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敏式病毒灭活仪杀灭RNA包膜病毒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吕文君[1](2020)在《不同灭活方法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免疫原性的影响》文中指出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natipestifer)是导致鸭、鹅等鸟类发生以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为典型症状的一种高致病性、接触传染性疾病的病原菌。该菌主要感染1035日龄的雏鸭,发病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最高可达100%。该病菌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养鸭场,鸭场一旦发生该病则很难彻底清除感染,严重影响了养鸭业的发展。目前,该病的控制主要依靠抗生素,但由于该菌不断增强的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及食品安全的需要,R.anatipestifer疫苗得以广泛的应用。目前,实际生产上使用的R.anatipestifer疫苗存在着效果不理想以及副作用较强的问题,为提高R.anatipestifer疫苗的安全性和效力,需要对此类疫苗进一步的研究突破。参考百日咳菌苗生产工艺发现该疫苗曾经也存在此类问题,但是通过改用了戊二醛灭活的方法后极大的改善了疫苗的刺激性和副作用的问题,此类举措为R.anatipestifer疫苗的改进提供了方向。目前,绝大多数R.anatipestifer疫苗都是使用甲醛作为灭活剂,而甲醛虽是当下应用最广泛的灭活剂,但是其破坏免疫原性、刺激性和致癌性等弊端早已报道。故通过比较不同灭活方法对R.anatipestifer免疫原性的影响,对于R.anatipestifer疫苗的改进具有重大的意义。R.anatipestifer灭活疫苗的传统灭活工艺是加入终浓度为0.10.38%的甲醛溶液在37℃环境下灭活24h以上。参照相关文献后,除甲醛灭活外,试验设置有热灭活、戊二醛灭活和聚维酮碘灭活四类方法反复进行灭活效果监测试验探索R.anatipestifer的灭活条件。试验从不同作用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和作用温度三个角度设计初步灭活方案后,再通过试验改进试验设计,重复试验进而筛选出四类能够完全灭活R.anatipestifer的灭活方案。最后得出能够完全灭活此次试验浓度范围内(A525=2.0±0.05)的R.anatipestifer菌液的灭活方法有:(1)56℃水浴30min;(2)52℃水浴75min;(3)终浓度为0.03%0.2%甲醛灭活(37℃,24h);(4)终浓度为0.1%0.2%戊二醛灭活(48℃,24h);(5)终浓度为0.74%聚维酮碘灭活(37℃,24h)。依据以上不同的灭活方法制备R.anatipestifer血清1型SC株灭活菌液,经灭活检验合格后制成对应组别的油乳剂灭活苗。先后选用了1日龄非免健康雏鸭49只和90只,饲养至4日龄接种免疫原,18日龄相同剂量(109CFU/mL,0.3mL/只)同源菌株(R.anatipestifer-SC)菌液攻毒进行了两次的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第一次试验结果表明:终浓度0.1%甲醛灭活组和终浓度0.2%戊二醛灭活组以及终浓度0.74%聚维酮碘灭活组保护效果最佳,其保护率均高达100%(7/7),56℃,30min灭活组和终浓度0.03%甲醛灭活组次之,保护率为85.7%。第二次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56℃水浴30min、52℃水浴75min、终浓度0.1%甲醛灭活组和终浓度0.2%戊二醛灭活组保护效果最佳,其保护率为66.6%(6/9),终浓度0.065%甲醛灭活组保护率为55.5%(5/9),而终浓度0.03%甲醛灭活组、0.1%戊二醛灭活组和终浓度0.74%聚维酮碘灭活组保护率只有44.4%(4/9)。两次试验结果表明:热灭活56℃,30min、52℃,75min、0.1%甲醛灭活和0.2%戊二醛灭活制备的疫苗较为理想,但0.74%聚维酮碘灭活制备的免疫原保护效力降低且不稳定。故热灭活和戊二醛灭活R.anatipestifer的方法在制备R.anatipestifer灭活疫苗方面有望替代传统甲醛灭活工艺,为R.anatipestifer灭活疫苗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方向。依据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的结果,设置了56℃、52℃、0.1%甲醛、0.2%戊二醛和0.74%聚维酮碘五个试验组和一个健康未免疫组,每组设有5只试验鸭,使用第二次免疫攻毒保护试验制备的对应组疫苗接种(0.2mL/只),免疫后第14天后采血制备血清。此次试验先后有两批试验鸭,第一批于5日龄接种,第二批于26日龄接种。将制备的血清样品使用标化后的R.anatipestifer-SC染色抗原进行微量凝集试验,检测其血清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非免健康鸭的MAT背景值为01 log2;第一批5日龄免疫的试验鸭,56℃、52℃、0.1%甲醛、0.2%戊二醛和0.74%聚维酮碘组的MAT平均效价分别为2.90±1.34、2.35±0.65、3.40±1.29、2.50±0.71、3.35±1.31,各组的组间差异均不显着(P>0.5);第二批26日龄免疫的试验鸭,56℃、52℃、0.1%甲醛、0.2%戊二醛和0.74%聚维酮碘组的MAT平均效价分别为5.90±0.80、6.35±0.74、5.80±0.59、7.35±0.60、6.40±0.45,其中戊二醛组的效价在第一次试验中显着高于其它组别(P<0.05),另外四组差异不显着(P>0.05)。因此,5日龄免疫时,使用56℃、52℃、0.1%甲醛、0.2%戊二醛和0.74%聚维酮碘的五种灭活方法的免疫原在诱导鸭产生抗体方面的效力并无太大的差异,但在26日龄免疫时,0.2%戊二醛灭活的免疫原在诱导鸭产生抗体方面效力会优于其它组灭活方法。
于洋[2](2019)在《核黄素光化学技术灭活外周血中HCT116循环肿瘤细胞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背景:手术切除是目前临床根治恶性实体肿瘤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手术切除肿瘤过程中通常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瘤体或因结扎血管而增加瘤体局部血管内压力,这些因素都可促进或直接造成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脱落进入血液、淋巴液和体腔,通过这些渠道形成转移灶,导致肿瘤转移、复发。手术前或手术过程中脱落进入血液循环中的游离肿瘤细胞是术后复发的重要高危因素。静脉全身化疗对于绝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生存期的改善并不明显,特别是一些对于化疗药物不敏感的肿瘤细胞,术前或术中进入血液循环后,很难通过术后全身化疗的方法杀灭、清除,最终造成肿瘤远处转移、复发,导致手术治疗失败。即使是对于化疗敏感的肿瘤细胞,由于手术创伤的原因,患者通常无法承受术后立即全身化疗对身体带来的打击,需要恢复一定时间后方能接受化疗。而这段恢复期,足以使循环肿瘤细胞(circμlating tumor cells,CTCs)/循环肿瘤干细胞(circμlating tumor stem cells,CTSCs)通过血行途径发生远处转移。基于核黄素光化学技术(riboflavin photosensitized treatment,RPT)在血液制剂病毒、细菌、原虫灭活以及淋巴细胞灭活预防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related graft-versus-host disease,TA-GVHD)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我们提出在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利用RPT技术处理外周血液,以求灭活外周血液中CTCs/CTSCs,阻断恶性肿瘤血行转移途径的设想。我们选择HCT116结直肠癌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模拟患者外周血中的CTCs/CTSCs,通过体外细胞试验和动物试验探索RPT技术灭活CTCs/CTSCs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第一部分:RPT灭活HCT116人结直肠癌细胞的效果评价目的:采用不同核黄素(riboflavin,RF)浓度、不同紫外线(μltraviolet,UV)照射剂量处理HCT116细胞和人淋巴细胞,同时评价RPT处理对HCT116肿瘤细胞、人淋巴细胞造成的损伤,遴选出能够使HCT116细胞失去增殖能力而又对淋巴细胞损伤最小的RF浓度和UV光照剂量范围。方法:将HCT116细胞置于培养皿中,根据不同的实验分组加入相应浓度的RF溶液,并进行相应剂量的UV照射处理。将RF浓度设计为1μmol/L、5μmol/L、15μmol/L;UV光照时间设计为5min和1Omin,共分为6个实验组,分别为A组:RF 浓度1μmol/L,光照 5min(1,5);B 组:RF 浓度 5μmol/L,光照 5min(5,5);C组:RF 浓度 15μmol/L,光照 5min(15,5);D 组:RF 浓度 1μmol/L,光照 1Omin(1,10);E 组:RF 浓度 5μmol/L,光照 lOmin(5,10);F 组 RF 浓度 15μmol/L,光照1Omin(15,10)。对照组为不添加RF、不进行UV光照处理的正常HCT116细胞。人淋巴细胞处理条件与HCT116细胞完全相同。评价不同处理条件下HCT116肿瘤细胞凋亡率和成瘤性,人淋巴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因子分泌能力。结果:1.随着RF浓度及UV照射剂量增加,HCT116细胞和人淋巴细胞凋亡率都逐渐增加,但淋巴细胞对辐照剂量比较敏感,但对于RF浓度相对不敏感。从结果可以看出,RPT对肿瘤细胞的损伤明显大于对淋巴细胞的损伤,在保持淋巴细胞一定功能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灭活;2.RPT处理后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L-2、IL-4、IL-17A和TFN-y浓度均随着RF浓度及UV辐照剂量增高而减低,都表现出对RF浓度和UV强度的剂量效应;3.经RPT处理后的HCT116细胞(实验1组、2组)在NOD/SCID小鼠体内未成瘤,但未经RPT处理HCT116细胞(阳性对照组)在NOD/SCID小鼠体内成瘤,说明RPT可以有效灭活HCT116细胞,使其失去增殖能力。