编图单元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并绘制了3幅岩相古地理图件。
二、新疆古地理研究图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古地理研究图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沉积学近十年来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国沉积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 |
2 中国沉积学当前的主要发展趋势 |
2.1 盆地形成演化和盆地动力学机制 |
2.2 层序地层学 |
2.3 源-汇系统 |
2.4 沉积体系和沉积相 |
2.5 古地理 |
2.6 前寒武纪沉积学 |
2.7 现代沉积环境 |
2.8 深时地质与沉积学 |
2.9 生物沉积学 |
3 中国沉积学未来发展展望 |
3.1 温室陆地气候与古地貌重建 |
3.2 重大地质转折期的沉积过程、生物与地球化学响应 |
3.3 源-汇系统 |
3.4 前寒武纪超大陆演化、早期地球环境和生命 |
(2)论断代构造-地层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中国寒武纪构造-地层区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新中国的地层研究简况与现状评述 |
2 构造-地层区划的目的与定义 |
3 构造-地层区划原则与方法概述 |
4 断代构造-地层区划实例——以中国寒武纪为例 |
4.1 地层剖面分布在构造-地层区划中的应用 |
4.2 地层格架与序列对比在构造-地层区划中的应用 |
4.3 蛇绿岩等特殊岩石分布在构造-地层区划中的应用 |
4.4 全球洋陆重建在构造-地层区划中的应用 |
4.5 生物古地理分布在构造-地层区划中的应用 |
4.6 构造-岩相古地理分析在构造-地层区划中的应用 |
5 结论 |
(3)中国古地理学近十年主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概述 |
1 古地理学基础研究 |
1.1 地震沉积学研究进展 |
1.1.1 地震沉积学理论研究进展 |
1.1.2 地震沉积学应用研究进展 |
1.1.3 地震沉积学新技术研究进展 |
1.2 深水牵引流沉积研究进展 |
1.2.1 内波、内潮汐沉积特征及发现 |
1.2.2 等深流沉积及发现 |
1.2.3 深水交互作用沉积特征及发现 |
1.3 重力流/异重流研究进展 |
1.4 源-汇系统古地理重建 |
1.5 臼齿碳酸盐岩研究进展 |
2 古地理研究方法与成图 |
2.1 构造古地理研究进展 |
2.1.1 全球古地理重建 |
2.1.2 中国古地理重建 |
2.2 生物古地理研究进展 |
2.3 小尺度古地理研究进展 |
2.3.1 同生断裂控制下的冲积扇构型 |
2.3.2 可容空间影响下的曲流河点坝构型 |
2.3.3 浅水缓坡背景下三角洲指状砂坝构型 |
2.3.4 大陆斜坡微盆地重力流构型 |
2.4 大数据古地理研究进展 |
3 古地理学的应用 |
3.1 含油气盆地古地理研究与找油规律 |
3.1.1 大区域与盆地级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应用成果 |
3.1.2 页岩层系岩相古地理研究应用成果 |
3.1.3 区带级大比例尺沉积微相研究应用成果 |
3.2 油页岩古地理研究与找矿规律 |
3.2.1 古大气背景影响 |
3.2.2 沉积环境影响 |
3.2.3 地质事件对油页岩形成的影响 |
3.3 碎屑岩成岩作用研究进展 |
3.4 聚煤区古地理研究与煤炭资源预测 |
3.4.1 聚煤作用理论研究进展 |
3.4.2 煤系共伴生矿产研究进展 |
3.4.3 煤系深时古气候研究进展 |
3.5 其他矿藏古地理研究与找矿规律 |
3.5.1 中国南方铝土矿矿产沉积学研究进展 |
3.5.2 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矿产沉积学研究进展 |
3.5.3 贵州震旦系陡山沱组磷矿矿产沉积学研究进展 |
4 存在问题与研究方向展望 |
4.1 存在问题 |
4.2 研究方向 |
(4)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现状、思路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研究现状 |
2.1 板块构造理论之前的构造古地理研究 |
2.2 板块构造理论诞生以来的构造古地理研究 |
2.2.1 岩石圈板块水平运动框架下的构造古地理研究 |
2.2.1. 1 板块构造理论与板块重建 |
2.2.1. 2 古地理重建 |
2.2.1. 3 全球构造古地理重建 |
2.2.1. 4 中国古地理重建 |
2.2.1. 5 应用古地理研究 |
2.2.2 地幔垂直运动框架下的构造古地理研究 |
2.2.3 岩石圈板块水平运动与地幔柱垂直运动相结合的全球构造模型及构造古地理研究 |
2.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3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3.1 活动论构造历史观 |
3.2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概念 |
3.3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内容 |
3.4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3.4.1 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边界 |
3.4.2 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属性 |
3.4.3 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组成 |
3.4.4 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结构状态 |
3.4.5 确定构造古地理单元的演变过程 |
4 讨论 |
4.1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框架下原型盆地分析 |
4.2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框架下源-汇系统分析 |
4.3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框架下能源与资源分布预测 |
5 结论 |
(5)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2 鄂尔多斯西缘及周邻块体古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问题 |
1.2.3 奥陶纪沉积物源研究现状及问题 |
小结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1.4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
1.4.1 主要认识 |
1.4.2 创新点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主要构造系统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研究区及周邻重磁特征 |
2.2.1 布格重力异常 |
2.2.2 航磁异常 |
2.2.3 小结 |
2.3 区域主要构造单元及其地质演化史 |
2.3.1 华北克拉通 |
2.3.2 阿拉善地块 |
