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碳钢冷却器的腐蚀防护研究

海水碳钢冷却器的腐蚀防护研究

一、海水碳钢冷却器腐蚀防护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理,范玉鹏,常志明,姜浩杰[1](2021)在《海洋风电机组防腐蚀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海上风电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已经成为风电开发的热点领域,但是,由于所处的海洋环境复杂,海上风电机组防腐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介绍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海洋腐蚀环境的特点,针对海上风电机组所处的腐蚀环境情况,把风机结构进行了区域的划分,沿垂直方向可将所处的海洋环境分为5个腐蚀区域,即大气区、飞溅区、潮差区、全浸区及海泥区。通过电化学及相关理论,阐述了多种环境状态下的风机不同结构间的腐蚀机理,并归纳了常规的防腐蚀技术,包括涂层防腐、阴极保护防腐、复层包覆防腐等方法。为确保海上风电机组的安全平稳运行,对设备的防腐措施提出了建议,以期对海上风电机组的大规模发展提供参考。

冯娜[2](2021)在《舰船海水管系腐蚀监检测技术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舰船海水管系腐蚀问题,对目前海水管路腐蚀及异种金属电绝缘监检测技术进行分析论证,同时开展以电位差为主要评定依据的电绝缘效果评判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X射线实时成像技术为海水管路腐蚀检测的优选技术;电位差法更适合用于湿态下海水管系电偶腐蚀的监检测。以某船机舱海水管系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海水管路腐蚀及异种金属电绝缘监检测应用方案,对舰船海水管系腐蚀监检测技术的实船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张冬玲[3](2021)在《多物理场下换热器腐蚀失效分析及结构优化》文中认为换热器是能量交换的重要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换热壁面发生腐蚀是导致设备失效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工业生产和安全。涂层因防腐性能好、成本低和易于操作,是常用的防护方法。但防腐涂层的导热率普遍较低,涂层的存在引发腐蚀薄弱部位改变和换热效率下降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研究换热器腐蚀防护问题和换热器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多物理场数值模拟辅助柴油改质装置热低分空冷器泄漏失效的露点腐蚀成因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换热管受热膨胀,换热壁面发生接触。接触部位引发热传导现象,从而引起换热壁面温度分布发生变化,使得换热壁面的低温点向上游迁移,导致水蒸气遇冷发生冷凝。冷凝液吸收硫化氢和氯化氢气体构建HCl+H2S+H2O腐蚀环境。于此同时,换热管接触处壁面腐蚀减薄时,将进一步促进接触处的热传导,进而加剧接触处的露点腐蚀,局部腐蚀的不断积累最终导致换热管束发生穿孔。基于以上腐蚀成因,在选材、结构和工艺方面给出腐蚀防护建议。(2)对普通换热器涂料(DH22)涂层、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共聚物树脂(PFA)涂层和DH22+PFA复合涂层的防腐和传热性能进行研究。在20℃+1 wt.%和140℃+80 wt.%H2SO4两种极端条件下,通过浸泡实验得出防腐性能:DH22+PFA>PFA>DH22。湿空气冷凝传热实验得出冷凝传热系数:PFA>DH22>DH22+PFA。并对包覆不同厚度涂层的换热管进行冷凝换热模拟,模拟发现随涂层厚度的增加,换热效率下降,水蒸气凝结位点后移,进而导致腐蚀薄弱后移。为弥补涂层的引入导致换热器效率下降问题,对换热管排布方式和换热管形状进行优化模拟,优化后的换热效率提升了1倍。

贺海龙,尹鹏飞,李辉,莫兰,韩冰,李向阳,许彪,廖卓伟,陈亚林,李金梅,郑志建[4](2021)在《浮式生产储油轮海水管路的腐蚀问题与对策》文中指出海水管路作为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重要的组成部件,影响着FPSO的整体运行情况。海水管路的防腐防污对FPSO的安全生产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浮式储油轮海水管路存在的腐蚀问题、影响腐蚀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腐蚀控制方法。