结论:RPT处理对于HCT116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损伤是有差异的,HCT116细胞更易于受到RPT损伤。因此,有可能在使淋巴细胞保持足够免疫功能的条件下使HCT116细胞失去增殖能力。第二部分:RPT灭活模拟外周血中CTCs(HCT116细胞)的效果评价目的:探索RPT灭活模拟外周血中HCT116肿瘤细胞,寻找一个可能存在的RPT技术条件,既能使HCT116肿瘤细胞失去增殖能力,又能使红细胞损伤、凝血功能、免疫功能控制在一个机体可以耐受的范围内,实现对外周血中CTCs的灭活,以期在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治疗中得到应用,提高恶性肿瘤根治率。方法:将健康供者全血(采集时间不超过2h)与HCT116肿瘤细胞以一定比例混合,使得HCT116细胞的终浓度为5×105/ml。加入终浓度为50μmol/L的RF,混匀后将混合全血转移至EVA透光储血袋中,并置于UVA(波长365nm)和UVB(波长310nm)交替光源中照射,照射环境温度控制在(6±2)℃。根据UV照射剂量不同分为实验1组(剂量7.2J/Cm2)和实验2组(剂量10.8J/cm2),同时以不加RF也不进行UV照射处理作为对照组;采用CD326免疫分选磁珠分选、富集混在全血中的HCT116肿瘤细胞,检测HCT116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及成瘤性;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分离RPT处理后全血中的淋巴细胞,评价其凋亡率及细胞因子分泌能力;采用TEG技术评价RPT处理后全血的凝血功能;检测RPT处理后全血中游离血红蛋白浓度,计算红细胞溶血率,评价红细胞损伤情况。结果:1、CD326免疫分选磁珠对全血中HCT116肿瘤细胞进行分选后的细胞纯度为(97.20±2.36)%,可有效完成模拟外周血中HCT116细胞的分选、富集,得到纯度较高可用于后续研究的HCT116细胞;2、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HCT116凋亡率分别为6.88%、37.99%和41.98%,实验1组和实验2组与对照相比,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加,且随着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加;3、对照组6只NOD/SCID小鼠均长出肿瘤,平均体积为(0.996±0.42)cm3,实验1组6只NOD/SCID小鼠均长出肿瘤,平均体积为(0.234±0.19)cm3,实验2组6只NOD/SCID小鼠均未长出肿瘤。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及实验1组剥离出的肿瘤即为HCT116结肠癌组织,实验2组剥离的组织为正常结缔组织,并未发现HCT116细胞;4、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淋巴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4.63±6.30)%、(81.66±6.73)%和(81.25±7.77)%,尽管淋巴细胞存活比例随着UV照射剂量增加而降低,但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实验1组vs.对照组,P=0.24,实验2组vs.对照组,P=0.22);5、经RPT处理后淋巴细胞分泌IL-10、INF-β、IFN-γ及IL-4的能力均有所减低,但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6、RPT处理外周血时会有一定热量产生,而热效应会导致外周血凝血功能受损,我们调整实验条件,将处理环境温度控制在(6±2)℃,凝血功能可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7、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的红细胞溶血率分别为(0.02±0.02)%、(0.07±0.03)%和(0.10±0.04)%,RPT处理外周血会导致红细胞溶血率增加,但远低于全血及成分血保存期末溶血率的质量控制标准。结论: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初步验证了一种可用于肿瘤患者灭活其CTCs的RPT(RF50μmol/L,UV剂量10.8J/cm2)技术的可行性,有望通过该技术使肿瘤患者外周血液中的CTCs失去增殖能力,最大限度的保持患者血液细胞、凝血及免疫功能。第三部分:RPT灭活模拟术中回收血液中HCT116的实验研究目的:评价RPT对术中回收血液中混杂的肿瘤细胞的灭活效果以及对红细胞造成的叠加损伤,探寻建立一种可用于恶性实体肿瘤患者术中血液回收的新技术。方法:将健康供者全血与HCT116细胞以一定比例混合,使得HCT116细胞的终浓度为5×105/ml,加入终浓度为50μmol/L的RF,混匀后将混合血液转移至EVA透光储血袋中,并置于UVA(365nm)和UVB(310nm)交替光源中照射,环境温度控制在(6±2)℃,根据照射剂量不同分为实验1组(剂量18J/cm2)、实验2组(剂量23.4J/cm2)和实验3组(28.8J/cm2),同时以不加RF也不进行光照处理作为对照组。使用Cell Saver Elite机器及配套耗材模拟术中血液回收程序对RPT全血进行处理,评价不同RPT条件的肿瘤灭活效果及红细胞损伤程度。结果:1、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的HCT116凋亡率分别为(7.52±0.69)%、(52.94±1.12)%、(61.46±2.79)%、(66.14±4.57)%,实验 1 组vs.对照组P=2.2E-12,实验2组vs.对照组P=2.8E-10,实验3组vs.对照组P=6.2E-09;2、对照组6只小鼠均长出肿瘤,肿瘤体积为(0.608±0.380)cm3,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共18只小鼠均未长肿瘤;3、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红细胞上清液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分别为(0.14±0.09)g/L、(0.32±0.09)g/L、(0.36±0.08)g/L和(0.41±0.07)g/L,实验1组vs.对照组 P=0.00081,实验2组vs.对照组P=0.00007,实验3组vs对照组P=0.000002:4、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红细胞溶血率分别为(0.07±0.04)%、(0.15±0.04)%、(0.17±0.04)%和(0.20±0.03)%,实验 1 组vs.对照组P=0.00081,实验2组vs.对照组P=0.00007,实验3组vs.对照组P=0.000002;5、各组回收红细胞上清液Ca、Cl、CO2及Na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2组、实验3组K离子浓度明显升高(P<0.05)。LDH浓度随UV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加,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6、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红细胞内ATP含量分别为(2.78±1.99)μmol/gHb、(2.64±1.40)μmol/gHb、(2.89±2.11)μmol/gHb和(3.54±1.95)μmol/gHb。实验1组vs.对照组,P=0.87:实验2组vs.对照组,P=0.91:实验3组vs对照组,P=0.43。结论:采用终浓度50μmol/L的RF、18J/cm2UV照射剂量能够有效灭活术中回收血液中的HCT116肿瘤细胞,使其失去增殖能力。同时,这种条件的RPT处理对于红细胞结构和功能损害是有限的。RPT处理有望使恶性实体肿瘤患者IBS成为常规。
张鹏飞[3](2019)在《基于生物表面展示策略的功能化纳米载体的构建和应用》文中指出在过去几十年,各种配体修饰的纳米载体已经被开发出来。众所周知,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可以极大地拓展纳米材料的功能和生物相容性,纳米载体的功能化一般需要将功能配体修饰在纳米颗粒的表面,从而赋予材料独特的靶向性、长循环稳定性、酶催化能力、生物治疗、免疫逃逸和生物传感等功能。用于纳米载体表面功能化的配体分子通常包括酶、多肽、适配体、多糖、抗体以及其他生物活性小分子等。其中,抗体等蛋白配体因其高亲和力和独特的生物活性,作为一类较为重要的配体,被研究人员偶联在不同类型的纳米粒子上,以实现功能化纳米粒子的肿瘤靶向运输及诊断。传统的配体修饰方法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共价偶联等方法。然而,蛋白配体在与纳米粒子之间发生化学共价偶联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会引发敏感性蛋白配体(如抗体、酶)的生物活性的损失并且难以控制配体的空间朝向,因此容易造成纳米材料功能化的效率低下等问题。理想的、针对蛋白配体的纳米偶联方法应该能够保证被连接配体的最优空间朝向、可接近性、体内循环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生物活性。开发出针对于蛋白配体的、纳米偶联的新方法,并且保证被偶联蛋白的正确朝向和生物活性,对于促进纳米医药以及纳米功能化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另一方面,生物表面展示技术也在不断蓬勃发展。该技术主要是通过运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在类病毒颗粒、病毒、酵母、细菌、噬菌体、铁蛋白或蛋白笼等生物载体的表面上展示各种多肽、重组蛋白、多糖等生物活性元件。目前,生物表面展示策略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学、疫苗学、分子生物技术等领域,并产生了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此外,仿生策略被广泛地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开发,以赋予纳米材料更优越的独特功能,如生物相容性、免疫逃逸、细胞特异性的靶向能力、长循环稳定性或细胞独有的其他生物学功能。这一策略也通常涉及到生物来源的活性蛋白(病毒表面蛋白或多肽)或细胞组分(如细胞膜或细胞器)对纳米载体表面的修饰及功能化。综上所述,为了克服非特异性共价偶联方法的缺点并且开发出理想的、针对于蛋白配体的、纳米表面功能化的方法,在本研究中,本人通过结合生物表面展示技术以及细胞仿生策略,开发出了一种纳米载体功能化的新方法,并且制备了三种功能化的纳米载体(如:展示蛋白的病毒拟态纳米囊泡、外泌体拟态纳米囊泡与细胞膜包裹的纳米粒子),这些载体在关于疫苗抗原投递、肿瘤靶向的药物运输和肿瘤免疫治疗的三个实验评估中都取得了良好的疾病治疗效果,充分证明了该新型生物功能化的纳米系统的优越性能以及该纳米偶联方法的普适性。