2.3.3 贺兰山次级构造带 |
2.3.4 走廊次级构造带 |
2.3.5 华北板块与阿拉善地块北部中亚造山带地质特征 |
2.3.6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时间问题 |
2.3.7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 |
2.3.8 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 |
2.4 主要块体古地理位置及相互关系 |
2.5 研究区周邻主要盆地地质特征 |
2.5.1 巴彦浩特盆地 |
2.5.2 河套盆地 |
2.5.3 银川地堑 |
2.5.4 渭河盆地 |
2.5.5 武藤(威)盆地 |
2.5.6 六盘山盆地 |
2.5.7 西吉盆地 |
2.5.8 其他相关盆地 |
第三章 研究区奥陶系分布特征、地层对比及后期改造 |
3.1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1 鄂尔多斯内部 |
3.1.2 鄂尔多斯西缘 |
3.1.3 阴山地层分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4 阿拉善地层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5 走廊过渡带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6 祁连-秦岭地层大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2 研究区奥陶系争议地层时代归属 |
3.2.1 唐王陵组时代归属问题 |
3.2.2 平凉组时代归属问题 |
3.2.3 香山群时代归属问题 |
3.3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系地层及凝灰岩夹层定年分析 |
3.3.1 涝川地区马家沟组顶部凝灰岩锆石定年 |
3.3.2 余探1 井克里摩里组沉凝灰岩锆石定年 |
3.3.3 余探1 井拉什仲组锆石定年分析 |
3.3.4 其他地区奥陶纪凝灰岩锆石定年成果 |
3.4 部分地层的调整及时代划分 |
3.5 研究区主要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
3.5.1 晚奥陶世之后第一次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
3.5.2 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奥陶纪沉积相及沉积演化 |
4.1 研究区前奥陶纪沉积演化特征 |
4.2 奥陶纪沉积演化特征 |
4.2.1 早奥陶世冶里期 |
4.2.3 中奥陶世马家沟期 |
4.2.4 晚奥陶世峰峰期 |
4.3.5 晚奥陶世平凉期 |
4.3.6 晚奥陶世背锅山期 |
小结 |
4.3 鄂尔多斯西缘下古生界沉积演化综合分析 |
第五章 研究区奥陶纪沉积物源分析 |
5.1 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分析 |
5.1.1 研究区及周邻主要构造单元构造热事件分析 |
5.1.2 研究区北部前奥陶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
5.1.3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
5.1.4 志留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
5.1.5 小结 |
5.2 主微量元素分析 |
5.2.1 砂岩主量元素构造判定 |
5.2.2 砂泥岩微量元素物源分析 |
5.2.3 小结 |
5.3 物源演化综合分析 |
第六章 沉积与构造演化综合分析 |
6.1 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关系 |
6.1.1 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断层特征 |
6.1.2 贺兰山东西两侧的沉积演化差异 |
6.2 北祁连岛弧与北秦岭地块北向的移动拼合过程 |
6.3 古亚洲洋南部构造事件影响 |
6.4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耦合关系 |
6.4.1 研究区周邻大区域奥陶纪岩浆热事件 |
6.4.2 现今火山和地震活动的启示 |
6.4.3 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耦合关系 |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贵州德江地区中—晚二叠世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沉积相研究现状 |
1.3.2 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2.2 构造背景 |
2.3 地层 |
2.4 区域矿产概况 |
第3章 中-上二叠统地层特征 |
3.1 中-上二叠统地层纵向展布特征 |
3.1.1 梁山组 |
3.1.2 栖霞组 |
3.1.3 茅口组 |
3.1.4 合山组 |
3.2 中-上二叠统地层横向展布特征 |
第4章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岩石类型及特征 |
4.1.2 沉积构造 |
4.1.3 生物标志 |
4.1.4 地球化学标志 |
4.2 沉积相划分方案 |
4.3 沉积相特征 |
4.3.1 梁山组 |
4.3.2 栖霞组 |
4.3.3 茅口组 |
4.3.4 合山组 |
第5章 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5.1 古地理编图方法 |
5.2 岩相古地理特征 |
5.2.1 梁山期岩相古地理 |
5.2.2 栖霞期岩相古地理 |
5.2.3 茅口期岩相古地理 |
5.2.4 合山期岩相古地理 |
5.3 古地理演化过程及相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文献可视化分析 |
1.2.2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文献可视化分析 |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概念解读和界定 |
1.4.1 地质遗迹景观 |
1.4.2 价值解释变量 |
1.4.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 |
1.4.4 地理信息系统(GIS)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
2.1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
2.1.1 景观美学理论 |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3 旅游行为心理学理论 |
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方法 |
2.2.1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相关理论背景 |
2.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类型 |
2.2.3 地质遗迹景观定性评价方法 |
2.2.4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方法 |