张明强[5](2021)在《激光辅助复合镀镍对铜镍合金耐腐蚀性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固体材料表面微观粗糙结构对自身润湿性有着重要影响,其中难润湿的疏水表面具有天然阻碍固液两相相接触的能力,这对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提升具有积极作用。通过采用激光与电刷镀工艺方法相结合,在B10铜镍合金上制备出不同形貌的粗糙表面,发现使用激光加工工艺处理后,在焦点光斑扫描路径边缘位置处会产生凸起肋状纹理结构,使用电刷镀加工工艺处理后,在激光加工凸起肋状纹理结构上生长出菜花状镍团,镍团成簇出现并且随着凸起肋状纹理结构延伸进行规律排列,形成具有微米尺寸粗糙结构的“激光辅助镀镍表面”。将纳米二氧化硅不溶性微粒分散在电刷镀镀液中,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复合镀镀液,重复进行上述激光加工工艺与电刷镀加工工艺,制备“激光辅助复合镀镍表面”。为探究所制备表面的耐腐蚀性变化规律,对不同加工工艺方式的铜镍合金进行了润湿性测试与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激光辅助复合镀镍对铜镍合金的耐腐蚀性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当处于大气环境下,复合镀层能够发挥其表面疏水性能,让腐蚀溶液流动滚落脱离不沾,从而降低材料发生腐蚀的可能性;长期浸没静置于含盐的水介质环境下时,与铜镍合金基体相比,复合镀层电位相对较低,具有优先腐蚀倾向,成为牺牲阳极进而保护基体材料。并且由于镀层镍金属易于发生钝化作用,其阻抗更大、腐蚀电流密度更小,可形成大阳极小阴极的镀层保护体系,腐蚀速率比铜镍合金基材更加缓慢。此研究对服役在干湿条件存在变化场所处的金属耐腐蚀性提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张俊猛,肖扬,孟令栋,周明慧,陈东岩[6](2020)在《浅析渣油催化裂化装置腐蚀与防护》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渣油催化裂化装置在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解决该装置因腐蚀损害而造成停工停产的问题。方法对该装置典型的易腐蚀部位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对再生器卸剂线阀门冲蚀、膨胀节露点腐蚀、螺栓断裂的形貌分析及换热器管束端口腐蚀的具体分析,针对不同部位不同的腐蚀机理及采取的相关有效措施。结果基于上述典型案例的研究,提出该催化裂化装置日常防腐的4个措施,主要措施为强化腐蚀监测、强化施工质量监督、强化助剂管理及生产操作平稳运行。采用三指式电化学和电感腐蚀监测方式,对催化裂化装置的分馏塔顶油气系统、分馏塔顶循环系统、富气冷却系统、吸收稳定系统等易腐蚀部位进行重点监测,做到月汇总分析,根据腐蚀率进行重点关注,做好防腐和腐蚀率的对应措施。结论找准造成腐蚀的根本原因,针对腐蚀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腐蚀速率,减低设备损坏,从而保证装置安稳长时间的运行。