本研究的主要工作以及创新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纳米囊泡载体的蛋白展示技术(即纳米囊泡表面展示技术),该技术可以在源自细胞膜的、纳米囊泡的表面,定向表达各种靶向抗体、病毒抗原蛋白、酶复合体等生物活性蛋白,从而赋予纳米囊泡与外泌体相似的功能。2、基于纳米囊泡表面展示技术以及病毒仿生策略,流感病毒包膜蛋白(血凝素蛋白HA)首先被基因工程改造后定向表达在哺乳动物细胞膜的表面,通过加入表面活化剂,诱导细胞膜出芽,从而分泌出了可以展示流感病毒HA膜蛋白的纳米囊泡。本实验证明了该流感病毒拟态纳米囊泡具有与天然流感病毒相似的大小、形貌、免疫原性和凝血活性,并且可以在小鼠体内诱导出高滴度的中和抗体,以抵御致死性流感病毒的感染,进而证明了这一病毒拟态纳米囊泡可以作为一种直接、有效和通用的疫苗研发平台,有利于开发出针对各种包膜病毒的疫苗。3、基于纳米囊泡表面展示技术,我们将肿瘤靶向的表皮生长因子或纳米抗体affibody分别定向表达在囊泡的表面,并在囊泡的内部装载治疗性的药物分子,因此赋予了纳米囊泡特异性识别肿瘤的功能,使得药物分子高浓度地聚集在肿瘤部位,从而达到了良好的肿瘤治疗效果。4、通过将囊泡表面展示技术和膜包裹纳米颗粒的方法有机地结合,PD-L1抗体先被定向表达在细胞膜囊泡的外表面,在细胞膜囊泡与氧化锰纳米颗粒经过微孔滤膜的共挤压后,本人成功制备出了一种可以展示PD-L1抗体的、细胞膜包裹的氧化锰纳米颗粒,该氧化锰纳米颗粒能够被细胞膜以及其上的PD-L1抗体有效的修饰及功能化,同时该系统可以将负载的免疫刺激分子靶向递送到肿瘤微环境,实现对肿瘤的放疗与免疫联合治疗。此外,我们发现该新型膜包裹纳米系统能够有效地在小鼠肿瘤模型中诱导全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远端效应),成功地抑制了未辐照肿瘤的生长。
冯喆[4](2016)在《不同水质条件下颗粒物对模拟太阳光灭活病毒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选用噬菌体MS2作为水中肠道病毒的指示病毒,高岭土和铜绿微囊藻分别作为无机颗粒物和有机颗粒物的代表物,研究在不同颗粒物浓度、pH、离子强度(Na+,Ca2+)、天然有机物(SRNOM)等水质条件下,无机颗粒物、有机颗粒物与噬菌体MS2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对模拟太阳光灭活MS2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XDLVO理论模型建立中,低pH值、Na+、Ca2+会降低MS2之间、MS2与颗粒物之间的能量势垒,Ca2+降低能量势垒的能力远强于Na+,同等水质条件下,MS2与高岭土之间的能量势垒低于MS2与铜绿微囊藻之间。(2)模拟太阳光灭活MS2实验中,模拟太阳光对MS2的灭活对数随着光照强度增大而增加。不含颗粒物溶液中,pH=3或在Ca2+条件下,MS2会聚集在一起,灭活对数降低。在高岭土溶液中,pH或者在Na+条件下,高岭土会反射、阻挡或者吸收模拟太阳光,保护溶液中MS2;在含Ca2+溶液中,高岭土会吸附部分本该聚集的MS2,使MS2的灭活量增加。在铜绿微囊藻溶液中,低pH、高Ca2+条件会促进MS2吸附作用,铜绿微囊藻在光照下产生活性中间产物灭活吸附在其上的MS2,致使灭活量增加。(3)在UVA和可见光灭活MS2实验中,pH越低,MS2越容易聚集,间接内源性灭活为主要作用原理,灭活对数增加;铜绿微囊藻作为光敏剂其主要激发作用波段为UVB,灭活效果比不含颗粒物水溶液差。Ca2+促进MS2聚集的作用机理是改变病毒衣壳蛋白结构,致使MS2间接内源性灭活只存在于病毒内部,灭活对数无变化。Ca2+促进MS2吸附高岭土和铜绿微囊藻,两种颗粒物作为外源性光敏剂光照下产生ROS,灭活对数增加。SRNOM作为外源性光敏剂在UVA和可见光照射下,产生对MS2有显着的灭活效果;高岭土溶液中,两种光敏剂协同作用导致灭活对数增加;铜绿微囊藻溶液中,铜绿微囊藻对灭活起消极作用,横向对比时灭活对数略低于不含颗粒物水溶液。
武娟[5](2015)在《生鲜牡蛎中大肠杆菌和诺如病毒的检测及光动力非热力杀菌相关研究》文中认为牡蛎是一种双壳软体动物,营养价值很高,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也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养殖贝类。牡蛎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牡蛎肉的加工利用发展方向十分广阔。牡蛎摄食过程是非选择性的,在摄取食物的过程中,存在于水体中的微生物会一起积累并富集到体内。随着生鲜即食牡蛎的普及,牡蛎产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牡蛎的非热力杀菌技术存在弊端和缺陷而无法大规模实践应用。光动力灭菌技术在医学领域主要用于杀灭恶性肿瘤细胞和致病微生物,有研究报道,光动力灭菌技术对液态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灭活作用。迄今为止,光动力灭菌技术对贝类体内微生物的灭活作用尚未见报道。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生鲜牡蛎中大肠杆菌和诺如病毒进行检测,并进一步研究光动力非热力杀菌对生鲜牡蛎中大肠杆菌和诺如病毒的灭活作用,最后对光动力处理后牡蛎的食用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为光动力非热力杀菌技术在贝类加工中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论文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对生鲜牡蛎中大肠杆菌和诺如病毒的检测。采用快速检测方法—3M测试片法对牡蛎中的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并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分析大肠杆菌的检出水平与周平均气温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大肠杆菌经3M测试片检测的阳性率为5%,检出率虽低,但是检出水平为700cfu/g,超过欧共体理事会的指令要求。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青岛市周平均气温与牡蛎大肠菌群检出水平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p=0.639,P=0.001)。与大肠杆菌检出水平亦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p=0.317,P=0.131)。提示人们对牡蛎产品的贮藏运输及质量控制予以高度重视。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牡蛎中的GⅠ和GⅡ型诺如病毒。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导致其检测过程中极易出现假阳性。本实验室与比利时根特大学合作,建立了检测诺如病毒时排除Q-PCR假阳性的序列比对方法。本研究首先对48份生鲜牡蛎样品进行了Q-PCR检测,从20份GII型诺如病毒阳性的样品中随机抽取8份进行真假阳性的鉴定。实验结果显示,8份阳性样品中有2份为真阳性,4份为假阳性,剩下的2份不能判定是否为真阳性,推测可能是变异的诺如病毒株。因此,应用序列比对方法排除Q-PCR检测结果的真假阳性具有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实验结果同时提示,在Q-PCR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小心谨慎,注意分区操作,避免阳性样品的污染。第二部分:光动力非热力杀菌对生鲜牡蛎中大肠杆菌和诺如病毒的灭活作用研究。首先采用姜黄素介导的光动力非热力杀菌技术分别对培养的DH5a和富集于生鲜牡蛎肠道中的DH5a进行灭活,进一步采用膜蛋白的提取及SDS-PAGE电泳、细菌膜通透性检测、核酸的提取及电泳等方法对光动力处理前后DH5a膜蛋白的变化、膜通透性的变化及核酸的完整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光动力处理后培养的DH5a的存活能力降低2-3Log(CFU/mL),对富集于生鲜牡蛎肠道中的DH5a的存活能力降低1-2Log(CFU/mL)。光动力非热力杀菌灭活大肠杆菌的机理可能为:首先破坏膜蛋白的高级结构使膜通透性增加,致使菌体内的无机盐等物质泄露,进而对细胞内的核酸进行破坏,引起细菌的死亡。采用姜黄素介导的光动力非热力杀菌技术分别对培养的MNV-1和富集于牡蛎肠道中的MNV-1进行灭活,采用透射电镜、RT-PCR、酶处理-RT-PCR对光动力处理前后牡蛎中MNV-1的超微结构、RNA完整性及蛋白外壳保护能力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光动力处理后培养的MNV-1的病毒滴度降低2-3Log(PFU/mL),对富集于牡蛎肠道中的MNV-1的病毒滴度降低1-2Log(PFU/mL)。光动力非热力杀菌灭活MNV-1的机理可能为:破坏病毒的超微结构,使病毒形成碎片;能够破坏RNA的完整性;使蛋白外壳对壳内RNA的保护能力降低。第三部分:光动力非热力杀菌处理牡蛎的食用安全性初步评价。采用细胞形态观察、MTT实验、细胞凋亡实验等方法,初步评价了姜黄素溶液及富集含姜黄素的生鲜牡蛎经光动力处理之后分别对L929细胞的形态、毒性及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姜黄素溶液及富集含姜黄素的生鲜牡蛎经光动力处理均不会影响细胞的形态变化,毒性等级为“0”或“1”,即没有细胞毒性;不会引起细胞凋亡。初步从细胞毒理学层面上证实了光动力处理牡蛎的食用安全性,尚有待于进一步验证。该结果将为姜黄素介导的光动力非热力杀菌技术在牡蛎中致病微生物灭活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综上所述,大肠杆菌的检出水平与周平均气温的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序列比对法排除诺如病毒的假阳性结果是值得推广的方法:姜黄素介导的光动力非热力杀菌技术对生鲜牡蛎体内的大肠杆菌和诺如病毒均可以在1min内达到良好的灭活效果,其中以10μM姜黄素的处理浓度最佳;且从细胞毒理学层面上初步评价了光动力非热力杀菌处理之后的牡蛎对细胞没有毒性。通过优化光源和光敏剂,可以达到更好的生鲜牡蛎的在体灭菌效果,这是光动力非热力杀菌与其它微生物灭活技术相比最大的优势。