2.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中的技术应用 |
2.3.1 数据获取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
2.3.2 数据分析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
2.3.3 主要跨学科技术间的关系和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景观价值分类与研究案例概述 |
3.1 地质学视野下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体系 |
3.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的分类体系 |
3.1.2 我国国家颁布的分类体系 |
3.1.3 不同专业背景下学者们的分类体系 |
3.2 我国地质景观资源数据爬取及类型分析 |
3.2.1 基于大数据爬取技术的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构建 |
3.2.2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基础划分 |
3.3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综合价值分类体系 |
3.3.1 网络点评数据的爬取和价值等级划分 |
3.3.2 地质遗迹景观二维质心坐标统计分析 |
3.3.3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多元对应分类图解 |
3.4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研究案例选取和区域概述 |
3.4.1价值分类结果导向的研究案例的选取 |
3.4.2 研究区综合概况 |
3.4.3 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概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古地学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 |
4.1 地质遗迹景观地学成因及特征 |
4.1.1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学成因 |
4.1.2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质构造特征 |
4.2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解析 |
4.2.1 沉积演变的连续性 |
4.2.2 顶底界限的明显性 |
4.2.3 古海沉积的完整性 |
4.2.4 化石存储的丰富性 |
4.3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评价 |
4.3.1 古地理方面的科研价值 |
4.3.2 古构造方面的科研价值 |
4.3.3 古地磁方面的科研价值 |
4.3.4 古地学视角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科研贡献等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SBE-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 |
5.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吸引要素与指标体系 |
5.1.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吸引要素的选取 |
5.1.2 视觉要素与评价者间的关系方差 |
5.1.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
5.2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
5.2.1 地质遗迹“节点”形态美感度评价 |
5.2.2 地质遗迹“空间”环境美景度评价 |
5.2.3 地质遗迹“区域”环境丰富度评价 |
5.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感知评价 |
5.3.1 相对坡度视觉感知评价 |
5.3.2 相对距离视觉感知评价 |
5.3.3 出现概率视觉感知评价 |
5.3.4 重要程度视觉感知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ENVI-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 |
6.1 景观格局的演变与模拟预测 |
6.1.1 土地利用演变特征评估 |
6.1.2 景观格局评价体系和耦合模型的建立 |
6.1.3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模拟预测评价 |
6.2 植被覆盖度演变与等级划分 |
6.2.1 植被覆盖度评价方法 |
6.2.2 基于NDVI值的植被覆盖度综合评价 |
6.2.3 以NDVI为基础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划分 |
6.3 地质遗迹敏感性与生态安全 |
6.3.1 地质遗迹敏感性评价 |
6.3.2 地质遗迹生态风险性评价 |
6.3.3 地质遗迹生态安全性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大数据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 |
7.1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7.1.1 大数据的选取和类型说明 |
7.1.2 以游人使用角度的数据计算 |
7.1.3 大数据支撑下GIS模型的构建 |
7.2 使用后评价POE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1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评价可行性分析 |
7.2.2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指标和体系 |
7.3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使用价值量化评价 |
7.3.1 游人满意度评价 |
7.3.2 游人聚集度评价 |
7.3.3 旅游吸引力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 |
8.1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地质景观量化评价因子及权重的确定 |
8.1.1 评价因子的整合和权重确定原则 |
8.1.2 基于AHP法的层次树状模型的建立 |
8.1.3 “价值解释变量”体系中因子权重的确定 |
8.1.4 因子灵敏性分析下的权重指数演化 |
8.2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体系的主要分支 |
8.2.1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体系 |
8.2.2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体系 |
8.2.3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体系 |
