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罗斯HIL感应测井仪特点及性能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张妙瑜[1](2019)在《复杂地层中三分量阵列感应测井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分量阵列感应测井仪器与传统的阵列感应测井仪器不同,线圈系探头由3个相互正交的发射-接收线圈组成,测量具有9个分量的张量电导率,体现出地层的电各向异性信息,同时获得地层倾角和仪器的方位角,能够探测传统方法难以探测到的薄储层、低渗透率储层,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储层预测和产能评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现有三分量仪器沿用传统阵列感应的方法,利用屏蔽线圈抵消直耦的方法,导致共面线圈系径向响应出现了负值,纵向响应出现了严重的“犄角”现象,使得从测量值直接评估储层的油气藏含水(油)饱和度变得更加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三分量阵列感应测井理论及相关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2发射1接收共面子阵列结构,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新的三分量共面子阵列结构有效地减少了负响应区域,降低了“犄角”的幅度,减小了趋肤效应影响,并且井眼影响近似为线性。这些都对三分量阵列感应仪器设计和测井响应解释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贡献如下:1.构建了复矢量麦克斯韦方程组,建立了无限大无耗媒质、导电媒质和混合媒质中线圈电流源产生的电磁场模型,清楚地描述了源与场的相互关系,直观展现了时谐电流源激发时变电磁场的过程和规律。提出了新的复矢量感应测井模型,分析了阵列感应测井发射线圈在井眼周围产生的电磁现象,揭示了接收电压信号与线圈电流源、周围地层导电媒质和激发的各次电场、磁场、感应电流的实部和虚部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周围井眼、地层、金属体影响的测井解释提供理论依据。2.采用类似于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的计算方法,计算研究三分量共轴线圈系和共面线圈系的均匀地层响应特性、Born几何因子响应特性和参数影响特性,发现目前三分量阵列感应共面线圈系测量信号的趋肤效应明显大于共轴线圈系,尤其长子阵列。在径向和纵向出现了激烈变化的负响应,通过调整发射线圈频率、屏蔽线圈的距离和匝数无法改善,负的响应影响依然存在,这是目前三分量阵列感应共面线圈系的固有缺陷。通过考察发射与接收线圈分割的空间区域涡流对接收电压的影响规律,揭示了三分量阵列感应共面线圈系存在“负响应”的原因。3.提出了基于水平磁偶极子磁赫兹位矢量的测井响应正演计算方法。引入Bessel函数,应用层边界的切向连续,建立了径向柱状和纵向层状非均匀地层中三分量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的求解方法。详细研究了径向和纵向非均匀地层中三分量共轴和共面线圈系的响应特性。实验分析表明,共面子阵列的井眼影响和围岩影响与共轴子阵列显着不同,井眼影响是导致测井响应为负值的主要原因。对比共面线圈系实验室建模仿真与现场试验结果,可以使用三分量阵列感应共面线圈系的发射线圈或者主接收线圈识别地层边界。4.提出了一种新的2发射1接收共面子阵列结构。计算对比分析了新共面线圈系与常规共面线圈系的均匀地层响应特性、Born几何因子响应特性、标准8in井眼中的井眼影响和水平层状非均匀地层中的响应特性。考察了薄交互地层、Chirp地层和倾斜各向异性地层等复杂地层中,两种不同共面线圈系结构的测量结果。通过分析由发射线圈、屏蔽线圈和接收线圈分割的不同空间区域涡流对接收电压的影响,揭示了新共面线圈系减小趋肤效应影响和降低负响应的机理。5.根据理论研究结果,设计了三分量阵列感应的实验装置,包括发射电路、线圈系和接收电路。确定了实验装置中发射和接收参数设计原则,为消除发射线圈中的噪声干扰,采用阻抗匹配方法,在发射电路中并联谐振电容达到选频滤波的功能。使用该实验装置,完成了共轴线圈系、共面双线圈系、常规共面线圈系和新共面线圈系发射和接收信号的测量。实验验证了新共面线圈系的响应特性与常规共面线圈系相比,响应特性得到有效改善。基于本设计,测量装置还可研究线圈系匝数、距离以及发射信号频率等参数变化对接收信号的影响,为三分量阵列感应仪器的设计提供实验基础。综上所述,与目前三分量阵列感应共面线圈系相比,本文的新共面线圈系结构不仅改善了负响应问题和层边界的“犄角”现象,而且井眼影响近似为线性且空间分辨率提高了2倍,对准确评估地层信息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同时为三分量阵列感应测井仪器设计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文强[2](2016)在《基于DSP的三线圈感应测井数据采集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层电阻率是进行储层评价和储量计算的重要参数,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已成为目前测量电阻率的重要手段。