宋智勇[6](2015)在《基于无机纳米材料的病毒检测及抗病毒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的发展和进程。感染性疾病的检测、预防和治疗是医学领域的难题。虽然对病毒的检测和灭活能够有效阻断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但仍然缺少高效而快速的方法。此外,目前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控制以疫苗预防为主,但对已建立的病毒感染还没有有效的治疗策略。无机纳米材料因为其独特的光、热、电特性,在病毒的检测、诊断以及药物递送等研究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论文发现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能够用于病毒的快速检测和灭活。进一步应用基于生物矿化的方法,我们发现矿化后的纳米抗体颗粒能够实现抗体在细胞内递送和抗病毒治疗。第一章绪论,我们首先指出了感染性病毒存在的危害,以登革病毒(DENV)、流感病毒(Ⅳ)和肠道病毒(EV71)为例,说明了对它们检测、防控的重要性。接着,我们介绍了几类常见的无机纳米材料,如磷酸钙、金纳米颗粒以及石墨烯,分别简略的介绍了这些无机纳米材料的特性、合成以及在生物医学中的潜在应用。然后,我们提到抗体特别是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类特殊的免疫球蛋白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的抗体治疗对已经建立的病毒感染效果并不明显。综合以上内容,我们提出通过结合无机纳米材料的优势实现病毒的快速检测和细胞内抗病毒感染的治疗。第二章,我们利用氧化石墨烯(GO)用于病毒的检测和灭活研究。以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包膜病毒流感病毒H9N2和衣壳病毒肠道病毒EV71为例,我们发现了热协同处理条件下GO和病毒存在特定的相互作用,主要是GO与病毒之间通过化学吸附作用以及与病毒蛋白对GO的还原作用促使病毒蛋白结构发生破坏从而产生RNA的渗漏。通过该特性可以实现了病毒的高效灭活和快速检测。第三章,我们利用生物矿化的策略实现了抗体的纳米化改造,矿化抗体可以实现细胞内递送并对登革病毒(DENV)和流感A型病毒(IAV)产生抑制作用。研究表明矿化抗体在保留自身生物活性的同时,能够被有效的递送进入细胞并特异性地与感染细胞内的病毒相关靶蛋白结合,影响靶蛋白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功能,进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子代病毒的复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通常人们认为非中和抗体不具有治疗作用,但我们实验发现,非中和抗体矿化后能够在细胞内特异性的与病毒非结构蛋白结合并赋予其病毒中和能力。这种基于生物矿化递送抗体进入细胞的策略,为感染性疾病的细胞内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极大了扩展了抗体在抗病毒治疗中理解和应用。第四章,我们设计了功能化的多肽,由抗体Fc受体类似物的肽段和诱导金纳米颗粒形成的肽段组成。通过多肽诱导HAuCL4还原成为表面具有Fc受体肽段的功能化金纳米颗粒。这种表面修饰了特异性肽段的金纳米颗粒能够与人源化的Anti-HA单克隆抗体的Fc端结合,结果显示这种金纳米颗粒的修饰没有破坏抗体自身的生物活性,同时能够有效的将抗体递送进入细胞并实现抗体在细胞内的中和。第五章,对论文的研究做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在本论文中通过研究无机纳米材料的特性,明确展示了无机纳米材料在病毒感染的检测、灭活以及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通过研究我们证实并提出了基于生物矿化以及纳米金材料的抗体的细胞内递送策略,其在病毒感染的治疗上的应用有望成为控制感染的新方法。
周伟业,张博,钱开诚[7](2013)在《血液成分光化学病原体灭活技术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采用安全、可靠的技术对血液成分中病毒等病原体进行灭活处理,阻断血液筛查中漏检或某些未列入筛查范围的病原体的传播,这是杜绝输血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也是应对突发性的经输血传播感染性疾病的公共卫生事件最迅速有效的办法,如2002年FDA建议在血液筛查中增加检测美洲锥形虫之前亚甲蓝光化学法已被证实可部分
马荣[8](2013)在《低pH孵放法灭活生物制品中异嗜性小鼠白血病病毒的方法学研究》文中指出生物制品包括血液制品、基因制品、病毒类疫苗等,为了提高生物制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生产工艺要具有一定的去除或灭活部分病毒的能力,生产过程中应有特定的去除或灭活病毒的方法。重组融合蛋白属于基因制品的一种,目前上市销售的重组融合蛋白类生物制品包括TNF-α、IFN-γ、IL-18、IL-12等,此类蛋白主要以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HO)作为表达载体。目前,CHO细胞表达抗体药物已经产业化。然而,CHO细胞内本身存在内源性逆转录病毒,这一结论已经得到证实;但这种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对人类不具有致病性。尽管这种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对于人类是非致病性的,但采用CHO细胞作为药用蛋白质的表达载体,其分泌的蛋白质对于人用药的安全性仍然具有的一定潜在风险。因此,各国新药研发相关法规要求对于CHO细胞来源的药用蛋白质,其生产工艺中必须具备病毒去除或灭活工艺,而且,必须对该工艺在实验室进行病毒去除或灭活的验证检验。我国相关生物制品生产厂家及生产品种逐年增多,但实验室验证研究的方法国内目前尚未建立,需在美国进行试验,因而时间长、费用高成为制约国内相关新药研发的关键问题。本课题根据SFDA相关法规和技术要求,建立此类蛋白药物的病毒灭活验证方法,以填补国内空白。此外,本课题中建立的异嗜性小鼠白血病病毒(X-MulV)致猫神经星形胶质细胞(PG-4)产生病变效应的体外模型,不仅可以用于生物制品中病毒灭活验证检验,亦可用于抗逆转录病毒新药的筛选及药效学评价。美国FDA及我国SFDA要求:对于CHO细胞来源的重组蛋白在低pH生产工艺的验证性试验中,采用X-MulV作为CHO细胞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指示病毒(又称作模拟病毒、替代病毒),建立低pH孵放法病毒灭活验证方法。本课题共分三个部分进行研究:一、X-MuIV体外培养及活性评价体系的建立目前国外研究者采用Mus. Dunni细胞对X-MulV进行传代,由于该细胞株在国内即为少见,同时考虑到X-MulV能够在非小鼠细胞系生长的特点,我们选择以CHO细胞作为X-MulV的传代细胞,通过SYBR Green荧光定量聚合酶连反应(SYBR Green real-time PCR assay),以gag基因作为靶基因,定量X-MulV在CHO细胞中生长2-7天的相对表达量,并通过病毒感染性试验(PG-4细胞空斑试验)确定病毒数量显着增加时间点的病毒滴度。结果显示:分别以培养时间作为横坐标、以指示病毒gag基因RNA的相对表达量作为纵坐标,绘制gag基因RNA相对表达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曲线显示:gag基因在CHO细胞中生长2-7天的生长曲线符合指数形式,指数方程拟合相关系数R2=0.9125,生长第7天的数量比第2天显着增长(p<0.01),是第2天的13.89倍。经CHO细胞传代培养7天的X-MulV悬液,其在指示细胞PG-4上的病毒滴度为8.78±0.25logioPFU/mL。病毒灭活方法指导原则中规定:作为指示病毒的病毒,其病毒滴度必须达到7.0log1o以上。因此,以CHO细胞作为X-MulV的传代细胞,经培养7天得到的病毒悬液能够用于病毒灭活验证试验。二、低pH法灭活生物制品中X-MulV方法的建立1.缓冲体系的建立:在灭活验证试验中,模拟重组蛋白质的生产工艺,以Tris-碱-柠檬酸缓冲液体系作为样本缓冲液,将样本缓冲液与X-MulV储备液以9:1体积比混匀后,进行病毒灭活验证试验。2.检测指标:以病毒滴度作为检测指标,当降低的病毒滴度大于4.0log10PFU视为有效灭活。3.灭活参数考察:包括pH值、灭活温度、灭活时间以及蛋白质浓度对灭活效果的影响。灭活试验中设置不同因素、不同水平参数如下:灭活pH值:3.00、3.50、4.00以及5.00;灭活温度:4℃、10℃、20℃以及25℃;灭活时间:2h、4h、6h、8h以及10h;蛋白质浓度(以卵清白蛋白作为模拟蛋白,OVA):0mg/mL、1.0mg/mL、2.0mg/mL、3.0mg/mL、4.0mg/mL、5.0mg/mL、6.0mg/mL、7.0mg/mL、8.0mg/mL、9.0mg/mL以及10.0mg/mL。将不同因素、不同水平按照排列组合的方式组合后,分别进行病毒灭活验证试验。对所有得到的残余病毒滴度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正交分析主成分分析得出:不同因素对病毒滴度的影响大小依次是:pH>温度>时间;pH值和温度对病毒滴度有显着的影响(p<0.01),时间不具有显着性影响(p=0.264);通过正交分析交互作用分析得出:温度和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病毒滴度具有显着性影响(p=0.016);通过正交分析筛选出的最优灭活条件为:pH3.50、4℃、4h。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H值能够显着影响病毒滴度(p<0.01),温度能够影响病毒滴度,但影响不具有显着性(p=0.081),时间对病毒滴度没有影响(p=0.941)。结合上述分析结果,同时考虑到实际灭活工艺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因此,在考察蛋白质浓度对病毒滴度的影响时,在pH3.50、4h一致的前提下,同时考察4℃和25℃的灭活效度。经灭活后,蛋白质浓度从0mg/mL~10.0mg/mL范围内,4℃组和25℃组病毒滴度降低分别大于4.1log10PFU和4.7log10PFU;且25℃组样本病毒降低滴度基本大于5.0log10PFU。在此基础上,进行pH值、温度及时间因素允许范围的考察。通过病毒感染性试验,当灭活温度为25℃、孵育4h时,pH值在3.60-3.90范围内,X-MulV病毒滴度降低均大于5.0log10PFU;当pH为3.60、孵育4h时,温度在23℃、24℃、25℃、26℃以及27℃范围时,X-MulV病毒滴度降低均大于5.0log10PFU;当pH值为3.60、孵育温度为25℃时,灭活0~180min不能有效灭活X-MulV,灭活240min能够有效灭活X-MulV。通过参数允许变化范围的考察,结合相关文献报道:pH3.50时,生物制品会有少量损失。我们将最优灭活条件设为:pH3.60、25℃及4h。4.逆转录酶活性检测:为了进一步评价灭活效度,采用产物增强的逆转录酶反应法(简称为PERT法)考察X-MulV灭活前后逆转录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以MMLV作为已知浓度的标准逆转录酶,通过逆转录酶浓度-CT值标准曲线,计算样本中逆转录酶的含量。