段春莲[7](2020)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换热器腐蚀及水侧腐蚀速率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上升阶段,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了缓解我国石油储备的紧张程度,近年来原油的进口量持续增长,其中就有大量劣质原油的存在。劣质原油加重了石化炼油企业中换热设备的负担,由此产生的腐蚀问题愈发严重,其中冷换热设备受腐蚀影响最大并且不易被发现。因此针对换热设备腐蚀规律的研究刻不容缓。与此同时,互联网、智能AI时代的到来使得石化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极大的改变了长期以来设别状态更新不明确、发现问题不及时的情况,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设备监测数据,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来发现其中潜在的腐蚀规律并应用于石化炼油企业换热设备腐蚀预测,实现炼油换热系统的智能监测和问题预警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现场采集的多源换热器腐蚀大数据,从统计、模拟分析以及腐蚀预测三个方面对石化炼油企业中广泛应用的常减压换热器腐蚀发生和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利用石化企业炼化装置中长期积累的换热器腐蚀检测数据,对常减压换热器进行腐蚀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常见的换热器腐蚀形貌进行分类分析,得到换热器低温腐蚀、高温腐蚀和水侧腐蚀三个方面的易腐蚀部位和形态,分析其腐蚀机理,提出对应建议措施。其次,为研究管束内部腐蚀分布精确部位,借助CFD软件对换热器内易发生腐蚀的管箱与管束进行了模拟与分析。对换热器管道内介质进行了流态模拟,利用FLUENT软件对列管式换热器进行不同速度下的流体流场模拟,得到了管箱与管束的侵蚀云图、速度云图以及侵蚀颗粒轨迹云图。结果表明,流体流经管道部件后,其流态会发生较大变化,导致管道易发生冲刷腐蚀。最后,建立基于神经网络采用循环水多源分析检测数据的腐蚀预测模型,对炼化厂循环水管道的腐蚀速率进行预测。选取8种常规监测数据作为样本标准库,通过KPCA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影响管道外腐蚀的主要因素,应用GRNN建立管道腐蚀速率预测的数学模型,采用循环水场挂片与试验管腐蚀监测数据验证KPCA-GRNN模型对换热器管束腐蚀速率预测的效果,并使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KPCA与GRNN结合得算法预测循环水得腐蚀速率,比运用BP算法得到得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度更高。

邹檀[8](2019)在《80万轻烃厂换热器腐蚀失效分析及防护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轻烃厂作为天然气加工、储存、集输的重要场所,其安全性备受关注。厂区内的大量换热器由于接触的的介质较复杂,有高温、高压、强腐蚀、高流速等特点,常出现腐蚀泄漏和冲刷泄漏。辽河油田80万轻烃厂内再生气换热器E-303封头和管束均出现较为严重的腐蚀和穿孔,严重影响轻烃厂正常安全运行。本次研究首先通过现场调研并采集轻烃厂内部4处气样和11处外部气源气样,对换热器腐蚀来源及腐蚀环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气样中均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天然气中这些腐蚀介质会引起换热器中钢材的腐蚀,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现场采集换热器高温入口管束、低温出口管束、封头高温入口、封头低温出口、筛板高温入口、筛板低温出口、进口阀门、出口阀门腐蚀产物,利用XRF、XRD技术对腐蚀产物进行元素和化合物的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各部位腐蚀产物组成基本相同,主要含有铁和硫元素,并且硫元素主要以非晶态出现。腐蚀产物主要是Fe3O4,存在少量的Fe2O3和FeOOH。利用动电位极化并结合SEM,研究了氧气、二氧化碳、温度对换热器封头Q345D钢腐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和温度大小均会对钢材的腐蚀产生影响,但通过对极化曲线自腐蚀电流密度的比较可知,温度对钢材腐蚀影响最大。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与钢材腐蚀程度成正比,且氧气对钢材造成的伤害比二氧化碳要大。氧气主要会造成钢材溃疡和小孔型的局部腐蚀,且分布较为集中;二氧化碳主要会造成钢材的全面腐蚀和严重的局部腐蚀,腐蚀坑范围较大,分布较为均匀;温度会对钢材造成严重损伤,但当温度大于溶液沸点时其腐蚀进程会受到影响。利用FLUNET软件,模拟流速对于换热器管束及封头的冲蚀腐蚀情况。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大,管束内壁的剪切力逐渐增大,说明流速对管道内壁的腐蚀趋势有促进的作用,对于流态的模拟分析也表明,流速冲刷造成了封头高温进口挡板腐蚀相比于封头低温出口更为严重。最后利用动电位极化并结合SEM,研究了待选的8种钢材在模拟工况中的腐蚀情况。通过比较各钢材自腐蚀电流密度及腐蚀微观形貌,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经济效益,从待选的8种钢材中选择316L不锈钢作为换热器管束的替代钢材,并提出相关防护对策。