本论文研究基于DSP的三线圈系感应测井数据采集系统,在设计完成发射、接收电路的基础上,研究线圈系主发射、接收和屏蔽线圈匝数及间距对测量电路的影响等,最终形成阵列感应测井仪器最小子系统,为复杂的阵列感应测井系统电路设计与实现提供前期研究基础。主要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阵列感应测井的基本理论。系统研究感应测井中双线圈系和三线圈系的测量原理,分析了现有阵列感应测井仪器AIT和HDIL的仪器线圈系结构参数、优点以及工作频率的选择依据。第二部分基于LabView工具详细研究了三阶梯波信号多频信号的发射与接收特性。首先推导三阶梯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公式,发现三阶梯波信号由不包含3倍谐波的信号合成,指出阵列感应仪器AIT仅使用了合成信号的前3项,通过仿真验证三阶梯波与展开谐波之间的合成和分解特性,给出了前10个谐波合成的三阶梯波特性,最后研究接收信号中噪声的消除方法。提出堆栈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相结合有效的消除接收信号中各种随机噪声的方法。第三部分设计了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线圈系、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首先根据设计要求提出了基于DSP感应测井数据采集的最小系统设计方案。然后设计并实现基于DSP芯片的6kHz基频信号三阶梯波的发射电路实现方案。采用F2812 DSP为主控芯片构成一个多通道数据采集接收电路。通过调理滤波电路解决信号放大滤波问题,利用高精度数据采集电路实现信号的采集功能。接收电路主要包括电源滤波电路、放大电路等。最终根据PCB原理图焊接完成测试电路板。第四部分完成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DSP采集程序和上位机软件等。设计基于DSP的采集程序,进行系统模块配置,包含时钟、相应寄存器、外部端口、事件管理器、ADC采集模块等。采用VB语言开发上位机软件,它主要实现了串口通信、命令控制、波形显示、数据保存和数据处理等功能。信号被接收后DSP将采集到的数据送给上位机并在界面上显示。完成系统调试工作后,测得数据结果表明设计满足要求。设计的DSP数据采集系统,可以研究多频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多频方法消除测量噪声的机理。
齐婷婷[3](2014)在《基于阵列感应测井仪器数据处理的低阻气层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由于研究区块低阻气层在电性曲线上与气水同层、水层无明显区别,用常规的电阻率测井往往解释为气水同层、水层的井段出现产纯气而不产水的情况,导致测井解释的正确率较低,对后期的勘探开发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结合试气资料、录井资料及岩芯分析资料,利用MIT阵列感应测井仪对新井进行评价研究。论文首先以双线圈系感应测井理论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三线圈系阵列感应测井原理、仪器的组成结构、技术指标及数据采集电路。其次分析了Doll几何因子及扩展的几何因子理论及应用范围,并重点介绍了MIT阵列感应测井仪的径向、纵向探测特性和井眼、侵入、围岩等井眼环境对测量信号的影响。然后为了使测井解释的数据能够真实的反映原状地层的信息,我们需要对采集到的原始信号进行井眼校正、真分辨率聚焦、分辨率匹配以及一维反演;经过数据处理后就可以得到5条不同径向探测深度和3种纵向分辨率的15条测井曲线,可以用其作为一维反演的测井数据。最后使用数据处理过的测井曲线进行泥浆侵入分析;以及利用试气资料及研究区块电阻率下限,建立了低阻气层的定性识别标准;在岩电实验、核磁共振实验的基础上,使用束缚水饱和度法,并编制程序对新井进行定量解释,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为后期的勘探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罗明璋,熊晓东,陈宝,贺晓真,吴爱平,朱斌[4](2013)在《一种多功能井下信号转换适配器的设计与应用》文中指出为实现不同生产厂家仪器的组合测井,经常需要设计各种不同的信号格式转换器。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小体积、低功耗、多功能的信号适配器,实现PCM/DTB、PCM/CAN、DTB/CAN信号之间的转换。系统采用FPGA作为DTB总线的时序控制,集成CAN协议控制器的单片机C8051F060作为CAN总线驱动和PCM信号的软编解码。通过俄罗斯感应测井仪与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研制的EILog快速与成像测井系统的挂接试验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可靠性与优越性。