经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逆转录酶活性,经pH3.50、4h灭活后,逆转录酶含量比未灭活样本降低两个数量级,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且4℃组与25℃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5.低pH对生物制品活性的影响:选择L929细胞株作为靶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rhTNF-α的对L929细胞的杀伤活性。将rhTNF-α经pH3.60、25℃孵育4h后,其杀伤L929细胞活性与中性rhTNF-α相比,未发生变化。6.低pH对病毒包膜基因的影响:利用传统聚合酶链式反应,考察X-MulV在有效灭活前后,包膜基因env3’末端1626~1930位点片段的扩增情况。X-MulV经pH3.60、25℃灭活4h后,env3’末端305bp片段未扩增出,而阳性对照中该片段条带清晰,且亮度高。三、试验方法的实际应用采用pH3.60、25℃、4h的灭活条件对百奥泰(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注射用rhTNF-a融合蛋白进行X-MulV的灭活验证,结果显示病毒滴度降低4.0loglo以上,说明此条件能够有效灭活指示病毒X-MulV,符合国际规定的病毒滴度降低大于4.0log1o的要求。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得出结论:1.以CHO细胞作为X-MulV的传代载体,培养7天,获得的X-MulV病毒悬液,在PG-4细胞中的病毒滴度能够达到7.0log10PFU以上,符合生物制品病毒灭活指导原则关于指示病毒的要求;2.采用pH3.60、25℃、4h灭活CHO细胞来源的人重组融合TNF-a蛋白药物中指示病毒X-MulV,能够实现有效灭活,其病毒滴度降低大于4.0log10PFU,说明通过本研究建立的验证性试验方法可行;3.此灭活条件对所检测样品的生物学活性无影响;4.低pH影响包膜基因env3’末端1626-1930位点,X-MulV能够被有效灭活可能与该位点有关。
谭美芳[9](2013)在《人血小板来源生长因子的制备及功能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从人源性血小板中制备具有功能活性的生长因子,用于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研究。方法采集健康献血员捐献的全血400ml,按照国家标准检验合格后,白膜法分离制备血小板浓缩液(platelet concentrates,PC),在无菌条件下,将六人份PC汇集,调整血小板浓度至约1000×109/L。选择不同方法激活处理PC,实验分为四组:(A)S/D(1%TnBP和1%TritonX-45)处理组;(B)2%TnBP 处理组;(C)CaCl2(23mmol/ml)和 S/D 处理组;(D)CaCl2(23mmol/-ml)、凝血酶(100U/ml)和S/D处理组。ELISA测定PC及上述四组中的PDGF-BB、TGF-β 1和VEGF含量,以确定最佳的激活方式。选择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solvent/detergent,S/D)法处理PC,加入S/D试剂,使其终浓度达到1%TnBP和1%TritonX-45,31℃水浴中持续搅拌1小时,加入7.5%蓖麻油进行油萃取,然后通过柱层析去除TnBP和TritonX-45。ELISA测定S/D处理、油萃取及柱层析过程中PDGF-BB、TGF-β 1及VEGF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S/D处理后TritonX-45的残留量。选择人角质形成细胞(Human keratinocytes,HaCaT)和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uman dermal fibroblasts,hDFbs)进行细胞实验,用于检测生长因子的功能活性。(1)CCK-8检测不同方法激活血小板制备的生长因子对HaCaT和hDFbs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时间分别为24h、48h和72h,实验分为五组:对照组、反复冻融组、CaCl2激活组、S/D处理组、冻干S/D处理组;(2)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S/D法制备的HPGF对HaCaT和hDFbs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时间分别为24h、48h和72h,实验分为六组:对照组、5%HPGF 组、10%HPGF 组、15%HPGF 组、20%HPGF 组、25%HPGF 组;(3)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HPGF对HaCaT细胞迁移的影响,检测时间分别为Oh、24h、48h和72h,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10%HPGF组、15%HPGF组、20%HPGF组,镜下观察细胞迁移情况并拍照;(4)流式细胞术检测HPGF对HaCaT和hDFbs细胞周期的影响,检测时间分别为6h、12h和24h,实验分为三组:对照组、7.5%HPGF组、15%HPGF组。结果PC中三种生长因子的含量较低,激活后生长因子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S/D处理组的生长因子含量最高,与其它实验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S/D法处理的PC,经过两次油萃取和柱层析处理,三种生长因子的含量均有下降。在三组去除残留S/D试剂的实验中,两次油萃取联合柱层析处理组效果最好,三次油萃取组残留量高于两次油萃取联合柱层析处理组,两次油萃取联合吸附剂离心处理组效果最差。最终选择两次油萃取联合柱层析处理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Triton X-45残留量分别由10000ppm减少至10-100ppm。CCK-8检测不同方法处理组对HaCaT和hDFbs细胞增殖的影响,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CaCl2处理组效果最佳,S/D处理组促进细胞增殖的效果低于CaC12处理组,但是S/D处理组优于反复冻融组、冻干组和对照组。CCK-8检测不同浓度处理组对HaCaT和hDFbs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同浓度的HPGF组在24h、48h和72h时促进细胞增殖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15%HPGF组效果优于其它实验组;在HPGF浓度为5%、10%、15%时,浓度越高促进细胞增殖的效果越佳,但HPGF浓度超过20%后,逐渐出现抑制细胞生长的趋势。软件分析HaCaT细胞迁移图像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细胞迁移的影响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添加不同浓度的HPGF两组比较,对细胞的迁移作用无显着性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HPGF对HaCaT和hDFbs细胞周期的影响,15%HPGF组、7.5%HPGF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S/D法是常规应用于病毒灭活的方法,同时能有效裂解血小板,裂解物通过两次油萃取,一次柱层析去除有机溶剂后,有机溶剂的残留量基本达到临床的要求。细胞功能实验表明S/D法制备的血小板来源生长因子能够明显促进HaCaT和hDFbs细胞增殖。这为我们进一步对血小板来源生长因子进行分离纯化奠定了基础。
王敏[10](2011)在《血液制品人细小病毒B19污染情况调查及新型病毒灭活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人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简称B19),是已知唯一对人类致病的细小病毒,病毒无包膜、耐热,直径小(18~20 nm),基因组为线性单链DNA分子,约5.5kb。B19病毒有普遍易感性,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晚冬和早春是感染高峰,几乎成世界范围分布。又因其具有直径小和耐热的特性,对现有的血液制品生产工艺中采用的病毒灭活和去除方法具有较高抵抗力,现有生产工艺生产的血液制品存在一定的B19病毒污染风险。因此,加强原料血浆筛查以降低生产用原料血浆病毒含量是确保制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PCR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重复性好、特异性强、能准确定量等优点。因此本研究课题的第一部分内容是,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国内原料血浆及血制品病毒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血液制品生产工艺改进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其中2276份献浆员血浆样本,9份初筛阳性,对初筛阳性样本复测3次,确认阳性4份。对血液制品成品进行检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样本84批,均为阴性;人纤维蛋白原样本14批,1批确认阳性;人凝血因子Ⅷ样本25批,9批确认阳性;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样品24批,18批确认阳性。本研究阳性结果与国外文献报道结果较为一致,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传统血液制品病毒灭活工艺如加热法、S/D、低pH法对脂包膜病毒灭活效果较好,对非脂包膜病毒灭活效果较差或无效。近年来,针对非脂包膜病毒的灭活方法也不断涌现,如纳米膜过滤法,热灭活法等,但这些方法对人细小病毒B19效果欠佳。本研究课题的第二部分内容是,建立一种全新的短波紫外线病毒灭活方法,采用UVC灭活仪UVivatec(为德国拜耳与赛多利斯联合开发研制)对血液制品中的模拟病毒—猪细小病毒(PPV)进行灭活验证。设定紫外辐射剂量分别为200、250和300J/m2,用微量细胞病变法检测残余病毒滴度,对灭活效果加以验证,获得满意效果。短波紫外UVC法可使PPV病毒滴度降低4log以上,符合病毒灭活验证指南的要求。