田丰[9](2019)在《海水环境下柠檬酸杆菌对碳钢Q235的腐蚀行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环境中金属材料的腐蚀问题逐渐受到重视。海洋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易附着于金属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改变海水/金属界面的物理化学特性,影响金属的腐蚀过程。微生物腐蚀是海洋腐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海水中的腐蚀微生物种类繁多,根据菌种与代谢特征,可分为硫酸盐还原菌、产酸菌、铁氧化细菌、铁还原细菌与产粘液菌等,它们能够参与铁、硫等元素循环过程,并由此改变金属表面的阴、阳极反应过程。其中,产酸菌分泌有机酸并形成生物膜贴附在金属表面,对金属材料的腐蚀过程影响复杂。目前,海水环境下产酸菌影响金属腐蚀机理的研究尚不明确。论文研究了海洋产酸菌-法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armeri)在不同产酸能力下对碳钢Q235的腐蚀行为,并探讨其腐蚀机理。测定了C.farmeri在不同培养基中的产酸能力。采用表面分析技术与电化学技术,研究碳钢表面的微生物贴附与生物膜成分,检测腐蚀产物的微观形态与化学成分,观察碳钢表面的腐蚀形貌,比较碳钢在不同有菌介质中的腐蚀程度,分析C.farmeri的贴附与代谢产物对腐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farmeri可分泌柠檬酸,产酸能力受到生存环境的影响。在产酸能力较强的情况下,柠檬酸的浓度高,碳钢表面的细菌贴附量较少,腐蚀产物致密贴附于碳钢表面,腐蚀产物中的碳含量较高,碳钢表面未观察到明显的局部腐蚀,电荷转移电阻与极化电阻较大,腐蚀电流密度更小,说明高浓度的代谢产物对碳钢的腐蚀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分析了柠檬酸抑制碳钢腐蚀的机理。在产酸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柠檬酸的浓度低,碳钢表面的细菌贴附量显着增多,并观察到了严重的局部腐蚀,腐蚀产物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铁的氢氧化物,内层为四氧化三铁,电荷转移电阻与极化电阻较小,腐蚀电流密度大,说明C.farmeri的大量贴附与较低浓度的代谢产物加剧了碳钢的局部腐蚀,并分析了阴极反应过程的转变以及生物膜下H+离子累积对腐蚀过程的影响。

马赛,秦胜,田莉雅,毛维东,史强,周金平[10](2018)在《反渗透高浓盐水腐蚀及防护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更好地解决反渗透高浓盐水的腐蚀问题,针对高浓盐水的水质特征,阐述了在高盐环境下的金属腐蚀机理,分析了溶解氧、溶解性总固体、pH、温度、介质流速五种环境因子对腐蚀行为的影响,探讨了电化学保护技术、表面处理技术和缓蚀剂保护技术三种腐蚀防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对高浓盐水腐蚀与防护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二、海水碳钢冷却器腐蚀防护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水碳钢冷却器腐蚀防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海洋风电机组防腐蚀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背景
    (1) 大气区。
    (2) 飞溅区。
    (3) 潮差区。
    (4) 全浸区。
    (5) 海泥区。
2 海上风电防腐技术
    2.1 涂层防腐
    2.2 阴极保护防腐
        2.2.1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2.2 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2.3 复层包覆防腐
3 结论
    (1) 防腐监测薄弱。
    (2) 环境污染加重。

(2)舰船海水管系腐蚀监检测技术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海水管路腐蚀监检测技术论证
    1.1 腐蚀在线监测技术
    1.2 无损检测技术
2 海水管系异种金属电偶腐蚀监检测技术论证
3 实船应用研究
    3.1 机舱海水管系腐蚀检测
    3.2 机舱海水管系异种金属电绝缘监检测
    3.3 电绝缘效果评判标准研究
4 结论