陈汉生[5](2013)在《CAN/PCM3508曼码信号转换短节研制》文中指出测井又称为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在石油勘探和油气开发中有重要的作用,是油气田勘探开发中采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对测井效率和测井的准确性与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测井工作者对于组合化测井的应用越来越多。组合化测井需要把多种测井仪器挂接在同一个测井系统中进行测井,然后将每一个测井仪器的测井数据上传。然而,不同国家、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测井仪器在信号格式、通信协议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常常需要研制各种各样的信号格式转换短节来实现不同国家或厂家生产的测井仪器的挂接。俄罗斯感应测井仪具有分层能力强和探测深度大的优点,其测井曲线包含信息丰富,测量动态范围广,其测井值能更真实地反应地层真电阻率,准确判识储层的含流体性质。我国从本世纪初开始引进俄罗斯感应仪,目前有将近50只俄罗斯感应仪正在国内各大油田进行测井服务。EILOG06测井成套装备是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快速与成像测井系统,具有裸眼井测井、射孔和取心作业能力,其系统整体性能达到了国际同类仪器中的先进水平。为了实现俄罗斯感应测井仪与EILOG06测井成套装备的挂接,需要解决俄罗斯感应测井仪与EILOG06测井成套装备的通信信号的“沟通”问题。俄罗斯感应仪提供PCM3508信号格式的输入输出接口,EILOG06采用CAN总线实现井下仪器之间的可靠、高速通信。因此,我们需要研制CAN/PCM3508格式转换短节来实现俄罗斯感应仪与EILOG06系统的挂接。本文针对俄罗斯感应仪与EILOG06系统的挂接需求,围绕CAN总线通信功能的实现、PCM3508曼码信号的编解码及俄罗斯感应测井仪与测井遥传之间通信协议的制定三部分内容进行研究,详细介绍了CAN/PCM3508曼码信号转换短节的研制过程。文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课题产生背景、意义,概述了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通过分别对俄罗斯感应测井仪和EILOG06测井成套系统的叙述引出俄罗斯感应测井仪对EILOG06测井系统的挂接需求;第三章通过CAN总线通信功能的实现、PCM3508曼码信号编解码及俄罗斯感应测井仪与测井遥传之间通信协议的制定三部分详细介绍了系统软硬件的实现过程;第四、五章介绍了该通信转换短节的现场试验效果及结论。目前,该短节已经成功应用到俄罗斯感应测井仪与EILog06测井成套系统的挂接中,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此方案设计的短节结构紧凑、功耗低、可靠性高,能胜任俄罗斯感应仪与EILOG06的挂接,实现组合化测井,对于组合化测井系统的升级,进一步提高测井效率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罗明璋,赵勇,陈宝,武向萍,孙钦涛[6](2013)在《俄罗斯感应仪与EILog06测井系统的挂接》文中指出为满足俄罗斯感应仪与EILog06的挂接需求,研制了一种基于C8051F060高速单片机的PCM/CAN井下信号格式转换短节,将PCM3508信号编解码和CAN总线通信在一个处理器内完成。文章详细介绍了各部分接口电路及软件实现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此方案设计的短节结构紧凑、功耗低、可靠性高,能胜任俄罗斯感应仪与EILog06的挂接,实现组合测井。
杨俊峰,杨碧松,陈海祥,邢光龙[7](2012)在《俄罗斯感应测井仪在碎屑岩测井中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从俄罗斯引进了两套H-IKZ-2型感应测井仪,为了配合该仪器在川渝地区碎屑岩的推广应用,本文对其测井资料与Atlas公司阵列感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俄罗斯感应在薄层段其深浅电阻率不相匹配。对俄罗斯HIL感应的四个探头16条原始测量曲线合成4条探测深度由浅到深的电阻率视值曲线进行井眼校正、趋肤校正,对4条校正后的电阻率曲线进行分辨率提高和匹配处理得到四条纵向分辨率匹配的电阻率曲线,从而解决了俄罗斯感应在薄层深浅电阻率不相匹配问题。并能计算出三种不同分辨率的电阻率曲线,处理出的俄罗斯感应测井曲线基本上与Atlas公司5700阵列感应一致,满足了实际生产需要,从而使俄罗斯HIL感应能在川渝碎屑岩测井中推广。最后文章以实例的形式分析了孔隙度、渗透率等储层参数对俄罗斯感应测井的影响,分析了应用效果,总结出了定性、定量解释川中碎屑岩储层的方法。