本研究课题第三部分内容是,短波紫外UVC病毒灭活方法对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通过对UVC灭活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活性测定和比对分析,发现在没有添加任何保护剂的情况下,凝血因子活性回收率大于70%。为排除蛋白质发生结构的细微变化,我们同时运用二维电泳(2-DE)、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平台对其进行评价。HPLC分析结果证实,UVC照射后,蛋白聚合体含量无明显改变,与照射前比较,蛋白的色谱行为基本一致;2-DE检测显示,样品灭活处理后,图谱蛋白斑点数量基本相等,蛋白点大小及位置基本一致。人细小病毒B19具有普遍易感性,对免疫力较低的患者具有潜在的致病威胁,献浆员含病毒的单个单位血浆有使整个血浆池污染的潜在危险,短波紫外UVC对无胞膜病毒灭活效果较好。为排除短波紫外UVC照射使蛋白质形成聚合体或裂解成小的蛋白碎片,进而引起其活性功能的改变的影响,我们用活性检测方法和2-D及SEC-HPLC对灭活处理后样品中蛋白质功能与结构进行了研究,使各种检测方法互为补充,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样品在UVC灭活前后活性稳定,活性回收率均在70%以上,灭活前后以及不同灭活剂量间差异小,且活性在药典参考范围内。短波紫外线对无包膜病毒的灭活优势凸显出来,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光敏式病毒灭活仪杀灭RNA包膜病毒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敏式病毒灭活仪杀灭RNA包膜病毒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灭活方法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免疫原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疫苗灭活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 鸭疫里默氏菌疫苗研究进展 |
1.3 问题与展望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不同方法对R.anatipestifer的灭活效果影响 |
3.1 主要试验材料及器材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第4章 不同灭活方法对R.anatipestifer诱导鸭抗体效价的影响 |
4.1 主要试验材料及器材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第5章 不同灭活方法对R.anatipestifer的免疫保护效力的影响 |
5.1 主要试验材料及器材 |
5.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核黄素光化学技术灭活外周血中HCT116循环肿瘤细胞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
RPT灭活HCT116人结直肠癌细胞的效果评价 研究背景及目的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
RPT灭活模拟外周血中CTCs(HCT116细胞)的效果评价 研究背景及目的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
RPT灭活模拟术中回收血液中HCT116的实验研究 研究背景及目的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局限性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得专利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专着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科研课题资助情况 致谢 |
(3)基于生物表面展示策略的功能化纳米载体的构建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1 纳米材料概述 |
1.2 功能化纳米粒子简介 |
1.2.1 功能化纳米粒子的用途 |
1.2.2 功能化纳米粒子上偶联配体的种类 |
1.3 纳米材料功能化及其表面修方法概述 |
1.3.1 表面包被法 |
1.3.2 物理吸附法 |
1.3.3 化学偶联法 |
1.3.4 针对蛋白配体的纳米偶联方法 |
1.4 纳米仿生材料综述 |
1.4.1 病毒拟态纳米材料 |
1.4.2 细胞拟态纳米材料 |
1.4.3 细菌拟态纳米材料 |
1.4.4 其他生物拟态纳米材料 |
1.5 生物表面展示技术的概述 |
1.5.1 微生物表面展示系统 |
1.5.2 细胞表面展示系统 |
1.5.3 蛋白纳米笼表面展示系统 |
1.6 选题的意义、目的和思路 |
第二章 病毒拟态纳米囊泡作为通用的疫苗抗原展示平台 |
2.1 前言 |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质粒、细胞、菌株及小鼠 |
2.2.4 常用实验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常用的分子克隆实验方法 |
2.3.2 HA抗原基因的细胞转染 |
2.3.3 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在细胞膜上定位的鉴定 |
2.3.4 流感病毒拟态纳米囊泡的制备和纯化 |
2.3.5 流感病毒拟态纳米囊泡的材料学相关表征 |
2.3.6 流感病毒拟态纳米囊泡的凝血酶活性检测 |
2.3.7 小鼠的免疫及免疫效果的评价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HA抗原的细胞定位 |
2.4.2 病毒拟态纳米囊泡的冷冻电镜成像 |
2.4.3 病毒拟态纳米囊泡的免疫共沉淀检测 |
2.4.4 凝血酶活性检测 |
2.4.5 小鼠免疫血清的总抗体滴度测定 |
2.4.6 中和抗体滴度检测 |
2.4.7 血凝抑制效果的测试 |
2.4.8 小鼠的攻毒实验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外泌体拟态纳米囊泡作为肿瘤靶向的药物递送平台 |
3.1 前言 |
3.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质粒、细胞、菌株及小鼠 |
3.2.4 常用实验试剂的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质粒构建及基因转染 |
3.3.2 靶向蛋白配体的细胞定位 |
3.3.3 外泌体拟态纳米囊泡的制备 |
3.3.4 外泌体拟态纳米囊泡的材料学表征 |
3.3.5 体外细胞靶向结合实验以及光热治疗 |
3.3.6 体外细胞毒性检测 |
3.3.7 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 |
3.3.8 多模态分子成像及成像指导下的光热治疗 |
3.3.9 阿霉素药物的生物分布 |
3.4 实验结果 |
3.4.1 质粒构建 |
3.4.2 改造后的hEGF的细胞定位 |
3.4.3 表面活化剂诱导细胞出芽产生微囊泡 |
3.4.4 不同表面活化剂对囊泡粒径的影响 |
3.4.5 外泌体拟态纳米囊泡的其他表征 |
3.4.6 外泌体拟态纳米囊泡的细胞靶性以及生物活性的检测 |
3.4.7 细胞的靶向光热治疗 |
3.4.8 肿瘤的多模态成像 |
3.4.9 成像指导下的活体光热治疗 |
3.4.10 HER2靶向的药物运输 |
3.4.11 HER2靶向的小鼠肿瘤治疗 |
3.4.12 小鼠各脏器的H&E染色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展示PD-L1抗体的、细胞膜包裹的氧化锰纳米粒子用作肿瘤的放疗与免疫联合治疗,以诱导远端效应 |
4.1 前言 |
4.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及材料 |
4.2.3 实验质粒、细胞、菌株及小鼠 |
4.2.4 常用实验试剂的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MnO_2纳米粒子的合成 |
4.3.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与基因工程修饰 |
4.3.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的膜囊泡的提取 |
4.3.4 细胞膜包裹的氧化锰纳米粒子的制备 |
4.3.5 膜包裹氧化锰纳米粒子的表征 |
4.3.6 体外细胞实验 |
4.3.7 活体成像 |
4.3.8 肿瘤放疗与免疫治疗 |
4.4 实验结果 |
4.4.1 PLV-aPD-L1质粒的构建 |
4.4.2 PD-L1 ScFv在细胞中的定位 |
4.4.3 透射电镜图 |
4.4.4 膜包裹氧化锰纳米颗粒的其他表征 |
4.4.5 体外细胞靶向性以及免疫激活 |
4.4.6 体外放疗增敏检测 |
4.4.7 放疗后的细胞杀伤效果 |
4.4.8 活体MR成像 |
4.4.9 活体荧光成像 |
4.4.10 远端效应的检测 |
4.4.11 放疗后细胞因子的检测 |
4.5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缩写词 |
致谢 |
(4)不同水质条件下颗粒物对模拟太阳光灭活病毒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常用的指示病毒和颗粒物选择 |
1.2.1 指示病毒选择 |
1.2.2 颗粒物的选择 |
1.3 病毒的聚集和吸附 |
1.3.1 病毒的聚集 |
1.3.2 病毒和颗粒物的吸附 |
1.4 颗粒物存在对消毒过程的影响 |
1.4.1 微生物吸附颗粒物影响消毒过程的理论依据 |
1.4.2 颗粒物存在对化学消毒灭活病毒的影响 |
1.4.3 颗粒物存在对UV灭活病毒的影响 |
1.5 太阳光灭活的机理 |
1.5.1 太阳光的性质 |
1.5.2 太阳光灭活的主要作用波长 |
1.5.3 太阳光灭活机理 |
1.5.4 中间产物 |
1.5.5 细胞防御 |
1.5.6 影响灭活速率的物理因素 |
1.6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药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药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种培养液制备 |
2.2.2 噬菌体MS2的扩增,提纯和计数 |
2.2.3 颗粒物溶液的制备 |
2.3 分析方法 |
2.3.1 噬菌体和颗粒物Zeta电位和粒径测量 |
2.3.2 颗粒物扫描电镜分析 |
2.3.3 颗粒物接触角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XDLVO理论模型的建立 |