(3)多物理场下换热器腐蚀失效分析及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换热器腐蚀研究现状
        1.2.1 露点腐蚀类型
        1.2.2 露点腐蚀影响因素
        1.2.3 金属腐蚀防护措施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2 多物理场数值模拟辅助空冷器露点腐蚀失效分析
    2.1 案例背景
    2.2 实验方法
        2.2.1 材料表征方法
        2.2.2 数值模拟方法
    2.3 腐蚀失效成因分析
        2.3.1 腐蚀行为分析
        2.3.2 流体物理场分析
        2.3.3 失效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防露点腐蚀涂层性能研究及换热器结构优化
    3.1 涂层防腐传热性能研究
        3.1.1 材料与设备
        3.1.2 试样制备及数学公式
        3.1.3 涂层防腐传热性能分析
    3.2 涂层传热及换热器结构优化模拟
        3.2.1 三维物理模型构建
        3.2.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3.2.3 控制方程
        3.2.4 流体热力学分析
    3.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浮式生产储油轮海水管路的腐蚀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FPSO海水管路的腐蚀特点
2 影响海水管路腐蚀的主要因素
    2.1 材料的影响
    2.2 气蚀的影响
    2.3 海水流速的影响
    2.4 腐蚀环境的影响
    2.5 结构因素的影响
    2.6 海生物的影响
3 海水管路腐蚀的控制方法
    3.1 控制管内流速
    3.2 采用耐海水腐蚀的管材或内涂金属或非金属覆盖层
    3.3 涂料防护
    3.4 涂层—电化学联合防护
4 结语

(5)激光辅助复合镀镍对铜镍合金耐腐蚀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铜镍合金腐蚀机理
        1.2.1 铜镍合金应用
        1.2.2 腐蚀破坏过程
        1.2.3 腐蚀与双电层结构
        1.2.4 腐蚀速率影响因素
    1.3 表面耐蚀防护方法研究现状
        1.3.1 基体选材改性
        1.3.2 缓蚀剂成膜
        1.3.3 调控反应条件
    1.4 表面润湿改性研究现状
        1.4.1 表面润湿理论
        1.4.2 表面润湿改性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制备与表征方法
    2.1 材料与设备
    2.2 工艺方法
        2.2.1 激光加工
        2.2.2 电刷镀
    2.3 性能表征
        2.3.1 交流阻抗
        2.3.2 极化曲线
第3章 激光制备及分析
    3.1 微结构
    3.2 激光工艺优化
        3.2.1 参数优化
        3.2.2 参数选定
    3.3 激光加工表面形貌与润湿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合镀层制备及分析
    4.1 预处理影响
        4.1.1 预处理溶液配制
        4.1.2 对微结构影响
    4.2 电刷镀处理
        4.2.1 快速镍镀液配制
        4.2.2 电源参数选定
        4.2.3 电刷镀形貌
    4.3 复合镀处理
        4.3.1 纳米复合镀液配制
        4.3.2 复合镀层纳米二氧化硅含量分析
        4.3.3 复合镀表面形貌与润湿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耐腐蚀性影响分析
    5.1 交流阻抗测试
        5.1.1 激光加工与电刷镀
        5.1.2 纳米二氧化硅复合镀
    5.2 极化曲线测试
        5.2.1 激光加工与电刷镀
        5.2.2 纳米二氧化硅复合镀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6)浅析渣油催化裂化装置腐蚀与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1 易腐蚀部位
2 典型的腐蚀
    2.1 固体颗粒冲刷腐蚀
    2.2 露点腐蚀
    2.3 硫化物应力腐蚀
    2.4 冷却水腐蚀
3 防腐措施
    3.1 强化腐蚀监测
        3.1.1 腐蚀探针监测
        3.1.2 在线测厚监测
        3.1.3 水质分析监测
    3.2 强化施工质量监督
    3.3 强化助剂管理
    3.4 平稳操作
4 结论