徐小倩,仵杰,解茜草,张骏,谢尉尉[8](2008)在《俄罗斯感应测井仪HIL的响应特性分析》文中指出文章针对俄罗斯感应仪器HIL,计算均匀地层中的电压和视电导率,给出了该仪器4个子阵列的电压动态范围要求和地层电导率测量范围。分别计算了对应Doll几何因子和带趋肤效应几何因子的子阵列的一维和二维响应,指出4个子阵列的原始探测深度深,分辨率低,需要围岩效应校正;随地层电导率增大,径向探测深度减小,分辨率增大;子阵列的二维响应存在负值,会产生井洞影响。
马火林,余钦范,耿贤锐[9](2006)在《俄罗斯感应测井地面采集系统分析和改进》文中研究说明俄罗斯感应测井仪采用10个线圈组成浅、中、深4个探测线圈系。AC-3适配器用于记录深度信号、脉冲信号、感应测井信号、自然电位信号、磁记号信号等,通过AVR微控制器处理后经RS232串口通讯传输到计算机采集和记录。文章分析了这种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磁记号信号处理电路提出了详细的改进方案。
刘复屏,刘红升,马德录[10](2005)在《俄罗斯感应测井仪与国产双感应测井仪的对比及其应用》文中指出2004年中国石油测井长庆事业部从俄罗斯引进了2套H-IKZ-2型感应测井仪,为了配合该仪器在长庆油田的推广,对其测井资料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采用交会图技术将俄罗斯感应测井仪的深探测(IR4A)电阻率与BSJ801双感应八侧向测井仪的深感应(R ILD)电阻率在不同电阻率储层中的响应值进行了对比,找出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在处理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将2种深探测电阻率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与岩心分析含水饱和度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最后,以实例的形式分析了孔隙度、渗透率等储层参数对俄罗斯感应测井仪的影响及其应用效果,总结出了初步的定性解释方法。
二、俄罗斯HIL感应测井仪特点及性能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俄罗斯HIL感应测井仪特点及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地层中三分量阵列感应测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分量感应测井仪器发展现状 |
1.2.2 数值计算方法与响应特性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组织 |
第二章 均匀有耗媒质中基于复矢量的感应测井机理研究 |
2.1 感应测井电磁规律 |
2.2 复矢量麦克斯韦方程 |
2.2.1 复矢量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建立 |
2.2.2 复矢量的稳态形式 |
2.2.3 复矢量麦克斯韦方程在电磁感应测井中的应用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三分量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参数影响研究 |
3.1 三分量感应测井基本原理 |
3.2 线圈系结构研究 |
3.2.1 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动势 |
3.2.2 几何因子响应特性 |
3.3 仪器参数影响分析 |
3.3.1 仪器频率影响 |
3.3.2 主接收线圈位置影响 |
3.3.3 比例因子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三分量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特性研究 |
4.1 感应测井中的分离变量法 |
4.2 非均匀介质中感应测井电磁波传播特性 |
4.2.1 纵向非均匀共轴响应 |
4.2.2 径向非均匀共轴响应 |
4.2.3 纵向非均匀共面响应 |
4.2.4 径向非均匀共面响应 |
4.3 现场测井数据 |
4.4 响应机理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新共面线圈系及其在复杂地层中测井响应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新共面线圈系结构 |
5.3 各种复杂地层中响应特性研究 |
5.3.1 均匀地层中响应特性分析 |
5.3.2 径向地层中响应特性分析 |
5.3.3 薄交互层响应特性分析 |
5.3.4 目的层参数变化对响应的影响 |
5.3.5 各向异性响应特性 |
5.3.6 Chirp地层模型中响应特性研究 |
5.4 仪器参数影响 |
5.5 响应机理分析 |
5.6 三分量阵列感应实验装置 |
5.6.1 设计思想 |
5.6.2 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噪声影响 |