3.1 XDLVO理论介绍 |
3.1.1 DLVO理论 |
3.1.2 XDLVO理论 |
3.1.3 XDLVO理论模型的选取 |
3.2 XDLVO理论模型参数选取 |
3.3 XDLVO理论模型的建立 |
3.3.1 不同pH条件下MS2与颗粒物的聚集、吸附模型 |
3.3.2 不同离子强度下MS2与颗粒物的聚集、吸附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颗粒物存在对模拟太阳光灭活病毒MS2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剂及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模拟太阳光强度及颗粒物浓度对灭活病毒MS2的影响 |
4.3.1 模拟太阳光强度对灭活病毒MS2的影响 |
4.3.2 高岭土浓度对模拟太阳光灭活病毒MS2的影响 |
4.3.3 铜绿微囊藻浓度对模拟太阳光灭活病毒MS2的影响 |
4.4 不同水质条件下颗粒物存在对模拟太阳光灭活病毒MS2的影响 |
4.4.1 不同pH条件下颗粒物存在对模拟太阳光灭活病毒MS2的影响 |
4.4.2 不同钠离子浓度下颗粒物存在对模拟太阳光灭活病毒MS2的影响 |
4.4.3 不同钙离子浓度下颗粒物存在对模拟太阳光灭活病毒MS2的影响 |
4.4.4 不同SRNOM浓度下颗粒物存在对模拟太阳光灭活病毒MS2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颗粒物存在对UVA和可见光灭活病毒MS2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剂及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3 不同水质条件下颗粒物存在对UVA和可见光灭活病毒MS2的影响 |
5.3.1 不同pH条件下颗粒物存在对UVA和可见光灭活病毒MS2的影响 |
5.3.2 不同钠离子浓度下颗粒物存在对UVA和可见光灭活病毒MS2的影响 |
5.3.3 不同钙离子浓度下颗粒物存在对UVA和可见光灭活病毒MS2的影响 |
5.3.4 不同SRNOM浓度下颗粒物存在对UVA和可见光灭活病毒MS2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5)生鲜牡蛎中大肠杆菌和诺如病毒的检测及光动力非热力杀菌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牡蛎对微生物的生物富集作用及加工现状 |
2 牡蛎中常见致病性微生物的危害分析 |
3 牡蛎中常见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技术 |
3.1 传统的检测方法 |
3.2 快速检测方法 |
4 牡蛎中常见致病性微生物的灭活方法 |
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一章 生鲜牡蛎中大肠杆菌和诺如病毒的检测 |
第一节 生鲜牡蛎中大肠杆菌的检测及其污染水平与当地气温相关性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试剂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牡蛎样品的收集 |
3.2 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 |
3.3 青岛地区周平均气温的统计及相关性统计方法 |
4 结果与讨论 |
4.1 生鲜牡蛎中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的检测 |
4.2 生鲜牡蛎中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的污染水平与周平均气温的相关性研究 |
第二节 生鲜牡蛎中诺如病毒的检测及Q-PCR假阳性结果排除方法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试剂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牡蛎样品的收集 |
3.2 牡蛎的处理及诺如病毒的提取 |
3.3 病毒RNA的提取 |
3.4 GⅠ和GⅡ型NoV标准曲线的构建 |
3.5 RT-Real Time PCR |
3.6 Q-PCR产物二次PCR及胶回收测序 |
3.7 序列比对验证Q-PCR阳性结果 |
4 结果与讨论 |
4.1 生鲜牡蛎中诺如病毒的检测 |
4.2 Q-PCR产物二次PCR后电泳鉴定阳性样品的真伪 |
4.3 基因序列比对法验证阳性样品的真伪 |
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光动力非热力杀菌对生鲜牡蛎中大肠杆菌和诺如病毒的灭活作用研究 |
第一节 光动力非热力杀菌对牡蛎中大肠杆菌的灭活作用 |
1 引言 |
2 材料和试剂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牡蛎中DH5α的光动力灭活 |
3.2 光动力灭活DH5α的作用机制 |
3.3 数据统计处理 |
4 结果与讨论 |
4.1 姜黄素在牡蛎体内生物富集后水体及牡蛎肉颜色变化 |
4.2 光动力非热力杀菌对培养的DH5α的灭活效果 |
4.3 光动力非热力杀菌对富集于牡蛎肠道中的DH5α的灭活效果 |
4.4 光动力非热力杀菌对培养的DH5α细菌膜蛋白的影响 |
4.5 光动力非热力杀菌对培养的DH5α细菌膜通透性的影响 |
4.6 光动力非热力杀菌对培养的DH5α细菌DNA、RNA的影响 |
第二节 光动力非热力杀菌对牡蛎中诺如病毒的灭活作用 |
1 引言 |
2 材料和试剂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牡蛎中MNV-1的光动力灭活 |
3.2 光动力灭活牡蛎肠道中MNV-1的作用机制 |
3.3 数据统计处理 |
4 结果与讨论 |
4.1 光动力非热力杀菌对培养的MNV-1的灭活效果 |
4.2 光动力非热力杀菌对富集于牡蛎肠道中的MNV-1的灭活效果 |
4.3 光动力非热力杀菌对牡蛎肠道中的MNV-1超微结构的影响 |
4.4 光动力非热力杀菌对牡蛎肠道中的MNV-1核酸完整性的影响 |
4.5 光动力非热力杀菌对牡蛎肠道中的MNV-1蛋白外壳保护能力的影响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动力非热力杀菌处理牡蛎的食用安全性初步评价 |
1 引言 |
2 材料和试剂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L929细胞培养 |
3.2 姜黄素光动力样品的制备 |
3.3 富集含姜黄素的牡蛎光动力样品的制备 |
3.4 样品与细胞共培养 |
3.5 MTT试验及毒性评分 |
3.6 细胞DNA的提取及片段化分析 |
3.7 Hoechst细胞核染色 |
3.8 数据统计处理 |
4 结果与讨论 |
4.1 姜黄素经光动力处理后对L929细胞形态的影响 |
4.2 富集含姜黄素的牡蛎经光动力处理后对L929细胞形态的影响 |
4.3 姜黄素经光动力处理后对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毒性评分 |
4.4 富集含姜黄素的牡蛎经光动力处理后对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毒性评分 |
4.5 姜黄素经光动力处理后对L929细胞凋亡的影响 |
4.6 富集含姜黄素的牡蛎经光动力处理后对L929细胞凋亡的影响 |
5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总结 |
2. 本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无机纳米材料的病毒检测及抗病毒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 |
1.2.1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现状 |
1.2.1.1 登革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现状 |
1.2.1.2 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现状 |
1.2.1.3 EV71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现状 |
1.2.2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检测、预防与治疗 |
1.2.2.1 病毒的检测与灭活 |
1.2.2.2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
1.3 无机纳米材 |
1.3.1 磷酸钙 |
1.3.1.1 磷酸钙的性质 |
1.3.1.2 磷酸钙的制备 |
1.3.2 金纳米颗粒 |
1.3.2.1 金纳米颗粒的性质 |
1.3.2.2 金纳米颗粒的合成 |
1.3.2.3 金纳米颗粒的功能化修饰 |
1.3.3 石墨烯 |
1.3.3.1 石墨烯的性质 |
1.3.3.2 石墨烯的制备 |
1.3.3.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功能化修饰 |
1.4 无机纳米材料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
1.4.1 磷酸钙纳米颗粒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
1.4.2 金纳米颗粒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
1.4.3 氧化石墨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和灭活中的应用 |
1.5 基于抗体的病毒感染预防与治疗 |
1.5.1 抗体 |
1.5.2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 |
1.5.2.1 单克隆抗体中和病毒的机制 |
1.5.2.2 单克隆抗体在感染性疾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5.3 抗体的细胞内递送 |
1.5.3.1 病毒载体介导的抗体细胞内递送 |
1.5.3.2 转染法递送抗体 |
1.5.3.3 细胞受体介导的抗体转运 |
1.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目的 |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用于病毒的检测和灭活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氧化石墨烯,还原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2.2.3 氧化石墨烯表征 |
2.2.4 氧化石墨烯病毒复合物的表征 |
2.2.5 氧化石墨烯对病毒的检测和捕获效率评价 |