(7)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换热器腐蚀及水侧腐蚀速率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炼化装置换热器腐蚀管理现状
        1.3.2 腐蚀预测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常减压装置换热器腐蚀问题统计分析
    2.1 换热器腐蚀规律研究
    2.2 常减压装置换热器腐蚀研究
        2.2.1 常减压装置腐蚀机理
        2.2.2 腐蚀形貌及原因分析
    2.3 换热器典型腐蚀问题防护建议
        2.3.1 建立较完善的工艺防腐监控机制
        2.3.2 针对低温腐蚀的防护及建议
        2.3.3 针对高温腐蚀的防护及建议
        2.3.4 针对循环水腐蚀的防护及建议
        2.3.5 检测方面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典型换热器关键腐蚀部位模拟研究
    3.1 湍流模型的选择
        3.1.1 湍流模型分类及选择
        3.1.2 标准k-ε模型
        3.1.3 冲刷腐蚀模型
    3.2 模型搭建和分析
        3.2.1 冲刷腐蚀模型
        3.2.2 模拟结果分析
    3.3 结果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源数据的循环水管束腐蚀预测模型研究
    4.1 基于KPCA-GRNN预测模型建立
        4.1.1 KPCA(核主成分分析法)
        4.1.2 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4.1.3 基于KPCA和GRNN的混合算法
    4.2 多源腐蚀数据预处理
        4.2.1 循坏水监测数据获取
        4.2.2 核主成分分析
    4.3 基于KPCA-GRNN的预测模型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后续研究及展望
        5.2.1 后续研究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作者及导师简介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8)80万轻烃厂换热器腐蚀失效分析及防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换热器腐蚀研究现状
    1.3 换热器腐蚀防护方法及研究现状
    1.4 换热器常见腐蚀类型
        1.4.1 氧腐蚀
        1.4.2 硫腐蚀
        1.4.3 应力腐蚀
        1.4.4 缝隙腐蚀
    1.5 换热器腐蚀失效主要影响因素
        1.5.1 酸气浓度
        1.5.2 流速
        1.5.3 pH值
        1.5.4 溶解离子
        1.5.5 温度
        1.5.6 溶解氧浓度
    1.6 主要研究内容
2 换热器腐蚀失效研究实验方法
    2.1 实验装置
    2.2 实验准备
        2.2.1 高温高压电化学试样制作
        2.2.2 腐蚀产物组分测试
        2.2.3 高温高压电化学腐蚀介质
    2.3 换热器腐蚀行为测试方法
        2.3.1 电化学测试条件
        2.3.2 自腐蚀电位测试
        2.3.3 极化曲线测试
    2.4 腐蚀形貌观察
3 换热器现场实际工况取样测试研究
    3.1 腐蚀类型分析
    3.2 腐蚀产物组分分析
    3.3 腐蚀介质组分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换热器腐蚀影响因素研究
    4.1 氧气对E-303 换热器封头钢材腐蚀影响研究
        4.1.1 极化曲线
        4.1.2 腐蚀形貌
        4.1.3 分析与讨论
    4.2 二氧化碳对E-303 换热器封头钢材腐蚀影响研究
        4.2.1 极化曲线
        4.2.2 腐蚀形貌
        4.2.3 分析与讨论
    4.3 温度对E-303 换热器封头钢材腐蚀影响研究
        4.3.1 极化曲线
        4.3.2 腐蚀形貌
        4.3.3 分析与讨论
    4.4 流速对E-303 换热器腐蚀影响模拟研究
        4.4.1 流速对换热器管束腐蚀影响模拟研究
        4.4.2 流速对换热器封头腐蚀影响模拟研究
        4.4.3 分析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换热器管束腐蚀防护对策研究
    5.1 换热器管束合理选材
    5.2 换热器管束高温高压选材实验
        5.2.1 极化曲线
        5.2.2 腐蚀形貌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9)海水环境下柠檬酸杆菌对碳钢Q235的腐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微生物腐蚀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微生物腐蚀的研究背景
        1.1.2 微生物腐蚀研究的意义
    1.2 微生物腐蚀研究进展
        1.2.1 微生物腐蚀概况
        1.2.2 微生物对船舶与海洋设施的腐蚀影响
        1.2.3 微生物对不同金属材料的腐蚀
        1.2.4 腐蚀微生物的分类
    1.3 微生物腐蚀机理研究
        1.3.1 阴极去极化理论
        1.3.2 生物催化阴极硫酸盐还原理论
        1.3.3 微生物细胞内外的电子转移过程
    1.4 产酸菌对金属的腐蚀影响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设备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实验试剂
    2.4 实验方法
        2.4.1 人工海水介质的配制
        2.4.2 微生物实验
        2.4.3 腐蚀浸泡实验
    2.5 表面分析
        2.5.1 细菌贴附检测与生物膜观察
        2.5.2 腐蚀产物形貌与细菌形态观察
        2.5.3 腐蚀形貌检测
        2.5.4 腐蚀产物化学分析
    2.6 电化学实验
        2.6.1 开路电位检测
        2.6.2 电化学阻抗谱
        2.6.3 动电位扫描
第3章 高浓度柠檬酸杆菌代谢产物对碳钢Q235 的缓蚀作用研究
    3.1 前言
    3.2 试验设计
    3.3 产酸菌的生长和产酸行为研究
    3.4 腐蚀产物层形貌观察和微生物贴附分析
        3.4.1 腐蚀产物层微观形貌观察
        3.4.2 微生物贴附分析
    3.5 表面腐蚀形貌
    3.6 腐蚀产物成分分析
    3.7 电化学实验结果
        3.7.1 开路电位
        3.7.2 电化学阻抗谱
        3.7.3 极化曲线
    3.8 高浓度细菌代谢产物柠檬酸的缓蚀作用机理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浓度柠檬酸杆菌代谢产物对碳钢Q235 的腐蚀行为研究
    4.1 前言
    4.2 试验设计
    4.3 产酸菌的生长和产酸行为研究
    4.4 微生物贴附与腐蚀产物微观形貌观察
        4.4.1 微生物贴附观察与分析
        4.4.2 腐蚀产物微观形貌
    4.5 表面腐蚀形貌分析
    4.6 腐蚀产物成分分析
        4.6.1 EDS分析结果
        4.6.2 拉曼光谱分析结果
    4.7 电化学实验结果
        4.7.1 开路电位
        4.7.2 电化学阻抗谱
        4.7.3 极化曲线
    4.8 细菌贴附与产酸对腐蚀机理的影响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10)反渗透高浓盐水腐蚀及防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腐蚀机理及影响因子
    1.1 腐蚀机理
    1.2 腐蚀影响因素
        1.2.1 溶解氧
        1.2.2 溶解性总固体
        1.2.3 pH
        1.2.4 温度
        1.2.5 介质流速
2 国内外腐蚀防护技术
    2.1 电化学保护技术
    2.2 表面处理技术
    2.3 缓蚀剂保护技术
3 结论与展望