5.6.3 装置测量结果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DSP的三线圈感应测井数据采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阵列感应测井的发展现状 |
1.2.2 DSP芯片的发展状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阵列感应测井基本理论 |
2.1 双线圈系理论介绍 |
2.2 三线圈系基本理论 |
2.3 阵列感应测井线圈系结构 |
2.3.1 AIT型仪器的线圈系结构 |
2.3.2 HDIL型仪器的线圈系结构 |
2.4 阵列感应测井频率选择分析 |
2.4.1 AIT型仪器的频率选择分析 |
2.4.2 HDIL型仪器的频率选择分析 |
2.4.3 频率选择的结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发射与接收特性仿真研究 |
3.1 三阶梯波信号的合成与分解 |
3.2 三阶梯波发射特性仿真 |
3.3 三阶梯波接收特性仿真 |
3.4 发射信号噪声分析与处理 |
3.5 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1 设计要求 |
4.2 方案设计 |
4.3 DSP最小系统及外围电路设计 |
4.3.1 处理器选择 |
4.3.2 AD的选取 |
4.3.3 外围电路设计 |
4.4 发射电路板设计 |
4.4.1 IR2110驱动电路 |
4.4.2 开关电路 |
4.4.3 发射板电路图与PCB |
4.5 线圈系的设计 |
4.6 接收电路板设计 |
4.6.1 放大电路 |
4.6.2 加法器电路 |
4.6.3 跟随器和滤波电路 |
4.7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CCS简介 |
5.2 系统软件整体流程 |
5.3 ADC转换模块 |
5.4 SCI模块程序设计 |
5.5 上位机软件设计 |
5.5.1 MSComm控件特点和串口初始化设置 |
5.5.2 控制命令设计 |
5.5.3 数据存储和图形显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调试 |
6.1 电路调试和数据分析 |
6.1.1 DSP调试 |
6.1.2 发射电路板的调试 |
6.1.3 接收电路板的调试 |
6.1.4 系统整体测试分析和完善 |
6.2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3)基于阵列感应测井仪器数据处理的低阻气层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阵列感应测井理论的发展 |
1.2.2 阵列感应测井仪器的发展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条件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2 研究条件 |
第2章 阵列感应测井仪器 |
2.1 感应测井基本理论 |
2.2 阵列感应测井基本理论 |
2.3 阵列感应测井仪器 |
2.3.1 仪器的主要结构 |
2.3.2 仪器的技术指标 |
2.3.3 仪器的主要控制电路 |
2.3.4 数据采集电路 |
2.3.5 仪器的线圈系特性 |
第3章 几何因子理论 |
3.1 几何因子理论分析 |
3.1.1 Doll 几何因子 |
3.1.2 扩展的几何因子 |
3.1.3 三线圈系的几何因子 |
3.1.4 复合线圈系的几何因子 |
3.2 阵列感应测井的几何因子响应特性 |
3.2.1 一维响应特性分析 |
3.2.2 二维响应特性分析 |
第4章 阵列感应测井数据处理 |
4.1 MIT数据处理流程 |
4.2 井眼校正 |
4.2.1 井眼模型响应的快速计算 |
4.2.2 反演井眼参数 |
4.2.3 井眼校正 |
4.2.4 井眼校正处理结果分析 |
4.3 真分辨率聚焦 |
4.3.1 真分辨率聚焦原理 |
4.3.2 测量信号的聚焦过程 |
4.3.3 真分辨率聚焦效果分析 |
4.4 分辨率匹配 |
4.4.1 分辨率匹配原理 |
4.4.2 分辨率匹配效果分析 |
4.5 反演处理 |
4.5.1 三参数地层模型 |
4.5.2 阵列感应反演理论 |
4.5.3 理论模型反演效果分析 |
第5章 阵列感应测井在低阻气层中的应用 |
5.1 苏X区块概况 |
5.2 低阻气层的成因 |
5.3 阵列感应测井定性识别低阻气层 |
5.3.1 泥浆侵入评价 |
5.3.2 阵列感应测井定性识别 |
5.4 阵列感应测井定量识别低阻气层 |
5.4.1 岩电参数的确定 |
5.4.2 含水饱和度的确定 |
5.4.3 束缚水饱和度的确定 |
5.4.4 阵列感应测井资料应用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旳论文及科研成果 |
(4)一种多功能井下信号转换适配器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硬件设计 |
1.1 曼彻斯特信号接收调理电路 |
1.2 曼彻斯特PCM信号编码发送电路 |