8.2.4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体系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价值评价导向的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 |
9.1 科研和生态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保护策略 |
9.1.1 科研贡献和敏感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分区优化 |
9.1.2 土地利用模拟预测评价导向的生态格局优化 |
9.1.3 生态敏感性评价导向的游线基础设施优化 |
9.1.4 植被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群落优化 |
9.1.5 生态安全和风险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监测 |
9.2 自然审美和旅游使用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利用策略 |
9.2.1 资源视觉质量评价导向的景点优化 |
9.2.2 视觉质量和感知度评价导向的游线优化 |
9.2.3 植被丰富度和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景观优化 |
9.2.4 旅游吸引力评价导向的旅游影响度提升策略 |
9.2.5 游客时空分布评价导向的容量控制策略 |
9.2.6 游客满意度评价导向的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
9.3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科普旅游规划策略 |
9.3.1 科普旅游发展的趋势 |
9.3.2 科普旅游规划发展模式的建立 |
9.3.3 智能化科普旅游系统的构建 |
9.4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资源管理策略 |
9.4.1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源管理步骤 |
9.4.2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模式 |
9.4.3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实施策略 |
9.5 基于世界地质公园评定的资源整改策略 |
9.5.1 保护边界与区域的明确性 |
9.5.2 遗迹景观与文化的连接性 |
9.5.3 规划体系与纲要的完整性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论文发表和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8)滇东北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紫松阶下部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2 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
1.2.3 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
1.2.4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5 研究区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4 支撑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
1.5 研究成果和主要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地史演化 |
2.1 概述 |
2.2 区域地层 |
2.2.1 元古界 |
2.2.2 古生界 |
2.2.3 中生界 |
2.2.4 新生界 |
2.3 区域岩浆活动 |
2.3.1 概述 |
2.3.2 岩浆侵入活动 |
2.3.3 岩浆喷出活动 |
2.4 区域构造 |
2.4.1 概述 |
2.4.2 区域断裂 |
2.4.3 区域褶皱 |
2.5 区域古地理演化 |
2.5.1 加里东期古地理演化 |
2.5.2 海西期古地理演化 |
2.5.3 印支期古地理演化 |
2.5.4 燕山期古地理演化 |
2.5.5 喜马拉雅期古地理演化 |
第三章 地层划分及地层对比研究 |
3.1 概述 |
3.2 典型剖面特征 |
3.2.1 开阔台地相区典型剖面 |
3.2.2 生物礁相区典型剖面 |
3.2.3 局限台地相区典型剖面 |
3.2.4 台地边缘斜坡相典型剖面 |
3.2.5 台沟相典型剖面 |
3.3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对比 |
3.3.1 地层划分对比 |
3.3.2 本文划分方案 |
3.3.3 地层穿时性讨论 |
第四章 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分析 |
4.1 微相分析 |
4.1.1 微相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
4.1.2 岩相及微相分析 |
4.2 沉积地球化学分析 |
4.2.1 分析原理及方法 |
4.2.2 样品的采集及分析测试 |
4.2.3 分析结果 |
4.2.4 环境意义 |
4.3 沉积相带的时空分布及环境演变 |
4.3.1 沉积相带时空分布 |
4.3.2 沉积模式 |
4.3.2.1 汤耙沟期沉积模式 |
4.3.2.2 万寿山期沉积模式 |
4.3.2.3 大塘期-摆佐期沉积模式 |
4.3.2.4 威宁期沉积模式 |
4.3.2.5 马平期沉积模式 |
4.4 沉积环境演变 |
第五章 层序地层识别及其时空格架分析 |
5.1 层序界面的类型及识别 |
5.1.1 Ⅰ型层序界面及其标志 |
5.1.2 Ⅱ型层序界面 |
5.2 层序地层特征 |
5.2.1 连陆台地层序地层特征 |
5.2.2 台内滩层序地层特征 |
5.2.3 台沟层序地层划分 |
5.2.4 生物礁相层序地层划分 |
5.3 海平面变化研究 |
5.4 层序地层对比 |
5.5 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
5.5.1 汤耙沟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
5.5.2 万寿山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
5.5.3 大塘-摆佐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
5.5.4 威宁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
5.5.5 马平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
第六章 古地理特征及盆地演化 |
6.1 古地理图编制 |
6.1.1 编图思路及方法选择 |
6.1.2 层序-古地理图编图方法及内容 |
6.2 古地理特征 |
6.3 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岩相古地理 |
6.3.1 汤耙沟期岩相古地理 |
6.3.2 万寿山期岩相古地理 |
6.3.3 大塘期-摆佐期岩相古地理 |
6.3.4 威宁期岩相古地理 |
6.3.5 马平期岩相古地理 |
6.4 沉积盆地及古地理演化 |