2.2.6 氧化石墨烯捕获病毒,清除病毒的机制研究 |
2.2.7 氧化石墨烯对病毒RNA稳定性的评价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氧化石墨烯表征 |
2.3.2 氧化石墨烯对病毒捕获效率评价 |
2.3.3 氧化石墨烯能够灭活病毒 |
2.3.4 氧化石墨烯与病毒相互作用 |
2.3.5 氧化石墨烯对病毒结构的破坏 |
2.3.6 氧化石墨烯促进病毒RNA渗漏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生物矿化的抗体胞内递送及病毒抑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抗体制备、纯化与标记 |
3.2.2.1 兔源的抗登革多克隆抗体制备 |
3.2.2.2 Anti-E单克隆抗体制备以及荧光标记 |
3.2.3 抗体原位矿化 |
3.2.4 矿化抗体的表征 |
3.2.5 矿化抗体递送进入细胞 |
3.2.6 矿化抗体对病毒抑制作用的影响 |
3.2.7 矿化抗体对病毒细胞内抑制的可能机制研究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矿化抗体的理化性质的变化 |
3.3.2 矿化抗体细胞内递送 |
3.3.3 矿化抗体对已感染病毒的细胞胞内病毒抑制 |
3.3.4 矿化抗体细胞内抑制病毒的可能机制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多肽修饰的金纳米颗粒的抗体胞内递送及病毒抑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多肽合成 |
4.2.3 多肽诱导的金纳米颗粒形成 |
4.2.4 金-抗体复合物纳米颗粒的物理表征 |
4.2.5 金-抗体复合物纳米颗粒的生物学表征 |
4.2.6 金-抗体复合物纳米颗粒递送进入细胞 |
4.2.7 金-抗体复合物对病毒抑制作用的影响 |
4.2.8 金-抗体复合物对病毒细胞内抑制的可能机制研究 |
4.3 实验结果 |
4.3.1 多肽修饰金纳米颗粒形成 |
4.3.2 金纳米颗粒与抗体复合表征 |
4.3.3 金纳米修饰的抗体细胞内递送 |
4.3.4 金纳米颗粒修饰的抗体对病毒中和及感染的影响 |
4.3.5 金纳米颗粒修饰的抗体细胞内抑制病毒的可能机制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缩略词表 |
作者简介以及在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8)低pH孵放法灭活生物制品中异嗜性小鼠白血病病毒的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一 |
综述二 |
综述三 |
综述四 |
前言 |
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X-MulV体外培养及活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二部分 低pH法灭活生物制品中X-MulV方法的建立 |
1 最佳pH值、温度及时间的筛选 |
2 蛋白质浓度对X-MulV灭活效果影响的研究 |
3 低pH法灭活人重组融合蛋白TNF-α中X-MulV |
4 pH值、温度、时间允许范围考察 |
4.1 pH 3.60~3.90范围的考察 |
4.2 (25±2)℃温度范围的考察 |
4.3 (0~240)mmin时间范围的考察 |
4.4 小结 |
5 最佳灭活条件对X-MulV逆转录酶活性的影响 |
6 低pH对重组人TNF-α融合蛋白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
7 最佳灭活条件对X-MulV包膜基因env表达的影响 |
第三部分 人重组TNF-α融合蛋白中X-MulV灭活验证检验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9)人血小板来源生长因子的制备及功能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PRP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1.2 血小板来源生长因子的应用 |
1.3 血小板来源生长因子的制备方法 |
1.4 S/D法病毒灭活血小板优势 |
1.5 病毒灭活方法 |
1.5.1 加热法 |
1.5.2 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法 |
1.5.3 光化学法 |
1.5.4 膜过滤法 |
1.5.5 超高压技术 |
1.5.6 低pH孵放法 |
1.6 血液成分的病毒灭活方法 |
1.6.1 血浆的病毒灭活 |
1.6.2 血小板的病毒灭活 |
1.6.3 红细胞的病毒灭活 |
1.6.4 结语 |
第二章 血小板来源生长因子的制备 |
2.1 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血小板浓缩液的制备 |
2.2.2 S/D法病毒灭活血小板浓缩液 |
2.2.3 植物油萃取和柱层析去除S/D法处理的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 |
2.2.4 ELISA检测不同方法激活血小板上清中PDGF-BB、TGF-β1及VEGF含量 |
2.2.5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S/D法处理后PC中TrionX-45残留量 |
2.2.6 统计学方法 |
2.3 结果 |
2.3.1 血小板计数 |
2.3.2 ELISA检测不同方法激活血小板上清液中PDGF-BB、TGF-β1及VEGF含量 |
2.3.3 ELISA检测S/D法处理PC过程中PDGF-BB、TGF-β1及VEGF的含量 |
2.3.4 S/D法处理的PC经油萃取和柱层析后残留物检测 |
2.4 讨论 |
第三章 生长因子活性的功能检测 |
3.1 材料 |
3.1.1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仪器 |
3.2 方法 |
3.2.1 血小板来源生长因子的制备 |
3.2.2 检测HPGF对HaCaT细胞增殖、迁移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
3.2.3 检测HPGF对hDFbs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
3.2.4 统计学方法 |
3.3 结果 |
3.3.1 HPGF对HaCaT细胞增殖、迁移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
3.3.2 检测HPGF对hDFbs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
3.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语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申报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血液制品人细小病毒B19污染情况调查及新型病毒灭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原料血浆及血浆蛋白制品中人细小病毒 B19 DNA 检 测与分析 |
第一节 荧光定量PCR法随机筛查单人份献浆员血浆中B19病毒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荧光定量 PCR 法随机检测血制品中 B19 病毒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短波紫外UVC 灭活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中病毒及验证研究 |
第一节 指示病毒猪细小病毒的选择、培养与传代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短波紫外 UVC 对血制品中病毒的灭活处理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Karber 法检测病毒的残余滴度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短波紫外UVC对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的活性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HPLC 对UVC 灭活处理前后的样品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二维电泳检测 UVC 灭活处理前后样品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索引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光敏式病毒灭活仪杀灭RNA包膜病毒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灭活方法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免疫原性的影响[D]. 吕文君. 西南大学, 2020(01)
- [2]核黄素光化学技术灭活外周血中HCT116循环肿瘤细胞的实验研究[D]. 于洋.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 [3]基于生物表面展示策略的功能化纳米载体的构建和应用[D]. 张鹏飞. 厦门大学, 2019(08)
- [4]不同水质条件下颗粒物对模拟太阳光灭活病毒的影响[D]. 冯喆. 华侨大学, 2016(02)
- [5]生鲜牡蛎中大肠杆菌和诺如病毒的检测及光动力非热力杀菌相关研究[D]. 武娟.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8)
- [6]基于无机纳米材料的病毒检测及抗病毒治疗[D]. 宋智勇. 浙江大学, 2015(10)
- [7]血液成分光化学病原体灭活技术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周伟业,张博,钱开诚.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3(03)
- [8]低pH孵放法灭活生物制品中异嗜性小鼠白血病病毒的方法学研究[D]. 马荣.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11)
- [9]人血小板来源生长因子的制备及功能检测[D]. 谭美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05)
- [10]血液制品人细小病毒B19污染情况调查及新型病毒灭活方法研究[D]. 王敏.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011(10)