1.3 CAN总线接口电路[8-10] |
1.4 DTB总线接口电路 |
2 软件设计 |
2.1 曼彻斯特信号编码 |
2.2 曼彻斯特信号解码 |
2.3 DTB总线通信 |
3 试验与应用 |
4 结 论 |
(5)CAN/PCM3508曼码信号转换短节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测井技术的发展 |
1.3 课题来源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系统概述 |
2.1 俄罗斯感应测井仪 |
2.2 EILOG06系统 |
2.3 俄罗斯感应测井仪对EILOG06系统的挂接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设计方案论证及系统实现 |
3.1 PCM3508曼码信号编解码方案选择 |
3.2 PCM3508曼码信号编解码的实现 |
3.3 CAN总线通信功能模块实现方案选择 |
3.4 CAN总线通信功能模块实现 |
3.5 通信协议的制定 |
3.6 系统实现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场试验 |
4.1 系统环境及相关工作参数 |
4.2 系统运行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俄罗斯感应仪与EILog06测井系统的挂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俄罗斯感应仪及EILog06系统 |
2 硬件设计 |
2.1 PCM信号编码发送电路 |
2.2 PCM信号接收调理电路 |
2.3 CAN总线接口电路 |
3 软件设计 |
4 现场试验及效果 |
(7)俄罗斯感应测井仪在碎屑岩测井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测量原理及仪器性能 |
1.1 测量原理和主要指标[1] |
1.2 仪器的重复性、一致性 |
2 俄罗斯HIL感应与Atlas公司5700阵列感应HDIL对比 |
3 俄罗斯HIL感应测井曲线高分辨率匹配处理 |
4 测井解释 |
4.1 定性解释方法 (径向电阻率法判别储层流体性质) |
4.2 定量解释方法 |
5 实例分析 |
6 结论 |
(8)俄罗斯感应测井仪HIL的响应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线圈系结构和工作原理 |
2 HIL感应测井仪器响应特性分析 |
2.1 电压的特性 |
2.2 视电导率的计算与分析 |
2.3 几何因子 |
3 结 论 |
(9)俄罗斯感应测井地面采集系统分析和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AC-3适配器工作原理[2] |
2 磁记号信号处理电路改进 |
4 结束语 |
(10)俄罗斯感应测井仪与国产双感应测井仪的对比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测量原理及仪器性能 |
1.1 测量原理 |
1.2 仪器性能 |
2 测井解释 |
2.1 2种仪器深探测电阻率的关系 |
2.2 计算水饱与岩心分析水饱的关系 |
2.3 定性解释方法 (径向电阻率法判识储层流体性质) |
2.4 定量解释方法 |
3 应用实例 |
4 结 论 |
四、俄罗斯HIL感应测井仪特点及性能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地层中三分量阵列感应测井方法研究[D]. 张妙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2]基于DSP的三线圈感应测井数据采集系统研究[D]. 文强. 西安石油大学, 2016(04)
- [3]基于阵列感应测井仪器数据处理的低阻气层评价研究[D]. 齐婷婷.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2)
- [4]一种多功能井下信号转换适配器的设计与应用[J]. 罗明璋,熊晓东,陈宝,贺晓真,吴爱平,朱斌. 测井技术, 2013(03)
- [5]CAN/PCM3508曼码信号转换短节研制[D]. 陈汉生. 长江大学, 2013(03)
- [6]俄罗斯感应仪与EILog06测井系统的挂接[J]. 罗明璋,赵勇,陈宝,武向萍,孙钦涛. 石油仪器, 2013(02)
- [7]俄罗斯感应测井仪在碎屑岩测井中的应用探讨[J]. 杨俊峰,杨碧松,陈海祥,邢光龙.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02)
- [8]俄罗斯感应测井仪HIL的响应特性分析[J]. 徐小倩,仵杰,解茜草,张骏,谢尉尉. 石油仪器, 2008(02)
- [9]俄罗斯感应测井地面采集系统分析和改进[J]. 马火林,余钦范,耿贤锐. 石油仪器, 2006(03)
- [10]俄罗斯感应测井仪与国产双感应测井仪的对比及其应用[J]. 刘复屏,刘红升,马德录.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5(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