第七章 结论和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青藏高原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主要考虑问题 |
1.3 指导思想、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指导思想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成果和认识 |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石炭纪大地构造相单元划分系统 |
2.3 年代地层格架 |
第3章 秦-祁-昆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
3.1 祁连-柴达木地块(Ⅰ) |
3.1.1 沉积相特征 |
3.1.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3.2 昆仑活动陆缘(Ⅲ) |
3.2.1 沉积相特征 |
3.2.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第4章 南昆仑-巴颜喀拉山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
4.1 沉积相特征 |
4.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第5章 羌塘-三江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
5.1 中咱-中甸-义敦地块(Ⅵ) |
5.1.1 沉积相特征 |
5.1.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5.2 金沙江-哀牢山(扩张)洋盆(Ⅶ) |
5.2.1 沉积相特征 |
5.2.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5.3 昌都-兰坪地块(Ⅷ) |
5.3.1 沉积相特征 |
5.3.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5.4 乌兰乌拉湖-北澜沧江(扩张)洋盆(Ⅸ) |
5.4.1 沉积相特征 |
5.4.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5.5 甜水海-北羌塘地块(Ⅹ) |
5.5.1 沉积相特征 |
5.5.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第6章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
6.1 双湖-托和平错-查多冈日洋盆(Ⅺ_1) |
6.1.1 沉积相特征 |
6.1.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6.2 南羌塘西部微地块(Ⅺ_2) |
6.2.1 沉积相特征 |
6.2.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6.3 左贡微地块(Ⅺ_4) |
6.3.1 沉积相特征 |
6.3.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6.4 保山微地块(Ⅺ_3) |
6.4.1 沉积相特征 |
6.4.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第7章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6I |
7.1 北冈底斯岩浆弧(Ⅻ_2) |
7.1.1 沉积相特征 |
7.1.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7.2 南冈底斯弧后盆近弧带(Ⅻ_3) |
7.2.1 沉积相特征 |
7.2.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7.3 喜马拉雅弧后盆地近陆带(ⅩⅢ_1) |
7.3.1 沉积相特征 |
7.3.2 构造-古地理特征 |
第8章 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格局和演化 |
第9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中国东北地区早、中三叠世地层划分对比与岩相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2 地质概论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3 多重地层划分 |
3.1 地层区划及特征 |
3.2 岩石地层特征 |
3.3 生物地层特征 |
3.4 年代地层划分 |
4 沉积特征研究 |
4.1 早、中三叠世沉积演化史 |
4.2 早、中三叠世沉积相研究 |
5 岩相古地理分析及编图 |
5.1 编图思想与方法 |
5.2 岩相古地理分析及编图 |
6 主要成果及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附图 |
四、新疆古地理研究图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沉积学近十年来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 王成善,林畅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6)
- [2]论断代构造-地层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中国寒武纪构造-地层区划为例[J]. 张克信,何卫红,徐亚东,姚华舟,张雄华,林启祥,季军良,骆满生,宋博文,于洋,韩凤禄,寇晓虎,王嘉轩,王丽君. 地球科学, 2020(12)
- [3]中国古地理学近十年主要进展[J]. 郑秀娟,杜远生,朱筱敏,刘招君,胡斌,吴胜和,邵龙义,旷红伟,罗静兰,钟大康,李华,何登发,朱如凯,鲍志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1)
- [4]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的研究现状、思路与方法[J]. 何登发,李德生,王成善,刘少峰,陈槚俊. 古地理学报, 2020(01)
- [5]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D]. 李蒙. 西北大学, 2019(04)
- [6]贵州德江地区中—晚二叠世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研究[D]. 郭强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李发明. 天津大学, 2019(06)
- [8]滇东北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紫松阶下部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演化研究[D]. 孙琦森.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1)
- [9]青藏高原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D]. 杜兵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 [10]中国东北地区早、中三叠世地层划分对比与岩相古地理研究[D]. 姚秋卉. 山东科技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