四、海水碳钢冷却器腐蚀防护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洋风电机组防腐蚀技术研究进展[J]. 李理,范玉鹏,常志明,姜浩杰. 分布式能源, 2021(05)
  • [2]舰船海水管系腐蚀监检测技术与应用研究[J]. 冯娜. 船舶工程, 2021(S1)
  • [3]多物理场下换热器腐蚀失效分析及结构优化[D]. 张冬玲.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浮式生产储油轮海水管路的腐蚀问题与对策[J]. 贺海龙,尹鹏飞,李辉,莫兰,韩冰,李向阳,许彪,廖卓伟,陈亚林,李金梅,郑志建. 全面腐蚀控制, 2021(04)
  • [5]激光辅助复合镀镍对铜镍合金耐腐蚀性影响研究[D]. 张明强.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2)
  • [6]浅析渣油催化裂化装置腐蚀与防护[J]. 张俊猛,肖扬,孟令栋,周明慧,陈东岩. 装备环境工程, 2020(11)
  • [7]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换热器腐蚀及水侧腐蚀速率预测方法研究[D]. 段春莲.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8]80万轻烃厂换热器腐蚀失效分析及防护对策研究[D]. 邹檀.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9]海水环境下柠檬酸杆菌对碳钢Q235的腐蚀行为研究[D]. 田丰.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10]反渗透高浓盐水腐蚀及防护技术[J]. 马赛,秦胜,田莉雅,毛维东,史强,周金平. 能源环境保护, 2018(06)

标签:;  ;  ;  ;  ;  

海水碳钢冷却器的腐蚀防护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